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人生态思想范文

古人生态思想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人生态思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古人生态思想

第1篇:古人生态思想范文

厉以宁的别样情怀

厉以宁作为一位严谨、睿智且有独到见地的经济学家,享有盛名。其实伴随他人生历程的不仅仅有经济思想,更充盈着诗人的情怀,两者相互交融,构成他独具魅力的人生。

“溪水清清下石沟,千弯百折不回头。兼容并蓄终宽阔,若谷虚怀鱼自游。心寂寂,念休休,沉沙无意却成洲。一生治学当如此,只计耕耘莫问收”。这首《鹧鸪天・大学毕业自勉》,既是他教学研究三十年的心得体会,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高炉余火映红霞,农舍停炊社即家。岂止城中遭苦雨,溪头荠菜不开花。”这首《七绝・河北农村所见》描绘了“”后河北农村的破败景象,也表达出对民生的丝丝忧虑。

“小妹相迎小弟随,村头渐近步如飞。当年含泪离家去,今日笑容结伴回。猪仔壮,土鸡肥,青砖红瓦屋前堆。爹娘细问他乡事,直至四更月已垂。”这首《鹧鸪天・湖南农村见打工妹返乡探亲》描述的是打工妹外出,思想改变了,收入增加了,家里也富裕起来了的景象,表现了人们转变思想,勤劳致富的美好生活。

书中诗词对人生的阐释,对时事的感悟,对生活的向往,耐人寻味,值得品味。

窦希铭的独特书法

窦希铭师承厉以宁,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宏观经济方向博士后,现任甘肃省兰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初见,对这年纪轻轻的学者型官员很是好奇,更令人惊讶的是在看到其作品《厉以宁诗窦希铭书》后,领略到的独特的书法。

他的书法看不出专师哪一家,师于古人,得于古人,却不同于古人;见于今日,却异于今人,不同于流俗。有人称他是“无所不师,无所必师”。

书中通篇多为行草,总体运笔隽秀,婉约明快,能在流畅随机中时时杀笔留住,随时增加方折和大幅的起伏,运笔胆识超群,隽秀之中带着几分豪气。重则贯势而下,如有万钧之力;轻则凌风飞舞,曼妙温顺。有高昂的宣泄,也有低回的浅唱。笔墨单纯干净,空间丰富多变,几乎每个字型都摇曳多姿,让人回味再三,甚至有种空间比笔墨更精彩的感觉。

第2篇:古人生态思想范文

       中国美学蕴含着博大精深的生态智慧,是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在中国美学精神的感召下,中国古人对于自然万物采取了非常节制的态度,正如苏轼《赤壁赋》所说:“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天地万物各有其生存目的和内在价值,它们并非满足人类欲望的工具,人类对于它们的态度应该是审美欣赏,也就是苏轼所说的适性娱情:“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这篇名作并非讨论审美理论,但是非常精彩地表达了中国美学精神及其生态智慧,我们今天可以将之概括为“共适”二字:人与人之间固然可以共同欣赏天地之大美,但人也应该让万物各随其时,各得其所,各适其性。这就是说,“共适”所描述的不仅是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应该是人类与万物之间的合理关系,可以简称为“与物共适”。 

中国美学精神的深层哲学结构可以概括为“人生天地间”。其明确地表达在号称“群经之首”的《易经》之中:“《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根据这种哲学观念,中国艺术美学一直明确地将自然放在优先位置,围绕“造化”这个核心理念,形成了一整套富有生态意蕴的理论思路。 

简言之,中国艺术美学遵循的哲学原则是老子所说的“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这里所说的“不敢为”是指不敢去违背事物自然本性的胆大妄为。人的作用应该是“辅万物之自然”,即辅助助万物在自然节律中自然生成。 

生态美学的理论要点可以概括为如下十六字:美者自美,因人而显;生态审美,生生不息。这十六字正是对于中国美学精神的生态阐释和当代转化,集中体现了中国美学生态智慧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第3篇:古人生态思想范文

