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的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单说传统文化类书刊的阅读量,仅有4.9%的学生一学期阅读会超过10本,少部分(20.6%)学生能基本保证文化经典的阅读量在6-9本之间,绝大多数(65%)的学生一学期的传统文化专著阅读量在5本及以下,还有9.5%的学生几乎不关注此类书籍。通过卷面的信息数据采集,客观题(30题)卷面答题的平均正确率总体不高,为63.3%。文史类学生的答题正确率仅接近30%,也只是理工类学生的一倍。
二、学生选课态度普遍带有功利性色彩,但女性功利性比率低于男性
统计显示,66.7%的大学生选择“传统文化课”的主要原因,是因这种选修课程的期末“考查方式以‘论文’形式为主,学分高且易得”;有31.7%的受访者是出于“发展兴趣与提高素养”的需要;28.3%是抱着“拓展知识与消磨时间”二者兼得的心态;选择“喜欢授课的教师或者学习的氛围”的学生,占总数的55%。需要注意的是,从性别角度来看,女性(31.4%)以“拼学分”为目的选课考虑比率远低于男性(68.6%)。
三、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掌握程度普遍较低
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进行的分程度数据统计(除去第一、三部分的主观选题),在问卷的第二部分即“文化信息”类中,许多问题都涉及传统文化的基本热点,包括传统戏剧、伦理道德、名言典故等。从学科专业与答题错误率的关系来看,在30题的文史常识客观题中,文教类专业的学生平均错题数为9题,理工类学生与艺体类学生的错题数分别为18题与20题。可见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是非常欠缺的。
四、造成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质量不高的原因
(一)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动机不纯
66.7%的学生是以“轻松获得高学分”的选课态度来参与学习的,选修课成为他们获得学分的一种工具。这种学习动机颇具功利色彩,不再是单纯地为了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文化修养了。
(二)传统文化教育主导体系欠完善
一是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普遍不重视。在课程设置上,只有汉语言文学专业会安排一些传统文化课程,即使是其他文科专业,比如传播学、新闻学专业也鲜有传统文化课程,至于理工科专业,基本没有传统文化课程。学生除去上个别公选课以外,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基本没有。二是教师教学方式僵化古板。教师授课多以“快餐式”为主,只求课堂灌输,缺少生活引导与关注,学生的课后实践缺少教师的引导与关注。
(三)校园缺乏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从学生方面来说,在校学习追求的目标是掌握就业的工具,很少有人考虑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从学校层面来说,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文化修养的培养,从而影响传统文化学习氛围的形成。
(四)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存在认识误区
部分学生认为“学校没有必要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认为“传统文化已经不合时宜,是封建时代的产物”,他们认为西方的文化是科学的、前卫的,西方的教学方式是民主的、高效的。学生的这种想法既是对传统文化模糊的、错误的认识,也是对西方文化盲目的、全盘的肯定。
五、综合以上情况分析,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应从学生和学校两个方面着手
(一)学生方面
1.要提高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加强自我教育
文化意识的自我觉醒是提升自己的辨别能力,唤醒自己的心灵,使自己不再迷失于多元的文化之中。文化意识的自我反省,要求大学生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对自我的认知状态进行结果归因,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文化意识的自我创建是一种自信,一种感情,这种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情感。
2.根据自身特点,量身制订学习计划
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学习计划的制订首先必须从长远的角度,缜密地思考并做出长期乃至终身的发展计划。其次,学生应在原有传统文化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依据自身实践特点和学习方法,设计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选择最能吸引自己兴趣的文化作为计划实施的切入点,循序渐进。最后,因为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所以在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后,还应对计划的可行性进行检验,在检验的过程中需要对计划进行不断地修正。
(二)学校方面
1.培养一批受学生敬仰,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具有高素质、亲和力的专业教师
从学生选修课程可以看出,学生很大程度上看中的不是内容,而是哪位教师上这门课程。一般来说,他们更青睐于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风趣幽默、讲究教学艺术、学识渊博、工作尽责的教师。因此、此类教师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培养一批受学生敬仰,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具有高素质、亲和力的专业教师,巧妙地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求知兴趣。
2.传统文化的课程设置要体现综合性、选择性
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要体现教育内容的综合性,既要突出主流文化,也要有适当的民间文化,让学生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既要传授学生文化知识,又要开设综合实践课程,让学生学以致用,用以修身。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理应尊重学生兴趣的选择。传统文化涵盖的范围很大,所以教育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必要时应按照学生基础知识、兴趣、性格、性别等差异进行分班教学。例如,性别差异对学习文化的选择性影响很大,女生比较热衷于传统文化中的书法、诗词曲赋以及思想道德观念等感性文化,男生则对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兵法、历史等方面比较感兴趣。
(三)高校应该重视传统文化教学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普及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0-0092-02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明的国家,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每一个节日都来源于人民的社会生活,凝聚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对故人的思念,对家人浓浓的爱。虽然传统节日各地的习俗略有不同,但却具有很强的内聚力,是举家、举国共度,与我们的历史文化是同脉相承的,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一、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
传统节日是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外在显示形式,它的文化内涵包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包含“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追求;包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包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精神;包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勇于探索等丰富的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休戚相关的,民族精神的感召力和亲情的凝聚力是内涵中的核心。
二、传统节日文化普及现状
(一)西方节日大行其道
近年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侵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受到了大部分年轻人的追随和热捧,传统节日文化遭受到了边缘化。
1.不少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幼儿园、小学过度宣传西方节日。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幼儿园和小学为了丰富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其中有一项活动对西方节日的普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圣诞节来临之际,提早分配家长、学生任务,购买圣诞树及其装饰品,装扮校园和班级教室,整个校园沉浸在西方节日的氛围中,有部分学校特意选择在圣诞节这一天举办校园亲子活动,营造着浓浓亲情共度节日,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被动地普及着西方节日,在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圣诞节是可以和家人一起欢乐度过的,对来年的圣诞节充满了期待,间接推动了西方节日的盛行。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着几千年历史传承、讲究家庭和睦、注重家庭的传统节日文化却遭受到了冷遇,有年轻人甚至于不知道清明节是什么节日,具体是什么时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名人,为什么会有赛龙舟的纪念活动。
