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资金筹集方案范文

资金筹集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资金筹集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资金筹集方案

第1篇:资金筹集方案范文

高校办学收益可分为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高校办学的直接收益主要是指高校通过有效利用稀缺的教育资源,以较低的成本达到培养学生质量的提高和数量的增加,以及学校通过有效经营所带来的经济收益;间接收益则主要指高校因培养学生所带来的社会声誉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所指的办学收益主要是指高校办学的直接收益。

一、边际的含义及规律

边际是指某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单位变化而发生的变化。微观经济学把边际看作企业中每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的投资(产量)所增加或减少的收入或成本,包括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

边际成本(MC)表示增添1单位产出的额外的或增加的成本,它是总成本增量(TC)与产量增量(Q)的比值,即MC=TC/Q,是总成本变动影响总产量变动的变化率。当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递减;当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递增;当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最小。从这个角度看,企业适度规模应当就是平均成本最低时的产量水平,这对有效确定企业规模非常有帮助。

边际收益(MR)表示增添1单位产出的额外的或增加的收益,它是总收益增量(TR)与产量增量(Q)的比值,即MR=TR/Q。边际收益存在递减规律,即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连续不断地把等量的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到另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超过某一特定值时,增加可变生产要素的投量所带来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

经济学家往往把企业实现经济效率,即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概括为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也就是说,如果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企业就要增加产量,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当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时,企业就要减少产量,否则就会出现亏损。只有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企业才既不增加产量,又不减少产量,从而实现利润内最大化。

二、高校财务管理决策的边际分析

高校财务管理决策主要包括办学经费筹集与投资决策,二者是高校取得有效经营的基础。

(一)高校办学经费筹集的边际分析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筹集办学资金可以通过多渠道、多种形式实现。高校经营者需要选择合理的筹集资金渠道和方式来降低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不同的渠道筹集的资金所付出的资金成本不同,收益也就不同。因而资金成本的大小是高校筹集资金必须考虑的前提条件。边际资金成本是指高校新增加一元资金所需负担的成本。它是高校比较选择追加筹集资金方案的重要标准。高校不同于企业,不能以实现财富最大化为目标,更不能不顾学校自身情况茫然扩大学校数量和学校规模,同时高校投资的追加资金也不可能以某一固定的资金成本来筹集到无限量的资金,随着筹资额的增加,资金成本呈阶梯式上升。

如图1所示,在某一资金成本下,高校可筹资额会产生一个筹资突破点,即在一定资金成本情况下,高校可以筹集资金的最高限额。在筹集突破点范围内,增加筹资额,资金成本是相对不变的,即边际资金成本保持一定范围之内,如果筹资额超过筹资突破点,资金成本就会上升。由此可见,在高校的筹集资金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寻求并最终确定不引起资金成本上升的筹集资金规模,以保持学校所承担的资金成本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从而为学校在经营决策的筹集资金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财政性办学经费筹集的边际分析

财政性办学资金是高校资金筹集的主要渠道。1985年至今,我国财政性办学资金由两部分在组成,一是“综合定额”,通过政策参数(在校生数)乘以生均拨款额得出,区别各类层次高校、各系科和专业,定额有所不同;二是“专项补助”,主要是考虑学校的特殊需要,由财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另行单独安排给高校使用的专项经费,比如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工程的中央拨款。在这种体制下,普通高校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拨款额,往往通过增加在校生人数,即扩招的方式实现。从高校生存的角度讲,这种筹资方式无可厚非;但若是从高校经营的角度来看的话,学校扩招必然带来学校办学成本的提高,当扩招带来的边际收益低于因扩招带来的边际资金成本时,如学生培养质量下降、学校社会声誉降低等等,高校就应当停止扩招或降低招生人数,以达到边际收益与边际资金成本的平衡。

2.家庭提供办学经费的边际分析

从图2我们可以看到,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高校经费来源中,财政性经费与个人学杂费之间呈此消彼长的关系。家庭为高校办学提供的经费即学生上学所交纳的学费、杂费等,这是高校除财政性办学经费之外的最重要资金来源。由于我国居民家庭收入具有差异较大的特点,且教育成本的计量十分复杂,因而如何确定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收费标准一直是困扰专家学者的难题。学费实质上是学生为了上学而支付的资金成本,除此之外学生还要放弃因上学而放弃的工作机会所带来的经济收入,即上学的机会成本。当学费过高时,学生读书的边际成本大于读书所能带来的边际收益,学生就会放弃受教育的机会而转向工作。

因此,不考虑社会和道德因素,学费定价也是不能过高的,否则就会出现教育供给大于教育需求的现象,高校办学没有了买方市场,更谈不上什么经营决策。

3.社会捐资等多渠道办学经费筹集的边际分析

社会捐资,尤其是校友、企业、基金会等对高校的资助也是高校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实质上,高校的社会资助是高校社会资本在经费方面的表现,这种无形的资源所能带来的经济收益是巨大而持久的。社会力量投资高校发展存在特殊的价值诉求,既包括借助投资办学获取社会声誉,扩大知名度的诉求,也包括校企联合以取得纵深发展的诉求。这种诉求同样受制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即当社会力量对高校投入与所带来的收益不成正比时,其投资于高校的积极性会迅速下降,进而转向其他投资渠道。

4.负债办学资金筹集的边际分析

一般来说,高校生产经营所需资金除政府投入、学费、捐资外,还有一部分负债资金。高校为了保持良好的财物状况,维护其社会信誉和形象,必须保证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统一,这就需要加强对学校因负债办学而带来的财务风险管理。高校财务风险主要是指因贷款而给各高校财务带来的风险,即存在着由于债务负担过重而影响高校正常财务支付和不能按期偿还到期贷款本金及利息的可能性而导致破产的风险。高等学校归还银行贷款的资金,主要是财政拨款及学生学杂费收入和科研项目转让收入等。在政府财政拨款有限的情况下,高校还债就只能主要依赖学生的学杂费收入和科研项目转让收入来实现,但高校同时又不能无限制地提高学生的学杂费,因此,要偿还高额的债务,负债办学的风险问题也就表现出来。边际分析要求高校在负债办学资金的投资上把握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统一。高校负债投资的用途可分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学科建设和校企投资三部分,对于前两类,高校应当在准确估计自身还贷能力的基础上予以适当把握,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每年在年度财务预算中作出预留;而对于第三类,一定要经过多方论证制定出确实可行的投资计划,并保证投资回报率高于银行贷款利率。

总之,高校经营者要综合比较各种筹集资金的方式和渠道,实现最优化的组合,以达到降低资金成本的目的。

(二)高校投资决策的边际分析

高校筹资是为了满足投资的需要,而如何将筹集所得资金有效的投入到高校办学实践中去,以取得办学的最大边际收益,同样也是高校经营者必须重视的问题。资金成本不仅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而且还考虑了投资的机会成本等问题,因此它也是评价高校投资方案和追加投资决策的主要指标。

假定某普通高校年初有五个必须选择,且相对独立的投资子方案,即教学投资、科研投资、基建投资、教师福利与培训投资和其他投资。对于每一所高校来说,这五个方案都是必须的,而如何在方案之间作出合理的选择,将资金有效的分配给各个投资方案,则是高校经营者所必须考虑的问题。一般而言,教学投资是高校投资的核心,其投资额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平稳上升或下降。在高校科研投资方面,有研究显示高校投资的收益往往是递增的,即高校科研投入水平较低时,高水平的学术成果相对较少;而在科研投入水平较高的情况下,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与投入水平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随着投入水平的提高,相同的投入量会带来越来越多的高水平学术成果,这是高校科研活动的边际收益递增现象。教育基建投资具有长远性和持效性,即一次性投入可以带来长时间的收益,因此其边际资本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近似于两条平行的直线,短期内不会相交。教师福利与培训投资在高校经营中不可或缺,学校的一切经营活动都离不开人才。教师本身也是一种人力资本,对其投资也具有边际收益下降的趋势,即收入增加或学历提高所带来的替代效应。在教师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中,寻求边际资金成本与边际收益的结合点,也是高校经营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其他投资包括新校区建设、校办企业的创办等,具有较大弹性。高校经营者可以根据高校以往办学经验,通过对各个方案的边际分析,进行选择、评价,并决定是否追加投资。

在衡量是否对高校投资方案进行追加投资时,资金成本是考虑的最主要因素。如果以资金成本为贴现率,边际机会成本率就决定了投资机会的折现率。利用边际资金成本率可以确定各个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的现值、净现值等,并比较各个投资方案的优劣以供选用。所谓“现值”,使指按一定的贴现率把未来各年的现金净收入量换算为现在的现金价值。“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有效期内未来各年的现金净收益折算为现值后的总额减去贴现的成本总额后的差额。这对于我们分析高校物力投资,尤其是基建投资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计算净现值的公式如下:

式中:NPV―净现值;ki―第i个方案考虑风险后的折现率,即边际资金成本率;

Ci―第i个方案的初始投资额;NcFit―第i个方案第t年的预期净现金流量;t―时间。

第2篇:资金筹集方案范文

(一)企业筹资的特点企业筹资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和资金结构调整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来快速获得有效资金的一种经济行为。按资金筹集的原因来看,其动机主要包括扩张性动机、调整型动机和混合型动机。所谓扩张性筹资,是指企业以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或者增强自身对外需求的一种筹资方式,这种筹资方式,对于实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比较实用。调整性动机是指为了对企业自身的资金成本结构得到调节和优化而进行资金筹措一种筹资方式。混合性投资,是将上两种投资的融会贯通,即以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和调整内部资金结构为目的筹资方式。

(二)企业筹资的方式企业筹资的方式主要包括:股票、债券、银行借贷、商业信用等。发行股票是企业通过股票的形式向大众进行资金的筹集,这种资金筹集方式能够使企业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快速的获得资金支持,从而达到资金结构优化、生产资金充盈的目的。但是股票形式筹集资金,对企业的要求比较高,风险也比较大,操作时需谨慎。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企业可以向社会发出带有利息的借款凭证。银行借贷是指企业向银行进行资金转借的一种行为。银行借贷需要企业满足一定的标准,支付一定的利息,这种资金筹集方式能够很快的受到资金。

二、海工装备制造企业资金筹集的必要性

(一)生产经营的需要海工装备制造企业主要从事大型的海洋工程装备的制造,像半潜式钻井平台、深水钻井平台、FPSO(生产储油平台)等大型设备,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的三密企业。海工制造企业具有生产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大、回报期长等特点,另外海工装备制造受政策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大,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其健康的运营和发展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持。海洋工程设备制造是一种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企业,除了普通的设备和材料外,其生产建设还需要尖端的技术、先进的设备进以及高级专业性人才,这三种因素是海工装备制造企业比不可少的,但又是十分昂贵的。所以,在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专业人才的时候,大量的资金又将被支出

(二)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国家政府对海洋工程设备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的提出了将海工装备制造纳入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型新兴产业,可以说,海工准备制造企业春天到来了,企业如果能够把握住这一契机,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实现快速发展和扩张,那么等待它的将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未来。很多的经济体都嗅到了这一商机,致使大量的海工装备生产企业不断涌现,致使海工装备制造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了,企业想要实现规模的突破和扩张,必须要有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首先,我国的海洋工业装备制造技术较为落后,企业想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以实现产品质量的提高,性能优化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这就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来研究或者引进新技术,从而提高其竞争力。其次,海洋工业企业想要实现生产经营扩张,必须要增加其厂房建设、工人的招募以及大量机械设备和原料的采购,显然,这又将是一笔巨大的投资,而这样一笔巨大的投资,仅仅靠企业自身所拥有的资金是不够的,这就需要企业进行资金的筹集,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而提供资金支持。

(三)国际化竞争的需要中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起步较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产业发展仍处于幼稚期,经济规模和市场份额小;研发设计和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依赖国外;尚未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制造能力,基本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这就需要企业针对海洋工程装备国际化竞争特点,按国际化的资金筹措策略筹集企业所需资金。

(四)企业风险控制的需要海工装备制造周期长,资金占用,企业流动性和财务弹性受到挤压,只有合理、适时融入企业所需资金,才能防范企业支付性风险、流动性风险,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三、海工装备制造企业资金筹集的现状

(一)海工装备制造企业资金筹集的主要方式我们在上文提到,企业的资金获得通常包括自有资金和外部筹集资金两种,企业自有资金筹集的范围比较广,主要包括股东的投资、企业自身留存收益和折旧所转化的投资的资金等,但是就海工装备制造企业来讲,这种少量的资金筹集显然并不足以支撑企业的日常经营和扩大规模。下面我们着重对于企业外部资金筹集方式进行论述。企业的外部资金筹集方式主要包括权益资本筹资、债权资本筹资方式、商业信用等方式。

1.权益资本筹资包括协议吸收投资和发行股票投资。协议吸收投资主要是指企业这是指企业通过协议,按照“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利润的原则直接吸收国家、企业、个人投入资金的一种筹资方式。这种投资方式对于企业信誉的增强有一定的益处,且资金筹集速度较快,财务风险也比较低。但是这种筹资方式成本比较高,控制权较为分散,不易于产权交易。对于海工装备制造企业生产紧急性的短缺情况下,这种筹资方式还是具有可行性的,但因其成本高、交易灵活性差,所以不适合用于日常的筹资。股票是企业为筹措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有价证券,它证明股票持有者对企业资产享有相应的所有权。这种资金的筹集方式在海工装备制造企业中应用的比较多,股票投资具有资金稳定、无股利负担、财务压力小的特点,且股票筹集的资金不需要偿还,可以作为一项长期的投资使用。但是,我国《公司法》对于企业发行股票发行有严格规定,要求必须为股份有限公司,且资产规模需达到一定标准,对营利水平也有一定要求,只有满足以上条件的海工制造企业才可发行股票。

2.债权资本投资方式主要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商业信用。银行贷款是指银行按一定的利率、在一定的期限内,把货币资金提供给需要者的一种经营活动。银行贷款这种筹资方式,依然是我国企业筹资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我国WTO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快,一些外资银行也具备了放贷的能力,增加了企业的资金筹集来源,但是由于大量的外资银行的加入,国家必将更加严格的对银行贷款进行管理,从这一方面将,是对海工装备制造企业不利的。债券发行债券是指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以债券的形式,向社会公开发行的、约定到期还本付息的一种筹资方式。这种筹资方式也是海工制造企业所经常使用的一种筹资方式,但是这种筹资方式需要海工装备制造企业有回报较快的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偿还,就这一方面来讲,海工装备制造企业更适合使用长期债券发行。债券的发行成本低,又不必改变其股权结构,既能保证股东的控制力,又能方便其资本结构的调整。但债券也具有标准高、风险高的特点,需谨慎使用。

3.保理融资,海工装备制造企业应收账款总额大,通过应收账款保理,可以有效融资资金,加速资金周转,提供更佳的融资结构。

4.结构性融资,海洋工程单个合同金额大,企业通过特定合同,利用特定目的实体SPV(specialpurposevehicle),建立贸易结构,将SPV拥有的现金流,通过贸易的形式融通到海工装备制造企业,可以有效解决海工订单预收款比例低,企业资金需求量大的问题。5.境外融资,海工装备制造企业大量进口设备,需对外支付外币,通过境外融通外币资金,不仅可以融入低成本的境外资金,而且收入外币资金归还融资款项,还可以有效规避外币汇率风险。

(二)海工装备制造企业资金筹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筹资方式单一。海工装备制造企业在进行资金筹措时,往往只根据以往的资金筹措习惯进行资金的筹措,比如过去二十年里,银行贷款这种资金的筹措方式,被广大企业所应用,而今形势变化多样,一些海工装备制造企业依然选择贷款这一筹资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银行贷款的审批程序和发放的方式也越来越完善了,银行对于抵押物的要求和企业本身经营状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另外,银监会将在近年加强对银行和民间贷款的管理力度,这意味着企业从银行贷款将变的更加困难,一些企业妄图打法律的球获得贷款的方式,已经不可能实用了。由于其筹资方式的单一,使其在面临政策的突然改变后,会变得无所适从,一时间无法找到合适的资金筹措方式,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产生了影响。

2.筹资效率低企业的资金筹措效率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筹资的方法方案不合理,负责筹资的人员素质不高,执行力不足,政策法规的影响等。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时间就是金钱,但企业在方案的制定上的不合理或者执行力不足等原因,十分容易导致筹资的周期过长、资金数量较少等现象的发生,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效果。从根本上来讲,企业的筹资效率低就是其筹资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不能合理的使用方案、方式、工作人员,企业若想提高其资金筹集的速度和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是必要的。

3.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我们可以使用资产负债率来表现资本的结构,一般来讲,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的正常标准在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五十之间,但是海工装备制造业的资产负债率都在百分之八十以上,这种现象意味着企业在债权资本上的投资比率较大,大量的使用债券、贷款和信用等,这种情况不仅对企业的资金使用不利,更加容易出现债务危机。

