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发展新业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目前,国内对现代农业的研究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现代农业的概念和内涵,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以及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等方面,而对于新型业态农业的研究并不多,目前也仅看到了笔者团队提出了新型业态农业的概念和内涵,并从我国的复杂地形现状出发,提出了我国临海、山坡、平原区域的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模式。从以往相关研究中可以看到,新型业态农业主要特征集中在“新”字上,可以理解为业态的融合创新。即就是对于现在传统农业,通过业态的拓展,而产生一种新的复合产业,例如在商业领域内,通过信息产业与商业结合,运用网络平台,产生了一种新的销售方式,极大了满足了人们消费需求。同时新型业态农业的“新”字另一层含义体现为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即就是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下,通过农业科学技术的开发,生产出高品质以及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以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从而增加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二、国外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模式
二十世纪中期,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这些国家在发展工商业的同时,也逐渐重视农业的发展,形成了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生态农业等多种形式的经营模式,并逐步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提高本国农业收入以及农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开始探索农业新的发展途径,把主要的方向放在了创新和融合方面,也就是所说的新型业态农业。于是逐渐地在荷兰、日本以及英国等地出现一种创新农业发展形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发展模式。下面以这些国家的发展模式为对象,探讨这些国家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及特征,分析其关键所在,以期探索对我国新型业态农业发展的启示。
1.日本模式:多功能环保发展型
当前日本的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以“六次产业化”为核心。“六次产业”这一概念是由日本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社团法人JA综合研究所所长、农业专家今村奈良臣提出的。今村教授批判了原来“农业六次产业”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概念,指出了农业的“六次产业”应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乘积。也就是说,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如果其中任何一次产业产值为零,其农业的总产值为零。即就是只有通过各个产业间的创新和融合,才能取得农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六次产业”就是农业融合了加工业、生产资料制造等二次产业,以及加工完成农产品的流通、贩卖服务等第三产业,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体系。可以说将三次产业相乘的核心就是“产业一体化”和“产业融合”。通过产业融合和一体化,使得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从而推动第一产业的发展。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计划,到2015年日本将在国内500个产地推广一体化和产业融合的服务战略,实现农产品增收。从日本的农业“六次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来看,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以第一产业农业为基础,通过第二产业对农产品进行加工以及第三产业的流通、服务,形成有地方特色的高附加值农产品;第二种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制造,促进农业基础原材料的生产,同时拉动了对农产品以及加工制品进行销售和流通的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种是举办各种城乡交流体验活动、开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以及体验农业等三产的活动,促进一、二产业的发展。从日本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经验来看,其开发重点是创造了高效的设施农业、高科技的加工农业、多样的体验型和观光型的休闲农业等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新型业态农业。其开发特征为利用了农业的绿色和环保功能、拓展了农业的休闲、体验和示范多种功能,最终形成了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镶嵌式多功能的“绿岛农业”。
2.荷兰模式:高科技和资源集约发展型
荷兰是低洼之国,全国有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面,人均耕地也非常少,只有一亩多。相对较差的地形和农业生产环境,促进荷兰在农业方面不断进行创新,成为了继美国、法国之后,世界第三大农业贸易出口大国。尤其在花卉和乳制品加工出口方面,紧随美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二大出国贸易国。荷兰主要是通过高科技促进其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一方面以发达、高效的设施农业和精细化生产农业为基础,重点生产一些附加值较高的温室作物和园艺作物,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产体系。另一方面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集约生产优质的花卉、奶制品和蔬菜,在满足荷兰国内需求的同时,进行大量的出口贸易,使荷兰成为世界人均农产品出口创汇最多的国家,从而使荷兰成为世界新型业态农业发展的又一个典范。从荷兰农业发展的实践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第一点是通过高度发达的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新型业态农业。荷兰是一个极其注重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的国家,该国平均每年的费用几乎高达政府总预算的五分之一,经过长期的实践,荷兰形成了由农业发展部负责的“OVO三位一体”农业体系。第二点是荷兰的农业以农民为核心,以农场为载体,建立了全国性的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体系与信息交流网络平台,这为农业科研成果的转换提供了有力的帮助。第三点就是通过全力打造农业产业链,提高产业链的经营水平,实现了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层次转变。
