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艺术的社会环境分析范文

艺术的社会环境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艺术的社会环境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艺术的社会环境分析

第1篇:艺术的社会环境分析范文

关键词:《红楼梦》 性格悲剧 爱情悲剧 林黛玉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集灵慧、痴情、率真于一身却偏偏命运多舛的惹人怜爱的林黛玉形象。林黛玉,属金陵十二钗正册,小名颦儿,贾母外孙女,宝玉表妹,出身于“钟鼎之家”“书香之族”。母亲为贾敏,是贾赦、贾政之妹,早丧,故黛玉寓居于贾府。后其父林如海亦亡故,遂长期寄居在贾府。小说中不仅写出了她的不幸生活,更重要的是向读者展示出率真自我和封建制度的碰撞。林黛玉的悲剧是这个时代的悲剧,是历史不可逆转的必然。

一、林黛玉的性格悲剧

林黛玉出生在一个已渐没落的封建家庭。祖上曾封列侯,但到她父亲一代已不能袭爵。父亲是科甲出身,官做到巡盐御史。林家支庶不盛,人丁单薄。林黛玉独自一人,没有兄弟姐妹。母亲的早逝使她从小失去母爱,从母亲那里受到礼教妇德的熏陶和训练。因此,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对她的影响较少,她保留着纯真的天性。可父母的相继去世使得她不得不去依靠外祖母,在贾府过寄人篱下的生活。

贾府中的人对林黛玉的评价是“行动爱恼人”。这正是由于她强烈的自尊心,她执著地维护着自己的自尊心,不容别人一点轻视和亵渎。这反映到生活中,就是大家公认的“小性儿”,体现为说话刻薄、挑剔,不好相处。而这一性格的背后都是源自过分自尊、自伤自怜的焦虑情绪。其实,这些都是一种表面现象,在其“小性儿”、说话尖酸刻薄等令人不喜欢的性格背后,隐藏的正是她那颗十分强烈的自尊心。执著地维护自己的自尊心,正是她一切性格的根源。林黛玉不能够清楚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生活状况,从心底没有接受父母双亡投奔外祖母的处境。她自尊心和敏感都超出常人,且多愁善感,导致了她在大观园中没有结交到知心好友,不能够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他人进行沟通,并长期积压在心底,不能够及时将内心压力舒缓开。这些都是她在生活中我行我素,不考虑其他人感受,不考虑得失后果,警惕戒备,心理素质不够强硬的原因。

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贾府对于林黛玉来讲就如同一个冰窖。但是偶尔的机会,林黛玉遇到了热情诚恳的贾宝玉,且在接触的过程中在其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并经过多次的试探之后,得到了贾宝玉发自肺腑的诺言,进而与贾宝玉相恋。林黛玉刻骨铭心的痛就是没能和与她痴心相爱、知她懂她的贾宝玉结为眷属。这不仅是她人生中诸多不幸中最大的不幸,更加是读者心中最深的遗憾。林黛玉和贾宝玉那深沉而执著的爱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与祝福,却反而遭遇狂风暴雨,雪上加霜。贾宝玉受到欺骗,娶了自己不爱的人,林黛玉则在贾宝玉成亲欢天喜地的礼炮声中绝望而死,深怨贾宝玉没有遵守诺言,含恨而终,这是多么悲惨的结局。林黛玉为爱而生,与贾宝玉相知相爱,时时为爱而忧,却最终没在一起。她这种为追求美好的爱情而牺牲自我的精神深深震撼了读者。

林黛玉没有受到封建淑女、大家闺秀教育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叛逆精神,与封建社会对女子的要求相悖,在心底还期盼婚姻自由、彼此知心,追求个性解放。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她沉于诗词,才华横溢,在贾府中可称得上是首屈一指。她沉浸在艺术的美好境界中,不懂人情世故,蔑视封建女子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相恋违背了封建社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不顾“金玉良缘”的言论,追求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执意相恋,无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所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注定是一个悲剧。

三、林黛玉悲剧命运的根源

从林黛玉的生活环境分析,贾府是一个传统势力十分顽强的封建没落家族,在贾府存在着封建社会的各种各样不堪入目的事情。而黛玉坚持本性,“质本洁来还洁去”,不肯融入大染缸,对黑暗的社会产生极大的不满,使得她性格上与现实发生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在奢华的贾府寄人篱下生活,她产生了强烈的自卑,而她又要用过分的自尊来掩饰内心的自卑。林黛玉的“小性儿”说到底是她对现实生活中伤害的防御。

林黛玉既没有薛宝钗的金玉缘,也没有史湘云的金麒麟;既没有薛家那样家道殷实的家庭做坚实后盾,也没有史湘云那样身居高位的叔叔作为依靠,这使得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不符合整个家族的现实利益。这些客观条件阻止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相恋,更是他们不可逾越的鸿沟。贾母不是不心疼体弱的林黛玉,而是她作为贾府的最高权威者,不得不考虑到整个家族的利益。林黛玉的体弱多病、孤傲的品行以及私订终身的行为都得不到贾母的认可,更不会考虑她做贾府的孙媳妇。追根溯源,悲剧的源头不是贾母、元妃或者是王熙凤某个人,而是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是以“夫贵妻荣”的封建思想为基础的,追求的是生活上的富足与荣誉。而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却打破了常规,追求恋爱自由,这是与封建的爱情婚姻背道而驰的,成为他们爱情以失败告终的根本原因。

四、结束语

林黛玉的悲情人生在中国文学史上描下了色彩浓重的一笔。她悲苦的人生是由她生活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她自身的心性共同作用而造成的。林黛玉的悲剧不仅是性格悲剧,还是一个爱情悲剧。这两类悲剧,进而衍生出了恒久的人生启示,向我们展示出率真自我与残酷的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以及现实对人性的磨砺和摧残。

参考文献:

[1]唐小晶.浅论林黛玉的性格及其悲剧命运[J].现代语文,2009(17):34-35.

[2]刘丽莎.才如江海 命如丝――林黛玉悲美形象赏析[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13-14.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