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交媒体概念股范文

社交媒体概念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交媒体概念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交媒体概念股

第1篇:社交媒体概念股范文

一、泡沫表现:TMT公司估值变化

1. 中国TMT公司与美国TMT公司估值对比

2. 最近IPO中国TMT公司估值状况

3. 中国TMT公司私募融资估值状况

二、泡沫成因:同时发生的四大革命

1. 电子商务:流量变现!

2. 社交网络:争夺互联网主要入口

3. 移动互联网:终端革命

4. 新媒体:视频行业的想像空间

三、泡沫分析:如何理解TMT板块泡沫

1.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股票表现

2.泡沫破灭后死掉的公司及活着的公司

3.泡沫后中国概念股同样出现两极分化

4.如何认识此次中概TMT板块泡沫

以下为研究报告正文部分:

近期多只中国TMT(科技、媒体、通讯)概念股股价连续飙涨,中概TMT板块是否存在泡沫成为热门话题。i美股就此问题进行三大方面研究:中国概念股TMT板块是否存在泡沫?TMT板块泡沫是怎样产生的?在泡沫形成及破裂过程中,投资者应如何应对?希望有助于投资者做出更好决策,以下为报告全文:

一、中国概念股TMT板块泡沫表现

我们分了三个类别统计中国TMT公司的估值状况,包括已经在美上市TMT公司、近期赴美IPO的中国TMT公司、未上市中国TMT公司。

1.中国在美上市科技股与美国科技明星股对比

i美股统计发现,在近一年时间中内,从股价表现来看,中国在美上市科技股一年平均涨幅高达48.71%,远高于美国本土科技明星股20.49%的平均涨幅,同期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累计涨幅为15.22%;从市盈率状况来看,美国本土科技明星股的市盈率为39.49倍,而中国在美上市科技股的市盈率为66.80倍,后者是前者的1.69倍,入选样本的20家美国公司均为盈利,而20家中国公司有3家为亏损,算上这个影响,市盈率反映出估值差异要更大;从市销率(总市值除以总营收)来看,可发现20家美国本土科技明星股的平均市销率为4.39倍,而中国在美科技股的平均市销率为17.87倍,后者为前者的4.07倍。具体如下图:

(注:统计周期为2010年4月27日-2011年4月26日;中国在美上市科技股的考察样本为截至2011年4月26日市值在中概排前20的TMT公司;美国本土科技巨头为在美国市值排名前20的TMT公司。样本详细情况请见本报告附图1、附图2)

中国在美上市科技股中,新浪一年累计涨幅高达272.26%。华尔街给新浪一款产品微博的估值由10亿美元上涨到20亿、30亿,有的甚至给出100亿美元预估值。截止目前,新浪市销率已经超过20倍。再将其与微博鼻祖twitter进行一下对比,媒体报道称twitter最新估值为77亿美元,而其2010年营收仅0.45亿美元,经计算可见,twitter市销率将高达171倍。

另一只龙头股百度近12个月涨幅高达145.71%,同期谷歌涨幅仅0.71%。百度市值530亿美元,最近一财年营收11.99亿美元,盈利5.31亿美元,目前市销率为44.2倍,市盈率99.3倍;而谷歌市值1769亿美元,最近一财年营收293.20亿美元,盈利85.05亿美元,市销率为5.84倍,市盈率20.14倍。具体如下图:

当当网在IPO后受到美国资本市场的追捧,目前市值19.01亿美元,最近一个财年营收为3.457亿美元,盈利为0.047亿美元,市销率为3.45倍,市盈率为404倍;而美国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目前市值822.2亿美元,最近一财年营收342.04亿美元,盈利11.52亿美元,市销率为2.4倍,市盈率为71.4倍。具体如下图:

优酷,中国最大的视频网站,市值已经高达68.23亿美元,超过诸多老牌中国互联网公司,如盛大、搜狐、网易。优酷最近一个财年营收仅0.59亿美元,亏损0.31亿美元,市销率为116.2倍。优酷CEO古永锵在IPO期间曾以Netflix做类比对象,对比两者来看,Netflix市值124亿美元,最近一个财年营收21.62亿美元,盈利1.6亿美元,市销率仅5.73倍,市盈率77.5倍。

2.中国TMT公司赴美IPO再起

如上图所示,自2010年4月到2011年4月,中国赴美IPO的TMT公司数量为18家,总计融资21.639亿美元,这18家公司IPO首日平均涨幅为35.76%;IPO后至2011年4月26日,18家公司的累计平均涨幅为59.19%,据美国专门研究在美IPO公司的网站IPOSCOOP统计,最近在美国上市的100家公司,截至2011年4月26日的累计平均涨幅为26.27%。

细致观察会发现,在赴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中,与互联网沾边的,基本均受到投资者热捧。在2010年全美IPO表现最好的5只个股中,中国公司占据4席,分别是优酷(涨161.25%,第一,同时为2005年以来最佳表现),蓝汛(涨95.32%,第二),当当(涨86.94%,第四),搜房(涨72.94%,第五)。2011年3月底上市的奇虎360,上市当日涨幅134.48%,为截至目前2011年全美IPO涨幅最大的股票,奇虎360市值也达到37.5亿美元,市销率65.04倍,市盈率441.70倍。此外顶着“中国移动互联第一股”光环的斯凯,虽然在IPO当日暴跌超过20%,但是此后股价一路高歌,截至2010年4月26日,斯凯报价17.35美元,2011年涨幅已经超过300%,市值近6亿美元。

除已经上市的上述公司,目前仍有一批中国互联网公司正在积极筹备赴美IPO,其中人人、世纪佳缘、土豆、凤凰新媒体、网秦等均递交SEC上市申请,而盛大文学、开心网、去哪儿网、淘米网、PPlive、迅雷、Ucweb、和讯网等已传出要赴美IPO。

3.中国互联网私募融资急速增长

中国TMT(尤其是互联网)行业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进一步刺激了相关公司上市前融资的估值。以中国电子商务企业为例,据监测数据,2010年电子商务领域已披露的投融资共有42起,其中风险投资35起,总额逾5.5亿美元;IPO两起,募资总额3.89亿美元;网站并购5起。其中B2B、B2C领域融资盘点如下:

团购融资方面。由于中国团购网站模仿对象均为美国Groupon,当Groupon拒绝谷歌60亿美元收购后,国内团购网站估值开始升高。拉手网在2011年4月初宣布完成1.11亿美元的C轮融资,使得其估值达到11亿美元,一年前这家公司刚上线时估值为100万美元。2010年主要团购网站融资如下:

进入2011年,风险投资进一步涌入风头正劲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仍以电子商务为例。电子商务行业在2011年前四个月的9起私募融资中,就募集18.9亿美元的资金,其中包括京东在2011年4月的C轮融资中,获得了DST、老虎基金等6家基金一次性15亿美元的投资,使得京东商城在公开上市前估值就超过了100亿美元。

互联网其他行业,比如视频行业的PPlive也获得了巨额融资,2011年3月,PPlive宣布获得软银2.5亿美元的注资,这笔融资超过了优酷IPO时募集的资金,也是的PPlive的估值在IPO前超过了7亿美元。

综合上面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到,不管二级市场还是一级市场,中国TMT行业公司都受到了资金的追捧。

二、中国TMT板块泡沫成因

从资本市场发展历史来看,泡沫多来自人们短期内的对新技术、新应用前景的过度乐观。1840年代的铁路,1920年代的汽车和收音机,1950年代的晶体管,1980年代早期的家用电脑和生物技术都曾带来这样的乐观。新技术让人们看到未来世界新图景,乐观情绪蔓延,投资都都预期自己可以从中受益,于是投资过度,泡沫产生。

此轮中国TMT板块泡沫产生于同样的乐观,具体来自于互联网在四个领域的应用前景: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新媒体(主要是视频)。

1.电子商务:流量变现!

1.1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增速迅猛

从中国整体经济状况来看,网络经济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实体经济,网络经济中的电子商务增速远高于品牌广告等行业增速。据艾瑞咨询公布数据显示,2007年到2009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4%,高于移动互联网的35.8%、品牌网络广告33.8%,以及网络游戏的40.8%。艾瑞预测2010年到2013年,电子商务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74.3%,低于移动互联网的91.8%,但高于品牌网络广告41.7%、网络游戏的20.1%,电子商务将继续担当网络经济增长主力。

从网络经济各部分构成来看,2007年电子商务在网络经济市场中占比为22%,到2009年已提升至25.7%,预期这一比例在2013年将上涨至40.8%。与此同时,网络游戏、品牌网络广告所占份额逐渐下滑,占比越来越小。具体如下图所示:

电子商务行业快速增长背后是中国网购人群的增加。艾瑞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网购用户约5500万人,2009年这一数据已增长到1.09亿人,预期2013年将达2.45亿人。具体如下图所示:

网购用户数量的持续增长,便捷支付通道的打通,物流仓储快递发展,客观环境的改善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新动力。DCCI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462.6亿元,占网络消费比例为11.6%,2010年占比上升至37.6%,预期2013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78.1%。具体如下图所示:

1.2 中国电子商务第三波热潮

在中国电商发展历史上,总共经历三波热潮:第一波始于1999年,主要代表电商为易趣网、8848、卓越网、当当网等,随互联网泡沫破裂进入低谷;第二波始于2007年,在阿里巴巴上市示范效应下,众多风险资本进入电商领域,服装、3C、母婴等门类均出现垂直B2C,此波在2008经济危机期间进入调整期;第三波始于2010年,以京东等电商巨额融资为标志,B2C、团购两大领域新公司不断涌现。

a.B2C模式。在传统品牌商对电子商务比较陌生年代,电商需要用户自身去贡献内容,无论是淘宝还是易趣,都采用C2C模式吸引买家,积累丰富商品种类,再借此吸引更广泛消费人群。随着电子商务发展,越来越多传统品牌商开始尝试线上零售模式,同时淘宝等C2C平台客观培养出细分市场用户群,B2C逐渐成为主流。与C2C相比,B2C卖家更正规、产品质量更好、服务更有保障。

据艾瑞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中B2C占比为6.8%,预期2013年占比至少上涨至30%。具体如下图:

B2C包括综合类B2C(或称平台类B2C)与垂直类B2C。综合类B2C包括淘宝商城、京东商城、卓越亚马逊及当当网等,其共同特征是大而全(部分正在努力向大而全转型),试图在同一个平台上纳入尽可能多的品类。据艾瑞最新公布数据,此四家综合类B2C占据2010年中国B2C交易额排行榜前4位。具体如下图:

作为B2C领域里的重量级选手,综合类B2C增长极其迅速。2008年京东商城交易额仅13.2亿元,2010年就超过100亿;凡客2010年增长300%,2011年销售目标再增长100%;淘宝商城销售额在2010年增幅则超400%。

垂直B2C共同特点为: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例如3C、服装、母婴、奢侈品等,迅速扩充商品品类,并以做成细分领域第一名为目标,争夺综合类B2C的具体门类生意。在过去的1-2年时间中,垂直B2C成为创业者首选,切入领域越来越细,比如鞋类B2C、袜子B2C、运动服饰B2C。举例来看垂直B2C的增幅:鞋类B2C乐淘2010年销售额为1亿元,2011年预期销售额翻5倍,达到5亿元;奢侈品B2C走秀网2009年销售额4000万元,2010年2亿元,2011年预期销售额翻5倍,达10亿元。

b.团购模式。2010年是中国的“团购元年”,首家团购网站满座网于2010年1月成立,此后美团网、拉手网、糯米网等纷纷上线,到下半年形成“千团大战”格局。简单说,团购网站充当着网上消费信息集散中心功能,它将线下市场(购物中心、餐馆等等)搬上网络,再组织线上用户集体砍价,取得消费优惠。团购网站收入模式主要依靠收取提成。团购模式在中国的迅速兴起,与其简单可模仿的模式有关,也与团购盈利时间短特点有关。以下为统计数据:

1.3 中概TMT板块中受益电商发展的公司

中国概念股TMT板块中受益电商发展的公司包括三大类:

1)电商类公司,主要是当当网与麦考林两只个股。麦考林作为“中国B2C第一股”,上市首日飙涨57%,但在公布首份上市财报后,股价出现直线下滑。分析普遍认为,投资者在财报公布后意识到这家B2C并不“正宗”,在线上零售业务外,还有庞大的线下店铺销售渠道,而这部分业务表现让人失望。暴跌行情持续很长时间,直到2011年一季度财报后,麦考林才重新进入投资者视野,此时它的战略核心已发生转型。转型之一为“资本运作”,引入新浪、中国动向作为合作伙伴;转型之二为“发力线上”,战略中心完全放在电子商务板块;转型之三为“放弃线下扩张”,直营店将逐渐转为加盟店。如果将“麦考林转型”放入第三波电商热潮中去思考,转型很好理解,因为B2C业务增速要远远胜于线下。

与麦考林相比,当当拥有电商渠道具有更大价值,其在图书品类上的影响力也非常可观,其掣肘处在于网站品类单一,总体毛利率过低。上市后当当网获得相当不错的估值,市盈率达到1215倍,要支撑这样高的估值,就必须解决后续增长乏力的问题。目前当当选择的道路为百货化,走综合性B2C平台道路,继续扩张品类,保持销售额的增长速度。当当股价当前徘徊在24美元附近,相比34美元的最高价已回落很多。

2)拥有巨大流量的传统互联网公司,主要是百度、新浪、搜狐、网易。这些公司往往并不直接经营电子商务,但他们拥有电子商务所需的巨大流量和用户,那么很容易从电子商务的广告热潮中有所获益。新上市的奇虎360重要收入也来自电子商务上游。360在2011年初推出360团购开放平台,通过开放应用程序接口(API),符合资质团购网站均可接入该平台,共享360的用户及流量,360则提取交易分成,并负责解决团购平台的网络安全等问题。

2.社交网络:争夺互联网入口

2.1 中国社交网络发展规模与势头

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源自英文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由于社交网络极大降低人们社交时间、物质成本,有效拓展社交范围与区域,同时将网络信息以人为核心进行重构,因此在全球互联网快速兴起。

据易观国际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SNS用户规模将达2.16亿,环比增长22.7%。中国SNS市场规模将达13.28亿,环比增长71%。到2013年,中国SNS用户规模将达4.25亿,较2012年增长25.8%;市场规模将达52.98亿,较2012年增长61%。具体如下图所示:

(注:易观智库以上数据未包括微博产品的用户在内)

