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的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工科 大学生 传统文化 意义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大学的四大功能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化传承与创新最为重要的载体与对象之一,深刻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是当代大学功能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全国高校中,工科生的比例要多于文科生和理科生,2015年我国工科在校生数量总计约1072万,位居世界第一,无疑工科大学生是我国大学生中最大的一个群体。在工科院校,由于人文学科的处于弱势甚至缺失地位,工科大学生接受的人文课程熏陶相对较少,同时由于工科大学生长期接受工科教育所形成的重视实用、重视客体的思维方式,使得工科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不能正确认识到作为工科学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意义。笔者结合工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四个认识误区,解读对他们加强传统文化素养的意义。
一、留住经典,传承爱国基因
认识误区之一:中国传统文化陈旧落后。在大学生活现象中,所谓过圣诞节、情人节乃至万圣节早已不是时尚,而已成为大学生中的一种新传统,外国歌曲、戏剧等艺术形式备更受大学生追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日渐平淡没落,京剧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无人问津。究其原因,一是开放中的中国与世界同步,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外来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已不再是初来乍到式的体验,而是得到了全方位的融入。二是由于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中科学技术发展的落后,在工科高等院校绝大部分的工科专业知识体系都来自于西方,易使工科学生产生中国传统文化陈腐落后、非科学和不产生工科科技的印象。三是工业生产的全球化,使处于产业技术领域前沿的工科学生更易于接受国际化的文化。四是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工科大学生在中学阶段接受的是以知识点为主的应试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系统了解和深入思考的能力,进入大学阶段后工科学生的思维深度加深,但工科院校对传统文化教育投入较少甚至缺失,使工科大学生仍然无法补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缺失,仅抱持固定的思维而不能正确全面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全球化时代和社会加速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的衰落是整体社会现象,并非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独有现象。在全球化时代下,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极度深化,西方文化话语权与流行度在全球化中占据优势,要避免文化全球化变成文化西化的趋势,就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守住根和魂。“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传统文化是在全球化浪潮下保持文化独立性的根本,缺乏传统文化素养,就割断了个体的民族认同感、文化认同感,将直接动摇个体爱国的核心价值观。对于接受技术知识本身就多于人文艺术知识、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又相对较少的工科大学生而言,这种危害与影响显然会更为明显。而工科生作为大学生中的最大群体,其精神价值取向对国家民族的影响也最大。因此,加强工科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教育,首要目的是通过使之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将传统文化经典所蕴含的精神内化,树立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陶冶心性,涵养人文情怀
认识误区之二:中国传统文化不产生实用价值。这一认识误区,主要因工科学生对于知识价值判断的坐标是以“实用”为中心。工科是研究应用技术和工艺的学问,其最大特征是应用科学和技术的原理来解决问题。以更为高远的工科视野思维来审视人文科学,会肯定人文学科对科学产生与进步的影响,但对于大学阶段的工科学生而言,其思维更多尚停留在实用主义、工具主义、操作主义的就事论事阶段。所以我们往往发现工科学生对文史哲等人文科学的质疑是“有什么用?”,即认为人文科学不产生具体实际可见的效用价值。而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主体恰恰是人文知识和精神财富,又多以文言文的形态存在。所以工科大学生往往会产生中国传统文化既读不懂、又没有用的误解。
工科学习的内容是工具理性,是实现人的目的的手段、方法和途径。而人文社会科学则代表价值理性,是人自身内心的观照、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工科大学生所学习的知R、所研究的对象,与所建构的思维均偏于客观,并不能用来调适人类自身的情感理性和人际关系,而这恰是人文科学的价值所在――解决人自身的问题特别是心灵的问题。具体到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心态与情怀始终无可替代的共鸣。对于工科大学生而言,以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来抒释心性陶冶情操,不仅有利于他们涵养人文情怀,砥砺性格气质,其认同感与接受度也会更为贴近。例如最为典型的“儒道互补”心态,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从小就接受文化典籍的训练,熟悉并受儒道二家的思想薰陶,很多人形成儒道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即一方面受儒家孔孟思想的影响,具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赶,采取积极入世的态度,以天下为己任;另一方面又受道家老庄哲学的影响,遇到挫折时采取超然和通达的态度,顺应自然而不刻意强求,能够安于平淡和自得。“这种两重素质使得士君子的生命富有弹性,他们用儒家进取,用道家调节,形主义与自然主义交融的风格,可以适应顺境和逆境的转换。”对于以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工科大学生而言,如果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类似哲学精神,对他们的生活态度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指导。又如中国古典诗词等文学遗产,其阅读感受既是一种审美,更是一种基于民族普遍心态的情感共鸣,中国书画、戏曲等艺术形式,强调韵味、虚实,无不都体现出独特的中国风格的美学观念,学习了解这些传统文化,对于以面对枯燥数据与冰冷技术为主的工科大学生,无疑能起到巨大的精神调节作用。
