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内经济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企业 环境成本 会计处理 建议
新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在享得工作与生活的便捷的同时,也给周边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企业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向前进步的有力杠杆,理应肩负起保护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光荣使命。因此,如何减少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确认环境成本的计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环境成本的内涵
(一)环境成本的含义
环境成本,即环境降级成本,是指由于经济活动造成环境污染而使环境服务功能质量下降的代价。通俗地讲,环境成本就是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从资源开采、生产、运输、使用、回收到处理,对于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进行修缮的全部费用,既包括为保护环境应该支付的费用,也包括因环境污染而损失的价值。
(二)环境成本的确认
环境成本需要确认,主要是因为企业在进行各项费用的计算时,会对费用的支出给出一个性质的判断。环境成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从正常会计的核算中“跑”出来,进入环境会计的核算范畴的。新形势下,低碳经济是企业一直追求的目标。一般而言,企业会从“两个是否,一个原则”去落实环境成本的确认。“两个是否”即导致企业环境成本发生的事项是否已经发生,环境成本的金额是否能够合理计量或合理估计。“一个原则”即应当遵循权责发生的原则,在确认时,明确划分本期和非本期的各项支出。
(三)环境成本的计量
计量就是要把环境成本数字化、具体化,企业一般会根据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计量。比较常见的计量法有公允价值法、市场调研评估法及重置成本法等。公允价值法多用于企业自愿支出的诸如材料,资源的核算时,因为这一部分的东西有其市场的公开价格,不必深究。市场调研法恰恰相反,为了收集各种污染的指数,破坏的程度,企业的支出必须通过市场调研才能进行有效的评估。而重置成本法就是在现实条件下重新购置或建造一个全新状态的评估对象,所需的全部成本减去评估对象的实体性陈旧贬值、功能性陈旧贬值和经济性陈旧贬值后的差额,以其作为评估对象现实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
二、企业环境成本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标准分类过多,导致计量困难
在企业环境成本的会计计算中,首要影响计算质量的就是环境成本的分类标准过于繁杂。有的企业按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把环境成本分为事前环境成本、事中环境成本和事后环境成本;有的企业按环境成本的形成过程将其分为直接降低排放污染物的成本、为预防环境污染而发生的成本、有关环保的研究开发成本;等等。成本标准分类过多,造成企业很难选择一个合适的计量法去计算评估。而对于新经济背景下的碳成本研究,就更加不成系统,少之又少。
(二)成本信息披露混乱,导致实用受阻
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意识到了环境成本的重要性,但对其的披露却显得畏手畏脚。不少企业虽然将环境成本纳入了会计核算之中,却并没有对其进行单独的处理。也就是说,企业在处理成本问题时,往往把环境成本和普通成本费用混为一谈,既不设置单独的环境成本报表,也不明确环境成本的报表项目,这就使得成本信息的披露朦胧化、混乱化,不能严格地起到对环境成本的评估作用。
三、企业环境成本会计的发展建议
(一)统一分类标准
在环境成本的标准上,我国应该在借鉴欧美和日本先进的理论研究及企业自身的实践经验,制定出一个统一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分类标准。比如,如以行业为区分轴,服务业有服务业的统一标准,制造业有制造业的统一标准,如此类推。以行业作为区分,针对不同行业特色,确定各行业的环境成本分类,这样,环境成本的确认、计量、分配、披露就会变得更加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二)运用多学科知识
环境问题的复杂性是导致环境成本会计复杂的一大因素,因此,在计量时必须捋清环境问题的脉络,进行会计的科学计量。在这里,要打破会计学一门独大的陈旧观念,看到环境问题所涉及的数量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以及其他自然科学的意蕴,善于将这些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在多学科多元化理论的指导下,系统化地进行环境成本会计计量。与此同时,要严格将环境成本剥离于普通成本之外,实现环境成本的单独管理,并制订环境成本会计的相关数据、表格,严格操作,杜绝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模糊与混乱的现象的发生。
(三)完善环境法规
完善环境法律法规的终极目的是让企业“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就目前来看,《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是我国企业环境会计制度实施的法律基础。但2011年发生的蓬莱漏油事件,仅仅20万元的罚款处罚不禁让人们看到了这些法律法规惩处力度的缺陷。为此,有关部门必须设立具体的行政处罚标准和具体的量刑标准给之造成一定的威慑力,从而使企业必须设立环境会计准则,强制企业进行环境成本的核算与披露。
综上所述,环境成本是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对于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进行修缮的全部费用。成本标准分类过多和成本信息披露混乱是导致环境成本会计困难的主要因素,为此统一标准分类,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会计计量,完善环境法规就显得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任月君,杨琳琳.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环境成本会计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2).
[2]李君梅,孙红梅.我国企业环境成本会计处理探讨[J].西部财会,2013,(3).
关键词:国内贸易;产品;国际竞争力
大国国内贸易需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区际贸易需求,即国内贸易空间范围;二是国内贸易需求总量,即国内市场容量。这两个方面都对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为止,已有学者从国内需求与国际贸易格局的关系角度出发,认为国内需求对国际贸易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国某产品的国内需求与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成正相关关系。这方面主要的代表性理论有Linder(1961)的需求重叠理论、波特(2002)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韦特(1997)的国内需求与国际贸易关系的理论、Klugman(1980)和Melitz(2003)等人的“母市场效应”理论等。虽然这些理论从不同的侧面揭示出一国某产品的国内贸易需求对该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但又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即不分国家大小,认为国内需求影响该国国际贸易的机理都是一致的。显然,这并不符合现实。其实,国家的大小,特别是国内贸易空间的大小和国内贸易需求总量的大小不同,对该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国际贸易的影响机理应该有所不同。
