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交媒体的利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现代社交新媒体工具
近年来,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一种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各种信息的传播形态。而在多种多样的新媒体中,一种以社交为主要功能的新媒体工具已经悄无声息地占据了我们生活的重心,由《报告》统计显示QQ、微信、微博在网民常用的六大类型社交应用中位列前茅,而这三种社交工具也是当代大学生使用相对较多的网络社交工具。
随着新媒体社交工具功能的不断完善,现在的社交工具的功能不再局限于社交,它还兼具了钱包的功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诞生微商这个新得职业方向。
微商是指利用微信、QQ、微博等社交工具作为平台来开拓市场,展开销售活动以实现目标或进行分销的组织或个人。就目前而言,微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微信公众号的B2C微商,另一种则是在微信朋友圈开店的C2C微商。无论哪一种微商模式,若想要获得大量关注往往需要依托各类社交工具。从狭义来说,微商的诞生与发展是伴随微信的发展建立起来的,而从广义来说,凡依托网络社交工具进行销售的模式均可以成为微商。
二、新媒体社交工具影响下的大学生消费
基于社交工具进行的微商营销,往往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这种营销具有立体化的特点。以微信、微博为例,它们可以借助多种多媒体技术处理手段,从文字、图片、视频等多方面来展示产品并进行描述,从而使潜在的消费者更加直接形象地接受信息。二是具有高速度的特点。在依托朋友圈、QQ空间、微博的转发功能情况下,则能够起到宣传、推广的作用。三是这种营销方式具有便捷性。这种营销方式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企业行为都不需要进行审批,这就为商家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除此之外,微博还可以依托名人效应来进行宣传,明星的一条微博能够引来几十万的关注度,对于商家而言,通过明星微博进行宣传,可以使知名度扩大。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知道,当前的网络营销已经成为一种独具风格的力量。而这种力量也必然改变人们的消费心理,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而大学生作为网络势力的中坚力量,必然会受到最严重的冲击。当然,这种影响并非完全来自于微商,很大程度与社交工具的传播性也存在联系,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消费心理具有趋同性。大学生作为涉世未深的群体,这种心理表现的尤为明显。所谓的“趋同性”就是说在看到别人购买某种物品时,这种物品即使自己不需要,但也会随大流去购买。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让自己与周围群体保持一致。社交工具具有即时分享的特点,现在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喜欢拍照并配上文字传到朋友圈、空间或微博进行分享,这样的分享,很容易对周围的人造成影响。
其次,大学生的消费还具有受诱导性。社交工具中的一些自媒体经常会在无形中向受众群体灌输价值观念,以微博为例,有些微博“大咖”通过录制视频来宣传推广某种商品,由于他在微博有大量粉丝,这种宣传就会在短期内快速传播,成为勇于尝试新事物的年轻人争相购买的东西。因此,各种宣传极易引起大学生消费。
三、对大学生的影响
社交工具是一种沟通情感的工具,因此,能够进入到名单中的人都是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人,总体来说,由此而引发的消费也是兼具利弊两方面的。
从积极方面来看,首先,社交工具引发的消费与其他消费一样,具有省时的特点。挑选完心仪的商品,坐收快递即可。不必把时间浪费在交通、走路上。其次,还能趋优避劣。社交工具有即时分享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从周围的分享中发现好的产品,这也可以帮助我们在挑选商品的时候少走弯路。
而从其反面来看,趋同心理引导的消费容易使人产生虚荣心,这就很容易使大学生忽略自身经济条件,在超出必须消费的前提下产生不必要的消费,带来不必要的危害。例如:据报道,北京“朝检女子检控组”自2002年5月20日成立至2002年12月31日,受理盗窃案件14件,其中7件是北京在校女大学生所为,盗窃的原因就是源于消费趋同心理相伴随而生的虚荣心。而这样的虚荣心,也很容易使大学生在不良信贷面前栽跟头,不仅要承担巨额经济损失,还要面对信任危机。另外,通过社交工具进行消费,还要承担相应的风险。这种风险一方面来自于微商,这种风险既包括产品也包括情感。以朋友圈为例,现如今充斥在大学生朋友圈里的商品就是各国。这样的很有可能是朋友的家人在国外,因此凭借有利条件来赚取零花钱。也有可能是假货。这就导致大学生要承担购买到假货的风险。情感风险是伴随商品风险而来的。如果从朋友手中购买到假货,必然会使二人心生间隙。引发朋友间的情感危机。
这样的场景正成为我们身边越来越熟悉的画面,人们似乎在一起,却活跃在另一个空间:社交网络,且可以“永远在线”。
随着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覆盖了我们生活的每寸空间,社交网络日渐普及,人类第一次不会再觉得孤身一人,即使独自在家或远行也随时有“人”陪伴。人们就这样“无缝”地活在社交空间中,越来越难以忍受无聊和等待。
但这样不间断地联系,是否让人类陷入了更深的孤独呢?
曾经特克尔在《群体性孤独》一书中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当社交网络成为人类生活中主要的社交工具之一,一些更为严重的问题却愈发凸显:人们正在失去自己的真实社交能力。
焦虑的网
对外表或穿着不自信的人,网络社交让他们可以避开形象的暴露,并且通过照片的处理使自己拥有美好的网络形象;网络社交无需眼神、表情和直接的言语接触,并且可以反复斟酌“控制”自己说些什么,不会“说错话”。
因为现实中的胆小、得不到足够的认同感和满足感,一些人转而在社交网络中寻找安慰:
在排队或者任何等待的时间,都要拿出手机检查一下朋友圈,看看大家的更新;去旅行或者在吃饭,把风景、食物以及自己的照片用修图软件修饰一番后,分享到微信或者微博,留下一段感慨的话,然后每隔5分钟检查一下,如果有人留下“赞”或者评论了一句话,顿时会心情愉快地即刻回复,如果检查时发现没有人回复,心情就立马低落起来;晚上,因为怕错过朋友留言,把手机放在枕边,半夜醒来上厕所也要顺手检查一下微信和微博,并立马回复;早上醒来逐一翻看:微信、微博、短信、邮箱,以及手机通知面板上的其他信息。
如果开始或多或少出现了以上状况,恐怕要警惕了。当人们愈来愈依赖于相对“安全”的网络交流,最终却很可能陷入了更深的社交恐惧中去。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社交网络会提高社交焦虑障碍发病率。据英国心理学会网站的文章说,由美国班尼迪克大学和普罗斯登学院联合进行的调查显示,使用社交网络与人互动之后,在面对面与人交际时会产生更大的焦虑。而台湾卫生福利部八里疗养院的研究也发现,在接受调查的网友中,高达七成的调查对象到达社交焦虑障碍的门槛,其中大部分为高学历女性。
社交焦虑障碍,也称社交恐惧症。由心理医生莱保威兹、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和纽约州精神病研究所制定的《Liebowitz社交焦虑测量表》列出了24个项目、13种焦虑有关的表现和11种社交场合让民众测试自己是否有社交焦虑,包括是否恐惧或回避参与小组活动、在公众场合吃东西、和上司或权威性人物说话、在观众面前表演或说话、参加派对、在工作时被观察、打电话给不熟悉的人、和不熟悉的人交谈、使用公共厕所、进入一个大家已经就座的房间、成为众人的焦点、在会议中发言、参加考试等。
全球约有7%的人有社交焦虑障碍,社交恐惧已成为继抑郁和酗酒之后全球排行第三位的精神健康问题。
因交流而孤独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有各自的利弊,就如电视机、电话和汽车同时为我们带来便利以及问题一样,但“永远在线”带来的却与往次有所不同。
麻省理工学院的社会学家谢里・图克在接受《科学美国人》访问时说:“电视也可以成为集体活动。我成长的家庭里,大家会围着电视一起看,会为应该看什么而争来争去,也会在一起评论电视节目。但当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屋子里看自己的节目时,原来的集体活动就被破坏了。”
而且,她认为,这些“永远运行、永远在线”的技术,威胁到了一些人类生存所需的基本特征。
