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土木工程专业要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在开展土木工程专业理论教学的同时,要尤为注重及强调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以培养更加符合土木工程技术岗位的复合型人才。本文从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入手,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路径
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涉及到土木工程的设计、土木工程概预算、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结构、土木工程施工组织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通过各类试验及实践学习,以更好地架构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结构。在高校教育改革的推动下,立足土木工程专业自身特点,探究实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更显重要。
一、开展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侧重于培养实践应用技能及创新能力较强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在开展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时,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需要经由实践教学及上岗实习等途径得以实现[1]。因此,从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属性上看,要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融会贯通,需要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及时跟进。而从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现状上分析,较常采用的以班级教学为主、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支撑、以理论教学、定期实习及留置作业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暴露出一定的缺陷和问题,如设计作业及学科论文创新性不强、实验课程设置较少、实习岗位不够充足、实习效果不佳等,要解决这些缺陷和不足,客观上也需要科学完善的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做保障。
二、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凸显的问题分析
首先,高校基于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一方面,高校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重分配不够合理,另一方面,高校在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软硬件设施上的投入相对有限,制约影响了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其次,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用于学生提高实践技能和水平的实验室及实习基地较为匮乏,且稳定性不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在数量上难以全面满足学生实践操作的需求,在使用时间及周期上也比较短暂,这就给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推进构成了阻碍[2]。第三,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在设置课程及后续考核环节也欠缺合理。一是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课时较少,实践教学与岗位实习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二是高校土木工程实践教学考核中,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要求过于单一,导致毕业设计论文及作品雷同度高,形式化严重。
三、构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路径探究
(一)重视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推行土木工程专业“双证融通”制度
高校在开展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时,首先要强化对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一方面要在课程设置中合理分配理论知识课程、实践操作课程及毕业设计课程的比重,让学生能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对所学的诸如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土木工程材料选择、土木工程施工组织等内容加以实践验证,为后续的毕业设计做好铺垫;另一方面要投入充足的资金用于土木工程专业实验室及实习基地的建设,提高专业实践教学的硬件配置水平。在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中,可以借助高职院校改革成果,推行土木工程专业的“双证融通”制度,鼓励学生考取注册结构师、注册岩土师、注册建造师、注册工程师等证书,通过实施双证融通制度,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二)完善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
在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完善和改进,着重做好以下两点:
1.借助实验课及分组讨论,提高土木工程专业理论课程的“实践性”。在土木工程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在传授完基本理论知识后,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其自主选择实验内容,通过资料查阅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营造师生交流讨论的氛围,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原理,为实践教学的实施打下基础。
2.在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高校在实施校企合作及上岗实训等教学内容时,应集中让学生进入实训及实习现场,并做好实践教学的指导。在实训操作及岗位实习结束后,由学生出具实习报告,并由学校及实习企业共同加以鉴定评价。为提高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及实习的效果,可以探索实施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与项目建设相结合的模式,让学生在真正参与土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对土木工程理论知识、现场操作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等加以全面培养[3]。
(三)依托信息技术,打造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与评价的网络化平台
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在构建过程中,应充分依托信息技术,在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打造网络化操作平台,从而形成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线上及线下双线并行的教学模式。通过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网络化平台,一方面可能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操作及实训学习的积极性,做好与土木工程企业的信息交流反馈,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在实操、实训及实习后的成果交流及作品共享创造条件,也便于通过网络化平台,让教师及企业对学生的实践成果、毕业论文、设计作品进行双向评价。
四、结语
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应重点突出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性,在土木工程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及实践操作、实训演练及上岗实习等多个环节做好实践教学的软件及硬件建设,并同步开展土木工程专业双证融通及土木工程专业实践网络化平台搭建,以为土木工程行业培养出理论与实践技能双优的专业人才。
作者:梁文静 单位: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胡欣雨.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实践教学实现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41):237+238.
Abstract: Based on the demands of talents cultivation and features of running school on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 that serving local economy, the paper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civil engineering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in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 but also makes further study on the training mode and curriculum.
关键词: 地方性院校;地方经济;土木工程;人才培养
Key words: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 local economy;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talents cultivation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3-0219-02
0引言
榆林学院位于陕西榆林市,榆林是盛产能源矿产资源地方,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榆林学院是一所省属综合性本科院校,也是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和历史文化名城榆林唯一的普通高校。它的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绥德师范学院。在2003年成功地从师范专科学校转型为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于2005年经陕西省高等教育委员会批准设立,并于同年9月开始正式招生。无论从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相对于院校的同专业来说,榆林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都是一个婴儿。在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工科本科引导性专业目录》中将建筑工程专业调整为土木工程专业,设置了建筑结构工程、市政工程、建筑经济与管理、道路与桥梁工程、岩土工程和水工结构工程等6个专业方向[1]。合并之后的土木工工程专业被称之为“大土木工程”,它涵盖了原来的建筑工程、交通工程、矿建、城镇建设、工业设备安装工程、饭店工程、涉外工程、土木工程等八个专业,范围更广、支系更多、科目更为复杂。近些年,“大土木工程”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不断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用以服务当地经济。榆林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正处于起步阶段,而此阶段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凸显“地方性”与“应用性”,怎样能够适应本地方经济发展和区域建设的需要,寻找适应性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凸出点在于“地方性”与“应用性”,那么地方经济的建设需要应用性的高级技术人才[3]。从地方本科院校走出去的学生较大多数留在地方,为地方建设出份自己的力量。人才培养的模式中就要突出地方性,即地方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主要用于为本地区服务。因此在本科培养教育的同时也要与本地区紧密结合起来,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
榆林学院处在榆林经济大力发展的优势下,城市及周边的建设也在飞速发展,同时又是仅有的一所本科院校。榆林由于所处陕西最北边,处于黄土高原和毛乌素大沙漠的交界地带,因此环境相对较差。陕西省知名院校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毕业的学生大多数进入名企工作、大中城市工作或继续学习。在这样的就业情况下,使得榆林的市场中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空缺较大。我校要抓住市场空缺,采用独特的培养方案培养出一批独具地方特色的土木工程人才。