目前中国增长速度最为迅猛的社交网络产品为微博。新浪在2009年底正式推出微博,到2010年10底已达5000万,而截止2011年2月底,新浪微博用户已突破1亿人,每天微博的信息量5000万条左右。作为新浪微博的主要竞争对手,腾讯微博2010年3月推出,借助QQ客户端优势迅速追赶,并在2011年2月初也宣布注册用户超过1亿。此外网易微博用户数在2011年2月底也达到了3800万人。据DCCI预测,中国互联网微博累计活跃注册帐户数2011年中将突破1亿,2012年、2013年底,这一数字将有望突破2.8亿、4.6亿。具体如下图所示:

2.2 社交网络成中国互联网主要入口

在传播模式上,社交网络颠覆web1.0静态单向传播方式,更具即时性、互动性与移动性。在网络信息生产上,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更多来自用户自产,随着社交网络用户爆发式增长,中国互联网内容生产方式也出现拐点。据DCCI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6月中国互联网页面浏览量PV中,用户生产内容的流量占比达50.7%,超过网站产生内容的流量占比(47.32%)。

DCCI的数据同时显示,从2008年到2010年,中国主要互联网应用页面浏览量占比中,社区占比持续上升,2010年上半年社区贡献流量占比达50.1%,而搜索贡献流量占比为仅为16.5%,网络视频占比13.9%,咨询占比8.8%,电子商务占比4.6%。

从中国网络用户访问时长占比来看,网络社区市场占比同样持续上涨,从2008年上半年的18.4%,上升至2010年上半年39.2%,成为中国互联网主要用户入口。具体如下:

社交网络在颠覆信息生产机制同时,满足用户对信息个性化定制、传播及分享需求,因此对新闻资讯类网站存在严重“替代性”影响,如DCCI数据所示,新闻资讯访问时长占比从2008年48.5%快速下降至2010年上半年15.8%。可以预期,在个性化资讯服务成为主流的web2.0时代,中国门户“大而全”的资讯超市作用失去基础,而社交网络(主要是微博)这种更高效方式将成为其替代品。

2.3 社交网络蕴含的巨大商机

社交网络目前覆盖互联网主力人群,成为互联网主要入口,其作为网络平台的商业价值也日渐显现。目前来看,社交网络的商业价值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社交广告、社交游戏、社交电子商务。

a.社交网络广告

社交广告特点是精准、互动、自助。社交网络掌握着用户自发提供个人基本信息(例如兴趣、年龄、爱好),以及个人实时信息(例如去哪里吃饭、是否单身、想买什么东西),因此能做到广告精确投放。社交网络广告自是指,任何人都可以直接在社交网络购买广告位,定制目标消费者所在的地理位置、年龄、相关喜好等,这样广告投放就不再只是大公司的专利,小的店主及零售商同样可利用。除上述特点外,社交网络广告投放还有一项杀手级特点,就是一切广告投放效果都可实时监测,任何广告主都可以使用相关工具,随时调整广告投放方案并力求最佳。

据美国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comScore的数据显示,2011年第一季度,Facebook的显示广告展示量首次超越雅虎,成为全美第一大显示广告商,市场份额由去年第四季度的11%增长至16%。Facebook的广告客户数量自2009年年初以来增长了逾3倍。

b.社交游戏

社交游戏是指运行在社交网络内游戏,社交游戏更强调用户之间的互动及分享。伴随社交网络用户数量高速增长,社交游戏用户也快速积累。据易观国际预测,到2012年中国社交游戏市场规模将达到16.3亿,用户规模达1.3亿,活跃付费用户规模增至1700万,到2013年中国社交游戏市场规模将达到28.5亿元,社交游戏用户规模将达到1.3亿。具体如下图所示:

市场研究公司Parks Associates预计,2015年全球社交游戏市场规模将由2010年的10亿美元增长4倍至50亿美元。社交游戏持续升温也造就一批网游开发新贵,以社交游戏商Zynga为例,借助Facebook展示平台,Zynga每月活跃用户达1.84亿,截至目前估值已超过老牌游戏巨头EA(EA当前市值达67.9亿美元)。

c.社交电子商务

社交电子商务包括两种类型:社交网站进入在线零售领域,零售电商在自有网站内建立用户社交网络。目前看第一种模式更见成效,Facebook官方数据显示,Facebook已成为网络零售商的重要流量来源。2010年10月,Facebook为亚马逊带来的推介流量同比增长328%,谷歌则下滑了2%,Facebook给eBay带来的推介流量增长81%,谷歌下滑3%。

据福布斯4月13日刊载文章《Facebook电子商务前景广阔》,Facebook不仅为零售商、品牌商带来流量,还提供各种社交网络工具,帮助电商提升销量。除此之外,C2C同样借助Facebook获益,与在Craigslist上跟陌生人交易相比,通过Facebook与好友或好友的好友交易更值得信赖。

除了以上三种主要盈利模式外,社交网络还拥有更多可供发掘商业模式:实时搜索,提供实时话题信息及数据监控;高级账户收费,向企业用户收费,为企业提供流量分析、品牌宣传服务;无线增值服务,提供更多工具性应用及增值服务;平台开放,与社交网络应用开发者分成。

2.4 中概TMT板块中社交网络公司

社交网络的估值离不开对于Facebook估值讨论,自2004年6月创立至今,Facebook估值从最初的7.5亿上涨超500亿元。具体如图:

中概TMT板块已上市公司涉及社交网络的,目前主要有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其中以新浪微博业务影响最为显著。新浪CEO曹国伟认为,微博是基于社交关系的平台,信息传播的效率更高,而在中国互联网上,基于强关系的SNS,包括人人网和开心网,与微博正殊途同归,都在朝着社会化的网络方向发展。而新浪微博是否能成长为社交化网络,直接关系到其估值高低。高盛最新报告称,如果将新浪微博完全按照社交网络属性估值,新浪的估值将会达到每股165美元,较现价仍有16%的上涨空间。如果完全按社会化媒体估值,则每股只有79美元,较目前的价格低45%。

此外中概股将新增一家以SNS为主要特征的上市公司—人人。人人旗下的人人网历来被冠之以“中国版Facebook”,但从招股书中披露数据看,其自营业务(游戏及团购)占据营收很大比例,这与Facebook的开放平台相比,在营收及理念等方面均差距明显。另外有媒体消息称,开心网已启动赴美程序,上市日期将紧随人人之后。与人人相比,开心网完全属于SNS网络公司,其迅速兴起与“偷菜”、“抢车位”等社交游戏息息相关,截止2010年8月注册用户也已超过8600万。开心的上市将为中国社交网络概念再添一把火。

在讨论过中国概念股中与社交网络相关的公司后,有必要再提及中国推行全社交(total SNS)战略的公司腾讯。腾讯目前提供IM、微博、SNS、博客、邮箱、BBS等一站式服务,满足用户几乎所有社交方面需求。在社交网络基础上,腾讯又进入网游、门户、搜索、浏览器等诸多领域,其盈利随之不断升高。腾讯目前被视为中国社交网络的最大赢家,其在增值服务(尤其是虚拟物品消费)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正被全球社交网络公司所借鉴,其中包括美社交网络巨头Facebook。

3.移动互联网:终端革命

摩根士丹利在2009年底的《移动互联网》研究报告中称:“财富的创造和消亡是新的计算产品发展周期的实质,我们现在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周期的早期阶段,这是过去的50年来的第5个发展周期。”摩根士丹利分析师MaryMeeker认为“3G + 社交+ 视频+ 网络电话+移动装置”五大趋势融合,推动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创新。移动互联网将比以往4大周期(大型机、小型机、个人电脑、桌面互联网)创造更多市值,也将造就更多互联网领域巨头。

3.1中国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

首先来看中国互联网接入方式的演变。据DCCI预测,2010年中国手机销量预计2.5亿部,智能手机占比为16.6%,智能手机销量2010年超越电视,2011年销量超越PC。而这意味着互联网的主要接入口已转移到移动终端上来。

再来看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情况。根据易观智库最新数据,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2.88亿人,环比增长18.52%,相比去年呈现41.48%的增长速度。

具体到手机用户数量上,据DCCI预测,手机网民数量将在2013年超越PC网民。

3.2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两大需求

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需求大体可分成两类:核心应用需求和休闲娱乐需求。核心应用需求包括移动搜索、浏览器、输入法、地图导航、应用商店;休闲娱乐需求包括移动游戏、移动IM、移动媒体、移动SNS、LBS。

传统互联网公司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通常会进入核心应用领域,将原有业务扩大到移动领域,代表公司包括百度、腾讯。这类公司的典型做法为:大量推出移动客户端产品及构建开放平台。新兴创业公司聚焦的领域多为移动IM,SNS及 LBS,如小米科技的米聊,街旁、冒泡。

据中金《移动互联网深度报告》,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的应用中,手机游戏最多,占到78.4%,接下来是移动IM、手机音乐、手机阅读和移动搜索。具体如下图所示:

Nielsen公司2009年底针对4000名智能手机用户为期30天的调查显示,前五名的移动应用需求是游戏、天气、地图、社交网络和及音乐。据艾瑞数据显示,在用户使用手机IM频率方面,平均每周使用6-7 天的用户比例达51.3%;约80%的用户拥2个以上的SNS 账户,并有超过40%的用户希望在手机上使用SNS。预期随着用户关系在社交网站平台上逐渐积累和扩大,越来越多的交互和信息传递都会在移动社区平台上进行。例如,新浪CEO曹国伟最新披露数据称,新浪微博50%的用户通过移动终端上微博。

3.3 移动互联网受益公司及盈利模式

将有三类公司受益移动互联网兴起。第一类为基础设施公司,包括运营商,通讯设备、手机提供商,半导体公司和数据分包商类公司;第二类为平台公司,例如facebook式开放平台、苹果式应用商店,国内传统互联网巨头目前也在构建自己的开放平台;第三类为应用软件公司。

3.4 受益移动互联网发展的TMT板块公司

首先要提到的是新浪与腾讯,新浪微博目前已成为智能终端上的杀手级应用。据新浪官方披露数据,新浪目前1亿多注册用户中,有一半是通过移动终端上微博的。

而未来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与新浪争夺最激烈必然为腾讯。腾讯在移动互联网的布局包括:移动IM、WAP门户、无线搜索、移动SNS、手机浏览器、手机阅读、手机音乐及游戏、移动应用商店。腾讯不仅将PC优势平移到互联网,同时通过完成其他领域的布局,包括应用商店、手机游戏等。

第二个要提到的是百度、优酷。这两家公司通过将原有桌面业务(搜索、视频)转移至移动互联网,再次捕获移动互联网用户。谷歌全球副总裁刘允在最新演讲中称,据谷歌统计数据,移动搜索仍是智能终端的最大应用。至于移动视频,随着3G的普及,将继续成为移动互联网终端的主要娱乐方式。

第三个要提到的一个独特公司是斯凯。斯凯在美上市时主打“中国APP store”的概念,上市首日大幅走低。截至4月28日收报20.31美元,与上市首日收盘价相比,目前该股股价已上涨238%。日前斯凯正式对外公布“OPENSKY战略”:手机游戏及应用开发者可调用名为OPENSKY插件,实现与拥有5000万用户的斯凯冒泡平台互联互通,斯凯通过增值服务及广告获得收入,并分成给开发者。OPENSKY战略为斯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开辟一种新的盈利模式。

4.视频:想像空间

据DCCI统计数据,从2008年上半年到2010年上半年,在中国主要互联网应用中,网络视频的页面浏览量PV占比,从7.9%上升至13.9%,但网络视频的访问时长占比,却从8.3%上升至20.4%,仅次于网络社区39.2%访问时长。由于用户在网上停留时间为定数,视频网站访问时长大幅增长意味着,视频行业的网络价值将获得显著提升。以下详细来看:

4.1 网络视频用户增长空间巨大

1)网络视频抢占传统电视观看人群

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群,普遍培养出在线观看视频习惯,而非收看电视。据CNNIC 2011年1月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収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国内网络规频用户规模2.84亿人,网民渗透率为62.1%。从网络视频用户增长情况来看,2009年用户规模为3亿多,到2010年底有望增长到3.94亿,预期到2012年,网络视频用户将达5.27亿人。具体如下图所示:

从有效浏览时间方面看,艾瑞IUT数据显示,2011年2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总有效浏览时间突破15亿小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超过200%。

在线视频观看人群和浏览时长飞速增长,离不开带宽环境的改善。为了获得更多流量,视频网站在带宽上的投入不断加大,加上CDN、P2P等网络加速技术的应用革新,用户在线观看视频的流畅度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在线视频点播服务带给用户更多选择空间、更丰富的节目,让人远离电视密集广告轰炸的困扰,网络视频对于用户吸引力越来越大。

2)视频网站抢占更多硬件终端

目前网络用户主要通过浏览器与客户端在桌面观看视频,但视频网站早已开始布局其他硬件终端,不管是手机还是平板电脑,甚至谋求再次回到视频播放的最大终端:电视机。据DCCI预测,中国手机网民用户数量将在2013年超越PC网民,而视频应用2010年底在手机应用中占比已达30.2%。换句话说,手机视频仍具有庞大用户市场。

再看电视终端。视频网站入侵电视终端,这一举动可通过互联网电视来完成。互联网电视为“电视+互联网+App+PC”的合体,用户可以直接在电视上登录视频网站账户,并搜索相关节目。在美国电子消费品市场上,现在已拥有Google TV、Apple TV等多种互联网电视,用户可自由登录Yutube、Netflic等网站,自由点播节目。在中国网络市场上,随着三网合一的逐步实现,用户不久也将能通过手中的遥控器,在电视机这块更大的屏上自由点播网络视频。

因此,不论是从桌面用户、移动终端用户上,还是从未来互联网电视用户上考虑,中国视频网络用户均存在更大增长空间。

4.2 视频网站营收增长潜力巨大

4.2.1 国内:视频网站营收以广告为主

随着网络视频用户数量和浏览时长的不断增长,网络视频市场价值迅速提高。据易观国际预测,到2013年中国网络规频市场规模将达到69.9亿。

国内视频行业营收仍主要来自广告收入,广告形式为贴片广告。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2010年中国在线视频行业市场规模构成中,广告收入占比为68.5%,版权分销和其他收入占比分别为6.4%和25.1%。艾瑞预测,在未来几年中,规频行业将继续保持年增长60%以上的速度,至2013年,广告收入将突破100亿大关。

4.2.2国外:更加多元化视频网站营收模式

国内网络视频市场规模增速迅猛,但一直面对一个残酷事实:中国视频行业尚未实现盈利。由于视频网站主营收来源是广告,在版权价格和带宽成本高昂的情况下,造成盈利压力。反观国外视频网站,例如Youtube、Hulu、Netflix等,不仅营收规模大于国内视频网站,而且早摸索出各自盈利模式。

a.YouTube UGC+广告

国内最早一批进入视频领域的诸如土豆网、优酷网等,最早都是先尝试Youtube模式。YouTube是以视频分享为纽带的SNS网站,凭借着SNS关系营销模式,YouTube迅速累积人气,吸引大量粘性用户。美国金融咨询公司Trefis调查显示,2010年YouTube的用户数量为4.08亿人,而到2016年将增长到7.05亿人。