人际交往是一个包含表情、语气、语调及各种身态语言的复杂过程,过分依赖网络交流,会使人在现实生活中对这些细节的观察能力减弱,从而无法准确感知对方传达的信息。
人们愈发无法忍受的无聊时光,正是曾经的独身自处时光,在电子屏的干预下,人们的注意力永远地投向了外界。谢里・图克说:“面对自我和发现是人格发育的基础。但是现在,哪怕两三岁的小孩都能接触到这些技术,能轻松获得外来的、容易让人分心的信息,因此也失去了独处的机会。”
孤独的间歇成为焦虑的时刻,电子屏拯救了人们,却让人们失去学习自处、学习与人交流、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耐心。
对于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90后来说,他们享受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便捷,对网络的依赖性更强。内心孤独导致他们更依赖社交媒体如微信、微博、QQ等进行情感沟通,表达欲望,寻求共鸣。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人际关系
随着新媒体互联网思维的不断成熟和普及化,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比如人与人直接的对话方式逐渐被微信QQ所取代,传统的阅读刊物被朋友圈分享的各种内容所取代。因此,如何研究新媒体时代和互联网+模式下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新媒体工具对当代95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它克服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扩大了人们的交往空间,拓展了人们的交往手段,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认识、行为方式和情感,而大学生作为手机、的主要使用群体,其人际交往也受到新媒体的巨大影响。
1.新媒体以其开放、跨地域性、交互性等特点,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广泛性
新媒体以其灵活多样、方便快捷等特点,使大学生人际交往可以跨越地域、时间、生活习性等障碍,不仅可以实时关注好友动态,还可以通过网络兴趣认识更多朋友圈的人。并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加入自己喜欢的互联网圈子。
2.新媒体以其互动性、方便性、快捷性等特点,使沟通更加无障碍
95后大学生个性张扬、善于表现自我、自我意识强、思想开放独立,乐于接受新事物,这与新媒体的“互动性”、“方便性”、“快捷性”等特点相协调,新媒体时代下,人际交往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模式中心理障碍,通过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工具交往的过程中,为交往双方留下了回旋的余地,再加上新媒体的私密性和安全性,使一些内向害羞,不善交际的大学生更倾向与使用新媒体实现情感的表达与传递,从现实中的禁锢中释放出来,使得他们交流起来更加顺畅,沟通更加自由,交往起来得心应手。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
1新媒体方便、快捷等特点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冷漠化
近年来,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工具逐步替代了传统的沟通方式,通过书面互联网语言进行沟通,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疏离和冷漠。长期置身于互联网世界,缺乏亲身与人及自然的接触,无法满足与人真实对话的欲望,回到现实生活中无法适应,造成自我认知的偏差与疑惑,加剧了负面心理的形成,甚至严重的会产生精神问题。
2.新媒体“虚拟化”的特性,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信任缺失
新媒体提供的交流平台依托于互联网,新的网络社交工具等都具有明显的虚拟性,很多人以呢称的方式、甚至多重身
作者简介:王健(1985-),男,汉,山东东营人,本科,份进行交流,其中普遍存在言行失范、真实缺位等风险。“由于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的生活阅历不深,与社会接触不多,对很多复杂的社会问题的看法往往偏简单、片面,很容易被网上一些错误观点、言论引导而误入歧途。
新媒体过度依赖会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
新媒体时代下,我们用个人的微博取代了日记,用网络语言代替了部分传统语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原本朴素的东西,原本慢节奏的生活,原本充满意义的思考正在被这些最新的网络工具稀释甚至代替,很多人满足于与媒介中虚拟社会的互动而回避现实社会的互动,停留在图像和符号的表层,不能进行深入了解和交往,造成现实交往能力退化,导致人际交往障碍。
三、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合理引导
1.充分了解新媒体特性,提高大学生对网络社会交往的理性认识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更加便捷、灵活、多元,交流的方式也更加自我和个性,拓宽了大学生人际交往渠道。由于网络社交身份的隐匿性和模糊性,交流过程中,交流双方所的言论往往带有个人感彩,有的甚至是欺诈性和虚假性的信息。新媒体只是一个工具,虚拟的网络并不能代替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应增强自己的防范意识,提高自律能力。
2.加强引导大学生增强现实交往能力
【关键词】 SNS社交网络 碎片信息 微营销的策略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进入Web2.0双向互动时代,数字出版市场迅速增长,社会分工与合作更加明确,竞争的压力在不断驱使着人们生活的脚步,在快节奏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时间被切割成了碎片。简单、轻松、有趣的数字阅读方式更容易被人们接受。而数字阅读中衍生而来的“碎片化”阅读正取代传统深度阅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1]。“碎片化”阅读的利弊尚存争议,但是这一行为所留下的读者“痕迹”却可以成为营销的重要指导数据来源。企业应该跟随时代的步伐,在不同的阶段进行不同层次的开发和利用,让对碎片信息的策划变得更加精准。
媒介的碎片化对于营销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从表面来看,碎片化的媒介环境使得一味注重文案设计和品牌宣传的传统营销模式不再适应新媒体环境。因此,媒体应该更加注重创意和眼球效应,以获得实际效果。另一方面,微信作为具有碎片化特征的媒介,从一诞生就引发了许多争议。其中,对微信营销的讨论尤为激烈,因为这关系到企业广告重心和运营模式的改变[2]。目前,对于如何适应和规范微信营销是各大企业都在探索的重要话题。本文将以微信公众号为例,通过访问微信等自媒体运营的工作人员高鹏,对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碎片营销进行分析与探索,以帮助企业在面临新型营销模式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一、“微营销”中碎片信息营销现状
近些年在中国逐渐兴起的社交网络、即时通讯软件等营销传播的主要媒介是用户,利用碎片信息实现“众口相传”,有着参与性、分享性与互动性的特点易加深对一个品牌和产品的认知,容易形成深刻的印象,从媒体价值来分析能形成良好的传播效果,是低成本高收益的的互动精准营销方式。
随着网络第二代技术的发展,个人体验、人际传播、深度沟通的微信,博客等APP也成为了企业长远发展的有利工具。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方式,企业微营销在有些国家也只是刚刚起步。在国内,微信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微时代”,对于企业来说,寻找的不仅是表象的繁荣,更是可以开拓的蓝海。在这个时期,谁能找出问题的所在,并加以规避和解决,就意味着占领了市场的先机[3]。
二.“微营销”中碎片信息营销策略的分析与探索
下面以微信公众号为例对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碎片营销进行分析与探索,笔者利用访问微信等自媒体运营的工作人员高鹏的调查研究方式整理收集一手资料并作如下分析:
(一)正确定位微信公众号的使用价值
就媒体运营价值而言。由于大多数的用户只关心跟自己有关的内容,所以要制作有价值的垂直内容。运营商可以通过娱乐内容或垂直内容植入获得用户关注度的广告收入以及便捷性的实用功能对信息进行分类,使之变成大众信息分发平台。另外,就客户关系管理价值而言。首先企业或运营商可以收集“转发量”、“点击量”来推测用户的兴趣和偏好,易于信息碎片化,保证现有用户的重复购买率,较高的活跃度和关注度。通过销售转化让用户进入销售漏斗,制造口碑传播引擎,保证内容转发率,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实用操作等功能支持,最大化增加销售。其次,企业也可以建立私聊渠道进行一对一个性化服务。通过这种途径除了能收集终端信息以外,也能寻找潜在客户,对潜在客户形成无形、低成本且高效率的影响,这是碎片营销间接效果的体现。
(二)规范管理微信发送的内容运营
首先,企业要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做到精准营销。消费者数据是需求分析的基础。实际上“碎片”携带了读者行为的“痕迹”,与之对应的数据若能被收集整理,就成了可以利用的规则数据。对“碎片”信息的利用就是一个分不同层次“逆碎片化”的聚合过程。区分优劣资源的投放位置,是开展下一步营销策略的前提,收集他们的年龄区间、兴趣偏好、职业、家庭背景、关注和浏览习惯等,例如对于大学准毕业生可以推送有关就业和实习的信息,针对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可以推送相关会计技能知识,但用户的基本状态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所以推送者也应该及时关注用户的信息,做到与时俱进。
其次,在用户数量和用户质量方面实质上分别体现的是运营媒体的广告盈利和从关注到直接购买的销售盈利,根据访谈,可以看出来一个规律,即粉丝数量越多,质量越低,转换效果越差,粉丝质量越高,转化效果越好,粉丝数少,这也是碎片化市场的特征所决定的,即对碎片化的市场进行个性化的营销,对所关注的用户当中能销售转化还是少部分。
(三)关于微信公众号增加粉丝,先保质再保量
用内容的“质”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内容影响粉丝的数量,通过发放对你的目标用户有帮助的文字、图片、资料、知识、视频等内容来满足用户的一些性格特征,好奇心,娱乐精神和社会时态情绪。
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在对用户进行精准定位以后应该掌握微信内容制作技巧,打造定制化用户信息并合理化植入含有企业关键元素的碎片信息,形成情感互动、品牌价值积累、良好口碑的效果,易获转发的内容特点和方法值得关注。同时,提高产品价值的展现程度,营销内涵由最初的产品营销、服务营销到情感营销再到知识营销,经历了数个阶段。根据访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数字时代的到来,“鸡汤类”逐渐呈下降趋势,被“知识类”所取代,而“猎奇类”处于中间水平,属于情感营销范畴。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随着网民网络行为的日益成熟,用户更乐意主动获取信息和分享信息,社区用户显示出高度的参与性、分享性与互动性。SNS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充分展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这恰恰是一切营销的基础所在[4]。企业营销的美好形象也并非先天具有,而是不断通过信息灌输、重复、强化,在粉丝心内留下深刻印象[5]。
(四)掌握微信号运营方法.
微信作为一个随身携带的互联网入口,掌握了微信号运营方法就等于进入了更为便捷的营销通道,有利于培养用户忠诚度。运营商打造功能和内容更新稳定、便利、内容质量优质、时效性及针对化一体式服务。
首先,企业可以设置有价值内容的转化漏斗和多条路径,让用户进入销售漏斗,将关注,兴趣转化为搜索和行动,并实现转发形成口碑,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长期信任形成习惯性购买,特别是单位价格较高的产品用户需要以及更为专注的关系管理和资源投放。其次,利用微信实施整合营销战略。在近几年随着微商的兴起,“微店”这一名词进入人们视线,它能方便快捷的上新、用户查询、了解价格,能在社交平台上快速地发送链接并保留长期记录等,以淘宝为例,在旺旺客服自动回复、店铺主页、宝贝详情页、发出的包裹上都留有微信二维码,提高了关注度。对微信粉丝按照在店购买的额度进行分类,推荐不同的信息因此,企业可以根据消费者平时购物习惯将顾客按照不同方法进行分类。越是核心粉丝,越要给予更大的优惠,保持其持续消费。在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个客户背后的潜在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再者,企业可以实行微信公众号和线下实体店相结合的运营方式。例如日化零售巨头屈臣氏会将关注和折扣联系起来,并将实体会员卡改造成虚体微信会员卡,这既能减少用户忘记携带会员卡的情况而且又起到了微信营销的作用,定期的新品、活动和折扣推送都会通过微信平台与用户连接。最后,企业微信公众号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增加粉丝导流点,比如微博平台、网站平台、线下渠道、微信内容互推、微信大号直推、免费推送社交平台同步内容、利用QQ群、微信群、公关活动推广[6]。
(五)掌握微信公众号的引流方法,利用各种手段的同时也要关注效果和盈利
首先,企业可以在知乎写软文,设置引流矩阵。通过列出一份和企业业务相关的关键词清单,“扫”一遍关键词能搜索到的问题,接着在回答问题时,植入自己的产品信息和企业元素的碎片信息,制造相关问题的回答矩阵。其次,通过与用户“建立合作”的方式互推来解决零关注、零转发运营商应重点处理种子用户和垂直圈子建立者的关系,其有可行性和必要性。这就要求企业自定义菜单,让用户方便的接触到最好的内容,并且在每一个内容里面都方便的让陌生人关注,带给用户信任、认可、支持的体验感从而培育种子用户。种子用户的背后可能存在巨大的潜在价值,而根据统计可知,垂直圈子建立者在垂直圈子群的推荐转化率为20%左右,所以对他们投入服务,做到让“用户感动”是十分有必要的。
再者,利用社交渠道提供免费“资源”引流。通过找到目标用户活跃的社交渠道或制作一份值得被分享的“资源”,设置低门槛,如关注公众号即可以享受福利等。相对应社交渠道,我们也可以利用视频进行微信导流,例如微电影,趣味广告等视频导流效果稳定且感性体验也更强,是现在具有前景的营销方式。互联网时代,相对于长篇大论的东西,微电影等可在极短的篇幅内把故事叙述完整,倾占和满足人们乐于接受碎片化信息的大脑[7]所以利用这种方式能增加导流的成功率。
利用好网站和线下渠道获取微信用户也是目前较为可取的引流方式。特价、优惠,甚至把二维码变成产品的一部分,网站扫码登录,用户会自动关注微信公众号,从而形成网站引导。最后,微信群引流,这也是转化率最高的方式。具体而言就是基于内容的推荐,正确利用微信群引流。其有自己创建主题群、自媒体进行内容以及合作举办讲座的群活动等的方式,但它们也有各自的优劣势,运营商应该通过分析,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结语
立足于企业,“微营销”中对碎片信息的研究和发展是一个不可忽视,每个企业必须面对和考虑的问题,因为它关系着基于SNS的重构模式的P键阶段,即搜索、购买到分享与传播以及互联网大时代下企业整合线上资源运营的成功与否,即客户关系、品牌价值、企业形象、盈利模式、销售收入和未来市场前景,所以作为企业,碎片信息的精致化,精准化,精益化是一份长期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熊文霞.谈“碎片化”阅读趋势下的出版创新[J].出版发行研究,2016(1):63-65
[2] 熊h伽.碎片化时代的微博营销,2012(7):1-10
[3] 程艳红.网络营销新渠道:SNS营销[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7):111-113
[4] 鲍英英.商业微电影营销的SWOT 分析及建议[J].视听,2016(4):187-188
【关键词】新媒体;“微”媒体;信息传播;信息安全;隐私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媒体应运而生,并越来越收到社会各界人们的关注,成为越来越热门的话题。何为新媒体?新媒体即不同于传统的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新的技术包括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数字技术,通讯技术等,相应产生的媒体形式为网络,包括互联网上新出现的很多媒体业务,数字互动媒体,包括数字电视,数字杂志,数字报纸,还有掌上媒体如手机报,手机短信等。
