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银行行业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分子烹饪 现状 前景
现代社会的烹饪,早已不只是有填饱肚皮的一项功能了。当今是个资讯时代,由于对资讯的需求量大,它当然一定程度改变了人们的认知。现在研究得比较热的是一种所谓的“分子烹饪法”,在欧洲最为盛行,餐厅厨师、物理学家和化学家都在参与研究这种烹饪方法。分子分解料理的魅力在于首先对现有事物进行解构,然后进行重构。其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吸引人们对某种配料的注意,并以一种意想不到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关键是将所需的香味分离出来或将其发挥到极致,并消除那些不需要的味道。与此同时,分别展示各种不同的重构方案,它几乎具有无限的创造力。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诠释熟悉、浓郁的味道,让客人去体验它们,例如苹果的味道,这永远都是一件乐事。
1.分子烹饪的现状
1.1分子烹饪的定义
分子烹饪(Molecular Gastronamy)是从食材的分子层面入手,通过现代物理、化学的手段,运用现代仪器和设备来精确制作奇妙食物的烹饪方法。分子烹饪又称作“分子料理”或“分子厨艺”。
此方法有别于传统的烹饪,它是从烹饪原料的分子层面来创新,主要是创造不同于人们习惯的新风味、新食材、新食品,在整个制作过程中还追求艺术烹饪、新概念烹饪。[1]
在纯粹意义上,分子烹饪是一门把化学和物理原理运用在烹饪的科学。而今天,某种程度上,这术语已经推广为描述创新性的烹饪风格和成为创新前卫,懂得结合前沿科学、科技,甚至心理学的厨师的代名词。
1.2分子烹饪案例
1.2.1用液氮做冰激凌
早几年在一些电视节目上就曾经介绍过,液氮对普通人来说造价太高。可是在实验室却是必备试剂。然而,用液氮来做冰激凌再理想不过了,因为液氮的低温可以让水与糖分子原位迅速冻结,从而来不及形成晶体。水一旦形成了冰晶,便会影响到滑润的口感。因此,在做冰激凌的过程中要不断搅动。从而破坏正在形成的晶体。如果是改用液氮瞬间冷冻,那么它的口感就会大大改善。然而,液氮冷冻冰激凌虽然口感细腻,吃的时候你却要当心。如果它还没有升到口腔可以正常接受的温度.那你会觉得舌头被粘在冰上一样。用液氮傲冰激凌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几乎所有的食材都能做成冰激凌。而不只是传统的水果、坚果或牛奶等原料才行。像烟肉蛋冰激凌就是这样一种令人出乎意料的新型组合,特适合那些大胆好新奇的食客。[2]
1.2.2苹果鱼子酱
苹果鱼子酱是分子料理的一个典型例子。它同样适用于橘子、甜瓜等等。苹果鱼子酱很好地呈现了苹果的美味,同时将“破坏分子”,例如果核及果皮统统去除。
为此,我们榨取了苹果汁,并在汁内加入藻酸盐。随后,用多道移液器抽取苹果汁与藻酸盐的混合物,将它一点一点地滴入盛有氯化钙溶液的碗中。数秒钟后,滴剂中便会出现一层薄薄的泡沫,如同鱼子酱。品尝的时候,你可以将一大口苹果鱼子酱放在舌头上,体验“纯粹的”苹果味带来的美好感觉。
1.2.3澳洲牛肉配法国鹅肝酱
听师傅介绍做法,就像听一堂化学课一般,把澳洲牛肉抽真空放到60℃水煮30分钟,再把鹅肝酱加入0.5克褐藻胶并搅匀放入钙水中做成胶囊。似懂非懂之时,还是直接吃比较实际。咬下之后,鹅肝的香味从柔软的胶囊中渗透出来,令人惊艳。
2.分子烹饪的前景
2.1分子烹饪的优势
2.1.1分子烹饪的高端科技
“分子烹饪是在较大程度上改变我们人类现有烹调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一项高端科技。其中涉及到物理化学等专业学科,而它的主要理论基础在于,深入研究食物烹调过程中的细微环节,如温度的精确升降、时间的长短,以及不同物质的加入量所造成的各种状态下的物理化学变化,藉由这些研究所得到的数据去优化烹调方法,进而可以帮助厨师对传统烹调技法及菜品的形貌进行颠覆、解构和重组,最终创造出饮食的全新味觉和口感。”[3]
2.1.2分子烹饪有助于调动人们的心情
“分子菜”味道好,多种食物的多重味道巧妙结合,前所未有。食用“分子菜”时,人的所有感官都被驱动,心情愉悦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分子菜”在制作过程中,其颗粒通常被机器粉碎得更加细小,无形中帮助了食物营养的吸收。
2.2分子烹饪的劣势
2.2.1分子美食的营养与食品安全值得我们探讨
分子烹饪利用了真空、超低温、激光等高新技术,在这些非常规条件下,食物营养会有多大的变化?会不会产生对人体有益或有害的物质?分子烹饪使用的各种添加剂是否会影响人类的健康?是否对人类的遗传有影响?这些都需要时间去验证。[4]
2.2.2分子烹饪在食用方法和产品风味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根据相关科学原理,我想现在很多简易的分子烹饪在中餐运用中,是否能更多地适用于高端酒店、会所的中西餐装盘围边、调辅料,中西式调酒,各式明档和自助餐系列,因为这种快速实用效果既能凸显分子烹饪美食的特性和质性,又能达到视觉和味觉上的双重效果。
参考文献:
[1]苏扬.分子烹饪原理及常用方法探讨[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
[2]味觉森林.分子香[J],四川烹饪,2008(4)
[3]卓嘉.关于分子料理的后知后觉[J].四川烹饪, 2008(4): 30
关键词:银行 高中端客户 服务需求 个性化服务 对策
客户是银行的衣食父母。随着客户对银行要求的越来越高,银行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些竞争表现在人才的竞争、科技的竞争、网络的竞争、产品的竞争、价格的竞争、服务的竞争等方面,这其中产品、价格、服务竞争是主要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银行产品线越来越丰富。每一家银行都期望开发出独特的产品吸引客户。但新产品的推出,也只能让这家银行“独领数星期”――因为同业的模仿能力太强。同质化问题让银行单纯靠产品锁定客户的愿望变得异常困难并催生了价格的竞争。
虽然短时期内价格竞争能为银行争取到部分客户资源,但这不仅会蚕食银行自身的利润,更重要的是依然不能锁定客户。
那么,如何才能锁定客户,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呢?答案是明确的――靠服务尤其是个性化服务去锁定客户。个性化服务可以增加客户对银行的依赖度、可以提高高中端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贡献度。
一、什么是银行个性化服务
银行个性化服务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服务方式。顾名思义,就是针对客户的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银行个性化服务方式打破了传统的被动服务模式,是银行主动利用信息资源、经营智慧为客户提供满足个体需求的、独特的服务。
二、银行为什么要提供个性化服务
银行只有做好对高中端客户的个性化服务工作,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
银行的职责是要为各类客户服务,但在同等的服务水平下,能为银行创造最大效益的客户,显然是银行要重点锁定的目标客户即高中端客户。这些客户都是各家银行的争夺目标,谁为这些客户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好,充分满足他们的需求多,客户就轻易不会因为竞争对手产品价格的优惠而改换门庭。
银行的个性化服务将不断提高目标客户的忠诚度,时间长了,客户也一定会向合作伙伴、亲朋好友介绍、推荐这家银行,从而进一步锁定目标客户周围的上下游优质客户。
三、了解客户个性化服务需求的途径
银行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前提是了解客户的需求,要知道客户需要什么样的服务。了解客户需求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一)客户办理业务时填写的各种表格是了解客户需求的最初途径
但是这只能获取客户的一些基本信息,客户在未完全信任某家银行时,不会让过多的个人隐私出现在表格中。
(二)提供专门的、私密性好的服务窗口是了解客户需求的延伸途径
在这些窗口办理业务,银行实现了“一对一”的服务,可以初涉客户的一些隐私性问题,由于私密性好,客户不会过多设防。
(三)专属客户经理的实时跟进是了解客户需求的最佳途径
给每一位高中端客户配备专属客户经理,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通过面谈、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与客户充分交流,通过生日祝福、产品介绍、理财建议等方式增进与客户的互动,通过客户的对账单、账户余额情况了解客户的资产动态。
(四)信息的有效整合是了解客户需求的关键途径
客户每一条信息就如同一滴水,水聚合起来就成了河流。如上所述,对同一个客户,银行有很多的渠道可以获取到他们的需求及信息。但是,就如同有了畅通的渠道才能让水滴汇成河流一样,银行各钟信息必须有畅通的路径才能发挥信息的效用。
保持畅通、互动的渠道是客户经理的职责所在。一是要建立定期、不定期会议制度,沟通从不同渠道、角度得到的高中端客户的需求信息。二是要建立台账登记制度,客户经理要把交流获取的信息及时记入台账。三是加强台账归纳整理工作,对高中端客户的个性化服务需求要经常整理、归类,对客户进行有效地划分。
(五)信息的分析是了解客户需求的必要途径
要利用整合后的信息,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确定如何为高中端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四、银行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内容
把客户的需求梳理清楚了,银行就不难发现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个性化服务。
(一)为客户提供专属产品
如发现客户近期的信用卡消费集中于某个商家,该商家的联名信用卡、优惠卡就是银行为这个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专属产品;发现客户突然撤销了名下某个物业代扣水电费的业务,那么客户近期可能卖出了房产,合理规划、定制的理财产品就是银行为这个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专属产品;
(二)为客户提供专属服务
为客户提供非物质类的专属服务。如发现客户近一段时间信用卡在医院消费占比增高,发出温馨的短信问候、提供便捷的“银医服务”就是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个性化专属服务;发现客户经常在银行电商平台上购买某品牌的商品,为客户提供此商品的特价信息或价格动态趋势就是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个性化专属服务;发现客户经常坐飞机出差,为客户提供机场贵宾等候区休息就是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个性化专属服务;发现客户喜爱文化、体育活动,为客户提供书画展览门票、音乐会门票、举办高雅体育运动就是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个性化专属服务;
(三)为客户提供专属理财计划
关键词:纸质印刷;现状;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措施
引言
印刷承载并传播着人类文明,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提及印刷,我们并不陌生,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印刷品渗透到各个领域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印刷的承印物有多种,笔者在本文中只讨论纸质印刷。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技术已渗透到各个领域,那么,是不是会对纸质印刷业带来巨大的冲击?纸质印刷业的路还能走多远?纸质书刊会不会被电子书所取代呢?
