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利事业的发展范文

水利事业的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利事业的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水利事业的发展

第1篇:水利事业的发展范文

摘要:本文从会计基础薄弱等多个方面对水利部门财务管理的现状及成因进行了分析,随后对新时期水利财务部门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更好的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

关键词 :水利事业单位;项目资金;财务管理;对策措施

一、水利部门财务管理的现状及成因

1.水利部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一是在水利财务实务中信息失真:个人借款白条顶库,且出现借款时间跨年度现象;会议费费用过大且附件模糊,不能够准确表明会议的规格、会议发票及费用等明细清单;报销大额费用未附上相应的明细清单。二是上级水利资金的拨付未能够跟上附件出现有资金单位无法对号入座的现象;不能按要求专项核算项目资金;三是收入确认不及时,且有将应确认收入列入往来科目核算人为调节收入的现象,造成年终决算事业收入不准确;四是不能准确使用水利资金支出科目;水利资金支出费用存在超标准现象;五是存在财务调账处理随意性大、无单据、无说明和无领导审批等,致使会计监督力度不强,使出现经济问题。只是由于预算不实造成的。

2.水利部门预算管理工作不力

一是水利财务部门在预算时未能够将上年度的结余资金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再加上超范围列支日常公用经费、人员经费等,致使年终出现预决算数据的差异;二是收支预算执行偏差较大,主要表现在编列的业务委托费过大;三是存在财政预算项目中开支的委托合同费用无预算现象;有的虽有预算但委托业务单位不清、委托事项和明细测算费用编列不细化;四是不能按照序时进度或上级部门进度要求支付预算资金;无预算开支;五是预算项目在实际执行过程存在部分经济分类科目所反映的实际支出与预算差距较大的现象;六是未编制水利前期项目的支出预算。

3.水利部门国库资金的支出存在问题

一是从违规从国库账户中大额提取现金;使用现金方式发放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和范围大额的工资、津贴;违规利用个人自有资金户进行转账;二是违规填写支付凭证的信息代码或不准确填写支付凭证的信息,出现国库账户监控疑点;三是水利部门预算单位之间通过零余额账户支付合同款,造就空头支票的出现,影响国库信誉。

4.水利部门政府采购方面存有违规问题

一是在政府采购中没有执行公开挂网招投标;二是部分采用政府采购的货物供货商未按协议及时供货;三是有些单位没有预算就采用政府采购,并且出现采购方式未按规定程序报批等现象;四是没有及时上网公开招投标信息,抽取的部分评标专家不合规。另外出现采购进口设备不规范。

5.部分水利建设项目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有些水利项目建设资金全部拨付到位以后,建设项目却迟迟不能完工;二是部分项目虽然已经完工后但由于没有能够及时办理验收的相关事宜;三是存在擅自改变项目实施计划和实施内容;四是项目建设存在超规模、超概算现象。

6.其他问题

一是签订的水利建设项目合同文本不规范,表现在约定支付合同款、合同要素不齐等;二是水利财务部门没有按照新时期财务规定将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验收入账处理;三是未按规定程序报批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等事项;四是其他问题。

二、新时期水利财务部门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1.做好新时期水利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

新时期水利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是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为此要按照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制度、办法以及规定的程序、手续,结合本单位实际来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和规定,同时做到用制度规定来约束单位的相关业务的执行,确保个人借款的规范性、相关费用报销附件的完整性等日常会计业务的合规合法。同时严格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处理事业单位收入的确认等相关业务,确保水利事业单位财务数字的准确性。

2.新时期水事业单位会计人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是要求单位财务人员在学好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要活学活用,以此来增强和提高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水平,为做好自己的相关财务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二是鉴于水利行业的特殊性,财务人员在学好相关的会计知识的同时,还要熟悉掌握一定的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业务知识,以此来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三是从事水利行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多学习并如全面掌握应该掌握的业务知识,让财务人员必须到基层了解和熟悉单位的相关业务,防止出现会计人员说外行话、办理业务出现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四是加强水利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后续教育,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为水利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3.在实务工作中践行新时期的财政政策

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为了加强财政资金和项目建设的管理,积极推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财政策。为此水利事业单位要按照财政政策要求,结合单位实际,推陈出新新的管理措施。一是在强化预算监督控制方面,要在定额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之内控制项目的各项,以便有效执行财政预算,确保预算单位安全有效使用财政资金的。二是必须不打折扣的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以此来强化水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程序,从而提高水利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水利项目资金的安全运行。三是加强水利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因为水利事业单位的预算是新时期水利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财务控制体系中环节最重要的内部控制措施,为此水利事业单位要在制定相应的管理考核办法的基础上,遵循“客观全面、量入为出”预算编制原则,不予调整已经批准的本年度预算;并且不得列支未纳入本年度预算的费用,实现预算的硬约束。同时建立完善以预算控制为中心的财务管理信息机制,确保水利事业单位项目的预算执行。

4.建立完善新时期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机制

新时期的水利事业单位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建立健全单位内控机制和检查。一是强化政策的学习,以此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内控意识,强化审计监督单位内部的相关会计事项;二是建立定期的内部检查机制,以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财务事项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整改;三是日常的检查考核要和审计结果结合起来,落实相关人员的责任,并按制度提出惩罚措施,确保在对单位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再监督的过程中保护水利事业单位资金安全。

总之,全球经济的大发展促进了一体化的进程。然而在经济越发展的同时不忘水利的重要。所以必须实现水资源项目的可持续利用。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必须适应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制度要求,引进、推广水利财务管理方面的新方法、新观念,及时研究解决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以更好地为水利改革和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顾乃刚.浅议当前水利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务与经济,2008,(1).

[2]李娟.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对预算外资金管理漏洞的解决及几点建议[J].对外经贸财会,2010,(1).

第2篇:水利事业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工业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研究

Abstract: In the relevant technology of industrial water treatment, a detailed analysis and research are very good for the technical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oncrete, is the key link in the development step by step the next phase of work.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in this area, the analysis and study of the present industrial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rend in detail, on the chemical technology, physical technology,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composite technology, are elaborated, and the main processing techniques were analyzed, in order to strengthen further the ope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ractice, and make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progress of related work.