有鉴于此,本文力图从理论上厘清大国国内贸易需求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办的内在机理,为拓展我国国内贸易,利用国内市场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寻求理论支持。
一、国内贸易扩张使企业获得内部规模经济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了规模经济对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解释,规模经济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就是随着单个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及各种费用从而引起的产品成本下降和收益增加的情况。外部规模经济是由于相关联的企业协作而带来的成本下降和收益上升的情况,它通过企业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扩大了企业的边界和规模,实现了扩大生产规模才能实现的规模经济效应。市场容量足够大是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前提。在国内市场狭小的国家,如韩国、以色列、瑞士等国,大多数产品的规模经济难以在国内市场上实现,必须通过开拓国外市场来实现规模经济,以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例如韩国的汽车、彩电、造船等拳头产品,都是依赖于出口来实现规模经济的。但在国内市场较大的国家,如美国,企业的规模经济一般可以在国内市场实现。
下面通过模型来加以分析。假设某类产品的生产具有规模经济,现有一大国A,其国内对该产品有庞大的市场需求,但国内只有一家企业生产该产品,而且要面临众多相同或相似的进口产品的竞争。根据Caves(1989)、Curry和George(1983)等人的解释,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竞争越激烈,单个企业为了保证生存就会使规模尽可能地变大。因此,随着国内贸易量的增加,国内企业的生产规模将增大,随着规模的增大,规模经济将降低单位产出的平均成本,为提高价格竞争力奠定基础。价格竞争力提高后,在其它条件特别是非价格竞争力不变的情况下,不仅会增加进口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困难,而且原来即使在国内市场上难以和进口产品相竞争的产品,也有可能成为出口产品,从而获得新的国际竞争优势,改变竞争优势的国际分布。AC为某种产品的平均成本曲线,假设国内、国外企业都采取成本定价原则,A国在获得规模经济前的t点,国内产品价格是P1,而W国该产品价格是P0,P1>P0,A国在w国进入其市场的交易成本低于(P1-0)时,仍将进口该产品;而当A国通过国内贸易,在t1点获得了规模经济后,其价格降至P2,P2<P0,如果A国产品进入W国市场的交易成本小于(P0-P2),A国将获得该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并将出口该产品。
此外,大规模生产可以更广泛地采用生产能力更大的设备、更新的工艺流程,这就降低了单位产品的成本,从而也就提高了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反,国内市场容量较小的国家,由于国际上贸易壁垒重重,因此而产生的市场的分割性,严重地妨碍了这些国家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进而阻碍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即使在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区域集团内,市场也远比不上单一国家统一的国内市场。工艺的差别,标准的不同,加上非关税壁垒,使很多产品只能小批量生产,因而很难实现内部规模经济。
可见,大国国内市场庞大,国内贸易机会众多,主要依靠国内市场,也能够实现内部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产品价格竞争力。
二、国内贸易扩张巩固大国的分工地位
大国庞大的国内贸易不仅使企业易于实现内部规模经济,而且还能催生外部规模经济,在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的共同作用下,巩固大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假设A大国虽然在i产品的生产上并无要素禀赋优势,而J小国在产品i的生产上具有要素禀赋优势。如图2所示,Wi代表世界i产品的需求。A和J两国均可生产,AC为A国i产品平均成本曲线;AC'为J国i产品平均成本曲线。两条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表示该行业具有外部规模经济。AC'位于AC的下方意味着每一产量水平上,J国的生产成本更低,按照要素禀赋理论,J国应该生产i产品并出口。但由于历史原因,A大国首先生产i,由于A大国国内贸易发达并且对该产品的需求很大,能够容纳多家企业共同生存,企业在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不断降低成本,并出口到世界市场,最终以P1的价格和AC1的平均成本(P1=AC1)提供,Q1数量的产品i,世界市场的均衡点为E1点。
如果J国生产并出口产品i的话,它可以以更低的价格P2(P2<P1)和更低的平均成本AC2(AC2<AC1)向世界提供更多数量的i产品Q2,使世界市场的均衡点变为E2,但E2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因为A国在国内贸易扩张的基础上,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先发制人,已经占领了世界市场,把平均成本降至AC2,而对于要从无到有建立自己的i产业的J国而言,面临着比AC1还高的初始成本C0。所以
尽管J国拥有要素禀赋优势,有较低的潜在生产成本,但其在i产业的起步阶段却无法与大国A竞争。A国i产业的先期建立,在庞大的国内贸易基础上,实现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巩固了现有的分工和贸易模式(克鲁格曼,2001),从而限制了潜在竞争对手的进入,巩固了大国已有的分工地位。
三、国内贸易催生分工与专业化经济
庞大的国内贸易不仅仅从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的层面降低产品成本,而且还能催生分工与专业化经济,提高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从而提升产品价格竞争力。
假定大国国内市场庞大;国内贸易自由。在国内贸易自由的条件下,统一而庞大的国内大市场为分工和专业化经济的发展提供必需的前提条件。分工和专业化经济是指当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时,随着在此生产活动中的专业化水平的上升,其边际或平均劳动生产率因之而不断提高的经济现象。从成本的角度看,分工和专业化经济表现为在一定区间内;平均成本随着专业化水平的上升而递减。
假定某企业可以从事两种生产活动生产产品X和Y,企业投入i(i=X,Y)产品生产活动的劳动份额为企业生产i的专业化水平,用Li代表此水平,则其生产函数可以假定为:
故企业生产某产品时,生产函数显示边际或平均劳动生产率随企业在此活动中的专业化水平上升而增加。企业的市场随着国内贸易的扩张而扩大,企业专业化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在生产函数中,若所有的投入水平都等比例增加,我们可以看到产出增加的比例更大。在式(1)中,设Lx增加到2Lx,则有新的,很明显新的xp于原来的2xp,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出现类似于规模经济的报酬递增现象:不过这种报酬递增是由专业化水平Li的提高而产生的。可见,报酬随着企业专业化水平的上升而递增,报酬递增也降低了产品的平均成本,强化了该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
四、国内贸易孕育差异化优势