在充分分析榆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准确地定位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首先,需找差距,这里的差距不仅仅是自己与重点院校的差别,还有学生质量的差距。其次,明确地方本科院校培养人才的去向,即为谁培养专业人才。土木工程专业为本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的基层建设部门、中、小城市的大、中、小型建设管理部门输送高级技术人才。再次,明确地方本科院校能够培养出怎样的高级人才。土木工程人才必须要是土建施工方面的技术人员,同时也要求技术人员具备建筑装饰、给水系统,电气、暖通空调设备安装施工方面的知识;这些人才的特点是“现场工程师”,而不是研究开发型人才;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管理知识、经济知识、外语和计算机知识,相应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素质,较好的心理素质和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从2005年招生以来,结合我校“立足榆林、辐射周边,为榆林及周边的建设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发展目标,本着“合理定位、明确方向、寻求特色”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加强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强化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确保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企交流合作,结合设计院建设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完善教学设施;强化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加大实施力度。密切联系企业,服务经济,服务社会,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加强产学合作,积极与房地产、施工、监理、设计院等相关领域企业进行交流、协作,力争实现校企相结合办学。探索适合榆林地区及周边省市经济发展需要,大力培养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并与地方经济相适应,将更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2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特点
榆林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提出扩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的适应能力的培养特点,即“厚基础,宽口径”的教育思路[2],培养立足于地方,面向地方实际,满足地方需求,注重素质教育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厚基础”的学生往往动手能力较弱,毕业以后更多选择进一步的学习深造,较少倾向于生产第一线。因此,“宽口径”是在建立在多种职能上,其中以一种职能为主的前提下,专业面尽可能地拓宽;而“厚基础”指建立在一种具有厚实的、较宽的专业基础之上的专门化教育。广博与精深、通才与专才应当在矛盾的基础上予以统一[4,5]。
以榆林学院为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厚基础,宽口径为主,同时还特别注重实践教育。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培养的学生首先要具备一定的生存发展技能。目前地方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趋增大,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学生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我校增加了“工程实训”的课程;第二,培养特色应体现在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良好的适应能力上,我校不断开展各类建筑工程设计、实训技能大赛。地方院校凝练专业特色,必须以能力培养为主导,强化实践环节为重点,突出应用性和实用性;第三,在课程设置上,基础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专业理论知识以“突出重点、兼顾其它”为原则。
3明确服务于地方经济的本科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结构、课程体系要求
3.1 划分专业方向目前大多数院校将土木工程划分为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和岩土与地下工程方面,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方向设置现阶段应以建筑工程方向为主,待土木工程专业师资、实验条件等达到一定基础后,在开设道路与桥梁工程、岩土工程专业方向。
3.2 优化本科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主要依据和基本保障[6]。在满足新的课程体系中应加强基础理论教学,针对土木工程专业需要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要求,按照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融合要求,结合我校教学计划制定的相关文件,大体把内容和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素质拓展课以及实践教学部分。
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基本的科学原理与工程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工程对象中的应用法则,掌握实验、运算、分析的方法以及初步的设计方法,这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分方向学习的重要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电工电子学、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土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测量、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等。
专业方向课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主要的工程设计与工程施工的知识[7]。学生在大三开始根据个人特长、爱好与兴趣、就业形势、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等,从设定的三个专业方向中完整地选择一个方向的课程组学习。在专业方向中分为专业方向限选课和任选课。对于限选课来说,选课时要求学生主修三个方向模块中的一组课程,掌握一门学科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某一行业工作的能力;而任选课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可以选一些认为有帮助的课程。
实践性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人才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强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模式革新的亮点。改变以往观念陈旧、重课堂、轻实践的现象,使得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完美结合。我校实践教学分为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训练[8]。实验与实践环节要求工民建方向的课程包括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建筑结构试验等,学完这些课程就具备了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的知识结构。专业素质拓展课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还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绘图,能够看懂、读懂专业文章,包括专业英语、建筑CAD、各种软件培训。
4结语
地方院校肩负着地方区域经济建设输送人才的重任,在构建有特色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时,不能单一的仿效重点高校的办学模式,应认真分析地方特点和人才需求的特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合理设置课程体系,这样,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地方、服务地方。
参考文献:
[1]刘西拉.迎接21世纪的挑战――21世纪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1-4.
[2]杜智民.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长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3]柳炳康.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4]黄事尔,赵渝林,明承林,李文渊.宽口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2,(1).
[5]王志骞.拓宽专业口径培养适应时展的土木工程人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6]张亦静,胡忠恒,杨晓华等.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设置研究[J].株州工学院学报,2004,(2).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问题与对策
1引言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土木工程建设在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与此同时,相应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土木工程建设又是一项基础工程建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复杂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施工的过程必定会遇到许多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才能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的质量和施工效率,实现在专业技术上的进一步突破。
2土木工程施工的特点
土木工程施工涵盖多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不同类型的土木工程项目,技术要求也不同,导致所需的结构技术越来越复杂;土木工程施工环境恶劣,大多是露天作业,工程建设受当地天气和地形地质的影响很大,作业人员也需要克服恶劣的户外条件;土木工程的施工量大,施工规模大,所需的人力物力多,相应的技术设备和材料的需求也大;土木工程建设的流动性较大,施工地点通常不固定,作业人员往往来自农村,素质不高,且人员流动性大,极大地影响了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3.1施工技术不规范
我国的土木工程技术起步较晚,且土木工程技术复杂多样,尚缺乏相关的统一技术标准,这就造成土木工程质量和建设效率的许多问题。施工技术不合理,相关的技术条件落后,甚至存在着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不考虑技术规范要求的施工单位,技术规范不达标,材料陈旧劣质,使得建设好的工程项目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质量不过关,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建设完工之后,养护技术也不规范,时常造成混凝土工程中出现蜂窝麻面的现象。
3.2技术管理机制不完善
土木工程的施工量大,建设周期长,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机制来对此进行管理控制。但目前,我国的许多土木工程施工单位的管理机制不科学,不完善,给工程建设带来很大的影响。相关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缺乏对项目工程的整体和细节监管,对施工现场的情况了解不到位,岗位责任制的观念不明确,同时,施工单位对技术管理机制的建立不够重视,导致相关的监管部门和职位形同虚设。管理机制做不到位,将会严重影响工程施工的进度,进一步影响建设的效率。
3.3桩基技术方面的问题
基桩技术是整个土木工程中决定建筑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如果在基桩施工方面出现技术问题,将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首先,基桩的承载力和沉降度要严格符合相关要求,因其设计较为复杂,涉及到压力、负荷受力等的计算,在技术方面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部分施工单位通常会在此环节疏忽,造成技术上的问题,影响施工质量。
4解决对策
4.1完善和创新技术管理机制
技术管理机制是土木工程建设中十分重要的机制,有助于实现土木工程质量的提高,效率的增加。①土木工程技术管理与普通的建筑工程管理是有区别的,因为土木工程涉及到不同类型的建设施工,因此相对应的管理机制也需有所不同,并依据不同类型进行创新。②要做到对实施的土木工程建设类型、特点、要求有全方位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配备相适应的专业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实施岗位责任制。③要做到对土木工程技术进行严格的审查,做好档案交接作业,落实到土木工程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位人员,如此才能确保土木工程施工能顺利高效地进行。
4.2提高专业人员素质
目前许多土木工程的作业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因此,要对其进行专业的技能素养培训,定期举行培训活动,此外,还要注意培养相关人员的思想素质,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认识到专业技术操作的重要性,规范作业的必要性,树立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只有拥有一批高素质、专业的作业人员,才能真正把高质量的土木工程建设完成。
4.3做好基桩基础施工
基桩基础施工是土木工程建设的关键工程之一,在基础施工前,要提前做好科学完善的设计,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桩基实验和排水工作,打桩的顺序也要进行严密的监控,针对桩规格,也要进行严格的把控,包括桩的长度、密度等,严选合格精良的材料,禁止劣质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此外,要注意清理施工范围内的障碍物,安排监管人员进行实时监控,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
4.4加强防渗漏的施工
土木工程中的渗漏问题的出现也较普遍,要想避免出现这一问题,就必须做到对当地的水文、天气等自然条件进行分析研究,掌握专业的防渗技术,严格地依照相关的技术规定进行施工,对防渗材料的质量也要进行严格的把控,实时监控,杜绝渗漏问题的出现。
5结束语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确保土木工程质量和效率的一大关键,在技术层面上的不断突破和进步有助于该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除了因地制宜地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要不断地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手段,不断地改造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探讨[J].江西建材,2017(02):104+106.
