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统计学相关知识范文

统计学相关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统计学相关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统计学相关知识

第1篇:统计学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反按揭;社会目标;和谐社会;新制度经济学

当城乡统筹改革方兴未艾时,人们对于养儿防老的担忧有所下降,但城乡统筹并没有消除对房价急剧上升的恐惧,于是,人们对养儿防老的担忧突增。究竟怎样解释城乡统筹、养儿防老和反按揭之间的因果关系,还找不到最好的解释办法和理论依据,次优的选择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部分原理,首先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三者的关系,当新制度经济学不能很好的解释事物现象时,就足以说明新制度经济学是不自恰的。

一、新制度经济学原理的社会目标适用性纵览

新制度经济学是在与凡勃伦、康芒斯经济学者研究的旧制度经济学相比较而言的,从凡勃伦的制度分析――“本能”和“习惯”技术和礼仪“机器利用”和“企业经营”康芒斯的“集体行动”“交易”“法律调节”加尔布雷斯的“丰裕社会”、“新工业国”和“新社会主义”,再到科斯的“企业分析”“交易成本”“产权安排”威廉姆森的“组织纵向一体化”等,直至诺斯的“制度变迁”和近年来的“制度演化博弈”,这条发展路径充分说明了新、老制度经济学的血缘关系,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总体上是一脉传承的[1]。沿着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发展路径中的社会目标(相对于经济目标而言),以及这个社会目标中城乡统筹价值、养儿防老因素和反按揭之间的关联成分,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和制度演化博弈中包含了大量的“制度因素”,其定义的“正式制度”是指各种宪法、法律、法规、规则以及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签订的契约等,必须由权威机构予以颁布实行,拥有国家强制力作后盾,一旦触犯,会受到相应的惩罚;“非正式制度”通常被指为在社会发展和历史演进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不为人们主观意志所转移的文化传统和行为规范,包括意识形态、道德观念、风俗习惯、行为准则、自行强制的操作规则等,非正式制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及选择偏好,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令人不得不随众和随大流。新制度经济学也许在这一点上吸收消化了著名哲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的理论并加以发现” [2]。

20世纪80年代中期,诺斯等新制度经济学家广泛吸收了人类行为理论、社会学理论中最新发展的学科,结合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创建了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基石,形成制度分析的基本范畴和分析框架,这就是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吸收人类行为学、社会学的有关理论就大大超越了古典经济学或新古典经济学涵盖的领域和对问题的分析力、解释力,极大的拓展了经济学对社会问题的解决力度和深度,当科斯本人及威廉姆森、张五常、德姆塞茨、阿尔钦、诺斯等经济学家仅仅把目光集中于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分析等所谓主流经济学认可的研究领域时,新制度经济学将如何解释个体的逆向选择问题?又怎样解释“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令人不得不随众和随大流”的社会现实?我们认为新制度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等主流经济学相比本质变化可以概括为: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领域使社会目标取代经济目标成为主旋律,实现由经济目标主导向社会目标主导的回归,当然社会目标中一定包含经济目标,那么我们就要用新制度经济学具体分析其社会目标中城乡统筹、养儿防老和反按揭之间的血缘命脉,以此衡量新制度经济学是否是自恰的。

二、新制度经济学对城乡统筹、养儿防老和反按揭的解释

1.新制度经济学对城乡统筹发展的阐释

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是从新古典正统理论那里继承了市场、供求、边际主义、生产要素等概念,是古典、新古典统经济学的扬弃,当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市场的有限理性和制度变迁相结合的原理时,他们就注重了整个社会变迁的“和谐”过程,准确地说是“自然过程”,因为“自然过程”往往是“和谐的”(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新制度经济学把经济学引向了社会化的方向,指出制度和政府支持对市场运行的重要性足以解释为什么城乡统筹改革是在国家的推动下产生的“自上而下的”的经济变革形式,这种变革符合法国学者戈特曼1957年提出“大都市连绵带”概念,这个概念就是城乡统筹的核心所在,“经济制度的组成和转变只能在选择政府的基础上作解释,现在制度的存在都是在局限条件下人们选择的结果,……中国的整个产权制度结构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3]

