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发展基本情况范文

农业发展基本情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发展基本情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第1篇:农业发展基本情况范文

1. 长春市近郊乡镇现状

1.1兰家镇基本情况 兰家镇位于长春市区北部,隶属于宽城区,是一个颇具经济实力,工农业较为发达的新型乡镇,已被列为吉林省“十强镇”改革试点单位。该镇幅员面积76平方公里,拥有耕地4598公顷,辖1个街道、14个行政村,53个自然屯,总人口4.1万,其中农业人口3.4万。在农业上以科技引路,发展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园区。实施“东稻西菜”的农业发展战略(东部推行种植千亩水稻的农业发展工程,西部建成万亩无公害绿色蔬菜基地)。紧紧抓住改造大铁北、建设新宽城的战略机遇,发挥地域优势和经济优势,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力布局,着重抓好镇区改造、特色君子兰养殖、绿色蔬菜生产、精品牧业小区和农家乐餐饮服务等建设项目,提升全镇综合经济实力,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1.2永春镇基本情况 永春镇位于长春市以南约15公里处,南与乐山镇相接,东与新立城水库坝区相连、西与响水镇毗邻。幅员面积71平方公里,耕地3240公顷,总人口1.7万人。全镇有7个行政村,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属于远郊区。为了发挥城市郊区的区位优势,永春镇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将从大田玉米为主等种植结构向经济效益高、产销对路的蔬菜种植业、花卉苗木转变。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输出,永春镇原有的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由200公顷缩减到160公顷,大棚蔬菜种植面积仅存约2公顷。

1.3乐山镇基本情况 乐山镇位于长春市以南约30公里处,全镇幅员面积110平方公里,耕地6100公顷,总人口2.66万人。辖晓光村、二道村、兴中村、乐山村、长胜村、长兴村、长红村、莲花村、松林村、杨木村、辛屯村、塘坊村12个行政村以及2个居委会,该镇以农业经济为主。地处远郊的乐山镇,将在原有870公顷无公害蔬菜基地的基础上,计划扩建到1000公顷,目标是年生产蔬菜3.5亿斤。正在规划和建设果蔬批发市场和储备中心。并积极探索产、供、销专业经营之路,创建自己的农业品牌战略,力争成为长春的“寿光”。目前,由政府投资兴建的100公顷温室蔬菜生产示范园区已建成并投产。

2. 长春市郊区农业特征

近郊农业,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其发展会随着城市发展在不断变化。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张,近郊农业受到明显的冲击,耕地面积不断萎缩,劳动力输出和转移比例不断扩大,农业经济在当地所占比重和在家庭中的比例越来越低;近郊郊区原有的一些功能正在发生改变,以往以提供蔬菜、副食品满足城市居民作用在弱化。生产并供应城市的蔬菜、肉、乳、禽、蛋、水产品、果品、花卉等产品能力减弱;传统郊区农业一般所具有的农产品种类多,生产周期短,运输量大,易损耗,集约化程度高,商品量大,商品率高等特点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近郊农村变化发展特点

一是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和城市面积的扩张,近郊土地、资本、人才等生产力要素产生了较大规模流动,各产业之间互相交融。比如: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进入了二、三产业。原来以种养植业为主的农村土地变成了工业园区,变成了商业用地,变成了城市小区等。反之,二、三产业的资本、人员、技术、管理也流向了农业,大量工商企业、民营资本和其他各种资本进入了农业领域,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形成了农业社会投资多元化格局;二是农村土地承包制的进一步推行,为解放农业生产力创造了条件。二轮土地承包政策完善后,农民生产自得到了保障和落实,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生产力要素的流转,为农业生产力的解放创造了前提条件。再加上近年来粮食产销的放开、土地流转机制的建立等,郊区农业发生了质的变化。现在的农民想的是:“什么来钱种什么”,“怎么赚钱怎么做”;三是市场环境的深刻变化,为郊区农业发展带来了难题,同时也给郊区农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4.研究解决郊区农业面临的发展问题

4.1以开放的思路来研究郊区农业的发展问题 30年来,随着我国改革进程加快,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饮食上由仅限于填饱肚子的简单目的向追求优质、健康的生活快速发展。近郊农业如果仍默守成规,将其功能仅定位于向市民提供粮油副食保障,就显得太单一。其结果,一是无法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二是难以发挥近郊农业的优势和影响近郊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三是近郊居民(原村民)生活水平也难以提高。这就需要我们从发展近郊农业的角度,认真分析面临的形势,更新思路,提出一套新的、切合实际的对策。若对发展都市型效益农业没有成型思路,将会贻误战机。

4.2以经营的理念思考近郊农业发展 近郊农业虽与一般常规农业有许多共同点,但也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应实行差异化对待。首先应树立经营农业的理念。近郊农业除抓好传统的种养业外,更重要的是要向加工业、流通业、服务业及旅游观光业延伸。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未来近郊农业中,提高农业效益的关键有可能是加工、流通环节和旅游观光。为了做好这一点,必须具备市场意识,要一切围绕市场的需求,重视市场营销。同样需做好产业、地域、生态等优势产业,才会有长远发展。如在兰家镇有限的水稻区,将农民的耕地统一开发,建设标准化水稻种植基地;在该镇旱地区组织成立蔬菜协会、君子兰等协会,再让协会带领和组织农民去开发市场,才会取得较好效益。只有组织起来,实行集约化种植(养殖)、规模化生产、规范化管理、专业化经营、牌化战略,近郊农业才会兴旺。现在常有人说:现在在近郊投资农业,阻碍了城市化建设,浪费财政资源。其实不然,如果将城市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能源改造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让城郊农业融入城市的发展建设中,成为其基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的地位和作用一定会显现出来。当然农业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农业不仅要为城市提供鲜活产品,更重要的是把农业纳入整个城市生态系统,起到改善城市环境,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让市民体验田园农耕的乐趣,满足精神享受等作用,从而提高和实现农业自身价值。

4.3评价郊区农业和农村工作应有新标准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一些企业通过招商引资等途径进入近郊,耕地被大面积征用开发,农业在当地GDP的比重必然下降。因此,农业年产值提高幅度不会太大,第一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是必然的,在近郊区表现更为明显。但耕地的减少、农业人口流失、农业产值的增幅不大,并不意味着近郊农业地位的下降。评价近郊农业,应跳出原有标准。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是发展的一种必然,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必然,政府也支持。 “要想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因此,新时期对农业和农村工作地位应有新的评价。第一,不光看农业的比重,更要看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的比重在下降,但农产品对食用必需品保障、对工业品原料的供应、对生态建设的贡献等都说明农业基础地位现在不会变,将来也不会发生变化。第二,不光看农业产值的大小,还要看农业资源的贡献。看对工业原料的提供;看劳动力的来源。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看土地资源的提供。城市化、工业化依托的就是土地,城市化推进中所需的树木花草,许多是从农村山上、地头、苗圃移过来的。所以要看农业资源所做的贡献。第三,看农村稳定的作用。这些年来,经济秩序井然,社会蓬勃发展与稳定的农村社会是密不可分的。

5.对近郊农业发展的建议

5.1有关部门应就近郊农业发展做专门研究 一是解决和统一思想认识问题,确定近郊农业的发展方向;二是就近郊农业发展制定更科学、更具体的长远计划和近期需实现的目标;三是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制定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