[2]杨亮.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6(33):139.
[3]安逸群.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J].江西建材,2016(01):64+66.
关键词: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192-03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是土建类各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职业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的设置体系中起着先导和启蒙作用,肩负着把完全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学生引入到土木工程行业的大门,使学生从综合教育跨入到土木建筑专业教育的重任。通过《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土木工程行业的基本情况,了解土木工程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树立专业思想,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程理清思路,指明方向。因此,《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在整个土建类专业的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主要特点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主要讲授土木工程的各个层面的知识和内容,较为详尽地介绍了土木工程各个分支学科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和知识,其课程的主要特点如下。
1.课程内容范围广泛。《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内容非常广泛,其涉及的教学内容囊括了土木工程专业的所有领域,甚至包括了土木工程专业的许多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1]。由于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引导课程,编写《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材者往往在教材编写时涵盖的内容非常宽广,但知识点的内容却非常浅显,很多内容如基础工程、港口工程、交通工程、建筑材料等在内容的安排上基本上都是点到为止。因此,在《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取舍教材内容,是每位任课教师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2.教学内容以理论实践相结合为主。《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涉及的教学内容虽然浅显,但与工程实际联系又非常密切,教材内容应该以工程案例为切入点,全面展示土木工程的经济技术、建筑风貌和所采用的新型建筑材料,以及土木工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从而适度地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了解专业、学习专业知识以及确定学习目标和方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和补充。《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所涉及到的课程内容往往与现有的工程实际紧密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不断壮大,我国的建筑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却不能如建筑工程的发展一样快速进行更新,导致很多内容滞后于工程实际。如出现在许多教材中的世界排名第一高楼:台北101大楼,现早已被迪拜的迪拜塔所超越。教材内容的滞后使得学生不能及时了解到建筑界新的发展,极大地阻碍了学生与工程实际的有效接轨,不利于学生的有效成长。因此,如何在教材内容滞后的情况下,要求教师密切关注建筑界的发展动向,灵活地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和工程案例,是每位承担《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任课教师的职责和义务。
二、《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现状
1.实践教学环节缺乏。在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在读学生,甚至极个别任课教师都片面地认为:《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仅仅是土建工程类专业的入门课程,是一门新生刚刚入学后的专业思想教育课程,其作用仅仅是学生了解到本专业的概况和基本风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和热情。该课程的主要学习目标见下页图1。这种片面的认识导致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将《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仅作为专业的职业选修课程,课时量极少(大多数院校该课程为32学时,2个学分,个别院校该课程仅仅为24学时,1.5个学分),为了将《土木工程概论》中的众多章节(一般该课程共计15章左右,涵盖了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如土木工程发展史、土木工程材料、基础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桥梁工程等)都讲完,绝大多数教师以纯理论的授课形式蜻蜓点水般地完成《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枯燥的教学任务,缺少非常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这和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将土木工程法概论课程作为土建工程类各专业的先行引导课程,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及热爱度的初衷发生了一定的背离,久而久之学生将会慢慢产生一种对专业的排斥心理,这对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专业技能课程的兴趣极为不利,甚至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2.教材内容更新较慢。教材对于任何专业任何课程的学生和教师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没有了教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很难实现,而教学中优秀的教材是促使学生快速掌握知识并引领学生入门的最佳途径。目前我国《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材很多,但是大多数教材中不乏许多“十二五”规划教材,内容涉及面极广,但教材内容仅仅涉及专业知识的表面问题,对深层次的专业知识接触甚少,而对于建筑领域中的新工艺、新产品及建筑的前沿学科的介绍普遍偏少,教材内容比较陈旧,不能反映当今社会的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这是因为当今我国的土木建设发展速度极快,无论是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还是超长的隧道工程和地下工程的结构形式、施工工艺以及建筑材料的发展速度都是日新月异的,然而教材的更新远远跟不上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速度[2],任课教师如何根据时代的发展及时补充教学内容是《土木工程概论》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
