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即时通信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诺盛咨询系统对从腾讯建立第一代即时通信工具QQ到微软的MSN,从VODAFONE的MESSENGER /KDDI的HELLOMESSENGER等即时通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
1.即时消息的发送/接收、即时状态的设定/显示是IM软件的功能内核,而功能内核的外面是通信层功能,可以根据需求实现对各种类型信息的传输。
目前的IM软件往往不再局限于简单的通信功能,而是捆绑或拓展了许许多多的功能,从理论上讲,凡是互联网上成功的应用均可被IM软件一网打尽。目前比较通行的捆绑功能有浏览器、邮件、网络硬盘、搜索引擎、媒体播放器、RSS/网络日志等。基于IM软件强大的功能,IM运营商可以开展多种业务,比较典型的有通信类业务、娱乐性业务、商务性业务、广告业务、在线市场调查业务等等。
2.未来的即时通信工具将会呈现几大趋势。
1)与电子邮件整合将成为业务推广的主流。
随着IM在网民中的日益普及,IM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对电子邮件功能进行了替代,人们可以通过IM软件进行即时的交互式的通讯,并且这种通讯可以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同时,人们也可以通过IM软件进行文件的传送,这可以替代邮件的附件功能,此外,有许多IM软件还支持离线消息收发,这更进一步拉近了IM软件同电子邮件功能之间的差别。当然,电子邮件也有其自身的诸多优点,并且电子邮件的历史远长于IM软件,相对也更为成熟,其用户数目前也远远大于IM,因此,倘若我们不提替代一词,而代以整合或融合或许更为准确。事实正是如此,IM软件如今大都捆绑了电子邮件,并支持邮件到达的即时提示,这代表着一种IM与电子邮件日益融合的趋势。
2) 多媒体化将成为必然。
IM早已不再是简单的文本交互,现在的IM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多媒体软件。随着IM技术的进步,并受益于互联网网络带宽的不断拓展,音频、视频功能已经逐渐成为IM软件标配,并在逐步成为主流。
3)多功能化将成为即时通信工具差异化竞争的主要工具。
IM事实上早已突破了即时通信的范畴,现在的IM,其丰富多彩的功能远不是即时通信这几个字所能涵盖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的IM不能再被称为即时通信软件,它几乎能捆绑各种互联网上的流行应用:它既可以是一款媒体播放器,也可以是浏览器、搜索引擎,也可以是网络硬盘,或者又可以是RSS信息聚合器,等等,即时通信只是其众多功能中的一项――当然,它是一项最为基础和基本性的功能,也是人们仍将其称为即时通信软件的最后一点理由。
4) 跨平台将是即时通信业务发展的必由之路。
日前,Skype推出了Skype 5.0版本,并将之与社交网络Facebook进行了整合――用户可以在Facebook界面中使用Skype的VoIP和消息功能。众所周知,Skype和Facebook都不是典型的企业沟通平台,但是二者的结合却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了新的统一通信功能和选择――重要的是,它几乎是免费的。
谈到这事,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统一通信的概念。不可否认,统一通信目前是说得多做得少,它本身就是一个概念而非专门的技术,它是一种创新的提法,意在联合所有通信的手段和方法来提高沟通效率,为企业提升生产力。化繁为简,我们可以从组成统一通信的几个大块来看统一通信,包括语音通信、视频会议、即时消息和E-mail。
单一来看,Skype就具备了以上划分模块中的大多数功能。Skype最初是以VoIP闻名,后来加入视频通话功能,同样得到大众的喜爱。著名的有线新闻网络CNN就通常使用Skype的视频会议功能来代替整组视频采访人员的长途奔波。更新到Skype 5.0版本后,Skype视频会议可以支持多达10路视频通话,巩固了Skype作为首选远程视频会议平台的地位。
Skype也拥有即时通信的功能,但是,即时通信软件成功的关键在于你的联系人列表中有多少名录,这方面Skype虽然也不差,但并非像MSN那样成为市场的领导者。反观Facebook拥有超过5亿的用户,已经超越谷歌成为网络用户停留时间最长的网络社区。因此可以这样说,在Facebook上加入Skype的即时通信功能,你几乎可以联络到任何人。
Skype和Facebook都没有E-mail产品。的确,Facebook有一种类似E-mail的留言功能,Facebook的联系人之间可以互发消息,但这要求双方在线才能收到留言提醒,或者通过转移到除Skype、Facebook之外的第三方邮件服务客户端进行提醒,再登录Fcebook查看消息。
尽管美中仍有不足,但中小型企业还是能够从二者的结盟中获得好处,这比使用思科或微软提供的专业的统一通信平台要廉价得多。
1.1统一通信的发展动力统一通信迅速的发展动力来源于各大设备提供商与软件提供商的重视,在统一通信的概念被提出以后,为了巩固各自在其专业领域的主导地位,开拓新的企业应用市场,他们纷纷根据自身的优势大力开发统一通信产品。首先,微软、IBM、SAP和甲骨文等企业软件提供商希望通过统一通信的市场进军统一通信协作会话领域,并在他们的协作解决方案中加入了语音和视频应用。其次,思科、西门子、阿朗、Avaya等IP电话提供商,他们希望通过将IP语音系统进行扩充,平滑地扩展为统一通信协作应用,保持住他们的企业语音通信客户。第三,腾讯、MSN、雅虎、Facebook等互联网通用Web消息与社区供应商,企图在其所拥有的庞大桌面客户群的基础上,通过统一通信技术所整合的语音和视频应用,增长其业务。第四,通信运营商希望通过WiFi接入、3G视频会议、即时视频消息等技术组成的移动协作方案来增长其业务点。