Keywords: industrial water; process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rend;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TU74

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工业以及生活的水平正在不断的提高,对于水资源的利用量也是极具的增加,而在实践的操作过程当中,耗水量非常的高,对于水资源的重复使用率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同时,还存在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对于水资源的污染比较的严重,也是急需要进行改进和解决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为了更好的改善这一现状,还需要不断的使用清洁的生产技术工艺流程,并且逐渐的发展以及广泛的运用各种类型的节水处理技术手段,不断的针对工业的废水以及污水等的处理技术进行加强和改进,这一点,不仅是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需求,更是全世界的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趋势。

我国水资源的主要情况概述及工业废水的水质特征

我国当前的水资源过去开采引起河流断流、地下水水位急剧降低的情况可谓是日益加重,所以针对水资源的合理的使用及规划等基础之上,针对其区域之间的水资源的调整,还需要进行统一式的规划以及布局,很好的解决当前水资源短缺的情况。另外一个方面,我国当前阶段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在2%左右,这一点问题,也是加重了水资源短缺的形势。

工业废水其水质有着较为显著的特征,并且有着较强的复杂性。首先,其主要的污染有COD、氨氮、重金属、色度、臭味等污染,另外一个方面,工业废水污染物种类繁多,浓度波动幅度大,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污染物也数不胜数,不同污染物性质有很大差异,浓度也相差甚远。所以在处理的过程当中,需要遵循几个方面的原则,针对重金属及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分流后进行无毒无害化处理,有机污染物进行生化处理或进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化学处理技术

在目前阶段我国的工业水处理技术当中,相关的化学技术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化学的水处理技术主要的发展,还是集中在多功能的绿化的水处理剂的研究开发以及生物降解技术水平的研究之上。总的来讲,从有毒的药剂逐渐的在往容易降解、无毒无公害等方向进行发展,并且,由一种较为单一的水处理技术逐渐的在向复合类型的多功能性的药剂处理等方面在进行发展。

(1)聚天冬氨酸。聚天冬氨酸,又被称为是PASP,其是一种无毒、无害并且不含磷的绿色的阻垢剂。在实际的使用过程当中,此药剂具有较强的阻垢的分散性,并且,还具有较好的生物可降解性,所以,是一种公认的绿色的阻垢剂,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有着极为广泛的运运用。当聚天冬氨酸的使用量达到了2mg/之时,其实际的阻垢率就可以达到98%左右。在相关学者和研究人员在针对此药剂进行处理和研究之时,认为其生物的降解性比聚丙烯酸要强很多,而这一点,还和其中所含的插入式的氮原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另外一个方面,在实际的工业水处理过程之中,聚天冬氨酸还具有极强的缓蚀性能,可以进一步的加强处理的效果和质量。

(2)过氧乙酸。过氧乙酸,也是相关的水处理化学技术当中的重要应用,其是一种非常强有力的无毒无公害广谱式的杀菌药剂,同时,还具有极强的杀菌的能力,其活性比异噻銼啉酮等高出许多倍,是一种极强的杀菌药剂。并且,还是现阶段水处理剂当中唯一一种可以很好的保持完全杀灭藻类的杀菌药剂,也是得到了极为广泛的运用。根据相关的分析和研究,在过氧乙酸的使用过程当中,其浓度达到5mg/L之时,作用时间为1小时,可以将工业水当中的异氧菌以及铁细菌等进行快速的杀灭,同时,还可以针对水质当中的硫酸盐还原菌进行快速的杀灭,杀灭的概率在90%以上,是具有极强的杀灭效果。另外一个方面,在进行工业水的处理过程当中,过氧乙酸可以和冷却水当中的一些比较常用的阻垢剂较好的相容。具体的使用以及操作的效果也是得到了多方面的认可和肯定,必将在不久的将来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实践的操作当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生物处理技术

在生物处理技术当中,主要有活性污泥法以及生物膜法等技术手段。首先,活性污泥法其是将废水当中连续的通入一定量的空气,并且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其好氧性的微生物繁殖会形成污泥状的絮凝状物质,在其上部,有以菌胶团为主的生物群,并且其具有较强的氧化有机物质以及吸附能力,以达到处理的效果和目的。而生物膜处理技术,则是由一些高度密集的好氧菌以及厌氧菌等,组成一个生态系统,在其表面附着的固体,称之为载体或者 是滤料,首先是生物膜吸附着水层的有机物质,并且由好气菌将其分解,进入到厌氧层当中进行厌气分解,并且在流动的水层当中将老化掉的生物膜冲掉,长出新的生物膜,如此的往复,进而达到净化的目的和效果。其主要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针对水量以及水质等的适应性比较的强,处理的效果较好并且具有较佳的硝化功能,污泥量比较的小,容易进行固液分离等操作,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

物理处理技术

物理处理技术受到一些外部的影响因素限制较小,诸如环境以及微生物等等,所以,都普遍的具有节能性强、可维护性强、成本低廉、操作运用方便快捷以及环保等优势,所以,在工业水处理的领域当中,还是具有较好的发展趋势的。其中,代表性的技术手段则是膜分离技术以及磁化技术。

(1)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最近的几十年当中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手段,同时,其发展的前景等,也是被外界所广泛的认可以及看好。在实际的水处理操作过程当中,膜分离技术具有常温操作、简便快捷、设备操作简易、无变相、卫生环保等多方面的优势,同时,还具有自动化的程度较高这一特点。根据相关的研究,利用改性的PVDF超滤膜技术手段,针对工业水进行深度化的处理,其对于水质达到相关的处理标准等有着极佳的效果,而相关的技术在金属工业水的处理当中,也是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可以很好的去除水质当中的有害物质以及污染物质,达到净化的效果和目的。但是,在现阶段当中,由于工业的废水之中往往还含有酸碱类型的物质,所以,相关的处理条件以及处理的环境等,还是比较的苛刻的,所以,还需要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不断的对其进行改进和提升,开发出具有效率高、价格低廉并且可以在强酸或者是强碱等环境之下进行使用的新型的膜类型的材料,来运用到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根据相关的分析和研究,运用PPESK来进行制作的超滤膜,具有极强的截留率,并且还有耐高温以及通过量高等特征,可以达到对纯水的通过量在800L/m2·h以上,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在相关工作当中发挥更大的效应。

(2)磁化技术。除了膜分离技术,相关的磁化技术,也是工业水处理当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技术手段,同样的,此项技术也是现今新兴的一种技术方式,在实践的操作过程当中,其具有无毒无污染、无公害、投资少、操作方便并且效率高、环保等优势,是一种新型的工业水处理技术手段,兼具有多方面的优点。在实践的操作过程当中,其对于纯水的过滤的量可以达到100至500m/h,在高的时候甚至可以达到1000m/h,所以,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同时,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其处理量是快速过滤技术手段的20倍以上,是混凝沉淀技术的400倍以上。根据相关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在操作的过程当中开炉检查之后没有新的水垢产生,并且对于旧的水垢有着极强的脱落效果。另外一个方面,在相关工作的过程当中,随着磁场的强度以及处理的时间大大的增加,磁化技术的处理效果也会随之而大大的提升。在使用的过程当中,磁化技术手段还具有一定的杀菌灭藻的效果,这一点对于相关的工业水处理来讲,也是极为重要的。