谷歌于2006年以16.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YouTube后, YouTube强大的用户资源加上Google搜索技术和特有的广告模式,使其强大的广告投放平台价值得以迅速实现。特别是在广告收入分享模式上,YouTube采用与内容作者分享广告收入的模式,使每个注册用户都能够成为Google的ADSense广告账户拥有者,在自己上传的视频上自动匹配广告,与YouTube一起成为广告收入分成者。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去年9月称,YouTube已接近盈利阶段,扭亏为盈的步伐逐渐加速。

b.Hulu 正版资源+广告

随着中国打击盗版举措力度加大,中国特殊国情下UGC模式带来的盗版隐患愈发严重,于是视频网站将目光转向Hulu模式,后来崛起的搜狐高清、奇艺都主打正版高清长视频路线。

Hulu是NBC环球和新闻集团共同成立的正版影视在线观看网站,在推出付费服务HuluPlus之前,该公司主要营收来源为广告,Hulu的内容提供方大约有200家,每家向Hulu收取五成至七成不等的广告收入。由于背靠大型传媒娱乐集团,公司能够拿到不少独家及首播权,再向其他网络媒体进行版权分销。

Hulu网站推出第一年就取得了9000万美元的营收, 2010年全年营收总额高达2.63亿美元。HuluCEO詹森基拉尔在其个人博客上透露,该公司2011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0%,全年有望实现营收5亿美元。Hulu已于2009年第四季度开始实现盈利。

c.Netflix 正版资源+付费收看

Netflix是美国流媒体内容提供商,向订阅用户提供付费在线正版影视内容点播服务,同时其服务延伸至互联网电视及各种移动终端。Netflix于2002年5月在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15美元,2010年起股价由50美元一路飙升,截至4月27日收报235.96美元,市值124.8亿美元。

Netflix是较早实现盈利的一家视频网站,伴随着业务由影片线下租赁到线上租赁,再将服务辐射到电视及其他移动终端,Netflix盈利不断加速。2005年Netflix营收为6.8亿美元,盈利为4100万美元;2009年Netflix营收已达16.7亿美元,净利润1.15亿美元。2011年第一季度营收7.19亿美元,净利润为6000万美元,美国用户数达2360万人。

国内视频网站陆续推出付费点播频道,但目前营收规模占总营收的比重微不足道。同时,尚未成功的像Netflix那样,将订阅点播服务延伸至电视终端,要走Netflix道路难度不小。

4.3 中国视频行业想象空间

Yutube背靠google搜索大树,其模式并不能被简单模仿;Hulu模式则早已进入中国,其模仿典范为奇艺及搜狐;Netflix的模式最难模仿,却占有最诱人的电视机市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不断挤压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份额,而电视台等传统媒体承载的广告价值却并没有下降。视频网站如能抢占电视终端,将能以少于传统电视台的投入获取较高的广告收益。

乐视网近期推出了乐视TV 云视频超清机,奇艺的电视机产品项目平台正在研发当中。国内视频网站未来很有可能像Netflix那样,通过电视机这块屏,为用户提供互联网电视收费点播服务,取得更大的收益。

因此,虽然视频行业仍处于摸索阶段,但基于更多模式下的探索,均留给人们足够大的想象空间。在此情况下,优酷受到追捧就很容易理解。

三、如何应对TMT泡沫

面对越吹越大的泡沫,投资者应该作何选择,或许可从历史中寻找到经验。如果将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命名为网络泡沫1.0,那么此次可称为网络泡沫2.0。

1.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股票表现

最近一次比较大的泡沫发生在2000年前后。从1998年10月起,作为新经济晴雨表的纳斯达克指数从1500点一路上扬、持续攀升。到2000年3月10日,纳指突破5000点大关,并创下5132点的历史最高纪录。这一天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3月13日(星期一),纳斯达克指数一开盘就从5038跌到4879,之后不断下滑,网络经济危机全面爆发。

事后的分析认为,下跌受美联储调高利率及微软遭地方法院拆分这两大事件的影响,而更直接的可能诱因之一,是大量对高科技股的领头羊如思科、微软、戴尔等数十亿美元的卖单碰巧同时在3月13日早晨出现。而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尚不清晰的盈利模式无法长期支持投资者的乐观预期。

2000年11月底,纳斯达克跌破2600点大关,与3月10日相比下跌了近50%。

2.泡沫破灭后死掉的公司及活着的公司

泡沫破灭,让很多股票惨淡收局。据《华尔街日报》刊发于2010年3月的报道,“收录在2000年3月道琼斯互联网指数中的40家公司里只有10家挺到了现在。ExodusCommunications、Excite@Home、 Lycos、MP3.com和 eToys等公司都成永远的过去时”。

Exodus Communications曾经是IBM的竞争对手,是一家专门通过网络替企业管理网站的公司,曾经是全球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网站运营商之一,世界最优秀的网站中有40%是由它来提供技术支持。2000年3月,股价曾达到89.81美元,但2001年9月被纳斯达克停牌前,仅以17美分收盘。Excite@home曾是著名的宽带服务和内容提供商,市值曾高达67亿美元,而在2001年11月被网络软件和搜索技术公司Infospace购并时却只剩下1000万美元。

活下来的公司也大都经历了暴跌。例如购并Excite@ home的这个InfoSpace公司,2000年3月股价达到1305美元,然而到2000年底已经低于100美元,2001年跌倒20美元左右,目前,该公司股价长期在10美元以下。

当时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雅虎市值从937亿美元跌至97亿美元,2000年3月股价最高97美元,一年后的2001年3月,股价低于10美元。十一年来几经波折,如今市值226亿美元。另一家大公司EBay过去十一年中一直如过山车般大涨大跌,经拆股调整,EBay在2004年年底时涨至接近60美元,创下纪录高点,目前股价34美元,略高于十一年前的30美元。而在2000年3月23日以5792亿美元取代微软成为当时市值最大的公司思科,当年市值便跌了一半,十一年过去,如今市值950亿美元。

当然,从长时段去看,也有增长非常大的公司。例如亚马逊,虽然股价从2000年3月的60多美元下跌至当年年底的15美元左右,然而,十一年过去,该公司股价已经上涨到接近200美元,市值886.8亿美元。例如苹果,从2000年3月的30美元左右下降到一年后的10美元左右(以上两个数字均为考虑拆股后,比对现在每股的价格),10美元左右的价格一直持续到2004年上半年,在那之后开始上涨,随着iphone等产品的推出,上涨更快,到了现在,已经上涨到了350美元左右。

3.泡沫后中国概念股同样出现两极分化

这些都是美国的明星股,那中国概念股的情况怎么样呢?当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有5家,中华网、亚信、新浪、网易、搜狐。

中华网在国内不是最热门的网站,但凭着域名china.com就于1999年7月14日在纳斯达克上市,每股定价不断上升,从14-16美元升至17-19美元,最后以20美元发行,当天涨至67美元,2000年3月最高时达到139.625美元(经过拆股合股,相当于现在每股220美元),当年12月底,股价跌至13.5美元(拆股合股之后相当于现在每股的价值)。亚信于2000年3月3日在纳斯达克上市,当天股价接近100美元,当年年底跌至10美元以下,如今在20美元左右徘徊。

另一个在泡沫破灭前上市的TOM选择了香港,2000年3月1日,TOM在香港创业板高调上市,超额认购近625倍,股价很快攀升至15.35港元,公司市值超过300亿港元。当年年底,股价跌到2港元以下,如今低于1港元,公司市值36.2亿港元。

新浪、网易和搜狐则没有赶上好日子,分别于2000年4月13日、6月30日、7月12日上市,当时纳斯达克指数已经在下跌,最低时新浪的股价跌到了1.06美元,搜狐跌至60美分,网易在上市的当天就跌破了发行价,一度只有53美分,并曾连续9个月跌破1美元,2001年9月12日被停牌。然而,当时没赶上好日子的三大门户,却通过移动短信业务活了过来,并在几年后分别找到了更赚钱的方式,股价一路走高。

新浪在2003年后股价长期在20-50美元之间变动,不过最近一年来,因为微博的概念其股价暴涨,最高时接近150美元。网易于2002年1月2日复牌,如今股价接近50美元(复权后相当于200美元)。搜狐股价也已超过100美元。

4.如何认识此次中概TMT板块泡沫

从上次网联网泡沫历史可以看出,如果有泡沫,而且泡沫破灭,大多数的股票都会下跌甚至暴跌,然而有的公司仍能够在泡沫破灭后坚挺,并且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段里创造比泡沫破灭前最高点时还要高的价值,股票也能上涨得更高。因此在本次泡沫到来时,至少有两个问题需要有清晰判断:第一,此次中概泡沫与11年前有何不同,后果是否会更加严重;第二,如何寻找能够能在泡沫破裂后保持增长的公司。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今日的互联网与11年前相比,已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2000年初,全球网民数量为2.5亿,手机用户数量为5亿,而截至2010年年底,全球网民数量已达20.8亿,手机用户数量已达52.8亿(国际电信联盟最新数据)。中国的网络环境变化更大,2000年一季度,网民1000万,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达到4.59亿,普及率34.4%(CCNIC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11年3月底,手机用户达到了8.89亿。

从网络环境及网络应用发展来看,11年前网民使用拨号上网,54K的带宽,今天1M以上的宽带早已普及,并在不断升级。11年前,大多数人对于互联网的了解限于即时通信、发电子邮件、聊天室,如今,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个人生活、人际交往、教育培训、游戏娱乐、企业管理、投资理财、商务贸易、国际交流乃至爱情婚姻、生老病死等各个层面,数字化生存已融入到人们真实的生活之中。

从网络经济增长来看,11年前中国互联网收入几乎为零,在资本市场上只有概念而没有真正的赢利模式。而如今,2010年中国网络游戏和网络广告的销售收入均已超过300亿,而电子商务被认为将很快超过它们,成为最大的互联网收入。

电子商务是最早被认为适合互联网的商业模式,然而在11年前,这同样是一个概念。那时中国有各类消费类电子商务网站1100多家,但1999年中国网上购物的交易额为5500万元人民币,仅占社会零售总额的0.018‰。到了2010年,中国全年网购规模达到4980亿元,占到了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2%,网购人数达到1.85亿,网上购物在网民中的渗透率为40.6%。

11年前泡沫破灭时,互联网特别是中国互联网,无论从用户数量、用户需求、硬件配套、还是盈利模式上看,都还只是一个概念,一个空中楼阁。因此当泡沫破灭后,整体互联网公司经历暴跌甚至倒闭的遭遇。但经过11年的发展,中国整体互联网经济已打下比较深厚的基础,互联网产品及应用已对人们生活方式带来颠覆性改变。换句话说,今日TMT板块虽然可能已存在泡沫,但这样的泡沫并非从天而降,而且当互联网已拥有这么多年的积累后,泡沫即使真正破灭时,也将不会像11年前那样一泻千里。

再来看后一个问题。11年前的泡沫中可以淘出像亚马逊这样的“真金”,预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泡沫将淘出更多拥有实力公司。但如何挑选却需要投资者认真研究并做出甄别,在众多网络概念背后,更需要投资者对于公司的基本面的细致考察。正如巴菲特所说,只有在突然退潮的时候,你才知道谁在裸泳。没在裸泳的一定是能够把握住市场需求的公司,例如泡沫1.0时代亚马逊把握住电子商务,苹果把握住智能手机,网易和搜狐把握住了网络游戏。

如果认定某个股票有价值,而且价格合理,就可以长期持有,不必在意市场是不是有泡沫及担忧泡沫何时破裂。如果投资者认为已经有泡沫,又一时甄别不出谁在”裸泳”,那么最保守的办法就是:暂时远离。

(报告主要撰稿人:江涛、ricky、王吉陆、陶然、李妍、胡龙飞)

附图1:中国在美上市TMT公司股价表现与估值

第2篇:社交媒体概念股范文

7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在2013年上半年的新增网民中,七成使用手机上网,手机成新增网民第一来源。在网民使用的上网设备方面,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增长到78.5%,而使用台式电脑上网的比例则略有下降。手机作为第一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固。

资本市场上,2013年,A股创业板勇攀高峰的神话令人咂舌,而其中早早布局移动端的上市公司更是收益颇丰,从资本对手游概念的疯狂追逐,到电子地图北斗导航的概念疯炒,再到移动支付类概念股的节节高涨,都预示着移动端市场将成为闪耀新星。

一系列现象表明,PC端用户数趋向饱和,PC端大格局已难改变。2012年作为移动互联网爆发元年,意味着互联网巨头们第二轮竞赛拉开帷幕,而他们如何落棋子变得格外有看头。

(一)阿里:以大消费概念为轮轴

今年中央将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从投资转向拉动内需,加上大消费的方式升级,貌似是对马云十年布局金融领域送来的一阵春风。从社交到地图再到小微金融,从PC端到移动端,阿里系的移动布局可谓稳扎稳打。

落子一:投资新浪微博

2013年4月29日,阿里以5.86亿美金投资新浪微博(占股18%)。新浪微博虽然在走下坡路,但不可否认它仍然是重要的移动流量入口,而新浪微博上很多短链接都导向电商。这其中20多万的企业微博,餐饮美食等本地化生活服务排第一,对于阿里打造移动互联网本地化生活平台来说,也将会是重要资源。

落子二:入股高德地图

移动端较之PC端的优势之一是其可以实现线上线下的快速转换,而地图产品(LBS)被视为未来O2O的最佳入口。2013年5月10日,阿里以2.94亿美元入股高德,成为高德地图的第一大股东(占股28%),迅速弥补了自身在电子地图上的短板。然而为线下提供服务所产生的毛利率对互联网公司来说其实非常小,所以总体来看,阿里此棋的战略意义大于营收利益。换言之,是防守意义大过进攻。

落子三:“余额宝”火速推向移动端

6月13日,阿里集团旗下支付宝推出“余额宝”,用户在支付宝网站内就可以直接购买货币基金等理财产品并获得收益。除了购买理财产品,“余额宝”内资金仍可以同时用于网上购物、转账和缴费。以电子商务起家的阿里系,这一子同样抓牢大消费概念,除去搅乱了银行系池水,更为重要的是增加了用户对于支付宝的忠诚度,而其趁热打铁,打通“余额宝”移动端通道,支持手机购物支付,更是为手机端消费、理财带来支撑。