2.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谋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商家大肆渲染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节日氛围吸引消费群体,在12月24日西方的平安夜这天,不少商家都是通宵达旦地营业,在商场里安排专人装扮成圣诞老人,派发圣诞礼物,还进行整点促销活动,以此来刺激消费者消费;在不少消费者心目中,圣诞节期间就是购物季,几乎是商场里全年的最大优惠季。而对于中国传统的春节、中秋、端午节等节日,活动力度远不及西方节日期间,对于消费群体而言,商家的这种举动无疑加深了西方节日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
(二)传统节日文化普及缺失的原因调查
1.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减弱了传统节日文化的氛围。随着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城镇化过程,我们所熟悉的宋代作者辛弃疾笔下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正成为我们的一种理想生活方式。身处高楼林立,灯红酒绿之中,我们的生活节奏变得紧凑起来,有人夸张的形容,我们不是在上班的路上就是正在上班,难得有闲暇的时间亲近自然,感受怡然山水的惬意。即使在传统节日,奔波劳累的我们也喜欢用待在家里的方式悄然度过,传统节日成了普通平凡的一天,而忽略了传统节日氛围的营造。
2.物质的富足让我们平淡地面对传统节日。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只有在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上美味的食品,也只有在节日的时候才能够购买到相匹配的食品。那时的人们对中秋节印象深刻,期盼中秋的到来,一是这一天可以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美味佳肴,二是这一天可以围坐在树下细细品尝香气四溢的月饼,听老一辈的人们讲述嫦娥奔月的古老故事。当下经济的快速增长,琳琅满目的食品令人们眼花缭乱,食品早已超出了食用的功能,转而增加了许多趣味性、美观性等,月饼等与传统节日紧密相连的食品也不是在特定节日才有出售,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随时购买,再也不用期待节日才能一饱口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期盼。
3.交通通讯的发达让我们忽略了彼此的团聚。唐代诗人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描绘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对亲人的浓浓思念之情,期盼与亲人相聚的美好时光。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通讯便利,交通四通发达,高铁的建设让“才饮湘江水又食武昌鱼”变成了现实,一个电话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网络视频仿佛亲人就在眼前,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变得不那么重要。不少地方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空穴老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不知不觉失去了内心对传统节日的团聚的向心力,宅在自己独立的空间。
4.西方文化的侵入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思想观念。西方文化正通过语言、影视动漫、交流访问等形式让我们远离传统文化。经济社会的全球一体化进程,让英语成了国际通用语言,处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晋级评职称等不同阶段的人群,留学访问、对外交流合作等都需要学习英语,并在其中自然而然地感受西方文化和受到西方节日文化的熏陶。
5.中国传统节日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是从小就知道的。不少人存在这样的认识误区:传统节日是中国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祖祖辈辈都在过,并且世代沿袭,不需要进行额外的普及宣传和教育,人人都会熟悉和了解。而现实情况是,我们的年青一代,在父辈的操持下什么事情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过传统节日这样的事情自然也不例外,只需要时间一到回家就好,一直在被动地与家人度过传统节日,并没有深入地了解节日的文化底蕴和知晓节日日期。
三、传统节日文化普及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节日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所折射出的精忠爱国、自强不息、和善有爱等文化精神,让中国传统节日及其文化内涵历经千年时代的洗礼而延续至今,蕴含强大的生命力。
(一)传统节日文化蕴含丰富的民族精神
承载每个中国人美好愿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传统节日文化是这一追求的有力支持。
春节是全中华民族普天同庆的节日,人们在这个节日里欢聚一堂,共同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憧憬和对新生活的良好祝愿。以春节为载体,人们的情感得到最大程度的认同和满足,中华儿女载歌载舞表达内心的喜悦,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春节让中华民族各族儿女凝聚在一起,向世界各国人民展示强大的中华民族凝聚力。清明节祭祀扫墓,表达了对先祖的崇敬和缅怀之情,焕发出人们内心的同祖同宗,强烈的认同感和家族责任感。端午节蕴含的精忠爱国的思想,唤起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不同的传统节日共同唤起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追忆,唤起了人们对民族精神的强烈认同,表现出强大的民族文化凝聚力,不管身在何地,这种民族凝聚力将各族儿女的心紧紧团结在一起,才有了落叶归根,故土难离,也更加激发了各族儿女强烈的爱国、爱家情怀,激发起民族强烈的进取心,国家才能发展壮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传统节日最注重的是家庭的团结向上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构成细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家庭和睦,而传统节日最注重的是家人的团结和睦,家人的相亲相爱,这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家庭、重视亲情的优良传统是一致的。一个只有懂得关爱家人的人才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热爱自己的民族和国家,从而进一步提高处于基础教育中的学生的道德品质,这认真践行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立德树人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作,我们应从基础教育开始就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三)传统节日文化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
1.传统节日文化具有协调功能。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等传统节日由来已久,是伴随着我国的农耕社会,是顺应自然规律而产生的,人们可以依据不同的传统节日协调安排自己的生活,张弛有度,较好地协调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平衡关系。
2.传统节日文化具有约束功能。传统节日文化讲求的是对自然的崇尚、是内心对至善的渴求、是对先贤圣人的尊崇、是对仁爱伦理道德的推崇。人们在传统节日文化的熏陶中,无形地接受和遵循着这些讲求,自觉地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约束。
3.传统节日文化具有纽带功能。传统节日文化在各地的表现形式和风俗习惯是有差异的,但在同一地区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风俗习惯是相类似的,该地区的人们以传统节日为纽带将情感联结在一起,保持共同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中华民族而言,虽然炎黄子孙散布在世界各地,但传统节日的核心内涵是一样的,都有着对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传统节日文化全球华人心系祖国,共同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4.传统节日文化具有育人功能。传统节日文化以弘扬孝、礼、仁、智、信的中华传统美德为主要内容,注重尊老爱幼,注重对先贤对德高望重者的尊敬,注重家庭的和睦,注重亲朋好友间的和谐共处,这些基本注重要求潜移默化地对人具有教育功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应加强普及力度,让我们宝贵的传统文化顺应时展不断更新延续,展示中华民族良好的民族精神,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梦。
参考文献:
[1]张海英.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6.
