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安全培训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10年杭州市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市委〔2010〕6号)文件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安全发展理念,紧紧围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这一重点,统筹规划、练好内功、加强监督,着力完善安全培训体系,大力推进以“三项岗位人员”(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农民工和班组长为重点的企业全员安全培训,为实现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一、进一步深化安全培训宣传教育工作
1、将培训与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利用社会新闻媒体、开展企业自主教育等途径,加大安全生产社会化宣传教育力度,宣传省委88号和市委66号文件、宣传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和安全发展科学理念,大力推进基层安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社会氛围,促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2、深化“百千万”企业安全服务专项行动。要在去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安全监管部门和培训机构自身建设,深入开展对企业的安全培训服务,针对量大面广的企业培训需求,积极采取送教上门、菜单式课程选读、分行业分工种分类教学等方式,帮助企业集中开展安全教育,解决工学矛盾。
二、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培训体系
3、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优胜劣汰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全市安全培训网络体系。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机构建设的通知》(杭安监管科技〔2009〕7号)文件规定,辖区内尚未建立四级安全培训机构的区、县(市),要抓紧落实辖区内安全培训机构的培育、设立和建设工作。已批准建立的安全生产培训机构,要严格执行国家安监总局20号令的规定,健全规章制度、完善教学设施、配备专职人员、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各区、县(市)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对不符合培训要求的机构要积极采取措施提出整改意见并报告市安全监管局。
4、严格执行“教考分离”规定,积极推进计算机无纸化考核办法。市本级负责人、安全管理员以及特种作业培训理论考试实行计算机无纸化考核,逐步推选县(市)区域内特种作业理论考试无纸化考核,积极探索特种作业应会知识信息化考核办法。
5、探索安全培训信息化管理,全市各培训机构的安全培训情况均要统一纳入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交互式联网方式,实现对各培训机构培训情况的有效监管。
6、规范培训内容。按照学用结合、因材施教的要求,加强培训需求调研,结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员的岗位特点和培训需求,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完善培训课程设计,更新培训内容,做到培训内容规范化,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7、改进培训方法。根据不同培训内容和不同学员的特点,灵活运用研讨式、互动式、案例式、模拟式等多种方法开展培训,进一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积极探索远程教育培训办法,充分发挥网上培训覆盖面广、共享性好、灵活性强、成本低廉的优势,开展在线学习、网络教育。
8、推进培训资源优化配置。加强师资和教材建设,建立健全培训师资库,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共享。积极选聘在职中青年安全生产管理骨干充实到教师队伍,不断补充新知识、新理念,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三、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培训主体责任
9、切实抓好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员的培训,各级政府部门要根据属地管理、分级培训的原则,按照《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的规定,落实主要负责人培训经费,加大培训力度,改进培训方法,培训面达到100%。
10、积极开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员培训。在继续抓好高危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员培训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一般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员培训,加大宣传和执法检查力度,持证率要达到100%。
11、大力开展企业班组长培训工程。各级政府部门要帮助和指导企业实施班组长安全培训工程,加强班组长能力建设,以班组长和高危行业企业一线操作人员为重点,确保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落到实处。
12、抓好外来务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积极开展“安康杯”知识竞赛;继续开展对外来务工人员安全知识送培训活动;加强与劳动保障、总工会,以及社区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把外来务工人员安全教育纳入就业、职业技能、社区教育等培训内容,大力普及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13、深化全员安全培训工程。根据省安全监管局2010年给我市下达的安全培训目标任务,今年我市将完成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43.3万,并列入年度考核内容。各区、县(市)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按照我市考核指标分解(详见附表),认真完成全年的各项培训任务。
14、充分发挥注册安全工程师的作用。积极开展对在杭注册安全工程师的情况调研,总结和交流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经验和做法,加强安全生产专业技术队伍建设。
15、开展各类人员持证上岗和安全培训情况专项检查。指导和督促企业加强培训管理,加大培训投入,严格执行全员培训合格上岗制度。利用媒体、网络或现场会、座谈会,总结推广安全培训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引导各级管理部门和企业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增强做好安全培训工作的自觉性。新晨
四、进一步做好监管人员教育培训工作
一、农民工安全培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资金不足关于农民工安全培训,国家没有相应的扶持政策,财政没有专项经费,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农民工安全教育经费实行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企业没有建立健全农民工培训保障体系,没有建立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投入制度和渠道,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培训投入问题。每年提取的费用直接用于农民工的寥寥无几,根本不能满足生产培训的需要。
(二)各培训部门培训不统一目前涉及的培训部门较多,有安监、质监,还有行业机构等。每个部门发的证书均不一样,互不认同。如焊工,有安监部门的安全资格操作证,质监部门的特种设备焊接作业操作证,中国船级社的CCS证,劳动保障部门的技术等级证等。各部门大多各自为战,强调本部门的证书,多头培训加重了企业的培训负担,加大了企业与个人参加培训的抵触情绪。此外,国家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专项资金扶持政策没有贯通到劳动保障、教育、农业、工会、财政等多个部门,目前还没有形成合力,没有形成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大大迟缓了农民工安全培训的进程。