新媒体以其形式丰富、互动性强、渠道广泛、覆盖率高、精准到达、性价比高、推广方便等特点在现代传媒产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也得到了越来越飞速的发展。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意味着在新媒体时代,每个独立微小的个体都有传播信息的能力,同时根据新媒体的某些特点如互动性强,覆盖率高,推广方便等,渐渐产生了一个分支——“微”媒体。在“2011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中,“微”字以40多万票当选年度汉字。可以看出“微”媒体对社会大众的影响。近年来兴起的社交网络工具如微博,微信无疑是人们最为熟知的“微”媒体之一。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twitter。2009年8月中国门户网站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特别在青少年和年轻的上班族中最为普及和流行。微博用户不仅可以在电脑客户端上登录微博,各种手机系统也都开发了微博客户端,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刷新微博浏览信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1年7月19日《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31万增至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微博在网民中的普及率从13.8%增至40.2%。2011年10月,中国微博用户总数达到2.498亿,成世界第一大国。更据统计2012年6月我国微博用户已达到3亿之多。由此可见微博用户是个多么庞大的群体,微博人群也渐渐成为社会主要舆论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微博提供了一个平台,你既可以在微博上浏览你感兴趣的信息,也可以你想的信息,并且这种信息是即时的。微博信息方便快速,所以传播速度是惊人的,特别对于明星名人和加实名身份认证的用户来说,他们拥有数以万计或几百万几千万计的关注者(即粉丝),他们的信息就能立刻被几百万几千万人看到。信息传播速度和广度可见一斑。
微博上的信息到底多到什么程度呢?根据有关数据,据《时代周刊》报道,在龙年新春零点微博抢发活动中,新浪微博发博量峰值再创新高,龙年正月初一0点0分0秒,共有32312条微博同时,超过Twitter此前创下的每秒25088条的最高纪录。新浪CEO曹国伟表示,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经超过2.5亿,每天有接近1亿条的微博内容产生。由此可以看出当代网民对信息的大量需求和微博时代爆炸的信息量,微博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微”媒体的力量不可小觑。根据笔者的亲身经历,笔者大学班级里的一名同学患尿毒症晚期,急需大笔换肾手术医疗费,而该同学家庭经济条件难以支付巨额医疗费用,笔者班级就为该同学举办了一系列募捐活动,包括在微博上信息请求社会各界援助,在本校BBS官方微博的转发和一系列知名校友的转发下,通过微博,通过网络为该同学筹集到了不少的善款。众人拾柴火焰高,不少紧急事件和各种需求通过网络得到了解决,这在几年前还是难以想象的。
“微”媒体满足了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提供了娱乐和便利,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微”媒体是把双刃剑,随着信息的交流的指数级增长,人们的信息安全和隐私安全也受到威胁。
首先,网民使用社交网站或者其他网站的时候,均需要注册帐号,注册的过程必然需要网民提供个人信息,加上现在微博为了加强管理,为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和言论环境,要求用户实名制,即提供真实的个人基本信息,例如姓名,电话,地址,受教育信息,工作信息等,否则只能浏览,不能使用评论,转发,私信等基本功能。这些信息一旦泄露,被非法分子所利用,后果将不堪设想。即使网站本身做好保密工作,但不能阻止黑客们进行病毒或木马攻击。根据2009年的数据,09年一季度,我国互联网上出现的挂马网页累计达1.9亿多个,累计有8亿人次网民访问了这些挂马网页并遭到其中的木马病毒攻击。大型网站、浏览器和流行软件成为黑客窥测的对象,一季度有24202个大型网站被植入木马病毒,这已经成为威胁国内互联网安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根据《羊城晚报》的《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遇到过病毒或木马攻击的网民达到2.17亿,比例为44.7%,与2010年年底相比下降1.1%,但是遇到病毒或者木马攻击的网民数半年增加735万人,达到2.17亿。《报告》还显示,2011年上半年,有过账号或密码被盗经历的网民达到1.21亿人,半年增加2107万人,占到网民总数的24.9%,较2010年底增加3.1个百分点。可以看出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个人信息越来越透明的同时,导致了一些很严重的问题,最极端的就是前几年兴起的“人肉搜索”,网民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使得他人的私人信息在网络上公开化,不管网民的初衷如何,这严重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影响了他人的正常生活,最终谁又能为网民的好奇心买单?这种做法值得深思。
针对这个问题,网络管理平台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案。北京市2011年12月推出《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其中第七条提到,开展微博服务的网站,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下列规定,规定中有一条就是建立健全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保障用户信息安全,严禁泄露用户信息。除此之外,网民自身也要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此前就有新闻报道有网民微博定位暴露家庭地址,被非法分子利用的例子。社会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提醒网民在使用新媒体的过程中避免制作和可能有损于自身隐私的信息。
所以,在新媒体时代,辩证地看待“微”媒体的利弊是个长久的课题,我们既要看到“微”媒体带来的巨大的有趣的信息量,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应该认识到保护网民信息安全与隐私的必要性。怎样通过社会的力量,技术的进步和网民本身保护意识的增强,使“微”媒体更好地为人所用,值得我们持久探索。
【关键词】学校教育,手机进校,利弊关系,疏导方法
被誉为“第五媒体”的手机闪亮登场,其发展、普及的势头锐不可挡。如今,中学校园里学生使用手机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这一现象谈谈我的观点。
1.中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的有利方面
1.1 便于学生与家长之间相互联系,还利于家长对孩子的监督和关心。现在的农村中小学生,有很多是留守孩子,家长长期在外打工,孩子在校需要买学习和生活用品,都要手机联系家长寄钱寄物。同时家长也要用手机来了解孩子在家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
1.2 有利于学生学习。学生可以把手机作为学习的工具,利用手机上网功能查阅学习资料,可以用手机上网,学习和查询多种知识,手机还可以当字典、词典,学习汉语、英语的好助手,手机小巧便于携带,又集多种功能一身,只要善于使用、合理使用,其利必然大于弊。这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1.3 可以调节心情。心情是学习好坏的重要条件之一。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可以在平时学习比较紧张的时候,通过手机听听音乐,调节调节紧张的学习氛围。上网玩一些益智游戏,放松心情,陶冶情操。但必须要控制好时间,合理使用。
1.4 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求助。现在的社会比较复杂,学生带手机,方便他们在校内、外发生问题时能及时向老师反映,让问题得到及时解决防止事态的进地步发展。
