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互联网医疗市场范文

互联网医疗市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互联网医疗市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互联网医疗市场

第1篇:互联网医疗市场范文

1、个性定制的旅游行业

2016年,目标群体的旅游观念改变,引发现有旅游消费市场升级,自由行成为刚需。游客群体年龄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80后、90后消费能力逐渐提高,日益成长为旅游大军的中坚力量;旅游市场散客化自由行趋势更加明显。同时,传统跟团游弊端凸显,人们对自由行的需求日益增多,倒逼定制化旅游产品出现。

除了提供酒店、门票等旅游产品预订的OTA台外,旅游市场崛起多类新业态。旅游区的民宿、拼车服务、当地游等从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打造用户的个性化体验。谁能更好的满足用户碎片化的需求,谁就将在“互联网+旅游”市场中脱颖而出。

2、农业电商

农业电商的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及电子商务的发展。随着中国互联网的普及,不少农村也接入了互联网,信息流通的速率加快。技术的发展为农业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证,加之中国电子商务体系的逐渐完善,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实现跨区域销售成为趋势。

目前,我国涉农网站已达4万多家,12316服务热线已覆盖全国1/3以上的农户,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正在10个省(市)22个县推进。快速发展的农业电商将为农业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3、物流快递

在电商日益发达的未来,物流快递注定要飞到新高度。

首先电商的高速发展需要更丰富、更高效的物流相匹配。

电商市场主要包含两大类:第一类是以产品为主要形式的实物型电商,第二类是以服务为主要形式的服务型电商。据有关机构预测,在未来5年内,中国的这两类电商仍将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而现行的物流业却无法匹配其需求。因此,物流业必将扩大自建团队,利用更快捷的交通工具等措施来补给市场空缺。

其次,2015年各类O2O平台的兴起,多数上门服务O2O平台都需要物流完成商品的配送服务。但企业自建物流成本太高;依托线下商家配送服务水平难以保证;单纯依托第三方物流如顺丰、圆通等配送也不现实。在2016年,与各种上门配送服务相关的物流O2O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崛起。

4、“共享经济”下的在线租赁业

目前,分享经济在出行领域的发展已成规模,其在未来将以车、房等高价值的闲置资源和相对标准化的人的服务两个方向发展为主,且逐步向食、住、技能、物品等行业渗透。

共享经济在多个领域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如:优步盘活私家车,神州专车盘活租赁公司车辆,木鸟短租、自在客等在线短租平台将解决房源空置的问题等,都说明共享经济唤醒了既有沉睡资源,再造绿色价值。

共享经济成功的关键点: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投资小,回报高。产品成长环境成熟后,能迅速产生规模效应。如果模式在一个地域实验成功,便可以被迅速复制到其他城市,甚至其他领域,这对于讲究高效的互联网时代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5、医疗健康和养老

第2篇:互联网医疗市场范文

我国互联网医疗发展现状

基于互联网医疗刚性需求的不断扩大,互联网医疗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据易观智库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4年,在政策、技术、需求的推动下,中国互联网医疗总体市场以31.1%的复合增长率稳步发展,至2014年,互联网医疗总体市场规模达11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8%。预计未来两年仍然高速增长,2017年受在线医疗增速放缓的影响,互联网医疗整体增速放缓(见图1)。

2014年,我国网民规模为6.5亿,普及率达48%;手机网民为5.6亿,占比86%,因此,互联网医疗逐渐以移动医疗为主成为必然。从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构成数据来看,移动医疗占总体市场规模的比重从2011年的17.0%增长到2014年的26.4%,2011~2014年移动医疗以51.8%的发展速度远超在线医疗25.9%的发展速度。预计至2017年,随着移动互联网对医疗健康各个环节的逐渐渗透,移动医疗的占比将超过在线医疗,达到55.0%。因此,移动医疗将会是互联网医疗未来的重点方向。

从产业链来看,目前我国互联网医疗产业已经整合了移动医疗服务商、医疗设备制造商、IT巨头、风险资本、移动运营商、应用开发商、数据公司和保险企业等众多参与者,形成了以在线医疗和可穿戴设备为主的产业格局。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产品开发的加快和企业经营实力与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互联网医疗产业链将向纵深方向发展。

从竞争来看,互联网医疗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商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前来“抢滩”,竞争十分激烈。近年来,苹果、谷歌、三星分别推出了各自的智能健康平台,百度、阿里、腾讯也通过投资或并购的形式入主国内知名在线医疗平台。但是整体来看,上述巨头的相关布局更多的属于战略卡位,而在底层数据的收集环节仍处于各自为战的探索阶段,互联网医疗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大数据的分析和利用上。未来,随着市场参与者对数据资源的掌握和利用能力变化,竞争格局也会处于不断的动态调整过程中。