三、对我国发展新型业态农业的启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一些新型业态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通过各种产业的融合和创新,农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我国土地资源情况和以上两个国家基本相似,人多地少,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劣势,现在急需通过发展新型业态农业来提高农业的发展水平,因此日本、荷兰两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对我国发展新型业态农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四、我国发展新型业态农业的保障措施和支持政策根据以上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经验可见,各国政府普遍对农业比较重视,不仅将其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手段,更主要的是一种可以获利的高效益产业来对待,并从政策法规、财政税收、金融、公共服务、信息等方面给予保障和支持。为了发展我国的新型业态农业,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编制规划,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不管哪种新型业态,政府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应该起好引导作用,并作好服务和支持工作。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在农业发展的整个历程和不同阶段中均有较为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方向。科学的规划也有助于减少个体在农业经营上的盲目性。
2.实施倾向性财政税收政策
由于新型业态农业一般具有产业融合、效益复合、公共产品等特征。单纯的市场价格、经济收益并不能反映出新型业态农业所产生的全部效益及成本。通常情况下新型业态农业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的成本无法通过市场手段得到补偿。所以国家应该对新型业态农业实行更多的政策性投资和税收优惠政策。
3.提供多种形式的金融支持
金融支持是国际上支持农业发展的普遍做法,我国各个地方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更多的靠自有资金、政府投资和银行信贷,采取其他融资方式的企业非常少。所以政府在金融手段及融资手段中的支持对新兴业态农业发展而言就显得十分重要。政府应该着手建立多元化、多途径的新型业态农业融资平台,坚持发展以金融机构融资为主体、以新型业态农业的投资基金以及民间投资与资本市场融资作为补充的多种形式的金融支持体系。
4.提升农业产业链经营水平
在新型业态农业发展过程中,与新型业态农业相关的一切企业或者产业它们的价值链均是由相互关联的许多能够创造价值的活动组成的,并且这些环节相互关联并相互影响。因此,政府应该鼓励农业企业及其他相关行业、企业进行创新,形成在空间上优化集聚并且相互协作的创新式链式产业组织模式,从而提升农业产业链经营水平。同时政府在新型业态农业产业链条中要起到重要的扶持和支持作用。
5.重视农业教育培训,大力培育新型业态农业经营主体
从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可以看出,从事新型业态农业的农民的高素质高技能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保证。新型业态农业的发展具有市场化,科技化等特征,这就要求从事新型业态农业的经营主体需要具备从事新型业态农业生产、管理和市场经营等多方面的技能。因此,政府可以从多方面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6.加大科技支持力度,普及技术推广
关键词:生态农业;植物保护;核心技术;措施
1生态农业发展中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应用
1.1对害虫实施诱杀技术
频振式杀虫灯。依托害虫喜好的光线、颜色以及光波,促使其集中至设定的区域内,随后将其消灭。这种方式属物理处理手段,省去药物使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黏虫黄板。主要利用害虫的趋黄属性,属于物理防治手段。在使用中,需要将其置于田间,设定一定高度,多为东西走向,以便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使用性诱杀剂。需要保障使用时间准确,一般选择在害虫性成熟阶段释放性激素,发挥诱惑害虫、搅乱其性激素信息接收状态的作用,以便有效减少幼虫出生率。这种方式立竿见影,操作便捷,负面影响较小。
1.2结合害虫类型,合理应用防虫网阻隔技术
结合农作物生长区域,在其外部设置防虫网,在害虫进入农作物种植区域之后,就能够对其进行集中处理,属物理杀虫手段。采用这种方式可使害虫规模减小,农作物产量增加,质量提高,此时可对区域内的温度进行合理调整,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病率,这与生态农业理念相一致。具体在应用过程中,防虫网一般设置为22目规格,如果遇到特殊害虫,如烟粉虱,也可适当增大,以30目为最佳。
2生态农业发展中植物保护核心技术的管理措施
2.1改变传统植物保护措施,全面实施综合防治模式
传统农产品生产中农药与化肥不可缺少,而且使用量较大,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量,但是也会出现植物病虫害问题加剧的情况,从而降低农产品安全性。为此,对于新时期农业生产,要综合使用多种治理手段,有效降低农药与化学药品使用量,应用更加安全与科学的植物保护技术。
2.2加强植物保护宣传,做好农民培训与教育工作
在农业生产中,产量是根本,但更多农业工作者将其归功于化肥与农药,这在根本上会污染环境,对植物造成危害,同时也无法保障食品的安全性,且在时间的影响下会形成恶性循环。这主要是因为植物保护宣传工作不到位,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薄弱,对植物保护工作认识不足。因此,要加强宣传力度,引起全社会对植物保护的重视,提升农民的植物保护观念,并形成理念。此外,为了维护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保障产量与质量的同步提升,需要重视对植物保护技术的充分研究。
2.3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构建科学高效的病虫预测系统
在农业生产中,自然灾害很难绝对避免,但是,针对植物病虫害可以进行有效预防,使病虫害数量大幅降低。当前,病虫害的防治主要依托技术检测手段实施。因此,为了达到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精准化控制,需要因地制宜,构建科学高效的病虫害预防系统,依托多种手段,强化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管控。
3生态农业思维以及植物保护价值分析
3.1生态农业的发展意义
生态农业倡导的理念是绿色与环保的经济观念,即在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的前提下,维护生态均衡,实现对环境的有力保护。从理论上探讨,生态农业主要依托先进的技术以及管理措施来促进农业生态化进程,从而获取更加可观的经济收益与社会收益。从结构上分析,生态农业需要进行系统设计,综合农业内部多个产业的具体情况,实现优化与整合,以便获得生态效益。只有落实生态农业,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构建更加科学与高效的生态农业系统。
3.2植物保护技术的应用价值
随着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转型,要保证植物保护技术的实施要与植物生长发育周期规律相一致,同时要充分考虑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的特征,强化对营养物质的掌控,保障各个生长环节都有序进行,大幅提升农作物生产效率。在传统植物保护中,农药化肥是基本操作方式,能够强化人们对土壤类型、酸碱性、温湿度以及渗透指标的控制。但这种方式会埋下食品安全质量隐患,且威胁性较大,势必与生态农业发展相背离。在现代植物保护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可持续、绿色发展,在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维护对人们的身心健康。
一、引言
农业在我国的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三大基础产业之一,它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业生产等都提供了大量的农产品和材料。由于其地位特殊、作用关键,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转变农业发展的理念,坚持我党提倡的科学发展观为农业的指导思想,不断改变经营管理方式,促使农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真正的实现农业生态化、科学化等。就我国农业的现状来看,仍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发展水平、规模都无法得到最好的发展,要想确保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继续发挥作用,我国就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改变传统农业发展道路,实现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进步。
二、生态农业经济