(三)监督管理体制不够健全1、有些地方政府对安全培训监管不力,没有把农民工的安全培训作为一项日常监管工作,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个体户中的农民工进行安全培训缺乏监管。2、对培训机构的约束不够,培训考核欠规范,对培训质量缺乏严格的考核评估。3、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情况的监督检查也明显缺乏力度,造成特种作业人员仍有不培训就上岗、混证上岗、人证不符合的现象,特别是在施工进入高峰期,工地急需各工种人员时,显得尤为突出,这是安全生产的一大隐患。
二、加强农民工安全培训的对策及措施
(一)把农民工安全培训纳入到安全生产培训总体规划中来根据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各单位和部门要完善相应的规划内容,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将农民工作为安全教育培训的重点对象提出明确的目标、措施和要求并抓好实施。
(二)使农民工自己转变观念自愿参加形式多样的安全培训农民工安全培训工作意义重大,关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政府部门要转变过去陈腐的观念,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和“请”农民工来参加安全培训,变被动为主动。要教育和吸引农民工认识到接受安全培训的好处,激发其参加的积极性。
(三)将农民工安全培训和农民工子女教育培训相结合俗话说:“安居才能乐业。”在加强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的同时,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也迫在眉睫。农民工安全培训的最终目的是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而关注农民工和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与培训则是从更长远的眼光来推动这个转移。同时,要在农民工的安全和农民工子女教育上发挥职业和学历教育的优势。企业可以和政府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出农民工子女的入学与接受教育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农民工子女参加中职教育。
(四)政府部门要在农民工的安全培训工作中加大资金的投入建立安全培训专项基金。目前,政府实施的“阳光工程”“创业培训”等相关培训部门都有经费保障,给参加农民工予以补贴,而安监部门组织农民工培训没有政府补贴。建议将农民工安全工作列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拨出专项基金给予保障。
(五)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落实企业培训主体责任。将农民工安全培训纳入监察执法的重要内容,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开展经常性安全培训专项督查,督促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全员安全培训,特别是对高危行业新招录的人员,必须实施强制性岗前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方能上岗作业。对不履行全员安全培训义务的高危企业以及未经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就安排上岗作业等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
关键词:问题;原则;方法
引言:安全培训教育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手段,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才能使企业得以更好更快的发展,获取更多、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做好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安全培训教育存在的问题
安全培训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活动,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强制性要求。可以说,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是搞好安全生产的一条根本措施。但现实中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却存在以下问题:1、安全培训教育流于形式。2、培训教育内容设置不合理。3、培训教育方法单一。4、“培训”和“教育”混为一谈。
二、新形势下的安全培训教育模式探讨
1、确立安全培训教育的原则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命安全已成为人的第一需要,这就要求在新形势下企业的安全培训教育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安全培训教育在新形势下应贯彻以下几个原则:
(1)突出系统性原则。安全培训与教育工作是一个贯穿了计划、实施、评估(检查)、改进等多个过程的系统工程,每一项具体工作都是安全培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突出全员性教育原则。企业安全生产是由全体员工通过共同活动来实现的,积极动员企业各方面力量各负其责地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不留盲点,使安全教育覆盖到企业各个层面的群体。
(3)突出针对性教育原则。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企业员工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思想情绪及行为变化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安生培训教育,提高其防范事故的能力,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生命安全。
(4)突出长期性教育原则。把安全教育贯穿整个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始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教育思想。坚持做到生产延伸到哪里,教育就覆盖到哪里,坚持安全教育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时时讲,持之以恒地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
2、实行差别化培训教育
企业在安全培训教育上承担着主体责任地位,在编制企业的安全培训与教育计划时,应依据年度承接任务的情况而定,实行差别化培训教育,主要表现在:
人员方面:切实抓好企业领导干部、中层管理者、专业管理人员、技能操作人员、新入职员工以及外来劳务用工等各类人员规定性、常态性、基础性安全培训教育。
内容方面:首先是通用安全知识培训。其次是专项安全知识培训,增强作业风险的认知和分析评价能力。
地域方面:针对石油化工行业不同地域、不同企业的不同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环境方面:针对季节安全特点和要求,切实保障异常气候条件下的安全工作。
3、创设“以人为本”的安全培训教育方法
“以人为本”就是安全培训教育要以员工为中心,将员工由培训客体变成主体,通过提高员工价值进而提升企业价值,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被动教育向主动教育转变。改变过去灌输式、填鸭式教育,让企业员工主动积极参与到培训教育活动中,形成安全教育互动局面。
现在用工制度灵活,人员流动性大,再加上其文化和素质差异,每个人接受安全培训教育的理解能力也不尽相同。采取先通过企业文化培训使员工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愿景、企业文化、团队精神、市场前景及竞争实力,增强员工对企业理念的认同,产生归属感。特别要抓住当前建立企业安全文化的契机,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宣传月”、“安全零距离”、“我要安全”、“关爱生命”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和安全知识竞赛、专题讲座、安全演讲、安全教育论坛等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形式,营造企业安全文化氛围,让员工认识到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安全与家庭幸福的关系,增进安全文化的形成和传播,弘扬企业安全文化,达到员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全员参与的安全教育目的。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每个员工关心企业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安全的警惕性,不断增强企业员工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安全责任意识。
