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需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服装教学;传统文化渗透;分析和研究
一、前言
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具备了较好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对服装的质量和艺术需求,其不仅需要服装具备较好的现代化元素,也要具备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来满足自身对传统文化的需要,满足对服装美感和内涵的精神需求,来传承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服装产业发展目标。
二、传统文化渗透在现代化服装教学中产生因素
1.传统文化中具备较多优秀的艺术元素
对于我国传统文化来说,其艺术元素具备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其具有不同的服装文化形式,包括旗袍和唐装、汉服等等;其具有不同的颜色特色,如中国红等等;其具有不同的构图特色和艺术表现形式。这些不同的元素和艺术表现形式具有自身特色,在现代化服装教学和设计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在现代化服装教学过程中,其可以在实际的服装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学生可以在结合现代化服装设计元素的基础上,整合传统服装文化艺术的特点,学习传统服装设计形式特点,借助传统服装文化的颜色优势等等,来进行服装的设计和学习,具有实际应用性,其可以作为学生进行服装设计的基础,可以保障服装教学的有效性,实现现代化服装教学的目标。
2.文艺复兴带来的影响
服装教学是职业教学的主要内容,为社会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力设计人才,其与社会的发展具有紧密联系,与社会市场的需求和人们对艺术的需求具有紧密联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越来越关注传统文化,关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人民群众也开始不再满足当下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形式,其增加了对传统文化内涵和多样性元素需求。因此,现代化服装设计教学要与传统文化的元素相结合。文艺复兴是当下社会的一个大发展趋势,其主要表现在国家开始增加对文化遗产和传统民族文化的关注度,增加了对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的保护。面对这一形势,服装教学要紧抓这一机遇,来提高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增加对传统文化的教学,来实现现代化服装教学的发展,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丰富现代化服装设计风格和形式。
3.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带来的影响
对于服装教学来说,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为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教师也要注意把传统文化教学和学术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为日后的服装设计和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设计出更具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服装。在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儒家文化具有自身的文化特色和魅力,其较为含蓄和内敛,是较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化服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传统儒家文化和服装史教学紧密结合,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不同时期的儒家文化特色,了解不同时期服装的种类和形式,分析服装产生的背景,分析不同款式的服装和儒家文化的关系,了解当时时展的文化背景,知道不同时期文化发展对服饰的影响和作用。儒家文化在传统服装中具有较大的影响,例如,在秦汉时期的色彩,其色彩较为深沉,和传统儒家文化的内敛和低调较为相似。 把儒家文化和现代化服装教学结合,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丰富多样的服装设计形式,也可以学习到众多文化知识,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利于学生创作出较为丰富多姿的服装作品。
三、在服装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渗透问题和解决办法
1.应用较为单一,灵活性较差
F阶段,我国正处于传统文化发展时期,国家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增加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度,进而带来了传统文化学习。对于服装教学来说,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是对传统优秀文化艺术基础和发展的体现,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极大影响。但是,对当下的服装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渗透教学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教师在发展教学过程中,存在自身的教学弊端,对传统文化生搬硬套,较为单一 ,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和教学缺失灵活性,进而导致和服装教学协调性较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把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服装学习紧密结合,导致传统文化不能良好的渗透到服装教学过程中,降低了传统文化的实际教学意义,使得传统文化的渗透不具备实际应用性。面对这一形势,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涵养,增加学生对不同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度,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服装教学紧密结合,把其和服装教学融会贯通,不仅可以保障教学的实际意义,也可以增加教学灵活性,提高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传统文化渗透教学和服装教学的发展目标。
2.时代感的缺失,没有及时创新
对于传统文化渗透来说,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单一的对传统文化进行教学,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没有给予传统文化新的教学元素,失去了传统文化的实际教学意义。对于传统文化渗透教学来说,其不单单是要对文化进行传承,也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发展,把其和现代化服装教学紧密相连,建立在发展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教学。例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道家道法自然这一文化进行渗透,其仅仅是单一的进行道法自然的教学缺失实际教学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把道法自然和当下保护环境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把传统道法自然教学和服装设计和材料相结合,可以实现现代化传统文化教学和服装教学发展大目标。
四、结论
传统文化在现代化服装教学中产生的原因具有实际意义,其主要是传统文化自身的优势和文化魅力带来的,其不仅可以对服装风格和文化内涵进行创新和丰富,又可极大的满足当下人民群众对服装的需要,满足现代化服装产业的发展需要,满足现代化服装教学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严红烨,黄亚楠.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06:106-108.
[2]傅成. 浅谈服装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J]. 轻纺工业与技术,2014,05:61-62.
[3]王萍. 论服装设计教学中民族传统文化意识的培养[J]. 科技信息,2011,17:617+642.