新制度经济学在勉为其难地解释了乡统筹发展的政府作用和制度变迁的必然,一定程度上是符合中国现实中“三农问题”、城乡发展寻求突破的现实,但研究发现,城乡统筹不仅仅包含经济目标,恰恰相反,是为了寻求整个中国社会城与乡村和谐的社会目标,这个目标中包括经济繁荣、政治文明、文化发达、精神富足的“四化社会”,四大直辖市统筹改革试验的不同重点却被一个城乡统筹吸纳了所有需要积极融合的要素。对此,新制度经济学如何解释城市反哺农村?如何解释有差别、分阶段、分层次性的城乡和谐?又如何解释农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非经济、非理?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视角是大市场,甚至不自觉的以城市的市场为模板,企图把农村抛除在新制度经济学解释的范畴之外。这不得不说这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缺憾。

2.养儿防老是新制度经济学对社会问题解释的盲区

新制度经济学立足于西方社会,西方社会对于养儿防老的概念几乎等于零,在中国社会中却远远无法解释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角色(注意不是作用);从心理学角度讲,老人的主观幸福感与拥有的财富、金钱并不成正比,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之后,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却往往得不到满足,秉持“养儿防老”观念的老人,一旦社会角色发生转变,如退休、失去工作,就会有权利丧失的失落感,自卑感、孤独感等负性情感随之而来,他们会希望从儿女身上得到补偿。“非正式制度”中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当然能够涵盖“养儿防老”这个习俗,然而“养儿防老”在很多场合、很多领域、很多过程、很多作用上都远远高于市场对社会的推动力,新制度经济学的意识形态、道德观念、风俗习惯、行为准则、自行强制的操作规则等只不过是为了其制度的决定性作用作铺垫,并非是适时分析历史现状、社会现实的,只是理论本身的需要而已。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如一些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美国奴隶制废除,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的意识形态发生了变化,认为奴隶制不符合人性,与‘天赋人权’相悖;受文化的自身影响,社会习惯自身发生的变化”[4]。中国社会的“养儿防老”属于哪种社会价值目标?我们用制度经济学自然无法断定,“一方面,经济学仍旧是非历史的;另一方面,当涉及历史、社会关系和现实的矛盾时,经济学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以不同的文化和政府为中心的解释”[5]。养儿防老就是典型的历史、社会关系和现实矛盾的交集节点,在一定程度上高于任何正式制度、法律法规、市场经济规律,这就是为什么新制度经济学解释“养儿防老”时总是苍白无力,这也证明了新制度经济学的不自恰。

3.新制度经济学与反按揭谁解释了谁

新制度经济学与反按揭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经济学家们又是怎样求证的,它们之间的经济学原理是什么?是交易费用原理的运用还是制度变迁的需要?是产权经济学的使然还是非正式制度的推动?新制度经济学怎样给与解释?“反按揭的内涵‘按揭’一词,对今天的广大消费者来讲已不陌生,它是一项在消费者购买商品房等高档消费品时,只要预付一定比例的首付款,即可拥有该消费品,剩余款项由银行支付,消费者在约定年限内按月向银行归还一定数额货币的贷款业务……,在约定的年限内,消费者仍享有该房的正常居住权,期满后银行拥有该商品房的所有产权,并进行处置,从中赚取利润的一项特殊的信贷业务。”[6]由此可见,反按揭的经济学原理是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市场经济原理的运用与拓展,当然新制度经济学也能对此分析,但这不能说明示新制度经济的本身理论结构的自恰性,倒是一种继承性。这就无法证明新制度经济学在解释反按揭时是自恰的。如果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那么反按揭难道比按揭的交易费用更高?金融机构反按揭的实际交易费用(耗费和盈利)并不比按揭的金融机构在交易费用方面有很大改善,那么为什么还要推行反按揭呢?中国的现状是起源于、适应于西方社会的新制度经济学能解释的么?我们只能认为起码在中国新制度经济学解释反按揭时也存在着不自恰。

总之,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城乡统筹、养儿防老和反按揭时是不自恰的, “中国经济学发展的现实迫切需要我们的经济学家重新考察世界上一切有利于经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达到功能最优的理论,不仅在于资源配置方面,也在于生产关系方面。” [7]

作者单位:重庆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少安,张卫国.新老制度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比较――从“本能、习惯”到“交易成本”[J].江海学刊,2006,6:53.

