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设工程设计纠纷范文

建设工程设计纠纷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设工程设计纠纷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设工程设计纠纷

第1篇:建设工程设计纠纷范文

灰色系统(Grey System)理论是研究从系统内部发掘信息并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建模方法是着重于系统内部行为数据间的内在联系上挖掘其量化的方法。主要应用于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灰色关联分析(The Grey Relation Analysis,GRA)方法是灰色系统理论的一支,是分析系统中各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量化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灰色过程发展态势的关联程度。本文通过灰色度量化事物之间的不确定关联关系,最终可得出一个量化的评价结果。

一、灰色关联分析对价值工程的改进

灰色关联分析对价值工程的改进具体表现在可以较客观的确定对象的功能权重系数和功能评价系数。在用该方法确定功能的权重系数时,首先确定评价事物的评价因素集,然后确定各事物的相应的评价因素特征指标灰量值,同时确定最佳事物基准特征参量序列,在此基础上建立待评价事物与最佳事物的关联度。关联度系指待评价事物与最佳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大小的量度。关联度越大,该评价事物与最佳事物的关联程度亦越大。根据关联度大小,即可确定各项功能的权重系数。其具体过程如下。

(1)确定指标的特征量矩阵

设某工程共有m个方案组成的方案集记为Xi(i=1,2,…m),考虑了n个功能指标组成评判方案优劣的指标集,记为Xj(j=1,2,…n)。据此,可以得到m个方案的指标特征量矩阵(也称决策矩阵):

其中,定性指标可以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定量指标可以直接采用其实际指标量或货币值。

(2)确定相对理想方案(母序列)

相对理想方案是客观上可能出现的最好方案,是从m个投标方案中选出各个指标的最佳值。在评价指标中功能指标越大越好。设相对理想方案Xo的因素指标Xoj,且满足以下条件:硝=max[X1j,X2j

在求出功能评价系数和成本系数之后,就可以得出价值系数,从而进行方案评定与优化。由于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评标方法在对定量数据进行评价时可以做到完全无人为干预,充分利用已有的白化信息,因此这种方法更为精确有效。而且,利用灰色关联模型进行评标是从被评对象的各个指标中选取最优值为评价的标准,实质上是评价被评对象和此标准之间的距离,这样可以较好地排除数据的“灰色”成分。另一方面,这种方法在处理定性信息时仍需要通过专家形成量化数据(评分),因此对于这一部分信息仍无法避免人为因素影响。

二、案例分析

某开发公司的某幢公寓建设工程中,有4个设计方案。将公寓作为一种独立的“产品”进行功能定义和评价:F1平面布局;F2采光通风(包括保温,隔热,隔声),F3层高与层数,F4牢固耐久;F5“三防”(防火,防震和防空)设施。经有关专家对上述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论证,得到如下资料见表1。

(1)按照上节所讲的步骤,进行灰色关联分析计算各项功能的权重系数,如表2所示:

(3)同样,按照 灰色关联分析计算出各个方案的成本系数,如表3所示 :

(4)通过得,各方案得价值系数,如表4所示:

从表4中,可以看到C方案的价值系数最高,为最优方案。

(5)对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为控制工程造价和进一步降低费用,拟针对所选的最优设计方案的环境设计部分,以工程材料费为对象开展价值工程分析。将环境设计划分为4个功能项目,各功能项目平分值及其目前成本见表5。按限额设计要求目标成本应控制在12170元。

本案例按分析要点的思路以日照为例分析如下:

日照功能评分为11分,功能系数F为0.1170(11/94);目前成本为1520,成本系数C为O.1186(1520/12812);价值系数V=F/C=0.1170/0.1186=0.9865

由表6可以看出,通过对日照,绿化,噪声及卫生间距离四个方面的改进都可以降低成本。根据成本降低额的大小,功能改进顺序依次为:卫生间距离,绿化,噪声及日照。这样,目标成本额就控制到我们所需要的最低值水平(12170元)。

本文引入了模糊数学的灰色关联分析思想对价值工程法进行了改进。改良后的价值工程法,有效的避免了由于主观因素的弊端,可以使建筑产品的功能定义更合理。而且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同时,既可避免一味降低工程造价而导致对象功能水平偏低的现象,也可避免一味降低使用成本而导致功能水平偏高的现象,使工程造价、使用成本及建筑产品功能合理匹配,节约社会资源消耗。

参考文献:

[1]刘斯峰、郭天榜、党耀国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应用》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阮连法、温海珍:《模糊综合评价在工程投标报价中的应用》,《建筑经济》2002年第5期。

[3]刘贵文、沈岐平:《价值工程在我国建筑业中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价值工程》2001年第3期。

[4]谭春桥、张强:《模糊多属性决策的直觉模糊集方法》,《模糊系统与数学》2006年第20期。

第2篇:建设工程设计纠纷范文

关键字:建筑工程 结构设计风险分析 安全设计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风险分析。

在建筑工程结构的设计阶段存在一些风险的问题,要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就必须对此进行分析研究。首先,设计人员的职责上存在风险因素。就是从事建筑工程设计的本人由于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或者是设计的建筑物质量不过关,导致整个结构设计的不合理,影响工程的进度更甚者危害人们安全的问题出现。其次,整个结构设计的技术存在风险。如果设计人员所设计的方案不当,所使用的技术存在大的难度问题或者技术成熟度太低,都会影响到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建筑设计达到理想的效果。再次,就是整个设计最后的审核把关存在风险。建筑企业必须选择设计经验丰富、设计知识精湛的人员来做最后的设计审核人员,大大降低整个设计出现问题的可能性,降低设计不合理存在的风险,一定要把质量检查作为重中之重,保证整个建筑结构设计的风险达到最小。

二、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设计研究。

(1)安全设计的重要性。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安全性是任何建筑工程的施工标准,只有做到保证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我们才有理由和动力从事一切创造经济效益的活动,所以在整个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要严格贯彻“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原则,一定要把防止建筑物的损坏坍塌事故的出现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结构安全设计的核心,维护人们的生命安全。

(2)安全设计的隐患。在整个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很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就是建筑物抗震设计不足、建筑设计存在偷工减料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的四川、云南等地多发生地震灾害,太多地方的建筑物因为建筑结构设计的不合理或者施工不合格而在地震后坍塌严重,对人民健康造成巨大威胁。血的代价告诉我们,建筑者必须加强整个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设计,消除安全隐患问题,严谨出现设计人员为谋取暴利,减少施工钢材或者知识、技术水平不到位导致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现象的出现。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必须在整个设计中加强安全意识,加强重视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3)加强工程结构安全设计。首先,在整个复杂、精细的建筑工程设计中要投入更多的安全意识,设计人员要提高学习热情,加强设计专业技能的掌握,做到工程设计的每个步骤和细节都达到最好并且对工程实行成竹在胸。同时加强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多了解灾区震后建筑物问题,吸取教训,并且为自己的工程设计提供有力的指导。其次,一定要遵守设计的规范规定。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建筑结构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强制性的规范和规定纷纷出台,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守规定,设计过程以保证安全为核心,严禁出现违规设计的现象。最后,设计人员掌握整个设计的理念。设计人员要认真对待增强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设计的这一问题,分析到所有可能制约安全的因素并且多加研究和分析。要明确用合理、科学的技术和知识去增强整个设计的安全指数,并不是只一味增加有水泥量来保证安全性。设计人员要提升自己的设计理念,充实自己设计知识,设计出更多安全性高更耐久的建筑物。