[4]王佑镁,陈敏. 民族传统文化整合于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探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0,01:104-10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的现代公共艺术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文化艺术的不断发展能够正确的处理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更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创造了交流的媒介。现代公共艺术的运用不仅为现代社会提供了服务的手段,更起到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作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人们的精神追求提供了物质上的服务。在现代公共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公共艺术有效的结合起来,是当前我国公共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公共艺术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为现代公共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当前各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通过人们长期的积累创造出来的,它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文化最真实的体现,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开始注重对公共艺术的审美要求,传统文化在继承的过程中包含了丰富的内涵,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鲜明的传统文化特征,是人类智慧和发明的重要体现。现代公共艺术在实践的过程中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形式,并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不仅包括对公共环境的规划还包括对造型的设计和材料功能的选取,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有效运用,实现了现代公共艺术创造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人们对美的追求要追溯到一万八千年以前。那时的山顶洞人已经开始对装饰品有了一定的研究,例如钻孔和着色等方面的运用都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认知力。之后人们又掌握了青铜的冶炼和各种工艺品的制作方法,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后的绘画艺术、建筑艺术和民间艺术都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传统文化的运用方式表现的淋漓尽致,实现了现代公共艺术的发展。传统文化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体现在民间的手工艺品,并且这些手工艺术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呈现出浓厚的民族特征,这样的特征为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运用形式上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成为现代公共艺术在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素材,对传统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继承性作用,并且成为设计师创作的源泉。
二、传统文化在现代公共艺术设计中运用的策略
1.在现代公共艺术设计中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
传统文化的影响在现代公共艺术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进行现代公共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当前时展的需求,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设计理念当中,更好的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公共艺术设计的融合。我国的传统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集中了儒家和道家传统文化的精髓,对环境文化的设计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当地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审美需求来进行公共艺术设计,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的情况下,提升艺术设计的水平。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发扬,展现浓厚的传统文化精神,才能够创造出让人们满意的作品,更好的满足人们对当代审美的需求。
2.在运用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
在传统文化运用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传统文化的历史悠久,是人们长期的实践形成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紧跟时展的步伐,所以在进行现代公共艺术的设计中应该注重结合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当前时代的特征,在设计中融入创新意识,设计师在设计时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充分的掌握,并且吸取传统文化中精髓的部分为之所用,在设计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优化,还要结合时代的特征,设计出来具有时代气息的公共艺术。在对传统文化继承的前提下,还需要推动创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公共艺术实现共同的发展。
3.传统文化可以促进现代艺术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到来,各国的文化交流也变得日益密切起来,各国开始重视精神层面的发展,在进行公共艺术建设的过程中进行文化的渗透,当前我国的设计工作也开始向着全球化的趋势发展,开始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继承。当今社会人们的审美需求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中国传统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全球化文化的影响,由于文化环境的转变,使传统文化的思想在人们的心目中形成了一定的思想观念。因此,在进行公共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合理的利用传统文化的元素,保证传统文化与现代环境和谐共处,通过不同风格传统文化的展示,来促进现代艺术的发展。
结论
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五千年来先祖智慧的结晶,其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并且传统文化中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民族特性,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室内空间是人们生活、工作以及学习的重要场所,只有提供舒适的环境才能促使人们更好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而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相互融合,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提供更大的动力。
继承传统文化的意义
1.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文化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在从事社会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产物,也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人类历史的结晶,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中华民族受长期的历史的洗礼过程中不断的创造以及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多数是循序渐进自然而然的,但是也有逆向的发展过程,从历史过程来说,传统的文化能经受的住战争的摧残,革命的洗礼,可见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它是五千年的历史的千锤百炼的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应该继承的优良传统,这些精华的思想是优秀的遗产能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巨大的影响,推动了我国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去的更大的成就,就应该传承与发扬传统的民族文化。
2.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发展的基础
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根基所在,传统文化是历史的文化的传统,是先祖继承并发展而得来的,比如说生活习俗、道德尺度等,它始终是后人应当继承与发扬的内容。现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以及创新的最终产物,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是是密不可分的,没有传统的文化就没有现代文化的发展与继承。
室内设计的定义
