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品位生活范文

品位生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品位生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品位生活

第1篇:品位生活范文

此次活动,由《舒・适COMFORT》携手法国第一休闲品牌马飞仕图和法国干邑世家马爹利,盛邀马飞仕图与舒适杂志VIP会员参与其中,李征余晓霞夫妇、Mr.Roger Luo、徐连苹、谢民、辛晓明、王祯、陈鹏、徐凡以及中国艺术家蓝正辉、法国艺术家Philippe Bouvet等众多嘉宾共襄盛举。

在展览现场,不仅可以看到马飞仕图的精美鞋履展示,还可以看到陈文令为马爹利“铭”限版设计的装置“人文山水”、蓝正辉的水墨作品、Philippe Bouvet带来的Annick Gaston作品、韩国著名漆画艺术家全龙福的漆器。

其中,这件题为“人文山水”的装置作品,是在传统雕塑的维度上增加诸多当代元素,如LED灯的流光溢彩、镜面不锈钢的虚实互动、富有流动感的雕塑视错觉、以及夜空星辰与山体云水的合二为一等等,这都为作品注入一种诗意、浪漫、魔幻的超现实主义的艺术气息。这种气息也与酒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是“流金岁月,优雅留现”的体现,作品有意无意的营造出一种绝妙的论酒和品酒的气场,同时也是一种流变、融合与重建的时代气场。展览现场让所有到场的会员嘉宾,都体验到“法式品位 舒适生活”――高端舒适生活方式的乐趣,打造多重视觉饕餮。

参观展览后,嘉宾们步入宴会厅参加晚宴。在席间,通过中国艺术家蓝正辉、法国艺术家Philippe Bouvet与《舒・适COMFORT》杂志出版人董的对话,为到场嘉宾会员诠释中法文化的异同。蓝正辉是中国重水墨的开拓者,他是中国重水墨领域最重要的艺术家。他在中国水墨面书写的体能表达和抽象结构表现方面有突出贡献。而Philippe Bouvet作为法国音乐制作人,他奔忙于世界各地偏远的角落,致力于保护和传播濒临消亡的原生态音乐。十年来他深入中国四川村落,采集录制了大量的羌族民谣,整理成专辑在欧洲发行,为中国的少数民族音乐展现于世界付出了很多心血。两位艺术家皆认为法式品位存在于精心打造的细节中,唯有如此,才能成就舒适生活。而这,也正是马飞仕图和马爹利征服万千宾客的原因之一。

何为法式品位,舒适生活?来自法国的马飞仕图强调采用精心挑选的天然材料,以符合最高的品质标准――舒适生活。为达到最佳效果,每双马飞仕图皮鞋均由手工精制而成,直到现在,这还是生产高级皮鞋不可取代的优良传统。顶级的皮料,精湛的工艺和高科技的制鞋技术,最终令马飞仕图成为世界上最舒适、知名度最高的皮鞋品牌之一。

第2篇:品位生活范文

“习惯的衣服总是会让你自信。”新年第一天,唐骏和往常一样,穿很正统的西装。西装是在日订做的,手工精细、讲究。这不是一套新西装,但却是他最喜欢的一套。“第一天上班,给自己一份好心情嘛!”此时的他,已是福建新华都实业集团总裁兼CEO。一直以来,唐骏都穿得比较保守,几乎每天都是西服。家里的15套深色西服以黑色为主;30件衬衣,非白则蓝。在唐骏看来,除了黑色西服,自己穿什么都不会好看,10几年来的穿衣习惯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着装风格。“我比较习惯它们了,习惯的衣服总是会让人充满自信。”

曾有企业家说,服装不能造出完人,但第一印象的80%来自于着装。2006年担任都彭全球CEO的阿兰・克勒维(Alain Crevet),不仅给这个百年奢侈品牌注入了活力,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手表、戒指、袖扣,甚至未系领带的西装,这位年轻的CEO处处展示出得体的优雅与恰当的时髦。克勒维说:

“在这个行业中,因为工作需要,我一般还是要穿西装,但我不想变得太正式。我喜欢随意一些,可以去各种场合。比如,我不喜欢戴领带,而是戴这种丝巾。”喜欢mix and match(混搭)的克勒维在忙完一天的工作之后,会换上他钟爱的牛仔裤,穿梭于各种时尚派对,工作、娱乐,各有各的精彩。

看似简单的穿衣之道,实则包罗万象。在某些特殊的场合,得体的服装会让你获得某种交际优惠。2001年,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来北京科博会做演讲嘉宾,之后主办方安排了15分钟给百家媒体进行群访。当许多记者蜂拥向前争相提问时,作为凤凰卫视首席财经评论员的潘杰客却站在大厅的最后。当时,潘杰客的身边有一个德国人,好奇地看着他。事后潘杰客回忆说:“那天我的穿着是按照德国的着装习惯穿的。西服套装合体考究,领带和胸兜的丝绸手帕搭配得体。”德国人开口问:“你是干什么的?”“我是记者。”

“那还不赶快提问题,时间不多了。”潘杰客说:

“我挤不进去,而且我的问题非常重要,只能进行专访。”短暂沉默后,两人互换了名片,德国人说:“从你的穿着上我感觉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如果你觉得这个采访真的对你的观众非常重要,那么我可以安排你单独采访的时间:”原来,此人正是施罗德的助手。第二天,施罗德如约接受了潘杰客的采访,并一直谈到去机场前。潘杰客,亚洲资本论坛首席主持人,因其有品位却不奢华的穿着,有修养但不做作的举止,成了不少人眼中的绅士。

“浅色条纹西服配素雅单色领带,深色素面西装搭配亮色斜纹领带。”身着阿玛尼的严凯泰出入任何场合都风度翩翩。回忆起自己生平的第一套阿玛尼,严凯泰记忆犹新:“那是上大学时在纽约买的,买的时候我很惊讶,如此柔软的面料穿上身,不仅挺拔、合身,而且活动自如。”好奇的他还请香港和台湾的西装师傅仿照着做,但却都做不出一样的感觉。最令严凯泰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阿玛尼独特的线条剪裁和垫肩设计。酷爱阿玛尼的严凯泰,甚至不惜重金取得阿玛尼在台湾地区的权。

第3篇:品位生活范文

让下厨变成一种享受

很多人觉得开车很累,其实,开夏利车的人和开奔驰宝马车的人想法是 不一样的,夏利车内饰粗糙,功能简单,因此开夏利车的人是把开车作为代 步工具,奔驰宝马等豪车内饰豪华,功能强大,所以开奔驰宝马的人却是把 开车作为一种享受。下厨也是一样,面对脏乱差的厨房,你可能很不情愿下 厨,即使是下厨了也想着赶紧干完活离开这个“鬼地方”。如果厨房变得时 尚、干净、充满乐趣,试问,你还会那样想么。显然,整洁美观,充满温馨 的厨房将会是你最想停留的地方,在这里慢慢享受一种空间美感,一种生活 创意。

要客厅还是要厨房

国内的房价很高,普通家庭的面积都不算大,首先户型限制了厨房的 面积,具有开放式厨房的户型真的是少之又少,而且客厅作为家庭的主要娱 乐中心已经深得人心,鲜有用户倾力打造自己的厨房成为家庭的中心。欧美 国家则不同,他们别墅型住房居多,有足够的空间,因此,厨房面积很大, 足以与国内居民房的客厅相比。现代化整体厨房的概念,就是从欧美传到我 国。外来的东西并非均为糟粕,鲁迅先生教导我们要“批判地继承”,现代 化整体厨房能带给人们一个崭新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提 高群众的生活质量,所以值得国内民众借鉴。

精品厨房在家庭生活中的意义

二人世界:感情的催化剂对于二人世界来说,厨房比客厅更加利于两人的交流,与其在客厅的座谈,不如在厨房 一起动手劳作,劳作间的交流远远比两人坐在一起聊天要有趣得多。不过这种绝妙氛围的前提是厨房要美观,如果是又小 又乱又脏的厨房,那么很可能会影响心情,成为战争爆发的场地。

单身贵族:品位象征作为单身的贵族,你肯定比别人有着更高的要求,生活中的任何事都―丝不苟,精品厨房对你来 说可以说是品位的象征。远离一日的喧嚣,在这里给自己一个宁静的空间,喝点酒,你有怕喝醉没人送你回家,品杯咖啡看看 小说杂志,你难得如此清静。空间是舒适的,你难以想象这只是厨房而已,或许我们不该称它为厨房,而应该叫做私人会所。

一大家子:生活如此美好你习惯和家人一起吃早餐吗?你一天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有多少?一个简单的比喻,几 个朋友一起去餐厅吃饭,怎么也要在餐厅吃上2个钟头,席间的交流是美味外另外一番享受。因此,和家人一起吃饭,你 是不是就匆匆10来分钟呢?为什么不把这种集美味与交流的方式带回自己家里,席间的游戏也同样能增进与家人之间的感 情。一套整体厨房能同时容纳家庭成员,做饭的做饭,聊天的聊天,玩耍的玩耍,都在这一个空间,其乐融融。

如何打造精品厨房

赏过精品厨房,那么你是不是也想拥有呢?打造精品厨房,你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足够的空间,至少要保证有单独一个房 间的面积,而不是通常的一个“小旮 旯”,否则,仅仅是配备了一些现代化 的厨具,也难以达到精品厨房完美的使 用境界。装修要讲究整体风格,不要零 散搭配。国际品牌如西门子、伊莱克斯 等都很注重一体式厨房,讲究的就是整 体搭配。

吸油烟机吸力要够大,做饭难免产生油烟,及时将油烟排出是非常重 要的环节,因此油烟机要选择吸力够大的,以免对厨房空间造成油 烟污染。

第4篇:品位生活范文

荷塘月色

招牌菜荷塘月色,盘子犹如盛开的荷叶,造型精美,原料是素鲍鱼,再配上含有丰富营养成分的秘制浓汁炖制而成。口感毫不逊色,味美绝伦。加之配以西兰花和用萝卜雕刻出的荷花。色泽清爽、入口爽滑、味道鲜美,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啊。

南国梅香

这个菜名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甜品,在一碗米饭旁边放上一圈芸豆,正好后上面再撒话梅碎。看上去以颗颗红红的芸豆配上白白的米饭,颜色煞是好看,更让人想起“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的绝妙诗句来。米饭本身香软,话梅碎配上去更是酸甜美味,不需要别的菜就能吃掉半碗。“南国梅香饭”在夏天时这里德食客首选,不但生津可口,还能消暑呢!