驱动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关键因素

随着国家不断出台互联网医疗相关利好政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传感器技术的进步、用户对医疗资源的需求日益迫切,以及巨额资本的不断涌入,互联网医疗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国家政策利好。在政策层面,国家今年以来频频出台医疗相关政策,推动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的重塑。2015年1月12日,卫计委《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医师合理流动,放宽条件、简化注册审批程序,探索实行备案管理或区域注册,优化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环境。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5省区远程医疗政策试点,为推广应用远程医疗提供实践基础和经验借鉴。同月印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确定了2015医疗改革的七个方面。3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规划要求,开展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推动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推动健康大数据的应用,逐步转变服务模式。5月7日国务院出台的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制定完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推动医药电商发展。8日国务院印发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意见,9日国务院出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5年工作重点。在政策的刺激下,我国互联网行业与医疗行业的融合势在必行。从国家出台的这一系列政策中,可见多点执业、医药分开、网售处方药、加快发展商业保险等信号已经十分明确。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的春天就要来临。

技术相关因素的推动。4G和Wifi技术发展,使终端设备更加快速地连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迅速发展,使快速地从实时数据流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成为可能;网络和智能手机等硬件的普及,使得互联网医疗可覆盖人群大幅提升,同时加速保守的医生群体的观念转变;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可穿戴设备更加智能化;机器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也将为人类带来更加智能化的服务。这些因素为医疗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空间,使得远程医疗、慢性病监测、在线医疗、移动医疗等成为可能,从而改变现有的医疗服务模式。

用户需求的推动。医疗资源不均衡导致看病难、挂号难问题凸显,成为医患关系紧张的导火索;中国老龄化人口增多,慢性病患者越来越多,造成医疗资源出现严重短缺;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升高,个人健康管理意识大大增强,对冶未病有了明确需求;药品链条信息的不透明导致看病成本居高不下,以药养医的状况依然持续。

BAT等重量级选手参与及资本的推动:BAT、京东、360、小米等大体量公司凭借敏锐的嗅觉快速进军移动医疗领域,使得互联网医疗炙手可热,大量创业者涌入该领域;短短三个月之间,挂号网1亿美元、丁香园7000万美元、春雨医生5000万美元三起融资,引发了业内对互联网医疗的热切关注,互联网医疗领域热钱涌动,使得互联网医疗迎来爆发。

互联网医疗发展趋势

计算机世界研究院认为,未来互联网医疗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重度垂直将成为互联网医疗未来发展的最重要的趋势。重度垂直,是指企业通过自建,或整合某个细分疾病领域的一系列完整的医疗服务链条,从而达到消费者可以在一个企业的平台上获取一站式完整闭环医疗服务的商业模式。任何一个互联网医疗的商业模式都存在于两个维度所构成的四个方向之中,这两个维度,一是在病种类别上,是做大而全,还是做垂直细分;二是在整个服务链条上,是做独立环节,还是做重度整合。四个方向是:重度-大而全,重度-垂直,独立环节-大而全,独立环节-垂直。由于医疗服务需求的“纵向”衍生性存在,我们认为像网购电商那样大而全的模式在互联网医疗领域不成立。“重度垂直”将是大势所趋,但“独立环节-大而全”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将依然存在。我们认为最终互联网行业将发展为“一全多垂”的行业生态。结合到病种细分方向,我们认为具备七大要素的病种方向,更适合重度垂直,即:治不好(慢性)、必须治(致命、痛苦)、高单价、高频次、多环节、重时效、基数大。而具备这七大要素的病种有糖尿病、肝病、心脏病、肿瘤、尿毒症等,它们有可能最先实现重度垂直的互联网医疗模式。

“重问诊模式”产品将更有发展潜力。目前市面上,“轻问诊模式”的产品较多,但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对于患者而言,使用频率低,对医生无依赖,对软件的信任感低;对于医生而言,没有患者数据,学术价值低,且比较随意。“重问诊模式”的产品让就医问诊变得更垂直、高效,在预约挂号、导诊就诊、看数据等方面可一键解决。对于医院而言,“重问诊模式”有利于科学安排资源,减少运营压力;对于患者而言,可以减少就医时间与费用;对于医生而言,可以提升自我价值,减少医患矛盾。

个性化医疗将是未来健康的重要趋势。互联网医疗重视精准医疗、个性化医疗。通过建立每个人的健康档案,为他们提供更精准、更匹配的医疗服务,进而达到预防、预测的目标。精准医疗的核心是把人群细分,对病人个体化的行为和数据进行精准的解读,给出精准的解决方案,这个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大量的医疗数据。通过精准医疗,可提高治疗的有效性、进一步降低不必要的药物的副作用、节约医疗的费用。此外,大数据时代的医疗模式会有比较大的明显变化,即从简单诊疗发展到疾病的预测、疾病的预警,再到积极参与管理,最后到个体化治疗。未来每个人都有配套的终端,完全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对自己身体体征生命的相关信息进行筛查、收集,然后相关信息会传递到健康顾问家庭医生那里,可以进一步得到相关疾病回馈以及健康指导。未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基因测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人而医”时代将会来临。个性化医疗将在现在互联网医疗的基础上,由生理数据层面,深入到基因层面,实现真正的精准医疗。

