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银行的发展范文

银行的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银行的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银行的发展

第1篇:银行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跨境银行 银行资产 金融债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1年了一份全球银行业发展的分析报告,在该报告中,研究人员调查了全球184个国家从1978年到2009年的时间区间内跨境银行借贷数据,以此来描述全球金融市场跨境交易的特征,作为危机后全球金融监管改革和政策调整的依据。研究结果显示,全球银行业网络是相对不稳定的,而且在结构上也存在不均衡的现象。特别是在2002年-2008年的全球资本流动中,金砖国家(BRIC)和高速发展的东欧经济体成为了全球银行网络中的主要借贷方。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极大的冲击了21世纪上半段较为稳定的全球银行业借贷结构,当发达经济体受到危机冲击的时候,全球银行业的资本流动结构也会变得极为不稳定,而这种状况又反过来阻碍了全球实体经济的复苏进程。总体而言,全球银行业需要结构性的改革,防止金融危机冲击资本流动的结构,造成实体经济的衰退。IMF的这份报告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全球银行业跨境经营的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为了对全球银行业具体制度的完善提供建议依据,就需要从微观角度,对银行业跨境经营的状况加以说明,主要包括三个指标:银行的法律实体、资产以及金融债权的跨境分布。

一、跨境银行法律实体的全球分布

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境银行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和分散风险,跨境银行集团跨境设置复杂的组织结构的目标之一是降低集团的运营风险,因此是一种管理风险的安排。2007年金融危机之前,跨境银行集团的组织机构十分的复杂,如表1所示。

表1 2007年全球15个最大的复杂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

资料来源:Cited from Christine Cumming and Robert A. Eisenbeis, Resolving Troubled Systemically Important Cross-Border Financial Institutions:Is a New Corporate Organizational Form Required?,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Staff Reports, No. 457, 2010.

银行集团子公司的数量指标反映了集团组织规模的复杂程度,其中子公司数量最多的是花旗集团,达到了2435个,而平均值是1005个。外国子公司所占子公司总数的比重以及所在国家数量指标放映了银行集团的跨境经营程度,其中外国子公司占集团法律实体比重最大的是瑞士银行,达到96%,而平均值是57%;集团实体所在国家数量最多的花旗集团,分布在全球84个国家,而平均值是44个。以上数据显示了银行集团的跨境经营的深化程度,在这15个银行集团中,花旗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以及美林证券在危机中均发生了问题,尽管并未引发银行集团整体关闭清算的严重后果,对其进行危机管理的诸多问题也暴露出来。以苏格兰皇家银行为例(其外国子公司数量占比以及实体分布国家在数量上,在15个银行集团样本中都是最低的),首先,苏格兰皇家银行在15个国家经营,意味着集团实体会面临15个国家在监管、税收、公司治理要求方面不同的要求,这是对其进行危机处置需要面临的首要事实问题。其次,当苏格兰银行发生问题时,在极端情况下,会有15种不同的危机处置方法和程序。在事实上,不同国家相互冲突的处置措施和程序往往会增加危机的成本,这种碎片化的处置安排是对其进行有效处置需要解决的最大制度困境。

二、银行资产的跨境分布

衡量银行跨境经营的第二个指标是境外资产占银行集团总资产的比重,如表2所示.

表2 (2008年底)全球主要银行资产的跨境分布

资料来源:Cited from Stijn Claessens,Richard J. Herring,Dirk Schoenmaker,Kimberly A. Summe,2010,“A Safer World Financial System: Improving the Resolution of Systemic Institutions”,Geneva Reports on the World Economy 12,p. 14.

表2描述了世界上目前主要的跨境银行的跨境资产和收益的分布情况。在北美洲的样本银行中,摩根大通的总资产规模最大,达到21750亿美元,然而在境外资产所占总资产比例这一项上,却并非排名第一。加拿大皇家银行是北美洲银行中境外资产所占比例最高的,达到46%。银行总利润来自境外占比最高的是花旗银行,占到74%。而在欧洲的样本银行中,由于欧盟的银行一体化程度较高,因而无论是境外资产的比重还是境外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均高于北美洲的样本银行,这两个指标中,苏黎世银行均在欧盟银行中高居首位,分别占到96%和84%。而在亚洲样本银行中,境外资产分布以及境外利润贡献比重均低于北美洲和欧盟的银行,其中三菱东京银行的资产规模最大,且境外资产所占总资产比重也是最大的,占26%。而就境外利润来源占总利润比重这一指标,排名最高的是瑞惠银行,占30%。

第2篇:银行的发展范文

1.网络银行的概念和特点

1.1 网络银行的概念

自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传统银行已开始着手电子化服务建设,他们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客户服务和公司管理。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业务和管理的电子化管理,建成了全方位的电子化银行体系。网络银行的阐述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机构的角度,指银行基于互联网和消费者客户端开办业务;另外,从产品和服务的角度来看,传统银行或者新兴金融企业通过互联网提供金融服务,不仅包括传统的银行服务,也包括互联网创新带来新的金融业务。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我们对网络银行更多的认识是基于业务的角度,即网上银行服务。

1.2 网络银行的兴起原因

笔者认为,网络银行的产生并取得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2.1市场竞争需要企业创新。由于经济和贸易的迅速发展,银行和企业客户,个人客户,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出现大量的、经常性的联系,这些量大面广,重复繁琐的交易操作,继续采用人工方法使银行的运营成本高企,运营效率降低,而且容易出错,从而导致金融交易的失败。

1.2.2科技的发展。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加速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同时引发生活和经济活动方式的变革,这些都给银行服务的传统服务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要求,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金融服务,并占领市场是银行的必然选择。

1.2.3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演变。随着上网用户数量的大幅增长,通过网购平台足不出户购物的宅男宅女使得网络消费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消费习惯。甚至总理也以“消费时点”来形容网络的影响力。

1.3 网络银行的基本特点

现在网络银行的发展与互联网、互联网公司和社交网络存在众多联系。其特点归纳来说有以下几点:

1.3.1差别化服务。网络银行能够提供互动式的沟通方式,客户访问网络银行办理业务时,可以提出具体的业务需求或购买一个具体的金融解决方案,网络银行也一直在互动方面进行努力。

1.3.2业务办理更高效。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去完成账户查询,资金转账,现金存取和其他银行业务,享受在线银行优质,快捷,准确,方便的服务,实现了通过电脑、手机等互联网终端的快捷支付。

1.3.3衍生新的金融产品。网上银行能够集中利用其价优势和互联网丰富的信息资源,提供企业信用评级,财务信息,投资分析等服务创新,不断改进,提高附加值信息,加强银行信息中介职能。

2.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

2.1 网络银行的业务概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银行提供的服务种类、服务深度都在不断地丰富、提高和完善。大体上,网络银行提供的服务一般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传统业务,这类业务只是把传统银行的业务从现实中的柜台搬到了网上办理。另一类是完全针对互联网多媒体能够实现互动的特性来设计提供的创新金融产品和业务品种。这类业务以客户为中心、以科技为基础,真正体现了按照市场的要求“量身定做”的个特色。

截至目前,网络银行已经开办的网上银行业务多达上百种,下面简单列举几家银行的网银业务:

2.1.1北京银行:查询账户信息、查询境外交易、查询网上购物记录、短信天使服务、收款人名册管理、缴纳水费、供暖费、手机话费、网上基金、网上贵金属业务、网上国债、电子杂志等。

2.1.2民生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小区金融业务、小微金融业务、公司金融业务、同业金融业务、直销银行业务等等。

