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医基础理论解释范文

中医基础理论解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基础理论解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医基础理论解释

第1篇:中医基础理论解释范文

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而是缺乏正确的、科学的、有效的政治知识的学习方法。在思想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将课本中的知识点和理论知识背诵下来就能够接受考验的。在思想政治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如何驾驭思想政治知识并灵活地加以运用,要将理解和记忆结合起来,通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真正提高思想政治知识的运用能力。学生想要正确熟练地做到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就需要在学习中多下工夫,多用心去理解和探索,从而提高政治知识学习的效率。

一、重点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确保学习效率的提高

学习效率的高低,除了教师正确地引导和学生的刻苦努力之外,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就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因此,教师在重点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起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确保学生掌握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

首先,要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利用教材中呈现的知识点来构建知识体系和知识网络结构,在宏观上能够主观地驾驭知识。我们所学的思想政治知识并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它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和应用性,因此我们一定要运用课本中和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就是学生的一个实践过程。思想政治知识的实践过程并不能局限于试卷中的“纸上谈兵”,一定要让学生在现实中应用,注重学生对知识和感性材料的积累。在长时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那些政治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都是具有广博知识的学生,因此,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在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多积累知识。

其次,教师也要重视对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强调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同时也要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学习的思想政治知识不但要知道是什么,怎么回事,还要知道其中的原因和道理。要引导学生从多个层面和角度来理解、分析和运用知识。最后,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是运用知识服务于我们的生活,而不是死板地将知识记录在脑海中就可以的。为此,我们在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相同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和辩证能力。确保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做成正确的选择。

二、重视学生的质疑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

在现代教学理念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帮助学生解除疑惑,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灵活地运用。在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觉得这门学科知识很抽象,离自己的学习生活很遥远。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帮助学生打消这一念头,让学生把思想政治知识作为创造性思维的来源。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和联想,并且提出自己的问题。即使学生的问题非常简单或是常见,教师也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很多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都是源于质疑的开始,“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思想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只要学生能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就会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这样教师才能够有效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过程,才能够让学生寻找到正确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开阔自己的视野,发散思维能力

思想政治知识是最有实效性的一门学科知识。想要顺利地学好思想政治这门学科,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经常性地关注当下的新闻事件,掌握近期发生的重要事情。思想政治学习好的学生都是平时经常关注国内外大事的学生。特别突出的表现在实事考试中,这些学生的答案都比较简明扼要,是最前沿的观念和想法。这正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储备了很丰富的知识,掌握了最新鲜的思想和观念,自己的思维方式也变得更加开阔和分散。

生活每天都在注入新鲜的“血液”,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就会使教材中内容不能够及时地反映现实内容,造成了知识和现实相脱节的现象。针对这种现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需要使学生特别关注生活中的改变,及时把最新的思想补充到课本知识中来。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的思维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学生的观念能够紧跟前沿。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多加关心国内外的大事,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四、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增加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中谁能够最快地得到最新的信息并将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加工,谁就会有希望获取最后的胜利。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养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的习惯,让学生习惯用网络查询和搜集资料,突破书本和课堂的限制,能够用各种方法和渠道来丰富自己的信息储备,极大地扩充自己的知识量。通过网络的信息平台来了解最新的思想政治动态,开阔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的见识,并且能够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选择适宜自己的,能够帮助自己理解思想政治知识的信息,并且有机会和同学及教师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念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第2篇:中医基础理论解释范文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共同体障碍;优势与不足;研究路径及特点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002-02

引言:随着我国中医基础理论的正式建立以及着手研究,迄今为止60余年的甲子轮回、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从最初的中医经典理论基础研究、梳理以及构建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到现在的多学科性的专题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同时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就目前中医基础理论的整体研究来看,其在理论研究的基本原则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严重的阻碍了我国中医科学的发展。因此,应该加强中医与现代医学相关学科紧密联系,促进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新内涵的建设,从而能够推进具有中医特点的新兴医学理论学科的发展。

1 清醒认识中医所遭遇的共同体的障碍

中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医学体系,在中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在文化、方法论以及中医基础理论体系方面的原因,我国的中医基础理论在研究过程中存在前所未有的共同体的障碍,下面就共同体障碍的具体表现进行简单的分析:

1.1 科学共同体的障碍。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科学共同体障碍,指的是中医学方面形成的理论、方法难以与目前的大科学体系相融合发展,直接导致了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缓慢,也使得中医学基础理论在实际的研究发展中难以形成理论、技术以及实践三者相结合的循环发展机制,从而影响了中医学整体的发展。

1.2 受众共同体的障碍。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目前我国的民众接受的医学理念和知识,基本都是建立在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的西方医学上,对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根基的中医学术却不是很了解。由于中医医学发展缓慢,而西医却在普及和发展,我国作为中医的发源地,民众对于中医的任课也兴趣不高,从而影响了中医学术研究的的社会地位,以及心理地位,进而对中医的发展以及潜能的开发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2 正确评价中医基础理论的优势与不足

正确的评价中医基础理论的优势与不足,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即从理论的分类、理论的发生以及理论的推演结果进行评价,下面就此进行简单的分析阐述:

2.1 从理论的分类评价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理论主要是由科学理论、数学与逻辑理

论三部分构成,其中科学理论主要指的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也即是对于事物的客观看法和评价,数学理论是是从数学的基础之上对事物进行规律性的认识,逻辑理论指的是对事物进行客观的逻辑认证。就中医基础理论来看,其在科学理论方面还是具有较大的优势,其本身具有中医,中药的基础性体系,而在数学理论以及逻辑理论方面则是较为欠缺,这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2.1 从理论的发生评价中医基础理论。通过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构成的仔细研究分析,

我我们可以得知中医学的推理发生是以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的思维模式为基础,这也可以说明中医学基础理论并不是以经验成分与模式推演所形成的非经验成分的混杂,而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中运气学为基础,这也使得中医学从发生的角度来说,优势在于理论性较强,不足之处在于缺少必要实践,因此,在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应对其中的模式与经验的成分进行判别,尽可能的应用现代实证科学方法进行研究。

2.3 从理论推演的结果评价中医基础理论。 任何的科学理论,都是具有解释、预见两项功能的,这也是科学理论对客观事物进行本质和规律性总结的基础。在中医基础理论中,传统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主要是以中国古典的“运气学”为基础。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形成不仅仅具有经验性的概括总结,同时还具有各种模式的推演,这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优势,但这也影响了中医基础理论对现代临床医学的指导。

3 明确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路径及其特点

就目前我国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路径来看,主要还是由理论研究、临床总结、实验研究这3种路径构成,下面就这三种路径及特点进行简单的分析:

3.1 理论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理论研究路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中国古代相关的中医文献为基础,从演变的规律,体系结构以及病证论治用药规律等方面进行研究。该路径的特点在于难以形成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可持续性以及中医的理论、技术以及实践的循环机制。 二是以中医理论现代研究文献为基础,进而进行梳理、总结以及详细挖掘研究。该研究路径的特点在于局限性,难以对中医理论进行整合集成。

3.2 临床研究。临床研究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形成的重要途径,临床研究简单来说就是根据病情实际进行总结,该路径的特点在于因为现代医学的进步,导致临床研究

的实践机会越来越少,难以真正在中医的临床实践经验中总结提炼科学的中医基础理论。

3.3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当代医学理论研究的主要方法,实验研究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实验,可以对一些医学理论进行验证,但是对于中医医学来说,中医理论是以“象”思维作为基础理论构建的基础,西方医学则是以还原论作为指导思想,因此,在实验之中如何融合这两种不同思维的思想,这是实验路径存在的最大问题,也是中医理论中的科学问题。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是我国中医医学学术研究中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最为艰难的部分,因此,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而言,政府及中医相关的机构应该持着开放的态度,欢迎社会以及各个医学研究机构的参与。在中医基础理论的具体研究方面,应该在继承经典的中医基础理论科学的基础之上,努力创新,用中医现代化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思想,同时加强中医学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加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研究,寻找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现代科学的结合点,从而加速我国中医的发展,推动中医科学的发展与更新。

参考文献

[1] 邢玉瑞. 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的内涵探讨[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12). 2473-2474

[2] 林德宏,张相轮. 东方的智慧[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605.

[3] 王庆其. 黄帝内经理论与实践[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11.

第3篇:中医基础理论解释范文

【关键词】 中医基础相关课程;优化整合;调查问卷;分析探讨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以及《内经选读》三门课程均为中医基础相关课程。笔者针对这三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多有交叉,存在内容界限不清[1],不必要的重复过多及个别地方有知识点的遗漏等问题,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优化整合这三门中医基础相关课程的想法及建议,进而分析探讨优化整合三门课程的具体方法。

1 调查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选择的是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及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方向)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共100名。选择这部分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是因为他们已经系统地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以及《内经选读》这三门中医基础课程,对课程设置比较了解,因此具有发言权。

1.2 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2]。共发出问卷调查100份,收回100份,均为有效问卷。问卷设计是针对调查者的自然情况、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学时分配以及教学方法分为4个板块,共15道选择题。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自然情况

第1、2题为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自然情况的统计:100名学生中,中医学专业的有56名,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有44名,均系统学习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以及《内经选读》三门课程。

2.2 教学内容

第3、4、5、6、10、12、14、15题为有关教学内容的调查:第3题为你认为在这三门课程的内容上是否存在多处交叉、重复?85%的学生认为三门课程的内容上存在多处交叉、重复;第5题为你认为三门课程的交叉之处有必要反复重复吗?82%的学生认为三门课程内容上的交叉之处没有必要反复重复;第6题为你认为将以上三门课程重复的内容做出明确界定合理分工是否有必要?85%的学生认为将三门课程重复的内容做出明确界定合理分工是有必要的。这三项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这三门中医基础相关课程在内容上存在多处交叉、重复,且交叉的这部分内容没有必要反复重复,将三门课程重复的内容做出明确界定合理分工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4题为若三门课程中存在多处交叉、融合,哪两门课程的交叉处更多?55%的学生认为《中医基础理论》与《内经选读》的交叉处较多,36%的学生认为《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诊断学》的交叉处较多,9%的学生认为《内经选读》与《中医诊断学》的交叉处较多;第10题为《中医基础理论》的脏腑病理部分与《中医诊断学》的脏腑辨证部分存在重复较多,你认为应该在哪门课程上详细讲述?75%的学生认为应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上详细讲述;第12题为《中医基础理论》与《内经选读》在引用内经原文上重复较多,你认为在《中医基础理论》上有必要详细讲述吗?80%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重复讲述;第14题为《中医基础理论》授课时会遇到很多中医专有名词,有一些名词在《中医诊断学》以及《内经选读》两门课程中都会涉及到,教学时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授课时详细介绍,还是留到其他两门课程中再进行介绍?77%的学生认为应该先介绍,不然不明白含义影响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第15题为经络循行这部分内容,目前《中医基础理论》是以白话文进行讲解,而《内经选读》则不进行介绍,有关十二经脉的循行的原文是一个遗漏的知识点,你们认为应该在哪门课程上进行介绍?76%的学生认为应在内经课详细介绍原文。这五项结果显示认为《中医基础理论》与《内经选读》存在交叉、重复较多的学生最多,而且大多数学生认为应该在《中医基础理论》详细讲述的脏腑病理部分;而且多数学生认为《中医基础理论》授课时遇到的中医专有名词,授课时应详细介绍而不应留到其他两门课程中再进行介绍,否则不明白含义影响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中医基础理论》则没有必要详细讲述十二经脉循行的原文,而应该在《内经选读》进行详细介绍[3]。

2.3 学时分配

第8、9题为有关学时分配的调查。第8题为你认为这三门课程的学时数设置是否合理?71%的学生认为不合理需要进行重新调整;第9题为若是将一门课程的学时数增加,你认为应该增加哪门课程的学时数?75%的学生应该增加《中医基础理论》课的学时。这两项结果显示认为这三门课程的学时分配不合理的学生占多数,其中认为应增加《中医基础理论》学时数的学生较多。

