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茶文化的起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早期教育;文化;香港研究
本文关注香港幼稚园的教育实践,文中主要研究数据和结论均来自笔者和研究生们在香港所做的一系列研究。首先,我们将对世界范围内影响幼儿教育的因素进行概要的介绍;其次,我们将对影响香港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的特定情境性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我们将通过实例展现香港当前主流和新兴的幼儿教育实践,并对多种“文化――情境”因素在塑造香港幼儿教育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讨论。
世界范围内影响幼儿教育实践的因素
许多因素影响着幼稚园的教育实践,这些因素包括儿童的特点、教师的特点和行为、教育资源的可获得性、幼稚园的办学理念、家长观念和行为以及教育政策。但是,与儿童早期发展相关的教育政策对幼稚园的教育实践有着最重要的影响。这是因为政府负责诸如制定教师资格和班额大小的标准,颁布课程大纲并确定是否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等等。因此,我们有必要首先对影响制定幼儿教育政策的因素进行分析。
幼儿教育政策的影响因素
以下因素影响着世界范围内幼儿教育政策的制定:相关研究、国家的发展目标和发展现状、国际会议、对多样性的尊重、对幼儿教育中政府角色的认识、技术的进步以及对培养适应全球化社会儿童的渴望。但是,由于这些因素在不同的情境中发挥作用,因此“文化”既调整又调和着这些因素作用的发挥。
相关研究
有关人类生理学、早期教育的经济效益以及早期儿童发展和学习的研究对幼儿教育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表明,人脑在生命第一年中发展最为迅速,与此同时,环境刺激对人脑的发育起着积极的作用(Shonkoff&Philips,2000)。进一步说,研究者对政府投资于幼儿教育与投资于成人教育相比所产生的巨大经济回报给予了大量关注(Heckman,2004;Lynch,2004)。这使得世界范围内对儿童早期服务机构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很多国家或地区的政府考虑提供儿童早期服务机构,以此作为保障“每个儿童的权利”、实现儿童潜能最大发展的有效方式,并将其视作国家或地区人力资源发展的一种投资。
与以前相比,我们对儿童的发展和学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教育心理学领域,研究范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重视知识传授转向重视知识建构;同时,鼓励教师完成从知识传递者向儿童学习和创造性的促进者的身份转变。游戏和学习不再被认为是课程的对立面,游戏的潜在教育价值获得了重视和认可。
国家的发展目标和发展现状
国家发展的目标和策略受国家发展现状的影响。例如,一些国家致力于早期教育的普及;然而另外一些已经完成普及目标的国家则把重点放在提高早期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上。
国际会议
国际会议(例如,联合国儿童权利大会、消除对妇女歧视大会)体现了对于期教育的关注。国际发展组织(1DA),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银行已将其所秉持的信念、价值观和哲学观带到了发展中国家。例如,整合服务、社区参与、赋权、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女童教育等观念在发展中国家得到了推进。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国际化发展的文化正在影响着非洲、南亚和拉丁美洲的区域政策和实践。
多元文化
科技的进步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在发达国家中甚至在某些民族内部,文化多样性也显著提高,这意味着理解多样性是促进早期儿童发展的重要内容。
对幼儿教育事业中政府角色的认识
在某些国家看来,儿童早期养育应当由家庭承担主要责任。因此,免费的幼儿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并不普及。但是,政府通过其他社会政策为家庭提供支持。与此密切相关的便是社会关于母亲在幼儿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和所承担的责任的认识以及性别平等等观念。
发展和全球化
由于教育政策的起点是国家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因此世界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变革对各国的政策制定产生了直接影响。在影响不同区域和国家幼儿教育政策发展的同时,全球化也以积极的和不尽如人意的方式影响了早期儿童教育的实践。对其他地区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了解和交流的增加,引发了世界不同地区的学前教育改革。但与此同时,全球化也导致传统价值观的消减。在一些地区,全球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仍然存在着矛盾。例如,当前认识逐步深化的关于儿童是如何学习的观念(例如通过游戏学习)和教师直接教学之间的矛盾在――些亚洲国家中仍然非常普遍。
影响香港教育实践的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香港的地理位置、社会政治、教育和文化体系已经并将继续影响香港的幼儿教育政策制定部门和服务机构(见Rao,Koong,Kwong&Wong,2003)。与早期教育密切相关的是关于早期学习的文化观念。过去,在中国,教师被认为是知识的源泉,教师通常采取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但现在,儿童花在以游戏为基础的学习活动上的时间要远远多于过去,同时教师的直接教学(上课)也大大减少了。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早期学习的观念已经让位于被认为是优质幼儿教育实践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儿童和教育的观念也同样影响着教育实践。例如,幼稚园一日活动的安排具有高度结构性。这部分是由儿童的年龄特征决定的,但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应该在儿童的早期阶段培养其纪律性和行为的适宜性的观念(Rao,McHale&Pearson,2003;Rao&Li,待发表)。
学前教育政策
1.覆盖率和普及率。在香港,学前教育机构属于私立教育机构范畴。香港的学前教育机构包括:托儿中心和幼稚园。其中,托儿中心接收6周至6岁的儿童,而幼稚园则接收2岁8个月至6岁的儿童。早期教育机构接受两个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教育统筹局(EMB)负责管理所有接收3-6岁儿童的早期教育机构,社会福利署则负责监督所有接收3岁以下儿童的早期教育机构。绝大多数幼稚园为半日制,提供上、下午半日课程,各约三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个小时;而绝大多数托儿中心则提供全日制课程。绝大多数幼儿进入幼稚园,因为家长认为接受幼稚园教育是孩子进入小学学习所必需的。
在香港,大约95%的3岁以上儿童都进入了学前教育机构。幼儿教育普及率的提高反映了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家长对于幼儿教育价值的认可。香港政府不提供免费的早期教育,因此提供早期教育的责任便落在私立机构或非营利性组织上。但是,政府为了保证早期教育的普及,提供了一项学费减免计划。这项主要针对贫困家庭的计划旨在确保没有一个儿童会因为经济原因而无法接受学前教育。政府的这一态度与其自由宽松的幼教政策实际是相吻合的,因为保育和教育学前儿童的主要责任仍然在家庭。
2.学前教育质量。制定、监督和强化学前教育质量标准的权力由香港政府行使,而当前政府的准入标准反映了初次和继续注册幼稚园应达到的最低要求。目前香港没有独立的幼儿教育质量认证机构。一方面,香港关于学前教育机构运作的相关法规极其松散;但与此同时,其他相关政策和促进因素对于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起了积极的作用:整体来说,非常明显的是,香港政府正致力于提升幼儿教育的质量。政府对教师培训给予了大量的财政拨款,同时还通过将教师津贴与教师资格挂钩,确保所有幼稚园教师最终都能得到专业训练。
我们(Rao等,2003)进行的针对香港学前教育质量的研究,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1)由政府执行的结构性评量,如硬件环境、健康/安全、教师资格和师幼比例等;(2)与管理相关的评量,如管理/评价和家园互动等。我们发现幼教机构的过程质量具有很强的多样性,较高质量的幼教机构远远超出了政府设定的标准。结构性和与管理相关的评量能够预测幼教机构的过程质量,其解释率达到27%。这些研究结果对于《表现指标(学前机构)》等相关法规的完善和学前教育机构管理具有启示意义。
师幼比例是评价学前教育质量的一个主要指标。香港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对师幼比例的最低标准作了多次调整。例如,1994年,幼稚园的全日制班级和托儿所(3岁)的师幼比最低标准为1:20;到了2003年,这一标准为1:15;而目前,香港幼稚园的师幼比的最低标准在1:10左右(Wong&Rao,2004)。
3.课程纲要。各国或地区政府一般不要求幼稚园严格地按照一个预成的课程进行教学。香港政府同样也不要求这么做。很多原因促成这一局面的形成,其中包括大家普遍认识到的幼稚园课程应当是一个包含广阔领域的整合课程,应当关照幼儿早期发展速度的个体差异,幼儿是通过游戏进行学习的等理论,也包括大家认识到的幼儿应当成为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而非知识的接受者等观念。但是,基于各国或地区的现实需要,许多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颁布了较为宽泛的学前教育课程大纲。这些大纲能够保证幼稚园课程涵盖儿童发展的主要领域,幼稚园能够实施发展适宜性的教学,以促使儿童达到早期学习发展的特定标准。此外,香港和很多国家或地区一样,幼稚园教师的学历和专业资格低于中小学教师,因此制定课程大纲是非常重要的。