柔情的勺子

极具优美的一道菜,“柔情的勺子”其实是铁勺数个,勺把均被折弯成“柔情状”,内盛素金枪鱼、青苹果碎、素肉松,搭配绿芥末和甜酱油调制成的汁,口感清爽又刺激。

禅茶一味

禅茶一味堪称素斋极品鲜汤,它的竹茶盘中内容丰富,造型和吃法让人耳目一新,一只陶炉上的精致茶壶里是鲜香热腾的菌汤,像品茗般尝味鲜汤。每人一份的小盅茶杯里盛满羊肚菌、鲜松茸、香荪、香灵芝和鲜茶菇等各式菌类,辅以白果和枸杞,另一只茶杯里插摆着碧绿鲜嫩的芦笋,可沾红茶酱和绿茶酱食用。以喝茶的方式喝汤,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禅流顿觉雨前香

第5篇:品位生活范文

品味生活,如书,每一页都蕴含了惊奇与惊喜;品味生活,如湖,每一滴水珠都承载着温馨与幸福;品味生活,如花,每一片花瓣都充满了独特与芳香。

生日的前一天,我坐在窗边,一阵微风袭来,闭上了眼,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

生日,生日?生日!今天是我的生日!一起床就很兴奋。“爸妈,今天。”“哦,今天我们有事要出去,晚上很晚才回来,你自己先睡吧!”我还没说完,老妈就丢给我这么一句话。“可”我还是有点不甘心。“可什么可,真是越大越不听话。”老妈似乎有点生气。“哦”我看着妈妈点了点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心很凉,这是我当时唯一能感受到的。果然,这一天只有我一人在等待。这个生日,过的太“惊奇”了。晚上,风很大。这时,一只小猫从门外走来,我有些惊讶,它居然自己跳到我怀里。我轻轻地抚摸着它喃喃道“只有你陪伴我了。”“谁说的?”另一个声音响起。是爸爸,我惊喜地转过头。“唉,为了这只猫,可怜我这把老骨头了。”爸爸轻轻地摇了摇头说道。“是啊。”妈妈也走了进来,抚摸着我的头。

嘻,品味到了惊喜、温馨、幸福的味道,这种味道甜甜的,令我陶醉,很温暖。

忽闻到一阵花香,正奇怪,一束百合就在我脑海浮现。真美,真香。这时,妹妹的头从百合花束中探出。“姐,送给你。”“嗯,谢谢。”我接过百合说道。看着百合,我总觉有些奇怪。“为什么这朵百合是紫色的?”我问道。“哦,这朵啊,我用彩色笔涂的。”妹妹回答着我的话并笑着。“自己涂?为什么?”我有些茫然。“姐姐你喜欢紫色,可我找不到紫色的百合,就只好自己动手了!怎么样,很好看吧!”她说得所当然,就好像这很正常一样。“哦,谢谢真独特,像你一样。”最后那几个字我说得很轻,好像只有我自己听见。“姐你说什么?”“没有。”我摇了摇头。“我在想,你为什么今天送我花?”“今天是姐姐你的生日啊!不记得了吗?”“对哦,今天是我生日,差点忘了。”我拍了拍自己的头。妹妹走开了,但,芳香却留在了我的心里。

第6篇:品位生活范文

>> 大蒜

大蒜算是我们日常饮食中最常用的作料之一了。从汉朝张骞把它从西域引入以来,它就在我们的餐桌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家常菜中都会放几粒来调味,而且大蒜蓉炒青菜还成了一道菜式,如蒜蓉生菜、蒜蓉油麦菜等。大蒜还能做成腌制食品,如糖蒜和酸蒜头等。今年的大蒜价格过山车式的起伏涨跌,成为各媒体头条和群众关注焦点。撇开这是否幕后操作不说,至少说明大蒜的市场庞大和对人们日常饮食的重要性。大蒜究竟有何之好,吃大蒜有何益处?