2.4 教学方法

第7题为你认为由三名教师分别讲授这三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好,还是由一名教师连续讲授这三门课程的效果好?有65%的学生认为由一名教师连续讲授这三门课程的效果好。第11题为如果《中医诊断学》在介绍脏腑辨证时,采取引导同学们复习《中医基础理论》中脏腑病理表现入手,进而归纳出具体证候特点,这种启发式地教学方法是否优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有80%的学生认为这种启发式地教学方法优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第13题为对于《中医基础理论》与《内经选读》重复的内经原文,采取讲授《中医基础理论》时简单带过,而详细介绍原文中蕴含的医理;《内经选读》授课时以介绍文理为主,对于医理部分可以在中医基础介绍的基础上进行拔高和深入介绍,这种教学方法好吗?76%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好[4]。   3 方法探讨

3.1 重新修订三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

组织3个教研室的任课教师认真研究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吃透教材,对三门课程之间重复的内容做出明确界定,进一步做出合理分工,既要解决交叉重复又须有机衔接,并补充遗漏的知识点。重新修订三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针对《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诊断学》在脏腑辨证方面存在较多的重复,采取《中医基础理论》中详细介绍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在《中医诊断学》则在介绍脏腑辨证这部分内容时,以引导学生复习《中医基础理论》中讲过的脏腑病理表现入手,加上四诊中的舌诊和脉诊即推导出了脏腑辨证的证候特点。这样既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又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的发展。对于一些《中医基础理论》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难懂的中医术语,如果在《中医基础理论》中详细介绍过了,在《中医诊断学》中则不必过多重复。对于《中医基础理论》与《内经》中都提到的重点原文,在中医基础授课时主要引用内经原文进行解释中医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侧重介绍医理部分。由于《内经》是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之后的提高课程,学生通过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已经了解了一些中医基础知识,所以内经课程主要是深化中医理论体系,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内经选读》授课时除介绍文理以外,对于医理部分应在中医基础介绍的基础上进行拔高和深入展开。对于经络循行这部分内容,则明确了由《内经》进行讲解原文并要求学生背诵而《中医基础理论》用白话文进行简单介绍。这样既可以减少重复,又可以避免知识点的遗漏[5]。

3.2 培养教师能够讲授三门课程

通过组织3个教研室的教师互相听课、集体备课,并共同研究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每名教师都能够兼上其他两门课程。这样由一名教师同时讲授三门课程,可以清楚地掌握哪些地方在《中医基础理论》中讲过了,或者将要在其他两门课程中详细介绍,这样可以最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使这三门课程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课程设置更加合理[6]。

3.3 设立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

实验组班级由一位教师在第一学期上中基课,第二学期上中诊课,第三学期上内经课。对照组三门课程分别由三位教师讲解。通过采取问卷调查,召开学生座谈会、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以及学生考试成绩分析,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云海,张雪荣.论中医经典课程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2):101102.

[2]郑熙春.统计调查问卷的简化探讨[J].首都经贸大学学报,2007(6):57.

[3]程 革.关于中医经典医著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医药导报,2005(6):80.

[4]陈彩燕.论整合课程与分析课程的并存关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9124.

[5]施静翰.论课程的分化和综合[J].基础教育研究,2001(9):79.

第4篇:中医基础理论解释范文

[关键词] 中医药基础理论;经络脏腑;脏象;中药药性;超分子;化学;物质基础;方证关联;中药;中药复方;气析;中医药现代化

[收稿日期] 2013-06-09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073142,81173558,81270055);国家博士点基金项目(20124323110002);湖南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1JJ2055);湖南省教育厅十二五药学重点学科项目

[通信作者] 贺福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中医药超分子机制及数理特征化研究工作,Tel:(0731)5381372,E-mail:

超分子化学(supramolecular chemistry)根源于配位化学,有人称之为广义配位化学(generalized coordination chemistry),是30多年来迅猛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它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紧密相关,是当代最前沿的化学研究领域之一。这个领域起源于碱金属阳离子被天然和人工合成的大环和多环配体,即冠醚和穴醚的选择性结合。1967年C J Pederson报道了冠醚配位性能的发现,揭开了超分子化学发展的序幕。1973年,D J Cram基于在大环配体与金属或有机分子络合化学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以配体(受体)为主体,以络合物(底物)为客体的主客体化学。超分子化学概念和术语是1978年J M lehn模拟蛋白质螺旋结构自组装体的研究内容而引进的,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大环与主客体化学而进入了所谓“分子工程”领域,即在分子水平上制造有一定结构的分子聚集体而起到一定的特殊性质的工程,并进一步提出了超分子化学即“超越分子的化学”的概念。“基于共价键存在着分子化学领域,基于分子组装体和分子间键而存在着超分子化学”是对分子与超分子化学的中肯诠释。自从1987年Pederson,Cram和Lehn因为对超分子化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获得该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以来,超分子化学便蜚声世界,受到了科学界和大众的广泛关注[1]。

分子化学是原子之间通过化学键作用形成分子,是以分子为研究对象的化学,可称为特征化学;而超分子化学是以多种弱相互作用力而非化学键为基础,是由多个分子通过这种弱的分子间非共价键的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的化学,和原子间由化学键作用而形成分子的化学不同,超分子化学是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科学,也可以称为表观化学[2-3]。

超分子化合物是由主体分子和一个或多个客体分子之间通过非共价键作用而形成的复杂而有组织的化学体系。主体通常是富电子的分子,可以作为电子给体,如碱、阴离子、亲核体等;客体是缺电子的分子,可作为电子受体,如酸、阳离子、亲电体等。超分子体系中主体和客体之间不是经典的配位键,而是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即氢键、主客体作用、静电作用、π-π堆积作用等,其键能大约为共价键的5%~10%,且具有累加性,但形成的基础是相同的,都是分子间的协同和空间的互补,因此可以认为,超分子化学是配位化学概念的扩展。

中医药基础理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同疾病临床斗争的结晶,其正确性与科学性不容置疑。众所周知,中医药理论是建立在对人体有序的多分子群作用基础上的宏观规律表征,长期以来大家多是从宏观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对于能否从微观物质基础层面找到诠释物质基础多持否认的态度,并且认为这是中医药理论区别于西医的固有特点,这些观点容易强化“中医药不存在微观物质属性”的观点。这主要有2个原因,一是中医药长期的宏观思维阻碍了以体现中医药理论为核心的微观物质的寻找,从思想上固执地认为找不到,也不想怎么找到,这多体现在中医药院校的人才思维之中;二是长期寻找无果,由于对现代非医学科学缺乏系统而精心的学习,没有找准现代非医学科学理论,只牵强附会地将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凑合,多借助现代科学仪器设备从“静态”的角度进行人体观察,却试图找到能反映宏观“动态”中医药理论的微观物质基础,其结果注定要失败,这多体现在非中医药院校的人才思维之中。由于中医药理论的微观物质运行规律长期不明,累遭非中医人士的诟病,因此能否从微观层面找到中医药理论化学作用的本质规律是能否诠释中医药理论并为现代社会所接受(所谓的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长期萦绕在作者心头。近年作者在研究网络药理学的成分群与网络靶点的作用规律、在研究中药“穴药”法归经理论、在研究单成分的构效关系时,首次接触到了超分子化学,发现两者有天然渊源关系,这种大小分子群间作用的印迹模板(钥匙)关系理论正是整合人体“海洋般”分子群相互作用而表现出的宏观规律,阐述中医药理论的“不二法门”理论。因此,本文先从超分子化学的研究现状入手,然后与中医的经络脏腑理论与中药药性理论结合,剖析人体大小分子群作用的超分子运行规律,证明能从微观物质作用规律层面上勾画出中医药基础理论,据此可提出中医药基础理论微观与宏观现代化的途径与框架图。

1 超分子化学的研究现状

1.1 超分子化学研究的3个阶段

超分子化学研究经过了主客体化学、分子识别化学和自组装化学3个发展阶段。主客体化学是以主体洞穴包裹客体小分子而形成超分子,为超分子研究的起初阶段,只追求特异的非化学键组成的超分子特异性结构;分子识别化学与医学有历史渊源,早源于免疫学的抗体与抗原识别化学,抗体依抗原表面决定簇识别而合成抗体,两者结合可形成巨大的超分子;自组装化学是基于既有氢键供体又有氢键受体的易形成氢键的分子,或基于既有电子供体又有电子受体的易形成传荷络合物分子,当这种分子以特定的结构存在时会自组装成高分子聚合物。当然,这3个过程不是严格的顺承关系,而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关联的。例如,在模拟细胞膜的研究中,超分子化学家就同时运用了主客体化学和超分子自组装化学的知识和手段。荷兰的Reinhoudt率先提出了分子印刷板(molecular-printboard)的新概念[4],即将修饰有主体分子(自组装单分子层)的表面作为分子印刷板。这种富集了大量主体分子的表面像自然界的细胞膜一样具有表面识别位点,在这种表面上,客体分子通过超分子相互作用可以有效定位。由超分子化学研究的3个阶段可知,其理论将对中医药基础理论的解释将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2 超分子中的主要主体化合物

超分子的主体化合物是指构成超分子印迹孔穴(通道)的化合物,其中潜在特异的可结合的模板分子,两者为钥锁关系。在超分子化学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主体分子被发现或者合成,目前经典的超分子化学中的主体化合物如下。

1.2.1 冠醚配合物 这是最早发现和研究的化学超分子物质。冠醚一般是具有(CH2CH2X)重复结构单元的大环化合物,其中X代表杂原子。从环上所含杂原子来看,冠醚化学己从最初的全氧冠醚发展到硫、硒、氮、磷、砷、硅、锗和锡等杂冠醚。冠醚化合物都具有确定的大环结构,不像一般非环配体那样,只是在形成金属配合物时才形成环[5]。

1.2.2 环糊精和环糊精包合物 环糊精(cyclodextrin,CD)也称作环聚葡萄糖,是由若干D-吡喃葡萄糖单元环状排列而成的一组低聚糖的总称。它具有圆筒状疏水性内腔和亲水性外沿,与柔性的开链类似物相比具有特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Villiers于1891年通过用酶降解淀粉发现了环糊精并分离出来,1904年Scharidinerge表征它们为环状低聚糖,1938年Freudenberg等把它们描述成吡喃葡萄糖单元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构成的大环化合物。迄今为止,己有不少专著与若干长篇综述、多于1 400个以上的专利和数以千计的文章描述环糊精及其包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在药剂学上已有广泛的应用,多采用β-环糊精。含有环糊精结构的自组装体己经被应用到分子识别[6]、药物输运[7]、超分子凝胶[8]和微反应器等领域。我国著名化学家徐光宪院士曾经特别指出环糊精超分子科学是21世纪化学领域11个突破口之一[9]。

1.2.3 杯芳烃 杯芳烃是一类对位烷基苯酚通过亚甲基在酚羟基邻位连接而构成的一类大环化合物,是酚醛树脂缩合的环状化合物。最有代表性的是20世纪40年代Zinke等用对叔丁基苯酚和甲醛在氢氧化钠存在下加热得到的由对叔丁基苯酚结构单元和亚甲基交替连接的四聚体。该化合物的分子模型表明它的形状像一个杯子或花瓶,故称之为杯芳烃。在杯芳烃p-tert-butylcalix(n)-arene的杯状结构底部紧密而有规律地排列着n个酚羟基,而杯状结构的上部具有疏水性的空穴。前者鳌合和输送阳离子,后者则能与中性分子形成配合物。由于杯芳烃的这种独特的结构,离子和中性分子均可作为其形成配合物的客体。

1.2.4 瓜环 瓜环是一类由n个甘脲单元和 2n个亚甲基桥联起来的大环化合物,具有刚性疏水性穴腔及亲水性端口的特殊结构,与客体作用后有可能改变客体物质的理化性质,使得瓜环成为超分子化学的重要主体之一。瓜环作为一种潜在的药物运转、缓释或控释载体,药物与瓜环作用后,可显著地改变药物性质。瓜环是继冠醚、环糊精和杯芳烃等大环化合物之后的一类新型大环化合物[10-11]。

