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银行行业前景分析范文

银行行业前景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银行行业前景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银行行业前景分析

第1篇:银行行业前景分析范文

[关键词] 餐饮业;配送服务;专业物流;前景分析

[中图分类号] F420 [文献标识码] A

一、物流配送在餐饮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及重要性

(一)配送服务在现代餐饮业中的应用现状

1.配送观念不强烈。现代餐饮企业对物流配送的认识还不够,大多数的餐饮企业都还被传统“自给自足”的观念所束缚,自办物流的现象还很普遍。另外就全国连锁餐饮企业来说物流配送技术还不成熟,而这也是我国物流配送方式在现代餐饮企业中不能很快发展的重要原因。

2.配送设施不够先进。目前,现代餐饮企业的配送方式还比较简单,再加上国内的餐饮企业相比国外餐饮企业在包装、配货和运输过程中的落后如没有完整的卫生标准和检验规格、没有科先进的冷冻冷藏技术和设备等,也因此造成在物流配送过程中的损失很大。

3.配送服务差强人意。就目前从我国餐饮企业提供的配送服务上来说,整体上比较落后,物流成本比较高,技术应用程度较低,配送内容也缺乏竞争力。大多数的餐饮企业配送的目的是为了利润,却忽视了产品在配送过程中所形成的服务,而这也是配送服务比较落后的基础原因。

4.信息化程度比较低。与现代产业在信息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没有形成固定的管理模式,另外在餐饮企业和物流供应商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信任问题,彼此之间的信息不畅通导致管理决策层不能及时掌握最新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等,也因此无法做出最正确的市场决策。

(二)物流配送在连锁餐饮服务业的重要地位

物流配送是现在企业中普遍应用的一种管理方式,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该方式已慢慢渗透到各行各业,如在连锁餐饮企业中的运用,其配送对象是各连锁店铺,对象具有隶属关系,是实行统一经营条件下的商品配送,其购销关系稳定而且连续,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商品配送。如今国内的餐饮外送还只局限于大型餐饮连锁企业,如:“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从它们的实际应用事例可以看出,能够外送的餐饮企业多为大型具有一定资金支持且门店覆盖率光的企业,一般餐饮企业甚至个体餐厅根本不具有系统的送餐上门能力。而随着社会发展以及消费者期望的提高,有餐饮送货上门服务需求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希望能够在家品尝到各式各样的美味而不是只有那几种单一的快餐。但是大多餐厅因为人员较少、设备不齐全等不具备送餐上门能力的制约,无法满足客户此类需求。因此专业的餐饮物流型企业是适应市场需求并具有广阔市场前景与空间的。

当前,“服务效率”已成为餐饮业的竞争的关键。消费者希望所得到的食品是干净、卫生而其所接受的服务效率是高的。为此,一些国际领头餐饮业如麦当劳细心制定了一些规则、设计了一些设备及工具,匠心独具的加快了服务效率。在日前召开的第三届餐饮连锁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物流配送已日渐成为餐饮连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二、餐饮型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无完全相同的餐饮业物流模式借鉴。目前主要问题集中在无完全相同的餐饮业物流模式的企业可以借鉴,只能从相关企业中寻找经验,探索过程较为艰难,另外国内外对此方面的研究较少,很难找到一个强有力的理论支持该模式。我团队现已经积极联系并有意请教省内物流方面的专家学者,请老师们对于该项目提出专业的可行性意见,虽暂无成型模式可借鉴,但经过专家分析并给予有价值建议后仍可以使该项目健康发展;

2.与餐饮企业自有物流冲突。目前主要大型快餐企业都有自有物流,该项目只能从地方性餐饮企业做起,市场扩大较慢;因此选址较为重要,由于外卖消费者对送餐时间有硬性要求,这就需要公司与合作餐厅或消费者家中距离不能过远。因此公司选址倾向于美食餐厅或商业楼、居民楼密集的地方;另外我们也可以寻找当地较大连锁规模的快餐企业,与其联合建立高度合作,目前定位为高校如学府路、大学城周边的餐饮企业。

3.餐饮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成本较高。企业需自建呼叫中心,建立餐饮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培养专业的客服团队,拥有专业的订餐服务流程、订餐过程追踪与消费者反馈体系。通过电脑系统进行高效的链接,达到与餐饮机构以及消费者的快速交易。虽然我们在资金技术等方面还不足以自创一套适用于本企业自己的物流模式,但我们可以利用目前市场上相对成熟的管理体系架构、一些大型企业如:“百胜餐饮集团”几十年的管理经验进行资源共享,通过学习他们的运营模式从而得到自身的长期发展,以创新型的业务模式获得企业最终的成功。