复合处理技术

化学技术和物理技术,是当前针对工业水处理的常用的技术手段。而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往往会由于工业水的性质以及特征等较为复杂,单一的技术手段,难以达到相应的效果和目的,所以,还需要针对综合类型的技术方式进行必要的分析和研究,研究综合性极强的、复合类型的水处理技术。例如化学以及物理的相互结合,化学以及生物技术等的相互结合,物理和生物处理技术的相互结合等,达到更佳的处理效果。

根据相关的分析和研究,使用生物膜处理技术以及活性的污泥处理技术的结合工艺流程,针对工业水进行处理和净化,可以很好的对其中互相影响的制约因素进行分解,合理的去除水质当中的污染物质以及有害物质,还可以对于磷以及相关的有机物等达到极强的处理效果。运用此种综合类型的处理技术工艺,相比较于传统的方式而言,效果大大的提升。另外一个方面,运用磁化技术以及化学药剂技术,进行联合式的水处理,也是现今的一种新型的技术手段,随着工艺技术的提升,此种技术在实践的操作过程当中也是发挥出了非常大的效应,根据研究,在进行综合的运用之后,可以有着明显的协同增效的效果,处理的效率以及质量大大的提升,并且,还可以很好的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合理的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有关工作节约成本。

计算机技术

在工业水处理的技术过程当中,也可以很好的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机与传统的水处理技术相互有机的结合起来,以便更好的进行在线的检测以及在线的分析,达到更佳的处理效果和处理的质量,并且真正意义上达到低功耗、低能耗以及高效率等目的,同时,运用计算机技术手段,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之上针对我国现阶段的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推动的作用,合理的缩短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且,也必将在将来成为水处理技术当中的一个重要的应用项目。同时,在相关的水处理技术的工作当中,很好的引入计算机技术,还可以达到针对流体力学进行准确计算的效果和目的,并且针对水处理的反应设备装置,进行必要的优化,针对其基本的结构等,进行调整以及改良,对具体的运行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对设计等方面进行提升,合理的降低反应装置设备当中的物理模型研究的成本,达到降低运行费用、保证成本以及投资等效果和目的。

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相关的工业化以及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工业废水的种类以及数量迅速的增长,对于地表以及地下的水体环境污染的压力逐渐的加重,并且,也是对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形成了较大的威胁。针对工业的废水污染治理,总体的来讲具有一定的难度。从目前阶段我国国内的相关技术水平来进行分析,理论上还难以达到相应的标准,还需要进行长期的实践操作以及努力的提升技术,才能够满足现代化的需求。

从政策的角度进行分析,根据相关的研究和分析,随着“十二五”期间当中的各项政策的出台以及法规等的完善提高,国家在环保方面的工作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强化污染物减排与治理,其指标在化学需氧量的基础上增加氨氮检测,整体环保投资需求将超过3万亿人民币,其中重点的工作项目,则是针对工业废水的治理,其总投资需求3000亿人民币提高废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建造、运营管理与设备制造的水平,其废水处理技术也将朝着“高效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从技术的角度进行分析,近些年以来,膜技术在我国工业废水处理中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可以针对废水进行有效的净化,同时,还可以针对一些有用的物质进行合理的回收,达到双赢的效果,同时还兼具有节能、无相变、设备简易并且操作处理极为方便等优势和长处,所以,膜技术在现阶段的废水处理工作当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并且还展现出了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结束语

根据上文的详细分析和研究,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层层的深入,细致的对现阶段的工业水处理技术发展的趋势进行了详尽的探究,并且以此为基础,针对化学水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复合处理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手段都进行了细致的探究,并且针对具体技术的优点、特征、发展的前景、发展的趋势以及实际的处理效果效率等,都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和研究,力求以此为基础,更进一步的加强实践当中的操作和应用,为相关工作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同时,也为不断的提升工业水处理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工艺、合理的提升水质的质量等做出努力,为相关技术做出展望、为发展和建设等提供必要的参考,并且为环保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做出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王平昌.浅议现代化的工业水处理技术当中需要注重的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及改进的方案措施【J】.水质资源保护开发,2009.10:112-114

第3篇:水利事业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市场竞争 参与投标 施工管理

目前,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国有大中型企业正深化改革,转换机制的今天,把企业推向市场,其目的在于增强企业活力和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能力。同样,作为水利施工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使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发展起来,我认为就必须在水利施工企业的市场中展示自己企业的形象、去勇敢的参与投标竞争活动、优化施工现场管理。

一、首先谈谈如何积极的参与投标活动。这就需要企业决策层及管理层要从思想理念上重视、从人力配置上重视、从经营方法上重视、从人才培养上重视。

㈠、从思想理念上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质就是充分尊重价值规律的作用,确立买与卖之间的关系;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营造社会经济秩序的良性发展。在建筑市场上,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多少决定着市场竞争程度的大小;也决定着投标企业中标率的高低;同时也决定着承包价格的高低。作为水利施工企业,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我们从心理上要树立敢于战胜对手取得胜利的信心。决不能跌倒了摔痛了就不愿再爬起来重新投入新的战斗。要树立志在必得的信心和勇气。

㈡、从人力配置上讲:企业经营部门的人员数量的配置应该是最强的。对强与弱检验的标准应该是能够适应当前和今后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所谓强与弱,我认为主要是指人员专业配备合理、即懂施工又精通概预算。既有建筑经济方面的人才、又有工程施工方面的人才;既有土建工程、安装工程的人才,又有其他专业的人才。水利施工企业的领导对经营不重视、人员配置不合理,经营人员不能专业化,个个都是是水利施工企业经营活动开展好坏的重要因素。

㈢、从经营方法上讲:主要是要作好以下工作:

1. 全面搜集信息,信息就是有用的数据或文字图象资料。我们搜集信息的标准是及时、正确、来源可靠。静态的信息靠日常的搜集整理;动态的信息靠及时的搜集处理。

2. 及时把握机遇,即及时发现工程发包的信息来源、及时报名参加投标活动、及时利用一切条件宣传自己企业的实力形象、及时总结自己的以及别人的 中标和参与开标活动的资料、从中找出可以借鉴的东西。不能放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机遇。

3.学会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掌握数据库的一般知识、预测分析的一般方法、电子信息搜集传输打印的应用技巧和网络技术运用。