关键词:古为今用;绿色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062-01

墨子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在农业为主的社会中,墨子作为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其倡导的朴素而实用的人生观和设计观,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具有前瞻性。《墨子》一书的思想涉及多种学科,包含政治、经济、光学、军事、逻辑、哲学、数学等。其中的造物哲学观点穿越了两千多年,至今令人醍醐灌顶。在工艺、服装和建筑方面的设计思想和技术上成就显著。在中国的先秦时期奴隶社会瓦解后,生产力得到解放,墨子对于君主、劳动者、生产者的各个阶层提出了许多管理与造物的思想,《墨子》一书是墨家著作的总集,虽对文化娱乐的社会功能存有偏见,思想虽有局限性,但是许多思想与现代设计思想不谋而合,至今都有借鉴研究价值。设计作为一种活动过程,是造物活动的思想准备,很多造物思想殊途同归。设计在创造生活的同时,也带来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的现象,造成了“有计划废止制度”这一现象的出现,极度的消费观,带来设计的极度商业化。墨子不是设计家,但《墨子》一书中许多设计的思想和观点,有很多主张值得我们借鉴、探讨。

战国时代,动荡不安,墨子所提出的实用主义观和以民生为本的设计观,迎合了下层劳动者的心声,墨子提出“非以刻镂华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非乐》)。注重实际功效,减少无用的装饰的思想。阿道夫・卢斯在其“装饰即罪恶”一文中,卢斯反感矫揉造作的装饰之风,卢斯看到了装饰带来的消极影响,然而装饰从原始社会一直伴随人们的生活之中,并不能完全否认装饰的价值,而对于过度装饰,浪费物质的设计现象,避免物品的“买椟还珠”,“仪式性的物品”,“夸耀性消费”,攀“富”消费的设计令人深思。设计的指导思想也应随之改变,不能把商业的豪华产品意识作为引导设计的发展方向,提倡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

“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墨子・佚文》),可见墨子认为任何精神享受都建立在物质充沛的基础之上,设计的物品要满足人类的使用价值,与“功能至上”的设计观不谋而合。墨子批评统治阶层追求享乐,奢侈挥霍。墨子认为为满足统治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结果必然是“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墨子极力反对繁文缛节的造物形式,“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应当去无用之装饰,提高民众生活才是国家兴盛之道。“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墨子认为人类具有先天被名相所迷惑的本能,民众不应活在虚假的概念的意识之中,要注重实用。

墨子的在《辞过》中所提出的“节用”思想,当今学者提倡的比较多,“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墨子・节用篇》中说:“其为衣裘为何?以为冬以圉寒,夏以圉暑。凡为衣裳之道,冬加温、夏加者,不加者,去之。”墨子的这种“节约”原则,与现代设计中倡导的“经济”原则相似。墨子所倡导的节用的生活方式,正是奢侈消费的道德约束和限制。故墨子曰“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现今社会云南昆明出现的“酷抠族”,以“抠”为荣,“抠”中带酷,穿衣不在盲目从牌子,少下馆子,这种生活方式不是守财,正式符合墨子提倡的冷静、理性的节用生活。生产资料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盛难守也”(《墨子・亲士》),墨子认为事物处于极端状态,难以保持长久。设计出现极端的现象,更需要警醒人们,物极必反。现今人类正向生态文明过渡,景观设计者更应协调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节约土地,使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交相辉映。正如当下提倡的“绿色设计”,“生态设计”,需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可见,节用之思想仍要渗透在设计师的价值观之中,抵制“欲望的镜像替代物”的出现,使其价值真正为人所实用。

中国对于底层的劳动者、匠人、手工艺者没有过多的文献记载,对于“造物”的过程更是空白,而这些传承千年的思想更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学会“古为今用”的设计观,不让传承断裂,无视历史只能做无知的自己。造物工程,不单单是材料的拼接,更是一个坐姿的设计,设计者不是设计一种灯,而是设计一种光源。这种实践更需一种设计思维作支撑,其需要技巧更需思想。古人的造物思想和经验,有着岁月的沉淀,精华的精华,不能让古人的心血智慧淹没在时间的尘埃里,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需要设计者从新审视梳理自己的设计观,古为今用。

第4篇:古人生态思想范文

中国传统山水画作为中国哲学文化的审美对应物,是与自然最直接、容易亲近的艺术,其产生和构成离不开中国思想文化的特定土壤。历代山水画大师们通过山水画空间的营造,建构着诗意地栖居之境,提供了一个超越时空的生命审美空间,指证着人们遗忘的家园。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多元论被越来越多的人认知与接受,人们开始考虑如何借鉴世界各民族的宝贵文化传统,以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正是在这种反省、反思的过程中,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归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其中,作为中国绘画的主流的山水画,时至今日人们依然能够通过它来稀释尘世间过于喧嚣的沉重――中国山水画特有的“淡泊”、“天真”的东方精神,抚慰心灵,带给人们轻松和恬静,在医治西方现代化的弊端上仍具有一种现实意义。