5.2要将农民组织起来,组建各种经济合作组织 以入股的方式,聚合有限资金,通过多途径筹集资金,抓住发展龙头企业主线。通过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种植(养殖)基地,扶持示范大户、营销大户,以此带动千家万户。

第2篇:农业发展基本情况范文

关键词 农业;发展优势;问题;对策;安徽绩溪;板桥头乡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4-0268-02

1 绩溪县板桥头乡基本情况

1.1 基本乡情和农业基础设施情况

板桥头乡位于绩溪县西北部,东邻金沙、扬溪镇,南与长安、华阳接壤,东北与宁国相接,西北与旌德交界。乡政府所在地中村距县城21 km。全乡国土面积145 km2,人口1.4万人,辖10个行政村、156个自然村,人居较分散。板桥头乡属低山丘陵地带,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非常适合农业耕作。乡域内水资源丰富,农业水利基础设施点多面广。境内河道属钱塘江、长江水系交界处,主要河流有扬溪源、际坑源、尚田河、龙丛河、龙溪水5条。有小(一)型东风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7座,万方以上当家大塘36座,1万m3以下灌溉水塘1 000余口,蓄水总量达550万m3以上,控制灌溉面积800 hm2;碣坝350座,灌溉水渠发达,引水量150万m3,控制灌溉面积240 hm2。域内交通便利,有县道镇蜀线24.6 km,扬板线3.2 km,乡道57.7 km,机耕路四通八达。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 800元,以农业收入和外出务工收入为主,外出务工人口以青壮年为主,约占总人口数的35%。农业生产方式以传统农业为主,土地经营以小户自主耕作为主和少量土地的大户和合作社流转经营为辅,近年推广了以微耕机为主的小型机械替代了部分传统耕作,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1-2]。

1.2 农业资源和农产品情况

1.2.1 农业资源情况。板桥头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农业人口占96%,水田面积1 600 hm2,人均0.11 hm2,占全县水田总面积的1/8,年产粮食10 243 t,油料1 166 t,素有“绩溪粮仓”之称。全乡山地面积9 964.93 hm2,林地总面积9 272.67 hm2,有林地面积9 153.90 hm2,森林覆盖率达74%[3-4]。

1.2.2 农产品资源情况。传统农作物高产优质。年均种植有机水稻366.67 hm2,绿色有机的耕作方式和特殊的气候地理环境确保了板桥大米的品质,2013年“板桥大米”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打响了名气。全年种植玉米400 hm2,油菜733.33 hm2,笋竹两用林1 711.8 hm2。

同时,近年发展高效经济作物,调整农业产业结构。2015年大力推广烟叶种植,全乡种植烟叶80 hm2,占全县1/4。按照全县南桃北油规划,板桥头乡现有油茶683.67 hm2,排全县第二,现有山核桃1 069.80 hm2,目前40%已挂果。香菇种植发展迅速,2015年种植香菇220万棒,年销售额2 000万元。畜牧业以传统的猪、禽和近年来大力推广的小黄牛、石鸡、黄丫鱼为主。年产生猪2 500头、禽20 000羽。小黄牛养殖初成规模,年产800头,以蜀马小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平台,将黄牛肉销售到杭州、上海等大城市。下溪石鸡配种和养殖基地建设初步完成,年产石鸡7 500 kg,销售额达200余万元。尚田、长岭等村部分大户发展名贵中药材种植,目前初具规模。形成了中村的香菇,尚田、校头村的油茶,龙丛的山核桃,蜀水村的笋竹两用林,蜀马的烟叶,下溪村的石鸡、石斑鱼和庙山村的黄丫鱼等“一村一品”格局。

1.3 农业生产方式及基地建设情况

1.3.1 农业生产方式。一是发展了以农业和工业融合的农业加工业。立足板桥头乡的特色农产品,扶持了尚田胡氏香炒货厂及校头的从旺合作社l展山核桃、绿笋等农产品加工;绩溪县联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承建的年产3万t生物致密成型燃料项目引进落地。二是发展了农业和服务业结合的电商农业。板桥头乡龙头企业板绿公司利用电子商务销售徽菜原材料已打开局面。目前,各村都有返乡大学生通过淘宝或微信开展电子商务。以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为契机,大力推进了电子商务进入农村的工作,建立了乡镇和各村服务网点,培育电商人才,扩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三是发展了特色创新的品牌农业。板绿公司的凉水湾牌大米、徽岭山居系列徽菜原材料通过了有机认证,“板桥大米”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板绿徽菜文化园获评4A级景区,蜀马农庄被环保部评为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清泉山庄荣获国家级休闲农业三星级企业和宣城四星级农家乐称号。

1.3.2 基地建设情况。一是农产品加工业加工基地。以蜀马有机庄园为核心的徽菜原材料基地建设,以生产有机大米、皖南黑猪等农产品为主,以及蜀马的小黄牛、尚田的笋干、校头的高山蔬菜、中村的香菇等。二是下溪特种养殖基地。依托下溪特种养殖场,发展了石鸡养殖和下溪龙溪河石斑鱼养殖等。三是以东风水库为中心的生态休闲基地建设。包括东风水库的垂钓、清泉山庄的蔬果采摘、庙山的黄丫鱼养殖、仙人岩尖的生物多样性观赏、龙丛源和扬溪源徒步游等。

1.4 惠农政策落实及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1.4.1 落实各项惠农支农政策。累计发放各类惠农补助资金22项1 136.85万元。其中:发放粮食直补资金15.81万元,农资综合补贴118.76万元,退耕还林补助63.13万元,农村低保金137.16万元,农村五保供养金7.76万元;农村特困医疗补助 5.76万元,义务兵家属优待金4项69.08万元,村干部报酬36.25万元;对260户购机农户直接补贴资金14.09万元,惠及全乡10个村1.4万人,户均补贴2 842元,人均受益812元。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在板桥头乡得到了较好落实,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加快了美好乡村建设和农民致富步伐。

1.4.2 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体制已初步建成。县、乡、村3级科技服务网络已基本形成,全乡累计注册专业合作社28个,家庭农场14户,农村经纪人队伍75人,60户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600户农民实现科技致富。

2 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2.1 发展优势

板桥头乡是国家级生态乡和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适合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和没有工业污染的秀美山水是板桥头乡独具的特色。保护好、开发好这片土地,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乃至于拓展到电商农业、有机品牌农业、休闲体验农业等是板桥头乡未来的发展方向。

2.2 存在的问题

目前板桥头乡的农业发展也遇到了瓶颈。一是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制约。丘陵地带的自然环境导致大型机械不能推广;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农业劳动力不足和素质下降,农田撂荒时有发生;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销售信息闭塞导致农业生产利润低下;传统的小户自主耕作方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这些严重制约了板桥头乡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二是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的带动作用发挥不明显。因为规模不足、培训不足,缺乏发展思路,扶持政策力度不够等原因,大户的发展和带领致富作用不明显。三是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原有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基本是20世纪60―70年代建造,多数大塘淤积严重、水渠破损,基本失去灌溉功能。农业生产道路网络不全,深山里的丰富资源因人工成本过高而发挥不了效益。四是发展电商产业和休闲旅游观光农业缺乏手段。五是缺乏农牧业和林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技术服务不能及时跟上,农民随意发展生产,靠天吃饭,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结果导致农民不愿意发展农业,积极性不高。