三、积累智慧,储备管理经验
认识误区之三:工科大学生工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工程技术,用不上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这一误区的原因,一方面同于前文所述是以“实用”为价值坐标来衡量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是作为在校大学生还缺乏对职业发展的远见。工科大学生就业初始,必然依靠技术为主,终身以工程技术为业者也不在少数。但对于工科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而言,更为高远的规划应是由技术层逐步转入管理层,从技术人员走向中高层管理岗位的职业转变。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方面技术更新换代剧烈将逐步超出其所学知识范围,另一方面从技术走向管理则能利用懂技术的优点对管理进行优化,是实现个人与单位共赢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发展。管理工作不同于技术工作,管理工作既要处理一些技术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组织单位成员有效完成目标。管理的知识、经验,有许多内容可从中国传统文化别是诸子思想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中借鉴。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工科大学生在掌握工程技术专业之余,如果从大学阶段就有意识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从中积累借鉴智慧,对未来走上管理岗位将是一种极大的知识和经验储备。
工科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关键在于领会其正确的思想精髓,而非皓首穷经熟悉知识点。一是要善于活用中国传统文化并转化为当代应用。这一古人为我们做出了良好的示范,无论是正史还是戏曲小说都可从中汲取大量经验,如北宋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本身就是从历史事实中学习治理经验。清代开国与皇太极等人大量运用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计谋不无关联,也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的典型。[4]二是不能食古不化或歪曲误读。如对于儒家思想,应当借鉴其“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 》,即注重规则和表率、要把握宽严与平衡、用人德才兼备)的管理原则和“致中和”(《礼记・中庸》,即中庸和谐)的管理愿景,却不能去纠结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纲常。又如学习老子的“无为之治”,绝非无所作为,而是指不妄为,顺乎事物发展规律去管理。
四、补充专业,联结中西知识
认识误区之四:中国传统文化是与专业技术本身无关,不促进科技发展。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有代表性的思想、艺g、文学、历史等形态。换言之,中国传统文化在工科大学生的认知中,与自身所学的工科各专业的知识几乎没有关联度,因此易于形成传统文化与自身所学的工科各专业几乎毫无关联度的印象。实则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在人文领域更具代表性,但在农业、医学乃至工程、建筑等方面均有有别于西方科学体系的独特理论与实践,工科大学生完全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到本专业的东方智慧,作为专业知识的补充。这方面最典型的事例是中国首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先生研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时,其灵感来源于晋代道士葛洪《肘后备急方》卷三《治寒热诸疟方第十六》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溃,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
笔者所供职的江苏科技大学是典型的工科大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典园林与土木建筑工程学、古代舟船文化与船舶海洋工程,蚕桑文化与蚕学等在该校均可以建立对应关系,这些典型的工科专业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中与专业相关的教育,可以对现行专业教育内容进行有益补充并形成比对与启发。
关键词:即墨;食盒;民间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K8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157-01
食盒作为一种盛食器具,由来已久。自战国晚期盒(两碗相扣为盒)产生以来,历经各展,在形制、功能等方面均形成各自特点,有内分许多小格的多子盒、盛食送饭的提篮及专门用于婚丧嫁娶等习俗的大型提盒等。发展至今,民间能见到的食盒已经不多,尤其是大型食盒,用于各种民俗生活的食盒更是少之又少。
过去,食盒是一种特殊物件,是家族的共同财产。因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只有富贵人家与官方人家用食盒,选材、制作、装饰、木匠的雇佣,都特别讲究,穷人家很少用,即便使用,也极为简单朴素。所以一个家族地位、威望的高低,富有程度都可通过食盒反映出来,但作为用于特殊场合的特殊物件,食盒在使用功能及承载的文化内涵上是一致的――盛食器具和人们精神伦理观念的体现。食盒作为家族的共有财产,扮演了连接家族成员的纽带角色,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尤其是农村地区,这种家族之间、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体现更加深刻,食盒的功用恰恰体现了这种和谐的关系,体现了中国人的伦理观念。
一、造物――食盒的制作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次四者,然后可以为良。”①这是《考工记》中记载关于制作优良器物所必备的四个因素,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现实的统一,只有二者相互联系,才能到达人与产品的和谐。
食盒因地域环境的差异,制作工艺也有所不同。北方地多以木为主,南方则以竹制食盒居多。即墨地貌以低山丘陵和平原洼地为主,海域广阔,属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干燥,春、秋、冬易旱,不利于成片森林的生长,树木主要零星的生长于山石间;另一方面,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农业用地出现紧缺,没有空闲的土地种植树木,所以一般在河流两岸、道路两旁、湖湾沿岸等地以闲散的自留园方式种植速生杨、梧桐等生长速度较快、成活率较高的树木,这样不但解决了用地紧张的情况,而且起到了防风防沙,保护自然环境的作用。
