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的滋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观照有清一代,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制度化保障是科举,士子在科试通过后,将被授予科名,只有在此时,儒学知识才转化为文化资本,因为获取科名意味着成为绅士,或者进一步拥有官职,即使只是成为下层乡村绅士,也会拥有以科名为倚恃获得的许多特权。换句话说,绅士可以把代表着其拥有儒学知识的科名作一种资本来实现与其他资本的交换。比如经济上的偷漏赋税、霸占田产等;政治上干预司法权力;同时乡村绅士在教化、伦理上拥有一种公认的社会威望。[2]
前,由科名承认的传统文化资本一直处于独尊地位。虽然历次科试内容都会有所不同,但其重点一直未离儒家经典。近代以后,传统资本开始受到愈来愈强劲的冲击,这主要表现为西学作为一种新文化资源与传统文化资源一起参与向文化资本的转化,而且其所占比例呈现着愈来愈大的趋势,从而使传统文化资本的交换价值受到公开的质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传统文化资本在近代开始走向陨落。由于传统文化资本的获得与科举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传统文化资本的陨落与废科的方向是一致的,但却因其有着比废科这种纯制度上的变更更广泛的思想文化价值认同上的内涵而具有滞后性,也因此,即使在1905年废科后,科名奖励制度却持续到1911年。人们对科名深深的眷恋,使传统文化资本的陨落过程非常漫长。而成规模的冲击是从洋务派的新式取才实践开始的。
一
洋务派的取才有了显然不同于以往的新标准。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指导思想,而中学与西学的体用结合可以用来笼统概括洋务派的取才标准。其显着的特征是注重实用,这不仅表现在其对西学的选择利用上,也表现在对中学的规定上,并贯穿于其认为人才所应具备的整体知识结构中。
中学作为洋务派强调为体的素质,却并非简单地对儒学的概指。对“中学”的遣词,洋务派官僚论说不一,最为常见的是“道”、“伦常名教”等。如冯桂芬说:“诸国同时并域,独能自致富强,岂非相类而易行之尤大彰明较着者,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又善哉!”[3]薛福成的卫道论:“今诚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俾西人不敢蔑视中华。”[4]王韬则认为:“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5]但从他们大量的奏议及其与顽固派论争中可以推论,洋务派所崇奉的中学与整体的儒学事实上并不相等,至少,在儒学各派别中,他们是有所倾向的。突出的表现是其对愈来愈狭隘的科试内容的不满。
科举系于皇朝利益,故此,科试内容完全随皇帝意旨不时调整。如“乾隆二十二年以前,除考四书文和经文外,兼考论、表、判等,其中论题均选自朝廷支持的宋朝程朱理学”,但乾隆二十二年后,“与实际的行政事务较有关系的表、判的考试题目停止了”,“乾隆五十八年以程朱理学为内容的论题也停止了”。再如“策问”一场:“康熙三十八年(1699)‘策问’还包括一些现实问题,如吏治和河工”,“但18世纪末以后,策问改为讨论哲学问题”。到19世纪下半叶,科试内容只剩下时文、诗赋、小楷这些与实际毫无关联的东西,且“考官一般只注重形式”。[6]
对这一项士子们一向不敢妄议的“成法”,洋务派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就明确指出:“……而小楷试帖,太蹈虚饰,甚非作养人才之道。”[7]后光绪五年,贵州候补道罗应旒在奏折中措辞更为激烈、直接:“然今日之时文、诗赋、小楷,人皆知其无用而不敢轻议”。[8]洋务派对“虚”文的大加鞭挞从反面表现出其所谓“体”的中学主要指经世之学。这从洋务派官员,尤其是几个洋务大员的学术倾向中上可以看出。如论学主调和汉宋,且又是近代自强运动的首倡者;李鸿章功利心更重,其幕府“首重经纪庶务之才”;[9]左宗棠曾告诫其长子说:“尔今年小试,原可不必,只要读书明理,讲求做人及经世之学,便是好儿子,不在科举也。”[10]
当然,注重实用最多的还是表现在对西学的选取上。三十多年,从学习语言文字到制船造炮之法到天文算学、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从军工企业到民用企业到航运业、架电线、修铁路,无不是实用思想的推动。
这样,对人才的要求不再只是时文、诗赋、小楷,甚至不再只是儒学,而是经世之学与西学的体用结合。在总体的知识结构中,中学与西学都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固然,中学、西学一直为“本”、“末”所区分,但对中学“蹈虚”的认识,以及面对紧迫时局士大夫们的束手无策,都使西学在无形中不仅仅限于“末”的位置而被凸显出来。
二
洋务派的新式人才观是对传统文化资本的一种强烈冲击,必然会触及传统官绅的利益,因此在实践中遇到了重重困难与阻碍。洋务派每前进一步都不得不百倍谨慎、瞻前顾后,处境十分艰难。
首先是同文馆的设立。语言是涉办洋务的首要困难。咸丰十年恭亲王奕欣在奏折中认为,与外国交涉,“必先识其性情”,因此请“于八旗中挑选天资聪慧,年在十三四以下者各四、五人,俾资学习”,[11]得到皇帝谕准。同治元年(1861)成立。后上海广方言馆和广东同文馆也相继奏请设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是我们不能忽略的宝贵财富,如以“仁”作为人际交往的准则,以“快乐精神”作为个体生活的指导等等;具体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课程改革、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创建等多种途径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这将是我们今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DOI:10.15938/ki.iper.2016.06.020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6-0097-04
文化,既是国家精神的传承,也是人类精神庵实奶逑帧I缁岱⒄褂胧贝进步的经验证明,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不同的文化气质,不同民族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
马克思、恩格斯曾强调:人类社会的进步并非只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是还要受到思想文化因素的制约。可以说,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及其人民具有的精神气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国家精神、文化传统,文化因素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也多次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国家富强的重要性。在参观历史文化名城山东曲阜时,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发挥着新的时代意义并肩负新的历史使命。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承担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其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决定了他们能否成长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阵地,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摇篮,更承担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培养拥有高水平文化素养人才的重任。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有针对性地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意义不言而喻。