1.2.5 其他类型的大环化合物 ①葫芦脲:由尿素、乙二醛和甲醛之间的简单反应获得的大环化合物[12]。葫芦脲与环糊精或其他大环化合物相比,其另一特征是具有更加刚性的结构;②卟啉和酞菁:卟啉是在卟吩环上拥有取代基的一类大环化合物的总称。卟吩是由4个吡咯环和4个次甲基桥联起来的大π共轭体系;卟吩分子中4个吡咯环的8个β位和4个中位的氢原子均可被其他基团所取代,生成各种各样的卟吩衍生物,即卟啉。酞菁是与卟啉结构相近的大环化合物。卟吩环“中位”上的碳原子被氮原子取代即为酞菁。环上未曾和氢结合的氮原子可以接受2个质子,形成正二价离子;已和氢结合的氮原子又能给出2个质子,形成负二价的离子,而同正价的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卟啉和酞菁阴离子对过渡金属离子有很强的配位能力[13];③环肽:环肽是以多个氨基酸的肽键构成的环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已报道的环肽大多来自于海棉状和海洋中的节肢动物等低等生物中,实际上环肽和类环肽也广泛存在于微生物、真菌、藻类和高等植物,并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此,还有杂多酸类、多胺类、树状、液晶类等超分子化合物[14]。

1.2.6 人体巨复超分子体 首先人体内的单分子、超分子通过自组织、自组装、自识别与自复制组成一定功能的超分子,在众多小分子模板基础上进行超分子主体结构的合成,如参与的各种生化代谢反应酶合成、基于氨基酸的蛋白质合成、基于葡萄糖的肝糖元合成,基于核苷酸的DNA,RNA合成等。这此合成的超分子主体又以亚单位合成巨大功能性超分子主体,众多功能性巨大超分子主体组成细胞器,众多细胞器构成细胞,然后通过自我复制分化成各种功能类型的细胞,再联接形成器官组织,最终构成整个人体。在这个多级的超分子主体生成过程,母体超分子保留了子体超分子的印迹模板,因此人体就是一个拥有各种层次印迹模板,按一定的空间孔穴通道结构进行联接所形成的巨复超分子体。

1.3 超分子的结构与作用的主要特征

1.3.1 超分子结构的主要特征 由上述的主体化合物可知超分子结构特征有:①超分子是主体与客体两部分分子组成的非成键化合物,可以结合也可以脱离,主客体分子存在一定的分子构象关系,两者结合程度由构象决定;②主体分子中存在一定形状的孔穴,容纳与孔穴模板相同或相似小分子,不相同或不相似的小分子难能进入孔穴或结合不紧,两者存在钥锁关系;③超分子主体之间可结合形成更大的超分子主体化合物; ④主体分子可以环合生成封闭孔穴,也可非环合聚合成开放孔穴,以螺旋状、片状、胶束、纳米囊、聚合亚单、细胞器及细胞等各种形式,由小分子到大分子形成各种超分子聚集主体;细胞是庞大超分子聚集主体体系,人体更是巨复超分子聚集主体体系,包含了从单分子到各种超分子聚集体的通道结构与印迹模板;⑤各种层次的超分子主体化合物以特定的孔穴模板相连,形成经络脏腑,组织器管,能与相一致的模板小分子进行作用;⑥超分子的主体与客体结合后形成的超分子,会改变主客体分子的性质,宏观上会表现出小分子在主体分子中的迁移、理化性质的各向异性,同时主体分子的理化性质也会发生变化。

1.3.2 超分子作用的主要特征 具有分子间的自组织、自组装、自识别和自复制。

自组织:分子自组织通常指许多相同的分子,由于分子间力的协同作用而自动组织起来,形成有一定结构但数目可以多少不等的多分子聚集体,有以下特点:①包括在空间上或时间上都表现出自发的有序性体系;②包括空间结构和平衡结构和非平衡的结构两者的瞬间动力学的有序性,结构的有序性,结合的非线性化学过程的有序性及能量流动和时间方向上的有序性;③仅仅限于非共价键的超分子层次;④多组分在分子组分间由分子识别或在动力学过程中产生特殊相互作用,表现出超分子的自组织和长程有序性,从而形成多分子有序体。简而言之,就是越有序,组织性越好。如分子层、分子晶、体膜、液晶、胶束、胶体、细胞器、细胞等都是自组织的有序体,人体更是自组织的有序体。

自组装:自然界中存在众多的自组装作用,在生物过程中,基质和蛋白质受体的结合,酶反应中的锁钥关系,蛋白质-蛋白质络合物的组装,免疫抗体抗原的结合,分子间遗传密码的读码翻译和转录,神经递素诱发信号等。自组装体包含了①分子识别:主体有选择性地识别客体并以某种方式与客体配位形成化合物。②分子催化:自组装的超分子配合物具有反应性和催化作用,体现高效能、高选择性。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酰基转移、β-消除、C-C键形成及断裂等可在特定的酶中进行[15]。③分子转移:组装后的超分子常能促进光子、电子或离子的传递。

自识别:分子在自组装过程会产生自识别。这是在主客体体系中,主体有选择性地识别客体并以适宜的形式形成主客体化合物,亦超分子体系,与没有相互作用的主体和客体的混合物相比,这种超分子体系体现出不同的特性。主体识别各种客体的主要方式有与主体空穴的大小形状匹配、配位点特性及数目、配体种类与数目、电荷强弱等。

自复制:超分子的自复制作用就相当于DNA 的自复制。对于后者,首先是DNA 双螺旋的两辫拆开,两根母辫即形成模板,它们的复制原理是一样的。

1.4 超分子的研究与检测手段

现阶段超分子化学的目标主要集中于超分子形成中的机制及应用研究,如确定分子间作用力的协同;研究分子识别与位点识别的机制与过程;研究不同结构层次的组装体、组装过程及组装方法,尤其是生物活性体系及低维体系的组装,自然界的自组装,以及超分子体系中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等等。

由于主客体分子间包合作用力的主要来源是分子间存在的范德华力、疏水作用力及氢键作用力等,超分子体系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力的理论研究目前常用的方法有量子化学和统计热力学2种。量子化学方法主要在电子结构水平上准确地研究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力,可望在深层次的理论水平上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16],用于超分子体系弱相互作用力研究的量子化学方法有abinitio,HF,SCF,MP,DFT等方法。热力学方法主要是研究超分子中的主客体作用的形成随着温度变化的重要的热力学参数。主要主体分子、客体分子与超分子的自由能变(ΔGsup)和平衡常数Ksup,可用热力学的方法研究过程的状态函数变量[17]。用 Schneid提出的成对作用的自由能线性估算方法进行超分子自由能变(ΔGsup)的研究,可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实验方法有多种形式,用谱学方法研究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已成为实验研究的主要手段。红外光谱法:形成了超分子体系时,相互作用部位或基团伸缩振动受到影响,从而吸收峰频率发生一系列的位移,根据位移可对超分子体系间选择性作用力作半定量研究;核磁共振法:形成超分子体系时,选择性部位原子的化学环境发生变化,根据化学位移发生变化的值可研究超分子体系的弱相互作用。分子散射法:对于简单超分子体系给出精确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势函数,根据散射数据可以确定超分子体系的弱相互作用,但对复杂超分子体系无能为力;X 射线单晶衍射法:则可通过键长及键角直观地确定超分子体系的弱相互作用力,另外还有色谱法和生成热测定法。其余研究超分子化学的手段也很多,例如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电位法和色谱法等[18-21]。

1.5 超分子药物与应用

1.5.1 超分子药物研究 在药物制备、合成与发现中超分子化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①超分子动态组合化学用于药物发现:以酶、受体型蛋白等作为模板加入到动态组合库中,库中与之最有亲和力的成分就被放大,而与之无作用的成分将减少。这些放大的成分是该库中最有可能成为先导化合物的成分。②超分子载体用于药物合成:在多相合成药物时,可采用金属超分子载体形式将金属催化剂由水相转移到有机相而促进药物的合成。③包合型超分子药物制备:将主体分子包合客体药物分子制成超分子包合物,形成分子胶囊可改良药物的水溶性与稳定性。目前,多采用环糊精作为主体分子包合亲脂性药物以增加其生物利用度。如采用β-环糊精包合物包合大蒜素[22]、苯佐卡因[23]。利用环糊精制备结肠、脑、特殊细胞靶向给药系统[24]。还可用来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降低药物的刺激性与毒副作用等[25]。④印迹模板技术用于药物分离:先将被分离的物质作为模板分子与高分子材料进行聚合,然后水解释放模板药物分子。

超分子化学药物可能改变药物的稳定性和在人体的传送机制,即改进药物在体内的膜运输,使药物达到特定的作用靶点,提高和特异靶点结合的能力,提高药物的有效利用度,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因此可能开发出具有新的结构、药理、药效和剂型的药物。

1.5.2 超分子药物 对超分子药物进行了概括,主要包括以下几类①抗癌超分子药物:基于卟啉及唑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抗癌活性[26],如替加氟和硝基咪唑类卟啉[27]。替加氟修饰的卟啉化合物对肝癌细胞 SMCC-7721、结肠癌Volo细胞的体外抑瘤有较好活性。②抗炎镇痛类超分子药物:如将阿司匹林、 烟酰胺与锌离子形成的络合物超分子佛立沙后,不仅改善了阿司匹林的胃肠道刺激性,还有效地提高了其镇痛抗炎作用[28]。锌(II)-巴氯芬络合物超分子的止痛活性也强于其母体药物[29]。③抗疟类超分子药物:将青蒿素与环糊精制成络合物超分子,水溶性得到了很大改善,其口服生物利用度得到了提高。还有二茂铁喹是含二茂铁结构的抗疟类络合物,可以长期稳定的在生物体内表现出抗疟活性,已成为抗疟类候选药物[30]。 ④抗菌类超分子药物:将过渡金属与抗生素或其他潜在抗菌化合物形成的络合物大部分具有比配体本身更好的抗菌活性,如将喹诺酮类、磺胺类、席夫碱类、缩氨硫脲类和大环类与过渡金属Au(I),Ag(Ⅰ),Pd(Ⅱ)等生成超分子,从这些络合物超分子中筛选出了良好抗菌活性的药物分子。⑤抗结核类超分子药物:异烟肼是一个良好的金属离子螯合剂,能与锰(Ⅱ),钴(Ⅱ),镍(Ⅱ),铜(Ⅱ),锌(Ⅱ),镉(Ⅱ),铅(Ⅱ)及稀土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研究发现将异烟肼及其衍生物制成络合物超分子可提高其脂溶性[31-32],增强其抗结核作用。⑥心血管系统的超分子药物:将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卡托普利、尼卡地平和尼莫地平制成β-CD或HP-β-CD包结络合物,可有效提高该类药物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和溶解性等。将硝苯地平分别用2-HP-β-CD和羟丙基纤维素制成双层片剂,可通过调节二者比例来满足不同释药速率要求[33]。

由上可知,目前的超分子药物多为过渡态金属络合物和β-CD的包合物两大类,多以化学药物的形式研究报批,总体研究层次不高,作为中药及复方制剂的化学成分存在天然的超分子形式,并且中药本身就是生物体的模板分子产物,具有与人体共模板的生物相容性,因此作为超分子的中药药物的研究更有广阔的空间。

2 生物体内、中药超分子存在形式及超分子现象

超分子化学的起源在一定程度上来自生物体系,如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素是卟啉环的镁络合物超分子;血红蛋白吸收和运载氧的血红素是卟啉环的铁络合物超分子等。在生物体内,超分子的主体是各种酶、受体、基因、免疫系统的抗体和离子载体的接受位点等,客体是底物、抑制剂、抗原或者药物等。主客分子的共同协作用是产生生命现象的基础,因此可以说生命体系是一个巨复的生物超分子体系[34-35]。

