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生活小常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儿园冬季育儿知识小常识有哪些?婴儿以经常接触空气为主、幼儿可散步、学龄儿童可晨跑等,要循序渐进,耐受为度,持之以恒。一起和小编来看看幼儿园冬季育儿小常识,欢迎查阅!
幼儿园冬季育儿知识
冬天到了,不要因为怕孩子冻着就不带他到户外去。遇上好天气,就要多出去玩,只要有太阳就带他到公园去晒晒。一方面是促进钙吸收,另一方面是到户外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冬天有太阳无风的正午前后,可在户外散步,时间约20~30分钟。
在家里给孩子开辟一个玩耍的天地,摆上他的玩具、小书,让他自由开心地活动,要经常开窗换气,及时加减衣服,睡觉时脱去外套,盖轻暖透气的棉被,晚上最好用背心式睡袋,防止蹬掉被子着凉。注意保暖设施,最适合幼儿的室温约为摄氏25度左右,家中最好能备上一个温度计,可随时观察温度的变化。空调或取暖器的暖风口不要正对着宝宝,且最好每隔两三个小时打开一下紧闭的窗户,让空气适当地流通一下。另外,使用空调或取暖器都会使空气变得比较干燥,最好在附近放上一杯水来持续湿度。
冬季气温低,孩子户外玩耍的机会少了,容易缺维生素D、感冒、上火,要给孩子吃鱼肝油,增加饮食营养以提高抵抗力。如果已经上火,能够吃去火的药,如板蓝根、太极丸,也能够用鲜百合熬粥,加点冰糖,美味又败火。要多喝排骨汤、鸡汤、鱼汤等汤水,增强抵抗力,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要坚持每一天早上用冷水洗脸,要经常开窗换气,持续室内空气清新,对宝宝健康很有好处。避免着凉:冬日寒潮多,气温变化大,幼儿易着凉感冒,常会引起许多大病,如肺炎心肌炎大叶性肺炎急性肾炎因此冬季要给幼儿保暖,避免着凉。保护皮肤:冬季寒冷干燥,幼儿皮肤中水份散失多,皮脂腺分泌少,皮肤易干裂发痒,让幼儿多吃蔬菜水果多喝开水,并常用热水洗手脚脸,再适当搽点护肤霜。注意室温:冬季对人体的适宜温度是摄氏度,如高于摄氏度时,人就会感到头晕疲倦。
另外,如果室内外温差大,则易感冒。不坐凉地:冬季地面的温度很低,幼儿坐在上方,体内的热量就会超多散失,容易感冒。多晒太阳: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杀灭人体表面的病毒和细菌,帮忙幼儿对钙磷的吸收,增强机体的抗病潜力。此外,阳光也能提高红细胞的含氧量和增强皮肤的调温作用,以及能增强神经系统的活动机能和幼儿的体质。
冬季幼儿的睡姿
一、忌家长搂着孩子睡,因为成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会影响幼儿吸入氧气的浓度,不利于健康,更有甚者,怕孩子冻着,就将孩子的腿脚捂在自己的怀中,可以想象,以成人的腿的重量压在孩子腿上,如果时间长了,就很可能造成孩子腿的局部缺血引起不良后果或者某种姿势持续时间太长而引起不适感。因此,孩子最好是与成人分被或分床睡觉。
二、忌俯卧势,幼儿生理发育不完善,特别是心脑功能不健全,如果长时间俯卧,就会增加心脏负担,影响血液的射出和回流,从而使全身循环相对减少,呼吸也不顺畅,俯卧时多是头偏一侧,醒来后头颈酸痛,很疲劳,起不到睡眠的休息、恢复作用。
三、忌蒙头势,冬季气温低,有的家长在幼儿睡眠时将全身甚至头面部罩住,或留一条窄缝,以为这样就可以暖各些,殊不知把头面部罩得严严实实,氧气不易吸入,而幼儿代谢比成人旺盛,需氧量也增多,也就容易引起氧气不足,幼儿就会感到不适。有的幼儿用手掀开被子,甚至用脚踢开被子,也就容易受凉,这就适得其反了,有的幼儿捂着会大汗淋漓,呼吸急促,重者被窒息等。
幼儿园冬季育儿知识
冬季天气寒冷,幼儿需要的能量和热量也相应增加,应增加些能量高,热性的食物。如肉类、鱼类、家禽类、乳类、豆类等等。此外也要注意补充红枣、红豆等健脾补血的食物。
1.科学求真——从关注知识走向直接感知
科学不仅仅是已经获得的知识体系,它更是一种通过亲身经历去探求、感知自然事物的意义,进而理解这个世界的过程。因此,科学是一个求真的过程,而不是静态的知识体系。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就要从“关注知识点”向“直接感知”转变,使幼儿在科学活动中有充分的、多感官的感知,从而获得深刻而有意义的科学感受。
2.科学求善——从依赖经验走向实际操作
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在孩子们心目中“绝对权威”的角色,使得孩子们认为老师说的,都是“真理”。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真正的科学知识来自于“事实”,而“事实”是需要通过“亲眼看、亲耳闻、亲自操作、动手验证”才能获得的。我们很多的知识来自于生活经验,也来自事实,然而经验是一种不完善、不完全的事实。因此,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要从单纯“依赖生活经验”的简单方式向“实际操作”转变,让幼儿明白:科学不等于生活经验的积累,必须是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对于事实进行全面完善的考察,是合乎逻辑的推理。