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取精神滋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特定教育内容、特定教育对象以及特定教育目的的教育活动。它作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教学内容、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准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很好地体现了社会政治经济要求。同其他教育形式相比,又更能反映出文化传统对其的制约和影响。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因素都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宝贵的精神财富。诸如“天人合一”、“内圣外王”的精神境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态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价值追求,“天下为公”、“大同之世”的社会理想等等。这些精神财富凝结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生活经验和生存智慧,包含着中华民族最强大的精神基因。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因素都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借鉴和参考。诸如“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人人皆可成圣”、“知行合一”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借鉴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将一视同仁,分类教育等原则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将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有以此为根基,才能为人才培养提供精神滋养和力量支撑。
2.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
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资源,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
同志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站在今天的时代节点和当下的实践要求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正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追求。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符合时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要求。
3.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弘扬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其文化内容丰富多样、内涵博大精深,尤其以儒释道为基本内容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人性和人格的塑造起着重大作用,尤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儒家理论,更是在培育人的道德品质和理想人格中起过决定性的作用,以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为根本,侧重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势在必行。当代大学生做为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是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青年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可塑性强、学习性强的特点,尤其在大学期间的集体生活,是学生学习、磨炼和提高的最佳时期,因此加强对在校青年学生的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具有不可估量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用。
二、具有现实意义的优秀传统文化因素
1.入世哲学的精神要义
关键词:文化;传统文化;高校思政课;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8-0020-02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基础及重要源泉,也是当今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而传统文化又是一切文化发展的根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几千年来,影响了、造就了中华儿女,并将继续滋养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特别是世界一体化的日渐加剧,西方文明的渗透无处不见,我们原有的教育模式暴露出难以适应时代的缺陷。于是,在西方文化教育思想的强力冲击下,中国传统教育模式被西方现代文化教育模式所剥蚀、所取代,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和影响日渐减弱,代之而起的是对英美文化的崇拜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怀疑。因此,如何重新认识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学教育采用怎样的模式来诠释传统文化,是目前大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欣喜的是,不但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作用日渐重视,而且传统文化在高校两课教学内容中的比重也相当可观。然而,在部分高校,传统文化的讲授变得随心所欲或蜻蜓点水,有关这方面教授模式的探索更是少之又少,想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教授达到让大学生从内心到行为产生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及认同感的目的,就变得十分脆弱。因此,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思政课中传统文化的教授方式,成为当下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课题。
一、传统文化的特点
我们知道,今天的文化是对昨天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今天我们的大学教育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教育,它既是对各种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认识和评价的教育,又是对传统文化有所继承、有所创新的过程。而大学的思政课是传统文化传授的重要渠道。为了更好地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就必须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特质。