室内设计是指人们有意识的把环境与审美的意识相互融合,从而把握建筑内部的空间的一种活动。再具体一些阐述就是根据室内的使用性以及环境,运用材料、工艺技术与各种艺术的手段,营造出具有实用的功能且又舒适美观的、符合人们生理以及心理需求的内部活动空间,进而促使人们身心愉悦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的居住场所以及工作场所。广义上的室内设计是指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的具有创作型的活动。室内设计虽然只是近几年刚新兴的学科,但是从本身上来说室内设计已经有很久远的发展时期,可以说从人类文明的初期就开始存在的,原始时期人们对于室内设计的概念仅停留在最原始的需求上,也就是满足温暖与安全就可以,随着历史的不断演进与发展,室内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最原始需求,舒适温暖,安全等,更要满足人们的视觉审美需要与心理需要。这就给室内实际带来更高的要求。
传承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的联系与影响
1.两者的联系
室内设计是社会文化的重要体现,它开展与完成的全程都有文化的参与,体现出当时社会中的一种文化风貌,人们就有着不同的文化,也就代表着他们有不同的精神的需求以及文化的心理反应结构,反应出了不同的审美价值观念。不管在任何时代实际都与这个时代所具有的文化紧密相连,,比如说手工艺品、建筑、服饰等实际的过程中都不能忽略文化的作用。室内设计就更不可能离开文化单独存在,室内设计是一种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室内设计在实际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艺术组合的方式,这种方式是以文化为基础的,人们凭借丰富的文化经验对存在的材料进行加工,从而转变为人们视觉上的美感,从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2.室内设计是受传统文化影响
室内设计是受传统文化影响的,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影响着设计的原则、影响着室内设计师的思维方式,也应行者实际行驶体系以及设计的评价标准,也可以说室内设计的全过程都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的,有些思想意识比较前卫的现代实际是,声称自己不会受传统文化的硬性,自认为自己设计的作品中没有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但是,真是的情况不可能不受传统文化的相关影响,设计艺术技能不是个人行为,不是自身可以任性而为之的,虽然从作品的表现手法上来看没有传统文化的显性的表现出来,但是从内在来说,比如说:设计师的对室内设计的认识心态、思维的方式以及个人审美的观点等都受到隐性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可以说所有的艺术家或者是设计师都无法使自己完全的脱离传统文化的习俗。随着互联网网络的迅猛发展,人们以传统的手工工艺时代进入信息化时代,尤其是对室内设计师来说,针对室内的设计已经不仅局限于手工艺与依赖工业生产,而是要凭借计算机来进行创作,通过互联网可以充分的运用世界各地的传统文化进行设计。然而在以人为本的现代生活中,室内设计师的相关设计的理念必须要从人们切身的感受出发,充分利用传统的物品不仅仅有优良的质地,更让人从感觉上感到温馨,设计师可以充分的传统文化的这一特质进行设计,既让人们感到实用,又给人们带来美感。设计师要自觉的把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理念的相互融合,这就给设计师增大了要求,既要了解与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又要对中国的审美传统有充分的认识。设计师设计的创新需要以继承与发展优秀的文化为前提,将传统的艺术精神与现代意识相结合是室内设计理念的一种创新表现。
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更好的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相互融合,就需要有可行的方法才能更好的融合,这种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在室内设计中直接融入传统的符号
我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历史古国,传承了先祖遗留的宝贵的遗产,这些遗产中包含了很多传统的符号,这些符号内容有很多,都是祖先生产劳动过程中的智慧结晶。例如说:书法艺术中的篆刻,中国画艺术等,这些符号有的是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图案与纹样,有些是建筑以及装饰文化的典型造型,还有些四古代传统的图腾纹饰符号和宗教纹饰符号。在室内设计中,可以把这些具有特殊象征的传统符号再运用,从而促使中国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更好的融合。首先,运用抽象简约的手法,借助现代的技术对传统符号进行艺术加工,使传统的符号抽象简约化,虽然在结构上看似减少了对传统符号的运用,实际上却没有失去原有的韵味。促使传统文化的到延续与发展;其次,运用符号的拼贴法,主要是对传统的构建及那行裂解变形,使之成为某些具有新意义的符号,运用于室内环境中,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再次,可以采取移植和嫁接的方法,主要表现为,对各种历史文化进行移植或者嫁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艺术;最后可以采取多种构造法,也可以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创新的方法,使用各种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并置、对比渗透以及交错等各种手段,从而获取最佳的效果。
2.借鉴与运用传统的装饰原理
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必然少不了对于装饰的设计,室内设计师可以采取学习传统建筑中的一些设计的原理以及手法,并运用于现代的室内设计当中,从而增加室内设计的效果。传统的建筑非常讲解整体统一的特性,而室内设计也是要求注重整体的配合的,不在整体上有效的配合,就会造成室内环境杂乱并且毫无章法可言。另外,传统的装饰设计原理也是特殊的传统文化遗产。在传统的建筑中对材料的利于都比较合理,并且在各种材料的接口处都很注重对才来的收口处理,从而使各种材料在过渡过程中自然结合,美观统一。同时,装饰部位的不同,根据视线的远近不同,装饰的精细程度也不相同,视觉距离越近其越精密。根据烘托的部位不同,重点烘托处越是精细,质感越好。这样的设计不但美观,而且稳定性能较强。而现代的室内设计中装饰设计也要突出重点,并且要分清主次,从而促使主次相互依托,更好的反应出内部空间的功能以及气氛。
3.颜色与尺度的把握
传统的建筑以及空间,很少使用鲜艳的色彩,尤其是汉族的一些民居建筑,大多都以材料的原有颜色以及清淡的色调为主色。建在建筑物的主要部位用鲜艳的色彩进行点缀。而少数民族则恰恰相反,他们所采用的颜色比较显眼,色调也相当丰富,不同的颜色又有不同的代表。现代设计师可以对色彩的自由掌握与发挥,用色彩带来更加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在传统建筑啊的控价制度上,空间布局基本都是低空发展以及横向伸展,注重人的心理与生理的协调尺度,空间的节奏舒缓而有序,在空间的把握上要掌握适度原则,适度即可否则会失去原有的效果。
4.营造传统空间的意境
对于营造传统空间的意境来说,首先,设计师要做到构架山水,移天缩地的意境,在现代的室内设计中采用的方式是对空间的之间的相互渗透,从而起到内外空间部分以及内外空间互含的作用,可以运用的简洁的手法把自然景物引入内部空间,从而达以小见大的效果,是指有限的景物寓无限广阔的意境。但是要特别注意在室内环境中融入文化,不能简单、机械的复制,要与空间的主体相互呼应,融为一体,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其次,营造诗情画意的文人气息,文人历来被人们所推崇,即便是现代也无法背离,实际是可以根据人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在室内设计中可以融入人文元素,进而营造出文人的诗情画意的意境。而营造这种已经空间的关键所在是要引导人的心境,促使人达到祥和、沉稳的心境。而在手法的选择上可以是传统的用色方法,还可以采用质朴的材料以及一些装饰的符号,在人的视觉上指引。再次,营造超凡脱俗的意境,可以采取对比的手法,还可以采取隔离的方法等来营造这样的意境。营造传统的文化意境空间,融入传统的文化的信息,并不是生搬硬套和简单的复制,而是讲究灵活掌握与自由发挥,从而达到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的自然融合。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高职教育 教育价值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着许多优良品质和教育资源,比如说爱岗敬业、精诚合作等职业精神,不屈不挠、爱好和平等民族精神。将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在高职教育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和民族精神,对高职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精神
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强化人才支撑和人才培养比以往更为迫切和需要。作为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摇篮,高职院校应培养出高素质技能人才,以此助推我国企业加快发展和科技创新,推动中国制造转化为中国创造。这就对高职教育作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但要培养出高精尖的专业技能人才,还应当培养其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素质品质。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着许多优良品质和教育资源,如爱岗敬业、不断创新、精诚合作等精神,对于指导和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应当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优势开展高职教育,以此为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民族精神