(2)课堂教育向现场教育转变。课堂教育更多的是传授应知应会的知识即企业的规章制度、员工的岗位职责、员工的工作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工作中安全问题的基本解决方法等,往往比较单调乏味,收效不佳。
这类课程可以采用人力资源和主管部门共同完成的方式,把这些应知应会的知识和要求落实贯彻到岗位说明书和日常工作中去,让员工亲临生产现场,采取分析、启发、问答等方式,及时进行现场教育,使安全教育情境化,突出教育的实效性,使安全规程、安全知识及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深入人心。同时,鼓励和支持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准确的发现安全生产的隐患,为企业献计献策,提出安全整改的建议、措施、设备安全改造想法(方案)等,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3)事故后教育向事故前教育转变。改变以往惯用事故案例进行被动教育的方式,更多采用安全检查、巡视、预演等主动方式,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实施超前的安全教育,做到防患于未然,真正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企业常见利用历年来发生的那些触目惊心的安全事故教育员工,以期通过员工对正反两方面案例的剖析和反思产生心灵上震撼,但收效不是最佳。
新形势下应加强安全事故处理预案演练,有针对性的分面、分片定期开展事故处理预案演练,做到演练有计划、有方案、有讲评、有总结,有改进措施,在思想上和行动确保演练的真实性和实战性。此外,还可以通过家访的方式,让员工家属利用“枕边风”、“父母情”、“子女愿”等形式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全方位形成一个差异性的、持续的培训体系,使企业的安全培训教育更加贴近实际需求,更加富有实效。
三、结语
安全培训教育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重要内容之一,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有效的安全培训教育,能够营造安全氛围、树立安全理念、传播安全知识,使员工做到懂安全、会安全、能安全,实现安全生产,推动企业的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力安全 安全教育 案例培训
在电力安全教育中,对电力企业职工的培训是安全教育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努力提高电力安全的培训效率是加强电力安全教育培训的可靠保障。然而,当前多数电力企业的安全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当然这其中也存在多种多样的原因,下面浅析目前安全培训的弊端,结合实际工作,谈谈电力安全事故教育在安全培训中的作用。
一、电力安全培训的弊端
1.思想重视程度不足。由于安全培训相对一线生产经济效益比较缓慢,不能立竿见影,造成人们长期以来对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因而一些企业领导在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走过场,同时,这种消极态度也会影响到下属职工,受训人员常常也不能对电力安全培训重视起来,并不能真正意识到安全培训的重要性。
2.培训方式简单陈旧。照本宣科是目前教育领域的通病,即便是多媒体教学已普及,只是模式上的变更,教学形式并未出现新的效果,而安全培训应该具有更为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仅仅依靠传统的知识传输,不利于提高电力安全培训的效果。
3.管理人员培训缺失。当前,大多数企业把安全培训的重心放在一线职工身上,而管理人员及领导者通常不在培训之列,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培训人员安排,同时也导致了部分管理人员和领导者行动上、意识上的培训缺失。电力企业领导、管理人员是电力安全生产的决策者、指挥者和组织者,他们的安全责任更大,他们的安全意识的强弱程度将影响着整个电力生产状况的安危,因而对管理人员进行电力安全培训将更为重要。
二、电力安全事故案例培训的作用
目前,电力安全事故培训模式化,安全管理部门对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得出事故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以及经济损失,形成事故文件下发各部门组织学习,效果无从反馈,下面我从一起安全事故,浅析一下安全事故案例培训对各级各岗位人员的作用。
案例:某供电局在修复农村低压线路故障过程中发生倒杆,造成一名员工死亡的一般人身事故。
事故直接原因:(1)电杆损坏严重,抗弯强度大幅下降,已不能满足登杆作业的强度要求。(2)防倒、断杆措施不足。(3)风险管控能力不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采取的措施不足以保证作业的安全。
事故间接原因:线路组成构件强度配合不符合要求,当线路遇外力冲击时扩大了受损范围。
暴露的问题:(1)故障抢修管理方面,作业班组执行故障抢修管理制度刚性不够;(2)项目建设管理方面,一是图纸设计流于形式,没能结合现场山地的实际设计,以至工程无法按图施工;二是盲目施工,施工单位在无法按图纸施工的情况下,未办理设计变更,更换导线,并加大线路档距;三是现场监理不到位,监理失职,未能督促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或办理变更;四是项目建设管理存在严重的“以包代管”,没有项目设计进行审查,在材料发生变更、竣工图与原设计方案出入较大的情况下均未能督促相关参建单位履行设计变更手续;验收流于形式把关不严;(3)执行电气工作票制度不到位。
通过上述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案例培训在安全培训中具有以下作用。
1.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的重要性。有管理人员认为,我抓好生产,完成生产指标已经很不错了,安全与我何关?上面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到位、管理到位,这样的安全事故本可以杜绝的。在管理人员中开展案例培训,因为管理不到位造成事故的原因,教育管理人员安全生产不仅仅是一线职工的事情,管理作用也很重要。
2.事故案例培训的普遍适用性。安全事故案例,从多角度分析事故原因,教育各环节工作人员,因为他们的工作不到位,为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上述案例教育设计人员,因为设计没变更、现场设计不到位,造成施工无法按图施工,验收人员把关不严等均为事故发生留下隐患。
3.事故案例培训效果明显。安全事故案例,血的教训,极其严重的后果,深深震撼每一位学习人员,培训的过程同时也是警钟敲响的过程,这种无形的影响势必使电力安全培训效果更加明显。
4.事故案例培训意义深刻。案例培训是完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环节,创新安全培训模式,强化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安全防范的重要意义,宣传效果明显,教育意义深刻。
关键词:煤矿安全培训;不良心理活动;强化安全意识教育
1我国煤矿安全意识教育及从业人员不良心理活动的现状
1.1我国煤矿安全意识教育的现状
1.1.1煤矿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普遍偏低我国煤矿行业的工作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据调查,我国煤矿行业一线工作的工作人员大多以农民工为主,群体整体素质不高,文化程度偏低,学习先进科学技术比较困难,煤炭安全生产知识面狭窄,一定程度上局限了煤矿职工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安全意识水平及业务技能的全面提高,限制了煤矿职工安全意识的培养。1.1.2为了培训而培训,培训效果较差许多煤矿企业,开展培训活动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忽视了培训人员的个人意志和整体素质,因此容易让培训人员产生培训是为了应付,为了培训而培训的想法,把安全培训不当一回事,始终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没有让安全培训从被动学习发展到主动学习,那么安全培训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培训人员就不能够在培训中提高安全意识,达到安全培训教育的效果。1.1.3煤矿安全培训课程中缺少对安全心理学方面的教育当前,许多煤矿企业的培训课程还是以教授专业操作技能及安全知识为主,缺少对安全心理学方面的教育。人是生产力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各类事故发生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要想防止事故发生,我们必须对从业人员设置“心理辅导与干预”课程教学,探索人的不安全心理规律,及时矫正各种影响安全的不良心理,从而减少人的不安全因素。