1.2统一通信的概念由于各大厂商都是根据自身优势开发统一通信产品,从自身利益的角度提出解析统一通信,统一通信至今没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统一的概念。思科提出,“统一通信进一步发展了IP通信的概念,通过使用SIP协议和移动解决方案,真正地实现了各类通信的统一和简化,不受位置、时间或设备的影响。”北电指出,统一通信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打破当前通信手段(如电子邮件、实时短信、电话和多媒体会议)中以设备和网络为中心的限制,使人们只要通过最常使用的通信工具和应用,就能便捷高效地与同事、客户及合作伙伴沟通。在《统一通信技术和标准化需求研究》报告的基础上,CCSA于2010年公布了《统一通信业务需求》标准,给出了统一通信的概念,指出,“统一通信是融合CT应用和IT应用的综合解决方案,通过对用户多种通信方式的融合,使用户可以利用一个集成环境进行通信,并访问其所需的应用,以方便用户使用并丰富其体验”。
2统一通信技术研究
2.1统一通信解决方案简介目前,包括思科、微软、甲骨文、亚美亚、中兴和华为在内的各大软件提供商和设备提供商都提出了自己的统一通信解决方案,并不断在其解决方案中增加新的内容或采用新的技术。其中,思科的统一通信解决方案以呼叫管理器CallManager为核心,集成了会议系统MeetingPlace、统一消息系统unityMessaging、客户服务中心系统(CiscoIPCC)和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Communicator等。该方案集成了语音、视频、Web协同、传真和Email等通信方式,并通过PC界面集中管理和使用多种通信手段。通过与多家硬件厂商合作,微软建立了以MicrosoftOfficeCommunicationsServer(OCS)为核心的统一沟通解决方案,其中,OCS服务器融合集成了基于状态的实时即时通信、语音、视频和数据协作应用,能够为微软应用环境的用户扩展应用体验。在该方案中,他们通过ActiveDirectory实现统一通讯录功能,通过Exchange完成语音邮件、传真、电子邮件管理及UC相关特色功能,通过用户端、中间层、服务器端三个层面的API实现与第三方应用的集成和提供二次开发功能。在已有产品线的基础上,Avaya整合了北电企业通信解决方案功能,形成了Avaya新的统一通信解决方案AvayaAura。该方案基于SIP协议和开放标准,通过会话管理功能集成了通信控制与应用功能,实现了应用与网络的分离,能够为用户提供消息、话音、视频、在线状态、Web应用等通信功能。华为的统一通信解决方案eSpaceUC通过协作软件和客户端集成了即时消息、IP语音、社交网络、呼叫中心、音/视频/数据会议等多种业务功能。其中,协作软件能够提供即时消息、状态呈现、企业通讯录和一号通等业务功能,通过PC客户端和移动客户端将业务提供给用户,并通过企业服务网关将业务开放给第三方应用。
2.2统一通信相关技术简介从厂商所提出的统一通信解决方案可以看出,统一通信技术并不是指一门技术,而是多种通信技术的综合。在统一通信所涉及的技术中,最重要的是融合多种应用、多种业务和多种通信手段的架构,是一种集成众多通信方式的平台。统一通信所能采取的典型网络架构有思科的SONA架构、IPNGN架构和ITU的NGN等。从体系架构方面来说,目前的统一通信一般被分为应用层、网络层和终端层3个层面。应用层即统一通信服务平台层,集成了基础语音、即时通信、多媒体会议和协同办公等多种应用系统。网络层主要完成统一通信用户的接入,统一通信信令和用户数据的接入、路由、交换和传输功能。终端层是各种终端设备的集合,包括普通电话、SIP话机、PC/PAD客户端和移动客户端等。全网IP化技术统一通信基础中的基础,正是由于该技术的成熟,使得IT技术和CT技术的融合成为可能,为通信功能的软件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呼叫会话控制技术是统一通信的核心,基于SIP协议的呼叫会话控制功能为统一通信中的会话类业务提供了统一控制的机制,如思科统一通信中的CallMa-nager、IP多媒体子系统(IMS)中的呼叫会话控制功能(CSCF)和亚美亚的AvayaAura等。此外,还有统一通信所集成的众多通信方式所涉及的多媒体通信技术、业务开放与通信功能服务化所涉及的SOA技术和WebService技术等。
2.3统一通信的基本业务功能统一通信是业务与应用整合和融合的平台,是解决企业业务系统集成,简化运行和提高效率的重要方式,因而必须具备一些最基本的应用和业务功能。从统一通信的概念及各厂商的统一通信解决方案可以看出,统一通信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协同,其所包含的最基本应用有即时通信、IP语音、多媒体会议等,每一种应用整合和融合多种业务功能,如鉴权认证、即时通信、通信录、状态呈现、语音通信、即时消息、电子邮件等。鉴权认证是任何通信系统都需要具备的功能。统一通信系统一般采用统一的身份管理机制,以便消除企业中多种应用系统、多种终端号码和编址方案对业务整合所带来的困难。统一通信用户只有在通过鉴权认证之后,才能使用统一通信所提供的各种业务和应用。即时通信系统能够提供即时消息、通讯录和状态呈现功能,是用户体验协同通信的基础。其中,即时消息是当前网络上非常流行的实时通信方式,它通过互联网建立的网络虚拟环境,实现实时互动信息交换,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除了能够实现一对一消息发送、消息群发、群组聊天等常用功能外,即时消息还具有定时消息发送、文件传输、用户状态通知等功能。状态呈现是协同通信的基础,它提供了用户状态的实时查询与订阅功能,通过状态呈现功能,用户可以自身的状态,可以查询其他用户的状态,从而根据状态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进行沟通,在用户被订阅后,当用户状态发生改变时,其变化能够被及时通知给订阅者。IP语音是统一通信的基本业务功能,与传统的语音通信系统不同,IP语音不再以程控交换技术为技术平台,而是通过IP技术为基础,通过软件实现语音、传真、数据和视频等多种通信功能,它除了提高最基本音/视频呼叫之外,还提供呼叫保持、呼叫转移、呼叫等待等众多补充业务,能够与现有局域网无缝集成,能够在应用层集成电子邮件与语音信箱等应用。