2.中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的不利方面
2.1 扰乱了课堂教学的秩序。大部分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沉迷于网络游戏。上网玩游戏,不可自拔。上课时经常利用手机和耳机偷听音乐,不听老师讲课也不参加问题的讨论,严重影响了学习。我们班就有几位同学在上课时把手机放在裤袋里,把耳塞从衣服里面引出来再塞进耳朵里,然后把课本竖起来挡住了老师的视线,就听起了音乐。如果你不注意观察,真是很难发现。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上用手机玩起了网络游戏,老师上课讲什么,一概不知。有的在课堂上QQ聊天,在课堂上,时不时会听到收到聊天信息的嘀嘀声。这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以及其它同学的学习心情。以上的行为,扰乱了课堂教学的秩序。
2.2 影响学生的学习、身体健康。中学生才十多岁,正是身体发育阶段,在这期间,他们需要足够的营养,充分的锻炼以及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发展,才能保证他们有旺盛的精力学习。可是有一部分同学上课时,在老师的监管下,不敢轻易地玩手机。但在午、晚休时间,班主任以及值周老师一走,他们就开始玩了起来,有的在听歌,有的在玩网络游戏,有的是独自一人,有的是三五成群,一起玩,午休不睡,有的甚至晚休也没睡。
(1)长期的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的创造性思维。曾有专家进行实验,把24名大学生分成两组,让一组学生一夜不睡眠,另一组正常睡眠,测验结果证明:没有睡眠组学生的测验成绩大大低于正常睡眠组学生的成绩。由此,科研人员认为,人的大脑要思维清晰、反应灵敏,必须要有充足的睡眠,如果长期睡眠不足,大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就会影响大脑的创造性思维和处理事物的能力。
(2)长期的睡眠不足,还会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现代科学证明:中学生生长发育除了遗传、营养、锻炼等因素外,还与生长素的分泌有一定关系。生长素是下丘脑分泌和一种激素,它能促进骨骼、肌肉、脏器的发育。由于生长素的分泌与睡眠密切相关,即在人熟睡后有一个大的分泌高峰,随后又有几个小的分泌高峰,而在非睡眠状态,生长素分泌减少。所以,青少年要发育好,长得高,睡眠必须充足。
(3)长期的睡眠不足还会导致疾病发生。经常睡眠不足,会使人心情忧虑焦急,免疫力降低,由此会导致种种疾病发生,如:神经衰弱、感冒、胃肠疾病等。
这样,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同时影响了学习。
2.3 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手机进入校园,学生会用手机上网。
(1)网络使青少年道德意识弱化。由于网上信息良莠不齐,而网络具有高度的隐蔽性,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恶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宣泄。这在客观上易于导致青少年网上道德感的弱化,而这种弱化会在有可能波及青少年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使一些青少年是非观念淡薄,道德意识减弱,道德水平下降,缺乏自我调控力。
(2)网络信息的泛滥,容易导致青少年自我迷失,在人格的形成发展上出现障碍。迷恋于网络中的青少年,由于对新事物的易接受性和本身认识分析能力的欠缺,对电视、网络等媒体文化中渲染的各种信息,容易不加辨别盲目吸收,甚至盲目崇拜。同时,由于过度崇拜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3)妨碍了学生诚信品质的确立和社交能力的培养。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中,人与人的交往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因此,人潜在的一些不良心理就会得以引发或强化。其中以撒谎最为严重。调查表明,不少学生就是从网络中学会了撒谎,并以此为乐。网络交友是在虚拟情境下进行的,并非面对面交往,这种人机方式的交往影响了学生的正常交往方式,极易产生人际关系的冷漠,产生新的人际障碍,从而阻碍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4)促使学生产生攀比之风。许多学生喜欢攀比,看谁的手机功能多,款式新,价位高,网速快,声音好。这样,一些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就会骗家长或亲戚朋友,有的甚至偷盗同学的钱来满足自己买手机的欲望,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困难。
3.正确对待手机进入校园的利弊关系
手机进入校园来势凶猛,但我们老师也没必要把它看成洪水猛兽。关键是在于我们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措施:
3.1 规定手机的使用细则,严禁学生利用手机上网聊天、打电子游戏等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3.2 凡是带手机入校园后影响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生活的,学予以保管,直到期末才给领回。
3.3 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要耐心、细致的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更好的为学习、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移动化将成互联网发展主旋律
2012年,移动互联网将持续高增长、移动社交将成为发展重点、移动电子商务将迎来发展契机……无疑,2012年的互联网,移动是关键。
“2012年将是真正爆发点”。在2011中国移动开发者大会上,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说,目前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仍然没有达到很大的规模,国内深度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仅有5000万,但是到2012年,随着Android智能手机价格下降、智能手机普及率提升,将有数亿的新用户涌入。“今天我们看到5000万用户,但是在一年以后我们能看到1.2亿,并会很快向13亿高速扩散。”
李开复的话并非空穴来风。易观国际12月23日的分析报告也指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4.3亿,环比增长49.2%;在2012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将保持稳定增长,有可能突破6亿,超过互联网用户数量。
用户数量的迅速增加,将不可避免地引起企业的激烈争夺。在2011年,一些互联网巨头们已做好布局,只待2012移动互联网争夺战的爆发。中国移动已迫不及待地推出移动互联网开放平台战略,宣布将在2012极力“拉拢”全球开发者;百度规划更庞大、创想更超前的“云战略”,期望成为整合产业链资源的“枢纽”;阿里巴巴高调宣布自主研发的阿里云,以及腾讯整合无线业务后推出的QQ-Service……除了这些大佬,还有更多企业进入移动互联网,希望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行业中占得一席之地。
移动互联网企业已纷纷准备在2012年大展拳脚,而投资基金的快速涌入,将为他们增加更多的“底气”。在2011年,有多家以移动互联网为目标的投资基金成立,盛大、联想、创新工场等设置了多种形式的移动互联网产业投资基金。数据显示,2011年前11个月,已经披露的中国移动互联网投资案例为109起,总投资额为6.21亿美元,超过2001年以来历年总投资额。
相对于移动互联网竞争出现白热化,2011年已度过群雄乱战阶段的互联网领域,将在2012年逐渐规范化。社交网络和电商就是典型。这些互联网领域,虽仍不可避免地存在竞争,但企业的主要精力,将放在挖掘自身的市场潜力上,行业发展步入模式探索或转型期。
“2012年将是微博商业化、体系化的一年。”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截至2011年10月,中国微博用户规模已达到2.6亿。艾瑞咨询分析认为,从用户增长规模数据来看,微博的用户培养已进入成熟阶段。