2.1 糖类

可以分为单糖类、低聚糖和多聚糖类及其衍生物,有均多糖与杂多糖之分。高聚糖类的螺旋结构是开环的主体分子,可与小分子形成超分子,如淀粉与碘呈蓝色;环糊精是由5~7个葡萄糖而成的闭环聚合主体分子,可与很多分子量较小的药物形成超分子,改善药物的不良水溶性与稳定性;氨基糖类也是很好的细胞间质连接物,与脂肪、蛋白质构成细胞间孔穴通道,是构成中医经络脏腑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糖类又是很好的氢供体与受体,分子间可相互作用、结合及自组装形成超分子体系;单糖也可作为客体分子与其他的主体分子结合形成超分子体系;而多糖则可以作为主体分子包合其他中药成分构成超分子体系。由于糖类的普遍存性,研究糖类的超分子形式对解释人体的经络脏腑现象有重大作用。

2.2 氨基酸、蛋白质类

自然界中各种形式的氨基酸300左右,但能以肽键形成蛋白质的为20种,均为α-氨基酸。蛋白质是超分子主体最好的表现形式。常现的酶类及催化作用,抗体抗原反应,受体、转运体及各种离子通道均能发现超分子物质及能寻找到超分子作用踪影。蛋白质的螺旋、β-片层及四级结构形式是形成天然超分子体最杰出的代表。与糖类一样,蛋白质普遍存在,因此蛋白质的超分子形式对解释人体内经络脏腑现象具有更加重大意义。

2.3 核苷酸及DNA类

生物体的遗传信息靠核苷酸顺序结构产物DNA贮存,构成DNA的核苷酸双螺旋结构本身就是超分子物质。在DNA,RNA的合成及基于RNA信息合成蛋白质均是以超分子形式而发生作用。

2.4 苷类

苷类是糖或糖的衍生物与非糖物质(称为苷元或配基)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也是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天然产物。根据其结构中苷元、糖或糖的衍生物的存在形式,可自身结合形成各种形式的超分子,如甾醇类与甾体皂苷形成的分子复合物,金属离子与苷元的酚羟基、羧基形成的络合物,多电子苷与缺电子苷形成的传荷络合物等;同时也可与体内的大分子主体形成超分子化合物。

2.4.1 醌及苷类 这是一类分子中具有醌式结构的化合物,分子中多具有酚羟基,有一定的酸性。醌类为缺电子基团,可与供电子基团,如酚、苯胺形成传荷络合物,如氢醌复合物;也可与β-环糊精(β-CD)衍生物形成包合物,同样可被多糖螺旋形成包合物;也可与空轨道的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也易与酰胺键形成氢健络合物;也可与蛋白质形成氢键络合物等超分子。

2.4.2 香豆素及苷类 其基本骨架可视为由邻羟基桂皮酸形成的内酯,在稀碱溶液中内酯环可水解开环,生成能溶于水的顺邻羟桂皮酸的盐,加酸后可环合成为原来的内酯。主要与多糖、蛋白质等主体分子形成超分子。

2.4.3 木脂素及苷类 这为苯丙素的二聚体,本类化合物可作为客体分子与多糖、蛋白质主体分子结合形成超分子。

2.4.4 黄酮类 泛指具有2个苯环通过中间三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类化学成分。为多电子供体,可与空轨道的金属离子、氢键受体、电子受体等形成超分子;也可作为客体分子与多糖、蛋白质主体分子结合形成超分子体系。

2.5 萜类和挥发油

萜类和挥发油由异戊二烯单位构成,分单萜、倍半萜、二萜等。根据其结构不同形成超分子能力相差很大。大多可作客体分子与β-环糊精孔穴分子形成包合分子;也可自身聚合成树脂,也可形成分子复合物;也可形成低共熔物;也可与吐温等表面活性剂形成氢键复合物与传荷络合物,也可作为客体分子与多糖、蛋白质主体分子结合形成超分子体系。

2.6 生物碱

生物碱是一类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含氮有机化合物,结构复杂而多样。可作为客体小分子被包合成超分子;在酸性条件下可与重金属、有机酸、多电子基团形成复合物;与鞣质结合形成超分子;环肽类大分子可作为主体分子包合其它成分形成超分子,因此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结构的生物碱可能形成不同形式的超分子,因此生物碱应是形成各种超分子物质较为丰富的一类化合物,加上它富有强大的生物活性,因此研究生物碱各种形式的超分子对阐明中医药理论具有重大意义。

2.7 甾体类

甾体类是一类结构中具有环戊烷骈多氢菲甾核的化合物。可作为客分子进行包合,另外最重要的是β-甾醇类形成有机分子复合物超分子。

2.8 三萜类

三萜类是一类基本骨架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可作为客分子、氢或电子供受体形成超分子复合物,也可作为客体分子与多糖、蛋白质主体分子结合形成超分子体系。与糖结合形成皂苷具有表面活性作用,自已可以聚合成胶束形成超分子。

2.9 鞣质

鞣质是一类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致密、柔韧、不易腐败又难透水的超分子化合物;也可与生物碱复合生成超分子;同时自身聚合生成鞣红超分子;还可与重金属盐如醋酸铅、醋酸铜等产生超分子沉淀。因此鞣质是中药成分中最易生成超分子的一类物质。

由上可知生命体及中药中各种成分均可以以主体或客体形成超分子,是研究超分子化学,阐明生命现象的最好载体材料。

3 具有超分子载体特性的生物体决定了超分子化学对阐明中医药理论科学内涵的特殊影响

诚如前述作为生物体的人体与中药可以看成是一个由单分子、超分子、聚合超分子及巨复超分子构成的复杂体系。在由小分子构成整个人体有序超分子过程中,其超分子主体保留了客体小分子的印迹模板,形成孔穴通道结构与外界发生化学反应,进行物质能量联系,否则生命现象难以为继。当人体的各类小分子在心脏搏血功能的推动下,人体各组织器官的主体分子对客体小分子表现出机体结构的各向异性作用,亦“气析”现象。水为洗脱剂,溶于水的各类客体分子与组织器官主体分子的孔穴通道产生印迹作用,包括“分子筛、离子交换、吸附、分配与亲合色谱”的各种形式,体现出“印迹模板”特征的“气析”(由于这种作用是产生中医气的本源,并且各组织器官能能象色谱学那样区别客体分子,故定义为“气析”)现象,亦经络脏腑现象。其结果是与组织器官“印迹模板”相吻合的分子产生作用,而不吻合的分子就难产生作用。因此,中医经络脏腑理论正是对人体众多大小分子群在血液流动下所表现出各种 “印迹模板”形式的超分子印迹作用规律高度总结: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印迹模板”分子通道结构便构成了经络脏腑;通过通道结构与外界机体子体小分子作用就形成了脏象;具有与之相同或相似的“印迹模板”中药分子便构成了中药有效成分;中药有效成分与经络脏腑的印迹作用便形成了中药药性理论和功效[36];中药复方配伍又能显著性地改变这一超分子印迹作用规律,由此便形成了中医药的“理、法、方、药”基础理论的微观物质基石。

诚如上述分析,人体各个脏器与血液中的各类成分作用的选择性或偏向性,用现在的化学语言表述为分子间作用的结构因素的各向异性,亦超分子钥锁关系;而宏观上就是几千年来中医药总结出来的临床用药的药性理论。其实这种类似的作用在单分子药物与靶点的构效关系研究中已有表述,也很容易用超分子的自组织、自组装、自识别与自复制解释,但由于中医药研究者没有将其归纳总结上升到分子群间的超分子印迹作用规律,以超分子化学解释罢了。

由于与生物体具有自然渊源的中药及复方成分必然是这个巨大的超分子体系中的一部分,中医药基础理论正是这种形形的各种形式的超分子共同作用的宏观现象。因此超分子化学在阐明中医药基础理论中所蕴藏的巨大作用是其他现代科学理论所无与伦比的。据目前仅有的超分子化学知识,对中医基础理论可作初步解释如下。

3.1 经络及现象

经络的宏观属性已为大量的针灸临床治病实践所证实,但微观属性却没有完全阐明。据目前研究结果,对经络认识有:①神经系统观;②广义的经络观;③生化物质观,代表性观点有P物质的观点,细胞外基质的观点,钙离子(Ca2+)富集观点;④经络的生物物理学特性研究,表明声传播的高振声、低频声和声信号循经性,电传导的低电阻、高电容、良导络性[37],体表红外线热辐射轨迹的循经性,体表发光强度与对称的循经性,磁振动线的循经性,图象扫描(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的透射扫描图象和发射扫描图象的融合技术显示出示踪迹循经迁移线在体内的三维断层图像及立体透视图像[38])。古人采用内视的方法观察经络的走向。据上述研究结果可知,经络的组织形态学位置至今仍在肉眼观察能力之外,没有一种公认的学说进行解释,但大量的临床与科学实验表明,人体经络及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如果将目前的经络研究结果与人体超分子化学结合,由超分子的自组织、自组装、自识别与自复制的性质可以推断人体特定模板分子孔穴通道结构,亦经络的必然存在。因此人体经络的微观物质基础是:基于细胞内外巨型超分子主体物质的一定“印迹模板”分子孔穴空间有序排列通道结构;而经络现象是:基于这一通道的体内“印迹模板”分子在心脏搏血作用下,按“气析”所表现出的印迹宏观作用现象,体现出各组织器官“印迹模板”通道的各向异性。根据主体通道结构与客体“印迹模板”分子的钥锁对应关系,具特定通道结构的经络必然体现与客体“印迹模板”分子相一致的光、电、磁、热等效应。由此推知,与十四经络一致,人体的主体“印迹模板”孔穴通道大体上为14种模式,而这种微观的“印迹模板”分子孔穴通道相互混杂重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散布于各个实体脏器之中,因此相互干扰大,同时经络中的客体小分子受当时的身体状态、饮食习惯不同而变化,因此采用目前的“静态”的观察方法是很难发现其踪迹的,但如果采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超分子化学研究方法,定能找到“蛛丝马迹”,本团队现已展开了各脏器的体外印迹吸附动力学实验研究工作,结果初步验证上述假说。

3.2 脏腑理论

如果经络的微观物质基础及现象得以阐明,则中医的脏腑理论自出。心、肝、肺、脾、肾脏象系统为与心、肝、肺、脾、肾经络相似的超分子主体“印迹模板”孔穴通道结构,但可能更规则,更集中。同样六腑也与相应的经络有相似超分子主体“印迹模板”孔穴通道结构。脏腑所体现的脏象与功能也与超分子主体孔穴通道印迹作用相关,是血液中客体分子物质与组织器官主体分子“气析”作用的结果。由于五脏、六腑有各自的超分子主体物质孔穴通道,且相互混存重叠,只是在各脏器中的比例大小不同而已,所以不能用简单的西医形态学的研究来发现经络脏象,按目前西医的实体解剖器官来阐明中医药理论是行不通的。因此,对于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只能基于超分子化学,以经络脏腑与各分子所表现出的“共“印迹模板”气析”规律的研究为核心,建立人体内超分子孔穴通道、“印迹模板”、迁移规律、微观物质与宏观现象关联的新分析方法才能揭示中医药作用规律。其中小分子对经络脏腑孔穴通道的“印迹模板”规律,也就是各经络的标准“印迹模板分子”的研究尤为重要,也最为困难。

3.3 气的物质特征

中医所述气抽象而不好解释,但根据经络的微观物质基础及产生脏象的超分子印迹作用原理则变得容易解释。中医所述的气是指运行于经络脏腑主体之中的客体分子及作用关系。根据经络脏腑主体与客体的特点,可分为①元气:泛指所有经络脏腑主体之中的客体分子及作用关系,包括先天、后天所产生主、客体分子及相互作用关系。②宗气:与呼吸相关的经络脏腑主体及客体小分子及作用关系。③营气:运行于经络脏腑主体的食物客体分子及作用关系。④卫气:与免疫功能相关的经络脏腑主体的客体小分子及作用关系。⑤经络脏腑之气:运行于具体经络脏腑主体的客体小分子及作用关系。因此中医气的共同特点是所观察经络脏腑主体与客体分子的“印迹模板”特征及“超分子印迹”作用关系。根据主体与客体的作用及表现形式不同而分类,关系错综复杂,仅用中医抽象的概念难以解释和理解,若用超分子化学则变得非常清楚明了,而且还可以测定。