因生活习俗的差异,即墨地区食盒的形制各不相同,盛食送饭多用方形食盒,现在多为桐木材质,因为梧桐易生存,生长周期较短,材质轻,重量小;而用于红白喜事的食盒多为圆形,以楮木、槲木、柳木、杨木常见,也有楸木、枣木等材质的食盒。但因楸木生长周期慢,当地稀少,较贵重;楸木、枣木又具有不弯、不裂、耐湿、耐蚀等优良特点,不适宜制作圆形器物,所以楸木与枣木圆形食盒比较少见。而柳木、杨木、槲木等较常见,且韧性较好,易弯曲,适合做圆形食盒。
榫卯结构的运用是食盒最突出的特点,整个食盒全部由各种形态的木块相互连接而成。提手处主要运用减榫与直榫,因为食盒的全部重量都集中于此,特别是横梁作为一个承重点,要求榫卯结构的处理必须能够最大限度承受食盒的重量,燕尾榫、格角榫等结构达不到此种要求,常被用于两板直角相接处。食盒整体性与坚固性要求每一部分的尺寸极为精密,榫卯结构处理非常精确,若一处不当,整个食盒则不能使用。
装饰上,逐渐向简单质朴发展。装饰部位集中于提梁处、提手与底座交接处及盒身。提梁作为食盒承重的主要部位几乎不做镂刻处理,以简单大方、结实耐用为主;而提手与底座交接处通常运用镂刻手法,做角隅装饰,将此处处理成三角形,具有稳定、稳固、耐压的特点,以增加各部分之间的链接强度,美观且牢固;盒身以描绘图案纹样为主,有“金木水火土”、“吉祥如意”等字样。金木水火土是五行中的五种基本物质,它们之间相生相克,通过运动、变化使得宇宙万物循环不已,不但使大自然发生变化,而且能够影响人的命运,因而常常被用作文字装饰。
二、用物――食盒的使用
婚丧嫁娶是即墨地区重要的风俗,对礼仪、器具的使用有非常严格的规定。用于婚俗与丧俗的大型提盒大多为四层格局的外方内圆形制的食盒,从物质从面来看,食盒层数太多整体高度就会增加,人们扛抬的难度也会随之增加,四层的高度正好与人的高度相当,扛抬时不需费力便可直接将食盒抬起;从精神层面来看,“四”寓意“四季发财(平安)”与“仁义礼智”(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外方”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道德规范,处事严谨有序,“内圆”则体现了当地人们圆融通达的心态,反映出人们的处事哲学。
旧时婚俗非常讲究,行“六礼”方可完婚,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等。请期,俗语又称“送日子”,是男方选定举行婚礼的日期,请女方同意,并赠送聘礼。聘礼用食盒盛装,一般包括四十个大饽饽和几斤猪肉,分别放满四层,俗语“四十个饽饽换个媳妇”,这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已经很满足了。食盒的盒身处贴红字或提手处系红绳,以示喜庆,由专门负责扛抬者,从男方家抬到女方家,女方留下聘礼后,再抬回男方家中,在这一来一往的过程中,喜事就无形中被传播,亲朋好友、邻里街坊看到食盒便知结婚的喜事。俗话说:“抬着食盒满街走,不知道里面有没有。”显然,食盒成为一种象征符号,在传达出结婚的喜讯的同时,也成为连接男方与女方之间情感的纽带。
生育习俗中,食盒主要用来盛放送给小孩的礼品。孩子出生第六天,姥姥将做好的被子、饽饽(岁子②、圈、锁,寓意长命百岁)和一百个鸡蛋放入食盒,红布(做衣服)、青布(做尿布)各一块搭在食盒上,由两个人抬着到外孙家,根据搭在食盒外的红、青布便可知道有小孩过六日。百日那天,亲朋好友也会用食盒抬着各种礼品来为小孩庆祝,通常有饽饽(岁子、圈、锁、一对老虎)、帽子、衣服、鞋等,俗语:“姑家的裤子,姨家的袄,老娘家的帽子戴到老,舅母的鞋穿着会跑。”可以说,食盒承载了长辈们对孩子的关心与爱护,及其对未来的期望。而在丧俗中,食盒一般被用于出殡时盛供品,以祭祀逝者,表达人们对死者的悼念与哀痛。
无论用于是婚俗、丧俗还是生育习俗中,食盒在充当盛食功能的同时,又都被赋予了另外一种文化内涵,即趋利避害的精神伦理观念,蕴含了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及祝愿。
三、传物――食盒的现代化
食盒经世代传承而延续至今,但其传承的本质已发生变化,实用功能仍然是盛食,但其精神功能已逐渐褪去,留下来的仅仅是一个物件。过去,食盒的传承不仅仅是食盒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从老一辈手中将食盒传到下一代,是需要对传承者进行考察的。首先,食盒外方内圆的形制决定了传承者必须是品德高尚、处事正直、通情达理之人;其次,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能够确保食盒保存的完好及下一代的传承。现在,食盒已被现代化,成为一种服务大众的器具,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象征性的用具,朝着功利性方向发展,并越来越少用于民俗生活中,甚至退出人们的生活舞台。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要求快、简、便,传统的生活方式越来越简单化,婚俗、丧俗等繁缛的礼节仪式逐渐被简化,在这些隆重的习俗中再很难找到传统民间器具的身影。如今,婚俗中用简单便利的木盒或纸盒替代,丧俗中亦不见提盒的“身影”,而在生育习俗中这种用食盒盛放礼品的习俗已经消失。即使某些地方还沿袭这一习俗,其本质已发生改变,食盒的形式继续存在,但它俨然已成为一种功利性的商品,甚至成为谋取利益的手段(出租)。被拆毁、损坏当作柴火是食盒的另一种“用途”,人们会因为它体积太大占用空间而将其当作废品卖掉,所以现在已经很难见到遗留下来的实物。物质载体已消失,更何谈文化的传承?
注释:
①闻人军.考工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4.
②一种面食,“岁”又作“长岁”,用发面蒸作长条形,中间粗,两头细,类似线穗,谐音为岁,上染红色或彩画各色花样,为六日、百日礼物,取“长命百岁”之意。
参考文献:
[1]即墨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即墨县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2]康家路.锅碗瓢盆[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
关键词 厚重传统文化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创新驱动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nnovation Driven Mechanism
in the Perspective of Heavy Xi'an Traditional Culture
HU Hong, LI Haichao
(Xi'an Peihua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25)
Abstract Xi'an has a very rich cultural heritage, but these heavy cultures in the modern urban construction did not play to its charm. The city's image and often have a certain charm carriers,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s the carrier. Xi'an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n recent years has been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but the system is still not perfect, it can not fully meet the public demand for public culture, the need to tap the potential of more heavy Xi'an traditional culture, const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to better serve the people.