[2]赵红,祁斌.中国传统节日习俗[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7.
[3]王文章.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现状与对策: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调研实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4]龚鹏程.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刘德斌,杨军,袁永锋,等.解说中国系列:节日情韵・中国传统节庆文化[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
论文关键词:传统审美哲学 包装材料 传统图案 传统色彩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为我国包装设计工作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创意构思的素材。近几年在国际、国内重要的包装设计比赛中获得大奖的优秀包装设计作品,大都在设计中融合了传统元素。然而,哪些是传统元素对中国现代包装设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传统审美哲学、从材料、传统造型、文字、色彩方面来探讨传统元素在中国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一、传统审美哲学在中国现代包装设计中的意义
传统审美哲学渗透在人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创造和丰富了人的整体生活空间,探索和建立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现代包装设计提高人们的艺术品位,满足人类的精神世界,使人性健康发展,逐步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孔子主张的“文质兼备”,即要求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这个思想对中国现代包装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包装设计一直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忽略包装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好的商品不包装,也会有一个好的销售,结果在商业竞争中,失去了优势;二是过度奢侈的包装,低档商品的高档包装,实际价值远低于包装显示价值。所以要利用“文质兼备”来重新审视中国包装设计的现状,达到包装设计和商品的价值。
“天人合一”和“绿色包装”的思想有着不谋而合之处。“中国现代包装设计可以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崇尚自然、原始、健康的观念指导下,利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尽量使用“小体积包装”、“无污染包装”、以减轻环境的压力。“有无相生”与“虚实结合”也是中国古典审美哲学的重要原则。 “有”之所以给人以便利,是因为“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虚实结合”对于具体形象的美,认为事物有生有灭、有虚有实,在不断地变化。而我国的整个艺术领域正是受其影响,将虚与实,动与静结合,形成了内在含蓄的特点。
二、传统包装材料在中国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包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伴随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而诞生的。有自然和再造两种类型。天然材料是传统包装材料的重要方面,它指将竹、木、草、麻、柳、藤、荆条等作为包装材料。它可以说是生存力比较旺盛的一种包装材料,几乎伴随着整个包装的历史。现代包装设计的整体趋势是提倡“绿色包装”,所以环保的、天然的自然材料越来越多的被选择作为包装的材料。自然再造材料是指自然材料经过多次加工后发生了质的变化后的材料。对于自然再造材料来说,传统和现代变化最大的就是纸包装。在传统中使用的包装纸一般选用比较厚实的蔡侯纸,而今在农村还可以看到,用厚实黄色的稻草纸将食品包装成下大上小的斗方型,同时在上面附上一张大红纸,被称为“八角包”,它整体简洁鲜明,又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中国现代包装材料的应用应注重对自然再造材质从各个方面的理解加上现代技术,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
三 、传统造型和文字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认识
在中国现代包装设计中,文字和中国传统造型向消费者传达商品信息重要途径和手段。汉字与其他文字的显著区别在于汉字源于象形文字,它高度概括了事物的主观特征。汉字是象形的方块字,中国汉字通过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始终没有失去象形的因素;汉字是复杂而又简单的文字,汉字的复杂多变传达着不同的语言,汉字以“点”、“竖”、“横”、“捺”等笔画组成,正是这些简单的线条和点构成了汉字的复杂多变。中国传统造型追求平衡、圆满、完整、喜庆,这主要是由中国含蓄、内敛、细腻、的性格特征和中国传统的审美哲学理论所决定。在中国现代包装设计中,把这些寓意美好的图案和汉字复杂而又简单的文字,抽取、重组、出新、使包装产生了极强的形式感和深刻的寓意,给人带来愉悦和遐想。
四、传统色彩在中国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在商品的包装设计中,图形、文字都有依赖于色彩配合,而同一种色彩会引起不同地域的人们不同的习惯性联想,因此包装设计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着在地域风俗所产生的色彩审美倾向;中国的传统色彩拥有着很强的装饰性,在当今众多的民间表现形式中,尽管艺术种类多样,民族、地域以及民俗等方面的原因复杂,产生了各个地区民间的美术审美差异,但在色彩的应用上均以红(赤)、黄、蓝(青)、白、黑五色为主要色彩,再搭配绿、紫和橙等色彩表现。在中国现代包装设计中,使用色彩前就必须了解传统用色的习惯,弄清它在社会中的真实面貌。统治者一直用五色来规范服装等级制度,服从于社会礼制,对社会秩序进行了色彩装饰的统一,成为了惟五色独尊的色彩文化。在现代,等级制度早已消失,但是色彩等级观念仍然或多或少对包装设计有着影响。以正色为上等色,含灰色系色彩被视为低级,一般追求高艳度、强对比的中国传统配色方法,在现代包装色彩设计中应加以借鉴与吸收。
五、结束语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而且表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通过传统传统与现代设计的链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使传统文化成为艺术创作不竭的源泉,而传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传统是发展的。需要培植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和谐共生的文化土壤,促进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包装设计艺术风格的形成。以达到古为今用、继承与创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易存国. 《中国审美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
[2] 孔智光.《中国古典美学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年.