1.2从业人员不良心理活动现状
预防煤矿安全事故是煤矿企业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最终目的,因为在平时的煤矿生产工作中,只要积极贯彻落实安全措施和方针政策,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自觉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就能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什么要如此强调煤矿的安全培训教育,正是因为工作人员对安全意识的忽略和淡薄,工作人员常常抱着侥幸的心理、从众的心理、惰性心理和压抑逆反的心理进行工作,这样的工作状态极其容易在煤矿工作中造成严重后果。1.2.1侥幸的心理一些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以“这种事情的发生概率小,我一定不会中”的侥幸心理,而对工作的要求降低,抱着不一定、不确定会不会发生的心理造成安全事故频发。1.2.2从众的心理一些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和新技术中的棘手问题时,常常不去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同时由于自身的技术水平较低,对安全事故的认识不到位,因此并没有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别人就算是违规操作也分辨不出来,抱着“反正大家都是这样做,那我也这样做”的心态,致使安全事故一次又一次发生。1.2.3惰性心理表现为在工作过程中偷工减料,偷懒怠工,“能够躺着绝不站着”,害怕麻烦,只要能够给自己减少工作就坚决不做事,极其不负责,也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1.2.4压抑和逆反的心理这种心理主要是因为平时工作中没有处理人际关系,与同事之间相处得不愉快,所以内心压抑,得不到纾解,一个压抑久了的人,负面情绪积少成多,最后表现出来的就是不合群,凡事反着干,不听从指挥和安排,这种心理状态的人在工作中是很危险的,一不小心就会发生安全事故。
2在煤矿安全培训中强化安全意识的对策
煤矿的安全培训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不仅需要完善安全培训的一些硬件设备和物质的奖励,还需要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发挥员工安全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在不断地学习中增强自己的安全意识,维护煤矿安全。
2.1提高对安全培训重要性认识
煤炭行业是高危行业,井下作业环境复杂,生产运行程序繁多,不安全因素时有发生,安全培训工作能够提高煤矿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员工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会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明白自身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只有让员工从思想上改变,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才能落实煤矿安全生产。因此,抓好煤矿安全培训工作至关重要。
2.2设置“心理干预”课程,进行安全心理教学活动
在煤矿安全培训中,教师应该接受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专业课程的培训,在相关课程教学培训中,应主动用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知识编制教案,特别是在案例教学中,注重心理分析,推演事故形成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心理活动,指出问题所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展心理辅导与干预活动,聘请专门的心理学教师进行授课,矫正从业人员的不良心理行为。
2.3建立安全培训奖励机制
在对员工进行培训之后,要达到培训效果,让员工更加重视生产安全,可以通过建立安全培训奖励机制,组织员工考核,进行一些相关的小测试,让员工参与到其中来,然后对表现优异的员工进行嘉奖。另外可举办相关的活动,如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知识讲座、安全知识演讲比赛等,激励员工参与到活动中,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的同时,员工也能够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安全培训不再死板枯燥,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2.4采用案例分析法
除了建立有效机制鼓励员工培训,最根本上的还是员工的自主安全意识的提高,让员工在思想上重视安全,在行动上才能真正地做好安全生产。一旦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就会端正对生产的态度。如何更好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那么就要从实际生活入手,通过典型的案例,最好是周边的其他煤矿,让员工清楚看到这些事就发生在身边,更加具有说服力,员工的潜意识就会被这些事所牵引,记忆深刻。除此以外,还可以邀请事故的相关人员现场讲述,通过感性的方式激起员工内心的波动,员工听完安全事故导致的家破人亡等悲惨遭遇,对安全意识会有更深刻的认识。这种方式虽然有些残忍,但却能够让每一位员工都明确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不仅仅要赚钱,还要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生产才是重中之重,即使是为了家人,也要维护自己的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员工有了主动提高自己安全意识的想法,才能自觉自愿地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煤矿产业的良性发展,和谐发展。
2.5建立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
首先必须打破原有的、陈旧的教学模式,即讲师在课上讲,员工听的模式,把教学方式变为更加直观的、更容易让员工理解的方式,如当安全培训的讲师在课堂上讲完入井须知,等员工下井之后,安全培训的讲师根据井下的实际情况,引导员工边走边讲解,让员工在实际的井下感受安全知识的重要性,对井下的相关情况有一个直观的、正确的、清楚地认识,参观完以后讲师再继续讲课,通过这种方式把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更能够让员工接受。
2.6加强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就是要用安全文化造就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科学的思维方式、追求企业共同的安全行为取向及文明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掌握先进的安全生产技能的人,所以,要在企业范围内,将安全渗透于工作的全过程,形成一个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通过外在的安全教育与影响自觉地将安全意识渗透到心灵,将其变成内在的信念和观念,并且在安全知识、技能、修养等方面,只有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提高,安全意识增强了,才能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
3总结
综上所述,煤矿安全培训中安全意识的教育是一项艰苦而长期的任务,许多还需要人们的探索,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安全培训中安全意识教育的有效性问题,不管是煤矿企业还是其他企业都应该高度重视安全意识,把安全第一放在心上,让安全生产成为一种习惯,员工和企业都应该注重安全培训的工作,自觉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只有提高安全意识才能够实现煤矿企业的和谐、良性、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曹飞鹏.浅谈如何在煤矿安全培训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2):64,82.
[2]葛美灵,张晓丽.强化职工安全培训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J].卷宗,2016,6(3):709.