Key words heavy traditional cultur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nnovation driven
1 西安厚重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内容
1.1 西安传统文化及其特点
西安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同时也是有着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西安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传统文化以独特智慧形象屹立于中国,影响于世界。西安传统文化精神的精华主要有:和谐精神,人本精神,求实精神和奉献精神。
1.2 传统文化与公共文化的关系
公共文化是由代表国家社会或社团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向公共领域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文化的一种组织形态。公共文化应该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缺乏传统文化的公共文化是空洞的文化,是没有发展前途的文化。公共文化只有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才能形成大众的,又能代表地方特色的厚重的可以蓬勃发展的公共文化,才能更好地服务民众。
2 西安传统文化为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为满足社会对公共文化的需求,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行为及其相关制度与系统的总称。西安作为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历史名城,推动了西安旅游经济的发展,也使公众享受到了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
2.1 西安公共文化服务现状
每个城市都是不可能重复的,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不可能互相代替。西安这座历史之城,在发展城市文化软实力方面有着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借以厚重传统文化的积淀,西安发展形成了一系列公共文化服务的产品和形式。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物质产品。西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秉承了“兴废继绝、遗产保护、服务大众”等基本理念,形成了各类公共文化广场,各级各类公共文化场馆,以及各类遗址公园、地质公园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公共文化设施也逐步增多,公共文化的承载空间激增。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非物质产品。有了以上这些公共文化空间作为载体,周秦汉唐等传统历史文化,秦腔、皮影、农民画等民俗文化,动漫、影视、演出等现代文化,就成了有源之水,能在传承中得到保护,在保护中得到发展。比如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内,我们可以了解到陕西地区古代灿烂的文化,以及这几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博物馆被视为周秦汉唐的艺术殿堂,中华文明的历史长廊。在陕西群众艺术馆,传承着木雕、剪纸、泥塑等民间艺术形式。西安的公共文化活动也越来越丰富,公民参与的程度也在不断增加。
2.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传统文化的缺失
西安的文化产业,要是以当前的城市文化观来审阅的话只能深表遗憾,因为西安的文化软实力和其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并非相得益彰。首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偏概全。因为各项理论研究不到位,所以导致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在定位上比较模糊,表现在实践操作层面上,则将公共文化服务仅视为公共文化活动和公共文化工程。并有可能牺牲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益,以偏概全。其次,公共文化服务不均等。西安是西北外来人口最多的城市,这些外来务工者大多数时间都会和城市原有民众一起生活在这个城市。但是由于长期形成的意识和习惯,本地民众和外来人员之间会建立起一道无形的文化学习和交流壁垒,这道壁垒可能成为社区族群分化,对立的根源,也因此可能影响社会的和谐。
3 挖掘与开发传统文化服务于公共文化事业
3.1 挖掘与开发物质性传统文化,服务公共文化事业
有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娱乐会馆,毁掉一个百年古园;一个商业楼盘,毁掉一个百年古庙;一个形象工程,毁掉一座千年古城。这不是发生在某一年,而是在每一年;不是在某些地方,而是很多地方。保护遗留古迹,守护传统文化。”古老的遗存必然有它的存在价值,任何新事物的产生总是基于其背后古老的旧事物,而这些老旧经典是时代遗留下来的至宝。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改变,当历史文化车轮不断前行,许多传统文化形式也渐渐开始远离人们的精神生活。这些艺术形式曾经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美的理解,可是和我们的现代生活水平的发展不一致了,我们应该以一种现代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式,来表达西安这个孕育着几千年文化内涵的古都。
3.2 非物质性传统文化对公共文化事业的影响
公共文化服务应尊重民众的公共心理和公共诉求。不宜追逐大和奢侈,应该着眼于老百姓生活的舒心和踏实。但是在现如今的城市建设中,高楼、广场、花卉、喷泉,成了城市景观的“四件套”,这样的“标配”景观一处接着一处,像是从同一处复制、粘贴而来。这种建筑景观“抛弃”了传统,即使它充满着对现代技术和文化的表现,但是依旧空洞,依旧缺乏生气。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应始终坚持既保护传统,又开发传统、开发现代,让传统的东西发挥新价值。
4 西安厚重传统文化视阈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驱动措施
所谓公共文化就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以厚重的本土文化为基础的,保护好,挖掘好本土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重塑和加强公共文化。
4.1 制度和政策层面
(1)制定完善、稳定的制度和合理、有效的政策。要加强文化理论研究,通过“产、学、研”合作模式形成公共文化的发展战略。要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形成合理化机制,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完善文化资源配置方式,创新文化资源形式。要实时了解各组织、社会对公共文化的需求,建立公共文化需求的有效表达机制,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社会参与制度。
(2)建立公众―政府―专家三位一体的决策机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囊括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等诸方面的内容,更应该在充分汲取厚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挖掘和开发,用现代思维和理念构筑一个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一个既客观又全面的绩效评估机制。要不断转变官僚行政服务为服务行政,建立公众―政府―专家三位一体的决策机制,尤其要以公众为主体,形成长效机制,专设公开网站,听取民声民愿。
(3)构筑灵活高效的投入、管理机制。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与市场密切相关。人们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直接决定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容。再者,要能切实保障实施公共文化工程和开展公共文化活动所必需的资金。然而政府并非唯一的主体,政府的职责是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向和质量进行宏观把握,更多地要靠社会力量进行投资兴办公共文化实体和公共文化设施,以便提供更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
4.2 社会组织层面
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可以由政府、公共部门、非营利组织、家庭等共同承担,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者中的惟一责任主体,但“政府不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惟一必要条件”,要不断培育壮大“第三部门”,以此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实施主体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的效果,有物质产品,有精神产品,其中精神产品的效果将更重要,而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者的素质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形成稳定的高素质的文化队伍体系,吸纳优秀人才进队伍,组建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对已有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建立一支新老衔接合理搭配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
4.3 具体内容和操作层面
以现有设施为基础,不断加强各类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合理优化配置社区和乡镇的公共文化资源,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文化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坚持开展文化流动服务,形成真正惠及群众的充满互动和活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合理运用各种有效形式,精心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送欢乐到基层”等公益性文化活动,依托我国传统节日、庆典和各种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各类群众乐于参加、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建立长效机制,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资助项目名称及编号:西安市2013年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名称:西安厚重传统文化视阈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驱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3PH14
参考文献
[1] 朱利民,张永强.激活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西安日报,2009.3.
[2] 耿诺,曹政.传统文化被抛弃城市景观流行“四件套”.中国改革报,2013.10.
[3] 史健生.西安城市规划的传统文化与建筑的个性特色[J].城市发展研究,2000.3.
[4] 陈宇飞.西安城市文化“形”、“神”、“义”的大融合――读《一座城市的文化穿越――西安曲江模式》[J].西安社会科学,2011.6.
[5] 金栋昌.西安曲江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10.5.
[6] 谢凤云.肇庆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J].法治与社会,2009.12.
[7] 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国廉政网,2013-08-21.
