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肖邦故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音——永不老去的乡愁
故园,因离别而别具诱惑,因回不去而更添伤感。肖邦在故乡只度过了一段很短的时光,之后便因异族对波兰的侵略而流亡至异国直至客死他乡。文中大量文字揭示出肖邦与故乡之间难以阻隔的血肉联系:时常与妹妹一起探望故里;离国前专程去同故园告别;故园四季朴素、淡雅的美景孕育了肖邦悠远、深邃的音乐;无时无刻不在信里、梦里追忆故园的亲人和景致;“凡是留下儿时之国画面的作品,我们都能发现一缕乡音”……他对故乡的惦念就像一坛深埋于地下的陈年老酒,虽经年累月却芳香依旧。童年的烙印,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他,故园的茅舍、小桥、流水就这样无孔不入地渗进了肖邦音乐的每一个音符之中。这份浓浓的牵挂、模糊的怅惘成为其创作的源头活水。他音乐里的乡音,也激起了无数游子的情愁与共鸣。
国愁——疯狂燃烧的故国情
肖邦离开故国达18年之久,其在巴黎的岁月,也是祖国波兰遭受沙俄蹂躏的年代。他虽心念故土,却无能为力,只能将自己关在小黑屋里创作,淡淡的愁绪,炽热的情怀,深深的祈盼,都被这位敏感细腻的“钢琴诗人”准确地捕捉,并镌刻在黑白琴键上,转译为一种没有任何阻隔的音乐语言,扣拨着听众的心弦。长期的流亡生活及对祖国、家人的牵挂与忧虑,使得肖邦身体状况急剧恶化,1849年,39岁的肖邦因肺结核恶化在巴黎逝世。离世前,他嘱托别人在自己死后把心脏运回波兰。他说“我的心脏只为波兰而跳动”。这份炽热的爱国情思宛如一壶浊酒,历经了岁月的沉淀。漂泊、流浪者以为喝下便能一醉解千愁,没想到它却顺着血液游走,深入血管、深入骨髓,渗入了每一寸肌肤、每一个毛孔。波兰是肖邦音乐的灵魂;而反过来,肖邦及肖邦的音乐又成为波兰民族精神的代言。
斗争武器——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有这样一段记载:希勒、李斯特、肖邦三人曾弹奏《波兰舞曲》,探讨音乐中有无民族意识。希勒主张“绝对音乐”,不承认音乐中民族意识的存在,故而他的演奏除了严谨只剩空虚。李斯特认为音乐必定有要表达的内容。他深知《波兰舞曲》是肖邦为被敌人瓜分的波兰而作,故而充满同情和激愤。于是人们在他的音乐中听到了枪声轰隆、战马嘶鸣、妇孺啼哭……肖邦则认为自己的音乐完全是民族的音乐,然而李斯特对这首舞曲的解释却是错误的。于是他坐到了钢琴前,音乐从钢琴中倾注出来,没有战争和死亡,没有呼喊与哀号,取而代之的是遍野的山花和灿烂的阳光,阳光下是波兰的村庄、羊群。愉快而幸福的村民,仿佛在一个假日吹着笛子舞蹈、嬉戏……当他的心全部进入音乐境界的时候,只听见他喃喃地说:“波兰还没有灭亡!”