(一)生态农业经济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这一重大产业也有了新的发展理念,我国对生态农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首先生态农业有着开放性和局限性并存的双重特点,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不断改进农业技术,吸取国外先进的经验,但是在发展生态农业时要注意合理的开发、利用我国土地资源;其次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此外,生态农业的发展进步需要将很多资源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确保资源和技术的相辅相成,也就是说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只有这样农业才能真正得到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生态农业经济的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传统农业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弊端很多,仅仅依靠劳动力和资源投入来获得产量的方法无法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我们需要改变农业的生产模式。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应势而生,这一新机遇将面临多方面的挑战,比如说农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农民素质不高、社会环境严峻等等。
(三)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目前,我党提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农业得到可持续健康发展。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应该构造生态农业系统,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科学、合理的调整农业结构,促进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的提高自然资源使用率、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保证对环境的保护、提高农民的收入、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等。
三、新时期如何发展生态农业经济
(一)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
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做支撑,生态农业系统才能有极高的生产力。由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我们要重视科学技术对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水平推动农业生产力的进步,这就是“科技兴农”,这就需要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素质,不断向其灌输科学知识、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培养出一批有着极高素质的劳动生产力;此外,发展生态农业还需要不断引入新人才,加大对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视力度和相关知识宣传力度,做好对生态农业的指导工作。只有这样提升农业的科学技术水平,积极实现科技创新,才能真正发挥生态农业的作用。
(二)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国家制定的惠农政策,充分使用当地资源,保证生态农业的发展有足够资金支持,这样才能有发展的动力。此外,要尊重生态农业的发展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制定科学的农业发展方案,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确保自然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实现生态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
我国还要重视建立和生态农业相关联的法律法规,确保惠农支农政策的出台,适当对生态农业的产品给予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加大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的监管、打击力度,尽可能减少乱砍滥伐、围湖造田、非法占用耕地等多种现象的发生。
除此以外,还要重视把农村以及城镇地区的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尽可能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率,解决农村劳动力闲置的问题,确保生态环境的保护、自然资源的节约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三位一体,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
四、总结
当今新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也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工作者都应该提高自己的工作素养、重视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认识到生态农业发展是农业转型的必经之路等等。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在其实践期间,我们应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关键词:庭院生态农业;新农村建设;系统性特征;推进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5.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3-0157-02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阶段,面临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有各种挑战和任务需要我们去面对。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80%以上的农业人口居住在农村庭院,待开发的庭院土地面积有400多万公顷[1],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一土地资源,势必成为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庭院生态农业与新农村建设
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将从更深层次上影响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它不仅要求农产品的质量要符合国际食品质量安全标准,而且要求农业生产和加工的基地也要实现“绿色化”。因此,原先普遍存在于农村庭院中的“小作坊”式的农业生产加工,将不能适应市场发展需求,而被更加合理的庭院生态农业所替代。
庭院生态农业是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结合的产物,是一项系统工程,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指导,在农村庭院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旨在建立农业生态复合系统,确保农业生产系统内物流、能流和价值流的合理流动,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三大功能的协调统一[2]。发展庭院生态农业有利于提高农村庭院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从理论层面上认识,发展庭院生态农业关键要把握好以下关系:(1)“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效益的关系。应做到三者兼顾,即要以生态效益为前提、经济效益为中心、寓社会效益于生态和经济效益之中。(2)“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的关系。种植业和养殖业是重点,加工业能使庭院农产品增值,服务业既要重视农产品流通,也要重视农业技术传播等。(3)“政府、企业、农户”的关系。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合理开发农村庭院的重要性,并积极加强引导;企业应紧密配合农户,增强其对庭院产品的消化能力,发挥对农户生产的带动效应;农户应在政府和企业的引导下,科学自主地进行庭院开发,三者相互配合,才能使庭院生态农业的发展事半功倍。从实践层面上看,发展庭院生态农业,必须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庭院生态农业的开发要与市场相衔接。