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高职教育中,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从本质上而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跟高职思政教育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二者不仅注重学生个体的人格培养和思想道德提升,同时都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养成,以此为祖国繁荣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千百年以来,我国古代圣贤遗留了大量的爱国优秀文化,其中包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位卑未敢忘忧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格言警句,同时也有许多仁人志士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种优秀传统文化,这对于培养高职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将优秀文化运用于高职教育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使其肩负起中华民族崛起和发展的伟大使命。
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教育面临的困境
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教育有效融合,对于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现阶段下,仍然存在着学生文化观念较淡薄、教师学科知识受限制以及学校考核评价存偏颇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文化观念较淡薄,学生认知待加强
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市场环境下,大多数高职教育重点放在了技术学习与实践运用方面,对于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力度较小,致使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着断层现象。一方面,部分学生传统文化认同感较为淡薄。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与运用,一些学生热衷于抖音小视频这些的快餐文化,青睐于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和文化形式。对于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兴趣性不高,认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对自身职业发展毫无关联,甚至还形成了“生活已经如此艰难、何必再读那些羞涩难懂的文字”的错误思想。另一方面,部分学生传统文化价值认知偏驳。虽然一些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持有支持赞同看法,并且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教育去,但是其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多多少少掺杂着功利性目的。无论是为了应付考试,还是增加自己学业学分,不能够真正做到将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的哲学思想内化于心。
(二)学科知识受限制,教师素养待加强
新时期背景下,在高职教育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改革的内在需求,也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的有效举措。这对传统文化教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其不但要具有扎实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也要结合当下的就业环境和学生实际需求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以此促进高职院校更好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但是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有76%的相关教师觉得自身专业知识仍然需要不断扩充和填补,有60%的相关教师无法充分掌握和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由此致使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堂上,存在着教学内容有欠缺、实践教学较少的现象。一方面,由于受到学科知识限制,部分教师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与现实脱离。其教育内容多停留在理论和基础层面上,无法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和现代职业教育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另一方面由于自身学科知识欠缺,部分教师无法将传统文化实践活动跟现代就业环境形成良好对接,致使学生参与积极性较差的情况产生。
(三)考核评价存偏颇,管理机制待改进
高职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教育使命,其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往往根据市场需求来展开,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而且部分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化较为严重,成为了学生放松娱乐的“第二课堂”,致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教育中难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此外大多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仅建立在专业技能教育方面,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尚未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因此在进行考核评价过程中,高职院校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和业绩考核指标,往往是一些学术研究成果、技能教学实践成果等专业教学成果。同时在优秀文化教育过程中,也缺乏相关的监督制度和评价标准,无法有效监督和评价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具体情况和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对学生综合素质也以其自身专业技能能力为评价标准,极少涉及职业道德素养、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情况。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教育的有效路径
为了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和高职教育的有机融合,应当从丰富实践内容、开展专业培训以及完善考核制度三个层面入手,以此实现思想文化和专业技能的共同发展。
(一)丰富实践内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精神层面的培养,以此培养出高水平高技能的现代人才。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职业精神素养和思想品质的提升,因此要让高职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正确的认识,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一方面,高职院校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内容。比如说举办传统文化纪念节,将优秀传统文化跟与之相关的重大纪念日有效结合,提高传统文化学习的仪式感。再如说举办传统文化写作比赛,让学生通过文字的力量表达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应当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活动,应当通过多途径、多方式展开宣传推广活动,比如说通过新媒体平台构建相关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以此让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
(二)开展专业培训,提升教师文化素养
作为传统文化教学的组织者和实践者,相关教师的专业素养关乎着优秀文化教学实践的质量和实效。如果相关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不高,或者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存在问题,那么势必会影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如果想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职教育中,应当注重提升专业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当加大相关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培养力度。高职院校应调查教师队伍传统文化素养水平,以此制定切合教师发展需求的教育培训计划。同时高职院校也可以自主打造传统文化学习平台,制造传统文化学习和交流的良好环境,为专业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创造共同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应当促进专业技能教师和优秀传统文化教师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以此使得优秀文化跟现代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实现思想文化和专业技能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家具设计;应用原则;元素提取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打造国家文化形象的软实力意识逐渐在提高。