原来,真正震撼我们心魂的狂风骤雨竟可以是最温柔的,这是一首独具风情的乐曲,没有控诉与讨檄,满怀憧憬与爱意,诗一般地感召着困苦的波兰走出战争的阴霾;这是一种别样的斗争武器,舒曼把它称为“藏在花丛中的大炮”。称之为“大炮”,凸显出肖邦音乐的政治作用,然而它对敌人的摧毁却不是硝烟弥漫、血雨腥风,这是用一串串音符铸就的火炮,宁静、美妙的乐音裹挟着质朴的思乡愁、亡国恨,激起了万千游子、爱国志士的共鸣,号召他们团结起来,反抗异族统治,为自由与幸福而战。此时此刻,肖邦的乐曲就是一剂催化剂,让无数流浪的心灵在此得到了契合;又似一根绳索,将数颗永不绝望的心牢牢地拴在了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对敌人而言,它是无形的大炮,无坚不摧。一个“藏”字,精妙地道出高超技艺掩盖下的炽热爱国情怀和强烈的民族感召力
永恒的精神家园——民族最坚韧的纽带和精神支柱
肖邦音乐中浓郁的民族情愫,强烈的抵抗外侮的意识,让人们意识到一个民族的精神是无法窒息的。故园虽已荒芜衰败,然而“只要到肖邦之家去听一次周末音乐会,便能重新获得对波兰文化的信心”,由此看来,故园已经不仅是具体、有形的小屋,音乐也不只是一串串悠扬抑或哀愁的音符。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里,在这个伟大艺术家的灵魂里,在失去家园的波兰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心中,肖邦故园、肖邦音乐早已不分彼此,融为一体,并幻化为永恒的精神家园,给失去独立、自由的波兰人民带来了心灵的抚慰与必胜的信念,成为“民族最坚韧的纽带,民族精神的支柱”。肖邦故园超越了种族和国界、穿越了时间和空间,仿佛一缕无形的丝线,将身处不同区域、不同时代的心灵紧紧连缀在了一起,使其共同品味生命中的美丽和哀愁。
此刻,人们才真正体会到“故园”二字的意义所在:它是故居,又远非“故居”二字所能代替,它承载了故乡的风物、故国的情思以及与此相关的诸多情感记忆,并延伸至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灵魂深处,构成了一方宏阔的精神家园。
四季美景内蕴
在理性地传达了肖邦故园的文化意义后,作者再次用细腻的笔触对这个精神家园的四季进行了美丽的描摹。较之第七节,似有重章叠唱之感,然而却更有张力,春日的温柔轻盈,酷似肖邦温柔的序曲;夏日的悠扬清丽,使人回忆起肖邦成熟的乐音;秋日的忧伤深沉,就像奏鸣曲中令人难忘的三重奏;冬日的寂静安详,让你觉得在和肖邦促膝谈心。这是自然风景与肖邦音乐的完美契合。沈德潜说:“情真而不觉音之繁词之复也”,再次描摹四季美景意蕴何在呢?
泰戈尔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说的是人活着应当像夏天盛放的花朵,绚烂、热烈;而死亡的时候,则像那融入泥土的秋叶一般安宁、静谧。因为那份难以割舍的乡土情结,中国人很讲究“安土重迁”。于是我们开始了解那个客死远方的人——肖邦,“只能依稀记得国内唱的歌”,却无法叶落归根,踏上归家的路,这中间饱含着多少漂泊、辛酸与无奈!这个秋天,因肖邦的离去似乎变得忧伤,变得凄美。这是四季的变调,由清丽转为忧伤。
“然而,这里最美的是冬天”,“没有马,没有雪橇,没有狐裘,没有裹着狐裘的美女,没有母亲,没有姐妹”,“只有无边的静寂”,“只有他还住在这里,独自一人在雅致的房间里来回踱步”,“只有音乐长存”———这里的环境是静谧的,而远离故土、亲人的心更是孤独、苦寂的。一代大师虽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的心脏漂洋过海,终于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故园,他的音乐长存,精神永恒。我们仿佛听见了他遥远的心跳,我们仿佛在与他促膝长谈,这是心与心的交融,这是灵魂与灵魂的契合,这是四季轮回的开始,更是精神家园的永生。此时此刻,人、音乐、故园,三者水融。此时的四季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四季风物,这自然之美已成为了熔铸肖邦精神的热烈滚烫的“生命风景”,这才是天地间的大美。
一、问题导入求知情境
我们常在课前给学生来一个“小甜点”,给他们一些语文的趣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讨论和思考的兴趣,培养他们动脑的习惯,更为一堂课创造了探索的气氛。课文中如:《死海不死》中的两个“死”究竟有什么区别,是什么含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听课。又如《听听那冷雨》抓住怎样听,听出什么内涵,为什么是冷雨等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在课堂上能带着问题进行听讲,既引发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故事导入问题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故事有时能起到点活课堂的作用。如在句式教学的时候,先给学生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从前,在一个私塾里,学生正在听先生讲课。一会儿,有两个学生靠在课桌上睡着了。“啪”——先生一戒尺打醒了那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学生,说:“你一摸到书,就睡着了。你看他,”——先生指了指旁边那个穿戴阔气的学生说,“睡着了,却还拿着书呢!”明明都是上课打瞌睡,为什么说法不同呢?先生讲的两句话在句式上有什么不同?这个设计把问题和故事结合。学生讨论后对第一个问题很容易解决,却对第二个问题束手无策。自然学生全部兴趣都被激发了。
三、扮演“角色”进入人物情境