2.1.3交通银行:理财、基金、缴费、黄金、外汇、保险、网上购物等等。

2.2 发达国家的网络银行发展现状

在发达国家,网络银行发展迅速。和20世纪后许多新鲜事物一样,美国是网络银行的诞生地。20世纪90年代,在克林顿总统的强力推动下,美国信息高速公路系统的建设和网络进入普通家庭的普及,为网络银行的出现奠定了基础。1995年10月,美国建立了第一家网络银行SFNB,据统计,在1997年5月27日,美国网络银行家数仅为26家,到2000年3月14日,这个数量达到了1930家,到2010年底美国的互联网用户达到了4200万。在亚洲,新加坡、日本等国家的网络银行也正发展到一个,并仍已相当的速度继续发展着。

2.3 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

在互联网时代,中国拥有着后发优势,从2013年起,腾讯、阿里巴巴、苏宁易购申请涉足银行业务的消息就已经尽人皆知。支付宝、微信也开通了理财服务,高过一般金融机构的收益率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积累了上亿的用户。

就在2014年7月,银监会披露了近日已正式批准三家民营银行的筹建申请的消息。这三家民营银行分别是由腾讯、百业源公司、立业集团为主发起人设立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由正泰集团、华峰氨纶为主发起人在设立的温州民商银行,由华北集团、麦购集团为主发起人设立的天津金城银行。我们注意到,腾讯成为了这批获准进入真正意义上的银行业的互联网公司,这无疑实现了中国互联网行业进军银行业的梦想。我们相信,接下来会有更多实力雄厚的互联网公司进入银行业。一直以来,互联网公司对用户体验的关注以及提供差别化服务的能力都是令其他行业望其项背的。

银监会表示,上述三家试点银行将在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等方面各具特色。如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将办成以重点服务个人消费者和小微企业为特色的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定位于主要为温州区域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小区居民、县域三农提供普惠金融服务,而天津金城银行将重点发展天津地区的对公业务。

3.网络银行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3篇:银行的发展范文

一、加快发展民营银行的必要性

(一)加快发展民营银行是完善区域金融机构体系的需要

随着我国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清理整顿力度的不断加大,金融机构结构发生了不小变化。经过几年的整顿改革,四大银行县城分支机构被撤并三成,股份制商业银行基本上是国家控股或变相的国家控股,城市信用社被强制合并为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基金会全部关闭。金融机构的整顿改革固然带来了集约化效应,但同时也带来了基层地区金融机构体系不合理,基层融资出现真空现象等负面影响。而加快民营银行的发展步伐,将有利于完善区域金融机构体系和满足不同地区各类企业和农民的融资服务需求。

(二)加快发展民营银行是促进国内金融市场竞争机制形成的需要

经济理论和实践都反复证明,垄断性越强,竞争性越弱,而没有竞争的市场就没有活力。目前四大银行牢牢控制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在表示市场集中度的几项指标中,除利润额指标外,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其它几项指标之和都超过了70%的水平。这表明国有商业银行在整个银行体系中的相对规模过大,市场集中度过高,而且市场集中度与资产利润率相背离,表现出了明显的规模不经济。笔者认为,打破金融这种垄断的要害就是在已设立的民营银行的基础上加快民营银行的发展,通过大量生机勃勃的民营金融机构来改善金融市场的竞争环境,给体制僵化和效率低下的国有商业银行施加强大的外部竞争压力,产生提高效率和进行机制转换的动力。

(三)加快发展民营银行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需要

可以说,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实现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就是中小企业的强有力增长,但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并没有得到金融机构的有力支持。一方面,因中小企业经营上的自身缺陷,其提供的经营及财务信息很难被大型金融机构经理人所接受,从而无法获得大银行的有力金融支持。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受资金规模的限制,不能充分满足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于是中小企业在两难之下只好求助“地下钱庄”,从而面临着融资难、融资成本较高的困难。这不仅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借贷市场的健康发展。民营银行的出现则可以弥补这一点。民营银行以数量众多的中小银行为主,它们分散各地,对各地的中小企业情况比较了解,取得信息的成本低,运作比较灵活,可以补充大银行留下的死角,为中小企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

(四)加快发展民营银行是加强国内外金融机构抗争的需要

根据我国人世时所作的承诺,加入世贸组织5年后,中国的金融业天门将向外敞开。截至2007年底,在华外资银行已达90家(不含下设分行),其中21家被银监会批准改制为内地法人银行。外资银行凭借其各方面的优势与我国银行展开激烈的竞争,从而不可避免地会对我国银行业造成巨大的冲击。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相对缓慢,对内开放不足,在整个银行体系中占主体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机构庞大,历史包袱沉重,盈利能力不足,不良资产比率居高不下。这些不利因素都使其在与外资银行竞争中处于劣势,很难与外资银行抗衡。相反,具有“小、快、灵”体制优势的民营银行没有历史包袱,容易吸收外资银行的优点和长处,更容易适应环境,更具有竞争力,能增强国内金融业的活力和实力,最大限度填补国内金融业存在的市场间隙。因此,加快民营银行的发展,进而建立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民营银行,有助于金融业参与国际竞争,缓和加入WTO对国内金融业的冲击。

二、制约民营银行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缺乏明晰的产权制度

民营银行制度成熟的国家经验告诉我们,发展民营银行首先需要产权明晰的产权硬约束的制度环境。而我国在产权制度改革上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没有彻底实现政企分开,产权依然存在软约束问题。这一点在金融业中显得尤为严重。就拿最为接近“产权明晰”的民生银行来看,资金来源虽来自民间,但因按“民有、党管、国营”模式组建,银行的控制权、人事权其实不同程度地掌握在政府手中,那么银行就不能完全按市场机制开展业务寻求发展、形成严格的自我约束机制。这一状况阻碍着我国民营银行的规范化发展。

(二)缺乏充分和统一的金融监管规则

因我国长期实行民营银行阻入政策,对民营银行市场准入、退出及监管缺乏充分和统一规范的规则约束,行政管制色彩相对浓厚。一家银行能否组建及如何组建均无法可依,无规则可循,主要取决于行政指令,并由行政部门主持组建。退出方式也相类似。金融监管无论在法规、制度和措施方面,还是在基层监管机构设置、监管手段和技术方面都处于空白状态,这种状态使民营银行缺乏在规范规则条件下健康发展。

(三)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

从存款业务来看,民营银行的资金主要来自民间,而这些资金偏好追求较高的风险收益率。如果民营银行按现行相对固定且较低的利率与国有银行竞争,要吸收这部分存款是不可能的。从贷款业务来看,民营银行的贷款客户主要是中小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存在管理不规范、财务状况透明度较低、可供贷款担保或抵押的资产不足等问题,民营银行提供贷款自然需要更高的风险补偿,收取相对较高的利率。这要求民营银行具有更大的自由度来决定存贷款利率。而这一点又与现行利率管制相悖。

(四)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民营银行赖以生存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有一个高度市场化和相对宽松的金融环境,同业之间能够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而在我国,国有银行凭借特殊的产权性质;就享有国家的隐含担保,不用担心破产,所以公众对其信任百般。相比之下,民营银行没有那么幸运,它们一无国家信誉担保,二元存款保险体系,三无法律保护、政策的有力扶持,四无规模,必然影响公众对民营银行的信任度,从而形成不利于民营银行经营的制度环境。