3.4 中药药性理论

同样中药药性理论也就不难研究了。基于与经络脏腑“印迹模板”是中药有效成分的物质基础理论,可建立超分子“印迹模板”通道法:根据各经络脏腑孔穴通道特征,建立最佳的模板分子模型,然后采用分子相似度方法,分析各分子与各经络脏腑的相似程度,再经多元统计学可以得出所含成分群的中药对哪个经络脏腑的选择性最强,效应最好,首先解决中药归经问题;再根据各经络的分布走向,分析中药成分群的升降沉浮;再研究味蕾的超分子孔穴分子模板特征并将其与药物归经结果联系,则解决中药的五味问题;再结合中药毒性效应,阐明中药有毒无毒问题;最后将中药作用规律与生物热效应关系,解决中药四性问题。因此中药与经络脏腑的超分子印迹作用规律,亦中药的归经理论既是研究中药药性突破口,也是阐明中医经络脏腑理论的突破口,而中药四性问题研究表面容易,实际最难,只有等到中医药研究方法的全部建立后才能研究,在掌握中药作用前后主、客成分的变化规律后,可建立热力学方程解决。

3.5 中医药理、法、方、药理论

当经络、脏象、气与中药药性基础问题解决,则可阐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的诊断、方剂学等基础性学科问题;构建中医药的理、法、方、药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构建起以经络、脏象、气为核心的印迹作用规律研究方法及理论体系,包括微观的经络脏腑超分子作用机制,宏观的超分子作用现象测定方法及状态函数表征体系。

中医诊断学:构建主、客体分子的“印迹模板”超分子化学作用规律的中医诊断系统,包括微观与宏观、体内与体外、宏观现象测定与状态函数表征、测算与预测等相统一的理论体系。创立适用于中医药基础理论“气析”的现代诊断仪器系统。

方剂学:构建基于中药群体配伍超分子群对经络脏腑“印迹模板”作用规律的预测及验证科学体系,阐明中医方剂的配伍理论。

其他临床学科:将中医药理论与临床诸科的特点结合,构建中医临床诸科的疾病的病因分析、治则、治法及遣方用药的科学体系。

因此,就目前的已知超分子化学知识来看,超分子化学对诠释中医药基础理论将会产生重大的作用,应引起中医药现代化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4 当前中医药基础理论现代应注意的问题

自从1997年全国第一次召开中医药现代化战略研讨会至今,中医药理论现代化历程快20年了,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突破性的进展甚微,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应注意的问题。①强调中医的整体观念,但研究时却难能推行:众所周知,中医藏象证候、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经络研究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三大基础关键枢纽问题,目前一般都将三者分开单列研究,尽管单独研究可取得一时成果,但要获得突破性进展困难。这种研究方法容易割裂中医治病“理、法、方、药”的整体关系,与中医药的整体观相悖。由于中医的理、法需中药干预则明;方、药需对证治疗才灵;理、法、方、药需整体贯通方活。因此在中医药现代化过程中,应将其作整体融为一炉进行研究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②中医药基础理论自成体系,不需要现代化。目前中医药现代化进展不大,研究处于低潮,有一部分对现代科学知识还不了解的中医药工作者认为中医药难能、也不需要现代化,持这种观点的人最终会损害中医。③过分强调整体,忽视微观。整体观念是中医特色,但不能认为中医只有整体而没有微观,应重视整体与微观的辨证关系。众所周知,物理学既研究宏观物质的运行规律,如力学、电磁学;也研究微观物质的运行规律,如原子结构理论,统计物理学;也研究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如热力学、动力学方程。因此宏观与微观物质运行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中医药也是如此。有中医药经络脏腑理论的临床存在,必然有其微观的物质基础进行支撑。④区分宏观与微观的测定与表征方法。目前尽管中医药理论强调宏观特征,但研究思路与方法却是微观成分;因此应区别宏观与微观的研究与表征方法不同,宏观采用状态函数表征,多测定光、电、磁、色等宏观变化,微观采用化学物质结构表征,多测定物质的量变及化学性质等。⑤中医与西医结合。中西医来源于不同体系的医学理论,尽管目前还难能从科学的本源上实现结合,但随着中医药理论作用物质基础的揭示,中西医药会从微观化学本源基础进行结合:基于单分子化学成就西医理论;基于超分子化学则辉煌中医理论。⑥中医药的发展方向。由上述中医药超分子化学分析可以预知本世纪将是中医药理论现代的世纪。代表了未来化学发展方向的超分子化学也同样代表以此为基础的中医药理论是未来生命学科的发展方向。⑦药物研究方向。同样基于生物体超分子理论,药物将由目前单一“化学型”药物向基于“印迹模板“超分子客体群的宏观“数理型”药物方向发展。

由上可知,随着中医药超分子化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随着以上问题的不断廓清与解决,中医药与西医将在化学与超分子化学间消融,以超分子理论表征的现代化的中医药理论将会成为21世纪医药发展的主流方向。

5 中医药基础理论现代化路线图

经过上述分析可知,中医药现代化的过程已非常清晰,中医药现代化实际上是用超分子化学重新整合中医药理论并进行表述的过程。对于超分子化学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人体的超分子作用规律研究,但由于人体是更为复杂的超分子体系,体内各种主、客体分子混杂,相互干扰。因此创立适用于人体的超分子物质、性质与现象的研究技术与现代仪器将会更加重要与艰苦。下面就中医药现代化的框架图进行说明。

5.1 首次创立中医药体内超分子化学与技术研究方法

在超分子化学与技术(主要是体外)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中医药物质基础的特殊情况,创建以研究生物体(主要为人体)为主的超分子化学与技术方法研究平台。

5.2 展开经络超分子印迹孔穴通道的物质基础研究,阐明经络实质

采用超分子化学手段,展开经络超分子印迹孔穴通道的基本属性、特异性与各向异性研究,阐明经络的科学内涵,主要难点在于寻找标准的经络“印迹模板”分子,作为探针分子研究经络,通过光、电、磁、色等组织性质的各向异性变化,显现经络的实体。

5.3 展开脏腑超分子印迹孔穴通道的物质基础研究,阐明脏腑实质

采用超分子化学手段,展开脏腑超分子印迹孔穴通道的基本属性、特异性与各向异性研究,阐明脏腑的科学内涵,主要难点是怎样克服各实体脏器孔穴相互混杂干扰测定的难题,建立各经络脏腑孔穴印迹模板专属性高的检测方法。

5.4 展开经络脏腑实质(超分子印迹孔穴通道)与功能关系研究,阐明脏象与气的实质

采用超分子化学手段,展开经络脏腑实质的特性与其功能属性关联性的研究,阐明微观超分子物质基础与宏观脏象、气的内在联系的本质规律,解决气的物质属性。主要难点是怎样测定各孔穴通道与模板分子的印迹效应,建立中医经络脏腑、气血的测定方法与仪器。

5.5 展开经络脏腑的宏观状态函数的表征方法研究,建立脏象表征方法

采用生物数学、物理学、化学动力学原理,展开经络脏腑宏观状态函数的表征方法,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阐明微观超分子作用规律与宏观脏象表征规律,主要难点是建立微观分子与宏观统计学的数学模型及参数体系。这一过程叫中医药数理特征化(而非中医药数字化),也就是用数学、物理学、物理化学方法表征基于巨复超分子体系的宏观综合性质。

整合上述5个方面,结合现在的中医基础理论,将创立起以超分子化学为基石的中医经络脏腑理论与数理特征化现代学科体系。完成这一过程,可实现中医基础理论、针灸及中医诊断学科现代化。

5.6 展开中药微观物质基础及宏观状态函数的表征方法研究,阐明中药微观物质基础的实质

采用超分子化学、免疫学与现代仪器科学建立基于印迹孔穴为基础的免疫芯片中药成分高通量分析方法;结合生物数学、化学动力学、化学计量学和计算化学原理,展开中药微观物质基础的宏观状态函数的表征方法,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阐明中药微观超分子结构与宏观脏象作用的印迹表征规律,主要难点为中药全成分群快速高通量测绘分析方法的建立。

5.7 建立中药药性与功效研究方法,实现中药学现代化

如前述,采用超分子化学、生物数学、化学动力学、化学计量学和计算化学原理展开中药归经、升降沉浮、五味、毒性及四性及功效研究,构建以经络脏腑的超分子作用规律为核心的中药药性及功效理论。实现中药学学科现代化,主要难点是构建中药药性定量表征体系。

5.8 建立中药复方配伍研究方法,实现方剂学现代化

采用超分子化学、生物数学、化学动力学、化学计量学和计算化学原理展开中药复方配伍及方证关联研究,构建以经络脏腑的超分子作用规律为核心的中药复方配伍理论,实现方剂学现代化。

5.9 中医临床诸学科的现代化

以已现代化的中医药学科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展开中医临床诸科病因与病机、治则与治法、遣方用药规律研究,实现诸学科现代化。

5.10 中药学诸学科的现代化

以已现代化的中医药学科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展开中药学诸学科,如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与中药药理学规律研究,实现诸学科现代化。

这样就可以创立以中医药经络脏腑为基础,以中药复方多成分群用药为特点,以超分子化学印迹作用规律为表达内容的“理、法、方、药”现代化的中医药理论体系。至此,作为以单物质属性研究擅长的西医将与中医药理论融合成新的医学体系:既体现单分子特征化学属性,又体现多分子的超分子表观化学属性的医学理论体系,宏观与微观实现高度的统一。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超分子化学研究方法多为体外建立的方法,对于像人体这样包含了极其复杂的超分子复合体,上述方法能否适用还需验证,但创建适用于人体的超分子分析方法及仪器设备将对阐述中医药基础理论至关重要,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瓶颈问题,充满着挑战。

综上所述,本文首次阐明了超分子化学理论可以重构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科学内涵,这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Ariga K, Kunitake T.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M]. Verlag Berlin Heidelberg:Springer, 2006.

[2] 徐家业. 超分子化学发展简介[J]. 有机化学,1995,15(2):133.

[3] Conn M M,Rebek J J. Self-assembling capsules[J]. Chem Rev,1997,97:1647.

[4] Lehn J M.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scope and perspectives[J]. Angew Chem Int Ed,1988, 27(1):89.

[5] 刘育,尤长城,张衡益. 超分子化学:合成受体的分子识别与组装[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38.

[6] Sun H Y,Bai Y,Zhao M G. New cyclo dextrin derivative 6-O-(2-hydroxybutyl)-β-cyclodextrin:prepar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olecular binding and recognition[J]. Carbohydr Res,2009,344:1999.

[7] Shen J,Hao A Y,Du G Y. A convenient preparation of 6-oligo(lactic acid)cyclo-maltoheptaose as kinetically degradable dericative for controlled release of am oxicillin[J]. Carbohydr Res, 2008,343(15):2517.

[8] Li Y Y,Liu J,Du G Y. Reversible heat-set organogel based on supramolecular interactions of β-cyclodextrin in N,N-dimet hylformamide[J]. J Phys Chem,2010,114:10321.

[9] 余德顺,杨明.环糊精包埋技术及研究进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0,24(11):44 .

[10] 马艳辉,黄英,祝黔江,等.抗癌药物甲胺蝶呤与八元瓜环相互作用的研究[C]. 重庆: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2010.

[11] 李春荣,丛航,薛赛风,等. 瓜环作为异烟肼新型潜在药物载体的研究[C]. 重庆: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2010.

[12] 杨辉,谭业邦,黄晓玲,等. 葫芦脲的研究进展[J]. 化学进展,2009,21(1):164.

[13] Zhou C H,Xie R G,Zhao H M.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synthesis of imidazolium cyclohanes[C].Org Prep ProcInt,1996,28(3):345.

[14] 李文林,李梅兰. 超分子化学的现状及进展[J]. 广东化工,2009, 36(9):80.

