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保节能行业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海南;高耗能行业;风险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一、海南高耗能行业发展情况
通过“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海南工业快速发展,其中,以油气化工为代表的高耗能行业发展势头强劲,800万吨炼油项目已投产,8万吨苯乙烯项目已竣工,投资约8亿元的福耀玻璃二期已动工,该项目建成后,海南将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玻璃生产基地。
(一)以油气化工、电力为主,初具全国性竞争力。2007年海南高耗能行业产值达到545.7亿元,同比增长124.1%。高耗能行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达到54.4%,同比增长21.6个百分点。在高耗能行业中,石油加工及炼焦、化工、电力三大行业产值合计占比高达90%。目前,海南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电力等重工业支柱产业已经形成,并具备了全国性的竞争力,如中海化学已成为国内化肥行业的龙头企业,海南炼化成为中石化的样板炼油厂。
(二)盈利能力增强,发展势头强劲。2007年海南高耗能行业实现利润21.4亿元,占全省工业利润的31.3%,年投资利润率达到57.5%,同比提高28.2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明显增强,发展势头良好。
(三)行业发展的局限性逐步体现。由于大量高耗能工业项目竣工投产,加之配套规划滞后,一方面造成电力、天然气供应紧张;另一方面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增长。据初步统计,2007年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2.5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达到10万吨,两项指标均超过国家下达的指标,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二、海南高耗能行业风险分析
(一)能源缺口风险。高耗能行业的急剧发展加剧了能源供应紧张。据有关部门分析,按照目前的能源效率和开采水平,假定我国经济年增长率分别保持在7%、8%、9%的水平,到2020年以后,每年的石油缺口将分别达4.5亿吨、5.4亿吨和6.4亿吨。若像现阶段增长率在10%左右,石油缺口会更大。海南近年来由于大量高耗能工业项目的动工投产,用电矛盾突出,据有关部门预计,2008年海南的电力缺口将达到43万千瓦。由于对能源依存度高,能源缺口将直接影响高耗能行业的平稳运行。
(二)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能源缺口的扩大化提高了高耗能行业所需原材料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以石油为例,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国,2006年进口原油14,518万吨,成品油进口3,638万吨,石油进口依存度为50%左右。而这又造成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对原材料定价权的缺失,一旦原材料价格走高,高耗能企业将面临极大的原材料成本风险。2008年一季度海南炼化受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影响,成本支出增加23.13亿元,亏损8亿元;一汽海马受钢材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产值同比减少6.24亿元,下降25.2%;华能海口电厂受煤炭、海运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亏损1.2亿元。
(三)环境政策风险。伴随着海南高耗能行业的发展,环保压力迅速加大。而随着环保法律制度体系的健全和监督检查执法力度的加大,高耗能行业将面临更高的污染标准要求、更严格的政策监管环境。这一方面意味着高耗能行业企业环保成本的加大;另一方面如果发生环境污染,违规成本将大幅增加,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
(四)行业信贷风险。近年来,海南金融机构严格执行相关信贷政策,控制对高耗能行业的信贷投放规模。2007年海南高耗能行业贷款增加额仅占各项贷款增加额的3.1%。信贷资源对高耗能行业的介入程度有限,且贷款不良率维持在较低水平,短期内风险可控。但根据对上述三类风险的分析,高耗能行业对外部资源的依赖度高,环境因素变化极易影响行业运行,而投向高耗能行业的大多为中长期信贷资源,长期来看,隐含着较高的信贷风险,需引起关注。
(五)优势资源风险。优质的生态环境是海南最重要的优势资源,一旦伴随高耗能行业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区域生态的承载能力,引发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旅游业、房地产业等产业的传统优势将难以为继,将丧失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资源。
三、控制高耗能行业风险有关建议
(一)推动高耗能行业合理发展。一是合理规划高耗能行业发展,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生产能力配置要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二是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推动建立行业单位能耗指标体系和污染监测系统,及时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节能减排标准的高耗能企业,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三是努力推动节能工程建设,推进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源项目和醇醚类替代燃料开发及应用,缓解能源约束性矛盾。
(二)积极防范高耗能行业信贷风险。应完善针对高耗能行业的信贷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机制。对于已有高耗能行业存量贷款的银行,应当提高对该行业企业信贷风险的关注度和敏感度,加大对相关能源、原料供应、行业政策变化的监测分析力度,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和应急机制。一旦出现环境污染事故等突发风险,能及时启动应急方案来化解和规避风险。也可考虑通过引入行业保险等方式,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分担机制。
(三)建立健全绿色信贷机制。一方面加强海南金融机构和能源、环保部门的信息联动,把能耗、环保因素纳入贷款、投资和风险评估程序,运用绿色信贷手段控制高耗能行业的过快发展,迫使企业将污染成本内部化;另一方面大力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和工具的创新,如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推出绿色抵押等银行类环境金融产品,推动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
(四)以产业投资基金为杠杆,为海南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资金支持。产业结构升级应着眼于集约式发展,提高投资的效益和产业的科技含量。由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参与,通过不同产业投资基金的组合,为海南产业的合理布局和整合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产业的集约化发展。拓宽优质产业的融资渠道,运用金融市场,鼓励和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
参考文献:
在2010年10月18日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节能环保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高居第一。根据规划,到2020年节能环保将成为
“十二五”能耗目标
单位gdp能耗再降17.3%