三、加快发展民营银行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就我国目前的民营银行政策环境来说,虽然民营银行是金融业的一个发展趋势,但目前国家并没有对民营银行释放出足够的官方信息,国家政策还不够明朗,缺乏力度。所以,民营银行目前并未享有金融业国民待遇,并没有被一视同仁。民营银行得不到国家有力政策支持就得不到大

的发展。因此,政府要高度重视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取消各种不必要的歧视,使更多的民营银行尽快进入金融市场,发挥其对金融业的作用。

(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政府行为

我国银行企业存在严重产权约束软化的问题,这使民营银行难以规范发展。因此,办民营银行必须规范政府行为:一方面要求彻底实现政企分开,实现产权明晰,做到不能让政府控股,或者最好不让政府参股,以避免政府行为的干扰;另一方面要求政府行为必须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依法行使管理职能,以形成高效率的政府管理机制,减少民营银行在发展中不应有的政策性负担,使民营银行轻松上阵,稳健快速发展。

(三)在定价方面,应率先实行民营银行利率市场化

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规范民间金融秩序的目的出发,应率先实行民营银行利率市场化,即允许民营银行在央行规定的浮动幅度范围内适当上调企业和个人的存款利率,允许民营银行自主地根据不同的贷款对象和贷款种类,适当确定不同的贷款利率。这样可以带来三种功效:一是适当提高存款利率水平,有利于增加民营银行的存款客户及资金来源,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二是相应调整贷款利率水平,提高盈利率,可扭转民营银行当前的竞争劣势;三是通过扩大民营银行利率决定权,可以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合法、合规的金融市场,使非法的地下资金转变为民营银行的合法运营资金,进而有利于金融市场的规范发展。

(四)建立、完善民营银行金融监管法规

1、建立并严格执行完全市场化的市场准入原则。对申请开业的民营银行进行严格审批是实现有效金融监管的起点,也是民营银行稳健发展的基石。因此,要求申报单位必须提交各种详细而真实的文件资料。

2、应按市场化的原则建立经营监管法规。为了入市后的民营银行有一个正常经营的保障,除了靠银行自律、自控之外,监管部门要备一套经营监管法规。而经营监管的基础在于信息的及时性与真实性。因此,监管部门必须设计出一套机制来快速准确获得银行运行的真实信息,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应按市场化的原则建立退出法规。为了保证整个金融体制的稳定,必须有民营银行的退出法规。应当建立明确的金融纪律和对违纪行为的处罚规定,特别是要有一整套金融机构破产清算的程序,必须非常清楚地规定由谁来执行银行的破产清算,必须在破产程序中保证广大储户的利益,防止把民营银行的风险集中到中央银行,避免在金融业出现道德风险。

(五)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市场经济和现代金融的基石。由于民营银行服务对象主要集中于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数量多、分布广,信誉度偏低。民营银行在获取信息的手段和渠道、分析信息的能力均有不足。由于信息不对称民营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面临较高的风险。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企业自觉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在我国,守信氛围还没有形成,单靠企业本身自觉是不可能的,所以需要政府在其中发挥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作用。政府应组织成立专业机构,建立一个真实可靠的信用评级制度,向银行提供有关企业信誉的信用资历和信用证明;同时建立严格的违信惩罚制度、增强企业守信意识、树立守信形象以增强民营银行贷款信心。

(六)加强国家投入,增强民营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第4篇:银行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村镇银行 健康发展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155-01

一、村镇银行的定位

1.客户定位。村镇银行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金融服务,主要是农村小微企业和农户,而大中型商业银行则主要面向城市高中端客户。这种差异化的市场定位为村镇银行带来了集中经营的优势。农村小微企业和农户的信贷需求特点与村镇银行规模小,贷款资金来源于当地的特点相吻合,而且村镇银行的服务宗旨是服务“三农”,这在服务过程中容易建立共存共荣的关系。

村镇银行的基本体制特征在于村镇银行的“村镇性”,集中表现在它是依托所在村镇社会地缘人格信任关系网络开展信用活动,利用有利的人缘和地缘,充分了解客户各方面情况,从而能更顺利地开展信贷业务,解决客户的需求。

村镇银行的存在和发展成为农村企业、农户能否顺利获得发展需要的资金支持的重要条件,而农村企业、农户的资金需求也是支撑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

2.地域定位。村镇银行以县城域乡镇作为自己的主要竞争地,容易获得人缘地缘优势。

首先,村镇银行是县城域乡镇土生土长的“草根银行”,而且这些县城域乡镇可能经济不发达,所以更能获得当地政府和居民的支持,更易同客户沟通,在建立和保持业务合作关系方面具有优势。

其次,村镇银行的存款客户主要是县城域乡镇的涉农企业和农户,短期内存款余额可能有所波动,但是长期相对稳定。这部分活期存款为村镇银行提供了廉价且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村镇银行是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成立的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银行,更容易得到当地小微企业和农户的支持。

再次,村镇银行吸收的存款继续投入到该地区,使资金继续留在农村,在维护金融债权等方面易于得到政府部门的积极协助。

3.产品定位。村镇银行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依赖村镇区域内小额存款,同时又要服务农村,提供小额信贷。村镇银行的产品服务应充分考虑小微企业和农户的需求,比如小微企业或农户的经营特点,货款期限、贷款方式等因素,通过服务对象分析,就能“量体裁衣”提供个性化的小额信贷等金融产品,同时利用自身的人缘地缘优势,更易开展产品服务。

二、村镇银行发展中的问题

国家对于村镇银行的定位是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从客户、竞争地及产品三方面来看,村镇银行确实具备一定的优势,但是在村镇银行实际的运营过程中,还存一些问题和不足。

1.追求利润与支农目标的矛盾。村镇银行是为服务三农而存在的,但村镇银行要生存下去必须要盈利,而农户贷款的风险高、成本高、利润低,单靠农户贷款基本无法实现盈利,县城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很多,利润也比较高,所以出现服务三农的村镇银行,农户贷款倒居次要地位,个体工商户、村镇居民发放贷款比重较高。

2.吸储难度高,存贷比持续高位运营。村镇银行中部分设立于农村贫困地区,受地域开放条件和开放程度等限制,这些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农民和乡镇企业闲置资金有限,客观上制约了村镇银行储蓄存款的增长。

3.金融风险相对较大。一是服务对象风险。银监会强调,村镇银行发放贷款应首先充分满足县城内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涉农贷款的风险高、数额小,村镇银行信贷支持的主要对象为农民,农民的收入来源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强,而且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在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村镇银行的信贷资金存在严重的风险。同时村镇银行发放的贷款多以信用贷款为主,极易形成信贷的道德风险。二是银行自身经营风险。村镇银行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实践证明:规模过小的金融机构难以存活。

三、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1.村镇银行应加强自身建设。创新服务方式,开发个性化金融产品。村镇银行的产品服务应该充分考虑小微企业和农户的需求,分析自身服务对象,比如小微企业或农户的经营特点,贷款期限、贷款投向、贷款方式等因素,通过服务对象分析,就能“量体裁衣”提供个性化的小额信贷等金融产品。加强风险管理。与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相比,村镇银行资本额度低,抗风险能力较弱,同时服务对象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审慎经营才能确保村镇银行的稳健发展。村镇银行从建立初期就应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