2.4统一通信技术的基本特征统一通信技术的基本特征是融合、动态、开放和统一管理。融合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网络侧融合和终端侧融合。网络侧融合一方面指的是统一通信系统将多种通信方式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通信平台,通过该平台,用户可以很方便地使用各种通信方式;另一方面指的是固定和无线的融合,无论用户使用的是固定网络上的终端还是移动终端,都可以访问到统一通信平台所提供的服务。终端侧融合指的是在统一通信的客户端软件上集成了各种通信方式的快捷方式,用户通过一个任意终端上的软件就能发起呼叫,如通过电子邮件发起语音、视频和即时通信等。动态性体现在通过统一通信平台实时呈现终端的在线状态,用户可以灵活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在选择了沟通方式后,各种通信方式也可以随时进行切换。例如,当用户的状态变化时,用户可以切换接入方式后,继续进行应用层面的内容交互,用户在进行即时通信的同时,可以随时发起语音、视频等呼叫,不影响当前通信方式。开放性体现在统一通信采用开放的软件平台,该平台上融合了当前的各种通信方式,并通过开放的业务接口将通信能力以服务的方式开放给第三方应用,实现与企业内部现有的业务系统集成。统一管理也是统一通信的基本特征。在统一通信中,必须实现用户号码、用户接入方式和实时状态信息等数据的统一管理。而统一通信系统也需要通过统一管理功能完成用户身份的鉴权和认证,用户状态的感知和识别。
3统一通信的发展方向
从统一通信的概念、解决方案及其基本业务功能可以看出,与其他通信技术不同,统一通信技术是指一系列通信产品、服务和技术的集合。在统一通信的演进过程中,其概念和内涵在不断被丰富,其实现方式也在不断进步,应用场景在被不断拓展。从目前统一通信的发展情况来看,统一通信至少可以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面向企业用户的统一通信,其基本特征是设备提供商通过一个统一的软件平台集成多种通信方式,企业用户在该平台上通过简易的操作就可以发起各种通信会话,联系到想要联系人员,从而提升沟通的效率,提高企业的ROI。在该阶段,各个厂家的系统都按照各自的优势开发自己的产品,各个统一通信系统间难以互通,难以融合。第二阶段是面向业务流程的统一通信,其基本特征是将统一通信服务平台与企业内部的各种办公流程联系起来,通过通信驱动企业工作流程,提高办公的效率,取得较大的ROI。在该阶段,通过与业务流程的融合,使得统一通信能够在教育、医疗、金融和制造等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也使得统一通信逐渐“渗透”至各行各业。第三阶段是面向业务流程分析的统一通信。本阶段是在协作应用的基础上,通过统一通信的分析模型,分析业务流程中各个阶段的关键要素,提高协作效率、决策速度和响应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生产力、员工效率和ROI。目前,统一通信正处在其发展的第一阶段,强调的是在系统内对各种通信方式融合的加强以及功能的完善。随着统一通信应用渗透到企业内部日常办公、会议、培训、客户服务等各个环节,系统之间也将进入融合,统一通信将逐渐进入第二个阶段,在本阶段,统一通信将走向更深层次的融合,而由于基于SOA组件模型的体系架构具有松耦合性和良好的互操作性,使之可以在本阶段的统一通信中大行其道,用于实现统一通信与企业原有应用系统的集成,实现业务流程的编排和优化。移动性拓展解决方案也是统一通信的一个重要方向,主要目标是PC桌面的用户体验向iOS、Android等平台转移。云计算是当前业内的热点,统一通信服务也开始呈现出成规模地朝云架构上转移的趋势,如华为提出了基于“云-管-端”的统一通信架构。
4结束语
关键词:即时通讯软件 专业化 ICQ QQ 贸易通 阿里旺旺
一、即时通讯的概念
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简称IM)是一个终端连往一个即时通讯网路的服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路即时的传递文字讯息、档案、语音与视频交流。即时通讯不同于e-mail在于它的交谈是即时的。大部分的即时通讯服务提供了presence awareness的特性——显示联络人名单,联络人是否在线上与能否与联络人交谈。即时通讯比传送电子邮件所需时间更短,而且比拨电话更方便,无疑是网络年代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目前中国最流行的有QQ、MSN、GoCom、POPO、UC、LAVA-LAVA等,而国外主要使用ICQ、MSN。在当今社会,即时通讯软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蔓延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也由此引发了即时通讯软件业内连年的厮杀与混战。
二、即时通讯的发展历程
ICQ是即时通讯当仁不让的鼻祖程序。1996年,四位以色列的年轻人开发出了极具传奇色彩的ICO“坏小子”,这个可供网上寻呼的“小玩意”,使得IM的概念由此诞生,并创造了因特网时代的又一个新的神话,或者,我们可以说是,ICQ开启了一个IM新的网络时代。IM应用凭借其实时在线交互的特性迅速风靡全球。不久之后,美国在线公司收购ICQ,投入4亿多美元的重金,使之不断发展,臻于完善。目前,全球ICQ的用户已经逾1.5亿,在全球拥有广泛的用户支持,但缺乏中国本土化支持仍是其最大缺点。
在众多实力公司争相效仿ICQ的过程中,中国的QQ凭借其良好的地缘优势,迅速脱颖而出。QQ是中国国内即时通讯的龙头老大,用户数量稳坐其位。与其他中文通讯软件相比,腾讯QQ以其漂亮的界面、合理的设计、良好的易用性、强大的功能,稳定高效的系统运行,赢得了用户的青睐。
