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广告策划策略范文

广告策划策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广告策划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广告策划策略

第1篇:广告策划策略范文

关键词:营销策划;广告;运用;策略;探讨

营销策划中,广告这一营销方式在是时下颇受企业的欢迎,这主要是因为广告营销可保证在最少的效益投入下,为企业带来最大的效益回报。广告作为营销策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运用适当,可大大促进企业营销产品在市场上的推广;若运用失误,则会直接导致企业营销策划活动受阻,严重者还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产品形象。因此在广告策划营销中,如何正确运用广告,切实提高广告策划水平才是策划的重点,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1、广告策略的含义、特征及其在营销策划中的作用

1.1含义

广告策略是指在符合整体广告战略的前提下,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环节、不同层次,不同目的所采取的具体对策、方法和特殊手段。其核心内容是:广告为产品和劳务“说什么”?产品和劳务有何独特的优点?产品和劳务能为消费者提供何种最重要的、有形或无形的心理利益?能为消费者解决什么难题?也就是说,广告用什么信息最能打动消费者,从而促进产品营销效果产生。

1.2特征

营销策划中,广告运用策略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广告策略并非广告计划,它在实际执行时并不对广告宣传活动的具体内容以及过程作系统的阐述,且广告策略仅仅只是一种营销手段,并不能全面指导企业的广告运作全过程。2)广告策略并不是一个空乏、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具体的执行方式。对广告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实际是对广告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法进行探讨。3)广告策略不是广告创意。广告创意来自于创造力,广告策略来自于科学的分析。4)广告策略是广告战略的一个部分,它必须服从于战略,接受战略的指导,遵循广告战略所规定的方针原则,为实现战略目标服务。

1.3营销策划中运用广告的作用

营销策划中运用广告营销,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营销策划的质量,帮助其获得更好的营销效果;还可以指导营销策划,从根本上决定营销策划的成败。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对于卖方来说,谁能真正掌握住市场需求,掌握用户心理,谁就赢得了竞争的胜利。而在多媒体经济时代下,卖方想掌握市场,掌握用户,其必需的途径就是广告营销。广告策略是营销策略中最具价值和意义的一种策略,其运用的恰当性关乎着营销策略的有效与否,并直接决定了营销目标的实现程度,严重者还对企业的兴衰有着重大影响。

2、营销策划中广告的运用原则

为了保证广告目标的有效实现,当广告策略应用到具体的营销策划中时,必须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2.1创名牌和促销相结合

广告运作具有两个核心目的,一是创名牌,二是促销。前者创名牌是广告运作的目的,同时也是广告策划所坚持的战略目的;后者促销则是广告策划的战术目标。要想同时做到两点,企业管理者就必须要有远见卓识,要从全局思考,缜密部署和谋划,制定下行之有效的战术目标,并采取有效措施将其落实、做好。

2.2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将广告和公关活动相结合,利用公关手段为企业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实现企业标志化。是广告策划中所包括的企业标志主要有:厂家名称、产品名称和商标。实践证明,企业如果想要获得更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最好的选择方法是将上述所提到的三种标志进行系列化。

2.3统一形象

这里所说的形象与上段内容中所提到企业形象有所区别,这里所说的形象是企业形象和企业产品形象的总和。就企业产品形象来说,一个企业或商家如何向受众表现其产品的形象?一是依靠产品的质量。企业产品质量一定要有保障,要赢得消费者的信赖,让用过的人都说好;二是借助产品的外包装。外包装要尽量美观大方,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以吸引公众眼球为目的,利用先进的表现手段以及优越的物资条件来包装产品,塑造企业产品形象,进而提升企业在受众心中的形象。

3、营销策划中的广告策略选择及其运用

3.1 广告定位策略

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认为:“唯有正确的定位,才是有效销售的最重要步骤。”“广告定位”是广告策略的原点和核心,对广告的成败起决定作用。定位始于产品,终于消费者,即广告定位是根据市场细分确定目标消费群的消费习惯,让产品广告在消费者心中占据合适而准确的位置,并最终引导消费者的消费方向。因此,明确适当的“广告定位”在现代营销市场中至关重要。

3.2 目标市场策略

广告策略成功与否,都要在市场中接受检验,因此,广告的市场策略是广告整体策略的重点。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时期垄断和竞争总是并存的。任何一个企业或企业集团都不可能占领本行业的全部市场,必须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目标市场定位是指经过市场细分以后,企业准备以自已的产品和服务去适应一个或几个市场,从而使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确定适当的位置。

3.3 产品策略

产品是企业的根本,好的产品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广告是为产品服务的,没有好的产品,广告是不可能取得长久的成功。但是,有了好的产品,并不代表就一定能获得市场。广告需要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全面地考虑企业产品,而不只对企业某一个产品或品牌负责,要科学地安排所有产品的广告策略。

3.4 广告的文化策略

新的国际竞争形势体现在残酷的产品竞争与隐蔽的文化竞争上。而“文化竞争”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国际趋势的加强,广告的文化内涵在某种程度上起着决定性作用。企业的广告策略就需要及时把握当前消费趋势和消费者的心态变化。当文化型消费成为中国社会消费机构中的一个主要元素的时候,企业的广告策略就需要根据公众的文化性心态,利用文化机制来提高广告的内涵与品味,扩充广告的影响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广告策略在营销策划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为企业和商家创造的社会经济效益也十分巨大。在现代一些著名的广告宣传活动中,正是因为运用好了广告营销策略,才在最终取得了不小的广告宣传效果,为企业及企业产品知名度、美誉度的提高带来了促进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在现阶段的营销策划工作中,企业只有运用进广告策略,并坚持创新原则不断推陈出新,利用新颖的创意性广告去吸引受众的眼球,才能在激发受众购买欲望的同时,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最终赢得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 傅秀政. 试论广告策划的策略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16)

第2篇:广告策划策略范文

一地方广告学专业学生实际策划能力低下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成就感不足,畏难情绪高

一份完整策划的完成要经过多个繁琐的过程,从一开始的宏观环境分析到产品分析、竞争对手分析、SWOT分析这些先期步骤,到战略制定、策略制定、广告设想、预算制定。学生付出了大量的劳动,最后却只有一份文字性的文本,没法转变成现实的行为,无法感受到自己的策划所带来的成就感。而广告设计部分则不同,只要创意出众,对消费者的需求分析没有过多的要求,而且成品就是实实际的作品,能够成为自己履历的支撑。所以,学生普遍认为策划更难,且不易掌握,在学习的时候兴趣了了,导致学习动力的缺失。

(二)策划类型众多,教学侧重点不明确

广告专业主要以广告策划学习为主,然而随着广告行业的转型,从单一的广告策划与设计转向完整的企业整合营销策划,仅仅学会广告策划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行业的需求,学生必须能够独立完成各种策划。然而,目前策划类型众多,从大到市场营销策划、市场推广策划、小到广告策划、产品策划、渠道策划、公关策划、广告策划,每一个策划类型都有自己独立的侧重面,整合在一起又成为相互配合的一部分。策划类教师在课程设计与组合时主要侧重广告策划的教学,其他类型的策划教学只能简单介绍,稍作练习。学生在简略了解策划要求后完成的策划作业往往可行性较差。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广告策划教学时也把重点多放在前期的宏观微观环境分析上,往往到了最后的战略和策略部分却难以有针对性地展开,草草收场。这种广泛撒网,侧重偏差的教学方式,更加剧了学生对策划的畏难情绪。

(三)专业要求策划结构的系统性、全面性与案例的简洁性不相匹配

广告专业的策划课程以广告策划的教材章程为线索,要求教会学生完整的策划书写作,要求策划结构系统、全面。然而,目前教师能够收集到的教学案例却往往显得比较简略,只是企业众多策划案中的一个部分,或者只是对该企业策划的描述与评价。一个企业的成功成长往往是众多的、系列的策划的组合结果,仅凭管中窥豹的断章取义其实很难看清整个策划的成功之处何在。

(四)广告专业知识更新太快,教师知识储备更新不足

广告专业是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专业,知识更新快,行业发展快,要想培养主紧跟市场行情变化的学生,就必须有密切关注市场行业现状的师资,甚至是本身就在这个市场中的老师。然而,目前地方高校广告专业的教师往往已经工作多年,仅凭这自己读书时的所学,加上对专业期刊的研究完成教学工作。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行业现状再教授给学生,学生所学到的也就变成一个旁观者视角的学习。