4. 在实际经营活动中,最重要的是要学习和掌握一般经营预测、决策、控制的方法。在投标过程中是非常有用的。

㈣、我们从经营人才培养上讲:经营人员需要的知识是多方面的,即与建设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管理规定、市场经营、社会公共关系、心理学、计算机应用、建筑经济、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规定等等。面对知识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时代要求我们要不断学习掌握新的知识,促使我们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市场经营活动是水利施工企业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首要环节。从企业的角度来讲,是整个企业素质的具体体现。作为水利施工企业不能为社会创造出优质的工程、不能提供优质的服务,那么就没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就不能给自己的经营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谈谈中标后如何优化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代表一个企业的形象,能体现出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对于水利施工企业来说,天天要跟“现场管理”打交道。现场管理实际上是我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换言之,施工企业若想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应得份额,就必须优化现场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场管理优化水平,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综合表现。因此,施工企业应该内抓现场,外抓市场,以市场促现场,用现场保市场,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优化现场管理。优化现场管理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㈠是经济效益原则。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和市场,从而形成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项目部应在精品奉献、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面下功夫,并同时在生产经营诸要素中,时时处处精打细算,力争少投入多产出,坚决杜绝浪费和不合理开支。

㈡是科学合理原则。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按照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办事,以期做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真正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还要做到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合理,现场资源利用有效,现场定置安全科学,员工的聪明才智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㈢是标准化规范化原则。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事实上,为了有效协调地进行施工生产活动,施工现场的诸要素都必须坚决服从一个统一的意志,克服主观随意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和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

㈣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为施工作业管理、物资流通管理、施工质量管理以及现场整体管理的诊断和岗位责任制的职责落实等。通过对上述施工现场的主要管理内容的优化,来实现我们的优化目标。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为用户提供最满意的建筑精品,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二是彻底消除施工生产中的浪费现象,科学合理的组织作业,真正实现生产经营的高效率和高效益;三是优化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全员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四是加强定额管理,降低物耗及能耗,减少物料压库占用资金现象,不断降低成本;五是优化现场协调作业,发挥其综合管理效益,有效地控制现场的投入,尽可能地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六是均衡地组织施工作业,实现标准化作业管理;七是加强基础工作,使施工现场始终处于正常有序的可控状态;八是文明施工,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作业。

㈤现场管理的主要途径

1、是以人为中心,优化施工现场全员的素质。现场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突显了规章制度的局限性。庞杂的施工现场,众多的工种和岗位,越来越短的工期,以及不断压缩的管理层,使得我们不可能做到时时监督,处处检查。因此,优化施工现场的根本就在于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千方百计调动、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其加强现场管理的主体作用,重视现场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

2、是以班组为重点,优化企业现场管理组织。班组是企业现场管理的保证。班组的活动范围在现场,工作对象也在现场,所以,我们加强现场管理的各项工作都要无一例外地通过班组来实施。班组是施工企业现场管理的承担者。抓好班组建设就是抓住了现场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组织必须以班组为重点。

第4篇:水利事业的发展范文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保证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介绍了湖南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现状,深入细致地分析了湖南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和意见。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是属于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基础产业,也是农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解决农业发展中洪涝灾害和干旱缺水问题,是保证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根据世界银行的分类,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属于基础设施中的公共工程类,包括农田灌排渠系统设施、截留提水设施和水土保持设施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农业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和水资源总量不足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1 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缺乏资金。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的资金大,短期回报率低,所以许多政府愿意把资金投在回报率高的行业上,再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着随意性,没有相关的规划,导致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顾。

二是水利设施体系构成不合理。农田水利设施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只有科学的规划,合理的布局,才能保证各项水利设施之间的互补,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有效配置和高效利用。农民没有秩序的用水行为,也导致了农田水利设施的反复建设,这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还在无形中提高了用水的成本。

三是管理体制落后。现在农村基层的水利部门呈现解体的趋势,因为长期以来农村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政府都是借助工程的技术的手段来解决,对管理制度来解决问题还缺乏相关的认识。因为没有有效的管理体制,许多农田水利设施建成后无人管理,使其过早的失去了使用价值。如河道淤积、防洪堤坝被占用、泵站毁坏严重等现象经常发生。四是工程建设缓慢。工程建设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以及过程建设中的纠纷问题,导致建设进度缓慢甚至长期拖延。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措施重视农田水利科学研究现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无论从技术的广度或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国家应加大农田水利科学研究、示范与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

2 全面加强现有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

一是安全管理。加强《水法》的宣传。在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侵袭的同时,也要防止人为破坏;工程建设工程没有主次。每个环节都很重要。特别是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质量一定要保证。二是内业资料管理。关于工程管理的标准、规定、法律等资料必须齐全;设计图纸及文件、施工记录、检测结果、竣工验收报告等应立项建档: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以及工程管理的各项检查记录资料也应当妥善保存。三是工程设施管理。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等级造册,绘制工程分布图分类进行排列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设专人重点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已有工程项目特别是重大型项目的设施管理安全。四是经费管理。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各地的具体情况,向受益者和收益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用于工程维护;利用水利发展基金等形式对工程进行维修和养护;推行义务工制,接受受益人或者单位的义务工。五是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水利工程建设是效益期长的工程。因此建设规划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地方水利部门可以采取派出去,请进来,实行短期培训等方法,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要抓好工程建设中的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让农田水利建设与日益发展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相适应,使已有的、在建的和规划中的水利项目都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效益。服务于民。

第5篇:水利事业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 水利工程;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Abstract: agriculture is the primary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the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 for water conservancy.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he key is to make good use of water resource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fertilizer, soil conservation, water conservation function. How unde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and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in the research of.

Key words: hydraulic engineering;agricul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asures

第6篇:水利事业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税种专业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043-02

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是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针对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的不同特点,按照一定的标准,细分管理对象,区别管理方式,明确管理内容,突出管理重点,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企业所得税税源实施有效控管的一种管理方法。实施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是对企业所得税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有利于合理配置征管力量,突出管理重点,强化管理手段,对切实加强企业所得税税源监控,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所得税征管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税法实施前的分类管理工作

我国新税法实施前,国家税务总局明确的企业所得税总体管理要求为“核实税基、完善汇缴、强化评估、分类管理”16字方针,当时“分类管理”要求的首次明确提出体现了企业所得税征管模式的进步。与此同时,国家税务总局在2006年下发的《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按照企业规模、征收方式、不同行业和管理类别提出了几种常用的分类方法,供全国各地税务机关在实施中选用。各地税务机关可以结合所辖纳税义务人具体情况做进一步细分,或同时交叉采用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或实行层级分类,这些都体现了针对企业所得税实施分类管理的总体要求,并与国家税务总局自2002年开始组织实施的全国范围重点行业专项检查相辅相成,分类管理模式已开始在企业所得税税收征管中逐步实施并显现成效。

新税法实施前的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可以说已经兼顾了既管人又管事的管理模式,同时坚持以行业管理为重点,以纳税评估为手段,强化税源监控。但当时企业所得税是内资、外资两套税法体系,又是国地税共管税种,税收征管上是各自为战,口径不一,因此,科学分类、强化管理仍在刚刚起步和逐步发展阶段。