关键词:统计分析;传统文化;继承;创新发展
我国是一个拥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国家。传统文化具有极为强大的传承性,只有通过对传统文化继承,才能够不断增强一个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信心。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不断在困境中崛起,主要在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从未中断过。但在科技和文化日新月异的时代,传统文化的继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值得我们深思,要改变这种状态,只有通过对传统文化不断的创新。由于国内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成果大都以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以及科研项目报告的形式出现,本文的数据来源主要是“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期刊网站和平台。数据节选的时间为2000—2016年。另外,为了更好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本文统计分析的重点主要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成果的数量、质量、关键词、研究区域的分布等方面。
一、国内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现状的统计分析
以“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为题目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上进行精确搜索,得到共计362篇期刊论文、72篇学位论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46篇、博士学位论文26篇;以“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为题目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中进行精确搜索,发现出版的相关图书23本,其中包括教育知识管理领域出版的相关图书14本、以知识网络命名的有关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图书9本;以“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为题目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共计得到386篇学术文章。(一)关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期刊文献数量分析。我国国内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从2000年起经历了萌芽期、兴起期、发展期、迅速发展期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2000—2004年共计发表期刊论文24篇,为萌芽期;2005—2008年共计发表期刊论文68篇,有显著的兴起迹象,为兴起期;2009—2012年呈现出一个较为明显的发展趋势,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逐渐发力,此为发展期;2013—2016年,期刊发表数量节节攀升,图1中坡度变化明显,这说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受到的关注度正在迅速扩大之中,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学术地位也在持续上升。(二)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期刊文献的质量分析。通过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学术论文和被引用次数靠前的论文进行检索,得到的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知,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重要论文也就是被高引用论文总体而言被引用的频率不是很高,高引用论文的出现主要集中在2013—2016年期间,占43.78%;而在2000—2004年期间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高引用文才占到7.7,这说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在不断的发展,有深度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三)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学者的区域分布分析经过调查统计,关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学者总共有348位,在我国大部分省市都有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的研究,并且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在区域上比较集中,有50%的学者来自于北京、江苏、浙江、山东、湖北、上海等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省市。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在全国大范围的普及说明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的重要性,而研究学者在一定区域的集中则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有利于发展研究的交流和知识的共享,有利于提高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效率。
二、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已经成为文化发展领域研究的重点。从近几年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期刊论文中所出现的高频率词汇来看,虽然在2000年就有学者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进行研究,但是那时候的研究成果与现在的研究成果之间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有着迅速的发展,但是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等待着我们去不断完善。可以预料的是,随着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不断完善发展,传统文化必定会在现代社会中发挥出它积极的作用。(二)青年研究学者将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主力军。近几年来,青年研究学者越来越有成为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主力军的趋势。虽然当前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领域经典论文的发表作者较多的还是中年群体,但是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上来看,青年研究学者由于在搜索和学习先进的方法与执行力等方面的优势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主力军,这也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从国家有关部门提供的补助资金上来看,2012—2016年,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所提供的补助资金还是十分可观,其中大部分资金都资助于青年研究学者所申请的研究项目上。从图书资料上看,青年研究学者在网络研究著作的发表中占极大比例,几乎占据了网络研究著作的半壁江山。其中,全部硕士学位论文和绝大多数博士学位论文都来自于青年研究学者。总的来说,青年研究学者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领域具有很大的优势。(三)国家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资助力度。通过对历年国家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资助项目和资助资金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对国家未来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资助力度可以进行预测。我们预测未来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将会得到国家稳中有升的资金资助支持,这意味着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将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并保持着它具有的独特优势,受到整个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在国家资金资助的帮助支持下,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热潮将会有一段时间的持续,在这段时间中,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相关成果数量将会增多,并且会呈现出更加优质的研究成果,从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领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完善补充。(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成果的数量将不断增多。通过对历年有关于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图书资料的发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我们了解到,由于受到学术界的大力支持和政府资金的补助力度不断加强,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领域的成果会越来越丰富,期刊论文和学术论文的发表数量也将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有关学术专著的发表数量也会慢慢增多。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成果会走向完善化和多样化,而具有完善化和多样化的研究成果会反过来带动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不断发展,从而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推向一个更深更高远的层次。
三、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中的应对策略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许多学者认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解决。第一,去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仍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所以,在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必须坚持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继承传统文化并不是顽固不化、封闭保守,而是要融合了如今现实的需要。第二,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进步的不竭动力。任何事物都是在变化发展着的,传统文化也是如此。因此,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要适应时代文化发展的潮流与需要,不断拓展传统文化的内涵,创新传统文化的形式,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也能开出绚烂的花朵,这样才能让传统文化一直正确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第三,不断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推动传统文化的融合。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甚至在某些内容上还形成了对立,但是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拥有属于它自己的优点,这就是为什么传统文化能够一直存在的原因。不断加强国际文化的交流合作,吸取国外传统文化中的优点来丰富本国的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我国的文化实力,促进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合理的文化借鉴可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充实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使得传统文化可以更好的适用于当今文化的发展需求。
2000年以来,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国内对于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发展显现得十分明显。从2005年开始,发展变化显现得就更加明显了,期刊论文和学术论文数量迅速增加。国家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资金补助力度也是呈现出持续增长趋势。科研学术期刊上有关于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载文数量的不断增多也表明了我国学术界也开始投入到有关于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的研究当中。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传统文化更加能够适应现代文化的需求,也让相关的科研学者能够展开更为深入的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作者:焦美娜 邢长清 左福国 邓秀武 梁志强 单位:滦平县文化旅游广播电影电视局 滦平县局 滦平县民政局 滦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滦平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参考文献:
[1]王成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开封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5.
[2]郑文堂,邓蓉,华玉武,高建伟.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J].现代化农业,2015,(2):46-48.
[3]季晓莲,吉文丽,康晋.西北地域传统文化保护背景下的景观设计研究[J].北方园艺,2014,(17):212-216.
[4]王艳,淳悦峻.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问题刍议[J].山东社会科学,2014,(6):103-106.