健康管理将随时随地。随着移动医疗产业的成熟发展,随身健康管理将逐步兴起。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随身健康管理可使专家服务大量人群,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得专业的内容服务。随身健康管理类似一个临床诊疗的过程,可以跟随个人,提高健康水平、降低意外风险和医疗支出,也能缓解医疗机构的压力。尤其是针对患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患者,以及具有心脏病突发风险的高危人群,随时随地进行健康管理将更为重要。

可穿戴式医疗设备将更易用。包括脉搏血氧仪、葡萄糖监测、心电图、助听器、药物输送等类型的可穿戴式设备,作为新一代智能终端,将成为新的移动平台市场及生态圈。同时,随着穿戴式医疗仪器的传感器终端将朝着微型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而其载体也将朝着人们更容易接受、适合长期使用和不干扰日常生活的方向发展。如具有传感功能的T恤衫,采用传导性纱线和小型化柔性电极进行电连接,使医生能通过T恤衫来实现对穿着者心电信号的测量,预期可进一步实现身体活动情况、血氧饱和度和肌电信号等的监测。

第3篇:互联网医疗市场范文

我们认为移动互联网的最大投资机会在于对传统行业的改造,互联网思维和传统思维最大的不同就是对于用户的理解,而把传统消费者转变为用户,是盘活存量的一个表现形式,市场无天花板。按照用户属性,我们分为B2C和B2B进行研究。

B2C:四大要素决定五大传统行业重塑

四大维度进行筛选,我们认为旅游、房地产、汽车、金融、医疗健康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改造的五大传统行业。

互联网旅游:看好度假游,但2015年仍以价格战为主。

互联网地产:看好社区O2O和家装建材互联网化。

互联网汽车:以政策风为主,看好汽车后市场。

互联网金融:看好PaaS层(平台)和SaaS层(应用)。

互联网医疗:以政策风为主,看好重度垂直、医药电商、医疗信息化。

B2B:B2B电商2.0抢占制高点

小B用户的核心需求是盈利,而提升盈利的来源在于销售和采购环节效率的提高。在B2C电商解决销售环节后,采购环节的互联网化是B2B电商产生的核心根源。随着移动互联网对各传统行业进行渗透,B2B电商也进阶成为打通交易闭环的重度垂直电商平台。

B2B电商2.0打通交易闭环,解决小B企业的采购需求,价值维度最高;供应商格局、品类/渠道分布、小B用户量是决定B2B垂直电商平台发展速度的三大要素

投资建议

在全社会互联网化革命的大背景下,互联网资产将获取资本溢价,我们更看重资源禀赋、团队配置、执行纠错能力。建议关注如下标的:

第4篇:互联网医疗市场范文

创业本来就是生死游戏。我们之前的文章《寒冬来了,终于可以兴奋一把了》中提到,根据ChinaVenture7月中旬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融资事件在减少,2015年二季度互联网行业VC/PE融资事件规模为37.89亿美元,环比下降50.36%;融资案例数量222起,环比下降10.84%。

喧声震天的A轮,战战兢兢的B轮,以及无路可走的C轮——季节开始变化,资本市场开始收缩,无数创业公司开始从初期的狂奔变得步履蹒跚,甚至跌倒在前往星辰大海的路上。为此,我们按照互联网+零售、互联网+餐饮、互联网+旅游等行业分类,整理出了这份沉重的死亡录。

如果冬天来了,且行且珍惜。希望这份死亡名单能让更多的创业者在路上走得更稳更扎实,熬过这个季节。熬过去,便是胜利。

一、互联网+零售

互联网+零售是电商巨头你争我夺的阵地。当亚马逊超越沃尔玛的那一刻,互联网+零售更是被赋予了颠覆的意义。然而,这个多金的市场,竞争之惨烈,烧钱之猛烈,稍不留神则用力过猛,倒在一片红海之中。

死亡名单

死因

1、无法持续打动消费者

零售电商在起初可以通过补贴优惠吸引用户,但这种烧钱策略不可持续。热度过后,看重低价的用户自然流失。

2、来自本地零售的强大竞争

当用户可以在本地超市满足基本的购物需求时,为什么要到零售电商上选择遥远的购物体验呢?

3、标准化不足

零售电商在货物的价格、品质、配送、售后环节无法做到工业级的标准化,这一方面是初创公司的天然局限,另一方面则是零售电商往往希望以创意、个性定制取胜,则更加难以提供标准化的产品服务。

二、互联网+餐饮

有人说,餐饮是一块不会被互联网兴衰所影响的领地。的确,如此需求高频的行业,已经生长出了像美团、大众点评、饿了么这样的行业独角兽。然而,高补贴的烧钱大战依然是悬在互联网+餐饮公司头顶的生死之剑。看似容易进入的互联网+餐饮,本质上仍然是残酷、苦逼的竞争。冬天将至,生得风光、死得惨烈的公司比比皆是。

死亡名单

死因

1、烧钱大战难以为继

烧钱拿用户已经成了互联网+餐饮行业的基本游戏规则。那些有钱任性的土豪公司挥金如土,餐饮行业的创业公司要么拿到等量的资金加入混战,要么资金链断裂黯然离场。更何况,在初期高补贴下收获的用户,在补贴消失的时候,用户也随之消失。