中国传统文化简述
文化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的灵魂,随着民族的生存发展得以延续。文化思想不仅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环境,还作用于文化自身对文化的发展方向产生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贯穿了整个中国的发展,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它是中国文化的主体,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文化从世界上所有的古老文化中脱颖而出,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延续力,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延绵不绝,不断发展至今,它记录的不仅是中国民族文化的成长和历史的演变,它所具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已经进入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与道家、佛教的传统哲学思想融合,给后世子孙留下了诸多非物质和物质财富,包括园文学建筑、工艺美术、民俗民风以及汉字、传统基础纹样、叙事性纹样、传统色彩等传统装饰元素。
传统文化元素
1.汉字汉字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至今任未定型。古文字阶段的汉字更具有形象性,战国的文字比如“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而秦国的文字是当时汉字发展的主流。在五千多年的演变中,汉字的形状不断变化,形体和意境相结合,随着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发展最终发展成为至今符号化、图像化的方块字。2.传统色彩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由“五行”对应而来,尊崇五方正色:白、青、黑、赤、黄,各元素相生相克,应用于传统宗教壁画、民间年画、传统服饰、京剧脸谱等领域。例如在民间屋顶所用的瓦是黑色,黑即是水,水克火,能防火灾;紫禁城是红色的城墙,而其上的琉璃瓦和多数殿宇的金顶为黄色,体现了红黄即火土相生的原理。我们的祖先把关于哲理、自然等观念融入到色彩中,从而形成了别具风格,极具特色的中国色彩文化。3.纹样纹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传统基础纹样和叙事性纹样。传统基础纹样伴随着外部世界和自身共同发展,不仅仅是审美的需要,同样也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体现了人们在认识过程中的思想观念和物质创造,新纹样和旧纹样互相传承。叙事性的纹样包括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宗教经典和文化生活等,使人们直观的了解历史的真实场景,通过在装饰艺术中的表现,直白的传达了人们当时的生活心理。
传统装饰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装饰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极为丰富,从墙面、梁柱、家具、天花到陈设物品都达到无物不饰、无饰不巧的程度。例如高贵的龙凤纹、婉约的花鸟纹等纹样;叙事性的浮雕、壁画等叙事性纹样;故宫的红城墙和黄琉璃瓦;以及用汉字来进行的墙面装饰。中国的传统文化应用到现代室内设计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使命,同时被赋予了一个新的名称:中式风格。例如花格的窗棂、红木家具上传统元素的雕刻,具有古代浓郁气息的吊灯等等。除此之外,在色彩的搭配上一般选用重色调的传统文化元素搭配家具,在此基础上,金、赤两种暖色系色彩就起到了良好的衬托作用,更好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元素的特色。在室内空间的层次上,常用古朴的屏风或者雕花隔椴来达到分割室内空间的效果,混合色彩元素的选择,一般选取重色带暖的颜色,搭配简单的雕琢装饰来达到一个精致、高贵、大气的视觉体验。中式风格同样对宗教元素也有很多讲究,设计师针对用户需求注重阴阳平衡,利用五行元素组合设计独特的室内居住环境。另一方面,屏风、布艺、瓷器、古玩字画等室内陈设物品都体现出了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室内装饰上讲究对称、端正、变化和层次、高雅朴素,它不仅仅是一门装饰艺术,更多的是在人们修身养性上起到的作用。在每个家庭室内都可以看出,这种装饰艺术大多都是以现在科技为依托,传统文化作为内涵,这种发展趋势反映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求以及继承发展,在加入了传统文化元素后,室内装饰艺术的发展也同时被推动。
总结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现代包装设计;包装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商品流通的速度不断加快,包装设计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也逐步显现。相关资料显示,有63%的消费者是受商品包装的影响而决定购买商品的。在日常生活中,相当一部分的家庭主妇在出入超市时容易受商品精美包装的影响而产生购买行动。中国有句老话,“人靠衣装马靠鞍”,包装对于商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好的包装能够为商品锦上添花,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1 文化元素与包装设计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逐步积淀出深厚的文化,文化包括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两方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普遍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为“美之为美”。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只要应用得当,传统文化元素一样可以添砖加彩。况且现代包装设计多少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变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涌现了各式各样的商品,给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选择空间。