MSN是即时通讯领域的又一领军人物。MSN在全球约有5000万用户,在中国用户量则位居第二。事实上,MSN更多的偏重于办公阶层用户,其简单的操控性让我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它的使用要决。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功能就是把汉字做成彩色的表情图片,在占用资源上比同类软件优胜、稳定性超强、语音与视频质量上佳。因此MSN成为企业职员们相互通信的首选工具,且用户群体还在日益扩大。专家分析,资本的介入,加快了行业的发展,导致了竞争的加剧,并将催化即时通讯市场走向细分。
飞信的到来似乎如期而至。飞信是中国移动推出的一项业务,可以实现即时消息、短信、语音、GPRS等多种通信方式,保证用户永不离线。实现无缝链接的多端信息接收,让您随时随地都可与好友保持畅快有效的沟通,亦掀起了一场专业化势头显著的“飞热”。
根据易观国际近期《2008年第2季度中国即时通信市场季度监测》显示:2008年第2季度中国即时通讯市场九个主要IM产品(QQ\阿里旺旺\MSN\飞信\等)总注册账户数达到13.3亿,同比增长25%,其中活跃账户数达到4.25亿,同比增长13%,最高同时在线账户数达到5351万,同比增长40%。从这一连串的数字中,我们就能深刻体会即时通讯发展之迅猛,用户数量连年呈几何级数递增,确实,我们必须承认,即时通讯给了我们无限的可能性和前所未有的便捷。
三、即时通讯的专业化
2003年10月,著名的电视商务服务商阿里巴巴开发了“贸易通”(阿里巴巴将其命名为A liTa lk),这是为商人度身定做的免费商务沟通软件。“贸易通”的发展源于阿里巴巴公司的定位,阿里巴巴是全球领先的B2B电子商务公司,也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旗舰业务。阿里巴巴通过旗下三个交易市场协助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的买家和供货商从事网上生意,三个交易市场形成一个拥有来自2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500万名注册用户的网上社区。
国内引入EIM概念的时间并不长,大多数人印象中“EIM”不过就是用在企业里的聊天工具,充其量也就是个传传文件,发发消息的小玩意。前几年国内软件厂商们虽然下了大力气来宣传,但由于免费的IM server随处可得,企业对于IM的应用也不是很清楚,所以IM软件实际的赢利情况并不是很乐观。更有人说,“EIM不过是鸡肋”。难道这就是EIM的宿命?
暂且不妨先把目光放得远些,看看地球那一边美国人是如何操作的。
来自美国的数据
行业研究机构Radicati Group公司在2003年做过一项预测。标题为《2003-2007年间的即时通讯市场趋势》的预测报告称,越来越多的即时通讯用户相信,继电话和电子邮件之后,即时通讯服务正在全球迅速普及,而且将迅速成为个人间实时通讯的有机组成部分。据Radicati预测,全球的即时通讯服务账户将由目前的5.9亿增长到2007年的14.39亿,这将使每天发送的即时通讯消息数量由目前的5820亿增长到2007年的13800亿,而即时通讯软件市场将由2003年底时的680万美元大幅增长至2007年的2570万美元。其中企业领域增长显著,账户数量将由目前的6000万增长到2007年的3.49亿,增长幅度高达600%。Motorola与Dell等跨国大企业已经开始部署EIM系统。
有了市场的需求,厂商们自然是杀得热火朝天。Yahoo,Aol,Msn等CIM的巨头迫不及待的推出自己的EIM解决方案。
看来“EIM是鸡肋”的说法似乎可疑,但又有声音道“咱们是有中国特色的,凭什么老跟着欧美转。”此话不无道理,让我们再来看国内EIM的先行企业。
“国产”案例
浦发银行已经实施了全套Office System,其中Live Communication Server的应用目前还只体现在以即时信息方式通知,例如IT部门告知大家新增了什么IT功能、新的办公应用,再比如提醒员工及时更新病毒代码等等。
2002年初腾讯了企业可免费下载的EIM产品BQQ,到2003年9月收费版本RTX之前,BQQ注册企业用户已达到了8万多家。RTX后,付费购买的企业也在增加。在2003年11月,腾讯还推出了包含有IBM实时技术QuickPlace的RTX 实时协作版。TCL集团、青岛可口可乐等公司都已经成为RTX的用户。
关键词:即时通讯 人 自由
还记得以前穿街过巷的邮递员在吆喝:“某某某,信。”在那个时候,人们的主要通讯工具主要还是靠书信。如今,电话和网络已经非常普及,成了人们日常比不可少的通讯工具。即时通讯随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是能够即时发送和接收互联网消息等的现代化业务。通过即时通讯工具除了发送文字,还能发送图片、视频、音乐等等,这些都是传统书信和电话所不能的。
那到底什么是即时通讯呢?即时通讯,instant massaging,简称IM,在朗文当代英语词典上的解释是:a type of service available on the Internet that allows you to quickly exchange written messages with people that you know(互联网上提供的一种服务,可以使你与认识的人快速交换文字消息)。是指能够即时发送和接收互联网消息等的业务。即时通讯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聊天工具,它已经发展成集交流、资讯、娱乐、搜索、电子商务、办公协作和企业客户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化信息平台。是一种终端连网即时通讯网络的服务。即时通讯不同于e-mail在于它的交谈是即时的。大部分的即时通讯服务提供了状态信息的特性──显示联络人名单,联络人是否在在线与能否与联络人交谈。IM一直“被认为是现代交流方式的象征,是迄今为止对人类社会生活改变最为深刻的一种网络新形态”。