四、海工装备制造企业资金筹措对策

(一)实现资金筹措方式多元化在进行资金筹措的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资金筹措的单一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筹资的手段不再仅仅是银行借贷了,股票、债券等筹资手段都能很好的提高企业筹资效率和筹资的质量。对于海工装备制造企业来讲,必然要采用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方式,比如股票,在利用股票进行资金筹措时,企业不必支付过多的成本,无需偿还,又没有股利的负担,可以说是一种十分稳定的筹资方式,如果企业的规模和营利能力能够满足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的话,这一方式还是比较适合选择的。另外,就债券来讲,其具有发行成本低、保护企业资本结构的优点,企业如果在短期内需要资金进行工程建设,那么债券这种筹资手段,就是首选了,但是,海工装备制造企业需要注意选择长期债券能够对其更加有利一些,因为其较长的资金回收期,不利于债务的偿还。另外对商业信用和租赁筹资这两种方式也可以适当的使用。企业投资的多元化,能够使企业在进行日常生产或者扩张时,有更加厚实的资金做后盾。但是在筹集资金时,应注意风险的考虑。

(二)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金筹措效率企业在进行筹资工作时,应当选择好筹资方案,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采用合理的筹资方式,比如长期使用,且对资金结构没有要求,则可以使用股票发行;如果用于短期运营,则可以选择发行债券等。选择好合理的资金筹措方案后,应当对当时的政策环境进行了解,分析选定的资金筹措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做好调研后,在方案的制定和执行上可以选择一些专业的中介机构,为其做好整个筹资工作,提高筹资效率。

(三)对企业进行综合因素分析和规划在企业资金筹措决策过程中,可以利用资本结构理论来制定筹资方案,但是在实际情况下,最佳的资本结构点并不容易找到,所以在决策时还应考虑一些因素对筹资的影响,这些因素有:

1.保持企业经营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具有长期性,也就是在进行资金筹措过程中,要以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为前提。

2.根据企业目标和企业的所有者及经营者的态度选择适当的筹资方式,从而实现企业的效益最大化,比如在进行具体筹资操作时,可以选择增发股票,以筹集一定的资金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作,或者采用保全制度,保证资本的保值,维护投资人的利益。

3.保持一定的借债能力。企业应当时刻的维持着自身所具有的发行债券的能力,这一点也就是要求企业在平时尽量少的采用借款,维护企业自身的财务形象,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一点并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4.严格企业现金流管理。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生产经营考核应充分关注现金流的影响,应加快资产周转速度,充分利用企业内部资产进行融资。

5.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能力。充分利用软件和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建立资金计划和滚动资金预算管理机制,不断提高资金计划管理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五、结语

第3篇:资金筹集方案范文

管理层收购可以使目标公司重新注入新活力,利用市场的竞争性增强目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目标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综合实力。但管理层收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管理层的自有资金有限,为了确保对目标公司收购的顺利进行,需要将重点放在收购资金的筹集上。由于我国金融环境对于管理层收购存在诸多限制,融资需要在形式上不断创新。信托融资模式虽在国家政策上有一定的限制,但不失为一个好的融资渠道,它为资金供求方提供了桥梁,使双方达到“双赢”。管理层收购信托融资模式可分为三类,分别是“提供资金模式”、“参与股份收购模式”和“与战略投资者合作模式”。在三种模式的实际选择中,会有重要的三大影响因素,即“收购资金”、“融资风险”和“经营管理”。这三者在模式的选择中难以用确定的数据衡量分析。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层次低阶结构模型,用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对比较重要程度进行定量描述,为管理层收购信托融资模式的选择确定一个决策依据。

二、管理层收购信托融资模式类型

(一)资金筹集模式 信托投资公司向投资者(包括管理层)发行资金信托计划筹集资金,再将筹集资金用贷款的形式提供给管理层,作为管理层收购目标公司的股份,完成MBO(如图1)。这一模式为管理层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提供了收购目标公司的可能性。但该模式对于管理层有很高的信用要求,存在贷款还款风险。若用管理层持有股权进行质押,也存在法律上的不合理性。

(二)参与股份收购模式 信托投资公司向投资者(包括管理层)发行资金信托计划筹集资金,将筹集资金作为收购目标公司股份的资金来源,成为股东,对目标公司实施监督和管理(如图2)。同时,信托投资公司会和管理层签署相关协议,在未来的某个时点,管理层将收购信托公司持有目标公司的股份。在此模式中,管理层可以将收购股权的收益权作为偿还款的质押物。但该模式中管理层并未真正出资,不能对其实施有效的激励,投资者和管理层的风险不对等。

(三)与战略投资者合作模式 信托投资公司与战略投资者签订资金信托合同,提供收购资金,信托投资公司再与管理层签订贷款合同,管理层利用目标公司股权作为质押实施收购,成为股东,MBO完成,三者互相形成约定关系(如图3)。战略投资者可以对目标公司实施经营管理,也可退出。在规定时间内管理层无法偿还贷款或收益,战略投资者可以根据合同约定对目标公司的股权实施部分或全部收购。但该模式同样也存在着贷款还款风险。

三、信托融资模式选择影响因素

(一)收购资金 管理层收购方案的具体实施需要融资渠道的畅通,资金来源是确保管理层收购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实际收购中,管理层的支付能力远远低于收购标的一般价值,大部分资金缺口需要融资来弥补。资金来源的合法性和安全性能够确保管理层收购的顺利实施,另外,资金来源的充足性可以提高管理层收购的效率,保证管理层快速进入收购目标公司的方案实施当中。资金的稳定性要求融资资金在管理层收购及后期的实施过程中具有稳妥性,不会出现中途撤资或者抽逃资金的情况,确保管理层收购不会因为该因素停止方案实施。

(二)融资风险 管理层在实施目标公司收购时,需要借助信托融资模式,大量收购资金来自信托融资公司,MBO的实施对于管理层并未提出明确的出资要求,对于目标公司信用要求颇高,存在着贷款还款风险。管理层收购目标公司和收购方案信息的披露对于投资者来说意义重大,目标公司实施管理层收购时的真实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未来发展前景、收购价格、收购管理层和目标公司的关系、收购方案的获益方式等,对于投资者判断是否利用信托融资模式投资具有指导意义。但由于管理层身处目标公司,对于以上信息的真实性熟知,这样就可能形成管理层和投资者的收购信息不对称。现阶段的管理层收购需要管理层质押目标公司的股权或者受益权,信托投资公司相对于投资者和管理层为中介方,投资者的意图有可能利用信托投资公司作以伪装,投资者会利用这点规避各种约束和直接收购的障碍。投资者可能会存在恶意收购或低价收购目标公司的企图,达到收购真正目的或吞噬目标公司资产。

(三)经营管理 管理层收购方案实施后,投资者若能进入目标公司与管理层共同管理和经营,投资者能够起到监督作用,使得管理层在进行收购后更好的服务于目标公司。管理层收购结束后,若信托投资公司为管理层提供融资资金收购目标公司股份,管理层成为目标公司股东,这样可以有效激励管理层制定全新的经营战略提高目标公司的业绩。

四、模糊层次分析法综合评判融资模式

(一)建立决策问题的层次递阶结构模型 第一层为目标层,即选择最优的管理层收购信托融资模式;第二层为指标层,是评价的主指标体系,即影响信托融资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收购资金、融资风险和经营管理;第三层为子指标层,是对第二层指标体系的细化;第四层为方案层,分别为三种可供选择的信托融资模式。

根据案例分析决策指标,主指标的权重向量可表示为W=(W1,W2,W3)T,子指标的权重向量可表示为W1=(W11,W12)T,W2=(W21,W22,W23)T,W3=(W31,W32)T。

(三)收购信托融资模式综合评价 首先。确定各模式对于各子指标和主指标的权重。对专家组进行咨询,由专家打分法确定各模式对子指标的权重为C ijs(其中i为主指标,j为子指标,s为各模五、实例分析

某公司将实施管理层收购,拟利用信托融资模式进行管理层收购资金的筹集,现利用上述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三种信托融资模式的综合评价,选出最优模式。

(一)构建层次递阶结构模型 三种信托融资模式在管理层收购中的应用,确定影响融资模式的因素,进而构建层次递阶结构模型。如图4所示:

第4篇:资金筹集方案范文

(青龙满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河北秦皇岛066500)

[摘要]农村公路建设至关重要,其涉及面广且与县、乡、村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处理好“三农”问题的保障。尽管从2004年开始国家开展了十年的村村通建设,但是还有许多农村公路亟须改建,许多项目甚至没有充足的建设资金。在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集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规范化管理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集;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3.213

1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集的简要分析

众所周知,我国现今进行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机构的拨款,虽然也有其他的筹集方式,但与国家拨款相比所占的比例很小。所以,我们今后在筹集农村公路的建设资金时,不仅要尽可能地扩大其深度和广度,还要善于使用资本市场的广阔空间。具体来说,就是今后进行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筹集工作时要不断深化下列几点。

1.1政策性融资

从公共经济学理论方面入手分析不难知道,农村公路有着显著的公共性特征,因此市场制度并无多大,一般使用政府供给的方式较为有效。因此,农村公路的建设要受到国家制度的极大影响。总之,现今我国公路建设资金不能仅依靠国家拨款,还要善于利用优惠政策和政策性金融。

