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背景范文

传统文化背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背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文化背景

第1篇:传统文化背景范文

形意拳把“阴阳五行”学说作为总的纲领,诠释丹田、阴阳、三才、五行、六合之理,把它作为形意拳立论的依据引申意义,创造出了一套极具哲学内涵,而且比较系统的修炼方法和理论。

阴阳学说,是我国最古老的《周易》经典中哲学思想的主要代表,具有朴素的唯物辨证观点。《易经・系辞上传》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讲的是宇宙间一切事物既对立又统一的法则。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是由阴阳运动所使然。形意拳把阴阳之理运用于拳法之中,形成拳法理论的基本思想。形意拳两仪歌曰,“鹰熊竞志,取法为拳,阴阳暗合,形意之源”。首先,作为阴阳所具有的含义,形意拳从三个方面,演绎出一系列阴阳概念。一是从人身肢体看,正为阳,背为阴,即心胸部为阳,脊背部为阴;身体左侧为阳,右侧为阴;上为阳,下为阴;手心为阳,手背为阴;拳心向上为阳,拳心向下为阴。二是从运动形态看,动为阳,静为阴;起为阳,落为阴;展为阳,束为阴;快为阳,慢为阴;进为阳,退为阴。三是从人身行为及其它方面看,呼为阳,吸为阴:刚为阳,柔为阴;开为阳,合为阴;攻为阳,守为阴;外为阳,内为阴;气为阳,血为阴等。从拳犁、掌犁看,又有阳拳、阳掌、阴拳、阴掌。立拳、立掌又称为阴阳拳、阴阳掌。然后,根据“阴阳对立,阴阳转化,阴阳相济”的运动规律和法则,进行“内外兼修”健身养生,并创造出一系列技击原理和方法。使神妙莫测的形意拳技击之法,明显地具有阴阳特征。其攻防、进退、吞吐、虚实、真假、束展、智勇等等无不体现出阴阳对立统一的概念,从实战中变化多端的手法、腿法、战略战术看,也无一不是阴阳的展开和体现。如果对形意拳全面地分析,从理论到实践都离不开阴阳的互易变化,阴阳学说贯穿于形意拳运动的始终。因此,先师曰,“拳之大要,重在阴阳”。

根据老子“孤阴不生,孤阳不长”的道理,在形意拳的行功中,又深刻体悟出松与紧的关系,把松视为阴,紧视为阳。一阴一阳,一松一紧,阴阳相长,平衡和谐。光有松没有紧,则孤阴不生。光有紧没有松,则孤阳不长。有松有紧,才能劲力活泼,气血畅通,功力长进,有变有化。在形意拳术的干变万化中,又贯穿着一个理。这个理,实质上就是老子所说的“道”。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形意拳以道为根本,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而完整的练拳理论。丹书云,“道自虚无一气生,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形意拳中“三体”一词即由此而来。“三体者,天地人三才之象也”。三体也称三才。其渊源也出自《周易》,“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这里指天地人为三才。由此三才而引申出:天有三才日月星,地有三才水火风,人有三才精气神。而人之三才,又有内外三才之分。外指人体头手足,内指人身体内气(真气)、液(精津血)、固(脏腑肌骨)。依“三才”之意,形意拳形成三体式桩功。成为形意拳的基本功法,精髓所在。入道之初步姿势,形意拳中有“三节”(根节、中节、稍节),“三劲”(明劲、暗劲、化劲),“三心”(手心、足心、顶心),“三势”(高势、中势、低势),“三丹田”(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的说法,在练法要领中,又有三项、三扣、三圆、三敏、三抱、三垂、三曲、三挺等八个要求,也均暗含三才之意。若三体贯通,自然内固外坚,根基牢固,气盈劲足,故形意拳有“万法出于三体”之说。《易经》曰:“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三才,三才生万物”,即此意之源也。

五行学说也和阴阳学说一样,是认识世界,解释宇宙事物变化的一种学说。“五行”一词出自《尚书洪范》。它主要讲的是事物生克制化的规律。古人为说明五行及五行生克,以金、木、水、火、土五字作为代表符号,以“相生””相克”原理来解释事物的相互关系及作用。并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据此,形意拳家创编出劈、崩、钻、炮、横五拳,名曰形意五行拳。并根据易医理论,把内五脏肺、肝、肾、心、脾以及外五官鼻、眼、舌、耳、人中,与五拳相匹配,形成了一套形意拳独特的健身原理。根据五行相生关系,“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万物土中生”之理,形成形意五行拳相生关系为劈拳变钻拳,钻拳变崩拳,崩拳变炮拳,炮拳变横拳。又根据“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的相克之理,来说明劈拳破崩拳,崩拳破横拳,横拳破钻拳,钻拳破炮拳,炮拳破劈拳的攻防原理。以“相克”理论作为攻防原理的编拳依据,从实际操作体会,还是很有道理的。当然,实战运用则不可教条死板,而要注意阴阳变化,方可活学活用。把阴阳五行学说运用于形意拳中,不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拳理功法,多种单式练法和对练套路及相应的技击技术和健身理论。而且,根据五行所具有的突出特点,还提出了对拳法演练的具体要求和内涵意义。如劈拳属金,其形似斧,有劈物之意。崩拳属木,似箭离弦,有射物之意。钻拳属水,形如闪电,曲中求直。炮拳属火,其形似炮,左右顾打,拳猛刚烈。横拳属土,似土之活,滋养万物,为五拳之母。此五行拳锻炼人体生理五脏功能,则有劈拳养肺,钻拳助肾,崩拳舒肝,炮拳强心,横拳利脾的健身功效。坚持修炼,日久天长,自会阴阳平衡,身体健康。总之,形意拳运动处处离不开阴阳五行之理。可以说,阴阳五行学说是形意拳的总纲,是形意拳立论之依据,理论核心之所在。

二、形意拳拳法套路以仿生学思想为基础

形意拳以阴阳五行学说立论,创编了五行拳,即劈、崩、钻、炮、横五种拳法,采动物技能之长,创编了十二形拳,即:龙、虎、猴、马、蛇、鸡、鹰、熊、骀、鼍、鹞、燕等十二种动物的象形练法,形成了形意拳运动的主要套路内容和基本拳法。不仅蕴含丰富的古哲学思想,而且具有浓郁的象形会意的仿生学思想。在中国武术的发展史上,象形拳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其中,形意拳就是一门模仿各种飞禽走兽的技能特长,象其形,取其意,内外兼修,形意合一的象形拳。它充分展示了古代体育仿生学思想。

形意拳的起源和发展与仿生学思想有着密切的不解之缘。很早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在和动物的相处过程中,就清楚地发现,尽管人类为万物之灵,但是,人的身体素质和某项技能,与各种飞禽走兽的专项长处相比,则大显逊色。例如,躲闪灵巧、机警敏捷不如猴;凶猛刚威扑食之勇不如虎:飞翔腾空,活泼自在不如鸟;体壮力强、调膀之劲不如熊;养身延寿不如鹤等等都是人类不如禽兽的地方。这就给养生家、拳术家以无穷的象形遐想。大约几千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运用导引吐纳,仿效鸟兽形态动势,以求活动筋骨,调理气血,改善自己的身体素质。春秋战国出现了“两禽戏”,熊经鸟伸,如熊攀树自悬,鸟伸足飞空。西汉则发展为“三禽戏”(鸟、熊、猴)。至东汉末年,著名神医华佗,集前人之经验,总结创编了“五禽戏”。据《汉书・华佗

传》载,“吾有一术,名五禽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腿足,以当导引”。此五禽戏,模仿动物姿态活动而得名,锻炼吐纳,以强壮身体为主,不以技击为能,流传于世,对健身作用甚为有效,影响极其广泛,成为我国古代体育仿生学思想的典例。

宋时,岳武穆王倡双推手法,又以“熊鹰竞志,取法为拳”。鹰形为进攻,熊形为防守,并以此教练将士,相传为形意之源。金元时期,山西太原人白玉峰,精通拳技,融会贯通旧时宗法,参以古代搏击和华佗氏之五禽戏变化,创编了龙虎豹蛇鹤,名曰少林五拳。使动物搏击之长模仿运用于拳术技击而盛极一时。明末清初,山西平阳人姬龙峰,得岳武穆王拳经,默识揣摩,潜心修炼,学乃大成。又配以十大动物之形,而创立心意拳种体系。以上岳飞,姬龙峰创拳之说,只是人云亦云的传说。虽然有种种争议,但是,这一拳种的套路练法,具有明显的仿生思想却是肯定的。我们再看一下现在的心意拳和形意拳,其象形取意的套路内容,更能说明问题。心意拳原名六合心意拳,也曾名十大形,是一种仿效动物技能象形会意的武艺。虽然练法上重意不重形,但其套路的主要内容,十大形和七小形,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十大形为龙虎猴马鹰鹞燕鸡熊蛇,七小形为鹤形、猫形、鼍形、骀形、螳螂形、喜鹊登梅、蜻蜓点水,共计采用十七种动物的形象练法。作为一个拳种模仿如此之多的动物形象,效其良能,悟其真意,在象形拳中也是少有的。与戴氏心意拳一脉相承的形意拳,以五纲十二目为原理,取象于数理,撷取十二种动j物的技能和特点,变为十二形拳。其仿生思想的轨迹也清晰可见。由此看出,武术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繁衍,形意拳在古代体育仿生学思想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从而奠定了形意拳的套路内容和拳法基础。

形意拳的命名,十二形拳的意义及形意拳身形练法要求,都充分体现了仿生学思想。关于形意拳的名称,过去普遍称为意拳,后来又称为六合心意拳或心意拳。随着仿生思想的不断深入强化,而逐渐定名为形意拳。当然,至今仍有称心意拳或六合心意拳的。从形意拳的名称分析,形不仅讲的是外形,即本身运动所表现出来的外表形象,而且,包含了许多动物的特征和技能。意则讲的是意念、思维。形意拳不仅要求内意和外形要统一,而且,在演练中要体现出动物技能特长的内涵意义。它不是单纯的仿效动物的外表形象和动作,而是要有心理上内在的思维想象。形意拳的名称,虽然同时强调形与意两个概念,但不难看出仿生思想是形意拳立拳的基础。这就是说,形意拳如果离开了动物之技的模仿,就会失去它本质上的意义。形意拳实乃象形取意、形意合一之拳也。