1996年香港课程发展处出版了《学前教育课程指引》(香港教育署,1996),这一课程纲要提倡儿童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儿童的全面发展,并体现了当前关于有效的早期学习和教学的主要观念,同时对促进儿童智力、社会性、个性、身体和艺术发展提出了建议。
香港政府看到,一些幼稚园提供了过于正规的学业课程,他们对6岁以下儿童运用了不适宜的教学方法。因此,香港教育署于1999年列出了关于幼稚园教学“要与不要”的内容清单。幼稚园“要”做到:课程内容包括道德、认知、身体、社会性和艺术的发展内容,并通过组织相应的活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组织多种以儿童为中心的学习活动,运用母语作为教学语言,并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优质的幼儿教育课程都体现出上述特点;同时,其中有一些内容也体现了香港的地区特色。例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发展,课程纲要强调了这一方面的内容。
绝大多数的香港人以粤语为母语,但是家长同时出要求儿童学习英语。香港幼稚园的教学语言通常混合了粤语和英语,但最近发现这种粤语和英语混合的教学实践实际导致了儿童两种语言能力的低下。香港教育署的“要与不要”文件指出,将这两种语言的学习分离有助于改善这一局面。文件指出的幼稚园中的“不要”也反映了香港的这一特点:不要求托儿所(3~4岁)的孩子写字,不要让孩子进行机械的重复练习,不要采用单向讲授为主的教学形式,以及不要设计一个对儿童来说难度过高的课程。虽然所有幼稚园和托儿中心都以这一课程大纲为标准,但并非所有的早期教育机构都实施了大纲的建议,在小部分幼稚园中仍然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幼儿教育实践(Rao,2002)。
4.币资培训和教师资格。教师资格是决定学前教育质量的决定因素。香港教师的专业训练包括: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适合于儿童早期教育的内容,促进儿童早期发展与学习的教育技能,观察/记录/评价儿童发展和学习的技能,成功与家长合作的技能,尊重教学专业化的职业态度。
师资培训课程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培训应具有不同的标准,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教师应具备不同的能力,教育者必须能够应对特殊情境带来的挑战。例如,SAKS期间,香港的幼稚园教师及时调整了他们的教学实践。
5.教育改革。香港政府对教育管理工作作了回顾和分析,以提高教育机构的整体办学质量。第一阶段的回顾分析工作于1999年进行,聚焦于教育的目标。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指出(1999),幼儿教育的目标应该包括:(1)让幼儿体验幼稚园生活和学习的乐趣,促进幼儿学习好奇心和兴趣的形成;(2)让幼儿体验丰富且愉快的小组生活;(3)让幼儿获得全面发展;(4)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发展。在公开征求意见以后,大家接纳了这些目标。第二阶段的回顾分析则重点考察了如何发展现行的学科结构、课程和评价机制以实现上述教育目标。第三阶段的回顾分析工作于2000年9月进行,教育统筹委员会颁布了全盘的教育改革计划,因此它实际将前两个阶段的工作推向了。该计划强调早期教育提供个体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基础。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推进该计划的目的在于:提高早期教育者的专业能力口强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改革监控机制,促进幼小衔接,促进家园合作(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2000)。这些改革措施直接或间接对香港幼儿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当前主流和新兴的香港幼儿教育实践
香港的幼稚园都有高度结构化的作息时间表,儿童严格地按照作息时间表从一项活动进入下一项活动。这种做法与儿童普遍只参加半日幼稚园活动有关,因此儿童很少有时间进行自由游戏活动。
1.语言和读写。作为一项关于幼儿中文识字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能力发展研究的一部分成果,我们对香港三所幼稚园和一所托儿中心中3叫岁儿童的课堂教学进行观察研究(Li&Kao,2005)。观察聚焦于教师使用的教学策略,并对课堂事件进行现场记录。以下是观察记录的一个片断。
教师B3:请你们保持安静,看白板。[孩子们安静下来并转向白板。活动室后排的几个男孩仍然在聊天,教师停顿了几秒钟以等待他们停止闲聊。他们不再聊天,将目光转向教师。]
教师B3:大家看这个宇,是什么?这是“flower”(花)。[教师读出这个新字,并示范这个字的书写。教师引导孩子注意这个宇中各笔画的位置和书写顺序。接着,教师讲了一个关于这个字的故事,以便孩子们能够更好地记住这个字。)
教师B3:下面跟着我,大声地朗读:“flower(花)!flower(花)!flower(花)!”[幼儿反复朗读,全班集体朗读和幼儿单独朗读交替进行。朗读之后,教师组织孩子用15分钟的时间书写他们刚刚在集体教学中学习的汉字。)
上述观察记录中有很多内容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儿童行为和教学方法的观念。儿童被要求坐有坐相、保持安静并举止得体。事实上,早期行为和情绪控制学习被认为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所必需的(Ho,1994)。
对于儿童在幼稚园中学习汉字书写,香港的教师一般会采用直接教学的方式。课后,儿童必须继续练习他们在课堂中学习的内容(汉字抄写就是他们必须完成的家庭作业)。儿童有专门的练习册进行书写练习。与香港不同的是,中国大陆幼儿园关于书写的教学是被明文禁止的。因此,事实上可以通过立法和教育的形式改变传统的教学实践。
观察中还发现,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的研究以及师资培训工作影响着早期的语言教学和学习。例如,读写萌发这一概念对于幼稚园读写教育具有重要影响。幼稚园的教育环境中有大量的图书。教师会为儿童阅读这些书本,他们也鼓励儿童自己阅读图书并将书中的故事复述给教师听。教师会采用探究式的教学形式,如通过方案教学(projectapproach)对幼儿进行语言和读写教学;语言和读写活动是方案教学的重要内容。
2.早期数学教学。研究发现,在香港幼稚园中,数学并非是以学科知识的形式呈现的,它渗透在幼稚园的整个课程体系当中。结果表明,幼稚园的数学教学与儿童一日生活中的其他活动整合在一起,教师通过“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每日常规”等形式向儿童教授加法概念。教师通常会在集体教学或小组教学环节中向儿童教授与主题或儿童日常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概念。教师运用多种资源提高儿童学习的参与度,并帮助他们通过对实物的直接操作进行学习(Ng,2005)。
教师鼓励儿童通过包含新信息和动手动脑的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并不断对他们获得的经验进行解释。与此同时,教师也强调步骤的适宜性和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性。纸笔练习仍然是儿童学习过程的重要任务。教师并没有形成一套更为灵活的评价儿童学习过程的评价形式(Ng&Rao,2005)。
观察发现在幼儿的作业练习中有大量的书写和数学学习内容。集体教学中,教师请幼儿完成这些练习,孩子围坐在桌子旁做练习。对于练习的内容或主题,教师和孩子都很少进行深入的讨论。孩子集中注意力完成练习,而教师则给予孩子们指导和帮助,在必要的地方帮助孩子擦去错误答案并更正。孩子们对于铅笔和橡皮的用途非常熟悉,急切希望尽快做好这些作业,并能够令教师满意。在某个班级中,教师允许首先完成练习的孩子们在课堂上做家庭作业。孩子变得非常活跃,完成练习后他们就开始聊天(Pearson&Kao,2005)。
观察显示,一些幼稚园中的教师正经历着从教学主义向建构主义转变的过程,尽管这一转变进行得非常缓慢。儿童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教师鼓励儿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意义建构。然而,教师的某些行为仍然反映出传统的教育观念;例如,他们强调儿童的计算速度、努力程度、坚持性、适宜行为、自我控制和课堂纪律。
3,社会性发展。作为一项关于社会性发展的文化类型研究的一部分,我们观察了香港三所幼稚园(二个班级)中的儿童。观察的重点放在幼稚园的设施、课程和师幼互动上。结果表明,幼稚园强调幼儿的小组成员身份并表现出集体主义的发展趋势。儿童积极自我概念的发展与其强烈的幼稚园认同感有密切的联系。有两所幼稚园,每天清晨孩子们走进园门时,都会奏响园歌。所有孩子都穿着园服,幼稚园要求孩子们保持园服的整洁。幼稚园中绝大多数班级活动都以集体教学的形式进行,所有孩子都进行相同的活动(Pearson&Rao,2005)。强调同一性和学业成绩对于香港幼稚园的教学方式有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教师与儿童的互动过程也反映出传统的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从本质上说,师幼互动是具有层次性的,但与此同时,教师面对儿童的时候又带着自己的感彩。
Chen(2004)对香港四所幼稚园中40名平均年龄为52个月的儿童(包括21名女孩)作过观察研究。Chen在其为期10个月的针对幼稚园的235个小时的观察和90个小时对儿童进行的个别访谈基础上得出了她的研究结论。她的主要发现与同伴小组和教师在儿童性别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有关。在自由游戏过程中,女孩倾向于形成相对稳定的同性别的游戏小组。与以往研究的结果一致,儿童在学年末表现出喜欢与同性别的同伴一起游戏,喜欢“性别一致”的玩具。然而教师仍然反复强调性别隔离。他们在各教学转换环节里要求男孩和女孩分开排队,小组的划分也往往基于同一性别。教师倾向于对男孩的行为要求更宽容,而对女孩的行为要求则相对严格。教师存有刻板的性别角色概念,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戏中,经常会邀请男孩扮演医生或消防队员。在访谈中,教师表现出中国传统的关于社会中男女性别角色的观念。
Wu(2005)正在对香港幼稚园课程中自由游戏的作用开展研究。她的预实验结果表明,儿童进行自由游戏的时间非常少。她发现游戏往往作为儿童完成练习作业的奖赏,而教师不会干预儿童的自由游戏。
香港早期教育的文化:谁的文化?