2、巨头卡位竞争残酷

作为入口,餐饮向来受到巨头们的青睐。为了培育自己的市场,这些财大气粗的公司用简单粗暴的砸钱方式占领市场。混战之下,岂有完卵?初创公司如果想在这场竞争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除了提升自己的服务品质之外,还要面对巨头们的全方位卡位,难度非常大。

三、互联网+旅游

有人说,越是互联网化程度低的行业,越是有诞生独角兽的可能。旅游行业在门票产业等领域明显互联网化不足,看似潜力无穷,却也成为很多专注于此的公司的阿喀琉斯之踵。更何况,巨头在这个行业明显更有话语权,他们的围追堵截,足以干掉一大批对手。

死亡名单

死因

1、巨头围追堵截

从酒店预订、门票购买到综合服务提供商,互联网+旅游的行业既有传统巨头卡位,又有新巨头追赶。从线上到线下,这个行业越来越像是巨头游戏。

2、互联网渗透率提升缓慢

相比网购渗透率,中国的在线旅游渗透率明显不足,诸如门票产品更是渗透率低,增长缓慢。这背后的原因复杂,而且一时难以扭转,但也拖累了很多互联网+旅游公司。

四、互联网+汽车

到底是走线下的重模式,还是走线上的轻模式?汽车后市场既要拼资源,又要拼流量,最后还是拼资金。1元洗车,首单免费……花钱买流量也是汽车后市场的竞争法则。然而,冬天来的时候,他们还会有力气继续烧钱吗?

死亡名单

死因

1、门槛高,模式重

汽车后市场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资源布局,相对于其他互联网行业,汽车后市场是个模式很重的领域。重模式意味着需要持续的资金流,高效的大体量运营团队,如何在初创期做到平衡,是他们的难点。而很多公司在平衡点到来之前就倒下了。

2、巨头逐渐开始醒来

车后市场之所以有空间,其中一个是因为传统的汽车服务行业坐在暴利的金山上不愿挪动。当互联网+汽车让他们看到时代在变化,他们肯定不愿将利益拱手让人。而这对于中间商来说,生存空间必然萎缩。

五、互联网+教育

从2014年开始,资本持续进入教育领域,预计2015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1237亿元,2017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预计将突破1.2亿。繁荣的背后,是资本的狂热和市场的泡沫。

死亡名单

死因

1、用户动力不足

目前在线教育同质化严重,在学生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无法提供吸引用户的内容,如此一来,用户越来越难以获取。

2、资金流不足

在线教育需要高额投入,在盈利之前,前期烧钱几乎是肯定的,这会拖垮一部分资金不足的公司。

3、巨头布局

新东方、阿里、腾讯、网易这样的巨头各自布局教育生态圈,他们流量大,资金足,这对其他公司来说,将会是持续的梦魇。

六、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看起来财源滚滚。据零壹研究院数据中心的P2P借贷行业上半年报告统计,上半年北京P2P借贷行业整体成交额约为700亿元,是去年全年的1.5倍。然而,互联网金融在无序竞争和政策监管之间,正在经历生死阵痛。

死亡名单

死因

1、监管缺位,乱序竞争

缺乏监管,P2P行业曾长时期的处于野蛮式的生长模式中。这样的无序竞争让进入此领域的门槛极低,而一旦出现问题就是致命。

2、政策收紧,生死阵痛

针对互联网金融,政府监管之手正在收紧,对于那些走擦边球甚至违规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来说,要么转型,要么撞上红线死掉。

七、互联网+医疗

2014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为28.4亿元,预计到2015年从事医疗O2O领域的企业将达到42.3亿元,其中,移动医疗和理疗保健呈集中爆发式发展。一边是政策利好,一边是资本看重,互联网医疗正在经历一个好时代。然而,井喷的背后,也有死亡做陪衬。

死亡名单

死因

1、移动医疗及智能硬件兴起

移动医疗、智能硬件以及上门服务的兴起,抢占了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传统在线医疗的企业造成冲击,导致一批项目死亡。

2、竞争优势不明显

通过列表可以看出,死亡项目多以健康管理为主,从事该领域的项目较多,不利于形成竞争优势,一旦没有巨头注资,很容易被行业淘汰。

八、互联网+房产

互联网+房产市场规模万亿,融资的数额也越来越高。经过2014年的调整,房产行业告别“黄金时代”,正面临一轮新的洗牌。

死亡名单

死因

1、信任感难以建立

在互联网+房产领域,无法获取真实房源一直是用户体验痛点,而目前市场上的玩家依然无法解决这个痛点。无法赢得用户的持续信任感,用户自然不会对平台产生品牌认知。

2、专业房产中介入局

传统中介开始杀入线上渠道,减少对网络入口的依赖,建立自己的房源信息网站。这样的龙头卡位,让中小玩家的空间大大缩减了。

九、互联网+社区

互联网+社区是大风口,亦是深水区。从巨头到创业者,大家都看中了互联网+社区的想象空间,试图在这个领域抢占一席之地。然而,做好社区的背后是支付习惯、社交等等方面的复杂战争。即便是财大气粗如顺丰,在花重金布局嘿客之后,也面临了战略失误的窘境。