大国国内贸易催生的规模经济和分工与专业化经济提高了产品价格竞争力,但产品国际竞争力是多元的,价格竞争力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国内贸易还能够为技术进步和创新提供试验的土壤,孕育产品的差异化优势,从非价格的角度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根据波特(2002)的观点;对企业来说,差异化是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一种非常可取的战略,而差异化优势的获得主要靠技术进步和创新,但使用新技术和创新会有风险,其中的市场风险主要是需求不确定性和需求变化的风险,率先进入国际市场所面对的市场需求在数量和品种上存在着非常大的不确定性,为降低风险,就必须要有较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作为基础。美国经济学家Grubel(1967)等人认为,在产业发展的条件中,丰富的资金和自然资源以及高质量的劳动力固然是先决条件,但国内对新产品有巨大旺盛的需求,则是这种产业能够得以发展的基础。Posner(1961)提出的技术差距贸易理论认为,新产品的问世,一般是在国内销售之后才进入国际市场,创新国初期比较利益的获得受国内市场制约。图3清楚地显现了这个过程:创新国与模仿国之问的差距由反应滞后和掌握滞后构成,其中的反应滞后包括需求滞后(tota),并且各种滞后有先后顺序,这种顺序体现了各种滞后效应的影响大小。在图3中可以看到,尽管创新主要是由于国与国之间的技术差距引起,但也要看到需求滞后这个原因,即国内市场需求影响创新活动,如果没有创新国国内先于他国对该产品的需求,就不会有创新,技术差距就难以形成真正的产品生产,更不可能有t1t2期间的出口。因此,国内先于他国的对某产品的需求是创新的市场基础。
从动态的角度看,如果没有国内对创新产品的持续需求,持续的创新则不可能发生。因为产品的持续渐次创新的前提是要以足够大的市场需求为基础。以中国家电产品为例,由于受生产技术水平低等因素的限制,产业形成之初根本无法与国外同类产品竞争,国内生产主要满足国内贸易需求。因而可以认为,中国主要家电产品在形成国际竞争力之前,产品的创新主要依赖国内市场需求为其提供支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上升,市场对家电等耐用消费品需求急剧增加,整个市场处于卖方市场阶段,各类产品相对于居民的收入水平而言,供给缺口较大,因此,渐次创新的产品有很大的国内贸易需求,每一轮渐次创新的产品基本上都能够很快收回成本并赚取较高的利润,这为企业的创新提供了激励和动力,也为下一轮的创新奠定了物质基础。因而可以说国内贸易需求为产品的技术进步和创新提供了试验的土壤,孕育了差异化优势。
五、结论
[关键词]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潜力分析;参数比较
致密油藏的布置的直井由于岩性致密,渗透率极低,原油流动驱动压力高,导致油井自然产能低,影响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而水平井和直井相比具有与油层接触面积大,井筒压差小,流动阻力小等特殊的优点。在同一压差条件下,水平井与直井的产量相比较,水平井的产量就大得多,一般是直井的4~7倍。因此致密油藏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是油田开采当中的一项新兴技术,在油田开发当中的角色至关重要。通过与传统压裂技术截然不同的改造手段对那些细小的裂缝进行诱导工作,形成复杂孔隙-裂缝型网络体系,利用这种十分复杂缝洞单元能够大幅度提高单井产能,并在提高油田的可动用储量上也有一定的贡献。
目前,对于油藏的数据模拟十分的普遍,而对于许多的低渗油藏的数值的模拟工作都是针对于一种介质而进行的,并没有考虑采用双重的介质模型进行全面的分析。也有一些个例,虽然采用了双重的介质进行模拟,但是忽略了已经改造过的区域和未曾改造过的区域也存在着的区别。这样的模拟方式对于实际的工作不利,笔者便在此提出一种缝网双重介质的处理模型,在双重介质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补充,并且增加了特别的网格加密技术对于人工制造的裂缝和天然存在的裂缝共同存在着的缝网模型结构进行加密表征,并且压裂改造区的外部也不再是与原来混为一谈的介质,而是将它区分开来成为了一种单独的介质。
1.井缝网中双重介质模型的建立
根据对一款油藏数值的模拟软件的研究,我们提出了缝网中的双重介质模型。这个模型的创造过程十分独特,它不是自成一体的模型,而是在双重介质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创立的。如上文中提到的,通过网状加密技术的作用,模型对于改造区域中存在的大大小小的主次裂缝网进行了细致的处理,压裂改造区的外部不再是影响模型建立的阻碍,而把它视为一种单重的介质。另外,这个模型的一大优势,就是能够对表征缝网、天然裂缝的沟通过程和途径以及更加深入的油的渗流特征进行精细化的描述,此外体积压裂之后的致密储层也能够得到精确具体的描述。缝网双重介质模型是一款非常优秀的模型,它能够准确地描述天然裂缝和人工裂缝的交错的复杂程度,也能够对天然裂缝是否已经受到改造,受到改造之后是否处于半开启的状态进行模拟。除了这些对于裂缝的优异的处理特性,这种模型可以对区域水平最大主应力的方向进行描述。另外,这种模型的提出对于体积压裂后的裂缝与介质之间的渗流特征有了思考和顾及。
双重介质模型的特点:
(1)主裂缝与次裂缝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缝网,它们之间的不断地交织作用,其中绝大多数的交织形式可以视为正交交织的形式与基质的复合体和裂缝进行了深度的融合。
(2)在储层改造的内部使用的仍然是双重介质模型进行的模拟,利用这种双层介质模型可以准确地对人工裂缝和天然的裂缝进行模拟,表现出这两种裂缝复杂的交错状态。而在未曾进行改造的区域,则不再采用双重介质模型,因为在这里使用这种模型的效果不是十分出众。取而代之的是等效介质模型,利用这种模型的一大优势在于对天然缝隙的开启或者关闭的状态进行模拟。
(3)未改造区域的块度系数一直是一个困扰模型建立的问题,而在双重介质模型当中对于块度系数就有了一定的改变,而块度系数的改变必然意味着天然裂缝的开张程度就要随之等效的降低。
2.水平井体积压裂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2.1压裂液性质对于水平压裂增产的影响
对于10年的数据进行比对,在基质在水平方向上的渗透率对于水平井的未压裂以及对于水平井的体积压裂两个方面的开发效果的影响程度进行了仔细的比对,并且作上图分析了其中的关系。根据比对的结果,我们很明显地发现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对于水平方向的渗透率较小的油藏体积压裂对于它的影响效果十分明显,增产幅度的变化的程度也是比较巨大的。此外,对于水平方向的渗透率较高的油藏,水平井体积压裂的增产效果是比较小的。所以说,在同样的条件范围之下,基质的渗透率越发的巨大,体积压裂的增产效果也就越发的明显。
2.2垂直方向的渗透率
经过对上文模型的测算,发现了如下结论。当把水平方向的渗透率固定在一个恒定的值当中时,基质在垂直方向的渗透率越高,体积压裂在这样的渗透率之下增产的油量就会相应的降低。这就说明,在垂直方向的渗透率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时,体积压裂的增产效果就比较出众。
从科学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在垂直方向上的渗透率比较低的时候,流体沿着垂直方向的渗透与流入的能力则较弱,这个时候如果水平井未压裂,那么远离井筒区域的那些原油就很难顺利的流入到井筒之中,原油不能够顺利地流入井筒之中,那么原油的开采效果就不是十分的理想了。与之相对的,之所以实施体积压裂的效果比较明显出众,是因为这时远离井筒区域的原油不用担心它的流向问题,它会通过那些储层当中能够从整个储层当中的贯穿的裂缝当中顺利地流入到井筒当中。
2.3油藏的形状和状态
油藏的形状因子,这是一个新的概念。具体的说就是油藏的长和宽的比值关系,在油藏保持一个恒定的油藏面积的情况之下,形状因子如果保持一个比较高的状态,那么体积压裂的累计产油量就是一个较高的值。而在水平井段的长度维持一个固定的值得情况之下,如果这时的油藏面积过于的巨大,那么就很难获得高产出。
3.总结
体积压裂的开采技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人们的生产方式也有着很大的关联。通过细致的数据分析在体积渗透率特别小的地层,实施改造获得成效也就越高。本文首先提出了双重介质模型并且阐明了双重介质模型的巨大的实践意义。通过对于增产潜力的仔细研究得出了最后的结论,我们发现如果次生裂缝的导流能力比较强,那么体积压裂技术在不同渗透压的条件之下获得的增加产量的效果也就比较的明显。
参考文献
[1]张矿生,王文雄,徐晨,李晓慧,王文东,苏玉亮.体积压裂水平井增产潜力及产能影响因素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35:10475-10480.