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冲击并推动着印刷业的发展
不可否认,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冲击了印刷业的市场。就拿身边的例子说吧,学生作为印刷品消费的一大群体,平常我们很少看到学生卖报纸,看报纸,甚至也很少看到其他人买报纸。为什么呢?现在的网络这么发达,许多网站在第一时间新闻、消息,而报纸需要冗长的印刷工艺流程,等到印刷品到人们手中时,信息已成明日黄花了,现在只有一些老年人才会通过纸质媒体了解信息,因此,网络传播信息之快之广是纸质印刷品所不及的地方。根据以上分析,纸质印刷的确收到了冲击,但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也推动着印刷业的发展,促进了印刷业的革新。
日新月异的技术不仅为世界注入了巨大活力,也为印刷业的蓬勃发展增添了活力,使印刷这一古老而新兴的朝阳产业不断蓬勃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TP(即Computer-to-plate计算机直接制版)浪潮在全球印刷业兴起。CTP技术在欧美国家的市场占有率已达80%以上,CTP技术及设备也成为了中国印刷企业技术改造的热点。我们的传统印刷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将图像或文字原告制为印版,在版上涂以色料印墨,经加压将色料印墨转移于纸张或其他承印物上再大量复制的一种工业工程,其传统的印刷工艺流程为:
而CTP技术的数字化印刷突破了传统印刷的有版有压印刷,实现了无版无压印刷,其工艺流程为:
显然,其生产周期短,快捷灵活。
此外,随着当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与电子扫描技术已渗透到各个领域,科技与行业交叉融会,比如电脑无软件直接制版法CTP、膜版直接成像制版法、计算机扫描激光成像等都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现代印刷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数字成像等技术的共同发展,所以说,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的发展虽然对纸质印刷也有所冲击,但与此同时,他们似的印刷业务的利润率大幅提高,并推动着纸质印刷业的革新、进步与发展。
二、纸质书刊不会被电子书取代
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书刊印刷总产值为955亿元,同比增长7.3%,书刊印刷产值在印刷总产值中占比例为18.54%,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从2005年至2009年书刊印刷产值在印刷总产值中所占比率逐年下降。
连续五年书刊印刷在印刷总量中占比减少的原因之一就是新兴电子技术的发展对纸质书刊的冲击。电子书占有其先天优势:占有空间小、、携带便捷、环保、信息量大、适于保存、可更新等诸多优势等。但是电子书的优势还不足以取代纸质书刊,首先,据市场分析,电子书是80后90后所青睐的阅读对象,但是这些阅读群体只是读者中的一少部分。对于中老年人,他们仍然习惯于读纸质书。第二,人们在看书时习惯划线、做标注、评点之类,而电子书比较适合于浏览而不适合用来仔细研究。第三,电子书只提供简单的文本,而纸质书装帧精良、排版整齐、插图优美,人们能真切体会到翻阅书籍的美感。第四,纸质书刊具有科研参考价值,承载着内容的文化意义和精神意义。第五,中国的经济水平远(下转第33页)不足以让人人都用电子书,因为购买硬件的成本和购买内容的成本高。有些人认为,纸质书刊的市场已经饱和,其实不然。在发达地区、大城市,书刊的印刷相对集中,竞争比较激烈,但是很多人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在欠发达的中西部、农村,有些地方甚至是缺书、无书。显然,这些地区,纸质书刊有很强的竞争力。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电子书不可能完全代替纸质书,纸质印刷业的末日不会到来。
三、纸质印刷要突破困难,另辟蹊径
对于报业印刷,企业要增加CTP制版的资金投入。我国CTP版材生产的数量不断增加及质量不断提高,版材价格下降,进口版材价格下降,与此同时,传统制版所需胶片及银盐版价格上升。所以,CTP为报业印刷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CTP速度快、质量好、套印精度高,CTP工艺不仅可以节电、节水、减少污水排放,还可以减少人工成本,从而增加企业利润。
对于书刊印刷,书刊印刷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印刷,降低经营风险,避免盲目生产,货物积压,造成投资损失。此外,印刷企业要加快市场的开拓。比如,在欠发达的中西部、农村,纸质书刊仍有很大的需求空间。
参考文献:
[1]报业印刷历史发展对比图,书刊印刷历史发展对比图 /2010/11/050841279
2013年商业银行整体景气度
一、信贷投放规模适度增长,贷款收益率下行中趋稳
2013年,随着经济增长企稳回升,信贷需求将平稳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保持贷款适度增加”。预计2013年新增人民币贷款9万亿~9.5万亿元,较2012年有所增加。
首先,新一届政府上任将催生新的投资计划,固定资产投资的换届效应仍可能出现,推进城镇化的政策导向将进一步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12年9月份以来,发改委已批复总投资规模超7000亿元的25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与涉及公路建设、港口航道改造等30个基建项目。预计2013年投资增速将有所提高,从而产生大量的信贷需求。
其次,经济运行将稳中略好,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也即将出台,居民收入增速有望平稳增长,加之扩内需的各项政策有利于稳定消费信心、持续促进消费,2013年消费增速将稳中有升,从而带动相关贷款需求增加。
第三,对小企业、三农、战略新兴产业等国家重点支持领域的信贷支持进一步加强,也将有利于信贷增长。
第四,刚性需求的持续释放仍将让房地产市场回暖的趋势在2013年得以延续,住房成交量有望平稳回升,房地产相关贷款需求适度增加。
鉴于经济增长小幅回升条件下信贷需求较为平稳、稳健,银行总体信贷环境不会过于宽松,2013年总体信贷供需形势可能趋紧。受贷款重定价因素的影响,预计贷款收益率将继续下行。但随着重定价完成,商业银行新发放贷款的收益率有望逐渐趋稳。若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推进、贷款利率下浮幅度进一步扩大,贷款收益率也有进一步持续下降的可能。
二、存款增速基本持平,存款成本率继续高企
经济增速小幅回升会对FDI增长有利,短期资本流入可能增加,预计2013年新增外汇占款规模将大幅增加。银行持有企业发行的债券也会创造存款。2002年初银行持有的企业债券余额仅有1万多亿元,到2012年6月末则上升到了6万多亿元。在鼓励发展直接融资、企业发债成本较低的情况下,银行持有企业债券会进入快速扩张时期。综合考虑贷款、外汇占款和银行持有的企业债券三方面主要因素,预计2013年新增人民币存款约13万亿元,存款余额增速则在14.2%左右,与2012年末基本持平或略有提高。但考虑到存贷比依然偏高,股市恢复性行情等对存款有分流作用,存款的市场竞争依然激烈。
在经济增速小幅回升、企业盈利预期转好、经济活跃程度提高的情况下,企业将倾向于增加活期存款的持有量。受资本市场改革创新、上市企业经营向好的影响,股市有可能迎来阶段性上涨行情,居民户也将倾向于持有活期存款,活期存款占比将有所上升。鉴于部分银行依然面临较大的存款压力,存款市场竞争依然较为激烈,存款成本率将维持高位。
三、资产质量不会显著恶化但仍有反弹可能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能够经受住经济周期的考验,资产质量大幅度恶化的系统性风险很小,但2013年不良资产余额仍有可能继续有所增加。预计全年不良贷款余额增长在700亿元~900亿元左右,不良贷款率将基本保持在2012年末水平,全年维持“一升一平”的格局。
从宏观层面看,银行不良资产见底的时间往往要滞后于经济增速见底3~6个月。基本可以判断我国经济增速已经于2012年三季度见底,据此推断2013年上半年可能是不良资产继续有所暴露并初步见底的时间。从银行的角度看,如果按照80%的不良转化率来处理2012年上半年生成的逾期贷款,会使得多数上市银行的不良率提高0.1~0.2个百分点。从企业财务状况看,与银行贷款质量有关的企业经营指标尚没有明显好转的迹象。受外需冲击较大的小企业和部分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行业的企业在短期内仍无法摆脱经营的困境,其资产质量走势仍是影响银行业不良贷款的最关键因素,仍值得关注。一是沿海地区外向型小企业不良贷款仍可能惯性走高。由于其他地区小企业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因此沿海地区小企业经营困难的问题向内陆扩散的可能性较小。二是少数行业贷款问题仍有隐忧。除钢贸行业不良贷款已明显暴露,光伏、航运和造船等行业贷款在2012年大多还处于关注类区间,在整合过程中产生不良资产的可能性较大,应成为2013年银行重点关注的潜在风险点。
四、商业银行盈利增速可能回落到一位数
受实体经济运行、货币政策调控和金融脱媒发展等因素的滞后作用和综合影响,预计商业银行生息资产增势平稳,净息差有所收窄,不良资产仍存在反弹可能,预计2013年上市银行净利润的增速可能下降到8.5%左右。
第一,生息资产温和增长,对利润增长贡献度有所下降。信贷投放规模虽略有增加,但增速会略有放缓,预计2013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约为9万亿~9.5万亿,增速则为14.3%~15%;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将加强,成为影响同业资产继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跨境资金流动和外汇占款增长的新变化有利于银行存款增长并对生息资产的稳步增长起到支撑作用;债券资产将稳定增长。基于信贷投放约9万亿元的假设,2013年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增速对上市银行利润增长的贡献度约为15%,比2012年全年17%(预计数)的水平继续下降,但仍是驱动银行盈利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第二,净息差持续小幅走低。由于占银行存款40%以上的活期存款的基准利率降低幅度较小,因此2012年对称性降息也会导致银行净息差收窄;贷款重新定价的速度要慢于存款重新定价的速度,基准利率降低对银行息差的收窄效果往往在第二年的一季度才会充分体现;大型银行的贷款重新定价过程偏慢,由于大型银行的市场份额较大,其较慢的贷款重新定价速度导致银行业整体净息差收窄的速度较慢,2012年降息对净息差的压缩效果可能在2013年进一步显现。但考虑到2013年信贷供需形势处于“紧平衡”状态,净息差回落的压力相对温和。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预计2013年银行净息差的回落幅度将有一定幅度的降低,下降幅度将在15个基点左右,并拉低上市银行利润增速5个百分点左右,从而构成银行净利润增速明显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第三,拨备难以显著反哺利润。据估计,信用成本因素对银行利润增长的拉动作用,将从2012年1个百分点以上的正面因素,变为2013年1个百分点以上的负面因素。拨备的盈利调节功能弱化,是2013年银行净利润增速降至10年来最低水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而拨备之所以已经很难释放,是因为不良贷款仍存在一定的反弹压力。