我国于2006年3月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2006年至2008年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分别为-2.74%,-5.04%,-5.20%。到2009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为1.077吨标准煤/万元,比2008年降低3.61%。2010年第一季度,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化工、化工等6大高耗能行业加快增长,导致全国单位gdp能耗上升3.2%,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09%,离20%目标的实现有一定差距。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单位gdp能耗将下降17.3%,煤炭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将从70%下降到62%左右。“十三五”期间将下降16.6%,2020年要实现单位gdp能耗比2010年降低31%,达到该目标除了进行能源结构调整外,节能方面也具有很大潜力。
2010年5月公布的《国务院关于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通知》提出我国将加快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中央安排833亿元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等建设,
合同能源管理
直接受益于国家补贴政策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广泛应用于工商业节能领域,据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统计,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从2008年的116.7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95.32亿元,同比增速为67.37%。合同能源管理及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有望解决节能产业发展的瓶颈。
根据《2009年
板、节能幕墙等节能材料将因此受益。
二、环保
“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可望保持年均15%-17%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我国环保产业年产值预计将达8800亿元。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逐年提高,从2000年的1.02%提高到2008年的1.49%。在水污染方面,“十五”期间投资规模为2700亿元,“十一五”期间为6400亿元,增长137%。大气污染方面,“十五”期间投资规模为2800亿元,“十一五”期间为6000亿元,增长114%。固废处理方面。“十五”期间投资规模仅为900亿元,“十一五”期间达到2100亿元,增长133%,年均增速为18.5%。
“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将在总量控制、质量--改善和环境风险防范上着力。“十二五”期间,环保工作将以污染防治为主。燃煤电厂和工业炉窑脱硫脱硝、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和中小城镇污水处理,重金属污染防治、污水污泥处置、土壤修复,农村环境保护,颗粒物等大气复合污染防治等作为重点。
污水处理
提标、资源化成趋势,催生mbr等细分行业
污水处理包括工业废水,市政污水,农业废水等。据估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污水处理厂、市政污水处理厂、农业等领域会有超过1万亿元的投资空间。
城市污水处理产能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据统计,2009年底投运的城镇污水产能达1.06亿立方米/日,在建0.52亿立方米/日,二者之和接近2008年底污水排放总量1.57亿立方米/日(包括工业),其中城市污水处理率达73%。“十二五”期间预计年均投产污水产能1000~1500万吨/日。城市产能建设增速将放缓并外扩,未来5年城市新建规模与县城相当,单厂规模减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金中,预计地级市,县级市、县城污水厂,配套管网及城市,县城改建污水厂分别为260亿元、960亿元、280亿元,773亿元、168亿元和32亿元。
污水排放标准不断提高,资源化成趋势。2006年原国家环保总局规定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流域及湖泊、水库等封闭半封闭水域时,执行一级a标准。“十二五”规划氨氮排放将纳入约束指标,同时规划2015年城市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率提高1.5个百分点至10%。这将推动mbr等新技术工艺发展,催生细分行业。
大气污染治理
除尘迎来结构调整,脱硫稳定增长,脱硝市场将启动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cod、二氧化硫列入总量控制目标(分别下降10%),目前均超额完成。除尘年均市场规模约200亿元,“十二五”除尘市场增长趋于平稳,但是烟尘排放标准有可能从150mg/m3提高至30mg/m3,超过一半需要改造或者更换、袋式除尘由于具有较好的除尘效果,将迎来较快增长。脱硫市场预计年均投资规模可达100亿元。我国目前火电装机6.6亿千瓦,2009年脱硫装机达4.7亿千瓦。占71%。“十二五”期间仍有2亿千瓦机组需要改造,同时每年还需新建3000万~5000万机组,而已建部分每年10%需要更新。此外,钢铁烧结机脱硫将成为新增长点。
随着环保标准不断提高,氮氧化物也逐步列入控制目标。2008年我国氮氧化物排放量达到2000万吨,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国,若无控制,氮氧化物排放量在2020年将达到3000万吨,给我国大气环境带来巨大威胁。2010年1月,国家颁布《火电厂氮氧化物防治技术政策》,规定低氮燃烧技术应作为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控制的首选技术 当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不达标或不满足总量控制要求时,应建设烟气脱硝设施。“十二五”期间,氮氧化物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总量控制范畴,目前脱硝加价政策正在研究当中。一旦出台将催化产生脱硝子行业,但预计规模相对脱硫要小一些。
固体废弃物处理
“十二五”期间增速最快的环保一级子行业
固体废弃物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危险废弃物处理、医疗废弃物处理等领域。其中生活垃圾处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起步稍晚于污水处理,但目前发展差距较大,产能建设高峰期仍未到来,其中垃圾处理费征收不全是重要制约因素。2002年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以来,到2007年底约有380多个城市开征垃圾处理费,开征比例约60%,而收缴率不到50%,导致地方政府缺乏垃圾处理项目资金。
去年选股逻辑主要围绕行业景气周期进行选股,对于未来景气周期较好,符合转型方向的新兴成长类个股配置较多。我们选择成长股主要是从三个方向进行选择:行业景气周期,市场空间和管理层执行力。
我们更倾向于投资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的新兴产业成长股,由于这个阶段的可预测性较强,持续的时间较长,投资者可以充分享受企业增长带来的收益。在判断行业发展的阶段时,不妨通过行业中数据的收集整理,上下游渠道商景气度验证,海外成熟市场相关行业的发展历程比较,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寻找最佳的投资标的,进而享受行业和公司高成长带来的超额收益。
2013年,在沪深指数表现不佳的情况下,以创业板为首的成长股却表现出色。您如何看待创业板与传统周期股的这种走势差异?
2013年,我们认为创业板与传统周期股的走势差异有以下几个原因:1)相当一批创业板公司代表中国未来经济转型的方向,比如节能环保,信息消费;而一些传统行业可能还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如高耗能行业受到环保的约束;2)相当一部分创业板公司如消费电子,传媒业绩增速相对于传统行业公司而言确实高;3)由于经济处于弱平衡状态,流动性整体趋紧,对于宏观经济敏感的传统行业没有大的机会。
2013年显现出的估值分化格局还会持续吗?