3.科学求美——从注重形式走向亲身体验
科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开始于问题和假设,借助于事实的证据,并寻求客观规律。从“证据”到“规律”的过程中,需要有合乎逻辑的推理。在寻求科学的客观规律过程中,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要从幼儿的天性出发,针对孩子们“好动”的特性,通过创设、提供丰富、适宜的环境与操作材料让他们去“亲身体验”。孩子只有在不断观察探索、思考猜测、调查验证的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才会获得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态度和科学素养。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实践
1.建构幼儿园“生活探究”科学课程的探究体系
根据科学有趣、好玩、益智等特点,顺应儿童的天性,从建设园本特色幼儿园入手,开辟幼儿园“六小六大”(小活动大素养、小游戏大智慧、小制作大天地、小实验大体验、小常识大学问、小基地大实践)科学探究体系,让幼儿像“做游戏”一样“玩科学”,在活动中提升素养,在游戏中发展智慧,在制作中激发创意,在实验中获得体验,在常识中积累经验,在基地中开展实践,从而培养幼儿勇于探索、善于动手、敢于创新等科学精神,在看看、做做、玩玩中感受“科学的有趣”,玩出智慧,玩出能力,玩出创意,并最终萌发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
2.开发“六小六大”科学课程的内容体系
科学活动的内容是实现科学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与媒介,也是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在“生活探究”科学活动的内容组织上,我们借鉴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中对科学领域内容的划分以及我们的园情,将活动内容划分为“六小六大”体系,而每个体系又依据各自不同的活动形式分别侧重不同的活动内容。(见图1)3.提炼“以生为本”的园本科学课程实施策略幼儿园的“生活探究”科学课程关注幼儿的发展,并提炼出“六小六大”活动版块的实施策略,而每个活动版块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与价值,共同作用促进幼儿积极主动的发展。研中思考,提升素养——科学小活动的实施策略。科学小活动是实施“生活探究”科学活动的重要途径,它以集体教学活动形式开展,是高结构的组织形式,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科学小活动以主题形式呈现。根据幼儿学习方式的不同,把幼儿园的“生活探究”科学集体活动分为:观察认识型集体活动、实验操作型集体活动、科学讨论型集体活动和技术操作型集体活动四类,并通过不同的类型的科学集体活动,来培养幼儿获得相对应的科学素养。(见图2)玩中体验,启迪智慧——科学小游戏的实施策略。儿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像“做游戏”一样“做科学”,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经验,而且还能获得科学的思考方式、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因此我们利用幼儿园的走廊开辟了“科学探究长廊”,向孩子们展示了一个又一个有趣又蕴涵自然科学道理的小游戏,使孩子们在看看、做做、玩玩中感知到了玩转科学并不遥远,玩转科学就在身边,从而萌发了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在实施科学小游戏活动中要关注三个方面的策略:激发兴趣,玩中乐-巧妙质疑,玩中思-启发诱导,玩中悟。趣中制作,分享快乐——科学小制作的实施策略。利用幼儿生活中的各种废旧材料,发挥创造力,制作各种科技小玩具、科技小产品。不仅能让幼儿懂得物品能循环利用,发挥大作用,还能让幼儿像科学家一样经历制作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好了怎么玩,都是幼儿自己的想法,孩子能深刻体验制作、创造和成功的快乐。科学小制作活动的实施策略如下:确定内容—收集材料—实际制作—分享交流。