3 对策

3.1 转变农业产业发展方式

传统农业生产效率较机械化大生产低,板桥头乡丘陵地带的自然环境不适合大机械化生产,农业发展只能靠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特色产业,从“特”和“质”上取胜。“特”上引导种植产量与效益更高的作物,如中药材、烟叶、油茶、绿化苗木等。提“质”则打绿色有机品牌,打健康牌,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有机产品,结合电子商务,提升产品品质,降低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3.2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发挥合作社和大户的带头作用。争取各种政策,支持土地依法有序流转,发展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加强对大户的创业培训,通过金融支持、扶贫开发贴息贷款等多种手段为他们出致富的点子,打开发展和带领发展的路子。

3.3 改善农田水利和交通运输条件

整合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等,加强建设和修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由于板蛲废缋来农业基础设施较薄弱,点多面广,投入力度和农村农民对基础设施的需求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乡政府应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更大的支持。

3.4 推进融合产业发展

发展电商产业,招商引资,发掘乡土人才,通过培训和县政府政策支持电商发展,整合资金,打造好乡、村2级物流平台,为电子商务进农村、优质农产品网销创造条件。引导合作社和乡土人才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3.5 加大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力度

加大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增加科技投入,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规划各村“一村一品”格局,加强各级农技人员下村技术指导,发挥好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的作用。

4 参考文献

[1] 宋瑜龙,张改生,郑爱泉.浅析中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园艺,2013(2):194-197.

[2] 赵其国.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及对策[J].生态环境学报,2013(6):911-915.

第3篇:农业发展基本情况范文

一、日本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的基本情况

日本国土面积十分狭小,仅仅相当于我国的1/25,并且日本的山地和丘陵地区约占总面积的80%,多火山、地震,土壤贫瘠,资源比较匮乏。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日本雪上加霜,国内粮食严重不足,因此农业发展的首要目标是尽快增加粮食产量,确保国内基本的粮食需求得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1953年4月1日,由日本政府全额出资设立了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其经营目标是依据国家政策向经营农林渔业的个人和法人贷放期限长、利率低的资金,以促进日本农林渔业的发展。日本农林渔业公库设总店1个,支店22个,员工924人,资本金3116亿日元。2004年3月末(财政年度)贷款余额32669亿日元,贷款构成主要是农业贷款、林业贷款,其中农业贷款16869亿日元,占比51.6%。

(一)纵观日本农林渔业公库的发展史,其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45年到1960年的战后恢复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粮食极度短缺,日本陷入了极端的混乱中,国民处于饥饿的边缘。本文由收集整理公库的政策目标是支持粮食增产,信贷基金主要投向农地改造、开拓耕地、改进灌溉设施,用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第二阶段为1960年到1975年的支援改善期。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工商收入增长很快,农业与工商业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为缩小工农业收入差距和适应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畜牧业和果业比重的需要,日本1961年颁布了《农业基本法》,并且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的政策目标是要满足不断增加的果树、畜产、蔬菜等经营实施建设的需要。

第三阶段为1975年到1990年的生产过剩期。由于农业基本法的切实落实,大大促进了大米、畜产品和水果的生产,大米的产量开始出现过剩的倾向。因此,农业发展的重点转到了加工、流通领域。在水产业方面,农林公库又创设了支援水产品加工业的贷款资金项目。

第四阶段为1990年以后,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使日本的农产品市场形成了本国农产品直接与海外竞争的情形。因此,增强农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育能与海外农产品进行竞争的农业,成为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的主要目标。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愿意从事农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周末农业”、“老人农业”现象日益成为阻碍日本农业发展的严重问题。为此,1994年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创设了“强化农业经营基础资金”,用于支持核心农户的发展。这种资金制度规定,只要经市、町、村认定是新一代的农业生产者,公库除提供设施资金贷款外,还可以同时向其贷放当地低利息的长期流动资金。

(二)公库资金的筹集与应用

长期以来,日本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的筹集主要来源于邮政储蓄和邮政简易保险。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的主管部门——大藏省专门设立一个融资管理机构“邮政投资特别会计窗口”,把筹措的资金集中起来,再贷放到每个政策性金融机构。公库的贷款范围包括四个方面:农业信贷业务,占贷款的60.3%;林业信贷业务,占贷款的24.7%;渔业信贷业务,占贷款的4.9%;加工和流通信贷业务,占贷款的10.1%。贷款资金的特征是长期、低息,平均贷款年限为20年,最长可达55年,平均贷款利率为3.89%,其中1998年度为1.77%。在贷款期限内,贷款利率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但贷款户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进一步申请减息,由此造成的利息损失,公库可获得“农林渔业振兴基金会”的补偿。

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概况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于1994年11月18日,总行设在北京。其分支机构按照开展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需要,并经银监会批准设置。截至2006年底,除总行及总行营业部外,设立省级分行30个;地(市)分行(含省级分行营业部)330个,地(市)分行营业部210个,县(市)支行1600个,县级办事处3个。目前暂未在西藏自治区设立分支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系统现有员工约5.9万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主要承担国家粮棉油储备和农副产品合同收购、农业开发等业务多种的政策性贷款、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及监督使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若干农业比重大的省、自治区设摆出机构(分行和办事处)和县级营业机构,资金来源除财政核拨资金外,主要面向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并使用农业政策性贷款企业的存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运营资金来源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贷款,从2005年开始加大了

转贴于

市场化筹资的力度,目前暂未开展境外筹资业务。截至2006年12月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向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余额3870亿元,金融债券余额3131亿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运营资金目前主要用于粮棉油收购等流动资金贷款。截至2006年12月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各项贷款余额为8844亿元,其中粮油贷款7454亿元,棉花贷款1173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

1、现有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不足且来源较为单一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注册资本为200亿元,中国人民银行实拨资本金较少,仅为lo亿元,其余为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以贷款的形式划转的资产和财政退税转增的资本金。资金不足,然而其来源除资本金少和吸收少部分企业存款外,主要依赖于向中央银行再贷款和发行金融债券,资金来源与所承担的任务之间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

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较为狭窄

2、从1998年开始,为了配合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国务院决定将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扶贫开发贷款等专项贷款业务从农业发展银行划出,其职能变成了单一的粮棉收购银行。随着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深化,粮棉市场全面开放,农业发展银行在2003年、2004年粮棉油贷款分别为6809.77亿元和7104.26亿元,占当年农发行贷款总额的99%。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的单一导致其难以扩大发展,同时也限制了对其他涉农产业如农产品科技研发、农业基础设施等项目政策性资金支持。

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经营困难重重

3、农发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资金的扶持,也离不开资金的回流。但是由于农产品的市场风险性、地方企业对资金的挤占挪用以及内部监管机制不健全、风险管理落后等原因,农发行的贷款难以回收,信贷资金流失严重。再加上农发行办公费用的快速增长及机构规模的日益臃肿,高成本与低经营利润的矛盾使农发行的发展步履维艰。

三、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对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启示

对比日本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的业务及其演变,我们可以得到以下重要启示。

(一)日本政府高度重视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业支持和保护的特殊功能。日本这种发达国家的成功实践经验,进一步验证了农业政策性金融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和长期性。加入wto后,中国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强大国际竞争,要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发挥和完善农发的政策性银行功能,进一步加大农发行支农力度。