目前,A股市场的市值结构仍然以传统产业为主导,而这一部分传统产业普遍面临着产能过剩,需求放缓,盈利能力下滑的局面,这也导致其估值水平持续下降。而另外一方面,消费服务和新兴产业尽管行业权重不大,但是在良好旺盛的社会需求,持续的盈利增长的带动下,其估值水平却在不断上升。
从日韩转型期的市场表现和行业表现来看,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估值分化趋势也十分明显。我们预计当前A股市场不同行业之间的估值分化过程仍将延续,并且伴随着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其估值分化的状态有可能进一步加剧,未来消费成长板块的市值占比可能逐步接近甚至超过传统周期性产业的市值比重。
您管理的是科技先锋基金,那么科技股的挑选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科技公司兴衰的背后,有着它必然规律。科技行业的自然规律一方面是技术革命的快速更替。回顾过去一百多年来,总有一些公司幸运地、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一旦踏上一波新技术普及的浪潮,就有机会顺着这波浪潮快速的发展。在未来的好几年间,它们都代表着科技的浪尖,直到下一波浪潮的来临。如PC电脑普及的时代,浪尖上是微软和Intel;互联网普及的时代,浪尖上是Yahoo 和思科;手机普及的时代,浪尖上是是Nokia和摩托罗拉;智能手机普及的时代,浪尖上是苹果和三星。
科技行业的自然规律另一方面就是赢者通吃(Winner-take-all)。一旦出现新技术的快速普及并形成一定规模后,后来的企业想进入同样的市场难度加大。“赢者通吃”的关键就在于“先入为主”;同时,赢者对消费者还具有锁定效应。以智能手机为例,苹果的Iphone手机一旦在市场形成规模,iphone就快速成为手机的新行业标准。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已经形成一种固定习惯,iphone就是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就是iphone。其他传统手机厂商如Nokia和摩托罗拉短时间想改变这种状态的可能性很低,除非选择模仿iphone手机。
投资科技股,主要就是要投资新技术龙头,因为新技术快速普及后,市场份额会快速向少数新技术龙头手中集中。新技术龙头会形成强者恒强和赢者通吃,直到下一波技术浪潮的来临,龙头的地位被打破。
您预期2014年流动性会呈现什么格局?
从流动性角度来看,近期政府再次明确货币实施总量控制的基调,利率市场化的加快推进,以及针对银行表外业务的进一步监管,都导致了利率水平的持续上升。考虑到未来两年同时也进入了地方债务的偿债高峰期,以及QE退出趋势越来越确定,资金外流压力越来越明显,我们担心流动性紧张局面在2014年将难以缓解。
2014年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2014年,既是中国经济新一轮的改革元年,也是中国经济内需消费和新兴产业方兴未艾的承接之年。2014年,我们将看好A股市场三方面的投资机会:即基于改革红利的先进制造和规模生产行业(机械设备、细分化工、现代农业等)和节能环保行业(节能环保、新能源等)的投资机会;基于科技创新的科技服务行业(电子、计算机、通信等)的投资机会;基于消费的大众消费品行业(医药、食品饮料、传媒、汽车、家电等)的投资机会。
国是能源大国,在世界太阳能热
水器发展上位居前列,有着使用的较佳条件和广袤的市场需求。过去很多人对我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包括对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并不是十分了解。近年来,通过业内人士关于中国市场的发展和应用现状介绍,众多外国专家都对我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世界可再生能源主席沃尔夫冈就曾表示:“中国的太阳能市场不简单”。
提高自我价值的认知
在外国专家的眼中,我国的太阳能行业“不简单”,但是身为中国太阳能人,还是经常会有很多的困惑。从技术层面来讲,目前整个太阳能热利用行业还缺乏一批全球领先的高、精、尖技术,科技含量相对不足;从购买群体来讲,购买人群大多集中在三四级市场,以农村消费者为购买主体,产品消费主体人群还不够高端。
其实,任何产业的发展都有着从低端到高端,从生产普及到技术提升的过程。通过2009年的家电下乡活动,太阳能热水器产业有机地融合到其他成熟的家电下乡的品类当中,这使我们接触到很多成熟产业的规范性市场操作,对其发展的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目前,太阳能热水器确实与很多白色家电在市场成熟度和认知度上存在着差距,但最终大家追求的归结点相同。企业的发展、行业的发展、市场的发展最终还是要归结于规范化和标准化。
市场需求加速产业发展进程
目前太阳能热水器企业数量非常多,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尚未形成产业化、集成化、规模化的商业运作,但是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只是行业发展初级阶段的一种现象。30年来,家电行业也经历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阶段,起初只是将各部件组装成品,而现在绝大多数区域内已经实现产品生产、销售、服务的体系化运作。
2010年以来,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太阳能热利用行业洗牌趋势的加剧,各骨干企业都在快速融入国民经济发展的良性体系当中,所以我始终对太阳能热利用行业满怀信心,从未因为竞争激烈,因为低价位产品大幅度入市而感到行业面临发展的危机。回顾过去,大众对热水的需求完全依靠煤、电、燃气等常规能源,造成热水器成为家中的耗能大户,导致消费者经济负担比较重,那作为新型的、节能的、环保的,甚至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没有理由不发展壮大起来。
对于热水的无限需求,注定了这个市场蕴育着无限的潜力空间。例如我们刚刚完成的无锡看守所工程已经交付使用,在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之后, 6000名服刑人员每天都可以用上热水了。这个事例说明,对于热水,需求的不仅仅是我们可以预测到的普通消费者,还有很多没有触及到的市场空间和没有惠及到的人群,汇总起来,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和需求空间,而我们现在的普及率还远远跟不上市场的需求。
技术创新是发展的根本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设计
智能化建筑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较大便利,在人们越来越关注环保的背景下智能化建筑更应该注重电气节能,因此,加强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一、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的意义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耗巨大,尤其建筑行业能源消耗更是惊人[1]。伴随着智能化建筑逐渐走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加强其电气节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可降低能耗,促进其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另一方面,电气节能不仅迎合了当今社会提倡的环保节能理念,而且对智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因此,智能化建筑行业应将电气节能当做行业标准,不断规范电气节能行为,促使我国智能化建筑行业的稳步、长远发展。
二、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技术问题
智能化建筑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在智能化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智能化建筑节能性能的发挥[2]。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智能化建筑设计的电气节能系统未进行全面的规划,部分细节不合理,导致整个节能系统运行的效率低下[3]。其次,部分节能配套设施不完善,致使节能效果非常有限。最后,智能化建筑节能管理制度不完善,存在一些漏洞,无法确保节能措施的严格落实,导致电能的无端消耗。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智能化建筑的节能效果,因此,应结合当前我国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实际,努力寻找优化电气节能的相关措施,提高我国智能化建筑节能水平的提高。