三、建筑工程结构设计降低风险、提升安全性需要注意的问题。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降低风险、提升安全性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工作,建筑单位必须加强重视程度,在分析好设计的风险因素和不安全因素后,要做到设计的规范和安全性到位,设计出更多人们满意放心的建筑工程设计图。建筑工程结构设计降低风险、提升安全性还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保证建筑物结构的承载力够大和牢固性能够强。建筑物能够承载足够重力,就会降低事故的发生,如果牢固性很强,当建筑物局部出现破损时,会阻碍更大的损伤程度,这就能降低事故风险,提升安全性。第二,特殊部位设计要重点设计。建筑物结构的有些特殊重点位置一定要加强安全设计力度,比如说地基基础。地基的设计必须有设计人员足够的重视,它是建筑物安全的决定设计,要严格勘测施工地的地质、位置和施工条件。降低地基出现问题的危险,严禁出现后期地基坍塌倾斜、损坏等严重事故。设计人员一定要结合自己的设计经验和实地考察资料做出合理的地基设计,把相邻的建筑物的位置与高度都做出详细的了解,保证建筑地基的质量与安全。第三,加强建筑物的刚度设计。在建筑业快速发展下,楼层的高度逐日增加,这就给设计人员的结构设计安全增加了难度挑战。为了降低因楼层太高引起的事故风险,就必须在设计上考虑增加建筑物的刚度,防止楼层因为高度的原因增大了位移和重力。一般设计人员会重视到建筑物的刚柔度,在地质好的地段,建筑物设计的抗侧力的刚柔度就会柔和一点,这样不仅减小了地震的危害度还达到了设计经济的目的。

四、小结:以上对建筑工程设计的安全设计与风险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安全风险分析后需要注意的问题。用意就是加深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在人们心中的重视程度,提高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是整个建筑工程的灵魂,建筑工程者加强其中的安全设计与风险分析,不仅能够减少建筑的不安全事故发生,保证人民与施工队伍的生命财产安全,还能因为设计的质量提升减少工期、节约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这条生命线的推动下,我们相信我国的建筑工程无论是在外表美观还是在内部质量上,都会有大的提升和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1、陈海燕.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风险分析与规避措施.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第7期.

2、王声全. 论述如何控制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质量.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第11期.

第3篇:建设工程设计纠纷范文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课程设置;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TU-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5006004课程体系设置是教学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1]。按照教育部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落实“通识教育基础上宽口径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主动适应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加强教学体系建设,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有必要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科学分析、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设置。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系统工程理论中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很多学者对此方法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进行了积极有益的研究,张继东[2]利用AHP方法对7门课程进行了教学质量评价,并对课程综合排序,尹红莲[3]将AHP方法应用于高职实践课程体系的调整,李晨洋[4]基于AHP方法建立了土木工程专业多媒体教学课程的评价模型。

文章以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为研究对象,引入AHP多准则综合评价方法,建立课程体系层次结构模型,构造比较判断矩阵,得出各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权重系数,在课程评价指标定量化研究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 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针对一个复杂的多准则决策问题,将问题分解为一些组成因素,按照因素之间的隶属关系形成一个反映因素之间联系的递阶层次结构,把决策问题转化为最底层相对于最高层的重要性权重确定或优劣顺序排列问题[5]。由于其在处理复杂决策问题上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在经济、能源、运输、农业、教育、人才、医疗和环境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如下。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在深入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将有关的各个因素按照不同属性自上而下地分解成若干层次,同一层的诸因素从属于上一层的因素或对上层因素有影响,同时又支配下一层的因素或受到下层因素的作用。最上层为目标层,通常只有1个因素,最下层通常为方案或对象层,中间可以有一个或几个层次,通常为准则或指标层。

(2)构造成对比较矩阵。从层次结构模型的第2层开始,对从属于上一层每个因素的同一层诸因素,用成对比较法和1-9比较尺度构造成对比较阵,直到最下层。

(3)计算权重向量并作一致性检验。对每一个成对比较矩阵计算最大特征根及对应特征向量,利用一致性指标、随机一致性指标和一致性比率作一致性检验。若检验通过,特征向量(归一化后)即为权向量;若不通过,需重新构造成对比较阵。

(4)计算组合权向量并作组合一致性检验。计算最下层对目标的组合权向量,并根据公式组合一致性检验,若检验通过,则可按照组合权向量表示的结果进行决策,否则需要重新考虑模型或重新构造那些一致性比率较大的成对比较阵。

二、建工专业课程体系评价模型

根据“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构建原则,此次研究将建筑工程本科生课程分为四大模块:通识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类课程。其中,通识类课程由学校统一规划设置,包括思想政治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军事理论等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是指按学科大类培养要求所设置的课程,由学院统一规划,包括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建筑材料、土力学等课程。专业课程指按专业培养需要设置的课程,由系(教研室)统一规划,主要包括混凝土结构设计、抗震结构设计、高层结构设计、钢结构、建筑施工、建筑经济等课程。实践课程主要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实践环节。

(一)构建课程体系结构模型

目标层A,即此次研究的对象建筑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体系,图1中的最高层。

准则层B,准则层是衡量目标能否实现的标准,具体到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就是按照课程性质所分的4个模块:通识类课程B1、专业基础课程B2、专业课程B3及实践类课程B4。

方案层C,方案层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所设置的具体课程,此次研究选择了培养方案中主要的18门课程(C1~C18)。

图1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层次分析模型(二) 构造各层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是各元素针对上一层次某个因素建立起同一层任意两个因素之间比较的数据矩阵。通过征求同行专家及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意见,按照1-9标度评判准则,对相关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比较。

一级评价指标判断矩阵如表1所示。表1准则层判断矩阵

课程类型B1B2B3B4通识类课程B111/21/31/3专业基础课程B2211/21/2专业课程B33211实践类课程B43211A=11/21/31/3

211/21/2

3211

3211

CI=λmax-nn-1=4.010 4-44-1=0.003 5,

CR=CIRI=0.003 50.9=0.003 8

一致性检验通过。

各模块权重:

wA=0.109 10.189 10.350 90.350 9T。

通识类课程B1判断矩阵

表2B1判断矩阵 课程名称C1C2C3C4C5数学类课程C111735外语类课程C211735思想政治类C31/71/711/51/3计算机类课程C41/31/3513其他课程C51/51/531/31B1=11735

11735

1/71/711/51/3

1/31/3513

1/51/531/31

CI=λmax-nn-1=5.136 1-55-1=0.034 0,

CR=CIRI=0.034 01.12=0.030 4

一致性检验通过。

通识类课程中各门课程权重:

wB1=0.362 10.362 10.038 90.160 70.076 2T。

专业基础课程B2判断矩阵如表3所示。

表3B2判断矩阵课程名称C6C7C8C9结构力学C61235材料力学C71/2124理论力学C81/31/213其他专业基础课程C91/51/41/31B2=1235