形意拳所采取模仿的十二种动物,为了适应各自的生存环境,各有其独特的技能。诸如龙有搜骨之法,伸缩吞吐,升降灵敏,活泼于腰:虎擅长三绝,有凶残刚猛之威,扑食之勇;猴极具灵性,有纵山之灵,躲闪变化之巧;马练腹实,有疾蹄之功,撞险之胆;蛇有盘绕曲伸之能,又有拨草之技;鸡(公鸡)生性善斗,有独立之功,抖翎之威,歼斗之勇;鹰有捉拿之劲,以爪为锋捕物之灵;熊看似钝笨之物,膀力之大无以伦比。且有扶项之力,拙中藏巧之劲;(鸟台)有护尾之能,竖尾升降之技;鼍有浮水之长,左右分合之巧:鹞有入林之快,钻天翻身之奇;燕有抄水之妙,闪避飞翔,灵巧敏捷之能等等。这十二种动物的技能和特长,都是人的不足之处。形意拳家根据这些动物各自特有的技能,编成拳术套路,练习搏斗之技、健身之术,转变成人的本能,为人所用。就是以动物之长处未弥补人的短处,而不是象形取形。例如我们练习猴形,绝不是要学习猴子的抓耳挠腮,地上滚爬的形象和动作,而是要撷取猴子的灵性,动作快捷,三闪六躲的技击搏斗之长。形意拳谱云,“远取诸物”和“人以身形物之形,物之意以人意悟之”。说明了学习形意拳,仿效动物形象的目的。其意义就是仿其法,效其技,练其功,悟其真意,通其造化,以除疾病,搏击自卫,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运动能力。

在练法上,形意拳讲究“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四象之理,运用仿生思想,取法于拳技,提出了练习形意拳身形素质的形象化要求。形意拳的步法多用鸡腿步,亦名寒鸡步。就是说练习形意拳的步法,要象鸡走路一样,两腿夹紧,似屈非屈,似直非直,出步磨胫,站立时,如金鸡独立之势,以单腿重心低为功夫,有提低疾远,变化敏捷之特点,既便于进攻,又便于防守。先师常言,“练形意拳要把把不离鹰把,步步不离鸡腿”,可见鸡腿之重要。形意拳的身法以龙身之特点为要领,主要取其身有三屈之才,形松体灵之精义。龙善变化,腰为一身之主宰。形意拳白勺动作,吞身蓄气时犹如龙体之蜇伏,起身进攻时好似龙之升腾,体现出身法灵活柔韧,吞吐自如的特色,才算是掌握了龙身的练法。形意拳动作简单,实战性强,劲力之锻炼,又以效仿熊的膀力为上。熊虽然是迟钝笨拙的动物,但力猛形威,尤其其膀力十分的大。取之于身内,透关健体,练静力,练沉身,气充丹田。人体上肢,肩膀为根节,通过松肩沉肘,节节贯通,劲整力合,实战时,劲力才能灵活运用,体现出价值。关于虎抱头,则是形意拳动作过渡时“两手相抱似猛虎离穴之意”。就是说要取老虎扑食之前,表现出来的雄威形态,虎伏丹田气足,目聚神光?,身藏其劲,爪藏其锋,以练精气。此说“抱”字也有以“豹”解释的意思,均是要体现威猛逼人的神气和劲力特点。不必硬抠字眼,只要仿其形,效其性即可。

综观形意拳之演化,十二形拳之要义,四象之取法,无不和仿生思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形意拳谱讲,“十二形实本天地万物化生之理,取世间禽兽之具有特能者,妙效其性能,摹效时久,自能精神入体”。由此分析研究可知,古老的体育仿生学思想,是形成形意拳健身性与技击性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基础。

三、形意拳演练形式以风水方位学为特征

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依据创编的形意拳套路,式简而意深,涵蕴相当的丰富,它不是单纯的拳脚套路,而是把本质上凶残斗狠的搏击之技淡化,表现于内含“用法”的套路演练之中。它拳势紧凑,动作明快有力,一出一入,一进一退,刚柔相济,内外相合,形神一致,大多单动作重复,好学而难精。从演练的套路形式分析,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它以华夏民族传统风水理论中的方位学为演练套路的基本特征。形意拳起势动作,面南向北,居右虚左:行功走趟,左右往返,循环不已;收势结束,有始有终,回归原地。充分表现出民族传统方位学的观点。

从起势动作看,形意拳的三体式,为基础套路的开始姿势。按照传统习惯练法,起势要站在场地的右侧,身体面南向北的方位,方可开始演练。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北方属水,性阴,南方属火,性阳。人体面向南,背向北,形成了向阳背阴之势。这一面南向北的起势姿势,又与古代“负阴抱阳”的哲学观点相吻合。老子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它讲的是宇宙万物都有

阴阳二气对立而统一的意义。当对立的阴阳两气交融时,就能达到“和”,形成统一。这一学说,对我国传统的风水观点方位学影响极大。如在建筑上,象征权势的官府,有“天下衙门朝南开”之说,老百姓的住房有面南为正、为上、为吉的称谓。这一传统思想自然而然地影响到武术界,形意拳当然也不例外。如果说,演练形意拳起势方位是受“负阴抱阳”和风水方位学的影响,那么,“居右虚左”则是受古代儒家“尊左卑右”封建礼教等级观念的影响。在我国传统的礼仪中,对宾客和长辈,要“虚左”以待,敬让于左方。长期以来“世皆以左为上”,因此形意拳起势,居右虚左,正好证明了形意拳家谦恭礼让,武德为上的道德风范。另外,古人也有以方位表示“吉凶祸福”的说法。如“君子居则贵左”“吉事上左,丧事上右”。征战打仗,也被视为是不吉利的事。因此,有“用兵者贵右”之说。如果以此联系起来分析,形意拳术套路演练,虽然不是用兵打仗,但其内涵也有技击攻防意义,也不能说与兵战全然无关,也还是有一定的渊源关系的。所以,形意拳演练套路,仍然遵循“吉礼左还,顺天以立本,武礼右还,顺地以利兵”的传统俗规,而从场地的右侧,开始起势动作。

从行功走趟(段)看,形意拳基础套路结构,都以双趟进行演练。每趟又以四步或六步的偶数为组合。单趟由右向左,双趟由左向右。根据个人体质,运动量可大可小,为增加功力,左右往返,循环不已。但形意拳演练,规矩甚严,阴阳分明,朴实无华,动作简单,天天如此,显得“刻板单调,枯燥无味”。如果细细琢磨品味,文化内涵极其丰富。一是根据阴阳五行学说中“阴阳转化,阴阳相济,阴阳消长”的观点,行功走趟不能一直不停地由右向左,即由西(阴)向东(阳),或由左向右,单向练习。如果长期以往,一味单方向练习,就会出现阴盛阳衰,或阴消阳长,破坏身体平衡。因此为求平衡,就必须正反方向,阴阳转换,左右往返,以求其“和”。二是从传统美学的角度看,形意拳也讲究左右对称,成双配对,均衡协调等美学原则。三是从宇宙观来说,“天下之理,终而复始”,“天下万物运行规律是周而复始的”。(《程氏易传・恒传》)形意拳练法上讲究,阴阳互易变化,实质上是一个圆或圆弧运动。因此,套路演练上周而复始,左右往返,是符合天体运动规律的。再者古老的宇宙观“天也无际,无始无终”;佛道的“空”、“圆”道理;春夏秋冬,四时节气的循环运行;乡民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劳作生活方式。这些自然法则,都显现着阴阳转换,周而复始的观点,都对形意拳套路形式,从思维模式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从套路结束的收势看,形意拳很讲究要成背阴向阳之势,负阴抱阳之象,与起势一样,必须回归原位。即从场地右侧起,再回到场地右侧原方位上。这一收势与起势的一致性,也恪守着一种传统的理念。《易经》云,“无往不复,天地际也”,老子云,“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天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都体现着有去必有归,复归其本源的哲学思想和宇宙间时空循环的传统意识。收势回归到原来的方位,正好说明受有始有终,无往而不复这一传统哲学思想的规范。另外,炎黄子孙,历代相传,都有依恋故土的心理,崇尚落叶归根的爱国主义美德。因此,善始善终,始终如一,寻根归宿的民族意识和伦理道德,自然而然地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意拳套路结束动作回归其原位,也正好反映了我们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回归心理。综观形意拳套路的起势、走趟、收势的形式结构特点,不难看出,传统的民族意识和风水方位学,已经形成了形意拳套路演练形式上比较明显的特征。

四、形意拳功法修炼以道功道术为要旨

由心意拳衍生而来的形意拳,虽然名称叫法有别,功架拳式有异,但拳理拳法同出一源。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受传统的古哲学思想影响,而且与宗教,特别是道教的思想、道功道术有着紧密的联系。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很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追求长生不死。从而,也发展了一系列道功道术。其中道家的摄生术,内丹术对形意拳的功法修炼,影响尤为深远。所以,我们学习形意拳不能不研究道家的功法,我们研究形意拳传统文化内涵,不能不探讨道教及其道家思想、练功方法对形意拳产生的作用。先师云,“精拳者必精于道”。鲁迅先生也曾说过:“中国根柢全在道教”。道家思想对形意拳的影响不仅全面深刻,而且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在形(心)意拳的发展史上,据有关文字资料记载,其鼻祖及主要承传人都与道教有关。如被誉为形意拳鼻祖的圣贤忠义之±岳飞,就一直被道教所奉祀。中兴形意拳的一代宗师姬龙峰,据传,在道教圣地终南山玉柱峰下修炼,得岳武穆王拳经,创终南形意。祁县戴(隆邦)氏心意拳的先祖戴伯苗,也曾在武当山学习道家内功。山西形意拳名家布学宽先生曾事师于大同云霄观主持任圆亮,习道家龙门派性命双修功法。从河南、河北、山西三大流派中流传的主要拳谱看,一是《守洞尘技》,本身就是道教《七部尘技》中的一支。二是《形意古拳谱》全书始终贯穿着道家思想及其道功练法术语。三是在此基础上,各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也莫不对道教经典颇有研究,而且结合自己的练功体会,定向发挥,深化理论,形成了形意拳比较完善系统的拳理拳法和练功方法。民国年间,一大批形意拳专著问世,把传统的古哲学思想与形意拳融为一体,并以道家思想来解释形意拳之理性。《拳意述真》一书就颇具代表性。