与此同时,各种形式的广告扑面而来,如果广告不够创新,消费者是不可能被打动的,更不可能产生购买行为。由此可知,现代包装设计对于商品销量具有多么重要的影响。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与包装设计者必须追求标新立异,积极从多方面寻求创作灵感。传统文化元素极为丰富,恰恰是最重要的创作灵感源泉。这一创作创意大多立足于本民族,符合大众审美,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度。例如,某企业推出的竹叶清茶,在包装上其采用了漆器的表现形式,运用红黑两大主要色彩,形成鲜明对比,非常浓烈,但又不失庄重。在包装上,采用金色的文字来加以装饰,这是典型的描金手法,文字内容非常醒目,令观者一目了然。从总体上讲,整个包装典雅而高贵,能够彰显产品的优良品质。与此同时,书法等传统文化元素也融入其中,借助现代的设计手法进行创新,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包装设计往往也和时代背景具有密切关系,这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从历史发展的历程来看,各种商品都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宋代的瓷器等,无不如此。这些商品或质朴,或高雅,或庄严,或清淡,均散发着浓烈的时代气息。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也是如此,以剪纸为例,其往往不合比例,带有强烈的刀剪意味,具有独特的魅力。这些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都能够给现代包装设计提供灵感。
在传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我国在包装设计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设计作品。那些将传统文化元素巧妙融合的现代包装设计,有效地提升了商品形象,促进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2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融合
传统文化与艺术元素是包装设计不可或缺的要素,但是怎样来有效融合才能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呢?设计师必须要对传统文化元素加以整合,赋予其时代气息。我国古代建筑造型典雅别致,很多雕刻、屏风、回廊都堪称艺术佳品,能够给设计师带来诸多灵感。
古人生活中所运用的各种器物也带有浓厚的传统特色,可以给设计师提供参考。例如,青铜器造型,其质朴厚重,给白酒等历史感强烈的商品的包装设计提供借鉴。茅台酒在包装设计上就引入了这一元素,其运用了商周凤鸟樽的造型。在我国古代,樽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盛酒器皿,能够突出使用者的显赫地位。在商周时期,鸟为王权的重要象征。这些元素的融合令人对自然产生遥想,使得人充满支配自然的信心。在这些元素的应用过程中,设计者并没有照扒与拼凑,而是将造型简化,更迎合当前大众的审美。
中国山水画、水墨画与年画都是非常重要的传统艺术形式。在中国画的融合过程中,商品的个性信息更为凸显,能够更好地向观众传递商品信息。且中国画的特殊性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意境,或沉重,或灵动,使得商品在外包装上无需过多的文字说明。书法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其风格种类极其多,将这一元素融合到包装设计中,不但能够起到宣传的作用,还可以使得产品具有更高的文化品位,有助于企业树立品牌形象。
除了这些主流的传统文化元素之外,我国还有大量其他的文化元素,这些元素都传递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例如,古人在婚礼上会大量运用“帧闭庖蛔郑在祝寿的时候总是离不开“福禄寿”,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会摆放如意等饰品,这些都代表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内容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很容易触动消费者。现代包装设计应有效地整合这些元素,使得产品包装能够不平庸,给观者带来新意。
3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改造情况
在应用传统文化元素时,设计者的目的并非是恋旧与怀古,而加入大量的现代性改造,使得其能够符合当前人们的审美,为提高商品宣传与品质服务。设计师深入分析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对其有效改造,使得其更富时代感。
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设计师在应用传统文化元素时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直接继承,而是深入挖掘其内在含义,使得其能够达到以神传意的境界。当前,世界经济正趋于一体化,大量西方文化元素涌入我国,所以怎样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成为创作的重要环节。
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巧妙地融合传统文化元素,是基于当前时代背景下的一种创新活动,是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再造与重生。以我国传统文字来看,其既是书,也是画。不同的笔画会带有不同的深刻含义。以陈幼坚先生所设计的竹叶青标志为例,其将竹特有的修长来代指茶叶,最终构建起象形文字。这就是对传统文化元素深入挖掘的结果,也是传统文化元素得以升华的结果。
在运用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现代产品包装设计时,必须要关注设计语言的现代性,也就是说包装设计应符合当前的时代需求。因此,设计师应格外关注商品目标群体的审美需求,选择恰当的设计语言来表达诉求。
4 结语
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给设计师提供了灵感源泉。为了使得传统文化能够更加具有生命力,设计师应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创作出符合受众审美需求的设计作品。只有这样,我国现代包装设计才会形成独有的主体风格,才能够树立其自身的形象,立足于整个设计界。
参考文献:
[1] 邵恒.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融合性研究[J].包装工程,2016(06).