第4篇:农业发展基本情况范文

日本国土面积十分狭小,仅仅相当于我国的1/25,并且日本的山地和丘陵地区约占总面积的80%,多火山、地震,土壤贫瘠,资源比较匮乏。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日本雪上加霜,国内粮食严重不足,因此农业发展的首要目标是尽快增加粮食产量,确保国内基本的粮食需求得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1953年4月1日,由日本政府全额出资设立了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其经营目标是依据国家政策向经营农林渔业的个人和法人贷放期限长、利率低的资金,以促进日本农林渔业的发展。日本农林渔业公库设总店1个,支店22个,员工924人,资本金3116亿日元。2004年3月末(财政年度)贷款余额32669亿日元,贷款构成主要是农业贷款、林业贷款,其中农业贷款16869亿日元,占比51.6%。

(一)纵观日本农林渔业公库的发展史,其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45年到1960年的战后恢复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粮食极度短缺,日本陷入了极端的混乱中,国民处于饥饿的边缘。公库的政策目标是支持粮食增产,信贷基金主要投向农地改造、开拓耕地、改进灌溉设施,用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第二阶段为1960年到1975年的支援改善期。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工商收入增长很快,农业与工商业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为缩小工农业收入差距和适应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畜牧业和果业比重的需要,日本1961年颁布了《农业基本法》,并且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的政策目标是要满足不断增加的果树、畜产、蔬菜等经营实施建设的需要。

第三阶段为1975年到1990年的生产过剩期。由于农业基本法的切实落实,大大促进了大米、畜产品和水果的生产,大米的产量开始出现过剩的倾向。因此,农业发展的重点转到了加工、流通领域。在水产业方面,农林公库又创设了支援水产品加工业的贷款资金项目。

第四阶段为1990年以后,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使日本的农产品市场形成了本国农产品直接与海外竞争的情形。因此,增强农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育能与海外农产品进行竞争的农业,成为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的主要目标。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愿意从事农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周末农业”、“老人农业”现象日益成为阻碍日本农业发展的严重问题。为此,1994年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创设了“强化农业经营基础资金”,用于支持核心农户的发展。这种资金制度规定,只要经市、町、村认定是新一代的农业生产者,公库除提供设施资金贷款外,还可以同时向其贷放当地低利息的长期流动资金。

(二)公库资金的筹集与应用

长期以来,日本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的筹集主要来源于邮政储蓄和邮政简易保险。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的主管部门——大藏省专门设立一个融资管理机构“邮政投资特别会计窗口”,把筹措的资金集中起来,再贷放到每个政策性金融机构。公库的贷款范围包括四个方面:农业信贷业务,占贷款的60.3%;林业信贷业务,占贷款的24.7%;渔业信贷业务,占贷款的4.9%;加工和流通信贷业务,占贷款的10.1%。贷款资金的特征是长期、低息,平均贷款年限为20年,最长可达55年,平均贷款利率为3.89%,其中1998年度为1.77%。在贷款期限内,贷款利率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但贷款户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进一步申请减息,由此造成的利息损失,公库可获得“农林渔业振兴基金会”的补偿。

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概况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于1994年11月18日,总行设在北京。其分支机构按照开展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需要,并经银监会批准设置。截至2006年底,除总行及总行营业部外,设立省级分行30个;地(市)分行(含省级分行营业部)330个,地(市)分行营业部210个,县(市)支行1600个,县级办事处3个。目前暂未在自治区设立分支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系统现有员工约5.9万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主要承担国家粮棉油储备和农副产品合同收购、农业开发等业务多种的政策性贷款、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及监督使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若干农业比重大的省、自治区设摆出机构(分行和办事处)和县级营业机构,资金来源除财政核拨资金外,主要面向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并使用农业政策性贷款企业的存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运营资金来源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贷款,从2005年开始加大了市场化筹资的力度,目前暂未开展境外筹资业务。截至2006年12月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向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余额3870亿元,金融债券余额3131亿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运营资金目前主要用于粮棉油收购等流动资金贷款。截至2006年12月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各项贷款余额为8844亿元,其中粮油贷款7454亿元,棉花贷款1173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

1、现有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不足且来源较为单一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注册资本为200亿元,中国人民银行实拨资本金较少,仅为lO亿元,其余为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以贷款的形式划转的资产和财政退税转增的资本金。资金不足,然而其来源除资本金少和吸收少部分企业存款外,主要依赖于向中央银行再贷款和发行金融债券,资金来源与所承担的任务之间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

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较为狭窄

2、从1998年开始,为了配合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国务院决定将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扶贫开发贷款等专项贷款业务从农业发展银行划出,其职能变成了单一的粮棉收购银行。随着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深化,粮棉市场全面开放,农业发展银行在2003年、2004年粮棉油贷款分别为6809.77亿元和7104.26亿元,占当年农发行贷款总额的99%。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的单一导致其难以扩大发展,同时也限制了对其他涉农产业如农产品科技研发、农业基础设施等项目政策性资金支持。

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经营困难重重

第5篇:农业发展基本情况范文

麻山幸福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586户,人口2573人,耕地面积1164亩,水塘12口,山林786亩,森林覆盖率90%以上。引进了博兴和春蕾两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全村大部分耕地以每年450元/亩(现为每年500元/亩)的价格出租给了这两家公司,有1000亩葡萄基地、1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1000亩瓜果轮作示范基地和500亩百果园基地,可实现年产值2500万元。雇佣当地劳动力300余人,女雇工50元/天,男雇工70元/天。有32户农户利用家庭院落经营农家乐,纯收入最多达30余万元,最少有3万余元。以上基本情况反映出,当地的农用地基本转移到了农业公司手中,这一方面满足了部分农户转让土地经营权的愿望,另一方面实现了由分散经营到土地连片规模经营的转化,推动了当地农业经营的商品化和市场化。通过对当地农户的走访、座谈,课题组了解到农业公司连片开发的土地是通过农户自愿出租和调换承包地两种方式获得的,出租方为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出让土地经营权后,分流于境内外企业打工、兴办农家乐或受雇于农业公司。自2005年以来,这里的农业公司和农家乐经营状况一直良好。

二、农户对土地出租和股份制认同的比较分析

1.样本农户的基本情况。年龄方面:64.6%的受访对象年龄在40-50岁之间,16.5%在23-39岁之间,18.9%在51-65岁之间,受访对象主要是青壮劳动力;文化程度:小学占20.3%,初中占67.8%,高中占11.9%,大专以上无,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就业方面:农家乐经营者占20%,外出打工占52%,受雇农业公司占28%。

2.农户对土地出租和土地折股认同的比较。为了使调查更客观,文章不仅将调查的对象进行了分类,而且将发展休闲农业所需要的农业用地分成耕地和非耕地(旱地、林地和四荒地)两种,分别考查农民对耕地和非耕地以出租和折股进行流转的态度。从表1、表2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大部分农户愿意将耕地使用权以出租的方式流转出去,这表明当前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田积极性不高;将耕地折股流转大部分农户持谨慎的态度,不希望将耕地裹挟到股份经营的风险中去,表明农民对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具有广泛的认同感;对于非耕地,在出租与流转之间,大部分农户选择了折股流转,表明在“口粮”有保证的前提下,农民愿意冒风险去获取更高回报的商业利润;从农民的类别上看,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和在家务农的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同度明显低于文化程度较高、年龄偏低和经商的农民,表明对土地依赖性越低,流转土地的动力越足,反之动力越弱。大部分农户愿意将非耕地折股流转的现实,从实证的角度论证了用股份经营模式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正当性。因为未来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只能是集种植、养殖、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开发(王婉飞、叶宗造,2010),这种规模经营在18亿亩耕地红线的倒逼之下,其用地只能是或者主要是旱地、林地和四荒地。