2.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敦促村镇银行履行职能。为使村镇银行更好地服务“三农”,并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目标,政府有关部门应给予村镇银行必要政策支持:(1)人民银行应给予村镇银行一定的支农再贷款支持,扩大村镇银行的资金实力,解决支农信贷资金不足的困难;(2)放松利率管制,允许村镇银行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资金供求状况、债务人可承受能力,自主确立贷款利率;允许村镇银行开展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试点;对初创阶段的村镇银行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支持其发展壮大;加快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机制,为村镇银行的资金安全提供保障;建立必要的风险补偿机制,建立村镇银行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正向激励机制,通过以奖代补,增强涉农贷款的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郭俊.村镇银行市场定位:独特性与阶段性[J].武汉金融,2008(4)

2.林俊国.我国发展村镇银行的机遇和挑战[J].商业时代,2007(18)

第5篇:银行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手机银行;手机支付;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火热兴起,消费者越来越不愿使用传统而繁琐的银行账户和现金支付方式,更为便捷的移动支付从梦想变成了可能。截止2011年6月,中国手机银行用户数超过7000万。根据《2011中国手机银行业务用户调研报告》,手机银行业务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已达52.2%,较2010年7月36.8%的使用率有显著提高,这种普及速度,甚至超过了很多银行发卡速度。这些足以吸引商业银行热衷发展手机银行业务。手机银行属于移动银行的主要形式,是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及终端办理个人金融服务。移动支付所使用的移动终端绝大多数是手机,因而移动支付也被称为手机支付。

一、国内外手机银行的应用现状

手机银行起源于国外,手机银行业务由最初利用短信向银行发送交易信息的服务,逐渐在世界各地迅猛发展。在瑞典,人们可以方便安全的利用手机拨号购买饮料、公交车票等。以非洲、东南亚等为代表的金融欠发达地区,移动支付出现后成功地取代了银行卡和银行的功能,实现了资金的存储、支付、转移和兑现,成为真正意义的手机银行。

亚洲地区,日本、韩国手机银行起步早,全民普及率高。如日本手机银行业务最大的特点就是,移动运营商整合终端厂商和设备提供商的资源,联合银行提供手机银行业务,从而高效组织起整个手机支付产业链。在韩国,所有的零售银行都能提供手机银行业务,越来越多的移动用户通过手机实现 POS支付、购买地铁车票、完成移动 ATM 取款等。

与国外手机银行的发展相比,我国手机银行起步晚,但发展迅猛。国内各银行快速布局手机银行。2009年我国手机银行进入基于3G网络的WAP手机银行。2010年手机支付客户数量为9028万户,这与9.5亿户的手机用户规模相比,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在全国许多城市,手机支付业务还处于试用阶段,并且加快了手机支付辅助设施的建立,如 POS 机、具有集成功能的SIM 卡以及具备刷卡功能的手机定制等。在山东、天津等许多地方的市民,只需要将符合金融条件的SD卡置入手机,即可实现客户端享受一站式多种远程支付服务,交话费、信用卡还款等。重庆建行招行已推出,手机银行可无卡取钱。总之,手机支付将成为集购物消费、公交、医疗、充值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支付工具。

二、对手机银行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我国手机银行业务在经过先期预热后,逐渐进入了成长期,商业银行如何突破现有业务发展瓶颈,提高用户的使用率和忠诚度,成为商业银行开展手机银行业务的机遇与挑战。

1、业务创新

目前移动支付多用于非接触式现场小额支付,应用前景很多尚待发展,比如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现场结算需求旺盛值得拓展、手机银行活动用户对小额快速转帐的潜在需求最大、用手机银行进行投资理财和大额转账将成为理财渠道的新宠儿。其次,大部分商业银行只能为本行用户提供手机银行业务,移动支付业务在银行之间不能互联互通。第三,手机支付远比电脑支付要复杂,用户体验不理想。

2、商业银行踊做行业带头人

由于国内移动支付主导方和参与方各自利益冲突,导致线下手机支付产业处于多种技术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并行的发展状态,这场恶性竞争远未结束。而商业银行的最大资本就是高效的资金运作管理、成熟的支付体系、高度的客户信赖。同时银行可以将手机实名制与客户的银行账户建立唯一关系,并且必须为移动支付平台提供一套完整、灵活的安全体系,从而保证用户支付过程的安全通畅。商业银行利用自身在账户管理、支付领域的经验,依靠大量的现有客户群以及他们对银行的信任,可以大大减少它们运营的成本。

3、手机银行面临多重风险

目前我国手机银行业务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以采用短信接入方式、安全级别要求相对较低的小额支付为主;业务推出地区差异较大,且规模很小;所购商品大多为虚拟产品,系统建设成本较低;产业链发展尚不成熟;有关的政策法律不完善、技术标准不统一;用户黏性低;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总之,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移动支付业务方面面临着法律、技术和信誉等多方面的风险。

三、手机银行的发展策略

1、实现和谐共赢

在手机银行移动支付产业链环节,银行与移动运营商、设备供应商、移动服务提供商、商家、移动用户等合作,组建手机银行移动支付产业联盟,进而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共赢。如成本分担、利益均沾;在推动通信行业支付标准、终端pos共享、支付帐户互通、普通手机也能开展手机银行功能等方面,各行业之间需加强合作。

2、正确定位,立足市场

商业银行发展手机银行过程中需进行细致的市场划分,向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提升服务水平与品牌价值。如手机银行业务的主要针对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经济社会地位处在中等水平以上的中青年用户。这类用户对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对服务种类、对银行品牌信用的重视程度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

手机银行提供丰富的应用服务:小金融、电子化的产品领域取得突破;商场、超市将大量装备移动支付终端;手机支付几乎可以购买任何商品。未来5年内,手机银行将进入大规模应用期,包含了大部分常用的个人金融业务,尤其是理财业务。

3、手机银行让消费成为时尚,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的移动电子商务业务

如交通手机银行开发了预订单支付功能。该功能建立在银行B2B和B2C电子商务的手机银行移动支付平台上。该平台通过银企直联和电子商户等方式与商户系统连接,手机银行签约客户可以通过手机银行进行预订单支付。手机银行订单支付功能的应用,可以使每一部手机都能实现移动pos功能,任何一个手机银行客户都可以进行实时的订单支付,而发货方和送货方都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掌握订单信息,从根本上解决货到付款的问题。移动支付的现场支付拥有巨大的线下市场。目前60%的B2C电子商务的交易都是通过线下结算,而通过手机银行移动支付可大大减少现金结算带来的成本和风险,同时也促进了银行卡的发卡和消费。

4、安全性是用户选择手机银行品牌的核心考虑因素

打造一流的安全支付平台和技术支撑环境,确保交易安全,对于手机银行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首先银行确保支付指令的不可篡改性、支付信息不被窃取和系统稳定安全运行。其次,客户身份信息一对一捆绑手机号码。第三,相对封闭的移动数据网络可以防黑客木马攻击。在安全机制方面,其中加密认证算法、交易密码长度的选择和代码规模的大小都是保证手机支付安全快捷的重要因素。如整个系统全程采用端对端的加密数据传输方式,交易数据在传输之前,手机端与手机银行服务器端建立了安全通道。同时采取登录超时控制、登录IP变动检测、转账额度自主设置等多种防护措施。

四、结语

我国手机银行属于一个新兴产业,尽管现在存在着各种问题,但是它作为一种更方便、更广泛、更有潜力的崭新支付方式,必将成为现代生活的一个新亮点。--手机银行,贴身金融管家。

参考文献:

[1]高立华.手机银行的发展态势及专利分析[J].北京:中国发明与专利,2007,(9).

[2]吴文忠.手机银行塑造新一代电子支付模式[J].北京:金融电子化,2009,(10).