[15] 陈琴,冯腊梅,赵为民,等. 壳聚糖担载Sn配合物催化金刚烷酮的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44:462.

[16] 陈强,谭民裕,刘伟生. 超分子中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力的研究方法概述[J]. 化学通报,2001(4):236.

[17] Parca T N,Caulder D L,Raymond K N. Selective encapsulation of aqueous cationic guests into a supramolecular tetrahedral [M4L6]12- anionic host[J]. J Am Chem Soc,1998,120(31):8003.

[18] 黄英,王娟,郭改英,等. 光谱法研究硫鸟嘌呤与七元瓜环及牛血清白蛋白的超分子相互作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3,34(2):375.

[19] 李慧. 荧光光谱法研究磺化杯芳烃与药物分子的相互作用[D]. 太原:山西大学,2008.

[20] Venyaminov S Y, Baikalov I A, Shen Z M, et al. Circular dichroic analysis of denatured proteins: inclusion of denatured proteins in the reference set[J]. Anal Biochem,1993,214(1):17.

[21] Perczel A, Hollósi M, Tusnády G, et al. Convex constraint analysis: a natural deconvolution of circular dichroism curves of proteins[J]. Protein Eng,1991,4(6):669.

[22] 齐美玲,高晶,邵清龙. 大蒜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大蒜素的含量测定[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24(7):650.

[23] 高永良. 苯佐卡因-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 1991,26(3):154.

[24] 聂淑芳,潘卫三,郭宏. 环糊精在靶向给药系统中的应用[J]. 药品评价,2005,2(1):69.

[25] 赵梅,王晓东,张莉莉,等. 超分子包合技术在新药研制中的应用[J]. 山东科学,2012, 25(1):103.

[26] 于克贵,周成合,李东红. 卟啉类抗癌药物新进展[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7,19(12):1296.

[27] 周成合,张飞飞,甘淋玲,等. 超分子化学药物研究[J]. 中国科学B辑:化学, 2009,39(3):208.

[28] Zhou Q D,Hambley T W,Kennedy B J,et al.XAFS studies of anti-inflammatory dinuclear and mononuclear Zn(Ⅱ)complexes of indomethacin[J].Inorg Chem,2003,42(25):8557.

[29] Jain S,Jain N K,Pitre K S.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and analgesic behavior of Zn(Ⅱ)-baclofen complex[J].J Pharm Biomed Anal,2003,31(5):1035.

[30] Dive D,Biot C.Ferrocene conjugates of chloroquine and other antimalarials:the development of ferroquine,a new antimalaria1[J].Chem Med,2008,3(3):383.

[31] Bottari B,Maccari R,Monforte F,et al.Isoniazid—related copper(Ⅱ)and nickel(Ⅱ)complexes with antimycobacterial in vitro activity. Part 9[J]. Bioorg Med Chem Lett,2000,10(7):657.

[32] Bottari B,Maccari R,Monforte F,et al.Nickel(Ⅱ)2,6-diacetylpyridine bis(isonicotinoylhydrazonate)and bis(benzoylhydrazonate)complexes:structure and antimycobacterial evaluation. Part XI[J].Bioorg Med Chem,2001,9(8):2203.

[33] Wang Z,Hirayama F,Uekama K.In vivo and in vitro evaluations of amodified——release oral dosage form of nifedipine by hybridization of hydroxypropyl-beta-cyclodextrin and hydroxypropyIcelluloses in dogs[J].J Pharm Pharmacol,1994,46(6):505.

[34] 张中强,涂华民,葛旭升.超分子化学的研究进展[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30(4):453.

[35] 夏赞韶,贺福元,邓凯文,等. 中药分子印迹技术对中医药理论的特殊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8):1266.

[36] 邓凯文,贺福元. 中药归经研究的现状及“穴药”法的提出[J]. 中国中药杂志, 2013, 38(10):1643.

[37] 陶必修. 中医经络的现论[J]. 应用物理, 2013(3):13.

[38] 祝总骧,徐瑞民,田嘉禾,等. 正电子断层扫描显示经脉血气运行的三维定位[J].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3(3):129.

Special impact of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on Chinese medicine theories

HE Fu-yuan, ZHOU Yi-qun, DENG Kai-wen, DENG Jun-lin, SHI Ji-lian,

LIU Wen-long, YANG Yan-tao, TANG Yu, LIU Zhi-gang

(1. Department of Pharmaceutics,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

2. Property and Pharmacodaynamic Key Laboratory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

3.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Technology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of Chinese Medicine,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

4. The First Affinity Hospital,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007, China;

5. Supramolecular Mechanism and Mathematic-Physics Chracterization for Chinese Materia Medica,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aimed to elucidate the specific impact of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on the Chinese medicine theories(CMT)in their modernization, after had summarized up the research status of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and analyzed the possible supramolecular forms of Chinese medicine(CM), as well as considered the problems in modernization of CM theories. On comparison of the classical chemistry that delt with chemical bonds among atoms,the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was rather concerned with varietes of weak noncovalent bonds intermolecules, and reflected the macro-apparent chemical properties of each molecules, and was the most appropriate chemical theories to explain the CMT and microcosmic materials. The molecules in the human body and Chinese material medica(CMM)formed supramolecules by way of self-assembly, self-organization, self-recognition and self-replication, with themselves or with complexation, composition, chelation, inclusion, neutralization etc. Meridian and Zang-fu viscera in CMT might be a space channel structure continuously consisted of unique molecules cavity that was imprinted with the supramolecularly template inside and outside of cells, through which the molecules in CMM interacted with the meridian and Zang-fu viscera. When small molecules in human body imprinted with macromolecules in meridian and Zang-fu viscera, in other words, they migrated along within imprinting channels of meridian and Zang-fu viscera on behavior of "Qi chromatography" impulsed by the heart beat, finally showed up on macroscopic the anisotropy of tissue and organ, as described namely as visceral manifestation in Chinese medical science. When small molecules in CMM interacted with imprinting channel on meridian and Zang-fu viscera, the natural properties and efficacy regularities of CMM was reflected on macroscopic. Therefore, the special representation forms of basic CMT is based on the macroscopic expression of "Qi chromatography" abided by imprinting effect regularities, and on whether the imprinted template of small molecules matched with cavity template of macromolecules in meridian and Zang-fu viscera, only is the adequate representation of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for them. The CMM materials is the mixture including single molecules and supramolecules. The compatibility for CM prescriptions can significantly change the function rules. Therefore in the study of basic CMT, we shoul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laws of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It is the most essential differences of the CMT from the modern medicine which established by the laws of single molecular theories.

第5篇:中医基础理论解释范文

【摘要】

五行学说为古代哲学的范畴,中医学理论体系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五行学说极其深刻的影响。中医学五行中金行的特性在《尚书·洪范》中记载为“金曰从革”,在多个版本《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从革” 被解释为金有刚柔相济之性。文章作者在多年的授课经验与对中医学的理解中认为在中医学中金行应与自然界中的“空气”相对应,而非“金属”。这一点可以从自然现象、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以及五脏中肺的生理功能等方面来看。

【关键词】 五行学说 金 空气

五行学说为古代哲学范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和“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索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宇宙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的。

五行学说来源于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公元前二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尚书·洪范》记载:“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说明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后来人们把这五种物质的属性加以抽象推演,用来说明整个物质世界,并认为这五种物质不仅具有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故称之为“五行”。

中医学理论体系在其形成过成中,受到五行学说极其深刻的影响,它同阴阳学说一样,作为一种思维方法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并指导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成为了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的含义在《说文解字》中记载:“五,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舞也”,说明五行是物质的,是阴阳运动变化形成的结果,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尚书·洪范》说“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五行学说中的“五行”不再特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本身,而是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古人运用抽象出来的五行特性,采用取象比类和推演络绎的方法,将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分归为五类,并以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解释各种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1]。

五行中金行的特性在《尚书·洪范》中记载为“金曰从革”,在多个版本《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从革”被解释为金有刚柔相济之性。金质地沉重而坚硬,可做兵器用以杀戮,但又有随人意而更改的柔和之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均属于金[1];笔者在多年的授课经验与对中医学的理解中认为在中医学中金行应与自然界中的“空气”相对应,而非“金属”。在此提出,有待与同行商榷。

自然界中有五种物质是任何生命存在所不可缺少的,即草木、太阳、土壤、空气和水源,若从五行对应来看,木对应草、火对应太阳、土对应土壤、水对应水源,那么金是否就是我们普遍认为的金属呢?金属并不是生命存在不可或缺的物质,在没有金属之前,我们的祖先也可以生存。金可以对应为空气,这并不是强行归纳,我们可以从自然现象、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以及五脏中肺的生理功能等方面来看。

从自然界的五行相生关系来看,土生金,金生水。从自然界来看,土壤承载的万事万物决定着空气的成分,若土壤肥沃、草木茂盛,则空气清新;若土壤板结、贫瘠,就无法生长草木,甚则土地上充满有害物质的话,则空气污染,即土壤的贫沃决定着空气的质量,此即土生金;从金生水关系来看,空气通过太阳的作用蒸发水气弥散在空气中,使空气具有一定的湿度,当温度降低时,空气中的水气就可以凝结成小水滴。

从自然界的五行相克关系来看,金克木,火克金。空气的温度制约着植物的生长化收藏,此即金克木;空气因为地球的重力作用其作用趋向是向下的,而火的作用趋向是向上的,与空气的作用趋向相反,火的蒸腾之性制约着空气的沉降之性,此即火克金。

自然界五味中辛味属金,辛味弥散到空气中我们可以用鼻子闻到;五色中白色属金,空气是无色透明的,即白色的极致;五化中“收”属金,空气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具有向下向内收敛的特性;五气中燥、五季中秋季属于金,燥及秋季的形成是由于阳气收敛,无力蒸发水气所致;五方中西方属金,太阳从西方落下,西方具有沉降的特性……。

中医学中五行与五脏相应,其中肺属于金。肺具有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主行水、通调水道,朝百脉的生理功能。中医学具有取象比类的特点,肺的生理功能与自然界中空气的特点相应。任何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空气以行呼吸功能(主气,司呼吸);空气依赖于太阳的作用将江河湖海里的水向上向外宣发成水气(主宣发、朝百脉)供给动植物呼吸,向下凝结成水滴(主肃降)补充给江河湖海,以此来完成自然界的水循环(通调水道),维持自然界的水液平衡。从肺的生理功能来看,肺主气、司呼吸是指肺通过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体内外气体的交换;肺主宣发肃降是指肺气的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作用及肺气的向内向下清肃通降作用;肺行水是指肺具有疏通和调节水液运行的通道,从而推动水液的输布和排泄的作用;肺朝百脉是指肺与百脉相通,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的宣降作用,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1]。而肺生理功能的完成主要是依赖于肺的呼吸功能,即气来完成的。

第6篇:中医基础理论解释范文

中医学是在古代哲学思想和自然科学知识指导下,形成、发展起来的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传统医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中医学体系中的基础,其教学的成败是学生能否掌握中医理论、从而更好地应用于临床的关键。由于中医学基础教材内容与学生在中学阶段所学的现代知识联系不多,初入校新生的古代哲学思想、古代汉语基本知识较少,致使在学习本课程时易产生中医基本概念难记忆、基本理论难理解、基本技能难应用的认识,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从思想和意志上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正如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有兴趣的情况下,学生的注意力较为集中,容易接受新知识,也更有利于其能力的提高。因此,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高《中医基础理论》的授课效果至关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 提高课程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中医教学奉行“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式,一切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教师大多致力于如何去教懂学生,如何去教会学生,一味地采用老师滔滔讲授、学生默默聆听这种教学方法,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他们本身存在的巨大潜能,同时也忽略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和感受,这样的课就象一首“催眠曲”,单调无味,令人昏昏欲睡,容易使学生觉得中医基础理论学习令人厌烦。成功的课堂教学,并不在于教师讲解全面、准确,而是看教师是通过什么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因此,应将提高兴趣作为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切入点。学习兴趣产生于学习的需要。由于每一门课程的开设都有其专业特点和必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程度有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帮助学生认识功课的重要性,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这一门课与其他课程有什么关系等。教师要将所教的基础知识与临床有机结合起来,运用这些知识对临床上常见的现象进行分析,使学生感到自己现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解决今后临床上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2 重视课堂引趣,活跃课堂学习气氛