[2]刘学强.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力[J].特区经济,2001,5:47.

[3]李重芬,徐元康.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中国经济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1,7:43.

[4]王寅.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进展[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1998,6:13.

[5]张红凤,高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缺陷[J].国外理论动态,2004,4:33.

第2篇:统计学相关知识范文

组与30 mg/kg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氨甲环酸; 静脉滴注

The Intravenous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Doses of Tranexamic Acid on Total Knee Replacement Effect of Perioperative Blood Loss/PAN Yun-chun,LIU Lin-na,ZHANG Qi-lia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22):001-006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different dose of tranexamic acid on primary unilateral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peri operative blood loss quantity and safety influence.Method:From September 2012 to January 2014,250 cases of primary unilateral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tranexamic acid 10 mg/kg group,15 mg/kg group,20 mg/kg group and 30 mg/kg group,each group had 50 cases.Application of tranexamic acid of the four groups respectively at 30 min before tourniquet release the tranexamic acid in accordance with 10,15,20,30 mg/kg diluted in normal saline 100 mL by intravenous drip.Five groups began drainage in postoperative closed tube 2 h and drew tube postoperative 48 h.After 1,3,7 days hemoglobin content and hematocrit,most postoperative hemoglobin loss,total drainage volume and total blood loss,hidden blood loss,blood transfusion rate,postoperative venous thrombosis of the lower limbs occurred rate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of five groups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Result:The hemoglobin content and hematocrit of 1,3 and 7 d after operation among five groups were compared,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0 mg/kg

group and 30 mg/kg group(P>0.05),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other groups(P

对于应用氨甲环酸的安全性,已经有多项研究证实。Henry等[21]针对包含252项随机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静脉及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均未增加静脉血栓发生率及肾功能衰竭的风险。而Poeran等[22]一项大样本回顾性队列研究则涵盖了美国510家医院的872 416例关节置换患者,结果证实,围手术期应用氨甲环酸并不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肾功能衰竭、脑血管事件、心肌梗死、住院死亡率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本研究中五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现有症状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肾功能衰竭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静脉应用10、15、20、30 mg/kg氨甲环酸均能有效降低人工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失血和输血率,且并不增加围手术期静脉血栓发生率。从止血效果、输血率及可能风险方面分析,20 mg/kg剂量为最佳剂量。

参考文献

[1] Sabatini L,Atzori F.Topical intra-articular and intravenous tranexamic acid to reduce blood loss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J].Ann Transl Med,2015,3(Suppl 1):3978-3981.

[2] Roy S P,Tanki U F,Dutta A,et al.Efficacy of intra-articular tranexamic acid in blood loss reduction following primary unilateral total knee arthro plasty[J].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2012,20(12):2494-2501.

[3] Kurtz S,Ong K,Lau E,et al.Projections of primary and revision hip and knee arthroplasty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2005 to 2030[J].J Bone Joint Surg Am,2007,89(4):780-785.

[4]何雨,牛云峰,闫伟,等.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管早期关闭对出血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0):14-15.

[5] Barwell J,Anderson G,Hassan A,et al.The effects of early tourniquet release dur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double-blind study[J].J Bone Joint Surg Br,1997,79(2):265-268.

[6] Sehat K R,Evans R,Newman J H.How much blood is really lost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Correct blood loss management should take hidden loss into account[J].Knee,2000,7(3):151-155.

[7] Ponnusamy K E,Kim T J,Khanuja H S.Perioperative blood transfusions in orthopaedic surgery[J].J Bone Joint Surg Am,2014,96(21):1836-1844.

[8]张喜龙.同期与分期双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1):60-62.

[9] Ker K,Roberts I.Exploring redundant research into the effect of tranexamic acid on surgical bleeding:further analysis of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J].BMJ Open,2015,5(8):1-7.

[10] Hiippala S,Strid L,Wennerstrand M,et al.Tranexamic acid reduces perioperative blood loss associated with total knee arthroplasty[J].Br J Anaesth,1995,74(5):534-537.

[11] Gandhi R,Evans H M,Mahomed S R,et al.Tranexamic acid and the reduction of blood loss in total knee and hip arthroplasty:a meta-analysis[J].BMC Res Notes,2013,6(1):184-185.