死亡名单

死因

1、重资产模式,利润短期内难见到

社区类线下服务需要大量人力,是典型的重资产模式。如果缺乏高额利润,则难以为继。

2、线下竞争壁垒难以攻入

线下壁垒、社区经验壁垒、社区物理边都是难以有效逾越的障碍,限制着互联网+社区企业的发展。

十、互联网+美业

雕爷的河狸家声名鹊起之后,上门美甲、上门理发、上门Spa成了互联网创业的热词。传统美业加上“上门”二字后,就天然罩上了O2O的光环。然而,互联网+美业光环甚多,在获取用户、获得融资方面并不被十分看好。如今的太过喧闹的美业市场,或许即将迎来一波大的死亡潮。

死亡名单

死因

1、低频、非刚需如何获取流量?

上门理发向来被人诟病:理发所需要的洗头、吹头发、剪头发等环节其实并不十分适合上门,满地的碎头发的解决方案还不如回到理发店。此外,美业服务本来就属于低频、非刚,线下遍地都是的门店已经非常发达,上门服务除了使用补贴吸引用户外,改变用户习惯的难度非常大。

2、非标准化服务难以快速复制

美业属于非标准化服务领域,不同的技师可能提供完全不一样的服务。这对用户来说,改变使用习惯可能要付出较高的机会成本。对于平台来说,也难以快速提供标准化的服务。

十一、互联网+婚庆

刚需,低频——这样谈论婚庆行业的用户需求有些可笑但也是事实,毕竟结婚是显而易见的刚需,而大多数人一辈子就结一次婚。2014年全国婚庆行业服务营业额达到7000亿左右规模,婚庆行业整体利润率水平趋于走低并将持续,所谓婚庆暴利已是“昨日黄花”,这其中很大原因来自于互联网对其的冲击。然而,对于新入场的互联网+婚庆公司来说,刚开始走的每一步都不容易。

死亡名单

死因

1、低频消费,获取用户难度大

相对于在行业内深耕多年的传统线下公司来说,新入场者资源有限,难以获取用户,而婚庆又是低频消费,很难沉淀出忠实客户。

2、信息严重不对称

传统商家为了维持暴利,依然正在试图保护婚庆行业的信息不对称,而对于用户来说,选择一个新平台意味着需要更高的信任成本。

十二、互联网+其他

以下死亡项目不属于上述各大分类,在此一并列出。

死亡名单

B12注:

第5篇:互联网医疗市场范文

互联网从一个信息行业成为整个世界的基础构架,互联网已经引发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个革命才刚刚开始。有人统计过,有17个传统行业将被互联网颠覆,包括零售业、批发业、制造业、广告业、新闻业、通信业、物流业、酒店业与旅游行业、餐饮业、金融业、保险业、医疗业、教育行业、电视节目行业、电影行业、出版业、垄断行业。

跟美国市场经济不同,中国的市场经济并不是完全自由市场,而是叫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共同起作用。中国的行业有完全对民营和外资开放的,也存在半开放半管制的行业,还有几乎全国资控制的行业。

互联网的势力,从完全市场经济领域,逐步进入了改革深水区的规制领域,去追逐“管制红利”或者“不改革红利”,倒逼改革。

从完全市场经济的领域出发,互联网已经摧枯拉朽般改变了零售行业和广告行业。

在这些市场竞争充分的领域,本身就是激烈竞争,充斥着大量的民营和外资公司,比如超市零售业就有华润、物美以及国外的沃尔玛和家乐福等,家电连锁则有苏宁、国美等。互联网电子商务兴起之后,这些零售行业面临了比经济周期麻烦多了的问题,它们的销量开始一去不回,人们的购物习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刚刚在美国上市的阿里巴巴创造了资本市场的奇迹,这一奇迹来源于对传统零售行业的挤压,阿里巴巴甚至还创造出了一个独立于圣诞季和新年季的购物节日,双十一狂欢节。

报纸、杂志和电视广告,户外广告等已经被Google和百度这样的搜索引擎公司切去一大半,去年有一个信号,就是百度的广告收入已经超过了中国最大的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一边是每年净利润蹭蹭攀升的搜索引擎公司,一边是摇摇欲坠的传统广告行业。

拿下完全市场经济领域后,半管制市场经济目前也被互联网鲸吞蚕食。典型的就是电信行业和传媒行业。

虽然在新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时,还没有太好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公司依靠电信公司的SP业务续命,但十年后当年这些仰人鼻息的小企鹅翻身当了主人,微信等移动通讯工具毁灭性打击了电信公司的短信和通话业务,腾讯公司的市值快抵得上中国移动的市值。

半管制的传媒行业存在党报和都市报两种形态,即便传统媒体也开发了网站,但渠道优势已不复存在,先是被四大门户掌控,现在则逐步转交到微信公众账号和今日头条的手中。甚至传统媒体一直标榜的内容优势,也慢慢丧失,崛起的自媒体人和UGC提供的内容丝毫不比万金油媒体所提供的差。

在政府控制大部分市场的领域,迎来了互联网的冲击。目前最火热的创业方向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教育和互联网医疗,这些市场无一不是政府牢牢把控的行业。