扮演角色体会情境,有四种做法:(1)进入角色。让学生带着强烈地感情阅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各种人物的思想感情。(2)分角色朗读。这样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听到教材中各种人物的不同声音,虽未见其人,却已闻其声,增进对课文的理解。(3)直接表演。课文中选编的戏剧,可组织学生装扮成剧中人,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如《白毛女》(选场)、《屈原》(节选)、《鸿门宴》等,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4)改编课本剧。根据课文编写剧本,然后让学生进行表演,同样不失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方法。
四、诗词导入课文情境
中国传统的诗词讲究意境,意境本身就是一种高度浓缩的情境。运用与课文相关的诗词做铺垫,可以创设一种优美的一情境,最快的激发学生的心理感受。比如在《春》这一课中,优美的文章需要学生的感情去体验。所以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寻找自己喜欢的有关春天的诗。比如:《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夜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上课时请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这些优美的诗句,在老师的提示下,春景仿佛一幅幅的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通过诗句的意境的引导,学生们进入了春天的环境中。在这种情境中,学生自然能够较好理解课文。引导学生感知朱自清的笔下别样的春天景象。
五、播放音乐、图片、视频渲染情境
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音乐通过对乐音有组织的安排构成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同时,音乐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情感的流淌,所以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情境,创造气氛。如果能把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能真正实现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食指的《相信未来》配上悲伤的音乐让学生听后暗自掩泣。在音乐中朗诵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使之与诗人情感相合,更好的体会诗人心中的复杂情感。《肖邦故园》一课,通过肖邦的音乐引导出肖邦对故园的爱,引发出作者对祖国的爱。
本文结合我的教育教学实践,谈一谈针对不同课型、即在语文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中怎样追求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授课要紧紧抓住三个维度、落实教学目标;复习课要围绕知识要点,构建体系形成知识网络;讲评课要结合学生实际,评讲重点突出、及时拓展延伸,让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关键词】
高效 课型 教学目标 构建体系 拓展延伸
一、新授课要紧紧抓住三个维度、落实教学目标
新课程提出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忽略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例如苏教版必修三第一专题“祖国土”的教学中,教舒婷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时,教师比较容易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验热爱祖国的情感,但在执教《肖邦故园》时,往往就课文论课文,没有在课堂中引申、没有挖掘文本中蕴涵的德育内涵。其实,这篇文章的主题在肖邦,在肖邦的音乐与故乡、祖国的关系,在肖邦的爱国情怀。它通过肖邦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的成长与艺术创作,深刻地说明了祖国对于一个人的价值。在倡导价值追求多元化的今天,我觉得尤其要领悟编者的意图,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理想,谈谈对祖国的爱。我认为语文教育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当下许多语文教师都为分数而教时,我觉得有必要加强对学生人文性的熏陶。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①高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都正在形成期,语文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不能通过空洞地说教来实现,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做个有心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效。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些目标因素不应该是逐条罗列的,而是通过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体现的,所以我们心中时刻要有目标意识。黄正瑶先生认为:“用整体的联系的观点全面理解‘三维’目标;用相互作用的观点思考‘三维’目标的关系;用发展的观点落实‘三维’目标的达成”。