1. 以“人”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特质是“以人为本”,这一点无论是《尚书・泰誓》篇的“惟人,万物之灵”,还是管仲《管子・霸言》“霸王之所以始也,以人为本”,抑或龚自珍的《释风》中的“天地至顽也,得倮虫(指人,引者注)而灵”等都能充分体现,并且在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绵延至今。当然,中国文化的“人本主义”内核有着自己的独特理论基础,即中国的唯物论和无神论思想。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就非常明确地表示自己的观点“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而管子认为“天不变其常”,荀子主张“天行有常”,王充认为“天道自然”,张载主张“凡有皆象,凡象皆气”“理皆在物”,王夫之认为“天下惟器”,李蛰认为“理在事中”等等,这形成了一个唯物主义传统链条。这一切又毫无疑问地表明:历代的中国人都是如此地热爱现实生活,为人类美好的生活而追求着,谋“人事”成为一切活动的中心和根本。
2. 以“德”为主
中国传统文化是德的文化,是以德为主体的文化。对“德”的追求,纵贯于整个文化发展的始终。在日常的生活中,更是强调道德原则与实际生活相统一,认为道德原则不能脱离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必须体现道德原则,所谓“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传统文化这种原则对稳定社会秩序,规范人的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自古以来,中国的教育一直强调并且践行道德教化。这种“德行文化”同政治结为一体,衍生出了一整套的伦理规范,这种人人都可以操作的规范,让人感觉自己面对的不单单是一个个同他平等的、不平等的人,还有一组一组的人伦关系,而且自己也是这个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承担自己的角色,必须不停歇地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手段极为简单:自省。传统文化这种“德”的修养模式,强调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即“人皆可以为尧舜”“涂之人可以为禹”“满街是圣人”,而且在注重法治的今天,人们仍时时使用,且感受到德的作用和影响。
3. 以“和”为宗
春秋战国是中国传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这时的思想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致走向和价值诉求,“和”成为众多思想家的思想内容和目标追求。晏子主张的“和”是:君臣之间,臣敢于提不同意见,君肯接受臣的不同意见,君臣相互补充,以达到比较全面的判断,即所谓的和就是不同观点的统一;孔子所认为的“和”则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他的“和”是肯定多样性统一的“和”;而孔子的弟子子有则说:“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也有同样的观点:“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因此,“和”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并且这种“和”是把自然的和、人际的和、天人的和统一起来的“和”,追求的是天地人合一的大美境界。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锻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像血液流淌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身体里,也像一面旗帜昭示着它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永不凋谢的魅力,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不但在国内,而且在世界各地的影响都日益扩大,它的精华,在商品经济社会、信息时代的今天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关于荣辱问题的丰富思考,明荣辱、知礼仪、尊德行等宝贵的民族性格,对于今天重构中国的社会伦理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支撑,特别是它的“持中贵和”的处事原则,为我们应对国际国内各种事物提供了蓝本。当然,当今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无视其他民族文化的存在,因为文化多样性不但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而且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坚守自己特色的同时,也应随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吸纳更多的外来优秀文化来完善自我,从而把我们的传统文化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更好地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支撑。
三、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课中的作用
我们知道,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向学生讲述中国化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讲什么样中国特色?就是“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因此,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和大学生思想教育是尤为重要的。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远大理想的树立有重要影响。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得我国各项事业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经济和文化发展方面与西方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互联网日趋生活化,外来文化的传播变得更加日常化,致使一部分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民族意识淡薄,这在一些年轻的大学生身上也能看到。因此,现阶段更有必要对大学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让广大学生热爱这个有着灿烂文明的国家,热爱曾经饱受磨难的、自强不息的人们,明确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努力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的理想,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其次,通过思政课传统文化的讲授,能挖掘、践行、弘扬传统诚信道德,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启迪价值。教育学生言行相符,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人之为人的一个重要标志。
再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大量自强不息的人物形象和人物事迹,对教育当代大学生顽强奋斗、百折不挠、乐观向上是最好的教育资源。这不仅可以教育当代大学生树立坚定信念、自强不息,还可以教育当代大学生面对困难时坚强不屈,面对成功时胜而不骄,能妥善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如感情挫折、就业困难等问题。
四、思政课中传统文化内容的讲授方式
一谈到思政课中的传统文化教学方式,大家都会齐声说相结合或二者相互交融,那么,如何结合和交融才不至于偏离高校思政课设置的目的:即思政课所承担的向学生系统传播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目的,并且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呢?