二构建地方广告学专业学生实际策划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结合建构学生策划基本知识体系

“案例教学法源于19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法学院,后经哈佛大学商学院推广应用获得成功,逐渐成为一种风靡全球的、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成功教育模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次深入调查表明,案例教学法对分析能力的培养高居各教学方法的首位”案例教学是策划课教学中的重点授课方式,策划案例的使用贯穿于广告策划类课程的全过程,可惜的是,大部分的教师并没有运用和把握好这一优良的手段,把案例教学法上成了“举例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案例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案例的选择与整编、案例情境的创设、学员角色扮演与实战体验、讨论与互动环节的安排、案例的点评与知识点的阐释等诸多环节和要素,一堂完整的案例教学课,往往需要教师进行长时间的精心准备与谋划。”教师在选案例时应注意大小品牌的结合、国际国内当地品牌的互补。案例课实践尽量选择当地刚刚起步的小企业、小品牌作为实训项目的来源,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接地气实操。不论是教材还是课外书,里面所列举的大部分是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的成功策划案,这些策划案例可以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却不能作为学生的实训项目。一来,这些大品牌已经在市场上打拼多年,所有产品、市场都相对成熟,学生作为初学者很难再提出更有建树的意见和创意,即便有想法也只能是自己想象,无法与这些企业取得联系,更不要说让其采纳自己的策划。二来,学生对这些大品牌进行策划,往往天马行空不切实际,动则几十万上百万的活动费用,经费预算不接地气。这样的策划练习不仅不能起到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作用,反而会让学生在胡编乱造的路上越走越远。针对这样的问题,可以选择更换策划对象的方式进行解决,选择当地一些刚刚起步的小企业、小品牌作为实训项目的来源,让学生可以实事求是地进行策划训练。

(二)实训平台搭建与案例教学结合提升学生策划实际操作能力

“实训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的基本依托,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物质保障”实训平台的搭建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又有助于提升策划专业教师的实践水平,更能密切校企合作关系,达到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校园理念。然而,由于学校和企业对待实践的观念不同,导致这种合作仅限于表面无法深入融合。针对这一困难,可以采用先校内后校外的实训顺序,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策划能力之后再进入企业实训,打破企业觉得接收实训学生对自己利益不大的常规思想。学院创立学生策划实践的平台,以广告节为契机,鼓励学生进行广告活动策划。学院和学校作为组织免不了要开展许多对内对外的公关活动和广告宣传,有时候这些宣传活动往往要借助校外的广告公司来完成,广告学专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机会为学生打造实践的平台。学生进入大二下学期就可以广告协会的形式进入这个实践平台,协作完成部分策划任务。这些零散的策划任务都能够转化成实际的行动和成果,能够帮组学生树立信心,获得成就感。要想帮助学生在策划方面获得更高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就要依靠具有仪式感的广告节。学生进入大三下学期策划能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时间也较为充裕,这个时候可以推出广告协会的具体操作,进行广告节的策划。广告节的成功举办不仅可以让所有的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策划果实的转化,也提高和扩大了广告专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策划自豪感的目的。校外企业实训则可以鼓励小项目引入,国内外大型企业往往看不上地方高校广告专业的能力,小企业则缺乏策划意识,难以引入资金,可采用外来引入部分资金,学生自付见习经费的方式打开市场,提高本专业的知名度。

第3篇:广告策划策略范文

关键词:文化策略;广告创意;运用

【中图分类号】F713.8

广告创意是广告人员在对市场、产品和目标消费者进行调查分析的前提下,根据广告客户的营销目标,以广告策略为基础,对抽象的产品诉求概念予以具象而艺术的表现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是广告活动过程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广告主与消费者沟通和对话的桥梁,是广告的生命和灵魂。优秀的广告创意有助于广告活动达成预定目标,使产品在消费者的心目中保持较高的地位,并促进广告实现超值的关注。在广告创意中,文化策略是广告创意中惯常运用的提高广告效果的有效手段。

一、文化定位策略提升广告创意诉求的重要方式

在供过于求的当今社会,商品同质化已成为普遍现象,人们的消费已经从物质追求演变为精神追求。消费者对广告所宣传的商品的认可,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广告传达的商品的文化价值的认同。广告是一种商业行为,也是一种文化行为。文化可以为广告所宣传的商品塑造一种感性形象,为其品牌增加信誉度和附加值。在众多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成功的广告创意中都蕴含有与其所要推销的商品相适应的某种文化诉求。如孔府家酒,让人想家,此类广告创意中蕴藉的文化意味已远远超过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本身,它已经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转换为一种文化价值。

文化定位的成功与否已成为一个广告创意成功的关键。只有将内蕴丰富的文化熔铸在广告创意之中,才能赋予广告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同时也为所宣传的产品和服务增加附加值,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广告创意中有效的进行文化定位已成为现代广告人孜孜以求的创作取向。

二、文化心理策略进行消费者的深度心理沟通

广告创意所传达的销售信息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为正确把握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知道消费者在想什么,他需要什么的产品和服务,他关心其中何种利益等等,这是创意的基础。如何把握和引导消费者心理是创意成功的关键。

中国本土广告的创意要得到其目标受众的认同,使其信息被受众所接受,就必须要深入了解目标受众所处民族文化中的思想,吸收其中的精华,从文化的认同感这方面下手,从消费者的心理入手,创作具有中国特色、民族亲切感的广告。这样才更有可能征服受众的心理,获得消费者对广告的认可,达到预定的广告目标。

比如南方黑芝麻糊通过对旧中国的老巷子、老房子、商贩叫卖等情节的细腻表现,勾起人们的怀旧情节,赢得消费者的好感。中国的民间艺术也是博大精深,书法、水墨画、刺绣、剪纸、音乐、舞龙等,巧妙地运用会使广告增色不少。嘉士伯啤酒在我国进行本土化宣传的一则平面广告,画面是中国传统的两扇门,门上贴着门神,其中一个门神不见了,画面上只留下门神的刀,造成视觉的极不谐调。仔细一看,原来这个门神跑到另外一张画面上,正在和另外一个门神干杯“嘉士伯”。人们在会心一笑之余,会不得不叹服创意者不仅具有较深中国传统文化功底,而且还能巧妙地运用到广告创作之中,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文化附加策略增加产品形象的文化附加值

商品提供给消费者的价值有两种:一种是硬性商品价值,是指商品实际能提供给消费者的功能,如化妆品的硬性价值是护肤;另一种是软性商品价值,是指能满足消费者感性需求的某种文化,如香水品牌的高贵感、魅力感等。由于大众消费已日益从“物”的消费转向“精神”的消费,日益倾向于感性、品位、心理满意等抽象的标准,产品形象的文化附加值已与产品卖点难以分割,日益融为一体。通过以下策略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一)文化情感诉求策略

中国人重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常常作为广告的创意点。典型的例子是1996年张艺谋执导的五则爱立信企业广告,包括《父子篇》:工作忙碌的儿子设法与鳏居的父亲一起吃顿晚饭、下一盘棋的场景;《夫妻篇》:丈夫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回来,妻子焦急的询问化验结果的场景;《师生篇》:从山村里考上大学的女大学生,多年以后回报当年的班主任的场景;《爱情篇》:年轻矿工的爱情故事;《代沟篇》:父亲忙于工作,对儿子疏于交流,而受到孩子母亲的责问。通过这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描述、人间各种情感的流露,不仅感动了人们的心,而且能够激发人们去思考、反思他们的生活,这种情感又很自然地转移到商品身上。

(二)文化观念诉求策略

在广告创意中为向消费者传输一种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等,形成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广告效果。

旺旺食品运用中国人重彩头的心理,做出非常成功的广告。几年以来,旺旺不厌其烦的在广告中大喊:“过年吃旺旺,新的一年才会旺哦!”这句广告语,为消费者传达一种新的生活观念:过年一定要吃旺旺。虽然这个创意招来许多人的反感,然而这个观念已经在无形中被众多消费者所接受,每到过年,旺旺几乎成为众多家庭必备的年货。可见广告为产品附加一种新的观念时,其对人们的消费行为的影响力是多么巨大。