第四,手续费收入增速适度回升。2013年,商业银行手续费收入可能重新进入两位数增长区间,预计上市银行手续费收入对盈利增速的贡献度也将由2012年的-1个百分点左右转为2013年的2个百分点左右。一是由于名义GDP增速有温和回升,社会商品交易总金额有所增加,相应带动银行手续费收入“水涨船高”。二是2013年世界经济弱势复苏,出口增速有望有一定程度回升,而国内经济增长温和回升也会带动进口增速有所提高。这将带动国际结算类手续费收入增加。三是随着管理层对银行中间业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逐步明确,2012年三季度上市银行手续费收入呈现企稳迹象。四是2012年银行手续费收入的基数较低。但是银行刷卡手续费费率将平均下调23%~24%,可能使得上市银行净利润平均下降1个百分点左右。
第五,成本收入比有小幅反弹压力。由于营收增速下降至10%以下,而费用增长相对稳定,预计2013年上市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将比2012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至32.6%左右。预计成本收入比因素将拉低上市银行盈利增速1个百分点左右。随着中资银行战略转型的进一步推进,不论是从事零售理财、投资银行还是小企业贷款,成本费用的投入都必然显著增大,未来成本收入比温和反弹可能成为长期趋势。
2013年商业银行经营面临的
主要挑战和机遇
一、2013年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面临的主要外部挑战
贷款增速略低于去年,信贷供求存在结构性矛盾。在稳健货币政策的总体基调和更加重视拓展多元化社会融资渠道的政策导向下,预计今年银行业人民币新增贷款增速在15%以下,略低于2012年的水平。同时,信贷供求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结构性矛盾。大企业仍处在去杠杆化的过程中,信贷需求相对不足。中小企业和个人的信贷需求相对较旺,但银行信贷供给相对不足。
存款竞争依然激烈,存款成本维持高位。从中长期看,我国人口结构进一步老龄化,金融脱媒大势所趋且逐步提速,银行存款增速下降将成为长期趋势。年底年初,股票市场出现恢复性上涨态势,对银行存款的分流效果将更为显著。2012年存款利率上浮空间打开,随着各行经营转型的推进,定价策略将进一步分化,存款的价格竞争可能加剧。未来资本市场持续改革创新,第三方支付高速发展,移动支付方兴未艾,银行存款拓展将面临金融脱媒和技术脱媒的更加有力的挑战。
周期性冲击和结构性压力交织,资产质量仍有隐忧。考虑到不良资产见底的时间要滞后于经济增速见底的时间,今年上半年银行仍可能存在不良贷款总量有所增加的压力。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趋弱,经济增长更为倚重内需,外贸增速处于低位,出口导向型、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面临长期性经营压力,风险会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企业扩散进而传导至银行贷款。社会融资渠道拓宽,直接融资和互联网融资加速发展,银行优质的大型客户和小微客户均被分流、腹背受敌,资产质量承受压力,信用风险管理能力面临挑战。政府换届效应和城镇化效应的叠加,投资可能存在过热的隐患,从而给银行投入的配套资金带来潜在风险。
经营环境多方制约,中间业务快速增长受限。2013年我国经济名义增速(含GDP实际增速和社会物价增速)上升不多,社会经济交易总量的慢速增长将对银行支付结算类收入的增长构成总体制约。影子银行监管加强,银行信托、理财等业务和一些创新类业务的发展将受到影响。
金融改革继续深入,降低银行盈利增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有效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利率市场化可能继续深入推进,贷款利率下浮幅度可能扩大,长期、大额存款利率上浮空间可能进一步打开。作为利率市场化的配套措施,存款保险制度将会尽快实施,银行业准入门槛将会降低。随着上述金融改革措施的落实,银行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剧,经营成本进一步抬升。
二、2013年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主要机遇
供求关系有所改善,有利于贷款合理定价。2013年,国内稳增长政策和政府换届效应促使投资增速逐步回升;企业经营态势逐步向好,对经济增长预期改观;消费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房地产市场回暖的态势仍可能继续。无论从宏、微观层面看,实体经济对银行信贷的需求比2012年会有扩大。在贷款供给适度增长的情况下,供求形势对银行稳定贷款利率和优化贷款结构较为有利。由于银行利润对息差变动的敏感度最高,因而2013年盈利增速不会再现2009年“量难补价、自由落体”的局面。
推动存款稳步增长的积极因素尚存。如前所述,在贷款派生、外汇占款、财政存款等方面因素的推动下,预计今年商业银行新增人民币存款约13万亿元,较去年明显扩大,增速比去年略有提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优化存贷比监管指标,部分稳定性较强的同业存款可能纳入存款统计口径,有利于扩大存款基础、降低存贷比。
经济金融转型深化,新兴业务仍存发展机遇。在宏观政策拉动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作用下,消费仍将保持平稳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仍可能达到14%左右,银行消费信贷和支付结算等相关业务仍将保持较为良好的总体发展态势。社会融资规模适度扩大,金融市场改革创新深化,股票市场将出现阶段性行情,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商业银行财富管理、投资银行、资产托管、资金存管、产品代销、衍生产品和跨境人民币业务等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运行环境稍有好转,银行资产质量不会显著恶化。从外部环境看,去年四季度以来,随着中央政府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出台和落实,经济增速趋于稳定,并出现向好的迹象。2013年经济增速有望小幅回升,达到8%左右。这决定了银行资产质量下行的压力逐步减轻,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从银行内部看,当前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状况良好、管理素质不断提升、跨周期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完全能够妥善应对考验、有效化解风险,保持平稳运行。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
对策和建议
未来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必须量身打造并动态优化,经营管理的理念、机制、流程、方法和技术必须切实更新;信贷结构、资产结构、客户结构、业务结构、收入结构和盈利结构必须加以转变;创新能力、定价能力、服务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必须显著增强。2013年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应“多管齐下抢抓机遇、严控重点领域风险、优化降本增效机制、深入推进存量改革”。
一、顺应社会资金流动趋势,以合理成本争揽稳定存款
一是抓住居民和企业售汇意愿有所增强、资产“外币化”转向“本币化”的机遇,加大结售汇业务的拓展力度,积极拓展售汇所带来的新增人民币存款。二是抓住存款活期化趋势,拓展各类低成本活期存款。三是考虑到计算存贷比的存款口径可能有所扩大,积极争取更多稳定的同业存款。四是加强本外币、境内外、离在岸、对公对私、银行与子公司、存款业务与债券承销等各种形式的业务联动,带动存款增长。五是强化产品创新,进一步加强银行卡与网络、手机、电话等新兴支付渠道的对接,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增加资金沉淀量。六是优化客户分层管理,统一各类客户信息,继续推进精准营销,努力夯实存款发展的客户基础。七是注重“开源吸存”,以资本市场脱媒资金、要素市场结算平台资金、政府机构财政事业资金、金融机构同业资金等为重要目标,拓宽资金吸纳源头和渠道。八是积极加强主动负债管理,优化负债结构,通过灵活的主动负债弥补存款稳定性下降的影响。九是切实加强存款成本控制。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不同存款的上浮或下浮幅度,优化FTP定价机制对存款发展的引导作用。
二、把握业务发展机遇,优化贷款投向结构,提高贷款定价能力
一是依托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总体部署,有序加大对城镇化、房地产、装备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消费升级、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等领域的信贷投入力度,同时对一些传统夕阳产业及时退出。二是抓住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基础设施投资仍有较大空间的机遇,将信贷资源适度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三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前瞻、战略的眼光看待小微企业贷款问题,进一步创新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思路与方法,积极稳妥、精耕细作地发展好小微业务。四是谨慎实施贷款利率下浮政策,通过客户结构调整和深化RAROC工具的应用,努力稳定贷款定价水平,保持并提高贷款收益率。对银行议价能力弱,综合效益偏低的部分大型企业采取相对谨慎的态度,尽量降低利率下浮贷款的占比,减少为抢规模而放弃收益的现象。
三、努力挖掘非信贷业务的发展机遇,提高其盈利贡献度
一是抓住资本市场改革创新和阶段性上行的机遇,积极发展资产管理、产品代销、资金融通、存管托管等相关业务。二是在基准利率保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适度增加对中长期债券的投资。三是顺应我国消费增速和消费比重趋升的方向,继续大力发展支付结算和银行卡类中间业务。四是继续研究挖掘收费业务潜力,适时推出新的合理收费项目。五是加强对基层的分类指导,加大对中间业务总体发展情况和重点业务品种的考核力度。
四、创新思路、流程和技术,持续提升人性化服务的质量