3.教学安排不尽合理。(1)课程的重视度不够,教师安排缺乏考虑。许多高职院校对《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不够重视,在该课程教师的安排上,往往认为任何教师都可以上,更为严重的是很多高职院校将该课程交给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教师负责讲授,由于教材本身的缺陷,再加上青年教师教学经验和工程实战经验都不足,在教学过程中,难以用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就会导致教师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讲授内容,讲授过程找不到章节的相互联系性,导致授课章节相对独立,课程的整体性较弱,使得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课程内容体系的掌握不足很容易造成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良的结果。(2)教学学时不够,考核方式过于简单。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很多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授课课时普遍偏少,授课课时最少的院校只有16学时,大多数都在30学时左右。由于《土木工程概论》这门课程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并且部分内容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很难再涉及到,若按专业课程的标准进行讲解,如此少的教学时数,怎能达到教学计划设置本课程的预期教学目标。同时,在走访中了解到,很多高职院校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考核方式基本上都过于简单,有的院校通过做作业的形式完成,有的院校因为课程内容过多,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完成,有的院校以期末对本课程的总结完成,有的院校以闭卷记忆性基础知识为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并未突出专业的基本特色。众多的考核形式,仅仅限于一些基本的常识,使得考核流于形式,学生经过这样的考核,基本上全部过关,这就给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造成一种错误的认识:学习不学习都能过关,学好学不好都是一样[3],这种错误的认识使得很多大学生缺失了学习热情,得过且过,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这与我们开设本课程对学生所学专业起到启蒙、引导作用的初衷发生背离。
4.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调查表明,大多数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很多任课教师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课堂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主,辅以简单的工程案例教学法;课堂上,任课教师陶醉于自己的讲授内容中,讲课讲得口干舌燥,而讲台下的学生却听得耐性全无,睡觉的睡觉,说话的说话,开小差的开小差,玩手机的玩手机;师生之间缺乏应有的互动以及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时间和动手训练的机会,结果使得教师“一厢情愿”的陶醉于自己卖力的课程讲授中,而学生始终不知所云[1]。此外,教学手段也过于单一,传统板书教学和播放课件的教学手段已难以满足当前《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方式的需要,使刚进校的学生学习兴趣急剧降低,始终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中,不利于今后专业课程的教学。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1.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高素质的任课教师来保障。由于《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涉及的土木工程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桥梁工程、港口工程、地下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相关知识,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更应当积累一定的工程管理和工程处理的经验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背景。因此,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建立起一支稳定的,老中青相互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提高并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同时,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的施工手段和新型材料不断出现,而教材往往滞后于现代科技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各高职院校应要求任课教师平时注意知识的搜集、积累、整理和总结,及时将现代土木工程领域中的新的知识、新工艺、新材料及时地补充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及时融入到社会中,跟上时代的发展。
2.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常常以理论偏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一些极为专业的、抽象的教学内容很难理解甚至不理解。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充分备课,在课堂上用简单、易懂、简明的教学方法使初学的学生能够尽快地消化和理解教学内容。
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任课教师应不断尝试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如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一系列教学方法相互融合的多元化教学方法[4],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很多教师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及讨论式,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还原学生原来的科学思维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5]。其教学方法的应用见下页图2。
3.提倡多元化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采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为教学手段的授课方式,很难生动地讲授《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因此,各高职院校应提倡任课教师积极探索先进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投影等。通过图像、声音、文字、板书等几方面的有机结合,把教学内容立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弥补采用传统教学手段授课带来的不足。《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任课教师应及时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尽行有效地反馈,可通过作业、答疑、测试,跟学生网上聊天等各种渠道和形式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情况,以及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疑惑,这样任课教师就可以及时引入新的教学手段来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在考核方式上,任课教师应不断探索,寻找并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课程考核是检查任课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有效地提高《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对现行的以期末闭卷考核为主的教学评价体系必须进行改革。探索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如,开卷和闭卷相结合、平时小论文和期末综合论文相结合、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相结合等多种考核方式,逐步形成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的新的考核评价机制[1]。
四、结束语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是土木工程各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这就要求任课教师采用合理的、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出适合当今时代需要的专业技能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佘睿,巩学梅.土木工程概论类课程教学探讨[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06).
[2]吴萱,董俊.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03).
[3]王清标,等.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研究,2012,(04).
[4]郭旭红.浅谈“启发式教学法”[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3).