[3]郑绮萍,黄周芳.电子支付与网络安全[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4]冯一萌.招行开放前传[J].北京:IT经理世界,2011,(322).

第6篇:银行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村镇银行;湘乡市;贷款创新

为了解决农村金融和经济发展脱轨的问题,满足农村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要,推进农村金融创新,更好地为“三农”服务,银监会自2006年以来,实行“低门槛、严监管;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开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截至2009年6月末,全国已成立11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村镇银行100家,贷款公司7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1家,累计发放农户贷款55亿元,发放中小企业贷款82亿元。其中意义最大、效果最明显的机构即为“村镇银行”。

由于农村金融发展长期滞后以及农村金融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村镇银行的促进作用相对有限,农村金融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最薄弱环节。建立和培育一批良好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仍十分必要。解决农村“贷款难”问题,更是近几年农村金融发展的重点工作。本文以湖南省湘乡市村镇银行为例,阐述了村镇银行在特定地域的发展情况,从而揭示村镇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具体个案介绍

湖南省湘乡市,为湖南省湘潭市所辖,是我国著名的粮猪大市,农村人口比重大。2007年以前,由于国有银行县级支行无贷款审批权、邮政储蓄只存不贷以及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有限,农村“金融失血”问题突出。针对该现象,2008年3月由湘潭市商业银行为主发起人,红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湖南万隆房地产置业有限公司等14家发起人出资共同组建了湖南省第一家村镇银行――湘乡市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为4900万元,其中湘潭市商业银行占52.04%,其余部分为面向社会公开招股。湘乡市村镇银行计划先在城区设立机构,待条件成熟、规模扩大后,再逐步将服务机构延伸至村镇。

经过一年的精心运作,湘乡市村镇银行取得了不错成效:它根据农村金融市场的具体需要,创新设计了“农民之友”和“希望之星”两大系列产品共15种,首创了“农业土地承包权流转贷款”等特色贷款方式,基本满足了农村中小企业、农村种养殖业、农村医疗、农村子弟就学等领域的资金需求。目前,共投放了1.4亿元贷款,存款余额达2.3亿元,存贷款客户2100户,其中贷款客户80余户,实现年度盈利208万元,是村镇银行试点中成功的一例。

二、湘乡市村镇银行产生的原因

湘乡市是传统的粮猪大市,2008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0.08亿元,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35亿元,占全市GDP的36.1%,可见农业对于生产的贡献巨大。但同时,湘乡市村镇地区的新农村建设速度仍相对较慢,这与当地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有着密切的联系。

1、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与城村经济发展不对称

近几年,湘乡市农业银行等主要金融机构调整战略,实行“以城市为中心”的金融改革,撤并了大量农村地区网点,如工行、中行、建行、农行网点2000年的45个减少到2005年的28个,减少到17个网点。城市地区成为了“资金洼地”,而农村地区存贷业务则变得小而散,严重萎缩的网点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不仅给农民贷款带来不便,也消减了农民将钱存入银行的积极性。

2、申请贷款难度增加与农民需求不平衡

由于国家商业银行在县级以下放贷权利上收,使村县地区农民申请贷款的难度增加且审批时间延长;农村信用社资金有限,难以满足全部的贷款需求;贷款手续的规范化,如必须有物资抵押或担保,也给贷款增加了难度。此外,湘乡市农业银行正逐步淡出农村市场,保留下来的基层农业银行主要是一个存款机构,只对少数农村企业发放贷款,小额贷款基本停止。而农民贷款需求主要为购买生产资料、小孩教育、医疗等的小额贷款,申请越来越难,成本越来越高,农民审贷的积极性因而降低。

3、贷款审批手续复杂与农业生产周期性的矛盾

由于湘乡市商业银行对于乡县地区的贷款审批过程繁琐且审批需要报告上级,一笔贷款的审批至少需要20天,造成贷款的不及时。农民想要获得贷款,需要多次奔波在市区和农村间,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而农业生产的资金流动具有周期性,播种期需要大量资金购买生产资料而收获期大量资金闲置,错过生产周期会对整年收益造成影响,所以资金运作上存在困难。

4、金融服务种类不平衡与农村贷款的特殊性

湘乡市各金融机构现有的金融业务没有针对农村地区的特殊情况做出调整,政策规定具有局限性,支持农村建设的特色服务不明显。如农民普遍没有“死”的抵押和担保,有的通常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从而在贷款过程中屡屡碰壁。

5、农村资金的流失与政府投入机制的不健全

湘乡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把吸收的农村资金的相当大一部分投放城市建设,造成农村资金大量外流,使农村资金在原本“造血不多”的情况下又“失血过多”。此外,乡县政府对农村的资金投入机制不够完善,农村资金的积累主要依靠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自身,实力有限。

由于以上原因,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扶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湘乡市政府决定成立一家致力于为农民、涉农产业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的专业性银行――湘乡市村镇银行。

三、湘乡市村镇银行采取的创新手段

为了解决“金融抑制”问题,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村镇银行这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湘乡市应运而生。同时为了适应农村特殊环境的贷款需求,湘乡市村镇银行创新性地提出了多种新型贷款服务项目。

湘乡市村镇银行行长李达希指出,“当前农村地区金融失血,瓶颈就在抵押和担保。因此,我们村镇银行放贷,没有拘泥‘死’的抵押物,而是立足于对项目、经营者和市场的考察,在做‘钱生意’时动‘活脑筋’,简化手续、创新抵押、提高效率、丰富贷款品种。”

其采取的主要对策为:

1、消除城乡服务差距“剪刀差”,赢得存款

湘乡市村镇银行的网点营业部功能完善,给农民提供“城市风格”的服务,建立了良好的口碑,从而吸引了大量农民前来存款。此外,他们采取“以贷引存”的战略,鼓励贷款者将钱存入村镇银行,还开办了农村少有的“上门收款”业务。

所以今年,湘乡市村镇银行的存款余额达3亿。

2、提出“概念性抵押”,解决农村贷款瓶颈

湘乡市村镇银行采取了多种创新的抵押方式,如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以专利抵押,以存货和零售门店订单抵押,这些不同于传统上抵押不动产的抵押方式,操作灵活,适应范围广,适合缺乏固定资产的广大农民,给农民贷款提供了许多便利。

3、农村特色的三农小额信贷业务,业务范围更广泛

针对农民的不同需求,在“宽松抵押”的原则下,湘乡市村镇银行创新性地提出了满足农家子弟升学、进城买房、返乡创业等资金需求的特殊贷款模式,如“农民住房按揭贷款”、“农家子弟成才贷款”、“青年农民创业贷款”等,更符合农民的贷款需求方向。

4、临时小额资金贷款,满足周期性需求

为解决湘乡地区农户农业生产过程中季节性资金需求而设计的,针对性强、期限短、审批快捷,可以及时解决农民临时的资金短缺,有利于农业生产活动的有序开展。

5、专业的小企业信贷业务,方便企业运作

“希望之星”系列产品根据农村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针对其资金需求的短、快、频的特点,设计的“小企业联保贷款”、“动产抵押贷款”等符合中小企业运行模式的贷款方式,可以及时帮助中小企业摆脱资金周转不灵的困境,促进了农村企业的发展。

6、银团贷款,资金更充裕

遇上当地大项目时,自身资金不足问题通过“银团贷款”得到解决。湘乡市村镇银行通过和其控股银行――湘潭市商业银行合作,为湘潭碱业公司提供充足的贷款,自身业务能力提高,业务面更广。