②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对于一节新授课,我认为至少要落实2―3项目标。如果说,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忽视语文的人文性,那么,语文教学中还要把知识与能力这个教学目标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习的过程,学习要做到以人为本,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中体会发现知识的快乐和成就感。例如,新课程提倡探究式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法重视知识获得的过程,重视学生原有的经验,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但是在探究过程中会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在具体每节课中,教师要注重落实教学目标,不要让探究成为摆架子的形式。
二、复习课要围绕知识要点,构建体系形成知识网络
笔者听过许多语文教师的课,很多语文教师在上复习课时不注重总结知识要点,或者对于一个知识要点不注意归纳,学生听到教师讲解时恍然大悟,但过一段时间就忘得干干净净。造成这种教学低效的现象,教师负有很大的责任。怎样避免这种教学低效呢?我觉得教师要把知识要点归纳好,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网络,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苏教版教材的一个突出的优点是适合高中生的口味,适合这个年龄阶段学习的特点,但也有不足之处,对于文言文特殊的语法现象没有归纳、整理。或许这是编者的意图,要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感悟和掌握古文的特殊语法现象。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构建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比如宾语前置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普遍,当我们在上复习课时,就要考虑总结它的几种常见形式:第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必修四《寡人之于国也》中:“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未之有也”就属于这种语法现象。那么在语文读本必修三《石钟山记》中:“古之人不余欺也。”也就属于同一种语法现象。第二,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要前置。在复习必修三《鸿门宴》时,这种语法现象比较多,例句有:“不然,籍何以至此?(以何)” “沛公安在?(在安)”“大王来何操?(操何)”。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例如必修三《烛之武退秦师》中:“夫晋,何厌之有?”属于这种语法现象,必修一《劝学》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也属于相同的用法。
三、讲评课要结合学生实际,评讲重点突出、及时拓展延伸,让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
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我发现语文教师讲评课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方面讲评课很少有什么讲评目标,讲评针对性不强,另一方面讲评的效率低下,就题目讲题目,没有拓展延伸、巩固的教学环节。怎样提高讲评课的效率呢?
要了解学生实际情况,讲评的目的性要明确、针对性要强。例如一份练习或者一份试卷,教师要对学生做错的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归纳错误类型,如果是考试卷,教师要统计每题的得分,计算每题的平均分,特别是对学生错误较为集中或者不会者较多的题目进行分析,找出错误根源,从而确定评讲策略。有的基础性题目可以不讲,有的一般性题目教师可以略讲,有的难题、重点题教师要详细讲。极少数教师分析一份试卷,从开始讲到最后,教师很辛苦,学生听得很累。我认为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备讲评课,只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评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重点突出、效果鲜明。例如到高三阶段,我每次讲评试卷时,都根据学生的答题得分情况确立一个讲评重点,有时是基础题中的语病题,有时是诗歌鉴赏题,有时是现代文阅读题,有时是语用题。让学生一节课下来,有一个收获。长时间积累下去,学生做题肯定大有进步。
总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关键在教师。追求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每位语文教师的理想追求。本文是笔者在三类课型中追求高效课堂教学之中的一点体会,今后我还将不懈努力,追求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文质兼美的文章,本身具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只要充分挖掘内容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发挥想象,建立起内心“影像”,就可把有限的文字信息引向驾驭于文字之上的语感层面,达到情来神会的状态。