广告是产品促销的常规武器,只有给受众最想要的,才能看到受众的购买行为。只有直达受众内心的广告创意,才能做到这一点。广告因创意而精彩纷呈,创意因文化而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

[1]丁邦清.广告创意.中南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

[2]胡川尼.广告创意表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

第4篇:广告策划策略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视觉语言;文化符号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全球化扩张,其产品必然涌向世界各地。与此同时,跨国广告业也必然追随其客户进行跨区域、跨国界的广告经营和运作,广告国际化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广告国际化,或称广告全球化,是指在世界各地市场上通过采用基本一致的广告传播方式,实现全球市场的营销战略。这种全球化的广告给生产和经销厂商以及广告业者都带来了明显的利益,例如降低了广告成本,树立了品牌和企业形象,提高了迅速推广产品基本概念的能力,简化了市场和促销计划的协调控制程序,等等。

此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文化一体化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多元文化将长期存在。跨国广告的运作不能不考虑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从文稿、符号意义、文化象征、诉求主题、视觉形象,到广告经营策略、人才组合与培训、管理模式、公共关系建构都有一个与各地本土社会文化相适应的问题。因此,广告的国际化进程中也包含了本土化过程,广告的跨国传播也就是跨文化传播,国际化和本土化双向趋势是广告跨文化传播的主要特征。

如何处理好看似矛盾实则相关的国际化和本土化问题乃是实现广告跨文化传播的关键。本文将就平面广告的跨文化传播问题略做探讨。

一、文化符号

在世界文化多元的背景下,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文化符号有的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区域特征;另一方面,长久以来通过思想的相互交流和文化的相互影响,也形成了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现代科技提高了媒体的传播能力和覆盖范围,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出现了更多超国界,超民族的“世界性文化符号”。

20世纪90年代,受西方尤其是美国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在中国年轻人中出现了一些张扬个性和自由的个人主义文化符号。因此,平面广告在传播中,就曾运用这些“世界性文化符号”进行跨文化传播。因为这种‘世界性文化符号’具有共通性,它可以跨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中国大量出现的以自由和个性为主题的‘Me(我)广告’,如‘我选择,我喜欢’(安踏运动鞋),‘我有我可以’(佳得乐饮料),`I’mlovingit’(麦当劳)等等,便是这种文化的具体表现”。可见,在跨国广告中,充分利用这些“世界性文化符号”,能收到良好的跨文化传播效果。

但是,在人类整个文化符号系统中,目前“世界性文化符号”只占一小部分。“区域性文化符号”仍占据主导地位。因此,跨国公司在广告运作中,更应重视不同文化背景下受众不同的文化要求、文化特征、文化价值观,并把这种文化特质渗透到广告传播的各个环节。运用目标受众所熟悉的视觉文化符号。因为只有受众所熟悉,易于接受的文化符号才能达到与受众的沟通,得到受众心理认同,引起受众的共鸣,进而传达广告资讯,达到商品销售目的。这也是目前平面广告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策略。

跨国广告公司在中国进行跨文化传播中,可充分利用带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视觉文化符号,如长城,黄河,剪纸,对联,福娃,门神,红灯笼等等。在这方面,可口可乐,麦当劳无疑成为跨文化传播的典范。在日本市场运作的跨国广告公司,尽量顺应和利用日本人的文化特质。如在促销计划中适应日本人的“送礼和娱乐”两大主要消费习惯;在诉求方式中采用“柔性销售”代替西方式的“硬性销售”;在形象符号运用中充分考虑到日本传统赋予数字、植物、动物的独特符号意义。在香港运作的跨国广告公司,洞悉了香港人在“东—西方”、“传统—现代”的两极文化价值认同方面的中间形态和心理情感困境,在广告诉求中顺应并且强化了对香港本土的依恋与认同。在台湾的跨国广告公司“不仅懂得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以及日本对于台湾的生活一审美方式的影响,而且对于现代台湾人的生存境况相当关注,诸如政治敏感度、性向选择、社会治安、儿童健康、新新人类等主题均成为广告创意表现的内容”。作为全球品牌的跨国公司,如果不顾国家与地区市场的文化差异,而固执地以本民族文化观念为背景进行广告宣传,必将遭受滑铁卢,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毕竟,丰田汽车“霸道”广告的教训,对任何一家跨国公司和为其服务的广告公司来说都是值得警醒的。

二、视觉符号

谈到平面广告跨文化传播,不能不说到“视觉语言”。当今社会已经进人视觉时代,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被光怪陆离的形象海洋所淹没。可以说我们的社会已经成为“图像社会”,成为“视觉文化”主导的社会。因此,在平面广告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广告如何适应这个“读图时代”的发展是成败的关键。事实告诉我们,广告信息只有依靠和公众进行视觉语言的传播和沟通,才可能达到传播效果,从而促进商品销售。

平面广告是二度空间的广告形式,文字、图形、色彩是广告视觉语言的三大构成要素。平面广告的视觉传达也由此分为文字传达、图形传达和色彩传达。平面广告在进行视觉传达过程中必然要创造性地、艺术性地运用视觉符号和符号系统来构成广告视觉语言进行跨文化传播。因此广告视觉符号的选择和运用成为广告沟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一)图形

在当代视觉文化的背景下,除了广义的“文化符号”外,图形语言无疑成为广告跨文化传播中最为重要的视觉文化符号。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人,其生理构造和大脑神经的连接关系都相同,所以人类的视觉感知方式和感知结果都是一样的,因此图形语言必然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语言。我们可以不知道英语VICTORY的含义,但当同伴向你伸出两个手指(成“V”型)你就会领会这是在祝你成功。在由文字,图形,色彩三种基本传达要素所共同建立的平面广告中,图形是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在跨文化广告传播中,图形有“世界语”之称,它不分国家,民族,男女老少,文化深浅,语言差异,普遍被人所看懂,不同程度地了解其中的含义。好的图形设计可以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透过视觉语言进行沟通理解,可以跨越地域,民族的界限以及语言的障碍和文化的差异进行交流。究其原因,图形具有语言的本质性能,是具有说明性和说服力的语言形式。同时,图形比文字更形象,更具体,更直接,这正是图形传达优于文字传达的一个方面。它超越了地域和国家的界限,无须翻译,却能实现“一图顶万言”的传播效能。

然而,我们也须看到,图形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同样具有“共通性”和“区域性”特点,它在广告传播中必须符合前面论述的“文化符号”在跨文化传播中的规范,即发掘图形语言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共性”和“个性”。

(二)文字

在跨文化广告传播中,广告的视觉符号除了图形外,还有文字和色彩两个基本的视觉要素。平面广告在跨文化广告传播中,对文字传达和色彩传达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当今“读图时代”,文字对广告信息的传达功能大打折扣,图像担负起传播信息的主要作用;然而,毕竟没有达到取代文字的地步,在许多情况下,单凭图形人们仍然不易了解广告信息。因此,往往需要加上文字说明,才能赋予图片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产生良好的理解和记忆。广告在面对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受众时,笔者认为,“文字图形化”,即文字具有图形表征特点,将成为平面广告跨文化交流的主要传播策略。正如前面论述的那样,在当今视觉文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在跨国广告公司对受众所在地语言文化掌握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广告只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达到理想的广告传播效果。与此同时,随着各种文化的广泛交流和跨国广告公司对广告受众所在地文化的进一步了解,文字传达可以充分借鉴和发掘当地的语言文化宝库,达到更好的融入受众心理的目的,引起受众的共鸣,从而取得广告跨文化传播的良好效果。最明显的一个例子便是丰田汽车在中国传播的广告语“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它借用了中国传统的俗语“车到山前必有路”,巧妙的进行嫁接、组合,达到了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正如图形传达所具有的“世界性”和“民族性”辨证关系一样,文字传达也可以不涉及到某民族的文化特征,也不迎合某一特定的文化区域内受众的审美情趣和接受习惯,发掘人类的共性,如在人类的生理感觉上做文章。一代广告大师雷斯为M&M巧克力糖果创造的广告语“只溶在口,不溶在手”几十年来在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发,其威力依然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究其原因是因为此广告几乎没有涉及到某民族的文化特征,也没有迎合某一特定的文化区域内受众的审美情趣和接受习惯,它只是从人的生理角度出发来说明自己独特的销售说辞。而这种“只溶在口,不溶在手”的美妙感觉正是全世界的消费者都需要的。