(二)腾讯:打好微信这张牌

微信对于中国移动,如同360对于金山毒霸,从根本上颠覆规则,为自己杀出一条康庄大道,更像是金庸笔下的吸星大法,将对手的用户群一下子吸收过来,无所谓红蓝海的战略思维,彻底革了对手的命。很显然,腾讯借助微信拿到了移动互联网船票,而且是vip级别。

落子一:移动社交撬动新浪微博

从2010年开始,新浪微博的发展势如破竹,而其对一系列公共事件的关注令新浪微博声名鹊起。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恰恰是因为其媒体属性强过社交属性,给了社交老大哥腾讯翻盘的机会,于是微信来了,并一直极度保护该社交圈的私密闭合。最为关键的是,社交化的属性显然更加适合在移动端生长。

落子二:搭建手游平台

2013年7月3日腾讯在北京举行合作伙伴大会,正式对外公布腾讯新的移动游戏平台,腾讯将旗下包括微信、手机QQ、手机QQ游戏大厅、手机QQ空间、应用宝等在内的各个移动平台资源进行了整合。而其中,已经有3亿用户的微信平台则是这个新平台中的焦点。

《水果忍者》、《神庙逃亡2》成为腾讯移动游戏平台上首批以专属定制版的形式正式的热门移动游戏,定制版依据微信的社交关系链展开,提升移动端游戏的社交体验。既锁定手游利润爆发点,又保持了微信的社交特性,可谓相得益彰。

落子三:微信5.0将推微信支付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愈演愈烈,阿里重构金融逻辑的勇举不但挑战了传统金融机构,也刺激了腾讯的神经。作为腾讯旗下的一员新生猛将,微信已经吸引了大量企业进驻微信公众平台,里面不少是电商,而财付通作为腾讯金融的重要窗口,有消息称腾讯微信5.0将联手财付通正式上线“微信支付”,因此微信极有可能成就一个移动互联网电商次平台。

(三)百度:锁住移动用户关键入口

作为互联网三大巨头之一,在腾讯和阿里频频落子布局移动端的时候,百度显然跑慢了,但百度奋起直追,打蛇打七寸,外加财大气粗的气势正迎面扑来。

落子一:收购PPS视频业务

2013年5月7日,百度宣布以3.7亿美金收购PPS视频业务,并将PPS视频业务与爱奇艺进行合并。数据显示,我国手机视频用户超过1亿户,且呈高速增加趋势。移动视频客户端作为用户基数最大的互联网应用,成为吸收移动用户流量的极佳入口。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3月,PPS移动端日活跃用户1500万,用户平均观看视频时长近100分钟,其iOS用户使用时长仅次于QQ、新浪微博和微信。因此,百度花3.7亿美元收购PPS更多是看好PPS在移动互联网方面的硬实力。

落子二:收购91无线,锁住移动端用户第一站

之前有传闻百度要并购UC,让人不解于百度完全不明白移动端的玩法,毕竟浏览器已不是移动端的宠妃了。好在百度最终悟道,为自己抢下了进入移动端的有力席位。类似91助手的APP分发平台显然是锁住移动用户流量的第一站,因为移动端新用户一般都会利用APP分发平台来进行手机程序的安装和更新。

第3篇:社交媒体概念股范文

人人的辉煌与没落

陈一舟是中国互联网元老级人物,糯米网、56网、猫扑网、魔兽世界中国、DUDU、人人网,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互联网产品与陈一舟的命运深度交集。遗憾的却是,在时展的浪潮中,陈一舟始终没能够推出一款能够奠定其江湖地位的互联网产品。而在陈一舟缔造的所有互联网产品中,最值得称道的莫过于人人网。

在成立人人网之前,陈一舟创建过ChinaRen公司,出任过搜狐网副总裁,创办了千橡互动,运营着猫扑、魔兽中国和5Q校园地带等多个项目,并成功收购校内网。2009年,陈一舟打通校内网与5Q校园地带的数据链接并改名人人网,至此人人网开始走上快速发展之路。为了尽快成功上市,人人打包了四个概念,即“Facebook+团购+游戏+商务社交”,经过一番运作,2011年5月4日,人人公司带着“中国版Facebook”的惹眼标签,以分别对应美国热门应用的人人网(Facebook)、糯米网(Groupon)、人人游戏(Zynga)和经纬网(LinkedIn)为上市主体,成功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为第一家上市的社交网络公司,市值达74.82亿美元,超越了搜狐、分众传媒、优酷、网易、携程、新浪,在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百度,成为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市值第三的公司。如今却时移势易,后劲乏力,在股市沦为人人避之不及的“垃圾股”,令人唏嘘不已。

陈一舟的两只手

当人人网上市,陈一舟志得意满时,搜狐的张朝阳曾泼来一盆冷水“现在很多中国公司把模型和概念包装成如国外同类型公司,如人人公司包装成中国的Facebook,只能说,概念上是像的,但不是Facebook。而且,中国公司的管理团队、资本结构等各方面都不是最优秀的,会有很多问题。”

张朝阳一语成谶,2010年,人人运营利润为570万美元,但在2011年上市后,公司业绩迅速变脸,陈一舟拿到了3020万美元的运营亏损成绩单。第二年,亏损扩大至9170万美元。2013年的亏损继续放大为1.137亿美元。到了2014年,情况还在继续恶化:前三季度,人人公司运营亏损累计为1.553亿美元,超过2013年。

除在运营上持续亏损之外,其他方面,人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在客户群体上,人人网之前的忠实用户“80后”、“90后”逐渐步入社会,使用人人网的频率有所下降,而尚在校园的“00后”对于这个曾经的社交王者也比较陌生。

此外,微信、微博等移动端产品也对传统PC社交网站产生巨大冲击,并有取而代之的倾向。加上对企业运营的不擅长,人人网的发展可谓步履艰难,辉煌不再。

面对持续亏损的局面,与其他类似企业掌门人相比,陈一舟多了一份淡然,这得益于陈一舟在其他方面的投资收益。

有业内人士曾对媒体这样评价陈一舟:在投资圈,大家都把陈一舟归为投资银行家和资本运作的操盘手,而不是简单的把公司当儿子养的创业者。甚至有人开玩笑说,陈一舟其实是个投资家,只不过披着创业者的外衣。事实上正因为陈一舟在投资领域取得的效益才勉强为人人网遮了羞。

比如在人人公司2013年财报沟通会中陈一舟披露,人人公司在2012年一季度成为唯品会的基石投资人,在2013年一季度抛售了唯品会的所有股票。本次抛售获得的1500万美元也大量填补了人人公司一季度亏损。与此同时,为了逆转颓势,陈一舟开始舍弃拖累主体业务的资产,于是,百度接盘糯米,56网也在2014年以25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搜狐。虽然在外人看来,陈一舟不是一个合格的创业者和企业运营者,但是对于人人,陈一舟始终抱有信心。“人人本事不大,只能拼脸皮厚,而且不怕认错。人人还是该做的做,该调整就调整。人人做不了QQ就做阿Q。潘肯肓冻筛炙浚不上刀山下火海怎么成?”

未来路在何方

陈一舟曾这样说起自己名字的来源:“母亲看了一部讲李时珍的电影,里面有一句话叫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给我取名叫一舟,结果现在还在逆水行舟。”面对人人网面临的现实困境,陈一舟选择了逆流而上。

如今外界对人人网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社交定位不清不楚、新业务发展浅尝辄止、自主创新力薄弱、移动战略迟迟不见效和产品不够专注等问题是人人受到批评的重点。面对批评,陈一舟选择了接受。虽然在投资领域收获颇丰,能为人人弥补业绩问题。然而人人网要重新崛起还是要靠人人网本身的运作。

面对危局,陈一舟积极布局,相信还有翻身的机会。在陈一舟看来,中国互联网行业还将处于爆发增长的阶段,人人依然有翻身的机会,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工业化起步晚,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造相比美国更为顺利和彻底,一方面则是互联网行业高度竞争、从业人员更为努力,最终会从传统产业手中抢得更多的市场空间。

第4篇:社交媒体概念股范文

4月17日,分类广告网站58同城公告,宣布战略入股分类信息网站赶集网。58同城将以现金加股票的方式获得赶集网43.2%的股份(完全稀释后),其中包含3400万份普通股及4.122亿美元现金。腾讯将以52美元每ADS(美国存托凭证)认购价值4亿美元的58同城新发股票,腾讯于58同城的持股量升至25.1%。合并后,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及赶集创始人杨浩涌将出任新公司的联合CEO,并同时担任联席董事长。

分类信息强强合体

58同城和赶集网同成立于2005年,两者都定位于分类信息网站。10年来,两家公司的针锋相对从未停止过,无论是广告、融资还是具体业务,两家一直咬合很紧,贴身肉搏。

2013年10月,以58同城在美国上市为标志,58同城开始坐稳市场第一的交椅。“58同城因为上市所以比赶集网实力略强,但赶集网一直有独立上市梦,所以此前拒绝过58的约谈。最早这两家网站旗鼓相当,之后赶集网因为杨浩涌离婚事件等原因错过了最早一批上市的时机,比较遗憾。但赶集网一直是58同城的劲敌。”对分类信息市场有深入了解的电商观察人士刘韬说。

市场的变化让赶集网的上市梦遇挫。2014年分类信息领域受到O2O的洗礼,给传统分类信息网站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来自类似BAT等产业、资本巨头的碾压。赶集网重新自我定位,淡化分类信息平台概念,垂直业务板块单独拎出来各个突破,比如推出二手车、家政、招聘等O2O服务。而58则发挥资本优势疯狂地在最近一年内展开收购,接连收购、入股了安居客、e代驾、土巴兔等垂直领域的领先公司,覆盖了房产、家装、汽车等各个领域。

随着BAT在O2O领域的布局加速,以及美团、大众点评的崛起,这个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赶集所寄予众望的二手车、租房等领域,并不能迅速给这家公司带来可持续的流量,因为这些需求都是低频、阶段性的,一旦需求被满足,短时间内用户将深度沉睡。

58同城则在过去一年一直在摆脱分类信息网站的定位,希望在移动端以O2O站住脚跟,成为中国O2O第一概念股。2014年11月,58了一个新品牌“58到家”,主攻保洁、搬家、美甲。

为了保持领先优势,两家公司2014年以来都加大了广告攻势,公交、地铁、路牌、楼宇广告一时之间被两家网站的代言人范冰冰、杨幂刷屏,两家公司的市场推广成本因此大增。公开资料显示,赶集网最后一轮融资是2014年8月获得的2亿美元融资。但以赶集的广告投放量来看,过去一年广告投入接近2亿,按照这个花钱的速度,赶集很快会遇到资金困境。

根据第三方数据显示,2014年,平台类移动生活APP累计用户市场份额,58同城与赶集市场份额之和高达74%。但在生活服务市场中,与有交易额和营收额的美团和大众点评相比,仅有广告营收在账的58同城和赶集网,如果持续缺失账户体系带来的交易数据,有可能与未来互联网金融业务擦肩而过。

困局之下,心急的资本方将两者“逼婚”在了一起。作为两家成立已有10年的成熟企业,赶集和58都有数轮融资史。2009年起,赶集经历4轮融资,投资方包含蓝驰创投、诺基亚成长伙伴基金、今日资本、红杉资本、中信产业基金等等众多投资机构。58同城也有着获软银赛富、DCM、华平集团、腾讯等众多资金支持。两家公司还有共同的投资方老虎基金。资料显示,2014年8月赶集E轮2亿美元融资中,投资方有老虎基金和凯雷投资集团。而58同城方面,4月7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文件显示,老虎基金增持了58同城的股票,从此前的30万股票,增持至如今的252万股,占股达到6.5%。 对于58同城而言,此次合并可以避免同质化竞争产生的大量公关费、广告费的支出

随着竞争加剧,投资者们倾向于鼓励有竞争关系的公司通过合并来减少自己的退出成本,比如之前快的和滴滴的合并。有消息称,老虎基金对58同城和赶集网均有投入,并极力撮合二者合并,成为本次合并的重要助力。姚劲波也表示,对于此次合并,投资人比创始人更积极。

易观国际分析师庞强认为,此次整合对于行业来说无疑是一记重磅炸弹,意义非凡。对于58同城而言,此次合并一是可以避免同质化竞争产生的大量公关费、广告费的支出,公司未来的盈利预期明显提高;其二是双方的合并属于横向整合,协同效应显著,合并后的58同城市场份额将会达到70%以上,行业领导地位将无可匹敌。此外,在合并之前,双方都在整合本土生活服务O2O资源,合并之后双方将会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继续深耕本土生活服务O2O。

软银赛富投资基金合伙人羊东也表示,当初58同城、赶集做分类信息,做本地生活,一直有一个短板,即无法实现商业闭环,如今随着O2O时代到来,58同城、赶集沉入到交易环节,就可能实现整个服务流程整合。

而实现商业闭环,正是腾讯在58同城发展的重要节点屡屡增持的逻辑。

腾讯的投资逻辑

2014年6月,腾讯在58上市后,斥资7.36亿美元获得58同城19.9%的股份。

2014年9月,腾讯以1亿美元增持58同城,同时占股比例也提升至24%。

这一次,根据投资协议,腾讯将以52美元(每ADS)认购价值4亿美元的58同城新发股票。截至目前,腾讯占股比例为25.1%(占股比例为全部发行股票总数完全稀释后的数量)。投资金额将分别用于58同城与赶集网战略合作的现金部分以及增持58同城现有股权两个部分。现金扶持之外,腾讯还会在流量入口和社交人脉层面对58予以资源倾斜。

投资完成后,腾讯仍是58同城的第二大股东,姚劲波及管理团队仍为第一大股东。

第5篇:社交媒体概念股范文

爆发式增长引发行业全面洗牌

2013年是手游发展的临界点,移动智能设备的不断普及,以及人们对于娱乐多元化、移动化的要求令手游作品和制作团队急剧攀升,目前市面上流通的手游总数可达几十万款之多,而正在研发的手机游戏则有超过5000款。激烈的竞争令30%的手游开发出来之后根本无法上线,投入运营的也有80%以上无法盈利。

但竞争也淘练出不少影响深远的明星产品,如3月份正式上线的《时空猎人》在国庆假期创造出单日营收800万元的历史新高,有望成为国内首款月流水破亿的手游产品;而由《魔兽世界》及其同人动画《我叫MT》改编而来的《我叫MT online》也因其广泛的用户基础迅速抢占了市场,至今仍在各大榜单居高不下,令全世界看到了国产手游的惊人潜力。

不过从下半年开始形势迅速发生变化,单纯的卡牌、塔防、社交、三消等游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游戏类型不断走向融合,比如卡牌+塔防,卡牌+RPG,策略+RTS等等。游戏内容不断向重度化复杂化演进,有数据显示,2013年后半,新立项的手游60%是中度和重度的。