即时通讯是一个终端服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路即时的传递文字讯息、档案、语音与视频交流。即时通讯按使用用途分为企业即时通讯和网站即时通讯;根据装载的对象又可分为手机即时通讯和PC即时通讯,手机即时通讯代表是短信,PC即时通讯有如:YY语音、QQ、MSN、新浪UC、阿里旺旺等应用形式。
即时通讯一般分三种情况:一是共时共地的,例如现在的网络聊天;二是是共时异地的;还可以是异时异地的,对方不在线也能发送消息。
就拿目前在中国最受欢迎的一款即时通讯工具腾讯QQ来说,1999年2月,腾讯自主开发了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网络工具——腾讯即时通信(Tencent Instant Messenger,简称TIM或腾讯QQ)。经过十几年时间的发展,现在腾讯QQ注册用户超过10亿,活跃用户5.2亿,1亿人同时在线。腾讯QQ成为中国最大的即时通信服务网络。
即时通讯从最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到如今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流、沟通的工具,它的迅速发展也给我带来了思考。我们冷静下来面对这个一开始就存在的问题:人类交流的状况由于即时通讯的发展而变的更加便捷、准确了吗?即时通讯这一新鲜事物的出现到底带给我们的是使人类更加自由,亦或是变得不自由呢?当即时通讯手段变成了有力的压迫工具时,生活与其中的现代人怎样才能保持自由?
自由的一般意义可定义为人的一种状态,即他的行动不受除自己意志和及天性外的任何限制。
自由一词就其本意,指的是没有阻碍的状况自由是一种免于恐惧、免于奴役、免于伤害和满足自身欲望、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舒适和谐的心理状态。自由既有为所欲为的权力又有不损害他人责任义务。
康德说:"自由就是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吗?"如果我要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如果这就叫做自由,康德说,这种思想就太肤浅了,所以他反过来讲了一句很伟大的话,康德说:"自由是我不要做什么就能够不做什么",这才是真正的自由。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那不是自由,乃是野蛮鲁莽,放纵,就如:我要烧国旗就烧国旗,要锯旗竿就锯旗竿,要打你就打你,要杀你就杀你,这一类行为,并不是自由,而是无法无天,是乱来。但是,当你发现你生活中有什么事情你做错了,你说:"我不做了,我不要再做了!"而你果真就能不做了,那才是真正的自由。
归根结底,自由是在人明确一项行动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后,享有的自己决定这项行动,成为行动原因的一种能力。
那么即时通讯到底对人类的自由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将在下面做一些探讨。
即时通讯对人的自由的影响可以从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来阐述:
从身体方面分析,即时通讯使我们更加自由。
第一:即时通讯的产生和发展使空间和距离的概念缩短了,它克服了人类行为的空间和距离障碍,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人的空间自由。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方便、快捷的交流和生活方式。我们可以不仅仅是用打电话、发邮件的方式来沟通。即使是远隔万里,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即时通讯的一个工具来“面对面”交流,就像是腾讯QQ软件中的视频就可以做到。
第二:即时通讯代替了触摸——这一建立关系的最直接方式。使我们身体上更加的自由。
我们可以不用出门去商店就可以看到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需要触摸到实物就可以选择,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与店家交流,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的方便,这些阿里旺旺就可以做到。
从心理方面看,即时通讯使我们变得不自由了。
第一:即时通讯的产生带来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手机问世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心理疾病——强迫症,同样,强迫症现在不仅仅存在于手机中,很多人离不开人人,离不开QQ,离不开微博,离不开又何来自由一说。即时通讯的强迫症也越来越成为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第二:缺少了面对面,也就缺少了准确度和信任。
即时通讯交流相对于传统交流方式的最大的不同就是是否是面对面,即“在场”与“不在场”。“在场”与“不在场”是指言语交往生活中受话者的真实状态。
“在场”是一种直接的人际交流,双方对话的时候,不用处处交代背景材料,甚至不必把话说完,但又不影响意义的理解。而“不在场”则是一种间接交流,首先要求对话者交代相关的背景材料,其次要求说话者说的具体、准确。
在即时通讯中,受话者不在场,但在说话者意识中,对方又仿佛在场,造成一种对话语境的错位感,从而带来一定意义解读的困难。而我们又习惯于按照“面对面”的方式来处理对话,有可能就会在交流过程中出现误解或错误。
因为受话者的不在场,缺少了人际交往中的面对面,也就意味着在交流中不可能会看到对方的全部,这个交往过程有可能就是虚伪的。对方传递给你的信息也有可能是假的。
