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教育问题范文

劳动教育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教育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劳动教育问题

第1篇:劳动教育问题范文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 劳动社会学 角度

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要求必须有市场的存在。一般使用实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建立两个假设:一是稀缺性,资源是有限的,劳动力资源也是有限的;二是人是有理性的,即个人追求效用最大化,表现在货币和非货币方面,作为理性人的企业则追求利润最大化。

劳动社会学是一门立足劳动社会,研究劳动者、劳动者行为、劳动关系、劳动组织、劳动制度和劳动社会过程,揭示劳动社会的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的分支社会学。

所以对于涉及劳动领域的相关问题,两者从看问题的角度、想达到的目的都有所不同,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者还是劳动力

劳动社会学是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劳动问题,而劳动经济学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劳动问题,因此,劳动力在两个学科中的内含有很大的区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劳动社会学中用“劳动者”来代替“劳动力”更加合适,“劳动者”和“劳动力”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劳动者是否同质

在劳动经济学中劳动力被假设为是同质的,而在劳动社会学中,劳动者则是非同质的,而是有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特征。在一般的劳动经济学对劳动力的分析中,它隐去了劳动力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特征,认为劳动力相互之间没有差别,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中绝对不会将劳动力看成一个复杂的社会人。而劳动社会学将劳动者看成一个复杂的社会人,劳动者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特征都被考虑进去,如年龄特征、性别特征等,正是由于这些特征的存在,劳动社会学中的劳动者才变得更加有研究的价值。

1.2劳动者是否理性

在劳动经济学中,劳动力被假设为是有理性的,劳动力表现出的所有行为都是出于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考虑,而在劳动社会学中,劳动者的行为原理则更加复杂,有许多理论对劳动者的行为动机进行分析与解释。劳动社会学认为劳动者行为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是劳动者个人的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劳动经济学的假设不过是考虑了内在因素中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心理因素以及外在因素中追求工作报酬最大化的情形,而不必考察生理因素、文化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有关内容。

1.3劳动者是否独立

在劳动经济学中,相对而言更强调劳动力的独立性,而在劳动社会学中,劳动者更强调与他人的互动。如劳动力配置和流动的规律、劳动工资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都是从独立的劳动者出发进行研究,这个过程不需要劳动力与他人的互动。而劳动社会学中的劳动者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社会人。互动论认为,劳动者行为是由他的身份与角色决定的,每个劳动者在劳动社会中都占有一个或多个社会位置,劳动者行为过程就是他扮演一定的角色的过程,要理解或预期劳动者的行为,就需要了解劳动者与他人的社会关系。

2.劳动行为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劳动经济学关注的是劳动行为的经济效益,其中最典型的研究内容便是劳动供给分析与人力资本投资。劳动经济学虽然在讨论影响劳动供给因素的时候考虑到了其中的社会制度因素(劳动制度、工资制度、体制因素),但在接下来的工作时间决策理论中完全就是考虑工资率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劳动社会学侧重的是劳动行为如何影响整个社会效益,认为只研究经济效益有可能会带来不利的后果。比如按照劳动经济学的理论,将劳动力配置到与其工资率对应的岗位上会是一个理想结果,这会使得资源配置最优从而使得经济效益最大化,但可能由于职业声望等干扰因素,劳动者或许不愿接受这份工作。另外,如果劳动者可以选择一种工资率相对较高但污染严重的工作或是工资率相对较低的“绿色”工作时,不同的劳动行为会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不同,此时仅仅从劳动经济学或者劳动社会学来考虑是不够的,需要将两者联系起来综合作出决策。

3.研究任务不同——经济变量和社会变量

劳动经济学的重要任务在于揭示劳动力与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劳动社会学的重要任务在于揭示劳动者与各社会变量之间的关系。比如研究影响劳动者生产率的因素时,劳动经济学会从工资率、人力资本投资等经济变量考虑,而劳动社会学则从人际关系、人性的假设等社会变量入手。

不难发现劳动经济学基本不研究涉及劳动组织、劳动关系、劳动制度等问题,因为这些变量全是社会变量,与资源配置及投入产出无关,甚至在有些方面它们是与劳动经济学的思路相矛盾的,比如劳动组织不仅仅是为了发展经济功能、赚取利润,它还有满足需要、教育训练、社会控制等功能,要发挥各个功能时就不得不将目光从关注与企业利润的增长转移到如何使社会效益最大化,因为这些功能对于劳动社会的维系是必不可少的。