【关键词】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一、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会计软件通用性差。目前,我国市场上财务软件较多,但由于它们来自不同的软件开发公司,其软件的操作平台、数据结构、软件风格、对软硬件环境要求各不相同。企业现有的通用财务软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比如数据保密性、安全性较差,容易导致非法篡改现象的发生。
2、原始数据操作的准确性问题。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计算机是完全依赖人工输入的数据进行自动处理的。如果人工输入的原始数据一旦发生错误,计算机会根据错误的数据进行后续计算工作。由此看来,会计人员必须对输入的原始数据进行认真的核对,只有保证原始输入信息的正确性,才能得出正确的数据。
3、企业数据保密性、安全性差。通常,在我国企业财务数据是绝对保密的。但就目前市场上的财务软件来看,各公司通常对各自产品所做的加密处理,都是出于对本公司的商业利益考虑,为有效防止盗版而做的加密处理。而对如何有效防止客户财务数据的外泄、恶意篡改等方面涉及甚少。
4、会计电算化人员素质不高。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对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一般企业仅对原有会计人员进行简单的计算机软件操作进行培训,导致会计软件的许多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应用。政府加大了对财务人员的电算化培训,但也只是一般的电算化操作技术,很难适应日常维护、电算化组织与实施等高层次的工作。这样,让会计软件中固有的一些内部控制措施无法得到落实。
5、内部环境改变导致内部控制不适应。与传统的手工会计环境相比,计算机技术的引进,不仅给会计工作增加了新的内容,也增加了新的控制措施,这大大拓宽了会计控制的范围。同时,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企业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内部控制层次明显减少,职能和责任进一步集中。管理者不在处于组织机构的上层,而是处于行动的中心,使内部控制的重心有所转移。
二、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企业内控控制的对策
1、加强原始数据输入的控制,确保数据准确性。数据输入控制的关键在于加强对会计凭证审核、输入、传递、保管等环节的全面控制。会计主管应着重审核会计凭证的合法性、合理性;稽核人员认真复核,填制正确的报销单,经过业务经办人的确认后签字或盖章,无签名或盖章统一视为无效凭证,不得进行财务处理;凭证录入人员根据准确无误的报销单录入凭证;凭证审核人员对照原始凭证对录入的科目和逻辑关系进行审核,以保证输入系统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凭证的传递要严格遵守签收手续,防止失落或出现非法数据,保证输入的完整性。凭证的保管实行严格的保管机制,严防凭证的丢失、被盗。
2、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对企业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涉及到财会知识,计算机技术应用、财会软件开发技术等各方面知识。因此,企业要经常对财会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知识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本领,减少在操作财务软件系统时出错的可能性。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系统是否安全,不但取决于系统本身,很大一部分还要看操作人员的素质。财务人员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对系统本身的安全就是一种威胁。因此,企业应加强对会计管理型人才的培训,以促使会计电算化下,会计软件在预测、决策、控制等管理工作方面为企业做更大的贡献。企业只有在拥有一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前提下,才能够保证企业会计内控制度的全面实施,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
3、严格控制会计核算的质量,确保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会计核算控制是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中的重要内容,是会计预测、决策、分析的基础。因此,必须保证账务处理的正确性、规范性、真实性。原始凭证在录入前,其相关的经济业务必须经过审查,通过审查的凭证要简明、准确、完整地填制与录入。所有业务都必须严格执行复核制度,充分保证计算机账务处理的准确性。会计数据输出必须核对输出的账务凭证与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一致。同时,要认真做好会计数据日备份和月末备份的双重备份制度。严格控制会计核算质量是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环节,必须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
4、完善企业内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包括组织结构、企业文化、人员素质、内部审计制度等,所以企业应着手从完善企业组织结构、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提高人员内控素质、建立新型内部审计制度方面开展工作。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企业组织机构趋于扁平,应该从根本上对组织人员和职能之间的关系重新界定,企业应该对原有的机构进行适当调整,以便适应信息系统的要求。通过塑造企业文化,影响企业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一种控制精神和控制理念,将直接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和效率。企业管理者应当重视对人员的选择、使用和培养,要把人作为企业中最重要的一项资源,这不再只是内部控制的环境因素,它已经日益成为内部控制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内部审计部门在关注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的同时,也应将信息系统控制列为内部审计风险呢防范的重点,确保管理审计工作在新的环境下能过顺利进行。
5、完善内部审计制度。计电算化环境下,审计人员对会计业务的审查和评价,有利于识别财务软件的安全性、可靠性。以便发现系统在执行操作时存在的弊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保证电算化下会计核算的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进一步完善电算化下内部控制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日益成为广大会计人员的密切助手。在实践中,不断的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贸易保护主义 区域一体化 修正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新区域主义理论
一,序言
经济学是一门教导人们如何利用自己手中有限的资源达到福利和效用的最大化的学科。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出发点也是出于此,其目的是为了使在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换行为达到消除贸易壁垒,消除隔阂,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各种生产要素最为合理的配置以达到整个全球福利,效用的最大化,在此层面上说,全球一体化无疑是最佳的方式和最佳目的。
既然全球经济一体化如此光明和美好,那么他的进程一定会顺利和通畅,可是事实却是恰恰相反,经济全球化进程无比艰辛,我想用“艰辛”这个词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吧。回首关贸总协定的成立到WTO的成立以及有关旨在消除所有壁垒的GATT多次谈判,多哈回合的挫折,西雅图回合的挫折,人们不尽要问为什么?为什么那么“美好”的进程却在现实过程中屡屡受挫?仔细的审视当今世界的经济格局,大力推行经济一体化的往往是那些所谓的经济强国,我们将其称为核心国家;这些国家一方面在不时的为全球经济的发展“谏言谏策”,但实际上他们才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最大的阻力,他们阻碍着一体化的进程。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不仅在向世界推销他们的商品,而且还在向全世界输出他们的规则,这些规则表现出来就是当前的世界经济秩序,这些规则潜移默化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使之认为这就是全球化,这就是全球化“盛筵”来临之前所要支付的一点点“小费”。他们一边大肆宣扬自由化的好处,要求发展中国家打开市场,推进自由贸易;同时却在另一方面十足的阻碍一体化的进程,例如在欧美日等发呆国家在农产品方面,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方面处处设限,实施歧视性的措施和报复政策,这些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讲都不是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表现。
正当全球一体化迟迟没有进展的情况下,区域一体化趋势却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发展兴起了。正如之前我们所学的,区域一体化到目前为止共经历了两次,一次是在在二战之后,另一次是在冷战结束以后,我们在这里所要提及的是指第二个。当1957年欧洲联盟的前身“欧洲共同体”成立时,美国绝对没有想到其能发展到当前这个基本包括除俄罗斯之外整个欧洲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欧盟成功的示范效应更是使得其他国家纷纷效仿,交通论文当前随着欧盟的发展壮大,美国这个经济霸主也感觉到了竞争的压力,其在1994年正式成立由加拿大,墨西哥与其组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其实都能看出美国的这次区域一体化进程其实是出于对抗日益强大的欧盟和日本。在日本经济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萎靡不振后,美日经济同盟很大程度上已无法抵挡欧盟的竞争,这时成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其更大意义上是出于经济上制衡欧盟的经济力量。一个是欧盟——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一个是北美自由贸易区——世界上经济规模最大的区域一体化组织,针对彼此,相互之间的竞争意味尤为强烈。