1. 对思政课中的传统文化进行整体分析
虽然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是,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和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很容易让一些年轻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歧义。为了避免在教授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出现生吞活剥或断章取义的情况发生,教师有必要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梳理,高度概括,归纳总结出它一系列的特点、分类,给学生一个整体的认识。
2. 阅读经典,理清传统文化和中国化成果的相通之处
在教授传统文化之前,要先引领学生阅读一些优秀文化经典,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用当代意识创造性地发掘、阐释、激活文学作品中丰富的人文内涵,让学生在审美鉴赏中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感悟作品中所蕴含的人生思考、人生哲理、人生智慧,将审美愉悦升华为情感精神的滋养,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美感动人,以情感育人,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向学生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转化,自觉形成当代中国化的理论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相通的认识。
3.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我们知道,90后的大学生对新生事物有着无比的好奇和好感。因此,传统文化教学完全可以用学生熟悉的、喜欢的教学方式进行教授,比如:通过网络、论坛、微博、电台等途径,在线和他们进行互动交流。当然,这种交流和互动,事先要设计好话题,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并且教师在适当的时间必须加以指导和总结,以便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加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同时,在教师指导下,也可以发动学生来找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题材或内容来讨论,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关注、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4. 加强传统文化的课外辅助教学
传统文化在思政课中所占内容毕竟有限,课堂教学的时间也势必不可能给它太多。因此,关于传统文化的教学,开展一系列的课外辅助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不定期举办传统文化专题讲座,既可以教师自己开设专题,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邀请在传统文化方面有影响力的资深专家学者,以此来增加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渠道,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进而弘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另外,可以协助有关部门举办和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比如演讲比赛、辩论赛、民俗知识知多少、夸夸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等等,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作用和魅力。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拓展了传统文化的视野,让它们在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力争茁壮成长。
五、结束语
当然,思政课中的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不单单是教师认真去教、学生努力去学的问题,它还需要其他教师、相关部门和领导的积极倡导和配合。只要教师教授方法得当,学校、教师、学生相互间通力配合,传统文化在大学校园将会焕发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郝小芳.关于高校传统文化教学改革的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9).
[2]金锐.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发展[J].北京教育,2011(10).
一、中学语文学习中传统文化成分缺乏的各种具体情况
(1)重视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不够。新编语文教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微品,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能提高本民族传统的道德文化,以及民族的人生观、审美观,重塑民族精神。东方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中华传统文化,也是世界历史文化中的瑰宝,中学语文教学无论如何要把优秀文化世代传承下去。由于历史原因对文化精华的破坏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传承文化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弊端,使传统文化教育严重不足。作为语文老师怎样高效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去继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目前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意识和不懈追求。
(2)对开掘不甚深刻的本土文化资源要大力发展。本土文化是一个地域性极强的人们精神上的重要支撑点, 是维系各阶层凝聚力的重要标志。可是,目前有些学生却不愿意谈到自己家乡的美好,而是遗憾于家乡的闭塞,真是令人不可思议。只是不切实际地去向往,更甚者连外地人游览的民俗景点和山川风物,他们都倍感土气。这难道不是舍本逐末吗?