在教学活动开始之际,学生普遍存在希望上好课的内在心理,这种心理既强烈又短暂。教师应抓住这难得的良机,重视绪论部分的备课,以精彩的导言吸引学生,形成有意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为新课的展开预备良好的气氛,为正文开讲铺平道路。在绪论部分注重介绍中医学在历史上和世界医学史上的重大贡献,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人痘接种术是世界医学免疫学的先驱等,使学生对中医学建立初步的信任。在讲解过程中穿插一些我国著名医学家治病救人的故事,以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介绍中医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例如现在国际上掀起的中医、中药、针灸热潮,中医在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禽流感等新发疾病方面的优势等,说明中医并没有衰落,相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使学生树立继承发扬中医学的信心。

在讲授具体章节时,要力求课堂生动幽默,情趣盎然,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中医思维方式的特殊性,要求学生注意转变思维方法,提示学生学好阴阳五行和整体观念是转变思维方式的重点和关键。在阴阳学说的讲授中,结合成语中有关“阴阳”的条目如阳奉阴违、阴差阳错等说明阴阳的含义,以太极图阴阳鱼的运动说明阴阳的关系;在整体观念、五行学说的讲授中多举一些通俗易懂的实例。使学生在浓烈的学习兴趣中掌握比较、演绎、类比、反证等思维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模式。

在讲解脏象时,为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以一些常用的成语、俗语来解释某些脏腑的生理功能,如以心想事成、心怀鬼胎、心有灵犀一点通等说明中医心主神明理论,以胆大妄为、胆小如鼠说明胆主决断,与人的勇怯有关。在六章节教学中,注意结合生活实例,例如以放风筝的过程来说明风性浮越、主动,以台风的速度、变化说明风的善行数变;以热胀冷缩说明寒性收引。在七情章节教学中,利用一些文学典故,如用范进中举的故事来说明“喜伤心、喜则气缓”,用林黛玉的结局来说明“悲伤肺,悲则气消”。这些方法可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从而减少学生理解掌握这些深奥理论的困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由于学生们具有很强的求知欲,有探索未知的强烈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出问题,有张有弛,有有低谷,使学生带着问题,怀着好奇一步一步渐入佳境。

3 合理使用设备,刺激感官产生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学设备也不断更新,多媒体教学设备现已普遍应用于各医学院校的教学当中。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电影、录像、录音等媒体,集光、形、声、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同时,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还节约了时间,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然而,再先进的设备,也需要人去精心准备、合理使用。为了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需要教师在课外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组织素材、制作课件,准备得越充分、越细致、越周到,效果越好。课件尽量做到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既要避免大段文字的简单堆砌,令听者索然无味,也要避免过于繁杂,动画过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4 提高教师素质,增强引发兴趣能力

第7篇:中医基础理论解释范文

一是保持中医学理论的原汁原味,不与西医学相融合。以匡萃璋先生的“两种牛不人工授精论”为代表。强调建立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中医学有自己的原理,即整体论,认为目前应强传统之体,宏中医之用。

二是强调以现代科学研究中医中药,使中医中药脱离其传统理论,成为世界公认的科学。部分西医学习中医的专家及中医学习西医的人员,持此种观点。引以为荣的代表成果如日本的小柴胡汤制剂获得美国FDA认证。此观点遭到传统中医学者的抵制,认为似乎是“废医存药”之风重来。但因研究药剂有客观的经济效益,目前此风难止。

三是主张在保持中医学特色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即强调充分继承挖掘中医学的传统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与创新。只要研究的核心、本质是中医学的,所用的方法既可以是传统的思辨,也可以是现代科学的调研、分析、实证。我认为这是中医学发展的正确方向。下面谈谈我对中医学理论发展目标及创新思路的理解。

1中医学理论的创新目标

中医学理论发展的总体目标,一般说来是实现中医学理论的现代化。要实现中医学理论的现代化,以下5个方面的分目标必须优先实现。

1.1中医学理论范畴中基本概念的规范化

中医学基本概念的规范化,是指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基本概念的内涵是确切的,外延是清楚的,表述是统一的,没有概念的泛化或歧义。中医学基本概念的规范化,有利于中医学的发展,有利于中医学的对外交流,有利于提升中医学在世界上的地位,也与中医学作为一门医学科学的身份相符。

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虽然对中医学基本概念的规范化做了一些相应的工作,如正在建立中医学名词术语及其英译的国家标准,但尚有大量问题需要解决,如:①精与气概念的混用;②精、气与古代哲学范畴中关于宇宙本原的精、气概念的混淆;③阴虚与精虚、血虚、津液不足分不清,阳虚与气虚难区别,并出现气阴两虚与气阳两亏等有悖逻辑的术语;④脏腑之精、脏腑之气、脏腑之阴、脏腑之阳的内涵不清,关系不明等。

中医学某些基本概念的内涵不清,其原因有多种。而解决的办法,应是调动全国的中医学基础、文献学科的专家和中医临床学家来共同研究,在调查大量的有关文献和临床资料之后,共同讨论确定。

当然,中医学基本概念的规范化,不是限制人们的思维,而是在培养我们的学生时,有一个规范的说法;在编写教科书时,有一个可遵循或参照的标准;在对外交流时,有一个可让国外友人容易理解的相对规范的表述。

1.2证候概念的规范化及诊断标准的确定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诊治特色,证候也就成为中医学基础和应用研究的核心问题。近几年对证候的研究,包括对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和证候内在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是:①证候的概念内涵至今不甚明确,某些中医专家,甚至《中医内科学》教科书中,仍然将证候规定为“症状和脉象”与现行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教科书中的表述不符。②证候的分类仍然有待改进,证候分类的层次应该清晰,从类证(如虚证、实证、热证、寒证、表证、里证、阴证、阳证等八纲证,太阳、少阳等六经证,卫、气、营、血证,上焦、中焦、下焦证等)到一个实施治疗的具体证候,一般都有几个层次。③某些中医证候诊断术语概念不清。一是由于中医学某些基本概念内涵不清而导致的证候诊断术语不确切和不规范,如上面提到的气阴两虚、气阳两亏等;二是由于中医学理论发展的滞后而出现的概念内涵不清的证候诊断术语,如脾虚、肾虚、肝虚、心虚等等。④证候的诊断标准应该统一规范,但现在仍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⑤证候的诊断以症状、体征和行为异常的描述为主,微观指标在辨证中仍然难起作用。

解决证候概念的规范化和确立证候的诊断标准,应是中医学理论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虽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并组织起草了国家标准中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但尚需不断地改进、发展和完善,以增强其科学性和权威性。

1.3将中医学的相关概念独立于古代哲学概念并确立其自然科学的属性

确立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并不否定其人文社科属性),有利于中医学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发展,有利于将中医学的某些概念与古代哲学的相关概念分开,成为中医学自身的概念。

如精、气、神的概念,在古代哲学范畴中与在中医学中是有严格区别的;中医学的生命本原说与古代哲学的生命本原说也是不同的;中医学的精气概念及其生命本原说、中医学的天人相应说,都具有自然科学属性,都可以以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逐渐揭示其内涵。

1.4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

中医学理论要达到现代化的目标,理论创新必须要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新理论、新假说的诞生一般都在实践过程中,或在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过程中,或在实验研究积累的过程中,或在文献研究的分析过程中。就中医学来说,临床实践过程对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理论创新不仅仅是基础学科的事情,也是临床学科的事情。只有理论学科与临床学科的专家联手协作,才有可能发现新的规律,构建新的假说。“脏腑一精气一阴阳”理论体系的构建,就是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结果。

因此,要求临床学家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理论学家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技能。中医学理论要创新,要现代化,必须造就一大批理论与临床兼通的专家。

1.5传统理论的改造与新理论体系的构建

传统理论的改造和新理论体系的构建,标志着中医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传统理论的改造,多是建立在否定某些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操作起来较为困难,且难以得到公认。

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对某些传统理论作了改造,如:①三焦是六腑之一,是人体上中下三个部位的划分,还是温病辨证纲领的问题;②膀胱是盛尿的脏腑还是藏津液的脏腑的问题;③主管人的心理情志活动的脏腑是心,是脑,还是肝的问题;④脏腑的功能是以脏腑的结构为基础还是以脏腑之精气阴阳为基础的问题;⑤正气与邪气的概念问题;⑥阴阳失调与调整阴阳的概念问题。诸如此类问题,均是中医学理论中较难处理的问题,也是临床实践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我们在“脏腑气血阴阳”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研宄而构建的“脏腑一精气一阴阳”理论体系,是在发掘《内经》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与传统理论相统一,但与后世的脏腑气血理论有某些冲突,也属于对传统理论的改造。

另外,对证候的深化研究,也可能与传统的“异病同治”理论发生冲突。我们经过研究发现,寒饮蕴肺证可出现在哮喘、COPD和肺水肿等疾病中,并且用小青龙汤治疗均有效,但实际上寒饮蕴肺证在上述不同的疾病中应是有区别的,用药自然也应有所区别。至于用何方治疗更为合理,只有通过实验研究去探索。因此,“异病同治”仅仅是说几种不同的疾病出现了一个大致相同的证候,用大致相同的方药可能都有效,而几种不同的疾病出现一个完全相同的证候,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哮喘、COPD、肺水肿等疾病中出现的寒饮蕴肺证,实际上也是一个类证,其在不同的疾病中也存在着差异,这实际上是发展了对“异病同治”的认识。

传统理论改造的目的,是对传统理论的发展和提升,使其科学性更能体现出来。

传统理论的改造与新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中医学理论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2中医学理论创新的思路

2.1明确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与其现代化的关系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用以研究人体的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虽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具有一些人文社会科学属性,但仍应归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

医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既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又具有很强的社会科学属性,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交融的学科。

将中医学的学科属性定位于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自然科学,并在整体观的指导下大力发展其属于自然科学的部分,将有助于中医学自身的发展和现代化。

在通过文献整理研究明确了中医学某些范畴的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以科学的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其理论概念的微观机制,不断创建和发现新的假说,方可使传统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不断得到发展和更新。同时将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部分,尤其是古代哲学的思想和方法加以科学的改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吸收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方可使其更能指导中医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2.2正确认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的思路

继承性研究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必须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走继承与创新并行的发展之路。继承是创新的基础,继承的目的是创新。只有重视继承,才能将中医学的传统理论传承下来,为发展和创新奠定基础;创新是中医学继续发展的需要,是中医学新理论、新观点的产生之源,也是中医学的生命之源。没有继承,中医学的传统理论将得不到延续,也就无从谈创新发展,即便是创新,也不是对中医学理论的创新。但若没有创新,则中医学的传统理论就得不到更新和发展,自然就会变成僵死的东西,因而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因此,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切实操作好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工作和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工作,是关系到中医学前途的重大工程。

2.3科学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理论和概念的影响

在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研究中,要科学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我们既要承认精气、阴阳、五行等古代哲学思想 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影响,又不能把中医学说成是古代哲学的衍生物。

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起了重大影响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主要有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整体观念等。这些古代哲学思想对中医学基本理论和概念的形成及其理论体系的建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不容置疑的。科学地评价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中医学中的历史地位,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医学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具有重要的意义。

2.4积极推动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术语的规范化进程

以明确中医学固有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的内涵为中医学理论研究之目标,积极推动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术语的规范化进程。

藏象、经络、精神气血津液、病因病机和防治原则等,是中医学固有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应下大功夫对其进行系统性研究,明确其基本内涵。这是中医学理论研究应达到的基本目标。当然,中医学基础理论和概念内涵的确立,应建立在充分掌握和分析有关该理论和概念的几乎所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文献资料掌握得越全面,得出的结论就越可信。但决不是一些文献资料的堆积和列举,而应下一番比较分析的功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杂乱的材料中归纳能反映该理论和概念之本质的内涵和外延。