目前大蒜是被公认的抗菌作用最强的天然植物,它除有强力抗菌消炎作用外,还能促进脂肪代谢,降低胆固醇;能显著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浆浓度;能增加微动脉的扩张度,促使血管舒张,调节血压,具有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压和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大蒜还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增加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提高人体葡萄糖耐量,降低体内血糖水平,有效防治糖尿病。

蒜氨酸是大蒜独具的成分,在蒜氨酸酶的作用下生成具有强烈臭味的大蒜素,这种大蒜素即使稀释10万倍仍能快速杀死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流感病毒等,对多种致病真菌包括白色念珠菌也有抑制或杀灭作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刘德山教授专门就大蒜素防治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大蒜素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显著改善其脑神经的神经电生理功能;大蒜素还能显著抑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的脂质过氧化反应,调节ET和NO的分泌及平衡,减轻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改善血管舒张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因此,经常适量吃大蒜对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疾病是有一定疗效的。

大蒜有降血糖血脂的作用,适宜糖友经常食用,是糖友放心的调味品,但大蒜对消化道粘膜有一定的刺激性,严重者胃部会有烧灼不适感。刘德山教授建议:糖友中合并有胃病、眼病和经常发烧、潮热盗汗等虚火较旺的患者,不宜长期大量食用大蒜;对糖蒜和腌制大蒜,因盐和糖的含量较高,也不建议糖友食用。

>> 葱

葱在姜蒜这类的辛辣刺激调料里,是刺激性最大的一种,因为它含有一种挥发性硫化物,也正是因为它特殊的辛辣味道使它成为我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解腥、调味品。

葱,性温、味辛,具有散寒、健胃、发汗、去痰、杀菌的功效。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A、B1、B2、C,矿物质、钙、磷、铁、镁及植物纤维等物质。

北方一般食用大葱,葱白甘甜脆嫩。有杀菌、通乳、利尿、发汗和安眠等药效。能解热祛痰,促进消化吸收,抗菌抗病毒,防癌抗癌,而且葱也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的作用。据说葱里含有一种能舒张小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物质,可以防治血压升高引起的头晕。

南方的葱多为小葱,又叫葱花。葱白、葱叶都能食用。广西某地区还有食葱须的风俗,每年过年时会把连着葱须的小葱放在面里煮熟让家里小孩吃,意为“食葱聪明”,连须一同食用则意为“聪明绝顶”。

刘德山教授认为:葱味辛、性温,能通阳活血、驱虫解毒、发汗解表;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食用,但合并有胃肠道疾病、眼病和表虚、多汗者不宜过多食用。

>> 姜

姜是葱蒜这类辛辣刺激性调味品中,刺激性不太强而较为温和的一种,具有温通作用。所以体寒、胃凉的人多吃有益。

俗语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的说法。不少人喜欢在夏天吃生姜以防病治病。其实夏天吃生姜也是需要辩证对待的。体质寒凉的人比较适合吃,像风寒感冒者,胃寒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者,适当吃些生姜可以驱病。不过体质偏热的人就不适合在夏天吃生姜了,否则更容易上火。

在南方,吃仔姜也很普遍,仔姜就是老姜上嫩的部分。把它切成片用来做鱼或肉。不仅能去腥增香,姜片本身也香脆爽口。仔姜还能用来腌制咸菜,像四川一带的坛子腌酸。酸姜可以直接食用,也可做菜时用来调味,味道都很不错。但是腌制时会放大量的盐,所以糖友们并不适宜吃太多。

刘德山教授介绍,动物实验不仅发现生姜的辛辣成分姜酮醇能够缓解血糖升高,而且生姜还有防治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功效,糖友可以少量食用。由于生姜是一种辛辣食物,其热性重,内热功能很强,因此糖友中尤其是阴虚内热者不宜长期食用,糖尿病伴肥胖者、合并有高脂血症等并发症的患者要慎食。

>> 辣椒

有很多人不吃辣椒,也有很多爱吃辣椒的人往往是无辣不欢、离不开辣椒。辣椒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叶酸、镁及钾。辣椒之所以辣,是因为辣椒中含有一种发散热量的物质,辣椒素。辣椒素能影响味蕾、神经细胞和鼻黏膜,形成了我们通常感觉到的辣味。正是因为辣椒的辣味,使辣椒有开胃、发汗、防感冒的功效,因此四川、湖南等湿热地区居民普遍能吃辣椒。不爱吃辣椒的人往往也是因为它的辣。

辣椒中的辣椒素具有抗炎及抗氧化作用,有助于降低心脏病、某些肿瘤及其他一些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慢性病的风险。有实验发现,有辣椒的饭菜能增加人体的能量消耗,帮助减肥。

刘德山教授介绍,牙买加科学家已经查明,辣椒素能显著降低血糖水平,在当地已经用于糖尿病和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的治疗。因此糖友可适当的食用辣椒。不过吃辣椒的多少不仅要看个人体质,还要考虑个人能吃辣的情况。另外,对辣椒酱和泡椒之类,因含有盐较多,糖友应尽量少吃。糖尿病阴虚热盛者和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者,不可大量食用辣椒。

葱、姜、蒜、辣椒属于天然调味品,糖友们使用起来往往放心得多。刘德山教授认为:蒜、葱、姜、辣椒等调味品对糖尿病防治有一定的辅助作用,适量选用对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益处。但是它们都是辛辣刺激物,在中医学上多具“辛温或辛热”之特性,对糖尿病阴虚热盛患者不宜食用,对糖尿病合并胃病、眼病等并发症的患者也要慎用。总之,糖尿病患者对这类调味品不可一概而论,应该结合自己的体质,是否有并发症,是否服用中药等情况来,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调味品服用。