幼儿有着丰富的奇思妙想,但有时这些想法并不能付之实践,因而科学小制作活动需要教师与幼儿一起确定制作主题,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整理所需材料,为幼儿完成作品提供物质保证。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当幼儿在独立操作过程中遇到这样的困难时,教师不要急于主动给予帮助,而是适时地等待,观察幼儿自己的解决方法。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邀请同伴合作,共同制作,完成作品,以体验成功的快乐。最后,交流分享是幼儿很喜欢的过程,是他们体会成就感的激动时刻。融洽愉快的交流分享时光,能给予幼儿很好的情感体验,分享自己感受科学的探究过程和在学习他人经验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幼儿后续的制作积极性。做中探究,理性思维——科学小实验的实施策略。有趣的科学小实验,能让幼儿在操作中“玩科学、做科学、用科学”,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并在实验中探索事物规律,同时学会遵守规则、相互合作。为了能有效地开展科学小实验,我园专门开辟了“玩转科学体验坊”专用活动室。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学习如何开展实验、如何记录所得所感所想,如何表达经验,而这一切正是科学教育的真正意义。科学小实验活动的实施有以下几个方面:自由结对-自选实验卡-看实验卡寻宝盒-讨论、预测-实验探究-拓展经验。幼儿在进行实验操作前先自由组合,采用3~4人的小组合作形式,自由组合的形式可能是兴趣相同者,强弱互补者、性格相近者。接着,以小组形式选择实验卡,实验卡上明确了小实验的区域和内容。然后,根据实验卡寻找实验宝盒,了解实验的内容和玩法,并预测实验的结果。同时,孩子们专心致志地进行探索活动,进入实验探究阶段,实验过程中我们设计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浅显易懂,又要具有耐用性和实用性的实验卡,以引导幼儿深入探究,浸润实验的过程。拓展经验是科学小实验开展的最后一个环节,幼儿完成实验后,相互能根据实验卡的内容进行交流,以讨论实验过程中的发现、想法和不同的方法,让经验得到拓展和共享。
学中丰富,拓展认识——科学小常识的实施策略。“生活即教育、教育是为了完满的生活”,教育的目的本是使人生活得更美好,教育应以帮助人们适应现实及将来的社会生活为主要目的,幼儿玩转科学启蒙教育也不例外。因此,我们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将生活科学的小常识,由图片和实物、多媒体播放等多种方式呈现,让幼儿通过直观的感受、观察、学习,了解和拓展对于生活科学的认识。儿童通过在生活中的观察,发现各种有趣和好玩的科学问题,教师们便把这些问题呈现在“智慧树”和“问题墙”上,成为整个幼儿园共同为之调查和讨论的问题。而孩子们又通过调查、多途径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从书、成人、多媒体或实地的参访等途径,获取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养中实践,促进能力——科学小基地的实施策略。利用幼儿园的园内空间开辟科学小基地,包括植物种植基地和动物养殖基地,为幼儿营造一个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让幼儿亲自参加养殖的过程,开阔幼儿眼界,了解人类和动植物之间的生态关系,激发幼儿爱动物、爱环境的生态环保意识。在实施活动中的策略要关注下面四个方面:养殖-管理-收获-延伸。在开始养殖活动前,要做好经验准备和物质准备。经验准备主要包括了解养殖内容和具有粗浅的养殖经验;物质准备包括养殖空间、工具、动物的准备。各班可根据各自的实际需要来进行不同的准备工作。而在养殖管理的环节中,不仅是孩子们感受惊喜的过程,更是孩子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开展科学教育的成果
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来到了机关荷花幼儿园,随着时间飞逝,实习生活的结束,让我真正的感受到了作为一名保育员的不易。这次实习也让我收益颇丰、受益匪浅。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进园实习初期,我感到了很大困难,毫无工作经验的我,面对新工作,面对性格各异的孩子,的确很难。我觉得毫无头绪,不知道到底该从哪里下手,我努力地去学习,尝试独立带孩子,经过几次之后,我的紧张心理才逐步退去,慢慢的融入这个小集体当中。