从以上例子看出,由于劳动社会学从劳动力与社会变量关系的研究中得出的是有关劳动社会结构、功能及其运行规律的结论,所以这有利于人们对劳动社会的认识,同时也有利于政府制定劳动制度从而引导劳动社会向上向前发展;而劳动经济学研究成果的价值主要在于使得社会生产部门更好地配置劳动力资源、确定工资制度,实现利润最大化,使得劳动者运用经济学方法找到最高的效用曲线,这种利润或效用最大化不涉及人性、人的超越经济的内在需要等。

参考文献:

[1]潘锦棠.劳动社会学[M].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

[2]曾湘泉.劳动经济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第2篇:劳动教育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教育;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1-0040-02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在“十一五”期间获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目前我国农村仍旧存在接近两亿的富余劳动力。如何面对如此庞大的富余劳动力,进行有效的转移和转型,相关职业教育必不可少,且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伴随我国现代化工业迅猛发展,农村劳动生产率急剧提升,农业生产现代化进程逐步提速,农村发展新形势的转变正在形成,依靠现代化分工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替代了原来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众多的农村人口产生了职业分化,这种职业的分化促使这些人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进入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

数字庞大的农村劳动力是潜在资源,可这一潜在资源整体文化素质低下是目前的现状,不容忽视。我国农村劳动力中一半以上人口初中以下文化,高中及以下文化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他们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仅为6.66年,刚刚超过小学毕业水平。这样低素质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带来了如下问题和障碍:转移劳动力数量大于需求,整体文化水平低,不适应市场需求;转移无序,盲目流动等。所以,不管是着眼当下还是展望未来,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整体素质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根本措施。目前主要是通过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来实现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根本目标。

二、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功能与作用

第一职业教育是联系自然状态中人与现代职业社会的纽带与桥梁,不仅促进劳动者职业化发展,而且还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现代社会经济需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是农民脱贫致富愿望的体现,它反映这两方面需求。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力素质最有效的途径。

第二职业教育利用专业知识教学和职业技能培训,来提升人的技能与智能,将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劳动者具有专业技术和劳动技能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故而不论是提供劳动力的地区还是吸纳劳动力的地区,都必须依靠职业教育来培养、培训转移者所缺乏的基本劳动技能。

第三职业教育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选择。职业教育应是终身教育,它贯穿于个人职业发展的全过程,它通过横纵联系全方面提供给劳动者多种类,多层次的枝叶教育和培训。

三、发展职业教育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对策

(一)转变传统农村教育观念

明确农村职业教育的目的:为发展农业经济服务和为发展非农经济服务。经过职业教育可给农民提供多种技能,让他们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不但有利于尽快转入城市适应新工作,还有利于留守农村的劳动力提高技术发展农业。

1.通过严抓九年义务教育来改变传统教育观。保证农村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率,保证九年义务教育得到真正落实,夯实教育基础。

2.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引导农民树立终身教育观念。通过多渠道完善该系统不断构筑教育平台,开创由学历教育向终身素质教育全面过渡的新格局。

(二)把握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点

职业教育指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转业、学徒、在岗、转岗及其他职业性培训等等。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作用能降低劳动力转移规模与速度上的差异,满足产业结构和技术层级的要求。

1.坚持学历教育与中短期职业培训相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要突出短期培训、技能培训,提高投入产出效益;要坚持转移前培训和转移后培训并重,实施终身教育。

2.要进行灵活多样的专业培训。劳动力市场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教育必须跟上这种变化的形势,培养出满足市场的专门人才。一方面,以推动工业化进程需求培训机械技术、微机技术、汽车行业、电子产业等领域的骨干。另一方面,按照劳动力转移的行业主要分布积极开发面向第二、三产业为主的培训专业及项目,比如餐饮、美容保健、家政、旅游、家电维修等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

3.扎实做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以各级农村教育培训体系为核心,为农村培养大批高中初级技术人才,让农村转移劳动力运用学到的专业知识、科学技术为农业生产做出积极贡献。

4.树立职业教育的品牌形象。品牌效应现在是市场竞争的有效法宝,积极树立品牌效应才能不同于他人,才能打造属于自己生存发展的道路。职业培训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水平,提升教学质量和成效,积极开发设置特色专业和特色培训项目,灵活创新教学机制,要建立特色鲜明、适应市场的学校。例:陕西省明确推出的五大品牌:“米脂家政”、“杨凌农科”、“秦巴茶艺”、“蓝田厨师”、“渭北技工”,就在全国小有名气了。各地都在力创自己的品牌,抢占市场先机,扩大自己的影响。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政策