[5]林龙镔,等.《土木工程概论》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体会及其对教学启示[J].福建建筑,2012,(02).
【关键词】土木工程;信息技术;发展时期;阶段特征;趋势
我国正经历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变的新时期,早在2002年,国家就确定了“以信息化拉动工业化”的新战略决策,科学施行土木工程信息化技术战略正是这项决策的生动体现。土木工程主要包括水利、公路、矿山、机场和建筑等诸多行业领域,具有行业规模大、从业人员众多、技术要求高的基本特点,更是我国重点培育的支柱性产业。近些年来,因种种复杂要素的影响与制约,土木工程行业的整体研发水平较低。根据国家推行信息化战略的基本要求,土木工程的信息技术决策便是要把当代信息科技同传统意义上的土木工程有机结合,进而整体推进土木工程的经营管理水准。
1.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的特征
1.1知识经济色彩凸显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土木工程所涉及的各项科技、信息和知识较多,这些也是土木工程生产的核心要素,它以互联网作为载体,不断整合土木工程的信息资源,促进该类资源的生产、传送和运用,从本质上更加凸显土木工程的信息化。
1.2对人类的思维方式产生极大地影响
土木工程的信息技术往往经由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式得以实现,并且信息具有高度的专业性,这便要求从业者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方可对信息开展识别、处理工作。在这期间,无疑会给人类的思维模式带来极为深远地影响。
1.3打破了时空限制
土木工程的信息技术可以实时的实现远程交互,也就是说,在任何时间、地点,均能给土木工程领域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数据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土木工程技术的交流与互动,也彻底破除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与约束。
1.4对从业员工的技能要求空前提高
土木工程信息技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便是人力资源,从这个角度看,从业人员唯有及时学习专业常识、IT技能,并掌握信息的识别、处置和管理手段,才会立足于土木工程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最终使土木工程在技术、经营和管理上达到质的飞跃。
2.新时期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的发展目标
2.1为企业和政府决策服务
打造一个可靠的、高效的、便捷的政府监督管理体系是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改革目标,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经由政务公开、远程办公等手段,为行政主管部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提供了不小的帮助。与此同时,运用土木工程信息技术时刻将企业效益的创造作为关键目标,通过信息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企业必会在提升自身服务水平的基础上,营造一个公正、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
2.2促使土木工程信息走向产业化趋势
当代互联网通信技术是革新传统土木工程的重要工具,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信息的互动、共享会变得异常简便,这样一来,产业结构会得到进一步优化,各项信息资源会得到系统地整合与配置,并使新产业——土木工程信息化得以诞生。
2.3大大提高国内土木工程企业的效益,支援国民经济建设
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实现土木工程的信息化无疑会带动土木工程的行业创新与进步,促使土木工程相关产业朝着稳健的步伐前进,进而打造新的经济发展项目。同时,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改造土木工程企业,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实力,特别是在我国入世后的今天,土木工程一经实现信息化后,会引领国内的土木工程企业纷纷“走出去”,为企业与国际间的接轨、共同利用国际国内两种市场和资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3.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3.1嵌入式系统的大力运用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延伸,嵌入式计算机无论从应用数量还是发展规模上均超出了传统技术层面的计算机。嵌入式系统,主要指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前提技术条件,以实际运用为中心环节,软硬件可相互裁剪,满足系统对牢靠性能、成本、功率消耗、性能以及体积等需要的专门化的计算机系统。科技发展为人类进入“计算普及”时代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条件,同时,相当规模的低成本、效益高的嵌入式系统势必成为“计算普及”时期的核心组成要素。
嵌入式系统的重要基础是“芯片”电路的设计与软件技术产品的研发和问世,相应地,推行土木工程信息化技术战略,所要面临的问题便是土木工程应用系统的开发,换言之便是嵌入式系统的研发。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的主要承担者,嵌入式系统会成为土木工程信息化目标的重点发展项目。
嵌入式系统的实际运用集中于控制系统和各种信息采集检测设备的研发,所以说,在不久后的将来,嵌入式系统的功能会变得异常强大,极有可能会独立实现在PC上的工作任务,土木工程的流程任务分配进一步走向精细化。另外,借助于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信息采集能实现自动化,嵌入式系统再对这些信息加以分类、探析、加工和处理,进而把有用的信息保存下来,为开展智能监控和制定决策提供诸多便利。
虽然嵌入式系统已在土木工程领域开始大踏步的应用,但从成本和性能上仍与广泛运用的要求存在相当的差距,需要嵌入式系统的持续改进。
3.2国际互联通信技术的应用程度更为提高
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伴随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的整合,互联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在国际上的高速共享和快捷传送提供了可能性。网络技术的进步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然而,其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影响尚未深入体现,依照“光纤定律”,未来几年内,广域网的信息传播速度会与局域网信息传播速度相接近,人类无法明确地感知信息所在地域的差别,这一构想会随着技术革新而成为现实。
获得信息可采用通信网络现存信息调用的方式,也可借由网络上的信息取得仪器完成信息的采集,进而保存到网络上。运用互联通信技术,可使人类轻而易举的掌握信息加工和处理的能力,公众可远程操控工程,进而完成土木工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除此之外,在土木工程专业领域中,基于案例推理的专家系统的研发,要求土木工程与网络技术相互交融,然而,就目前来看,该项研究在技术攻关与应用上存在较大困难,也是今后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的研究方向。
3.3计算机软件技术被大量应用
土木工程的专业技术软件是土木工程实现信息化的主导表达形式,特别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尤为明显。首先,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专家系统的应用可作为土木工程设计的研究依据,在运用神经网络开展土木工程的模型甄别方面,智能技术同仿真、优化技术的紧密结合会构筑空前规模的决策支援系统,通过正分析、预估分析等对各类信息加以综合判别、探析和工程比对,发现相应问题及时提出最佳方案,这类技术定会在土木工程中派上用场。其次,随着软件技术研发手段的更新,软件的产出效率获得了显著地提高,研发周期逐渐减缩,成本得到明显控制,能紧密依据用户需要快速安装软件,为土木工程专业类系统软件的推广奠定了牢固的根基。
4.结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显著地提(下转第399页)(上接第395页)升了土木工程领域中信息采集、加工和处理的水平,也从根本上变革了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方式和内容,整体提高了土木工程的技术水平。 [科]
【参考文献】
[1]吴建明,于玲.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研究[J].森林工程,2012(01).
[2]杨敏,肖珂,张俊峰.岩土工程软件的发展方向[J].岩土工程界,2013(10).