面对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消费者对于基于文化背景的创意家具产品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家具设计既是人类物质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造物行为,同时也是精神文明的一种独特体现。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沉淀了大量的优秀文化元素,这些元素凝聚了我们祖先的造物智慧,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1]。将中国文化元素应用在家具设计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家具设计之路,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就必须提取祖先创造的经典文化元素精髓,深入地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去总结思考。采用合适的理论指导运用中国元素去进行家具设计,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出具有东方神韵的魅力家具产品。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中国具有较广泛的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传统文化是初始源的表达。经历了几千年的洗礼,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特点被保留下,其中包涵造物思想,手工艺,造物艺术,器物纹样,传统建筑等[2]。在造物思想方面,中国有博大精深儒家思想,道家思想,这些思想造就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留下《考工记》《天工开物》《工艺六法》等古代造物思想和工艺技法文献。中国传统造物思想有很多内容可以引用到现代设计中,如道家思想中的核心部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被融入现代设计中——主张回归自然,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3]。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民间文化活动中遗留下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产。比如藤编工艺,藤编工艺多种多样的编织手法非常奇妙,可以编织出多种多样的几何纹样,而这将材料的特性与编织者的技巧集合在一起的设计,成为现代家具设计和材料工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设计创意源泉。中国传统纹样经过历朝历代的积累,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纹样资源库,那璀璨的纹样艺术,已具有独特民族艺术风格,是我国现代设计中重要的设计源泉。中国传统纹样主要包括:原始社会图案、古典图案、民间和民俗图案、少数名族图案。传统文化元素若能以产品设计为载体,这不仅承载中国传统文化,使其得以继承和发展,还能够为中国家具设计开启广阔的设计空间。中国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两千多年漫长的封建社会,期间有自身文化的影响,也有外来文化的渗透融合。中国古建筑造型主要有宫殿、寺庙、民居、书院等,其中民居建筑样式较多,如:四合院,窑洞,水乡民居,竹楼,客家土围子、蒙古包等[4]。这些不同的建筑均有着自身的构造样式,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构成了中国多样化的建筑艺术群。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新的体会和感受,开始渴望质朴的自然的设计,对文化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传统文化的应用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做到既能够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又能够吸取传统文化元素中的精髓。
(一)和谐化设计原则:从哲学的角度看和谐是中西方社会永恒的追求目标,是人类的崇高理想,也是美的创造原则。审视当今的优秀产品,设计师更多地从人、产品、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入手开展设计。如何合理地处理好家具、人、环境三者的关系在设计行业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谐思想能够使这三者既对立统一,又协调共生。中国道家“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对中国家具的造型设计具有很强的影响,如中国的圈椅。现代设计师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提取设计素材时,不能只是简单地将元素应用到设计中,应当遵循这种和谐化理念[5]。
(二)人性化设计原则:关注“人”的要素,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是当前设计领域共同关注的设计理念,人性化设计既包括生理尺度,又包括心理尺度。人性化设计指在进行现代设计活动时除了必须考虑产品的人机尺度问题,还需要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使产品造型具有亲切感[6]。人性化设计也是在认可机械作用的前提下,从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出发,设计出可以适应人身体的,并让使用者能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得到关怀的产品。
(三)传承性设计原则:传统文化元素是民族特色呈现形式,是民族力量与智慧的集合。以现代设计视角来分析,从文化的传承来看:一方面传统文化元素在设计中被彻底改变,丧失了原有的面貌,另一方面则将元素“一成不变”地复制下来,仅是对传统符号的简单应用、片面地继承传统文化,对文化元素精髓的体现较弱[7]。现代家具设计使传统文化符号具有传承性,就要以可持续设计的理念来思考问题,尝试提炼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特征,对提炼的符号元素进行艺术的再加工[8]。
三、传统文化元素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家具设计主要透过将文化蕴含的隐性因素转译为显性的设计要素,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寻求一种符合现代生活形态的新语言,寻求实现产品精神功能价值的方法[9]。中国传统纹样受到各个时期人文思想影响较大,纹样图案较为复杂。这样的传统纹饰不符合当下人们简洁明快的审美需要,因此不能够直接应用到现代设计中,必需对其进行艺术衍化,让其能够与现代设计风格融合。
(一)传统文化元素重构转化:重构是按照一定的审美规律和造物理念,运用分离、切割、打散、错位、正负形等形式手段,创造性地将传统元素重新组成新的视觉形象[10]。通过对传统符号的重构,使形态必须要体现元素的特性,符合当今时代的审美法则,这样就能够保证产品拥有一种即传统又不失时尚的独特风格。我国传统几何纹样图案,其造型简单大方,基本符合现代的审美要求,比如:回纹、云纹、夔龙纹、宝相花、云龙纹,以及一些简单大方的植物纹图样,这些图案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其简洁的图案通过重构设计手法加工后都可以作为家具的装饰图案。设计师可以合理地将这些图案运用在家具的设计上。
(二)传统文化元素分解与组合:分解与组合是将繁琐的传统纹样,以现代审美理念为标准,将其分解简化或变形后再重新组合[11]。设计师从传统文化元素中获得设计灵感后,通过分解与组合的方法来处理复杂繁琐的造型,让其既能保留特有的中国古典神韵,又能够拥有现代家具的简洁风格特征;在适应机械化大生产的前提下,满足消费者追求简约的生活需求,从而实现古为今用目的。
(三)传统文化元素简化提炼:简化提炼是对传统纹样进行变形整理方法,简化并不是草率的删除,而是一种提取其精髓的再创造行为。也就是将复杂的纹样图案进行处理,省略繁琐、陈旧的细节,突出其的特点,通过夸张、修饰等手法提炼纹样的神韵,从而使纹样图案简洁大方,但又不失原有图案的装饰美感。在家具设计中通过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典型特征再创造,能够使传统元素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感染力、时代感,从而达到生动传神的效果,并且能够使家具产品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12]。
(四)传统文化元素立体化转化:所谓立体化转化,就是指将传统文化元素中的二维元素进行三维立体变形。三维立体化的转化,可以实现传统文化平面元素的立体化效果,更加注重强调传统装饰纹样中的一些特征,让其在原有形象上更加鲜明、生动。(如图1),YINYANG椅的设计,该设计结合中国的编织工艺,设计师将太极符号进行立体化变形,应用到现代户外休闲躺椅设计中,是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立体转化的成功案例。
四、设计实践——以酒店家具设计为例