二、新税法实施后的分类管理工作

新税法统一后,国家税务总局把加强企业所得税的总体管理要求更新为“分类管理,优化服务,核实税基,完善汇缴,强化评估,防范避税”24字方针。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关于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意见》(国税发[2008]88号)文件中明确了分类管理是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基本方法,要求各地要结合当地情况,对企业按行业和规模科学分类,并针对特殊企业和事项以及非居民企业,合理配置征管力量,采取不同管理方法,突出管理重点,加强薄弱环节监控,实施专业化管理。

税法统一后的企业所得税涉及到的纳税人数量、行业种类、具体涉税业务等非常复杂,尤其对税收管理员、纳税评估人员、稽查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所以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总局、省局为主,地市、县(区)局为辅的新税收征管格局下,积极推进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探索专业化管理新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深圳市国家税务局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工作新思路

为了进一步推进企业所得税专业化管理,更好地贯彻执行企业所得税政策,提高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质量,深圳国税局结合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特点及企业所得税管理实际,在已经推行五年企业所得税分行业评估基础上,通过开展涉税项目专项评估,探索企业所得税专业化管理新路。2010年,该局组织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收入”专项评估工作,共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5074万元,调减亏损9936万元,累计补税5608万元,成效显著。

1.调研先行,统一部署,协调推进

针对纳税人普遍对“不征税收入”的相关政策规定了解不够深入,纳税申报上存在较大偏差,市局首先组织了“不征税收入”相关政策调研,认真了解基层税务机关执行“不征税收”政策的情况及征管现状,为开展“不征税收入”专项评估工作统一了思想认识。在事先调研的基础上,市局统一部署,制定了“不征税收入”专项评估工作方案,明确专项评估的范围、评估内容及重点、评估的具体工作要求等。各基层局分工协作,各司其职。

2.大力宣传,做好服务,防范风险

各基层分局以此次专项评估为契机,提高纳税服务质量,多种方式加大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收入”相关政策的宣传辅导力度,确保纳税人在2009年度汇算清缴中能够正确适用相关税收政策,准确进行纳税申报,减少涉税风险。

3.突出重点,规范流程,提高效率

该局根据本次专项评估的范围及内容,认真分析征管系统中2008年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选择有申报“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中的其他收入”项目的纳税人以及2008年取得软件生产企业增值税即征即退税款的纳税人作为本次评估重点对象,提高评估选样准确性。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市局组织人员对相关政策进行梳理、学习和讨论,明确增值税“即征即退”税款的处理等问题,规范和调整、细化专项评估涉及应补税款及纳税申报表工作流程,提高纳税评估执行力。

4.收集材料,重视约谈,实地检查

第7篇:水利事业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税收效应;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旅游这项活动。近年来,旅游业已经开始超越石油、汽车工业,成为发展潜力巨大,绿色无污染的世界第一产业。2010年全球旅游业提供的税收超过了1.8万亿美元,政府在旅游方面的财政支出也达到了5240亿美元,对于旅游业提供的税收各国政府都日益关注。而作为世界旅游大国的中国,已经迎来了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输入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势必将给政府带来巨大的税收收入。如何最好的利用旅游业税收收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又能够促进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是我国政府和学者都紧密关注的课题。由于目前我国的旅游总体呈现“大旅游、小税收、低增长、低消费”的基本特征,乐山作为旅游历史悠久的旅游型城市,其旅游也呈现如上基本特征,在积极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乐山地方政府需要探索研究出一套科学、高效的旅游业税收政策和监管机制,充分利用旅游税收效应来为旅游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可靠的税收体系保障。

一、旅游税收效应概念的界定

旅游税收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尤其在发达国家更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对于其概念的理解,虽然我国学术界还没有明确界定,但笔者认为应分为三个层次来理解,首先是旅游,其次是税收,最后才是旅游税收。旅游通常指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他们惯常的环境,到其他地方去或停留不超过一年的活动。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强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方式。而旅游税收顾名思义就是国家对旅游活动的参与者(旅游活动的参与者既包括旅游者也包括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规定的税收制度,也包括征收的某些具有税收性质的“费”。相比世界其他许多已经开设旅游税的国家,我国虽然没有单独的旅游税种,但是对于旅游活动征收的税是存在的,营业税就是我国对旅游业征收的主要流转税,对旅游业征收的税主要还涉及到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城镇土地使用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

有税收就有税收效应,税收效应指的是政府的课税行为引发的一系列经济反应,而对于旅游活动征收的税收即旅游税收,也会引发一系列经济反应即税收效应,我们把税收效应分为正效应和负效应。旅游税收能促进公共物品(比如景区周边公路和市政设施)公平高效率的配置;旅游税收能给一国政府带来可观的税收收入;旅游税收具有税负可输出型优势,即旅游税收的承担者不是当地的企业或居民,而是外来的旅游者;以上三点都是旅游税收的正效应。而旅游税收的负效应有:第一,收可能导致税收的遵从成本(遵从成本指纳税人为遵从税法或者税务机关要求而发生的费用支出,比如税务咨询或者税务申报发生的时间成本或货币成本)增加;第二,旅游税收可能导致税收收入的流失,旅游税收具有正负效应,在为一国政府或地区带来可观旅游税收收入的同时,如果不合理运用(比如规定税率过高)又会导致旅游业经营成本增加,发展滞后,严重的不仅不能增加旅游税收收入还可能导致税收收入的大量损失。

二、乐山旅游业的现状

乐山是川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位于四川省中部,在四川盆地西部的边缘。乐山自然风光秀美,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活动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西南地区最负盛名的旅游地之一。1995年,乐山市被国务院列为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甲类风景区。乐山有80多处美丽景点,拥有众多高品位的旅游资源,最负盛名的是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的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此外,金口河大峡谷、峨边黑竹沟、嘉阳小火车、郭沫若故居等景点与峨眉山―乐山大佛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乐山旅游取得了显著成绩,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日趋完善。2011年,全市共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1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8.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32%和35.52%,旅游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二;人均旅游消费939元,居全省首位。乐山作为国际国内著名的旅游城市,正在顺应国内外旅游产业大发展、大调整、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的形势,加快推进全市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跨越转型升级。而今是推动转型、实现跨越、“二次创业”的起步之年,全市人民、政府各职能部门需要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形成合力,加快转型升级,实现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本文从旅游税收效应的角度,分析当前乐山旅游税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的研究如何利用税收效应,完善税制来促进乐山旅游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当前乐山旅游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1.旅游税收收入效应不足