最初,保教工作时,我虚心请教老教师和其他实习生,积极配合他们工作。户外活动提醒幼儿注意安全,热时:提醒幼儿减衣服,喝水时不拥挤,不说话,以免被水呛到。吃饭时小心被烫,安静进餐,不挑食。洗手时用肥皂,消毒杀菌,睡觉时要盖好被子,我们都要检查一下幼儿是否盖好被子,以免受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顾好每一个幼儿。细心、耐心的帮助每一个幼儿并教给他们一些简单的生活小常识、小窍门,帮助幼儿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在幼儿园感受到更多的温暖,让每个幼儿真正爱上幼儿园,喜欢幼儿园。充满爱心与童趣的氛围,在玩乐中找到真正乐趣、不断的增长知识。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保育教师,除了要有良好的教学经验外,最重要的是随机应变幼儿各种怪异的提问,我吸取周围保育教师的先进经验,提高自己的水平。不能对此疏忽!知识和经验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只有不断的吸取、提高,家长才会放心把孩子完全交给你,完全信赖于你。充分信任你。并且做到不怕苦,不怕脏,像母亲一样关心和爱护他们,经过这次实习,在这五天里,让我真正的了解幼儿老师是那么的不容易。哎,做什么都不容易啊!曾经以为带幼儿是什么人都能上任的。可做起来是如此之难!回顾与孩子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和孩子们一起的喜怒哀乐,想想要分开,实习也落幕尾声,有多少的不舍。
保育工作是一个繁琐而又辛苦的事情,需要保育工作者耐心、细心、爱心、责任心并重,缺一不可,总之,保育教师是一个崇高而神圣的职业,要当一名好保育教师不容易啊~在此次实习中,我也看到了我自己不足之处,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幼儿园对保育教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我愿意用我的所有热情与爱心,换取孩子们的开心以及家长的诚心,实习间:让我增长了见识,做老师难,做个幼儿保育老师难上加难,我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充实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未来的幼儿教育事业。这就是我这几天的实习过程,想要当一名好教师不容易。总之为了以后努力吧,加油!!
而老师正孜孜不倦地在写有“交通安全小课堂”大标题在黑板上挥洒着汗水和粉笔灰,写着一条又一条的交通常识。
常识,常识,何为常识?
就是常人都知道的知识。
红灯停,绿灯行。这幼儿园小妹妹都会背。
老师一回头,看到我们一个个东倒西歪,像台风扫过的稻田,立马严肃起来:“你们都给我记好这些知识,读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认真施行不是那么容易的……”
夕阳西下,镀金了半边天。走在放学的路上我哼着不成调的歌,早已把什么无聊的“交通安全小常识”抛到九霄云外。
来到一个十字路口,我依旧低着头,脚步未顿向前走去。耳边蓦地传来尖锐的鸣笛声和刺耳急速的刹车声,白亮巨大的车灯光束笼罩而来,我不由得抬手挡住。
过了许久许久,我缓缓睁开眼睛,赫然发现自已竟毫发无伤地站在原地。周围的一切似都凝固了一般,保持着那一瞬间的动作,周围行人惊讶的目光,我身旁汽车里司机惊恐的脸,以及那红色的信号灯,整个世界好像被卡住了的MV,所有的画面和声音都静止了。
我愣了一下,连忙退回到马路边。
一切又像是被按下了播放键,汽车一辆辆开过,行人们继续赶路,而我心有余悸地踩着斑马线在绿灯亮起时走向了对面。
冷不丁一阵闹铃惊醒了我,我睁开眼发现自已正躺在床上,窗外灿烂的阳光提醒着新的一天开始了,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噢!原来只是一场梦。
也幸亏做了这场梦,我身临其境地领悟到了遵守交通秩序的重要性,也开始重视“交通安全小课堂”中的一条条常识。
忽然想起家长在离园前的风雨中、烈日下焦急等待的情景,何不在那时播放一段小广播,以缓解家长们等待的焦急呢?于是,我们开通了幼儿园离园前的小广播。刚开始只是比较随机地播放一些幼儿园的通知、家长感谢信、生活小常识、育儿文章等,但是有一天,由于幼儿园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小广播没有按时开播,几位家长接孩子时说:“今天怎么没有广播?”原来家长还挺关注小广播的,那么我们就得想办法把它办的更好。于是我们重新安排了小广播的内容,每天设置了不同的栏目。星期一是“幼儿教育大家谈”,在这个栏目里,介绍一些新的幼教理念、幼教资讯、幼教论坛等;星期二是“幼儿健康知识介绍”,由保健医生为家长介绍一些膳食营养知识、卫生保健常识、常见病预防等;星期三是“国外幼教博览”,了解不同国家的幼儿教育、家庭教育;星期四是“与您分享”,请家长走进广播室分享孩子的童言稚语,交流育儿经验;星期五是“本周幼儿在园活动小结”,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本周开展的主题活动及教育教学内容。我们还积极利用家长资源,鼓励家长投稿,幼儿园在学期结束时评选优秀稿件。
记得第一住家长走进广播室时的情景,手里拿着写好的稿件,不时地说“好紧张啊!”。我连忙说:“您是大学老师,每天面对那么多学生讲课都不紧张,没问题的。”。她说“你们每天广播的内容都非常好,确实使家长们受益匪浅,我们在外面都听得特别认真,我担心自己说的不好。”我的心又被深深地触动了,看似小小的广播,不仅寄予了幼儿园的一份期望,也包含了家长的一份期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离园前家长比较集中,小广播何曾不是家园沟通的一个新途径呢?