鉴于手游本身体量过小且数量庞大,有一定实力的制作商、渠道商、发行商等都在向其他环节扩张,在普遍被关注的CP(游戏内容提供商)超高死亡率之下,还有着游戏发行和渠道之间的暗战。渠道之间的博弈主要体现在对于精品游戏产品、游戏首发权、独家权的争夺等,经过几轮激烈的斗争之后,重点逐渐转向发行市场。2012年一款手游的金不过一二百万元,而今年则纷纷飙升至千万级别,大型发行商的挤压令很多小的发行商很难拿到高质量的产品,处境十分尴尬。

易观智库分析师薛永锋认为,未来手游开发商将收窄至三四百家,发行商维持在一二十家的水平,而渠道则集中在十家以内,在未来的几年时间内逐渐沉淀下来,走向规范和有序的局面。

无论是曾经的手游、端游抑或是平台商,都有多个环节成功卡位的例子,如以引擎技术起家并用《捕鱼达人》一票走红的触控科技,其社区聚集了众多的游戏开发者,同时广泛涉足游戏和发行,和电信运营商及海外发行制作商展开广泛的合作。传统端游也纷纷在2013年提速转型,目前动作比较快的有以《百万亚瑟王》和移动游戏平台“G家”开路的盛大,以及新近推出开源3D移动游戏引擎Genesis-3D和社交网游平台“朋游”的畅游。

而BAT三大巨头的动作影响更为深远。首先有百度以19亿美金天价收购91无线,将手游部门整合入多酷并提升其地位,足见日后发展路线对手游的倾斜和重视; 8月5日,腾讯移动游戏平台正式宣布上线,通过在微信平台和手机QQ平台中内置“游戏中心”游戏,市场反响十分强烈,引发行业新一轮的动荡;而阿里则在自己的移动即时通讯工具“来往”和基于云的AliOS移动智能操作系统上加速游戏功能的布局。

随着各大巨头的加速步伐,不少缺乏资金支持的中小厂商或将提早出局,但无论如何,在移动游戏元年的2013做手游是值得庆幸的,游戏企业们需要一种野蛮的精神,来实现突破想象力的扩张和进化,以赢得自己的地位和空间。

资本市场借游戏为名厮杀博弈

10月3日,云游控股(Forgame)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为之前纷纷借壳上市或寻求并购的游戏厂商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2013年围绕着游戏行业的收购和并购极其频繁,除开各方面条件达到临界点的因素之外,还可以看到隐藏其下一股异乎寻常的热情——狂躁的资本以游戏为名,上演了追逐利润的另一场游戏。

在众多新兴板块中,移动游戏因爆发式增长尤其引人注目,引发游戏概念股在普遍低落之后的暴涨,国内A股市场出现了疯狂一时的游戏并购风潮,卷入其中的企业主要有三种类型,首先是原先的游戏企业,如掌趣和中青宝,它们数量较少,可以通过并购收购迅速聚拢人力和资金;其次是文化类企业,如天舟文化、华谊兄弟等,收购游戏厂商将有望为其在临近的娱乐领域打开局面;再次是软硬件技术或其他类型企业,如大唐电信、神州泰岳、梅花伞、顺荣股份等,这些或是传统领域跨界投资寻求突破,或为游戏企业反向并购曲线完成A股上市。

2013年,和A股上市公司相关的游戏企业并购案共计有22起,涉及金额达到207.3亿元。不过,随着明年A股IPO重启,并且由审核制逐渐转为注册制,将会促使更多的企业进行IPO,这与手游飞速发展的势头十分契合,对于众多手游厂商来说是一大利好。

但对于传统端游厂商而言,资本市场的反响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整体来说,中国的游戏概念股盈利能力跟过去相比已经远远不及,这是促使盛大、巨人等游戏公司纷纷谋求私有化的一大原因,同时反映了其决意转型寻求突破的现状。

国内的手游产业发展虽然迅猛,但相对国外发达国家市场来说依旧落后半拍,国外相对成熟的市场对于国内厂商来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近期最为典型的例子是软银与《智龙迷城》研发商Gungho联合宣布以15亿美元收购芬兰游戏开发商Supercell 51%的股权,后者拥有《Clash of Clans》等国际知名手机游戏产品,而Gungho也是凭借《智龙迷城》迅速崛起的手游新星,这是一起典型的强强联手稳固自身市场地位的案例,未来将有可能很快在国内手游市场上演。

也许对于其他企业来说只是一场资本的游戏,但游戏公司却能借市场火爆之势进行并购整合,通过资本运作迅速做大做强,二者完全可以相得益彰走向共赢。不过一旦市场趋于理性,企业之间的收购并购将相比现在谨慎得多。目前的手游厂商中不乏寄希望于出售以迅速套现的,它们在供求关系发生转变的时候将不可避免遭遇巨大冲击,但深入越久退出的机会就越少,这也是不少业内人士预测明年手游泡沫破灭的一大原因。

游戏厂商的知识产权圈地运动

包括电视、电影、书籍在内,众多传统行业因内外部版权意识、法律规范的不断强化,早已开始重金购进版权,甚至打造自己的版权标准,但以自由和开放为特征的互联网世界似乎成了滞后于时代潮流的法外之地,在其普及和兴起的过程中,一直都与“盗版”、“抄袭”等字眼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而“游戏一大抄”的说法更是由来已久,可见其泛滥程度。不过形势在2013年终于开始向积极的方向转变。

知名的IP(知识产权)是游戏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不仅可大大提升玩家的融入交互感,固有的用户覆盖还能省去大笔的市场推广费用,但由于资金、技术有限,中小游戏厂商侵权、盗版现象十分普遍,过度的换皮抄袭让整个行业的风险越来越高。一旦大型游戏公司掌握了IP资源进行维权,将迫使不少投机的小厂商出局,手游市场的环境将得到净化,开始走向题材、玩法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为产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8月份,由金庸正式授权,搜狐畅游和完美世界的IP维权活动正式展开,重点打击侵权金庸著作的手游产品,对业内众多以金庸为题材的游戏和厂商带来巨大震荡。而此前畅游和完美曾耗资巨资获得金庸多部著作的游戏改编权,不仅包括《天龙八部》、《神雕侠侣》等已经成功的游戏,未来两年内还计划有更多手游密集上线。

除此之外,曾经的互联网“山寨帝国”腾讯也开始改头换面走“精品IP”路线。在今年内,腾讯游戏与日本知名动漫出版社集英社开展大规模版权合作,获得《火影忍者》、《航海王》、《龙珠》、《阿拉蕾》等11部经典动漫的电子版发行权,现已推出页游《火影忍者OL》。同时腾讯游戏还与宝开公司合作,取得了《植物大战僵尸》的版权,将于12月改编页游;另一方面,腾讯也在积极打造自有IP,如由旗下工作室开发的“斗战神”系列等。

在游戏领域率先推行IP策略,可以看做腾讯在既定的泛娱乐战略下进行的跨界合作尝试。4月18日腾讯互动娱乐事业群正式宣布,将从单一网游业务平台转变为涵盖游戏、动漫、文学、影视等多种关联业务的互动娱乐实体,其最显著的效用即是实现了多平台的版权开发与利用,建立起多个娱乐领域的版权产业链,而类似的布局同样在诸如完美、盛大等大型传统游戏厂商中进行。

正视知识产权对游戏行业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将在很大程度上扭转目前国产游戏发展的方向和模式,能为所有的玩家提供更具亲和力和黏度的游戏产品,将在整个社会乃至世界层面改变国产游戏的形象,是2013年国内游戏领域出现的一个可喜的转变。2014年1月将在杭州举行的移动游戏产业年度高峰会(MGAS)已经将游戏IP运用列为重点话题,整个行业的知识产权状况将在明年得到进一步改善。

突入客厅的多屏多端游戏方式

2013年,包括《萌江湖》、《龙将》、《大侠传》、《热血海贼王》、《神曲》等在其他领域获得成功的游戏作品纷纷转战移动平台,从而焕发出第二次活力,用户和产品之间的同步或半同步的大规模迁徙开始出现。网络游戏经历10来年的发展,多端演进已经成为行业的必然趋势,不同终端对应不同游戏类型,不同游戏类型又对应着不同的用户群体,游戏行业正进入多端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BAT三大互联网巨头中,最后进入游戏领域的阿里有意图在多端战略上弯道超车。基于云技术的Ali OS 是阿里无线战略的平台产品,合作伙伴包括手机厂商、芯片商、运营商以及游戏、移动应用厂商,已经吸引到包括梦宝谷、掌趣科技在内的多家游戏厂商,《NBA梦之队》、《魔兽来了》等多款游戏将在Ali OS平台首发,在未来围绕着Ali OS的应用生态圈将逐步成型。

Ali OS除了兼容安卓的应用以外,同时还有一系列的基于云平台的垂直化服务,其终端还包括了TV盒子和一体机。云OS不仅面向玩家和运营商,同样还将针对游戏开发者群体推出适用端,通过虚拟端的云推送将游戏行业链的各方面联系在一起,在为玩家提供咨询和反馈入口的同时,也为游戏的开发者和运营者提供了提高游戏留存和活跃度的路径。

安卓电视盒子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挤压新近覆盖市场的数字有线电视的空间,它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海量资源和家庭宽带,并且能很便利地与其他终端互动,最终以廉价和便捷的优势迅速打开市场。随着电视盒子逐渐被市民尤其是年轻人接纳,如小米、乐视、PPTV、谷歌、苹果、微软等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盒子产品。以金亚科技与完美世界合作的“完美盒子”为例,内置系统基于安卓4.2深度定制,集成完美世界的游戏平台、官方商城以及众多可订制的第三方应用程序。

第6篇:社交媒体概念股范文

华尔街正迎来史上最密集的中国互联网企业IPO(首次公开募股)浪潮,人人网的上市并非排在最后,但是却使IPO运动达到最。

中国互联网界出现了未上市的比上市的值钱,亏损的比盈利的值钱等怪现状,因此泡沫论甚嚣尘上。人人公司的IPO,在这一波中国互联网公司海外上市潮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标志,那就是,全球互联网泡沫从这一天开始成形,根源来自中国。

最大的泡泡

5月4日晚,人人公司在纽交所上市,19.50美元的开盘价与此前公布的14美元发行价相比上涨39.29%,融资7.4亿美元,按照开盘价计算,人人公司总市值76亿美元。人人公司2010年总营收7653.3万美元,照此计算,市销率100倍,而由于2010年人人公司仍然财务亏损,市盈率只能以调整后的净利润计算,这个数字为440倍。

440倍的市盈率是怎样的一个概念?在已经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中,IPO当日超过这一数字的只有百度,谷歌的示范效应加上百度在国内搜索引擎的一家独大,给美国投资者以超强的信心,近2000倍的IPO市盈率至今没有被超越。而即使是打造了全球独一无二B2B电子商务平台的阿里巴巴,2007年在香港联交所IPO受到资本疯狂追捧的时候,其市盈率也不过是300倍。

此次人人上市的主体并非人人网,而是囊括了人人公司的四大业务――人人网、糯米网、人人游戏以及经纬网。这四大业务分别对应着为美国人所熟悉的四大同类知名公司: Facebook、Groupon、Zynga和Linkedin,所以人人可以给华尔街讲很多“中国故事”。这也是人人获得高估值、受到美国投资者青睐的重要原因。此外,在盈利模式上,人人公司也几乎涵盖了10年来中国互联网探索出的所有模式:网络广告+网游(社交)+电子商务(团购)+增值服务,这些都足以让美国投资者佩服得五体投地。

然而遗憾的是,人人公司四个故事对应的四家互联网应用最前沿的公司,无一上市(注:Linkedin在人人公司IPO半个月之后,于5月20日上市)。虽然“学习榜样有力量”的预期实现了,但是面对尚未IPO的榜样,人人公司并没有引发股价的暴涨。

令人犹疑的是,人人公司的440倍市盈率背后,既没有百度在国内搜索引擎市场的一家独大,也没有阿里巴巴对于电子商务模式开拓的独到之处,财报体现的公司盈利能力,与前二者当初上市之际,更是相差甚远。但是,人人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却创造了两项第一:全球第一家上市的社交网站;美国股市历史上IPO市值最大的中国概念股。

其中的矛盾显而易见,只是,在故事的包装之下,又显得理所当然。

在向陌生的美国投资者介绍自己的时候,准备一个他们熟悉的参照对象,无疑能更轻松地说清楚自己。百度当年之所以能创造IPO神话,无非是清晰地表明自己是“中国的Google”,而后者在当时已经成为全球互联网的偶像。长期以来,中国互联网企业美国上市的过程中,类比讲故事模式的效果,屡试不爽。只是,美国投资者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听到过来自中国的“大故事”了。

直到人人公司的上市。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Facebook”无疑将成为人人公司头上最闪光的注脚。然而,伴随着资本市场的无限风光,这家在中国互联网企业中业绩并不突出的公司,却也充满了争议。有的人说人人公司并不是中国的Facebook,有的人说中国并不会出现SNS的一家独大。

那么,人人公司,到底离真正的Facebook有多远?

离Facebook有多远?