(3)学校不能够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传承传统文化。学生是传统文化的主要接受对象。校园文化与中学语文教学其实完全可以结合起来感染学生的文化素质。学校应该建立校园型立体空间,以传承传统文化建设等为内容的一种社会深层次文化继承制度。中学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的渠道,增加学生对语文实践的机会”。现今的中学语文教学,几乎大都在学校教室内进行, 将学生和外面的文化活动环境隔离开来,严重束缚了中学语文教学范畴的拓展。学生在几年的语文学习中并不了解母校的历史和现状,不能明确学校历史文化的真谛,不能用校园文化的精神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为避免此种情况,应把语文学习和传承校园文化精神两方面结合起来。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化资源应运缺乏的应对策略
(1)大力利用和开发历史文化精髓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华夏文明几千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不断催生出丰富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对遗产中的精华完全吸收,才对传承历史文化起到非常重要作用。这些遗产中的精华能够充分调动师生的人格修养,极大增强民族凝聚力,其意义深远而重大。中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开发这些物质财富和意识财富资源。平时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现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感受传统文化资源的相关内容,借此增进师生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2)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渗透重要传统文化。学校经常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等价值观念教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尽力在学校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正确指导所教学生通过读写感受文化内涵,并开展演讲、辩论竞赛、情景表演等艺术活动让学生体味传统文化内涵,深入感受语言的魅力。另外还可适当通过身临其境挖掘传统文化精华。
(3)引导学生去体味和欣赏传统节日在文化氛围中所蕴涵的文化元素。我国的传统文化是由本民族创造的灵魂,传统文化依靠简单地说教灌输来传承,那就失去了文化的味道。通过人们在亲身经历传统节日的氛围中感受、体悟传统文化,甚至养成传统文化素质,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也只有传统文化深深嵌入人们的生活,浸入国民的情感和心田,才对国民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深刻影响。
三、学校应该重视滋养学生的校园文化底蕴
(1)大力加强引导方式的多样性。学校应通过举行丰富多彩的国文活动(如演讲赛、辩论赛、阅读、写作)等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掌握。这是因为中学语文教学活动和校园文化的内容总是交叉伴随在一起,这既是校园文化教学活动方式,又是语文教学的有效形式。学生在感受李白的浪漫、沈从文佳作的人性美、鲁迅笔端的犀利中丰富了传统文化。像这种必不可少的语文阅读活动可以是在班级间进行,也可以进行校际间的。这既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文化视野,又推进了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2)加强学校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学生所在学校的各类有形无形的文化专栏,历史建筑景观,都是一所学校特有显著性的校园历史文化标志,这将对学生起到深刻感染的人文教育作用,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所以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更是文化传承的主渠道,但环境的熏陶和感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渠道。
四、挖掘民族地道文化,重视滋养学生的校园本味文化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且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的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光大。
一、引领学生走进古诗文,增加传统文化的积淀
我们通过“传统文化知多少”的问卷调查,就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范围、阅读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对经典文化的接触和吸收相当少。于是,“不要拒绝对经典文化的吸收”成了我们对语文教学的定位,亲近古诗文,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就成为我们研究的突破口。
听,即听录音,利用课前时间,班级播放古诗文录音,让学生听。看,教室里挂置一些古诗文挂图,课间学生可以随时观看。读,学生可以在课前两分钟和睡前十分钟进行朗读吟诵。讲,教师可以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让学生讲解诗文大意。创,班级和学校组织学生根据诗文,进行诗配画活动,进行再创造。赛,根据不同年级组织不同级别的古诗文比赛,选拔出明星班级和个人。
开展“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旨在增加学生在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克服目前青少年学生中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文明、思想脆弱、民族意识淡薄、奉献精神不强等不良倾向。通过诵读含咀、熏陶渐染,在“润物细无声”中外化为良好道德、丰富学识和文明行为,他们“博于学问,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最外在、最鲜明的标志。因此,它满贮着文化的精华来到课堂。我们要立中国整理足新课程,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以弘扬教材所蕴涵的传统美德,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传统文化典籍和把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内涵作为重点内容,设计好相关的语文学习的活动方案,为学生创造综合学习的机会,寻求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和策略,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领略传统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魅力。
三、以编撰校本教材为抓手,搭建教学研究的平台
问卷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都有想读文化典籍,却没有时间和针对性的阅读材料的情况。为此,我们在“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的基础上,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增加阅读量,激发阅读兴趣,从而创建研究性学习平台,提升文化素养,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拓展文化熏陶的新时空。
我们立足于学生平时文学的积累,关注地方实际,开展“寻访家乡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继承和弘扬本土文化,力图让它具有浓郁的家乡味,又能很好地彰显我们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活动采用单元专题形式,力求浓缩精华、体现中华文化神韵,拓展视野。