实际上,新浪、腾讯等微博运营商在2011年已开始尝试微博商业化赢利之路。2011年10月17日,新版新浪微博正式开放升级,除了页面布局的调整,还增添了更多的社区平台属性。另一方面,新浪微博微币业务也正式落地。11月初,新浪微博推出“微号”,欲以此代替繁琐的邮件地址,贵金、雅银系列微号均收费;12月初,继京东商城、淘宝商城等B2C先后入驻新浪微博“微商城”之后,凡客诚品也正式在其官方微博开辟促销页面;而微博的另一巨头腾讯,也于2011年11月初开始尝试通过“微卖场”为企业销售产品。探索微博的盈利模式,无疑成为众微博大佬们2012年的工作重点。
2012年,开放平台和移动社交将成为SNS网站的两大发展趋势。
“开放是社会化网络成功的关键。”开心网CEO程炳皓认为,在脸谱网开放平台成功经验的刺激下,开放平台将成为中国SNS网站新一轮发展趋势。的确,在2011年,包括开心网、人人网、腾讯等在内的多家社交网站争相对第三方开发者开放平台,通过资源共享、利益分成的模式,吸引大量第三方应用入驻,从而实现丰富网站功能、增强用户黏性的效果。不难想见,在2012年,社交网站将在这条路上更进一步。
“许多新用户都来源于手机,这或许将成就未来的社交网络。”人人网CMO江志强透露,移动社交用户数量在急剧上升,目前每天已经有40%的用户通过手机访问人人网,未来人人网将利用庞大的用户基础与手机结合,主攻移动社交领域。开心网则在2011年12月也推出移动社交产品“图藤”,它定位于“移动互联网的新生代微博”。业内人士分析称,这是开心网从PC社交向移动社交转变的战略之举。无疑,向移动社交领域进军,将成为社交网站未来的又一出路。
另外,在2012年,电商行业依然极为活跃。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2012年的电商发展将更趋冷静,更多的企业开始尝试,如何结束粗放式增长,实现理性发展。
淘宝的转型策略选择的是品牌化、规范化。虽然因此导致十月围城事件,但这无法逆转马云的决心。“电子商务必须要升级,淘宝已经做了9年,如果还停留在以前,以后的挑战会更大。”相信,2012年,马云会继续贯彻他的转型升级策略。作为网购领域首屈一指的大佬,淘宝的转型必将带动更多的B2C网站和平台走向品牌化、规范化。
SoLoMo,即社会化电子商务、本地化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的又一个重要的趋势。SoLoMo的价值在于,消费者可以借助Social将购物分享到社交网站上,可以借助Local,了解所在位置各店家的促销活动,而Mobile使这一切变为现实、成为可能。SoLoMo给予电子商务的不仅仅只是一个概念,还有一个明确的方向。SoLoMo袭来,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前的上网交流方式,也改变了企业与消费者的互动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动,传统的购物供应链向线上转移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
SoLoMo,将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和电子商务三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同时,也为三者分别提供了新的发展天地。相信,2012年,在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站、电子商务不断发展之际,SoLoMo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网络生态将更加良性有序
2011年,在多方的努力下,健康的网络文化正成为主旋律。在2012年,随着网民心态的转变、地方政府的改进、中央引导的加强,这一趋势将愈发明显,网络在向社会生活的渗透过程中,将变得更加有序,推动社会前行。
“在电视上看到佛山小悦悦事件的视频,总共播了8分钟,我看的时候恨不得跳进荧屏去唤醒那些麻木的路人。”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赵启正说。
实际上,这一幕惨剧唤醒了更多“路人”。在小悦悦惨剧经媒体披露后,一场有关人性、道德的大讨论席卷大江南北。媒体以及社会热心人士共同掀起了一场以“拒绝冷漠,传递温暖”为主题的爱心运动。随着运动的开展,一大批爱心救助的新闻跃入人们的眼帘,人们突然发现其实这个世界并不冷漠,到处充满着温暖。
有网友指出,“小悦悦”事件的标本意义就在于,它唤醒了社会对关注和帮助他人的思考。2011年掀起的“道德风暴”不止一次。在经过一次次的自我道德反思,目睹一个又一个普通人的“道德壮举”后,蛰伏在草根大众的心中的善,不断浮出表面,构成社会道德的主流。在网络的推动下,道德的示范力量,也在社会中不断扩散,而这势必将影响中国网民在2012年,心怀善意,面对世界。
让网民们心态发生变化的不止“道德风波”,还有谣言事件。在深感网络谣言的破坏性后,一些网友已经开始自发组成辟谣联盟,抵制谣言。不过,这仅仅是开始,随着网民社会责任感以及自身辨别力的提升,2012年必将会有更多的网友加入“辟谣大军”,届时,网络环境将进一步肃清,谣言滋生的土壤也将逐渐清除。
2011年,网民积极参与公众事务、理性表达民意诉求的趋势更加明显。无论是在甘肃校车事件中,还是在空气质量检测标准的大讨论中,网民已经不再简单的通过网络发泄个人对社会的不满。更多的网民开始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发表意见,期望政府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更完善的服务。这种来自民间的监督力已然形成,且为社会各界所重视。相信,2012年,网民将表现得更加成熟理性,网络生态将更加健康积极,整个社会也将走向良性发展。
事实上,在2012年,改变的不仅是网民这些“围观”者,还有各地政府部门这些“被围观”者,政务微博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今遍地开花的政务微博开通,顺应了信息传播手段的新变革,也显示出政府对公共信息传播更加重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系主任廖圣清认为,2011年是中国政务微博“元年”,也是中国政府信息公开的“里程碑”。但他同时指出,政务微博运作与网民的信息需求尚存在差距,仍存在一些问题。
“政务微博将会不断升温,微博问政水平将不断提高。”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关系研究中心、舆情研究实验室在12月20日联合的《2011中国微博年度报告》中,对2012年政务微博的发展趋势作出以上预测。
这一预测暗藏于2011年末的种种迹象中。11月17日,“北京微博厅”整合部分北京市政府组成部门和区政府共同上线运行,一个多月内已经整合了42个单位。12月22日,上海浦东新区开始试运行“微博广场”,除了包含政府机构和公务人员微博40个,首批还有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各界名人等127个微博入驻。12月14日,合肥市宣传部门召开宣传工作会,也计划给政府部门集体开微博。一切都表明,中国政务微博正从部门“单打独斗”向整合多部门、多地区的政务微博群发展。2012年,这一现象必将蔚然成风。
除了形式的进步,还有内容的进步。1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了“卖菜微博”,帮助沪郊菜农卖卷心菜,让网民感动,认为“贴心”。12月,北京警方微博第一时间公布西直门商场火灾调查,第一时间公布来福士中心堕楼身亡事件,被网友认为反应积极、信息公开及时,从而有效地清楚了事件可能存在的流言蜚语。如今,已经有政务微博做出了极好的榜样,这必将带领政务微博在2012年更加亲民、更加贴心。
2012年,中央部门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网络文化健康发展。
“领导带头、全办动员,制定措施、落实责任,努力推动我国外宣、网宣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央外宣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主任王晨近日要求,全国外宣战线、网宣战线要把深入学习六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任务,紧密结合实际,努力贯彻落实,以实际行动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
“在深入开展学习活动的同时,发扬真抓实干精神,坚定不移地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定的方针政策、工作部署和措施要求落到实处,转化为具体的工作项目。”文化部部长蔡武日前表示,学习全会精神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和首要政治任务,“要把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活动引向深入”。