一是优化各相关业务系统,整合客户信息,在系统掌握客户偏好的基础上为其提供一站式、定制化、增值型、推送式服务。二是加强与各类大型服务企业的合作,为客户提供交叉、互补式的服务,共同全面满足客户需求。三是依托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渠道,深化信息技术应用,为客户提供更加贴身、便捷的服务。四是学卖场、连锁餐饮、电商平台等其他服务企业好的做法和经验,持续优化客户服务体验。五是持续梳理、动态优化关键服务链,消除服务断点,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六是通过存量挖潜和持续培训,有效增加各类服务人员的数量、提升服务水平,有效、专业地引导客户和开展服务。
五、以战略为导向建设降本增效的长效机制
一是实施战略性成本管理,从源头上把控成本。做任何重大的成本支出决策之前,首先以发展战略为准绳进行评判。二是完善有利于节约成本的激励机制。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应该建立更加激励相容的成本控制机制,让成本使用者(信息最充分的人)有动力去最高效地花钱。三是对于成本投入要有“容忍度”、“宽限期”。允许有战略投入期,培育、呵护转型业务的“幼苗”开花结果。
六、强化重点领域风险管控,确保资产质量安全
继续密切关注小企业、钢贸、光伏、个人经营性贷款、政府融资平台等领域和重点企业的经营情况,全面深入开展存量资产排查,对可能出现逾期或不良的信贷业务提前制定防控措施。同时高度重视理财、托管、投行、离岸等表外业务,特别是承兑汇票、信用证等表外授信业务的风险管理,尽快完善相关制度和工具。进一步加强减退加固工作。着力加大对逾期贷款的集中处理和清缴力度。对部分地方政府盲目投资的潜在风险予以关注。
七、切实优化体制机制,重点推进存量改革
坚持“战略链接”和“责权利”统一的原则把改革推向深水区,提高业务经营、资源配置和绩效激励的效率。
关键词:我国经济发展 高附加值行业 转型 关键因素
一、高附加值含义
高附加值是附加价值的简称,产品在原有价值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管理手段等在有效劳动的范围内附加在原有产品上的新价值;企业通过在生产过程中所增加的纯生产额。一方面,高附加值反映了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关系较高,体现了技术含量高、文化价值高、管理价值高;另一方面,高附加值是企业通过内部生产活动创造的产品只有成为高效益的产品时,才能称得上是高附加值。行业内高附加值受国情、市场和价格体系制约;是在投入与产出、产品价值上合理的产品。附加值可以由企业通过内部生产活动来创造,也可以通过调整市场战略的方式来实现。
二、实现我国经济发展向高附加值行业转型的重要意义
(一)向高附加值行业转型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我国经济向高附加值行业转型是迎合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需要。目前,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劳动力优势逐步消失,在国际上的竞争资本逐渐弱化。伴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和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实现我国经济向高新技术、新能源技术、科技密集型和新材料密集型等高附加值行业的转型、开拓和占有国际市场已经刻不容缓。
(二)向高附加值行业转型是应对新科技革命的现实需要
伴随着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悄然来临,对全球的影响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深刻。它是一场融科学、技术和产业于一体的革命,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实现经济发展向高附加值行业转型,采取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战略,改变过去单纯的模仿战略,紧抓第六次科技革命契机,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加快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我国经济发展向高附加值行业转型的背景探讨
(一)劳动力供求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推动着经济发展向高附加值行业转型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劳动力成本迅速提高,促使高动力供求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东部沿海地区的用工荒连年出现,招工难的现状持续存在;随着国家人口政策的深入发展、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劳动力供给上传统的无限供给局面已不复存在。劳动力供求关系格局发生的巨大变化不断推动经济必须向高附加值的行业转型,将着力点集中到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科技进步上来,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行业。
(二)经济环境的外部成本呈现显性化趋势, 为高附加值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国经济环境的外部成本呈现显性化趋势,为高附加值行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工业化的进程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求逐步提高,坚强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力度、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使经济环境外部成本逐步呈现显性化的趋势,限制高耗能行业、高污染行业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发展再利用、再循环、高科技等相关的高附加值行业已经势在必行。
四、实现我国经济发展向高附加值行业转型的关键性因素分析
(一)关键因素一:坚持多渠道解决高附加值行业发展所需资金
由于发展高附加值行业所需要的资本、技术、设施以及原材料等成本价格起点相对于传统行业较高。从我国来看,行业总体经济实力还不是很强、并且行业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发展高附加值行业所需资金成为最主要的制约性因素。因此实现我国经济向高附加值行业转型就必须要高度重视针对高附加值行业的资金投入力度。
首先,国家层面要持续加强投入力度,在资金贷款和专项资金资助方面提供优惠政策,以此来重点扶持一些重点高附加值行业、扶持一批有条件进行产品改造的骨干行业、企业;
其次,要努力开拓多元化的高附加值行业的资金来源渠道,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高附加值行业。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发展、对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深入奏效,民间资本实力逐步增强,通过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高附加值行业可以有效开拓资金来源渠道,实现高附加值行业的多元化发展。
再次,要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外资吸引力度,重点吸引国外在高附加值行业中做得出色的企业。在现有对外开放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完全可以在现有基础上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等措施加大国外高附加值行业的进入我国发展。
(二)关键因素二:不断摸索完善高附加值行业实现的途径
实现我国经济向高附加行业的转型,其中关键性的因素就是要探索完善高附加值行业的实现途径。
首先,要大力树立创新为导向的科学思维,鼓励、支持科学技术发展进步;利用先进性科学技术为手段实现向高附加值行业转型的前瞻性研判和布局;牢牢抓住第六次科技革命机会,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逐步改变过去单纯模仿跟踪的发展思路,在科技革命浪潮中引领潮流;努力实现对高附加值行业的支持力度,国家和地方可以选择性的、有重点的在一些高附加行业项目上进行重点投资,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具有高附加值行业间的兼并与重组;
其次,重视高端技术人才在高附加值行业转化中的核心作用,让拥有高端技术人才或者学术带头人负责的专项高附加值项目开发、利用进行计划单列,创造必要的政策环境和科研环境,以更好发挥他们的智囊、核心作用;要高度重视科研与生产的相结合,促进一批具有高附加值潜力的项目积极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探索实现科研单位与生产企业之间的兼并与合作,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提高行业研发与生产能力;
(三)关键因素三:实现经济向高附加值行业转型必须要完善相关的政策机制
高附值行业的动力源泉,就是强大的政策机制。首先,要在人才政策机制上下功夫。对于实现经济向高附加值行业转型中,人才是实现这一专项的基础和关键。实现向高附加行业转型,必须要明确指定完善的人才政策,包含人才引进优惠、人才再发展和人才保护培养等方面。其次,要在高校、重点科研院所中,发现引进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服务于高附加值行业发展;最后,对于高附加值行业的发展还要制定出台相应的保护性政策。毕竟发展高附加值行业面临一定的风险性,在利益分配上也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因此,需要从政策层面出台相应的利益分配政策,以调动劳动者与投资的双重积极性。最后,有必要成立专门的高附加行业管理机构,制定行业间对高附加产品的统一标准、考核标准等,引导、支持、指导高附加值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付强. 在低碳经济时代我国鞋企如何才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J]. 中国皮革, 2011, 40(8): 54-55.
[2] 饶燕. 洛阳石化薄膜生产实现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J]. 河南化工, 2010, (9): 6.
[3] 徐洪涛, 周辰. 关于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以无锡新区为例[J]. 江南论坛, 2011, (9): 18-19.
[4] 张筱梅. 逐步转向高附加值产品--2001~2008年我国专用车出口产品走势简析[J]. 专用汽车, 2010, (1): 30-31.