中国绝大部分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都拥有政府股东,绝大部分中小包括高校都是政府公立,几乎所有的医院都是以药养医的事业单位。

2013年余额宝横空出世以及P2P网贷的兴起,事实上宣布了利率市场化的提前到来;YY教育与新东方之争,其实在争夺未来互联网教育的主动权;蚂蚁金服的“未来医院”和微信支付的“智慧生活”,春雨医生以及丁香园获得巨额投资,都是改造医疗流程和移动医疗的未来。

这三大行业都是几十万亿的市场,虽然难啃,但每往前推动一步,天上就开始噼里啪啦掉金子。

一方面,互联网的自然发展已经到了向外溢出的时候,不管是技术、资本和思维,都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阶段,去年互联网思维席卷中国社会变成口水词,就是一例。

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力图在经济领域推进深化改革,逐步放开规制市场和审批,比如今年已经开放民营银行牌照。

政府在放松规制的时候,该行业的传统势力还没来得及进入,互联网势力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占据先机,开放一个行业占领一个行业。

另外,互联网通过技术手段绕过了很多规制壁垒,造成了很多规制名存实亡,这一倒逼机制也促使政府放开更多的领域。

比如打车软件已经在冲击城市出租车牌照管理制度,出租车牌照特许经营制度造成的寻租和打车难问题多年困扰,但这个制度却一直很稳定,在互联网强大资本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冲击下,这一制度已经看到了尽头。

政府改革派也乐见其成,来自民间的互联网倒逼,增加了改革话语权,如果没有余额宝和各类宝宝的冲击,利率市场化未必能够这么快在各方达成协议。

规制经济学在西欧和中国都能找到对应的领域,法国经济学家让·梯若尔获得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证明了规制领域未来是经济学的一个方向。

第6篇:互联网医疗市场范文

可能听起来有些“深奥”,那么用一个用户的视角来看就会更加清楚。当你某一天觉得肚子痛,可以登录“医院一账通”的智能自诊服务,输入你的诊状,诊断出你可能患了“阑尾炎”。接下来,平台会给你推荐最近的医院,其中的智能导诊会引导到相关的科室、推荐合适的医生,根据医生的出诊情况在手机上就能完成在线挂号。这是诊前服务,那么当你按照约定时间去就诊时,你的手机可以接收电子版的检查报告,无缝对接电子化处方,还有药品说明、用药提醒等专业化的信息服务。在诊后,你的电子病历会完整的保存在平台上,方便以后的就诊……

由此,互联网深度地渗透到医疗的各个环节中,极大地提升了患者就诊的服务质量。更重要的是,“医院一账通”还打通了互联网医疗与保险、金融,从而给用户带来全流程的服务。接着上面的例子来说,你需要做一个阑尾炎手术,但手头缺钱,“医院一账通”接通了平安普惠的健康贷产品,可以让你很轻松、快捷地获得小额贷款服务;退一步来说,如果突发急性阑尾炎,又恰好未带足现金卡等状况,你作为“医院一帐通”的用户,可以享受住院押金垫付的服务,直接先入住就医,解决您的就医资金难题。同时,“医院一账通”还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推荐手术意外险等保险服务供你选择等等。

“医院一账通”不仅给用户带来了巨大的价值,对于医院的“互联网+”升级也至关重要。以这次试点的武汉中心医院来说,“医院一账通”可以帮助其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降低行政管理负担,其中的电子处方能够提升医生的工作效率。此外,“医院一账通”所具有的金融功能也能为医院提供一站式清算、融资租赁等供应链金融服务。 打通互联网医疗和商业保险,极速赔服务进入理赔3.0时代

除了“医院一账通”,平安养老险这次借势推出的极速赔服务也令人关注。

“医院一账通”分别针对用户、医疗机构及商业保险支付方的不同需求,围绕用户在诊前、诊中、诊后的全链条需求,提供就医服务;“医院一账通”之“极速赔”,免去了传统理赔流程所需的病历、发票、理赔申请单等书面材料,实现电子化的理赔申请及审核,实时完成理赔金的转账支付,开启商保理赔“秒时代”。 用开放盘活健康与金融,平安3.0时代的强势落地

在2016年新年致辞中,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宣布平安进入3.0时代。什么是平安3.0时代?按照马明哲的话来说,“平台、开放”是核心的关键词,具体是4-2-1互联网金融战略,即“四个市场、两个聚焦、一扇门”。这四个市场为:资产交易市场,房产交易市场,汽车交易市场,支付/积分交易市场;两个聚焦为:资产管理、健康管理;一扇门即指平台化,为用户提供各种场景的一站式服务。

对照着看,这次平安健康云打通互联网医疗与商业保险,推出的“医院一账通”,不就是平安3.0时代的强势落地和集中体现吗?首先,“医院一账通”通过内部开放和联动,与平安养老险联手打通了互联网医疗和商业保险,让用户可以在线上实现购买、支付和理赔,完善了互联网医疗的全流程;与平安普惠联手打通了互联网医疗和金融,让用户可以轻松获得小额贷款,既解决了用户看病的“金钱”痛点,也让医院实现客户价值提升。