(三)色彩

色彩的运用在平面广告跨文化传播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平面广告的视觉传达设计中,色彩往往是一种先声夺人的传达要素,就远观效果而言,色彩传达更优于图形传达和文字传达。

色彩是一种感情的语言,而且是一种表达力很强的语言,它总是与一定的情绪相联系,并且这种联系对于人类来说具有一定的共性。如红色象征热烈、活泼、浪漫和火热,黄色象征光明和希望,绿色象征和平和朝气,蓝色象征宁静,智慧和深远。很多跨国的高科技企业总是用蓝色作为对外广告宣传的主色调,以此来彰显其“蓝色智慧”,并且随着产品的扩展而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可口可乐的红色伴随着可口可乐走向世界,征服了无数年轻人。因此在广告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应该把握人类的对色彩感觉上的共性,然而这种“共性”只是相对的,它并不能掩盖“共性”下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不同的国家、民族对于色彩有着不同的爱好和忌讳,如红色让我们联想到喜庆、吉祥、生命和幸福,对红色的崇拜是中华先古图腾时代的独尊一色;然而,在西方红色却让人联想到圣餐、祭奠和危险等。日本人忌绿色,视其为不吉祥;而在西亚一些国家,绿色却受到普遍欢迎。因此,通过文化参与了解当地的文化差异,迎合当地受众的价值观念和接受心理,充分尊重其及风俗习惯,才能取得良好的跨文化广告传播效果。

三、结语

第5篇:广告策划策略范文

关键字:中外文化差异;商务广告;翻译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1-0190-02

一、中文不同文化下的差异

语言是承载文化的载体之一。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商务广告以其高效的宣传效果,能快速的提高产品或企业的知名度,是一种常见的商务活动。随着中国商品不断走出去,国外商品不断走进来,商务广告的翻译成为商务广告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广告的目的是希望消费者喜爱自己的产品,那么一个受喜爱的广告词或品牌名,是广告宣传成功的前提。在现实社会活动中,不同地区的人民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信仰,即不同的生活风俗。古语有:“十里不同乡,百里不同俗”之说,如果是跨国界,各国之间的风俗文化就更不一样。

1.生活环境造成的不同生活习惯。中国是一个几千年的农业大国,形成了内敛的文化习惯,重视家庭,尊师重道,敬老爱幼。在中国古代,曾建立了家族族谱的家族传代族谱,有完善的姓氏体系,形成了儿童能耳熟能详的“百家姓”。中国崇尚英雄,古代人以留名千古为自己人生奋斗的最高目标。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就建立起了完善的思想体系,通过各种文学作品展现出来,针对小孩子的启蒙古代教育形成了“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的教课教材。而这些都反映了一个“忠,孝,仁,义”的主导思想,教育人们要忠于家庭,忠于国家。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从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国广告中的应用也是非常的频繁。相比于中国,西方欧美国家则是不一样的生活习惯。如美国是移民国家,崇尚外向的文化习惯,崇尚个体独立自由。美国从建立发展到现在才三百年的历史,可以算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国家。受国家文化发展的影响,美国人很务实,目标性很强。英国是一个沿海国家,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君主立宪国家之一,英国人把绅士作为生活标准。德国是内陆国家,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国家,因此德国出了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就算是和中国同是亚洲国家,受生活习惯的影响,国家传统文化也会不一样。就如日本是一个拘谨而且严谨的国家,在日本家庭中,有大男子主义倾向,一般丈夫的地位都比较高。因此受生活习惯,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中国的广告中很多都以家庭健康和谐圆满作为广告设计的情景。而国外的广告则比较重外在形式,重视感官效果。

2.信仰不同,喜恶不同。中国是多个文化体共同发展国家,受传统农业生产的影响,在中国人眼中牛,羊,猪,狗等都是吉祥物,还编制了十二生肖的农历,表达人们对动物的喜好。中国人崇拜“龙”图腾,认为龙是祥瑞。龙是综合很多动物特征演化而来的,因此在中国人眼中自己是炎黄子孙。但在西方文化国家“dragon”是邪恶的妖魔。中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多的国家,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等等都是在中国比较有影响力的宗教。相比较而言,西方国家信仰基督教,比较统一,因此西方国家的圣诞节,复活节等节日都是与宗教有关。中国人认为数字4,7是不吉祥的数字,因为4谐音死,是不好的寓意。在西方国家数字13被认为不吉利,因为基督的徒弟犹大因为13个金币在13日这天背叛了他。

3.文化不同。随着历史的发展,形成了精炼的谚语。谚语也是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如“刻舟求剑”讽刺的是固执而不知变通的行为,如果在翻译中直译,则会带来理解上的困难。除此之外,汉语文字博大精深,含义往往在不同的语境有不同意义,如“东西”一词就有几种用法,“东西放在那里了”是名词,中性词。“真是个坏东西”则是贬义词,“东西南北”又指方向。文化的不同还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往往言简意赅,因此很多外国人在学习汉语的时候都感觉学的很吃力。主要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文化中,除了文学之外,音乐,美术,戏曲等中国与国外文化也存在很大差异。

二、文化差异下的商务广告翻译的策略

商务广告的翻译不仅要真实反映广告表达的意义,更要考虑广告宣传目标国家的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差异性就是尊重宣传目标国家的消费者,是一个企业必须做到的道德要求。同时,只有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翻译的广告才会受当地消费者喜欢,才能有效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实践总结,文化差异下的商务广告翻译策略如下。

1.做好翻译,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尊重文化差异,迎合消费者的审美标准。例如“白象牌”电池,在中国人们对白象很有好感,是吉祥的意思。此品牌产品销国外时,如果直译为“White elephant”,不但毫无吸引力,也没有美感,如果是在南亚国家,会触犯当地人民的忌讳。后来在翻译的过程中改译为“pet elepfant”,增加了美感的同时,让人联想到可爱的小白象,达到了很好的产品宣传效果。尊重文化差异,要建立在深刻理解广告投放地的地区文化,尊重当地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的基础上。在我国的新疆地区生活的伊斯兰教民族,是一个以猪为民族图腾的民族,在这些地区投放广告就要特别尊重当地人民的文化习惯和信仰,不能冒犯。

2.谐音音译,创造性翻译。在很多知名的产品品牌中,就巧妙的应用了谐音音译的翻译手法,很好的解决了文化差异的问题。如“yahoo”品牌网站,翻译为“雅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崇尚一个“雅”字,“虎”又是吉祥动物之一,因此雅虎在中国的广告宣传中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oison”知名的香水品牌翻译为“百爱神”,“Poison”直接翻译是“毒药”的意思,是国外为了迎合一些人追求野性刺激而设计,传到中国为了适应中国女性温文尔雅的个性,翻译为:百爱神,迎合了中国女性的喜好。类似的案例还有“goole”,翻译为“谷歌”,“sony”翻译为“索尼”,都是谐音音译,创造性翻译的非常成功的案例。谐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应用的很多,很多的古诗词,猜字谜等等都有用到谐音的修辞方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富贵,吉祥的是人们喜爱的,很多的商品的名字如“福临门”,“旺旺”等等都是在表达这样一个美好寓意。但这些商品名如果直译为英语,意思表达上国外消费者将会很难理解,按照国外消费者习惯音译中国商品名也是很重要的。

3.压缩精炼式翻译。广告的意义是为了让消费者快速记住自己的产品,精炼的产品名字是有利于广告宣传的。如Hewlett-Packard公司旗下产品最开始在进入中国市场时翻译为“休利特-帕卡德”,在广告宣传中发现消费者很难记忆,后来改为“惠普”,简单易记,在中国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电子品牌。精炼翻译同时还要兼顾语境,可可可乐的英语广告词“Coke refreshes you like no other can”,如果直接翻译成中文,平淡无奇,没有冲击力,因此译者在翻译这句广告词时翻译为“可口可乐――提神醒脑,无与伦比”,不仅精炼的表达了广告词的意思,还传达了原文的自信霸气。广告词的精炼,可以很好的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依靠精炼的语言传到商家要实现的宣传目标。广告最终的目的是要让消费者记住。同样中国商品在走向国际市场是,广告词也要遵循国外人民的文化习惯去简练词语,达到和实现广告的有效宣传。

4.巧用修辞翻译。巧妙应用一些修辞手法,避免一些直接翻译导致美感缺失,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翻译手法。就如中国“物美价廉”是表现产品优势的广告词,但如果直接翻译成疑问就是“cheap and good”,但这样的翻译在英语语境中会人有便宜没好货的联想,不是最佳的广告翻译,那么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为:“economical and good”,就能很好的避免直接翻译带来的影响。巧妙应用修辞,美化广告,给消费者留下美的印象,也是非常有效的宣传。

三、结束语

商务广告的翻译要重视文化差异的影响。深入了解广告投放地区的风俗文化,巧妙翻译广告用语,产品品牌名,对实现商务广告的有效宣传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是国内品牌走出去的最佳时机,开展大量的商务广告宣传对于提升国内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借鉴做的好的商务广告翻译经验,帮助国内品牌产品企业走进国际消费者的视野。同时,在国外品牌进入国内市场时,通过完美的广告翻译,让中国的消费者更好的认识这些产品,帮助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有效促进中国市场经济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跃.谈商务广告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J].商场现代化,2008,08.