关键词: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05-0048-05
我国“两会”期间,放宽银行综合化经营限制的呼声再起。尽管现行《商业银行法》仍未完全放开银行开展综合化经营,但近年来银行频频“曲线”涉足基金、金融租赁、保险等领域。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中资银行来说,综合经营更是其应对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以及金融国际化冲击的有效策略。而最新公布的2012年年报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星星之火”正呈燎原之势。
一、商业银行经营面临严峻挑战
综合当前金融经济环境变化和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促使中资银行开展综合化经营。
首先,中国商业银行面临金融脱媒的挑战。长期以来,间接融资是我国融资的主要渠道。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和金融市场不断完善,非银行金融机构利用新的金融产品,不仅与商业银行争夺存款市场,而且还争夺银行的优质客户。一些优质客户凭借自己的信用直接绕过银行这个传统的信用媒介,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方式从金融市场上取得较为便宜的资金,使得我国金融市场结构发生了变化:直接融资地位上升,间接融资地位下降,即出现了金融脱媒现象。融资非中介化已经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随着金融脱媒的深化,一方面,更多居民将银行的储蓄存款“搬家”,去追求收益更高的金融资产,导致银行储蓄客户流失;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迫使银行信贷客户遭受分流。由此可见,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一场客户争夺战,取胜的关键在于能否具有便利、高效、准确的优质服务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而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则有利于金融业务进行有效整合,通过多元化经营满足客户、降低成本、创造利润。
其次,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利率市场化的挑战。自2006年中国入世过渡期结束以来,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连年加快,目前已经从1996年以来放开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银行间市场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利率、境内外币贷款和大额外币存款利率,到试办人民币长期大额协议存款,直至放开人民币各类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从而导致存、贷款利差出现相当幅度的缩小,利率风险将成为国内商业银行重要的经营风险。2012年6月8日央行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意味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迈出实质性步伐,预示着我国银行业传统依靠利差的盈利模式将出现颠覆性变革。商业银行亟需通过谋求综合经营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并以此降低对利差收入的过度依赖,实现业务的多元化,从而弥补利润缺口,增强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再次,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外资银行的冲击、人民币国际化的需要,特别是原本单一经营模式不可持续性的挑战逐步显现。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力度的持续提升,中资银行“走出去”以及外资银行“走进来”步伐加快,中外银行将在全球金融舞台上展开竞争。金融业的开放,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开放意味着国内金融机构正在接受开放市场经济的考验,人民币国际化更是不可逆转。在这一过程中,银行业开放和自由化程度的变化会影响银行体系内部经营管理和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从而改变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面对已经实行综合化经营,并在金融危机后逐渐恢复元气的国际金融控股集团,我国金融业需要加快发展综合化经营,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本土金融控股集团,应对国际金融业的挑战。因此,实现银行综合化经营也就在所难免。
除了上述三大挑战之外,商业银行因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还可能面临经济周期变化的考验。将来中国的经济很有可能转入中低速增长时期,银行很难再通过把资产规模做大来获取利润。在商业银行拓展非银行金融业务领域的同时,非银行金融机构也进入到了传统银行业务领域,并在该领域与银行进行竞争,金融脱媒现象将更加明显。同时,对银行业特别是商业银行的监管将趋严趋紧,监管标准将逐步与国际接轨,监管重点将集中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公司治理结构、风险控制和内控机制等方面。
二、银行业综合化经营独具优势
金融综合化经营,是指银行、保险、证券各业跨业交叉经营,无分业限制,或在有一定限制下以某种方式达成实际上的金融各业交叉经营。银行业综合化经营是金融综合化经营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是指银行业突破传统的业务范围,开展保险、证券等行业的相关业务,实现银行、保险、证券各业产品边界不断模糊与融合这一有机的结合过程。在西方国家的相关正式文件中,有对金融综合化经营的企业使用“金融控股公司”的提法。1999年2月,巴塞尔金融监管委员会、国际证监会组织和国际保险监管协会提出了多元化金融集团的说法。在德国,由于银行可以经营除货币发行以外的所有金融业务,包括投资信托、证券、保险等,故有“全能银行”之称,即“具有全部金融业务功能”的银行。
综合化经营同时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内部综合化经营和外部综合化经营。内部综合化经营指银行内部通过产品创新或交叉销售等方式,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外部综合化经营则可以理解为公司组织层面的综合化经营,是指通过新设或控股独立的子公司来开展综合化金融业务。综合化经营是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有效分散和降低经营风险、提高金融交易效率、更好满足广大金融消费者需求的客观要求,是金融业发展的大趋势。
从历史上看,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业的经营模式经历了“混业—分业—混业”的发展历程。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国家从战后至今一直实行混业经营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放弃了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金融制度,向银行、证券、保险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综合化金融方向发展。1986年,英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放松管制以促进各种金融机构业务的相互渗透,逐渐向金融综合化方向发展。1997年,日本推出金融体制改革一揽子方案,放宽对银行、证券、保险业的限制,允许跨行业经营业务。伴随着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的合并,1999年,美国正式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允许银行、证券、保险跨业经营,标志着长期实行金融分业制度的美国在世纪之交最终废弃了这一制度。由此可见,国际金融业综合化经营一般都是发端于银行业,由银行业的综合化经营逐步推及金融业的综合化经营。
根据资产组合管理理论,投资的多元化能有效降低非系统性风险,综合化经营是金融企业分散经营风险的良好方式。集团收入来源多元化,可以靠改变原有产品结构使收入结构发生变化,也可以靠其他领域的产品来开拓市场,互相弥补,从而可以获得稳定的现金流,平滑财务指标的波动,降低集团整体风险。同时,集团资产配置选择更为广泛,可以低成本、自由灵活地将各类资产、负债及其他业务进行广泛的风险组合,增强抗风险能力,而单一业务的金融机构则没有这种优势,导致经营风险过度集中,不利于稳健持续经营。此次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最早陷入挤兑风波的英国“北岩银行”,就是因为业务过度集中于住房贷款,在美国次级债务危机的冲击下变得不堪一击,陷入破产境地。同样,雷曼兄弟、贝尔斯登、美林证券等华尔街投资银行也因次级债危机,股价大跌,高管辞职,经营混乱,最终导致了破产或者被兼并的厄运。而那些实施综合化经营策略的金融机构,如汇丰集团、摩根大通集团、美国银行和德意志银行则依靠其他领域的盈利弥补了损失,有效减缓了金融危机的冲击。
当然,此次金融危机也暴露了金融综合化经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不会影响其未来的持续发展。在危机逐步企稳之后,国际大型银行继续着力发展综合化经营业务,其综合化经营指标出现反弹,部分大型银行的综合化经营程度甚至已经超过危机前。
三、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历程
21世纪,中国商业银行的综合化经营已经逐步展开,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走在了实践的前列。这既是全球主流银行近年来发展的自觉选择,也是金融业发展的内在规律。
(一)综合化经营受监管政策推动的效果明显
商业银行开展综合化经营,很大程度上受监管政策的制约。2005年,国内商业银行获批发起设立合资基金管理公司。2007年,银监会修订《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允许符合资质要求的商业银行设立或参股金融租赁公司。2008年,银监会和保监会签署了加强银保深层次合作和跨业监管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同年年底,银监会又颁布了《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允许有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展并购贷款业务,这为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带来了新机遇。在政策推动下,国内商业银行逐渐建立起囊括基金、投资银行、保险、信托等多种业务领域的综合型经营平台。
(二)综合化经营的领域进一步拓宽
从涉足的领域看,在金融租赁方面,随着银行新设金融租赁公司政策的放开,截止到2010年底,共有9家商业银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在投行业务方面,各家商业银行通过业务创新,业务经营范围不断得到扩张,比如,有的银行推出了与PE等机构的合作新模式,将原有基本限于常规性托管业务的合作关系深入到财务顾问、客户推荐等层面,部分银行甚至已经获准通过旗下子公司开展境内直接投资业务。此外,在部分银行涉足信托、保险等领域的示范效应下,不少银行都在积极推进相关领域的综合化经营。
(三)部分银行意欲打造金融控股公司的架构
2008年,随着更多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设立,部分大型商业银行的金融控股公司雏形更加完善。以交通银行为例,通过2008年的运作,建立了以银行为主体,包括交银保险、交银国际、交银信托、交银施罗德基金、交银租赁等机构在内的综合性金融集团的构架,“大金融”特点十分明显。事实上,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也基本上形成了金融控股集团的雏形。除了大型银行,一些金融控股基础较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通过资源整合,也逐步做实金融控股集团。例如,光大金融控股集团的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集团所属企业包括中国光大银行、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光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和中国光大实业(集团)公司等,并在香港拥有光大控股和光大国际两家上市公司。
(四)综合化经营或再提速
目前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整体上讲还是处于试点推广阶段,而且综合化经营目前主体都是按照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来推进的,还缺少相关的法律和管理规定。但最新公布的五大行年报显示,商业银行对于加速综合化经营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建设银行称,该行在发展好银行主业的同时,将加快发展保险、信托、投行、基金、租赁、证券等非银行业务,构建市场互为依托、业务互为补充、效益来源多样、风险分散可控的经营构架。交通银行也表示将继续推进综合化经营,强化银行与非银行板块联动机制,积极推进子公司产品嵌入集团产品线,同时提升子公司的专业竞争力和行业排名,加快发展,增强反哺能力,提高综合贡献度。从总体上看,五大行将会进一步实现综合化经营。而最为重要的是要坚持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和防火墙制度,确保局部领域风险之间不形成传递,保持良性发展。