第三:即时通讯信息的公开化会使人更加不自由。
大部分的即时通讯服务提供了状态信息的特性──显示联络人名单,联络人是否在在线与能否与联络人交谈。如果你的即时通讯软件在线,你就不得不经受来自熟悉、不熟悉、甚至是陌生人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选择的自由。
不仅仅如此,很多的即时通讯软件提供了使用者的个人信息,比如手机号码,籍贯,家庭住址,生日等等。这些信息会被很多人看到,甚至被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搜集、利用。在你的私人信息被公开的时候,你的自由也在一定意义上被侵犯。
在信息化、网络化的世界里,空间距离的意义变得原来越小,人也越来越来渺小,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作为世界和社会关系的主体——人。更多高科技产品的产生式为了让人类更加的自由,我们为了追求自由创造出了即时通讯,但是即时通讯却反过来影响了我们的自由。
有了看似便捷的即时通讯,人们很容易舍弃最原初的交流方式——面对面对话,同时也一起舍弃了鲜活的触摸、声音、眼神,我们不再“在场”,情感的流动趋于缓慢,甚至停滞。面对永恒存在的交流鸿沟,我们要做的不是沉溺于虚假的“面对面”之中,而是“手挽手”“, 亲临现场”,关爱彼此。
参考文献:
[1]李树琴.段素革 译.巴蒂斯塔·莫迪恩 著[M].哲学人类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2]史蓉蓉.虚假的“面对面”——即时通讯对人际交流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09
[3]卢媛.即时通讯与人的自由[D].成都理工大学.2011.
[4]郭旭光.网络聊天[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关键词】即时通讯软件专业化ICQQQ贸易通阿里旺旺
一、即时通讯的概念
即时通讯(Instantmessaging,简称IM)是一个终端连往一个即时通讯网路的服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路即时的传递文字讯息、档案、语音与视频交流。即时通讯不同于e-mail在于它的交谈是即时的。大部分的即时通讯服务提供了presenceawareness的特性——显示联络人名单,联络人是否在线上与能否与联络人交谈。即时通讯比传送电子邮件所需时间更短,而且比拨电话更方便,无疑是网络年代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目前中国最流行的有QQ、MSN、GoCom、POPO、UC、LAVA-LAVA等,而国外主要使用ICQ、MSN。在当今社会,即时通讯软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蔓延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也由此引发了即时通讯软件业内连年的厮杀与混战。
二、即时通讯的发展历程
ICQ是即时通讯当仁不让的鼻祖程序。1996年,四位以色列的年轻人开发出了极具传奇色彩的ICO“坏小子”,这个可供网上寻呼的“小玩意”,使得IM的概念由此诞生,并创造了因特网时代的又一个新的神话,或者,我们可以说是,ICQ开启了一个IM新的网络时代。IM应用凭借其实时在线交互的特性迅速风靡全球。不久之后,美国在线公司收购ICQ,投入4亿多美元的重金,使之不断发展,臻于完善。目前,全球ICQ的用户已经逾1.5亿,在全球拥有广泛的用户支持,但缺乏中国本土化支持仍是其最大缺点。
在众多实力公司争相效仿ICQ的过程中,中国的QQ凭借其良好的地缘优势,迅速脱颖而出。QQ是中国国内即时通讯的龙头老大,用户数量稳坐其位。与其他中文通讯软件相比,考试吧QQ以其漂亮的界面、合理的设计、良好的易用性、强大的功能,稳定高效的系统运行,赢得了用户的青睐。
MSN是即时通讯领域的又一领军人物。MSN在全球约有5000万用户,在中国用户量则位居第二。事实上,MSN更多的偏重于办公阶层用户,其简单的操控性让我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它的使用要决。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功能就是把汉字做成彩色的表情图片,在占用资源上比同类软件优胜、稳定性超强、语音与视频质量上佳。因此MSN成为企业职员们相互通信的首选工具,且用户群体还在日益扩大。专家分析,资本的介入,加快了行业的发展,导致了竞争的加剧,并将催化即时通讯市场走向细分。
飞信的到来似乎如期而至。飞信是中国移动推出的一项业务,可以实现即时消息、短信、语音、GPRS等多种通信方式,保证用户永不离线。实现无缝链接的多端信息接收,让您随时随地都可与好友保持畅快有效的沟通,亦掀起了一场专业化势头显着的“飞热”。
根据易观国际近期《2008年第2季度中国即时通信市场季度监测》显示:2008年第2季度中国即时通讯市场九个主要IM产品(QQ““阿里旺旺““MSN““飞信““等)总注册账户数达到13.3亿,同比增长25%,其中活跃账户数达到4.25亿,同比增长13%,最高同时在线账户数达到5351万,同比增长40%。从这一连串的数字中,我们就能深刻体会即时通讯发展之迅猛,用户数量连年呈几何级数递增,确实,我们必须承认,即时通讯给了我们无限的可能性和前所未有的便捷。
三、即时通讯的专业化
2003年10月,着名的电视商务服务商阿里巴巴开发了“贸易通”(阿里巴巴将其命名为AliTalk),这是为商人度身定做的免费商务沟通软件。“贸易通”的发展源于阿里巴巴公司的定位,阿里巴巴是全球领先的B2B电子商务公司,也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旗舰业务。阿里巴巴通过旗下三个交易市场协助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的买家和供货商从事网上生意,三个交易市场形成一个拥有来自2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500万名注册用户的网上社区。