[3]任秋荣,叶龙,李向召.土木工程发展现状及趋势[J].制造业自动化,2011(12).
段波涛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湖北分院 430056)
【摘要】根据国家推行信息化战略的基本要求,土木工程的信
息技术决策便是要把当代信息科技同传统意义上的土木工程有机结
合,进而整体推进土木工程的经营管理水准。现如今,在信息化条
件下,推行土木工程的信息化是土木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
过对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的特征和目标进行一番论述,系统阐明土木
工程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土木工程;信息技术;发展时期;阶段特征;趋势
引言:我国正经历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变的新时期,早在
2002 年,国家就确定了“以信息化拉动工业化”的新战略决策,
科学施行土木工程信息化技术战略正是这项决策的生动体现。土木
工程主要包括水利、公路、矿山、机场和建筑等诸多行业领域,具
有行业规模大、从业人员众多、技术要求高的基本特点,更是我国
重点培育的支柱性产业。
1. 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的特征
1.1 知识经济色彩凸显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土木工程所涉及的各项科技、信息和知识
较多,这些也是土木工程生产的核心要素,它以互联网作为载体,
不断整合土木工程的信息资源,促进该类资源的生产、传送和运用,
从本质上更加凸显土木工程的信息化。
1.2 对人类的思维方式产生极大地影响
土木工程的信息技术往往经由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式得以实
现,并且信息具有高度的专业性,这便要求从业者具备扎实的专业
基本功,方可对信息开展识别、处理工作。在这期间,无疑会给人
类的思维模式带来极为深远地影响。
1.3 打破了时空限制
土木工程的信息技术可以实时的实现远程交互,也就是说,在
任何时间、地点,均能给土木工程领域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数据服
务,极大地方便了土木工程技术的交流与互动,也彻底破除了时间、
空间的限制与约束。
1.4 对从业员工的技能要求空前提高
土木工程信息技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便是人力资源,从这个角
度看,从业人员唯有及时学习专业常识、IT 技能,并掌握信息的识别、
处置和管理手段,才会立足于土木工程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最终使
土木工程在技术、经营和管理上达到质的飞跃。
2. 新时期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的发展目标
2.1 为企业和政府决策服务
打造一个可靠的、高效的、便捷的政府监督管理体系是各级行
政管理部门的重要改革目标,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经由政务公开、远
程办公等手段,为行政主管部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决策和管理水
平提供了不小的帮助。与此同时,运用土木工程信息技术时刻将企
业效益的创造作为关键目标,通过信息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企业必
会在提升自身服务水平的基础上,营造一个公正、合理的市场竞争
环境。
2.2 促使土木工程信息走向产业化趋势
当代互联网通信技术是革新传统土木工程的重要工具,运用先
进的网络技术,信息的互动、共享会变得异常简便,这样一来,产
业结构会得到进一步优化,各项信息资源会得到系统地整合与配置,
并使新产业——土木工程信息化得以诞生。
2.3 大大提高国内土木工程企业的效益,支援国民经济建设
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实现土木工程的信息化
无疑会带动土木工程的行业创新与进步,促使土木工程相关产业朝
着稳健的步伐前进,进而打造新的经济发展项目。同时,运用互联
网信息技术手段改造土木工程企业,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实力,
特别是在我国入世后的今天,土木工程一经实现信息化后,会引领
国内的土木工程企业纷纷“走出去”,为企业与国际间的接轨、共
同利用国际国内两种市场和资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3. 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3.1 嵌入式系统的大力运用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延伸,嵌入式计算机无论从应用
数量还是发展规模上均超出了传统技术层面的计算机。嵌入式系统,
主要指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前提技术条件,以实际运用为中心环节,
软硬件可相互裁剪,满足系统对牢靠性能、成本、功率消耗、性能
以及体积等需要的专门化的计算机系统。科技发展为人类进入“计
算普及”时代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条件,同时,相当规模的低成本、
效益高的嵌入式系统势必成为“计算普及”时期的核心组成要素。
嵌入式系统的重要基础是“芯片”电路的设计与软件技术产品
的研发和问世,相应地,推行土木工程信息化技术战略,所要面临
的问题便是土木工程应用系统的开发,换言之便是嵌入式系统的研
发。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的主要承担者,嵌入式系统会成为土木
工程信息化目标的重点发展项目。
嵌入式系统的实际运用集中于控制系统和各种信息采集检测设
备的研发,所以说,在不久后的将来,嵌入式系统的功能会变得异
常强大,极有可能会独立实现在PC 上的工作任务,土木工程的流
程任务分配进一步走向精细化。另外,借助于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
信息采集能实现自动化,嵌入式系统再对这些信息加以分类、探析、
加工和处理,进而把有用的信息保存下来,为开展智能监控和制定
决策提供诸多便利。
虽然嵌入式系统已在土木工程领域开始大踏步的应用,但从成
本和性能上仍与广泛运用的要求存在相当的差距,需要嵌入式系统
的持续改进。
3.2 国际互联通信技术的应用程度更为提高
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伴随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的整合,
互联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在国际上的高速共享和快捷传送提供了
可能性。网络技术的进步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然而,
其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影响尚未深入体现,依照“光纤定律”,未来
几年内,广域网的信息传播速度会与局域网信息传播速度相接近,
人类无法明确地感知信息所在地域的差别,这一构想会随着技术革
新而成为现实。
获得信息可采用通信网络现存信息调用的方式,也可借由网络
上的信息取得仪器完成信息的采集,进而保存到网络上。运用互联
通信技术,可使人类轻而易举的掌握信息加工和处理的能力,公众
可远程操控工程,进而完成土木工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除此之外,
在土木工程专业领域中,基于案例推理的专家系统的研发,要求土
木工程与网络技术相互交融,然而,就目前来看,该项研究在技术
攻关与应用上存在较大困难,也是今后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的研究方
向。
3.3 计算机软件技术被大量应用
土木工程的专业技术软件是土木工程实现信息化的主导表达形
式,特别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尤为明显。首先,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
专家系统的应用可作为土木工程设计的研究依据,在运用神经网络
开展土木工程的模型甄别方面,智能技术同仿真、优化技术的紧密
结合会构筑空前规模的决策支援系统,通过正分析、预估分析等对
各类信息加以综合判别、探析和工程比对,发现相应问题及时提出
最佳方案,这类技术定会在土木工程中派上用场。其次,随着软件
技术研发手段的更新,软件的产出效率获得了显著地提高,研发周
期逐渐减缩,成本得到明显控制,能紧密依据用户需要快速安装软
件,为土木工程专业类系统软件的推广奠定了牢固的根基。
4. 结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显著地提(下转第
399 页)(上接第395 页)升了土木工程领域中信息采集、加工和
处理的水平,也从根本上变革了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方式和内容,
整体提高了土木工程的技术水平。[ 科]
参考文献
[1] 吴建明,于玲. 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研究[J].
森林工程,2012(01)
[2] 杨敏,肖珂,张俊峰. 岩土工程软件的发展方向[J]. 岩
土工程界,2013(10)
[3] 任秋荣,叶龙,李向召. 土木工程发展现状及趋势[J].