一方面,幼儿园可以通过小广播宣传自己的办园理念,金杯银杯不如家长的口碑,幼儿园的工作琐碎繁杂,许多工作,家长都不了解,更别说理解和支持了。通过小广播的宣传,使家长从慢慢的了解开始、逐步的理解、支持到自愿参与进来,使之成为园所文化的一部分。比如,把家长请进广播室,不仅丰富了广播形式,还增加了家长的参与意识,因为在家长中不乏一些教子有方的教子达人,请他们现身说法,一般都很生动、实际、说服力强,更容易使家长接受。
另一方面,家长早送晚接,对孩子在园的一日生活情况了解不多,小广播多了一种途径,使家长在第一时间了解幼儿的在园情况,不仅使家长更加放心,同时也能更好的配合老师的工作。
再者,许多职业都要有上岗证,唯独父母不需要持证上岗,有些父母自己学习了一些育儿知识,但还有很多父母真的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往往认为把孩子往幼儿园一送就万事大吉,忽视了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身老师的职责。通过小广播每天一点幼教知识的宣传,积少成多,使他们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并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缩短家长和幼儿园的距离,从而增强家园共育的合力。
小广播不仅使家长在等待时有事可做,更重要的是,它已成为幼儿园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使更多的人认识幼儿教育、关注幼儿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园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 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对任何事都充满了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3―6岁的幼儿正是身心发育的阶段,身体的协调性较差,缺乏一些必要的生活经验,自我保护的意识较差,常常不能预见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在幼儿阶段烧烫伤、气管异物、交通事故、意外堕落是几种常见的意外伤害,这些意外伤害不仅影响幼儿的身体,同时也会对幼儿的心理造成影响。于是家长和教师为了避免幼儿受到这些伤害,往往对幼儿管头管脚、束缚幼儿的行为。在幼儿园里教师常常会提醒幼儿不要跑、不要闹,在家里家长也不许幼儿独自与小朋友玩,家用电器一律不许摸等。其实,“千般照顾,不如自护”。家长和教师不仅有保护幼儿生命安全的责任,同时要及时检查幼儿园的设备、设施,更重要的是要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安全指导、教育,提高幼儿保护自己的能力,帮助幼儿树立一定的安全意识。
一、让幼儿了解一些生活常识,学习和巩固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幼儿生活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环境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就能够是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如:花花绿绿的药品会让幼儿误认为是糖豆而吃进肚里。杯里的热水也会因为幼儿不会判断而造成烫伤。那么如何提高幼儿对事件的预见性呢?首先要了解一些生活的常识。我倒一杯热水、拿来一些药品,请幼儿讨论,从而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在讨论中幼儿纷纷发表意见。白子君说:“杯里冒着热气,一定非常烫,不能马上喝。”李博雨说:“用手摸摸杯的外面,如果烫手就不能喝。”郭仅含说:“喝水的时候,也应该先吹一吹,先小口小口的喝,就不会烫着了。”当教师拿来花花绿绿的药品时,开始幼儿真的以为是巧克力豆呢,纷纷问老师:“真的是巧克力吗?真的能吃吗?”教师和小木偶一起进行情境表演,小木偶将药粒喝下,不一会开始肚子疼,幼儿马上意识到药是不能随便吃。幼儿知道了生活中的一些小常识,还要提高幼儿分析、判断的能力,我为幼儿准备一些画有安全与危险事物的小图片,如插座、火、药、热水、食品、玩具等,请幼儿自己来区分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险的,提高幼儿判断事物的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对事情的预见性,预防悲剧的发生。
二、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幼儿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
幼儿园的环境应是关注幼儿的健康和安全的。教师应与幼儿共同创设相应的物质环境,对幼儿进行直观、形象而又综合的教育。一次,我发现幼儿常常在室内乱跑,发生相撞的事情,于是与幼儿进行商量在班内的电视机及饮水机等处张贴了禁止触摸的标记;在窗台张贴了禁止攀爬的标记;在楼道张贴了下滑危险的标记,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在活动区,我们还开设了安全角,墙上贴有安全图、110、120、119标记。玩具柜内摆有救护车、救火车、警车等,还有电话、手机模型。在进行区域活动时,通过游戏训练了幼儿遇到困难如何救助的方法。
三、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