(二)解决措施

1.完善供应链管理。完善的供应链管理,缩短原材料供应时间,保证原材料的质量,更能降低采购成本。

2.高度信息化处理。物流信息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理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储存的数字化等。物流信息化能更好地协调生产与销售、运输、纯粹等各环节的联系,使餐厅与物流中心之间的精细对接。

3.提升核心竞争力。餐饮业将物流外包给第三方,专心至于于原材料品质、产品种类和服务质量,从而达到培育企业的核心能力。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灵活性、提高进入市场的可能性、增强市场反应能力。

三、物流配送在未来餐饮业中的发展前景

(一)餐饮物流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的餐饮业发展非常迅速,据有关方面的统计,餐饮业的增长率要比其它行业高出十个百分点以上。可以说我国正迎来一个餐饮业大发展的时期,因此,餐饮型物流企业市场潜力巨大,前景非常广阔。但可能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餐饮型物流企业须根据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要求,看清物流配送市场的发展趋势,选择适当的管理方法,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

(二)自身优势

1.运送&呼叫中心的运营能力。企业需自建呼叫中心,建立餐饮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培养专业的客服团队,拥有专业的订餐服务流程、订餐过程追踪与消费者反馈体系。通过电脑系统进行高效的链接,达到与餐饮机构以及消费者的快速交易。以必胜宅急送为例,其对外送员工及餐厅员工培训内容与要求相同,均拥有一整套排班系统,可根据餐厅、呼叫中心的高低峰时段编排班表,提高效率。因此公司对运送团队的培养要积极重视,关系到送货时间、服务态度等服务质量,只有顾客满意才是企业根本生存之道。

2.成本控制能力。必胜宅急送对外送产品本身工艺的改变导致制作成本下降,同时为了符合大众化的品牌定位,其价格比必胜客餐厅低15%。必胜宅急送的发展在达到一定规模后,有能力压缩产品的利润。因此我们可以采取送货上门食品达到一定金额后适当打折或减免一定金额的方式进行促销。自建呼叫中心、建立餐饮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培养外送团队是一笔很大的投入,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目前市场上相对成熟的管理体系架构、一些大型企业如:“百胜餐饮集团”几十年的管理经验进行资源共享,通过学习他们的运营模式从而得到自身的长期发展,以创新型的业务模式获得企业最终的成功。

3.管理体系。送餐服务不可避免会遇到特殊情况,如在用餐高峰期、特殊天气等情况下对产品外送的质量与时间要求等。在此类情况下若企业没有很强的体系和营运能力是做不到让消费者满意的。因此企业必须对自有呼叫中心进行领先管理理念并拥有一定成熟的管理体系架构,只有最高效科学的管理体系才能保证其宅急送业务的顺利运营。

[参 考 文 献]

[1]梁红岩.论物流配送是连锁经营成功的关键环节[J].生产力研究,2002(4)

[2]励建容.现代快餐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3]张素珍.我国物流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

[4]郭毓东,徐亚纯.中小物流企业发展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9)

第2篇:银行行业前景分析范文

【关键词】工业用水;中水回用;前景;约束性因素;要求

一、前言

我国水资源总量巨大,但人均水资源十分少。在我国的近七百个城市中,其中的四百多个常年缺水,其中的一百多个严重缺水。我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水危机,解决这一问题无非有两方面的措施,一是扩展水源,一是推广节水技术。也就是常说的开源与节流。在城市用水中,工业用水占了百分之三十以上,因此对工业用水进行开源和节流会对整个城市用水产生重大的意义。在这篇论文中,笔者和大家讨论的是城市工业用水中的开源,也就是工业中水回用。工业中水就是区别于上水和下水的水,上水就是来自供水厂的自来水,下水就是城市污水。

二、工业中水回用的要求

1955年,日本人就开始了中水回用。1980年,美国的中水回用工程已经有了五百多项。以色列由于自然环境的原因,是个长期缺水的国家,所以特别注重对污水的回收和净化,在这方面处于世界前列。以色列法律明确规定:海水淡化前,污水必须用尽。1958年,我国开始对城市污水回收利用进行研究,目前我国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将中水用于工业冷却水。

对工业中水回用有以下要求:

(一)工业中水可以进行大规模处理;

(二)处理后的水量稳定,有稳定的中水来源,处理后的水质符合标准;

(三)初投资、运行费用比较廉价,经济上可行,价格上具有竞争优势;

(四)处理工艺适宜、可行;

(五)污水水质稳定,来源较固定;

(六)不对生产的产品产生不良影响,对当地生态环境、人体健康不产生不良影响。

总结起来可以说大致有三方面,分别是:处理工艺、用途、水源。处理后水的用途和中水的水量、水质决定了中水处理系统的规模和形式。而系统的规模和形式又决定着成本,成本又决定着水价,

三、应用前景

在我国,城市污水排放量十分大,平均每年达到了四百亿立方米,而现阶段的处理率仅达到了百分之十。我国水资源的缺口也十分大,缺水量已经达到了六十亿立方米,如果市政处理水可以全部回用,那么一半的缺水量就可以得到解决了。在我国,污水处理技术正在逐渐成熟,处理量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低,这样一来单位成本就更是越来越低。再加上我国日益加强对工业用水的限制,所以工业中水回用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工业中水回用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使用,发展这一技术已经受到国家的重视。

四、约束性因素

我国对中水回用的技术主要是膜分离技术,这项技术本身约束着中水回用的推广。而且工业中水本身也有一定的缺陷。还存在一些别的约束性因素。

(一)工业中水本身的缺陷有:

1、水量不足以满足工业用水量,还需供应其他水;

2、工业中水中的污染物有些很难去除,即便能去除也要花费昂贵的成本,经济上制约着推广。

(二)中水回收技术的因素:

1、中水回收核心技术国产化程度不足。近些年来,膜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十分迅速,无论欧美还是日本的膜装备销售商,都十分看好中国这一新兴市场。日本某膜制造商都曾说过,在2012年前后,中国将成为膜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中国的膜使用量虽然大,但生产却远远滞后。目前,中国的膜市场上占主要的是进口膜。近十年以来,中国国内不断有膜生产商出现,而且价格上占有优势。但在抗污染性、使用寿命、研发等方面还远远落后进口膜。因此,在总体竞争优势方面,国产膜不及欧美日等国家。

2、回收技术标准化问题。膜的运行参数、抗污染性、使用寿命、节流效率、形式、材质各不相同。即便是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也没有统一的膜使用和生产标准。很多项目在进行小试或中式后,然后选定设计参数和供货商,然后才能进行启动。这一过程十分缓慢,严重制约了该技术的推广。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08年,欧盟耗巨资启动了研究该问题的课题,一直持续到现在,而且尚未结束。

3、膜技术专业化使用不足。膜技术无论技术本身还是应用,技术含量都十分高。用户在使用时,由于经验不足等自身原因,导致了膜使用寿命降低或出现运行故障,用户因此而降低了对该技术的认可。因此,膜技术在中水回收和利用方面推广时,要进行专业化的运营和制造,还要建造专业化的工程。在运行时,可借助专业化运行公司的经验。这样可以提高膜的使用效果,延长膜的使用寿命。

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一直将膜技术作为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水处理技术。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这一技术。2003年时,膜市场主要被美日占领,欧盟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将膜技术作为了高新技术的一种,并组织全部成员国进行装置开发和应用开发。

(三)其他约束性因素有:

1、水价太低。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水价比较低,这既影响了节约用水的发展,也导致了用自来水比用回收的工业中水贵不了多少,这样就导致了工业中水回收缺乏经济效益,也缺乏市场。勉强建立了项目和工程,也由于费用问题难以为继。

2、配套设施不完善。我国大部分城市在进行城市规划时,没有考虑中水回收管道的修建。在市政管道建设和修路时,也没有预留。有些道路下面已经铺满了管道,中水管道已经无法铺设。有些道路尽管可以铺设中水管道,但要破路才能进行铺设,这既增加了成本,也影响了城市交通。

3、中水资源共享及统一规划的制约。由于中水水质存在多样性,而生产企业自身回用领域的狭窄造成中水的大量浪费。就中水回用本身来说,也存在一个开源的问题,就是开中水使用之源。例如:为了提高中水使用率,彩虹(张家港)平板显示有限公司除了将中水回用于工艺冷却水等生产用水,同时积极开拓,将剩余中水资源回用于办公楼卫生间用水及厂区绿地浇洒用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很多企业产生大量具有回收使用价值的中水,但自身却不能完全消化,由于缺乏资源共享渠道与机制,造成大量的中水资源按照工业废水一样排入了废水处理站。

4、融资问题。我国现在的工业中水回收工程大部分是政府投资,这是很难解决融资问题的,也会导致质量降低和资金不足。因此,要拓宽主要融资渠道,可以引进外资,也可以鼓励民间融资。尽快使中水回收利用实现市场化。

参考文献

[1]洪鲲.我国中水回用的前景及约束性因素分析[J].重点行业COD减排实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6.