四、中资银行综合经营星火燎原
利率市场化时代,息差收窄,金融脱媒冲击存贷款客户资源,金融国际化引发内外冲击等,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应对严峻的经营形势,商业银行无一例外给出了相同的答案:转型。从五大行的年报来看,综合化经营带给银行的不仅是经营范围的扩大,所产生的效益也日益显现,成为多家银行利润的新增长点,正可谓是星火燎原。
(一)利润贡献度有所提高
对于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来讲,2012年,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带来了冲击,同时也带来了改变——截至2012年末,五大行的综合化服务能力不断完善,对整个集团利润的战略协同效应也日渐提升。其中,建设银行表现突出,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建设银行已拥有境内外8家经营性子公司和26家村镇银行,业务覆盖基金、租赁、信托、保险、投资银行等多个行业,该行子公司资产总额达到2608.39亿元,同比增长28.9%,建设银行各项非银行业务也可谓“全面开花”:建信信托净利润增长78.4%,行业地位跃升至第二位;中德住房净利润增长72.9%;建信人寿净利润增长50.4%;建行亚洲净利润增长30.4%;建信基金净利润增长15.9%。子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21.39亿元。
五大行中,综合化经营牌照最齐全的是交通银行。截至2012年末,该行控股子公司(不含英国子行)资产总额达人民币915.90亿元,较年初增长46.88%;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12.74亿元,同比增长17.96%,对集团2012年利润贡献度达到2.18%,同比提高0.05个百分点。6家非银行子公司资产总额较年初增长43.97%,占集团资产1.58%。其中,交银国信存续信托规模达人民币156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1%。交通银行年报称,该行以“板块+条线+子公司”协同模式为依托,以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提升子公司发展、协同、竞争三大能力,打造子公司流量业务、航运金融和财富管理三大特色,坚持走内涵式集约化综合经营道路,努力打造集团综合经营优势。
此外,其他各行多元化经营也各有亮点。如,工商银行的工银租赁2012年末总资产1190.49亿元,增幅达41.8%;净利润11.66亿元,增幅达34.8%。中银集团人寿2012年实现净利润6.15亿港元,同比增长14倍。可以说,在中间业务增幅下滑、五大行盈利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加速推进综合化经营战略正在成为各行弥补利润缺口、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把利器。
(二)保险基金成两大亮点
综观2012年五大行在综合化经营上的运作,保险和基金两个方面的收获颇丰。
首先,2012年银行系保险公司发展迅速,成为银行综合化经营中的一大亮点。7月19日,由工商银行控股的工银安盛人寿保险开业,使其除银行以外的金融牌照增加到4张;同月27日,建设银行对旗下建信人寿保险的增资申请获批。11月27日,建设银行完成了收购美国银行持有的建信租赁24.9%的股权交割手续,使建信租赁成为其全资子公司。11月21日,农业银行收购嘉禾人寿51%股份获批,至此五大行已全部将保险牌照收入囊中。
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中银保险资产总额72.63亿元,实现保费收入41.45亿元,同比增长43.28%,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28个百分点;实现净利润3.22亿元,同比增长648.31%。工银安盛总资产达到109.51亿元,净资产26.91亿元,保险业务收入47.53亿元,居合资保险公司第二,同比增长197%。农银人寿总资产235.12亿元,净资产19.91亿元,全年实现总保费收入41亿元。
其次,银行系基金公司2012年也迎来快速增长。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工银瑞信旗下共管理28只共同基金和多个年金、专户组合,管理的资产规模约1568亿元,总资产10.13亿元,增幅17.7%,净利润1.97亿元,增幅10.1%。建信基金共管理28只基金产品,总资产7.21亿元,净资产5.75亿元,2012年实现净利润1.31亿元。中银基金2012年末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1001亿元,突破千亿大关,比前年末增长130%,同时资产总额达到8.22亿元,实现净利润 1.79亿元,同比增长4.3%。
五、中资银行综合经营实现路径
虽然国有大行的保险、信托、金融租赁、基金等非银行业务发展较快,但由于我国目前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应该说综合化经营的程度还是比较低的。2013年初,银监会在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为了顺应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求,将“审慎开展综合化经营试点”。“两会”期间,金融界代表再次呼吁加快银行混业经营步伐。而目前兴业银行设立基金公司获批,银行系基金公司又扩容。应该说,银行拓展综合化经营正面临良好机遇。
机遇面前,当前各家银行都在摸索转型道路,银行要提升中间业务收入,需要调整业务结构,以多渠道、多元化的经营来改变盈利模式,而综合经营是商业银行转型的主要路径。次贷危机之后,曾有观点认为,金融业综合经营激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但是,实践表明,综合经营并不是金融危机发生的直接或内在原因,次贷危机之后,部分国际银行的综合经营程度甚至超过了危机前水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金融危机导致我国金融监管加强,但这与我国以商业银行为主导,投行、信托等金融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发展情况大不相同。从政策导向来看,中国金融业综合化经营的大方向是确定无疑的,可以预期,今后商业银行将继续稳健地推进综合经营。由于投资银行、基金、金融租赁、保险这几项业务的发展前景不同,政策限制、投资规模及经营难度也不尽相同,各商业银行在综合化经营的选择上,可能会有所偏好,而不是齐头并进、遍地开花。从具体业务来看,由于保险业务涉及的专业保险内容较多,与商业银行主要经营业务对象出入较大,且在管理文化方面,保险经营风险的大数法则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潜藏着管理风险。故商业银行可能更多以投资入股或并购的方式进入保险业务,自行发起设立的可能性较小。而金融租赁、基金、信托等业务不仅前景广阔、可依托商业银行广泛的客户资源和便利的销售渠道发展自身业务,而且,金融租赁等业务也是融资贷款的一种方式,业务模式与商业银行有类似之处。因此,商业银行在金融租赁、信托等业务领域可能较易入手。
总之,从我国银行业发展来看,大银行得天独厚的渠道优势增强了其开展基金、保险等业务的市场竞争力,有关金融业综合经营规章制度更加完善,监管体系与商业银行综合经营逐渐匹配,为银行业综合经营奠定了制度基础。这都为商业银行深化综合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未来将会呈现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李江鸿.中国银行业综合化经营法制与实践的互动[J].金融论坛,2011,(12).
[2]蔡宁伟.对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四点思考——基于“四化”的管见[J].金融会计,2012,(6).
[3]袁宁.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监管创新[J].中国金融,2011,(2).
[4]马陆方,马锦.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现状、发展趋势及风险防范[J].金融与经济,2012,(8).
[5]邓鑫,丁磊.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效果验证[J].金融发展研究,2012,(8).
[6]李志刚.中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战略的实施研究[J].金融论坛,2012,(9).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理财经理;激励机制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逐步上市,标志着各个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工作基本完成,国有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也在不断明朗化。然而,在竞争不断加剧的国内金融市场上,特别是个人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却并没有由于股份制改造的成功而提升。上市后,国有商业银行对各种业务实行更加细分,更加精化的管理模式,理财经理负责制也逐步实行起来。因此,如何有效地发展理财经理激励机制。对各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至关重要。鉴于此,本文在调研某国有商业银行理财经理的管理情况的基础上,浅析国有商业银行理财经理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激励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激励机制由委托-理论发展而来的。在20世纪70年代,罗斯,詹森与麦克林等人最早提出了委托-理论。经济学上认为,人受委托人委托,并以委托人的利益为出发点从事某些活动,从而形成了契约关系,即是委托关系。在这一契约关系中,工作的结果不仅取决于人的努力工作,还取决于主观因素之外的客观因素。当委托人无法辨别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时,便会产生人的“道德风险”。归根结底,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所致的,委托人之所以委托人,是看中人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然而人在具体管理事务时,掌握着比委托人更多的信息。因此为了获得更多的私人利益,人可能会损坏委托人利益。
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委托人总是努力用各种方法激励与监督人,使其以委托人的利益为出发点,最大努力工作,并按照委托人发展意愿完成任务。而人在自己最大效用的促使下,总是希望在尽可能的规避各种风险和责任下,希望从委托人手中获得更多的回报。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人的真实行为不能完全被监测,因此产生了事前的“逆向选择”和事后的“道德风险”。委托-问题的核心则是要解决这两个问题。
二、理财经理激励机制中的问题
(一)单一化的激励方式
在激励理论中,物质化的激励方式尤其是金钱的激励方式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地激励方式,在短期内可以迅速提高理财经理的销售热情,创造业绩。但是物质化地激励方式仅是激励方式中的一种,在长期看并非是万能的。比如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物质激励除了短期激励,比如基本工资,年度奖金和绩效工资等等,还大量使用了长期激励,比如渣打,花旗,汇丰等普遍实行了年度风险基金,奖金延后支付,股票期权计划,限制性股票激励等做法。单一化的物质激励方式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生理需求是人的最低层次的需求,只有在满足生理需求后,才能实现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金钱激励是缺一不可的。但是,马斯洛还提出满足的需求会相应地停止其动机作用。也就是当理财经理获得足够的物质报酬后,金钱激励的满足感会停止,此时其他的激励作用会更加突出,比如自身的价值,领导的重视,职位的提升和职业发展规划等等。并且只是金钱激励会导致理财经理更加注重现实利益,员工之间的关系会更加疏远,而员工对银行的归属感也不高。因此物质激励是不能代替精神激励的。
(二)长期激励机制缺乏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激励形式单一,主要以短期的现金激励为主,这种短期的现金激励会使理财经理的行为短期化,从而产生道德风险。因为理财经理的薪酬反映的是自身利益,而非银行利益,进而出现无序的市场竞争和恶性循环。比如,某些收益较低,而风险较大的理财产品,对客户来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银行会按较高的百分比报酬提成给理财经理。因此,理财经理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而大力营销此类产品,从而不仅损害了客户的利益,也破坏了银行的声誉。
(三)绩效考核体系不合理