四、限制湘乡市村镇银行发展的因素

1、社会公信低、影响贷款发放

湘乡市村镇银行成立才一年多,农民对于其了解不深入,部分农民认为它是私人银行,存款没有保障,对村镇银行这一新型金融机构仍抱有怀疑和观望的态度,不敢贸然将钱存入。而商业银行法规定,村镇银行发放贷款的金额不得超过存款余额的75%,所以存款来源不足将影响贷款的发放,贷款发放不出导致资金闲置,有可能形成资金恶性循环。

2、业务成本高、盈利空间受限

尽管湘乡市村镇银行目前盈利,但很多其他试点都不大理想。原因主要在于村镇银行成立初期成本过高、资金不足。湘乡市村镇银行的设施与城区的商业银行基本一致,其成本对于刚成立的银行而言较高,而它的客户来源主要是农民和中小企业,二者的收入水平较低、闲置资金有限,客观上限制了村镇银行存款的增长,从而也会影响到贷款规模及盈利水平,对于村镇银行的长远目标“做大做强”产生了很大的阻碍。此外,湘乡市当地的龙头企业较少,以传统农业为主,可持续发展较难。

3、网点数量少、没有加入银联

湘乡市村镇银行目前只有一个网点,且没有加入银联,农民只能到网点办理业务,存、取款等简单操作不能在其他银行的ATM上完成,给客户造成不便,导致部分潜在客户的流失。

4、 存在服务和产品项目差别化小

湘乡市村镇银行目前开展的一些贷款业务和存款优惠政策,与当地农村信用社或农业银行重合,产品的差异不大,对客户的吸引力相应减少,客户可能会因此选择“老字号”的信用社或农业银行,以保证安全性。

5、风险防控薄弱,坏账风险高

“低门槛”的贷款担保使对贷款对象的筛选放宽要求,但也易造成不良贷款产生的风险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是农业生产,对自然的依赖性较强,收入不稳定,能否按时还贷的风险增加。此外,部分农村落后地区农民的法律意识较淡薄,逃、废、赖债之风在不同程度存在,信贷安全面临大挑战。而目前村镇银行对于放贷风险的防控不够,没有相应的措施规范还贷行为。

五、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湘乡市村镇银行目前处于试点运行阶段,如何能够实现可持续的长期发展是其需要思考的问题。面对社会影响力低、吸收储蓄困难等问题,湘乡市政府和村镇银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村镇银行的公信度

对于初创阶段的湘乡市村镇银行,有关部门应该给予政策倾斜:首先,人民银行应给予一定的支农再贷款优惠,扩大其资金实力;其次,银监会应适当放松对其的利率管制,以适应农村资金具体情况;再次,国家应给予政策优惠,如成立三年内,免征营业税、所得税,以促进村镇银行的规模扩大。此外,由于湘乡市村镇银行成立不久,许多农民对其了解不深,所以政府部门应协助向农民推广村镇银行的服务项目,鼓励他们存款到“农民自己的银行”里。

2、扩大资金来源,增加盈利项目

湘乡市村镇银行可以吸取国有银行资金来源单一的经验,建立以商业银行投资为主、民间投资资本为辅的资金结构,有效地吸收民间闲置资金,允许私人闲置资本的注入,增强结构的灵活性。同时,可以通过金融市场发行农业开发建设长期债券,拓宽资金来源。此外,在完善小额贷款机制同时,尝试推行大额贷款,增强盈利能力。

3、与银联合作,扩大服务辐射范围

湘乡市村镇银行目前发展主要受限于其网点太少。加入银联后,可以实现与其他银行的合作,从而方便客户基本的存取款服务需要,增加他们对村镇银行的满意度。此外,通过与其他银行的合作,可以学习他们的经验,从而找出适合农村的新服务项目。

4、建立以村为单位的存贷体系,减少坏账

湘乡市村镇银行贷款手续简单,贷款数额较高,但由于考核过程不够严谨,出现坏账的风险较高。为了降低贷款风险,提高还贷率,湘乡市村镇银行可以以所辖各村的名字建立不同的小系统的存贷体系,村民把钱存在所在村的名下,村民的贷款也主要来自于所在村名下的存款。对于存款高、不良贷款低的村镇采取提高存款利息、降低贷款利息的鼓励措施。这样,“羊毛出在羊身上”可以促使村民彼此监督、按时还贷;同时也会促使村镇鼓励农民将更多的钱存在村镇银行里,从而形成存款和贷款间的良性循环。

5、完善农村保险体系,降低风险

农民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的依赖性强,客观风险高,所以需要建立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主体经营的农村保险体系,能够有效减少农民的损失。以政府政策支持、公司商业运作的模式,针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化情况,开办新的保护农民利益的保险项目,是农村市场值得发展的运作方向。

总结

村镇银行是针对农村金融的特殊情况设计的一种金融创新产品,灵活性高、创新性强、更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具有较好的前景。它的产生有利于触动农村金融市场,增强农村地区现有金融机构的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促进它们采取措施增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缓解了农村金融抑制的问题。同时,村镇银行使农户、个体户和中小企业也能够得到优质、快捷的贷款服务,有利于提高他们生产、生活的积极性,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但由于村镇银行成立时间不长,仍处于试点阶段,所以仍存在许多问题。网点覆盖率低、筹集资金困难、金融供给不足、农民对其认可程度较低等,都是制约村镇银行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村镇银行只有明确自身定位,积极寻找金融市场空间,积极与其他正规或非正规金融组织合作,弥补自身实力的不足,才能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卫星.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及建议[J].现代商贸工业,2009(11)

[2]周庆海,刘灿辉.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金融时报,2008.6

[3]钟伟.民主互助是农村“穷人银行”的成功基石[J].南方周末,2009.6

第7篇:银行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社区银行 发展 思路

一、美国社区银行的成功经验与借鉴

社区银行(Community Bank)是以居民社区为依托,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运作,为当地小企业、居民提供方便快捷、成本较低、个性化较强的金融服务的小型商业银行。社区银行源自美国,在美国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美国银行体系的主体。

美国社区银行能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生存与发展,是因为在目标客户、服务品种与经营区域上,采取了与大银行形成互补的差异化市场定位策略,形成了自己的竞争优势。

(一)定位优势

美国社区银行主要是为小企业主、农场主以及中低收入群体提供服务。这种差异化的市场定位为社区银行带来了集中经营的优势,能更全面地满足目标客户群的各种需要,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培育核心竞争能力,在小企业和社区居民金融服务市场方面保持优势。

(二)信息优势

美国社区银行的员工通常十分熟悉当地市场,在获取当地客户的信息方面具有大银行所没有的优势。因此,社区银行信息不对称程度相对大银行而言较小,风险识别能力较强,使得社区银行在当地开展的信贷业务中能获得比大银行更大的安全赢利空间。

(三)地区优势

大银行由于跨区经营,资金来源与运用在区域上并不匹配,为追求经营效益,通常是资金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而社区银行则将本地区吸收的存款继续投入到该地区,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比大银行更能获得当地政府和居民的支持。

(四)机制优势

社区银行由于资产规模较小,组织层级也相对简单,从金融产品开发、产品投放市场到产品信息反馈,整个过程可以在较短的期限内完成,管理人员可以据此及时做出经营决策,灵活应变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顾客满意度。这种机制的优势在信贷决策上表现尤其突出。由于信贷审批链条短,做出信贷决定相当迅速,能很好地满足小企业及个人的资金需求,而这种优势是大银行所不具备的。