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方可保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平稳过渡,而职业教育需切实可行的教育政策扶持。

1.合理运用资金,保障职业教育投入。多年以来,投入职业教育的资金比重在我国教育行业投入中偏低,所以,国家好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确保各层次教育的协调发展;同时还要合理运用有限资金,提高教育投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大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投入具有更为显著的边际效益。因此,在教育投入上应通过制定对经济不发达地区倾斜的政策,重点加强职业教育投资,改善办学条件。

2.加强城乡之间教育政策的沟通。因为我国实行严格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有着很长的时间,劳动力无法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在子女入学教育等系列问题上,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子女存在着较大的障碍,仍旧无法与城市孩子享受平等的教育权。所以,各级政府应该将流动人口从体制外纳入到体制内,纳入到城市社会整体制度创新的框架中,增加他们对城市社会生活的参与。与此同时完善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降低农村劳动力市场准入门槛,变换为文化技术知识控制,将职业学校毕业这一条件作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城市准入”的重要条件,把岗位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企业招工招聘的前提。

参考文献

[1] 曾继友.浅议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滑坡的原因及其对策[J].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1999.

第3篇:劳动教育问题范文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分割;教育过度;大学生就业

一、关于“教育过度”的理论解析

“教育过度”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劳动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R.B.弗里曼(Richard B. Freeman)在1976年提出的。他在《过度教育的美国人》(The Overeducated American)一书中,把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的教育收益率下降,归因为“教育过度”,即教育的供给超过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这一概念反映了教育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1]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曾满超教授、亨利・列文教授等对教育过度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他们认为,教育发展出现下列三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都应称为“过度教育”:一是劳动者相对于其受教育程度经济地位下降,二是受过教育者不能实现其对于事业成就的期望,三是劳动者拥有比其工作要求较高的教育技能。教育过度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知识失业和知识贬值。[2]

根据“教育过度”概念观察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确实有很多方面能说明我国也存在着一定的教育过度现象。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我国的教育规模来看,虽然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张运动,大学生供给量迅速增加,但到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才接近15%,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已超过80%;从人才结构来看,虽然部分人才培养过多,但许多高级技工人才短缺。我国不仅接受高等教育人口所占的比例小,而且受教育的质量也不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更需要培养大量方方面面的人才为经济发展服务。所以,我国存在的教育过度现象,并不是总量上的过度,而是由于高等教育结构失衡引起的结构性教育过度。

教育过度理论提醒人们,在扩大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规模时,必须处理好其与经济发展规模、速度、结构等的关系。所以,在评价过度教育理论时,需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教育的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关系,高等教育的相对过剩(结构过剩)与总量过剩的关系,高等教育是生存必须还是提升社会地位的需要的关系。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教育过度产生原因的解释

(一)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经历了三种不同的发展形式,即工作竞争理论,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阶级冲突理论,最终形成了以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为核心内容的系统理论流派,代表人物有皮奥里、多林格等。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把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或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一级市场具有工资高、待遇好、工作稳定、升迁机会多等特点;二级市场工资低、条件差、就业部稳定、没有升迁机会。因此,劳动者接受教育只是为进入一级市场并提供给雇主一个培训潜力大的信号,而那些接受教育机会少的人则被认为培训潜力低,只能留在二级劳动力市场。在一级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劳动者不愿进入二级劳动力市场,而在二级劳动力市场就业的人,即使想办法提高受教育程度,还是很难进入一级市场,最终在二元劳动力市场上形成双向流动障碍。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教育过度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与其他国家一样,也存在着劳动力市场分割。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有着典型的二元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传统部门劳动力市场和现代部门劳动力市场。[3]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大中城市,人们可以享受最新的信息资源,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众多的发展机会,而这些都是在乡镇及农村不可能达到的。所以毕业生会选择留在大城市或沿海城市就业,但随着大量的受过教育的劳动力涌入市场,但对劳动力的需求并没有增加,一些热门行业对员工的需求甚至趋于饱和。在这种情形下,毕业生宁愿选择自愿性失业,也不愿去其他劳动力需求高的地区就业,这就出现了某些地区教育过度的现象。在现代部门,工作稳定且福利待遇好,是指国家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高校和著名的外企;传统部门则是指一些私营企业。同样的道理,大批毕业生宁愿暂时不就业,也要挤进现代部门,以至于那些传统部门招不到人。同时,由于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双向流动性差以及我国目前存在的制度性分割,毕业生一旦在农村就业就很难回到城市,这也导致了一部分毕业生宁可从事低水平的工作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和农村就业。再加上近些年,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扩招,致使原本就不景气的就业市场雪上加霜。这些都说明了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结构性的教育过度现象。