[3]蒋旭刚,等.我国煤矿安全培训体系构建及发展趋势探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5,(1):116-119.
[4]张晓东.煤矿安全培训专业课教学方法浅谈[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6):72-73.
[5]刘辉.加强煤矿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J].价值工程,2014,33(25):194-195.
[6]安培源.浅谈如何在煤矿安全培训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J].价值工程,2013,(19):155-156.
一、煤矿安全培训的现状分析
1.缺乏系统工作规划
近年来,虽然煤矿管理者与职工都充分认识到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必要性,但在具体实践中往往没有长期系统的教育培训计划,培训工作凸现阶段性、短期性的特点,具体工作过于盲目,使得培训工作的实施处于东鳞西爪的零散状态。随着工作中具体情况的不断变化,教育培训的侧重点经常变更;还有的煤矿企业想通过一次培训就在根本上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大幅度增强职工安全正规操作能力,而事实上,成年人的思想观念是经过长期培训形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不通过系统长期的教育是不可能短时间改变的。心理学表明,改变一个人的习惯需要21天,而养成一个新的习惯则需要90天。安全培训工作也应遵循循序渐进,长期规划。
2.年龄结构
对于煤矿安全培训人员来讲,年龄分布不均匀,层次较多,有20~30岁、30~40岁、40岁往上,年龄结构的多样化决定其受教育的程度、记忆程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各有不同。这就要求教学安排应有层次性、针对性,适合不同的年龄段,知识结构应该可以逐步分解,逐层深入。
3.时间短,流于形式
生产经营工作繁忙,无暇参加。企业负责人担负着企业的全面工作,追求利润是他们理所当然的第一要务。这就出现了培训时间过短等问题。再加上由于受到社会上种种不良风气的侵蚀和影响.有些煤矿企业出现工作不求实效、漂浮、松垮的形式主义作风,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自然也深受影响。这样一来,安全教育培训的效果自然不佳,而且会造成安全管理的负面作用增大。
4.培训模式缺乏灵活性
首先是针对性不强。由于受培训人员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不同,知识结构应有伸缩性,问题层层深入。如果知识的传授以一种不变的模式传递给每个学员,那么对知识的掌握会产生混乱;其次是培训班教学方法僵化。目前大多数教员的授课方法采用的都是报告式的注入法,师生之间缺少互动,更谈不上相互讨论,从而使学员听了感到乏味,培训效果不好。
二、模块式教学在煤矿安全培训中的应用
模块式教学就是将知识点按其包含内容不同,划分成一个一个模块,通过对每一个分支模块的学习,最后综合起来掌握整个知识点。
1.模块式教学的优点
模块式教学关键在于系统的分解,把知识结构像积木一样可进行不同组合。与传统的培训模式相比较,它具有教学灵活性和应用性、针对性强的特点。无论在学制、专业设置上,还是在教学手段等方面较灵活。比如,一个学员,只要掌握了几个基本的模块,就能去工作。今后,如果他还想要进一步发展,可以再来学习其它的模块。也正是如此,这种方法针对煤矿安全培训来讲,有利于学员们记忆,适应于时间短、学习时间不连贯等培训。
2.以安全管理为例的模块式教学
安全管理就是主要运用现代安全管理原理、方法和手段,分析和研究各种不安全因素,从技术上、组织上和管理上采取有力的措施,解决和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我们把安全管理视为一个大的模块,为一级模块;安全管理原理、安全管理方法及安全管理手段作为二级模块,以此划分开来,一级一级模块来讲解分析。图1即为安全管理基本原理模块,为二级模块,图2和图3即二级模块的下一层次系统原理,为三级模块。
3.效果检验
为了检验这种教学方法的效果,对河南工程学院2010年第5期的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班学员共172人进行了问卷调查,模块式教学方法与以往按章节顺序来讲授的传统方法进行比较,其中78%的人赞同此方法,10%的人赞同传统方法,12%的人认为没有太大改变。同时问卷调查了赞同的原因与反对的原因,其中赞同原因中100%人员选择此种教学方法在时间机动性上优越于传统教学,90%的人认为此种方法理解上优越于传统教学,90%的人认为此种方法记忆上优越于传统教学。根据调查结果,说明这种方法适合煤矿安全培训,模块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便于知识的记忆、理解,也适应煤矿安全培训时间不连续性的特点。
随着国家近些年来对煤矿安全的重视,煤矿安全形式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这对于煤矿安全管理人员是机遇也是挑战,此时安全培训有利于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合适的安全培训方式则更直接的影响到安全培训的效果。综上所述,模块式教学适合煤矿安全培训的特点,对煤矿安全培训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我国煤炭生产的现状分析
我国现有的生产矿井大多由于资金困难,对安全投入不足,未能实现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致使矿井安全存在缺陷,给矿井的安全生产带来一定隐患。同时,煤矿企业的用工形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七十年代参加工作的,有较高操作技能的从业人员已基本退休,高技能的生产工人出现了断层现象。现招收的从业人员文化水平绝大多数在初中以下,对接受煤矿安全生产知识有一定的难度,给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二、煤矿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一)加强安全培训是提高职工队伍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向职工灌输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能够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使职工牢固树立生产必须安全的观念,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安全生产。由于煤矿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重视,导致的矿难时有发生。例如,2002 年黑龙江省鹤岗市南山区鼎盛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主要原因就是安全教育培训差,未对新工人进行岗前培训,工人素质不高,安全意识淡薄,入井人员均未佩戴自救器,致使大量人员因窒息和中毒致死。由此可见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只有端正态度,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才能提高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辨识危害的能力,做到防隐患于未然。