显然,在2012年,十七届六中全会在网络文化方面提出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将被贯彻落实,中国网络文化生态的建设将得到更强有力的引导。
互联网法律体系将逐步完善
2011年,我国在互联网立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不远的2012年,互联网相关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将进一步健全、完善。相信,未来互联网法律体系将最终形成,从而为互联网监管提供有力有效的支持。
2012年,互联网相关立法仍将不断推出,其中,商务部正在起草的网络购物条例最值得期待。
“网络购物发展需要发展,也更需要规范。” 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司长常晓村2011年12月20日表示,网络购物发展很快,是扩大消费和拉动内需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每年以百分之百的速度增长。虽然业务发展很快,但网上假冒和伪劣现象时有发生,需要认真规范。
2010年,国家工商总局公布了《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对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进行了规范,但从整体上来讲,目前网络购物中出现的不少问题,还需在立法上深入解决。
常晓村称,为了促进网络零售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目前商务部正在起草《网络零售管理条例》,并积极争取将该条例列入2012年国务院立法计划。
从常晓村的表态看,商务部《网络零售管理条例》2012年有极大可能出台,这无疑将成为2012年互联网引人瞩目的大事之一,因为该条例将使网络购物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有完善的市场规则,明确网络零售市场各参与主体的权利、责任、义务关系,进一步明确有关部门管理职责,它将促进网络零售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将互联网立法瞄准网络购物领域的,还有国家工商总局。
2011年10月,媒体报道称,国家工商总局正计划出台政策对网络团购行业进行监管,政策调研已进入收尾阶段。2011年11月,国家工商总局下发《关于加强网络团购消费维权工作的建议》,工商机关可以对团购网站实行登记注册与备案登记相结合的准入制度。一旦确定某团购网站存在欺诈消费者等失信行为,应将其计入该网站的信用记录。
以此来看,在2012年,国家工商总局推出网络团购相关法规的可能性较大。届时必然可对团购网站形成有效监管,减少网络团购消费纠纷的发生。
其实,在2012年,关于互联网立法,多个部委都将有所动作,如工信部可能出台方案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基础电信运营市场,完善电子认证服务标准规范;新闻出版总署可能对网络出版进行规范;国家工商总局可能对网络公关进行规范等。
在互联网相关立法不断推出的同时,2012年,各项法律法规也将向前继续推进。其中以各地正在陆续推出的微博实名制新规最为引人关注。
2011年12月1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12月16日了《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注册微博客账号要用真实身份信息,即“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否则只能浏览不能发言。相关网站需要在3个月内完成对用户的规范。
这一规定后,立即引起各地的效仿。天津、广东、上海等地相继试行微博实名制度。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四大门户网站也相继启动微博用户实名认证。
不过,虽然实名制的好处众多,但也有舆论认为此举将对微博的发展造成冲击,当新规全面执行后,微博可能失去很多用户,以及用户安全可能遭受威胁等。
因此,在微博实名制全面执行后,利弊必然会有所体现,这也需要政府部门的管理举措跟紧,趋利除害。
2011年12月26日,财新传媒法律部发出《财新传媒反侵权特别公告》,其中“财新传媒曾于下属《新世纪》周刊、《中国改革》的版权页,及财新网(www.caixin.cn)正式声明,我司保留所有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转载或使用。”
这一公告出来之后,很快引发舆论的广泛关注,继而传出财新传媒已同时通知四大门户网站不再给他们供稿。传闻中有些细节并不准确。据笔者了解,财新传媒给网站供稿从来就没有白给,他们与网站签了有偿供稿合同。这次的所谓“停止供稿”,其实是合同到期还未签订新的供稿合同的情况下,网站继续使用财新传媒的稿,于是财新传媒通知网站不得下载。其实不止四家网站接到通知,也不是同一时间接到通知,而是分不同时段分别通知。网站下载稿件令纸媒头痛的还有两方面,有的网站乱改标题,任意放大,给纸媒带来麻烦。还有的就是不注明转载出处。财新传媒也碰到类似的问题。如果网站同意财新传媒开出的付费条件及转载时必须遵守的规则,情况也许会发生变化。至笔者发稿时为止,财新传媒还在与其他网站协商中。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财新传媒目前并没有完全做出不再给网站供稿的决定。但财新传媒有很强的内容的核心竞争力,而且也一直将网站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从财新传媒的发展势头及胡舒立敢作敢为的风格来看,财新传媒终究要走出“做强自身网站”这一步,到了这一步,决不会再向任何网站供稿。
即便财新传媒能比较快地实现停止向别的网站供稿、做强自身网站的目标,但也是为数不多的案例,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很难成为大多传统媒体的常态,因为绝大多数传统媒体介入新媒体之后至今并未找到明确方向。
传统纸媒开办网站从最初的原样照搬到后来各自为战,再到现在的报网互动,介入新媒体的盈利模式尚未真正找到。财新传媒因拥有高质量的新闻产品和独特的意见信息而拥有忠实的读者群和自己的市场,这种已经建立起的品牌效应使它能够更加自主。“财新传媒”有着独立的立场和专业的报道,这种有影响力的大媒体自信有能力办好网站,才敢对门户网站任意转载说不。
当下仍有很多纸媒的网站内容上原样照搬,时效性上又没有发挥网络的特点实时更新,信息滞后;且网站版面单一,空间上又没有超链接等丰富的页面。这也是导致纸媒上网不是门户网站对手的原因。要走多媒体融合之路,就要在“报网互动”中充分发挥特色互补、资源共享的优势,其色互补是指将纸媒的专业深度权威和网媒的实时多样互动结合起来;资源共享指内容上针对不同媒介使用习惯的受众制定风格形式略有不同的信息多次,以及人才上采、编、拍、播等技能复合使用。这样办网站才能助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扭转局势一臂之力。
现在纸媒做得好的网站通常是这种模式:提供纸质的原版内容摘要,要看全文得付费,并另外提供专门为线上阅读的内容,形式上也专门制作音频视频丰富原有纸质形态的信息内容,比如说《纽约客》和华尔街日报。每日经济网2011年11月的报道显示,作为实行在线付费报纸的先头部队,华尔街日报在近六个月中平均每天读者数量为2096169名,高居美国付费阅读读者最多的报纸。
是合作还是另辟蹊径,纸媒需权衡利弊
随意转载使用他人作品在法律上有着明确的限制和规定,而且就算网络上能够不经同意直接转载,支付稿费等报酬也是必然要求。我国《著作权法》第32条规定: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自2006年7月1日起就开始施行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也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将他人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应当取得权利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转载需付费,为什么这看似毫无疑义的事情变得稀奇起来?中国的传统媒体免费或者低价让门户网站转载其稿件已经太久了,大多数纸媒好像也安之若素。既有无可奈何的一面,也有其内在的原因。当今许多传统媒体办的网站,不仅内容还未达到财新传媒的程度,网站知名度也不如财新传媒。在这种情况下,不敢轻举妄动。不仅电子版不收钱,谁想取稿也不闻不问。传统媒体需要网络影响力,靠自身的网站不够。权衡利弊后,不少纸媒觉得通过门户网站的转载带来了多次传播、扩大影响力,也能间接带来广告和活动资金等益处,就会继续选择跟门户网站合作,当然不同的媒体会提出不同的合作条件。