香港幼稚园课堂教学实践反映了什么?观察研究能够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体系对香港教育改革的影响或反映出香港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观念吗?研究表明,教育政策和文化观念直接影响着幼稚园教育。相关研究则影响教育政策、课程大纲、教育质量以及幼教工作者的观念。与此同时,小学的课程体系和家长对于幼稚园的期望也影响着幼稚园教学。
观察表明香港幼稚园的课堂教学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中国传统的课堂强调一致性、纪律、行为控制和学业成绩,这些特点在师幼互动中有清晰的表现(Ng&Rao,2005;Pearson&R.ao,2005)。在语言和数学的教学中可以看到教师非常强调儿童对新知识的练习。
然而,关于儿童早期教学的研究也影响了教育政策的制定、幼教工作者的观念、课程大纲,继而又进一步影响了幼儿教育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到教育改革对于课堂教学实践的影响。例如,香港幼稚园的教师都尽他们的最大努力让儿童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鼓励儿童进行意义和知识的建构。儿童都参与方案教学(Project approach)。
虽然幼稚园不应该超出课程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但我们的观察和其他关于香港幼儿教育的研究均表明在幼稚园的高年龄班级中出现了小学教学内容下放的现象。在这些班级中,教师运用了更多正式的、以直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儿童掌握更多的相对复杂的概念。家长通常把学前教育视为小学阶段的准备教育,因此他们有时希望幼稚园教学中关注幼儿的学业成绩。
“发展适宜性教育”“儿童中心课程”以及“基于游戏的学习”等概念影响了世界范围内幼儿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事实上,香港的教师培训课程反映了西方国家对于儿童个体性、儿童中心和通过游戏进行学习的重视。香港的幼稚园教师在访谈中表达了他们所体验到的为了满足为幼儿人小学作准备的要求和进行儿童中心的教学的矛盾,但是他们的实际行为则通常反映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Ng,2005;Pearson&Rao,2005)。
作者简介:窦兆娜(1985.2―),女,汉,系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2009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民间文学方向研究生。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6)摘要:纸扎是以纸为主要材料扎制而成的各种形态的物件。从总体上讲,纸扎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祭奠品,如花圈、轿子、纸牛、纸马、箱子、柜子等,这类纸扎主要用途是为死者送葬或上坟时焚烧,以表达亲人对死者的哀悼和孝敬之情;第二类是玩耍物,主要以风筝为主。众所周知,山东潍坊是著名的风筝之乡,其中风筝的制作就离不开纸扎工艺;第三类是观赏物。过年过节家家户户悬挂的彩灯就是经由纸扎工艺制作而成的。本文重点研究丧葬礼俗中纸扎的源流及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丧葬礼俗; 纸扎;源流;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K8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4-0000-02
1.纸扎的源流
纸扎,是由明器发展演变而来的,明器是古人为表达对死者的孝敬之心而仿照阳间物品扎制而成的物件。《礼记.檀弓上》曰:“其曰明器,神明之也”。①古人奉死者为神明,故称专为随葬而制作的器物为明器。“明器者,冥中所用之器也”,②所以明器又称 “冥器”。明器发展历史悠久,《礼记.檀弓下》曰:“孔子谓为明器者,知丧道矣,备物而不可用也。哀哉!死者而用生者之器也,不殆于用殉乎哉!其曰明器,神明之也。涂车、刍灵,自古有也。明器之道也”,③这一文献中较早的记载了明器,此后,使用明器的制度逐渐盛行。这里孔子所谓的“涂车刍灵”是指用泥做的车,用草扎的人。“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不殆于用人乎哉!”④孔子主张制作明器,送入墓中,供死者使用,但反对用俑作为明器来殉葬,因为“俑者,偶人,有面目机能,似乎生人”,⑤孔子认为以偶人为明器,类似于以人殉葬,是不人道的,所以孔子极力反对。
明器产生后,自夏、商、周开始,明器的使用范围更加宽泛。夏商周时期青铜文化发达,所以,青铜器明器在这一时期占据主导地位,在许多墓葬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铜明器,尤其是商朝,随着青铜器文化达到顶峰,青铜器明器的使用也达到了空前规模,而且做工相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
秦汉时期,随着制陶业的发展和普及,明器制度进一步发展,陶制明器应用普遍,尤其是具人形的陶俑有了很大发展,被称为“世界第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就是典型的代表。
汉代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导思想,儒家重视“仁”,推崇“孝”,而葬礼的厚重程度在当时作为评价“孝”的一个重要尺度,备受统治者推崇,出现了以“厚葬为德,薄葬为耻”⑥的现象,提倡厚葬使得明器在汉代得到空前发展,陶制俑和其他明器不论在制作规模还是品种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瓷器的产生,瓷质明器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明器主要以瓷器为主。唐代社会经济高度发展,随葬明器达到一定规模,并且对明器的使用有了严格的高低贵贱之分,同时纸钱在唐代已经盛行,但是真正的纸扎还没有普遍使用,从总体上讲,木质明器和陶瓷明器比较多。
造纸术发明后逐渐被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北宋以来,纸明器盛行并且逐渐代替陶瓷明器。宋赵彦卫在《云麓漫钞》卷五:“古之明器,神明之也。今之以纸为之,谓之冥器”。⑦《东京梦华录》卷八“中元节”载:“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先数日,市井卖冥器、靴鞋、幞头、帽子,金犀假带,五彩衣服”。⑧“又以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搭挂衣服冥钱在上焚之”。⑨“盂兰盆”是指祭祀先人亡灵的冥器。而且在宋代纸扎成为一门独立的行业,出现很多纸扎铺,《东京梦华录》卷七“清明节”载:“诸门纸马铺,皆于当街用纸兖迭成楼阁之状”。⑩明清之际,纸扎仍然作为丧俗的主要内容,这在小说《金瓶梅》中有多处记载:第六回《何九受贿瞒天,王婆帮闲遇雨》中说:武大晚上被毒死后,“到天大明,王婆拿银子买了棺材冥器,又买些香烛纸钱之类,归来就于武大灵前,点起一盏随身灯。”第六十三回《韩画士传真作遗爱,西门庆观戏动深悲》写道:李瓶儿死后,第二天行小敛礼,“不一时,仵作行人来伺候,纸札打卷,铺下衣衾。”小敛毕,“来兴又早冥衣铺里,做了四座堆金沥粉捧盆巾盥栉毛女儿,一边两座摆下”。“纸札”和“捧盆巾盥栉毛女儿”都是纸扎的冥器。第八十回《潘金莲售色赴东床,李娇儿盗财归丽院》:西门庆死后,“二十日早发引,也有许多冥器纸札,送殡之人,终不似李瓶儿那么稠密。”除此之外,在《红楼梦》和《醒世姻缘传》中也可以零星的看到纸扎的印迹。在《红楼梦》第十四回中有关于纸扎的记载:“这八个人单管各处灯油、蜡烛、纸扎;我一总支了来,交给你们八个人,然后按我的数往各处分派”。小说《醒世姻缘传》中也有记载:“又差人往临清买干菜、纸张、瓷器、衫篙、孝布、果品之类,又叫匠人刻印志铭抄本,又叫匠人扎彩冥器”。
纸扎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文化,产生至今已有一千余年。从明器、纸扎可以反映出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全貌。现在的纸扎虽然在丧葬场合依然可见,但其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更趋向于现代化,除了传统的纸扎牛、纸扎马、纸箱、纸柜外,出现了别墅、楼房、电视机、小汽车等等,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体现了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但另一方面,纸扎内容的现代化使纸扎失去的最原始的文化内涵,丧失了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从而使我国的传统文化遭到冲击,而且这更与我们现在呼吁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号相冲突。更重要的是,这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在古代,孔子极力反对用偶人作为明器来殉葬,孔子之所以反对,因为偶人初具人形,用偶人来陪葬接近于用活人来陪葬,这不符合儒家所宣传的“仁”思想;而在现代纸扎的样式更加花样,从前的金童玉女、丫鬟、奴仆换成了现在的小姐、二奶,透过光怪陆离的表面散发出一股强烈的陈腐气息。
2.纸扎所蕴涵的文化价值
纸扎技艺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是生活与审美相结合的产物。制作者从日常生活中获取灵感和创造力,通过自己的设计,以芦苇、高粱秸、蜡光纸为材料,融剪、切、扎、糊、绘与一体,扎制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形象,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2.1艺术价值
纸扎作为一门独特的中国民间艺术,其源于生活,具有高超的审美性,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艺术。纸扎艺术以彩纸、麦秆、高粱杆等为原料,集美术、绘画、雕塑与一体,扎制出形态各样的神话人物、历史人物、飞禽走兽以及别墅房屋,独有独特的灵感和创造力,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之一。
2.2民俗学价值