一是国家优惠政策。政府是政策的出台者和实行者,而政府设立的每项政策都是有意图的,它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态度和方向。所以,鉴于农村公路建设在“三农”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我国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都会对“三农”建设有适当的侧重,国家为更好地促进农村公路建设而出台的一些政策便是优惠政策。不过,国家不可能只针对某个行业出台优惠政策,它通常是和别的融资形式相结合的,从而发挥其间接融资的作用。例如税收优惠政策(包括暂缓施工单位的营业税征收)、各种前期政策(包括征地、拆迁方面的费用承担)和对其他融资方式的支持等,不一而足。

二是政策性金融。这种金融是以达成政策目标的政府金融规定、系统和各项业务工作。一般条件下,贯彻政策性金融有助于政府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执行,作用对象通常为市场无法调控的区域或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政策性金融的资金流动和商业银行是有很大区别的,主要表现在它的经营目标是非营利的。

1.2市场化运作

虽然农村公路有着显著的社会公益性特征,可是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法来进行建设资金的筹集工作。结合现今诸多省市的工作方法,我们可以发现农村公路的生产化运作已经处于起步阶段,在未来几年的工作中,我们应该把握好下列几个操作性较强的方面。

一是可以将公路附近的土地增值费、服务性业务的收入的一部分投入后续的公路建设中。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发展带来的最直接效益是方便了当地交通业的发展,且投资也会更加便捷,这会增大对外开放程度和招商资金,这有利于激发公路周边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还能使该地区的土地升值,形形的服务行业也会因此诞生,这会使地方的财政收入有很大程度的增加。这时,地方政府便可将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拨款到新的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中,这对于农村公路建设和国家财政收入来说是件互惠互利的好事,长此以往,两者便会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二是为筹集资金,可以将道路冠名权进行拍卖。现今我国的很多项目中已开始使用这一方法。三是要善于发掘公路周边的广告收入,为公路建设资金的筹集做贡献。

1.3挖掘管理潜力,降低工程成本

要做好资金的筹集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防止因资金不足的问题而延误施工,而做好这一工作需要我们筹集尽量多的公路建设资金。不过,我们也不能仅仅做好资金的筹集工作,还要将工程的内部管理工作作为切入点,在整个建设过程中都树立高度的成本控制观念,这也是避免产生资金缺口的有效方法。比如,我们可以以保障整体工程质量和公路正常工作性能为前提,积极地引入先进科技手段并合理确定最适宜的建设标准,这样不仅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建设成本,还可以高效利用筹集的资金,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比如在进行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资金管理工作时,要善于使用多种财务管理方式,还可以在某一时期免费使用施工企业和供应商的流动资金,增加资金的使用斜率等。采取上述方式,除了可以缩减工程的建设费用,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筹集到更多的资金,也属于解决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缺口的有效途径。

2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规范化管理举措

只有保证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的高质量,才可以保证农村公路多元化的工作机制。在施工工程中,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来保证施工的顺利开展,但还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竣工。财政机构最好设立专款专用制,这样不仅有利于成本的降低,还可以避免腐败的发生。在进行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管理工作时,一般应做好下列几点:一是保证资金的封闭运行。要将上级拨款和自行筹集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都归入各级财政专户,并进行独立设账和核算工作。避免发生挪款现象,避免从中支出管理资金。二是拨款时必须有据可依。要结合公路建设的最终目标,设立一个合理的实施方案。财政机构还要以难度目标和实际的工程进度为依据,建立按月检查拨款制。三是有很强的成本控制意识。隶属乡镇的通村公路,应设立单位成本控制机制,要出台最新的农村公路每平米造价,要将公路的造价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四是严格开展审核工作。任何工程都需在审核结束后才能开展竣工结算工作。这项工作一般由财政机构和审计机构共同完成,乡镇机构还应要求中介公司进行检查,并不定期进行抽查。五是要保证工作的透明性。任何工作都要进行公开公正的招标。各个建设中的施工项目,必须将项目资金的实际使用状况向群众公布。

3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的建议

第一,中央机构可适当的增加拨款,以弥补建设中的资金缺口。要始终坚持农村公路建设的总投资原则,筹集资金要采取中央拨款、当地补助、人民自愿捐资相结合的方式,要群策群力,发挥群众的力量,不断促进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进步。不过,现今我国的农村公路建设已逐渐向落后地区渗透,这不仅会增加施工难度也会增加建设费用,且现今群众的筹资能力日益低下,所以,我国的政府机构应该适当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投入,保证建设期间正常的资金需求。

第二,农村的公路建设有下列显著特征:涉及区域大、规模小、建设资金以当地自筹为主且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很多不可控因素。现今我国在大力促进城乡一体化进展,这要求农村的发展布局也随之调整,所以,最初制定的计划方案可能会和实际完成量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使得计划方案、资金管理非常复杂。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把握好下列两项工作:一是开始施工前必须严格进行准备工作,还要保证施工期间正常的资金供应,这样才能大力推进农村公路的建设,保证计划方案和预算方案的高水平。二是在开展通乡通村公路的建设时,最好以乡为单位进行,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某些项目实施捆绑施工。

第三,在农村公路的建设中,其规模并不大,但是项目点却多,财政收支工作难度也不大。由于大多数乡镇财务工作者的专业能力较差,所以要尽量精减建设资金的管理步骤,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此外,交通部门还要设立一些农村公路建设的规定,这样才能使地方交通部门的工作人员树立高度的责任感。

综合本文论述,我们知道农村公路的建设对经济发展是有着重要意义的,而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筹集与管理直接影响到工程能否顺利进行,各地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要做好这项工作,从而建设高质量的公路工程。

参考文献:

[1]肖坚.对高速公路建设资金存在问题的思考[J].交通财会,2003(3):70-71.

第5篇:资金筹集方案范文

“减持”国有股,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从方案设计来说,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方案设计的前提。我认为有两个前提必须搞清楚:一是要弄清楚社会保障基金的缺口到底是多少?二是要弄清楚到底需要“减持”多少国有股才能筹集所需的社保基金?从上说,基金的缺口应当是比较明确的,“减持”的数量在每股价格一定的情况下也基本可以确定。但是,从下面的可以看出,由于基金缺口有大、中、小三种不同的口径,而且国有股也有不同的“减持”方式和“减持”途径,以及不同的“减持”主体,因此要真正弄清楚这两个问题也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二)方案设计可能涉及的基本环节。“减持”国有股,充实社保基金,从操作的角度看,应涉及三个环节:

1.部分变现国家持有的在股份制企业中的国有股权或股票。没有国有股权或股票的部分变现,就不可能有填补社保基金缺口的基本来源。

2.将变现国有股权的收入委托给有关中介机构进行运作,以实现其增值。从现收现付到预筹积累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一般说来需要一个较长的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里,资金的缺口一般是比较大的。因此,在将“减持”收入用于充实社保基金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应当尽量避免将“减持”变现的收入直接用于填补社保基金的缺口,要做到通过对“减持”收入的运作,实现其增值。

3.用增值收益填补社保基金的不足。只有用增值的收益填补社保基金的不足,“减持”收入的钱才是活钱,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保基金的缺口问题。

上述三个环节,可以说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其中,部分变现国有股,主要是指国家将自己在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是在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已经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中所拥有的部分国有股股权或股票,通过一定的资本运作方式予以变现。

(三)方案设计可能涉及的几方面关系。从国有控股公司的实际情况看,“减持”国有股充实社保基金至少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各级政府与各控股公司的关系;二是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三是各控股公司与其职工的关系;四是各控股公司与被控股企业之间的关系;五是“减持”工作或其主体与“减持”收入的运作或其运作主体之间的关系;六是“减持”及其收入的运作与资本市场或证券市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在这几方面关系中,最为核心的是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缺口总额

这是方案设计必须首先搞清楚的前提之一。

按目前规定,社会保险费用由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三方面合理负担。但多年来,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仅限于企业和个人缴费,国家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允许企业和个人缴费在税前列支。从现在的情况看,仅靠企业和个人缴费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以致基金的缺口越来越大。为弥补基金缺口,在方案设计中必须首先明确到底缺口有多大。

测算基金缺口总额,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社会保障基金需求总额;二是在现行体制下所能筹集的保障基金总额;三是其它因素,其中:

(一)社保基金的需求总额,取决于以下几个变量:

1.保障水平。保障水平高,所需资金就多,保障水平低,所需资金就少。如1997年,全国离休、退休、退职职工保险福利费用相当于工资收入的30.4%……其中,国有经济单位的水平为35.76%,在各种经济成份的保障水平中是最高的。如按国有经济单位的保障水平计算,全国的社会保险福利费用总额应为3,363.34亿元,比实际发生的37043.5亿元多319.84亿元。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保障水平不能太高,否则,国家或企业甚至个人都不能承受。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即使按国有经济单位的保障水平测算,整个保障水平也不算高,因为这是根据实际发生额计算的,而在实际发生的过程中,这已经是一压再压了。