1/2124

1/31/213

1/51/41/31

CI=λmax-nn-1=4.051 1-44-1=0.017 0,

CR=CIRI=0.017 00.9=0.018 9

一致性检验通过。

专业基础课程中各门课程权重:

wB2=0.472 90.284 40.169 90.072 9T。

专业课B3判断矩阵如表4所示。

表4B3判断矩阵课程名称C10C11C12C13C14混凝土结构设计C1011234抗震结构设计C1111234高层结构设计C121/21/2123钢结构C131/31/31/212其他专业课程C141/41/41/31/21B3=11234

11234

1/21/2123

1/31/31/212

1/41/41/31/21

CI=λmax-nn-1=5.036 4-55-1=0.009 1,

CR=CIRI=0.009 11.12=0.008 1

一致性检验通过。

专业课程中各门课程权重:

wB3=0.319 20.319 20.184 00.109 30.068 3T。

实践课程B4判断矩阵如表5所示。

表5B4判断矩阵课程名称C15C16C17C18认识实习C1511/21/21/5生产实习C162111/4毕业实习C172111/4毕业设计C185441B4=11/21/21/5

2111/4

2111/4

5441

CI=λmax-nn-1=4.027 7-44-1=0.009 2,

CR=CIRI=0.009 20.9=0.010 3

一致性检验通过。

实践课程中各门课程权重:

wB4=0.092 20.162 70.162 70.582 3T。

(三)结果分析

从单排序结果可以看出,在准则层的4大模块课程中,专业课程(0.350 9)与实践类课程(0.350 9)的重要性程度相当,随后是专业基础课程(0.189 1),通识类课程(0.189 1)。因此,今后在专业培养方案制定及教学工作中要重视专业课程及实践环节,体现专业特色及优势,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识类课程模块中,数学类课程(0.362 1)与外语类课程(0.362 1)是通识类课程的核心,也是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中,重要性程序排序为:结构力学(0.472 9)—材料力学(0.284 4)—理论力学(0.169 9)。三大力学课程是建筑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其中,结构力学又占有绝对的优势,是今后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需加强重视。

专业课程模块中,混凝土结构设计(0.319 2)与抗震结构设计(0.319 2)是培养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结构设计、结构计算能力的核心课程,其重要性得到了师生的广泛认可,同时,高层结构设计(0.184 0)与钢结构(0.109 3)也不应轻视。

实践类课程模块中,毕业设计(0.582 3)所占比重最大,是大学四年所学知识、能力的一个综合体现,也是能够展示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型的一个重要阶段,今后工作中要加强毕业设计环节,保证毕业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结语

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中心环节,文章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建筑工程专业课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构建判断矩阵确定了各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权重,对建筑工程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成果对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优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及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曲贵民,林莉,宋高嵩.土木工程专业平台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5):139-140.

[2] 张继东.AHP方法在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8,24(4): 82-84.

[3] 尹红莲,梁秋生,张本昌.基于AHP的高职实践课程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7,28(16):55-57.

[4] 李晨洋,刘东,王秋萍.基于AHP的土木工程决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76(2):218-220.

[5] 秦寿康.综合评价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Course arrangement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RU Zhonglia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454000, Henan Province, P. R. China)

第4篇:建设工程设计纠纷范文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框架结构; 结构设计

前言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梁和柱刚性连接的骨架所组成,框架的连接点是刚节点,是一个几何不变体。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抗震、抗风较好的结构体系,建筑平面布置灵活,使用空间大,延性较好易于满足建筑物设置大房间的要求,还可以减轻建筑物的重量,在现代工业与民用建筑中被广泛应用。

一、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设计中的问题分析

1、结构平面、竖向布置。梁、柱的截面尺寸的选择是框架结构设计的前提,除应满足规范所要求的取值范围,还应注意尽可能使柱的线刚度与梁的线刚度的比值大于 1,以达到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梁端形成塑性铰时,柱端处于非弹性工作状态而没有屈服,节点仍处于弹性工作阶段的目的,即规范所要求的“强柱弱梁强节点”。设计中应合理地布置抗侧力构件,减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不应在同一层同时改变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框架结构宜设计成双向梁柱刚架体系以承受纵横两个方向的地震作用或风荷载。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一向为刚架,另一向为铰接排架的结构体系。但在铰接排架方向应设置支撑或抗震墙,以保证结构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

2、框架柱配筋的调整。框架柱的配筋率一般都很低,有时电算结果为构造配筋,但是实际工程中应注意一些薄弱环节的配筋。因为在地震作用下的框架柱,尤其是角柱,所受的扭转剪力最大,同时又受双向弯矩作用,而横梁的约束又较小,工作状态下又处于双向偏心受压状态,所以其震害重于内柱。对于质量分布不均匀的框架尤为明显。因此,应选择最不利的方向进行框架计算。另外,也可分别从纵、横两个方向计算后比较同一侧面的配筋,取其较大值,并采用对称配筋的原则。为了满足框架柱在多种内力组合作用下其强度要求,在配筋计算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角柱、边柱及抗震墙端柱在地震作用组合下会产生偏心受拉时,其柱内纵筋应加强。二是框架柱的配筋可加强,满足概念设计中的强柱弱梁原则。框架柱的箍筋形式应选用菱形或井字形,以增强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三是对于二、三级框架的底层柱底和底部加强部位纵筋宜采用焊接,且当柱纵向钢筋的总配筋率超过 3%时,箍筋的直径不应小于 8,并应焊接。

二、计算简图的处理问题分析

1、处理原则。一般情况下,基础梁设置在基础高度范围内,作为基础的一部分,此时结构的底层计算高度应取基础顶面至一层楼板顶面的高度。基础梁仅考虑承担上部墙体荷载,构造满足普通梁的要求即可。当按规范要求需设置基础拉梁时,其断面和配筋可按构造设计,截面高度取柱中心距的1/12~1/18,纵向受力钢筋取所连接的柱子的最大轴力设计值的 10%作为拉力来计算。但是,当基础埋深过大时,为了减少底层的计算高度和底层的位移,设计者往往在±0.000 以下的某个适当位置设置基础拉梁。此时,基础拉梁应作为一层输入,底层计算高度应取基础顶面至基础拉梁顶面的高度,二层计算高度应取基础拉梁顶面至一层楼板顶面的高度。拉梁层无楼板,应开洞处理,并采用总刚分析方法进行计算。基础拉梁截面及配筋按实际计算结果采用。若因此造成底层框架柱形成短柱,应采取构造措施予以加强。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当框架结构的电梯井道采用钢筋混凝土井壁时(设计时应尽量避免),计算简图一定要按实际情况输入,否则可能会造成顶部框架柱设计不安全。

2、注意重点。抗震验算时应特别注意场地土类别。8 度超过 5 层有条件时,尽量加剪力墙,可大大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梁柱刚接体系,但也允许部分的框架梁搭在另一框架梁上。应加强垂直地震作用的设计,从震害分析,规范给出的垂直地震作用尚存异议。雨篷不得从填充墙内出挑。大跨度雨篷、阳台等处梁应考虑抗扭。框架梁、柱的混凝土等级宜相差一级。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梁或过梁等截面较大时,应验算构件的最小配筋率。出屋面的楼电梯间不得采用砖混结构。框架结构中的电梯井壁宜采用粘土砖砌筑,但不能采用砖墙承重。应采用每层的梁承托每层的墙体重量。梯井四角加构造柱,层高较高时宜在门洞上方位置加圈梁。因楼电梯间位置较偏,梯井采用混凝土墙时刚度很大,其他地方不加剪力墙,对梯井和整体结构都十分不利。建筑长度宜满足伸缩缝要求,否则应采取措施。如:增大配筋率、通长配筋、改善保温、铺设架空层、加后浇带等。当采用井字梁时,梁的自重大于板自重,梁自重不可忽略不计。周边一般加大截面的边梁。