摘要:溱潼会船节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近年来,以船会友,以节招商,促进了当地新农村建设,本文以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总结当地对会船节的一些保护和开发现状以期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基础性研究。
关键词:溱潼会船节 开发 现状
2004年国家文化部、财政部等联合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全国掀起了包括传统体育文化在内的一股非遗保护热潮。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环境错综复杂,不同自然生态环境和生存方式衍生了带有鲜明的区域性技术风格、素质特点、民族品格的体育文化特征。
当今时代,重视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的传统文化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使它成为全民健身的一部分,成为现代社会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对其保护、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溱潼会船节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近年来,当地政府本着以船会友,以节招商的基本思想,带动当地新农村建设,本文对会船节的一些保护和开发现状进行归纳,以期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基础性研究。
1.会船节传承的来源和沿革
公元1131年,相传南宋时期岳飞的义军与金兵激战溱湖,金兵大败,义军伤亡惨重,当地百姓为了祭奠死亡将士,在清明节,自发组成篙子船争先祭扫。以后,每年的清明节第二天,来自四乡八镇的船只、船民来此聚会,会船成为习俗。
以溱潼会船节在组织模式上仍然采用生活风俗遗传,以“溱潼会船”为主要品牌的民间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影响力,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2.溱潼会船节开发现状
2.1扩大影响,形成品牌
会船的主要场所——溱湖,建成溱湖国家湿地公园,2010年7月开始进行创建5A风景区的准备。湿地公园内现有植物110多种,野生动物70多种,每年都有30多种近10万只候鸟在此栖息,风景区总面积约26平方公里,形成以溱湖为主体的水环境景区,会船节为品牌的湿地人文景观。
每年会船节前夕,奔赴上海、南京等地召开新闻会,扩大会船节的影响。邀请主流媒体对活动进行高密度、大容量的报道,到2010年,溱湖风景区已与长三角及周边省市1500多家旅行社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
“一湖、一地、一镇、一园”特色鲜明。一湖,即溱湖,一地,溱湖国家湿地公园。一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溱潼,一园,江苏河横生态科技园,开发了百年牡丹观赏、千亩油菜花观光、循环经济园等农业旅游项目,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现代农业、接受环保教育、体验农家风情的基地。
“十一五”期间,把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新兴产业、支柱产业来抓,形成了以“泰州华侨城、溱湖风景区、溱潼古镇”为重点的旅游核心区,促进了旅游业由“开发型”向“品牌型”转变。
2.2溱潼会船节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作为现代体育旅游的一个重要内容,溱潼会船节独有的历史文化背景具有比现代体育项目的开发更为优势的地位。会船节拓展了当地的旅游文化空间, 成功培植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坚实基础。近年来,溱潼镇依托悠久的历史资源优势、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深厚的人文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让这个千年古镇赢得了越来越多外地游客的青睐。
以溱潼会船节为品牌,旅游业快速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旅游景区周边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在溱潼会船节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下,当地居民利用地域饮食文化和自然资源,在自家门前办起了农家乐,用自家美食招待五湖四海的宾朋。
2007年接待游客1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亿元,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2.3溱潼会船节对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
溱潼会船节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近年来由于会船节的知名度在国内不断增强,会船人数和规模不断扩大,调查中发现仅篙船一项就达65条之多,参加会船人数达数千人。为了保证会船节的秩序及观赏性,大会不得不规定限制各乡镇参加比赛的船只数量。
近年来,会船节期间增加了群众体育节,溱潼镇因此获得了群众艺术之乡、体育强镇等殊荣。2010年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组委会评选为年度体育旅游精品。 转贴于
2.4溱潼会船节对当地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
2005年以后形成以“会船节”为文化支撑的,实行产业联动通过品牌效应,实现了当地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近年来更是在会船设计上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如2008年的时候有设计祥云、鸟巢等的会船,溱湖上出现天天有篙手,日日来会船的场面,促进了当地群众的参与程度,增加了就业机会,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增加知名度,打造品牌,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链。在历届会船节的活动安排中,文化活动由2004年的群众文化表演,民间艺人表演,到2010年的茶文化节、古茶花观赏节、中国湿地论坛等多项文化活动,使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在这里共展风华。
当地相关部门在拯救保护里下河这一水乡水上庙会,使其成为本地区特有风俗的活化石的同时,正极力拯救和保护一批与会船相关的民间艺人和民间艺术,对其进行原汁原味的保存、传承。带动了当地一大批富有民俗特色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热潮。
农村传统体育文化是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发展具有鲜明娱乐性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R] 2008(19)
关键词:包装装潢设计;艺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TF325.4文献标识码:A
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它们就是一个未被开发的巨大的宝藏,在许多的行业中都可以有效的应用。如何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特色与现代的包装装潢进行完美的结合是值得进行长期的研究。
1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包装装潢设计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外来文化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但这些冲击并没有影响到我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包装装满设计的影响。装潢设计的过程中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支持,同时也离不开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文化传统和当今文化的发展。哲学思想来源于悠久历史的沉淀,我国的儒、释、道三家思想无一不是经过了数千年的积累,其博大精深不言而喻。中国许多著名的设计都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而香港著名设计师靳棣强就很善于将传统的东方特殊融人到他的设计中去。