(二)加强安全培训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保障
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点。首先,煤矿一旦发生事故,就会带来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发生事故后,恢复正常生产和处理事故善后事宜的成本极大增加,使煤矿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社会舆论的跟踪监督、煤矿监察的深入查处、司法机关的依法介入等,都会给发生事故的煤矿企业在社会上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企业的商业伙伴的合作意向变离、责任人依法定罪、企业的社会认同度下降等。这些都会对企业造成更深层次、更长远的不利影响。所以,加强安全培训是煤矿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保障,只有抓住这一点,才能实现真正的双赢。
三、煤矿安全教育培训的建议
(一)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许多煤矿企业的领导对安全培训的认识仅仅局限于走过程、履行手续。出勤多少、考试如何无所谓,培训结束拿到一个证书就行了。这种思想在许多煤矿企业里从上到下影响范围之大、程度之深,让人瞠目。因此,培训工作的第一位就是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从内心深处改变他们多年来积累的麻痹大意、刚愎武断、投机侥幸的工作作风和安全意识。在培训中,可以用大量的事实数字向他们说明:目前我国煤矿平均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不少于10万元,这一支出远远高于因工人培训所带来的误工费、培训费等;还可以围绕企业经营效益等课题展开讲授、研讨、座谈,让企业管理者意识到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财富。同时,加强工人的安全意识也至关重要。可以开展事故案例教育,用鲜活的素材教育职工,加强他们的安全意识,打消他们的侥幸心理。
(二)有效组织教学工作
在培训教学组织中,我们要根据人员素质的差别,从办班、讲课、听课、考试等教学环节上加以分别对待。对文化素质较低的操作人员,讲课可采用电教、讨论等形式,考试采用以判断为主或口试的形式;对文化水平较高的操作人员,可采取有针对性的重点辅导,积极开展案例教学,通过对案例细节的形象再现,加深对同类事故的认识。安全培训除了脱产式集中培训外,还可以采用现场学习观摩的教学形式,将理论知识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传授,使培训更加直观、更容易让广大学员理解和接受。例如,在培训中讲瓦斯的危害时,可以把学员带到实验室做一次瓦斯爆炸实验,这样瓦斯的危害既直观又能给学员留下深刻印象。
无论煤矿生产的设备如何先进,没有科学的管理方法,没有高素质的从业人员进行操作,就不能发挥出巨大的生产力,更谈不上实现安全生产。只有强化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操作技能和生产安全相关知识,才能为安全生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参考文献:
[1]陈鑫.如何提高安全培训的质量[J].煤矿安全,2004(6).
[2]董轩龙.搞好煤矿安全培训[J].中国培训,2011(10).
[3]魏俊卿.如何在煤矿安全培训中提高安全意识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1(7).
今天,是市安监局和市新闻广电新闻出版局举办的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生产管理培训班,这次培训的对象主要是人员密集场所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其意义在于提高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安全生产管理行为,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我觉得我们的安全培训效果很明显的,对稳定全市安全生产形势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近几年全市的安全情况也说明了这一点。今天,在本期培训班开幕之际,借此机会,我想再强调几点:
一、狠抓基础
要重视基础工作,其中培训教育特别是安全培训是最基本的基础工作。安全教育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一项战略任务。真正落实“安全第一”,关键在于社会对安全的深刻理解和实践活动中的自律,关键在于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
这里我讲三点,第一点是安全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安全。人是安全生产的实践主体,安全生产也是为了人。社会办企业的根本目的,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不断提高人的生存质量,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都是为了“人”。这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体现生命是高于一切的理念,围绕着人为中心来开展工作。
第二点是事故的发生大部分是人为造成的。事故发生无外乎两种因素:一种是人的因素,另一种是物的因素。其实物的因素也大多与人的行为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纯物的因素在生产事故中的比例极少。据统计,90%以上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这些不安全行为具体表现为:1、安全意识不强2、制度不落实3、操作上不规范4、措施上不得力5、监督上不紧6、惩戒不严。因此,抓住了“人”的问题,安全工作也就会迎刃而解,而安全教育培训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手段。
怎样才能更安全,也有三点层次:1、知道什么是不安全的,不安全的因素有哪些,不安全的后果是什么。2、懂得怎样才能安全,首先是认识上重视安全,关注安全,其次要学习安全的知识,第三是要有防护的技能,要有能力来获得安全,第四是要有安全的行为。3、真正做到安全。通过教育、培训、实践、演练等来提高管理人员安全管理的能力,提高一线职工自我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护的技能和知识,最终真正获得工程建设的安全。
二、注重实效
安全管理和安全培训工作面广量大,千头万绪,必须具有科学的思维和创新的精神,才能真正抓出实效,真正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发挥效能。