旅游业在促进乐山经济发展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2011年,乐山市旅游业增加值109.1元,占GDP的比重为11.9%,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8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2%,比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7.9个百分点。通常认为,旅游兴则地税旺,即旅游收入的增长势必会带来旅游税收收入的增长。而乐山却出现了与之不适应的现状,乐山旅游经济在蓬勃发展,但乐山旅游税收收入却没相应增长,税收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旅游经济的发展速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旅游,小税收”的现象。

2.税收优惠政策和方式过于单一

目前乐山旅游业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集中在企业所得税,且基本是以直接税收优惠为主,对于与旅游业主要相关的营业税的优惠政策很少,其他流转税更是基本没涉及。根据《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58号文件,若在乐山从事旅游景区(点)保护、开发和经营及其配套设施建设的企业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但必须是其主营业务收入必须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企业,享受优惠的门槛较高。对于营业税的优惠政策只能按照税法统一规定的针对与旅游相关的文化领域,如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举办文化活动的收入和宗教场所举办文化、宗教活动的门票收入免征营业税。税收优惠涵盖面小,且运用很少。单一的税收优惠政策会严重影响到该行业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不利于该行业的招商引资,最直观的影响就是使得旅游项目在开发前期开发资金不足并且资金来源缺乏多途径和多方式,从而使乐山许多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无法充分发挥,难以快速实现乐山旅游的转型升级和又好又快的发展。

3.财政对旅游产业的投资性支出相对不足且投资方式粗放

目前我国财政对旅游产业最主要的支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政策的引导,另一种是财政直接投资,财政直接投资旅游产业表现在财政对旅游基础设施、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对旅游的宣传和促销、对旅游市场的规范投资、对旅游人才的培养等。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是高度相关联的,财政对建筑、交通的投资都会间接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而旅游产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日益彰显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对旅游产业的投资应该是持续增加的,尽管乐山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给予大量财政支持,但投入的财政支出只是一个绝对数,对旅游产业的投资相比占旅游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而言,乐山对旅游产业的投资是相对不足的。同时,乐山旅游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具备产业发展之初的特点,财政对旅游业的投入缺乏整体规划,对所开发的项目缺乏可行性研究和科学规划。很多区县为了争取财政对旅游产业发展的财政资金支持,盲目开发,不根据地方实际情况作终合分析和判断,最终很多旅游项目开发都以失败告终,这不仅造成了公共财政资金的浪费,还破坏了当地的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

4.旅游业税收征管难度大

旅游业由于自身的行业性质和特点以及税法规定的其涉及到的主要税种营业税的计税依据的计算,决定了旅游业在税收征管上存在问题:首先,旅游企业组织旅游团到中国境外旅游,在境外改由其他旅游企业接团,以全程旅游费减去付给该接团企业的旅游费后的余额为营业税计税依据,如果境内旅游,以向旅游者收取的旅游费减去替旅游者支付给其他单位的住宿费、餐费、交通费、景点门票和其他代付的费用后的余额为营业税计税依据。改由其他旅游企业接团的,按照境外旅游的办法确定营业税计税依据,根据此规定,旅行社往往采用相互虚开发票来虚增付给其他接团企业的费用或虚列替旅游者支付的相关可扣减费用项目的金额,以此来降低计税依据,甚至申报亏损,达到少交甚至不交营业税的目的。其次,目前旅行社挂靠经营成为了我国旅游业普遍而特有的现象,乐山也不例外。很多单位或个人以自称是某旅行社“营业部”的名义开展旅游经营活动,其实质是独立核算、自设账户、自持公章和财务章的独立经济实体,只是每年向被挂靠的旅行社缴纳一定数量的“管理费”,这些挂靠经营的“营业部“就成了税务部门和旅行社两不管的真空地带,势必造成严重的税收漏洞。再次,税源监控难度较大,一方面体现在旅行社自身财务制度不健全,其发票核实的难度较大,旅游消费者大多都是现金交易,消费者索要发票意识不强,甚至旅行社拒绝开具发票,导致隐匿收入较多。另一方面体现在导游收入核实困难,导游现阶段是一个高收入群体,旅行社支付其的工资虽然不高,但是来自旅游景点的购物返点回扣或者红包的金额数目较大,其隐性收入较多,导致了个人所得税源控制监管难度大。

5.地方税权缺位,“以费挤税”现象盛行

虽然地方税是地方政府用来调控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国目前地方税的管理权高度集中在中央,而省与地方一级政府的税权缺位,只有设计税率小幅变动和个别税种优惠的决定权,极为有限的税权使地方政府很难根据地方经济的特殊性有效利用税收效应,使得促进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缺少了税收调节的有效手段,更加谈不上对旅游业等产业结构的有效调节。

由于地方事权多、财权少,税权非常有限,为满足地方财政支出的实际需要,地方不得不采取各种各样的变通做法,因此造成了地方预算外资金膨胀、“以费挤税”现象盛行。目前乐山旅游业的收费较多,一方面是收费的项目较多,另一方面是执行收费的部门较多,使得乐山很多旅游企业负担较重。主要包括旅游部门收取的各种费用和基金,比如旅游发展基金和国家、省级旅游局收取的入境签证手续费和代办签证手续费;以及其他部门向旅游企业摊派的各项收费,这些收费主要来自卫生、质检、公安、环保、广电等部门,名目繁多。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乱收费、多头收费、重复收费、自收自支,导致了分配主体的混乱,形成了政府分配多元化和政府利益部门化,加重了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负担。这些费用一收取后就挤占了税收,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财政资金的减少,财政资金的减少就不能保证旅游公共产品的有效配置,那么旅游环境也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改善,这必然会影响到乐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基于税收效应促进乐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1.加大税收政策和处罚力度宣传,积极引导旅游企业加强和规范财务制度

税收宣传可以提高纳税人主动依法纳税的意识,处罚则可以对纳税人产生威慑作用,因此税务部门可以从税收政策宣传和违法处罚两方面来提高旅游业的税法遵从度,积极引导旅游企业加强和规范财务制度。对于税收的宣传,一是增强旅游税收政策宣传的时效性,满足旅游业的发展需求。对各个旅游项目建设,为了有利于纳税人的项目预算和融资,应该在项目实施前和竣工后都将税收及优惠政策宣传到位。二是增强旅游税收宣传的针对性。对旅游业中一些特殊的纳税群体(如下岗再就业人员、涉外企业或个人)宣传内容应根据特殊情况作针对性的宣传;对纳税意识较强的纳税人,可以采取电视、网络媒体等形式;对纳税意识不强的纳税人,税务干部应考虑上门讲解,采取设点宣传和举办培训会等方式。