阿里巴巴“贸易通”出现的意义在于,第一次将网上即时通讯技术应用于商务领域,使即时通讯走出了单纯聊天的框架,真正实现商务价值,是一款完全在办公环境中应用的网上即时通讯服务。“贸易通”具有QQ“MSN的常用功能,其用户群是企业及其员工,还整合和阿里中文站的全部操作,包括阿里助手、客户管理系统、商友速配等实用功能。“贸易通”强大的功能和鲜明的定位,使得电子商务和即时通讯服务完美结合,标志着即时通讯走上了商业化应用的发展方向。
而目前“贸易通”升级版的“阿里旺旺”则发展势头更为明显,其用户已经超过一亿。这是继考试吧QQ之后,我国第二个用户过亿的即时通讯平台。这样,在全球用户过亿的即时通讯中,中国独占两席,另两个分别是微软公司的MSN、雅虎公司的雅虎通。根据着名调研机构iResearch的《2008年第二季度即时通讯市场研究报告》表明,2008年1-7月份阿里旺旺-淘宝版月度覆盖人数上超过MSN,仅次于QQ;在网上交易市场上,阿里旺旺的市场率位列第一。截至目前,旺旺“群”总数已超过250万,再次刷新互联网上商务性及时交流社区的总规模数。依托于阿里巴巴平台创立的阿里旺旺,兼具了淘宝旺旺和贸易通地多重优点,对客户需求了解也有着天然优势,已成为商务人士进行即时交流的首选。同时报告显示,阿里旺旺的品牌知名度比第一季度上升6.4%,使用者对阿里旺旺商务特性中“便捷的商务功能”认知度远远高于其他IM。
“同比2007年1月的2千多万注册用户,旺旺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实现了连翻五番的神话,快速高效的完成了破茧成蝶地蜕变”。阿里软件市场总监王冠雄表示,“在竞争激烈的IM领域中,作为最有价值的即时通讯平台。”
2009年5月,阿里旺旺携手前程无忧,推出“亮灯计划”。从一个单纯的在线通讯工具成功渗透到商务人士的求职方面,当然,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旺旺的上升空间还十分之大。旺旺已经不仅仅定位于IM软件的角色,而是提升到一个IM平台,尽可能地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富有鲜明的专业化应用特点。
早在5年前,就有业内人士预测,新的国际资本将为即时通讯软件指明下一个热点,即商务应用。赛迪顾问也认为,未来中国即时通讯市场将会逐渐向综合化、专业化、互联互通和安全化发展,从而带动市场持续快速的增长。从ICQ到贸易通到阿里旺旺,我们用心记录着IM从大众化到专业化一步步的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关键词:消费心理;网络;营销策略
电子商务平台为网络消费者提供了全方位的商品信息展示和多功能的商品信息检索机制。而网络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与传统的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有很大的不同。
一、消费者网上消费的类型及心理因素分析
网络营销中,不同类型消费群体的心理影响因素有很大的区别。
(一)信赖型的消费者心理
来自2017年CNNIC的《第39次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的网民主体仍旧是30岁及以下年轻群体,网民低龄化的年龄结构,使得网上消费呈现一定的年轻心态。
1.追求时尚和新颖的消费心理
青年人的特点是热情奔放、思想活跃、富于幻想、喜欢冒险,这些特点反映在消费心理上,就是追求时尚和新颖,喜欢购买一些新的产品,尝试新的生活。在互联网背景下,消费者在电脑屏幕前轻轻一按鼠标,几秒钟之内就可以获得成千上万条有关所需要产品的品牌、价格、形状、功能、特征等信息,轻而易举地找到“新、奇、美”的商品。
2.表现自我和体现个性的消费心理
30岁以下青少年的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强烈地追求独立自主,因此,在购买商品时,他们不仅仅是追新逐异,而且要求在消费中反映他们的个性。
3.满足方便、快捷的消费心理
现代化的生活节奏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珍惜闲暇时间,以购物的方便性为目标,追求时间和劳动成本的尽量节省。2017 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三十九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调查数据表明, 基于方便快捷进行网络购物的人数占网上消费总人数的66.4%。
4.躲避现实干扰的消费心理
现代消费者更加注重精神的愉悦,希望在购物中能保持心理状态的轻松和自由。但店铺式购物却常常对消费者构成干扰和妨碍, 而网上消费能够弥补这些不足。
(二)非信赖型的消费者心理
作为一种购物方式,网络购物有强大的生命力,但由于其自身存在的不足也影响了消费者的心理,制约了他们的行为。
1.交易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和自由的系统,顾客在进行电子支付或进行银行结算时,如果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一旦网络被黑客攻破,消费者的个人资料和信用卡密码都有可能会被窃取盗用,造成巨大损失。2015年CNNIC在对网民不进行网上交易原因的调查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交易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占调查人数的61.5%,更有70.1%的网民爆出在最近半年内用于上网的电脑受到过病毒或黑客的攻击。
2.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