随着人们生活的逐渐富足,旅游观光产业成为拉动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旅游观光产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大批量的酒店建设。酒店数量的增加,酒店家具的需求量必然会增大,因此酒店家具设计必然会越来越受重视。按酒店的不同功能分区,酒店家具主要有[13]:大堂家具,主要包括:沙发,座椅、茶几、接待台等;餐饮部分的家具主要有:餐台餐椅、巴台、咖啡桌椅等;客房部分的家具有:床、床头柜、沙发、茶几、行李架、书桌、座椅、化妆台、衣柜等。不同国家,不同级别的酒店,对家具档次、造型、民俗风情文化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本设计主要是针对酒店大堂家具进行设计,从徽派建筑选取元素,进而进行概括与提炼。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具代表性的流派之一,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建筑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中[14]。本次设计实践选择马头墙作为创作元素,马头墙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因有阻隔烟火的作用,也被称作封火墙,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那些静止、呆板、高大封闭的墙体,因为马头墙的设计而显得错落有致、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如图2)。该方案主要以水曲柳实木作为框架结构,桤木作为辅料,座板采用高密度纤维板饰水曲柳木皮。方案抽象提取了马头墙造型,并应用到座椅的靠背设计中,并在家具腰部采用了缩腰造型,从而增强了家具的整体立体感,构造出了更大的空间框架。边缘半圆工艺线的设计使缩腰区域增强了家具的层次感。在家具脚的造型设计上,采用了我国中式家具的常用造型——马蹄脚。马蹄脚造型:是直线与曲线的结合,直线型给人以正直,坚定,平稳的庄重感,注目这种直线型家具可以放松紧张的精神,达到这种意念上的平整舒适。曲线型给人以灵活,轻松,幽雅,柔美的动态。形状相对的两种线条会产生一种对比力量,从而产生动感和张力,造型既有简洁粗犷又不失儒雅风范(如图3)。结语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广博丰富,合理地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手法,对传统元素进行加工处理,能够使传统元素在新时挥新的作用,也能够体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元素如何应用到现代设计中是本次研究的重点,也是设计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次研究梳理了传统文化元素本的提取方法和提取原则,并以酒店大堂家具设计为例,为企业开展家具产品设计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徐振立.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3
[2]吕中意.杨波.民族文化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5(20):1-4
[3]席田鹿.中国传统造物思想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示[J].美苑.2012(2):82-84
[4]刘金钟.中国建筑文化的易学内涵[J].周易研究.1997(2):67-71
[5]雷琼.张仲凤.太极图形符号在家具设计中的创新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6(22):144-147
[6]唐林涛.赵自然.城市轨道交通车厢内部空间人性化设计[J].装饰.2015(4):80-82
[7]曹阳.杨洋.基于工业设计的地域文化产业创新研究[J].包装工程.2015(22):104-107
[8]陈玉婷.陈玉霞.穆亚平.传统家具元素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1):123-126
[9]高秦艳.论文化创意产品包装中的创意元素[J].包装工程.2012(12):107-111
[10]郑桂玉.泛论传统图形元素现代化[J].新美术.2007.28(1):103-105
[11]刘媛.基于形态学矩阵分解元素的广告创意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09
[12]冯乙.传统视觉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2013(11):147-148
[13]彭亮.家具设计与制造[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引 语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设计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审美与发展需求,是人们人性人伦,智慧结晶的表现。平面设计是视觉传输的手段,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传播领域和社会各个阶层。通过不同的形式和传播媒介,成为人与社会,人与人及社会层面的交流互动的主要途径。同时平面设计还能引导人们的喜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在经济,文化,社会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下面让我们就平面设计中的心理效应和传统文化效应做一定的分析,希望有助于人们理解平面设计的内在涵义。
平面设计中的心理效应
平面设计中的心理效应由受众心理接受途径,受众心理需求的变化两方面构成。先来谈谈平面设计的受众心理途径,平面设计不仅仅以深刻优美的画面作为标准,还要考虑其传达的信息途径和受众心理接受的空间二者之间的关系。要使受众接受信息并与之产生心理互动,这也是平面设计的一个重要准则。追求欣然和美是人的天性,平面设计就是一种美的创造,拥有美的特征。于是受众心理接受途径有创造意境美这一方式,在平面设计中运用美学的规则,努力营造出美的意境和塑造美的形象,重视受众感性的思维,满足人们的情趣,有助于平面设计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提高人们对平面设计的认知。受众心理接受途径还有因相似特点导致的错视,就是指由相似性引发的联想效果。相似联想是人的一种基本能力,可以让信息传达更加快速和直观,所以在平面设计中要注意这一点。除二者之外,还有借用认知经验而移情的途径,因为人们总是不自觉或自觉的用自己过往的经验来搜寻能引发共鸣的信息。如今在平面设计中加入人们熟知的信息,有助于受众产生移情效应,达到物我一致的效用。
受众心理需求的变化也是平面设计心理效应中重要的关注点。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对于环境,心理空间,个人情感,审美等都产生了新的诉求。这这个满是设计的时代,平面设计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强制人们关注平面设计的方式被越来越受到抵制,所以设计师应当改变过去单向输出设计传输的途径,尽可能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更主动设计的感染力和亲和力,让受众变得主动乐于参与这种互动的推广模式。
平面设计的传统文化效应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基,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中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文化的传承与积累就不会有今天的社会。若将传统文化的精神或图腾融入到西方的平面设计当中,可以让民族精神在设计中呈现另一种美感,触动人们的内心,最终获得设计的成功。在平面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的形式与内涵可以激发人们的共鸣。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北京”的设计就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意境,精神与智慧的特性。会徽设计以中国印作为载体,把传统文化中的书法艺术和印章艺术相互结合,夸张的展现出一个奔跑舞动着的人形,刚柔相济的外形又酷似中国汉字的“京”字形,搭配上色彩更显出这份平面设计的别出心裁和特有的感染力,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和形式感。
著名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主张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设计融合不能仅仅是简单的加减,应该在对传统文化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融合。比如中国银行的标志,整体看去线条流畅舒适,极有现代的活力感,标志又显示了中国古钱的形象,有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理念包含其中。提倡平面设计中的传统文化效应并不是让设计师们依葫芦画瓢的去继承它,而是要努力将传统文化精髓融合到现代设计理念当中去,这样才能体现出平面设计中的精神与内涵。
平面设计中心理效应和传统文化效应的结合
平面设计作为精神的载体,是用一定的理念原念指导价值创造和精神的一种形式。利用传统文化进行平面设计营造出特有的意境,是人的一种情怀,一种意识的体现。在这种特有的意境中,客观的精神得到了集中额处理,使创作作品情景交融,牵动受众的某种体验,情感,联想。想要达到这种特有的意境效果,需要通过心理效应和传统文化效应的有效结合。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设计者们应该更加深入探究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进一步的挖掘,继承,分析研究传统文化。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把握其形,意,神融合进平面设计当中。此外还要重视受众的心理需求,加强对于受众心理的分析探索,设计要符合受众的心理认知,满足他们普遍的需求。一件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就应将心理效应和传统文化效应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
总 结
在多元文化对传统文化强烈冲击的今天,我们应更加提倡重视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地位,探索传统文化语言和世界文化语言的沟通,使二者能,形成我们自有的设计风格。此外还要加强对受众的心理调查,使设计能服务于大众。只有将心理效应与文化效应完美的相互结合,才能使一件平面设计作品绽放出璀璨的光芒,受到世界大众的认可。
关键词: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价值
0引言
建筑文化作为人类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沉淀,人们只有从文化角度上去审视建筑,才能对其真正含义做到深入理解,从而才能准确把握其价值及内涵。现代建筑装饰,运用其独特的标志、功能以及强大的表现力和艺术手段让人们的生活理想和审美情感得到有效展现,不仅让人们的心灵得到熏陶,而且借助于装饰产品对建筑的点缀,为人们的视觉和心灵带来了更加强烈的美感和愉悦。在我国现代装饰设计中,越来越多的建筑开始运用起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从而促使让民族性和本土文化特征得到充分展现,并逐渐成为了当下时代辉煌的重要象征。
1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运用价值
1.1丰富建筑装设,带来全新的建筑装饰设计素材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非常丰富多彩,具有着多样性和艺术性特征,在进行建筑装饰设计的时候,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适当的融入设计中去,能够让建筑装饰内容更加具有丰富化特点,让建筑装饰的形象性得到有效展现,不但能够应对建筑装饰设计的优化带来全新设计素材,同时也能够让社会发展需求得到一定程度满足。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雕梁和隔扇等建筑装饰元素,不仅是大众所熟悉的中国文化象征,而且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方法。