国内很多包装设计中都含有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子。例如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设计采用了中国红和同心结,让人一看到就觉得该图案洋溢着古老东方民族流传已久的喜庆与祥和的气息,亲近之意油然而生。
在如国内许多电视合的台标的设计。香港凤凰卫视的台标是一对交汇的凤凰,凤凰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代表着吉祥如意、和平安康。而一凤一凰交汇,则又体现了我国的道家特有的阴阳八卦。黑龙江电视台是一个草书的繁体“龙”字,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的气息。还有河北电视台的台标中的标注图案是万里长城。这些电视台的图标无一不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在我国的包装装潢设计中的应用也十分的广泛,例如在书籍封面、商品包装设计、台标设计等方面都有着比较的应用。很多书籍都是采用的文字封面,用书法字体来表现封面上的文字字体自我国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使用了。如宋元时就有一部分书籍的封面采用的书法字体。将传统的书法艺术应用到现代装潢不但可以丰富设计元素,同时还可以为古老的中国书法的应用开辟出了新天地。书法的应用也为其他的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2传统文化在现代装潢设计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虽然在现代包装装横设计中融人传统文化元素是对于发展具有我国独有特色的装潢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将实用性与美观性进行结合,设计应该体现出民族特色。
包装装潢设计不能仅仅是讲究所设计出来的东西的美观,同时还应该注意其实用性。一件产品或者是产品的商标都是要直接与公众进行接触的,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商品或者产品的包装是否精美,所以美观性在装潢设计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讲就美观性的同时,不能够忽视包装装横设计的实用性。例如一件产品的包装和商标不仅是需要精美,同时还必须向公众传递出一些信息。这些不同的信息就体现出了装潢艺术的实用性。
对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美观性,则需要以实用性为基础。在所有的装潢设计中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美观性要服务并服从于实用性。在很多时候设计的美观性也能够为实用性带来一定的好处,例如一个商标或者其它的包装在让人觉得美的时候,还要让人一眼就能读出其中的意识,同时还要能够传递出所包装的物品的一些功用。
包装装潢设计中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有一定的民族性。世界上的所有著名的艺术都脱离不了其民族性,当失去民族性的时候就是失去其艺术灵魂的时候。因此,包装装潢设计作为一门设计艺术也应该将民主性作为其设计原则中的重要一条。例如我国很多的包装设计中国都应用了书法艺术。同时还有前文提到到的许多台标也拥有着强烈的民族文化气息。在例如将一些民间图案运用到包装设计中去,传统图案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地域性,而且与现代图形造型方式都有着许多不同之处。运用了民间图案的包装设计都能够体现出一股强烈的民族性。
3小结
虽然我国的传统文化对我国的包装装潢设计艺术有着一定的影响,但是在传统文化中还有许多的元素没有被发掘出来应用到包装装横设计中去。同时也可以看到由于国外文化的冲击,街头巷尾到处都有着不少的西方文化元素,真正能体现出我国本土文化元素的设计仍然比较缺乏,这种现象正在提醒我们:包装装横设计人才的培养任重而道远。同时也为包装装潢设计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方向。转
参考文献
[1]我国包装装潢设计存在的问题与探讨 姚学兵北京联合大学 【期刊】包装工程2011-02-20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室内装饰设计;融合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现代社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室内空间的实用性与审美性要求也在提高,这就要求设计师要在传统形式和现代时尚之间的矛盾冲突之中努力的调和达到平衡与和谐。如何使室内装饰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机的结合,怎样巧妙的因地因人制宜,构造民族文化特色的个性空间设计是我们永无止境探讨和研究的,使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发扬光大,做到形变但意在,拒绝盲目的沿袭传统。中国传统室内装饰是在特定历史时代及文化背景下的,其外在形式、自身功用、内在文化综合创新运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实用性和审美性的融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传统室内装饰的应用
中国传统室内装饰在当代空间装饰设计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它的优势在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表达上的直接性,有着深深的民族情结,是室内装饰设计营造手法上的常用的处理方法。无论是直接运用传统的中式家具,艺术品工艺品,还是具有吉祥寓意的装饰图案的提取,都使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独具魅力。
(一)传统家具
中国古典家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它具有端庄、沉稳的造型特点,古朴、典雅的气质,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古典家具因为有优美的线条、原始的木质纹路,所以很容易与现代的家具、电器等搭配在一起。其选料考究,通常以优质木材为主,比方说紫檀木、黄花梨木、楠木等等,造型的塑造符合材料的特性,顺应天然纹理,装饰采用点缀的方法,体现文雅朴实的美感。选用传统古典家具来装饰室内空间,是文化品位的象征。新中式家具这个家具类型的出现,强调了与传统家具发展的异同,因其时代特征而特地加上了“新”,说明其源自传统,而又超脱传统。一般来说,在传统美学规范之下,运用现代的材质及工艺,去演绎传统中国文化中的经典精髓,使家具不仅拥有典雅、端庄的中国气息,并具有明显的现代特征,这样的家具就叫做新中式家具。新中式家具设计在形式上简化了许多,通过运用简单的几何形状来表现物体,但它也不是凭空出现的,是在古人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演变而来,是取其精华部分、去其外在的形式并运用现代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是古代家具的现代化演变的成果。
(二)传统室内装陈艺术品
如今,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对于空间的文化品味也有所追求,营造有书香气有人文特色的空间氛围是多数人情感诉求。名家字画,亦或是有吉祥寓意的画作都饱含了人们对美好人生发展的追求和向往,在烘托室内艺术文化气息的同时表达了对某事某物的祝福。偏于古典的居室装饰,可以用传统的中国书画补壁。
对于中国瓷器精品,观赏者一般不会产生将它用作实用器物的念头。这种由形式感而引发的人的美感享受,是一种超功利超现实的对美的直觉,它激活人的美感欣赏力,欣赏者在这种对象面前,似乎也关照到自己本质的力量,获得对美的欣赏需求的满足。陶瓷艺术与室内设计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艺术陶瓷与字画、古玩、绿色植物等,一方面,它作为独立的艺术品形式具有审美的艺术价值;另一方面,它以实用的形式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同时起到室内装饰和点缀环境的作用。
软装织物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绮丽瑰宝,誉满全球的丝绸,鬼斧神工栩栩如生的刺绣编织,这些织物布料可富丽堂皇,可清秀典雅,无论是直接用于铺陈,还是用于界面装饰,都是其他装饰品所无法取代的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