这是因为山水画艺术的人生方式恰为儒家与道家精神的“中和”:山水画不仅是老庄学说在人生艺术上的落实,同时也是儒家经典在人生中、在艺术上的落点――正因为始终有醒觉的儒家精神,醉意的老庄精神才不至于“寂灭意志”(叔本华)或“狂肆意志”(尼采)所偏执,山水画才具备了“兀然而醉,恍尔而醒”的东方诗性品格。在中国当代美学的立场上,山水画作为人生关怀的一种文化调节形式,既超越现实又贴近现实。凭借其超越性,困顿于劳作的人们可以“乘云气、御飞龙”,任性灵解粘去缚,然而,艺术的逍遥游不过是诉诸审美方式和审美经验的暂时歇息,而非摈弃责任、不顾一切的永久出走。艺术超越的目的,终究是为了归返人生,让人们以健康的心灵更好地担待现实使命。中国山水画空间的自由、审美的超越,从来都蕴涵着深刻的人文意义,亦承担着高尚的道德责任。中国山水画的诗意空间是儒道思想合塑共铸的文化结果,其间洋溢着亦“入”亦“出”的辩证精神。

那么,中国传统山水画诗意空间到底具备怎样的当代美学意义呢?

一、传统山水画诗意空间的整体意识,以和为美

在中国古人眼里,天、地、人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整体,所谓山水之美,在于不孤、不什、不薄、不泻,山与水相互贯通,相互滋润,达成完美的和谐。“山质有而趣灵”(宗炳《画山水序》)画家与观者要把握、要表现的正是山水的内在和谐与内在的生命的律动。如果说西方绘画看重的是细节表现,那么,中国山水画看重的则是对象的整体认知――画山水是借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出整个生活、人生的环境、理想、情趣和氛围,追求一种异常广阔的整体境界。

受此整体意识到制约,古人在山水审美上很少就事论事,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对象,而总是要仰观俯察,要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由局部到全体。正如郭熙在《林泉高致》所言:“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而旷落。……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如笑、夏山如滴、秋山如妆、冬山如眠……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如此,每远每异;所谓山形步移也。……如此是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意态,可得不究乎?”如此穷观极照之下,人们对山水空间获得了无穷的发现和表现的快乐。在山水画家眼里,画山水就是反映、展现、参悟自然与人生,反映这一整体的艺术就是美的,否则就不美。这就是郭熙所说:“专于坡陀失之粗,专于悠闲失之薄、专于人物失之俗,专于楼观失之冗,专于石则骨露,专于土则肉多。”所以,“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记》)。因此,中国山水画所注重的是全体生命之流所弥漫的灿然仁心与畅然生机,是对其整体性的一种观点,也是对人类私欲偏见的一种超脱,对精神悠然自得的一种提升。

二、传统山水画诗意空间的生态意识,有助于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所谓“生态意识”,其核心就是人对自然的态度。在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那里,纵情于自然山水是永远的时尚,人们“性好山水”,“经日忘归”,从来不是被动地遭遇自然,而多是主动地追求自然,热烈地相邀自然:垒石、种花、引水、栽松、筑台、植柳……邀请自然山水进入他们的生活与生命之中。这种欣赏自然、亲近自然的态度,宋代的郭熙如是说:“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先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

“如你不尊重大自然,它将给你颜色看”――与西方生态学所传递的消极性信息不同,中国山水画诗意空间所传递的是一种积极的信息,山水自然不仅不会使人有压迫感,而且会对人的精神“发生”一种“安抚、释放”的作用,历代山水画家大都能尽享天年,也是得力于山水画中烟云的供养。在山水画的诗意空间里,优美的山野田园令人心旷神怡,赋予人们勇气和希望;林泉飞瀑诱发出对万象之源――生命的神秘感谢唤起对生命的尊重意识。

三、“山水有清音”――传统山水画诗意空间的“尚清意识”有助于调整心态,医治“现代病”

第5篇:古人生态思想范文

关键词:草;寂;意念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4.014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4-028-02 收稿日期:2012-01-20

我自己就出生在青藏高原,就在草原黄黄绿绿的更迭中寂寞成长,即便后来离开了故土,那空阔与浩大犹在眼前,但那是藏人的草原。蒙古人的草原,也分时分片去过一些,不知为什么却独留下了传闻中最美的这片呼伦贝尔草原,直到今天才涉足其间。