>> 盐

第六期的特别关注中,我们介绍了“低钠盐”的利弊,也对盐的种类和对糖尿病影响作了分析。总的来说,盐的过多摄入可能会引起高血压、水肿、体重增加等,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还会降低降压药、利尿药的疗效,所以糖尿病患者应少吃盐,严格控制盐的摄入。

>> 酱油

对于酱油很多人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小时候的打酱油之路、酱油炒饭等,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那似乎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一种文化。如今网络语言里流行的关于酱油的语句,更是一种随性或说是事不关己的态度和风格的代表,褒贬不一。我们赋予酱油的东西似乎太多,抛开这些主观意义的内容,酱油它其实就只是一种调味品。

酱油,是我国的一种传统调味品,它一般用大豆和小麦发酵制成的。现在酱油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生抽、老抽、海鲜酱油、黄豆酱油、草菇酱油等等。在烹调时加入一定量的酱油,可增加食物的香味,并使其色泽更加好看,从而增进食欲。

酱油具有一些豆类的营养成分,还具有解热除烦,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暑热烦满、疔疮初起等病症。此外还可治疗食物、药物中毒及汤火灼伤,虫兽咬伤。厨房中常常会有烫伤的事件发生,可以于烫伤的部位在第一时间涂抹上酱油,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酱油含有异黄醇,这种特殊物质有降低人体胆固醇,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功效。新加坡食物研究所发现,酱油能产生一种天然的抗氧化成分,它有助于减少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其功效比常见的维生素C和E等抗氧化剂大十几倍,用少量酱油所达到的抑制自由基的效果,与一杯红葡萄酒相当。

但是酱油的盐分含量比较高,大约5ml酱油等于1g盐。糖友们的饮食普遍需要限盐,所以使用酱油后应适当的减少使用盐的分量,方能达到控制盐的摄入量的目的。

提倡出锅后放酱油,这样不仅能够将酱油中的有效的氨基酸和营养成分能够保留,也能使酱油的味道特别是咸味,保留在食物的表面,有效控制盐分的摄入。

现在酱油的种类已是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有红烧肉酱油、蒸鱼酱油等专业酱油,更有有机、营养等标榜绿色、健康、营养、保健、调节血脂等高端酱油。最近有发现称酱油可以作为很好的营养添加剂的载体,如把铁添加到酱油里面可作为预防缺铁性贫血的一个措施,因此补铁酱油应运而生。但是营养医师张前说,铁并不是所有人都缺少的元素,不缺的人没有补铁的必要,而酱油毕竟是调味品,摄入量很有限,真正缺铁的人通过酱油来补铁,起到的作用也不见得会有多大。而标榜健康、绿色的有机酱油,当然没什么坏处,不过功效说得再怎样天花乱坠,酱油也不过就是一种调味品而已,充其量,放多了能替代盐。

>> 味精

味精,顾名思义,它就是味道的精华。对一道菜,它能起到如同一幅画中画龙点睛的作用。

味精的化学名称谷氨酸钠,又叫麸氨酸钠,是氨基酸的一种,也是蛋白质的最后分解产物。营养医师于康说,味精本身的营养价值并不大。也正是味精的这个特点,所以它对广大人群来说,都是适合的。但是通过味精调味后可以增进人们的食欲,提高人体对其他各种食物的吸收,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对人体是有利的。

要注意的是有一种说法,如果在100℃以上的高温中使用味精,鲜味剂谷氨酸钠会转变为对人体有致癌性的焦谷氨酸钠。但是营养医师于康表示,这种说法目前还存在争议。不过我们还是建议,对于加入味精的烹饪,最好以蒸、煮为妥,其他做法加入味精的时间最好在食物即将起锅时。

目前像鸡精这样的增鲜的调味品种类也多了起来,味精、鸡精、蘑菇精、蔬之鲜等等。大家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有很多家庭选择用鸡精代替味精。味精和鸡精,一个是只含有单一的氨基酸谷氨酸钠的调味品,一个是以鸡肉、鸡蛋提取物为原料的复合调味品,两者一般都可放心食用。鸡精的鲜味与味精相比是其的1.5~2倍,营养成分也更高。但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味精,它们都含有一定量的盐分,添加时要注意盐用量的相对减少。

有些糖友说不爱吃味精所以不吃味精,不爱吃而不放当然没有问题,但如果是因为糖尿病而要求自己过着苦行僧一般的日子,就味精来说,大可不必了。因为只有当严重的心脏衰竭引起水肿而需要限制钠的摄入时,谷氨酸钠即味精才有限制的必要。

>> 醋

醋是我们生活中的调味佳品。由于糖友饮食大都较为清淡,所以食醋往往比较多。中医认为醋有调节血脂等作用,是糖友们适宜多用的调味品。醋可分为陈醋和白醋。科学分析表明,醋除含有5%~20%的醋酸外,还含有氨基酸和乳酸、琥珀酸、草酸、烟酸等多种有机酸,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B1和B2、糖分以及芳香性物质醋酸乙醋。而以米为原料酿成的米醋,有机酸和氨基酸的含量最高。