[2]李燕.商务广告翻译中的文化视点[J].集团经济研究,2005,08.

第6篇:广告策划策略范文

关键词:手机 手机广告 标准化

手机是近年来除了互联网之外,最吸引人的新兴媒体,被称为是“第五媒介”。所谓的手机广告,就是将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通信终端作为媒体进行广告信息传递的一种业务。

在国外特别是日、韩、英、美等国。手机广告业务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并日渐走向成熟。2006年美国手机普通广告市场收入规模为3.7亿美元,2007年预计达到6.5亿美元。而根据Com Score Inc.的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07年美国仅有1%的互联网用户是以移动宽带技术接人互联网的。

相比于美国仅有1%的互联网用户使用手机上网,目前中国2.53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数已经达到7305万人,占全部网民数的28.9%。另一方面,2008年下半年因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广告主纷纷缩减传统媒体广告推广开支,基于此,很多行业人士和学者都预言手机广告将以其具有的低制作、低成本、方便快捷、精准、个性化、互动性强等特点成为2009年“寒冬岁月”里的新宠,手机广告及其相关的增值业务可能一扫长久以来不上台面的地位,成为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点的动力。

构建手机广告行业标准化体系的必要性

在提及国内蒸蒸日上的手机广告势头的同时,我们又不难发现目前我国手机广告市场硝烟弥漫,基本处于无序状态。市场涌现出的种种问题和不足,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1.如今在国内存在着Push类广告、WAP类广告、语音类广告、终端嵌入类广告、游戏类广告、小区广播、搜索类广告等不同形态的手机广告,由于监管部门尚未制定一套全国通用的兼容、资费标准,这使得不同形态、不同提供商之间的广告各自为阵,制约了广告内容市场的发展、广告效果,同时直接影响着用户体验。造成了社会资源的重复性浪费。2.在国内市场上,运营商既做“守门员”又做“裁判员”的做法,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多达6万多的SP商的恶性竞争造成了市场的严重混乱。3.国内手机广告没有遵循从媒体组合选择、策划广告创意、精准筛选受众、界定表现形式到最后广告效果测定和监控的一系列营销过程。手机广告提供商不能提供一个广告的标准化专业服务系统。4.各种群发性、强制性的手机广告无孔不入,极大地骚扰了用户的正常生活,很多人因为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泄露,产生了对手机广告极大的抵触和不信任心理。5.手机广告缺乏明确的监管主体和作为管理手机的总体电波法、保障用户个人权利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手机广告的专项广告法等法律出台滞后,与国外业已形成稳定、系统的盈利模式相比,差距还很大。

我国手机广告行业如何才能走上一条良性的发展道路?怎样才能规范手机广告行业?笔者认为,我国的手机广告行业要想迅速赶上国外同行的领跑者,就需要找到一个照亮前路的灯塔。这个灯塔就是在手机广告行业中建立标准化体系,实行标准化策略。

标准化体系的理论支撑

何为标准化?标准化最初的运用领域是规范技术性内容的技术标准,用来对产品的质量进行监控,以提高生产效率。但随着管理规范化重要性的日益加强,标准化管理早已不局限于生产制造环节,开始广泛用于行业、企业的管理工作当中。如今的“标准化”定义已经修订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它包括制定、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化的基本原理通常是指统一原理、简化原理、协调原理和最优化原理。标准化应用于管理,可促进统一、协调、高效率:它是技术、应用之间的桥梁――一项技术,一旦纳入相应标准,就能迅速得到推广和应用;行业内部的分工、协作的细致、广泛,客观上也要求必须通过制定和遵守标准,来保证各部门活动的合理有序。

20世纪60年代左右,在欧美就兴起了基于广告标准化的讨论。Elinzder研究发现,由于欧洲文化、经济等趋同性使得欧洲企业的广告在全欧洲可采取标准化策略。Brown认为个体人都相同,因而广告应是标准化。营销学者Levitt在1983年第5-6月刊号《哈佛商业评论》发表《市场全球化》一文,提出营销标准化策略的理论命题。为广告主的商品和服务提供营销的手机广告可以借鉴“营销标准化”的相关理论和精髓,构建属于自己的标准化体系。这样对于广告主、运营商而言,都可以有利于发展规模经济、节约成本、树立统一的品牌、产品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我国手机广告行业的标准化策略的构建

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公认的、通用的手机广告标准。我国手机广告业才刚刚起步,借鉴国外一些相对成熟的做法,初步构建起一套自己的标准化体系,是国内发展手机广告的可循之路。笔者认为,这套衡量标准应包括手机广告产品的标准、应用标准和技术标准及行业标准。

产品的标准。首先,手机广告的产品就是手机广告。标准化体系要求产品只有标准化才能大面积生产。好比传统互联网有很多标准广告,banner等广告,button广告,弹出窗口广告,广告客户非常清楚做的是什么样的广告,手机广告也需要建立这样的标准。

其次,手机广告本体也要树立一个标准,来规范广告的准确性、真实性、有用性。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针对虚假、欺诈手机广告的审查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广告经营者、广告者依据法律、行政法规查验有关证明文件,核实广告内容。对内容不实或者证明文件不全的广告,广告经营者不得提供设计、制作、服务,广告者不得。”手机广告也要建立这样的专项条例或者法律对其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查。

技术的标准。2001年,美国无线广告标准协会(WAA)首次了无线广告(可以视为广义上的手机广告)的标准,包括对许可水平、屏幕特性、传输和效果测量进行了明确的技术定义。首先,不同广告商、地区的壁垒和界限应该被打破,建立手机广告统一的定位和兼容标准。无论是彩信的方式,短信的方式,基于位置的方式,还是二维码的方式,都可以兼容接受和,才会避免很多视频广告格式和用户手机不匹配,造成广告不能顺利打开的状况出现。其次,通过有法律依据的过滤、屏蔽等技术手段,有效阻挡、监控垃圾短信。

另外,期盼着以2009年1月7日,工业与信息化部正式向国内三家运营商发放3G牌照作为起点,国内以文字表达和简单的图片形式为主的单一表现形式的

手机广告可以得到改善。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着三网的逐渐融合、高带宽所能实现的丰富业务和多样化服务,将会带来手机广告行业勃兴的又一个春天。

应用的标准。手机作为传媒产业的一种,也属于现代服务业。手机广告的应用标准在笔者看来,实际上就是其为广告商提供营销,为用户提供信息的服务标准。

从广告主来看,国外手机广告的概念被称为“手机营销”。而在国内,不用“手机营销”这样的提法,是基于我国的手机广告仍处于发展初期的单纯信息告知类,没有如一些国家一般将手机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媒体,建立营销系统。而这样的营销系统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可以给广告主提供标准化的服务。以一个优质的标准。从广告的、形式的选择、投放媒体的确立到最后广告效果的监控,从订单管理、检测报告,到渠道管理等各个环节为广告主进行全方位的细致服务,以满足广告主的期望。