草原景观,无非就是草的铺陈与连绵,这一片与那一片,除去上面稀疏的人文附着,并不相差太远。所以,一不带相机四处取景,二不无故惊叹。每到车辆停下,只是信步走入草地,或坐着或躺下,任听寂与瀑布一样的阳光倾泻而下,把在城市里,在名利场中因各种风云际会而放大很多倍的自己立即缩小成天地间小小的一点。

这时,阳光真的是蜂拥而至,一时间真的会意念皆无,只有阔大的寂中弥漫着新鲜牧草的芬芳,有心无意的风懒懒地翻卷在某一匹马漂亮的鬃毛之上。这时的人,会有不叫思想的智慧,会有一些情绪,难以分辨是该叫做欣喜还是忧伤。想必,这是最初的古人们常常感觉到的吧。想必,我们先人们最初的智慧也就是这样生长出来,然后,就像水里的盐、地脉中的宝石就这样慢慢结晶。

可惜,我们已经不是古人了。

今人区别于古人一个最大的标志就是,什么不算计,到了草原上,一个较为切近牧民生活环境的地方,什么值得算计的都远离了,我们就来算计时间。于是,自己把自己变成了羊,被时间的鞭子驱赶着,被看到了好风景却又担心错过了别处好风景的焦虑驱赶着,四处奔波。总算到了一个可以安憩的地方,总是因与生俱来的紧迫感,并不给自己留下足够的时间欣赏美景,进而与自然交融,物我两忘的一点时间。日复一日,我们就这样慢慢习惯,以至领队催促的声音还没有响起来,自己心里内在的那只时钟已经焦虑地发出越来越大的嚓嚓声响。我们已经不可能安安定定坐在一个地方听任亘古的寂把内心充满,在这寂中听听内心的声音。听这悲喜交集的声音结晶为宝石,结晶为盐。

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从这片草场到那一片草场,从这一个湖到那一个湖,从这一地方到那一地方的路上。而在这片草原上,也和现实一样,一条展开的路,总是有这里那里在整修,使行程不能顺畅,使在路上的人永远不能预估出到达下一个目的地的时间。事情总是这样的,并不是每一个需要整修的地方都需要把路全部堵死,但修路的人偏偏就喜欢把路全部堵死。而且,修路人看到堵在路上的人们露出焦急万状时会露出快意的神情。修路与堵路,修路人看到行人被堵而流露出莫名快意,也许正是当下社会生态的某种奇妙的隐喻。在这样一件事情中,谁也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不论是堵路的人,还是被堵的人。

就是这种莫名滋长的情绪,就足以使人不能真正体悟草原。每天有多少人奔向不同自然或人文的景点,但仅仅在吃,在住,在路上,已然就失去了平和愉悦的心情,又何谈人文的教义与山水的熏陶?

长此以往,我们将再也无法走进自然,更遑论走近与我们不同的人群与文化。我们未曾学会互相体察,但似乎出于先天,就学会了敌视与拒绝。

所以,当我走上这片草原的时候,最多就能用两个字:细看。因为对草原风景的熟稔,我的细看不是宏观的风景。宏观不只是一种视角,而是一种能力,需要整个文化心态处于一种相对自由而开放的状态。于是,真的就只是去细看一棵棵,一丛丛的草。就这样关注着草的个体,就这样微观,而不是个体的集合,无数个体集合起来的宏观。

所以如此细看,还因为在这片陌生的蒙古人的草原上,看到很多熟悉的藏人草原上的草,那些生长在纬度更低海拔却更高的地方的草。这些草大都是生长健旺的禾草科的草,营养丰富的豆科的草;还有那么些招摇在草中的花,紫的龙胆、雪青的凤毛菊、一簇簇的狼毒花、一穗穗的紫菀。有了这些熟悉的花草,这片草原就成了熟悉的,可以随时放倒倦怠身躯的草原。就是这些普通的草,这些众多的花,叶与茎、根与须相互交缠,树那么英雄气地孤独地一动不动的时候,低矮而顽贱的草们却一点点铺满了旷野荒原。总是喜欢这样富于象征意味的景象;总是喜欢看到弱小无声者因众多而显得声势浩大!