三、股份制推动休闲农业发展可能性与可行性的理论分析

(一)可能性分析

当前投资渠道的相对狭窄为商业资本流向农村提供了现实可能。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民间资本的总量已逾12万亿元人民币。目前我国民间资本主要的集中地是鄂尔多斯(2200亿元)、温州(5200亿元)和山西(1万亿元)。民间资本投资的主要渠道是房地产行业。随着国家对房地产调控力度的加大,民间资本已经无法随意购买房产;山西煤炭资源的整合使上万亿的民间资本从煤炭行业退出。部分民间资本退出房地产和煤炭行业后需要寻求新的投资领域,而现代休闲农业的兴起为资本新的经济增长需求提供了广阔市场。原因如下:第一,现代意义上的休闲农业是集种植、养殖、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农村个体家庭乃至集体经济组织都无法拥有与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相匹配的资金积累;第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世纪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持续关注,为商业资本流向农村提供了广泛的商机和政策支持;第三,实业是民间资本投资的主要方向,是民间资本发展的基础,休闲农业浓厚的商业气息和潜在的商机与资本的逐利驱动相契合;第四,农民在比较利益驱动下,人地分离搁置抛荒的现实和庞大人口对农业的深度依赖,为商业资本入驻农村提供了现实基础。

(二)可行性分析

我国《担保法》规定林木可以用于办理抵押,《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四荒地”可以入股、抵押。这些规定不仅从法律的角度确定了土地使用权和林木是一种可以用来投资的财产;而且为广大农民将这类财产折价入股,参与到休闲农业的商业开发中去,与资本经营者共享农业开发的成果提供了法理基础。现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第37条和第48条为外来商业资本介入农业开发提供了直接和现成的法律依据:《土地承包法》第37条规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这里虽然没有直接指出股份制,但“其他流转方式”的规定表明了股份制也是土地流转的选项之一;《土地承包法》第48条规定了发包方(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将农村土地发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综上,现行的法律不仅明确了“四荒地”土地使用权是一种财产,而且和许多其他财产一样可以依法流通。这些规定为现代休闲农业发展需要获得大量土地做好了法律上的准备。目前我国农村农地抛荒业已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农业比较效益低,为了获得较高的收益只能选择进城打工。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不将土地流转起来势必会造成“有地无人种”,而那些想通过规模经营获得较高收益的种田能手和农业公司则“想种无地种”(黄建水,2011)。要改变这种状况,较好的选择之一是让股份制与现代休闲农业对接。股份制实现了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实现了农业的规模经营,更重要的是使离土农民仍然可以依靠土地获得持续获利的可能。

四、股份经营与休闲农业对接的现实意义

第6篇:农业发展基本情况范文

近年来,为进一步推动设施农业上档次、上规模,使其逐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偏关县重点在平万线和沿黄旅游线集中的3个乡镇连片发展温室大棚,精心打造引领全县农业发展的绿色经济长廊。截至到2009年8月末,全县设施农业已由2005年初的200亩发展到1000亩,温室大棚的数量已达到1000多栋,形成了老营镇绿色蔬菜基地、陈家营乡瓜果基地和天峰坪镇花卉等三大基地,2009年该县又在交通发达的陈家营乡投资800万元新建了蔬菜批发市场,初步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全县设施农业逐步向规模效益型拓展。

二、发展设施农业的一些主要做法

1.科学规划,政策扶持。在规划上,严格实行“四统一”、“两结合”,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标准、统一配套、统一生产品种;实行作物生产外销与内需相结合,产品批发与零售相结合,走“公司+基地+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在政策上,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设施农业的政策措施,凡设施农业达到建设标准的村(组),每栋奖励农户5000元,水电路配套全部由县乡负责解决,有利地促进了全县设施农业的发展。

2.树立样板,典型带动。大力实施“三地”、“四棚”建设,即做到县有示范基地、乡有示范点片、村有示范户棚。示范基地把大棚建设、滴灌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技术人员的培训、病虫害的防治、茬口的安排等各项措施组装配套。示范点片把实用技术、优良品种以及良种良法在点片上配套。充分发挥干部的指挥棚、党员的带动棚、科技人员和科技户的示范棚的“三个示范”作用,切实提高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和技术水平。在一些农民接受程度暂时不高的乡村,通过1~2个示范户的大棚种植和示范,引领带动周围群众,使设施农业的种植技术逐步由点向面上扩展。

3.转变职能,优化服务。该县通过“行政+技术”,即“政技”结合的方式,强化了政府的服务职能建设。一是制定大棚建设标准、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印发不同品种蔬菜的技术操作规程。二是及时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合理安排果菜种植结构。三是统一育苗和技术服务,提高育苗质量和生产水平。四是落实技术人员承包指导大棚生产责任状,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五是积极引进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推进设施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为设施农业发展提供良种、技术及产后销售服务。

三、设施农业发展成效显著

1.促进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设施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彻底打破了传统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的特点,实现了农业由单一的粮油种植逐步向多样化、高效益转变。

2.拓宽了农民就业门路。设施农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了加工、运输、营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解决了全县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拓宽了农民致富门路。据调查,2009年全县有3000多劳动力从事温棚蔬菜生产,有近500名农民参与蔬菜的贩运和销售。

3.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设施农业变一季生产为多季生产,一季增收为多季创收,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特别是随着设施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农民的增收渠道也随之扩大,增收效果十分明显。据测算,当地日光温室亩均纯收益平均达到1.5万—2万元;大中拱棚亩均纯收入平均达到6000—8000元以上。每亩年均纯收入是种植玉米的6倍。设施农业的发展壮大,使群众看到了科技生产力的实效,已成为晋西北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突破口。

四、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发展设施农业的技术力量薄弱。一是农民自身技术水平普遍低;二是科技人才缺乏,技术服务不到位;三是设施农业科研投入不足,技术创新不够,突出表现为设施农业装备发展滞后,设备比较简易,环境控制能力差,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

2.发展设施农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1)农户资金积累少,财政资金支持不足。多年来,农民自我积累微乎其微,大多数农民维持日常生产仍显得捉襟见肘,对设施农业无力投入,而政府投入又少,难以把蛋糕做大。2008年,偏关县投入财政扶持资金860万元;2009年,投入增加到1000万元,这对于保吃饭的偏关县财政来说,为扶持设施农业的发展,已经是尽了最大的努力。而对于大规模发展设施农业的资金需求明显不足。同时,政府在对设施农业的投入中,只注重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资金投入,对其衍生的原材料供给、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没有扶持或者甚少扶持,导致投向上对产业链其它环节的盲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发展规模、建棚质量和生产效益。

(2)金融业资金支持力度不够。晋西北处于边远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民收入水平低,发展相对滞后,使得该区域农户和涉农企业贷款风险较高,况且设施农业是一次性投入高,多年受益的项目,与一般支农贷款期限相违背,造成设施农业贷款困难。以偏关县为例,截至2009年9月末,该县设施农业贷款余额仅为470万元。近年来,人民银行虽然提供了多种政策和资金支持,但规模和服务功能还十分有限,信贷投入总量无法满足设施农业规模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