三、梁的抗震策略分析

1、梁的配筋率。为了保证梁的变形能力,使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能使梁端截面的受压区相对高度满足以下要求:一级框架 0.25h0;二、三级框架 0.35h0,同时,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 2.5%。

2、梁的箍筋。为了保证梁有足够的延性,提高塑性铰区压区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值,并防止在塑性铰区内最终发生斜裂缝破坏,在梁端纵筋屈服范围内加密封闭式箍筋,对提高梁的变形能力十分有效。同时,为了防止压筋过早压曲,应严格遵照《抗震规范》限制箍筋的间距。

3、梁内纵筋锚固。在反复恒载作用下,在纵向钢筋埋入梁柱节点的相当长度范围内,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力将发生严重破坏。因此,应注意在地震作用下框架梁中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一般应比《结构规范》中所规定的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大。

四、柱的抗震策略分析

1、柱截面尺寸。柱的平均剪应力太大,会使柱产生脆性的剪切破坏。平均压应力或轴压比太大会使柱产生混凝土压碎破坏。为了使柱有足够的延性,柱截面尺寸应符合以下要求:柱截面的长边应小于柱净高的1/4,且柱截面的宽度不宜小于 300mm;当剪压比保持较低时,可获得较好的延性,为此柱端截面的平均剪应力一般宜小于 3N/mm。

2、柱纵向钢筋的配置。柱中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筋:为了保证柱有足够的延性,柱的最小配筋率必须满足《抗震规范》要求;纵向钢筋的接头,一级框架应采用焊接接头;二级宜采用焊接接头,而底层柱根应焊接;三级可采用搭接,而底层柱根宜焊接;直径大于 32mm 的钢筋必须采用焊接。在纵向钢筋连接区段内宜加密箍筋,防止纵向钢筋的压曲,增加粘结度。

3、柱的箍筋。在地震力的反复作用下,柱端钢筋保护层往往首先碎落。这时,如无足够的箍筋约束,纵筋就会向外膨曲,柱端破坏。箍筋对柱的核心混凝土起着有效的约束作用,提高配箍率可以显著提高受压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从而有效增加柱的延性。因此,设计人员应遵照《抗震规范》对框架柱的箍筋构造要求。

第5篇:建设工程设计纠纷范文

【关键词】建设工程;概预算问题;对策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对于建设工程概预算的管理而言,其实有着许多需要考虑的情况和方面,除了贯穿整个建设工程全过程概预算的主要阶段和方面的内容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纷繁复杂的特殊情况和意外事件等都能对建设工程概预算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一旦发生利益纠纷之类的情况时,更是对工程索赔等方面的概预算费用有着极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对于建设工程概预算的影响因素非常多,作为工程管理人员,就必须要结合工程概预算理论和项目实际情况来将建设工程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优化配置,以此来从根本上加强建设工程概预算的管理水平。本文基于我国建设工程概预算管理的现状,对建设工程概预算问题的对策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和探讨。

2 我国建设工程概预算管理的现状

2.1 我国建设工程概预算在施工准备阶段的管理现状

当前我国的建设工程概预算的管理大多还是采取阶段管理的模式,而对于整个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宏观综合管理还有所欠缺。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等往往都没有统一的建设工程概预算管理目标,也缺少相互沟通的规范机制,这就使得监理单位通常只能局限于建设工程实施阶段的概预算管理,而对于施工准备阶段的建设工程概预算缺乏管理力度。而设计单位虽然在施工准备阶段也会进行建设工程概预算等方面的相关工作,但是由于当前体制的缺陷和约束机制的缺失,使得设计单位通常对于建设工程概预算的管理过于保守,从而造成投资额居高不下。

2.2 我国建设工程概预算在施工招投标阶段的管理现状

当前我国始终没能将限额设计进行全面有效的推广,这也使得设计工作无法受到应有的关注和约束,尤其是建设单位大都没有相应的概念去采取有关措施督促设计单位进行设计的精品化和限额化。甚至有许多建设工程在施工准备阶段都没有进行招标和设计方案优选等工作。而不少设计单位的自身管理体制也不够完善,精品意识极度缺乏,往往只是一味地追求设计任务的工作量及其经济效益。另外,在当前的施工单位招标管理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在编制标书和投标报价的过程中,对建设工程预算概预算进行恶意的打压或抬高,从而使得部分建设项目的工程概预算与正常的市场价格有所偏离,扰乱了工程市场的正常运转。

2.3 我国建设工程概预算在施工实施阶段的管理现状

从理论上来说,建设工程项目在历经了严格的项目可行性研究以及投资限额等审批程序之后,其在实施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只要做好精心的准备,并予以科学有效的组织与监控,则建设工程概预算实际上所发生的额度就应当可以管理在决策所需的限额以内。然而事实上当前我国的许多建设单位往往都是急于建设项目的开工,而缺乏许多必要的施工准备,尤其是对于投资额度的限制、建设标准的确定、设计深度的要求以及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的完善都缺乏严格的把关,从而导致建设工程一边进行施工一边进行设计变更,甚至在建设工程过程中想到什么就改什么,想改就改,一改再改,而对设计变更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却缺乏科学有效的技术监督和经济审核,对于设计变更所造成的损失也没有明确的责任追究制度。

3 建设工程概预算管理问题的对策

3.1 建设工程概预算在施工准备阶段的设计优化策略

设计是建设项目由计划变为现实的工作阶段。除项目决策之外,设计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加强对设计单位设计图纸质量的外部监督与审查。充分发挥图纸审查中心的职能作用,审查、监督设计质量。其次,规范设计概算办法。确立设计概算须经过工程标准定额概预算管理站和建行等全面审定,以确定的投资限额作为取费基数,这样可去除人为扩大设计规模的费用。再次,制订设计奖惩制度。设计图纸被确认为优秀设计的应给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实施奖励。最后,制订限额设计标准。限额设计是工程建设过程中有效的管理方法,也是管理投资规模的有效措施之一。

3.2 建设工程概预算在施工招投标阶段的公正公开策略

工程招标投标包括设备、材料采购招投标和施工招投标两个方面,通过招投标建设单位选择施工单位或材料供应商,这对项目投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确定合理的分标方案。合理分标不仅可以减少各标段的交叉纠纷事件,还可以减少临时场地的分配问题以及临时设施费用和工程费用的增加。其次,确定合理的限价。在通过技术标评审的各投标单位中,应选择最低合理价的投标单位为中标单位。再次,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这就要求首先工程量清单的项目应尽量详细,其次招标阶段的招标图纸应尽量深化,最后合同条款应尽量详实全面。