四、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拓展教学研究空间
为了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认识、教育、娱乐、审美功能,在抓好文化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举办语文学习文化沙龙,交流读书心得,寻求读书知己。这些活动,给学生以展现才智的机会,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体验到自身的价值。
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素质,我们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1)安排古诗文诵读比赛。各班挑选出5位选手,组队参加年级比赛,由多名语文教师组成评委。比赛题型有必背题、接龙题、抢背题、表演题等。(2)古诗文知识比赛。内容涉及诗词发展演变中的常识、诗人介绍、代表作品、风格流派、艺术手段、文化视点等。(3)古诗文名句填空比赛。(4)古诗文书画作品展。为了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将诗文和书法结合,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我们在全校范围内举行一次师生古诗文书画作品展。
“观乎人文,天下化成。”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母体。这儿有我们的精神家园,舍弃了她,就舍弃了我们的根。无论到了什么时代,我们都需要她的滋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语文新课程教学要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的灵魂深处夯筑起传统文化殿堂的基础。
四、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拓展教学研究空间
为了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认识、教育、娱乐、审美功能,在抓好文化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举办语文学习文化沙龙,交流读书心得,寻求读书知己。这些活动,给学生以展现才智的机会,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体验到自身的价值。
1、培养哲学思辨能力。《易经》的本质是一门哲学理论,它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辩证的深刻思想。掌握了《易经》,就掌握了一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滋养优秀国学底蕴。《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是中华民族万千年智慧的结晶。中华一切优秀传统文化都扎根于《易经》,了解了《易经》,就了解了中华传统文艺、政治、生活等方方面面。
3、掌握明辨是非能力、避免上当受骗。俗话说,“善《易》者不卜”,真正洞悉了《易经》的人,已然洞悉了人生。即便占卜,也只是在自己心有困惑不能定夺的情况下,才借助《易》理解惑,而不是心存侥幸自欺欺人。少了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也就不会轻易地陷入骗局。学了《易经》,自然就明白趋吉避凶的法则——“无咎”。
(来源:文章屋网 )
一、语文教学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明确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加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好传统文化是教育界应该重视的问题。多少年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給青少年发展带来了许多困扰。学好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接受国学中所启示的具有辩证思想的观点方法,加强思维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增进人文精神和素质修养,有利于促进对科技知识理论的理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好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需要。日常生活中,学习一点国学,对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处理好社会关系,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也是同样重要的。
因此,我们应该在语文教育中全面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通过国学典故中的生动事例来具体讲解,借古代文化的精华内容,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语文教学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可行性
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和灵魂,可以说,传统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方方面面。今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再发现和新认识,不仅仅是对当代社会负责,也是我们这代人对传统文化负有的责任。从历史的沉淀中可以看出语文教育中纳入传统文化是可行的。历代教育中积淀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素,从汉语文化角度来说,教学中所选的文章出自古人手笔的诗词文赋曲不在少数,这些各个年代的优秀作品,分别反映着那些时代的文化特征,它们将人文精神带给学生,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体味到那种传统文化氛围,并能从多个角度让学生受到启发,陶冶青年学生的性情。从现实的需要中,可以看出语文教育中纳入传统文化是可行的。今天,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课程科目繁多,但不管怎样万变不离其宗,教书必须以育人为主,而传统文化对健康人格的养成是有着巨大作用的。
三、语文教学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实施性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教育始终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不论是“小学”还是“大学”,所选的教学内容都是传统文化的经典篇章。可以说,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经典,几千年来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教育的永恒不变的教学内容。今天,更应该自觉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借传统文化的精华给学生以滋养,将传统文化具体实施到教学的过程中。
对语文学科而言,语文承载着太多的文化内涵,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所以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语文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渗透文化的内容,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出传播文化和育人的功能。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自私自利心较重,因此,学校担负着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重任,而语文学科又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和培养其文化素质的重要渠道。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传播文化的行为,语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帮助学生提高审美素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一定的人文素养和良好的思想品质。而要想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就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以传统文化来熏陶、感染学生。