纸扎有民俗学价值,在各地习俗中普遍存在,而且受地域条件的限制,各地的民俗也不尽相同,纸扎便是研究各地域民间习俗的重要途径之一
2.3实用价值
纸扎以彩纸、麦秆、高粱杆等为原料,其成本低、环保并且便于携带,具有一定的便利性。丧葬礼俗中用纸扎品来悼念死者,对世人起到心灵慰藉的作用。用纸扎品来祭祀祖先,表达出世人对祖先的孝敬之情,给予生者以勇气和力量,在民众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2.4宗教价值
纸扎艺术的发展与宗教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具有较高的宗教价值。例如宋代纸质明器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盗墓之风使然。唐宋两代在儒家孝道思想观念的指导下,把送死和养生等量齐观,把是否尽心竭力为死者置办丧事作为“孝”与“不孝”的标准之一,因此,唐宋两代为了表示对死者的孝道,均把丰富的葬品入殓陪葬,从而使得盗墓之风蔚为大观。
3.结语
纸扎作为我国民间一项源远流长的民俗活动形式,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有所演变,但其象征意义和功用大体上是一致的,即寄托人们对崇拜者或敬畏对象的一种感情和愿望,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对其起源和演变问题的分析,对文物考古的分期断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获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gxun―chx2011042。
英文标注为“This work is supported by the Innovation Project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注解:
①王文锦:《礼记译解》,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92页。
②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北京:中华书店,2001年,:第258页。
③王文锦.:《礼记译解》,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24页。
④王文锦.:《礼记译解》,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24页。
⑤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北京:中华书店,2001年,第 259页。
⑥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 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 51页。
⑦赵彦卫:《 云麓漫钞》,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69页。
⑧孟元老、姜汉春.:《东京梦华录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4页。
⑨孟元老、姜汉春.:《东京梦华录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5页。
⑩孟元老、姜汉春.:《东京梦华录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19页。
于汝梅、李昭恂、于凤树.:《金瓶梅》, 济南:齐鲁书社,1988年,第100页。
于汝梅、李昭恂、于凤树.:《金瓶梅》, 济南:齐鲁书社,1988年,第954-955页。
于汝梅、李昭恂、于凤树.:《金瓶梅》, 济南:齐鲁书社,1988年,第1303页。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年,第156页。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第234页。
参考文献:
[1]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92.
[2]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M].北京:中华书店,2001:258.
[3]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124.
[4]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124.
[5]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M].北京:中华书店,2001:259.
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的介绍
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坐落于湄潭县中国茶城内,是贵州省关于茶文化主题的唯一展览馆,展馆面积约2000平方米,共展陈了茶的起源、古代茶事、历史名茶、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茶叶农垦、茶叶科研、茶叶供销与外贸、当代茶叶、茶礼茶俗九部分,首次全面、系统、精辟展示了贵州茶文化从起源发展至现在的全过程。在国内,目前还没有以“茶文化”为主题的“生态博物馆”。而民国中央实验茶场的较好保存,湄潭茶乡的秀美风光,为“贵州省茶文化生态博物馆”的建立提供了先天的“社会人文条件”、“自然生态条件”。这个博物馆的建成开放,必将成为贵州茶文化的窗口、茶文化遗产保护的基地、贵州茶人的精神家园。
早在2011年,为纪念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72周年,湄潭开展了一系列茶文化调查,对贵州省茶科所陈列室、湄潭茶场老工厂、永兴等地的茶文物进行了实地普查,发现这里集中了大量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茶文物,既有全世界唯一的茶籽化石、野生大茶树标本,又有近现代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献,更有规模宏大的全木红茶生产线等生产工具。尤其是1939年中央实验茶场在湄潭建场后,其茶叶科研、种植推广、生产生活的整套茶文化体系,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保存得最完好的,也是全国少有的珍贵茶文物。这些文物,不仅见证了上个世纪我国茶叶的辉煌历史,更是奠定了贵州在上世纪中国现当代茶业的地位。
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的作用
2013年9月29日,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落户湄潭并正式向公众开放。这是贵州省唯一的一家以茶文化为主题的生态博物馆,目前已基本建成的有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中心馆、民国中央实验茶场纪念馆、贵州茶工业博物馆、东方红电站陈列馆等专馆,初步建成了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群。该馆群的建成开馆,不仅填补了贵州省茶文化主题博物馆的空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也将为充分挖掘贵州茶文化内涵、保护茶文化生态、发展茶文化产业、推广茶文化旅游等都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贵州是世界茶树原产地和茶文化发祥地之一,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是了解贵州茶文化的一个窗口,保护与传承贵州茶文化遗产的基地,更是建设贵州茶叶品牌的重要平台。我们坚信,高品质的贵州茶,高品位的贵州茶文化,将给世界带来更加深厚的香醇!
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的介绍相关文章:
1.贵州茶文化的历史发展
2.贵州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3.贵州茶文化的现状
4.茶文化产业园的规划内容
茶文化如茶道、茶艺、茶俗、茶礼之类清新淡雅的片断是人类悠久流长历史中沉淀下的一朵瑰宝,大唐盛世在政治经济文化的推动下,茶文化在社会发展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论文主要从茶的起源、发展及文化的形成过程和内容,研究其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内涵及对其他领域的连带作用,引起人们以对本民族文化的共鸣。唐朝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因而对茶饮文化发展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继而出现的陆羽《茶经》等文字著作是对茶文化发展从饮食到文化的高度总结和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茶叶的种植、采摘、加工、烹煮、品饮乃至于茶具、习俗,使茶文化从纯技艺升华为精神文化,并集中体现在茶道文化这一次生的文化形式,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流芳全世界。
关键词:
唐代;茶文化;茶经
1.绪论
茶文化广义上包括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即茶具、茶馆、运茶、制茶、茶道、茶政、茶礼、茶艺等等,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指其人文科学内容。而本论文则从广义的方向入手来研究中国唐代社会经济对茶文化的推动以及茶文化对后世之影响。从茶物质开始,在延伸至与其相关的人文精神素养。“茶文化是茶的物质产生和饮品利用过程的物质、记忆以及形成精神的成果的总和,其内容包含物质层面,技艺层面和精神层面。”[1]随着唐代疆域的扩大,饮茶文化也逐渐从南方传播开来。直至边疆地区,对后世在经济、文化、名俗乃至于民族融合上影响深远。如唐代有言:“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2]可见,饮茶、贩茶在唐之前已经广为流传与普及。饮茶的起源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乃至上古,唐代以前并无“茶”字,只有“荼”的记载。茶圣陆羽首先提出了茶的起源是“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而至于全民品茶,论茶,斗茶,将茶发展出其专属的文化品位,则源自于唐朝,它起到了加强经济、融合文化、丰富艺术、促进交流、开源国库的作用,有着无法预计的社会提升作用和效果。