第7篇:互联网医疗市场范文

英特尔澳大利亚/新西兰健康与生命科学总监George Margelis表示,在互联网医疗环境下产生了新的服务模式和诊疗模式,一切的变化和发展都有赖于各方,包括政府、医疗机构、健康服务提供商和患者之间的合作,而这一切之中最重要的核心其实并未改变―医生和患者永远是诊疗服务最重要的核心。

面对各种产业和资本涌向医疗市场,有人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有多少巨额融资,大多数尝试并未触及医疗的核心。同样,也有人看好“互联网+”的冲击效果。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廖新波曾表示,在他眼中“互联网+”不止是概念,更是对观念的冲击,是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要求。现在数据开放阻力很大,当“增量”不断增加时,“存量”也被迫释放;当重度垂直不断挖掘时,带来的就是医疗流程和其他领域的革命。

基于此前与阿里健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包括英特尔公司的不同合作项目,上海金仕达卫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徐春华从另一角度提出了医疗4.0的概念。20多年前,从科室引入信息化开始,在医疗和信息化的整合进入所谓2.0的阶段,因为在IT行业里很多2.0都是起步阶段,即成熟的模型都是从二级起步的。3.0则是所谓全院信息化以至医院在区域信息化环境中互联的一种形式。关于医疗4.0的概念,他认为实际上IT和业务的整合很难再像前两个阶段一样清晰,是双方彼此的新阶段。比如,医生自由职业就需要一个平台,但这个平台不仅仅是软件,它带来的是一系列能够支撑这个医生自由职业的服务。

而山东蓝创移动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张礼杰则认为,在整个医疗服务里,更需要把医患关系转变成客户关系管理。现在医院本身医疗规模就大,医护人员数量不足,把所有的精力用在硬性治疗上已然力不从心。其次是专业性不够,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缺失闭环,虽有诸多HIS、LIS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但如果只服务于医护人员,而患者却不能参与,是没有价值的。

第8篇:互联网医疗市场范文

互联网产业促进多项电子服务

互联网行业发展为福建电子政务的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福建省数字办近日透露,福建省将开展电子政务绩效考核。福建省是全国首个把电子政务绩效考核纳入机关效能建设年度考核指标之一的省份,足见政府对建立服务型政府,打造信息化强省的重视程度。电子政务在福建的推进将大幅提高市民的经商便利度和生活舒适度。比如,福州市政府网站打造一站式服务,提高新公司注册等行政审批事务的工作效率,为企业发展赢得宝贵的时间,降低企业的政策成本,使政府进一步从“管理型”转变到“服务型”。

互联网发展同时也积极推动对“数字城市”建设,对于促进会展、旅游、消费等服务业发展,降低电子商务建设成本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数字城市”将增加市民生活的便利度。比如通过无线网络覆盖城市各地,市民在市政府和博物馆等公益场所免费上网,可以最大化运用公共信息。“数字城市”将帮助建立更加友好的电子商务环境。

例如,商务人士可以用手机随时召开或参加视频会议,收发移动电子邮件和参与企业网真会议等等。另外“数字城市”也将使市民的生活更加有趣,塑造新一代的“数码士著”式活。年轻新一代的人们将习惯于用手机看电视、打网络游戏、手机视频聊天,也可以通过网络提供的平台,分享信息,协同合作,在各类社交网络中建立虚拟关系,促进其学习和工作。比如,通过wikipedia,人们可以协同学习,分享信息。最新资料显示,日前知识更新速度极快,通常四年前学习的课程趋于过时,学生对互联网络平台的运用将提高其学习能力,走在“世界是平的”时代前列。目前Myspace、Facebook等社交网络的流行也充分说明新一代对信息互动的需求。

福建加大力度扶持互联网行业

相对于广东等其他互联网行业较发达的省市,福建省的起步较晚,但福建省政府近几年频频出台扶持互联网产业的相关政策,极大地推动了互联网行业的整体发胀。比如今年,福建出台了有关《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信息产业发展合作协议的通知》,明确提出将信息产业作为重点扶持的主导产业,加大海峡西岸电了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社区信息化等的推广应用力度。福建将有效利用台湾海峡的优势地理位置,发展海西经济区,通过多方商业合作将经济模式从内向型经济不断向外向型经济转化。另外今年5月,中国首个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中国福建省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在福州开通,企业加入平台所需的会员费由政府专项资金全额扶持,凸现了政府扶持电子商务的决策力。福建政府在《关于加快福建省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到,到2010年,福建省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支撑体系、技术服务和推广应用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电子商务服务业将成为重要的新兴产业。这些政策支持将极大推动福建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使纳入《数字福建“十五”建设规划》的多媒体信息检索、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宾馆网络订房等未来远景能够逐步实现。

信息产业人才面临市场挑战

随着互联网发展,福建省信息产业人才总量持续稳定增长,同时也面临一些市场挑战。比如,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及技能型人才缺乏。人才培养与实际需要存在脱节现象,学历教育与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的矛盾相当突出。