二、发展思路

发展社区银行对于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完善我国银行结构体系,改善金融生态,缓解县域经济的资金虹吸现象,解决农村金融困境,改善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难的问题。目前,社区银行在我国尚处于理论探索、实践尝试阶段,如何借鉴国外社区银行的成功经验,探索我国社区银行发展的模式,是当前金融改革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发展我国社区银行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合理定位

1.从所有制性质来看,定位于民营经济。十报告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明确提出,将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发展民营银行有利于打破金融领域国有垄断现状,实现金融机构多元化,构建以国有控股大中银行为主体、民营社区银行为补充的金融体制,促进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合理配置金融资源,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2.从经营区域来看,定位于县域。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城市金融机构密集设立,城市金融市场成为竞争激烈的“红海”。与此同时,在股份制改革后,工农中建等银行更加注重经营效率,从农村大量撤并网点,农村金融市场成了相对缺乏竞争的“蓝海”区域。社区银行作为小银行,无法与大银行争市场、争客户、争资源,只有在大银行无意设立网点或已退出的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求发展,填补金融空白,拾遗补缺,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上站稳脚跟,求得发展。

3.从经营业务来看,定位在小企业贷款及个人零售业务。大中型企业拥有硬信息,银行可以从公开途径获得,只要耗费较低交易成本即可对贷款项目进行准确评价,达成贷款契约。而大多数小企业及个人不拥有硬信息,银行要获取软信息,就需要在信贷和其他产品的长期提供过程中收集。社区银行专注于社区,贴近企业、贴近居民,在软信息的收集上具有地缘与人脉优势,减少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而且,社区银行更加了解社区企业和居民的金融需求,能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因而,将经营业务定位在小企业贷款业务与个人零售业务,有利于发挥社区银行的经营优势。

(二)有效监管

1.严把准入关。银监部门要根据当地经济金融发展环境、农村金融服务状况和金融监管资源配置情况,合理确定社区银行设立地域和数量的计划,严格市场准入标准,按照成熟一个、审批一个的原则,严把市场准入关,确保社区银行的准入质量。

2.加强公司治理监管。银监部门要督促社区银行按照“股东参与、简化形式、运行科学、治理有效”原则,因地制宜建立市场导向、职责明确、制衡有效的公司治理模式。要在产权结构、组织设置以及管理方式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以保证社区银行有内在自我监督和为社区企业与个人服务的动力。

3.加强内部控制。社区银行要按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建立覆盖全部业务、岗位和人员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存款、贷款、投资、会计等业务的业务规定、业务流程及操作规范,充分发挥风险管理委员会等内控机构的作用。

4.强化风险监管。银监部门要督促社区银行根据小法人机构的特点,加强合规风险建设,构建有效合规机制,建立风险管理框架和组织机构,制定并执行防范风险的制度办法,设置合规风险岗位,切实防范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与操作风险。

(三)优化环境

1.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创造平等竞争环境。存款保险是指当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困难或失去清偿能力时,为保护全部或部分债权人的合法利益、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而借用保险形式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存款保险是国家金融安全网的重要部分,在金融机构出现问题时,存款保险制度有助于稳定存款者信心,防止悲观预期转化为挤兑行为,起到金融风险“消化器”作用。当前我国国有银行的信用隐含的是国家信用,银行退出时由国家承担银行的退出成本,代替了存款保险的功能。国家信用对国有商业银行提供隐性支持具有一定的正效应,它有助于社会的稳定,支持了国有企业;但也有负效应,使得金融企业处于不平等的竞争环境之中。在没有存款保险制度的情况下,社区银行缺乏最后的信用保障,无法与国有银行竞争。只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才能增强存款人对社区银行稳定经营的信心,维护社区银行的信誉,为社区银行提供与大银行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

2.健全法律体系,提供法律保障。美国的《社区再投资法》、《小企业法》等为社区银行的生存定位提供了法律保障,值得我们借鉴。《社区再投资法》规定,每家经营存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必须对其满足这个社区的信贷需求的请求记录在案,而且要求银行监管机构对每家金融机构的记录进行定期评估,并且将评估结果作为审批该机构申请增设存款分支机构、开展新业务甚至金融机构之间并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而《小企业法》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而制定的,根据该法设立的小企业管理局。促进商业金融机构向小企业融资的具体措施包括:制定针对小企业的各种优惠贷款条件;建立贷款担保二级市场;指定优先向小企业贷款的银行(通常是社区银行);为小企业融资提供履约担保服务。

3.提供政策扶持。为了鼓励社区银行对小企业贷款,可采取贷款规模与支持措施相挂钩的政策,对小企业贷款达到一定规模的社区银行,地方政府可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中央银行可降低社区银行存款准备率,增强信贷投放能力。

(四)改造与新设并行

1.将农村信用社改造为社区银行。无论是从资产规模、服务区域还是服务对象,农村信用社都具有社区银行的鲜明特征。农村信用社主要任务是筹集农村闲散资金,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不断增加涉农贷款投放,大力支持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充分发挥了支农资金主渠道的作用。

农信社改造要从产权入手,在原有社员入股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当地的农户、个体工商业者、农村中小企业的资金,还可吸收外地与外资企业的资金,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在此基础上,着力构建符合小法人特点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流程银行建设,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符合现代农村金融企业要求的经营机制,打造现代农村银行制度。

2.由小额贷款机构升级转型。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是支持“三农”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作为金融市场的有益补充,小额贷款公司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在解决小企业和农民贷款难问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2006年第一家小额贷款公司成立以来到2012年12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080家,贷款余额5921亿元,全年新增贷款2005亿元。

小额贷款公司虽然发展迅速,但在经营上仍受诸多因素困扰与制约。表现在:一是公司性质未被明确定位。除浙江已经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为农村金融机构外,其他省份目前还没有明确,导致其税负水平较高,削弱了小额贷款公司的盈利能力。二是融资能力有限。小额贷款公司“只贷不存”的规定造成资金来源极窄,容易产生后续资金不足。三是大多数小额贷款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存在大股东绝对控股的“家族化经营”,公司内部缺少有效制衡机制,加大经营风险。为此,将小额贷款机构升级转型农村社区银行,一方面,小额贷款机构有着多年的当地运营经验,对当地的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比较熟悉,对农村信贷市场和农民客户也有深入了解,已具备社区银行的经营基础;同时,通过转制为银行,能扩大资金实力,加强管理,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促进小额贷款机构的健康发展

3.由民营资本组建新的社区银行。允许达到法规规定的各项条件(如资本金额、股东人数、产权制度与治理结构、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合规的章程等)的自然人或企业法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组建社区银行,真正实现“产权清晰、政企分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组建社区银行,可先在个私经济发达、民间资本较为充沛的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进行试点,待取得经验并完善法规后,再全面推行。然后再全面铺开应当先进行“区域试点”,然后全面铺开。

参考文献:

[1]黄励岗.美国社区银行制度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启示[J].南方金融,2005(10).

[2]王爱俭.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3]孙安平.社会主义新农村小额信贷体系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32).