形意拳的拳与道相合的思想,使道家的内丹功法成为形意拳的主要修炼功法,并逐渐加以发挥发展。形意拳强调“心意”的作用,逐渐形成了形意理论的突出特点。“全凭心意练功夫”就是对形意拳本质特征的概括。“心意”一词来自佛学典籍《俱舍论》“心意识体一”。道家受《内经》等古代传统形神统一观的影响,也特别重视行气、导引、意守、抱一、存想、内视、调息等意念作用,进而形成内丹功法。宋朝道教养生家陈抟形成了内丹理论,并绘《太极图》加以说明。祁县戴家拳创立丹田桩功(蹲猴势),全名宇宙乾坤六合势,形如母胎婴儿有三屈而折之势,融入了古代宇宙观和道家丹田术。形意拳与戴氏心意拳,虽练法有别,但丹田功仍是形意拳之精髓。《形意古拳谱》说的好,“静养灵根气养神,养道养功见天真,丹田养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与人”,揭示了丹田功的可贵及其实质意义。其中“灵根”一词出自道教《太玄经》,“丹田”一词也来源于道家。丹,道家谓之金丹,有永刚不坏之性,有园陀无亏之义,被誉为先天虚灵性体。田,谓之炉鼎,金丹由此烧炼而成。所以丹田为生命之源,也是人体的动能之源。丹田功法,在形意拳来讲,并非炼什么全丹,而是练气、练劲。形意拳之所以内劲气足,也正是由于丹田中的气不断地聚藏与发放的结果。实际上,丹田功即是练气的功夫。拳经云,“人身以气为本,以心为根,以息为元,以肾为蒂,终离不开呼吸二字”。形意

拳从实践到理论都很注重“气”,气在技击、养生、修心、哲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形意拳的精微所在。气又分为三种,一是无极之气,道家写为“”;二是五谷之气,通常写为“”;三是呼吸之气,我们指空气,大气。形意拳内功修炼,则是由呼吸之气回到无极之,要返朴归真,回归自然。不难看出明显地带有道家思想及内丹术的特点。“阴阳反复丹自结”,形意拳内功“由无极而入静,由瀣无一气而渐生,由太极而充盈,由两仪而循行,由三才而贯通,由拳术而运用”,其过程是练意、调神,使人体气机变得协调。由于丹田的重要作用,而形成形意拳内功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功法――丹田功法。其练法有小周天功法和大周天循环法。围绕丹田,拳家们各有侧重地发展而演变成不同形式的练功方法。山西、河北、河南三大流派的丹田功,练法形式虽不尽相同,但都讲究“气盛劲足,丹田劲变”,“发放劲力,气自丹田吐”,“内劲发于周身,丹田一动无不动”等来自丹田的各种劲力。可见,形意拳十分重视丹田功法、气劲学说。

在形意拳的功法修炼上,所讲的三层道理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之以变化人之气质,复其本然之真也”,也是渊源于道家“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还无”四步功法中的三步练法。在第一层功夫,炼精化气的过程中,把道家功夫的“炼己、调药、产药、采药、封炉、炼药”等六步修炼法,经过体悟、改造,移植到形意拳中,形成小周天功法,打通任督二脉,真气循环运行,并将口中津液意送丹田,道家谓之“玉液还丹”。此步功夫是筑基的功夫,全在下丹田修炼。在此基础上,进行炼气化神,以大周天循环法连通奇经八脉,十二经络。待以上两层功夫打下一定的基础,全身气血贯通,随心所欲,才算是具有了比较高的气功修为。因此,形意拳也称内功拳。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形意拳的主要承传人与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形意拳功法修炼以道功道术为要旨,为根本法则,是和得益于道家的摄生内丹术分不开的。总之,我们练拳这所以要悟道,是由于道具有虚静、柔弱、朴素、自然、无为等基本的思想特征,而这些富有哲理的思想特点,对于提高练拳的层次,达到练拳的高境界,又颇具宝贵的指导意义。

五、形意拳伦理道德以孔孟仁学为准则

在“礼仪之邦”――华夏民族的文化沃土中萌生发展的中华武术,无论哪门哪派,都十分重视道德伦理精神。传统的伦理理论,是一门关于调整和规范人们行为道德的学问。两千多年来,一代一代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影响。形意拳作为关系人体生理和精神的修炼拳道,自然会受到更大的影响。形意拳把武德和拳艺均视为一种追求高品位的修养。而其行为和修炼的道德判断、价值取向的伦理思想,便是首居中华民族正统地位的儒家孔孟仁学。孔孟仁学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形意拳门道德行为的准则。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修己治人”。孔子认为治国的前提是严以律己,重视礼义仁德。做人要光明磊落。孔子的忠实信徒孟子也告诉人们为人处事一定要仁义。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仁路也”。关于“仁”的内容,在《论语》中解释为“仁爱、宽容、谦恭”。“子路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由孔孟提出的这种仁德思想,成为人们涵养道德、处理人际关系的应持态度。同时,孔子还十分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并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思想。这些基本思想也都成为形意拳门尚武崇德的主要精神。为更好地了解形意拳伦理道德精神,以下我们从形意拳之拳谱内容、授徒规矩、技击思想、侠义行为、涵养品德等几个方面,简单分析孔孟之道对形意拳的影响。

从《形意古拳谱》看,全书贯穿了传统伦理、孔孟仁学思想。《形意古拳谱》实际上是后人翻版的《岳武穆王心意拳谱》,是清朝乾隆年间及其后来流传的一种心意拳谱。多少年来,广为传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书的开头有六个前提,每段都用较通俗的语言讲述孔孟仁学思想。如“其君子怀仁而慕义”,“做人崇忠厚之心”,“常存仁义之心,能消除万事之凶”,“世道人道之维持,何赖平?赖乎礼而已”,这些都是孔孟仁学的精粹。书中,由无名氏所作的《六合拳・序》不仅明确指出“天下之治道有二,曰德曰威。天下之学术有二,曰文曰武”,把德明显地置于首位。而且,对形意拳之鼻祖岳飞的伦理精神“气节、刚毅、礼贤、忠孝、智勇”大加赞扬,使学拳之人生敬仰崇拜之心,树为学习之楷模。同时,对岳飞运用《孙子兵法》的仁德思想也作了肯定。“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浚尝问用兵于王(岳飞)。王曰,仁、信、智、勇、严缺一不可”。从书中的拳学主张、拳理拳法看,也作了符合阴阳、五行、六合等变化观念的解释。而且,明确提出,“所谓真传者,名虽曰武,其实贵和,和者,智与勇,顺成自然之谓也”。这一传统的伦理思想,中庸之道,渗透于形意拳的各个方面,起着明显的指导作用和积极影响。

形意拳门收徒传艺,择人甚严,以德为先。崇尚武德是形意拳门的优良传统。形意拳谱明确指出,“此艺三教三不教。何为三不教:贼盗者不教;愚鲁者不教;无义者不教。何为三教孝悌忠信者可教;有刚有柔者可教;机谋灵通者可教”。形意拳门授徒传艺提出的“三教三不教”的门规,是符合孔孟之道伦理精神的。这就是说,作为一个形意拳师一定要坚持武德第一,武艺第二的原则。把人的道德品质视为习武之先决条件。形意拳家布学宽先生常说:“艺好不如性好”。并常告诫弟子,要遵循先师古训,不可轻易传人。《形意古拳谱》曰,“六合自古无双传,多少玄妙在其间,假若妄传无义人,招灾惹祸损寿年”。“武艺虽真窍不真,费尽心机枉劳神,祖师留下真妙诀,知老传授要择人”。根据择人而教、择德而教的思想,形意门授徒传艺,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宁可不传也不轻传。所谓合适的人,那就是人品端正、符合传统伦理思想的仁义之人。涵养品德,陶冶性情是形意拳修炼的一大乐趣。形意拳具有形意合一,内外兼修,练意调神的特点。其养气、练气、练意、练神,尤其注重修心养性、内在情感的培养和品性道德的内涵。拳师们一生修炼心意,不仅在功夫和拳技上,功力增加、技艺提高,同时,对养成有恒的习惯,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等品质也是一种自我磨炼。这种操守内外一致,涵养道德的行为方式,练习日久,自然会使人身心协调,变化气质,消除浮躁气息,养成刚柔相济的立身精神,获得正确的人生观。我们强调形意拳气在心性修养中的作用,就是说养生要养气,养气需修心,修心应修德。以思想作为修炼的基础。“立人之道,日仁与义”。自然地使练习者的内在意识和动作结合在一起,去体悟人生、涵养道德,进而接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熏陶,给人带来新的情趣和愉悦的享受,从中更好地理解形意拳的内涵。因此,习武健身,修身养性,以德自律,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是练形意拳的主要价值取向,也是“天

人合一”观在形意拳修炼方法上的体现。

形意拳“防御为能,顾打结合”的技击特色,体现了孔孟仁学思想。形意拳虽有技击性强的特点,但与人相较,决不可随意出手伤人。拳经云:“万事归于善”。孔孟之道的仁义礼智信,“仁”作为道德体系中五德之首,运用于形意拳技击思想中,则是以宽厚精神,坦荡胸怀,以及谦恭、审慎的态度对待,即使对不正派的人也要做到仁至义尽。布学宽先生的论述“意拳之拳法,主张先守后攻。既能安全自己,又能克制对方,……在技击中以武德为重。在自卫的原则下胜敌。故往往不是先发制人,而是后发制人”。“战斗即要伤人,非在万不得已时不要轻用。故两国相交,尽力言和,如敌人无理取闹,我则奋起还击,消灭之,最终目的仍是和平。即以斗争求和平之意。拳法亦同此理。事关武德甚重,学者必须注重”。因此,山西太谷形意门老拳师在切磋拳艺时,都十分注意应有的胸怀,谦恭的态度以及互相尊重的友爱精神。另外,关于车毅斋大师与日人较剑术时曾有这样的记载,“日人奋然临,毅斋慢然应。倭败色沮”。一个“慢然应”,体现了形意拳家武德为先,先礼后兵,从容应战的技击特色。把争取胜利的个性特征,纳入了“以礼而行”的范畴。

儒家的仁爱思想体现在武林中则表现为英雄侠义行为。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曰,“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要“舍生取义”。这一“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美德是做“仁人”的准则。也是形意拳门倡导的行为标准。不少形意门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见义勇为,为民除害。并且,时时处处以仁爱思想助人为乐,行善积德,受到人们的称赞。圣人孔孟提倡“大勇”,反对“小勇”,强调武勇以国家大局为重,而不要在小事上做出争勇斗狠之举。形意拳历代掌门大师都立意倡导义气之风,重视伦理,讲义气,讲信义,忠厚诚实,互相友爱,主张德智义勇以民族观念为重。这与孔孟仁德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如形意拳大师车毅斋、韩慕侠等,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奋然打擂,战胜外国武士,为国扬威,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受到人们的敬重。