[2]文屹.关于工业中水回用的几个问题[J].西南给排水,2006,28(2).

第3篇:银行行业前景分析范文

一、光热发电技术简介

光热发电技术的研发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基本原理是利用大规模镜面汇聚太阳光能产生高温、对导热工质进行加热进而驱动汽轮机发电,其区别于光伏发电的突出特征是通过物理过程而非光伏效应实现光能向电能的转化。目前光热发电的主流技术包括塔式、槽式和碟式三种,其中塔式、槽式技术发展相对成熟,已有商业化运营案例。

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的主要技术特点对比如表1所示。

与光伏发电相比,光热发电的理论效率更高、规模效应更显著,其最大优势一是通过热介质储能将具备调峰能力,有望实现全天24小时连续运行,克服光伏发电出力不稳定、周期波动大的缺陷;二是能够实现热电综合利用,通过将热能分别用于电、水、暖等多种用途,系统整体效率可能达到50%以上。目前光热技术尚处于商业化初期,单位造价显著高于光伏技术,未来具有较大的降本增效空间。

二、国内光热发电行业发展情况

(一)相关政策情况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均对光热发电行业发展做出了部署,要求加大技术开发和装备制造力度,并在具备较好资源条件的地区积极推动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2015年装机目标为100万千瓦;《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也已将光热发电系统制造列入鼓励类范畴。但与光伏发电相比,当前国内缺乏针对光热发电行业的专项政策,其中最为关键的电价政策尚未出台。

(二)项目建设情况

当前国内光热发电行业正处于由实验性向商业性过渡的阶段。自2004年起,由中科院等单位研发的千瓦级光热发电系统(塔式、槽式)陆续在北京、南京等地投运,积累了我国首批光热发电运行数据;2011年,我国首个兆瓦级光热发电项目(塔式)在北京延庆投入运营;2013年,中控太阳能在青海德令哈建成我国首个10兆瓦级光热发电项目(塔式),成为我国第一个实现商业化运营的示范项目,已获5000万元财政专项补助,核准电价为1.2元/千瓦时。其他已启动前期工作的部分项目情况如表2所示。

三、光热发电项目的经济性分析

目前塔式技术是最为成熟的光热发电技术,以该技术为例,若项目位于青海等光照条件较为优越的地区,单位千瓦造价控制在20000―30000元,上网电价确定为1.2元/千瓦时,则项目能够依托自身现金流实现商业化运营,取得正常水平的投资回报,投资回收期为10年左右。典型的10兆瓦塔式项目模拟测算指标如表3所示。

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主要变量包括发电利用小时数、上网电价等。发电利用小时数每下降100小时,内部收益率降低约0.8%;为保证7%的公允收益率,利用小时数至少需达到2300小时。偿债覆盖率用于衡量项目贷款偿还期内自由现金流对贷款本息的保障能力,按全周期平均偿债覆盖率不低于110%进行控制,则利用小时数至少需达到2000小时。见图2。

上网电价对项目收益和偿债能力的影响也较为显著。电价每降低0.05元/千瓦时,项目内部收益率降低约1%。为保证7%的公允收益率,电价至少需达到1.1元/千瓦时。为保证平均偿债覆盖率高于110%,上网电价至少需达到1元/千瓦时。见图3。

基于上述分析,由于光热发电项目的初始投资高于常规光伏项目,因此其对运营期发电量波动的承受能力较弱、对于电价补贴的依赖程度较高。与之相比,目前国内光伏发电的标杆电价已调低至0.9―1元/千瓦时,且仍具有一定的下调空间。因此在系统成本未出现显著下降之前,光热发电尚不具备与光伏发电平价竞争的能力。另一方面,光热发电对于光照资源条件的要求较为苛刻,设备的年利用小时数需要达到2200―2500小时才能保证基本的收益水平,因此该技术更适合在青海、宁夏等我国西部的光照资源富集区运用,与光伏发电相比其适用范围相对较小。