要做到抓出实效,从思路上一是充分调动各级领导的积极性,取得各级领导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这是抓好安全培训工作的关键。二是要舍得投入,要花时间、花精力、花人力物力去搞培训教育,只有有了投入才能出成绩,这是安全培训工作的前提。三是要落实相关制度,配套规章制度建设是基础,按照制度对建设施工单位实施监督检查,进行教育培训,这是抓好安全培训工作的保证。四是方法要得当,注重计划性、针对性和时效性。要坚持考核,归口管理,分级实施,分类指导,教考分离,这是抓好安全培训工作的原则。工作中要注重不断积累、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把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关键词:PDCA循环 安全培训计划 安全培训机制 培训需求矩阵
安全教育培训是一种多样化、多形式、多层次的继续教育培训工程,目的是达到更新知识,遵循操作流程,规范操作行为,自觉主动防范风险,加快员工安全价值观的形成。认真剖析近几年来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不难发现,几乎每一起事故都与员工的不安全行为、违规操作有着直接的关系,纠其根源不外乎是人的安全意识不强,习惯性违章行为所致,归根结底就是我们的安全管理中存在着安全培训简单、不到位的问题。只有全方位、全员、全过程的开展实施有效安全培训,提升全员的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才能从基础上筑牢安全管理的根基,也就是说安全培训是改善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保障安全生产的长效途径。
目前企业现行的安全培训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制定的培训计划过于笼统,计划与实施出现“两张皮”现象,培训理论与实际岗位操作联系不紧密,员工需求与培训内容对位不齐等,开展的各类安全教育培训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又浪费了财力。为提高培训效率,达到培训效果,我公司尝试推出了遵循PDCA循环的安全培训机制,促使公司的安全教育培训向规范化、标准化,可操作性迈进。
任何一项工作的完成从其过程来看,都遵循着一定的操作模式,有的重视前期的规划,有的重视过程管理,有的则重视结果的绩效,但我们尝试推出的遵循PDCA循环的安全培训机制是将这些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从细微处关注每个环节的动作,计划具有操作性,实施不乏灵活性,检查考虑实用性,改进突出持续性,这就是遵循PDCA循环的安全培训机制所能发挥的效能。目前,PDCA循环的理念已经在很多领域得以运用,且效果非常明显。HSE管理体系中也将PDCA循环作为其整体运行的一个遵循原则,通过对HSE管理体系总体规划、贯彻实施、管理评审实现对体系的循环改进和发展,促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不断深化,自觉规范安全行为,共同营造出企业安全文化氛围。
2010年数据公司按照油田公司的要求建立推行了HSE管理体系,同时也推出了油田公司的15项管理规范,其中规范中向我们推出了HSE培训矩阵的概念,引起了公司对安全培训工作新的认识,虽说企业中培训教育工作的责任部门是人事部门,但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确定、形式开展、监督检查等重点还是需要安全部门来做总体的规划,只有两个部门的通力合作配合,才能使安全培训真正取得好的效果。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企业的安全培训动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类问题。
1.企业安全培训的现状和不足
1.1安全培训计划形式化,考虑岗位、员工的实际需求较少。
现在有很多企业或人将安全培训看成是一项独立于本部门日常管理之外的工作,认为安全培训由专门的部门计划、专门的部门执行,需要专门的教师、专门的时间、专门的教材,企业没有赋予我们各级管理者培训下属的职责,因此安全培训不必制定计划,我们是参与者,去听课就行。正是因为存在这种思想,使现行的企业安全培训计划、部门和基层单位的培训计划以及班组的培训计划即“三级培训”很多都流于形式,看似有目标、有目的,但却没有针对本单位存在问题,而制定长期性、连续性、系统性的培训内容,制定的计划也往往只在应负上级检查,或临时性的组织培训内容,根本没有深究本单位员工真正缺什么,没有遵从“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使每年的安全培训计划都照猫画虎,内容雷同。
1.2 培训计划的实施在时间上安排紧凑,在形式上单一,内容上理论化。
1.2.1时间安排紧凑。培训多不以计划落实,安排仓促。一堂课培训下来就是一、二个小时,受训员工多达一、二百号人,学员有听没听、听懂听不懂教师不知道,教师为完成培训任务而马虎应负,学员为应负而糊里糊涂上课,不管培训效果如何,“志在参与”。其结果只能是“宽进宽出”、“高分低能”。
1.2.2培训形式和方法单一。企业开展的培训,其方式主要以集中的“课堂教学”方式实施,多数情况下也只是主观的灌输填鸭教学,缺少必要的讨论活动和互动,对学员进行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指导较少,学员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角色,学员仅仅是来“听课”,很难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部门或岗位开展的培训则以班务会的形式,在会前或会末给予简短的传达或交流,结合实际的安全操作、岗位应急、风险辨识等培训操作或演练较少,翻开各类安全培训、安全活动、安全检查记录,记录内容详细,种类繁多,应付检查绰绰有余,但员工真正了解、掌握和参与培训的东西却少之又少。培训的单一形式,使得培训效果始终“表里不一”。
1.2.3安全培训内容倾向于宏观的内容,理论知识多于实际经验,与实际操作结合弱。目前的安全培训大多是HSE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等通用内容;没有认识到培训最好的教材就是公司的HSE标准、程序与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分析等。HSE培训课程设置不固定,培训内容和教材没有统一的标准,造成重复性培训,资源浪费。
1.2.4培训对象不明确。每次培训多以通知的形式规定各单位参与培训名额指标,至于各单位由谁来参加培训并不关心。安全教育培训是一项全员参与的工程,我们要根据培训的内容、培训要求、培训对象的不同,如企业安全培训、岗位安全培训、专兼职安全员培训、内审员培训以及新到岗位员工培训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开展侧重面不同的培训。目前参加培训 “被要求”的情况很普遍,因此培训主体多数处于被动状态,缺乏内在的驱动力与主动性,不能真正了解哪些人急需培训,也使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
1.3缺乏培训效果跟踪和评价,对员工在培训后的掌握程度不了解。记得在HSE管理体系中提出的HSE培训矩阵在其矩阵表中也曾将培训效果纳入记录内容中,但仍缺少对效果的评价和整改措施落实记录。一个只记录失败结果,不总结经验教训的资料,是一份没有意义的资料,不能真正了解和解决员工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跟踪培训效果多以每次培训后的现场书面考评为准,缺少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跟踪验证和评估,而且效果评估反馈周期长,来不及对课程做及时的调整,等到下一年度计划时,反馈的内容往往被忘记,达不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2.PDCA循环的概念