醋不仅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而且现代医学认为,醋对养生亦有作用:

①消除疲劳;②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③帮助消化,有利于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吸收;④抗衰老,抑制和降低人体衰老过程中过氧化物的形成;⑤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可以杀伤肠道中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病疾干菌、嗜盐菌等;⑥增强肝脏机能,促进新陈代谢;⑦扩张血管,有利于降低血压,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⑧增强肾脏功能,有利尿作用,并能降低尿糖含量;⑨可使体内过多的脂肪转变为体能消耗掉,并促进糖和蛋白质的代谢,可防治肥胖。

所以,糖友多食醋是有好处的。但是,醋是酸性食物,会使一些药物失效,所以忌与碳酸氢钙、碳酸钙、红霉素、磺胺类药物同服。

>> 糖

糖作为调味品,在做菜时少量添加有提鲜、上色的作用。但对于糖友来说,往往是谈“糖”色变,对糖是避之唯恐不及,更别提用糖来调味了,那是少之又少。不过糖做为调味品,不仅是用在烹饪中,在粥、自制饮料、零食中放入适量的糖,会使味道更好。糖友们真的必须不能吃糖,而要忍受没有甜味的寡淡和清苦么?

糖尿病为什么不能吃糖,这是显而易见的。糖尿病人存在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血糖升高时没有能力使之迅速降至正常水平,而高血糖对身体是有害的,是造成急、慢性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高血糖对胰岛也有很大的毒性作用,使胰岛素分泌功能变得更差,结果造成恶性循环。大家知道,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而平时食用的白糖、红糖与葡萄糖的结构很接近,在体内很容易转化为葡萄糖,所以糖友是不宜吃糖的。

为使爱吃甜食的糖友可以免除不能吃糖的痛苦,享受甜蜜。科学家们发明了一些甜味剂,可以使糖友们既能享受甜的乐趣,又能免除吃糖而造成的血糖升高。甜味剂是指有甜味的口感,但又不是糖类,故不会影响血糖的物质。食用甜味剂不只不会引起血糖波动,而且不增加食用者热量的摄入,所以可使他们免受体重增加、血脂紊乱、血黏稠度升高或龋齿加重的威胁,因此不只适用于糖尿病病人,而且适合于肥胖者和所有中年以上的人。

下面就为糖友们介绍几种适宜的甜味剂:

第7篇:品位生活范文

一、 主流媒体活动应该是文化的活动

当下,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文化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文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力量。文化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各个领域,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发展离不开文化,社会发展离不开文化,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离不开文化,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同样离不开文化。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亨廷顿,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便提出了建设文化“软实力”。所以,主流媒体的各类活动就必然是文化的活动,是文化品位具有导向性、影响力和感染力的活动,真正担当起“传播主流舆论、推动和谐发展、通达社情民意、搞好舆论监督、丰富公众生活”的媒体使命。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一部分主流媒体在活动设计开展中出现的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开始显现,且有日益泛滥之势,某些省级电视台的相亲节目、选秀活动屡屡越过道德底线,以各种出位的言论、画面来谋取收视率及其相应带来的广告利益,引起轩然大波。显然,这一类的节目已经背离了作为主流媒体的责任感,放弃了活动的文化品位的自觉追求,没有把这些活动看作是一个文化活动来设计、运做,单纯“向钱看”,这样的活动是没有前途和生命力的,必然会遭到公众的唾弃。媒体从业者、活动设计组织者,应提高对低俗内容的敏感度和判断力,净化、升华媒体活动,而不能挑战社会公共道德的底线,破坏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做到坚持文化品位优先、社会效益优先。

二、 不断提升主流媒体活动的文化水准

目前,主流媒体所处的发展环境呈现出多元化、白热化的竞争格局:

1.多媒体争夺受众激烈化。现在的新闻传播渠道多种多样,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包括手机短信,都在提供信息、争夺受众,彻底改变了过去报纸、电视、电台“三分天下”、独揽传播市场的格局。

2.传播呈现无国界化。世界各地的各种活动、信息,几分钟、几秒钟内就开始在网上传播,人人都能看到。特别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利益格局的调整,社会热点问题和公共突发事件不断增多,这给主流媒体的引导能力带来考验。

3.受众群体日益对象化。随着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业结构的差异,广大受众对媒体各类节目、报道选择的倾向性日益增强,呈现出鲜明的对象化和分众化特点,比如,出租车司机特别爱听广播,年轻人主要看网络媒体,等等。

三、 促进主流媒体活动与文化的有机结合

活动是媒体文化理念的载体,文化是媒体活动的灵魂,只有把媒体活动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提升媒体形象,实现媒体价值。如何强化、优化媒体活动与文化的有机结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入手:

1.把握文化主流。各级党报、电台、电视台作为主流媒体,要责无旁贷地把握文化主流,自觉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提升主流媒体文化品位。一方面,要着力于倡扬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精神、开放襟怀的文化理念,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在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的策划和选择上,借鉴各类型媒体的有益做法,在兼容并蓄的基础上形成媒体的自家面目,使各种媒体活动起到促进社会发展、满足人民需求的目的;另一方面,要对各种新出现的文化现象保持敏感和鉴别力,拒绝各种负面文化的侵袭,把媒体发展目标与主流媒体责任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不能简单地以利润和经营收入状况来作为媒体活动成效的体现。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我的》、《圆梦行动》、《奥运舵手选拔》等活动,都是符合主流媒体角色、体现社会公益、把握文化主流的电视活动产品的优秀代表。

2.创造活动品牌。媒体活动品牌,是受众对媒体及其活动的感受的总和。在媒体活动类型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的今天,那些仅仅追求短期经济回报的媒体活动多半昙花一现,喧嚣热闹过后除了现金收入有所体现外,并没有给媒体品牌自身带来任何有益的附加值,甚至导致品牌负增值。而媒体活动品牌化倡导的就是,通过打造活动品牌来带动媒体市场营销,为媒体形象塑造推波助澜、注入活力。一方面,要与媒体总体定位、战略相吻合,使任何活动都严格遵守媒体的发展导向,否则即使活动组织再别致、影响力再大,对媒体的整体形象反而伤害更大;另一方面,要注重活动品牌的文化个性及差异化,在信息时代,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的媒体活动不再容易得到市场认可,活动差异化成为活动品牌化的基础条件,活动的文化内涵独到,表现形式精彩,才会被市场铭记、接受,媒体活动的生命力、影响力、品牌力就能得以持续提升。例如,2008年年底河南电视台举办的“首届河南电视书法大赛”就属于是2008年河南书坛的一件盛事,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收到来自全国各地8000多名作者的1万余件书法作品,2009年元月10号决赛当晚,在河南电视台1500平方演播大厅,来自全国各地的168名优秀书法家汇聚一堂,通过丰富的电视晚会展现形式,经专家评委各个环节的仔细评判、最终55名书法精英脱颖而出,这次书法与电视联姻,不仅使电视晚会别开生面,更塑造了“中原书风”这一活动品牌,促使中原书法走向了全国,河南电视台这一以丰厚的中原文化为背景支撑的地方性电视台,其日益形成的独特影响力正在跨越地域界限。

第8篇:品位生活范文

创作是我的必然――是生活和艺术的统一、是与我在生活与艺术中真诚交融的心血结晶!

从记事以来,我就喜欢在书本上涂涂抹抹,多以仕女图和国画的线描图式拿来临摹。有一次,在上中学时的课堂上,我离开座位的几分钟期间,还被老师从我座位的底版里拿出画与同学们一起围观取悦,当时老师没有像平常那么多的批评我还感到意外的欣慰。临近中学毕业,我才知道绘画之路,这样我才有了正规的美术学习。

后来,在我人文方面的封闭与文化课方面的征战中,我越过了“跳高”线――1995年正式全面地进入了大学的版画学习状态:一上手,就像鱼儿在水中游,惬意、自然、舒畅、感动!也许吧,同样一件事,不同人做起来都不一样,我觉得我的形象思维远胜于理性思维。回想曾经在中学的数学天地里:我一下子从代数学习最差的变成了几何学习是最好的,一道道几何题,总能迎刃而解。那时也迷惘,代数学习和几何学习为什么总有如此的反差。

这是一个青春跃动的年龄,我的喜欢、我的爱,全在这个时期汇流一起,集中交响。大学里,一种热烈的艺术氛围包围着我:看到一具具形象的雕塑,我感到肢体语言的经典,人性的永恒;看到油画的丰富和外露,我震撼;看到国画的精工细作和博大兼容,我感到一种内敛与精深;还有那艺术人的热潮,都与我的生命息息相关。这一切都让我狂热和执著。在我的“半成品作品”里也就是速写――觉得它是最能体现画家本人的原始的个性、才情、气质和能力等,投入其中:一种激动抑或平静的血液、一种有法或无法的绘画技能,在画里浑然一气呵成。那是一种燃烧、热恋的感觉,有时像在和朋友谈一个古老的故事――让人酣畅和舒心!至于间接艺术版画的媒介语言是由最初的懵懂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再学习才慢慢去领悟的,它来的有些慢,让我感到尤如一个音乐人――想要唱歌却是哑巴、想要奏乐却没找到乐器一样!其实,有许多创作主题在我心中不知不觉早已形成,只是没有找到准确传达思想情怀的方式、媒介或途径。

虽说以后从事的是美术教育,应以多讲为主,可我更愿意画画的人最好是拿自己的作品去说话。在我心中有个最大的愿望那就是在日新月异的多样艺术形式中,找准现代艺术的审美倾向,然后再结合适合自己的艺术表现形式,作画,再作画!