在发达国家区域一体化组织的竞争中,我们可以看出整个亚太地区的地理上的重要之处,从世界地图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亚太地区位于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中心具有特殊的地理特点。随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东亚经济的快速腾飞,先是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之后更是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整个世界都将其注意力放到了东亚地区,在存在之前的竞争的情况下,整个东亚都成为世界经济博弈的焦点。该结论最有力的论据就是——APEC,APEC的成立其实并不是一个区域一体化组织,更大程度上说是美国挟东亚诸国仅以制衡欧盟的一个工具而已,其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松散的毫无实质作用的论坛。对应而言,亚欧峰会也是出于此目的。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所走过的每一步都是那么不易,才有了今天为世人所看到的巨大成就。但是由于我国的特殊性(大国,经济实力,政府的有效性等),今后我们极有可能不得不会面临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强有力的竞争。对此,面对像美国和欧盟这样的态势,以及未来势必出现的全球范围内的区域一体化组织的竞争,我们势必要做出应对——毋庸置疑,积极地加入区域一体化组织是我们所必须要做的,但是选择我们的伙伴一定要从多方面来考虑,经过我们的从传统区域一体化理论,新经济地理学和新区域主义理论的角度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势在必行。
二,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内在动因
我们知道,传统的区域一体化理论是建立在瓦格尔(1950)提出的关税理论和罗宾逊(Robson.P1984)提出的自由贸易区理论上,进而分析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得出规模经济,认为同盟越大,关税同盟越有条件改善他们的贸易条件,同盟后,盟内国家福利将会得到改善;后来又加入小岛清的协议分工理论进行补充,最后得出了区域一体化的5种形式: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经济同盟,完全的经济政治一体化。可是当时间的车轮走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人们发现传统理论已无法解释当前的贸易经济一体化,例如无法解释欧共体成立后相似产品的贸易量大幅增加,这就使得人们逐渐开始追求新的思路,着眼于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的相互作用(Krugman 1979,Dixit&Norman1980)以及用不完全竞争及激励积极地市场细分来解释这类现象(Brander&Krugman 1983)而修正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则出现在这时,主要有新经济地理学(Dixit&Stiglitze 1977)和新区域主义理论。下面就分别从中国与东盟国家两方运用修正的区域一体化理论对形成自由贸易区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
1,从中国的角度来看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首先是基于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的需要的,在加入WTO之后,虽然我国的贸易条件较之以前已获得了较大的改善,但是我国人需要一个稳定的市场作为后盾,由于之前关税的存在,使得我国的优势产品的出口一直在这里受到很大的限制,也使得我国和东盟的贸易量一直上不来。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ASEAN)签订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成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而按照预计,届时,按贸易量计算,中国——东盟自由区将会成为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世界第三大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覆盖约17亿人,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约2万亿美元。这不仅是1967年东盟成立以来,亚洲国家在区域合作方面最重大的突破,也是中国近年来最为重要的国际经济合作活动之一。
为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的原因,相比已经较为熟悉的传统贸易理论,我们更加侧重于从非传统贸易理论的角度来看待。首先,按照新区域主义理论,我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成立对于外界来说是一个“信号”,这种“信号”表明我国主动愿意打破贸易壁垒,开放市场,进而面向全世界,这种“信号”,对于消除所谓的“中国”句用极大的说服力,向外界表明我国锁定国内改革的决心。其次,还可以带来更多的国家与我国进行区域经济合作——出现经济一体化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该效应是指,一种区域一体化的出现会促使下一种区域一体化的发生。这是由于贸易集团越大,他就给与属于其外围国家带来的成本就越高,而且当多边进程缺少动力的时候,多米诺式区域化就提供了进一步的动力。再次,这次一体化可以增强我国对外尤其是与欧洲和美国的谈判实力,由于本区域内实行统一的关税与统一的对外经济政策,使得其他国家必须要承担更多的不合作风险,从而实现了本地区整个的福利利益,获得主导权。
2,从东盟的角度来看
从传统贸易理论的角度出发,由于中国与东盟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双方的产业结构具有相似性,消除关税与壁垒之后的贸易创造效应明显,随着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的对东盟诸国的开放,这种由于市场扩大带来的规模效应给东盟国家具有优势的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动力,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进而促进贸易量的增强。按照小岛清的协议分工理论,在竞争的基础上达到产业的重组和规模经济,进而为多元化需求提供差异化商品;此外还存在较大的投资创造效应,在生产要素方面的全面配置(诸如劳动力,资本),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这一点还为进一步吸引FDI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我们不否认FDI在当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从非传统角度来看,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东盟的角度出发,有了中国这个地区性的大国,会给自身带来更大的保险效应,这种保险效应有其在爆发贸易战的时候表现最为明显。按照Walley(1998))采用的一个CGE模型进而提出的结论,对于贸易战所能带来的福利损失,大的经济体损失会较小,甚至会获益,而其他国家则会遭受严重损失。加入贸易集团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根本解决方式,而且与在贸易战危险增加的时候,加入贸易集团的动力也就越强。
那么为什么是中国呢?我认为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首先,与韩国,日本相比,中国具有更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众所周知,中国这个经济逐渐起步,人均GDP刚过1500美元的,所具有的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是谁也不能忽视的,其无比巨大的消费实力使得当今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想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分一杯羹,与日韩相比,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更具有生命力,而且按照生命周期理论来说,我国与东盟基本处于相同的发展阶段,其交易成本势必要比日本与韩国地许多。其次从文化,地里的角度,中国与东盟天然接壤,中华文化与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也是一脉相承,华人更是在整个东盟发展历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这样相比日韩就更具有亲和力,尤其在加上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更加使东盟诸国感到中国比日韩更加可靠。再次,按照新区域主义理论,区域一体化当中的区域跨度应该越小越好,而且最好是居于两种不同地理特点的国家间的,这样产业的互补性也就越强,而大陆中国和正好与海洋东盟是这种关系,在此情况下,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也就成为东盟自身的必然选择。为了追逐广阔的中国市场,为了不落在别人的后面。
三,结论
总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是大势趋。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日趋复杂,我们既不能惧怕竞争,也不能拒绝合作,中国一定要主动加入到区域一体化地浪潮中来,更好的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区域一体化的经济分析理论综述 李欣红 经济研究 2007年3月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亚元 周和平2002年
[3]新型工业化之路——我国加工贸易的基础,模式与利益分配研究 王怀民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年3月
[4]中国——东盟自由区研究 霍伟东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年5月
1、经济稳定持续增长,就业人数不断增加,物价增幅保持在较低。
2、美国的经济体系兼有资本主义和混合经济的特征。
3、主要的微观经济决策,政府在国内经济生活中的角色较为次要;然而,各级政府的总和却占GDP的36%;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社会福利网相对较小,政府对商业的管制也低于其他发达国家。
4、在全国各地区,经济活动重心不一。例如:纽约市是金融、出版、广播和广告等行业的中心;洛杉矶是电影和电视节目制作中心;旧金山湾区和太平洋沿岸西北地区是技术开发中心;中西部是制造业和重工业中心,底特律是著名的汽车城,芝加哥是该地区的金融和商业中心;东南部以医药研究、旅游业和建材业为主要产业,并且由于其薪资成本低于其他地区,因此持续的吸引制造业的投资。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基本原理;中国经济;世界形势;既存现状;具体对策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1-0032-02