另外,在师徒关系方面,更显现出孔孟的伦理道德思想。形意拳门一向推崇和信奉“尊师重道”的高尚品德,强调“一处投师,百处学艺”。“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父是绝对权威,弟子要谨从师教”。以及“师承传递,以字论辈”等等说教,无疑都是伦理观念对形意拳界的深刻影响。

六、形意拳健身养生以“天人合一”为境界

形意拳是一种独具华夏民族特色的养生之道,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它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依据,结合医学理论,解说人身体内组织结构,生理功能,互相关系,并以阴阳变化互易之理,创编出以锻炼人体五脏为主的五行拳,仿动物特点之长,创编出十二形拳,以灵活肢体,疏通十二经络,对调节人体平衡,强化气血运行,起着整体的滋补和康复治疗作用,其修炼的理想效果,则是“天人合一”之境界。所谓“天人合一”,即是天人一致,天人相通。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表明天即道,道即自然。《慧命经》曰,“盖道之精微,莫如性命。性命之修炼莫如归一”。庄子更认为,“天人本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所以,事间一切人和事都应顺其自然,合乎其道。这一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对形意拳修心养性理论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

《拳经》云,“天为一大天,人为一小天”,“固灵根而动心者,武艺也;养灵根而静心者,修道也。所以,形意拳术与丹道合为一者也”。孙禄堂先生在《意拳述真》一书中指出,“天地之间,万物之理,皆道之流行分散耳。人为一小天地,亦天地间之一物也。故我身中之阴阳,即天地之阴阳。万物之理,亦即我身中之理也”。形意拳讲人与自然和谐的“天人合一”思想,是说人作为一个小宇宙,也必须遵循宇宙法则。让人体本性和宇宙达到共振,与自然相融,以求得身心和谐,天人合一,回归自然。形意拳修心养性之理,其渊源就是祖国传统文化所讲的“中庸之道”。车毅斋先生云“形意拳之道,合于中庸之道也。其道中正广大,至易至简,不偏不倚,和而不流,包罗万象”。这与天人合一观是一致的。它的精华是“和”,即和谐之意。其内涵是阴阳平衡。因此,“和谐”成为我们现实生活和练拳活动中,所追求的目标和境界。形意拳以道为准则,性命双修。“内包其真,外包其德,真德含容其体”。主张凝练生命的深度,提高精神境界的层次,力图通过修道积德,练意调神,涵养品性,内外合一,以追求完善人体生命的价值及其完美。此拳重内、重气、重合、重神。讲究“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这种“合”,既是动作协调一致、和谐平衡的技术要求,也是内在的心意思维与外在的形象动作相合一的表现。形意拳的站桩练法,无论浑元桩,还是三体势,都要求“合”,意守丹田,独立守神,以意领气,以气运身。把自己置身于天地之间,采宇宙之信息能量,夺天地日月之精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把人体生物场和宇宙磁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人体小宇宙和天地大宇宙的能量信息沟通,相互作用,相互统一,从而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

形意拳修炼,讲究人体自身之平衡。根据“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思想,“若偏阴偏阳皆谓之病。夫人之一生,饮食不调,气血不和,精神之不振,皆阴阳不和之故也”。(孙禄堂《意拳述真・自序》)所以,人体失去平衡,就会危及身心健康。形意拳锻炼的实践证明,阴阳的结合,五行的调合,对人体的疾病和治疗都有重要意义。以五行拳之术,练五行之体。以形意拳五行生克制化之理,来加强提高内五脏之间互相资生,互相制约的生理功能。从相生关系看,脾(土)主运化,化生水谷之精微以强肺(金);肺气清降而助肾(水);以肾水之精而养肝(木);以肝藏血而济心(火);以心之热而温脾(土)。其五脏之功能循环不已,和而互生。从相克关系看,肺气清降,抑制肝阳上亢;肝顺达又可疏泄脾郁:脾运化可限制肾水滥;肾滋润可防心火烈;心阳热,可制约肺清太过。五脏相克之理,可互相限制太过、太偏。这样,体内相辅相成,水火济济,阴阳自然得以平衡。形意拳修炼的过程,也是平衡与不平衡两者关系的相互转化过程。体弱多病者,通过锻炼,恢复健康,达到平衡,是低级水平的平衡。继续锻炼,又打破平衡,获得新的平衡,乃是中等水平的平衡。坚持不懈,精益求精,最后达到内外调和,身体强健,精力充沛,益寿延年,才是高层次的平衡。这种循序渐进,渐次提高的形意锻炼方法,是符合医学和生理学理论的。这是因为在练习形意拳的时候,通过活动筋骨肌肉,使用劲力,气血畅通,使身上各种细胞受到破坏。而后,在生长产生新的细胞,以适应新的需要。所以,各种新旧细胞的更新换代,自然会使体力增加,功夫长进,身体逐步强健。我们应该懂得,练

形意拳换力换劲,劲力生长的道理,寓刚柔相济之法,以提高人体的平衡层次。

形意拳还强调,在努力锻炼人体生理平衡的同时,又要重视修炼心理的平衡。《吕祖入道集》一书指出,“欲明修大道,欲诚其意,先正其心”。要以诚实、仁爱、宽容、理解之心,面对一切人与事。力求道德的完善,“养性得天和”。“君子之心终日坦荡,安之若素,日久,自然产生浩然之气也”。这种重视精神和心理的养生作用,也是形意拳内外兼修,优化自我,完善自我,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如果,为人处事谦和礼让,守仁,守义,能与人为善,互帮互爱,就能创造出良好的环境信息场,特别有利于功力的提高,行为符合于大道,就会身心平衡,统一和谐,德高功亦高。“拳术中亦重中和,亦重仁义”。就充分说明了形意拳既求生理平衡,又求心理平衡。心性修养和道德修养是分不开的,是必修的。它是伦理观念和平衡和谐思想在形意拳中的反映。另外,“天人合一观”还十分重视养气。“气为生命之源”,它是传统养生学的精要。古人云,“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生,散则死”。“长生之要,以养气为根”。从人体的生命气数看,人一生中又大体分为五个阶段,即母胎期为胎气,婴童期为盈期,青年期为盛气,中年期为中气,老年期为负气。意拳修炼,就是要改变人体气数,努力使负气转中气,中气转盛气,逐渐回归胎气,变化人之气质,复其本然之真。形意拳用意练拳,行拳练气,静养与动养相结合,其内涵是练意调神。把练拳健身与修心养气,修性养心与涵养道德融为一体,由德术双修,来培养人们的浩然正气,以实现人的身体与精神,即生理与心理的健康发展。

第2篇:传统文化背景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字理;小学语文;教学

汉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汉字的独特之处在于汉字具有表意功能,汉字中的会意字和象形字形象生动地把汉字要表达的意思通过文字符号表现出来。从汉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上千年前祖先生活的情景,了解他们的生活观念和思想,祖国的传统文化在汉字的世代相传中得到传承与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把字理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让小学生在字理认知的过程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字理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的意义

字理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有重要意义,字理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有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字理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化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生字学习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小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生字量,才能实现小学语文工具性的学科性质,学生具备大量的生字词之后,才能依靠文字获取更多的知识,把文字当作一种学习的工具。小学生要掌握的生字量很大。每课的课后都有一定的生字要学习,加上识字的学习内容,小学生每个学期的学了期末前的一小段时间外都在识字中度过。假如教师不注重识字的趣味性,采用单一化的教学方法教学生字,学生会觉得识字教学枯燥乏味,进而对识字教学产生厌烦情绪。字理识字让学生走进汉字,了解汉字根源,感受汉字中传递的浓厚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进行。

(二)字理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字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避免了学生生字词的死记硬背,通过追根溯源性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了解汉字的造字原理。字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对生字词进行理解性记忆。生字的学习充满趣味性,学生的思维在生字词的学习过程中得到锻炼和发展,有利于学生智力的提高。字理识字避免学生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学生的各种能力均得到锻炼发展,最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字理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的教学策略

(一)象形字字理教学

象形字在汉字中占有很大比例,在象形字的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是教会学生借助汉语拼音会读生字、会写生字,而是应该把象形字的教学和象形字的“形”结合起来。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象形字一般较为简单,往往被安排在小学低年级中,教师结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对小学生进行生字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生字所代表的事物结合起来。小学低年级是识字的初始阶段,注重象形字的字理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有利于学生语文兴趣学习的培养。如:“火”“山”“水”“日”“月”等象形字,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把字形和这些字代表的事物联系起来,把生字想象成该事物,把每个汉字都想象成一幅生动的画面。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总之,象形字理教学是一种能调动起小学的形象思维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效结合的教学手段。

(二)会意字字理教学

假如说象形字把事物的形象通过文字符号展示给学生,那么会意字则把生字描绘的场面展示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会意字的字理进行教学。如:“上”“下”这两个字对于初学汉字的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区别起来显得较为困难,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这两个字的字理进行教学,学生才能有效理解。针对小学生总是对上和下这两个形近字难以区分的状况,假如把这两个会意字的甲骨文字进行教学,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上是月牙上有一小横,下是月牙朝下,下面有一小横;再联系具体的上字和下字,上的一小横在上,下的一小横在下。这样和会意字的古文字结合起来教学学生就能够有效地掌握相关的汉字。像休息的“休”字,就是一个人靠着大树。一个字就是一个场面,把生字和它表示的场面结合起来教学,学生更能理解和掌握。

(三)偏旁的表意功能

汉字中的一部分字是由一定的声旁和形旁组成,声旁表声,形旁表形。汉字的偏旁往往有固定的意思。生字要表示的意思往往和生字的偏旁有关系。在教学生字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把生字的偏旁作为分类教给学生,当学生遇到相关的生字时,能够触类旁通,达到有效掌握生字的目的。如和火有关的偏旁有“火”、

“”,当明白这些偏旁的意思,学生就能够理解带有这些偏旁的字,像“炮”“煮”等,当学生掌握了着两个偏旁和火字有关,就能理解带着这两个偏旁的生字的意思。像这样的偏旁还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把生字偏旁的表意功能进行归类教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对生字有效掌握。

汉字根据不同的造字原理分成不同的类别,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联系汉字的造字原理进行教学,把汉字想象成一幅幅图画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自理教学中对汉字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在汉字的学习中不仅学会汉字,更是亲身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参考文献:

第3篇:传统文化背景范文

关键词: 全球化;中国传统文化;境遇;创新发展

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全球化的过程方兴未艾。21世纪是全球世纪,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兴起,将在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一切方面形成一场席卷全球的世界风暴。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超国家的、超国界的、全球性的力量在行动,全球性的问题在蔓延:环境污染的全球化,人炸以及由之而来的移民问题的全球化,核武器以及其他大规模毁灭武器扩散所造成的对全人类的威胁,恶性传染病、买卖与犯罪活动的全球化,甚至垃圾处理都成了全球性的问题。同时,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如资源、粮食、贫困等问题都带有了全球意味,然而,在众多的问题中,文化似乎始终牵动着人们最敏感的神经,因为文化是各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人们永远的情结。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昭示着以往那种各民族文化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的终结。

一、全球化加速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当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人们公认的历史现象与过程,但是,对于经济全球化是否会带来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却成了迄今为止最具争议的概念之一。人们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相关的学术著作更是数不胜数,时至今日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实际上,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曾经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过程。不是人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 因此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伴随社会存在的变迁,迟早会发生社会意识的相应变动。所以,只要我们承认经济生活中全球化的存在,我们就无法否认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可以说文化全球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全球化一样,都是全球化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文化全球化并不就是全球性民族文化的趋同,而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全球大规模的交流与互动。这种文化的交融,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融化到另一个民族的文化之中,导致这个或那个民族文化的消失,或使本民族的文化受到削弱;相反却是在这种交融中,使本民族的文化因汲取外来文化的有益内容而更加健壮,更加生气勃勃。文化的全球化,使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文化不断地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将本民族文化区域的资源转变为人类共同享有的资源,加快了不同文化在全球层面上的交流与互动。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并不意味着世界必然趋向西化,外来文化的势头再猛,冲击再大,都不可能湮灭本民族的文化,相反,本民族的文化反倒有可能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交流中得以汲取新的养分,实现新的辉煌。

二、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要经历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最终还要实现文化的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过程是世界性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和实践认同的发展趋势,它必然会对世界上所有的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构成破坏和冲击,这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而对于非西方世界的文化而言则意味着要付出更大的牺牲,所以,全球性文化的交流与整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挑战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文化的全球化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带来了一种机遇。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演进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高水平的文化形态,它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从历史上看,每当一种文化进入中国,大都逐步走向中国化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比如佛教东渐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佛教源自于印度,却在中国得到保存、发展与弘扬,而且,经过几百年的改造与吸收,佛教有一部分变成中国式的宗教(如禅宗),另一部分则被吸纳于宋明理学之中。再如,世界历史上的许多文化都因异族入侵而中断、消亡过,如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族的入侵而中断上千年,等等,而中国文化却反复把以武力入驻中原的北方民族纳入到中国文化发展的轨道中来。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包容性更有利于其充分利用全球化这一契机,积极主动地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取长补短,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同样,从作为中国文化的主导思想儒家文化来说,儒家文化在历史上也多次遇到过如何对待异质文化的问题,但它遵从的总的思路是“道并行而不悖” ,主张文化的多元性,因此,在历史上中国文化并非华夏文化的一元格局,亦非儒家思想的一家独行,而是华夏文化与周边少数民族文化“多元一体”、儒、释、道“三教并存”。儒家从观察社会现实出发,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需要是分层次和多侧面的,并非一种文化所能满足,所以,不同的多元文化各有其位置和作用。由此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格局是儒学为主,而又多元互补,即使儒学内部也有各种派别的争论。儒家思想具有的这种文化多元并存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正是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性的文化交流、借鉴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全球化是我们发展民族文化的大舞台,我们不必担忧全球化会使我们的民族文化丧失民族性,也不必为文化的民族性缺失而忧虑,我们有机会也有条件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之中,从而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

三、积极进行文化整合,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文化全球化从根本的意义上说,应该是在尊重和保持文化个性基础上对人类文化共性的发扬和推广,是在保持差异性前提下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是文化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双向互动。世界上每个成熟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有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这种特有的文化已经成为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如何在保持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接纳现代性,吸收全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形成一种既适应现代又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新文化,是我们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亟待解决之难题。

“一个民族要认识自己,就要走出自己的墙,从外面看。一个民族要认识别个民族,就要走进别人的墙,从里面看。其实,认识自己和认识别人是同时的。”[2]文化的民族性并不是封闭的、保守的,而是开放的、发展的动态概念,它在自己的历史行程中总要吸纳外民族文化的精髓,溶于自己的血肉之中。中华文化的走向远不只是一个继承并发扬传统的问题,中国的传统文化,本身是建筑在传统的农耕社会基础之上的,近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中国经济和从前的经济结构以及经济模式都有了很大的不同,中国民众也正一步步迈向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中去。眼下,进入公众视野的文化产品和文化门类众多,能够冲击人的感官并且改变人的观念的东西也很多。网络、传统媒体甚至公共场所都可以对人的行为和观念产生影响。在这种前提下,仍然要求今天的人们去完全按照昨天的行为方式来生活,是不明智的,也是不现实的。正像安东尼•吉登斯认为的:“全球化并不是我们今天生活的附属物,它是我们生活环境的转变,它是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3]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唯有积极地进行文化整合,舍去消极的不合理的因素,让健康的、符合今天民众行为习惯和理念的因素积极加入进来,中国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得到继承和发扬,“保卫传统文化”的呼声也才能平息下来。

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相比,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和软环境,文化行为和文化生态的大规模变化在短时期内是不会产生巨变的,但是长远的看,唯其不容易彻底改变,其改变之后的惯性才会更深远。韩国的“江汉奇迹”,向所有人展示了儒家文化在现代化浪潮冲击下的另一种结果。韩国的经验告诉我们,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并不矛盾,把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因素与现代化变革中的需求结合起来,应是一个民族实现现代化的最好选择。文化走向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演进以至变革的过程,永无止境,中国文化和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经验都说明,异质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是文化更新发展的重要契机,文化封闭则只能导致僵化、停滞和落后

总之,文化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中的一种客观趋势,文化全球化不等同于“文化殖民化”或“文化霸权主义”。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无论任何民族只有积极地融入全球化文化,才能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创造出自己民族文化的新特色,才能同世界各民族文化一起共同构建全球文化新体系。

作者单位:新乡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82.

第4篇:传统文化背景范文

关键词:中国文化;国际化;人的主体地位;多模式多媒体传播;企业;市场化

中外文化交流历史悠久,中国自古就在有意识的传播中华文化,通过朝贡贸易、使节往来、留学生交流等方式,以使“远者来归”。在先秦乃至唐宋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呈现明显的单向性辐射传播特点,即我中原文化凭借其先进性对东亚邻国施以影响,以致后期出现了包括朝鲜日本越南以及东南亚广大地区的中华文化圈,可称之为历史悠久,灿烂辉煌。有数据显示,超过40%的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这充分说明中国文化的巨大魅力。随着国际化时代的到来,一个国家的实力已不仅体现在经济上,文化因素将在21世纪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最终成为与经济并驾齐驱的掌控国际化潮流的两架马车。

由于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差异、政治制度等诸多因素影响,中华文化在西方主流媒体传播中,一直处于负面的国际舆论环境下。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对外传播中面临着缺乏系统的对外文化传播战略、缺乏对中西方文化结合点的准确定位、文化帝国主义长期威胁、缺少强大硬实力支撑以及网络传播媒体飞速发展等挑战。随着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地位的不断攀升,建立与之匹配的信息传播系统和话语体系,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发出属于中国自己的声音已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要诠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加深外国受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做到让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受众,想我所想,做我所做,这不仅仅是语言翻译,更是文化的翻译。也即,中国故事国际化表达。具体途径有五:

一、依托优秀文化作品

传统文化尤其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历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的阐发与完善,逐渐积淀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深深地融于全球华人的精神血脉之中。如强调个人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道义担当;崇尚“和合”的世界观、人生观、宇宙观等。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角度来看,利用文学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远远超过单纯的语言教育。20世纪以来,美国文学在英语世界异军突起并迅速进入世界文学主流,大批欧洲理论家和思想家经美国这个世界学术中心的中介迅速成为学术明星,其理论随之也被英美高校的文学学科接纳,成为各个相关文学研究领域内被频繁引用和讨论的经典,正是其突出体现。

利用中国古典书籍的现代版本、电影、动漫等文学方式进行文化深层次的挖掘、传播与达到实际效果,这尤其在传播中外文化向冲突的部分作用明显。如龙,“dragon”,在西方语境里,是一种凶猛可怕的动物,是人们设法要诛除的对象,而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龙是一种吉祥威严的动物。对“龙”这一形象,外国人与中国人之所以会有不同的认识,不仅在于文化结构、认知结构、历史积淀等的不同,也在于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我们要改变中国龙在外国人心里凶恶的形象,可以通过广告、电影、文学故事等方式,形象地表达出中国人民与生俱来的追求美好、祥和理念与民族文化底蕴,来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始终不渝地坚守和孜孜不倦地追求爱好和平、谋求和谐、颂扬美好、向往幸福的理想境界。

二、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培养文化传播自觉性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对话已是大势所趋,推进汉语教育在世界的普及,是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发扬的有力保障。汉语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为汉语的传播提供了充足养料,现代、文明、和谐的中国又为汉语的传播不断增添新鲜的养分。2004年开始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和国际化的重要举措。孔子学院的兴起是中国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有效途径,作为国际汉语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孔子学院不遗余力地介绍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将中国哲学、教育学、伦理学传输到世界各地,有力地促进了世界多元文明的交流。人是文化传播主体。中国文化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文化传播者应具有人类文化意识,作为一名国际汉语教育教师,我们在作为传播者的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在文化传播的同时,应以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品质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扮演好“使者”和“模特”双重角色,建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运用多模态、多媒体方式传播中国文化,使包括广大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都能够共享中国文化宝藏。

三、亮出中国名片

都说中国文化在海外有“五张脸” ―― 针灸、戏剧、功夫、孔子、酒。说明众多外国友人在说起中国时,总会联想到这些“脸”,它们成为区分中国文化与他国文化的标志,要让国家综合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必须在拥有丰厚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增强文化软实力,扩张中国名片影响力,以此抢占发展的制高点。把文化的内涵融入到文化节、读书日及其他文化活动当中,不仅利于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而且还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以“古老的中国”、“多彩的中国”为主题,盛大的中国文化年在法国各地举办;“中印友好年”、“中国意大利年”、“感知中国行”文化宣传活动也相继启动,这些中国名片的频频亮相,推动活动运用创新的商业模式铸造出中华文化品牌,展示中国文化方方面面,让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使国外社会各阶层都能了解感受并喜爱中国文化,进而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