理解人人公司的440倍市盈率,就不得不从人人公司的业务说起。

人人公司上市的四大业务板块中,经纬网是面向商务社交人群的SNS网络,目前仍在内测阶段,出现在人人公司的上市业务板块中,明显是为了沾Linkedin的光,概念意义大于商业实质;糯米网是Groupon团购模式在中国被疯狂拷贝之后人人公司推出的一个独立性团购平台,是人人网利用规模性用户群体进行流量变现的重要出口,竞争对手众多,仍在持续烧钱;人人游戏是依托于人人网的游戏应用,同样是人人网用户群体利用游戏增值服务的变现通道,目前来看产品品类仍然单一,与国内游戏公司相比优势并不明显。

从中不难看出,人人公司上市的四大业务板块中,最核心也最被投资者看好的其实还是SNS平台人人网。而人人网与Facebook,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社交形态。

虽然人人网也在复制后者的开放性模式,但是就目前而言,人人网更像是一家流量模式公司。圈得大量用户,然后吸引大品牌广告客户、开发少数派增值游戏、自建团购网站寻求变现出口,以及推行自主性增值服务,构成了人人网的独特生态系统。

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选择流量变现的途径的不同:

其一,人人网开展基于用户个人首页美化的增值服务,这个商业模式并不是Facebook教的,而是腾讯探索出来的,直到现在,这个增值服务收益在人人网的业务营收中仍然占有不小的比例。而Facebook却始终没有这方面的服务。

其二,人人网圈得用户之后,对于广告商的拓展更倾向于大企业主,即使到了2010年,人人网的广告客户数才只有248家,而且从近几年财务数据显示,单一广告客户的平均投放成递增趋势,而Facebook则是通过开放平台与第三方分成,广告收入更关注作为长尾的中小型企业,早在2009年,美国就有超过80%的主要广告客户都积极在Facebook上投放广告。自谷歌之后,还鲜有客户如此一致地热衷于一家公司。

其三,人人网旗下的人人游戏为用户开发基于SNS的互动游戏,其中最成功的一款当属《天书奇谭》,直到2009年,这款产品在人人游戏的营收中仍占有48.8%的比例,在人人网总营收中占比为19%,虽然《天书奇谭》在总营收中的比例在不断缩小,但是人人网对于自有应用资源的依赖仍然没有太大的改善。而Facebook自身不做游戏的开发,却吸引了包括Zynga、EA、迪斯尼、暴雪等美国最大的游戏开发商,当然还有数以万计的中小开发商。

其四,2010年团购网站在中国大行其道,人人网基于用户与流量优势,也以自建团购网站糯米网、从合作商家处获取佣金收入参与其中。糯米网现在仍处于竞争激烈的烧钱阶段,什么时候盈利仍难以预测。

对比人人网与Facebook的业务模块不难看出,相似的SNS外观下,其实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Facebook已经成为美国乃至全球互联网用户将个人的社会关系搬上互联网的最大集结地,摸索出了清晰的运营模式,最核心的成功基因事实上只有两个字:开放。

Facebook搭建了一个庞大的社交网络星球,并提供了游戏开发商、网络应用商以及网络广告客户赖以生存的网络基础设施,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供更多的网络服务提供商驻足,并为海量的广告客户服务。Facebook形容自己是一个提供水、土地、空气的酋长,谁来租它的地方,爱怎么耕耘就怎么耕耘,它从中获得一定比例的收入分成就好了。这是一种以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星球的运营思维来呈现一个网络社交平台。

而人人网更像是建立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活小区,在这个小区中,人人网提供自己的增值服务、提供独立的游戏产品,并为少数规模性广告客户服务,这个小区也试图通过开放来吸纳更多的资源,但是就目前来看,程度实在太低。

二者的模式,截然不同。

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人人公司凭借这次IPO融得的巨额资金,进行更深入地开放式布局,更快积累用户、更多招揽应用,完成对Facebook由形似到神似的转变。

美国投资者之所以推动了一个人人公司的IPO神话,投资未来预期的心理无疑成为最合理的理由。美国人认为,人人公司即使现在不是Facebook,但是融资以后,在中国互联网的高成长性环境中,应该可以成长为中国的Facebook,中国早期的互联网公司有着这种先例,比如新浪、网易和搜狐。

人人到底有没有机会呢?它的未来会面对什么?

人人的未来会怎样?

事实上,与Facebook业务形态的差距,并不是人人网最大的威胁,面临着中国互联网市场腾讯、新浪微博等的多面夹攻,才是这家公司最大的尴尬。在Facebook前面加上“中国的”三个字,显然并不只是人人网一家的梦想。

腾讯的拦截

Facebook通过平台开放性,扮演网络社交基础设施角色,成为能够挑战Google的新生力量。而在中国,谁能充当这一基础设施角色呢?这仍是一个悬念。不论怎样,腾讯是不能被绕过的庞然巨物,毕竟,QQ的IM平台拥有6亿多活跃用户,QQ空间拥有近5亿活跃用户。而人人网目前的注册用户规模刚刚过亿,而活跃用户的比例比起腾讯,更要低得多。

虽然早已成为中国互联网第一市值的公司,但是腾讯与生俱来的危机意识,使它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互联网新兴应用。关于SNS,腾讯甚至不是简单的后发模仿,甚至在产品线布局上独具匠心。

腾讯目前的社交网络产品线,主要涵盖两个产品,匿名SNS的QQ空间和实名SNS的腾讯朋友。两个产品用QQ号连接,用户的所有内容与活动,也在外加腾讯微博的三大产品中无缝连接。其中在实名SNS领域,腾讯朋友与人人网已是短兵相接。

博客时代,腾讯曾经以QQ空间对阵新浪博客,虽然二者用户群体完全不同,但是腾讯却以草根大军打败了新浪的精英人群,无论从用户数上,还是从活跃度上,QQ空间都优于新浪博客,甚至QQ空间成功找到了增值服务这一盈利模式。随着SNS时代的来临,QQ空间也进行了变异,其2008年6月推出的个人中心模块,标志着其由传统博客向SNS社区的转变。由于QQ空间的产品形态上并没有完全的SNS化,如果腾讯做这方面的变革,其5亿极高活跃度的用户,从体量上来看,几乎就是另一个Facebook。

与Facebook、人人网类似,腾讯朋友同样经历了从学生用户向全网覆盖的过程,只不过,这一过程对于腾讯来说,速度极快、时间极短。2009年1月,QQ校友上线,腾讯首度尝试实名化SNS,进军高校市场,与人人网正面竞争;2010年9月,腾讯朋友上线,主要针对校外白领等用户群,与开心网对垒;2011年1月,QQ校友被完全整合进腾讯朋友,后者成为腾讯唯一实名制SNS社交网站,俨然在扮演“中国的Facebook”角色。

一个平台的用户规模成长速度,最通用的衡量标准就是迈入“过亿俱乐部”的时间,也就是从上线到注册用户过亿所经历的过程。这一过程,人人网用了4年;开心网用时近3年;新浪微博仅用了19个月,而腾讯朋友迈入“过亿俱乐部”的时间则是在上线100天。

人人网虽然自称是“中国最大的实名制SNS社交网站”,但在多数外媒以及国内互联网观察家们心中,腾讯在目前中国SNS领域占据较大优势,比如高盛的研报便认为,腾讯朋友更可能成为中国的Facebook。

新浪微博的异军突起

人人网在中国另外一个重要的对手是新浪微博。

高盛在4月下旬了一份报告,主要考量了新浪微博的实力。高盛认为,社交媒体和社交网络之间并没有鲜明的区别,最有可能的结果是,新浪微博最终作为社交网络的另一种形式,仍然作为主要的社交媒体平台,具有某些浅层次的社交网络因素。

新浪微博是模仿美国互联网应用另一模式Twitter的中国产物,虽然在美国,Facebook与Twitter呈现出井水不犯河水的两种差异化互联网应用局势,但是在国内,两种截然不同的应用,却共同参与用户与流量的抢夺。

有人会说,SNS平台与Mcroblog平台之间本身不具有完全的相互替代性,因为SNS平台是社交网络的拓展平台,而Mcroblog对应的则是个人信息的交互平台。

但是从人人网与开心网不断放缓的用户增长速度,以及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不断加快的用户增长速度,不难看出,二者之间的单向转化趋势非常强。这其中的原因,有专家理解为中国网民对于线上社交关系的依赖性较弱,反而对于个人化的信息交互参与度较高。

显然,SNS对于国内互联网用户而言并不是弱需求,真正弱的,是人人网为代表的独立性SNS网络太弱,在一键式横跨各种平台的腾讯面前实在难以抬起头来,而在通过精英人群带动全民微博的新浪面前,同样底气不足。

人人网能不能成为“中国的Facebook”,无疑要先问问腾讯和新浪,腾讯的姿态显示自己才是Facebook的中国演绎,而新浪想说的是,有微博,中国不需要Facebook。

泡泡是怎样吹大的?

如果说连稍具常识的中国网民,都能看得出人人公司画出的大饼其实没有多少馅,我们没有理由相信美国的投资者仍然被蒙在鼓里。我们付出的仅是毫不值钱的口水,而人家掏的可是真金白银。

有的人认为,美国投资者为了投资全球互联网的第一个社交网站,甚至来不及读懂人人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更来不及了解这家来自中国的Facebook,这种理解简直是天方夜谭。

事实上,美国投资者比中国人更清楚人人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人人公司超高市盈率IPO的背后,是大多数中国人并不能理解的美国逻辑。

美国人应该非常清楚人人公司自身业务模式所面临的缺陷,以及中国竞争对手们的强大,但是相对于中国庞大的互联网用户规模,以及未来的高成长性,即使人人公司不能成为这个市场的领导者,也可以实现较不错的成长率。

而人人公司的上市时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更加迎合了美国投资者的这种“中国信心”。

陈一舟自从将Chinaren出售给搜狐以后,再也没有进行独立性创业,更多的选择投资与并购的形式参与互联网的产业游戏。而多年的投资经历,使他对于资本市场的兴奋点、商业模式的兜售时机,把握得炉火纯青。我们有理由判断,人人公司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在美国IPO,是最佳的时间点。

即使当今的商业世界早已全球化,而且互联网速度更具有商业模式发现的即时性,也不能否定,商业模式模仿过程本身,是具有时差的。而巧妙把握住这短暂的时差,对于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个中滋味,妙不可言。

而Facebook虽然并未上市,但是其市值规模已经达到800亿美元,甚至超过了波音公司。这种榜样的力量让人惊叹之余,也极大地调动了投资者的胃口。

Facebook即使用户已达7亿,却仍在迷恋开放式生态体系的搭建,无意资本市场的角逐。对于美国投资者而言,参与Facebook的资本游戏显然暂时还没有什么机会,那么有没有可能找到一家来自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互联网用户规模最大、最类似Facebook模式而且成本最低的企业呢?对了,就是来自中国的人人公司。

人人公司纽交所上市案例告诉我们,作为商业模式的模仿者,可以吹嘘一个故事、复制一个神奇;作为新兴市场的复制者,可以游说那些当初没能投资Facebook的资本,重新抓住错失过的SNS投资机遇;作为中国SNS的领先者,可以通过上市融资,消除强者的步步紧逼。

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拷贝进程,因为存在中美之间的时差,为人人公司的IPO融资制造出一个绝佳的机会,靠称王的梦想与美好的故事,实力并不雄厚、前景实在堪忧的人人公司,骄傲地站在了全球第一家SNS网站上市的领奖台上。

人人公司的上市神话,仿佛是在讲述一个有关泡沫的故事,而人人公司股票上市首日大涨,其后连跌五天,终于跌破发行价,表明投资者也在理性回归。有的人说垃圾公司终于显露原形,也有的人说互联网泡沫终于开始爆发。人人公司仍在路上,我们难以判定其未来的市场地位,而互联网泡沫却随时可以到来。

只是,泡沫应该是个中性词,无关褒贬。

啤酒杯中再多的泡沫都是允许的,关键是当泡沫破灭之后,酒杯中能否酝酿出更多的美酒、注入更满的液体。有的泡沫破灭之后,酒杯空空如也,有的酒杯破灭之后,酒杯中美酒已在发酵。这就是后IPO时代每个公司的实力考验。

第7篇:社交媒体概念股范文

100亿市值是一道坎。

放在沪深两市,市值超过100亿,代表着规模排在前14%之列。创业板自2009年10月30日开板至2013年7月5日,在不绝于耳的争议声中缔造了17家市值超过100亿的公司。它们用三年多的时间走过了很多“老前辈”10年,甚至20年所走过的路。我们可以看到,1992年就上市的上海老八股之一豫园商场现在市值尚不足百亿,在白酒行业颇有名气的名酒之一古井贡酒目前市值也不足百亿。更有不少曾经声名显赫的周期性行公司因为股价连年下滑被这些“小字辈”踩在了脚下,马钢股份、华新水泥、南山铝业等,数不胜数。

后生可畏!

那么,创业板这些100亿俱乐部成员是货真价实呢?还是资本魔方的产物呢?或许,这是专业投资人在惊讶之余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碧水源:杰出的污水处理技术推高股价

碧水源以344亿市值独占创业板100亿俱乐部的鳌头,这个规模即便放在整个沪深两市来看,也可排在前八十名,显然,这家三年前的“创业”企业成长为名符其实的大企业了。那碧水源凭什么呢?答案是杰出的污水处理技术。资料显示,公司是专业从事污水处理与污水资源化技术开发、应用的高科技环保企业,主要采用先进的MBR 技术为客户一揽子提供建造污水处理厂或再生水厂的整体技术解决方案。2010年至2012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是65.08%、94.67%与63.26%。良好的业绩、朝阳行业的光环等吸引了大批资金的追捧。《股市动态分析》周刊记者注意到,尽管基本面良好,但远远匹配不了公司的高估值,或许,预期才是不能成为理由的理由。

乐视网:“硬件+流量+服务+广告”模式有颠覆性

三年前,人们网上看电视首选网站是优酷或者土豆。现在,乐视网成了广大网民的重要选择之一。尽管如此,视频网络的高投入并不赚钱,也不能让股价大炒一番。事实上,乐视网崛起于2012年,在这一年里,乐视网推出了乐视盒子,开始并购产业链上下游公司,并在2013年成功推出了超级电视,这一极具创新意义的产品迅速抓住了资本的注意力,股价开始节节新高。未来,“硬件+流量+服务+广告”到底能带来什么样的绩效是决定股价的关键所在。

蓝色光标:公关行业第一股

蓝色光标远离人们的生活,大部分投资者并没有机会去感触或体验,但它却是创业板100亿俱乐部的“探花”。资料显示,公司的主营业务属于公共关系服务,核心业务是为企业提供品牌管理服务,主要内容为品牌传播、产品推广、危机管理、活动管理等。显然,由于该公司主营业务较有独特性,未来发展还是值得期待的。

华谊兄弟:注意股东减持风险

华谊兄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知名电影制片商,以《唐山大地震》、《非诚勿扰》而闻名,《西游降魔篇》、《十二生肖》的票房表现则令市场咋舌。目前,华谊兄弟与位列市值榜第5名的光线传媒号称“双雄”。对于华谊兄弟来说,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拥有冯小刚、成龙、徐克、葛优等知名导演与演员,“只有拍出好电影,公司才有价值”。《股市动态分析》周刊记者注意到,在行业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创始人,各大股东却选择了套现走人,令人十分困惑。

光线传媒:借《泰囧》一战成名

公司于2011年上市,但在此之前及之后的一年多时间内,了解这家公司的人并不多,人们或许只知道这家公司有一位知名主持人柳岩。2012年底,光线传媒借《泰囧》一战成名,该片的创纪录票房也显著提高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票房号召力。据悉,得益于该片的收入贡献,公司共获得了15.7亿元票房,占全国票房比例为9.2%,一举超过博纳影业居全国第二位。2013时,公司另一力作《致青春》再次掀起巨大波澜,公司在二级市场上的股价翻了二倍多。一位长期跟踪传媒娱乐行业的资深人士陈先生告诉记者,《泰囧》的成功有点偶然性,光线传媒今年的炒作明显过火了,尽管今年下半年公司至年底,公司会再推四五部大片,但预期市场影响不太可能达到《致青春》这样的高度,目前投资机构之间也有较大的分歧。