在对国有银行考核的指标上,发现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首先,上级行在给下级行下达任务和目标时,没有考量到各个下级行的具体经营情况,下达的有些任务指标就是天文数字,下级行再怎么努力也不能完成。理财经理作为主要的销售团队成员,对工作的积极性会大量降低,这对银行的长期发展带来了更大的不利。其次,销售的业绩指标作为理财经理考核的唯一指标,使理财经理的工作不能得到全面的评价。对银行长期发展来说,客户的满意度,忠诚度是至关重要的。在短期内这不能完全体现在销售指标上,但是理财经理的考核指标都不包括客户的满意度,使客户评价的权重过低。最后,绩效考核体系不透明。理财经理完成的各项指标在奖金占的比例很不透明,理财经理完成的情况是否有得到兑现,和网点的比例分配时多少都很不透明,这对理财经理的激励作用很低。
(四)不完善的职业发展体系
完善的职业发展体系,应当致力于拓宽理财经理的晋升渠道,多方面的解决员工晋升问题。物质激励是短期的激励,在物质激励过后更重要的是职业发展前景,只有多渠道的职业发展前景,才能提高理财经理的忠诚度。银行只是一个载体,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很大程度上是在于理财经理,如果理财经理流失了,意味着客户流失了,这对银行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只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才能做到职业留人。职业生涯的激励会使理财经理和银行建立充分的信任合作关系,增加理财经理的忠诚度和归属感。银行应给予理财经理充分的创造性空间,这对理财经理带来极大的激励作用。
三、理财经理激励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一)拓宽激励资源,强化长期激励机制
进一步拓宽激励资源,建立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使理财经理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与银行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国有银行应当建立股票期权激励,限制性股票激励和奖金账户激励制度。股票期权激励是理财经理按照一个预定的价格购买一定的股票,这种购买时虚拟的,并不需要理财经理支付实际的现金,而理财经理行权时会按当时的每股净资产给付,因此理财经理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必然会想办法增加银行的每股净收益,因此必当考虑银行的长远发展,这有效地减少了道德风险。限制性股票期权是指银行给予理财经理的股票期权是限制性股票期权,即是理财经理的股票期权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兑现。当理财经理在任职时,股票期权是不能兑现的,或者是只能实现一部分,当任期结束后的若干年后才能完全兑现,并且兑现时需要银行授权。这样,既减少了银行对理财经理大量的现金支付,又有效地降低了道德风险,使理财经理承担部分风险。奖金账户制度是银行将给予理财经理的奖金放入一个账户中,由银行暂为管理,当银行效益增加时,奖金也会增加,当奖金到达一定数目时,理财经理会按比例获取。但是当银行的效益降低时,奖金账户也会相应按比例减少。因此,这也降低了理财经理道德风险,与银行共担风险。
(二)提高薪酬透明度,建立合理的考核体系
首先,针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薪酬体系不明朗,规范理财经理的薪酬体系,度基本工资,福利,绩效考核奖金应详细列出清单,特别是绩效考核体系,应具体给予每一项的金额,比例。披露的语言应该简单明了,并且与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具有可比性。其次,合理的考核体系既要有定性指标,也要有定量指标。定性指标要细化,全面,更重要的是可操作性。第一,在给下级行下达考核指标时,要根据不同行自身的经营特点,实事求是,区别对待,突出不同的考核指标。在确保各个行在努力后能够完成的情况下,客观公正地下达各项指标。对完成的情况应当公开公正,针对每个行不同的特点建立不同的考核体系,并且对每一项的奖励情况应当详尽公开。第二,应当是定量指标,全面提升客户评价的重要度,在理财经理考核体系中加大客户评分这一环节。采用匿名评分的形式,对客户满意度高的理财经理给予奖励,对满意度低的理财经理予以批评,甚至取消资格,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服务优质。
(三)拓宽非物质激励,满足理财经理个性化需求
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的约翰・特鲁普曼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激励方案――自助餐式福利。自助餐式福利包括了带薪休假,培训学习,交通补贴,终生保险,健康检查,旅游奖励等等。银行可以做一个问卷调查,列出公开的福利清单,使理财经理各取所需,激发他们的认同感。这样不仅拓宽了理财经理非物质奖励,还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激励机制,是理财经理更加自由享受个性化的激励机制。这样,在满足物质激励的同时,更加加大了精神激励。
(四)健全职业发展体系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表明,人在满足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后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这表明物质激励边际效益会有下降的时候,这是应增加精神激励。精神激励不只是在物质激励满足后再凸显,而是贯穿于整个需求实现过程中。而职业生涯规划在精神激励中是最高层次的需求。一个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会使理财经理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明确的目标会大力增加理财经理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这种有效地精神激励既降低了银行人力资源的成本。又增强了理财经理对银行的忠诚度。职业规划的定制一定要完善,并且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使员工充分认识到职业发展的潜力和魅力,但是要防止过度的精神激励而忽略了物质激励,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五)建立优秀的组织文化
构建银行的组织文化,对理财经理的长期激励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员工的个人价值观和银行的核心价值体系无法匹配,即使有好的薪酬激励和职位晋升空间,仍有可能无法留住核心人才,组织文化激励在人力资本激励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当银行的价值观,组织目标,理想和员工的价值观相一致时,银行的目标即是员工的目标,银行发展的未来是员工发展的未来。员工会站在组织的角度思考问题,会以组织的效益最大会为目标,这样员工和组织之间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这对员工的职业生涯和银行的长期发展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构建组织文化的激励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商业银行理财经理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0(6):83-84.
[2]王进.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激励机制的完善[J].时代金融,2010(1):40-41.
[3]倪凤.我国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探析[J].河北金融,2008(10):13-16.
[4]刘丽云.试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问题与对策[J].金融研究,2010(5):196.
[5]奚声徐.我国上市银行激励机制分析与改进[J].金融研究,2010(5):194.
关键词:非预期损失;经济资本;股东价值
一、商业银行资本的概念
作为一般性的定义,银行的资本是银行已经持有的权益类资金,目的在于防范头寸价值减少或商业损失等风险,从而保护存款者和一般债权人不受损失。银行的资本有三个不同的概念,即账面资本、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
账面资本是一个会计的概念,列示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等于资产减负债后的余额。但商业银行账面资本的概念与普通企业的账面资本的概念略有不同,商业银行的账面资本除了所有者权益外,还包括监管当局认可的储备、次级债等。
监管资本是商业银行按照监管当局的规定,应该保留的最少的账面资本数量,是一个根据监管规定计算出来的量,一般为风险资产的一定比例。巴塞尔资本协议要求商业银行要保留的最低监管资本的计算公式为: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乘以12.5,再加上针对信用风险的风险加权资产,就得到分母,即总的风险加权资产,分子是监管资本,两者相除得到资本比率的数值,该比例不得低于8%。
经济资本是一个风险管理的概念,是用于抵御非预期损失的虚拟资本,在数值上等于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置信区间商业银行非预期损失的倍数。经济资本不是真正的银行资本,并且银行选择的置信区间不同,经济资本的数值也不同。
二、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的联系与区别
监管资本产生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标志是1988年《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定》的诞生。1988年的资本协议有两个目标,第一是要加强国际银行体系的稳健性,第二是要减少各国银行间存在的不平等竞争因素。监管资本是银行必须遵守的法定义务。
经济资本产生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1988年资本协议及1996年的修订主要针对的是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且风险敏感性不足,国际活跃银行为更好地管理自身的风险,开始开发自己的模型,用于为具体的交易配置资本。经济资本覆盖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发展的驱动因素是市场竞争的加剧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其主要目的是信息批露、绩效评估、计划、定价等。
监管者通过对国际活跃银行在经济资本管理方面取得的成就的考察,用它作为改进监管资本的有用参考。资本协议非常注重银行的内部风险评估,并以此作为确定最低监管资本要求的基础。由于资本协议允许银行使用内部模型来计算监管资本,用来计算经济资本需求的风险评估过程也能够决定他们的监管资本要求。
尽管如此,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仍然有本质的区别。监管资本体现了监管当局要求,它不能代表银行实际吸收非预期损失的能力。监管规定不一定反映特定银行的风险特征,而且风险加权资产不能作为全部风险的正确测度。而经济资本反映了市场及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的需求,它是为承担风险真正需要的资本,反映了银行自身的风险特征。
三、经济资本的计量
1.信用风险经济资本计量
对信贷资产,预期损失(EL)=调整敞口(AE)×预期违约率(EDF)×违约时真实损失率(LGD)
调整敞口AE的计算过程:银行对客户的授信额度为COM,已使用授信额度为OS,违约时使用“未使用的授信”的比率为UGD,则AE=OS+(COM-OS)×UGD。
EDF为既定信用等级客户的预期违约率,可根据历史经验数据确定不同信用等级客户的预期违约率;
LGD为发生违约时的真实损失率,一般的做法时假定借款人出现不还本金或利息的现象时,一般都可能发生违约,但借款人违约时,银行的贷款损失通常不是100%,只要银行通过一定的法定程序,总可以收回一定比例的违约贷款,它的大小取决于抵押情况、求偿时的优先顺序等。
银行是通过经济资本来抵御非预期损失的,为了维持与所担风险相称的资本水平,银行必须确定意愿的信用评级相匹配的置信水平。不同的信用评级所对应的置信水平分别是:AAA,99,99%AA,99.97%;A,99.9%;BBB,99.7%。
2.市场风险经济资本的计量
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股票头寸风险、汇率风险、商品风险、期权风险。在资本协议Ⅱ中,利率风险由于难以准确计量,因此对利率风险没有规定资本要求,而是列入了支柱Ⅱ监管当局的监管。
在三大风险类别中,市场风险的建模最为先进,测量市场风险要用组合头寸法评估,不能单独进行,因为有些项目的风险可以轧平。测量经济资本的方法是:取某点上组合头寸的价值,计算基础因素潜在变化的敏感性,计算基础因素的潜在变化,将潜在变化乘以敏感性。用公式表示即为:VaRX=VX×dV/dP×API,其中VX表示头寸X的市场价值,API表示在时间I内市场价格的不利变动,dV/dP表示市价变动的敏感度。在计算市场风险资本需求时,需要设定置信区间和持有期。
3.操作风险经济资本的计量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定义,操作风险是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与成熟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计量技术相比,操作风险的计量仍处于初级阶段。为了简单起见,一些银行干脆分配其所有资本金的18%-25%用于操作风险的防范。
从银行整体的层面,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汇总后的总风险应小于三者直接相加,但在现实中,由于很难确定相关关系,采取的是直接相加的方法。即银行的经济资本=信用风险经济资本+市场风险经济资本+操作风险经济资本。