(三)传统装饰图案
中国传统装饰图案是悠久历史的积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饱满多姿的造物思想和艺术成就。传统装饰图案是中华民族祖先及世人经千年的造物活动中,不断融合历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创作设计才华,不断融合中国的道释玄儒、政治伦理和民情风俗而发展起来的,其表达的寓意和思想内容寄托了人们对俗世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加入传统装饰图案的元素题材,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直接表达。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提炼表达
将汉字元素用于室内天花墙壁地面等围合界面上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如印有汉字的壁纸装饰墙面,提升了居住者的文化品位,增添了书香气息。在天花处悬挂具“印章”形制的吊灯,传统印章雕刻工艺与文字装饰装饰元素相得益彰。汉字元素出现在室内隔断上也是一种装饰手段,带有汉字或书法艺术的屏风,一扇镂空雕刻的格栅,都具有浓浓的中国韵味。
在中国传统色彩体系中,红色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色彩,甚至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黄色也是中国传统色彩的代表之一,黄色装饰给室内空间增添奢华感,绚丽庄重不失典雅。
中国传统造景手法丰富多变,借景、框景、对景、漏景、添景、抑景等等构景方式在室内装饰设计中也越来越受到设计者的重视,用形似取景窗的隔断分隔卧室与过廊,形成了框景的视觉效果,能够给室内空间增添趣味,提升审美情趣。
三、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作为室内装饰元素
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凝练后,逐步形成各具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他们包括人物、植物、动物、图腾、几何符号等形式在内的图像,以及一些流传广泛的典故、成语、传说中的人物、景物,一些约定俗成的事物及组合。这些传统符号既有具有传统象征内涵和比喻意义的图案和纹样,也有古代传统图腾纹饰,以及传统宗教纹饰符号。这些文化符号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练后都渗透出浓厚的历史凝重感,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其文化符号是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我们应该用今天的设计语言诠释与重现这种完美。在当代,这些符号仍有着积极的实用意义,直接运用这些传统符号作为装饰元素,是营造传统的文化室内环境的有效手法。一般的运用手法有:
第一,抽象简约。这种手法是对传统形式的整体或局部,进行艺术加工提炼与抽象简化,其原则是可失传统之形而不失传统之韵,使传统的儒、道、禅中的某一种文化,在结合现代的功能与技术的基础上,得到延续与发展。
第二,符号拼贴。其特点是将人们所熟悉的传统构件加以抽象、裂解或变形,使之成为某些典型意义或象征意义的符号,并在室内元素中拼贴运用,从而使新与旧、今与古带着某种联系。
第三,移植与嫁接。即对儒、道、禅历史文化进行移植嫁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象。现代设计不仅要让传统艺术和文化在各方面得以运用,还应该结合现有的技术与工艺对传统装饰艺术进行延伸与拓展。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体现,为现代室内设计提供了宝贵素材。室内设计终归是一种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的行为技术,在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美的需求日趋强烈的今天,如何构建出能够表达情感诉求的空间是当代室内设计师所共同面对的课题。感怀历史,追溯传统是国人普遍存在的审美情态,更何况,中华民族优秀灿烂的传统文化同样需要国人共同努力来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运用和融合是对传统文化极具实践效果的传承。
参考文献
[1]郑昭芳.传统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的融合[J].艺海,2012,05:104.
关键词:包装设计;传统元素;传统文化;运用
在千年历史长河中孕育出的中华传统艺术,是中华文明的结晶。中华民族传统艺术风格,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它在现代包装装潢设计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 经济全球化”下,在包装装潢设计中寻求属于自己民族的传统元素,将传统性和现代性合理融合,创立自己的品牌,抢占市场份额,已成为当今国内包装装潢设计发展的最优化趋势。所以我们现将就传统文化元素在包装装潢设计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包装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道家文化、如佛教文化等其他文化形态。
传统文化元素包括图形、文字、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诗词歌赋等,在所有中华传统元素中,以中国传统图形为代表的中华传统元素,以其独特而浓郁的中华特质,已成为现代包装装潢设计的一大重要来源。中国传统图形主要注重图形的完整性与装饰性,关注形与形之间的呼应、礼让和穿插关系。在组构中多遵循求整、对称均齐。
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尤其是中国传统图形的运用已被提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以现代的设计手法表现传统文化,,并将各个层面去粗取精地应用到具体的现代包装设计中,赋予现代包装以从功能到形式的非物质的功能,是我国向现代化包装迈进的必经途径。
二、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民族文化存在的前提就是其独特的个性,中国包装设计要想健康发展,必须汲取中国文化的营养,从民族传统文化出发,给文字、图形、色彩、材料赋予传统韵律,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设计风格,使中国的包装设计赋有新的文化意义。
(一)传统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国画、书法、年画、剪纸等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要素,也是是我们设计的源泉,能够帮助设计出具有传统、民族特色的包装。其中书法和国画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书法以形写意,舍形求神,无论在结构、章法、力量,还是在情绪上都与现代包装设计息息相关。由于书法有着高度的抽象性和艺术价值,在包装设计中应用中国书法作元素,能显示中国的民族风格和时代风貌。另外,文字是作为一种“ 形象” 来出现的, 其地位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是整个包装设计的一部分或是全部,是其它语言形式无法替代的。而设计作品中若借助于书法艺术殊的黑白效果,更能体现其抽象、高雅的效果。因此,对书法这种抽象艺术的研究和应用也是民族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以现代茶叶包装为例,茶文化与书法都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从汉文字中的第一个“茶”字出现,就是由书法字体书写,用书法字体作为茶叶包装的视觉元素是恰到好处。茶是最契合自然之物,它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茶的包装运用这一重要的中国传统元素,使茶的清香和高雅与中国书法的气韵完美的相结合。
国画缘物寄情,物我两忘,以超然的意象,飞凌万象之上,境界与茶文化所欲传达的超然脱俗的意境正好吻合。古有诗云:“此物清高世莫知”,“清高”非国画莫属,因此在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以国画作为主体图形的很多。当现代包装设计与传统的水墨走到一起时,其深刻的意味所表现出的装饰性,体现了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底蕴。
(二)传统图形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