从用户而言,对于具体一个用户,每天接触多少广告,文字链接多少个字合适、图片广告多大、流媒体广告的大小格式、手机广告页面多大合适等传输标准也需要树立。同时也要保证使用用户信息的经许可化和合法化,注意保护信息消费领域内的个人隐私不受侵犯。这就需要严格的法律标准来裁定,也可考虑建立实名制的“经许可号码库”,做好用户、运营商、下游合作伙伴之间的收益分配。早在2002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增补的《电信广告法案》中对此给出了明确的定义,电信运营商、内容提供商或者非运营商机构以及个人提供经过接受者许可的文字、表格、图片、语音的电话或者信息用来推销商品或服务。同年,欧盟也制定了“保护私人信息数据”行为准则。尽管2008年上半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出《关于开展垃圾短信息整治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至2008年底,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针对滥发垃圾短信的专项整治行动,但是一两次这样的整治行动终究代替不了常规执行的专项法律的权威和有效,我国手机广告的一系列应用标准,亟待立法。

行业标准。一个行业的标准涵盖很多,映射到手机广告行业,笔者在这里主要就进入标准和运营标准来展开介绍。

目前国内从事手机广告的主体混杂,手机广告的者不但包括电信运营商、SP服务供应商,而且包括直接发送广告的商家和个人,广告者非常分散。较难管理。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必须将手机广告纳入工商部门日常监测的范围,建立手机广告经营者的资质条件、申办程序、发送行为等必要的规范。作为新兴广告形式,手机广告也可以采用和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从事广告经营的,应当具有必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制作设备,并依法办理公司或广告经营登记,方可从事广告活动。”实行经营登记制,明确市场进入标准,集中手机广告权,既能保证手机广告经营者的专业水准和经济实力,同时也有利于对手机广告经营实施监督和管理。

一方面,从手机广告行业整个产业链条的运营来看,开发商、手机制造商、内容提供商(SP商)、用户,每一个都是产业链中重要的环节,只有各司其职,才是合理、快速、稳定发展手机广告的关键。尽管运营商网络支持的地位很重要,但是其一方独大的现实必然需要改变。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商的数量,避免开放性的恶意竞争。未来,建立健康、优化的行业运营标准应该是:网络运营商提供接入平台和信息通道;手机制造商生产支持这一业务的手机:服务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应用;用户得到“一站式”服务,这才是一个分工合作、利益共享、良性的产业价值链。

标准化基础上的差异化

第7篇:广告策划策略范文

关键词:集体主义;个人主义;高语境文化;低语境文化;跨文化广告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88-03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跻身国际市场。而广告是它们推销自己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宣传手段。然而由于中西方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别,不同文化背景的广告受众往往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为了使跨文化广告能够准确传达信息,吸引消费者,激发其购买欲望,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广告对象的文化背景。因为“每个消费者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生活与成长,其思想意识和文化理念必然会受到不同文化环境的影响和熏陶,而且这种熏陶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章礼霞)。”

“跨文化广告”和“跨文化广告传播”在我国的广告业界和学界已经成为重要的词语,许多学者甚至认为,“如何进行跨文化广告传播是当今中国广告界,乃至世界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大课题”(李宏,1999)。广告研究学者们从语言学、符号学以及传播学等角度探讨了广告传播的过程及其效果。叶敏,王华莹(2005)认为对跨文化广告影响较大的文化因素有语言、宗教、审美观、民族习俗等。尧旭华(2002)则从文化差异的影响,语言的限制,法律的约束,生产和成本的限制及媒体的局限分析了跨文化广告的传播策略。美国广告界的知名人士迪诺.贝蒂.范德努特曾在2000说过,我们应当承认我们确实影响了世界的文化,因为广告工作是当今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我国的邹威华(2004)也认为广告语反映一个民族的概念与意义体系、反映一个民族的价值体系、反映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它向我们传递商品信息的同时也向我们推销传统的或外来的价值观念等文化信息。

二、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及在各自广告上的反映

中西方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有着各自不同的一套价值观念系统。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中国文化以群体为本。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是首要的价值观,是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西方文化宣扬个人至上,强调个人价值,崇尚自我肯定,反对权威主义和对个人的支配,要求尊重人的个性及私人空间,认为个人的自由发展是社会和人类自由发展的基础与条件。因此,在西方,人们通常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而后才考虑集体利益。而中国属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文化,这个价值观可以一直追溯到儒家文化。集体主义价值观认为,人的集体价值是社会的最高价值,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个人是集体中的一员,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应服从集体利益。先有群体,后有个体。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一根筷子一折就断,一把筷子却拧不弯”,所以,没有群体,个体就不能生存和发展,群体利益是个体利益的前提和保障。

价值观念能直接影响人们的消费心理,能够决定购买行为是否发生,因此广告的宣传目的决定了不同的价值观必然会导致不同风格的广告。西方文化是个人价值观取向,更加重视个人的奋斗和利益。在广告中就往往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主体作用,重视个性的张扬。于是,我们可以经常在英美报刊广告中见到“个性”(individuality)、“个人”(persona1)和“隐私”(privacy)这样的主题,来激发和煽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耐克经典的广告语“Just do it”(想做就做)就曾在美国风靡一时,因为它表达的对自我、个性、叛逆的推崇和张扬非常符合年轻一代的价值理念,所以很容易引起共鸣。然而也就这个广告,在香港等地却收到了很差的宣传效果,与当地的价值观念格格不入,该广告被认为有诱导青少年不负责任、干坏事的倾向。无奈最后耐克只得将广告语改为“应做就去做”。在中国的文化里,个体必须去做社会觉得应该你去做的事,个体必须履行社会所赋予的责任。另外,在中国的广告里面,家庭这一价值观被频繁地应用。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家庭是社会组织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家是社会的细胞。对于一个传统的中国人,他的身份、地位、义务和责任都与他的家族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比什么都重要。因此,广告设计者往往会在这方面大做文章。比如,“孔府家酒”广告,“孔府家酒,让人想家”,“常回家看看”“爱一个家,恋一张床,水晶家纺”等等。这样的广告词容易深深打动中国人传统的思家情结,从而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三、中西方交际观差异及在各自广告上的反映

根据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的高低语境交际(High-Low context)学说,在高语境交际观的文化中,信息的传递与沟通是通过肢体语言、上下文联系、场景等进行的。信息与信息之间存在高度的前后联系,交际的最终效果往往取决于接受者对信息的诠释。霍尔(1976)曾指出:“当谈论心中的苦恼与忧虑时,来自高语境的人会期待对方明白是什么在困扰着他/她,以便不必不得不具体的说明。结果他/她会在交谈中环顾左右而言它,什么都谈了,除了关键的一点。而领会这最关键的主旨则是对方的任务。”而低语境文化中,大多数信息是由清晰的符号如语言、文字、符号和各种象征图案等来表达的,信息发送者有义务帮助接受者正确地理解信息。Levine(1985)描述了美国的交际观,“把话说出来”,“不要环顾左右而言他”,“说主要的”这些言语在美国人的交际中常常可以听见。一般说来,个体主义文化倾向于低语境交际,其交际风格直接又明确;集体主义文化倾向于高语境文化,其交际风格委婉,追求和谐。这就是说,中国人的沟通是含蓄的,而西方人的沟通却是直截了当的。这种思维及表达方式的差异必然也会体现在广告里。

中国人习惯于含蓄而委婉的表达方式,广告往往表现为不是直接切人正题,而是擅长于先做好大段的渲染铺垫,然后逐步引向主题,最后在中含蓄地升华出中心。比如雕牌洗衣粉的一则“下岗篇”广告,镜头刚开始是描写一位下岗母亲四处奔波寻找工作,渲染出一种生活艰难的场景。然后开始把镜头切换到她家里,一个衣着朴素但却非常懂事的孩子在家帮母亲洗衣服,孩子因为能帮妈妈洗衣服,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最后母亲回来看到孩子的字条“妈妈,我能帮你干活了”和洗好的衣服而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直到此时才打出产品的名称“雕牌洗衣粉”。广告中并没有太多对“雕牌”洗衣粉质量的宣传,而是把感情因素注入到产品中,让人们记住了充满人情味的“雕牌”。雕牌洗衣粉的另一则“中秋篇”广告也是运用相同原理:中秋节到了,父母给孩子打电话问能不能回来过节,孩子站在繁忙的马路边,抱歉的说:又要加班。接下来的镜头是那个女孩子的默默自述“我也想家,想妈妈用雕牌洗衣粉洗衣服的样子,想爸爸做的红纱肉。”最后当中秋节那天她回到宿舍时,发现父母已经在她的宿舍,为她做好吃的了,此时此景,女孩子热泪盈眶,只叫了一声“爸,妈”。然后做爸爸的挺难为情的,给自己找了个借口“你妈非要来。”最后才是真正的主旨——中秋节,你在想念父母,父母也在想念你,雕牌,愿家家团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直线式的,他们表达感情的方式通常也是非常直率,在广告中更是如此。如美国贝尔电话公司的广告,一天晚上,一对老夫妇正在用餐,电话铃响。老妇人去另一个房间接电话。回来后,老先生问:“谁的电话?”老妇人回答:“女儿打来的,说她爱我们。”两人顿时相对无言,激动不已。这时出现旁白:“用电话传递你的爱吧!”西方人这种直接表达感情的方式与中国人含蓄间接的文化特质有着明显不同。