三、我国教育过度的表现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凸显

回顾我国高校扩招的历程,源于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此后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在短短五六年中,大学招生迅速扩大,“大众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

通过对历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及就业率统计(如表示)数据表明扩招10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呈大幅上升的趋势,就业率自2007年开始呈下降趋势,基本形成供大于需的局面。面对如此严竣的就业形势,人们往往简单地把它归因于扩招带来的后果。但是,扩招只是一个方面,就全国范围来看,仍然有很多岗位无人问津。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的高校设置的专业结构不合理。体现在高校的专业设置盲目追求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比如几乎每所高校都设有管理学科专业、计算机专业、法学专业等;有的学校仍旧保留一些社会需求很少或没有需求的专业;这就人为地缩小了毕业生的就业范围。我国教育、卫生、经济、会计四类专业技术人员,占了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的70%,而对于国家工业发展继续的地矿类专业、能源类专业则跟不上发展,其技术人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二)就业大学生出现高才低就、高聘低就现象

在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由于毕业生不合理的定位,竞相在一级劳动力市场中争夺一个岗位,从而出现了硕士生抢本科生的岗位,博士生抢硕士生的岗位,而本科生只能与大中专生抢饭碗的“挤占效应”,甚至出现了大学毕业生“零报酬”就业等现象。原本受过中级教育或上岗培训的雇员就能胜任的工作,一度要求雇用大学生,而这种岗位被具有大学文凭的雇员占据之后,用人单位则又要求雇用更高学历的人。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导致了高等教育的不同层次失去了劳动力市场的甄别功能,必然造成对人才的高消费倾向和严重浪费,同时教育过度的问题也会造成稀缺教育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我国目前正处在“精英化”向“大众化”过度的阶段,但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点没有放在专科教育和职业教育上,而是一味地发展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众多学校争相提升自己的办学层次,轻率地否定自己的专科教育特色,追求上本科专业,申请硕士点、博士点;学生本人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努力上本科院校,而较少考虑专科院校。[4]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中,又没有分清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把两种毕业生同时推向市场,这就造成了现在的劳动力市场出现“求研究生大学生易,求高级技师难”的局面,使得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脱节。

(三)大学毕业生的供给结构不均衡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以及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尚不完善,所以我国的教育过度现象还表现为人才供给不均衡。一是工资高、福利好的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高学历毕业生供大于求,而一些私营企业、传统经济部门以及竞争大的行业则很难招到高学历的人才。二是大量的毕业生选择留在大中城市或东南沿海城市,造成了这些发达地区的教育过度,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教育则相对不足。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不同市场之间的流动困难,再加上我国存在的户籍制度和工资制度的约束、城市的就业歧视政策,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使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的就业市场范围受到很大限制。毕业生通常都倾向于留在大中城市,且更倾向于正规部门就业。根据张香敏先生关于“大学生最愿意去哪个城市工作”的调查可以知道,32.37%的学生将上海作为第一目标,北京为27.67%,深圳为12.13%,之后是广州、大连等沿海发达城市,而选择区农村、小城镇的学生不到总数的5%。

四、应对我国教育过度问题的对策

(一)发挥政府职能,打破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

由于我国目前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因素,以及东西部地区的生活条件、福利待遇都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导致了东南沿海地区人才过剩,而中西部地区人才不足。所以,规范和发展二级劳动力市场,缩小与一级劳动力市场的差距,逐步实现两级市场一体化。在此过程中,政府则要充分发挥其职能,统筹城乡和区域的发展,完善落后地区的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的约束限制。制定有效地大学生就业激励政策,对于那些自愿去农村及中西部等基层就业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那些在落后基层岗位有突出贡献的毕业生可以放宽去城市就业的限制,这样就提高了大学生去欠发达地区就业的积极性,从而减少了大学生的自愿性失业,为跨地域流动的人才提供便利,最终实现全国人才市场一体化。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

考虑到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特征,可以看出,对劳动力需求的最大缺口应该在职业教育和专科人才培养方面。[5]所以,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应该具有更加多元化的结构和更加开放的办学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6]一方面,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应体现出层次性,在重视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同时,不忽视职业教育和专科教育的发展。分清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就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应用有合理的就业定位,使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中既有创新型的尖端科学人才,也有掌握精湛技术的高级技师。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要体现教育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学科结构的合理性影响着市场中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高校在开设一个新专业之前,要考虑的不是这门专业眼前是否热门,而是要根据市场提供的信号,以及自己学校的特色,面向市场需求,灵活设定专业方向。