三、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措施
1.智能控制系统优化设计
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优化涉及很多内容,其中智能化控制系统的优化是较为重要的方面,主要包括智能控制网络、智能数字控制器、智能控制管理以及智能控制策略等内容的优化。考虑到暖通空调系统是智能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对其节能的优化设计进行探讨。
首先,在智能控制策略方面的优化。智能化建筑应用的空调其数字控制器多为PID控制。通常情况下,PID 系数的高低与空调达到设定温度的过程长短成反比例关系,因此,为使PID系数能够及时响应空调机组给温度变化的控制,优化时可将温度传感器同时安装在室内及送风道以实现双级控制,使系统能够根据温度变化及时作出响应;其次,在智能控制管理方式方面的优化。为进一步提高空调使用者便利及舒适程度,可对中央控制进行优化,即将与VRV上设定器功能接近的部件安装在DDC上加以实现;再次,优化智能数字控制器时,应依据具体的应用场合安装处理能力相近的DDC;最后,优化智能控制网络时,可应用RS485总线控制网络对小规模的建筑电气节能工程进行优化。
2.质量安全监控优化
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中质量安全监控的优化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实施:
其一,对供电系统保护措施的优化。利用网络技术构建智能化保护措施,以提高质量安全监控质量。例如,结合实际以网络技术为基础构建监控智能化建筑节能监控网络,及时发现节能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通知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其二,对安全防范系统进行电气节能优化。智能化建筑安全防范措施包括很多系统,例如,门禁控制系统、入侵报警系统以及视频监控系统等,优化时需要从其整体监控效果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在确保各个系统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有针对性、有目的进行节能优化。
3.加强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管理优化
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的有效实现离不开严格的管理以及完善的制度支撑,因此,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还应注重管理方面的优化。首先,设计智能化建筑时应全面分析,进行合理的规划,做好电气节能的每一个细节,以实现电气节能效率的提高;其次,加强电气节能配套设施的完善。研究发现,一些配套设施性能能否充分发挥一定程度上影响电气节能目标的实现,因此,应通过增加电气节能配套设施的资金投入,完善电气节能配套设施;最后,结合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管理实际,完善电气节能管理制度,尤其在细节上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例如,定期检查电气节能一些基础设施;重视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培训等,给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工作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
总 结
智能化建筑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方向,其在诸多方面的优势不言而喻。为更好的满足当前社会节能环保理念的要求,应注重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方面的研究[4]。尤其应从当前电气节能实际出发,积极寻找优化电气节能有效策略,进一步提高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效果。
参考文献
[1]林青. 基于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的设计[J]. 中国科技信息,2015,02:49-50.
[2]申晓丽. 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研究[J]. 四川水泥,2014,12:290.
力诺瑞特拥有合作方德国Paradigm公司世界领先的、三代以上的技术储备和国际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专家;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效率、适应市场需求的研发队伍;拥有全球领先的多项太阳能综合应用技术;拥有行业内近百项技术专利,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参与行业内多项标准编制研究,拥有同步世界太阳能先进的工艺、设备和技术,全自动生产流水线、CPC―u型集热器生产线全部实现欧洲最高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功运作上海三湘热水工程、上海市埔东国际机场太阳能工程、总参人武部工程、国家广电总局无阻传导Ag3.2W集热器工程等近于套大型太阳能工程,是力诺集团的得意之作。
鉴于力诺瑞特在太阳能与建筑体化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住宅与城乡建设部授予力诺瑞特“太阳能应用与建筑一体化项目”住宅产业贡献金奖,成为太阳能行业惟一一家通过“建筑产品/住宅部品康居认证”的企业,获得住宅与城乡建设部批准设立的、太阳能行业惟一一家国家级的太阳能推广基地――“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
作为一家国际化的太阳能应用推广企业,力诺瑞特通过全球领域的太阳能技术交流、国际高端技术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集团先后与世界领先的德国Paradigma公司、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德国胡赫公司、世界500强之一的美国霍尼韦尔集团、古巴政府等合作,并且依靠国际交流,从而使力诺瑞特太阳能成为印度、日本、韩国、南非等国家太阳能系列产品供应商,并且,其国际贸易也迅速拓展到全球6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推动住宅产业化
力诺瑞特在被授予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之后,3年时间推广了3400万平方米的住宅,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可以说,力诺瑞特的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为中国创造了一个完全低碳的生态的、可持续的太阳能住宅的新型城市。
然而,探索的路程总是艰难的,3年以来,力诺瑞特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取得成就的同时,在推广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难题。针对这些问题,力诺瑞特通过不断地科研攻关与实践经验总结,制定了有效解决方案,让太阳能与高层建筑达到完美结合。
据了解,太阳能与高层住宅的应用主要面临“太阳能系统与建筑结合的安全可靠性”、“能否成为建筑的必要构件”、“与建筑常规能源的有效互补”以及“系统后期运行的管理便捷”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力诺瑞特根据建筑特点和用户需求设计提出了“集中集热一分户计量”、“集中集热一分户储热”、“分户集热一分户储热”三种不同太阳能热利用系统,并将“高效换热内胆”等多项核心专利技术以及标准化的产品配置运用到系统中,实现了与建筑的同步设计、同步施工。
“太阳能与建筑的结合不是简单的相加,它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力诺瑞特常务副总经理文哲亮说。
中国太阳能行业发展经历了大致一下几个主要阶段:全真空玻璃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标志着太阳能1.0时代的到来。这段时间中国完成了太阳能的市场教育,建筑被动接受太阳能热水器。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的诞生,标志着2.0时代的开始。在这个阶段,太阳能生产企业认识到了太阳能和建筑不可协调的矛盾,即主动生产能与建筑结合的太阳能。直至2007年,力诺瑞特自主研发的Aqua系统的问世,标志着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3.0时代的到来。