四、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上游产业链尚未建立,投资成本仍然较高

光热发电产业处于发展初期,项目装机规模较小、数量有限,对设备和组件的有效需求不足。受限于市场容量,上游设备制造企业未形成规模化产能,聚光镜、集热管、追踪器等关键组件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目前槽式、塔式光热的单位造价达到晶硅光伏的3―5倍,就成本效益而言其竞争力相对较弱。

(二)商业化项目数量较少,运行效率需要进一步检验

当前国内投入运营的兆瓦级以上光热发电项目屈指可数,运行时间普遍短于3年,尚未形成具备参考价值的长期运行记录,在不同地区差异性气候和光照条件下的运行数据则更为欠缺。在运行效率得到充分的实践检验之前,行业投资规模难以扩大。

(三)专项扶持政策未出台,投资回报存在不确定性

光热发电的各条技术路线差异程度较大,增加了统一划定标杆电价的难度。目前“一项目一议”的定价方式效率较低,也使投资者难以对项目的收益和回报做出准确的先期判断。此外,涉及补贴、并网等关键问题的专项扶持政策还未出台,投资者对于政府未来支持力度的顾虑难以消除。

(四)技术还需继续完善,储能有待突破瓶颈

光热发电技术目前还存在运行效率不稳定、部分组件故障率高等问题,需要依靠技术创新予以改进,亦有赖于持续投入的研发资金支持。其中油质、熔盐等储能技术是提升光热发电系统效率、实现与光伏技术差异化竞争的关键所在,但当前受限于成本等因素,实际发展未达到预期水平。

五、银行融资支持建议

光热发电当前处于商业化的起步阶段,未来有望与光伏发电形成优势互补的差异化竞争,并成长为推动我国太阳能行业新一轮发展的新兴增长点。在欧美发达国家通过“双反”持续打压遏制我国光伏产业的外部环境下,充分发挥银行的融资引导作用、支持光热产业健康成长,对于开辟多元化发展路径、巩固我国新能源行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目前国内银行对光热发电项目的融资支持相对有限,既是出于对新技术的审慎态度,也是由于对行业政策的不确定性存有顾虑。从培育融资市场、推动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建议从图4所示开展工作。

(一)把握政策导向,引导融资支持

电价补贴标准是决定光热发电项目盈利和偿债能力的关键参数,有待国家政策予以明确。金融机构应密切关注标杆电价、专项资金、并网保障等行业相关政策出台情况,在政策导向明晰、外部条件趋于成熟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光热发电项目开发评审工作。

(二)加强客户筛选,择优开展合作

光热发电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从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现阶段应选择实力相对雄厚且自身具有一定技术积累的企业作为优先合作对象,一是五大电力、中广核等电力行业央企,二是中控集团等掌握设备核心技术的上下游一体化企业。对于主营业务不突出、缺乏太阳能相关行业投资运营经验的企业,应严格限制授信。

(三)扶持重点项目,树立示范效应

业务起步阶段的项目“贵精不贵多”,应着力于提高成功率、树立示范效应。应结合国家有关部委确定的示范项目清单,选取光照资源条件较好(如青海、宁夏、甘肃等)、技术相对成熟(塔式、槽式)、建设规模适中(10―50兆瓦)、地方政府重视程度较高(如提供额外电价补贴)的项目予以支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并完善融资模式。

(四)做实信用结构,严格防控风险

考虑到行业起步期的高风险性,信用结构应在传统光伏项目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一是提高资本金比例,原则上不低于30%(对于央企可适当放宽);二是除项目自身收费权质押、资产抵押外,要求股东等关联方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或补充土地使用权、存单等其他抵质押物;三是引入偿债准备金等风险缓释措施。

(五)建立评价机制,落实贷后监管

第4篇:银行行业前景分析范文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 信用卡产业 资产证券化 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11)010-024-04

一、引言

2004年以来,中国的信用卡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经过几年的扩张式经营,从2009年开始,在盈利水平趋于下降、风险管理难度加大、经营规模逐渐饱和的情况下,各机构开始逐渐转变经营策略。同一年,美国信用卡危机全面爆发,并开始向英国等欧洲诸国蔓延。目前来看,美国信用卡危机未对中国信用卡产业造成重要影响,但是给经营策略调整和发展中的中国信用卡产业敲响警钟。