2.唐代社会经济对茶文化的推动
秦汉之际,中华民族的祖先饮茶始于药用。有言“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3]“荼”即古代的“茶”(《尔雅》记载)。南北朝时佛教兴起为茶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而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到了唐代,随着国力、经济的大力发展,中西方交流日益增多促成了茶文化的发展条件。安史之乱后,虽然经济有所动荡,但茶文化的发展趋势仍未受到影响。正是在这种多元的文化氛围下,茶饮文化正式的开始了发展和壮大。由此,茶叶贸易,贡茶制度,茶书著作,茶禅联系都蓬勃发展起来。
2.1唐代茶叶贸易的盛行。白居易《琵琶行》有言:“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浮梁是唐朝疆域里最东南的一个集散地,经济交易十分频繁。唐中叶以后,由于交易的经一步推进,使得茶叶文化从南向北扩散,呈网状结构覆盖全国。陆羽在《茶经》中更是罗列了无数的产茶州县,现阶段已经明确知道的茶业产区已有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江西、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等十四个省区,覆盖大江南北。这样的网状结构,在唐代这样的广泛交流时代,为茶叶的传播和茶风的普遍化提供有利条件。
2.2贡茶制度的施行。由唐代开始,朝廷开始在名茶产区设立贡茶院,由官府监督。当时最著名的贡茶院设在湖州、常州以及顾渚山等地。每年清明前,都需将上好的明前茶上贡至朝廷。贡茶制度劳民伤财,每次运输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有其负面性。但另一方面该制度确实对茶叶质量的提升意义非凡。皇家饮茶习惯的发展带动民间饮茶消费,当时宫廷里产生的许多新兴茶饮模式成为民间习俗的风向标。自唐代开元以来对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甚至在产茶地设下御用制茶场。此外,唐代朝廷增收茶叶税加以立法管理,也促成了茶文化的蓬勃发展。
2.3茶书发展及流传。唐代社会经济推动茶文化发展的标志性产性—茶书兴盛,对茶文化系统理论性研究愈加广泛。自公元七六〇年左右茶圣陆羽所著《茶经》问世以来,陆续撰写了《茶记、《顾渚山记》等卷,系统介绍采茶、制茶、煎茶、饮茶之法并分列等级[4]。《新唐书-陆羽传》记载:“羽嗜茶,着经三篇,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以。”[5]另外诗僧皎然、张又新、温庭筠等著作《茶诀》、《煎茶水记》、《采茶录》、《十六汤品》、《茶述》、《茶学大典》、《茶谱》等较为著名。这些茶书将饮茶学问详细地论述,更加推动茶经济贸易的发展。
2.4茶禅关系的发展。由于茶味先苦后甘,与禅境十分相像,故自东晋后,饮茶便被列入禅规之中[6]。僧徒行踪遍布全国,也使南方饮茶之风传播到北方。茶对于僧人而言,其妙用在于精神层面,茶道所言清雅、宁静、和谐、自由俭德等精神领悟与佛法之六度五戒暗暗相合。喝茶既可以通晓茶品、体验自然、又可以通过观茶色品茶味,识解佛性。总而言之,其共同特点在于,领悟自然的神妙。[7]同时,寺庙因为其清幽雅致、古朴无华的环境,成为了文人墨客与僧人进行儒释文化交流的绝佳之地。这些活动与交往,扩大了茶文化的传播。[8]
3.茶文化对饮茶物品贸易的带动
《茶经》对采茶天气、制茶工序、煮茶用水、品茶方法等的详细说明,[9]明确了茶文化除茶叶贸易外,还存在饮茶物品的交易。其中所列的饮茶器具总共有二十八种,并称为茶器。而采茶所用器具则称为茶具。唐代茶器可分为两类,一种是陆羽所言,乃文人学士所用。二是在陕西出土的金银、秘色瓷、琉璃茶器,乃是皇室王孙贵族和宫廷所用。比如风炉、水方、碗、札等,平时并不一定要用全套茶器,但最好还是备齐全套,否则,“茶废矣”。
4.结论
在唐以前一千多年里,茶饮文化经过了漫长的孕育期,在唐朝国富力强的时代以空前的速度发展起来,极大的影响了后世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甚至人民的想观念和意识形态,除了与饮茶实物的贸易外,茶文化在茶馆、家庭消费等奠定了不容忽视的基础,迄今不衰。茶饮已逐渐艺术化,国际化。
参考文献:
[1]《论茶文化的理论与实践》,郑永球
[2]《封氏闻见录》,[唐]封演著,《雅雨堂丛书》本
[3]《茶经》,[宋]陆羽著,1956,百部丛书集成,艺文印书馆出版
[4]《神农本草经》,作者不详,约成书于秦汉时期
[5]《新唐书-陆羽传》北宋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等合撰
[6]《饮茶与禅修》,沈柏村,国立国父纪念馆馆刊,2000.5
[7]《中国唐宋茶道》,梁子著,1997,陕西人民出版社
[8]《中国文人品茶》,张宏庸,国文天地6卷8期1991.1
茶文化最初来源于中国,但是在传入日本之后,日本将茶文化赋予了自己本国的特色,茶道也由此产生。总的说来,中日茶文化在定义上有着很大的不同,以下,将对中茶文化进行总体的概述,以此对茶道、茶文化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
(一)中国的茶文化总说
中国的茶文化研究,当属陈香白老先生最为精通,他在对中国茶道进行定义时,将中国茶文化分为七种义理,即茶世、茶德、茶礼、茶理、茶品、茶情和茶学说。这七种义理的总结,是从饮茶过程出发的七种品格修养,使得人们在饮茶的过程中,引导每一个品茶者完成自身品格的修养,从而实现民族的安乐和谐这道。在陈香白先生之后,还有很多学者对中国的茶文化进行研究,有人认为,饮茶是一个道德修养的过程,人们在悠闲的饮茶过程中,进行人格、道德与内心情感的训练,从而得到一种内心平和的结果。中国的茶文化可以归结为四个字,即和、静、怡、真,这四个字是中国五千年文化沉淀的结果。“和”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核心,最早源于道家的“天地人”合一的思想,它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所要求的“和谐之美”。“静”是中国茶文化中佛家思想的体现,静是每一个品茶者“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的追求。“怡”是指品茶者精神上的愉快之意,是指品茶者在品茶时的独特精神享受。“真”则是真理、真性情的意思,它是中国茶文化中最高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表现之处。
(二)日本的茶文化总说
茶文化从中国传入日本之后,被日本人吸收、丰富与发展,使茶文化具有了日本本圭化的特点。日本人对茶文化的定义与中国不同,也们认为:茶道就是有关沏茶、饮茶的文化祗,是用以修身养性,与别人进行沟通与学习的工具。二十世纪末期,日本的谷川激三先生曾在《茶道的美学》中,对茶文化进行了定义,也认为茶文化是一种艺术,是以茶品为媒介而演出的一种艺术。因而谷川激三先生认为茶文化具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即艺术、社交、礼仪与修行。可以说,日本的茶文化更具有实用价值,从中国古代高深玄妙的宇宙观中解放出来,将之用于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化工具。日本茶文化的核心是禅,这与中国古代诗词中所说的“本来无一物”“无一物中无尽藏”的禅修行十分吻合,中国传统的禅宗思想认为,思想的修行不需要去全心向佛,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修养,品茶正是修身养性的方式之一。日本茶文化的形成,受中国影响很大,与中国的“和、静、怡、真”相比,日本提出了“和、敬、清、寂”四个品茶原素。与中国的道家形上的思想观相比,日本茶文化则具有相互尊敬、渴望社会安定、国家和平的愿望,这是日本茶文化在吸收了中国茶文化之后,进行了本土化思想的加工与改变。
二、中日茶文化之异同
饮茶,是中国与日本代表的东方世界所特有的生活现象。虽然茶文化最先起源于中国,但当它传到日本之后,茶文化开始发生变化,开始与中国的茶文化有很大的不同。以下,本节将对中日茶文化的异同进行分析,希望能对更好的理解茶文化有所帮助。
(一)中日茶文化相同之处
中日茶文化虽然在发展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茶文化中重视“精神内涵”的特点却是相同的。中国的茶文化中注重“天人合一”“、禅茶一味”等思想,是中国人对真、善、美境界的追求。因而中国人品茶十分注重“品”字,他们把茶看到一种形而上的存在物,甚至把茶水当作人与自然、人与天地的媒介,而饮茶的过程则是人与天地、人与自然进行交流与感悟的过程,其精神内涵的追求是品茶最终目的。在这一点上,日本茶文化与中国相似“,和、敬、清、寂”是日本茶文化的精神理念,日本人在品茶时,茶水制作的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讲究,及时茶具的使用也是极具禅宗意味的。从茶室的布置与安装,到茶具的选用,茶叶制作的程序等等,日本的茶文化无一不体现着禅宗文化中“本来无一物,勿使染尘埃”的精神追求。此外,中日两国的茶文化的相似之处还在于,都追求品茶活动舒缓身心的作用,简而言之,饮茶成为人们放松心灵的一种方式。中国人在几千年的儒家思想影响之下,人们背负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的重担,每一个中国人都把家庭、民族的伟大与振兴当作自己的责任,从而背负着重重重担的中国人,把饮茶当作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希望在这种放松心灵的品茶活动中,能够收获更多的动力与领悟。由于日本民俗所特有的民族特征,品茶理所应当的成为他们放松身心的方式,正是基于品茶这样的特点,饮茶才成为社会中最为普遍的放松方式,无论是王化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对茶文化有着不同程度的喜爱。
(二)中日茶文化相异之处
论文关键词;茶文化 茶道 中职学生素质教育
笔者有幸在中国茶博看到韩国著名画家闵庚灿绘制的国画《松竹梅》,画面松柏苍翠、墨梅横斜,下方是一片茂密的茶园。中国自古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可这里画家却将茶与松、梅并提,可见在画家看来茶的品格与松、梅一样高尚。笔者作为一线中职教育者,不禁深思,若能让中职学生这群特殊的孩子也拥有茶一样的高尚品质,定能使学生受益一生。