在3.0时代,太阳能热水器实现了与建筑的同步设计、同步安装、同步验收、同步后期管理,太阳能不再局限在提供家庭生活热水,还将为现有的采暖、制冷设备提供中高温辅助能源。Aqua系统的推出是理念和技术的一次飞跃。在此基础上,太阳能的使用领域被大大拓展,建筑节能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和立体化。力诺瑞特也凭借技术的优势,开启了太阳能3.0时代,引领了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前沿。
校企联合加快人才梯队跟进
行业的发展、建筑结合技术的提升等,都离不开人才的跟进。近年来,力诺瑞特一方面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同时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的平台。
今年4月,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又与济南第六职业中专联合办学成立了太阳能行业首个太阳能热利用工专业。本专业招收应往届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由力诺瑞特派遣专家按照“太阳能热利用工”的教学标准进行授课,将理论与企业需求进行结合。
济南第六职业中专的教学实践,从源头上提高了从业人员素质,以“可持续消费”来保障“可持续发展”,使太阳能行业实现了从生产人员到安装以及售后服务人员技术技能的标准化。
之前力诺瑞特还与山东建筑大学开展校企合作,创建中国首个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本科专业:与清华大学合作成立的“清华力诺能源光电子研究所”,聘请“中国真空镀膜管之父”殷志强教授担任学术带头人,致力于研发太阳能中高温、太阳能光热、光电综合利用技术。力诺瑞特相关负责人表示,与国内外知名的学府和科研机构合作,目的就是要加快太阳能利用技术向产业化转变的速度,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把产学研结合下的技术成果培育成企业新生代的技术资产。
引领中高温利用新趋势
目前,中国的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基本上还处于低温利用阶段,中温利用才刚刚起步。而力诺瑞特早已捷足先登,太阳能中高温利用技术开拓了太阳能热利用新的领域,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大型太阳能工程化推广应用、太阳能采暖、太阳能空调、太阳能热发电等领域优势明显。
力诺瑞特常务副总经理文哲亮说:“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太阳能在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大趋势下的必然发展趋势,然而太阳能也不能止步于此。众所周知,工业能耗占中国总能耗的70%,所以太阳能为工业提供热能是太阳能发展的总趋势,也就是太阳能中高温热利用。”
力诺瑞特2007年推出的新代的太阳能产品-Aqua系统,是在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的基础上的升级。Aqua分体式热水系统是行业的一个里程碑。Aqua系统的推出,使中国太阳能行业的热利用进入3.0时代。
在2009第八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期间,力诺瑞特双动力太阳能燃气锅炉系统采用的分体式太阳能集成水箱被评为住博会重点推广技术。专家认为,这是德国Paradigma公司开发的冷凝式燃气系统和现代的Aqua太阳能供热系统集成的最高效、最环保的成套产品,是节能的冷凝式燃气技术和先进的Aqua太阳能供热系统的结合,能够高效、环保地为单户和两户家庭的住房提供热水和供暖。
中国能源消费中的三大问题能源消费结构低度化
中国的煤炭消费比重接近70%,石油比重仅为20%,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的比重还都很低,急需进行结构优化。目前,全球能源消费中,石油是最重要的一次性能源,占总消费的35%,其次是天然气、煤炭及其它可再生能源。从世界各国发展趋势看,工业化国家无一例外均采用了以油、气燃料为主的能源路线,逐步减少固体燃料的比例是世界各国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系统成本、提供优质能源服务的必然选择。
随着消费量的增大,过度使用煤炭的弊端日益明显,已经影响到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身体健康。煤多油气少、优质能源所占比例过小的特点决定了煤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支配地位,能源供应优质化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如果在2030年将水电和核电比例提升到4.5%,其生产能力要提高3倍才可实现。(图1)
能源利用效率不高
能源消费的产业分配与三次产业的变化具有一致性,第二产业耗能巨大。工业生产一直保持较高的GDP贡献率,农业比重由1980年的30.2%稳步下降到11.3%,而同时期第三产业比重由21.6%上升到40.1%。高耗能的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量占到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上,是中国能源消费的主体,另外农业能源消耗明显降低。
中国的经济成果与资源投入相关性弱化,由于处在工业化粗放期,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构成和管理均较落后,加之能源价格长期偏低,使能耗水平长期居高不下。截至2006年,中国万元GDP能耗为8.77吨油当量/万美元,但与发达国家乃至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能耗仍然偏高。(图2)
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缺口将日益增大
未来,随着能源需求总量逐渐增大,能源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缺口还将有所扩大。按照能源“十一五”规划,至2010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约为24.46亿吨煤当量,比预计能源需求总量少2.54亿吨煤当量。
预计未来能源需求增速平稳,但总量可观。除了近期经济增速减缓外,还有多重因素有助于抑制能源需求增长过快。
首先,能源消费结构的升级必然会减缓能源需求的过度增长,尽管煤炭仍然是中国的主要能源,石油、可再生能源在中国能源构成中的比重将逐步增加,逐步改善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其次,耗能较低的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会抑制能源的过快增长,目前第三产业占中国GDP的比重在40%左右,有关机构预测,至2020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有望上升至47%。
再次,随着中国能源市场化改革的加快,能源补贴逐渐取消,国内能源价格日益与国际市场接轨,国际市场日益攀升的能源价格无疑会对中国能源需求产生抑制。
最后,目前的节约能源、提高效率等政策也会逐步发挥作用,减缓能源需求增速。
多个机构一致认为长期内中国能源需求增速有望得到控制。据IEA预测,2005~2015年间,能源需求年均增长率约为5.7%,此后能源需求增速将有所放缓,2005~2030年期间内的能源需求年均增长率约为3.5‰EIA的预测结果也十分类似,认为2004~2030年间中国的能源需求年均增长率约为3.5%。
但是,由于能源基数较大,中国未来的能源需求总量仍将十分可观,对中国的能源供给提出了新的挑战。按照能源“十一五”规划,201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27亿吨煤,约占全球能源消费的15%。由于能源基数大、增长率相对较高,未来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可能最终超过美国。据EIA预测,至2025年中国将成为垒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
资源短缺中国策略
从三次产业看能源消费情况
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最大,但同时能源消费量和单位增加值能耗也最高。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接近50%,但从能源消费量来看,第二产业占比超过80%。