第3篇:统计学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过程监督;制度创新;实施效益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045-02

想要创建创新型国家,就必须要有具备创新精神且勇于挑战的人才队伍,尤其是科技不断进步、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高校是培养未来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其教育方式必须要紧跟时代要求,力求教学创新,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力。“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推出,对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为了使其实施效益最大化,就必须要对该项目实行过程监督和制度创新,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向做如下分析。

一、“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在各大高校开展得如火如荼,甚至国家还出台相关政策纲要以帮助这一项目的持续进行。然而,随着该项目申报数量的递增,也发现了诸多问题。具体来说:第一,项目经费存在挪用现象。就实际规定显示,项目指导老师和学生严禁挪用项目经费,且有相应的项目费用报销流程,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屡有指导老师、学生钻经费管理漏洞,出现挪用项目经费的问题。例如,某校某老师通过伪造领导签字挪用经费上百万。第二,大学创新性实验项目获批数有限,多数学生无法参与项目并得到相应锻炼。每年各大高校申报的项目数量有限,获批的数量也十分有限,从而使得创新计划项目资金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往往能够获得这些资金的老师和学生只在少数,从而使得创新计划成为了少数人的项目,仅对少数人有实际性的帮助。第三,项目获批后因学生参与积极性不够或指导教师指导不力,导致项目完成效果不佳。第四,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有效融合,缺乏合作创新力。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主要走以学院为单位进行名额分配的形式,这就不利于大学生跨学科、跨领域参与合作创新活动,更无法形成相对较为完整的创新性研究成果。第五,高校缺乏对创新计划项目研究方向的实质性指导。高校大学生在接触这些项目之时往往由于缺乏经验而无从下手,理论与实际操作更不能实现有效融合,从而使得部分项目完成效果不佳,甚至会因进展不顺而停滞不前。第六,学术氛围不足,缺乏相关奖惩机制。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约束力不足,会直接导致师生学术交流氛围不浓,甚至一些老师会认为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并不会尽心尽力地为学生创新计划项目投入过多精力。

二、过程监管与制度创新对“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实施效益

由上述问题可见,“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实施需要过程监管和制度创新,以实现项目实施规范化。第一,可以大幅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学生群体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往往无所适从,只有有关部门及高校加强过程监管和制度创新,才能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完成项目。第二,可以提高指导教师的指导方法和实践能力。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是高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进行课题自拟,或根据学校公布的创新课题自行选择,并不断地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反复实验求证,而进行的学术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研究。由此可见,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实施主体为学生,老师的作用为指导协助,这样就极容易出现老师懈怠、忽视或者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对此进行过程监督和制度创新,可以督促老师帮助学生完成原定项目任务。第三,可以实现项目经费使用规范化和效益最大化。经费挪用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通过制度规范经费的使用范围,通过监管确保费用落实到位,才能实现项目实施效益的规范化、最大化。第四,可以使学生参与面最大化。实施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主要目的,是为了开拓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使其在创新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巧,加强对该项目的重视,在监管和制度上予以规范,会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该项目当中,从而使学生参与面不断增大。第五,可以提高现有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多样,使用的仪器设备较多,通过对教学资源的监管和安排,可以实现全校项目设备资源的最大化共享,大幅提升现有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第六,可以减少开放实验所需要的指导教师。通过制度创新和有效监管可以实现项目指导老师的合理化安排,以免浪费过多不必要的教师资源。

三、解决途径

针对上述问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1.以制度强化教师指导过程管理和项目负责学生的管理。要根据不同高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工作管理制度,例如《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管理实施意见》、《大学生创新计划管理办法》、《大学生创新计划考核成绩评定管理办法》或其他的项目执行、教师职责划分意见等,将学校内部的所有创新计划项目用制度予以约束,使管理有章可循。除此之外,高校还要规范指导老师的管理职责,强调指导的可操作性、实践性和主动性,坚持以学生创新性自学为主,并强化老师自身的教育指导服务意识。

2.制定相应的指导老师激励机制。指导老师在对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进行指导之时,也需要针对老师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以提高指导积极性。具体可以根据项目性质的不同设置:第一,指导成果可申报优秀教学成果奖;第二,学生成果在省市级以上获奖,其指导老师也要给予相应的奖励;第三,将指导效果与年度优秀教师称号或奖金等挂钩。