阳光普照众多的草,连绵的草,真的就像是无边的大海。本来是风推动了草浪与光波的涌动,但看上去,倒是草推动着行走其上的风。真的,草,或者说如草之民,真有可能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就推动了世界。而且,不管是从寂中醒来,或者未曾醒来。

歌颂草,就是歌颂草根的力量。具有十足草根特性的人民不但适合做一切政治启蒙情怀视野的遮羞布,也适合做文人高蹈意兴的垫脚石。更何况,我们本身就来自民众,也许某种境况下被人赐予一个精英的封号,或者某一瞬间自三也会有一星半点这种虚妄的感觉,但是,在说到草与民这样的词,这样可以配合三更多词的词根时,浑身还是会有一种闪电接地般的感觉。

从一己人生的风风雨雨中走来,同时也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十几年艰难书写的历史中穿行而来。单纯的民本思想早已动摇:须知草民的力量看起来声势浩大,但稍稍引错一点方向,从这大地上,从我们生活中.劫掠而去的常常不止是荒凉。而更多的时候,在政治生活中,常常痛心感到的是这种力量大面积的萎靡。过去,我们认为这种力量提供的动能是源源不绝的,现在才知道,这种力量的健康成长也需要一种良好的名字叫做民主的生态;这样的生态学道理,就是自然界本身也在不断告诉我们。

在草原上的每一个地方,你问每一个当地人,都会听到一声叹息,说,如今的草原已经日渐衰退,不复是当年风吹草低才看见洁白群羊的景象了;不是众草蔓延劫掠荒凉,而是没有水汽的风,是更为众多的沙来威逼千年的牧场了。而且,每一个人都知道这种现象的命名就叫生态恶化。而我们穿过传说中美丽丰茂的呼伦贝尔草原时,才看到了那么多萎颓的草,那么多蠢蠢欲动的沙。我写小说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诗歌这种形式决定了它更适合做那种热情天真的表达,而小说也许跟我们这个日益夹缠,日益复杂的社会更能建立起一种对应关系。用小说的方式,可能更容易写出草原生态中的另一种灾难。那就是那些的,细嫩的,营养丰富的好草,都被牛羊吃掉了,被打草的镰刀割掉了,那些有药用价值的,更被连根挖掉了。而在那些越来越多的沙子中丛丛相聚的,却是坚硬的,多刺的,甚至是有毒的恶草。

第6篇:古人生态思想范文

常说到“生命的意义”或“生命的价值”,其实一个人活下去真正的意义和价值,不过占有几十个年头的时间罢了。生前世界没有他,他无意义和价值可言的;活到不能再活死掉了,他没有生命。他自然更无意义和价值可言。

正仿佛多数人的愚昧与少数人的聪明,对生命下的结论差不多都以为是“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是活个几十年”,因此都肯定生活,那么吃,喝,睡觉,吵架,恋爱,……活下去等待死。死后让棺木来装殓他,黄土来掩埋他,蛆虫来收拾他。

生命的意义解释的即如此单纯,“活下去,活着,倒下,死了”,未免太可怕了。因此次一等的聪明人,同次一等的愚人,对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找出第二种结论,就是“怎么样来耗费这几十个年头”。虽更肯定生活,那么吃,喝,睡觉,吵架,恋爱,……然而生活得失取舍之间,到底就有了分歧。这分歧一看就明白的。大别言之,聪明人要理解生活,愚蠢人要习惯生活。聪明人以为目前并不完全好,一切应比目前更好,且竭力追求那个理想。愚蠢人对习惯完全满意,安于现状,保证习惯。(在世俗观察上,这两种人称呼常常相反。安于习惯的被称为聪明人,怀抱理想的人却成愚蠢家)。

两种人即同样有个“怎么来耗费这几十个年头”的打算,要从人与人之间寻找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即或择业相同,成就却不相同。同样想征服颜色线条作画家,同样想征服乐器音声作音乐家,同样想征服木石铜牙及其他材料作雕刻家,甚至于同样想征服人身行为作帝王,同样想征服人心信仰作思想家或教主,一切结果都不会相同。因此世界上有大诗人,同时也就有蹩脚诗人,有伟大革命家,同时也有虚伪革命家。至于两种人目的不同,择业不同。……