在传统营销中如果产品质量存在问题,顾客可以找到销售商要求退货、调换或保修,而网上交易进行的大多是异地销售,当顾客发现商品有质量问题时,退货和保修就成了问题。CNNIC的历次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程度在持续增加,从2000年的28.3%增长到2015年的55.7%。
3.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些特定心理
虽然网上购物可替代部分人际互动关系,但它不可能满足消费者个人社交动机。此外,虚拟商店也无法使消费者因购物而受到注意和尊重,消费者无法以购物过程来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成就或支付能力。
二、提高网络消费者满意度的营销策略
网络消费者的特殊消费心理给企业的经营理念带来了新的挑战, 这就要求商家必须转变营销观念,建立一套适合网络消费者需求的运作机制。
(一)美化网上商店
网上商店无法向传统商店那样,通过地点的选择与利用门面、招牌、橱窗设计及外部灯光使用等要素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产生心理联想, 因此,网上商店的外部形象设计能否满足消费者寻新求异的心理,是吸引消费者登录浏览商店、产生和形成购买行为的基础。由于网上商店所经营的多数商品消费者只能通过视觉或听觉来感知商品的相关信息,所以产品的特点介绍越详细,产品展示D片越清晰,用户的兴趣才有可能越高。要注意简化流程操作,让用户心情愉悦地进行每一步操作,并快速得到他想要的结果。
(二)提高网络购物的安全度和信任度
在网上交易系统和程序中,应当利用好现有的安全技术,如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以及认证技术或利用虚拟专用网来防止或减少信息被窃取和篡改的可能性。增强消费者对网站的信任度。大量的调查表明:网站备案信息、经营资质展示、完整的联系方式、权威的网络安全认证标志等信息,能够增强用户的认可程度;在产品/服务展示的同时,展示该产品/服务客户的服务评价、使用体验等。
(三)建立良好的退换货品机制
对C2C网站来说,应在网站醒目处告知买家,货品的售后服务由卖家来承担。同时对那些有售后服务承诺的卖家,应该加强管理,保障买家权益。对B2C网站,主要是大型电器零售店的网上商店,要将网上销售与传统销售的售后服务等同这个概念传达给消费者,以消除消费者的顾虑。
(四)利用即时通信,开展深层次的顾客服务
目前,我国网民对即时通信的使用率已经非常高,2016年达到77.2%,用户规模达到7.3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利用即时通信,可以使得浏览同一商品的用户互相交流,有助于顾客对商品的快速了解,增加网上购物的乐趣;如果顾客反复查看某种商品,显得有些犹豫不决时,虚拟导购小姐或者虚拟产品专家可以及时弹出一个对话窗口,利用即时通信给顾客必要的介绍,这样有助于用户的购买决策,提高订单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姜旭平.网络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人民网舆情监测机构于2013年底的《2013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众多网友从微博的公众意见平台,转向更为私人化的微信朋友圈。微信用户增长迅速,移动互联网开始成为社会舆论的新信源。
自2011年1月21日,微信针对iPhone用户的1.0测试版以来,仅仅过了3年时间,微信用户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第一大用户群。有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11月微信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其中,海外用户超过1亿。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信软件。
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在谈到微信诞生的意义时,认为微信是腾讯的一次颠覆性的自我革命,是唯一一个完全基于手机来开发的应用,“很多人说腾讯是最早拿到移动互联网门票的公司,指的就是微信,很多朋友都用了。微信的确是唯一一个在手机上开始做的,并且是以手机为主的,这在以前是不多见的。以前一般都是在传统互联网上做好,换掉屏幕,转到手机上,所以这个路径跟之前完全不一样”。“它充分利用手机和PC的区别,就是把人们用计算机的终端变成人随身的一个器官”,从而消除了在线、离线的概念。
谈到微信朋友圈的影响时,马化腾甚至认为微信是一个让腾讯微博的竞争对手新浪微博绝望的应用。腾讯的微博虽然活跃量跟新浪微博差不多,但是始终没办法突破,最麻烦的是新浪微博也没突破。所以就发现让新浪微博绝望的不是微博,是微信,特别是加了朋友圈之后。私密社交比公开社交有意思,很多话不喜欢公开讲,私下讲很好。
事实上,随着微信的普及,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用户数量快速增长。人们开始使用微信产品时对于陌生人加入朋友圈的戒备心理开始消减,微信的朋友圈已经具备了公众传播的媒体属性。从目前来看,微信的朋友圈人数还没设置上限,如果朋友圈人数达到一个相当大的数量,其大众传播加人际传播的属性与微博无异。只不过其粉丝数量和转发数量是隐藏的,信息的分享更加隐蔽而已。
微信目前的注册号分成两种,一种是针对普通用户的个人微信号,还有一种是针对个人和企业认证用户的公众号。普通个人用户通过朋友圈用户数量的增长可以使微信变成小众、甚至大众媒体,一些公众微信号的订阅和服务用户已经超过百万,其大众传播属性和影响力已经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