1.2符合大众需求
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能够让现代建筑装饰更具传统生活气息,这和我国大众的审美需求非常吻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特点就是具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其中还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人文情怀,能够对人们紧张情绪做到有效缓解,使人们感受到全新的审美效果。因此,当代设计师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过程中,合理的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从而才能为人类创造出更加安逸且舒适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进而促使当下快节奏生活背景下的人们,紧绷的思想得以缓解,促使人们每天都能够保持良好的愉悦心情。
1.3让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更有特色性
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对具有中国特色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的建立有着很大促进作用,是展现我国人民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通过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巧妙的融入到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在将强烈的视觉享受带给人们的过程中,也能够让对设计背后的文化深意更加了解,从而让建筑装饰设计的文化内涵得到有效展现。
2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分析
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结合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分析和现代装饰方法应用的基础上,找寻二者之间的结合点,应从“形、意、身”三个层面上进行合理运用。从形的角度上,应注重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运用,如中国汉字、鱼纹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形的过程中,不应该只是单纯的去复制传统文化元素,而是应当在理解的基础上,提炼并完善传统纹饰。例如:北京故宫中隔扇夹纱上的臣工字画,让室内空间展现出强烈的高贵和优雅气质,就目前而言,我国很多现代装饰中,都开始创造性的运用汉字装饰。汉字装饰材料也逐渐从以往单纯的木和纸,转变成玻璃锈蚀、陶瓷以及各种金属等。值得一提的是,在现代装饰设计中,通过将灯光技术和玻璃锈蚀汉字相结合,让室内环境的高雅气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让空灵和缥缈的装饰效果得以有效实现。而从另一个角度上来看,传统文化的“形”也是“意”的传承。例如: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运用传统云纹样式,则能够将现代人们对吉祥意蕴的追求完美表现出来。从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可以看出,将古典装饰融入到现代装饰中的案例也来越多。例如:北京香山饭店,其设计过程中,并没有对玻璃瓦屋顶进行设置,而是通过在现代形式中融入江南民居和传统庭院灯装饰元素,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建筑装饰很好的统合到了一起。
3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方法
3.1直接法
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的传统装饰语言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意蕴吉祥的图形符号,如云纹、龙凤等图案和纹样。当代设计师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过程中,对这些语言资源进行运用的过程中,应该做到逐步挖掘和转变,从而才能充分运用到其独特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着非常长久的历史,其传统装饰意识不但在内容上取得非常成功的成就,其技巧同样也达到了一定高度。当代设计师应该对传统装饰艺术的优点进行不断学习和分析,从而才能将其中较好的装饰形式和处理方法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做到科学、合理的运用。当代设计师将传统图形中那些极具高度和艺术性的图形直接挪用到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不过需要注意的时,在进行挪用的过程中,应该对合理选择的原因进行严格遵循,不能够将每一个传统装饰元素都直接挪用进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当代设计师应当要理解,对传统图形的挪用,是吸取其部分的装饰图案和造型,运用其装饰技艺,有选择的选择其装饰内涵和风格。此外,当代设计师在对传统装饰元素进行挪用额过程中,设计师应该对方法进行合理选择和运用,结合文脉,不能够将不同时期和风格的装饰元素进行融合运用。同时还应该结合现代装饰对象和题材的需求来进行选择和运用。设计师在对传统建筑装饰进行挪用的过程中,还应该对其所蕴含的文化寓意做到充分考虑,促使其能够和现代建筑装饰主题相吻合。
3.2改造法
设计师应通过对设计元素、造型规律、艺术设计要求以及文化内涵来提炼、整合并组织传统图形元素,并将现代审美理念融入进其中,最后将现代设计作品创作出来。在进行设计过程中,当代设计师应该结合现代设计方法,以现代形式感对一些传统装饰图案进行抽象和转变,然后在结合传统图案设计方法来进行结合。当代设计师结合传统装饰图案,将能够应被现代设计所吸收的图案元素给找寻出来,最后将其进行重新构建。就目前而言,这种方法较为广泛运用于传统装饰艺术进行现代创新性设计中。其适应性非常强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代设计师需要懂得,这种装饰设计方法并不是单纯的机械式拼接和融合,而是在对相关装饰元素进行理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的有机结合。因此,当代设计师必须对原图案的形式特点、组合方法做到充分考虑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设计,从而才能使所选择的元素的代表性和独特性得到保障,促使其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将自身的传统特色能够得到有效展现。
4现代建筑装饰设计的思考
不管是我国还是国外的装饰设计,其发展过程都是建立在各国传统文化基础上。虽然每个国家都存在着不一样的审美文化,但是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是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对促进自身的发展和创新,其关键在于如何面对传统,并进行当下的发展和创造未来。现代建筑装饰不仅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紧跟时展的文化,是每个时代中各个层面的综合反映。从这个角度上而言,现代装饰设计想要发展和创新,就必须紧跟时展,结合当代实际情况,从当代经济社会中去找寻发展途径。现代建筑装饰设计过程中,传统和现代并不都是无法相融合,例如:西装逐渐取代了旗袍的地位,但旗袍在某些场合中,其风光程度依旧非常耀人,钢筋混凝土公寓楼和青砖四合院同样也是如此。在中国古代,活字印刷术自始至终都没有占据到主流地位,但是当其传到西方之后,通过和26个字母的巧妙结合,让整个西方的文化传播方式都得到了巨大改变,对整个世界都造成了轰动式影响。评书和广播、网络和编读互动也同样如此。因此,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风格融合到一起,传统能够得到传承,现代也同样能够得到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5结语
总而言之,在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我国现代建设装饰设计想要向国际现代设计大舞台进发,和各个国家设计领域进行沟通和交流,就必须在对国际通用设计语言进行熟悉和掌握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不断探索和挖掘,将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建筑装饰设计融合,从而才能让现代装饰设计审美标准和需求得到满足。因此,身为现代建筑装饰设计师,必须对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之间的融合做到重点关注,通过自身独特风格,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的过程中,让人们的建筑装饰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参考文献:
[1]张青.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4,21:137-138.
[2]叶柠.浅谈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与现代室内设计的关系与应用[J].江西建材,2015,19:27-28.
[3]郑湘凌,王梦林.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宗祠建筑装饰设计中的运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6,01:13.
[4]胡承华.“新中式”风格室内装饰设计浅析———对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应用及其设计理念的一种解读[J].科技信息,2010,01:322-357.
[5]李刚.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拆除构件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学报,2014,02:55-60.