三次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计算公式:三次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三次产业能源消费总量/三次产业增加值)虽均有所下降,但第二产业的数值仍远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
由于高速增长的制造业、冶金、建材等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耗相对较大,2006年东北三省均未能完成节能降耗控制目标。山西作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和重化工业基地,重型化的产业结构和粗放的生产方式形成已久。2006年,山西每万元GDP能耗为2,88吨标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8%。200S年,国家选定的10个行业1000、家重点耗能工业企业中,山西省就占到90家。山东省产业结构以重型化为主,对能源的依赖性较大。作为主要支柱产业的煤炭、建材、发电、化工、冶金等都是高耗能产业。2005年全省消费能源2.36亿吨标准煤,总量居全国第一位。
各行业能源消耗情况
2007年排名前十位的高耗能行业均属第二产业中的工业。
粗放的产业发展模式伴随高污染,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也使得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从2007年第1季度国内工业运行情况看,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6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占全国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近70%。目前,中国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流95%以上受到严重污染;1/3的国土被酸雨覆盖,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国占了16个。
短期产业格局的调整
短期内,高耗能产业的过度发展将进一步得到抑制。控制高耗能行业发展速度,淘汰高耗低效产能是近年来重点调控内容之一。2008年8月,中国的生铁、钢铁等高耗能产品产量同比出现下降;进入9月,降幅进一步扩大,分别为6.1%和5.5%。同时,粗钢、塑料、化纤、烧碱、纸等高耗能产品产量同比也出现负增长,其中粗钢和塑料降幅达9.1%和8.4%。
在国内外市场需求减缓以及节能减排措施的双重压力之下,高耗能产品的产量必将进一步下降。
严格限制钢铁、有色、化工、电力等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和落后工艺技术将使高耗能行业的增幅继续回落。国家将会利用目前能源供应相对充裕的有利时机,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落后炼铁、炼钢、电解铝产能等的步伐。高耗能产业的过度发展得到扼制,将使能源需求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有效地控制固定资产的投资方向,避免再度出现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的过度发展与盲目扩
张,可以降低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
主要耗能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落后产能被逐步淘汰,行业结构得到优化。近年来,煤炭等高耗能行业的结构调整已取得一定成效。
通过推广和应用新型技术,降低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耗及污染。在短期内,中国煤炭资源作为主要能源的地位很难改变,因此通过使用洁净煤等技术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减少污染应成为一项重点战略。钢铁行业中,新技术具有明显的节能降耗作用。中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主体装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水泥行业中,新工艺的应用可节约能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中长期产业格局的演进
从中长期来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行业将得到大力发展。为改善能源结构,同时实行节能、环保等多重目标,核能、水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将大大加快。国家对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由于上游成本瓶颈的突破和产业链的初步形成,可再生能源中的两大主力品种风能和太阳能已经具备明确的产业化前景,成本有望在3~5年内大幅降低。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较完善核能技术的国家之一,预计到2020年,核电年发电量达到2600~2800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4%。目前中国年利用地热能约4.45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位,而且每年以近10%的速度增长。
从中长期来看,应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建立资源节约型、高能效的产业体系。目前,中国正处于加速工业化和经济重型化的进程之中,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第二产业能源消费量屠主要地位不可避免。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工业结构的重型化,近年来中国的能源供求形势经历了由紧张到短缺的过程。从长远看来,能否实现以较少的能源消费量完成经济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是否轻型化。
关键词:房屋建筑; 施工; 节能技术
Abstract: our energy, land, water, raw materials and other serious shortage of resources and the actual utilization efficiency is low, the serious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still increasing. The severe facts show that our country to walk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velop energy-saving building is urgently needed.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of corresponding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guarante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housing construction, comfort and safety. This paper is a man of some opinions, and available for peer for reference.
Keywords: housing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能源是国民经济中与环境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节能和环保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房屋建筑施工节能技术的不断更新和优化,以及在施工中的规模化的应用,不仅能在保证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的基础上,节约资源和能源,还能积极响应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降低房屋建造成本。
一、房屋建筑施工节能概述