生产什么、为谁生产、如何生产及价格的确定等问题都要由市场需求去决定。二是庭院生态农业的发展要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相连。庭院经济发展需要应用现代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需要有一定生产技能的人员去操作,需要运用现代的经营理念去管理,才能发挥庭院生态农业对农村的现代化建设的带动作用。三是庭院生态农业的发展要与农业产业化相连。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制,促进庭院生态农业走向规模化、区域化和产业化。四是要把庭院生态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中的“改厕、改圈舍”结合起来。如通过以沼气为纽带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建设,将人和畜禽的粪便通过液氧发酵技术进行处理,生成的沼气用于解决农村户用能源问题,剩余的沼渣、沼液用于施肥,既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又防止了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二、庭院生态农业的系统性特征
近十余年来庭院生态农业在全国蓬勃兴起,推广面积呈扩大趋势。以系统工程学的视角看庭院生态农业,应从其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等各方面进行把握。
(一)整体性
系统工程学中的整体性,即指一个系统由多个要素组成,所有要素的集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3]。以庭院生态农业的典型形式――“四位一体”为例,该模式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生物智能转化技术,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建在一起,所以被称为“四位一体”模式。上述每个要素都是组成该模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构成的模式的整体效应又大于各部分分别发生作用时的效果,体现了该模式的整体性。
(二)目的性
所谓目的性,指系统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强烈的目的性,它是系统的主导,决定着系统要素的组成和结构。发展庭院生态农业,是要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改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进而起到促进农村发展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作用。因此,无论从其发展的策略制定还是推广机制上,都要与发展庭院生态农业的目的相对应,由目的决定组成和结构。
(三)相关性
庭院生态农业中的土地、太阳能、沼气、植物、禽畜、温室及厕所等要素之间相关,这种相关性从价值流、物质流、能量流等方面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机制是一种集种植、养殖、加工、商贸为一体的高效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活动[4]。
(四)层次性
庭院生态农业的层次性体现在:庭院生态农业是一个由诸多因素构成的系统,但其同时被包含在中国生态农业这一系统内,中国生态农业又是世界生态农业系统的子系统。据统计,目前在世界上实行生态管理的农业用地约1 055万hm2,中国约4000hm2,占世界生态农业用地面积的比例微乎其微[5]。从我国内部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国农村庭院占地在400万hm2,庭院占地中可供开发利用的庭院空隙地有200万hm2,若能有效地发展庭院生态农业,既可以增加我国生态农业用地的比重,也可以为社会创造巨大的财富。
(五)环境适应性
庭院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必然要具有环境适应性这一特点。即庭院生态农业系统要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以适应环境变化。
三、庭院生态农业的推进机制
综合庭院生态农业的系统性特征,从我国实际出发,今后应该着力构筑以下机制,加快庭院生态农业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一)推进庭院生态农业的标准化建设和生产,构筑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庭院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庭院农产品的重要属性,也是其区别于普通大田作业农产品的重要特征。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最关键的就是要把企业化的质量管理模式引入庭院农业生产领域,实施标准化建设和生产。就生产基地建设而言,各地因地制宜地推行标准化模式图,争取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认证,按照规模适度、统一技术指导的原则建立庭院生态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形成稳定的农产品质量生产基础。就生产过程而言,以村、乡为单位,建立健全庭院农产品质量监测网络,条件不足的地区可以申请要求当地的农业质检机构辅助加强对庭院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监测,定期庭院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以政府和市场约束两方面的力量提高庭院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推进创新性庭院生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培育,构筑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带动机制。庭院生态农业的推广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经营主义的素质和组织形式。由于庭院生产通常是在农闲时间进行,这一时期农户家中有一定文化技能的劳动力都转移到大中城市务工,实际进行庭院生产的劳动力通常是留在家中的“3860”部队(妇女和老人)。因此,对这部分劳动力进行培训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此外,庭院生态农业是以单个农户为经营单位的,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难以与市场有效对接。必须以组织化、规模化为方向,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走“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组织”或“农户+企业+合作组织”的模式,将市场和农户连接为一体,从农资购买、技术推广、产品营销等方面促进龙头企业壮大与农民增收相协调,避免企业与民争利,实现农企互动、产销对接,形成带动规范生产、促进农户增收的组织机制。
(三)推进庭院生态农产品的品牌构筑机制。品牌是优质农产品质量和特色的标志,是连接商品和消费者的媒介,也是庭院生态农业产品面向市场的一面“旗帜”。推进品牌建设,首先要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选择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特色农产品进行重点培育和原产地保护,再将这些优势品牌进行整合,解决可能存在的品牌“多、杂、散、小”的问题,凸显地区品牌优势,逐步形成国内和国际知名的农产品品牌。
(四)推进农村庭院资源的有序开发机制,把握生态经济化规律。庭院生态农业的发展依赖于合理开发和利用农村庭院内部的资源,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收获生态效益。按照环境经济学的观点,庭院生态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正外部性,政府和公众都应该给予这一正外部性一定的回报。这就要求政府从环境污染的控制和改善的层面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公众方面以资金资助、人才援助、物质支持、舆论宣传等方式支持庭院生态农业的发展,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庭院生态农业建设,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骆世明.农业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 李新平,黄进勇,马琨,王兆骞.生态农业模式研究及模式建设建议[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9).