3.3 建设工程概预算在施工实施阶段的现场管理策略

在建设工程实施阶段,概预算管理同样不容忽视。建设工程实施阶段是项目产品的形成阶段,对建设施工概预算管理来说也是最难、最复杂的阶段。首先,减少工程索赔的费用。要避免工程索赔的发生,就必须聘用一些懂技术和概预算,懂合同的专业人员,制定一系列应对索赔的条例,从而减少索赔的费用支出,减少施工期的费用增加。其次,合理处理“质量,进度,投资”三者关系。一方面制定合理的进度安排,能减少类似于“施工赶工费”之类额外费用的增加;另一方面质量是工程发挥效益的保障,如果一味为减少投资而影响工程质量,则会缩短其使用寿命,还会增加返修的费用,使得投资增加。再次,降低材料概预算。而材料概预算的有效管理,集中反映在对材料的价格和用量的管理上。

4 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概预算是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的综合反映,而对建设工程概预算的合理确定以及科学有效的管理,则是优化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从定义上来看,建设工程概预算指的是一项建设工程预计所需的开支或者实际发生的开支的费用总和。由此可见,建设工程概预算的管理是一项具有很强技术性和专业性的工作,且建设工程概预算的管理贯穿于整个建设工程的全过程当中。因此,怎样对建设工程概预算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使得建设工程概预算的增幅管理在合理可控的范围之内,是摆在所有施工单位及其工程管理人员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王政. 建筑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11(03).

[2]薛依东. 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中的造价控制[J]. 中国建设信息,2006(13).

[3]王芬. 土建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8).

[4]纪淑英. 试论建筑工程造价中的管理与控制[J].Modern Economic Information,2011(01).

第6篇:建设工程设计纠纷范文

焊接;特性;管道;技术

1.高压缓冲器的焊接技术

高压缓冲器一般由两个冲压半球和数根丝头接管组装焊接而成,直径600mm,壁厚42mm,材质为16MnR,设计压力34.3Mpa,设计温度150℃,工作介质为H2、N2,是Ⅲ类压力容器,焊接质量要求严格,其中A、B类接头100%RT检验,按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执行,Ⅱ级合格,C、D类焊接接头进行MT或PT检测Ⅰ级合格,容器按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制造检验与验收。

A.焊接特性

在制订焊接工艺前,对16MnR的焊接特性和缓冲器的焊接特点进行详细的理论分析和研究。根据IIW推荐的碳当量计算法,16MnR的CE值较小(0.29%),其材质的可焊性较好。但是,由于16MnR含有少量合金元素,其淬硬倾向较低碳钢要大。在焊接16MnR时,一般情况下,不会产生裂纹。但是,在低温环境、或在大刚性和钢板厚度较大(>25mm)时焊接,因冷却速度过快而出现马氏体组织,增大了冷裂倾向,产生热裂纹。

B.缓冲器的焊接特点

缓冲器的结构为球体,直径小(D=600mm)、壁厚大(=42mm),焊缝形式为对接和对接=角接,坡口深而窄,焊接工作量大,如果整体组装后焊接,焊接过程中,容易产生夹渣(或未熔合)、气孔和裂纹等缺陷,一旦造成焊缝返修,经济损失严重。对拟定的焊接工艺,经模拟焊接和工艺评定合格后,根据容器组装后的实际情况,稍加修改并应用于焊接生产中。

2.管道焊接

A.管道建设特点对焊接设备应用的影响

管道建设属于典型的野外施工作业,其作业点沿着管道的走向不断迁移,焊接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而采用流水作业或单兵作业的方式,更为这种模式的推进带来了困难。因此,焊接设备也需要随着作业地点的改变而来断移动,这就对焊接设备的质量、体积、抗震等方面有所要求。

在不同地形地貌、不同气候条件,不同管径、不同壁厚和不同旗工技术能力等条件下,对管道施工要采取的焊接工艺选择是不一样的。现场应用的焊接设备应能够适应上述一种或多种焊接工艺。

所要焊接的钢管是水平固定的,管道焊接施工都是全位置的焊接操作。这对焊接设备、焊接材料和焊工操作水平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焊接人员以更高的水平和更精细的焊接耐心。为提高建设速度,需要尽量缩短管口组对和根部焊接的时间。即在前一道焊口完成根部焊接进行热焊的同时,进行下一道焊口的管口组对,这样做可以提高效率,但是管子不能稳定地固定,会产生一定的附加应力.

B.焊接工艺的确定和技术标准

打底焊工艺。使用纤维素焊条手工焊纤维素下向焊焊条的药皮中含有质量分数为30%~50%的有机物、纤维素,具有极强的造气功能,焊接时在电弧热的作用下可以分解出大量的CO和CO2气体,在保护电弧和熔池金属的同时,显著增加了电弧吹力,保证了熔滴在全位置焊接时向熔池的稳定过渡,还可阻止铁水和液态熔渣的下淌,同时还有较大的熔透能力和优异的填充间隙性能,对管子的对口间隙要求不很严格,焊缝背面成形好,气孔敏感性小,容易获得高质量的焊缝,因此特别适合打底焊。

填充、盖面焊工艺。使用铁粉低氢型焊条手工焊使用铁粉低氢型向下焊条进行填充、盖面焊无论在国内和国外都有许多成功的范例,其灵活简便、适应性强的优点在我国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条件下,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特别是近年来焊条工艺性能的改进,其熔敷效率、力学性能指标等均能满足当今管道建设的需要,在焊接自动化率要求不高的场合是十分适用的。

3.焊接的技术标准

A.接管的焊接

施焊前要对坡口进行预热,当温度达到(100~150)℃时,才能开始焊接。GTAW打底时,电弧应对准接管一侧稍加稳弧,适当添加焊丝,防止产生裂纹。

B.环缝的焊接

接管焊接完毕,并检验合格后,在两个半球上,按与环缝截面相垂直的轴线上分别焊接一根2的管子,架空一定高度,使整条环缝都能处于转动焊位置,再按焊序进行焊接。因GTAW焊层薄,为防止烧穿,用3.2mm焊条焊第2层,电流不要太大,层间温度不能低于预热温度。第3、4层焊道宽度适中,在坡口两侧稍做稳弧,注意焊条角度,选择合适的焊接参数。第5~10层,采用一层两道的排焊方法。

C.焊接合龙的要求

合拢不能使用管端坡口整形机来加工坡口,还要对钢管进行切断并在切断钢管的同时加工出坡口。大直径钢管火焰自动切割机保留了火焰切割使用方便的特点,舍弃了磁性行走轮而用带形轨道,同时该机还具有自动补偿管径误差和椭圆误差的特点,已在西气东输工程中被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实用推广价值。

4.焊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

对拟定的焊接工艺,经模拟焊接和工艺评定合格后,根据容器组装后的实际情况,稍加修改并应用于焊接生产中。

A.焊接方法

根据缓冲器的焊接特点和质量要求,通过对其他焊接方法的比较,选用GTAW=SMAW的组合焊接工艺方法,接管与球体角焊缝在环缝组对前焊接,并采用双面焊,环缝采用单面焊。

B.焊接设备

美国Mailler.602型焊机、GTAW=SMAW两用直流电源、威尔斯通水冷GTAW焊炬、氧一乙炔火焰预热工具、红外线温度检测仪。

C.焊接材料

根据16MnR的焊接特性,遵照焊缝强度等于或稍高于母材的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条的选用原则,选择如下:

GTAW:焊丝H10Mnsi直径2.5mm,铈钨棒3mm,Ar气纯度99.98%,长型号喷嘴;SMAW:E5015,3.2mm和4mm,烘烤温度(350~450)℃,保温时间(1~2)h。

D.坡口型式和加工方法

缓冲器直径小、壁厚大,球体环缝只能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形的工艺,而两个半球上的接管可以进行双面焊后再组装。

E.焊接工艺参数

为了降低冷却速度,防止冷裂纹和夹渣的产生,考虑施工季节的环境温度(20℃)、球体组装后刚度增加和预热使焊工劳动条件恶化的原因,焊前预热温度选择(100~150)℃。

5.焊接施工的质量控制

首先对焊接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特种岗位的操作人员,实行资质审查和管理。人是施工的主体,是油田设施保

下转第022页

上接第126页

证施工质量的直接创造者,人员素质的高低和质量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的优劣,只有经过对施工队伍的资质和管理水平、技术措施进行事前的严格审查把关,符合条件的方可进场作业。对于关键岗位、特种岗位和特殊专业上的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由油田行政主管部门签发的上岗证,都必须持有效上岗证件,方准上岗操作。

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配件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原料、配件必须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7篇:建设工程设计纠纷范文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方案;软件工程

中图分类号:TP311

在校大学生在学习过计算机基本知识和编程基础后需要进行开发系统的练习,但没学习过软件工程知识使他们在实践开发中问题重重。教学设计者必须先了解这些学习者的基本情况,教学设计者们就可以根据该学习类型的内部过程合理地规划教学的过程和活动,根据学习者学习后的表现对教学目标进行检测,科学的教学设计分析是好的教学的重要基础[1]。

1 本教学设计方案的必要性

针对上述问题,为便于以后的开发,学生们系统掌握软件工程知识很有必要,让学习者规范对这部分内容的认识,清楚明白学习本内容后能做什么,明确本部分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知识使学习者熟练掌握可行性分析研究过程。教学目的总的来说是培养软件开发人员,使他们具备软件分析工作的基本能力,具体来讲:首先掌握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以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格式、书写,这是入门技能;其次熟悉系统流程图的画法,并能描述系统业务,这是知识技能流程图;了解成本/效益分析技术,这是从属技能;以分析,编写文档为基础,熟悉项目开发计划的内容,这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2]。

2 实施过程

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还要确定为了实现目的人们需要按部就班做什么。对本部分课程进行教学系统化设计,本教学案例的教学目的属于智慧技能学习结果类型。具体分析如下:

2.1 学习者分析。此设计阶段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定参加教学的人群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目标人群已经具备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应首先用过去所学的相关知识来解释现在所学的内容,让他们在先前理解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知识结构[3]。采用有效、直观的方法增加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学习者的分析来确定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图1。

2.2 编写绩效目标。绩效目标是学习者学习完教师的教学内容后能够具体掌握了什么内容并且清楚自己能够做什么的具体描述。主要包括如下几点:第一、理论知识的认知和学习,在本案例中主要指让学习者加深对软件工程化思想的认识;第二、案例讲解,即培养学习者学会如何就一个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思路并制定解决方案,最后加以实现;第三、搜集材料,分析材料,锻炼学习者搜集试验数据、论证材料、计算图表、附图等的能力,以增强可行性报告的说服力;第四、练习实践,为学习者创造一个机会,使之能获得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为接下来的软件设计做好准备。

2.3 开发教学策略。要进行这部分学习,我们首先要认清几个问题,帮助学习者理清思路,做以下几点工作:(1)让学习者加深对软件工程化思想的认识;(2)培养学习者学会如何就一个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思路并制定解决方案;(3)锻炼学习者搜集试验数据、论证材料、计算图表、附图等的能力,增强报告的说服力;(4)为学习者创造机会,使他们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为接下来的软件设计做准备[4] [5]。

3 设计实施教学的形成性评价

对做出的教学策略进行形成性评价的一个主要目的是确定这些材料是不是适合于学习者学习,另一个目的就是要找出该材料需要增删的地方,以及教学步骤中需要变动的地方,主要体现在知识技能和群体协作两大方面,知识技能包括对基础知识的认识、流程图画法和建议方案,群体协作包括态度、小组成员的协作能力及应用能力等[6]:

得到分析结果之后,我们进行教学修改。修改教学部分即是根据整理好的形成性评价的材料和数据,找出在教学材料和教师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包括对前侧和后侧数据及材料的分析归纳,及对学习者的进一步认识和分析,具体分析如图2。

4 结束语

经过以上过程的分析,我们要决定是否继续采用当前所用的教学材料,这也是我们对要实施的教学进行总结性评价的阶段,或者要采用修改过后的可能满足教学需求的材料。通过本部分的教学活动,学习者基本掌握了以下几方面,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策略能够引发并维持学习者的注意力,学习者能够培养起自己足够的自信心,从学习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满足感,能够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并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实际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盛群力.教学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吕云翔.软件工程课程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张海藩.软件工程[M].清华大学版社,2009.

[5]刘名卓,赵娜.网络教学设计样式的研究与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3..

[6]那一沙,袁玫,吴子东.教学设计研究综述[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3.

第8篇:建设工程设计纠纷范文

【关键词】工程造价;纠纷; 处理

前言

我国的工程造价,是“按照确定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功能要求和使用要求等将工程项目全部建成并验收合格交付使用所需的全部费用”。由于从项目筹建开始直至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全程中,正确的项目决策、完整的工程设计将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精确计价。在招标投标、合同签订及项目施工阶段,由于受地质条件、施工条件、工程变更、设计变更等多因素的影响,实际工程造价与招投标合同价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与合同约定的风险范围及风险以外的合理分摊存在矛盾。其突出的矛盾体现在工程费用签证和竣工结算,合同双方对合同约定计价条款理解意见不一,争执不下,使一些迟而不决的矛盾演变成了纠纷。此类若不加防范,不能合情处理,则不仅可能影响工程的合理计价,还将给社会留下不安定隐患。

一、正确的项目投资决策、整体深度的工程设计,是精确项目投资估算和施工图预算编制、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根本:

每一项工程项目建设的成败,源于正确的项目投资决策。项目决策正确,意味着对项目建设做出科学的决断,对项目建设标准、建设地点选择、工艺评选、设备选型等直接与工程造价有重大影响的投资行动优选出最佳方案,为建设项目前期预测和合理估算工程造价及在实施最优投资方案过程中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奠定基础。与此同时,为后续的工程设计质量提升、保证设计的整体性、整体深度要求创造条件。可以肯定,一项能够满足施工图预算编制、建筑工程施工和安装要求的具有整体深度的工程施工图设计,一定有利合理、精确工程计价及在关键的施工阶段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有效预防项目施工期及竣工结算矛盾或合同纠纷的产生。

二、合理确定招标控制价与合同总价,严格执行风险共存,合理分摊原则,加强工程造价实时风险监控,防患纠纷未然:

1.施工图预算作为建设工程建设程序中一个重要的技术经济文件,在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投资方控制造价、确定工程招标控制价、拨付工程款及办理工程价款结算的依据,也是施工企业投标时报价的依据,是建设工程预算包干的依据和签订施工合同的主要内容。由此可见,合理的招标控制价与施工合同总价源于客观正确的施工图预算,施工图则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基本依据。编制施工图预算既要严格遵守国家计价法规、政策,还须系统熟悉施工图,熟悉标准图及设计变更等与工程计价有关的文件;还应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因素,全面收集基础资料,撑握当时、当地的人、材、机市场行情,严格按图计量,按实际价格水平同时考虑一定范围的风险计价,才能真实、完整地确定工程造价,为审定招标控制价提供可靠保障,也为施工企业投标报价和最终形成合理的合同总价创造条件,从根源上消除合同纠纷隐患。

2.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建设工程的主要合同之一,是依据我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在建设项目完成招投标活动后,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的书面合同。合同的主要实质性内容是合同约定的包括工期、质量、计价方式选择,合同风险范围、风险分摊原则及价款调整办法等条款。这些正是在履行合同约定义务中涉及投资控制、合同双方利益等最容易发生纠纷的核心。对此,招标人在审定招标文件、投标人投标报价及在合同签约中,均应严格遵照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及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要求,规范招投标及工程计价行为。要坚决遏制那些以低价中标、高价索赔手段承揽工程以及招标人和中标人在合同签约后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等最容易制造合同纠纷的不法行为。对合同类型选择,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客观地选择约定。除一些规模较小、工程量不大、工期较短、技术不太复杂、风险较小的项目可采用总价合同外,对工期较长、项目的复杂程度较高、单项工程项目设计或地质条件不太明确、或单项工程的分类己详细明确,但实际工程量与预计工程量可能有较大出入时,则应优先选择单价合同,以利于风险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分摊及规避合同纠纷风险。

三、严谨执行工程造价计价政策,严格依据合同约定的价款结算条款办理竣工结算,恰当处置各类不同性质的合同纠纷:

1.对于在工程计价与价款结算中产生的与计价政策有关的合同纠纷,必须在合同约定的框架内,以现行的国家或省、市造价管理部门出台的各项计价政策为准则,耐心做好各阶段、各项计价政策调整的宣传、解释,区分各类不同性质的纠纷,按章、按规范予以处理。对于明文规定的、有明确执行起始期限的材料价格、预算工资单价等调整,必须严谨执行标准予以增/减调整。对于需分段调整、或应予加权平均、或须由合同双方协商确定的调整项目,更应不厌其详,组织落实计价政策,逐一落实调整。

2.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及投标报价中,各机构的造价从业人员应高度重视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描述的重要性,按照规范附录中规定的项目特征,结合拟建工程项目的实际予以描术。对于涉及分部分项清单项目实质内容的项目特征,应予详细而准确的表述和说明,为准确的确定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提供保障。防止任何因项目特征描述不具体、特征不清、界限不明而导致在评标时难以合理的评定中标价;在施工合同履约过程中产生更改,引起分歧,导致索赔;在竣工结算时,引起争议、纠纷等情况的发生。

3.对不可预见、不能确定的工程合同价款调价因素,这就需要造价咨询企业或各造价从业人员在工程项目建设期实施全程造价管理中,实施跟踪服务,及时收集和积累不可预见、不确定调价因素的笫一手资料,为预防和处理工程价款调整时可能产生的纠纷提供证据。发现问题不回避,应及时汇同参建各方商讨问题,分析确定价款调整办法并形成文件,争取主动,合理调整和控制工程价款,有效化解矛盾。及时反馈信息,不断总结,为处理今后类似案例积累经验。

4.工程建设所需的主要建筑材料价格大幅异常波动将明显影响工程造价,同时也是工程价款与合同纠纷的主要因素之一。对这类合同纠纷的处理,工程施工发、承包双方首先应在招投标和施工合同签订过程中,应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明确各方承担风险影响的原则。合同条款中对承担风险的范围及幅度以及超出约定范围和幅度的调整办法应予重点明确约定;对发生工程价款纠纷的解决办法应予明确。合同中未约定材料价格风险控制条款的,应由合同双方依照省、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关系加强建筑材料价格风险控制的指导意见,根据建材市场实际的价格行情,经过协商,达成一致,及时签订补充协议并到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调整工程造价。主要建材差价应以工程所在地造价管理部门的材料指导价或以双方确认的市场信息价为基准,以施工期同类材料加权平均价格与合同工程基准期价格的差额为调整差价。避免合同纠纷的生成和有效处理合同纠纷。

5.由于工程建设受自然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项目的实际情况与项目招标投标时的情况相比,因发包人对工程有新的要求、修改项目计划、削减预算或因环境变化、或设计错误等原因对原设计图纸作修改而形成设计变更,导致工程量及工程价款变动,在合同价款结算调整时,因变更签证不完整、不明确或合同各方利益目的不同而为此产生矛盾或纠纷。这类合同价款结算纠纷,具体体现为该不该增/减调整、执行哪一标准调整等多个方面。对这类问题,除了建设方、设计方加强深化施工图设计、完善合同管理以外,发、承包双方均应高度重视变更签证管理,凡涉及价款调整的签证,必须按规范要求的程序办理变更签证。调价依据应完备,变更内容及工程量计算要完整正确,应明确变更工程价款调整方法、索赔方式、时限要求及金额支付方式等约定,各方签证手续齐全,以防产生价款结算纠纷。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关工程计价与合同纠纷,只要工程项目的参建各方均加以高度重视,全方位积极加以防范,以法律法规、规范和有关计价规定规范各自的计价行为,严格执行计价规范,在不影响工程合理计价,尽可能不伤及合同主体各方利益的原则下,积极、务实面对各类计价矛盾和合理化解纠纷,是完全可以有所作为的。这也将有力维护发、承包各方利益,有效控制建设投资,为创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发挥积极作用。

第9篇:建设工程设计纠纷范文

【关键词】合同;造价纠纷;处理

前言

目前,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建设工程项目的量与规模均发生了质的变化,快速向高大方向发展。随之产生的围绕工程造价计价方面的矛盾或纠纷随处可见。究其原因,几乎无一不与工程合同管理有关。工程造价作为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重要组成内容,正是以合同约定为依据而实施计价管理的。全面贯彻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旨在将工程计价融入市场竞争机,使之更有助于工程计价控制,有利于维护项目参建各方的合法权益,真正提升工程建设效益。与此同时,对工程施工合同及合同管理提出了更为严密的要求。从拟定合同条款、合同签订至合同执行,实施全过程跟踪管理,才能为实施工程造价管理,消除造价纠纷创造条件,确保高效完成各项工程建设任务。