如对肺行水理论的研究,首先要明确肺行水理论的基本内涵。经过对文献资料与临床实践的研究分析,发现肺行水概念的内涵主要有两个方面:①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运动,调节肺脏本身水液的输布,这一作用与肺的呼吸功能密切相关;②通过肺气的推动作用,调节肺系统(尤其是皮毛)之水液的代谢,这一作用与肺的呼吸功能一般无明显的相关性。

肺主行水理论内涵的确定,对临床肺疾病的辨证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有关肺主行水理论的科研设计具有奠定理论基础的作用。

第8篇:中医基础理论解释范文

1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研究的内容概说

关于中医病机的研究,主要借助病理学的方法进行。通常有这样几种:(1)根据临床症状和西医学知识,结合西医的病理认识对中医病机进行解释。(2)从临床入手,以患者为对象,探讨中医病机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发展出微观辨证和影像辨证。(3)通过动物实验对中医病机进行研究。这种研究通常都是结合证和方药展开的。有人设想着不同的疾病之间一定存在共同的物质基础。正是基于这一点,研究者们展开了藏象专题研究。如肾虚、脾气虚、肾开窍于耳、肾主骨等方面的研究。关于气血理论的实验研究,国内主要运用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量子力学、辐射场理论等多学科知识和技术,探讨气血实质。此外,还对各脏之气的功能、气和血的关系、气与免疫系统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体质研究较多,其研究目的是阐明体质因素的病理意义,为中医辨质论治及改善国人膳食结构提供理论依据。其三,对中医诊治疾病的原理进行实验研究。中医诊疗技术主要是辨证论治,既然它有效,那么所辨的证候就应该有科学根据,于是有学者对中医证候实质展开了实验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内容相当丰富,有阴虚证、阳虚证、气虚证、血虚证、气滞证、血瘀证,还有结合五脏确立的证候,如心气虚、肾阳虚等。中医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方药和针灸。事实证明,它们在解决问题方面是有效的。既然有效,就应该有科学道理,于是有研究者对中药性味归经理论和针灸治病原理进行了实验研究。比如六十年代候灿就研究了寒、热的生理、药理作用,指出中药的寒性与退热、抗生、抑制的作用有关;中药的热性多与兴奋作用或含有挥发油有关。针刺治病原理的研究从建国初就开始了,80年代以后,韩济生教授在此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3]。

2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研究的理性思考

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研究开展了这么多年,内容非常丰富,然而,它给中医发展带来了什么呢?我们的初衷是要实现中医现代化科学化,可是现代化的中医在哪里,科学化的中医在哪里。再者,为了对中医的思想、理论和技术进行科学解读,我们展开了实验研究,可是,中医的科学性不但没有得到很好的科学说明,我们对中医的理解反而更困难,中医的内容和形式似乎随着这样的研究在逐渐消亡。试问,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研究目的是继承、发展中医,还是否定、消亡中医呢?这样的研究难道开展错了,没有必要吗?其实不然。应该很肯定地说,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了新的治疗药物、新的治疗方法、新的理论认识,尽管这些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与传统中医有很多不同,甚至完全不同,但是对现代临床治疗具有重要贡献。比如,中药经过药理、药化实验研究后,我们提取药物成分,经过修饰合成,生产出了新药,这样的药物在使用时已经不需要依赖中医药理论,而需要依赖现代医学理论,它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运用。北京医科大学韩济生院士对针刺镇痛展开的系列研究,虽然没有揭示出中医针刺依赖的经络、穴位的实质,但是它弥补了现代医学在很多疾病治疗上的不足。上海沈自尹院士通过对肾阴、肾阳研究,发现“肾阳虚”患者的垂体与肾上腺皮质之间的稳态常被打破,有时表面看来是平衡的,其实处于低水平的平衡,他提出“阴阳常阈调节论”。这一理论对于我们临床治疗肾虚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尽管我们借助实验方法研究中医的基础理论,并没有对它给出全面、清楚的阐释或理解,事实上很难做到,但是,从具体的研究结果中已经可以看出中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比如,对中医整体观和阴阳对立思想的实验研究,尽管很多人认为这样的研究不能成立,因为实验只能针对具体的对象进行研究,不能对抽象的哲学思想进行研究,但事实上把哲学思想落在具体对象上是可以研究的,其结果的意义在于:在具体的研究中检验了这种哲学思想的合理性。以中医阴阳观为例,尽管研究者们不能对阴阳观给出一个明确的具体说明,但是通过研究发现,在人体的确存在物质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关系。同样,对整体观的研究也说明了在人体各部分结构功能之间存在密切的网络关系。此外,还有中医的气血、病因、病机、证候、药物性味的研究,尽管所得结论有些经不起推敲和验证,但是,这样的研究本身也证实了中医理论概念的模糊性特点。比如采用环境造模方法对湿邪致病机理进行研究,尽管其研究结果并不能说明湿邪究竟是什么,它如何导致疾病,但是,它的研究能说明潮湿环境因素对模型动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及它是怎样影响机体的。结合具体方证开展的病机研究,虽不能揭示中医病机的微观内涵,但是,它能检验某具体方药对某病证的疗效相对可靠性,同时还能揭示具体方药作用有效的机制。中医证候所包含的症状体征是客观存在的,借助实验研究能否对证候给出微观解释,这还需要提供足够证据做出论证。但是,且不说这样的研究能否实现,如果证候能够做出微观解释,那么中医的辨证论治又如何得到运用。如果抛弃了中医的诊疗技术,这意味着什么。既然我们在临床上看到了中医的肯定疗效,也承认它的合理性科学性,那么我们就应该继承并发展它。如果认为只有用西医来解读和翻译中医,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似乎很荒谬。因为事实已经证明,西医无法解读中医,那么,面对未来医学发展,我们开展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研究目的是什么?如何开展今后的研究工作呢?通过前面的分析,我认为未来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研究目的应该在两方面:一是借助实验研究检验中医理论的合理性科学性。构建未来科学的中医理论体系,提高指导临床的实用价值。二是借助实验研究为西医学增加新内容,包括新理念、新认识、新技术,从而提高现代医学诊治技术水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今后的研究工作可以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步,借助实证和逻辑从传统中医伟大宝库里挖掘出合理的科学内容,用现代的逻辑和语言进行描述,构建科学的中医理论体系;第二步,根据西医在某一领域保健或疾病研究的现状,选择当前遇到的科研或临床难题,结合中医的思想、理论和技术展开研究,以解决此难题为目标,促进现代医学发展。试想,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两点,那么中医和西医都能得到不断发展,临床医疗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这不正是我们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追求的目标吗?

作者:杨云松 薄化君

第9篇:中医基础理论解释范文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12.044

中图分类号:R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12-0096-02

《中医学》是我国西医院校的重要教学课程。西医高等院校开设《中医学》课程的目标是使西医学系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理解不同医学体系对生命的认知差异,初步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开拓临床思维,丰富诊疗手段。我国西医院校开展《中医学》教学已经20余年,但对其教学效果较少进行调查总结,尤其是有关学生对教学评估的研究更少。为此,笔者以临床专业七年制学生作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以期对《中医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为今后《中医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进提供参考。

1 评估内容

2011-2012年,笔者选取首都医科大学2008级和2009级临床专业七年制学生120名,使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学习《中医学》课程反馈调查。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填写无记名的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您学习《中医学》课程的最大收获是什么?”、“您对《中医学》理论授课和见习授课最不满意的地方是什么?”、“您对《中医学》今后的课程设置和授课方式有何建议?”等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认真思考后如实回答。120份问卷调查表全部收回。

2 评估结果

2.1 学习《中医学》的收获

2.1.1 收获一般(大致了解) 55名(45.8%)学生认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中医有了一个整体、概念上的认识,大致了解了中医学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了解了中医学的主要特点和思维方式。认识到中医与西医属于不同体系,《中医学》的学习有助于开放思维。

2.1.2 收获较大(深刻了解) 47名(39.2%)学生认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有了较深的了解。认识到中医把人还原于自然中,是自然奥秘的体现;感受到中医学的文化精髓,学会了另一种医学思维;认为学习《中医学》对西医的学习有很多启发,并尝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中西医的共通之处。

2.1.3 收获很大(理论联系实际) 18名(15.0%)学生认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系统学习了中医理论,学会了用辨证的方法看问题,并能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可以联系到实际。

2.2 对《中医学》教学方式的满意程度

2.2.1 很不满意 19名(15.9%)的学生感到很不满意,认为理论课不够有趣,过于枯燥,缺少中药的见习。

2.2.2 不太满意 79名(65.8%)的学生感到不太满意,认为理论课程太少,只学到了肤浅的知识,没能深入学习;见习时带教老师少,每组学生人数太多,动手实践的机会较少,不能很好地观察患者,缺少与患者交流的机会;见习时的患者不够多,带教老师对学生讲解有限。

2.2.3 比较满意 22名(18.3%)的学生认为理论授课覆盖面广,理论课带教老师准备充分,讲解较为透彻。

2.3 对《中医学》教学方式改进的建议

基于目前《中医学》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学生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①适当增加课时,将现行教材中文言文描述的内容用更浅显的语言加以解释,以方便准确理解;②理论授课时在课件内增加和丰富图片内容,以帮助记忆;③增加一些典型病例的讨论,以提高课堂的活跃性;④多讲解具体实用的知识,并采用更易理解的方式;⑤理论授课时不用太泛,应结合具体情况重点讲解;⑥增加见习课带教老师,以便学生能多参与临床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⑦增加见习的形式,除门诊带教外,还可让学生参与中医会诊、病例讨论等;⑧增加中药见习次数,以真正掌握中药的性能;⑨中医与我国中华文化息息相关,讲课过程中可穿插介绍中医与中国文化的深厚联系。

3 对教学模式调整的建议

从上述学生的反馈意见可以看出,目前《中医学》教学模式存在较多问题,学生满意度不太高。由于现行西医院校课程设置的安排,《中医学》课时数很难增多,因此,如何调整和改进《中医学》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获,是今后《中医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3.1 增加带教老师

中医学理论较为抽象,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学习兴趣。既往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的见习一般为8~10名学生配1名带教老师,学生动手机会较少。因此,增加带教老师可以增加学生接触患者的机会。建议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使学生参与中医门诊、中医病房会诊及参观中药房,以有效保证每个学生见习次数和学时,满足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

3.2 改进教学模式

学习风格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习惯性学习方式和倾向。当教学策略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匹配时,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熟悉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了解不同学习风格的优势与缺陷,因此,应根据其学习风格的特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临床见习时,可根据科室带教师资情况,将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合理分组见习,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获。

3.3 加强网站建设

《中医学》作为首都医科大学的精品课程,首都医科大学的教学网站上提供了较多的中医药在线学习内容,今后应进一步丰富在线教学内容,建设多个学习模块,如教学课程、教学参考及中医科普等,加入适当的教学图片、图谱、动画及教学录像等资料。其中,教学课程模块包括教案、课件、复习题及重点讲解等,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教学参考模块包括课程相关的参考文献,可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触类旁通;中医科普模块包括基础知识、预防保健、中医入门等内容,可增加学生对中医的兴趣。另外,应开设讨论专区,为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供平台。

3.4 密切结合临床

尽量增加临床见习时间,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临床。如让学生参与望、闻、问、切的中医辨证全过程,亲自与患者沟通交流,以锻炼其沟通能力和观察能力;另外,教师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出问题,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提出诊断和治疗方案,加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通过对相似病例的比较,增强学生的思维辨别能力。

3.5 充实中医文化教学

在《中医学》教学中穿插介绍中医现代研究技术与方法,以及中医与西医的联系与区别,拓宽学生的科研思路,增加学生对中医的学习兴趣。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适当讲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使学生理解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初步奠定学习传统文化的基础,帮助学生理解中医理论,掌握中医学的精髓。

4 结语

本研究通过调查首都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对《中医学》教学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中医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建议。笔者认为,通过多途径改进《中医学》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增强临床信心,激发学生对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