1茶文化体系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在神农时期就被发现,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此“嘉木”也在经历着多样的变化。茶最初被人们作为药物使用,后来又逐渐被推为食材,之后茶又成为一种健康的饮品。
按照文化学的研究,文化可分为技术和价值两个体系。因此,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所以茶文化组成体系应该包括茶学,茶道,茶情,这三个层面。
这里的茶学是建立在狭义的层面上。在《茶叶》刊物中,很多茶界的权威和茶人都认为“茶学”是一门关于茶叶的源与流的学科。笔者觉得茶道是通过泡茶艺术(茶艺)这种方式,给心灵创造安静的氛围,用自己的心去领悟不可言说的个中滋味和人生哲理。
茶情是指以茶为载体的茶书,茶诗、画等及品茶所带来的感受。
2茶文化引入中职学校所带来的功效
茶文化对他们的益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拓宽学生的就业路
一方面,在2007年l2月国家商务部公布的《茶馆业企业经营规范》中指出,茶艺师与从业人员的比例分别不低千1:3、1:5、1:7。另一方面,懂茶悟道茶艺师的需求越来越多。但目前大专院校中,把茶文化作为专业很是罕见,使得高素质的茶艺师实在难找。所以即知茶艺又懂悟道的茶艺师必将成为近来较为紧缺的“宠儿”。因此在各不同专业的中职学生中引入茶文化教育,使他们在接受系统的本专业学习的同时,也学到茶文化,既能掌握本专业,又能在茶文化的熏陶下取得茶艺师资格。
2.2茶文化对学生的影晌
(1)茶文化有助于中职学生增长文化知识,从而树立信心,让精神不再空虚。茶的故乡是中国,茶的起源、发展、传播经历了几千年。所以在中职学生中引入茶文化教育,不但能让他们学习到茶起源、发展、传播的过程,而且能弥补他们的最为缺少的史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茶文化对他们每个人来说起点是一样的,这就等于给了很多放纵自我的孩子再一次站起来的机会,让每一个自信心不足的或丧失自信心的孩子在茶文化里再树立信心,并把这份自信心带到生活中,也能让那些早已把本专业知识学的得心应手的孩子找到精神的寄托,让他们课余不再精神空虚。
(2)茶文化有助于促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的修养。
中职学校的学生往往价值观和人生观模糊,因此思想道德上的问题比较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沉睡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怀,让他们变得“冷酷”。
其次,心理都还不够成熟,有较强的虚荣心和过度的自尊心,表现欲望较强。
再者,中职学生对“个性”往往曲解。很多学生认为“个性”是对传统的一味反叛,或是对纪律的抵制就是个性。
最后,自我为中心,在行为上缺乏理智和规范,往往为求利益,不计手段;在内心里不懂感恩,只知道一味的索取。
茶文化可以帮助他们。一方面,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近年来,很多茶人、学者都将茶道的思想内涵总结为“和、静、怡、真。也许每个人对这四个字有不同的理解,笔者看来“和”是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融入了儒、佛、道三家的精髓。儒家的中庸之道蕴含在“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茶艺过程中;行俭之德藏在“朴实古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的心态上;明伦之礼体现在“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待客之道上,谦和之礼就在“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吃”茶过程中(《茶道茶经》)。这些可以修正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另一方面,文化是需要传承的,相信在中职学生中引入茶文化教育,不仅可以把茶文化的接力棒传递到下一代手中,而且还能唤醒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更重要的是当他们遇到在喧嚣的都市中遇到事情时,能学会点一段淡雅的檀香,让心慢慢的平和,让封存在心底的“和”慢慢苏醒。用沸水洗去杯子的浊尘,仿佛也洗去了积累在心上的浊尘,用平和洁净的心等待“太和”之水。平和宁静的氛围和空灵情洁的心情慢慢出现。“凤凰三点头之后,杯中茶叶慢慢舒展,清馨的茶香慢慢弥散在身边,饮者浮躁的心似乎也慢慢放下,精神随着茶香慢慢飘荡,心开始寻找真正的自我。此时轻轻的抿一口佳茗,让色、香、味缠绕着舌尖,不禁让人觉得全身心的舒畅和怡悦,仿佛就在此刻找到自己,看清了自己的方向,也认清了自己的路。正如闵龄所说,这是一种洗净了骨髓的精神升华。而这就是茶道之“怡所带来的“怡神悦志”之感,“明心见性之畅。最终将引导饮者到达“物我两忘,天人合一”之“真”。
(3)茶文化有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职学生的审美能力较弱,以致他们对美的理解往往特别怪异、浮浅。在一些学生看来,美仅仅是服饰上的怪异,和发型上色彩。而茶文化的展示者“茶情”,可以让他们正确的认识美,品味美,最终创造美。
3在中职学校引入茶文化教育的方法
(1)把茶文化课程作为校本课程开设,给学生创造一个环境。
(2)开设茶文化社团。这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动手和交流的平台。社团可以开展茶艺培训、表演,茶叶采摘、加工等活动。
(3)通过讲座、展览等形式,扩大茶文化在中职学生中的影响。
(4)结合学生自身的专业开展与茶文化相关的活动。
茶树起源历来众说纷纭,但最可信的是中国滇西南说。在《茶经》开篇即说中国是茶的故乡,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也将茶叶作为中国四大发明后,对人类的第五个重大贡献。从历史典籍记载,考古发现,植物学家的分析研究,各国茶字的发音和现存最古老茶树等,都无不证明中国就是世界茶树的起源地,尤其是在中国滇西南普洱市发现的“五世同堂”,更是对中国滇西南是世界茶树起源的有力证明。
世界范围内有多种茶祖说,就国外而言,日本荣西禅师被认为是茶祖,因为其从中国将茶带回日本,并著有《吃茶养生记》,使得茶及茶文化在日本普及;在中国,有神农说、陆羽说、孔明说、帕哎冷说、召糯腊等。《本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陆羽因其著有名著《茶经》,该书对茶的研究史无前例,是茶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宝作;孔明因行军至西南,有传说是白发老人托梦,告知茶的可食性,从此茶便在滇西南普及开来;帕哎冷、召糯腊分别被尊为布朗族和傣族的茶祖,他们都分别是该族的首领,对整个部落、民族有着卓越的贡献,尤其在有关茶的方方面面,也正因为有了这两位伟大的茶祖,才有了两个民族千百年来赖以生存发展的永恒财富。对于茶祖的认定,各方说辞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茶祖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象征、一种崇拜。在普洱市的边三县,祭祀茶祖――帕哎冷的传统至今仍十分盛行,作为一种鲜活的、原始的茶祖祭祀活动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为茶祖历史文化定格在普洱市边三县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二、普洱茶祖历史文化载体
普洱地区种植茶树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茶树发展史上的五个重要阶段(宽叶木兰--中华木兰--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形成的“五世茶祖”序列,物证均在普洱市辖区之内。
普洱少数民族是世界上最早驯化、栽培、种植和使用茶的民族。各族人民崇拜茶,认为茶与祖先的生命源流息息相关。千百年来,由于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意识中形成的虚幻反映等多种因素,产生了各种超自然神灵崇拜的原始宗教,形成了丰富独特而神秘的茶文化。
(一)物质文化形式
包含了古茶林、森林、民族古村寨及各民族展现茶叶文明景观的全部要素。以茶叶化石、古茶树、古茶园以及由古茶树与其它物种和环境形成的古茶园和野生茶树群落为代表的文化是人类茶叶历史上珍贵的遗产。少数民族特有的林下古茶树栽培形式是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现代茶园种植形成的台地景观及茶叶加工、茶叶生物产业,是现代茶产业文化的核心物质载体。民族古村落集中了民族建筑文化、民族茶文化、民族风俗、民族生活、生产等多种民族文化。
(二)非物质文化形式
各少数民族对茶的敬畏与信仰而生成的独有的茶耕作文化及祭祀仪式孕育出的独特文化。各少数民族关于民间文学、民间舞蹈、音乐、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礼仪与节庆等方面确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1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各少数民族在植茶、采茶、制茶与护茶中演化出的诗歌、故事、传说等民间文学,这些都是普洱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三、边三县茶祖历史文化内涵
涵盖澜沧、孟连、西盟的边三县地处云南省西南部,三县均与缅甸交界,形成一个面向缅甸境内凸出的三角形,三县至今仍保留了原生态的民族文化风情、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又称普洱“绿三角”。
(一)边三县有五世茶祖
边三县茶树茶源中的茶祖文化――茶树起源史上的意义:边三县区域拥有中华木兰化石和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古茶树、古茶园。澜沧勐滨中华木兰化石,距今2500万年,为茶树发育和传播提供了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澜沧老挝黑山、东回帕令黑山,孟连腊福黑山及西盟县佛殿山存活有古茶树群落;澜沧县富东乡邦崴村发现的古茶树是迄今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过渡型古茶树,确定了中国云南普洱是世界茶叶起源地和发祥地的地位;澜沧惠民景迈芒景现存世界所有古茶园中连片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因此,边三县拥有普洱市作为茶叶发源地的重要文化载体,是普洱“五世茶祖”文化资源的集中区域。