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是十分有意义的。首先,传统文化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其次,可以帮助学生更透彻地感悟与理解课文内容;第三,可以使学生提高写作能力,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学生在写作时将其融入自己的作文中,会增加作文的思想内涵;第四,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提高文化素养,形成一定的审美、感悟能力;最后,可以用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来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对祖国的语言文化的热爱之情,使其树立强烈的民族自信心。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1.充分挖掘教材,提高学生的素养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例如古诗词就是传统文化,每一首古诗词都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人们的精神产物,反映出作者的心境与情感,爱国、思乡、忧国忧民等题材屡见不鲜,这些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历经时代的洗礼,散发着熠熠光芒,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对提升学生的素养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各种传统道德因素,以发现和运用传统文化的“美”为突破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并通过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使其成为学生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为价值观和人生观。“腹有诗书气自华”指的就是文化对人的积极影响。
2.加强课外阅读,以经典熏陶学生
在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拓展与延伸。课内的阅读材料是有限的,所以需要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来开拓视野,增加知识积累。同时,课外阅读的很多经典著作,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经常阅读可以使传统文化的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开拓学生的视野,在教学时适时向学生推荐相关的名著,让学生课外阅读。推荐时要注意保护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吟诵其中的几句经典名言,简要介绍其中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让学生想读、乐读,从而使学生不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3.运用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近经典
水平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3―0096―01
传统文化是由文明演化汇聚而成的、反映民族风貌的文化,是一个民族思想意识、文化观念的总体表征。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它对于民族精神影响巨大,也是每个民族的根基所在。语文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滋养着语文,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携手促进着中国文化的发展。
一、学习传统文化,提高道德水平
初中生学习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我国的传统文化素来崇尚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质。初中这个阶段的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思想意识容易被塑造,正是提高思想素质和积累文化素养的重要时期。让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比如《论语十则》《劝学》《鱼我所欲也》《陋室铭》等教材中的优秀作品都能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初中正是进行文化储备的时候,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对学生文化底蕴的累积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我国还有许多优秀人物和作品都表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学生在课堂和课外多阅读我国历史经典作品,古人的智慧在潜移默化中就会被学生吸收,学生的个人文化素养也会不知不觉得到提高。
二、利用初中语文教材,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现在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普遍欠缺,各种外来节日或西方文化学生耳熟能详,但对中国的历史典故和经典名著却置若罔闻。学生认为传统文化过时、老土,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发扬,在语文教材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为学生的人生引导一个正确的方向。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努力把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课堂学习中,让他们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比如在讲屈原的《国殇》时,除了讲解作品对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的爱国主义精神的颂扬外,还可以进一步延伸,把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和屈原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了解五月初五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赛龙舟是当时楚人不忍贤臣屈原的离去,于是许多人划船去追赶,追至洞庭湖却不见踪迹,这成为了龙舟竞渡的起源。吃粽子的习俗起源于在五月五日这天百姓蒸糯米、制粽糕祭祀屈原。八年级上册《陋室铭》讲述了“居陋室而清闲,慕情操而自得”的古代文人安贫乐道的情怀;《爱莲说》讲述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之德和知识分子所追求的贞洁操守。
张之洞说:“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由经学入史学者,其史学可信;由经学史学入理学者,其理学可信;以经学史学兼词章者,其词章有用。以经学史学兼经济者,其经济成就远大。”现代社会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还需要教师和全社会大力推动,对中学生的教育要有更多的文言文、更多的名篇,我们希望中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都能读一点《四书》和《史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