我们选取了《月光曲》《荷塘月色》《废墟的召唤》《过万重山漫想》等语义鲜明、富有特色的文章作为培养语感的突破口。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角色朗读是其中一个广受欢迎的方法,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充分感受阅读的乐趣。如把《月光曲》中的“皮鞋匠”换成“我”,“我静静地听着,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平线上升起来……我看着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洁净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人称的变化使学生化身角色感受情境,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没有费力去研究语言结构的规则,却在阅读行为中准确地使用。
又如在朗读《荷塘月色》时,要求学生不仅读准字音,读出语气,关键在于建立内心“影像”,产生的内心“影像”缩小了时空的距离,让读者仿佛置身荷塘,看见荷花,嗅到荷香,听见歌声,把感受到、体味到的蕴涵,充盈在字里行间的丰富内容宣泄出来,形成虽不能言明,却可以理解和体验的语感,语感又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学生边读边听,边读边学,边读边思,朗读水平和思维能力得到了科学而有效的训练。
二、去芜存菁的语境净化
粤方言区的学生,受当地方言和语法习惯的影响,常常在交流、表达和书写中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词语或表述错误的语法现象,这直接影响了口语的表达和作文的写作。
经典美文为我们提供了进行语言规范的素材及语言实践活动的具体情境。我们选取了《卖白菜》《父亲的手提箱》《肖邦故园》《用铭记来忘却》等一些情感细腻、辞藻精美、故事性强的文章开展阅读分享活动。比如摘录重要或精彩的部分,简明扼要地概述内容或者开展读书交流会等。学生最感兴趣的是读书交流会,面对全班同学讲述自己阅读的故事,全班同学根据故事的内容、时间的控制、语音、语态等方面的表现为讲述者打分。学生为了合理有序、充分有力地表明自己的思想或情感,不断地学习运用新的词汇和句式,使组织语言和运用语法的能力有了深度和广度,口语表达和文字表述能力也得到提高。
三、独具慧心的情感领悟
学生因为各自的认识、经历、兴趣、性格的不同,对文本理解的角度也不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阅读过程也是个性思维的发展过程。《致橡树》《苦恼》《窦娥冤》《麦琪的礼物》等诗文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独特感受的写照,我们请学生分角色表演文本内容,既能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经典的主体参与性,帮助学生积累文学知识,又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在朗读和疏通文意两个环节上进一步研究文本,表情动作、人物对话皆是学问。学生被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或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一个个不朽的艺术形象创新再现。有的让人忍俊不禁,有的让人潸然泪下,有的让人恨其不争,有的让人哀其不幸,学生的表演绽放出点点智慧的火花。经典诗文材料的挖掘,让学生的感情活动逐渐变得富有个性化,富有时代感,富有责任心,能更合理、更科学、更积极地面对现实,形成良好的感情认知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四、含英咀华的美感延留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艺鉴赏犹如采矿,晶莹的宝石不但给你赏美的兴趣,并将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经验,使你的思想、情感、志趣向更深、更高的方向发展”。这种更深、更高的方向即美感的延留。设置情境是美感延留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媒介唤起读者心中的感受,调动以往的经验,重现某种场景或情感。
语文的随意性是否就是语文教学的天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语文的随意性是否就是语文教材的文体、内涵、体制丰富多元、百花齐放?语文的随意性是否就是语文老师的教学理念、课堂设计各有身手、百家争鸣?语“语文的随意性就是它的科学性。”99年夏天赴济南学习,聆听了李希贵校长的一堂语文教学专题讲座。此语一出,我竟心头一热,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我们怎么理解语文的随意性?
语文的随意性是否就是语文教学的天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语文的随意性是否就是语文教材的文体、内涵、体制丰富多元、百花齐放?语文的随意性是否就是语文老师的教学理念、课堂设计各有身手、百家争鸣?语文的随意性是否就是语文师生的个性体验、阅读层面、表现风格众彩纷呈?为什么不全国语文课堂都放魏书生的教学录像?为什么不继续实行全国语文教材统一一个版本?为什么不实行同一教材同一教学方法?为什么全国乃至各省的高考作文没有一个(或制定不出来)同一的答案?
老师们说:语文教学,是溺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语文教学是千人千面,千佛同心;这语文教学是人人教得,教好不易;这语文教学是一人难称百人心(语文老师一般带两个班的课)。那么,该如何面对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呢?
一、 是否是教材分类别对待更好?