[3] 李季圣.庭院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4(1).
(一)机构建设
健全完善的组织机构是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诸城在推进农业信息化过程中,始终坚持把建立健全完善的信息机构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摆在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市里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农业、发改、财政、电信等部门为成员的诸城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和协调全市的农业信息化工作。农业局也专门成立了“诸城市农业局农业信息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中心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全市各镇(街道)均成立了农业信息服务工作领导小组。
诸城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中心总投资28万元,办公场地100多平方米,配有专职技术人员4名,电脑、服务器、网络、照相摄像等信息设备配置齐全,基础设施完善。其主要工作职责是指导协调全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对各种农业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综合、;负责接听、受理、解答农民群众通过网络、电话等媒体提出的农业信息问题;利用网络加强农产品市场开拓与名优农产品推介促销;负责农业信息网的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
(二)网络建设
农业信息化是公益性事业,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领导和财政的扶持。到目前为止,诸城累计投入资金达50多万元,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中心购置了服务器、微机、打印机等网络设备,配备了采编车辆、数码相机、摄录机等信息采编工具,开设了多媒体教室,为诸城农业信息网的开发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诸城以农村社区化建设为契机,动员全市208个农村社区购置了微机、打印机,通过电信宽带接入国际互联网,并与诸城农业信息网互联互通。农业龙头企业、农资业户、种植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也纷纷投资购置微机,采用宽带上网,积极在网上查阅信息。同时,诸城依托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中心的技术优势,帮助全市208个农村社区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实现了城乡农业信息网络的上下贯通、资源共享。
(三)队伍建设
虽然诸城还不是“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试点项目单位,但是诸城完全按照“三电合一”项目的标准要求,建立了13个镇(街道)农业信息服务站,200多个社区农业信息服务点,200多个农资超市信息服务点,初步形成了“市有中心、镇(街道)有信息站、社区(农资超市)有信息点”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业信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多部门多行业,因此,在建立好纵向信息网络的同时,诸城农业部门还加强了与市政府信息中心、计划、统计、气象、农机、畜牧等多个部门的横向联系,形成了比较健全的、稳定的网络系统,使信息来源更广泛、更丰富。
加强信息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的信息网络,有利于沟通信息渠道,做到及时、准确、全面提供信息,是搞好信息工作的保证。目前诸城建立了四支农业信息服务队伍:一是农业科技特派员队伍,包括市、镇两级,共100多人,每周在规定时间到社区坐诊服务,面对面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二是视频农业专家队伍,每天安排2名专家在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坐诊,跟农民进行面对面视频交流,实现“零距离”信息服务。三是12316农业专家队伍,通过热线电话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遇到需要到现场解决的问题,乘坐“农业科技直通车”现场出诊,深入社区、村户或田间地头开展农业信息服务。四是农业信息员队伍,诸城农业部门在每个农业信息服务站点都设置了信息员,目前全市共有专兼职农业信息员500多人,他们提供的信息成为诸城农业信息网信息来源的主渠道。
(四)资源建设
关键词: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交易电子商务的发展很快,“一一五”期间我国电子商务的交易量增加约4.5,从1500000000000万亿元。2010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4元。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极大地限制,城市和农村出现了“彩虹”。百度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说:“随着农村网络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农业将是互联网具有巨大的市场机会,农业将成为新的增长点的互联网”。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0%,农村人口城市人口与教育水平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文化素质较低,造成农民电子商务的认识还比较落后,但也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改变传统观念需要一段时间。
农户获取信息主要是通过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和其他口头形式,农村信息化水平特别低,现有的基础设施落后。虽然在一些发达国家加快了网络通讯设施,但很难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的农产品。
和网民的年龄结构,农村用户往往更年轻。农村30岁以下的用户组占6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6个百分点,20 - 29岁年龄组成为农村网民比例最高的人群。
城市和农村的用户之间的度分布差异较为明显,用户在农村地区文化水平较低。农村用户,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网民占62.5%,远高于33.2%的比例。农村用户中,近50%的网民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几乎23分以上的镇。与2009相比,农村初中教育水平的网民占到了近10%增加,互联网在农村低学历人口继续渗透。
截至2010年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303 000000,城市移动电话网络用户214 000000,占64.5%的整体城市农村移动电话互联网用户,互联网用户88260000人,占农村网民整体的70.7%,2009相比,增加了3.4个百分点,手机上网在农村地区比城市渗透。移动电话的使用门槛低,成本低,所以它一直深受用户青睐,在农村地区。固定电话用户数快速下降,移动电话用户持续增长,迅速发展的移动通信网络,移动电话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互联网终端。 我们要加改变农村目前的状况,一个好的电子商务平台至关重要。“新农村商网”就是一个不错的平台。
2006年,商务部依托国家外经贸专网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开发建设了新农村商网,为广大农民群众和各类农产品流通主体,及时提供政策法规、市场分析、价格行情、进出口指导、产品展示、购销对接、咨询互动等信息服务。