看出生命的意义同价值,原来如此如此,却想在生前死后使生命发生一点特殊意义和永久价值。心性绝顶聪明,为人却好像傻头傻脑,历史上的释迦,孔子,耶稣,就是这种人。这种人或出世,或入世,或革命,或复古,活下来都显得很愚蠢,死后却显出很伟大。屈原算得这种人另外一种,历史上这种人可并不多。可是每一时间或产生一个两个,就很像样子了。这种人自然也只能活个几十年,可是他的观念,他的意见,他的风度,他的文章,却可以活在人类的记忆中几千年。一切人生命都有时间的限制,这种人的生命又似乎不大受这种限制。

话说回来,事事物物要时间证明,可是时间本身却又像是个极其抽象的东西。从无一个人说得明白时间是个什么样子。时间并不单独存在。时间无形,无声,无色,无臭,要说明时间的存在,还得回过头来从事事物物去取证。从日月来去,从草木荣枯,从生命存亡找证据。正因为事事物物都可为时间作注解,时间本身反而被人疏忽了。所以多数人提问到生命意义同价值时。没有一个人敢说“生命意义同价值只是一堆时间”。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是一个真正明白生命意义同价值的人所说的话。老先生说这话时心中的寂寞可知!能说这话的是个伟人。能理解这话的也不是个凡人。目前的活人,大家都记得这两句话,却只有那些从日光下牵入牢狱,或从牢狱中牵上刑场的倾心理想的人,最了解这两句话的意义。因为说这话的人生命的耗费,同懂这话的人生命的耗费,异途同归,完全是为事实皱眉,却胆敢对理想倾心。

他们的方法不同,他们的时代不同,他们的环境不同,他们的遭遇也不同;相同的是他们的心,同样为人类向上向前而跳跃。

引读:

沈从文(1902――1988),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原名沈岳焕,生于荒僻神秘的湘西凤凰县,有苗汉土家族的血统。他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边城》、《长河》是他的代表作。

赏析:

本文由时间来论及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很有说服力。

文章通过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的对比,肯定了什么,否定了什么,都一目了然。

对生命下的结论差不多都认为是“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是活个几十年”,吃,喝,睡觉,吵架,恋爱,……活下去等待死。这实际上是一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生态度。

另一种人对待人生的态度是:“想在生前死后使生命发生一点特殊意义和永久价值”。这种人自然也只能活个几十年,可是他的观念,他的精神,他的风格,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一切人生命都有时间的限制,这种人的生命又似乎不大受这种限制。”

第7篇:古人生态思想范文

我们的确生活在纷繁复杂的年代,为金钱所迷惑,为权力所困惑,为文化而呐喊……正是这种现实与理想差距带来的迷茫、生存与生活形成的压力,让我们不少人越来越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也愈来愈感受不到生活的幸福与快乐。之所以这么多的人沉溺迷惘中难以自拔,全因“乱花渐欲迷人眼”——大家眼中看到的心里想到的都太拘于繁华的表象、物欲的世界。其实,摆脱烦恼并不难,只要培养一种简单的人生态度,树立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你就会感受另一个空阔明净的世界,找到自身心旷神怡的感觉。

古人说的大道至简,讲的是越是深奥的大道理越简单明了。比如说生命,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我们都懂得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善待生命,可究竟如何理解这“万物之灵长”才真实准确呢?春节联欢会小品《不差钱》的两句台词表达很直白:“眼睛一睁一闭,一天就过去啦;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啦。”生命全系生死两字之间。生活同样也很简单,无非是忙乎着柴米油盐酱醋茶,平平淡淡度过每一天。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在《幸福就这么简单》自传性作品中说:“让爱自然地流淌,每做一件好事,我都有一股幸福感涌上心头,我只是想尽到作为一名公民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如果每个人都能像他一样做好一个公民应该做的平常事,不但自己踏实啦,社会也就和谐啦!

道理真的就这样简单。不过,从古至今现实生活中往往都是“知易行难”。古希腊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要求新入学苑的弟子都从甩手开始学起,每天做300次,天天坚持。一个月后,有90%的学生能坚持;两个月后,80%的人仍能坚持;一年之后,他问教室里满座的学生谁还在坚持做甩手运动,仅一人举手,这个人就是柏拉图,后来成了“古希腊三贤”之一。甩手是世间最容易的事,每日300下也不难,可以说任何一个健康人都能轻易做到——唯!真正能持之以恒却又甚难,因为越是简单的越难坚持。