汤臣倍健:既暴利又充满争议

汤臣倍健处于膳食补充剂行业,即普通意义上的保健品行业。保健品行业一向是暴利的标签。公司的财务数据也反应了这一点:2010年至2012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76.54%、102.41%与50.37%。与此同时,公司又是一家充满颇多争议的公司。在上市之初,即被市场质疑为没有核心技术,完全依赖市场体系,无法走得很远。2012年,又被报道螺旋藻铅超标。尽管公司每每都能“逢凶化吉”,却无法化解投资者的疑虑。公司日前的业绩预告称,2013年1月-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22294万元-2409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34%。未来净利润进一步放缓的可能性很大。民生证券预测公司2013年EPS为1.26亿元,相当于41倍的市盈率。显然,投资者宜注意其中的风险。

智飞生物:默沙东HPV疫苗暂未带来业绩

公司于2010年8月在创业板上市,2010年至今年一季度,公司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0.88%、-23.52%、10.97%、14.91%,同期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1.99%、8.70%、9.17%与1.71%,成长性与盈利性都堪称黯淡无光。然而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却很坚挺,何也?答案在于公司从2012年9月到2016年9月开始默沙东HPV疫苗,根据约定,智飞生物从默沙东采购HPV疫苗的基础采购计划为:第一年度约11.4亿元,第二年度约14.83亿元,第三年度约18.53亿元。市场预计公司业绩会因此而大幅改善,但效果显然不理想。目前,智飞生物的动态市盈率高达104倍,与业绩高度背离。

汇川技术:变频行业的王者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为中高端设备制造商提供自动化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包括低压变频器、一体化及专机、伺服系统和 PLC。目前,公司是国内变频行业的龙头企业,掌握了包括高性能矢量变频技术、PLC 技术、伺服技术和永磁同步电机等核心平台技术。得益于此,公司的销售毛利率稳定在53%左右,这在工业行业实属不易。公告显示,2013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率在50%-65%,相对当前股价,市盈率不超过30倍,值得投资者关注。

开山股份:螺杆式空压机独具特色

公司主营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和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研发和生产、销售。2012年净利润增长率为0.72%,2013年一季度的净利润增长率为-9.63%。但公司去年底以来股价翻了一倍。从各研究机构的观点来看,低温余热发电领域对螺杆空压机的广泛需求有望在接下来的几年驱动业绩增长。照此来看,今年就成了观察公司业绩的一个窗口,投资者可拭目以待。

华策影视:影视剧专家的高估值困惑

公司主要从事影视剧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过去三年业绩一直十分优秀,净利润复合增长率稳定在40%以上,成长性很足。去年以来,随着传媒行业受热捧,公司股价被迅速炒高,按停牌前的股价来看,动态市盈率达81倍,PEG在2左右,若不考虑正在进行中的资产重组,该股目前明显缺乏安全边际。

红日药业:中药独家品种

红日药业是过去两年来医药板块的黑马之一,2012年以来,股价涨了3倍。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血必净为中药独家品种,且面向大病种,需求广,增长快;二是中药配方颗粒由于受政府限制,目前只有江阴天江、红日药业所控制的北京康仁堂、华润三九等有生产资格,故市场呈供不应求的高速增长态势。从市场空间来看,目前两大产品均处于快速成长阶段,有望支撑未来3年公司业绩30%以上的复合增长。7月份,配方颗粒产能释放,为业绩成长提能保障。长期来看,潜力重磅品种PTS进入审批阶段,为公司持续发展培育新的业绩增长点。由于红日药业暂时占生产PTS的红日健达康12.5%的股权,能够享有的净利润有限,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的估值水平,值得投资者高度关注。

掌趣科技:蝴蝶效应引股价暴涨

该股是今年的超级大牛股之一,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超过3倍。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游戏的开发、发行与运营,目前主要包括移动终端游戏、互联网页面游戏及其周边产品的产品开发、发行推广和运营维护等。据了解,2013年公司计划发行手游16-20款,其中自主研发游戏8-10款,发行游戏8-10款,其中,主力的精品游戏为《石器时代OL》、《西游降魔篇》、《魔兽来了》。2013年7月3日,公司公告《石器时代2olie》自上线到5月底累计用户账户充值金额超过2000万元,预计对公司毛利贡献超过700万元。但仅这些因素能支撑公司暴涨3倍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答案是日本移动游戏公司Gung-Ho的股价在最近一年中暴涨了60倍,“蝴蝶效应”使国内A股也刮起了一阵旋风。事实上,这是风马牛不相骑的两回事。聪明的投资者或许该有所警觉。

机器人:稳健增长的工业自动化专家

机器人可谓创业板中的白马股,业绩一直很稳定,也很受机构的追捧。在当前政府大力支持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行业快速发展,以及政府倡导城市化的背景下,机器替代人的速度有可能加速,市场空间也十分广阔。华创证券预计2013-2015年公司摊薄后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91元、1.30元和1.86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42倍、29倍、20倍,继续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富瑞特装:LNG行业龙头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金属压力容器的设计、生产和销售,主要包括LNG 应用设备、海水淡化设备、分离空气用气体分离设备等。目前,LNG气瓶和加气站均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对公司的正面影响不言而喻。2011年至2012年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54.91%、62.13%,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增幅在95%-125%之间,而目前的动态PE为59倍,并不高。

神州泰岳:飞信的代名词

公司以飞信起家,目前业务扩展至向国内电信、金融、能源等行业的大中型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IT运维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由于业务模式较单一,且对大客户的依赖度较高,因此,如果仅依靠内部资源,很可能难有高增长出现。公司的业绩预告称上半年业绩比上年同期增长20%-30%,与当前估值水平大致相当。7月3日,公司公告,公司的参股公司智桥资讯与印度的电信运营商Reliance Jio 签署了《富媒体通信及社交通信解决方案的交易清单》。Reliance Jio 将获得以神州泰岳Urapport 软件平台为核心的“富媒体通信及社交通信解决方案”服务,这意味着公司的飞信业务正式走向海外,可复制的飞信业务成长空间从此打开。

长信科技:触摸屏中的佼佼者

过去几年,苹果公司的繁荣带动了相关A股概念股的普涨,长信科技就是其中之一。公司主打产品包括液晶显示(LCD)用 ITO 导电膜玻璃、触摸屏用 ITO 导电膜玻璃、手机面板视窗材料等。过去三年业绩较为稳定,净利同比增长率未低于30%,且销售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显示出了一定的竞争力。在收购德普特以后,公司成为触摸sensor和模组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竞争优势将会进一步加强。民生证券认为,公司2013-2014年EPS分别为0.72元/0.89元,对应PE分别为29x/24x,维持前期"强烈推荐"评级。投资者可适当关注。

第8篇:社交媒体概念股范文

微信刚推出之时,很多人并未看出它与QQ的区分,认为只是多了一个语音会话功能罢了。与微博相比,微信的优势也不那么明显,朋友圈的发发帖子,怎么比得上各位大V的神神叨叨?马化腾是在玩双手互搏么?

然而,2013年10月24日,腾讯微信惊艳于天下,其户数量已经超过了6亿,每日活跃用户1亿。与此同时,微信海外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了1亿名。

微信胜在何处?如果说微博走的是大众传播路线,微信走的则是社交直行路线。前者陷入了信息的大海,后者则充分让人在亲友圈里找到被关注被认同的喜大普奔。

再加上与内容提供商、新技术的无缝嫁接,微信更加无敌。由于许多有先见之明的传统老字号,纷纷转战微信平台,微信无形中,多了好多免费资源。微信还可以用来定位、打车、扫二维码买饮料、登录社区青年汇、团购低价电影票。风起云涌之势未成,却隐隐然,有秋风,起于青萍之末。

连社交网站的霸主Facebook也受到了冲击。11月,Facebook首席财务官戴维忧心忡忡地宣布:十几岁的青少年,在这个沟通平台上的活跃程度正在下降。对30个国家的青少年进行调查后,Facebook发现,孩子们选择微信等移动即时通信服务。

看,这不仅是新旧媒体之争,连社交世界内部,也开始了相互扑杀。唯一可以肯定的一个趋势是:谁抓住了青少年的口味和消费style,谁就hold住未来。

余额宝

你的积蓄,还放在银行?那你就OUT了。马云新推出的余额宝拉开了互联网金融改革的序幕。余额宝,又称会赚钱的支付宝,用户通过把资金存入余额宝,可以直接购买基金等理财产品,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同时余额宝内的资金还能用于淘宝网上购物、支付宝转账等支付功能。可谓一举多得。转入余额宝的资金在第二个工作日由基金公司进行份额确认,对已确认的份额会开始计算收益,充分盘活了资金。

从开办淘宝以来,马云跨过前行路上大大小小的坎儿,创造了互联网经济的奇迹和电子商务的中国模式。余额宝,只是他又一次穿越“音障”之举罢了。2013年“双十一”当天,淘宝当天销售额突破350亿,其中,多少通过余额宝转账、支付,不得而知。但可以预见的未来是,这一理财+储蓄+支付模式,将来会吸引更多的小年轻,也将成为更大的蓄水池。

新能源

新能源这一词汇由来已久,但最近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却代表了这个概念正在获得的认同。2013年11月27日,页岩气概念股再度爆发,其中恒泰艾普(300157)开盘不到1小时便告涨停,据悉,这是由于重庆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重大进展,中石化涪陵焦石坝页岩气田日产能已突破150万立方米,今年可能形成5亿立方米产能,2015年总产能有望达到50亿立方米,2017年总产能有望达到100亿立方米。

页岩气是新能源界的新宠之一。由于与常规天然气相比,页岩气开发具有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的优点,它正在成为搅动世界市场的力量。有“博弈改变者”之称。其迅猛发展,将改写世界的能源格局。

借新能源消除旧能源的垄断,是业界正兴起的破冰之举。如北京市最近尝试推出的电动汽车,就是对传统能耗汽车的突围。由于以车载电源为主要驱动力,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电动汽车的前景被广泛看好。北京市科委目前正力推电动汽车不参加摇号即可上路。

以页岩气和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寄托了消费者的无限期待。

3D打印

让我们假设一个诡异的情况。胳膊断掉之后,你可以做什么?

以下在不久的将来,将变为现实:

把断臂放在3D打印机中悬浮,打印机扫描后,打印喷头开始打印外骨骼。片刻过后,栩栩如生,几乎可以乱真的新的骨骼,重新生长于残缺的躯体。

这是科幻电影的一幕吗?

不,3D打印机出现之后,这一幕不再是梦。

这款专门制作外骨骼3D打印机是骨折患者的福音。其外骨骼材料质量轻强度大可清洗,由聚酰胺构成,并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而定制。打印机能打印出鲜活饱满的肌体。堪称打印机与生物医学最完美的结合。

尽管听起来匪夷所思,但3D打印在国外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人们可以用初级版本的3D打印机,打印出鞋子、手镯和包包。而一位自称“HaveBlue”的网友在3D设计分享网站上声称自己成功打印出手枪的部分组件,并结合真枪其他部件制作成一把枪。据HaveBlu介绍,“20英尺(约合6米)远的地方都能瞄得很准,累计射击200余次,枪身依然完好无损。”另一位3D打印的爱好者,业余枪械师迈克尔·格斯林克,则使用Stratasys3D打印机,成功打印出了AR-15步枪的下机匣。2012年10月,世界上最大的3D打印工厂Shapeways在纽约开业,该工厂可容纳50台工业打印机,每年可按照消费者需求生产上千万件产品。

3D打印的原理,源于快速成形技术,它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过逐层堆叠累积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即“积层造形法”)来生产出物品。如今,国外的珠宝、牙科、航空航天等领域,都用上了3D打印。

有些传统制造业的从业者为此变得悲观起来,他们担心制造业的被颠覆与转移。但3DRobotics公司CEO克里斯·安德森,认为3D打印机并不意味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全面到来,而只是推动器之一。

对年轻人来说,3D打印这四个字,则意味着无限创新与想象的可能。一个新的群体已经诞生,他们的名字叫做创客。他们也许头发蓬松,在金钱上捉襟见肘,但在新的工业革命中,这些家伙将创造了不起的未来。

大数据时代

扑面而来的滚滚资讯、避无可避的信息丛林、叫你眼花缭乱、晕头转向的信息,大数据时代仿佛在一夜间到来。

我们起初是从微博、然后是从微信上,知晓大数据的威力的。但这不是全部。大数据到底有多大?还是用数据说话:一天之中,互联网产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刻满1.68亿张DVD;发出的邮件接近3000亿封之多;卖出的手机接近40万台,超过全球每天出生的婴儿数量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好处?或者说,我们进入了一个怎样的不同寻常的年代?如果说,以前的生活,更多的是建立在臆测、主观甚或情绪的状况下,那么现在,明确的标的物,参考系,出现了。以数据和以事实为准绳,显然比想当然的臆测,靠谱得多。

数据(包括文本、文字)为决策提供了依据。最直接的受益者是那些商家们。沃尔玛曾经通过对交易记录这个庞大的数据库得出了消费者的消费倾好,并明智地在飓风天气来临之前,将手电筒与蛋挞放在一起,这两样商品的销量果然大增。

几乎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从大数据带来的量化分析中受益。券商可以通过分析众情绪抛售股票;投资机构搜集并分析上市企业声明,从中寻找蛛丝马迹;医院、疾控中心、卫生部门,依据数据记录,分析疫病的传播状况;而政治家则可根据微博,分析舆情,决定竞选策略、施政纲领。

更多改变的正待开启,谷歌、苹果、亚马逊、TWITTER,年轻的创业者们正是意识到数据的重要性以及提供这份平台的重要性,推动自己走向成功。

对于那些年轻的网友来说,如果你知道自己留下的每一点痕迹,都可能被索引、被追踪,也许,对大数据时代也就有了另一个层面的认知,对一言一行哪怕是虚拟空间的,也就有了更深的警醒。

在线教育

自从小龙女龚海燕卖掉别墅,并把第二次创业的秒针对准“在线教育”之后,人们才意识到,教育的又一轮变革或许悄没声地孕育了。龚只是嗅到敏锐的“狩猎者”之一。

早期,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局限于封闭性的大学、数十年不变的课程与老师,而一出围墙,即无心无时向学。校园啊,老师啊,一毕业就沙扬娜拉了。

自从哈佛公开课之幸福课被搬上网之后,我们才且惊且喜地发现:课,可以这样上。哈佛课,可以一线之隔。

“慕课”,是最新的在线教育模式之一。“慕课”,MOOC,“M”代表Massive,一门MOOC最多可达16万人;第一个“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第三个字母“O”代表第二个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C”代表Course,就是课程的意思。开放,降低门槛,分享、协作与传播,也符合教育的本义。“有教无类”,“敏而好学”,“学而时习之”,2000多年的孔子教育思想,仿佛也印证在今天的在线教育中。