幼儿在户外发生摔伤、磕伤或被尖锐物扎伤等情况其实多数是因为幼儿不会正确进行游戏或不会使用一些工具引起的,所以在教育活动中要增加必要的生活活动,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如为了让幼儿了解户外幼儿时一些粗浅的自我保护的方法,我设计了“小猪笨笨”。幼儿看到贴满创可贴的小猪,通过观看图片,大胆想象小猪受伤的原因,并说出怎样做才不会受伤。开始幼儿看到满身贴着创可贴的小猪时都哈哈大笑,但一会就被情节吸引了,都开动脑筋想小猪怎样受伤的。从而掌握了一些户外活动的方法。如万一摔到,要用手撑一下,以免摔伤脸;滑滑梯时要扶好扶手。在活动中教师还请幼儿进行模仿,怎样用双手“撑住地”,怎样是“抓紧”。使幼儿学会怎样进行游戏。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使幼儿学会了如何安全的游戏,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四、利用标记、语言进行暗示,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自我保护能力是紧密结合的。小班刚进入幼儿园,幼儿年龄小,一些常规的养成还不能形成习惯。于是,形象的标记帮助了幼儿。刚开学,幼儿入厕、喝水常常拥挤,我不断的提醒,但不见成效。偶然的一次,我想起了银行的一米线。有了一定的限制幼儿就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了。但“一米线”显然不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于是我在幼儿活动旁(卫生间、饮水机、地板等)贴上小脚印儿。幼儿马上明白了,排头的小朋友踩上小脚印,后面的小朋友有序排队等待,一段时间过后,拥挤的现象减少了。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幼儿的行为规范也养成了,安全的隐患也消除了。
五、通过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让幼儿学习和巩固自我保护的技能
关键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策略
一、以幼儿为发展主体,提供必要的发展支持
幼儿园应重视在生活环节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注重幼儿在“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如,在餐点环节,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和幼儿共同约定进餐规则:进餐前先洗手后入座,进餐中鼓励幼儿独立进行,进餐后自己漱口和擦嘴。午睡环节,给幼儿提供一个温度适宜的环境,有意识地在睡觉时让幼儿自己脱衣服并整齐叠放在约定位置,起床时让幼儿自己穿衣服,穿戴整齐后整理自己的小床。同时,还可以在班级的值日生“工作”中增加监督、检查、帮助等职能,以巩固幼儿的自理能力。
家长应多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之事,对幼儿的尝试和努力要给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如,可以鼓励幼儿自己洗手、洗脸,让幼儿自己整理玩具、图书和一些常用的生活用品。另外,调查中发现幼儿在“作息、饮食、睡眠”三个方面的自理性比较薄弱,因此,家长要有意识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引导幼儿不要长时间,尤其是晚上不要看电视看得太晚,每天合理安排餐点时间,帮助幼儿养成定点、定时、定量的进餐习惯。家长可以多陪孩子看一些有生活小常识的动画片,帮助幼儿了解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幼儿不偏食、不挑食,少吃或不吃垃圾食品。此外,家长应多抽出时间陪孩子,事业固然重要,但对孩子的培养,父母的陪伴是任何教育都不能替代的。
二、强化有针对性的课程建O意识,构建有利于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课程体系
构建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不仅有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帮助教师解决聚焦于教育教学中的疏忽问题和瓶颈问题。因此,幼儿园应加强对健康领域教学中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的课程规划意识,可以从如何培养幼儿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饮食习惯、睡眠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和自我保护能力方面入手。
构建、落实相关课程体系时,教师要切实做好如下三个方面:(1)要有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幼儿园要注重从小、中、大三个不同年龄段把握幼儿在“作息、饮食、睡眠、行为、卫生、自我保护”方面发展的核心经验,切忌不能过度、过早、过分要求幼儿必须达到哪个水平、必须发展到哪种能力,而是要发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给予幼儿适宜的评价和帮助。(2)要有针对性的强化意识。不同幼儿园、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班级的幼儿在生活自理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教师不能对幼儿采用以一概全、以偏概全的意识,即不能因为这个、这些幼儿在这些方面发展较好,就武断认为这个、这些幼儿在那些方面发展也好,那个、那些幼儿在这些方面也发展较好。如,根据调查得知,整体幼儿在作息和睡眠习惯方面要加强培养,男幼儿要更加注重在行为习惯方面的培养,而女幼儿要更加注重在饮食习惯方面的培养。(3)要有科学的统筹方法意识。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既要注重在一日生活环节中有针对性的渗透,如幼儿入园时要有意识地提醒幼儿自己背书包、自己拿衣物,幼儿午睡时提醒幼儿侧着或仰着;同时也要注重开展专门的生活自理主题教育活动,如,通过开展安全小卫士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一、加强幼儿的日常安全教育