[5]亚合亚江•吾拉依木.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剧,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而中国一方面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被韩国抢注为世界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西方一些节庆却在中国大行其道,年轻的一代在看着日本动漫、吃着美国麦当劳的环境中长大,很多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对传统节日越发看淡,中国传统文化往往为外来文化所淹没。患上“文化焦虑症”的既有精英,也有官员和百姓。
传统文化节日的新传承
为加大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弘扬力度,让国人,尤其是让我们的下一代接受并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精髓,让更多的人重视中秋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理解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今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大传统节日都被确定为法定节日。
有了假期的“激活”,充分挖掘民俗资源,开展群众性节日民俗、文化娱乐和文体活动。张扬传统文化的魅力,不断改革、不断升华,挖掘出新内涵的传统节日又重返市井,激发了群众的热情,群众成了传统节日的主角。节日内涵越来越丰富,群众参与度越来越高,汇聚的元素越来越新鲜,传统节日既有了文明的传承,又蕴涵了崭新的时代意义。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历史积淀焕发出无穷的活力,成了一场场民俗文化的盛会,也成为文化传承的一个个新载体。
而且随着而来的还有其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传播。文化和谐必须“兼容共生”。各种文体形式,各种文化活动互相包容,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百花齐放。
人文奥运的文化传承
人文奥运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最响亮、最成功的口号,也是中国举办奥运会的核心和灵魂。从奥运会筹办一开始,本届奥运会就打上重重的中国印。从会徽中国印到吉祥物福娃,从篆书的体育标识到祥云火炬,从金镶玉奖牌到各种青花瓷图案礼仪服装……每一个创意,每一个细节,都标识着中国文化元素和浓郁的中国韵味,让2008年奥运会成为世界人民了解和体验中国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最佳窗口。奥运开幕式上那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四大发明、千人击缶、徐徐展开的画卷、昆剧、太极表演……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文化转型;文化研究
自20世纪末以来,就中国文化发展与方向的问题,在全社会范围内又掀起了一阵讨论热潮,讨论的主要核心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问题。经过激烈的争论之后,学术界就文化问题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退去,以新儒学为代表的古典文化又复兴,对当时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自此之后,在学术界出现了一种全盘西方文化与新儒家文化复兴二者非此即彼的文化观点。然而,随着步入21世纪,人们对中国现代文化的谈论随着时代的变化,不再徘徊于全盘西化和儒学复兴之间,一种具有自身鲜明特点,无需多言的中国现代文化已应运而生。
一、文化的定义
文化一词本身即具有十分宽泛的性质。从广义上来说可以分为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层次,而这三个层次即全面涵盖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反应,指核心主要价值观层面的,而目前我国在文化方面的讨论主题,特别是对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就是围绕这一层面展开的。就观念领域而言,我国文化思想领域讨论的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
二、文化的属性与特征
纵观古今历史文化发展,文化作为人类历史持续发展不间断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延续性。作为社会思想意识层面的文化,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是文化产生于社会现实,然而,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我们发现文化其自身也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而文化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它必定呈现持续发展的姿态,而从历史的角度来讲,每个历史阶段社会的存在都是人类社会文化积累来推动的,而文化自身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进步,所以一个国家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它的历史文化传统也决定了它将走上一条什么样的现代化建设道路,而如何处理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与融合,也决定着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中国的历史文化悠久,而且持续不断、源远流长,在古代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站在世界的前列,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延续,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民族文化,而且更是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法和价值观念,这一切的属性和特征决定着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方向。
中国自1840年打开国门后,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也就此开始了艰难的现代化历程,而随着外来经济资本和坚船利炮的传入,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封建自然经济的文化代表,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阻碍因素,因此当时的学者们普遍认为以儒学为代表的封建文化是中国现代化发展最大的障碍,所以一种全盘西化的文化呼声在社会上应运而生。
三、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
随着我们思想文化界对于文化讨论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也逐渐走上轨道,对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更多的应该以推动经济发展为核心,以经济推动社会发展,以文化作为原动力,而经济作为文化的物质基础,文化的建立要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因此,无论是推动文化的发展,还是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都需要通过发展经济来实现。
而在对待西方文化问题上,借鉴西方文化的特色,促进文化交流,已民族的文化接受外来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包,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必然发展趋势。而在具体借鉴西方文化问题上,首先要对西方文化本身进行分析,对其共性与个性,内容上与传统文化差异较大的部分,要进行深入分析,进行归纳整理,以求完成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
综上所述,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转型过程中,对待传统文化中的儒学及西方文化的态度上,要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既不可以全盘西化,也不可以全盘否定西方文化,而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经济发展待定文化复兴,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转型道路。
参考文献:
[1]程建平.中国文化转型的路径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2]吴艳,颜秉玺,颜佩静.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研究综述[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
关键词:传统装饰艺术;现代包装设计;价值体现;传承与创新
0 前言
传统装饰艺术是人类发展史中艺术形态之一,也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艺术形式。现代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地域界线不复存在。“全球化”的趋势同时也影响着我国的设计领域,设计语言与设计风格开始日趋国际化,而人类创造的多元文化体系正日益受到“全球化”的侵蚀。传统装饰艺术重新引起了设计界的关注,由于传统装饰艺术源于生活,源于传统,有着纯朴的艺术样式,在现代社会,显示出其特有的生命力。
随着商品经济迅猛的发展,也许有些人认为传统装饰文化已经落伍了,企图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然而,包装设计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体现本土特色的包装设计才能蕴涵深厚的文化根源。现代包装设计与传统文化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应相互渗透,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在不断发展的时代中实现文化的传承,才能具有本民族特征的现代包装。
1 中国装饰艺术传统在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对一个民族来说,历史发展的精神动力首推民族精神。中国传统装饰艺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象,又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地域的封闭逐渐消失,设计语言日趋国际化,而这种国际化由于趋于多个国家民族文化的交融,使民族艺术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文化的民族性的消亡,只有那些既能够适应全球化,又能够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才能够存在和继续发展。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1)传统装饰艺术的社会地位。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在图形上或精神上对哲学思想的表述,能引起国人内心深处的共鸣。中国传统装饰元素质朴、自然,渗透着浓厚的民族情感,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蕴含着崇高的精神境界,成为维系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中华民族发展长河中民族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及凝练,才形成了如今拥有深厚文化内涵、寓意深刻以及种类繁多的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其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活理念与审美情趣,更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艺术发展过程中的继承性,是一个历史的扬抛与发展的过程,从装饰题材到内容和形式,从创造方法到技巧,我们今天无一不是在继承了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传统装饰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体现。优秀传统的装饰艺术,是人类艺术文明的结晶,在科学发达的今天,文化趋向多元化,对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价值的再认识,传统装饰艺术在继承、创新、借鉴的过程中如何高扬与扬弃,是留给我们永恒的课题,中国几千年来积淀的文化传统使我们能够更明智地选择和汲取。所谓价值,也就是在借鉴与继承优秀的艺术遗产中体现,在继承和借鉴的过程中,形成艺术家特有的艺术个性和民族身份。现如今,我国社会已经正式进入到了市场经济时代,在高科技的影响下社会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世界经济的冲击下,使得现代商品的包装不再局限于只是单纯的介绍产品,更多的是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另外还要考虑发扬民族艺术文化。中国文化遗产的精粹――传统民族艺术,若能够将其运用于现代包装设计中,其不仅能够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同时还能够彰显其深层次的文化价值。