四、与企业“走出去”相结合

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在国际化舞台上演绎精彩,与此同时,企业本身也可以成为文化“走出去”的载体。从管理学角度看,企业文化一定是本民族文化的体现,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也是在传播中国文化。海尔集团在青岛举办的企业宣传,开展以文化为独立单元的企业形象推介活动,以折射中国企业塑造的不断创新和努力奋进的企业形象和极富东方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表明,成功的中国企业文化不仅有助于跨国企业海外管理,更将有助于中国国家形象的成功塑造。

五、寻求与西方文化共性

世界是多元的,文化是多样的,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让西方国家公众看到一个和他们一样追求现代文明、开放而自信的中国,无疑是一个传播中华文化绝佳的切入点。如,中国的传统孝文化已经渗透并流动于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董永是中国古代有名的“二十四孝”之一,其卖身葬父的事迹感天动地,传为佳话。但是,西方的孝文化却远没有这么丰富,不仅没有什么地方以“孝”闻名,也没有哪个地方因“孝”而引以为荣,更没有“二十四孝”这样闻名的人物。中国的孝文化有双重意义,即家庭意义和社会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服从父母被视为孝顺的一种体现;西方的孝文化也没有多少社会意义,而其家庭意义仅表现为对父母的尊敬。这种尊敬也并没有导致对父母的无条件服从,而是更多地强调独立,强调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平等。在中国,几千年来,赡养的义务主要由子女完成;而在西方,不强调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父母年迈后,赡养的义务主要靠国家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来完成。因此中国的孝文化包含赡养的义务,而西方孝文化中并不包含赡养的义务。在中国,赡养的义务如同自然界中的“反哺”,而在西方,赡养的义务,则如同接力棒,由子女或父母本人将自己转交给社会。这种父母与子女之间互相付出的差异,也部分地解释了中西方在财产继承方面的不同。随着国际化以及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在中国,养儿防老、家庭养老的观念正逐步发生改变,丁克家庭的数目也在增加,而西方友人则越来越能理解我们孝文化所延伸出来的“家国天下④”观念,即孝文化也体现在对祖国的热爱与国家荣誉的维护上。同时,在跨文化交际日趋频繁的今天,这种相互影响的趋势还将继续,我们的孝文化传播应致力于建设一种吸收中西方文化精髓的推崇张扬个性自由和平等的人格,追求平等积极进取的新的孝文化。

六、小结

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实力的日益增长和强大,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原动力,为文化传播营造了良好的气候。在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当市场与创意结合在一起时,人类的想象力就被无限激发,而资本的力量又会助推最具价值的创意成为文化商品,最终获得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这种现代化的文化发展理念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孕育出来,反过来又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通过各种文化形式传播出去,加剧了中外文化合作交流与碰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将中国之最初定义,即:“中国者,聪明睿智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了,远方之所观赴也”做一个聪明的注解,也向世界讲述一个生动的现代中国故事。

参考文献:

[1]张燕婴,《论语.子路》,13.16,中华书局,2006。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传统文化概论》,133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0。

第5篇:传统文化背景范文

――Begin with the construction in ancient times

[摘要] 本文从不同文化领域的人对 “维持记忆”“建造”的不同方式及其文化原因说起,进而分析了这些不同导致他们对“古建筑保护”的理解及保护措施不同。基于这些不同,引发了他们对于现代城市和建筑认识上的差异。最后提出,设计师在建造时就应该考虑保存的可能性。

[Abstract] This article begins with the understanding of "memory" "construction" and how it differs in diverse culture fields, which leeds to the differences in not only protecting the ancient buildings but also creating new buildings. In the end, the author brings up the opinion that possible protection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during design work.

[关键字]建造;维持记忆;古建筑保护;构件保存;精神保存;文化差异

[Keywords] Construction, Memory, Protection of ancient buildings, components and spirit, Culture differences

中图分类号: K928.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约翰•罗斯金提出,“有两种事物可以帮助人们记忆,那就是诗歌和建筑。其中建筑对记忆的帮助更大,因为它是用双手建成的、用眼睛看到的事物,比诗歌更有体验性。”[1]然而,文化差异导致了他们对于维持这段记忆的媒介不同,建造的方式也大相径庭,进而导致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古建筑保护”的态度不同,延伸到对于当代建筑和城市的发展态度不同。所以,“古建筑保护”的差异可能从“古建筑”建起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

2 西方、日本、中国对 “维持记忆”“建造”的不同方式及其文化原因

2.1 西方依靠物质维持记忆

众所周知,西方对于物质、写实非常看重,这点从绘画、雕塑也可以看出。

在古代建造时,也多使用石材,例如帕提农神庙、万神庙、古罗马斗兽场等等,靠物质的遗存保持记忆,自然希望它们不仅耐久,而且能够永久。

2.2 日本不靠建筑来维持记忆,不在意重建

日本自然灾害严重,经常重建,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建造时就做好了被毁坏的准备,丝毫不畏惧重建,甚至对于重建还有一些期盼。这给新科技和时尚带来了可能性,也是日本成为科技和时尚前沿的重要因素。

正因为此,日本的建筑也多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较为多变。

2.3 中国重视精神留存而非物质

中国文化向来在意精神留存,从国画中和诗歌中就可以看出,艺术更多是作为精神的传达而非物质遗存和写实,古物的收集更是从唐代安禄山才开始[2]。这就产生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我们的历史相对长,但古物研究和收藏的历史却相对短。在中国的文化中,更在乎精神层面上的保存,而不看重物质是否断裂[3]。自古而来,中国人较为内敛,而精神活跃,喜欢“托物言志”。然而,“物”只不过是诗人“托物言志”时所“托”的东西罢了,少有人会在意“物”是否真实存在过,是以什么样子存在的,是否保存了下来。

正因为对于物质遗存的不在意,中国人使用的建造材料多为木材,相对于西方的石材显然更易毁坏。

3 西方、日本、中国对“古建筑保护”的理解及保护措施

对于“建造”“维持记忆”的做法不同,必然导致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古建筑保护”的措施大相径庭。

3.1 西方的“古建筑保护”

西方强调不拆毁古建并保存建筑构件,不在意建筑的风貌已改变[4]。例如,西方的城市里充斥着古老的建筑和街巷(图1),建筑的构件得到了保存,甚至威尼斯城在几百年间几乎没有变化。因此,西方的新建筑发展自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图1 法国马赛街道

诺曼•福斯特认为,“这是有问题的,不能只是因为建筑古老就不拆除它。相对来说,日本在此较为开放和明智[5]。”但是柯布并不认为这有问题,他在体验帕提农神庙的时候一样能感受到当时的那种震撼和神圣。“帕提农虽说不是永久的,但是它存在了很长时间。尽管有分解和重组,尽管火烧过,爆炸过,地震过,尽管用作为教堂或其他功能,尽管它的木结构全都没了,尽管大部分装饰和至少一半的石柱框架都没了,它仍然是帕提农。” [6]

3.2 日本的“古建筑保护”

3.2.1 日本伊势神宫的重建

路易斯•康认为,形制并不仅是表面上的[7],这点对伊势神宫来说尤其贴切。伊势神宫每次重建时的屋檐、大梁的位置有所改变,初始看去,可能体会不到其一致性。然而,中心空的庭院、卵石铺地和篱笆等象征精神空间的场所的一致性得以了延续,重建并没有影响其形制的改变[8]。

伊势神宫作为日本最重要的宗教建筑,每隔20年即重建一次,这无疑也给日本文化中对于的重建观念带来了影响,对日本新建筑的维持时间长短埋下了根深蒂固的文化原因。

3.2.2 日本新建筑维持时间相对较短

除了伊势神宫重建在日本文化中关于“重建”造成的影响,还有一些实际建造上的原因。日本的建造成本相对于地价来说很低,又由于遗产税的影响和日本对于新技术新材料的追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日本建筑的重建[9]。

3.3 中国的“古建筑保护”

在中国的城市中,没有什么留下来的地标建筑,这令西方很疑惑。然而,作为文化的最佳载体,中国的文字却是世界上流传最久的,承载着其精神遗存,文字的影响力在中国的大街小巷都能随处体会得到[10]。中国的孩子在现代的建筑里朗诵唐诗宋词元曲,却甚至需要跋涉千里才能从直接感观上读出历史的遗存,这在西方看来几乎是不能理解的。

这从雷峰塔的重修就能很明显地看出来。建于五代的雷峰塔采用的结实沉重的砖石做塔心,较轻的木材做飞檐、平台。重建的雷峰塔与原来的雷峰塔从材质上和建构方式上都大有不同。但是人们丝毫没有介意这一点,它的存在代表着一种象征,是西湖所不可缺少的精神依托。这也类似于“托物言志”,“物”是什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精神的寄托。雷峰塔重建的总设计师也称:“重修不是单纯的复原”,“技术上是现代的,形象上要能传达历史信息。” [11]

4 西方、日本、中国在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上的差异

西方、日本、中国对“古建筑保护”的理解及保护措施的差异,必将导致其在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上的差异。

西方不追求光鲜的建筑外表,看重的是整个城市的活力。他们将建筑看做是城市流动的“摩擦力”,如水流般,带来不同的空间体验。各种各样的建筑由其对城市的贡献达到永恒[12]。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西方的城市中会有很多的广场,为什么西方的建筑形式和材质一直未改变了。

日本除了建筑更新速度快,城市的变化也十分迅速。日本由于遗产税较高,继承人必须要缴纳50%的税。于是很多情况下,建筑及地块的继承者需要卖掉其中一块地,将另一块地重建[13]。这也导致了日本的地块越来越细碎,建筑的更新速度也很快。

中国由于不太看重物质的遗存,所以近年来也不断地尝试新的建筑。国家大剧院和央视大楼的诞生也证明了这一点(图2)。 然而,中国的城市结构还是较为内敛的,人的城市性较为微弱,习惯在自己的区域内活动。例如,如果问一个在杨浦区居住的上海人关于浦东的事情,虽然只有一江之隔,但是他们可能几乎一概不知。他们发生城市行为的范围很小,最远可能就到杨浦的区中心购物、活动。这点可能也是古代中国人行为方式的延续:古代中国几乎没有城市性的重大节日,在过节日的时候往往登高、扫墓、家庭聚会等,很少在城市层面上发生一些大型的活动[14]。这从古代城市的平面布局也很容易能看出――古希腊城市的肌理中,很明显充斥着公共活动空间(图3);而中国的城市,无论长安还是汴梁,都没有城市广场或公共活动场所(图4)。

图2 国家大剧院

图3希波丹姆规划的古希腊城市 图4唐长安城复原图

5 结语

不同文化差异下对建筑的保存给我们很大启发。其实,分析下来,对于物质保存和精神保存也没有绝对的界限。例如罗马的陵墓,虽然遗存下来了,人们也能感受到那种纪念的气氛,但是在祭祀谁?他做过什么?这些问题却很少有人回答得出来[15]。有时,保存的只是一种类似“基因”的感觉。例如,单独看一对父子的眼睛、鼻子等等,可能不会发现太多的一致性,然而,当它们组合后,却能明显地看出他们是父子。这就类似于建筑“形制”的延续,一种风格的建筑,不一定必须完整地恪守固定的比例、尺度和做法,但是却很轻易地看出风格上的差异。

我们现在创造的即是今后的“古建筑”,那么,我们在建造时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我认为,在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修复的可能性。例如蓬皮杜艺术中心,外露的结构虽易破坏,但是可以更换,而里面的结构却无法替换,结构的整体性还是会下降很多,这就是设计时没有对维护的便利性做太多考虑的结果。[16]对于构件来说,耐久性本身就不好,也许就应该设计成容易更换的,这样,才能在建造时就给“古建筑保护”和“记忆的遗存”带来便利[17]。

参考文献:

[1] Adrian Forty, “Memory,” in Words and Buildings: A Vocabulary of Modern Architecture (London, England: Thames & Hudson, 2000): 211; cf. Stanford Anderson, “Memory in Architecture,” Daidalos 58 (December 1995): 23.