(二)边三县自然生态观中的茶祖文化――茶叶种植史上的意义
普洱少数民族在漫长的生存与发展实践中,形成了其颇具特色的生态观,这一生态观表现为敬畏与崇拜自然,亲合与保护自然,他们将自然界和自然物神化,产生了对天、地、水、山、树、石等自然物的崇拜。形成了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生态智慧:自然的力量是神圣而庄严的,主宰人类的全部生产和生活,人们必须敬畏它、尊敬它。自古以来普洱的少数民族以茶为生,自发现茶、认识茶、种植茶、食用茶,一直把茶看做是生命的一部分来保护、崇拜、继承和发展。
生活在边三县的少数民族至今还保存着传统的祭茶祖习俗,都拥有自己的茶祖文化:布朗族的山康茶祖节是最隆重的节日,佤族司岗里的传说中与茶叶重要的关系,佤族祭茶祖与敬佤山天池水、献牛头,行木鼓舞礼相结合,拉祜族山寨在春茶采摘前也进行祭古茶活动,傣族祭茶祖与赕白象等宗教活动融合。边三县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茶祖,并与本民族的文化融合,表现出其独特性。
(三)边三县民族茶俗中的茶祖文化――人与茶的关系史
唐代朝廷命官樊绰《蜚书.管内物产卷七》中写道:“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边三县各寨人家火塘边的各种烤茶便是这种“烹”法遗存和演变。“普茶”一词首见诸文字于明朝谢肇涮所著《滇略・卷三》中记载:“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普洱茶“蒸而成团”的传统工艺在这里比比可见,而且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边三县世居民族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过程中,都离不开茶和茶的习俗,特别是布郎族、佤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先民种茶、制茶、用(饮)茶历史悠久,在千百年茶的栽种、加工、储存和药用、食用及饮用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创造了自己民族的茶加工食用方法,并发展成自己特有的茶艺、茶礼和茶俗。同时,各民族在茶文化发展过程中都把茶当成一种高洁典雅的物品,认为茶是上通天神,中达祖宗,下连亲友的媒介和信物,各民族在共同的生活与文化发展中形成了多种民族茶文化的融合。
(四)边三县土司文化中的贡茶文化及茶马古道――“以茶为媒”的整治、经济发展史
清道光《普洱府志》记载:“普洱茶名震天下,每年纳茶六七千驮,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普洱茶产业发展的现状是当时辉煌历史的再现。
东晋常琚的《华阳国志》记载,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率南方国等八个小国家讨伐纣王,南方各国以“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皆纳贡之”。现存的茶马古道遗迹、孟连宣抚司的贡史,可直观地让人体味到历史上边疆人民对中央王朝崇敬和拥护。
孟连是云南建立土司制度最早的地区之一,自元代起就成为滇西南澜沧江以西至萨尔温江以东这片广阔土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昔日在孟连傣族土司统治下,西盟县、澜沧县等区域茶山的茶叶大部分卖到孟连市场,因此孟连也成为茶叶的重要集散地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有“九勐出,十勐进”的说法。昔日芒景布朗族在孟连土司的统治下,年年向土司贡茶,并经过土司将茶叶贡到京城。
孟连在唐南诏时就是傣族居住的地方,“孔雀巢人家树上,土俗养象以耕田”是当时傣家生活的真实写照。孟连的地名出现在宋朝的史籍中,在傣族聚居区颇负盛名。元代以前,孟连曾一度因瘟疫而衰败,佤族成为澜沧江以西的主要民族。当又一支傣族远道迁徙而来,“寻找”到孟连这个地方时,第一位傣王娶了佤族头人的公主为妻,建立了“以傣族为父,佤族为母”的政权。“以茶为媒”的纳贡文化结合少数民族之间的联姻,确立了孟连傣族土司的统治地位,促进了民族之间的和谐共融,谱写了民族团结的佳话。
(五)边三县茶祖文化的特质总结
天人合一性:天,即自然;人,即人类,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边三县茶祖历史文化中,人们对茶树、茶祖的崇敬其实是对自然的一种敬畏、保护。人类爱护自然,自然回报人类,这种爱护、回报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万物共生。神秘神圣性:边三县茶祖文化中人们对茶祖的自然崇拜、景仰,及其与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紧密关系形成了对茶树、种茶祖先的崇拜文化,具有一种天然的神秘性和神圣性,这种神秘、神圣深藏于人们的心灵深处、灵魂深处。这有别于世界上其他茶种植区形成的茶艺茶道文化。
多元包容性:在边三县中,聚居着众多的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与茶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但是形成的茶文化却各不相同,如基诺族吃凉拌茶、佤族饮烧茶、布朗族饮青竹茶、拉枯族饮烤茶、傣族饮竹筒茶等,各民族在不同的文化理念中,和睦相处,彼此交流、相安无事,因而以茶为媒的文化具有一种天然的包容性。
时代鲜活性:由古至今边三县地区茶祖文化在自然生态观的庇护中不断的继承和发展,其文化不是风干的历史,是鲜活的青枝绿叶,在今天边三县地区的山水自然、古茶林中触手可及。就茶的应用而言,随着历史的辗转,经历着从药用、食用、饮用等过程,同时应时代的需要,而演生出各种不同的时代产品。
四、边三县茶祖历史文化的多重价值的开发方向
茶树“茶祖”生物科学价值与旅游开发边。三县古茶树、古茶园资源是茶树原产地、茶树驯化和规模化种植发祥地的“历史见证”,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产业应用价值、文化价值、景观价值和世界文化遗产价值等,可开展茶科学考察、茶文化展览展示、茶文化交流、茶园观光体验等多种形式的旅游产品。少数民族“茶祖”精神文化价值与旅游开发:普洱民族把茶看做是生命的一部分,形成了茶树、茶林、茶山、茶园、种茶人等精神信仰体系。依托现有的民族村寨、古茶山、现代、将形成就有极强文化吸引力的多元产品。普洱茶文化的发展历史价值与旅游开发:
人类最早发现茶、利用茶的文字记述《神农本草经》中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茶叶因具有消食散寒解毒的功效最初作为药用,这种保健价值直到现在在普洱茶中仍能找到重要的研究证明。普洱各民族也因其茶叶具有治疗疾病的价值,最初当做神药来崇拜。随着时代的变迁,茶叶逐渐经历了作为一种作料来使用、当成贡品来使用,作为商品交换物来使用等过程。普洱茶的保健价值及其发展历程是开展茶养生、茶餐饮、茶俗、茶商业的旅游产品文化载体。普洱茶文化的商业品牌价值与旅游开发:具有神秘性和独特性的“茶祖”文化及具有东方文化特质的茶文化作为市场推广的品牌代表,具备打造世界性文化品牌的潜力。以茶祖为独特性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及茶相关旅游产品的开发将推动普洱茶文化的推广和普洱茶产业的发展,因此以茶及茶祖为媒介的茶休闲商业及茶产业相关项目也将是开发的重要旅游产品。
五、边三县茶祖历史文化开发意义
(一)对弘扬中华茶文化的意义
茶被誉为“国饮”,渗透到不同民族、区域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形成茶俗、茶艺、茶礼、茶道等茶文化。茶祖历史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一部分,构建在传统文化底蕴上的茶文化,与其母体有着本质取向,茶找到中国文化获得了强大的普及与提升空间,中国文化找到了茶,得到了辽阔浩远的开发空间。因而传承、发展、升华茶祖历史文化的同时,也是在弘扬中华茶文化,乃至中国文化。
(二)对云南省旅游发展的意义
云南省旅游发展成功的基本经验,是不断推出结合地方文化的全新形象的旅游目的地,并呈现出逆时针渗透式发展规律,如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云南先后成功地推出了昆明石林、大理苍山洱海、丽江古城雪山、迪庆香格里拉和腾冲热海等形象各异的知名旅游目的地。遵循这一规律,滇西南的古茶茶祖文化旅游目的地将会迎来一次好的发展机遇,这既是云南省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推广,也是云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茶祖文化具有多元包容性,打造宣传茶祖文化对最多少数民族的边疆省份云南来说具有深远意义。
(三)对普洱市旅游发展的意义
普洱市打造茶文化旅游目的地多年,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和一定的市场知名度。普洱市旅游业处以一个蓄势待发的阶段,需要一个具有世界级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推出,引爆和带动整个绿三角、普洱市旅游业发展。景迈芒景景区所具有的茶祖文化旅游的独特性、垄断性和世界唯一性,有吸引全世界、全国和全省旅游者的能力。景迈山茶祖文化旅游产品的成功推出,将强有力的吸引远方的客人,并源源不断地向边三县、普洱市输送游客,最终带动整个区域的旅游快速发展。
(四)对边疆少数民族发展意义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茶文化;评价
一、课程开发研究背景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发扬人文精神和科学为基点, 努力造就“ 四有” 新人。茶文化所包含的操作实践的趣味性、知识理论的科学性和多姿多彩的艺术性和茶德所包含的中庸之道、行俭之德、明伦之礼、谦和之行更是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一生,有利于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全面发展的实现。
2.传统文化现状的需求