(3)其他融资方式较少。晋西北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落后,农户和涉农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由于受企业规模、经营业绩等上市条件的限制,涉农企业很难通过股市融资来获取企业发展资金。同时,受本地投资环境的影响,招商引资的力度严重不足,民间投资发展也较为缓慢。融资渠道狭窄严重制约了该区域设施农业的发展。

五、相关建议

1.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一是围绕设施农业工程建设、优良品种选育、土壤及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二是针对设施农业主要是用于瓜菜生产实际情况,强化瓜菜新品种引进和推广工作;三是加大对设施农业的科研投入力度,努力加快自动化、机械化、现代化设施农业建设的步伐。

第7篇:农业发展基本情况范文

关键词:测土配方;施肥;依据;方法;作用

中图分类号:S151.9+5 文献标识码:A

测土配方施肥是提高烟叶产量、品质的重要措施。只有适当调控影响烟叶生长所需主要元素的供需矛盾,才能实现烟叶供养平衡,提高烟叶产量和品质,调动烟农种植烟叶积极性,稳定烟叶种植规模和促进现代烟草农业发展。

1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的必然性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提质增产增效成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期盼,而烤烟生产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由于受生产资料价格不断攀升,投入成本逐年加大,工费不断上涨,烟农投入不断减少,化肥用量逐年增加,有机肥、钾肥偏少等因素的制约,烟叶产量、品质受到了影响。只有积极有效地实施科学配肥,合理施肥,降低肥料投入成本,才能实现种烟效益最大化,才能促进烟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依据和方法

2.1技术应用原理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养分归还(补偿)学说、最小养分律、同等重要律和不可代替律、肥料效应报酬递减律和因子综合作用律等理论为依据,以确定不同养分的施肥总量和配比为主要内容,使合理施肥与选用良种、肥水管理、种植密度、耕作制度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相结合,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施肥技术体系。

2.2方法及原则

运用地力分级和目标产量的方法,根据前茬作物种类、产量、施肥种类及数量、养分投入与吸收利用为基础,结合当地烟农施肥实践经验,选择合理的肥料品种、施肥量和养分配比,制定配方施肥方案,建立烟农施肥档案,以跟踪烟叶田间性状、产量品质及效益。

2.2.1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以有机肥为基础,增施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生物性状,提高土壤保水肥能力,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坚持多种形式的有机肥料投放,促进化肥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以降低施肥成本,改善烟叶品质。

2.2.2大、中、微量元素配合,各种营养元素的合理配合是配方施肥的重要内容。在生产实践中,实行氮、磷、钾的相互配合,并补充必须的中、微量元素,以获得高产稳产高效。

2.2.3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投入与产出相平衡,使作物与土壤、肥料所形成物质、能量实现良性循环,以减少土壤肥力消耗,提高农业再生产能力。

2.3调查内容

具体为:确定采样点所属的村组、农户和地块名称,在土壤取样的同时,调间基本情况,采样地块基本情况,农户前茬作物、产量、施肥情况,为科学配方施肥提供技术保障。

2.4计算方法

2.4.1名词解释:mg就是百万分之一kg,加32 mg就是百万分之32kg,因为土壤中的速效氮、磷、钾的含量很微小,所以要用百万分比才能表示出来;耕层土重,通常以20cm 深度计算,土重15万kg。

2.4.2例,经土壤普查分析化验结果,其土壤含速效氮80mg/kg,速效磷12mg/kg,速效钾90mg/kg,试计算其每667m2耕层土壤中氮、磷、钾各多少千克。

速效氮=150000×80/1000000=12.0kg

速效磷=150000×12/1000000=1.8kg

速效钾=150000×90/1000000=13.5kg

2.4.3据烟草资料查证,每生产100kg干烟,约从土壤中吸收氮素6kg,五氧化二磷3kg,氧化钾12kg。如亩产干烟175kg,需要补充氮、磷、钾计算方法(当年利用率三种元素均按70%计算):

需补氮1.75×6÷70/100-12=3kg

需补磷1.75×3÷70/100-1.8=5.7kg

需补钾1.75×12÷70/100-13.5=16.5kg

根据计算结果得出:生产175kg干烟需补充纯氮3kg,纯磷5.7kg,纯钾16.5kg。上等肥力氮、磷、钾比例为1∶2∶3,中等肥力为1∶1∶2-3,下等肥力为1∶1.5∶2-3,有机氮占总氮20-30%,如选用有机肥或饼肥、烟草专用肥、硫酸钾或硝酸钾,先将有机肥或饼肥所含氮、磷、钾减去,再用化肥折算补充剩余养分数量。例如,用复合肥(15∶15∶15)补充氮、磷、钾的需要量,如用三要素各含15%的复合肥,磷、钾不足部分,另用重过磷酸钙、硫酸钾肥补充。

3 测土配方施肥对烟叶产量、品质、效益的作用

根据2009年省农科院土壤普查化验分析,全县累计测土配方施肥的烟田,平均产干烟193.7kg/667m2,产值2064.84元,均价10.66元/kg,上等烟占33.5%,上中等烟占89.24%;而传统施肥,每667m2平均产干烟164.07kg,产值1573.1元,均价9.59元/kg,上等烟占18.9%,上中等烟占87.9%。科学配方施肥比传统施肥增产29.63kg,产增值加491.74元,均价提高1.072元/kg,上等烟提高14.6%。累计示范的烟田,可为烟农增收639万元。

3.1田间物理性状调查比较

测土配方施肥,烟株平均株高1.42m,最大67.18cm×34.03cm,比传统施肥烟株增高0.18 m,叶增长7.11 cm,叶增宽2.13 cm,叶数基本相同。

3.2田间长势

测土配方施肥烟株长势强,田间表现均一致,分层落黄好,烟株筒形;而传统施肥烟株田间长势不均匀,生长差异较大,脱肥现象较多。

第8篇:农业发展基本情况范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机投入;人才队伍

中图分类号:F3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8-0049-02

一、哈尔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基本情况

(一)农业机械化进程基本情况

2011年,哈尔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810万千瓦,新增60万千瓦。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3%,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全市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104个。100马力以上拖拉机达到2 086台,同比增加457台。玉米机械收获面积达到580万亩,同比增长51.3%;水稻机械收获面积达到468.6万亩,同比增长21.4%。集中打造了哈南、松北、宾西、依兰四个农机装备产业园,落户企业17家。其中,投资12亿元重点推进7家省级新型农机装备大项目建设,美国约翰迪尔、山东福田雷沃、白俄罗斯戈梅利及明斯克等大型农机装备企业已经建成投产。

(二)农业机械化生产基本情况

2011年,哈尔滨市已经全面完成秋整地任务,机械收获面积1 304.31万亩,收获机械化程度达到44.9%,比去年增加6个百分点。连片作业地块达到1 243.5万亩。合作社共完成机械整地总面积355万亩,其中,深松整地总面积295万亩。省市预计投入补贴资金预计在3 900万元以上,各地投入到秋整地的资金达到1.1亿元。首次建立大垄双行示范区,在双城、巴彦、呼兰、依兰4县(市)建立了2万余亩大垄双行示范区,已按技术要求实施标准化秋整地,并达到了待播状态。