第8篇:银行的发展范文

提起互联网金融,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很可能就是余额宝,这支在2013年6月问世就赚足眼球的货币型基金引领了我国互联网碎片化理财新趋势,引发了互联网基金理财热,前所未有地加速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传统金融行业不同,互联网理财具有便捷性、灵活性以及比活期存款高收益等特点,因此在短时间内就吸引了大批用户。余额宝只是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一小部分,还有更多的例如P2P网络贷款模式、众筹模式等都引发了的大量争议,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体制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觑。

2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处于野蛮发展状态,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像传统商业银行受资本充足率限制、受存款准备金约束等。互联网金融也正是利用这一契机得到快速发展,对传统商业银行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分流商业银行的存款、冲击银行的贷款业务、挤压银行中间业务和抢夺银行客户源等。总结起来,笔者认为就是传统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角色在互联网背景下正在逐步弱化。在经典经济学理论中,无摩擦的有效资本市场可以最优配置经济资源,这时候的交易是没有成本的,金融中介也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金融中介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可以降低资金融通的交易成本以及缓解资金融通时的信息不对称。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降低了信息采集难度,也降低了交易成本,因此互联网金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替代银行等传统金融中介。

首先,第三方支付平台凭借大规模的客户入口、强大的信息整合能力以及高效的资金处理方式等优势,对传统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渠道和产品代销渠道造成冲击,形成渠道脱媒。比如天弘基金和阿里巴巴合作的余额宝的销售渠道是阿里巴巴的支付宝,根据天弘基金披露的信息,这个产品自2013年6月上线以来,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截至2014年6月30日,余额宝募集资金规模达到5741.60亿元人民币,在所有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一,稳居全球第四大货币基金,用户数量超过了1亿人。而处于线下行业领先的华夏现金增利货币A成立于2004年,借助于34家银行和87家证券公司作为其销售渠道,截至2014年12月31日,这只基金的规模只达到890.05亿元人民币。不难看出理财产品互联网销售渠道对商业银行代销渠道的挤占。

其次,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比如第三方支付平台沉淀了大量的交易结算资金,资金供求双方便可利用网络理财、网络融资等方式直接匹配资金,再加上P2P网络贷款、众筹融资等平台的快速扩张,使资金在银行体系外流动,造成资金脱媒。我国传统商业银行一直依赖于大客户,如今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利率逐步市场化,传统商业银行发展更容易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而互联网金融从中小微企业做起,在贷款的交易成本、资金成本和灵活度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比如民生银行在2013年年报中显示,中小微企业贷款平均交易成本为2000元左右,申请时间和流程为半个月至一个月。而互联网金融阿里小贷的贷款平均交易成本为不足3元,更重要的是线上申请到获批都在网上完成并且申请时间不足5分钟,很明显这能普惠到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因此,会有更多用户的资金汇集到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

最后,互联网平台为客户提供更多更便捷的金融服务选择,智能搜索、大数据挖掘等科学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并降低交易成本,越来越多的金融交易通过第三方平台实现,这同时削弱了商业银行掌握客户账户、产品和服务偏好等垄断性信息的优势,客户不需要直接与银行接触,导致商业银行客户粘性下降,演变成客户关系脱媒。因此,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迫使传统商业银行面对金融加速脱媒的局面,银行业金融中介的垄断地位正在受到威胁。

3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策略建议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虽然给传统银行业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但对银行来说,更是一种改革与发展的机遇。传统银行业应在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以及两者关系的正确认识基础上,以改革作为发展转型的内生动力,积极应对挑战。首先,在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需要从理念上重视客户信息和交易行为信息的数据资产,建立起分析数据的习惯。虽然商业银行有很多支付流水数据,但是各部门并不交叉重叠,数据没有进行整合处理。大数据金融的模式可以促使银行有效利用沉积的数据,通过核查和分析海量数据,提高风控能力以及适当控制管理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风险点。这不仅有利于商业银行精准把握风险发生的规律,也将推动银行创新品牌和服务。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搭建数据平台,整合客户各类信息,比如客户银行卡交易信息、存贷款业务办理、理财服务咨询等,将数据转化为有效的信息资源,透过这些信息来了解客户的消费方式和投资理念,做到更加精准的客户定位,针对客户的需求打造差异化的个,从而设计出更有吸引力的金融服务方案。

第9篇:银行的发展范文

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有待加强电子银行是基于网络计算机技术的金融服务活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汇率的波动,通货膨胀等诸多因素,对于电子银行业务开展有着明显的影响,并且存在着大量市场性风险,通过电子货币进行购物活动,一定程度上银行、商家和顾客都承担了一定的风险;从信息技术角度来看,互联网是一个复杂的环境,在大量信息传输背后都或多或少的隐藏了信息被拦截、窃听,银行账户被盗等风险,特别是网上支付安全陛一直被拥有大量流通货币的人群所怀疑,导致了电子银行业务增长乏力。同时网上银行关键的支付方式不统一,而且支付安全措施屡屡遭到质疑都体现了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的缺失。有关数据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在线成人(69%)曾遭遇过网络犯罪的侵害。每秒钟就有14个成人成为网络犯罪的受害者,每天有百万余人遭受网络犯罪的侵害。手机网络犯罪更越发严重,有10%的在线成人遭遇过手机网络犯罪。针对手机操作系统的新漏洞数有所增加,从2009年的Il5个上升到2010年的163个。

我国电子银行市场集中度过高由于银行金融系统是我国重点监管领域,金融市场开放程度和力度不够,导致了当前我国电子银行市场集中度过高,据数据显示,四大银行加上招商银行的市场份额超过了90%以上,过于集中地电子银行业务,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形成了各大银行机构过于臃肿,业务处理速度和改革速度不高,用户并不能够享受到他们真正希望的服务。目前我国银行存款和贷款利息差高达3.15%至3.55%,而在美国等国家存贷款利率差只10中国电子商务.一2012•20有0.3%左右。通胀高,银行利差大,储户赔,银行赚。据悉,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润创历史新高,达10412亿元,以13亿人口计算,银行相当于从每人手中赚走近800元纯利,日均获利28.5亿元。总之,电子银行业务的过度集中,各家产品的市场不活跃导致了银行忧患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够,最后导致了行业发展缓陧。

电子银行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创新电子银行业务电子银行业务的创新,首先应当从规范电子银行业务出发,据有关数据显示,2003年1O月1日出台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明确银行收费项目仅300多种,而《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列出的收费项目已多达3000种。银行乱收费或者收费不规范的现象已经越来越突出,近年来的报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电子银行收费不规范让很多消费者蒙受了损失;其次,引进西方金融运行模式。我国推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了维持我国家的稳定,进行一定的调节是正确的,但是应当不断地的扩大市场化的部分,从而在竞争当中来刺激创新;最后,通过援引苹果公司发展的神话,需要不断的引进相关人才,这些人才必须对社会了解对人们的消费需求了解,并且能够准确的预测消费者需要,最后通过各类方式来研发新的电子银行业务。

2.加强网络技术平台的构建以“支付宝”为例,目前,我国已经有50多家银行和支付宝有合作,实现多领域付款。中国工商银行率先与支付宝在2005年签订了合作协议。从2006年3月开始,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等10多家银行相继携手支付宝,共同开拓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支付宝的成功说明,安全的交易平台是保证电子银行业务推广的重要方式,然而“支付宝”终究是市场化的产物,其可更改性和潜在危险性不容忽视,因此,加快研发统一并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平台十分重要。通过搭建起的安全网络支付平台,网上购物、出游、网上交水电费等服务,也都可以创新的纳入新型的电子银行业务当中。

3.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市场经济的特点在于能够自主的调节市场,并且在各个公司企业之间形成的良性竞争,催生出新的电子银行业务,对于刺激各个组织机构加大新产品和新服务的研发速度,最终转化到造福民生。为了逐步的加大开放力度就应当形成明确的法律条文,并对民间个人或者团体资本的注入加以鼓励和优惠政策,始终以“三个有利于”进行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促进金融市场的稳步发展。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