在研究美国信用卡危机时,我们注意到资产证券化业务对信用卡危机的爆发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在金融危机的过程中,美国信用卡产业在以下方面受到严重冲击:一是随着次贷危机的发展,房屋抵押贷款出现问题的信用卡持卡人由于财务状况不断恶化,偿债能力相应下降,其信用卡违约或坏账率相应上升;二是随着次贷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相关的公司出现经营困难,并通过裁员减薪来减少成本开支,受其影响,即使没有抵押贷款的信用卡客户也会因为收入减少或失业造成信用卡还款困难;三是由于周转资金短缺,更多的消费者可能从其他支付方式转向使用信用卡支付,导致透支额猛增。

在金融危机的深化过程中,信用卡资产证券化受到的冲击程度虽然在逐步加重,但是与房产、汽车、设备等抵押贷款资产证券相比,时间相对滞后,程度相对较轻。信用卡资产证券化拓宽了发卡机构的融资渠道,通过转移资产提高了发卡机构的资本充足率,在信用卡账户出现违约的情况下,发卡机构还资人执行催缴和资产清收等职能,提高了相关中间业务收入。此外,信用卡资产证券化提供的资金来源及资本杠杆作用,支持了信用卡业务规模的迅速扩张。但不能忽视的是,资产证券化是一把“双刃剑”,信用卡拖欠率的不断上升及市场预期坏账率的不断增长,使得信用卡资产证券的发行量会不断下降,从而放大了发卡机构的业务风险。

目前,信用卡资产证券化业务尚未在中国开展,主要原因是信用卡业务发展还不成熟、信用卡应收账款不具备证券化资产规模、充足的流动性导致商业银行缺少信用卡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内在动力、信用卡风险管理水平较低、缺少具有公信力的外部评级机构等,但是随着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信贷需求的增加,中国信用卡应收账款证券化业务发展空间很大。该业务的开展,将有助于中国信用卡产业传统盈利模式的改变,成为信用卡业务融资问题有效解决的方式之一。

二、中国信用卡市场发展情况

1995-2001年的十几年间,中国信用卡发卡规模一直较小。入世后,随着银行领域竞争的加剧,国内银行开始加大中间业务投入,特别是大力发展信用卡业务。各发卡银行相继成立信用卡中心,将信用卡业务独立运营,并纷纷推出独具特色的信用卡产品,加强宣传和营销。

从2003年起,中国信用卡发卡量和跨行交易额开始迅速增长。截至2010年末,中国信用卡发卡量达到2.54亿张,约为2002年末的11倍;中国信用卡发卡机构约有61家,其中全国性发卡机构超过16家,正式运营的信用卡中心超过15家。目前,信用卡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非现金支付工具。据中国银联统计数据,2010年中国信用卡消费交易笔数和消费金额分别是20.78亿笔和2.40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从金融危机开始,中国信用卡发卡量及跨行交易水平增长速度呈放缓趋势,不过180天以上未偿信贷余额却大幅上升,虽然增长率有所下降,但比率偏高,这一点不得不引起监管部门或有关机构的特别关注。《2009年支付体系总体运行情况》显示,2009年中国信用卡发卡量为1.9亿张,同比2008年增长30.4%,增速回落27.3个百分点。2010年中国信用卡发卡为2.5亿张,同比2009年增长24%,增速进一步回落,这表明“信用卡发卡从高速增长逐渐转向平稳增长”,

三、信用卡持卡者人口统计特征及透支行为关系

市场拓展的重要对象之一就是客户,信用卡业务的客户主要由持卡者(人)和特约商户组成。持卡人在用卡过程中,无论是消费还是透支取现,作为交易前端,持卡人的行为均会为各机构带来中间业务收入。鉴于此,有必要研究信用卡持卡者人口统计特征及透支行为之间的关系,各机构在就可以更好地在市场细分和定位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营销组合策略。

关于信用卡持卡者的人口统计特征与其透支行为之间的关系,中国学者主要采用非概率抽样的方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数据录入和分析均使用SPSS(10.0、16.0),采用列联表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杨蓬勃和宁薛平(2009)研究为例,统计结果显示,一是在性别分析中,有透支习惯的男性持卡人(58.3%)比女性持卡人(41.7%)多;二是在年龄分析中,年龄在22岁以下有透支习惯的持卡人(30.6%)比22岁以上的持卡人(61.1%)少;三是在婚姻分析中,有透支习惯的已婚持卡人(55%)比未婚持卡人(45%)多;四是在学历分析中,有透支习惯最多的是本科持卡人(52.8%),其次是硕士及以上学历(27.8%),最后是专科学历(19.4%);五是在家庭收入分析中,家庭收入越低,控制能力越强。此外,江明华和任晓炜(2004)对职业进行了分析,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工作的信用卡持卡人的透支习惯比较高,合资和外资企业工作的信用卡持卡人透支习惯比例比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信用卡持卡人高。