人工智能

《终结者3》里,阿诺德·施瓦辛格为我们带来的是未来的机器世界:由人亲手打造的智能机器,最终企图毁灭人类。人为生存与繁衍殊死一搏。

科幻电影总有如巫师般的咒怨与预言。当然,它遥遥领先于我们身处的时代。尽管有隐忧,现在的机器人“对手”显然还远远没有到颠覆人类的境地。人类,也继续在人工智能的道路上乐此不疲。

“深蓝”电脑击败了人类的世界国际象棋冠军,是人工智能的完美表现之一。1991年,美国军方则通过导弹系统和预警系统方面的运用,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军事方面的威力。苹果机和IBM的一些机器,也巧妙地介入人工智能的应用,如语音识别和文字识别。

“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甚至拥有人一样的智慧”,一代代人工智能科学家为此梦寐以求。一旦机器能模仿人类大脑的功能,模拟人的思考,世界将会怎样?这种异想天开,使人工智能从一发端就处于计算机科学的前沿。

在我国,人工智能受重视日益倍增,并牢牢与实际应用、创新科技绑定。在2013年于安徽合肥举行的中国机器人大赛中,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山东大学等在内的206所高校参加角逐,最终西北工业大学在机器人舞蹈、救援、仿真机器人、家庭机器人、竞速机器人等项目的比赛中获得全国冠军七项,亚军两项,季军五项。而在上海,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科研团队通过沙粒尺度新型传感器技术、无线传感网络与传输技术、沙基机器人技术、沙漠新能源技术等一系列智能沙漠技术,形成一张可移动的无线传感网,形成了预测预报沙尘暴的有力机制,有利于缓解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的严峻形势。青年群体,成为推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生力军。

闭着眼睛也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智能机器可能继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物联网

“把所有物品通过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用这样一句话,大概可对物联网做出一个浅显的说明。

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对物联网的概念,做出天才而形象的描绘与预测:

用户遗失或遭窃的照相机将自动发回信息,告诉用户它现在所处的具置,甚至当它已经身处不同的城市。

如果您的孩子需要零花钱,您可以从电脑钱包中给他转账5美元。此外,当您驾车驶过机场大门时,电脑钱包将会与机场购票系统连接,检验您是否购买了机票。

如果您计划购买一台冰箱,您将不用再听那些喋喋不休的推销员唠叨,因为电子公告板上有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评价信息。

万物通过互联网连接。而不仅仅是信息和数据。互联网时代的2.0版。这就是物联网时代的全新意义。

如果对此还存在混沌不清,看看智能家居的应用也许我们就可以管窥物联网的内涵与奥秘:传统开关,也许你要依靠“纯手工”才能完成对电源的控制。但借助智能开关,你可以实现对家庭灯光的感光控制以及任意环境氛围和灯光场景的智能切换。

在安徽亳州涡阳县陈大镇禾景农业园区,物联网的运用更是到了极致。这里的大棚,安设有摄像头、“小黑匣子”、电线,它们构成一套灵敏的传感器,源源不断地把植物的各类信息传送到互联网上,如植物的温湿度、光照、化学条件等。由此,可以更有力地对植物的生长进行精确控制。农民看看屏幕就可以知道蔬菜大棚温度水分是否合适,动动鼠标就能给蔬菜浇水、施肥、打药,刷一下二维码就能知道它们从田间地头到卖场的全部信息农业物联网的运用,使这儿的作物产量提高40%,价格也提高了一倍。

预计到2020年全球会有200亿~500亿个IOT节点,更会由物联网应用催生80亿美元以上的商机。ARM商业及全球市场开发执行副总裁Antoni表示,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将使人与人、装置对装置、人对装置彼此之间的连接能力更富智慧化,并让每一个层级的连接更为紧密,“经由技术来缩短整个世界距离,虽是老生常谈,但这的确是现今与未来都必须共同实现的目标”。

太空探索

人类探索太空的雄心永无止境。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局)最近的一项计划,是这雄心的组成部分之一。

由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学生、承包商以及志愿者组成的“月球植物生长栖息地”研究团队设计了一个咖啡罐大小的密封罐用于盛放植物种子,配上传感器、摄像头等可将信息传回地球的设备。这个密封罐有可能通过商业太空船被送上月球。一旦植物在月球上生长,那么,地球上的人类,将通过传感器了解生命在异类环境下如何生存,为下一步的太空探索打下基础。

在我国,2013年6月11日,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从酒泉卫星中心发射升空。与“天宫一号”实现两次交会对接,并成功完成了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太空实验。近8万所学校、6000万名学生,目睹了这次太空授课。通向未来的太空探索之路,也许就此在小小童心中萌芽。

根据中国空间站的计划部署,我国将在2020年前后将建成规模较大、长期有人参与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

智能电视的崛起

从2010开始崛起的视频之风,已经给传统电视媒体带来沉重打击,土豆、搜狐、优酷,个个不遑多让。但这只是第一波。新一轮攻势,又将袭来。这次的兵团,来自智能电视。

据目前市场研究机构的预测,至2014年,智能电视的出货量将达到1.23亿台,迎来爆炸式增长。三星、松下和LG等将成为智能电视角逐的大鳄。不过,最令消费者们期待的是苹果iTV的中坚力量。据说,苹果与时代华纳有线签订了合作协议,后者将为苹果设备提供电视内容。

智能电视将深受那些青年消费者的欢迎。他们希望的是更鲜活的电视内容而不是刻板的“老调长谈”。一键控制乾坤等更机动的掌控屏幕的方式,也令他们有真正做主人的感觉。

第9篇:社交媒体概念股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 互联网金融竞争 SWOT分析

2012年号称互联网金融元年,这一年商界知名“三马”联合试水互联网金融,开启保险行业的新章节;这一年电商巨头京东商城提供的供应链金融平台浮出水面,解决了供应商资金短缺问题;这一年多家商业银行涉足电子商务平台,开始探索互联网金融之路。2013年,余额宝概念股横空出世,互联网金融再次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面对互联网金融来势凶猛的挑战,本文运用SWOT战略分析模型,对商业银行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四种发展战略。

1 传统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竞争的SWOT分析

1.1 内部优势分析

①实力雄厚,诚信度高。据银监会的最新数据,截止2013年6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高达144.25万亿元。从数据可知,我国银行业总体资产规模宏大,实力雄厚,诚信度高,在金融业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实力。其次,国民对商业银行有着广泛的认识度和高度的忠诚度,具有了一种资金放进银行就是安全的意识,这是任何一家互联网金融企业都无法比拟的。

②基础设施完善、服务网点分布广泛。据银行业协会《2012年度中国银行业服务改进情况报告》显示,截止2012年底,全国银行服务网点达20.5万家,其中新增网点4200家;全国自助设备达50.9万台,其中新增设备10.02万台。由此可知,商业银行基础设施基本完善,网点分布比较广泛。

③风险管理与控制上的优势。资金安全是客户关注的永恒话题。近年来,面对复杂多端的国际化金融环境及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商业银行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不得不完善自身的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这使得商业银行在实践中获取了丰富的风险管理与控制经验。而互联网企业因成立时间较短,还并未形成完善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制度。

④政策上的优势。自商业银行成立以来,就受到国家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管,并设定了极高的行业进入门槛,使商业银行面对互联网企业竞争时具有了牌照优势。其次,商业银行金融机构的身份,使商业银行在享受政府税收方面具有了成本优势。而互联网企业一直游走在政策监管边缘,能否获取监管部门颁发的金融牌照,直接决定着它们今后的命运。

1.2 内部劣势分析

①科技系统的技术力量和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不足。国内网银系统大部分皆因资金投入量不够、投入重前期开发轻后期维护更新等问题,导致银行科技系统的技术力量不足、网上银行认证系统兼容性差,不能满足用户方便快捷的体验需求。其次,商业银行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中,并没有针对客户的消费习惯及交易信息等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与分析,更谈不上针对性的对客户进行金融产品创新与营销,及建立合理的风险预测与控制机制、信用评估与信用决策机制,白白浪费了一大笔财富。

②金融产品缺乏特色。目前,商业银行虽然开发了部分金融创新产品,但其开发的产品没有针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创新,产品信息技术含量普遍较低、缺乏显著特色,不能引起市场的关注。而互联网企业自进入大众的视线以来,一直是创新的“领头羊”,引领时代的潮流。

③业务流程繁琐,效率低。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柜面业务时,因客户等候时间过长,引起客户投诉的事项已经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商业银行在进行业务流程设计时,过于强调银行内部制度的执行,以银行或部门的利益为中心,造成银行业务流程繁琐、服务质量与效率大幅降低、内部资源严重浪费,不能满足客户的实际体验。而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借贷模式为中小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提供了新的实时到账的融资渠道,其优势显而易见。

1.3 外部机会

①互联网企业带来的“鲶鱼效应”。尽管互联网企业目前涉及的金融业务并未动摇商业银行的主导地位,但其开放的平台、交互式的营销方法、别具特色的产品、方便快捷的流程得到了广大“草根阶层”的青睐,搅浑了银行业的一滩死水,为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带来了“鲶鱼效应”。互联网企业是金融行业中突然出现的一条“鲶鱼”,将极大的促使商业银行更加注重发展中小企业客户业务和个人客户业务,另辟蹊径增加非利息差收入,并为健康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带来动力。

②社会化媒体平台下的机会。近年,社会化媒体的迅速发展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使我们进入了一个社交网络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人们可以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自由撰写、分享、评价、讨论、沟通信息与资讯,企业可以利用社会化媒体平台更好的搜集客户信息,更精准的定向目标客户,更有效的了解客户反馈,这就为商业银行了解客户的消费习惯、开展网络营销带来了机会。商业银行应抓住这个机会,充分利用社会化媒体平台挖掘客户资讯、开展网络营销,实现与客户的零距离开放交流,使客户的诉求得到及时高效的满足。

③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发展提供鉴赏。近年来,虽然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呈现一片大好的发展趋势,但仍存在信息技术水平落后、产品缺乏特色、业务流程复杂等方面的问题。然,互联网企业强大的科技技术、各具特色的金融产品、方便快捷的业务流程,为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鉴赏。例如,互联网企业非常注重大数据的运用,并利用“云计算、分布式存储、大数据挖掘”等技术对信息数据进行深度加工分析,建立了识别中小企业信用情况的信用评价体系和信用数据库。

④合作共赢的发展机会。互联网企业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掌握了客户大量的消费习惯和交易情况;而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中,与大型企业客户形成了长期、稳定和互信的关系。其次,互联网企业拥有科技优势,科技系统的技术力量和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都非常强大;而商业银行拥有金融背景优势,风险管理与风险控制方面具有扎实的功底。双方不同的优劣势特点,为双方提供了一个合作共赢的发展机会。如,双方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对海量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并结合严格的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联合打造在线融资平台。

1.4 外部挑威胁

①商业银行面临金融中介角色弱化的风险。Facebook类社交网络凭借其海量数据,对数据进行深度加工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而LendingClub类P2P交易平台,使资金供需双方的资金信息能够进行直接匹配,无需经过第三方机构。两者的协作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高的问题,迫使商业银行面临融资中介角色弱化的风险。其次,据易观智库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全年交易额规模达3.8万亿元人民币,较2011年增长75.84%。尽管互联网第三方支付仍然无法与网上银行全年900万亿元的总支付额相提并论,但互联网支付爆炸式的增长方式,正在加速金融脱媒,促使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角色弱化。

②商业银行的传统战略结构受到冲击。“20%的优质客户为企业创造80%的利润,80%的普通客户为企业创造20%的利润”。几十年来,商业银行严格遵循帕累托定律,把企业的主要目标客户定位为大中型企业、政府机构等优质客户,通过向优质客户提供安全、稳定、低成本和低风险的金融服务,来获得巨额利润。然,互联网企业却把中小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视为主要服务目标,利用方便、快捷和客户体验的个性化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户资源。互联网企业对商业银行的传统战略结构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银行业一片恐慌,多位金融业大佬呼吁银行战略转型。

③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将受到威胁。目前,虽然P2P贷款、网络借贷等业务主要针对的是电商平台上的中小企业客户及个人客户,并未真正触动银行的利息差收入。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针对大中型企业、政府机关等优质客户的网络借贷业务也将产生,这将直接争抢银行的利息差收入,严重影响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其次,随着第三方支付业务范围的不断延伸,商业银行经营的部分中间业务被逐步替代,这将直接影响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威胁银行的收入来源。目前,以汇付天下为首的支付平台领取了监管部门颁布的基金第三方支付牌照,对银行基金代销手续费收入产生了影响。

2 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竞争的SWOT矩阵分析

基于以上对商业银行面对互联网企业竞争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了一个SWOT分析矩阵,并以此找到了增长型、进攻型、扭转型、防御型等四种发展战略。因这四种发展战略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商业银行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选择。

2.1 增长型战略

增长型战略主要强调发挥内部优势,同时抓住外部机遇。增长型战略主要有:利用政策上的优势,抓住合作共赢的发展机会,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稳居金融业主导地位。在严格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基础上,全力打造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力争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与网点所在地的政府、医疗、特色产业等合作,使客户的线上线下生活高效链接。

2.2 进攻型战略

进攻型战略主要强调发挥内部优势,同时回避外部威胁。进攻型战略主要有:加大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金融产品与服务的种类,强化商业银行金融中介角色。通过为优质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产品与服务,改善商业银行的战略结构。降低中小企业客户贷款门槛,提升中间业务的竞争能力,加大金融衍生工具投入,增加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

2.3 扭转型战略

扭转型战略主要强调抓住外部机遇的同时,转化内部劣势。扭转型战略主要有:积极迎接互联网时代,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在大力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金融新形态的过程中,提高科技系统的技术力量和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学习互联网企业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价值主张,注重社交网络的运用,增强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性。抓住互联网企业带来的“鲶鱼效应”,对银行业务流程进行简化,提高银行的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

2.4 防御型战略

防御型战略主要强调减少内部劣势的同时,回避外部威胁。防御型战略主要有:保持原有的优质客户优势,鼓励金融产品的创新,缓解客户资源的流失。简化金融业务流程,改善银行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从客户的体验上做好“防御”。促进互联网技术的建设和完善,用技术拉动收入水平的增长。

3 总结

本文对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竞争进行了SWOT分析后,得到了未来发展的四个发展战略。从当前的形势来看,互联网平台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消费者对互联网金融具有较大的需求,这种条件下有利于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采取SO增长型战略。这种战略能促进商业银行自身的资源优势得到有效配置,同时促使外部机会得到有效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使商业银行金融业的主导地位得到稳定。

参考文献:

[1]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