房屋建筑节能一直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点,是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国家建设节能型社会保证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措施。推行科学的建筑节能理念,有助于建立有效的能源安全保证体系,促进建筑行业积极地应用各项节能技术,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同时,也加快了建筑行业经济的增长。房屋建筑行业的节能工作,我国主要采用的节能措施有:对于一些新建的建筑,必须执行新的建筑节能行业标准,对于节能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要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包含两部分内容:1) 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能力;2) 从供暖、供冷的热源输送渠道及实现方式来节约能源。在房屋施工中,通常采取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来降低建筑能耗,而围护结构中墙体和屋面又占了很大份额。
二、房屋建筑施工节能技术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和号召,房屋建筑节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不仅保证房屋的基本功能,还能节约建筑施工的成本,节约劳动力资源和能源。建筑节能问题一直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点,它是建设节能型社会,保证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措施,推行科学的建筑节能理念,有助于建立有效的能源安全保证体系,促进建筑行业积极的应用各项节能技术,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同时也加快了建筑行业经济的增长。
1、房屋墙体节能施工技术。房屋墙体建筑施工节能。空心砖承重墙一般采用整砖平砌,孔洞沿垂直方向且长圆孔顺墙长方向设置,空心砖不宜破凿,不够整砖时用实心砖外砌。施工技术部门根据设计施工图和工程的具体要求及施工条件绘制砌块排列图。针对砌块建筑的墙体热阻值低、砌体和粉刷易开裂、灰缝和裂缝处易渗漏等不利因素,从施工角度采取技术措施予以处理,确保施工质量。依据的技术规范,除砌体、混凝土结构、抗震、工程施工验收等方面外,针对性的《混凝土小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GBJ 14~82) 、《混凝土小型砌块》(GB 8029- 87)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住宅建筑节点构造》(苏J 94015)等。高效保温墙体满足建筑节能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可以采用蒸压粉煤灰添加气混凝土来砌块作为建筑物的护墙,经过先进的生产技术加工而成的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对于建筑物的保温节能具有很好的效果,而且有利于环保,是一种很好的绿色建材产品。新型建材的选用和施工技术是建筑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施工管理人员要在节能理念的引导下,积极地推行建筑节能材料的应用;聚苯颗粒保温料浆外墙保温将废弃的聚苯乙烯塑料加工破碎成为0.5 mm~4 mm的颗粒,作为轻集料来配制保温砂浆。该技术包含保温层、抗裂防护层和抗渗保护面层(或是面层防渗抗裂 二合一砂浆层) 。该施工技术简便,不仅可以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还不受结构质量差异的影响;对有缺陷的墙体施工时,墙面不需修补找平,直接用保温料浆找补即可。该施工技术解决了外墙保温工程中因使用条件恶劣造成界面层易脱粘空鼓、面层易开裂等问题,从而实现外墙外保温技术的重要突破。
2、房屋门窗安装节能。房屋门窗框和玻璃扇的传热系数及密闭性是外墙节能的关键环节之一。木质门窗和塑料门窗的传热系数比钢、铝门窗低30%左右,双层玻璃比单层玻璃低40%左右。因此,价格比较好的是塑料单框双玻门窗。为保证门窗能达到预期的节能要求,安装施工中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门窗,要复查其抗风压性、空气渗透性、雨水渗漏性等性能指标;安装门窗框时要反复检查框角的垂直度。变形严重、缝隙超标、密封条不密闭的门窗扇不能上墙;在框与扇、扇与扇之间须设密封条,以防渗水、透气,推拉窗的轨槽处须增加密封处理,局部缝隙较大的位置,可用单组份密封膏挤注;在门窗框四周与墙或柱、粱、窗台等交接处,须用水泥砂浆进行严密处置,在靠室外一侧须结合外装修进行处理,以防渗水、透气;粘贴密封条或挤注密封膏时,应事先将接缝处清理干净干燥,无灰尘和污物。采用热阻大、能耗低的节能材料制造的新型保温节能门窗可大大提高热工性能,同时还要特别注意窗户玻璃的选材。玻璃窗的主要用途是采光,但由于玻璃窗的耗冷量占制冷机最大负荷的20%~30%,冬季单层玻璃窗的耗热量占锅炉负荷的10%~20%,因此,应控制好窗墙比在30%~50%范围内,窗户玻璃尽量选择特性玻璃,如双层玻璃、吸热玻璃、反射玻璃、隔热遮光薄膜等。
3、房屋屋面节能施工技术。房屋屋面节能技术是将密度低、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有一定强度的保温材料设置在防水层和屋面板之间。可选择的保温材料很多,板块状有加气混凝土块、水泥或沥青珍珠岩板、聚苯乙烯板、各种轻骨料混凝土板等;散料加水泥等胶结料现场浇筑的有珍珠岩、蛭石、陶粒、浮石、废聚苯粒、炉渣等;采用松散料直接或袋装设置在尖顶屋面下或吊顶上部的有膨胀珍珠岩、玻璃棉、岩棉、废聚苯粒等;现场发泡浇筑的有硬质聚氨脂泡沫塑料和粉煤灰、水泥为主料的泡沫混凝土等。屋面反铺法主要将防水层置于保温层以下,可有效保护防水层,便于施工检修,但造价较高。屋面同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热措施,通常在屋面结构上部或下部设置通风隔热层,采用高效保温材料隔热,屋顶结构上设反射层或蓄水植被等。
4、房屋建筑施工中太阳能的利用。太阳能建筑技术的应用。太阳能一直是我们人类可以利用的最洁净、最丰富的能源,在我国建筑行业施工技术中,太阳能技术已经被普遍应用。太阳能的环保节能功能众多:在建筑楼顶安装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能将太阳辐射的热能转换成电能,由配备的蓄电池组将电能储存起来,并将相关线路连接到相应的供电设施上,基本满足建筑物楼内的动力和照明系统的用电量需求;太阳能技术的采暖和供热功能,能很好的满足建筑物日常供热需要;太阳能技术还可控制建筑物的采光,有利于建筑物的日常节能利用等。太阳能的使用对于建筑物来说,具有使用安全可靠、无污染、不消耗燃料、不受环境限制、维修维护简单、方便安装等特点,它是最适于建筑物节能环保的一项应用技术;另外,通过优化建筑施工方案,节约建筑能源。通过对建筑施工方案的优化,我们可以合理地安排施工过程中的人力和物力,对于一些物资的浪费现象,可以很好地监控,对于人力安排的不合理现象,也可以积极的调整,有效地解决了建筑施工中的窝工现象和机器空转现象,实现建筑能源的节约。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业一直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居着重要的地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在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大、小质量问题已经到了不可轻视地步。它关系到人民的安居乐业、社会稳定。而能源的危机使得建筑节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 董剑华. 房屋建筑节能体系施工技术应用 [J]. 山西建筑 ,2009,(9).
[2] 张良泉. 房屋建筑节能体系施工技术应用 [J]. 科技资讯 ,2009,(7).
关键词:节能技术;存在问题;室内设计
中图分类号: S210 文献标识码: A
1、我国室内设计中的环保节能现状
我国目前的室内设计主要在以下三方面与环保节能设计理念存在着较大偏差:
一是设计观念上的偏差。一提起室内设计或装修,人们就会习惯性地想到墙面的粉刷装饰、地板的铺设、天花造型吊顶的安装等,仿佛不在围合空间的界面上增添一些东西就不足以称之为设计或装修,人们观念上已将设计等同于加法设计。诚然,加法设计为人们提供了美观的界面,实用的物品存放空间,然而,从环保节能角度来看,加法设计必然伴随资源的消耗和浪费,而且加法做得越多,对资源的消耗和浪费也越多。此外,加法设计所用的装修材料越多,挥发出来的各种有害气体也越多,对室内环境的污染也越重,有些材料比如天然石材还具有辐射性等,如此看来,加法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既不节能也不环保。