(三)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鼓励自主创业

在大学毕业生的头脑里往往都存在着一种固定思维,即一定要前往大中城市或发达的沿海城市就业,认为在那里才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能够体现自己的教育价值。我们认为,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首先对自己要有科学合理的定位,对主客观条件认真分析,不能盲目跟风,一定要挤进一级劳动力市场。其实,在那些发达城市和经济条件优越的部门,人才济济,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即使有幸进入,也很难在那里崭露头角。相反,在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竞争压力相对较小,更有利于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思想教育,使毕业生的工作重心由注重外在条件转变到注重内在能力修炼。是金子总会发光,只要毕业生找准自己的就业岗位,不管在哪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在就业岗位已经成为稀缺资源时,高校应积极开展创业教育,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平台。政府也应出台创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参考文献:

[1]柯佑祥.教育经济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亨利・列文,曾满超.高科技、效益、筹资与改革[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5:26.

[3]高海榕.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教育经济学分析[J].学术探讨

[4]陈超.高等教育规模与城市化联动发展的国际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2001,(9).

第4篇:劳动教育问题范文

关键词 信息化建设 劳动教育 人事管理 互动研究

1前言

当前劳动教育与人事管理面临着这样的形势:一是人口和劳动力流动日益频繁,跨地区业务办理需求愈发迫切。取消农村劳动力进城和跨地区就业的限制,完善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关系转移、衔接的政策措施,探索解决人员流动时社会保险关系接续问题的有效办法。二是社会各界对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劳动教育与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

2.1形势分析

劳动教育与人事管理要与这些要求相适应,为跨地区的人员流动、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社会保险待遇享受及跨地区的管理服务提供技术支持;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通过网络及时准确地了解劳动保障的各项政策和办事程序,为他们提供方便的网上直接办理各项劳动保障事务的服务;通过网络架起劳动保障部门与广大劳动者之间联系的桥梁,及时地了解社情民意,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主动应对安全的挑战,在化建设中同步实现安全。在此形势下,加强信息化建设与劳动教育与人事管理的互动研究是必要的。

2.2劳动教育与人事管理工作需要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要求劳动教育与人事管理保障化建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为民服务”这一理念。三是安全变得愈发重要。劳动保障系统管理着数以万亿计的资金和数以亿计的人员,牵涉到每一个劳动者和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出不得半点问题。同时,随着公共服务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系统的用户范围将急剧扩大,通过互联网的访问和传递将逐步增多,系统面临的风险逐步增大。

2.3劳动教育与人事管理保障化建设必须适应劳动保障事业的不断发展

需要将系统的覆盖范围扩大到劳动保障各项业务;将系统的覆盖人群从城镇参保人员和就业职工扩展到进城务工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村参保人员等,部分地区的覆盖人群还要从从业人员逐步扩展到全体城镇居民,甚至全体城乡居民;通过系统整合,实现各项劳动保障业务之间、劳动保障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业务之间的协同办理,为建立劳动保障工作长效机制提供技术支撑。社会经济和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对劳动保障化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也为劳动保障化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成为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两个问题的化也关乎国计民生。

3对策分析

3.1建立健全劳动教育与人事管理保障制度及运行机制

逐步实现就业比较充分,分配格局比较合理,劳动关系基本和谐稳定,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管理服务规范高效的发展目标。劳动保障化建设要适应劳动保障事业的不断发展,努力满足事业发展中的新要求。这就迫切需要将系统的覆盖范围扩大到劳动保障各项业务;将系统的覆盖人群从城镇参保人员和就业职工扩展到进城务工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村参保人员等,部分地区的覆盖人群还要从从业人员逐步扩展到全体城镇居民,甚至全体城乡居民;通过系统整合,实现各项劳动保障业务之间、劳动保障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业务之间的协同办理,为建立劳动保障工作长效机制提供技术支撑。