制造业自动化,2011(12)
1.1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需有待提高、施工质量管理不到位由于土木工程施工工序较多,在施工准备阶段,需要进行房屋建筑地基的勘察和施工设计、制定施工规划方案,也需要进行原材料的采购,在施工阶段,需要选用优质的机械设备,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混凝土搅拌和配比,而在施工后期,则需要进行施工竣工验收工作,尤其是特殊部位的验收。分析土木工程施工过程,施工工序较多、作业人员也比较多,如原材料进场、混凝土施工,钢筋施工等,这些都有严格的要求,由于施工管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施工人员、监督人员不带安全帽就把进入施工现场,由于土木工程建设需要进行高空作业,若施工人员、监督人员不带安全帽,则容易发生人身安全事故;第二,在钢筋施工中,由于钢筋长度设计不合理,钢筋绑扎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钢筋接头的绑扎,导致钢筋结构不稳定,进而影响钢筋施工质量;第三,由于砌筑砂浆配比不合理,当砌体墙体与砌筑砂浆之间结合后,受温差作用的影响,容易造成墙体产生裂缝,进而影响土木工程施工质量。
1.2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监督力度不够,没有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在土木工程施工中,项目负责人、建设单位、监督单位及其他管理人员应参与到土木工程施工建设中,但是,当前土木工程施工存在监督管理不到位的现象,由于土木工程施工是一项周期长、施工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加强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也需要加强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工艺的管理,但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土木工程施工进度的管理,当遇到狂风暴雨等天气时,就需要停止土木工程施工,特别是混凝土施工,由于混凝土施工是露天施工,若混凝土受雨水侵湿度,则容易造成混凝土的结构刚度不能达到规范标准,混凝土施工质量是确保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此,受环境因素的限制,土木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都难以得到控制。另外,由于土木工程施工存在监理机制不完善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监理人员不到施工现场的现象,即使有监理人员到施工现场,也存在监理人员不足的现象,监理人员专业水平低,业务素质不高,同时监理人员工作负担比较重,这就导致施工现场监督管理不到位,当施工现场出现问题时,监理人员不能及时到场解决,导致施工工期延长,进而影响土木工程施工进度,因此,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现场施工的监督管理,从而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
2针对土木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2.1加强土木工程现场施工监督管理,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尤其是现场施工监督管理机制的建设,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明确监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使监督管理机制落到实处,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不仅可以提高监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可以让监理人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因此,建立监督管理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整个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首先,在施工准备阶段,应明确土木工程的施工政策,以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为核心,做好土木工程施工设计,在施工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施工设计,制定施工设计方案,相关项目负责人应与施工单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相关负责人应向施工人员讲解需要注意的细节,使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注重施工质量的控制;其次,在施工阶段,应充分考虑施工中各个工序的管理建设,注重土木工程成本控制,加强建筑原材料、机械设备的管理控制,建筑材料进场前,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材料检验,带检验合格后,建筑材料才能进场,禁止不合格或未检验的材料进场,同时做好材料的记录保存;对于机械设备,在施工前期,应做好机械设备检验工作,选用优质的机械设备,机械设备性能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因此,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避免因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故障而影响土木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2.2提高施工人员、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施工人员、监理人员在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扮演着重要作用,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直接决定了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由于大多数施工人员主要来自农村,施工人员的情绪容易工资报酬的影响,若施工人员报酬低,则容易波动情绪,因此,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实现人性化管理,保证施工人员的劳动报酬,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技术水平高的施工人员,加大施工人员的经济收入,通过实行激励措施,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而监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关系着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提高施工人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施工人员、监理人员的培训活动,这就要求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加强内部人员的培训,在培训活动中,不仅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应加强法律知识的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监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质,树立施工安全意识,使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施工,监理人员做好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尤其是特殊部位的管理,当施工完成后,也应加强施工后期的竣工验收工作,确保各个施工工序的质量后,才能与其他单位进行交接工作。另外,土木工程建设方应选择优秀的施工队伍,充分了解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诚信度较高的施工队伍,只有施工队伍的素质提高了,才能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质量。
3结束语
关键词: 土木工程专业 双证制教学 转型发展
当今,开办土木工程的地方性专业院校正处在转型发展之中,如何更好地加强实践、实训教学、提倡创新创业是重中之重。一般而言,土木工程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就业及竞争力,常常实行“双证制”教学模式[1]。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存在“落实不到位、实践不落地、证书不相符”的现象,导致学生在校获得的专业或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不高,与职业技能要求不相符,有证书、无能力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有必要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双证制”教学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进行专业教学。
1.土木工程专业双证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现有专业方向和职业证书对接不畅
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方向主要集中在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和道路与桥梁等方面,而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方向出现不同程度的错位。对于土木工程专业而言,在校期间主要考取和获取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员”、地方城乡与住房建设厅“五大员”及交通运输部职业证书,这些证书在一定程度存在重复和错位,导致学校、学生在选择上出现一定程度的迷惑和误导。
1.2“双证制”在专业教学及操作和应用中不到位
在日常专业教学中,为了获取职业证书而出现“短、平、快”的现象,在临近考试时间节段,常常进行短期甚至突击培训、集训,特别是在实践认证环节出现弄虚作假、糊弄过关等现象,与职业证书要求极不相符。
1.3企业、社会对证书含金量重视程度不高
在土木工程学生就业中,企业和社会更加看重证书,而忽略了实践技能和后期急需教育方面的考核,常常出现有证书,无实际操作技能;人证分离,证书挂靠;继续教育放任不管,走过场或流于形式的情况,导致在专业教学和应用中学生疲于应付考试,学校重考证通过率、轻实际技能操作的现象,最终使得学生空有证书、毫无实际技能、少有理论知识,从而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极为不利。
2.土木工程专业学历教育和职业证书融通教学与应用
2.1建立以双证融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学位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互相融通、互相促进的思想,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推行双证制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相应的专业课程进行必要的修订和变化。对于土木工程而言,职业证书体系主要包括施工技术类、工程造价类、安全管理类三大类。其中,施工技术类、工程造价类具有实际可行的操作性。施工技术类内容主要覆盖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力学基础、施工组织管理方面培训和认证;而工程造价类主要侧重工程概预算、工程清单编制、软件应用和实际工程等方面培训和认证。学生可按需要分为施工技术类、工程造价类、安全管理类等岗位与就业进行培训、实践和报考[2]。对于偏于基础类技能认定的相应课程实行以证书替代考试,学分互相认定的形式。
表1 土木工程专业双证制职业内容与人才培养方向对比
2.2“双证制”模式下设备、师资优化和升级
学校经过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学校内部实验室项目等,构建了专业实训实作、专业技能认定和互通、职业技能培训与实践、证书培训与考核于一体的教学实践模式[3]。同时,根据职业技能鉴定、施工技术类、工程造价类、安全管理类需求,升级和改造了土木工程实训实验、建筑仿真模拟、基础力学实验、建筑工程造价仿真、建筑技能实训、建筑安全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实验中心,配备了相应的专职教学和管理人员,并就此对学校不同层次的本专科、成人继续教育等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技能培训、鉴定和认定,以及职业证书培训、考核和考试。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与双证制教学相适应,学校和二级学院从不同角度加大和增强了对专业师资力量的培训,对专业实验教师、教学辅导辅助人员和专业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选送多名专业教师前往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单位、安全管理部门进行为期一年及以上的挂职锻炼,鼓励并制定相应措施激励专业教师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现约有30人次通过了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工程师(岩土)等方面的考试,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师职业素质,为双证制教育教学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强烈要求在职在岗教师参与本地域内的社会工程实践活动,参加实践工程的评标、设计与咨询、施工技术指导和管理及安全评价与应用等建设项目,掌握了土木工程行业的动态,提高了行业实践能力,为双证制的运行提供了知识保障。
2.3开展土木工程专业双证制技能培训与鉴定
按照土木工程行业国家职业标准,连续八届对近2000名学生进行考证培训,仿照实际工程,从施工图识图、土方计算与调整、砌筑工程、脚手架搭设与拆除、钢筋混凝土浇筑、模板搭设与拆除到工程量计算与计价,以及安全鉴定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仿真实训实习,进行深层次、广视角、高标准、严要求的培训、操作和实践。根据考核和考试,对技能鉴定与学历学分实行了互通认证[4],学生一次性技能鉴定和认证通过率均达到了95%以上。在此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证书含金量,而且对转型发展和创新创业起到了推动作用。
3.结语
土木工程专业“双证制”在教学应用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新、改进和发展,只有坚持理论与实践并举、学历学位与职业证书并行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型,以应用转型为导向,坚持创新创业发展,才能保证学生“双证制”模式在教学应用得到最大实惠,进一步促进专业的转型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运祥.土木工程高职高专应对大众化教育的培养模式研究――“双证制”培养模式[J].科技资讯,2006,28:217.