2006年8月25日,新农村商网正式开通。网站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已经成为商务部和地方各级商务主管部门为农民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的综合网站。累计访问量已超过55亿人次。日均访问量从2006年的53万人次上升至目前的360万人次。
为使信息服务进村入户,2008年商务部在全国的20个省各选一个县进行试点,建设20个县级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平台,并依托农村经纪人、农业协会、生产大户、村委会、党员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万村千乡”农家店,建立了1400多个基层信息服务站点,配备了电脑,选配了信息员。信息员从新农村商网上找到农民需要的信息,同时把当地农产品销售信息到新农村商网上,实现产销衔接。在试点地区,初步建立新农村商务网络平台为核心,依托服务平台,基本信息服务,农村商务信息服务覆盖广大农民“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 为充分利用农村已有信息化设备,减少资金投入,2010年初,与中央组织部全国远程办合作,发挥全国农村党员现代远程育系统信息员队伍和终端设备的作用,在河南、湖南、吉林等8个省(区)的54个县(市、区)试点推广农村商务信息服务。2010年10月底在河南召开了“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业务培训暨试点工作推进会议”,交流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成效和经验,开展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应用操作培训。2011年4月,再次就8省试点工作下发通知,部署并落实各地的试点工作开展,宣传推介各试点县的特色农产品及当地农产品流通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涉农龙头企业等),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县域经济发展。
截至2012年3月31日,新农村商网已为农民新闻、市场等各类信息1615.42万条,为4.6万多家农民制作了信息网页;回复公众留言信息12362条;帮助用户解答咨询问答信息7193条;累计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1800多万吨,成交金额665.57多亿元。
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作不仅打破传统产销模式,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同时也培养了广大农民的市场意识,品牌意识,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推动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媒体的关注和各界的好评社会的。 给农民带来第一个春天,“两免一补”给农民带来第二个春天,网络购销对接服务给农民带来第三个春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多次报道了工程实施情况。中央电视台《决策者说》、《晚间新闻》、《致富经》等栏目组还深入基层农村进行了专访并制作了专题节目。先后有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政府网、新华网、新浪网等200多家媒体对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报道。
商务部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作也获得业内知名专家的肯定。原国信办陈大卫副主任认为,开展网上购销对接服务是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有助于发展现代农业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教授认为,开展网上购销对接服务对解决农民卖难问题是有效的,它解决了信息化在农村做实的问题,应该长期坚持下去。
新农村商网按照网站栏目功能和服务内容,共分为:新闻、政策、购销、市场、培训课堂、咨询互动六个频道,共有33个主栏目,61个子栏目。购销对接是针对农民缺乏市场信息等情况,新农村商网利用网上、网下相结合的对接方式,为买卖双方提供购销信息对接服务,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避免农产品买难卖难问题。农产品电子商务不可复制的其他产业格局,必须研究和探索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虽然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但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新模式,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将在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对丙乙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无论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将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以实现农民利益最大化。(作者单位: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转观念,观摩县产业集聚区成果展
联社通过组织客户经理和中层管理人员观摩县联社贷款营销中心支持的县产业集聚区企业发展成果,切实转变工作人员的信贷管理理念。当观摩人员看到在信用社支持下的锅炉、纺织、制衣等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快速发展时,处处有亮点,个个有变化,集聚效应日益凸显,主导产业更加突出。通过观摩,观摩人员看到了别人的亮点,找出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解放了过去头脑中的一些固化思想,切实转变了营销观念。
沉一线,深入企业现场解决问题
联社提出“工作不接地气、服务不下一线,就会影响发展”的口号,积极开展“下基层、听民声、解难题、办实事”活动,要求广大机关干部深入到基层,沉到企业一线,深入了解企业发展和生产运营情况,面对面听意见、解难题。为重点解决信贷审批慢等实际问题,该联社在企业召开现场会、集中倾听业主意见后“对症下药”,继续深化主动服务机制,承诺事项办理时间总体在原有基础上再压缩10%左右,并着手建立目标责任制,选派机关干部、营销经理奔赴重点项目、重大平台开展跟踪服务,听取企业的融资需求。从企业最需要、最迫切的问题入手,为基层办实事、为企业解难题,助推县域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
简流程,设立产业集聚区中小企业贷款营销中心
为做好产业集聚区内中小企业信贷服务工作,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联社在识别和控制信贷风险,确保信贷资产安全的前提下,专门在产业集聚区设立中小企业贷款营销中心,建立了中小企业贷款审查员和中小企业贷款授信审查岗制度。对中小企业信贷需求实现当天受理、一周内审批、发放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1500万元的“中小企业信用联保体贷款”,并且根据项目情况合理增加信贷金额。
强服务,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多人性化服务
联社抓住县委、县政府全力支持为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机遇,积极与县委、县政府协调关系,争取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协助,合理安排资金投向,加大贷款增量,确保小微企业资金需求,营销人员深入企业指导企业完善信贷资料和相关手续,设立产业集聚区中小企业贷款专用窗口,延长营业时间,专人负责,为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信贷支持。