依照基本原理关于政治经济层面的论述集合,我们会直接意识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剩余价值”等等这些睿智宏博的精神财富与意识结晶,这是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在社会经济运营发展层面的集大成者,也是指导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实体构筑基本理论、丰富指导方法、拓宽实践途径的,尤其是在当今经济发展整体低迷、社会阶段贫富差距急剧拉大、对象个体价值取向模糊混乱的阶段背景下,合理有效地结合运用基本原理进行以上实践问题集合的针对性解析、实效性处理以及长效性解决,已经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伴随着近年来美日经济体发挥态势持续低迷、欧洲债务浪潮不断冲击以及发展中国家投资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集中爆发的物质集体层面的阶段性问题,附带导致的不仅仅是世界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样、困阻重重的物质发展曲折性,而且也催生了社会阶层贫富差距迅速扩大、社会群体自身利益诉求无法有效保障、社会系统道德价值取向沙化现象严重等消极混乱的精神意识层面的典型问题。而处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以及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中国经济体也当然地遭受了物质系统内相联系的因素要件的制约影响,集中性地出现了国内需求放缓压力、房地产市场受挫、投融资领域潜在风险增大等主要瓶颈问题。
针对以上艰难困阻的经济发展世界形势,我国经济系统运营的相关决策管理者需要秉持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基本理念,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立足阶段实际、找出问题症结的关键部分,稳定继续地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宏观经济政策的灵活性,深化释放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的活力和潜力,以有效的量变积累实现稳定的质变突破,从而积极推进既存经济体制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力争在并不利好的全球经济态势背景下,逆势增长,最终在经济发展模式上取得突破性改革以及实质性进展。
一、现阶段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系统的格局现状以及产业特征
现阶段的世界经济格局不同于以往同期的整体架构走向态势,更多地参杂融合了政治因素干扰、社会价值个体诉求等新的特点,这也是基本观点所揭示的物质永恒地在进行运动发展的本质内涵。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这一最为基本也最为核心的意识导向,排除不利的外部因素干扰,充分进行物质改造与意识能动作用。
接下来笔者将就现阶段世界经济发展态势与中国经济系统遭遇的阶段瓶颈两个位阶层面进行层次剖析、内容辨识,从而为相关研究、实践操作提供具备一定参考价值的辅助资料。
(一)现阶段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态势
第一,政治周期与经济位阶交叠重合。自公元2011年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诸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实体都纷纷进行了新一轮的政府选举、议会更迭以及政治改革,试图从物质基体的排列结构上进行调整优化,以达到更新物质内涵、实现物质质变的经济索求。而面对经济持续下滑、债务急剧膨胀、失业率加速增长等集中性问题,政治家群体以及政治团队都纷纷发表相对偏激的“大嘴”言论以及难以兑现的“空头支票”承诺,暂时营造“面包、香槟”的虚空幻境,从而迷惑误导处于被剥削位阶的资本主义工人阶级群体,进而使得整个资本主义发达经济体的社会格局的意识导向更为扑朔迷离。
第二,国际协调与合作难度增大。基于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原理,物质存在对应的意识实体都具备难以短期改造的本质属性,具体到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博弈,则是彼此政体、经济结构、社会意识形态的价值立场、利益诉求、政策取向的差异化,而在极不景气的经济基础的影响制约下,这些原本就对立割裂的矛盾因素要件也开始变得更加微妙。
第三,经济结构调整与短期效益目标的抵触冲突。由于在公元2012年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政治权力角逐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使其无法实施真正有利于经济长期增长的结构性调整,这样就是基于唯物主义矛盾对立层面的关键本分制约矛盾整体发展的核心论断的现实体现。不过由于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自身属性与既存特征,欧债危机的真正化解消除还有待时日,这也使得2012年世界经济总体发展上陷入中长期低迷的可能性继续增加,甚至深陷难拔。
(二)中国经济系统遭遇的阶段性瓶颈
一方面,我国经济运营系统的出口增长速率明显减缓。由于处于物质系统客观联系的链条之中,发达经济体的经济结构调整乏力、债务危机拖累以及财政刺激空间压缩都直接或间接得在世界经济市场体系内产生蝴蝶效应,从而导致整个物质系统内部的组成部分都不同程度遭受连带性影响。加之国际市场动荡、出口条件恶化、资本流动的冲击加大,无效些微的局部量变无法实现矛盾整体的实效质变。我国出口增长也难以达到同时水平,这是物质运动发展的必然联系,我们必须正视现状、敢于承认、勇于接受,真正落实实事求是的基本价值
导向。
另一方面,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基于任何运动物质都处于客观联系的有效链条之中的基本原理,由于进出口速率的下降,附带产生了国内内需的增速放缓,尤其是制造业、房地产业投资这两个关键环节的集体低迷,深刻凸显了关键部分制约矛盾整体发展的核心内涵。而从房地产投资看,目前开发企业待售房面积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且资金链趋紧,融资难度加大,未来一段时间商品房投资进度将会放缓,这也就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的运营发展增加了不稳定的制约因素,从而使得物质系统的运动发展历程更为曲折、螺旋式上升的周期消耗更为长久。
二、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形势背景下的改革探索以及可行措施
(一)进一步调整结构性减税,持续提高国内经济活力
依照有效量变积累引发实效质变突破的基本原理,通过对量变因素进行重新的结构调整、排列组合,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量变的实效进度。而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的改善调节、增强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则是改变物资结构与排列次序,是应对总需求收缩、实现经济量变的重要举措。首先,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和改造的财税支持力度;其次,加快落实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减轻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负担,促进食品生产和价格稳定;再次,加快增值税扩围改革试点,解决现行营业税重复征税问题;最后,研究建立资本利得税,对房地产增值收入开征资产所得税,并实行累进税率。这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量变因素的结构调整优化、排列次序整合的“组合拳”推衍,通过一段时间的量变积累,必然协调实现经济实体物质系统的最终质变。
(二)继续改进货币政策,深化微观机制的具体改进
坚持运动物质客观联系的因果要素,做到实事求是、灵活应变。一方面,我们应当把握国际资金避险回流美国、人民币远期无交割汇率贬值的时机,采取非对称加息操作,在维持贷款利率不变的前提下,小幅提高存款利率,适当缩小利差。这一举措通过对处于物资系统内部的联系要件进行重新整合,统一矛盾的内涵位阶,不仅有利于减轻长期负利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也有利于促进银行业改善管理、增加竞争、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基于物质载体的因果联系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我们在提高金融监管效率,在大力发展小、微型金融机构的同时,也可借鉴现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监督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使得省级政府逐步成为小、微型金融机构的管理主体。从而在合理遵循事物因果联系的基本前提下实现物质系统的良性改造。
(三)稳步推进社会民生改善,协同促进稳定就业
利用矛盾系统的关键部分改进实现矛盾整体提升的核心原理,加强对关键部分、重要环节的适配运作。在抗通胀过程中,我们应当积极稳定居民消费,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实物补贴力度;同时结合国际经验,针对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个人账户存款利率定得过低,适当提高各类账户计息标准;再次,鉴于社保基金收入增长较快,支出相对稳定,可考虑对中小企业实施社保基金按比例返还制度,根据一定时期社保缴纳标准,加快实行农民工随读子女异地高考政策,促进劳动力进一步有效转移,缓解局部民工荒。通过以上对经济体系物质系统内部的矛盾体的关键部分、重要环节进行改进拓展,大力改善民生、深化构筑社会保障,从而助推国内经济运营发展的协调进程,最终实现物质系统矛盾整体的更新改造。
三、结语
现阶段世界经济形势存在着诸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以及不可知性因素,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是物质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实际。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我们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下,秉持实事求是、立足实际的基本原理的价值导向,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细化积极的财政、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操作,稳步贯彻落实中央制定的一系列年度经济改进措施,进而实现我国社会经济、民生机制、产业结构的物质集体的关键部分突破、结构层次优化、实效效益提升,最终完成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物质系统的良性改造与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雪秋.消费理论及现实指导意义[J].商业研究,2011,(2).