2.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主动争取有利于地方旅游发展的政策支持和税制改革试点

乐山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国家各部门的优惠政策支持, 国家2011年出台了《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根据文件精神,乐山旅游经济开发能够享受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优惠政策,因此地方税务机关需要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旅游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是对旅游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要及时到位, 做到不折不扣。二是对有潜力的大项目应该开辟税收优惠政策绿色通道,主动帮其争取有利于其发展的政策支持,促进资金、人才和技术的引进。除此之外,地方政府还可以利用乐山拥有峨眉山和乐山大佛两大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及当前良好的旅游经济发展态势,积极向上级政府争取有利于乐山旅游的税制改革试点,比如环境税征收试点,以更好的促进乐山旅游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旅游业税收征管,提高税收服务质量,营造公平有效的税收环境

针对目前乐山旅游业税收征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税收征管:一是加强旅行社的经营和财务管理,工商部门和旅游部门应联手严厉打击“挂靠经营”现象,堵住因此形成的税收漏洞。二是规范旅行社发票管理。为了杜绝部分旅游企业经营中不开具发票或者虚开发票的偷税行为,税务机关应为仔细审查其发票开具的范围、内容以及填开金额,为每家旅行社建立发票领受台账;管理或稽查部门应根据台账登记情况,核查其发票的填开金额和账面收入是否一致,从而确保旅行社收入的真实性。与此同时,还应加大力度打击伪造、变造营业税发票以及相互接团的旅行社间代开、虚开发票的行为,严重者追究其刑事责任。三是强化税源管理,利用各种形式的宣传提高旅游消费者所要发票的意识,以减少旅行社的隐性收入。对于导游的个人所得税源控制,一方面应督促旅行社内部建立对其员工的个税代扣代缴制度;另一方面对于导游串通旅游景点,私自增加合同上没有的景点私拿红包或回扣的行为应给予吊销导游证、没收不合规所得等处罚,以消除个人所得税隐性收入的根源。

税务部门在加强税收征管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高对旅游业纳税主体的服务质量,以减少旅游税收的遵从成本。一是积极推行税前提示,如旅游业新税收优惠政策提示等。二是要简化纳税人涉税事项办理程序,缩短涉税事项申报审批时间(比如申请享受优惠政策),使纳税人少跑路、易办事,节省纳税人纳税的时间成本。三是改进服务态度, 提高服务质量。四要加强对税务干部的税收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提高涉税事项的办理效率,给纳税人营造一个公平有效的税收环境。

4.加快完善旅游税收专款专用管理办法,形成以旅游养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态势

旅游产业离不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更离不开公共物品的提供和配置。根据旅游税收的正效应,旅游税收的合理增加既能给政府带来可观的财政收入,又能促进公共物品公平高效率的配置,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因旅游开发带来的环境保护问题的途径。近些年来,随着乐山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乐山旅游行业的税收每年不断增长,但是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并没有将此税收收入完全的用于旅游业,一方面导致了旅游项目建设的所需要的相关配套设施设满足不了项目规划的需求,阻碍了优秀旅游项目的建设发展,影响了乐山旅游业的这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导致了由于旅游开发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严重制约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为环境的治理主要出资者还是政府,环境的治理需要政府提供强大的财政资金保障。因此,地方政府在分配财政资金的时候,要注意能够将旅游业的税收专款专用,尽快完善以旅游养旅游的税款专用管理办法,将旅游税收的相当比例部分用于乐山旅游相关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乐山旅游总体形象推广营销、旅游项目开发补助等方面,才能够保障乐山旅游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延菊.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7(11).

[2]葛夕良.旅游税收的效应与我国旅游税制的完善[J].宏观经济研究,2008(08).

[3]石英.我国旅游业营业税政策和征管存在的问题及完善[J].税收与税务2011(09).

[4]孟芳娥.旅游税收的效应分析与税制完善的思考[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06).

第8篇:水利事业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优化探讨

大部分水利事业单位具有公共性和社会性两方面的性质,给社会提供了一定的公共服务,也正因为其具备的这两个性质国家财政会定期予以一定的资金补贴。但是国家的财政补贴毕竟有限,无法满足水利事业单位的全部财务需求,水利事业单位不得不融入市场经营的洪流,以向市场提供技术服务为手段来换取资金收入,以补贴所需预算经费。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的控制需要理论与实践结合,使水利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切实符合各项工作开展的实际需求,以水利事业单位的特点来实施会计内部控制,从而保证资金的合理有效利用。根据笔者多年的水利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经验,文章首先对当前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有针对提出若干完善对策和措施,希望能对业界同仁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一、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任何事企业单位都会因为制度设置不合理、工作人员素质不够高、工作技术要求不达标等因素而在会计业务的工作过程中产生无法避免的会计风险,水利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的一种,自然也和其他企事业部门一样。目前大多数水利事业部门的管理阶层对其会计内部控制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对水利事业部门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不了解、不明白,无法对各项做出一个明确的规划,无法科学合理地对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实施组织和管理。并且,由于管理者对会计内部控制的不够重视,忽略了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的培训,水利事业部门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会计人员素质往往高低不一,难以满足各项工作高效运转的实际需求。最后,因为水利事业部门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管理者重视不足,单位人员无法切身参加内部组织管理的过程,也难以形成会计意识,这就导致事业部门从上至下都缺乏对水利事业部门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正确认识,而所有企事业部门的任何工作只有全体管理者和单位员工共同高度重视并不断努力,才会实现该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和不断发展。而目前水利事业部门这种会计内部整体控制意识薄弱的状态,自然难以促进水利事业部门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发展。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我国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相比其他在这方面较为先进的国家而言仍有较大差距,而水利事业单位在不断发展,于是二者之间产生了一组矛盾,相对落后的内部控制制度已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水利事业部门的实际需求,需要我们不断健全我国水利事业部门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目前我国水利事业部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对各项工作的具体的科学的划分,经常出现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混岗等情况。没有适合本水利事业部门的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就会导致许多问题的出现,如分工不合理、工作流于形式、制度执行有偏差等问题。加之水利事业部门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各领导的不重视,也使得许多较好的相关规章制度变得形同虚设,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应当严肃对待我国水利事业部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置,使得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三)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与权威性

目前我国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与权威性。在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过程中,许多水利事业部门对内部审计机构没有达到足够的重视程度,并没有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设置,这就影响了水利事业部门会计内部审计机构对单位财务的检查与监督,从而无法有效落实其监督作用。而有些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的水利事业部门则因为管理层的不够重视或者故意阻挠而无法实现其核算与监督的职能,甚至缺乏实施核算与监督的权利。

(四)预算控制和风险控制未融入会计内部控制

我国水利事业单位目前仍采用财政拨款制,因此,其所需的主要资金仍然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但事实上,每年的财政预算有限,所以我们应当在水利事业单位开展活动和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对其财政资金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和控制。但是,就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水利事业单位都并没有对其财政资金做好规划、管理和控制工作,监督机构也没有切实做好监督工作。在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中,缺乏对预算的控制和对风险的控制容易增加一些不必要的开支,从而超出财政预算范围,造成一定的会计风险。