3.2技术与劳动保障业务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劳动保障化水平

通过形成财政投入为主体的经费保证机制、实施三项重点行动计划、理顺化工作机制、健全劳动保障化标准和规范体系、建立和完善化规章制度、加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对化建设的宣传等措施,重点完成金保工程一期建设,开展金保工程二期建设,强化数据中心建设,实现全网整合,突出公共服务功能,切实提高各项劳动保障业务化水平。社保的网络是面向多种不同应用的网络,需要无故障,无中断地运行;社保的网络要能够面向未来,能够应对未来的应用的增加,有很强的扩容能力;社保数据的长期保存需要建设稳定的数据中心,还要抵御病毒和黑客,并建立灾难备份的机制等。随着劳动保障系统建设的日趋完善以及基础数据的积累,宏观决策问题显得更加重要。

3.3利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等技术支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宏观决策

通过统计分析和查询手段实现预警功能。劳动保障工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势必要求劳动保障化建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为民服务”这一理念。通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通过网络及时准确地了解劳动保障的各项政策和办事程序,为他们提供方便的网上直接办理各项劳动保障事务的服务,通过网络架起劳动保障部门与广大劳动者之间联系的桥梁,及时地了解社情民意,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参考文献:

[1]毛丛群,赵新龙.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权利体系探讨[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1.

[2]陈焱光.农民基本权利保障与新农村建设[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7,01.

[3]曹绪红.发展权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J].农业经济.2009,12.

[4]姜璐.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浅析[J].商品与质量.2012年S5期

作者简介:

第5篇:劳动教育问题范文

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教委、民政、劳动、人事厅(局),残疾人联合会:

根据国家教委、民政部(88)教学字 001 号文件有关规定, 长春大学特教部,1988年招生工作已结束。从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录取了105 名残疾青年,其中大部分是民政、残联系统所属企、事业单位的在职职工,也有一部分是其他部门的企、事业单位的职工。经我们研究,凡考入长春大学特殊教育部的在职残疾职工,其学习期间的工资由原单位照发,学员毕业后仍回原单位工作。特此通知,并请通知学员所在单位。

第6篇:劳动教育问题范文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著名教育实验家、理论家。他一生忠爱教育事业,在平凡而伟大的教育岗位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其教育著作被视为“先进教育经验的完整总结”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其教育理论被公认为“活的教育学”。

[成书背景]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33年,其中有26年担任校长。这期间,他实践并发展着自己的“教育信念”,努力使教育劳动成为“充满了紧张的探索和思考”。《帕夫雷什中学》一书,是他一生教育智慧的总结。书中围绕校长和教师的崇高使命――“设计和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一思想,集中而全面地阐述了他的教育信念、办学思想及施教措施。该书除在前苏联国内多次重版外,还在国外被译成多国文字出版。中译本于1983年由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精要]

《帕夫雷什中学》一书的教育思想精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论学校管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作为一名校长,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者,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他指出“一个好校长,首先应当是一个好组织者、好教育者和好教师。”“校长工作首位的不是事务性问题,而是教育问题。”

对学生的管理,主要是要抓住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这个“主要杠杆”。对教师的管理,他认为,要办好一所学校,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尤为重要。因此,作为学校领导,应该关心、爱护教师,尽量减轻教师的负担;同时他又要求教师努力提高教育素养,包括: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的内容;懂得心理学、教育学和教学法等教育科学知识;有较高的工作激情,等等。

2.论教学:书中既有关于教学基本理论的论述,又有各个教学环节的经验介绍和建议,基本构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教学论。

关于教学――教育的统一。他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要求世界观教育、道德教育必须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来进行,反对把教育看成与学习和教养相隔绝的东西。

关于教学――发展的统一。首先,他强调师生通过教学应有效地传授和获取知识,认为只有掌握知识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其次,他坚决反对那种只教给知识,不重视发展智力的教学。因此,他要求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真正的学校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并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关于“两套教学大纲”的论述。在他看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忠实执行国家制订的教学大纲,但不能过于机械,心中应同时装有“第二大纲”,借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开阔视野,发展他们的自学能力。因此,他要求教师要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吃透教材,并指出:一位优秀教师懂得的东西应比“大纲”规定的内容多许多倍,课程对他来说只不过是这门学科的起码知识。教师高深的学识是吸引学生热爱学习,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

3.论教育:苏霍姆林斯基从多角度论述了教育目的,其中最集中也最深刻的一个观点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而培养这种人需要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即“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使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呈现统一的完整的过程。”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这才是一个校长,一个教育家应当全力以赴解决的教育问题。

[简要评价]