[2] Pierre Ryckmans, “The Chinese Attitude Towards the Past,” Papers on Far Eastern History 39 (March 1989): 4.

[3]同上.

[4] Edward Ford,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mpermanence: The Illusion of Durability,” Harvard Design Magazine 3 (Fall 1997): 12.

[5] Botond Bognar, “What Goes Up, Must Come Down,” Harvard Design Magazine 3 (Fall 1997): 37.

[6] 勒•柯布西耶《东方游记》,管筱明 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1月,p172; cf. Ford, “Chinese Attitude,” 3

[7] Arata Isozaki, “The Problematic Called ‘Ise’,” in “Japan-ness in Architecture”(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2006):128.

[8]同上,126,128 ; “Identity over Time,” in “Japan-ness in Architecture”, 133,134

[9] Bognar, “What Goes Up,” 34.

[10] Ford, “Chinese Attitude,” 2

第6篇:传统文化背景范文

传统文化教育讲师集训班暨云南省首届“彩云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启动仪式在昆明举行。据了解,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竞赛主题,竞赛将力争全省70%以上中小学生参赛,鼓励中小学生学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竞赛由省教育厅主办,人民教育出版社、云南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等承办。竞赛依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设置,内容涵盖孔子与儒家文化、汉字艺术、书法篆刻、茶文化、京剧、传统建筑、中医中药等多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型。同时,为凸显本土文化特色,云南传统文化将占此次竞赛内容的10%

竞赛方式分为网上竞赛和现场竞赛。网上竞赛面向全省中小学生,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活动官方网站()答题页面进行答题;现场竞赛决赛分为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由各州市选拔学生组成代表队参加。

当天上午在竞赛启动仪式后,来自全省的300余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由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讲师集训班学习活动。在为期两天的集训学习中,来自省内外的知名传统文化研究专家围绕“孔子的修齐治平之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实践”等主题,与参训教师进行深入交流互动,以期通过集训学习提升参训教师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中的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

全国290余家网吧因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被停业整顿

《人民日报》消息 为规范上网服务场所经营秩序,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改善上网服务场所环境,进一步推进上网服务场所转型升级,各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组织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加强暑期文化市场管理,依法严格查处上网服务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行为。

据统计,仅7月份,各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针对上网服务场所经营活动共出动检查人员35万余人次,检查上网服务场所15万余家,责令整改2 520家,受理举报1 132件,立案调查2 411件,警告1 879家。自暑期开始以来,全国共查办上网服务场所接纳未成年人案件2 540起,其中河南省周口市乐乐电脑网吧、湖北省武汉市鑫体验网吧等290余家上网服务场所被依法责令停业整顿;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开心点击网吧等9家上网服务场所被依法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文化部文化市场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文化部将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管,要求各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加强日常巡查,坚决打击接纳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在全面深入开展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的同时,重点推动县城、乡镇和城乡接合部上网服务场所守法经营、转型升级,鼓励上网服务场所改善环境、优化服务,使之成为敞亮、开放、整洁的公众文化场所。

河南:从今年9月起将戏曲列入大中小学课程计划

新华社消息 河南省教育厅等多部门近日联合下发通知,9月起,将在全省学校开展为期3年的“戏曲进校园”活动。其中要求,中小学开足开齐有关戏曲文化的课程内容,普通高校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开设好“戏曲鉴赏”课程。

第7篇:传统文化背景范文

一、“浅阅读”的特征及影响

从2011年畅销书排行榜来看,《盗墓笔记》《鬼吹灯》这类“诡异书”排在前列。而在校园调查中,笔者发现,悬疑科幻与校园小说是学生的最爱,鲜少有对百家讲坛里《弟子规》《易经》等感兴趣的学生,真正愿意去看原著或其中一两段的,则几乎没有。浅读物因为迎合了学生的口味,占据了当下中职生90%以上的阅读空间,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俗文化也就不断挤压着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影响着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度阅读。

究其原因,“浅阅读”体现了重感性轻理性、偏单一缺个性、多雷同少创新、强形式弱内涵等特征,作品的生产批量化、模式化、标准化、通用化,商品属性占绝对地位,精神属性所剩无几。对于正处于心智成长期的中职生来说,长期流连其中,势必会影响思维方式、职业意识和生活态度的正确形成。因此,中职教师非常有必要对“浅阅读”的负面效应保持警惕,并积极引导学生回归传统文化阅读。

二、传统文化阅读对于中职生的意义

现今中职生拥有相对充裕的物质条件、多元的价值取向和多种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现代化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使得他们的传统文化意识淡薄,对其功能更是认知模糊,甚至毫无概念。在中职学校,阅读总体情况不容乐观,而对于传统文化的阅读更是少之又少。

相较于其他专业,旅游专业对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要求更高、更直接。从旅游专业课程设置来看,主要是“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模式,课程安排主要以“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学习”为主,秉持“实用”原则,而对人文课程的重视相对较少。通过对一些从事导游工作的毕业生的调查,笔者发现,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对于游客问及景点常识之外的“古”常识感到非常棘手。可以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了解甚少,对文学、历史、哲学、美术、音乐等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表现出一定的幼稚和浅薄。

处在新的历史时期,巨大的文化浪潮不断冲击着现代人,旅游开始由“观光旅游”向“文化旅游”过渡,旅游者不仅希望在物质上得到满足,还有更多的知识追求,希望获得信息、受到教益,得到文化享受,提高精神享受的质量。基于此,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阅读的回归,让中职学生尤其是旅游专业的学生更系统、更科学、更自觉地了解和熟知中国传统文化,激发阅读兴趣、拓展阅读视野、丰富精神内涵、提高人文素养,为打造文化型导游员服务,为培养新型的旅游人才服务。

三、中职生传统文化阅读的回归

在新编中职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仍占有一席之地。以古诗词为主的内容,被单独列为一个教学单元,但缺乏“中职个性”的阅读指引和教学参考。以人教社《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为例,第一单元主题为“青春年华”,第二单元为“处世美德”,第三单元为“科学精神”,第四单元为“职场起点”,而第五单元则是“古代诗词欣赏”,似乎并没有作单元主题的概括。在诗词阅读教学实践中,更多的还是在“以诗教诗”,视角偏单调、内容偏单薄、形式偏单一,即高中段与初中段没区别、中职生与高中生没区别、旅游专业与数控专业没区别……结果是学生“厌古、怕古”,以致以现代人身份堂而皇之地拒绝“古阅读”,传统文化的精神与智慧在逐渐流失。

1.回归个性

(1)回归作者的个性。阅读是读者与作者跨时空的心灵交流。在教学中,我们往往把作品主旨思想的归纳作为教学的最重要目标,而对作者的了解常常出于一种“程式化”需要,写作背景的介绍则更多关注事件本身。教师忽视对作者个性的探究,学生对作者的印象表现为“脸谱化”――李白总是豪放飘逸的,杜甫永远是忧郁愁苦的……以致于在讲授杜甫的《客至》时,即便有了背景分析,但很多同学居然不相信杜甫还有这样的“快诗”,杜甫还有因为开心而喝酒的时候……其实,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彰显作者作为“人”的个性,以此激发学生对作品及关于作品的其他文化的研读兴趣。例如,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两句。今天,或许我们更多地是在讲“水与愁”,但却忽略了李白为何用“刀和杯”这样的意象来抒发愁苦。可以此设问,从了解李白个性入手,让学生主动去了解李白的生平经历,进而探究中国的“侠义精神”和“酒文化”。而对于旅游专业学生来讲,这样的探究阅读无疑对其专业能力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作用。这样一来,我们的教学就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学一首诗上面了。

(2)回归学生的个性。中国传统文化广博多彩、内涵丰富,如何在有限的阅读教学中领略并吸收传统文化的风采与精髓,将其内化为自身素养,这是语文教学的攻坚课题。简单地说,在诗词阅读教学中,学生读什么?怎么读?这样读为了什么?笔者认为,应该把选择权交给学生,即强化学生在阅读中的主控地位,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和体验性,在阅读中体现个性。教师则应扮演好引领者的角色,发挥组织主导作用。例如,在讲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他们会想象赤壁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那里到底有着多少故事,哪些故事可以浓重渲染一番……这些疑问都是学生自主阅读的动力,在这种动力驱动下的探究性阅读不仅增添了他们的阅读兴趣,更增强了他们的审美情趣,会读出不同的效果。

2.回归实践

(1)回归专业的成长。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的能力可分为基本实践能力、专业操作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基本实践能力既包括具体的实践能力(语言运用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获得信息能力等),也包括基本的心理品质和素质(自信心、恒心、毅力、承受挫折力等)。专业操作能力是中职教育所特有的,按现在中职旅游专业设置看,大致可分饭店服务技能、导游服务技能和其他服务技能;知识运用能力主要包括旅游策划能力、景点规划能力、旅游线路开发能力、旅游产品设计能力、旅游纪念品开发能力、美学鉴赏能力等。而传统文化的阅读对于促进这些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客至》《归园田居》时,就有学生提出诗中的场景其实就是一幅乡村旅游开发图,教学中附有景点开发大讨论、旅游产品设计等环节,把诗词的学习融于这些环节,让学生在阅读中升华自我,促其专业成长。