二、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优化路径

(一)强化会计内部控制意识

不论是水利事业单位还是其他企事业单位,任何工作都需要上至管理者下至实际工作人员的重视才能推动该项工作的发展。水利事业部门的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水利事业部门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准确认识到其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合理组织、科学分工,促进水里事业部门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作用的实现。同时,水利事业部门的管理层级应当注重对内部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增强会计内部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控制意识。并且在对会计内部财务工作人员的培训过程中,既要加强对他们责任意识的教育,又要不能忽略对他们专业素养的培训。

(二)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我们应当紧跟时代的步伐,满足新时期对水利事业单位工作的客观需求,不断创新和发展,健全和完善水利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在制定水利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应当立足于现实情况,以科学方法为指导,保持创新意识,确保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最后,在制定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听取各岗位人员的意见,综合他们的具体意见,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控制制度。

(三)强化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首先,水利事业单位应当意识到审计机构对于其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并充分理解审计机构的性质和作用,强化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其次,水利事业部门应当加强对其审计机构内部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培养,提高其服务意识和监督意识,能够在面临问题时从容应对,能够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解决。审计机构应当充分发挥其对水利事业部门的监督和检查的职能,在分析和检查中发现问题,帮助水利事业部门完善和发展会计内部控制。

(四)重视预算控制及风险控制在会计内控中的应用

水利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大多数均为政府财政拨款,即在财政预算中就对水利事业单位的资金支出方向和数额做出了预算和规划,因此水利事业单位必须做好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基于此,水利事业单位可以建立起严格的预算上报、审批、拨款、考核等制度,并对预算实现跟踪、分析和评估,从而减小超出预算金额的风险,实现预算控制和风险控制,确保有限资金的有效利用,促进水利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切实履行其应有的职责。同时,水利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A算控制及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加强全体工作人员预算控制和风险控制的意识。

三、结语

总体而言,在新时期背景下,水利事业单位应当顺应新形势发展的实际需求,不断完善和发展其会计内部控制,不断推进其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发展。水利事业单位应当充分发挥其内部控制工作的作用,为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提供坚实的基础,实现其公共性和社会性,使水利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实现水里事业单位应有的职能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高晓娟.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04).

[2]乔治.对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若干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3(04).

[3]韩小玲.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现代经济信息,2010(03).

第9篇:水利事业的发展范文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的大国,由于人口基数众多、地域上水资源严重分配不均和许多水域受到不同程度上的污染,使我国成为人均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国家。因此,合理开发水资源是我国目前必须面对的课题。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从源头抓起,我国水利建设事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事业。我国各项水利设施的固定资产达到上万亿,固定从业人员已有500多万人。

一、我国水利系统的水利经济

水利经济学(water economics)是一门研究水利事业所联系起来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它同时是经济学学科体系中的部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方法是利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水利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地位和投资规模,通过科学的管理为社会产生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措施。

中国自古就有水利经济概念,历代统治者为了能够稳定自身统治,常常将兴修水利作为一项大事来抓,如秦始皇用韩国人郑国兴修大型灌渠,蜀郡太守李冰建造都江堰,让秦国的关中、蜀地成为沃野千里大粮仓,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以后中央统治者和地方官吏也多把防治水害、兴修水利作为治国安邦、富民强兵的大政,并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兴修堤防、灌渠和运河,如著名的京杭大运河、河套灌区、灵渠等,康熙帝更是六巡黄河,查看治理黄河的方法,说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修建大型灌渠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但可从中取得更为可观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效益。

现代水利经济学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我国学者对此的研究主要参考美国和俄罗斯的学术成果,对此结合我国自身发展的需求,总结水利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原则。我们采用广义的水利经济学观点,它是水利建设事业在我国和某一地区的发展中作用,并通过科学的管理来经营水利事业。水利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的重点是:水利建设事业在我国或某一地区的发展中作用;水利建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及各项不利影响综合估计方法;水利工程的施工和水利工程经营管理的经济问题;库区移民、经济赔偿的问题;水利工程经营的原则和途径;水利工程的建造要将节水的理念放到规划中等。

我国水利工程经济的原则应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领导下,吸收各国成功的经验,结合我国发展的需要。一是多种经济制度并重发展,我国经济制度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行产权和经营权分离,按照市场的供求规律和个人的价值规律;二是科学的经营管理,我们在追求经济效应时,同时要兼顾社会效应和政治效应,力保社会和谐稳定;三是水利建设项目要经过专业部门的经济、财务分析来预测其可行性,水利事业的建设存在的关键在于是否可以盈利,这是争取国家财政拨款和投资人投资的关键,以及工程建设后的后期维护费用,这都需要研究其可行性的;四是对开发地区的总体规划,水利开发的工程项目应对流域或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的规划,应用先进合理的技术,寻求最优的组合方式和最佳的建造顺序及最好的运行方式。

二、我国水利事业经济效益所产生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中,质量、进度、投资、经济效益四者互为依存,又互有矛盾。正确处理四者关系,就能互为支持,互相促进,形成合力,创新创优;反之,则互为牵制,互相促退,消耗内力,事倍功半。水利部最近提出“从传统水利向现代化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治水思路,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为水利建设的总目标”,所以我国的水利建设事业的经济效益应兼顾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水利经济效益推动科技创新。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不仅仅是一项科学研究成果,而且能够加速和优化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方案。水利建设事业优化升级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我国水利事业发展起步较晚,前期遭受西方和苏联的科学技术的封堵,我国水利事业在自主探索中艰难的进行,因此存在许多经济效益不好的水利设施。改革开发后,提出科技兴国战略,随着中国逐渐走出国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经济效益,同时我国在水利建设方面的科学技术已走向国际前列,是我们所自豪的业绩。

我国水利经济良好效益和市场经济相互影响。我国经济逐渐走向市场经济,水利经济已广泛参与市场经济,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水利工程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生产要素,可为我们提供水、电、水产品等物质产品,现已改变水利工程无偿或低价服务,不讲经济效益,忽略经济效益,但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水利部门已接受供求关系、市场定价和市场竞争等价值规律,其中山东省的水利综合经营产值、利润翻一番的经验告诉我们这是可行的方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使水利运行机制多样化,水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由于其自然属性,让它的价格不可能完全受市场调控,也就是说水利产业不能等同于完全的市场企业,所以它需要多种运行机制,一些公益型服务,如防洪、排涝、供水、灌溉、水土保持、水文、环保、水资源保护等,需要政府投入和控制;如水产业、水利运输、水资源旅游等可由市场经济进入。

水利经济效益是长期的,它推动我国各项经济事业的发展,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发展,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