《帕夫雷什中学》不愧是一部“活的教育学”,它涉及到一个学校所涉及到的所有主要问题,而且提出了一系列独到见解和新鲜经验。苏霍姆林斯基坚持马列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继承了克鲁普斯卡娅、马卡连柯的教育遗产,他不仅发现了前苏联社会发展与生活对教育所提出的新问题,而且对此作了深刻的解答。因此,他的教育学堪称为“现代教育学”。虽然该书属于普通教育学的范畴,但对幼儿教育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名言选萃]

一名好校长首先具备的一个最主要又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深深热爱孩子,有跟孩子们在一起的内在需要,有深刻的人道精神,有深入到儿童精神世界中去并了解和觉察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个人特点的能力。

孩子们所喜欢的是那种本人就喜欢孩子、离开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们交往是一种幸福和快乐的人。

第7篇:劳动教育问题范文

一、家庭教育误区

1.分数第一,品德其次

笔者从湖南省岳阳县第三中学8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以下数据皆出自此次调查)中发现,有31%的家长最关心学生的分数,而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却常常摆在次要位置。的确,分数第一,已经成为目前一部分家长的教育价值取向,能否考取大学,已经成为人们衡量家庭教育是否成功的一种标准。而这种教育取向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当代一些青年品质的滑坡,如不懂得孝敬父母,缺乏社会公德意识,不讲文明礼貌等。

2.学习当先,劳动靠边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极端的爱,使这些父母不愿让学生受到任何一点劳累。同时,他们认为,学生只要学习好就够了,是否天天参加劳动根本就不重要。这种错误的认识使得学生除了学习之外,其他事全都由父母包办。从相关调查中我们不难看出,有些青少年的劳动意识正日趋淡薄,他们生活都不能自理,不会干家务,甚至连起码的处事能力、自护能力都欠缺。这样做的结果是使他们的意志品质得不到良好的培养,依赖性大,适应性不强,不能承受挫折的考验。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将来走上社会,又怎么能适应激烈竞争的时代环境?

3.盯住特长,不及其余

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一心想让孩子长大后出人头地,误以为只有学有所长,才能有所出息,于是,便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硬逼着他们参加电脑培训班、演艺班、各种乐器班、美术班、舞蹈班、外语班等。在培养孩子专业技能的投资上,他们不惜花大量的精力、财力,不惜牺牲本应属于孩子玩乐的节假日。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孩子的专业非但长进不大,就连文化学习、个性发展、甚至身体的正常发育亦受影响。孩子在父母的严格督促下,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产生逆反心理。

4.重视智商,轻视情商

智力商数主要是衡量一个人思维是否敏捷,对问题的分辨思维能力是不是好。现在,绝大部分家庭都比较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但对孩子的情商教育方面却不太重视。情绪商数主要体现一个人对情绪的控制能力、掌握能力和对外界各种事物的承受能力。问卷调查中,有这样一道题:平时,当你遇到困难时,你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做的?回答的结果是令人惊讶的。回答:“代你解决”的占23%,“根本不管”的占6%,“强制你自己解决的”占26%,回答“耐心帮你分析情况,鼓励你自己解决,并注意培养你的自立、自治能力的”仅占45%。同时从另外一道题目我们发现,能够及时发现儿女情绪变化且采取相应措施的家长仅占22%。由此可见,当代有些家长们对情商教育的重视是很不够的。现代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显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只有20%归诸于智商的高低,80%取决于情商。智商高的儿童可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并不一定成功,因为他的性格上有很多弱点。所以,情商在人的成长道路上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家庭教育中,决不能忽视孩子的情商培养。”

二、改进家庭教育的几点措施

上述家庭教育的四个误区与我们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处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新时代,我们的父母必须端正认识,统一思想,改进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1.德智并举

古人云:“有才无德,行不远。”的确,一个没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就是有再多的知识和学问,也难以成才。所以,在家庭教育中,我们除了让孩子学好外,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他们怎么做人。针对家庭教育的早期性和长时性的特点,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小抓起,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我们的父母应该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因为父母只有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品行端正,子女才容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情感;反之,父母行为不检点,就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总之,我们的家长在注意孩子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更要注意孩子的家庭道德教育,教子做人。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有可能德才兼备,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2.重视劳动教育,培养自立能力

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素质,是中华民族最为优良的品质,所以,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应该重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生活自理,先从自我服务性劳动开始,让孩子学会基本生活自理,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自立能力;二是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从中磨炼孩子的意志,培养其劳动服务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三是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社会上组织的集体公益劳动,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常言道:温室里长不出大树。要培养孩子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品格和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素质,从小就应该给其创造磨炼的机会,因此,务必把孩子的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3.一专多能,全面发展