四、跨文化广告应注意的三个传播策略

每个人乃至每个民族,都是在价值观的支配下行事的,成功的跨文化广告要重视当地消费者的价值观,反映当地广告受众的价值观。结合以上分析,笔者觉得跨文化广告在传播中应注意一下三个方面:

(一)适当迎合当地的价值观念

许多外国品牌在进行跨文化广告传播时都注重使自己的广告做到本土化。对跨文化广告来说,尊重并体现目标区域消费者的价值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做到这一点,消费者才不会对广告产生抵触情绪,才会顺利接受其宣传的产品。在这方面做得很好的例子很多,比如“可口可乐”的广告,在美国,可口可乐的广告是突出个人的自我享受和愉悦之情;而到了中国却是完全中国化,一群人在兴高采烈的分享着可口可乐带来的乐趣,充分展示“独乐乐,不如与人同乐”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还有一个例子,宝洁公司在我国刚刚推出“安儿乐”纸尿裤时,由于不了解中国的价值观念,在宣传时主要强调“方便妈妈”上面,结果造成产品销路不畅通。后来通过市场调研才发现,在中国这个提倡勤劳节俭的国度,父母应该为子女辛苦操劳。花钱买纸尿裤的妈妈容易被人误认为是懒惰。最后公司把主要的宣传点改为宝宝,“能更好地保护宝宝更加健康成长,同时方便妈妈”,这样年轻妈妈就可理直气壮地购买该产品,于是安儿乐纸尿裤很快就打开市场,被广大消费者接受。最经典的要数美国的“万宝路”香烟广告,在美国展现的一直是粗犷、充满男性气的牛仔形象;在香港则换成了衣着高雅、时尚新潮的成功中产阶级形象,因为在香港流行的不是拓荒和开拓的西部精神,而是崇尚精致的中产阶级生活;而在中国大陆则又换成了锣鼓喧天和吉庆欢乐的祝贺春节的喜庆场景,符合中国消费者追求欢天喜地的心理。

(二)善于把握当地的思维方式

广告设计者应考虑当地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在高语境文化的国家和地区,广告语言就应该相对委婉,含蓄;在低语境文化的国家和地区则可适当直白明了。比如在西方国家,很多广告都会利用与“性”相关的词语或画面来吸引消费者。然而在中国,这是不可取的,传统的中国人一般还不能接受裸地谈与这反面相关的话题,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所以像“汇仁肾宝——他好我也好”之类的就已经到达消费者接收极限了。另外一个需要指出的地方是,思维还受语言影响。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别偏爱或者忌讳的数字,颜色,物品等。这些因素一般会根深蒂固,在人们头脑中形成思维定式。因此作为一个跨文化广告的设计者,他一定要了解目标地消费者的一般思维和风俗习惯。充分挖掘并迎合受大众喜爱的方面,避免触犯一些禁忌。比如我国,在人们的普遍思维中,百合花象征着“百年好合”;“鱼”字可取谐音,图吉祥,象征“连年有余”;红色象征着吉利,喜庆;数字“8”也被认为与“发财”有关…这些比较讨消费者欢心的意象就可多多运用到广告中去用。而像数字4,白颜色,乌鸦等等中国人比较忌讳的东西就应尽量避免出现在广告语中。

(三)充分发挥产品输出国的文化特色,并融合目标国的文化优势

运用民族特色来宣扬产品,能形成独特的广告风格。“一个国家,民族独特的气质,精神传统、美学观念以及特有的文字,图案色彩,都能构成跨文化广告的鲜明个性,融合在广告创作中,选择目标国易理解的方式表现出来,往往是避免其淹没在大量广告信息中的高招(叶敏,王华莹,2005)”。中国的跨国企业在走向世界,向世界宣传自己产品的同时,也要立足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并发扬光大,因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在跨文化广告中同样有效。越是具有自己民族和文化色彩的广告,反而更加容易激发起国际受众的兴趣和认同。就像2001年第3O届莫比广告节上,广州一家广告公司选送的中国广东移动通信“沟通从新开始(牵手篇)”的广告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而该广告就是把世界人民共同的对和平的追求和对儿童的爱护之情与中华民族固有的崇尚和平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完美无瑕地结合起来,以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打动了评委,获得了一致好评。同时,融合当地的(下转第191页)(上接第189页)文化优势对跨文化广告的设计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麦当劳快餐店的广告,在不同国家有不同菜单,在法国配有香槟;在英国配有威士忌;在德国有啤酒;在中国配有红茶。如此一来,麦当劳在宣传美国通俗文化的同时,结合目的国的文化优势,更容易被该国消费者接受。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和交际观导致了中西方广告所体现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中国的广告主要以家本位为宣传点,宣传手法比较含蓄委婉;而西方广告的诉求点大都以个人为本,宣传手法相对大胆直白。因此本文提出跨文化广告传播应注意三个方面:适当迎合当地的价值观念;善于把握当地的思维方式;充分发挥产品输出国的文化特色,并融合目标国的文化优势。从而使跨文化广告达到它应有的宣传目的。

参考文献:

\[1\]方蔚林.现代广告写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2\]胡屹.广告学全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3\]江波.广告心理新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4\]吕吉瑛.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广告传播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7,(2).

\[5\]彭红利.国际广告中的跨文化因素\[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3).

\[6\]阳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广告传播\[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1,(6).

\[7\]尧旭华.跨文化广告的传播策略\[J\].ENTERPRISEVITALITY,2002,(5).

\[8\]叶敏,王华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广告传播的影响及启示\[J\].统计与决策,2005,(l2).

第8篇:广告策划策略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信息化建设 战略与策略

[作者简介]邱金林(1972- ),男,广西昭平人,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广西 南宁 53002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科研项目“广西高等职业院校教学信息资源的信息化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06LX813)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048-02

党的十吹响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号角,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部署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系列重要举措,职业教育发展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春天。信息化是促进职业教育变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把握高职教育发展的新机遇,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必然是广西高职院校今后一段时期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信息化已成为当今时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鲜明特征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五项任务措施。同年6月23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两个重要文件,明确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总体部署、目标任务、重要举措,标志着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国家顶层设计已经完成,职业教育步入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

党的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将信息化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推动了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技[2012]5号)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信息化战略发展规划,其中专门针对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了“2020年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2012年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2]5号),明确了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任务和关键举措。2014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把“提高信息化水平”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已进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数字化生产与发展迅猛,产业更新换代加快,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教育已步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时期,提高质量,服务发展,促进就业,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有力支撑。推进信息化,不仅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职业院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时代职责。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创新发展广西高职教育的迫切需要

创新发展广西高职教育,就是要打造广西高职教育升级版,适应广西经济社会新发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以信息化作为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发挥信息技术对高职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创新发展广西高等职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1.服务广西经济社会新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和带动了高职教育发展,同时,高职教育又反作用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广西经济社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总量已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成功跻身全国GDP“万亿元俱乐部”。未来几年,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将是推进产业发展与扶贫富民。2014年,“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承接港澳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功能辐射和产业转移、沟通西南地区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联系通道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经济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带动经济发展模式将由“以物质生产、物质服务为主”向“以信息生产、信息服务为主”转变,推动传统产业逐步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产业聚集、调整与升级,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信息技术逐步深度融入企业生产、服务和管理等各个环节,对高职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3年,广西贫困人口仍有634万人,贫困发生率14.9%,超出全国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贫困人口规模较大。要增强群众脱贫致富能力,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强高职教育信息化职业培训平台建设,将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快速便捷地向农村和边远地区传递,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加强进城务工农民、在乡务农青年的职业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培养大批新产业工人、新型农民和职业农民。