[2]强跃,李莉,莫丽华.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研究――以重庆三峡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2013,48(12):25-26.
[3]张云莲,韩国英.地方院校土木工程特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复合化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2):28-31.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施工策略;土木工程技术应用
一、前言
通过对建筑物的了解以及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建筑物中,能够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的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十分的重视,但是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过,对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是一项十分复杂并且十分难以控制的工作,进而导致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很大的障碍。因此在对此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将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遇到的各种问题都要考虑到,进而能够使设计的内容能够符合工程的建设。
二、当前我国的土木工程结构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可靠性低
我国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相关的技术发展的还不是特别的完善,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相关的设计人员对土木工程进行设计的时候,所设计的内容具有的可靠性比较低。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改进,就会对建筑工程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对土木工程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要对设计的人员进行一个比较严格的规定,使其所设计的内容能够真正的起到作用,也能够使其设计的内容在土木工程中进行真正的实施。
2、土木工程建筑设计的安全性能比较低
在土木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土木工程的质量,只有土木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才能够使土木工程顺利的进行建设。但是在当前的设计人员对土木工程的结构进行设计的时候,经常讲土木工程的安全性忽略,使土木工程在施工的时候不能够按照科学的施工技术以及规定的规范进行施工。导致我国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能比较低的现象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我国在对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方面发展的时间十分的短暂,因此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所具有的专业的能力也就比较低,相关的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手忙脚乱、顾头不顾尾的现象,这就会使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内容对质量的保证比较低,严重的影响了土木工程的正常施工。
3、进行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时候操作的不符合相应的规范
在当今的时代中,建筑行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因此国家以及相关的政府部门对建筑工程中相关的内容更加的重视。但是虽然建筑行业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是在实际施工以及设计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这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其中在设计阶段中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相关的人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设计。这种在设计的时候不按照规范进行设计的现象会对土木工程的质量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求相应的人员对此进行处理。
三、土木工程施工策略在土木工程技术应用上存在的问题
1、在进行土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施
工的时候有一些不合理的现象钢筋混凝土工程是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在施工的时候,这个工程的施工质量能够直接的影响到整个土木工程的质量。当今我国的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还处在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因此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在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经常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施工现象。在实际的情况下,在进行施工的时候相关的工作人员由于具有的专业能力不够,因此一般情况下就会出现施工的质量不符合规范的现象,对建筑物的质量就会产生一些比较严重的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施工的进度,因此对钢筋工程以及混凝土工程进行施工的时候应该要进行格外的重视。
2、进行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的素质比较低
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的时候,由于施工的人员都是一些农民工,因此他们所具有的素质以及专业能力都非常的低,因此就会对施工的质量以及施工的进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施工人员具有的专业能力不够,在施工的时候遇到一些先进的设备就不能进行操作,并且对先进的技术学习的也比较慢,因此就会对土木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
3、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所采购的材料不符合相应的要求
在土木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施工过程使用的材料,因此在进行土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相关的材料采购人员应该购买符合质量安全规范的材料,不能够因为一些蝇头小利而使用假冒伪劣的材料,这是一种对社会,对人民不负责的现象。因此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想施工的质量得到保证,首先就应该要使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的质量得到保证。
四、土木工程技术应用过程中的相关措施
1、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对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进行控制
在土木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的工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在这个工程中,结构所承受的荷载力的方向是不确定的,因此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施工的结构进行严格的控制。另外,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还应该对土木工程中其他的结构进行控制,通过对结构的控制,就能够使土木工程具有更高的质量。
2、在土木工程使用的过程中加强对工作人员素质的培训
我们在上面的文章就已经提到,施工人员对土木工程的质量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因此应该对土木工程的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素质的培训。在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的时候不应该只进行专业能力的培训,对职业道德的培训也不能够忽视。通过对相关人员素质的培养就能够使技术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能够熟练的掌握新的设备以及新的施工技术,通过新设备以及新的施工技术的使用,就能够使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同时也能够使土木工程的施工进度得到一定的保证。另外,通过对施工人员职业道德的培训,就能够使相应的人员在工作的时候有一个严谨认真的态度,也能够在侧面提高工程的质量。
3、在施工的过程中加强对材料的控制
我们在上面的文章中已经知道,在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材料会对质量产生一个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材料的采购的时候就应该要使用一些符合相应的质量要求的材料,并且所采购的材料还应该要满足施工的要求,进而就能够使相关的人员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能够对土木工程的质量进行保证。另外,使用满足条件的材料还能够保证施工的进度不受到影响。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应该要及时的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土木工程的质量在全方面得到保障。
4、提高对钻孔灌注设计的重视
由于设计单位很少将施工设备标注在设计图纸中,所以施工团队需要结合施工成本与工程情况选取合理的施工设备。一般建议使用旋挖技术进行施工,首先此技术采用的都是先进的设备,人为操作较少,确保桩制作的质量。其次,虽然旋挖技术的成本高,但可确保桩的承载能力强。最后,旋挖技术可确保干净的施工环境,避免对施工环境造成污染。
五、结束语
在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对土木工程的质量进行控制。一般情况下,在土木工程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与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以及施工的策略有着十分大的关联,因此对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就是土木工程应用技术的控制。在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应该要结合相应的规范进行施工,通过与相应的规范进行结合,就能够使工程的质量以及工程施工的质量在很大的程度上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周艳娇.浅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两者之间的关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3).
[2]张丹斌.土木工程中施工的技术与设计初探[J].科技致富向导,2013,(12).
[3]李家清.土木工程中施工的技术与设计初探[J].科技致富向导,2011,(23).
[4]申健文.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设计的巧妙结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3)
[5]刘泉东,贾春明.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