四、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

国际金融危机给美国信用卡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大冲击。与美国相比,中国信用卡产业并未受到严重影响,在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平稳向好的大背景和相关产业政策的扶持下,正在稳步推进中。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中国信用卡行业在整体发展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大型信用卡机构在发卡量、贷款余额、信用卡额度使用率等指标与世界主要发卡机构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走好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一)差距之表现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最大的信用卡机构在透支额、消费额、消费笔数等部分指标与标杆卡机构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见表1和图1。

(二)表现之深层次问题

目前,虽然中国最大的发卡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已跃居为世界第四大发卡银行,但单就发卡量这一项指标来讲,中国信用卡产业与美国等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也引出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即发卡量与消费额、透支额等其他核心指标相比,并不对等。

在各项信用卡核心指标中,发卡量被业界认为是最重要的指标,无论是从刷卡手续费分润比例,还是消费额、透支额的产生。纵观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卡量虽然快速增长,但是有效卡量所占比例不高,相当一部分信用卡为未启用的“抽屉卡”,由于经营策略和营销导向等问题,无效卡量居高不下,这就导致了卡量“不断增长”,但是使用率却较低的原因。此外,中国人均GDP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这也是制约消费额等指标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

五、对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中国信用卡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与模式创新

目前,利息、回佣和年费仍为中国信用卡收入结构中最重要的来源,盈利模式较为单一。而循环信贷功能使用率较低、免年费营销政策普遍使用、商户回佣率水平逐年下降等因素,制约了原有盈利模式的增长。改变现有盈利模式,如引入信用卡资产证券化业务等,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信用卡盈利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

1.美国信用卡资产证券化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信用卡危机再次证明,证券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是信用卡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和催化剂;另一方面,证券化产品和机制本身所蕴含的潜在风险可能对金融系统甚至实体经济产生重创。目前,中国信用卡资产证券化的业务基础尚还薄弱,证券化法制环境以及个人信用体系还都不够完善,从整体上看,中国信用卡资产证券化的市场环境尚不成熟。从风险控制角度来看,我们可以从美国的信用卡资产证券化发展过程中得到以下启示:

一是尽管信用卡资产证券化可以有效转移和分散发卡机构的相关风险,但其运作机制和传递链条增加了整个金融系统的潜在不稳定性。二是对信用卡资产证券化的过度依赖会降低发卡机构应对危机的能力。所以,加强对信用卡资产证券化规模的控制,强调市场的适度发展,可以防止发卡机构对信用卡资产证券化工具的过度开发。三是个人信用的过度扩张将为信用卡资产证券化市场埋下隐患。因此,加强对发卡机构的监管,可以为信用卡资产证券化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建立源头上的保障。四是科学规范的评级体系是信用卡资产证券化风险的防火墙。因此,提高评级机构的信息透明度,有利于减少评级机构的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五是谨慎设计和发行过度复杂的产品,避免产品设计的内在缺陷。

2.中国信用卡应收款证券化开展模式

开展证券化业务需有与之配套的客观环境,如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丰富的金融产品,灵活的融资制度,健全的法律体系等,这都需要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国际上较为典型的证券化开展模式有美国的政府主导模式、加拿大的半政府模式及欧洲的市场化模式。中国资产证券化业务上发展相对滞后于国际市场,信用卡业务本身也起步较晚,国内信用评级体系尚不完善,在现有市场条件下,信用卡应收账款证券化业务发展初期应突出政府的作用,通过政府干预,创造符合中国国情的证券化市场运行机制和法律环境,在监管、税务等方面构建框架,创造市场,保障信用卡应收账款证券化这项新业务的顺利开展。

(二)后危机时代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的建议

面对利好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中国各信用卡机构应该主动承担起信用卡大发展的重任,并在服务社会、推动经济发展中获得自身的成长。