2.1 PDCA循环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来的,所以又称为“戴明环”。PDCA四个英文字母及其在PDCA循环中所代表的含义如下:
1)P(Plan)--计划目标,确定方针和目标,确定活动计划;
2)D(Do)--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中内容的细节;
3)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结果,注意效果,找出问题;
4)A(Action)--持续改进,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以免重现,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
2.2 安全培训中的PDCA循环原理:
3.遵循的PDCA循环的安全培训机制的应用
安全培训是安全管理系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培训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每个人安全思想的形成,安全行为的遵守。而如何保证安全培训效果,使培训能够真正达到提升人员安全技能、了解自身安全风险、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营造企业安全文化的效果,公司推行应用遵循的PDCA循环的安全培训机制将是做好安全培训一个重要的开始。
3.1 P(Plan)制定培训计划
针对公司现行的培训计划操作性差、形式化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充分发挥15项规范中提出的HSE培训矩阵的优点,使制定培训计划由原来的部门规划性制定向由下至上针对性制定方式转变,将计划的着力点定位在人上,将培训的重心落在岗位上。
培训需求矩阵的使用我们遵循:
培训信息收集环节:员工需求矩阵――岗位需求矩阵――单位需求矩阵――形成培训需求信息库(每年评估一次)。
培训信息分析整理环节:按岗位、按培训信息内容、按人群等对培训信息进行分类,利用公司共享网页将培训信息实现共享。
培训计划制定环节:各单位、岗位甚至员工自身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性的制定阶段性的培训计划,公司的培训计划在统计出员工需求信息侧重点的基础上,要兼顾考虑上级部门要求、行业特点、企业重大风险源、安全工作重点等内容,使安全培训计划通过透明式管理实现动态管理和监督,实现培训计划的可操作性。
3.2 D(Do)实施安全培训
一个好的安全培训计划能吸引员工关注安全培训,而一个优秀的培训师的一堂生动的培训课更会调动起全员的参与热忱,一堂与自身安全息息相关的安全培训课更会让人受益非浅。因此,如何将培训计划有效的实施起来,我们提倡最大限度地实施自主化和个性化培训。
3.2.1要领导落实“有感领导”带头参与培训,从公司经理到班组长都带头组织参与安全培训,作培训的宣传者、授课者,使员工从内心接受安全培训,充分认识安全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此,单位要求各层直线领导(包括班组长)要制定个人培训计划,结合所负责的工作特点,开展定期培训,培训形式不限,一次面对面的经验分享、一次会议前后的安全知识培训、一次安全检查中的隐患排查讲解等都将一次生动的培训授课,但由此形成的记录将是后期跟踪的关键。
3.2.2安全培训要个性灵活。集中性的填鸭式培训虽然仍很必要,但其宣贯的侧重点则是普及性的法律常识、安全规定、政策等,培训的重点还是要放到基层单位、放到岗位站点、放到员工工作的一线。在这项工作上,公司通过建立规范统一的安全培训制定、培训记录本,引导员工及各岗位随时随地的开展培训,比如师带徒的培训、岗位练兵、争当安全员、安全经验分享、安全专栏、培训资源共享、安全观察与沟通等,使生硬的安全培训灵活起来,吸引全员参与进来,使员工有实实在在得到收获。
3.2.3培训的针对性。集中性的全员培训是一种宣贯,是一种安全理念、基本知识的普及,是一种必然。而安全专题培训才是提升培训效果的关键。公司根据从培训计划中统计出的培训需求信息,针对不同的需求者编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开展不同的培训课程,使每个人明确自身的安全职责、安全责任、应知应会,了解自身应具备的基本安全技能。
3.2.4人人都来当培训师。对于企业来说,安全培训只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一个环节,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去专项抓培训是不现实的,为此企业的安全培训只能是一项全员的工作。培训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随时随地的开展,需要人人来当培训师。这几年来公司从基层选拔优秀的技术能手、安全员来承担安全培训工作,要求班组轮流安排班员充当班组安全培训师,使培训计划得以真正有效的落实下去。
3.3 C(Check)培训效果的跟踪检查。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成绩是验证效果的代名词,因此很久以来检验安全培训效果的手段只有考核成绩。但正如成绩不能反映一切能力一样,一个分数无法掌握培训的动态。于是公司尝试使用“培训效果问卷调查和后期评估表”来实现对培训效果的跟踪和评价,关注员工将培训内容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
公司对培训效果的评价准绳是以员工的岗位胜任能力标准,即对风险控制能力的提高。根据对培训效果问卷调查和后期评估表的统计分析,寻找出安全培训在授课、管理、方法及培训内容设置中的“短板”,以及寻找出员工对培训内容推广不够,掌握不牢的原因,针对性的加以调整。
3.4 A(Action)培训的持续改进。
循序渐进,知错就改,才能不断推动公司安全培训工作持续改进和发展。公司在持续改进环节,每年制定改进计划,通过汇总分析上年度安全培训中的“短板”制定持续改进方案:
结 论
安全生产管理的治本之举在于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只有做到了“抑末务本”,紧紧抓住安全培训这个重要环节,遵循安全培训的PDCA循环,才能从根本上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遵循PDCA循环的安全培训机制有几大突出优势:
一是使培训“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实实在在的关注到员工的安全培训需求,将培训的着力点放在了一线员工上,提升了培训的效果。
二是使培训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方案,把握住各时段的培训需求,将培训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坚持“边学边干”,循序渐进的推进安全培训效果。
三是使对培训效果的评价更加人性化,实效化,不再坚持以考核、以硬性规定来作为培训效果评价的唯一依据,而是将重点放在员工对培训技能的实际应用和掌握能力上。
四是使培训有持续改进的环节,通过评价分析前期的培训结果,制定持续改进计划和方案,督促培训管理更加有效,形成培训的闭环检验,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中石油HSE培训教材 《中国石油HSE培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