2 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随着商品经济迅猛的发展,也许有些人认为传统装饰文化已经落伍了,企图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然而,包装设计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体现本土特色的包装设计才能蕴涵深厚的文化根源。现代包装设计与传统文化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应相互渗透,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在不断发展的时代中实现文化的传承,才能具有本民族特征的现代包装。
(1)传统装饰图案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传统的装饰图案是从几千年的民族文化中提炼出来的精髓,将其融入现代设计中,展现其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装饰性语言的审美价值。传统装饰图案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又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提炼,涉及的内容众多,造型精巧别致,具有浓厚的中国地域色彩和文化内涵。将富有民族地方特色的传统装饰图案融入现代包装设计中,在体现产品的特色和突出企业文化理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其继承和发扬,也是包装设计民族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带有地域特色又寓意美好吉祥的图案也会经常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得以体现,既可以突出产品的民族特色,又可以传递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升产品的设计品位。
(2)传统装饰色彩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色彩作为平面设计中的三大要素之一,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色彩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与华夏民族诞生,发展的悠久历史是一致的。青色,体现了青铜器古朴凝重的美;红色,代表着民族的喜悦情绪;而黄色――中国封建社会权威的象征,散发着中华大地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合理地运用传统色彩,恰当地表现色彩的文化内涵,可以使作品散发民族的艺术魅力。例如,红色,自山顶洞人起,千万年来一直深受中国人喜爱。而其辟邪的观念和迎福纳祥的含义也长期延续至今。中国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古代,中国红又称为“朱”是一种很尊贵的颜色。如今中国红已经成为我国象征性的色彩。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的服装总是少不了中国红的元素。
(3)传统材料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在现代礼品包装材质的选择上,传统产品的包装材料一般都是能够大量就地取材的自然材料如大自然中的竹、木、稻草、泥土、藤、葵、棕、茎叶、柳条、绳线、玉米皮,以及陶瓷、编织等材料都可用于包装。用自然物作材料的传统包装,其造型多以自然形态为主,它们都是我国各族人民劳动生活和智慧的结晶。现代包装从传统中走来,但是现代包装不是传统设计艺术简单的重复移位和变异,应适时而变,与时俱进,创新是现代包装的灵魂。
3 传统装饰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当代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学生道德水平、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一项创新。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有效意见,以期为今后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宝贵意见。
1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对高校学生进行教育,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缺乏学习兴致的现象,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预期效果,而传统文化也没有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单调缺少文化载体[1]。因此,国家应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改革,要求各所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结合中的具体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科学观,为学校培养高素质优秀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2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大多数学校缺乏专门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方案,仅有少数高校在日常的课程中增加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教育课程,且没有在校园环境中对传统文化进行宣传,知识空谈传统文化的精髓并未落实到具体行动;②高校的上级领导及管理人员没有重视对传统文化教育,同时缺乏对传统教工作的宣传、指导工作;③大部分高校缺乏优秀的教师从事传统文化教育工作;④由于我国在传统文化建设方面起步较晚,各种理论基础、体系还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使得整体传统文化呈现出较为缓慢的发展趋势[2]。
3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的具体措施
3.1健全完善各项教育实施制度
将创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是一项具有复杂性性质的社会工程,需要多个部门及社会的共同努力。相关的教育部门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制度,根据每个单位、部门之间应提出不同的传统文化宣传方案并付诸行动,鼓励社会关注文化建设并重视传统文化在提高社会思想道德水平中的重要性,尤其是作为未来社会主要力量群体的大学生,更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及文化修养,充分了解自身的不足并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改进。
3.2对高校教育内容进行改革
高校应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高校学生必修课程的范围内。由于我国现阶段的高校课程大多是死板的专业课程,没有足够的创新,同时也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影响到了学生学习的质量以及学校教学指标的完成情况及教师的教学质量。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育规划可以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满足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各种需求和应用,并通过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将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通过多种综合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我批判意识[3]。
3.3在校园开展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
学校可以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开展各种宣传活动以营造校园文化教育的氛围。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宣传活动中,并提出与活动相关的创新理念,使得学生可以通过亲身体验及参与充分了解到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潜在力量。
3.4注重树立教师的优秀形象及榜样力量
教师在教授学生课程知识的同时还肩负着培养学生品质的重任,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优秀的人格及师范作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及榜样,这样才能逐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4]。首先教师应高度认可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并以严谨的态度去对待将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的这项工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丰富的肢体表达及语言,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传统文化。其次,教师应严格约束自身行为,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学生的领路人不断向学生指引方向,培养具备高水平专业能力、优秀道德品质的新世纪人才。
3.5加大传统文化教育的宣传力度
新闻媒体应顺应时展的潮流,积极宣扬符合时代的价值观念,不断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并为传统文化设置专门的文化长廊以及文化宣扬节日,同时对传统文化进行详细介绍,使得群众可以深刻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可程度,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氛围。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创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时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应积极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并不断完善各校教育祝,同时加大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
参考文献
[1]吴明海.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薄弱地区双语教育失衡问题分析[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8).
[2]陈婷.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1(11):34.
[3]齐国胜.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新西部(下旬刊),2016(10):115-116,126.