2.构建广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教育部2012年公布的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中,广西虽然有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院校入选“职业院校信息化试点单位”,但以广西教育主管部门为主办单位的“省级教育资源及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探索”项目,由于没有开展实质工作,成为不被列为专项试点信息化试点单位的3个省份之一。一直以来,广西高职教育信息化水平不高,缺乏规划和措施,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不相适应。当前,广西步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时期。2014年1月召开的广西教育发展大会提出“要实现‘两个建成’目标,必须把振兴广西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优先位置”,部署实施了包括“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工程”在内的教育发展工程。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广西率先召开了全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4]43号),把“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列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十大重点工程之一。因而,以信息化作为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发挥信息技术在产教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教普教沟通、增强活力、提高质量、服务终身学习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支撑作用,引领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是创新发展广西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支撑,也是构建广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

3.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近年来,广西高职教育通过职教攻坚和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就,在全国高职教育中具有广泛影响。但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从目前广西高职院校实际情况来看,还没有真正发挥引领教育教学变革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对信息化重要性认识不足,信息化政策环境与体制机制尚未形成,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非常匮乏,信息化共建共享与服务平台尚未形成,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高等。“信息贫乏”“信息鸿沟”已成为阻碍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等实践教学方面,缺乏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不能满足多元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以及强化动手能力培养的需要。信息化不只是一种技术工具和手段,更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在教育教学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职业教育的创新和变革,探索一种全新的培养方式和教学模式,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打造广西高职教育升级版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要求。

三、广西高职院校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战略与策略

高职院校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践者,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体力量,担负着为“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和“精品制造”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广西高职院校只有站在时代潮头,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引领区域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承担起高职教育的职责和使命。当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又一个春天,是广西高职院校深化改革创新、加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历史机遇期,必须紧紧抓住,有所作为。

1.制定信息化发展战略。建议广西教育主管部门重视高职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编制高职教育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加强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高职院校要根据区域特点和学校实际,做好与国家、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等有关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内容相衔接,制定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建设性、可行性的信息化发展战略。要进一步厘清高职院校信息化发展的思路,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以更新高职教育理念为先导,以建设信息化环境和条件为基础,以加强信息化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创新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和管理模式为突破口,以健全信息化体制机制为保障,确立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列入学校中长期发展的阶段性奋斗目标,列入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点任务,认真组织实施。

2.建立信息化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科学、开放、高效的信息化工作机制,是高职院校信息化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对高职院校来说,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需要统筹考虑组织领导、部门协同、制度配套、技术服务等多方面的问题。第一,加强组织领导。高职院校要成立以学校领导为组长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统筹、指导和协调,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成立信息化建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开展。第二,推进部门协同。信息化建设涉及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以及各系部等多个部门,需要加强统筹,协作推进,形成合力。第三,建立激励机制。建立信息化建设奖惩激励制度,支持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鼓励企业和社会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调动各方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信息化建设良性发展的环境和氛围。第四,做好技术服务。在信息化建设办公室下成立信息技术服务中心,负责信息化运行服务和技术支持服务;建立网络及信息资源安全管理规范,确保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等信息系统安全;建立信息化建设质量标准,确保数字化教学资源、软硬件资源、教学管理信息资源等各方面内容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3.加强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是广西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高职院校加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提。高职院校要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校园网络设施,建设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数字技能实训室和仿真实训室等信息化教学设施,提升信息技术装备水平。推进高职院校“宽带网络处处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把信息化资源基本普及到日常教学、学习、服务和管理等多个层面。实现校园网络与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广西教育厅网等区域网和广域网相连接,保障具有较好的上网和运行环境。保障建设经费投入,鼓励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

第9篇:广告策划策略范文

【论文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商品意识日益增强,广告的作用在我国也逐渐显露出来。本文结合实例探讨了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去体现深层次的文化内涵,通过跨文化视角下的商业广告翻译策略。

一、跨文化视角下的商业广告翻译的相关社会背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广告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广告翻译对于推动我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开拓国际市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随着经济活动与国际接轨,从某种角度上说,广告是一门浓缩的、综合的、具有商业性的、大众的艺术。

二、广告翻译过程中涉及的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的广告在传播和推广文化的同时也受到文化的制约。广告源自于不同文化环境,其对象也在相同或不同的文化环境中生活和成长。在宣传商品的过程中,广告必须考虑文化因素,而且广告语言的文化内涵必定要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又不违背国家正统文化或法规。为此,我们有必要首先对中英广告中所折射的文化差异进行分析,以利于分析跨文化交际的广告翻译。

1、历史背景差异与审美观差异

每种语言都有其深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因此不同的社会背景反映在广告翻译上也有所不同。日本丰田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广告是“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这是套用了中国的一句俗语。在美国,他们却换成了“‘Not all cars are created equal’(并非所有的车都生而平等),因为了解美国历史的人都知道,美国《独立宣言》中的首句就是‘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人人生而平等),丰田公司就是以此来表示丰田车的质量比其他的车要好。”运用些译入语国家人们所熟知的谚语、俗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

2、民族信仰差异与风俗习惯差异

世界上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敬仰之物,他们的婚丧、嫁娶、饮食等方面的规定也各不相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当地消费者的信仰,切勿触犯他们的禁忌。了解各个地域国家的民族信仰,才能避免广告中出现有文化禁忌色彩的词语或形象。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它深深影响着人们的认识行为和生活方式。广告翻译应尊重民族心理,把握好广告的联想意义,才能真正做到入乡随俗。

3、思维方式差异

讲英语的人思维呈直线型,文章开头通常直接点名中心思想,而汉语中文章的展开多数成螺线型,主题往往不是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而是采用迂回的方式来加以阐述。说英语的人会在一开始就切中要害,然后层层推进,以推理的方式摆出自己的论据。而说汉语的人则会先举出大量证据,然后向论点逐渐靠拢,最后在强大的理据支持下亮出自己的观点。所以在广告翻译时要注意中西方这种思维的差异,进行适当的逻辑顺序对调,以免让中国人觉得太突然,让西方人觉得不耐烦。广告应适应当地的价值观取向,顺应他们的模式选择出适当的表达方式,提高商品的可接受性。 四、文化交际视角的广告翻译 转贴于

广告翻译除了必须充分考虑不同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审美观等因素,还应保证准确生动地表达原文隐含意义,在没有文化冲突的前提下兼顾形象意义和字面意义,根据具体语境,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等。最低限度的功能等效是:译文读者应该能够达到这样一种理解程度,即能够构想原文读者是如何理解和欣赏原文的。尽量恰当的遣词造句,并准确的表达原文用意,从而做到等效翻译。

1、直译法

所谓直译,“就是在转达原文意思的时候,使译文的表达形式和句法结构尽量同原文一致,能完全对等的就完全对等,不能完全对等的也要大致对等,其目标是做到“神”、“形”兼备。”主要用于原文和目的语言之间具有文化共性,并能让人产生相同的联想。直译并非词对词的翻译,直译不仅忠实于深层结构(内容),而且与表层结构(形式)的风格也是一致的。也就是说,通过直译,能有效表达原文意义的同时,反映原文的风格。

2、意译法

意译是“指通过对原文深层意蕴的理解和消化,将原文的表层结构打破和重组,尔后转化为译文自然流畅的表层结构;换句话说,就是冲破语言的外壳,将其真正的意指挖掘出来。”由于文化语言差异,有时译文无法在形式上完全与原文一致,因此意译常利用更为符合当地消费者的形象、生动、委婉的语言来吸引读者。意译法是广告翻译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翻译方法,但其使用频率少于直译法。意译之所以必要,因为存在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

三、结语

由此可见,加强跨文化视角下的商业广告翻译策略研究是必要的。翻译应不拘于译文的内容形式,而重译文与原文的功能或效果对等,引起情感需求而被消费者接受。

参考文献

1 孙建军.汉字的超符号功能及其文化意义[J].北方论丛,2002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