近年来,对于茶产业的长远发展、保留茶文化方面,长兴县政府不遗余力,“大唐茶都”这一品牌逐步被国内外游客所认可。但是长兴茶文化旅游仅限于观景看物等旅游活动形式和内容, 在旅游销售的实际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依附于乡村旅游、农家乐等旅游产品, 这与长兴悠久的茶文化极不协调。并且紫笋茶发源地——水口的中小学生对紫笋茶文化了解不全面,兴趣不浓厚,一旦没有年轻一代的努力,我们的茶文化将岌岌可危,因此有必要从中学生抓起,振兴茶文化。
3.学生身心发展需要
初中二年级学生正处于“心理性断乳期”这一年龄阶段,是孩子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可塑性大、主动尝试、追求独立。倘若用合适的方法施加茶文化的熏陶,较容易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会动手实践能力,形成自己对茶文化独特的见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长兴 “三茗”的起源、发展和现状,认识紫笋茶,了解紫笋茶采摘、烘焙过程,学会紫笋茶的冲泡方法及基本奉茶礼仪,初步了解茶艺并学会欣赏茶艺。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收集分析处理信息,学会合作探究,学会动手实践以及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采茶,炒茶,感知紫笋茶文化,提高对茶文化的兴趣,关注茶文化,尊重劳动;经历泡茶、奉茶、品茶,体会茶所蕴含的的中庸之道、行俭之德、明伦之礼、谦和之行;了解金沙泉被污染现状,树立爱护环境意识;通过对茶文化旅游不完善现状的学习,生发热爱茶文化,把理想与家乡建设紧密联系的情感。
三、课程内容
(1)澄心堂老知名品,寄与犹奇紫笋珍。参观长兴顾渚大唐贡茶院;介绍长兴水口紫笋茶起源、发展及现状。
(2)伯劳飞日芳草滋,山僧又是采茶时。有机茶基地采紫笋茶;交流采茶体会;总结采茶要点及茶树生长情况。
(3)新茶已上焙,旋旋续新烟。参观人工炒茶基地,引导学生尝试炒茶;观看机器炒茶制视频,总结炒青的要点。
(4)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紫砂壶和金沙泉的介绍;介绍泡茶技巧,动手泡茶;介绍泡茶、奉茶、斟茶礼仪,学生表演奉茶;师生共饮茶。
(5)故地重游,用心感受。重回大唐贡茶院。
四、课程实施
《长兴水口茶文化》课程的课堂学习共9周27课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一系列学习。
第一周:紫笋出顾渚,常湖二郡间。带领学生前往大唐贡茶院,参观过程略。
第二周:澄心堂老知名品,寄与犹奇紫笋珍 。通过让学生了解长兴紫笋茶文化,让学生们增加自己对于茶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三周:伯劳飞日芳草滋,山僧又是采茶时。 实地考察种茶基地。
第四周:采茶总结。师生交流、总结采茶体会。
第五周:新茶已上焙,旋旋续新烟。带领学生参观人工炒茶基地,先观看炒茶,再尝试炒茶,在动手操作中激发学生对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六周:炒茶总结。通过观看,掌握机器炒茶与人工炒茶的要领。
第七周:金沙泉和紫砂壶介绍
(1)泉濑黄金涌——金沙泉。茶性发于水,对于泡茶其水。教师讲授金沙泉的悠久历史,师生品尝泉水。教师通过图片展示泉水被污染的现状,以此让学生树立保护水资源,爱护环境意识。
(2)觅得名人一壶,赛过无价之宝——紫砂壶。茶是水神,水是茶体,器益茶功,紫砂壶,是长兴茶文化的又一珍品。教师通过视频为学生介绍如何制壶,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美的能力。
第八周:饮茶知识知多少
(1)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教师讲解泡紫笋茶要点并演示,然后每小组一套器具,动手实践。
(2)以茶会友。教师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奉茶、斟茶礼仪,然后创设不同情境(比如对象是师长、同辈)让小组表演。
(3)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教师讲解饮茶小妙招。师生共同品茶,体会饮罢佳茗方知深的谦和之行以及体会苦尽甘来的之感。
第九周:故地重游
再次带领学生前往大唐贡茶院,学生决定自己的旅游路线,任其兴趣的发展。同一个地方,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理论基础,收获与否,学生应了然于心,每人上交一份心得体会,要让他们自己学会反思。
五、课程评价
满分100分,共分为三部分:
(1)平时小组讨论发言占30%,根据平时发言次数,发言内容给分,每小组各成员成绩相同。
(2)小组奉茶表演占20%,根据表演正确性和艺术性给分,每小组各成员成绩相同。
(3)最后上交的心得体会占50%,根据每人收获及感想给分;
最后综合三方面分数。
参考文献:
关键词:茶文化;汉语言文学;影响
中华民族有着悠悠五千年的历史,历经了多个民族十八个朝代的统治,悠久的历史赋予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土壤,孕育出了博大精深而又源远流长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包含了茶叶种植、采摘、烘焙等过程中延伸出来的艺术,内涵丰富,历史悠久[1]。在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与之相关的汉语言文学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茶文化的兴起,带动了茶艺、茶诗等语言文化的发展,而茶文化现象的没落,则导致某些与之相关的汉语词汇没落。
1茶文化和汉语言文学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是在饮茶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一定精神意义的文化特征,包含着茶道、茶精神、茶书、茶具、茶画、茶艺等元素。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待客之道,而茶正是我国款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一种物质,从魏晋南北朝起,已有饮茶之风,到隋朝饮茶已成为极为普遍的事,凡客来,必敬茶。渐渐地,茶文化兴起,人们对于茶叶、茶具、煮茶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演变为先进的茶文化,饮茶成为一件可俗可雅的平常事。茶文化作为我国文化长河中极具民族特色一个文化元素,其发展历程对于汉语言文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可以说,茶文化本来就是汉语言文学的研究范畴,都是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人民的智慧结晶,反应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
2茶文化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
2.1茶文化发展推动了汉语词汇的发展
在茶文化演变历程中,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在不断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汉语词汇的发展。从物质层面上讲,茶叶的品种、种植、制作及相关的器具,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不断发生变化,与之相关联的汉语词汇因此也变得更加丰富,比如说茶叶品种,有西湖龙井、大红袍、碧螺春、铁观音、六安瓜片等。从精神层面上讲,茶文化涉及到茶艺、茶礼、茶诗等,这些都大大丰富汉语言文学的内容,为了准确描述茶文化的内容,并且传达其意蕴,人们创造出来沏茶、品茗、茶话、茶德等词汇[2]。
2.2茶文化现象的没落导致汉语词汇的没落
在茶文化发展过程中,旧的文化元素不断没落,新的文化元素不断添加进来,唯一不变的,就是中华民族对于茶的热爱。在汉语言文学中,文言文和我们现在所用的文字有着较大的区别,这其实就是时展的特征,文字在不断演变,在茶文化发展历史中,有一些古老的词汇,比如说、,这两个词语分别是茶树、采摘时间较晚的茶的意识,现在都已经被现代化的词汇所取代。包括一些动词含义的词,都随着茶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演变,逐渐消逝在历史长河中,比如说斗茶、奉茶、选茗,现在关于茶,人们只会说泡茶、倒茶、喝茶。
2.3茶文化的发展使得汉语词义发生变化
在以往,茶就是指茶叶、茶树或者茶水,而在现在,茶有了更为广泛的含义,指用茶制成的饮品,比如说西湖龙井是茶,冰红茶也是茶,甚至于由柠檬、、玫瑰等泡制的茶水也属于茶的范畴。时代在发展,不同的词语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思想的变化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以龙井为例,在古代这只是一个地名,但到了现在就是指龙井茶。同时,随着茶文化的发展,一些词义早已被忘记,词语也逐渐消逝在人们的词典中,比如说茶会,兼具茶话会和物品交易的意识,现在一般是指以茶会友的聚会方式。
3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外界文化元素的冲击,要想将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承下去,就必须加强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强现代化的中华文化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汉语言文学是指对中国文学史、中国国学、中华民族精神等内容进行研究的学科,覆盖政治、军事、哲学、艺术、历史、文学等多个领域,其中,茶文化属于汉语言文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在历史长河中,随着茶文化的兴衰跌宕,汉语言文学中与茶相关的内容在不断变化,包括词汇、词义等[3]。
参考文献:
[1]彭庆敏.韩国茶文化对韩国语言文学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6,(1):255-256.
[2]穆文超,李权芳.从中西茶文化的差异看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福建茶叶,2016,(10):26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