观望当前世界艺术――

以美术界的画家凡・高、文学界的文学人三毛、演艺界的艺人张国荣等曾以“主体”的毁灭来告别人世,升华艺术时,这引发了人们对它的思考!

20世纪后半叶西方在尼采高呼“上帝死了”的精神之后又宣布“人死”了、说“作者死亡”了,随之文学艺术界等许多领域的发展被一种反传统、否定理性和怀疑真理的社会思潮所影响――这就是解构主义!它的实质是对作者“主体”和作品“文本”中心论等加以全面“消解”和“颠覆”,最后剩下的就是一些文化残垣断壁;它是理念和信仰的问题,也就是说一种精神危机而导致的一种精神分裂现象。可以说:这种“主体”的消亡,是一个身处无中心、无主体以及与历史切断联系时的无法摆脱自身的空虚感和孤独感,随后信仰破灭所带来的结果!西方现代的许多艺术形式都是可以在这种无理性的思潮下找到原本的。在艺术领域,自我,作为一个有限的题材已经被溶解了,解构主义揭示了后现代的一种文化状态,后现代主义的荒诞、无价值和无终极意义 ,它是一种文化根性断裂和反理性产物。最终艺术与自然、社会生活的关系被抛到历史的身后、被无情的抹杀,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变成一种虚妄的东西。

当代中国艺术的发展被传统文化的惰性、殖民文化的破坏性、流行文化的解构性无端地影响着。它所带来的价值崩解、精神消殒,继而一种陷入自我捆缚的文化危机,使人们普遍体会到的只能是恐慌和焦虑――受到影响的中国现代艺术晦涩难懂,当代版画总的来说精神力量有些苍白(解构主义是西方后现代主义的重要源头)。作为中国的现代艺术在受到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渗透、破坏下,艺术家的主体(自身精神疲软、迷惘、浮躁、萎缩)和传统的人文精神失落均处于危机之中!从而导致艺术家的一种盲目追求自我个性张扬:逆反一切传统文化、道德、价值和秩序,以病态扭曲和晦涩怪异为表现;怀疑和嘲笑传统现实的理想;对生活、生命和人类缺乏信心,最后只有无奈地沉沦和皈依宗教或走向毁灭的消极精神境界。

文化艺术的繁荣从来都是离不开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健康的文化环境的,在经历了历史的考验一直到20世纪以来: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虽然对现实主义进行着强劲的影响,但现实主义审美在我们当代社会里生命力势头依然强劲!

在热烈殷切的观望、翘首中,艺术的多种形式和理念继续发生着。在我的版画艺术作品里多以现实主义的审美理想去创作,注重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因为我觉得这才最能体现艺术的本质。我的立足点是现实生活,关注的是人的生活及其环境,关怀的是人的情怀和灵魂,是以质朴亲切的方式去揭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版画的黑白之美、刀痕之美、印痕之美、色彩之美,是我的心灵和独有的个性以及自然结合的产物,通过版画的学习和创作,以我独有的感悟结合我的媒介语言试图去找寻与心灵共鸣的临界点!本着对人类自身的关怀,秉着对人类真诚的爱,怀抱着对人类的“当代”和“终极”关怀,以追寻崇高,正义的精神创造,以及与人类深感亲切的方法实现作为精神活动的艺术最终价值。

现实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就在于艺术要关注人。这种关注有两方面:一是它的愿望是以高度的责任感来感动人类;二是它的方法以深厚的理论来改良人性;概括起来就是“人文情怀”和“批判意识”。我想以人文的关怀和批判意识画出社会的“背光面”来,画出一种社会的癌症来:如果警察都消失,压抑和扭曲消失,去掉虚伪,缺憾和束缚走开,那么这个国家与社会最终消失。追寻人类崇高,正义的精神向往――“和谐”社会!这些所谓的文化背后是当代社会不可避免的副产品。从《肖像》对人自身的关注,再到《微笑》《校园一角》的静谧;中国人的微笑、美国人的微笑,都会因文化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外貌形容和精气神;我慨叹生命的不平凡!我试图去表现一种文化的内涵,以体现不同文化的渊源与去向。人到深处,总会想到画家高更的经典提问:“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

艺术是博大而崇高的,尽管心有千千结,情溢满怀、感怀世界,在生活和艺术的远航之旅中,我暂时做到的只能是以有限的视觉来与各位一起瞩目当代,关注艺术,品味生活!

第9篇:品位生活范文

不加糖味道很浓重,

令人久久回味,

微苦的口感缠绕舌尖。

生活,

如同一颗青橄榄,

如口时的辛酸让人不可思议,

而后的甘甜让人留恋。

生活,

如同一杯酒,

是治疗痛苦的良方,

酒精麻痹你的神经,

那一刻,

仿佛自己脱离了世界的轨道,

独自一人飘飞在宇宙,

虚幻的让人爱不释手。

人生的轨道,

我驶好生活的列车,

一人行进,

无所谓结伴同行,

只求一人安静,

我沉沦在深蓝的夜空中,

此般的寂寞让我身心疲惫。

生活啊!

此般无奈,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