一、紧抓工程合同管理,以有效管理工程造价

建设工程造价,对于某个工程项目而言,是指将工程项目全部建成,在建设期预计或实际支出的建设费用。包括设备和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和建设期利息。而本文所说的工程造价,不论对于建设方或是施工方,主要指建安工程造价。其中,工程的承包价则集中于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签约过程中形成与确定。在工程招标与评标活动中,无论采取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还是选择综合评估法评标,都将围绕工程造价展开,选择满足招标文件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和实质性要求的合理中标价为合同价载入建设工程合同,确认了某工程最原始的工程造价根据。工程合同所涵盖的工程计价方法、工程价款拨付、调整与竣工结算等全部的管理内容,形成了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计价的重要法理依据,支撑后续施工全过程的计价管理。对控制工程造价、迅速有效地解决计价纠纷,均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作为发承包人为完成约定的建安工程产品、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经济合同,其主要内容是约定工程合同价款。合同条款是招标文件的核心内容,攸关合同主体各方利益,招标人在拟定招标文件中必须高度重视合同条款的编制质量,充分满足我国现行招标投标法、清单计价规范等法规要求,按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依照各工程的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合同类型。发承包人应结合工程实际、自身条件及市场因素,本着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等原则,以严谨、周密的作风,重点商量约定涉及工程造价的计量计价、工程计价定额、合同综合单价调整、设备材料价差调整、变更签证、调整结算等最易产生争议或纠纷的条款,明确约定计价调整范围和调整办法,明示承包双方各自应承担的风险范围与风险比例,在合同专用条款中一一载明,以加大合同的可操作性。而不能掉以模糊,给执行合同增加难度。不得隐含索赔条件或隐藏漏洞。不得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协议或违背中标人意愿的合同,从源头上杜绝纠纷隐患。约束承包双方各尽其责,确保工程合同的有效实施。

二、避免或減少造价纠纷,完善合同管理是关键,

承包双方在签订合同前,对合同条款的酝酿、洽商等准备工作是确保合同内容的完整和有效履行的基础。但是,由于受工程建设项目所具有的施工周期长、环境地质条件差、施工工艺复杂、施工材料多样等特性以及市场因素影响,势必给工程合同管理带来挑战。当原有的一些合同条款与工程计价实际需要不相适用、或意愿表达有差异,在执行计价过程中可能存在争议时,则应结合原合同条件进行补充或调整,以进一步完善合同,深化合同管理,避免因合同管理缺失而引起造价纠纷。

由于原合同条款不足或疏漏、前后不一致或因工程项目变更调整等原因导致同一合同条款有不同的解释,将影响造价控制或工程计价并可能产生纠纷的,合同管理方可以启动合同动态管理程序,及时汇同合同当事各方沟通协调,在原合同框架内,结合实际,根据需要,采取补充合同、协议或会议纪要、说明等措施延伸合同内涵,逐步充实合同和完善合同管理,对最大限度避免或减少合同管理难或执行合同难的问题与计价纠纷,是十分紧迫和需要的。对合同条件的适时调整充实,同吋也兼顾扩展控制工程造价及计价依据的完备性,更有利于日后的相关计价纠纷处理。

三、充分依据合同约定,合理处理好造价纠纷

工程合同管理,其主要职能是约束合同当事人各方的经济行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最大化。其中,根据合同约定条款,妥善处理工程项目建设中产生的各类工程计价争议,是合同管理服务于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近年来,我国致力贯彻执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实施了以工程量清单计价为主要的工程计价办法改革。按计价规范的解释,工程量清单应依据: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依据和办法;建设工程设计文件、有关标准、规范、招标文件及其补充;施工现场情况、工程特点、施工方案等相关资料编制。“工程量清单必须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其准确性和完整性由招标人负责”。而对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无论是招标人编制的招标控制价格还是投标人投标报价,均应根据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和有关要求,结合相应计价依据进行编制,且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采用综合单价计价。综合单价包括了每个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或措施项目所需的除规定费用和税金以外的全部费用,同时包含一定范围内的风险。在清单计价规范“工程合同价款的约定”条款规定: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宜采用单价合同形式。即合同约定的工程价款包含的清单项目综合单价在约定条件内固定不调整,而在约定条件外允许调整,但调整方式、方法应在合同中约定。这就是说,对于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准确、完整的工程量清单是投标人准确合理投标报价的基础,投标报价的重点是清单项目综合单价的确定。完整合理确定综合单价的前提是严格执行计价规范、正确描述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我们根据清单项目特征进行列项组价,再回过头来复核清单项目特征,确认综合单价完整组成。如果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描述不清甚至漏项,错误,就必定引起施工过程中的更改,都会引起争议,产生计价纠纷。因此,完整准确的清单项目综合单价才是最终形成合同协议书签订时的合同单价,它在合同约定内是固定的。

当然,清单的准确、完整性责任在于招标人。而在清单项目综合单价组价中产生漏项甚至错误的责任则在投标人了。划清了责任,才能积极消除纠纷隐患,有效管控计价纠纷。分清是非,得以妥善外理分歧或纠纷。

(二)、在工程合同管理中,另一最容易引起计价争议的表现为如何合理分摊价格风险和执行风险比例。现以材料、设备采购为例,材料和设备采购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大,其比重约占工程造价的60%—70%。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于钢材、水泥、砂石等用材份额大,价格高昂、主要受市场物价波动导致的价格风险,按照风险共担和合理分摊原则,由发承包双方根据工程项目特点,结合施工阶段实际来商定各自应承担的风险内容及其风险范围或幅度,在合同中界定和明确,而不能要求所有风险都有承包人承担或承担无限度风险。业主与承包商均应密切关注市场行情,及时掌握最新的施工情况和材料价格走势,结合分析已有的价格资料积累或同类工程价格管理信息,对材料。设备采购予以准确合理定价。同时通过跟踪服务,约法三章等措施,规范合同管理不留活口。着力扼制有约不遵、有法不依的行为,杜绝工程计价争议苗头,控制工程造价。

(三)、在工程实施阶段,由于工程变更而导致变更签证或索赔,是最常见、最容易产生计价纠纷的突出因素。有变更必有签证,必然产生索赔。索赔主要为工期、费用两个方面。无论设计变更或其他变更,必然影响工程造价的相应变化。由于变更工程计量和计价方式多为业主和承包人的争议焦点,在此,笔者以为,为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积极防止发生计价纠纷,应当在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上下功夫,增强变更事件预测控制。从深入细化施工图设计着手,力求施工过程中对工程项目内容少变更甚至不变更,更要防止盲目变更。对发生了的变更应当迅速落实变更指令,缩小因工程变更而造成的损失。在合同中,应对可能发生的变更,详细而明确载明变更的计价方法、定价原则、取费标准等内容,并界定变更责任,强化合同约定管理,预防产生扯皮或争议。对于影响不大且变动价款数额较小的项目变更,可经发、承包双方协商签证,快速处理争议;而对于影响工程计价较大的变更,如建筑结构变更,还需经过设计方的书面确认后,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和相关约定,由甲乙双方协商落实工程价款变更。

由于设计变更或其他变更而产生的索赔。必须查明索赔性质。索赔责任,通过合同约定的有关条款理赔。在实际工作中,“索赔”是双向的。在我国《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的通同合同条款中的索赔既包括承包人向发包人的索赔,也包括发包人向承包人的索赔。对于非自身原因或过错而造成的工期延误、费用损失,理应向责任方提出要求补偿损失的权利要求。这也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的环节,必须对索赔和反索赔进行研究,将索赔条件写入合同,支撑具备正当索赔理由的索赔纠纷事件获取充足证据得以合理处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合同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工程造价。而有效实施工程价款计价管理,防止计价过程中产生计价纠纷与合理处理计价纠纷的基础在于高效的工程合同管理。工程合同管理同样是一把多刃剑,只有强化和完善合同管理,不断总结积累,丰富管理经验,才能为控制建设投资,扶正工程计价秩序、避免或降低造价纠纷直接、及时提供充足的法理依据,通过协商、调解等办法妥善解决计价纠纷。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安定,为工程项目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