我国正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强调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特长培养。“全面发展”是要让学生有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健康的身体,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劳动习惯。所以,在家庭中,我们的家长既要根据孩子表现出来的兴趣、能力和性格来引导和培养他们的特长,又要让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的、协调的发展。我们的家长在对子女培养上应力求一专多能,全面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我们的后代在激烈竞争、急剧变化的未来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4.重视情商的培养

情商是测定人情绪情感的一种指标,它和智商不同,并不是天生注定的。情商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培养来提高。家庭教育是孩子情商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可以从五方面入手:①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一个人总有些个性上的盲点,孩子便是如此。所以,做父母的应该通过一定的方式帮助孩子察觉和认知自己的情绪,了解产生情绪的原因,从而让孩子认清自己的优缺点,对自我持正面但务实的期许。②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父母应尽可能地引导孩子化解自己的不良情绪,让孩子学会提高忍受挫折的能力,懂得疏解愤怒、舒缓减压的方法,让自己朝着一定目标努力。③让孩子学会自我鼓励,父母应该教育孩子如何将情绪专注于某一目标,克制冲动与永不满足现状,积极进取。④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让孩子了解与尊重别人的感受与观点。⑤培养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要想让孩子取得成功的人际关系,父母应该从小就教育孩子培养分析与了解人际关系的能力,学习与人合作解决冲突与协调的艺术,学会如何关心他人。总之,情商的高低对孩子的一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的家长应给予高度重视,为孩子打下稳固的人生根基。

第8篇:劳动教育问题范文

常言道:一位优秀的老师会影响学生一辈子。如何真正成长为一名好老师,需要在漫漫教学长路上不断思考和实践。今天有幸观看了于洁老师分享的《怎么把一个年级倒数的班级变成年级第一》,一个多小时的讲述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一个全年级倒数第一的班级,已经连续换了9个语文老师,学生大多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孩子,在于洁老师接手后成为了全年级第一,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教育奇迹。在我看来,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她在做有温度的教育,相信与学生之间是最美的遇见和最好的安排。这就驱使她能够从学生角度出发,去帮助、关怀、理解和引导他们。面对学生没有完成作业,她没有采取大声训斥的方式,而是先问清楚缘由,分情况妥善处理;每天午餐时都会给学生添饭,用15分钟播放动画片,让大家感受到色彩冲击、振奋精神;给每天骑车上学的学生买一副手套,让他们在冬天时不再寒冷;每三天给学生看他们专注时候的照片,让大家感受到专注的样子最美;跑操时每天为一位学生整理一下衣服领子,让他感受到关心......于老师这些行为都在润物细无声中温暖着、滋润着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始终在爱中学习和成长。因此当他们走进这个班级时,他们感受到了班主任有温度的教育带来的幸福和信心,从而更有干劲。

于老师的班级劳动教育也令我十分佩服,她没有仅仅关注成绩,而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责任心。班级是大家每天学习和生活的地方,一个整洁的环境能够让人身心舒畅、提高效率。通过与学生一起对教室书桌进行消毒,教学生如何扫地和拖地,从而使学生意识到要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去爱护,增强了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我想,正是有了这种意识,整个班级才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班风,在学习中也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提高。

我们培养人,是要把学生当人,这是于洁老师反复强调的。每个人都需要被发现、表扬和激励。我深受感触的是每日一记的创意活动,于洁老师带着欣赏的眼光去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感受到被班主任的在乎和认可,无形中促进了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师生关系是教育中重要的关系存在,只有当教师与学生搭建起爱与沟通的桥梁,教育问题才能迎刃而解,教育才是温暖沸腾的。

第9篇:劳动教育问题范文

你厅(1990)豫劳人惩便字第1号函悉。经研究,现函复如下:

一、因为国家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不执行《企业职工奖惩条例》,所以,原国家劳动总局(82)劳总字029号文件中的“刑满释放人员服刑期间保留职工身份的,可回原单位安置工作,……其工资待遇,可按捕前的工资等级执行”之规定,不适用于国家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受刑事处罚的工作人员。

二、按照1982年10月29日劳动人事部劳人干(1982)160号文第五条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被劳动教养,应区别情况进行适当处理。对仍保留公职,在劳动教养期间悔改表现好的,期满后回原单位分配适当工作。分配工作时,其职务和工资级别,可比照原劳动人事部《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职级奖惩暂行处理办法》(劳人干[1987]62号)第六条中“察看期满分配正式工作……,一般按低于受撤职处分的职级待遇重新予以确定”的原则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