创产品,加快对创新信贷产品的推广服务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战略意义
新形势下,我国农业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形势变化,主要矛盾也在转变。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追求量的增长,主攻总量不足的矛盾。现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等收入阶层规模不断扩大,以及脱贫攻坚的深入开展,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不仅要吃饱,而且要求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随着收入的增长,人们对生态服务消费需求也在增加,除了吃好,还要求玩好、游好,这对发挥农业多功能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农业不断提高的需求。提升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必须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整体质量和效率,使农业供需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的平衡。
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农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过去,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供给方面我们具有比较优势。近年来,农业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我国劳动力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劳动密集型的农业生产基础竞争力不足问题愈加凸显。从农业供给端发力,调整优化农业经营结构,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以规模化经营优势促农业节本增效,同时,加快用现代物质生产要素替代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农业技术要素供给水平和农业经营主体素质,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迫切。
过去,为解决总量不足矛盾,我们拼资源拼环境提高农业产量,化肥农药也是往猛里投。农业资源环境的弦一直绷得很紧,边际产能过度开发,农业生产的水资源、土壤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令人担忧。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减少农业无效供给、扩大农业有效供给,把该退的坚决退下来,把超载的果断减下来,把该治理的切实治理到位,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内涵式绿色农业发展道路。
总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的迫切需要,是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缓解农业资源环境压力的迫切需要,是破解当前农业发展困局的关键之举。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加快实现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历史性转变。
主攻方向是提升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农业综合效益高不高,竞争力强不强,根本上是看产品、产业和产业链,关键要调好调顺调优农业结构、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农业产业链价值链。
调好调顺调优农业结构。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调整完善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一是要在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产能的基础上,统筹调整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顺应肉类、水果、蛋奶等消费增加趋势,大力发展饲草、经济作物,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念好山海经、唱好林草戏、打好果蔬牌,增加适销对路农产品供给,继续压减供过于求矛盾突出的大路货品种。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二是立足比较优势,重点依托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不断优化区域布局结构。把地方优势特色小品种,做成脱贫致富一方的大产业。三是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作用,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联耕联种等形式,提升农业的规模效益。要把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相适应,使强农惠农政策照顾到大多数普通农户。
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行绿色生产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农业清洁生产、绿色发展。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资源环境突出问题的综合治理,减肥减药,加大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力度。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另一方面,绿色发展绝不意味着要退回到“刀耕火种”,而是要更多依托农业现代化的良种良法,搞精准农业、智慧农业,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提升要素利用效率,更多应用清洁技术,多施用环境友好的有机肥等,多搞绿色种植、循环种养、休耕轮作、生态修复,实行以水定产限产等等,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可持续利用。
提升农业产业链价值链。要着眼于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大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融合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一是要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做好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实现增值增效,让更多产业链增值环节和收益留在当地、留在农村惠及农民。二是要发展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近些年,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和农村电商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呈“井喷式”增长态势,为增效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提供了有力支撑。要继续发扬农村田园风光、乡土文化、民俗风情方面的优势,活化农村资产资源价值,让绿水青山生态资源真正变成生产力,变成致富一方的金山银山。要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供给。发展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还要强化与农民的利益连接机制建设,要通过订单合作、资源资产入股等形式,让普通农户分享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增值收益,广辟农民增收致富门路。