(三)农业机械补贴基本情况

2011年,哈尔滨市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新增200台玉米收获机补贴指标。为确保补贴收获机及时投入今年的秋收作业,该市迅速组织各区、县(市)和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按照自愿申报的方式,落实了全部补贴指标。同时,要求从市到区、县(市)对申报补贴进行严格把关,层层审核,确保按照省领导和省局的要求,严肃而又迅速地把补贴指标落实到位,把补贴收获机下摆到位。截至10月8日,全市已下摆补贴玉米收获机166台,其中,双城市90台、巴彦县14台、依兰县2台、呼兰区27台、五常市11台、延寿县1台、宾县5台、阿城区9台、通河县1台、尚志市6台;其余34台购置指标已经落实到合作社。

(四)农业机械化推广基本情况

2011年,哈尔滨市依据省、市农机工作会议精神和《2011年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方案》完成以下工作任务:一是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的重点区域是阿城玉米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和呼兰保护性耕作工程实施区。计划推广面积6万亩,实际完成8万亩,完成计划的133%。二是水田激光平地技术。此项技术可使田间灌溉用水量减少30%,直接节水效果显著。计划推广面积2万亩,实际完成1.2万亩,完成计划的60%。三是水田节水少耕和机械深施肥技术。实施面积3万亩,实际完成5万亩,完成计划的167%。四是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计划实施面积20万亩,实际完成20.5万亩,完成计划的103%。五是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有些区县机械插秧率已近80%,但总体上发展不平衡,有些水稻生产大县机插率不足30%。计划实施380万亩,实际完成420万亩,完成计划的110%。

二、哈尔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一)土地经营规模制约农机化发展

党的以后,哈尔滨市农村开始实行,将土地分给农民分散经营,使得原来的集体农业发展成为现在的个体小规模农业。小农经营一方面户均耕地有限,机械作业受到制约,作业成本增加,严重影响了农机具的使用效率,使农民对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减弱;另一方面,由于土地经营规模小、规模效益差,不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不利于粮食生产统一布局、规划、调控以及科技推广与技术指导,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运用,不利于农田基本建设的投入,不利于土壤改良及地力提高,致使农业机械的优越性和效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二)农机总体投入不足

农业是弱势产业,农业机械化管理和服务工作需要大量资金。在农业企业还没有足够自我发展能力的现阶段,在农户还处于个体、分散、小规模与低效益经营的情况下,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还需要政府的大量投入。哈尔滨市对农业和农机总体投入不足,结构不够合理,重点不够突出,无法保障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创新能力和技术储备不足,吸引人才环境差

哈尔滨市大多数与农机相关的企业在科技投入方面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与装备落后,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目前哈尔滨市没有一家企业具有成为农机技术创新主体的实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企业也无法形成对全行业具有辐射作用、创新作用和指导作用的能力。另外,由于农机行业艰苦的工作环境和偏低的生活待遇,导致大量技术人员流失,一些优秀人才望而却步,造成了农机企业技术人才缺乏、技术储备严重不足、企业自主创新困难的局面。

(四)耕作栽培制度标准低

哈尔滨市自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以小型拖拉机为主要动力,由于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耕作栽培制度标准化低,导致土地板结、耕层变浅、机耕质量下降、犁底层逐年上升、土壤渗水率下降。大多数农民只种地不养地,弃用农家肥,使土壤肥力锐减,板结与沙化现象日趋严重,水蚀和风蚀土壤面积逐年扩大。连年同层耕翻或强翻的耕作制度等因素,致使作物生长环境恶化,影响了农田增产潜力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阻碍了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三、对策建议

(一)建立新型土地经营体制

的实施在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极大地束缚了大中型农机的推广和农业机械的高效率,不利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因此,应鼓励农民自愿采取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入股等形式流转土地,实施土地平整项目,在流转中提高土地的规模经营度和产出效率,可以成片集中流转承包土地。鼓励外出务工的农民可以通过集体经济组织或流转服务组织托管承包土地,对托管的承包土地,集体经济组织或流转服务组织可以代为组织流转,流转收益归原承包方。还应发展优势农业产业,实行集中开发、连片种植,兴建产业基地,充分发挥机械作业的优势,缩小作业成本,提高农机具的使用效率。

(二)加大对农业机械化投入

首先,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做好有关农机作业服务项目的界定、核准等工作,保证各项农机作业服务收入减免税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推动节本增效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使用,确保农民充分享受到各种优惠。其次,加大对农机化扶持资金的投入,设立年度农机化技术推广专项经费,对重大农机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给予重点支持,给予基层农机技术推广系统事业经费保障,改善推广条件,提高工资待遇,设立培训经费;同时,应对农机作业及农机燃油、新技术推广、农机化示范区、农机合作组织建设给予资金扶持。最后,建立农机信贷贴息机制,由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或银行金融部门设立农业机械购置信贷资金,尽可能简化申办程序,帮助有购机需求而暂时缺乏购机能力的农户解决问题。

(三)加快农机人才队伍建设

以“人才兴机”为目标,努力抓好农机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和加强农机操作手和农机户的培训和教育,多层面、多渠道培养农机鉴定、推广、维修等方面专业人才,建立一支精干的专业技术队伍;以农民培训项目为依托,让“阳光工程”和“职业技能培训”落到实处,加强对农机驾驶、操作和维修等从业人员的培训,培养他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解决农机人才力量不足的问题;以农机信息网为平台,推动专业农机网络的建设,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提高组织化程度,降低农机服务成本,拓宽农机作业范围,促进农机服务向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培育和规范农机化技术信息等重要市场,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和及时可靠的信息。

(四)促进农艺和农机技术配套

农艺是农作物生产的技术与原理。内容主要包括大田作物的栽培、育种、土壤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农机具应用、农田灌溉和排水、农产品的初步加工和贮藏以及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等。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耕作模式的改制,农机化装备水平必然要提高,以满足新的农艺要求。从农机化发展历程来看,农机农艺相结合作为一条主线始终贯穿在农机管理、运用与科研中,推动了农机化事业不断深入发展,为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调整农业结构,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和提高经济效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林光彬.社会等级制度与“三农”问题「J].读书,2002,(2).

[2] 陈锡文.城乡统筹破解三农问题[N].光明日报,2003-03-31.