十几年前,一位省级语文教学能手、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莅临我校,应邀执教一堂观摩课,我们语文教研组全体老师一致要求示范秦牧的《土地》(老教材第二册第二课)!结果呢,老师来了坚持讲了的《雷雨》。事情凑巧,我们学校陈老师也是准备的《雷雨》。老师在文中提炼出四个语言细节,引发学生讨论,还记得其中一个是比对周朴园的三个“哦。”“哦。”“哦?”对于揣摩探讨人物的心理、性格、灵魂,十分巧妙、到位。是不是《雷雨》可以带领学生反复研读、深入剖析,而《土地》只要把握中心、分清层次、训练学生材料的联想和组织能力和散文成文能力就可以了?翻翻学生的课本,唐诗宋词上圈点、记录密密麻麻,《劝学》《师说》《报任安书》《采薇》《六国论》《阿房宫》《荷塘月色》《序》《祝福》等,听讲研读痕迹十分突出,而《边城》《月是故乡明》《奥德赛》《祖国山川颂》《肖邦故园》《阿Q正传》等篇目则非常卫生。现在一周4节课了,更应该有所教有所不教,对教材确定类别,决定取舍,设定详略,集中优势兵力打好有把握之仗。至于分类标准,自然是学生的兴趣,时代的联系,教材的内涵,老师的功底。
二、 是否是老师备课重点备主干
重在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关注文章的兴趣和热情,重在设置提纲挈领、点面结合的问题激活学生富有方向和深度的思维,重在拓展文章外延巧设作业,以引领学生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珍惜感悟、定向联系,积累素材,喜欢表现,喜爱表达。我感觉,这一周的暑期课程培训模式非常理想,老师们先看录像获得情景、情绪,再看专家对话激发观念、主张,然后联系实,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最后条理思路,完成作业,更可以深入探讨,缘事明理,联缀成文,有文章提交,有那么多的读者,堪称以文会友:思维活跃了,眼界开阔了,认识提高了,态度端正了,办法多多了,信心十足了,怪不得张志勇厅长语言:流火七月,释放十万高中教师的生命激情!
三、 是否让我们全体高中语文老师永葆育人青春
矢志传承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化作彩虹,沟通未来?!史建筑老师说:“语文教师身上的关键词:诗意、智慧、敏锐、洒脱、儒雅、激情、幽默、严谨、悟性、良心。”这是否应该是我们老师最应该预设的?这是否应该是我们语文老师最应该具备的?语文教师是幸福的,“能与学生们尽情分享积淀醇厚的人类精华”;语文教师又是冒险的,“要将这些精华移植到课堂中,又尽量不让学生失望”。因为冒险我们惴惴不安,因为分享我们顺风飞扬。我们有出发时的惴惴不安,有课堂上的顺风飞扬,我们更时时有“书教万家子,桃李满天下”的嘹亮。
四、 是否让我们的学生永远充满阳光
让我们对我们的课堂严阵以待,让我们对我们的学生充满期望,使我们的课堂枝繁叶茂,使我们的语文既花枝招展有年轻俊朗。有人这么诗意地概括描绘我们的语文课堂:“她有时是红色的,激情四射,热情奔放,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力量;她有时是白色的,洁净无瑕,仿佛带雨的梨花,迷人的杏蕊。她有时是蓝色的,幽深澄澈,静谧安详,宁静喧嚣,淡泊浮躁。她有时是黄色的,传递温暖,点亮心灯,让迷途人知返,让流浪者归巢。她有时是黑色的,冷峻不乏幽默,深邃兼之大气,兼收并蓄,容纳百川。”我们的学生在课堂的康河里“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里的课堂生成譬如是阳春三月的郊游踏青,仿佛是阳春十月的向晚篝火,这里有最后的演讲的拍案而起,这里有《沁园春・长沙》的“谁主沉浮”,这里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赤子之心,这里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的相信未来,这里有将相和的风度,这里有马丁・路德金的执着。这里有和谐双赢的智慧,这里有春来草自青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