根本途径是深化农业农村领域关键性改革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改革、重点在改革,成败看改革。关键要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加快深化农业农村关键性改革,协同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全面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失衡和资源配置扭曲,解决农业有效供给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问题,要用体制机制创新释放的活力红利,为改革注入全新动力动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须直面困难和挑战,勇于承受改革阵痛,尽力降低改革成本,积极防范改革风险,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
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当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重点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改革财政支农投入使用机制,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健全农村创业创新机制。
“文化+产业”促进其他产业品质提升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文化元素已渗透并贯穿于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呈现出多向交互融合、全面渗透态势。“十三五”时期,应突出文化元素作为重要新兴生产要素的功能,以文化创意拓展“中国生产”的可能性边界,提高经济潜在增长率,为此,要深入挖掘中华文化、地方特色文化、流行文化、生活文化和域外文化,大力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创意设计业、休闲体育业、创意农业等培养成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意、设计和品牌培育等手段全面提升一、二、三产的发展质态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以产业融合塑造先进制造业新优势。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积极丰富制造业、加工业等行业产品的人文内涵。坚持以发展绿色、节能、环保、智能、可靠和时尚等高品质生活消费品为重点,推动消费品工业向创意创新创造转型。把先进设计思想和理念融入于产品和服务研发设计之中,着力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需求、新营销等设计应用研究,加快促进工业企业与设计服务业的对接合作。培育品牌文化内涵,健全品牌价值体系,形成一批综合实力强的国际知名自主品牌。
以产业融合深化旅游文化内涵。加强对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的研究挖掘和开发,积极探索文化遗产利用的新形式、新途径,鼓励对文化遗产、工业遗产、农业遗产和文化景观等进行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丰富创意和设计内涵,积极开发养生、运动、娱乐、观光等多样化、综合性旅游休闲产品,着力建设一批休闲街区、特色村镇、旅游度假区。
以产业融合培育农业新业态。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农村生活方式和农业生态资源发展创意农业。通过土地规模流转和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运用创意设计助推特色农业和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推进现代农产品专业市场的升级换代,促进特色农产品的推广交流。推进地理标志产品、道地药材、民俗文化、农林园艺、农事科普深度融合,发展创意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和科技农业。
以产业融合拓展体育产业新空间。加快推进体育与创意、旅游、会展、休闲娱乐、地域文化的融合发展,把文化、创意、科技等元素引入体育场馆和健身服务企业建设。创新场馆运营机制,发展集体育培训、竞赛表演、休闲娱乐、健身旅游为一体的体育综合服务。培育和引进国际国内一流品牌赛事,着力打造影响力大、参与度高的体育精品赛事和节庆体育活动。加快体育用品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研发,提高体育衍生品的创意和设计水平。
“文化+互联网”助推文化数字革命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强势突破,“互联网+”的分工体系使大规模社会协同成为可能,推动传统行业加速拥抱互联网。“文化+互联网”就是要主动链接互联网,更加注重基于网络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意创新。
“十三五”时期,要用“文化+互联网”,做活存量、做足增量,向上云化和大数据化,向下O2O化;用“文化+互联网”,激发文化消费意愿,打通文化产业链,推进跨界融合;用“文化+互联网”,加快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和设计服务的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打造内容集成和数字传输综合平台,加快双向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服务方式创新。一是高度重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文化生产工艺、业务流程、服务手段、营销渠道和消费方式创新。二是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挖掘整理消费者特征数据、规模数据、情感体验数据和定价数据,实现精细化内容与用户的无缝联结,推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模块化生产,改进文化产品定价机制。三是引导文化企业树立数据理念,开展数据经营和管理,培育大数据入口、数据存储和加工文化企业,以满足个性化社会消费和创意设计产业需求为导向,支持C2B、O2O、众包、众筹等电子商务模式创新。
“文化+资本”培育文化金融产业
产业发展需要金融机构助推、资本市场支持。推动“文化+资本”,实现文化产业与资本对接,是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问题的内在要求,是有效配置资源、增强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实现规模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十三五”时期,应重点关注以下领域:一是互联网金融和艺术品金融化发展,积极培育文化众筹、文化众创等文化互联网金融工具,支持股权众筹平台和众筹项目企业登记注册;二是推动社会化文化金融创新发展,包括机构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融资模式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等;三是重视构建文化金融产业链,形成集服务平台、信贷、信托、基金、担保、评估、产品设计、交易、专业服务等为一体的文化金融分工协作体系;四是完善文化金融发展政策,包括支持金融业扶持文化企业发展的政策、无形资产抵押政策、互联网金融发展政策、鼓励文化企业直接融资政策和文化金融机构扶持政策等。
“文化+科技”抢抓新科技革命机遇
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科技创新为文化创意提供载体和手段,文化创意为科技创新提供舞台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