(2)回归职业的发展。在诗词的阅读教学中,在教学参考书里我们会经常看到“学习作者……精神”之类的语言,其实对于那些“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类的作品很难处理,只有结合时代、结合生活、结合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来理解作者的心境,才可以让阅读变得更有实效性。例如,学习陶渊明《归园田居》,教学中如果依据《教参》只对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大讲特讲、大赞特赞,或许未必会有多少现实指导意义,而以“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为阅读突破口,让学生去探究陶渊明的“职业环境”,如此是不是让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有更多的思考呢?尤其是旅游专业学生,人际交往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职业素质。当然,我们不是要给出一个人际交往的量化标准,只是让学生在这样的阅读中能有自己的思考,增强未来职业发展的应对能力。

3.回归多元

(1)回归方法的多元。由于传统文化距今久远,阅读中难免会有“兴趣障碍”,因此教学中要创新方法,增强学习自愿性。其实,旅游本身具有强烈的娱乐色彩,面对幻化美妙的自然与人文风情,人们很容意怡情山水或有感而发。而教材中选取的诗词作品也是对自然和社会的描绘与思考,如宋词元曲本就是说唱的作品,同样带有娱乐性。相比于其他专业,旅游专业的学生更偏好学习的娱乐性,在娱乐中活跃思维,在娱乐中提升素养,在娱乐中历练思考。在教学中,我们可从课堂教学的具体环境出发,创新开放式教学,发觉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放手让学生品味作品的内在意蕴,从而产生思辨的火花。例如,学习马致远《双调•折桂令》,曲的主旨其实很简单,但元曲的一大特色就是“俗语”的使用,不同时段,不同地段,都各有特点。而这对于旅游专业学生来讲,了解并掌握它无疑会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而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延伸性阅读,会大大拓宽他们的传统文化阅读视野。

(2)回归价值的多元。对传统文化的阅读一定要有自己的理性思考与心得,有自己的评价,不能以知识增长为唯一目的,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增进。特别是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以《教参》的结论代替学生的实践分析,应当给学生足够的表达空间,珍视他们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经典阅读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更好地适应生活。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周瑜形象,苏轼一句“小乔初嫁了”耐人寻味,有些《教参》中说“周瑜因为有小乔与东吴孙策的关系而大展宏图”,而“易中天评三国”里只是说“取了个美眉”,这里学生也会产生理解分歧。同样,有些学生对于李白因狂放不羁而被“赐金放还”有些不解,他们不解的是李白“那么好的待遇”为何愤愤不平,即使是说为着政治抱负,但依然表现为不能接受。虽然我们要有一个主流价值的引导,但学生个性价值观的表达同样不可忽视。

第8篇:传统文化背景范文

摘 要 高尔夫运动是自然环境与文化紧密结合的项目,高尔夫运动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而高尔夫思想文化内涵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在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构建高尔夫教育体系,可以让高尔夫运动更好的在中国传播发展,让高尔夫运动更好的融入中国社会。高尔夫的规则礼仪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互相呼应,通过对高尔夫运动的教育和传播,更好的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 传统文化 高尔夫 教育价值

一、前言

高尔夫运动文化内涵丰富,教育性强,竞争意识高,在长期发展中,不仅具有文化传承的价值,且教育价值凸显,这对于球手的竞技能力和文化修养的形成具有良好促进作用。因此,构建思想文化视角下的高尔夫教育体系,就是不仅要对球手进行竞技能力教育,更是要在提高球手竞技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其文化修养,增强道德品质,使其成为具有社会公德、全面发展的人。这对发展球手综合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与内容,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互联网以查阅大量关于高尔夫运动以及中国高尔夫培养方式的文献资料。

(二)分析综合法

对所研究的对象各个方面基本情况,分成各个部门的专题,进行深入的剖析,从而阐明对研究对象新的认识。

(三)逻辑分析法

对所收集到的资料和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和分类,最后得出本研究的结论和建议。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在高尔夫规则中,关于礼仪的叙述占了很大的篇幅,在球员与球员之间,球员与球童之间,甚至球员与观众之间,都有详尽的礼仪要求。高尔夫球的礼仪包括的举止、行为、言谈和着装,可以说高尔夫的比赛在某些方面来说,就是一场礼仪社交活动。而在中国,自古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以礼待人接物,高尔夫礼仪规则与中国传统的礼仪之道殊途同归。

思维模式上的“中庸之道”,本质就是反对一切极端主义。高尔夫运动在自然中所追求“阳光、空气、绿色、友谊”,恰恰就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中庸之道。在高尔夫运动中,“阳光”既是指高尔夫运动是一项户外运动,又是指高尔夫运动属于积极向上、和谐发展的运动。空气所指的是在高尔夫运动中与大自然充分接触,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绿色”指的是在高尔夫运动中,参与者充分享受自然资源,感受生命的活力与绿色的生命。在中国文化中讲究万物皆有灵性,人与自然,人与万物,都能彼此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友谊”在高尔夫运动中尤为重要,从另一方面来说,高尔夫运动更像是一个社交的活动。而户外的社交活动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在《诗经》《论语》中,还是诗词歌赋中都直观的体现出来。特别中国古代“捶丸”运动和高尔夫运动都有异曲同工之处,在体育运动中体现出“友谊”。

(二)高尔夫教育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从古至今,我国传统文化一直以“和”为主体,佛教和道教讲“和”,倡导“与已和、与人和、与自然和”,不偏不倚。今天强调的是建设“和谐社会”。在这种背景下,利用高尔夫项目特征对学生进行“和皆社会”的目标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和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有利于学生环境意识和社会能力的发展。

“人和”的主体是“人”,中心思想则为“和”。只有“人和”了,在球场上才能表现良好的礼仪修养,才能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发挥出球手的智能。“和揩”的教育目标是指通过高尔夫运动使人的身心和谐,是人的肉体与心灵都处于“和”的完美状态。所以,教师要教育球手遵守“谦让、利他”的规则,以此升华球手“人和”的意识,从而培养球手在社会活动中,形成谦虚礼让的好品德。

四、结论

(一)文化是高尔夫教育内容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主张传道授业解惑,文以载道,传道的概念无形之中是一种文化的传递,高尔夫教育,首先是对高尔夫文化的一种学习,对高尔夫文化的学习,主要是学习西方的文化、历史和人文风俗,更多的是全面和了解西方的文化。只要在全面了解西方的文化之下,才能更好的掌握高尔夫运动的内涵和实质。高尔夫运动,可以使球员的文化修养素质得到提高,这同时也是教育的目的,可以说高尔夫教育就是以体育为载体,从而对高尔夫的文化进行传播。

(二)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和高尔夫教育的融合

通过高尔夫教育,能对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形象的阐释,在对高尔夫内涵文化的学习中,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触。每一项运动,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意义和文化背景,而高尔夫运动的文化背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对应。高尔夫教育,首先体现的就是文化背景的教育,文化背景的构建,才能组成稳定的文化群落,可以说高尔夫教育是建立在固定文化背景以及文化群落之上的教育。高尔夫教育只有融合和采纳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才能更好的构建文化背景群落体系。

(三)学校教育与高尔夫运动结合

高尔夫进校园,第一,在校园里可以通过高尔夫运动,传播高尔夫文化,高尔夫文化可以和校园里传统中国文化相结合,在学校起到传承中国文化的效果。第二,通过高尔夫教育,可以让学生参与社交活动,培养社交技能是让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实践重要任务。高尔夫运动社交领域几乎可以延伸各个领域。第三,在学校开展高尔夫教育有可操作性,因为受众群体是学生,学生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方便吸收和理解高尔夫文化的内涵,同时,礼仪和规则的培养需要高尔夫运动来很好的呈现。

参考文献:

第9篇:传统文化背景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职语文教学;文化传承

1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将传统文化与教材内容相融合

从当前中职语文教材来看,其中设计了很多优秀课文,大多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文笔优美,情感真挚。我们教师应该依托教材,深刻解读教材,将教材中蕴含的隐性文化知识挖掘出来,通过课堂教学来展示传统文化,并对文化的精神和情感进行强调和升华,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比如,教学《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挖掘文章中的传统文化思想,将其中的“在逆境中发愤图强”“不空不松,从严以终”等思想进行拓展;再比如《我有一个梦想》,可以引导学生做好人生的职业规划,为毕业后就业夯实基础;又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一课的教学,可以唤醒学生的意识,让学生真正懂得“高贵”的意义所在,引导学生做一个懂得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在于思想,不在于外在的形体的人,勉励学生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在生活中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如此教学,真正实现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学的融合,让学生在中职语文学习中提升道德修养。

2仔细了解作者背景,将传统文化与作品本身融合

能够被选入中职语文教材的文章一定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一定都是蕴含着特殊文化背景或者思想情感的文章,其都是镌刻着传统文化的痕迹。作品中优美的词语、句子、段落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中形成的,值得人人细细品味。因此,笔者以为要想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我们就应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背景,从文章背景中解读文章的内涵、思想、情感。这里所说的文章背景包括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历史社会背景、作者的成长经历等等。当学生能够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后,自然人文情怀也会随着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解读能力也会提高,这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欣赏课文本身蕴含的文学魅力。比如教学《拿来主义》这类课文时,我们就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了解鲁迅本本人的生活处境和时代背景,然后才引导学生理解鲁迅对“拿来主义”的认识与想法。最后再鼓励学生课后多读一读鲁迅的其他书籍,真正了解作者后回头理解作者所作之文,似乎更容易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这篇文章的教学即可如此,让学生真正通过民俗文化领悟文本中的民族精神。

3穿插民俗知识,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合于课堂教学

当然,民俗知识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我们教师出来利用教材内容之外,还可以适当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融入一些民俗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我国优秀民族文化,让学生更好地领悟民族文化风情,进而实现传统文化和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教学,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分别说一说廉颇和蔺相如都具有哪些品质,深刻地感受蔺相如的勇敢、机智以及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如此一来,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同时也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成长。

4引导课外阅读,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当然,课堂是教学主要阵地,课后也是不可忽略的环节之一。单靠简短的课堂几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笔者个人倡导大力开展课外阅读,尤其是开展传统文化活动,以活动为形式,择取不同的活动主题,既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沐浴在传统文化氛围中。因为每一次阅读,都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通过精心阅读,学生能够更深刻地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思想情感、人格品味以及性格志趣,最终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认知到认同,在理解文本内涵、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与人生追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