【关键词】高职;外语教学;中国传统文化
随着国家之间的交往不断增多,语言交际越来越频繁。语言既承载着文化,同时也能反映和传播文化。我们的外语课堂不但是传授语言知识的场所,同时也是传播文化知识的阵地。而文化因素又能够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实现,因此,我们的外语教学不仅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的重担,同时还兼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外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缺失普遍存在。
一、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外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形成双向文化交流的要求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英语课堂应该是传授英语基本知识以及相关英语文化的重要场所,不应该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这种观点非常片面,因为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但要增加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还要借助于英语这一工具,向西方国家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不断增强,中国经济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在这一背景之下,其他国家的人民迫切的想要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而在外语教学中有益的渗透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
(二)适应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求
引导学生树立跨文化意识,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水平是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目标。交流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是各自文化的载体,客观存在的文化差异是实行跨文化交际的前提条件,所以中国人首先要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非常了解、并认同,才能够用其他语言自然的表达出来。在英语教学中更多的加入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能够客观上提升学生对其他国家文化的认识,进而有利于学生形成用英语来表达传统文化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
(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的需求
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文化是灵魂,也是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外语教学中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准确认识,从而对本民族文化产生由衷的热爱。此外,还有利于学生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而形成科学的文化价值观。
(四)改善外语课堂教学的需求
如果在外语教学中反复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但是如果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传统文化的内容,肯定会大大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不应该反复向学生讲解教材中的语言点,而是应该多为学生设置一些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活动。这样的课堂气氛肯定会非常轻松、活泼,不但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而出现,同时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改善。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外语教学中的方法与途径
(一)更新教育观念,重视传统文化的介绍
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人们的文化平等意识非常淡薄。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习者跨文化交流能力,而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交流者一定要保持本民族的文化身份。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更要消除摒弃本民族传统文化,单纯学习外语的错误想法。教育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能将某一方的文化推举到很高的地位,而应是在比对双方差异的基础上实现优势互补,努力与当前多元化的文化发展趋势相适应。
(二)在测验中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
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出来,比如明确规定出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达哪些内容,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等。还要在相关测试中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如还可以通过口语测试的手段来检测学生跨文化交际水平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等。这样一来,既有利于督促教师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也能够为教师的实践操作提供必要的依据。
(三)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增加实践活动
学生能否形成特定的文化意识,除了教师的教授因素之外,还有学生自身的学习因素。教师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感知中西方语言的差异,一旦学生形成对这种差异的客观认识,总结出其中的特点,就能够更好地使用目标学习语言来表达中国文化。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也可以在英语表达中添加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四)设置比对中西方文化的课程
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用来比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看到中西方文化的互相促进作用,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特别是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好的被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为学生设置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或者学生普遍感兴趣的话题,为学生创设双向文化交流的机会和场所,提升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五)将第二课堂作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阵地
高职英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多阅读一些英文的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或引导学生多参加一些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活动,也可以借助于英语角或者英语文化节等,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用英语表达传统文化的机会,校方亦可以在校内经常性的举办一些介绍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讲座、演讲比赛或者辩论赛等,以增加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机会。
三、结语
除以上几点策略之外,在外语课堂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时应该在不违背基本的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进行。高职外语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基础上确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以及手段,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外语这一工具的作用下能够更好的被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
参考文献
[1] 王佳棋.大学外语教学应注意中国文化的融入[J].成人教育,2009(09).
对传统文化的定义有很多种,但是不论这些定义是如何进行表述的,其总结起来它们中心意思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传统文化是指在我们之前的先人们其所创造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得到积累,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我们的传统文化,所以从这些传统文化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我们国家历史发展的痕迹,可以感受到我们在不同时期的文化氛围,以及在我们的文化代代相传的过程中那些亘古不变的主题。也正是这些传统文化,使得我们的文化在世界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能够做到独树一帜,为人们啧啧称赞。
二、现代美术设计的创新要以人们的需要为导向
我们知道美术设计虽然是一种艺术,但是这种艺术终究是要服务于人们的生活的,所以其要想有足够的市场需求,就必须以人们的需求为导向。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美术设计作品其在创新方面非常有特色,但是其唯独没有市场的需求,这是因为其虽然很有创新性,但是其这种创新性超越了人们的审美观念,所以没有受到人们的关注。所以说,现代美术设计其作为一种艺术,一种商品,要想得到很好的发展,其必须以人们的审美需求为导向。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价值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这也就要求我们的现代美术设计要不断的进行创新,而其进行创新的基础就是传统文化和人们的需求。借鉴传统文化,可以使其更加具有民族特色,而已人们的需求为导向,则会使其更加具有市场需求。
三、传统文化为现代美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里我们所强调的传统文化只要是指传统的工艺美术作品,这些工艺美术作品的分类是非常多的,而且数量相当的庞大,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其才可以为现代美术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我们常说的绘画、雕塑等这些就属于传统的工艺美术作品,而我们知道绘画、雕塑等这些他们内部又会有很多细小而复杂的分支,也正是这些细小的分支使其显得更加的丰富。而这些细小的分支对人们的审美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我们都知道每个人对每一件美术作品在审美上的评价是不一样的,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同一艺术作品的审美也有可能是不一样的,所以也就是说人们的审美是多样化的,但是不论人们的审美怎样的多样化,传统文化在他们的审美价值体系中都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些东西其是不会有太大的改变的,所以这就为我们在进行现代化的美术作品设计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们在对现代美术作品进行创作的时候,可以对传统文化进行借鉴,但是我们在对其进行借鉴的时候应该注意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是值得借鉴的,对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我们理应予以借鉴,但是对于那些不优秀的部分,我们应当果断的予以放弃。而且对传统的优秀文化的借鉴,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借鉴这个层面,而应该对其进行创新,在创新的时候,我们要以人们的审美需求为导向,因为人们的审美价值是在不断的发生改变的,所以我们的创作不能停滞不前。
四、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对现代美术设计方法的革新具有促进作用
我们知道美术设计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硬”的方法,第二种是“软”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其实很好理解,所谓“硬”的方法就是指我们在进行美术设计的时候借助一些外在的实物工具,这些工具我们都很常见,就是电脑、铅笔等这些常用的工具,而所谓“软”的方法,主要是指思想方面的内容,诸如创新理念和设计理念等等。在这两种方法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软”的方法,因为我们在欣赏一个作品的时候,往往是被其背后的设计理念所吸引,其设计理念才是一个设计作品的精神和灵魂所在。而“硬”的方法也往往依赖于“软”的方法,在确定了“软”的方法以后,我们才能更好的以“硬”的方法对设计作品进行表达。我们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借鉴的时候,主要是对其内在的创作思维和方法进行借鉴。而在古代其创作的思维和方法主要有三种路径:第一种是“形”思维,这种思维是指那些随着历史的发展却亘古不变的主题和创作的方式;第二种是“意”思维,这种思维具体来讲,就是指我们对图形背后的深层含义进行不断的反复研究,然后根据这些内在的含义进行再创作;第三种是“神”思维,这种方法是指我们在创作的时候采用传神写照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现代美术作品的创作中是比较缺乏的,所以对于这种方法我们应该更加予以学习。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确,虽然传统的工艺美术作品其创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应该加以辨别,这样才能创作更好的美术作品。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