3.强化对项目经费用途与发票的审核。针对项目报销程序方面,要强化审核力度,尤其是在报销流程中涉及到经费用途、发票等,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报销内容的市场消费水平等予以衡量对比、严格审核。

4.融入开放实验形式,方便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开放实验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分析总结能力以及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力,采用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与开放式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可以达到更好的创新实践能力教学效果,提高项目的实践性,并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待此种教学方式成功以后也可以积极向全校各专业进行全面推广。

5.加强项目绩效考核。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管理工作,对此,要建立一个从实施过程到实施结果均能得到客观评价的项目绩效考核体系,制定考核办法,实施动态监控、科学评价,并将考核结果与教师年终考核、学生评优、奖学金评比等相结合,提高项目实施和研究的积极性。

总结:

总而言之,“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实施效益最大化离不开过程监管与制度创新,各大高校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意项目考核制度、指导老师激励机制、单据发票审核机制、开放实验融入、绩效考核机制等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龙春光,陈友良,艾楚君,等.基于开放性实验与大学生创新计划的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0).

[2]赵毅鑫,张韵一,董良.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2,(36).

[3]唐磊,廖承德,廖博妍.教学探索――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实施[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1).

[4]潘涌璋,唐启红,张秋明,吴晓琳,桑守山.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模式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6).

第4篇:统计学相关知识范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7.100

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monilial vaginiti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生殖道感染疾病, 主要症状为白带增多、外阴及阴道灼热瘙痒、排尿困难等, 严重的影响日常生活质量[1]。?病极易复发, 在不断完善治疗措施的同时, 护理干预也显得尤为重要[2]。本文探讨分析育龄期女性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护理干预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4年9月~2016年10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280例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 所有患者皆为育龄期女性, 均符合《妇产科学》[3]中相关诊断标准,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 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纳入。28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140例。

1. 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与用药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 内容包括:①健康教育;②心理护理;③卫生干预;④其他干预:嘱患者在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 加强营养与适量运动。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结束后, 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临床治疗疗效及随访3个月复况之间的差异。疗效判断标准[4]: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病原体检查结果阴性;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 病原体检查结果阴性或弱阳性;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病原体检查结果阳性。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观察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90.7%高于对照组81.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7.9%高于对照组91.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3 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复况比较 观察组复发率4.9%低于对照组21.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第5篇:统计学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 骨科;感染;健康教育;知识宣教

[中图分类号] R19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6(c)-0131-02在本院骨科病房中,患者多为因车祸、机器押伤、滑倒或跌倒等直接暴力损伤患者,大多数需要手术治疗,对于该类患者应该做好后期指导工作,以防止患者因为一再的感染、发炎而重复多次住院,若发生后期感染,会使患者及其家属在心理、家庭、经济等各方面都受到影响,因此对于该类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应该引起重视[1]。笔者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病房收治的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相关知识宣教在降低骨科病房感染发生率中的效果,现对笔者收集的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均为本院骨科病房2010年12月~2011年8月收治的住院患者,共计145例,将所有研究对象遵照知情同意原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2例、观察组73例。对照组中,男42例,女30例;年龄18~71岁,平均(39.6±3.2)岁;伤后至入院时间为0.5 h~7 d,平均(11.5±3.7) h;其中,四肢损伤35例,髋部骨折10例,脊柱骨折7例,其他20例。观察组中,男44例,女29例;年龄19~71岁,平均(39.8±3.0)岁;伤后至入院时间为1 h~6 d,平均(11.2±3.5) h;其中,四肢损伤38例,髋部骨折9例,脊柱骨折7例,其他1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均衡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1)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监测其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出入量等,一旦发现异常变化及时处理。(2)根据患者疾病及治疗情况正确安置,保持关节功能位,使患肢或者受伤部位得到良好的固定。(3)加强功能锻炼,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训练等,预防相邻关节功能障碍以及不必要的肌肉萎缩。(4)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采用适当的心理护理措施做好心理护理,出院时进行出院指导,嘱患者按时复查。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相关知识宣教:(1)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宣传栏、公开讲座、宣传册等方式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包括发病、治疗以及预防知识等。(2)告知患者疾病恢复期的饮食注意事项,因为卧床患者大都会出现大便秘结等症状,饮食需清淡、易吸收和消化,食用些蔬菜、水果、鱼汤、蛋类、豆制品等,少吃香辣、油腻和煎炸的食物,可以多吃蜂蜜和香蕉等,这些食物可以帮助排便,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3)告知患者疾病的预后情况,帮助其了解注意事项,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和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帮助其建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