福建政府在加大对高等学府资金投入的同时,也鼓励校企联合培养互联网和信息产业类人才,借外力来提升本地互联网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目前,总部设在福建省的一些信息产业类跨国企业纷纷与当地高等学府开展合作,比如思科在福建省与厦门大学等10所高等院校合作设立了“思科网络技术学院”项目,在课程建设、师资培训、职业认证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培养优秀的网络技术人才。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减少人才培养资金成本的同时,也为企业输送了与市场要求相符的人才。

产业专业园区优势明显

福建软件园区建设也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福建的八个产业专业园区,各有优势。国家(福州)显示器件产业园、国家(福清)显示器产业园、国家(厦门)半导体照明产业园为产业的硬件设施生产创建了条件。厦门软件园凭借特区优势,吸引大批软件和动漫类企业进驻。厦门软件园也是全国首家拥有思科视频网真系统的软件园。网真系统通过语音、数据、视频的三网合一技术,运用互联网将公司跨区域的各个办公点进行视频连接,让参与者获取“亲临实境”的沟通体验。为入驻软件园企业的跨国公司员工省却了大量的出差时间和费用,促进各公司间的跨区域协同合作。

厦门软件园等多家福建软件园也同时积极开展全新商业模式,整合政府资源,扶持入园企业,大力推广对外合作。园区建设目前已走上一条股本结构多元化、经营运作企业化、产业导向市场化的新路子,一部分产品进入欧美、日本、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市场,和台湾地区、日本和美国的跨区域合作在不断加深。今年“9・8”期间,福州软件园与台湾南港软件园签订合作协议,成为福建省第一个闽台园区之间签约。另外,厦门软件园与泰国软件园也缔结为姐妹软件园。福建省信息产业商会和亚太信息产业组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经常性对接交流机制。这些设置为福建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和与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合作对接提供了良好交流平台。

福建互联网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第9篇:互联网医疗市场范文

“程、龙大婚”以携程和艺龙单日股价涨幅各达17.56%和8.67%告一段落;4月份58同城宣布收购赶集网之后,其股价也由50美元涨至80美元左右,累计涨幅达60%;优酷土豆与爱奇艺的联姻虽然尚无定论,但消息传出后优酷土豆的股价也在两个交易日里暴涨近30%。

“联姻故事”一旦开讲,市场的第一反应就是大涨。企业通过并购不仅能够减少行业不良竞争,削减运营成本,同时大幅提升市场份额和企业的竞争力,拥有行业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因此,市场普遍看涨这类公司的并购后前景也并非毫无根据。

事实上,今年以来互联网行业的并购就没消停过,滴滴合并快的,58收购赶集,京东投资途牛成为其最大的股东……手握大量现金流的互联网巨头们试图通过并购入股进入自己相对薄弱的领域,进行多元化布局,或者卖出非核心业务中那些亏损的资产,优化投资组合。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总计有94家公司与“BAT”发生资本关系,涉及资金达到150亿美元到180亿美元。其中,百度动用了20亿美元到30亿美元,收购或投资了15家公司;阿里动用了60亿美元到70亿美元,投资或收购了36家公司;腾讯动用了70亿美元到80亿美元,投资或收购了44家公司。2014年到2015年上半年BAT已经基本完成了各自布局。作为互联网领军者,BAT正通过自身优势业务与传统行业龙头相结合的方式,掘金“互联网+”。

其中,腾讯的定位为注重产品体验的产品模式,在“互联网+”的各个领域与合作伙伴联手。阿里在战略上要将阿里旗下业务平台升级成DT时代的基础服务设施,按照这一思路,阿里巴巴除了整合旗下资源成立“智能生活”以及“汽车”两大事业部外,逐步在推动其与航运、医疗、酒店旅游等各个领域龙头企业的深入合作。百度则在不断加速垂直领域的投资布局,在医疗、教育、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加大投资。一季度,百度连续了对二手车电商优信,拼车软件公司51用车、天天用车,餐饮IT系统提供商客如云等企业的领投。

笔者认为,业务领域多元化、产业链上下游整合的需要将导致未来在巨头间再次出现并购,到2015年下半年,互联网行业整合级别的并购将是最大的看点。未来一年,并购整合将成为中概股市场的主旋律。

中概股市场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便一蹶不振,其表现弱于纳斯达克指数。可以看到,本轮中概股普涨之下很多中概股业绩呈现高速增长,但估值不管是相对值还是绝对值都普遍偏低。

中概股通过新一轮私有化尝试“回归”的同时,由于当前A股已积累了相当大涨幅,国内资金对于寻找海外“估值洼地”的热情明显上升,包括H股、中概股和B股市场都重新开始受到投资者的关注。部分资金已经出现获利了结动向,中概股则处于超卖阶段,原先流出的资金从A股市场开始回流到中概股,为下一段阶段行情的启动做准备,此前明显跑输的中概股市场下半年将有新机遇。

中概股市场以互联网、电商、教育、光伏和医疗等板块为主,投资标的更符合国内投资者对于“新经济”板块的投资偏好,特别是在A股对应标的的估值已经过高的背景下,其吸引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