1.中国信用卡产业的下一步发展重心

一是去盲目化,真正实现向精细化经营的跃升。未来几年,中国信用卡产业要在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基础上,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计划、决策、控制和考核的精确,进行目标、标准和流程的细分。根据客户需要研发新的产品、制定新的销售策略和服务举措,以达到服务客户、扩大规模、控制风险、挖掘潜力的经营目标。切忌盲目追求“量”的增长,忽视“质”的下降,从而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二是大力推进芯片卡应用,加快银行卡跨行业渗透。目前,芯片银行卡只占发卡总量的不足5%,芯片银行卡的应用水平更是与电信、电力、医疗和社保等行业不相匹配,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接受程度的不断提高,从安全性、支付渠道、功能应用等方面,芯片卡必将成为银行卡未来发展的方向。为此,应研究出台芯片卡替代磁条卡的成本分摊和鼓励政策,推进以金融标准规范实现各行业芯片卡的“多卡合一”。

三是结合国内客户消费特点,推进分期付款业务发展。西方国家持卡人习惯了超前透支消费,其平均循环信用率可达到75%以上,而国内持卡人的传统消费观念是“量入为出”,导致了中国信用卡支付功能的使用远大于其消费信贷功能。如果发卡机构不考虑国内客户的消费观念,过于强调信用卡的消费信贷、循环透支功能,不仅不能满足国内客户的真实需求,还会造成授信资源的浪费和潜在风险的增加。大多数发卡机构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纷纷进行行内联动,整合个人贷款与信用卡产品功能,向特定申请人推出专项分期付款业务。

四是加速构建与产业规模相匹配的风险保障体系。随着信用卡业务规模的扩大和精细化经营水平的提高,各信用卡机构需要尽快构建与业务规模相配套的社会征信体系和信用卡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强化风险硬控制。通过纵深推进内部评级法,提高异常交易的识别计量和监测水平,有力防范各类风险。

2.需合力解决的深层次问题

目前,中国信用卡产业中还存在诸如政策、法律、信用、市场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政府部门、立法司法机构、社会、行业间等各界合力加以解决。

一是重视加强产业规划,出台产业促进政策。目前,中国信用卡产业基本处于各机构自行规划本行业务、自由发展的状态,作为一项重要产业,政府部门对信用卡产业发展尚未制定一个统一规划。我们认为,应把信用卡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独立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统筹安排,制定出相应的产业政策,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鼓励持卡人用卡消费和商户受卡,为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产业环境。

二是加强立法打击犯罪,加大产业法律保护。随着信用卡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各类信用卡纠纷与日俱增,信用卡恶意透支、欺诈、违法和犯罪行为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信用卡产业的健康发展。中国与信用卡相关的现行法律法规无法全面规范信用卡产业相关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而现行《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颁布于1999年,只是一部专业性很强的法规。尽快促成《银行卡条例》的出台,对银行卡的发行、受理、清算、业务技术标准、有关各方的权利、义务、责任等做出明确规范。

三是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加强征信体系建设。目前,我国个人征信体系数据较为分散,开放程度较低,商业银行、公用事业、邮政、电信、保险等非政府机构搜集的个人征信数据处于相互屏蔽状态,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个人征信数据平台,加剧了银行和申请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并成为诱发信用卡欺诈风险和违约风险的潜在隐患。当前亟待进一步完善社会征信体系,与公用事业、政府部门和其他行业合作,扩充信息类型和信息来源,优化征信体系的管理,同时适当增强征信记录的灵活性,以避免征信记录僵化而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在建设与使用上,可以考虑有偿的方式。具体来说,人民银行扩充相关行业信息时,可依照数据数量、数据质量等标准对行业信息提供单位予以费用补偿,而各机构在使用时也应支付相应的费用。这就可使得信息采集、使用能进入良性循环,支持征信体系建设的长远发展。

四是规范行业自律机制,维护市场经营秩序。信用卡产业有着完整的、涉及面很广的产业链,应促进产业链良性互动,提高供应商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共同抵制、严肃查处以恶性经营竞争手段扰乱信用卡市场秩序的行为,加强信用卡风险的联合防范,共享止付名单系统、不良持卡人系统和不良商户系统。

参考文献:

1.范懿亮,《中国信用卡应收款证券化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黄儒靖等,《谈美国信用卡危机及对中国信用卡市场发展的警示》[J],中国外汇理财,2009(3)

3.邱昆,《信用卡应收款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前景分析》[J],金融与保险,2010(8)

4.杨喜孙等,《对我国开展信用卡资产证券化的探讨》[J],海南金融,2007(5)

5.魏鹏,《2010年信用卡产业发展综述及对未来展望》[J],深圳金融,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