这故事一讲可能正好让迷恋荣华富贵、权势地位的人,让忍辱负重、励精图治的人,让疲于奔命、追求梦想的人等等有话要说了——“大道理谁都懂,可生活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时时处处都在优胜劣汰,平庸只能死路一条。”这绝非少数人的强词。而是大多数人真实的心思!可我倡导简单人生态度和简单生活方式并非劝诫人们放弃向上的进取。而是指引大家调整向善的心态。因为我们每一个个体都很难改变现实世界,却可以改变自己的世界观。人活在世上为的是什么?或许是为了理想,或许是为了父母,或许是为了子女,或许是为了爱人……不论你为谁,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一个:让自己幸福快乐!而让自己幸福快乐的法则最简单——学会感恩、学会乐观、学会助人、学会美好回忆、学会扬长避短,学会大道至简。

第8篇:古人生态思想范文

一、 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

1.热爱祖国的教育

“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为实现祖国的统一与维护世界和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2.热爱家乡的教育

古人言:“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足见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包括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说过:“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可见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们身上闪烁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

二、 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1.亲情教育

亲情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孟郊的《游子吟》描绘到了“儿子远行,母爱切切”的画面,歌颂了伟大的母爱。魏朝曹植的《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不可互相迫害,应和睦相处。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

2.友情教育

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学生来说,与朋友的交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朋友的学生,不仅会孤陋寡闻,而且心理是不健康的。因而友情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古人一向重视朋友的间交情,如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成为了千古绝唱,真切地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的教育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在注意环境保护的同时,我们可结合古诗教学,着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观。

1.热爱水资源的教育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十分必要。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幅壮丽的瀑布图,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赞叹之余,我们不禁要反思:假如没有了水,还会有瀑布吗?大自然的许多与水相连的神奇景观还会存在吗?

2.热爱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动物的生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在古诗中,涉及写鸟的比比皆是。如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处处鸟语,使春天显得有了气息。杜甫在《绝句》中也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的鸣唱和白鹭的飞翔,充满了一派生机,从侧面反映出自然环境的美好。

四、 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挖掘内容,进行全面的教育。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体现了诗人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精神。明代诗人于谦《石灰吟》则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甘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高尚精神。王安石《梅花》一诗中的“凌寒独自开”歌颂了梅花不屈不挠的精神。诗中的梅花,其实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元代画家王冕在《墨梅》中也写道:“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不仅写出了墨梅的高雅气质,而且反映了他的人品和。在教学这些优美的诗句中,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其效果自然好于枯燥无味的说教。

五、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边塞艰辛、悍卫的教育。

第9篇:古人生态思想范文

现在的教育,面临着社会多样化、价值多样化的挑战,作为新课程下的教师,不得不更新一些观念,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

一、树立发展的人生观

时代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知识也应该在不断地更新、补充、完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然而,有些教师一本备课本用上十几年,以不变应万变,怎么会不感到书难教呢?现在的课本几乎是两三年一变,特别是思想品德课本变得更快。但是它都有它不断地变的道理,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那么我们也应该不断地发展变化。古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活到老,学到老”,而且,国家也每年安排教师继续教育,给教师充电。那么,我们就更应该利用这些好机会终身学习,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在理念上,教师应坚持学生是追求进步的,是向前发展的,增强教育的自信心;在评价上,要坚持发展性评价,让学生不断改进行为。不要总是用教师的眼光看待问题,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多关注学生的发展进步,要注重学生的努力程度,多纵向看,少横向比;多看成绩,少看问题;多看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中本质的演变,少看一时的结果;多鼓励和积极的暗示,少批评和指责。让学生养成自主、自律的品质,以达到健康地学习成长的目的。

二、树立人性化的学生观

古人云:“严师出高徒”。教育学生需要严格,但是教育要充满人性化、充满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坚持人性化的学生观,首先要关爱生命。教育应把学生视为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提高学生的生命境界,培养其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反之使用暴力,极易使学生感到压力太大,学习枯燥无味,甚至走上极端。

其次,要关注学生的生活、思想动向。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教师首先要伸出援助之手,及时解决问题,不至于造成后患。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要密切关注,并及时正确引导学生。传奇故事里报道了这样一个真实故事:一位教师阅读学生周记时发现学生有自杀的动向,而未采取任何措施,结果这位学生自杀了,家长把教师告上了法庭。这样的悲剧,其实很有可能避免,只要该教师当时正确的加以引导。

再次,要注意自我教育,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教育要重视学生个体的积极作用,重视学生个性的自我张扬,让学生学会自尊、自律、自省,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进行积极暗示和鼓励。 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把学生的创造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三、树立差异的学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