2.保障内容。是包括社会保障的四大块。即:养老、失业、医疗和工伤,还是仅指养老。保障内容多,需求总额就必然大,反之,需求总额就小。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的社会保险包括了这四大块,其中养老保险是大头。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1—5月,全国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总额为747.9亿元,而失业保险基金支出仅为36.8亿元,

3.保障对象,是保障包括在内的所有人口(即谓大方案),还是仅保障城镇人口(即谓中方案)。甚至只保障城镇人口中的国有企业职工(即谓小方案)。如果保障对象的面广,需求总额必然大;反之,需求总额也就小。1997年全国社会保险福利费用支出总额为3,043.5亿元,而同期国有经济单位的社会保险福利费用支出却只有2,578.8亿元,两相比较,前者比后者多支出464.9亿元。

从长远的发展看。社会保障的对象应当尽可能宽广,或者说,必须覆盖全社会。如果是这样、按1997年的有关统计数据测算,全国当年的离退人员总数大约是15979.55万人,而人均的社会保障费率标准是9、082.36元(人年),那么,社保基金的需求总额大致为14513.2亿元,比当年实际支出数要高出近4倍。

(二)在现行政策下可能筹集的社保基金总额。

所谓现行政策,是指国家目前对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等提取比例的规定。据了解。目前这四项的提取比例分别为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16%、3%、8%和1%,也就是说,只要根据全国在职职工的工资总额和乡村人口的收入总额乘以28%,就能得出在现行政策下我们应当筹集到的社保基金总额。如1997年全国城镇在职职工的工资总额为9,405.3亿元,乡村人口的纯收入总额为38,108.26亿元,按此计算,当年应筹集的社保基金总额为7,703.8亿元。

但是,如前所述,我国每年实际筹集的社保基金总额远未到这个数字。

(三)其它因素。由于实际筹集数与应当筹集数有较大的差距,所以在方案设计时就必须考虑其它因素。如:

1.困难企业不愿缴,破产倒闭企业交不出,征缴措施不得法,征缴部门的人手不足或征缴不得力,等等。

2.农民没有纳入征缴范围,即使纳入征缴范围,要想全额收缴也是绝对不现实的。

因此,在具体测算时如果按上述大方案测算,就需要在7,703.8亿元的基础上打个折,比如打五折。这样应当筹集的7,700亿,实际上就只有3,850亿了。

根据以上几个因素测算,全国社保基金的年缺口额,大方案大致缺口10681亿;中方案大致缺口729.85亿元;小方案大致缺口559.58亿元……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缺口问题,大方案至少需要2—3年的积累,以便2—3年所能筹集的总额加上营运收益能够与14,531亿的总额数值相当。因此,大方案的社保基金缺口总额大致在25,O00—35,000亿。由于中方案,特别是小方案终究不是长远之计,或者说,社会保障终将覆盖全社会,所以,即使先按中方案或小方案考虑基金缺口,也不能只按上述去测算,换句话说,必须考虑一个预筹积累的因素。因此,实际缺口总额肯定要比上述数值大得多。

三、“减持”国有股所能筹集到的资金总额

“减持”国有股到底能筹集多少资金,这也是方案设计中必然要涉及的重点。而这个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我们到底有多少国有股可以“减持”;二是“减持”一股国有股能换多少钱。

1.关于国有股的数量。以国家持有上市公司的股权为例,据了解,截止1999年底全国共有上市公司1,041家,其中境内949家,境外92家;总股本,境内为2,965亿,其有股为1,585.2亿股;境外H股为952亿股,其中国有股614亿股,境外红筹股792亿股,其中国有股453亿股,三项合计,国有股的总股本为2,652.2亿股,国有股的总市值为14,140亿元。

2.关于国有股能值多少钱。从2,652.2亿的总股本和14,140亿元的市值看,在出售价不低于面值,且又不高于市值的情况下,“减持”国有股,多可拿14,140亿元,少可拿2,652亿元。前者为上限,后者为下限。

当然,随着国有改革的深化,我们可能还有许多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改制上市,并可通过“减持”的办法增加“减持”国有股的收入,但到底能增加多少,还得根据不同的情况具体。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把全部的缺口压力都放在国有股上,完全用“减持”的办法来填补社保基金的缺口,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和多个层次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通过转变政府职能,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各级政府向社保基金的投入。据了解,近两年来,各级政府已开始向养老保险投人资金。仅中央政府1998年就投入23亿元,去年又投入173亿元;又比如,通过开征某些固定税种,专项用于充实社保基金;再比如,通过发行彩票,动员捐助等形式向社会筹集。等等。

无论如何,在“减持”国有股的过程中部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部分变现国有股。既然用的是“减持”这个词而不是其它什么词,那么,“减持”国有股的本来含义,从数量来说应当是部分变现,而不是全部变现。(2)“减持”股权而不是资产。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股权或股票作为一种权益性的东西,一般来说要比资产性的东西更容易变现,此其一。其二,由于实物性资产与职工的就业问题通常联系比较紧密,而权益性的东西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紧密。如国家变现10台机床,可能就会导致部分工人的失业,但如果变现1000万股国有股,可能与工人的失业与否根本没有什么关系。(3)单位国有股的价值市场化。即:单位国有股的价值多少,不能根据中介机构的评估意见来确定,更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而应当交给市场去评判或决定。(4)“减持”的方式、途径,甚至“减持”的主体,要多元化。“减持”的方式、途径和“减持”的主体越多,越有助于实现单位国有股的价值最大化。

四、“减持”国有股充实社会保障基金需要的问题

尽管“减持”国有股,充实社保基金的政策在思路上是完全可行的,但因它涉及两个前提、三个环节、五对关系,一旦实施,可能还会面临不少或具体操作上的问题,这就需要在方案设计时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1.“减持”国有股充实社保基金,在理论上是否解释得通?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一是“减持”思路与实现国有资产战略调整基本一致;二是社保基金不足,国家有责任和义务帮助解决;三是国家通过“减持”将过去因为长期实行的“低工资、低福利、高积累”所形成的部分国有资产变现,以充实社保基金,实质上是还以前的欠账。但是,是否所有的人都能在这三个方面达成共识?

2.“减持”国有股,充实社保基金,在操作上一个是资本项目,一个是经常项目。要将资本项目转为经常性项目,又如何结转?

3.将国有股全部出售,是否还叫“减持”?根据以上的粗略分析,要想完全充实社保基金,即使把国有股全部出售也未必能够。如果全部出售真的够了,但这种全部出售行为还叫“减持”是否合适?

4.以什么价格“减持”国有股比较合理?有两种说法,一是按市值进行“减持”;二是按净资产值进行“减持”。无论以哪种价格“减持”,是否都能进行人为控制?谁来控制?

5.“减持”国有股,是在一级半市场操作,还是在二级市场上操作?如果在二级市场上操作,是否需要分步骤、视时机?否则,二级市场承受不了巨额“减持”的压力怎么办?而且、在境内境外二级市场上,是先境内还是先境外?即使同样都是境内或境外,是先好的企业或行业,还是先差的企业或行业?

6.“减持”国有股的收益,可否统筹用于全国的社保基金?从理论上说,国有股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减持”国有股的收益毫无疑问地应当归国家,并可由国家统筹用于充实社保基金。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国有股往往分为不同的层级,如中央国有,地方国有。其中地方国有,又分为省级国有,市级国有,县级国有。在财政“分灶吃饭”的体制下,这些不同层级的国有股,其“减持”的收益到底是分别归不同层级的政府,还是只归中央政府?如果是前者,由于保障基金的缺口存在结构性矛盾,即不同地区社保基金的缺口额是大不相同的,或者说有的多有的少,在这种情况下会不会部分抵消“减持”的作用和效果?如果是后者,“分灶吃饭”的体制矛盾又如何解决?

7.如果上述问题都不存在,那么“减持”工作由谁来主持?“减持”工作与其收入的运作是否需要分开?

8.“减持”收人是直接贴补社保基金的不足,还是将其用于再投资井用再投资的增值收益贴补社保基金的不足?如需进行再投资或需要实现其保值增值,那么,对保值增值的运作是否需要作某些规定?如是否允许在证券市场上买卖股票、债券(包括国债)?在买卖股票、债券时,是否需要委托专业机构?

9.如果“减持”的收益可以委托专业机构在证券市场上买卖股票、债券,是集中委托一家专业机构,还是分散委托多家专业机构?我们现在有无这样的专业机构及人员?没有,怎么办?如有,其资格如何进行认定?