第9篇:农业发展基本情况范文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发展思路;广西上思县

建设生态农业是促进传统农业转变成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其自身不但与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相符合,还能够增加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现阶段,上思县已经被列为我国国内建设生态农业的示范县,这为上思县区域生态经济以及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机遇。为了促进该县生态农业可以得到进一步发展,根据上思县的农业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具体如下。

1上思县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上思县位于广西南部,被外界称作天然的氧都。该县工管辖4个镇、4个乡,总面积为2816km2,耕地面积高达5.87万hm2,其中有3.26万hm2种植甘蔗,种植作物品种非常的单一,且每年都使用大量的农药及化肥,致使上思县面临着严重水土流失以及生态破坏等众多问题。所以,当务之急应该制定一套合理的农业发展方案,以促进上思县农业持续发展。

2上思县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2.1没有建立先进的农机基础设施

很多蔗区都不存在灌溉设施,有的蔗区虽然建立了干渠网络,但却没有支渠通向各个田间地头,且干渠的利用率也非常低,因此甘蔗种植效益一直都得不到提高。加之农户本身没有较高的水利化程度、不具备先进的农业设施以及较大的高产农田建设比例、较高的耕地产出率以及质量。同时,甘蔗的实际生产未实现机械化,依旧应用人工进行施肥、除草及种植与喷药,且应用机械收获甘蔗还在试验的阶段。此外,由于上思县在基础设施方面不能抵御较强的台风及干旱等众多自然灾害的能力,所以这些问题的真实都阻碍上思县生态农业的发展脚步[1]。

2.2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大型企业不但少且还不是非常强

就上思县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投资方面不具备良好的投入渠道,投入和需求间存在的差距较大,尤其是市及县政府在农业方面的投入较为有限。再加上这些年农药以及肥料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使甘蔗种植成本逐渐升高,农民负担越来越重。而在上思县范围内,只有上上糖与昌菱公司具有较大的规模,其余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且还没有充足的生产资金及先进设备和技术人才的支持,因而只能生产一些初级产品[2]。同时,很多企业都未与农业产业之间建立起良好的联系,并且与农户间一直是买卖关系。所以,企业便没有较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没有充足的精力应对市场竞争,慢慢地就被市场所淘汰了。

2.3调整农业结构较慢

2015年上思县农林牧渔业之中,农业产值占总产值的65.83%,比2013年下降了1.36%,笔者对上思县近3a的农业结构进行了调查,详细变化趋势见表2。由此可知,农业结构的实际调整速度相对较为缓慢。长久以来,广大农民一直都应用传统的模式进行种植与养殖,且还没有充分应用当地的特有资源,依旧使用单家独户以及分散式的方式进行生产经营[3]。农业生产主要把农户分散经营作为主体,且规模不大,节约化程度也非常低,致使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以及科学技术难以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进而促使农产品单价和效益得不到明显提升,生产能力无法提高,难以形成规模化的经济效益。

2.4农民没有较强的生态农业生产意识

上思县生态农业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因此还未向广大农户宣传生态农业的发展政策保障、法律法规与科技支持等众多体系,且投入机制以及市场机制也没有完全建成,生态农业对于农业增效以及经济增长也没有较大的贡献。所以,社会对其未加重视,导致农业生产者不能树立起节约生产及安全生产与清洁生产的意识。再加上农业人口大多数都是50~60岁的人,且他们还没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以及较强的专业技能,极容易被传统观念所约束,不能顺利进行生态农业生产。

2.5农业产业化化相对较低

现阶段,上思县的农业生产模式依然在使用较为传统且粗放型的模式进行生态经营以及管理。其实际专业化与标准化水平都相对较为低下,市场占有率不足,缺少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龙头型企业对其进行带动。现阶段上思县中还不具备能够具有良好竞争力农业加工企业,农业产品等加工产值长时间得不到上升,在农产品深加工方面还存在严重的欠缺,使上思县大部分农产品都是以原料的形式进行交易。再加之农业合作社会社水平相对低下、资金链支撑不足、农民自身组织化欠缺、生产加工技术严重不足等,这些问题都会使农民和市场以及农产品加工企业之间联系不贴切,进而使生态农业连接机制较为不完善,不能将产业有效的转化成经济优势。

3发展思路

3.1发展生态农业

加强对沼气、发电以及测土配方施肥等农机具研究和开发,并将其纳入农业发展规划之中,农业技术研发人员还必须重点研究生态农业的实际应用技术。同时,将提高资源的具体应用效率作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核心,将节水、节种及节肥与节地作为发展重点,向广大种植户推广节约型播种、耕作、施药、施肥、沼气利用、养殖、灌溉和废弃物利用等众多技术的应用与实际示范[4]。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的服务以及培训工作,定期组织开展生态农业技术发展的服务、推广、信息与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保障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之上获得更高的社会以及经济效益。

3.2生产“三品一标”农产品

大力支持由发展产业带动高技术含量及生态效益明显与强动力的生态农业发展企业。倡导各大企业应用工程与生物等众多高新技术,开发、加工农产品、有机废弃物与农副产品等,扩大其加工规模,增加生产总值,使污染物的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建立以生态农业发展为依托的企业,使生态农业可以持续发展。应用先进的环保以及节能技术,提倡节能、绿色生产,把以前污染后期处理生产模式转变为生产全过程的严格控制,真正做到“零”排放生产[5]。同时,政府应用大力支持生产基地的建立,从产品的生产源头进行有效控制,打造绿色、无公害、有机与具有地理标志的农产品,既“三品一标”产品,进而促进产业带动力得到提升。

3.3建立生态农业的激励机制

加强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以及体制环境建立,应用政策来带动生态农业不断向前发展。同时,要对生态农业技术的具体开发以及示范与应用加强重视,倡导农民购买能够进行施肥与秸秆还田等先进机械,并给予他们一定资金补贴,引导一些农村金融机构制定贷款制度,以使各大企业和农户能够获得充足的贷款资金来发展生态农业。针对那些需要建立大规模生态农业发展基地的企业,必须给予他们充足的资金补贴或者投资,同时对于一些节能产品还需要制定相应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以使上思县生态农业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

3.4大力宣传生态农业发展

集中全县所有的力量,应用各种各样的形式以及方法,对有关政策、法规以及知识进行全面宣传,营造一个良好的农业发展氛围,一一解决广大人民在农业方法方面存在的众多认识问题。把生态农业的发展企业以及生态示范农户与农产品生产基地作为有机载体,丰富生态农业的宣传内容,扩大众多典型影响的范围,让广大人民可以实实在在的看到生态农业给他们带来各项收益,真正积极主动的沿着明确的生产方向进行农业生产[6]。对于生态农业的教育宣传应该重点向农户介绍以下内容:处理畜禽的粪便及农药空瓶与塑料薄膜等农业废弃物的知识与方法;指导广大农户对垃圾、沼液及秸秆和粪便进行再利用,并把它们当作成农田肥料,进而促进生态农业稳定发展。

3.5建立健全的市场以及土地经营制度

一直以来,规模经营的问题都为阻碍上思县生态农业发展主要因素之一。循环经济为规模性的经济,如果没有相应的规模,那么就不会获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所以,根据依法、自愿及有偿的原则和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倡导一些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经济能人、大型企业及农民合作社与工商企业等众多的经济主体,应用转租、转让、转包和互换等方式来流转农村的土地,促进土地快速集中。最主要的就是应该对村上的干部进行培养,使他们成为林场主或者是农场主,并通过集中示范,全体农户参与的方式,形成“由一户带动全村,由一村带动众多村,再由多村构成一个完整的生产基地”的新生态农业发展格局。与此同时,根据“共同承担风险,一同分享利益”的发展原则,建立农户与大型企业的利益关系,使农业市场的实际经营水平得以快速提升。

4结语

上思县生态农业的发展才刚刚开始,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所以,应该重点开设典型的培育模式,并从种植、养殖等单向产业向多业组合的生态农业方向上发展,最终促使整体朝着生态农业方向不断发展。

作者:黄志勇 单位:广西上思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参考文献:

[1]王欧,张灿强.国际生态农业与有机农业发展政策与启示[J].世界农业,2013(1):48-52.

[2]季凯文,彭柳林.地形地貌多样型地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探析——以江西省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14,26(4):125-128.

[3]黎振强,杨新荣.生态农业投入产出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2014(12):104-110.

[4]李倩玮,张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广东省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5(28):338-34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