[2] 杜人淮.和西方的政府与市场理糙评[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6).
[3] 王天龙.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及中国的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2,(4).
[4] 郑琳佩.浅谈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启示[J].企业导报,2012,(4).
【关键词】城镇化;区域经济;问题;发展
现如今的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不仅优化了整体的经济发展状况,更是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而在城镇化的推动下,城市与乡镇的经济差距逐渐缩小,乡村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获得了普遍的提高。同时,城镇化还使得我国的经济开始走向平稳,不再是城市经济远远高于其他地方,改变了以往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并且,我国的城镇化是一个现实而稳定的发展过程,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已然变得较为成熟,对国内整体经济的发展起着最为核心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国的城镇化整体进程,在时代的不断发展当中,也出现了一部分问题和不足之处,尤其是城镇化后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成为了干扰国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一部分区域的整体城镇化进程相对较快,而其他部分的则相对较为缓慢,但是它们的经济制度往往是相同的。于是,不同区域内的工资状况也出现了偏差,高经济地域内的消费水平往往较高,相应的工资水平也十分高。但低经济区域内,不仅工资较低,而且与高经济区域有着明显的经济差异。并且,不同地方的经济地域,往往会相互模仿彼此的经济体系,比如有的地域内房地产经济十分流行,而且较为火热,整体的经济姿态较高。而其他区域也会相应的进行模仿,着重发展房地产经济,但是很快便发现房地产经济根本不适合当地的实际状况,难以获得有效的发展。因而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便迅速下降,区域经济也不再那么明显。
一、城镇化后的区域经济现象分析
(一)城镇的人口不断上升
在国家大力推动城镇化的发展之后,我国城镇的人口迅速上涨,停留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急速锐减,一些时候,乡村几乎成为了无人问津的区域,整体的发展走势十分艰难,而经济的发展速度也较为缓慢。虽然乡村也面临着城镇化的机遇,但是其经济基础十分的差,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自身的经济水平。同时,很多乡村盲目的进行城镇化发展,开始学习城镇化内的一切经济模式,但是城镇的经济模式开展,需要有较高的经济基础支撑,失去了经济基础,所开展的经济模式已然没有丝毫的意义。并且,乡村的经济发展需要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如果盲目一味的跟从城镇的经济体系,不仅换不来经济的有效提升,还会使得整体经济质量迅速下降。城镇化之后,城镇的人口迅速上升,他们无疑是城镇区域经济的带动者。有了人口的扩张,城市的消费水平获得了整体的提高,所形成的劳动力系统也更加的庞大。但是其中也产生了一定的问题,比如经过城镇化的不断扩大,很多地域内的基础公众设施已然难以满足人口增长的实际需求,而且如医疗一类的公众设施,首先都必须有一定的经济作为基础,伴随着人口的增长需要进行迅速的扩张,但是公众设施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无法在短期内实现迅速的优化,因而给国家的公众服务形成了很大的压力。
(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城镇化的开展,无疑推进了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同时缩短了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距离。但是,城镇化的开展,却是片面性的,不同区域内的城镇化水平有着明显的差异,而对于这些城镇化内容,如果不能加以合理的优化,将会影响到整体的经济发展效率。比如,以北京、上海一类的城市为例,他们的城市化水平已然具有相当高的水准,而周边的小乡村也在城市化范围的不断扩大中,被完全的覆盖,成为城市的一部分,整体的经济也迅速涌入飞快的发展状态中。但是,依旧有一部分山区的乡村,由于距离城市相对较远,它们的发展速度十分缓慢,即使在城镇化进程的引导下,整体的发展速度也并没有较大的提升。而且,这些乡村的经济发展,不同于其他区域内的乡村,它们无法找到较多的消费人群,而且其中的青壮年往往都选择了进入城市打工,剩下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他们的劳动力十分的低,根本无法迎合当前时代经济发展的主体需求。而且,城乡一体化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以经济特色作为基础,如果乡村的城镇化进程,始终跟随着城市的步伐去走,并不会有太大的突破,整体的经济效益也只能保持较低的水平。
(三)区域经济片面化过于严重
在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当中,衍生出了相当多的区域经济,区域经济是我国着重发展的经济内容之一,但也是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我国的区域经济,指的是一部分经济基础较为优秀的区域,在城镇化的冲击下,得到了相当迅猛的发展,融入了城镇化当中。而很多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区域,即使有了城镇化的引导整体的城镇化水平也并不是那么优秀,该片区域无论在经济水平上,还是在经济质量上,都与经济实力较厚的区域,有着明显的差距。同时,国内城镇化的进程,不同区域内的发展速度也是不同的,很多城镇的发展速度十分缓慢,经常难以适合当前时代的具体需求。而且,城镇化拉近了城市和乡镇的距离,但是所表现出来的经济却是一种区域化的状态,仅仅是一部分区域内的经济水平差距被缩小,而与其他地域的城镇化经济水平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域。这也是导致当前城镇化进程十分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城镇化后的区域经济优化策略探讨
(一)加快^域经济改革步伐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区域经济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有了整体性的提高,并且相当多的经济主体已然走出了国门,开始走向世界。但是当前区域经济也面临许多的压力和挑战,尤其是国外企业,直接对国内经济形成了直接的挑战,如果无法对这部分挑战加以合理的应对,将会整体性的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为了改善这样的状况,我国可以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加快区域经济的改革步伐,迎合当前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形成最为科学实际的经济发展体系。在区域经济的改革上,我国可以重点选择一些内容进行优化,尤其是区域经济内的经济特色,大力建设基础的公众服务设施,使得人们的基础生活水平得到有力的保障。对于不同的区域经济而言,如果没有区域经济的特色可言,十分容易被社会所抛弃,整体的城镇化经济发展水平也会迅速的降低。为了形成区域经济的特色,政府应当着重分析当地的实际经济状况,选择最为合理科学的经济内容,比如基础的餐饮和旅游经济,并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和创新,进而使得区域经济的整体效益获得全面的上升。在区域经济的改革过程中,政府应当起着引导的作用,而不是完全的进行管理。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政府不应该过于着急,而应当尝试给予区域企业一些发展的契机,使得整体的经济水平得到全面优化。
(二)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虽然缩小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经济差距,但是仅仅针对部分区域而言,有相当多的区域,整体的经济走势并不是那么完善,经常与其他城镇化区域有着明显的差距。而且城镇化的整体水平,在不同的区域所表现出来的状况也是不同得,一部分区域内的城镇化水平较为优越,而另一部分的城镇化水平则十分的低下。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差距,与这些区域之间没有较好的联系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对于城镇化而言,它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国内经济的平稳运行,使得我国的经济状态处于较为优越的状况。同时,它也是缩短城乡经济差距的主要措施,能够直接影响到城镇化经济的最终质量。但是当前的状况却表明,城镇化的经济体系十分的不健全,经常难以迎合当前时代的具体需求,并且不同区域间的城镇化水平有着明显的差异。为了较好的改变这样的状况,政府应当尝试加强这些区域之间的联系,使得它们能够对彼此的发展历程形成一定的认知,并从中相互学习彼此的经验和成长技巧。同时,城镇化虽然是一个整体性的大工程,但是对于不同地域的效益是十分不同的,如果采用的引导策略和方法过于统一,将会整体性的影响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区域经济的自我发展。为此,政府应当根据不同的区域,选择最为完善的经济优化方法,进而实际科学的提升当地的经济水平,使得国内的经济呈现较为良好的发展状态。
(三)给予乡村较多的政策引导
当前国内的许多乡村,虽然十分想要迎合城镇化的发展趋势,获得全面的发展机遇,但是并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而且很难建立独特的经济特色,发展起来十分的不容易。于是,很快便与其他城镇化后的乡村有了明显的差距,整体的经济发展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我国政府应当给予乡村较多的政策引导,并对其中的经济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使其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能够满足当前时展的具体需求。同时,对于乡村劳动力过于缺少的状况,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的福利政策,鼓励大学生下乡,从而通过新知识分子的力量,实现对乡村经济的进一步优化。此外,对于乡村内的发展,政府不可以鼓励企业一味的模仿周边的城镇,毕竟城镇有着一定的经济特色作为基础,而乡村的经济,如果完全的按照城市M行发展,将会影响最终的城市建设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镇化后的区域经济发展,虽然获得了一定的优化和发展,但是整体的进程并不是那么完善,依然出现了较多的经济问题。而我国必然需要对这些问题和挑战,采取最为合适的经济政策和实践策略,最为实际的提升区域经济效益,进而促进城镇化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本钊,范红岗. 健康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J]. 中国物价. 2017(01)
[2] 李停.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非线性关系――基于门限模型的经验研究[J]. 德州学院学报. 2016(06)
[3] 孙翠勇. 社会保障基金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新经济. 2016(35)
[4] 孙春燕,毛俊捷. 我国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探讨[J]. 品牌. 2015(07)
[5] 杨扬,费越,谭芮秋,郭力铭. 社会资本、创新与经济增长之谜[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3(03)