第6篇:资金筹集方案范文

一、高度负责,扎实工作的示范带动作用

工作组初来乍到,情况不清,工作、生活条件差,但是大家不动摇、不气馁,把自己看作是一名普通的村民,把驻地当作自己的家,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不走过场,不做表面文章,干真事,干实事,干成事。工作组深入全村到大山深处的农户,调查摸底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访贫问计。狼牙口村、古道村、焦树庄村三个村的附庄均有十多个,居住特别分散,道路崎岖难行,但工作组不辞辛劳,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基本摸清了驻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他们这种扎实敬业的工作精神使广大干部群众钦佩的同时,也深受感动,决心以工作组为榜样,真抓实干的做好全村各项工作。

二、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的指引作用

驻村工作组与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工作上默契配合为各村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驻村工作组在上级扶贫政策和全乡产业的基础上,深入调研论证,为帮助村委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发展思路,制定了村庄规划、环境整治方案、产业发展计划、综合帮扶方案等。这些方案将指导各村今后的发展。

三、多措并举,为民服务方便群众提高村民素质

驻村工作组克服资金缺乏的困难,多方跑动,积极联系,多方筹措,为各村解决行路、饮水、通讯、垃圾处理等困难。

桦木沟村工作队通过积极跑动,为该村争取扶贫项目,新建养羊场一座,筹集资金5余万元帮助该村发展养羊产业。

谢台村工作队发挥自身优势,邀请国家水力资源部专家为该村进行水源勘探,并协调资金30余万元计划打机井一眼,目前已经勘探水源9处,制定方案四套,动工后将解决该村多年来吃水难的问题。

狼牙口驻村工作队为该村筹措资金1万元,为该村清理垃圾;筹集资金2万元为村里配备了锣鼓、服装、投影等娱乐设施,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

古道村工作队积极跑动县环保局、财政局等单位,为该村争取资金5万元用于粉刷学校、卫生院,并对两委办公室院落进行了硬化,有效改善了该村办公面貌。

焦树庄村工作队筹集资金8000余元为该村安装了5个喇叭,2个扩音器。联系下辖单位为该村贫困小学生捐献书包、纸笔等学习用品,价值20__余元。

五个项目村道路硬化工作均已竣工,硬化面积达到1.5万平米,其中桦木沟村、古道村、狼牙口村村内主街道硬化已达到80%以上,道路厚度达到平均15厘米,路面平整宽阔,昔日的羊肠小道变成了宽敞的大道,彻底改变了以往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景象。

____乡自古民风淳朴,乡邻和睦。为使这一优良传统得到发扬和继承,进一步深化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工作队围绕“促进生产发展、提升生活水平、保持村容整洁、引领乡风文明”四个方面的宗旨,将乡风文明的实质内涵通过各种方式向分,广泛宣传。如7月23日,谢台村、焦树庄村驻村工作组为帮扶村请来保定市文艺团举行了主题为“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美好家园”的精彩文艺演出。还多次组织村干部为广大群众播放公益电影等等,在娱乐的同时,使村民受到教育。规范村民语言行为,提高了村民道德水平。狼牙口村、桦木沟村、古道村驻村工作组为村民请来林业局、畜牧局等专家为村民讲解传授种植、养殖等技术。组织村两委成员及有关人员到外地参观,从而使村干部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为村里发展提供了智力和技术保障。

四、帮扶慰问,捐款捐物关心贫困群众密切干群关系

第7篇:资金筹集方案范文

[摘要]负债作为企业六大会计要素之一,是企业筹资的重要方式,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企业相比,高校较少采用负债方式筹资。高校财务人员应该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负债观念,借鉴企业经验,建立高校负债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量化角度综合评价高校的负债状况。在负债评价指标的指导下,把负债筹资,尤其是银行贷款作为一项长期的筹资方式,将为高校筹集到大量的资金,而且筹资成本相对较低。在无需国家增加财政投资的情况下,快速改善高校的办学条件,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扩大教育规模,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是我国的重大方针政策之一。但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也面临困境,资金匮乏是制约高校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教学建筑、学生宿舍、师资建设、仪器设备、图书等增长速度缓慢,进而影响招生规模的扩大。资金匮乏严重制约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也制约“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直接影响全面小康的实现。传统观念与僵化思维模式妨碍高校筹资,进而制约高校的跨越式发展。高校财务人员应该不断更新财务管理观念,借鉴企业的成熟经验,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高校负债状况,通过合理负债方式为高校筹集资金。

一、高校负债观念的更新

负债是企业六大会计要素之一,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定义: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负债,尤其是银行贷款已经成为企业筹资的重要方式,它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长期占据一定比例,是企业资产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负债种类繁多,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用于补偿贸易、融资租赁)、专项应付款(用于技术改造、技术研究)等。可以说现代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离开负债简直就难以运转。

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高校资金由国家全额拨付,高校市场意识淡薄。尽管高校改革已经开始,但高校财务管理观念仍然滞后,沿用传统习惯,对负债缺乏正确认识,在筹资活动中很少想到负债方式。即使部分高校在基建过程中有银行贷款,也是想方设法尽快还清,不能把负债作为高校经济活动中一项长期的有机组成。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财务会计中一直以“资金来源”、“资金占用”、“资金结存”为会计要素进行核算,负债与收入同为资金来源,在核算过程中往往被混为一谈。1998年我国财政部颁布《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它依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的规定,首次将“负债”作为单独的会计要素引入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制度,从制度上为高校的负债筹资提供了依据。根据《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定义:负债是指高等学校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清偿的债务。它是高等学校资产中属于债权人的那部分权益或利益。我国高等学校的负债,主要包括借入款项、应付票据、应付及暂存款、应缴财政专户、代管款项、应缴税金等。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在资金结算过程中形成的,债务没有明确的偿付期,一般来说,流动性较强。

目前我国居民存款已达11万亿元,银行资金相对宽松。如果高校能够及时更新财务管理观念,把负债筹资,尤其是银行贷款作为一项长期的筹资方式,将为高校筹集到可观的资金,在无需国家增加财政投资的情况下,能够快速改善高校的办学条件,促使高校跨越式发展。

二、借鉴企业经验建立高校负债评价指标体系

从企业负债和高校负债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除行为主体外,高校负债与企业负债是完全相同的。由于高校负债筹资目前处于尝试阶段,操作方法很不完善,如何评价更是无所适从。而企业已经有一套成熟的负债评价指标,我们可以借鉴企业评价指标,建立高校负债评价指标体系,从量化角度来评估高校财务状况,进而指导高校筹资活动。

企业涉及负债的评价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我们下面对其逐一进行分析。

①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根据企业评价经验,流动比率应为2:1,表明企业财务状况较好。流动负债有1:1的相应资产保证,同时还有相当于流动负债1倍的可变资产保证日常经营。

②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根据企业评价经验,通常以1:1为良好,即速动资产与流动资产相等为好。

③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全部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低,经营风险低,同时获利水平可能也低,说明企业经营保守,发展受到限制。因为当资产利润率高于银行利率时,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可以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资产负债率高,经营风险高,其获利水平能够提高,使得企业可以较快发展。

④利息保障倍数=(税后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是指企业实现利润对利息支出的保障程度,这一指标一般越高越好,说明企业对负债的偿付能力强。

三、实例分析

例:表1是B高校的资产负债表,该校2002年末事业结余为4268万元。我们借鉴企业负债评价指标,来考察该高校的负债状况。

表1资产负债表

单位:B大学2002年12月31日单位:万元

项目金额项目金额

一、资产类二、负债类

现金3借入款项

银行存款19,768应付票据

应收票据应付及暂存款904

应收及暂付款1,419应缴财政专户735

借出款251应缴税金26;

材料362代管款项1,711

对校办产业投资389负债合计3,376

其它对外投资968三、净资产类

固定资产56,817事业基金8,438

无形资产固定基金56,817

资产合计79,977专用基金5,184

未完项目差额6,162

净资产合计76,601

总计79,977总计79,977

下面我们做具体分析:在高校财务制度中,没有流动资产、速动资产、流动负债等分类。但我们借鉴企业的分类经验,可以看出,流动资产应为资产负债表“现金”到“材料”项,共计21803万元。速动资产在流动资产的基础上减去不易变现的材料,应收及暂付款在高等学校会计中属于支出未报数,变现的数量很小,也应视同为不易变现,整体扣减,所以速动资产应为20022万元。

由于没有借入款项,因此该校没有长期负债。其3376万元负债主要是在资金结算过程中形成的债务,应属于流动负债。

根据以上分析可得: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1803/3376=646%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20022/3376=593%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全部资产总额

=3376/79977=4.2%

由于该校没有银行贷款,也未发生利息费用,因此利息保障倍数无法计算。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已经得出负债评价指标的值,它对我们的负债筹资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而言:

①借入款项为零,说明该校未能利用银行贷款形式筹资,其财务经营观念保守,不利于高校跨越式发展。

②流动比率646%、速动比率593%,均远远高于正常值,说明负债水平过低,该校利用负债筹资能力严重不足,观念保守。

设可增加负债筹资为x,当流动比率达到比较合理的2:1时,

2:1=流动资产/(现有流动负债+x)

x=流动资产/2-现有流动负债

=21803/2-3376=7525.5

说明该校可以通过负债筹集7525.5万元。

同样可以计算出,当速动比率达到1:1时,该校可以通过负债筹资16646万元。

③资产负债率太低,仅为4.2%,假如将资产负债率提高到30%,即:

(x+3376)/79977=30%

x=20617.1

该校可以通过负债筹资20617.1万元。

④目前对于利息保障倍数如何评价,没有确切数据。假如达到5倍时,目前银行贷款利率约5%,即:

利息保障倍数=(税后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4268+(x×5%)]÷(x×5%)=5

解得x=21340

也就是说,该高校通过银行贷款筹资21340万元时,高校盈余对利息保障倍数为5倍。从企业经验来看也是属于较大的,对支付有保障。

综上所述,该校通过负债筹资应控制在7,500—21,300万元之间。按四种方法的算术平均值(7525+16646+20617+21340)÷4=16,532万元,应为该校最适宜的负债筹资额度。

四、对高校负债筹资成本的评价

高校在筹资过程中,筹资成本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下面我们就负债筹资与其他形式筹资作筹资成本比较。

例:某高校欲建学生公寓一栋,造价1000万元,建成可供2500名学生住宿,生均住宿费预计800元/年。现有两方案可供选择,A方案,从银行贷款,利率为5%;B方案,与甲公司合作,交由该公司建设,并以10年住宿费偿付工程款。试问选用哪个方案比较经济?

从表面上看,B方案很优惠,学校不需付一分钱,就可以解决2500名学生的住宿问题,并且10年后可以收回楼房,等于“白拣”了一栋楼。那么到底事实是否如此,我们采用管理会计的方法来具体分析一下。

①用净现值法分析:

A方案:净现值=1000万

B方案:由于付给甲公司的费用每年相等(2500×800=200万),可以通过求年金现值的方法来求净现值。查表得,10年期5%的年金现值系数为7.721,所以可得:

净现值=200万×7.721=1544.2万

通过分析可知,A方案支付成本现值为1000万元,B方案支付成本现值为1544.2万元,要多付544.2万元,A方案从银行贷款要优于B方案。

②用内含报酬率法分析:

年金现值系数=原投资额/各年现金净流量=1000/200=5

查表得,10年期14%的年金现值系数为5.216,10年期16%的年金现值系数为4.833,这就是说年金现值系数为5的内含报酬率应在14%到16%之间,采用插值法得内含报酬率R:

R=14%+(5.216-5)/(5.216-4.833)×(16%-14%)

=14%+1.1%=15.1%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A方案实际支出利率为5%,而B方案实际支出利率高达15.1%,因而A方案要优于B方案。如果采用B方案的话,高校是大大地吃亏了而不是白拣了一栋楼。

由于资金持有者总是追求回报的,根据企业经验,资金的回报率一般要求高于银行贷款利率。因此我们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采用银行贷款等形式的负债筹资,其筹资成本要低于其他筹资方式,适合高校目前发展的需要。

五、高校负债筹资评价对高校筹资实践的启示>通过对负债评价指标和负债筹资成本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我国高校目前负债水平普遍较低,说明高校没有或较少采用负债方式筹资,有较大负债筹资空间。

②在目前我国银行贷款利率仅为5%-6%的情况下,通过银行贷款的负债形式筹资成本较低,对高校发展非常有利。

③有了负债评价指标的指导,高校应该及时转变观念,把负债筹资,尤其是银行贷款作为一项长期的筹资方式,而不是短期的权宜之计,通过合理负债为高校筹集资金。

第8篇:资金筹集方案范文

    关键词:全面财务风险管理;模型;构建;企业

    构建全面财务风险管理模型既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实践的内在要求,也是财务风险管理理论发展的需要。构建全面财务风险管理模型的基本思路:以全过程的财务风险管理为基础,主要由预警系统、防范与控制系统和反馈系统组成。模型中还包含了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的全方位、全程序、全企业的各种内在要求和财务风险管理的多种基本方法。

    1企业全面财务风险管理预警系统的构建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指为了防止企业财务系统运行偏离预期目标而建立的报警系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使企业可以利用该模型或管理活动提高自身防范风险的能力,及早发现财务恶化征兆,采取有效措施避开或化解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同时也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有预测性、能反映企业真实价值的信息,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

    (1)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与选择,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设的首要环节,具体选择哪几类指标和选择哪些指标,要根据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来定,并根据实际成果作相应的调整。如下表1可以作为企业制定自身指标体系的参考:

    具体指标变现能力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管理能力指标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帐款周转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负债指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资产负债率、有形净值负债率赢利能力指标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净资产受益率、资产净利率表1企业使用的指标体系

    (2)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

    ①单变量模型。所谓单变量模型就是运用单一的财务比率来预测财务风险,单变量模型是1967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威廉·比弗教授提出的。可用作预测财务危机的重要的比率有:

    债务保障率=现金流量/债务总额

    资产收益率=净收益/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资金安全率=资产变现率/资产负债率

    良好的现金流量、净收益和债务状况可以表现出一个公司的稳定发展态势,所以应对上述比率的变化趋势予以特别注意。当这些指标出现恶化,以至于达到警戒值,就必须要注意公司是否会出现财务危机。

    ②多元判别模型。多元判别模型的思路是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值来预测财务危机风险。多元判别模型认为,公司是一个综合体,各个财务指标之间存在某种相互联系,对公司整体的风险影响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多元判别模型最早由奥特曼提出,奥特曼模型如下:

    Z=1.2X1+1.4X2+3.3X3+0.6X4+X5

    其中:

    X1=(期末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负债)/期末总资产

    X2=期末留存收益/期末总资产

    X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

    X4=期末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期末总负债

    X5=本期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

    该模型是以5个财务比率,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X1,X4)、获利能力指标(X2,X3)和营运能力指标(X5)有机联系起来,一般认为Z值大于2.675时,表明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无财务风险可言,相当安全;当Z小于1.81时,表明公司财务状况堪优,面临破产的危机;在2.675和1.81之间,说明公司财务状况不稳定,需要企业及时找出对策防范风险。奥特曼模型的预测能力也是很高的,预测准确性达到90%左右。

    2企业全面财务风险管理防范与控制系统的构建

    (1)筹资风险及其防范与控制。

    ①筹资风险的识别。

    筹资风险,指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

    企业筹集资金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自有资金是所有者投入的资金,不存在还本付息的问题,其风险只存在于其使用效益的不确定上。借入资金是引发筹资风险的主要原因。借入资金严格规定了借款人的还款方式、还款期限和利息率,其特点之一是定期支付固定利息,当企业资金收益率高于负债利率时,企业通过负债筹资经营获得收益,除了支付固定利息外剩余的收益,全部归投资者所有,使投资者实际收益率高于企业资金收益率。负债筹资的这个作用称为财务杠杆作用。

    ②筹资风险的衡量。

    评价企业筹资风险程度的指标有多种,其中自有资金收益率和资金成本率指标分别从效益和成本二个不同角度反映企业筹资风险程度,具有计算简单且准确性高的特点,是较为实用的筹资风险评价指标。

    A.自有资金收益率指标。

    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往往要同时安排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而二者比例不尽相同。自有资金收益率就是判断这一风险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自有资金收益率=投资收益率+(借入资金/自有资金)*(投资收益率-借入资金利息率)

    式中:

    投资收益率=(投资项目利润总额+借款利息额)/(自有资金+借入资金)

    从上式可以看出投资收益率、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的比例、借入资金利息率的变化决定了自有资金收益率的高低。通过对自有资金收益率指标的分析,可以判断筹资风险程度,调整筹资决策。

    B.资金成本率指标。

    资金成本是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所支付的各种费用。资金成本率是指资金成本占筹措资金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

    资金成本率=资金占用费/(筹集资金总额-资金筹集费)

    如果企业筹集的资金为负债,上述公式中的资金占用费还应扣除因增加利息支出而少交的所得税额,上述公式可改为:

    借入资金成本率=借入资金占用费以(1-所得税率)/(借入资金总额-借入资金筹集费)

    企业多种渠道用多种方式同时筹集资金时,由于不同的资金成本不一样,为此就需要计算全部筹集资金的综合资金成本率,其计算公式为:

    综合资金成本率=∑各项资金成本率×该项资金占全部资金比例

    资金成本率指标是企业选择资金来源,拟定筹资方案的依据,通过对资金成本率变化的分析,可以判断筹资风险程度。

    (2)筹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进行投资的类型有两种:一是投资生产项目;二是投资购买证券。无论项目投资还是证券投资,都不能保证一定达到预期收益。这种投入资金的实际使用效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就是投资风险。