传统纸媒也曾试图在自己办的电子版上收费,西方有部分纸媒实现了。从中国来看,先行的不成功的居多。有些报纸收费之后流失的受众竟然高达98%,即如果有10万人免费读你的电子版,收费阅读之后降至2000。用户的流失意味着:失去品牌影响力、失去已逐步形成的广告客户、失去未来能为你赚钱的潜在用户。
这里有几种类型,第一种是能收到钱,自己办的网站实力强,不在乎别的网站助其扩大品牌影响力。因此,可以断然拒绝给网站供稿。第二种,也能收得到钱,但金额不多且收了钱会因小失大,将原本读其电子版的大量用户丢失。同时他们也还期待门户网站能帮助其扩大影响力。第三种,根本收不到钱,无所谓,其他网站要下载任由他们下载。在现阶段,真正能达到第一种程度的只能是个案。如果财新传媒能实现这种突破,也是有一定的示范意义的。据笔者所知,即便做得好的纸媒也是不轻举妄动的。比如南都iPad上的内容是免费提供的,且暂无收费计划。在他们看来:“iPad是一种崭新的用户体验,代表着未来的一种应用趋势。在移动互联网周期内,新媒体竞争也是阅读终端的争夺战。媒体通过多元的终端数字内容产品,可以输出品牌影响力进而提升用户的占有量。”
从这些年传统纸媒的实践来看,门户网站对纸媒的积极影响包括如下几方面:首先,对需要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纸媒来说,包括门户网站在内的多家网站对纸媒原文报道的数次转载,读者人数和覆盖率则能成倍增长,日积月累有助于原本弱小或不知名的媒体单位建立扩大自己的认知度从而逐步形成特色品牌。其次,跟门户网站合作还能给传统媒体原本的报道增色,丰富报道内容使其更具可读性。如南方日报 “网尽两会”版面跟腾讯合作推出一系列亦庄亦谐、妙趣横生的相关调查和网络聊天室等板块,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遥相呼应、讨论不断、火花四溅。再者,门户网站还能帮助传统媒体开辟新的盈利渠道。广告收入的单一模式已不再能满足传统媒体的发展,通过跟门户网站合作的各种活动和衍生产品的收入则能有效拓展传统媒体的盈利渠道,尤其体现在财经领域各种论坛以及体育赛事和娱乐活动等。比如湖南卫视“快乐女声”选秀活动与腾讯的合作使双方在人气和盈利上双赢。
人们获取海量的免费信息渠道众多且时间长久,读者已经用惯了门户网站和无需付费的信息,和他们“撕破脸皮”,传统媒体需要慎重考虑。因为如果纸媒不提供内容,门户网站即便没有采编权,也可以自己生产内容,实际上现在新浪、腾讯等策划的专题,无论从时效性、信息量还是内容的深度上都功力见长。事实上网络媒体确实早已经有所策划并开始行动,他们招贤纳士,纷纷从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中挖取人才。就像代工企业积极转型一般,朝着自助原创的方向发展的话,反倒有可能置大部分的传统媒体于尴尬境地。
因此,纸媒在选择中必须全盘考虑、权衡利弊。不过,随着“停稿通知”亮剑江湖,也许能让众多媒体意识到,跟网络媒体合作可以签订版权协议,规定通过转载获取一定报酬来分割利益,也许会在门户网站开出的价码中找到可盈利的机会。其实,无论是在法律上还是实际情况中,这早应该成为大势所趋。
介入新媒体途径各有不同,高质量的内容生产是核心
就新闻采访和新闻信息内容制作权来说,目前还主要掌握在报刊社、广播电视台和通讯社三大类传媒机构上,在这个层面网络还是相当依赖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在采编权上的缺乏首先体现在法律上的空白;另外在相当长时间内政策上不会完全放松对新闻采编和制作权的限制,那么传统媒体在这方面还具备一定的优势。不论是自成一家还是合作共赢,不同纸媒介入新媒体有不同的途径,“财新传媒”保护原创和产权是一种选择,诸多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尤其是门户网站合作也是一种选择。每种选择都有存在的意义,做得好都能够获得良性发展。
一些已经建立声望的媒体有底气对门户网站说不,他们开始进入中国媒体自卫知识产权的阶段。如果不具备单打独斗实力的传统媒体也硬要赶鸭子上架盲目跟风效仿,搞不好就会造成得不偿失两头空的结局。其他相对不知名或在积累实力处于成长阶段的媒体还是得耐下心来,对自己的实力准确评估,考虑跟门户网站建立一定关系,依靠门户网站巨大的流量导入来扩大影响力,通过互补分割利益同样可以获得双赢。可为者为之,不可为者别乱为,等到发展成熟再振翅单飞。
与网络媒体合作也有很多方式,前文所提的门户网站是一种,此外也可以与社交网站或是微博合作,能够获取更丰富更广泛的信息来源。尤其是微博的盛行,更加强化了信息的碎片式和公众议题的草根化,从传受双向的角度都有利于传统媒体开拓内容产品的制造和传播领域。不过,无论哪种合作方式,传统媒体向网站输出的内容都不能是低质量的,将低质量的内容,加上死板的复制粘贴只能是自降身价。相反的是,要将同类新闻信息作处理加工,不同类型和群体的受众区别对待,而不是简单地把稿件全文提供给网站和移动传播等。这样的话,新媒体就会成为提升纸媒阅读兴趣的重要工具,也会打开新的市场,为纸媒向新媒体机构讨价还价、提升价值增加砝码。
有线电视广告大致上可分为三种类型:互动广告、增值广告、EPG广告。在全国有线电视广告业务市场中,EPG广告以收入贡献值高的特点逐渐成为主流的广告形态,随着网络改造进程的逐步加快,视频贴片广告也渐渐成为热点。互动广告需要有线电视网络来支持,用户可用过遥控器与广告信息实现互动,按下遥控器指定按钮后即可进入广告页面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在2000年英国率先推出这种广告形态,实现了用户和广告的深度交流,延伸了品牌体验,与传统电视广告相比,互动广告具有很大优势,但因对双向网络的依赖性高,交互操作对网络和技术要求比较高,推广起来尚需一段时间。增值广告具有表现形态多种多样的特点,如VOD贴片广告、游戏类广告、分类广告等方面,其优势在于丰富多彩、品质较高,相比EPG广告生硬被动更显得生动具体,但增值广告的价值在于有线电视具体增值业务的开发,如果增值业务本身对用户无法造成吸引,其广告使用价值也大打折扣。EPG广告主流形式包括开机画面广告、门户广告、频道广告、音量条广告等,这种通过有线电视节目菜单和导航信息向观看者传递商情的广告具有曝光频率高、到达率高、不受换频道影响的优势,但同时其劣势也比较明显。例如,展示区域小、信息量少、品质较低、互动性低,有些用户被强制性的观看EPG广告,产生了一定的反感情绪。
二、经营模式
有线电视广告经营模式主要分为合资公司制、多家制、独家制三种类型,各城市的运营商根据自身情况而选择适合的经营策略。这三种模式各有利弊,且带有明显的初期发展特征,在经营初期,考虑到风险控制和激励合作等方面,倾向于将经营权外包出去,随着市场逐渐成熟,运营商则会选择多家合作的方式,以便于增加利益、做大市场;当合资公司逐渐发展到巅峰,各部门又会产生重组,一部分人则会成立独家制公司。这三种形式是有线电视广告经营所呈现的特殊形式,使其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了更大的优势。
三、我国有线电视广告业务开拓策略
在网络视频、互联网广告增值业务异军突起的影响下,竞争状态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开拓有线电视广告业务具有一定难度,必须要走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以跨区运营为突破口,以多屏互动为发展方向的进取之路。(一)丰富媒体资源,提升技术含量(1)要加快有线电视广告管理系统的创新进程,实现采集、审核、编辑、校对、等基于广告的功能,提升技术含量是实现广告跨区运行、多屏互动等高级功能的首要条件。因此,要对现有技术进行升级改造,以满足现阶段的市场需求。(2)要借势发展增值业务,创新出更多的广告产品,开拓市场空间,目前在具有双向规模用户群体的城市中,点播、回看、时移等已成为热门业务,其产生的贴片广告也大受欢迎,在未来,有线电视广告将基于互动游戏、电子商务等平台产生更多的广告形态,为有线电视广告注入更多鲜活的血液。(二)实现跨区运营,突破区域壁垒实现有线电视的跨区运营虽然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却是当前突破的关键,从长期发展来看也是主要方向之一。有线电视广告若实现跨区运营,即可极大提升广告覆盖面,有能推动有线电视广告的标准与规范建立,有利于整个广告业的优势发展。随着各地区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不断加速,实现跨区运营的基本条件将会越来越成熟。(三)实现多屏互动、应对媒体竞争有线电视与传统电视相比,具有互动性,可寻址性的优势,未来的发展前景也更为开明。目前国内少数运营商推出了交互性广告形态,随着有线电视广告的互动性和定向功能的完善,利用电视平台进行精准营销的方式将会利用在实际生活中,从而实现有线电视广告覆盖面广和精准投递的实用价值。除了提升广告的互动性开拓外,跨屏广告的新形态也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在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社交应用比较流行,以有线电视为主导的跨屏互动应用并未得到普遍推广,利用这种新形态可开发出多种衍生产品,实现广告收益。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