一提安全教育这个话题,我们往往都是对实践层面的操作不够重视,表现为说教较多,幼儿学习兴趣不高。生活即教育,这就需要我们幼儿教师利用日常教育教学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 开展以安全防范意识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当然,开展的主题多多,形式也各异。比如,列举一下我们身边有哪些危险的事,大家一起讨论讨论面对不安全的情形,我们该如何解决。师生还可以互动演练面对困境、危险,如何安全远离。总之,通过多种形式,从日常生活入手,让幼儿知道哪些情况危险,哪些事情不去做,如何避开、远离这些危险事物,比如:不要去玩火,不要离水边太近,不要喝太烫的水,不能互射弹弓;不爬树;不从高处往下跳;吃东西要不乱往嘴里乱塞等,总之,利用谈话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幼儿真正意识到什么是危险的,怎样做才安全。
2.让幼儿认识了解常见的安全标志
通过一些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让幼儿认识到他们可能遇到的危险和伤害,让他们了解在家庭、幼儿园、社会公共场所存在着潜在的危险,使他们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什么危险,怎样做能避免危险的发生或者减少危险。幼儿园可以通过多渠道来向幼儿传授安全意识的理念,可利用校园的每一处、每一点,来设计安全标志,让幼儿认识、知道、了解这些安全常识。比如在班内的电视机及电源开关上做标记:告诉幼儿禁止触摸;窗台上做的标记:告诉幼儿禁止攀爬;在活动区安全角,摆上了一些急救模型,如救护车、救火车、警车、固定电话、手机模型等;贴上了安全图、110、120、119标记。
3.从现实生活案例入手加强孩子的安全认知
我们每天所处的生活空间很大,接触的人也形形,良莠不齐。面对周围的环境,幼儿完全没有独立分辨的能力和清晰敏锐的鉴别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利用一切时机,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来告诉孩子,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美与丑、什么是对与错。比如,我们可以取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通过讲故事来提高幼儿的安全认知能力、自我防范意识及安全保护能力。
总之,通过对幼儿有意识的日常安全教育,不仅可以避免一些意外伤害与不幸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幼儿自身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为幼儿安全行为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创设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
这就在于环境安全的创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每个幼儿提供学习与表现的机会。古人云:“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可见,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还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也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潜移默化地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丰富幼儿的安全知识。
1.精心创设环境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环境的创设,应本着生动、直观、形象、综合性的原则,潜移默化地让幼儿获取安全知识并受到安全教育。比如,园内的墙绘,可以设计一些孩子喜欢的卡通人物、色彩艳丽的图案,还可以漫画的形式,手绘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引起幼儿的注意。如:“司马光砸缸”“小红帽”等,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安全知识。此外,要定期检查、修理幼儿园的室外环境设施。具有安全隐患的地方,要贴上安全标记,这样可以提醒幼儿自身要注意安全。
2. 率先垂范安全教育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己的言行来感染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教师的榜样作用化腐朽为神奇,讲抽象的安全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幼儿易于接受。如玩滑梯前可以先让幼儿观看《橡皮膏小熊》等一些安全情境表演,之后要针对情境剧里的情形,告诉幼儿哪些是安全的行为,哪些行为不可取。在玩之前,还要反复告诫提醒幼儿正确的玩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蒙台梭利曾说:“我听了我会忘记,我看了我会记住,我做了我会理解。”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用自身的教育行为去感染每一个孩子。
三、家园共育,合力幼儿安全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儿更多的时间是和家庭成员生活在一起的,有的家庭对幼儿的安全没有足够重视,家长对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险心理未加防范,非常容易导致意外的发生。例如:家中物品随便摆放,让幼儿能够触摸到并随便拿去玩耍;如把打火机放在茶几上,非常容易让孩子拿去玩,引起家庭火灾。有的家里药品、杀虫剂等物品随意放,幼儿经常发生误饮、误食的现象。因此在家庭中开展安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1.提升家长的安全意识,加强合作配合