四、经济资本的作用
1.确定风险控制的边界
经济资本作为一种虚拟资本,当它在数量上接近或超过银行的账面资本时,说明银行的风险水平接近或超过其实际承受能力,这时银行要么通过一些途径增加账面资本,要么控制或回缩其风险承担行为,否则其安全性将受到威胁,并影响评级机构对银行的信用评级。
2.绩效考评
考核银行盈利的传统指标包括股权收益率(ROE)和资产收益率(ROA),这种指标最大的缺点是没有将风险考虑在内。出于风险的管理需要,西方商业银行逐渐出现了新型的以风险为基础的考核盈利指标一经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RAROC,Risk-Adjusted Return On CapRal)。该方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由银行家信托集团(Banker’s Trust Group)首创,最初目的是为了度量银行信贷资产组合的风险和在特定损失率下为限制风险敞口必需的股权数量。此后,许多大银行都纷纷开发RAROC方法,建立在经济资本基础之上的RAROC作为部门、人员、业务条线的考核指标已成为银行业最核心的绩效考核指标。
3.贷款定价
传统的贷款定价方法均没有考虑资本的成本。实施经济资本体系的银行使用经风险调整的资本回报(RAROC)模型来确定贷款的定价水平时,贷款的风险越大,为该业务配置的资本金越多,为了使这笔贷款赢利,它必须满足最低的资本报酬率标准,即要使该业务的经济利润或经济增加值为正数。
其中风险成本相当于贷款中的预期损失,经济资本等于该笔贷款的非预期损失,RAROC用银行的资本底线回报率来代替,就可计算出为取得资本底线回报率,银行对贷款索要的最低价格:
贷款价格=RAROC×经济资本+资金成本+经营成本+风险成本
4.决策市场进出
银行是由多个部门和多种产品所组成的,高级管理层需要决定保留哪些产品、压缩哪些产品,发展哪些部门、收缩哪些部门,一个重要的决策依据就是经济资本回报率的大小。能够给银行带来较大经济资本回报的部门和产品应该予以保留和发展,回报率低的部门和产品应该收缩或撤出市场。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核心竞争力 影响因素 完善途径
一、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1.创新能力
商业银行的创新包括制度体制层面、流程层面、技术层面、产品层面等等。诸如,信息技术革命拉近是世界的距离,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模式,尤其是金融行业更是因为信息技术创新的推广而得到迅猛的扩张,规模和质量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2.完善的流程管理
随着经济市场化逐渐深入和竞争日趋白热化,银行对业务流程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1)理论上业务流程反映的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由于分工的逐渐细化才导致流程的产生,而实践也证明很多流程是多余的,甚至对资源造成浪费,只有将企业的冗余流程剔除,企业才是有效率的。(2)业务流程反映的是企业管理方式、组织结构、经营理念、人力资源配置、技术水平,业务流程的完善程度决定了企业能否适应自身和市场的发展。因此,完善的业务流程是构成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要素。
3.适应市场和自身的组织架构
银行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已成为业界的共识,因此对风险的控制成为商业银行实现安全性、稳定性和盈利性的关键。因此驾驭风险的能力体现了一个银行区别于其他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内控能力是风险控制能力的体现,而内控能力的强弱则主要受组织结构的制约,包括业务流程和产品的提供都于企业的组织结构密不可分,由此可见组织结构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环节,有效的组织机制能明显创造和累积核心竞争力。
4.优越的制度环境
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以及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都需要一种适合它生存的土壤,这里所称的土壤便是制度环境。制度环境因素包含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完善的产权制度,二是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因为如果产权制度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合理的,则强有力的产权约束机制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可以保证银行内部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有效实施,可以起到降低委托成本、维持相关利益方利益均衡、促使银行提高运行效率。
二、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差的原因分析
1.业务结构不合理
(1)中间业务占比过低
中间业务跟传统业务有一定的区别,不同于传统的吸存和放贷。它指的是银行在资产业务和负责业务之外,以中间人和人的身份为客户提供各类金融业务并收取一定的费用的经营活动。在我国,限于分业经营的束缚,金融产品和服务相对单一和匮乏,由此也导致了我国中间业务发展缓慢,中间业务所占银行收入比重过低。
(2)存贷业务缺乏创新
我国是一个储蓄率非常高的国家,由于缺乏完备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居民在资产增值保值的需求驱动下往往选择银行存款,由此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对存贷业务的依赖,长期依赖缺乏对存贷业务的创新和挖掘。
2.组织结构紊乱
(1)国有产权虚置,权力缺乏约束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的所有者不明晰,尤其是在资产的增值保值的任务上,国有产权所有人的虚置使得资本资产管理的责任不清,动机不明。次结构下银行资产的物权缺失导致了银行治理结构的畸形,因为没有人拥有这部分资产因此也没有人会切实地去监督这部分资产的归属更不用提资产的增值保值,必然的结果就是银行监督管理机制处于虚置状态,并由此进一步导致了内部人控制和贱卖国家资产等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损害的广大客户的利益。
(2)机制转换滞后,经营效率低下
由于实行行政化的组织机构,银行在部门设置上沿用传统的行政划别,部门之间分工不明,职能重复,人员庞杂,编制混乱,人员缺乏流动性,部门之间缺少配合和合作,经常是一个业务需要很多部门很多道手续才能通过审批,效率低下。虽然建立了董事会、股东大会、监事会等机构,但是所有权缺位注定了监督和选举不可避免的流于形式,虽然形式上实现了“三权分立”,但也实际上又常常是银行董事长、行长、党委书记“三位一体”,高层管理层的任命也往往是流于形式,由此导致的问题便是经营制的僵化守旧,经营缺乏活力,效率长期得不到提高。
3.用人机制僵化
(1)我高端人才缺乏职业信仰
目前我国银行业片面追求规模发展,过度重视业绩,常常忽视了对企业管理和深层次结构改革的追求,管理层浮躁地做一些表面的改革,却缺乏一种对所谓职业银行家的对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没有高端银行人才的带头作用,上行下效,整个银行界的人才都会人浮于事,渐渐失去职业信仰。
(2)精神激励流于形式
银行缺少“以人为本”的企业氛围,缺乏对员工的精神关怀,除了按业绩多少给予物质奖励之外,很难给员工更多的与职业发展相关的关怀和指导,员工无法取得足够的职业满足感和职业发展预期。在片面追求业绩的压力下,有的银行实行所谓的“末位淘汰制”,虽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作用,但是却忽略了压力竞争下导致的人心涣散、互相排挤等内部团结问题受到损害,长期来看不利于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形成。
4.金融创新市场环境不佳
(1)金融创新的主题缺乏
我国的金融机构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真正商业银行还有很大的距离,其创新动机并不在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主要考虑市场份额和资源占有。同时,金融机构的市场调查权、研制开发权多集中在总行,自上而下推动,统一部署;基层金融机构只有被动地贯彻执行而并不在乎其实际效果。
(2)金融监管体制和理念的制约
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对我国金融创新形成了一定的制度约束。资本市场是金融创新最快的领域,银行业只有构筑起与资本市场发展对接的平台,才能更好地促进银行业的金融创新。“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管理模式制约了我国银行业利用资本市场促进金融创新。中央银行的监管理念以防范风险为主,许多业务管得过严,也压缩了金融机构的创新空间。
三、加强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的有效对策
1.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构建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产权配置。首先,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完善公司治理的组织体系。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以及高级管理人员之间的职责和权利,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引入独立董事,实行董事责任追究制度,充分发挥独立董事作用,以弥补国家控股可能带来的效率损失。其次,在国有商业银行实施各分支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彻底打破原有的行政运作方式,实现银行管理人员职业化,使其成为真正的银行专家,从而有效解决高级管理人员与银行经营目标偏离的问题,降低委托、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再次,逐步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内部控制体系。最后,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完善信息披露体制。
2.加强风险管理能力
首先,要树立现代化的商业银行经营理念,营造更显管理文化。风险管理的过程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商业银行的任何业务都是有风险的,风险存在于每一个环节。其次,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的范围上,主要则重于信用风险的识别、估算和控制,对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等其他风险重视不够。全面风险管理―(ERM)是对整个银行内各个业务层次、各种类型风险的通盘管理,是银行业务多元化后产生的一种需求。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采用先进风险管理技术,提高风险计量水平,进行科学的风险管理。
3.积极开展业务创新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加大中间业务创新力度。同时,也可以通过中间业务的创造,拓宽多样化资产投资渠道。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服务性业务,其自身并不能带来资产结构的调整,但是,由于很多中间业务本身捆绑着资产业务,如信用卡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但由于信用卡业务所衍生的信用卡透支,其本身也是商业银行的一项资产,属于贷款业务。由于这种透支本身与其它种类的贷款相关性不大,具有资产分散的价值。因此,对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创新中间业务,合理实现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二者资源的整合,对于创新资产投资渠道,优化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具有积极的意义。
4.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
首先,要变传统的人事管理为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要彻底破除“官本位”思想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树立起以人为本管理为基础的人力管理观念,强调员工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次,要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可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在业绩考核上执行的目标管理方式,这种目标管理方式要求银行每年年初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制定目标体系,然后主管与下属进行有效地沟通,确定个人的工作任务和目标,签订工作任务说明书,年终则根据签订的任务书对员工进行评价,并对员工进行指导和训练,改善员工的个人绩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