关键词:室内设计;中国传统元素;改革措施
室内设计是决定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一环,美观、合理的设计方案,能够让工程质量进一步得到提升,满足民众的生活质量需求以及社会的发展需求。特别是我国传统元素的融入,对于设计风格的奠定以及设计当中文化内涵的体现都有重要影响。因此,设计人员也应当更加重视在设计过程当中利用传统元素,让设计方案更加丰满。因此,文中将针对性地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1室内设计中的中国传统元素分析
我国地大物博、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所以文化遗产也十分丰富。这些传统文化要素在各个领域的渗透,对于我国综合文化实力的体现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体现出我国的文化优势,确保我国的文化实力能够进一步在国际平台得到体现。所以,在各个领域体现我国传统要素至关重要,包括在室内设计工作中,为确保提升设计方案的质量,体现中国特色建筑风格的东方美感,也应当融入更多的中国传统元素,让设计方案更丰满,更具东方特色,才能逐渐使中国特色更明显,成为招牌,促使我国的文化优势得到展现,为我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得到认知奠定基础。但当前在我国的室内设计领域中,融入中国传统元素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设计思想的过度洋化,不注重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而且普遍认为当前购房的年轻群体不会对包含传统元素的设计感兴趣;二是对于传统元素的了解不充分,进而使传统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存在限制,经常会出现元素重复应用的问题,使大众产生审美疲劳;三是不注重创新性的应用手段,使得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不协调,让人产生格格不入的感觉。这些都是建筑设计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因素,也是体现我国文化实力的必然趋势,所以当前只有深入思考在设计过程中怎样妥善应用我国传统元素完善室内设计方案,才能得到大众的认可,并体现出我国的文化特色。[1]
2中国传统元素在室内设计过程中的融入
2.1摆脱思想限制,注重文化传承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历经千百年发展留存下来的文化宝藏,这样的文化遗产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是最重要的发展要素,是能够让自身在文化竞争当中稳操胜券的制胜武器。所以,每个国家都只有更加注重自身文化在各个领域中的渗透,才能体现出国家的综合文化实力。但是我国建筑设计领域对于传统文化要素的融入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过多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而且考虑到在年轻一代的观念当中,西方元素比东方传统元素更受欢迎,所以许多设计人员没有对应用传统元素给予重视,而且不认为国家文化的传播与建筑设计领域有明确关联,这样的认知显然是不正确的。对于我国来说,传统文化是历经千百年发展留存下来的宝藏,在当前的国际竞争环境下,这是每个国家的制胜武器,所以各个领域有必要对传统文化要素引起足够的重视。包括建筑领域,也需要考虑体现传统文化的问题。国内的工程设计是门面工作,设计是否具备美感,关乎国家的形象和门面,而且传播国家文化是华夏子民与企业的义务。所以,我国工程领域的建筑室内设计人员应当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与精髓,并学会应用。只有其树立明确的意识,才能让传统文化真正在设计当中得以传播,从而吸引更多年轻购房群体的注意。[2]
2.2不断拓展传统文化知识存储,确保应用更灵活
要确保传统元素在室内设计当中的融入能够广受欢迎,满足社会的审美需求,设计人员应当首先拓展自身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才能保证灵活应用这些要素,确保设计不被限制。我国地大物博,与多国接壤,发展历史悠久。所以,在发展的历程中,各个地区也孕育了不同的文化符号。要确保对传统文化要素的巧妙应用,设计人员首先应当不断拓展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如果设计人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存在局限,那么在设计过程中便很容易出现元素重复应用甚至设计思想与他人设计思想相同的问题。例如,谈及室内设计当中可应用的传统文化要素,许多人在第一时间都会想到屏风、盆景、青花瓷、灯笼等,但我国的传统文化要素绝不是仅限于此。无论哪一个国家,各个地区在发展历程中都会有不同的文化产生,更何况我国地域辽阔,而且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所以在发展历程中产生的文化要素自然是取之不尽的。因此,设计人员只有发挥出如同海绵般的文化学习与吸收精神,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要素,才能应用得更好,而且应当摆脱限制,不能仅仅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停留在古风上,要着眼于更多需要传承的文化要素。例如,东阳木雕便是发源于我国浙江东阳的一种重要的文化产品,也称“白木雕”,这是一门以多层次浮雕方式、散点透视构图为主的雕刻手法,最终成品高雅且清新。将这样的工艺融入设计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设计的整体格调,而且任何时候这样的设计都不显陈旧,亦能够与现代化的设计相融合。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对其加以应用,更能体现出设计风格的独特性。由此可见学生对于文化的了解程度,决定着设计过程的灵活度。如果设计人员意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便应当不断充实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为后续设计提供参考。
2.3连接古今,确保传统要素的现代化应用
谈及传统文化,很多人都会有其无法与现代社会需求相符的印象,而西方的复古元素却普遍得到了认同,这是西化思想入侵造成的严重后果。但就实际应用来看,我国的传统要素比西方文化元素更富有质朴禅意的美感。所以,如果设计人员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便能够让传统要素在设计过程中得到更具创新性的诠释。例如,在休息室或客厅,可以腾出一部分空间,利用盆栽、细沙、藤条等元素,打造出简单的室内“禅境花园”,并且最好确保接近自然光源。这样的环境能够让住户感到静谧祥和,作为平日品茶读书的角落是十分合适的,并且其还能进一步体现出设计格调。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并不是无法与现代设计巧妙融合,它同样也是广受年轻群体青睐的,只要注重传统与现代要素的融合,自然会有体现传统特色但不落时代趋势的优秀设计。[3]
3结语
我国的传统文化要素含义十分丰富,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各个地区拥有的优秀文化遗产是无法简单用数字去统计的,其应用价值也是不可估计的,所以设计人员只有意识到传统文化要素的重要性,掌握我国传统文化要素的应用要点,摒弃过度洋化的设计思想,对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索,才能确保传统文化要素得到更具创新性的应用,确保室内设计方案整体质量的提升,进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雷鸣.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5):177.
[2]…王焱.浅析室内设计中的中国传统元素[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08):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