二是设计行为上的偏差。当前我国的室内设计日趋高档化,甚至奢糜化,人们把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演变为对奢华环境的追求,这些室内环境不仅装饰奢华,用材名贵,而且一年四季以能源的动力维系着春天般的感觉,甚至为争夺客源不惜代价,人工营造异域风情,极尽装饰设计之奢华手段。从设计角度来说,这些奢华的手段无可厚非,但从环保节能的角度来看,却是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的。名贵材料的无度使用,背后必然是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能源的枯竭。人工营造的气候环境又使人们远离自然,背离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自然规律,直接导致人体免疫力、抵抗力的下降,引发健康问题。
三是设计过程中的偏差。设计过程中不注重软设计,忽视设计技能方法的应用,强调硬设计,以物性设计为主;不注重本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舍近求远,以稀为贵,以新为奇;不注重开发常规材料的设计潜质,强调珍、稀、贵材料的使用;不注重自然材料的应用,强调工业材料的表现效果;不注重自然光源的合理利用,强调人工照明;不注重室内环境的通风、保温、散热性能,以人造气候代替自然气候等等,这些都有悖于环保节能设计的理念。
2、室内设计中的环保节能设计新理念
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建树环保节能设计新理念:
2.1.改变人们的认识观念,还设计内涵以真本性
现在是更正人们对“设计”认识误区的时候了。设计的真本意绝不仅仅是为了好看、美观而增添某些东西,也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的载体,更不是精英意识的彰显,或高贵奢华之类的代名词。设计的真本意是为百姓大众服务,解决人们的实际困难,使人类生活更美好,使人与社会、自然更和谐。设计应该反映一种最自然、灵活、随意的生活方式,流于平民百姓之间,使之体现百姓情坏,使人平易相对。设计的意义在于实用、在于节约、在于发展,更在于和谐。脱离了服务大众这一目的,所有的设计都只能是缘木求鱼,舍本求末。设计师们应该担当起设计的社会责任,以环保节能设计理念调整人们的认识价值观,提倡节制、适度和限制的设计价值观。
2.2.去浮华,求简朴,倡导本源性简朴设计
历尽繁华之后的人们总觉身心疲惫,而简朴、宁静的环境有益于人们保持清晰的头脑,集中精力在那些首要的、提高生活质量的、行之有益的、快乐的事物上。从这一点上来说,设计的过于雕饰和浮华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过渡放纵和精神污染,特别是对于现代充满紧张和压力的工作生活环境,这样的设计更是一种精神折磨。现代人们内心渴望一种淡定的平静和安宁,因此提倡简朴设计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应当明确,简朴设计不是“简单设计”或“不设计”,简朴设计是省略多余物和保留必需物的取舍设计,以够用和实用为原则,是对有限资源和材料有节制地充分利用,是通过材料的质地、完美的工艺和结构及细节的处理来获得美感。简洁的线条、简单柔和的造型、纯净的材质、灵动的空间感是其主要特点,显现出一种明显的质朴格调。由此可见,简朴设计不同于装饰设计或加法设计,简朴设计讲究的是实效性,彰显的是材料物质和结构工艺所固有的本色的美,不追求名贵,不依靠装饰。
2.3.倡导本土化设计理念
从环保节能角度来看,倡议本土化的设计不仅仅是指外在表现形式的本土化,而应将其内涵扩展到设计的方方面面,比如用材的本土化、陈设装饰的本土化、空间处理的本土化、室内环境的本土化等等。本土化设计突显的是纯朴的地域特色美,讲究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发挥本地资源的特色营造适合本土人生活的室内环境,没有附加外来的装饰,也不刻意寻求新、奇、贵,保持自然本色而又舒适宜人,其环保节能性不言而喻。
3、建筑节能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3.1. 使用节能设备,实现智能化管理
首先,可以利用新型的太阳能集热设备,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集热设备能够在采集太阳能的过程中,使阳光穿过凸透镜发生折射,然后聚集在集热环上,其余的散射光通过凹面镜发生反射,也能够集聚在集热环上。这样经过两次聚集,就能使集热环温度超过500摄氏度,使太阳能得到充分利用。其次,要对能量进行回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回收洗碗、沐浴等热水中的热量,这是一种叫做双向集热技术的新型环保技术,主要依赖热能交换器来实现。具体来说就是把废水余热收集到热能交换器中,当冷水经过交换器后,热量会传递到冷水中,提高水温,从而减少冷水加热时对能源的消耗。这种技术可以有效节能超过百分之五十,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建筑节能技术。
3.2. 使用可再生能源
传统室内设计中使用的能源大多是矿物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过多的能源消耗给能源的储存量和供给带来的巨大的压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了缓解能源不足的矛盾,在室内设计中要尽可能地使用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使用可再生能源不仅能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而且由于其清洁、无污染的特点,能够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并且不会对室外环境造成破坏,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可以在建筑内设置水墙,既能隔热降低室内温度,也能保证室内的美观,增强室内设计整体效果。
3.3. 遮阳技术
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温度较高,白天太阳辐射比较强烈,在朝阳的住宅,一旦太阳光照射到室内会使室内温度快速上升,令人感觉不适,因此必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太阳辐射。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在建筑室内设计时,设计师可以考虑安装遮阳卷帘或者遮阳板,不仅能阻挡阳光的直射降低室内温度,而且还可以满足对室内自然光度的需求。遮阳技术比较简单方便,并且价格低廉,因此可以应用到所有的建筑物中,有效实现建筑节能。
3.4. 阳光照明技术
在深度较大的建筑物或地下建筑内,仅通过侧窗来进行采光远远不能满足室内采光的要求,这就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来把太阳光引入室内。首先,可以使用采光搁板。采光板一般设置在窗户的顶端,入射口由棱镜或反射板组成,具有聚光的作用,与采光板连接的传输管道的界面大多为梯形或矩形,在内部贴有反射性较强的反射膜。这样通过侧窗和采光板的有效配合,室内光照会比较充足。其次,可以安装反射高窗,即在窗户顶端安装镜面反射装置,使阳光通过反射面,反射到天花板上,然后天花板再发生漫反射,使阳光最终进入室内。
3.5. 外墙保温技术
外墙保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外墙外保温和外墙内保温,要想使墙体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就必须从这两方面来加强。简单来说外墙保温技术就是在外墙的内外两侧贴上具有一定厚度和性能的保温材料,减少室内热量的发散。采用外墙保温技术的建筑,可以有效减少外墙裂缝和渗水现象的发生,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同时隔热节能的效果要明显高于内保温技术,减少了对能源的消耗,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对室内设计而言,环保节能设计就是要按照简洁、实用的原则进行设计,减少无谓的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尽量利用绿色自然、生态环保的资源确保室内的自然采光和通风,使环境安全舒适、洁净宜人。当前,人们空前地意识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主席明确提出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Lzl。室内设计作为一门与人们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学科,除了为人们营造健康、舒适、适用的室内环境,也应该责无旁贷地担当起环保节能的社会职责。
参考文献
[1] 潘若琳,李敏秀. 湖南竹制手工艺产品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1(03).
[2] 杨英丽,李黎,杨英杰. 中国传统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