1.3 观察项目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感染发生情况,组间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中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的知晓情况通过自制调查问卷统计,问卷中包括疾病知识、护理知识、药物知识、出院注意事项等内容,总分100分,95分以上为掌握,70~94分为基本掌握,少于70分为未掌握,以掌握、基本掌握合计知晓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包完成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相关知识宣教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为97.3%,对照组为81.9%,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相关知识宣教结果分析[n(%)]

注:与对照组比较,P < 0.05

2.2 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2.7%,对照组为12.5%,前者明显低于后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2 两组骨科病房感染发生情况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 < 0.05

3 讨论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骨科器械也不断更新,骨科手术种类更加多样,手术方法也以大切口、大视野向小切口、微创手术发展[2]。目前临床上手术治疗方法是主要的治疗方案,但是随之而来的骨科感染及手术并发症也相继产生,明显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应该引起重视。对于骨科手术而言,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往往会导致致残率、致死率以及医疗费用的增加,因此减少骨科病房感染发生率,不仅对患者和医生都很有意义,也是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3-4]。在骨科感染的影响因素中,有些是可以改善的,故对患者健康教育是必须的。为了提升骨科医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骨科手术的成功率,并减少骨科病房感染发生率,笔者在本研究中分析对骨科病房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相关知识宣教的效果,结果显示对患者进行宣教,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明显增高,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并且体现了统计学差异,具有明显的优势。相关知识宣教包括对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发病、治疗以及预防知识等),向患者介绍其疾病的饮食以及保健内容,告知患者疾病的预后情况并帮助其了解注意事项等[5-7]。这样通过对患者进行相对系统的相关知识宣教,使患者了解影响自身恢复健康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临床的治疗护理工作,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加速康复速度,提高自身生活质量。

由上可见,对骨科病房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相关知识宣教,能够使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的疾病,降低骨科病房感染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等. 实用骨科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708-719.

[2] 罗从风,周蔚,翟伟韬,等. 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9):978-980.

[3] S. Terry Canale主编. 卢世壁主译. 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 9版.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132-2134.

[4] 王蕾,罗涛. 锁骨中段骨折: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选择[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7,9(4):304.

[5] Coats TJ,Brazil E,Hel''on M. The effects of commonly used resusci ration fluids on whole blood coagulation[J]. Emerg Med J,2006,23(7):546-549.

[6] 肖亚平,李娟,郭洪霞,等. 普通外科病房感染管理[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6):565.

第6篇:统计学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路径

    为了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使该类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使患者对该疾病的相关知识有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特组织进行研究。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就诊的56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确诊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传统护理方式和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7月~2011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56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确诊患者,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41~82岁,平均64.8岁;关节炎病程3~14年,平均6.1年。患者自然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将抽样中的56例临床确诊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28例。A组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护理;B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1.3  护理路径及内容

1.3.2 术前护理:①遵医嘱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止血剂等;②术后6 h没有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患者可进普食,避免进食刺激性、辛辣食物;③患肢下要垫软枕,患肢穿弹力袜;④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测;⑤将术后恢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康复训练方法向患者进行讲解。

1.3.3 术后护理:①常规抗生素治疗;②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③嘱咐患者进行深呼吸,每天对会阴进行2次擦洗,适时将尿管夹闭;保持床单清洁,对骨突出处进行按摩,每2小时帮助患者翻身1次;④帮助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功能恢复训练。

1.4  统计学处理: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第7篇:统计学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非内分泌专科护士;糖尿病教育;胰岛素注射;调查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27―01

胰岛素治疗是降血糖的最有效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糖尿病。随着糖尿病患者病程的延长和胰岛素应用的深入研究,中国城市中心医院胰岛素应用比例持续上升[1,2],不仅内分泌专科应用人数多,在非内分泌专科应用人数也较多,特别是心脏肾脏神经及大中手术科室胰岛素应用较为普遍。非内分泌专科护士是胰岛素注射技术的具体执行者和指导者,其对胰岛素注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胰岛素的正确使用和治疗效果。为了了解非内分泌专科护士能否胜任此项工作,作此项调查,结果如下:

1 对象

三级甲等医院非内分泌专业22个临床科室的工作年限一年以上中专以上学历的169名护理人员

2 方法

2.1工具

调查采用自设问卷调查表的形式,包括两部分:(1)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工作科室、有无参加专科培训等(2)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调查测评表内容自行设计,调查表共40道题,计100分。内容涉及胰岛素注射知识技能和技巧。

2.2调查方法调查者发放问卷,由护士自行完成。调查者不加任何暗示及解释,发放175份,回收175份,其中有效问卷169份,有效回收率为96.6%

2.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

3 结果

3.1调查结果显示:非内分泌专科护士的答题正确率最高82.5分,最低10分,平均29.9分。回答正确率较高的问题是胰岛素的作用保存温度给药途径是否成瘾及预混胰岛素的注射时间等。回答正确率不足20%的(最低的10个)问题是胰岛素的适应症、注射前需要摇匀的胰岛素剂型、用于餐前注射的胰岛素剂型、注射胰岛素部位的正确轮换方法、正确的捏皮肤方法、针头多次使用的危害、注射胰岛素的不良反应、不正确或不规范操作引起的不良反应、低血糖的症状和正确处理方法以及外出携带胰岛素的方法。

3.2影响非内分泌专科护士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相关因素分析以护士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测评得分为应变量,以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工作科室、有无参加专科培训等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非内分泌专科护士对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与职称和工作年资相关。护师掌握程度较护士高,工作5年以上,10年以下护士掌握程度较5年以下和10年以上高,但工作年限5年以下与10年以上之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非内分泌专科护士对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与受教育程度相关。接受过专科培训掌握程度较未接受过专科培训高。本科学历掌握程度较大专和中专学历高,但中专学历和大专学历之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非内分泌专科护士对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与工作性质无相关性。内科与外科之间、糖尿病并发症相关科室与非糖尿病并发症相关科室之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

4 结论

基层非内分泌专科护士对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3],难以胜任胰岛素治疗患者的指导和教育工作。建议:(1)需要胰岛素治疗患者尽可能到内分泌专科就诊或请内分泌专科会诊,使其得到及时正确的指导和治疗。(2)医院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和非内分泌专科护士健康指导存在的不足,组成一个全院性的糖尿病教育护理网络小组,在每个科室设置一名联络护士,依托本院糖尿病专科医生和专科护士为主要的师资力量,形成医院或内分泌科护士、联络护士、非内分泌科护士等级培训形式[4],培养一支能承担医院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护理骨干队伍。非内分泌科护理骨干应结合本专科特点,利用每周科内业务学习时间组织糖尿病知识学习。护理部要定期对全院护士进行糖尿病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定期组织考核,全面评价临床护士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真正使临床护士的糖尿病知识上一个台阶,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卓惠珍,陈玉梅,林艳曦等.非内分泌专科护士对胰岛素笔应用知识掌握情况调查[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9):262

[2] 潘长玉等.中国控制现状糖尿病―指南与实践的差距[J].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5,25(3):174-178.

第8篇:统计学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 健康教育;儿童;腹股沟疝;手术康复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39-01

小儿腹股沟疝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小儿外科多发病,多因为先天性的腹膜鞘状突未完全闭合所致,临床上多行手术高位结扎或修补治疗。因为该病起病急、病程发展较快,患儿家长尚未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对疾病和治疗方法了解不足。尤其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没有育儿经验,对于手术治疗较为恐慌、忧虑,术后又没有相关的防护知识,对手术的顺利开展和术后的康复增加了一定的难度[1]。因此,本文作者对我院部分腹股沟疝患儿及其家长加强健康教育,对比观察其对术后康复的影响,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我院2006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入院的腹股沟疝患儿中抽取60例,男41例、女19例,年龄9个月-6.5岁,平均年龄3.07±1.24岁。所有病例经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均已确诊为腹股沟疝,拟行手术治疗;排除手术禁忌症或麻药过敏、耐受,主要器官严重损伤或功能障碍,血液性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的患儿,以及患儿或家长不配合手术者。所有患儿家长均了解手术护理方案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服从医护安排,符合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1.2.1 分组 将60例腹股沟疝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9个月-6.1岁,平均年龄2.94±1.03岁,父母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7.34±1.86岁;对照组患儿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1个月-6.5岁,平均年龄3.18±1.05岁,父母年龄25-36岁,平均年龄27.84±1.87岁。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和年龄结构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及家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及家长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强健康教育,其健康教育内容如下:

在患儿住院后,立刻对患儿家长及部分有沟通能力的患儿进行健康宣教,通过口头、书面材料及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开展。其内容包括对疾病及治疗的相关知识,如疾病的发病原因、病情特点、治疗方法及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并针对家长比较关注的话题进行细致讲解,如患儿手术适应症、麻药的选择及对机体的影响等。同时耐心回答家长的疑问和质疑,与其进行良好的沟通。

术前向家长讲明手术安排及手术过程、术前检查的作用和必要性以及手术前期的注意事项,如更好舒适干净的衣服、术前禁食禁水、术前一天夜间不得给患儿进水等。术后教育家长康复、护理常识,以及常见的并发症情况特征和应对措施。如物作用效果、出现、感染等并发症情况,家长一旦发现应立刻联系医护人员;术后效未消之前不得进食进水、更不可出院;对家长进行术后饮食、活动的指导和教育,多食水果蔬菜,限制性地做适宜活动等[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及其家长的满意度、对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其中家长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满分为100分,超过80分为家长已掌握相关知识。

1.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17.0版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检验水准为0.05,可信区间95%,p﹤0.05为样本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可知,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情况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家长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度和满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小儿腹股沟疝作为小儿外科的常见多发病症,在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因该病的起病较急、发展较快,患儿家长常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健康知识储备,尤其对于初为父母的独生子女家长,多无法应对疾病情况。而对于疾病及治疗知识的缺乏和不理解,也造成了医患之间沟通的障碍,甚至干扰到正常的医护工作,影响手术及康复效果。因此对患儿家长加强健康教育,是建立和谐、良好的护患关系的桥梁[3]。

健康教育从患儿入院直至出院,贯穿于整个医院内医护过程,对于患儿家长对医护工作的理解和配合、以及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起到了较大的作用[4]。及时、全面地向家长进行健康宣教,并耐心解答家长的疑问和关注问题,能够增加患儿家长对治疗的了解、理解其重要意义,缓解家长忧虑、恐惧的不良情绪,赢得家长的信任和对医护工作的支持。而健康教育的内容可以帮助、指导家长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对感染的防护工作,使家长积极配合医护工作。

由本文研究结果可知,对腹股沟疝需行手术治疗的患儿及其家长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家长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满意度,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儿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进一步临床应用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胡娟,刘欢.健康教育在学龄前患儿腹股沟疝围术期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5):302-303.

[2] 孙文琦,侯黎莉,高雯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中的作用[J].上海护理,2012,12(1):21-23.

第9篇:统计学相关知识范文

调查方法将435例高血压病患者以居委会为单位进行全面的体检及上门访视,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并发症及家族史、体型情况进行发病因素的分析评估,制订健康系统管理措施。观察的指标对435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健康系统管理,比较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高血压患者引起的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自我控制率、服药依从性,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改变、实验室指标以及定时测量血压的情况。干预方法危险因素的监测血压的监测:每次随访测量血压,每天让患者自测血压两次,做好记录。体质指数监测:每半年测量身高、体重一次,计算体质指数,平时体检及自测可自行记录。实验室指标:监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肌酐,每年检测1次。就诊时如有相同检测项目,可自行记录结果。

健康教育从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起对该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干预,通过讲座和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等渠道进行健康教育,宣传高血压的特点、病因和并发症的有关知识及防治知识,以及生活方式管理在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及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接受治疗率、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率、系统管理满意率的变化干预后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接受治疗率、规律服药率、血压控制率、系统管理满意率均有明显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略)。

干预前后患者生活方式的变化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均有明显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干预前后患者的血压变化干预后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2.35±12.13)mmHg、(83.25±9.66)mmHg,均低于干预前的收缩压(168.85±9.77)mmHg和舒张压(98.85±9.9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后患者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干预后高血压患者实验室各项指标控制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