首先召开家长会,内容涉及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目标、计划以及如何配合等。其次下发问卷表,通过家长如实填写幼儿在家的自我保护情况,以便从家长反馈的信息中发现问题。最后园内宣传,幼儿园开设家园宣传栏,定期更新有关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小常识,以及一些正确的突发事件的安全应急处理措施等。通过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安全教育就会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家长要加强幼儿安全实践,强化幼儿安全意识
【关键词】幼儿园;社会课程
一、利用社区资源作为幼儿园社会课程资源
(一)有选择地开发利用社区资源作为幼儿园社会课程资源
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在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时,依据社会课程构建的目标、内容,不断生成主题内容,丰富幼儿主题学习的内容。我们在对社区的教育资源进行筛选时,根据主题开展的进程和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适宜的教育资源。其次,社区教育资源是为幼儿主题学习活动服务的,只有在幼儿主题活动的基本内容与社区教育资源相对应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性学习活动的开展。社区资源为教师支持引导幼儿探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宝藏,为幼儿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物质基础。充分了解社区资源,挖掘社区资源潜在的教育价值,构建幼儿与社区资源互动的平台,及时满足幼儿的学习热情,支持幼儿的探究需求,有助于促进主题活动的进一步生成和深化。
二、让幼儿社会领域课程与真实社会形成互动
《指南》中指出:“每个儿童从出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构成了其身心发展的重要内容”、“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其实质在于促进儿童社会化,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性与个性品质。社会化与个性化是在同一个过程中进行的”、“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既是幼儿社会学习的目标内容,又是其社会学习的基本途径。只有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幼儿才可能形成积极的交往态度、基本的交往技能和对人对己的正确认识与态度;也只有在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才可能了解社会行为规范并自觉遵守,也才可能体会到自己与所在群体的密切关系并形成归属感。”《指南》给我们的教育探索以明确有力的指引,我们的教育应该来源于生活,只有贴近于生活的互动教育,才能让孩子产生应有的共鸣。
(一)幼儿同家长的互动
家长不但是家园共育中的响应者、参与者,更重要的还是教育者。因此,我们邀请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来,进一步丰富社会性领域教育的环境,共享课程建设的过程。幼儿园可以让家长参与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组织的各种活动,家长与园方共同筹备,一起讨论活动对象,布置活动场地,再也分不清谁是主体,谁是客体。而是教师、家长、孩子成了有机的三位一体。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开阔了视野,并掌握了各种不同的观察、探索的方法,经常发现新问题。同时,也使亲子关系更为融洽,促进父母教育的一致性,有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
(二)幼儿同社区的互动
幼儿园周围环境的优势,成为我园幼儿生活、学习的活教材,能有效地让幼儿与环境亲密对话。如孩子们到社区为老人们表演节目,培养幼儿良好的“尊敬老人”的良好品德。发现社区存在个别人环境意识薄弱,不爱护绿化的现象,幼儿园里的“环保小卫士”们走进社区,开展“社区是我家,美化靠大家” 的活动,分发宣传单、悬挂环保标语牌、宣传环保小常识等,活动有效地促进了社区工作的互动,培养幼儿的社会性情感。
三、以科学的方法,为课程的实施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
(一) 建立家委会,为家园合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为了让家长委员会在幼儿园社会性课程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使家长的力量真正成了我园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幼儿园可以聘请各班重视学前教育、关心子女成长,热心集体工作的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凡幼儿园工作计划、重大活动均由“家委会”配合共同商量完成,促进了幼儿园的民主管理和教育改革。在家委会的组织、发动下,家长既是幼儿园的参谋,也是幼儿园的主人,为办好幼儿园出谋献策,做出大量实事。比如配合幼儿园组织“家长沙龙”、“亲子活动”、“家长助教”、“环保宣传活动”等。
(二)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提升家园合作能力
探索家长“走进校园”是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的又一项举措。每学期初,对家长的兴趣、特长、工作性质等进行全面的调查。根据家长的特点,有意邀请一些家长到幼儿园当“老师”,如请当医生的妈妈到园个孩子们讲讲如何保护牙齿和眼睛、请当交警的爸爸给孩子们讲讲怎样做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等等,来自各个行业的“老师”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素材,使孩子们开阔了眼界,获得了一些社会知识和经验,促进孩子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