[6] 李欣先. 山东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 现代商业. 2013(06)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这个术语,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消费诸环节趋于全球一体化,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并在全球建立起规范的经济行为和运行机制。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
1.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因
(1)经济体制障碍逐渐清除。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开放的市场机制得到了世界多数国家的认同,各国政府对经济管制逐步放松,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减少,“无疆界市场”正在形成。
(2)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缩短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消除了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和地域差,传统“原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地理界限已失去意义,商品、服务、资金和信息的流通将比过去更加快捷,“地球村”经济逐渐成为现实。
(3)跨国公司快速发展。凭借其独有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建立国际商务信息网络,构建全球研究开发体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成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1)生产国际化。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经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在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宰力量,商品生产环节分布于不同国家,各国间的经济依存性明显加强。
(2)贸易自由化。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奠定了自由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障碍逐步消除,贸易量迅速增长;同时,WTO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使得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和公平,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3)金融全球化。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突出表现是各国放宽了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本国金融市场的限制,自觉推进金融自由化,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国际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金融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和深化。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1)随着高科技产业和全球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国际间资本流动加速,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将更为密切。
(2)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战略更为普遍,企业间的竞争与兼并日趋激烈。
(3)自由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发展方向,全球性商品市场逐渐形成与完善。
(4)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国民财富日益增长,但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加剧,国家间的贫富差距扩大。
(5)国际间的协调和合作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国际契约和国际组织应运而生。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利弊分析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不利的一面;既是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回避经济全球化只能带来更大程度上的落后。我们应正确把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最大限度地避其不利和风险,使中国经济在新世纪继续保持稳步快速发展。
1.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1)有利于利用外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2000年我国利用外资407亿美元,2005年增长到603亿美元,到2005年底累计利用外资6224亿美元(张强莉等,2006),极大地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实现了由对外借款到外商直接投资的转换,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2)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外贸出口以年均14.9%的速度增长,到2004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1548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6.2%(赵华等,2006),成为了世界第三贸易大国。
(3)有利于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外企的进入可有效地解决部份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如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直接参与外贸加工业的农村劳动力近两亿,不但有效解决了就业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
(4)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外资和大型跨国公司的进入,有助于传统产业结构改造和产业竞争,对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技术合作,可以缩短与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差距,增强我国经济技术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5)有利于促进我国的金融市场改革和完善,缩短从二元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转型的时间,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制度的完善。
2.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1)由于外资投入大都集中在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好、回报利润率高的地区和项目,将造成我国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如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是5621亿美元,其中东、中、西部所占的比例为86.25%、9.16%和4.59%(尚永胜,2006),东部地区外资投入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2)我国外贸出口主要是靠低价竞争和大量低附加值的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特点,却为之付出了牺牲生态环境和消耗宝贵矿产资源的沉重代价。
(3)外资垄断性并购和跨国公司的技术、资金优势,极大地冲击了民族工业与农业,削弱了国内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新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到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作不懈的努力。面对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中国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1.建立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防范体系
我国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国家经济安全,应建立政府指导下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和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全面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走向和我国所面临的经济形势,适时提出应对措施,维护国家经济,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2.完善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商品化、国际化和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越来越重要和紧迫。为此,我们应加大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力度,打破一系列国有垄断领域的垄断局面,全面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同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金融、证券和投资等有关配套的法规和制度,强化工商、税务和技术监督等宏观调控部门的职能,构建一个体系完整、机制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3.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贸易体制
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坚持以WTO的多边贸易体制为框架,以国际贸易惯例为参考,健全与国际接轨的有关法律法规,完善进出口商品的经营管理,建立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宏观调控体系。
4.研究和制定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相适应的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
我国要研究制定与国际经济规则相适应的经济发展计划和产业规划,加大产业间的结构调整力度,经济增长方式由目前以资源投入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向以提高资源配置使用效率为主的体现高科技特点的集约型经济方式转变;同时大力支持民族产业,发挥已有产业优势和品牌效应,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跨国公司。
5.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当代全球经济的竞争就是国家创新能力的竞争,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应高度重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及时跟踪世界科技的发展动态,不断提高科技开发和创新能力,推广应用科技创新成果,不断寻求并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