    ①直接投资风险。

    A.直接投资风险的识别。

    造成直接投资风险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外部经济环境和企业经营方面的问题所导致的经营风险。具体有如下3种:一是投资项目不能如期投产,不能取得效益;或虽然投产,但不能盈利,反而出现亏损,导致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偿还能力的降低。二是投资项目并没有出现亏损,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存款的利息率。三是投资项目既没有出现亏损,利润率也高于银行利息率,但低于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水平。

    B.直接投资风险的衡量。

    通常用经营杠杆系数来衡量投资风险: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EBIT)变动百分比/销售量(Q)变动百分比

    该指标用来评估项目投资风险的大小。经营杠杆系数愈大,投资项目所面临的风险愈大;经营杠杆系数愈小,投资项目所面临的风险愈小。

    C.直接投资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a.加强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企业如果能够在投资之前对未来收益情况进行合理预测,将风险高而收益低的方案排除在外,只将资金投向那些切实可行的方案,对防范与控制投资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b.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为防范投资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切忌主观臆断。

    ②证券投资风险。

    A.证券投资风险的识别。

    证券投资风险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又称不可分散风险,是指由于全局性因素的变化,导致证券市场上所有证券的收益发生变动的风险,如经济形势变化、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变化等等,都会给市场上所有的金融资本带来损失。对于投资主体来说,它不能通过多角化投资来加以消除或降低,它的影响是整体性的,所以又称不可分散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又称可分散风险,是指因某些因素的变化,导致证券市场上个别证券收益变动的风险。图2是利用证券投资组合分散非系统风险示意图。实证研究表明,科学选择30~40种证券能够在保证收益率的情况下有效地分散非系统风险。

第9篇:资金筹集方案范文

市场经济下,房地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投资控制研究成为房地产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所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根据房地产市场现状,结合个人在房地产开发公司实践经验,本文从决策阶段、招投标阶段及施工阶段等方面对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控制中所遇问题对策做一浅析

一、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

项目决策阶段指参加土地投标、中标至项目立项的过程。房地产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主要从整体上把握项目的投资,分析确定房地产建设项目投资的主要影响因素,编制房地产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对房地产建设项目进行财务评价,考察房地产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与社会效益评价,同时结合房地产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不确定性因素对房地产建设项目进行风险管理等。正确决策是项目投资的前提,也是控制投资的基础。要达到项目投资的合理性。首先,要对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由公司总设计师室配合土地投标的主控部门对地块进行实地考察,并结合规划设计条件进行内部评审,然后根据市场预测、调研、计算和论证,形成项目建议书,为最高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其次,对规划设计条件的内部评审。根据地块的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以及市场分析的指标,认真比较项目开发规模(总建筑形式和面积、公建配套设施面积、绿化面积、车位数量等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和开发建设周期,并确认其可行性。在决策阶段,其控制投资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方法是:

1、确定房地产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

目前,我国房地产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有多种渠道,一般从国内资金和国外资金两大渠道来筹集。国内资金来源一般包括国内贷款、国内证券市场筹集、国内外汇资金和其他投资等。国外资金来源一般包括国外直接投资、国外贷款、融资性贸易、国外证券市场筹集等。不同的资金来源其筹集资金的成本不同,应根据房地产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环境选择恰当的资金来源。

2、选择资金筹集方法

从全社会来看,筹资方法主要有利用财政预算投资、利用自筹资金安排的投资、利用银行贷款安排的投资、利用外资、利用债券和股票等资金筹集方法。各种筹资方法的筹资成本不尽相同,对房地产建设项目投资均有影响,应选择适当的几种筹资方法进行组合,使得房地产建设项目的资金筹集不仅可行,而且经济。

二、施工招投标阶段的投资控制

房地产建设项目招标阶段是业主通过招标活动确定建筑产品的生产者(即承包商),并签订承包合同的过程。在这一阶段,需要完成项目的招标、投标、评标、定标和合同的谈判、签订等工作,这些工作对项目投资影响很大。在此阶段,投资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方法有:1、合理划分标段

招标标段的划分对投资控制有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最直接影响的是由管理费的变化引起的。一般情况下,一个房地产建设项目应当作为整体进行招标,这样有利于建设实施过程的统一管理,人工、机械设备、临时设施等可以统一使用,可降低相应费用,但承包商可能需要进行分包。在这种情况下,业主付与承包商分包给分包商的价格一般会比业主直接发包给承包商(即前述的分包商)的相应价格高,所以项目整体招标的总投资一般会比划分标段招标累加的总投资高。反之,若业主直接发包,当出现各个独立的承包商之间的协调十分困难时,会造成工期的延长和投资的增加,所以应具体分析房地产建设项目的情况,合理划分招标标段。从投资控制角度来看,如果房地产建设项目的各项工作能衔接、配合好,交叉少、专业性强,责任清楚,则可考虑划分标段发包;反之,则应考虑将房地产建设项目作为一个整体发包,因为由一个承包商进行协调和管理,比业主更容易做好衔接工作。

如果采用分标段进行招标,应合理划分各标段的招标范围,明确各标段合同包的工作界限和责任,确定总承包单位,制定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的管理流程,达到控制投资和保证工期的目的。

2、编制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

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是表现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名称及其相应数量的明细清单和价格,是按照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以下简称“计价规范”)、省统一计价依据的要求,将拟招标的全部项目和内容编制成表格和文字说明。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3、分析投标报价,协助合同价格谈判

承包商的投标报价、合同价格的确定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工期和投资。所以必须在中标后对中标单位的投标报价进行分析,把投标报价的疑难问题汇总,编制出投标报价分析报告,作为合同价格谈判的参考依据,也可在开工前修正承包商的不合理报价,避免施工过程索赔事件的发生,降低投资风险。

4、结合投标报价,分析施工方案技术经济的合理性

施工方案的不同,不仅会影响工程工期和质量,而且会影响项目投资。由于承发包双方利益取向不同,通常承包商在确定施工方案或选择施工技术措施时,有意使施工方案或施工技术措施复杂化,并努力得到业主的认可,谋求在施工过程中创造条件提出索赔,所以应认真审查施工方案或选择的施工技术措施。通过对拟定的若干施工方案或施工技术措施的技术经济进行分析,并重点放在审查其平面布置、进度计划、施工方法(流水作业)、机械配置等经济合理性,同时结合投标报价,选用最适宜的施工方案,减少因不合适的施工方案或不必要的施工技术措施而带来的额外增加费用。

三、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

施工阶段是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在这一阶段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金),容易造成投资浪费,所以施工阶段投资控制极为重要,必须精心安排施工各时期、工程各分部的资金投入,实施科学有效的动态控制,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和项目投资控制目标的实现。在此阶段,投资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方法是:投资目标,合理编制资金使用计划。为合理使用建设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应合理编制资金使用计划。最重要的步骤就是要分解投资目标,根据投资控制目标和要求的不同,可以分解为按项目构成(如单位工程、分部工程等)、按费用构成(如建筑工程费用、装饰工程费用、安装工程费用等)、按时间构成(如年、季、月等)三种类型。

四、竣工结算阶段的投资控制

我认为,做好竣工结算阶段的投资控制率先必须认真做好核对合同条款,审核竣工结算编制范围(即编制工程竣工结算的工程及费用范围);审核竣工内容是否符合合同要求、验收是否合格;审核结算方法、计价方法、优惠条款是否符合合同要求;根据竣工图、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文本资料,并按国家规定的计算规则逐项审核工程量;严格遵循事先约定的计价依据与计价方法审查设计变更签证等几项工作。

1、 核对合同条款

首先,应审查竣工工程内容是否符合合同条件要求,工程是否竣工验收合格,只有按合同要求完成全部工程内容并验收合格的项目才能列入竣工结算审核。其次,应按合同约定的结算方法、计价定额、取费标准、主材价格和优惠条款等,对竣工工程进行结算审核。若发现合同开口或漏洞,应及时提请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认真研究,明确结算办法。

2、检查隐蔽验收记录

所有隐蔽工程均须进行验收,并需两人以上签证;实行工程监理的项目应经监理工程师签证确认。竣工结算审核时应对隐蔽工程施工记录和验收签证进行认真复核,手续完整、工程量与竣工图一致的方可列入结算。

3、落实设计变更签证

设计修改、变更应由原设计单位出具设计修改、变更通知和修改图纸,设计、校核人员签字并加盖公章,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并签证;重大设计变更应经原审批部门审批。否则不应列入结算。

4、认真核实工程量、综合单价和各项取费

竣工结算的工程量应依据竣工图、设计变更单和现场签证等进行核算,并按国家统一的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结算综合单价应按投标单价以及合同约定的计价原则和计价方法确定。各项取费应按合同约定以及项目建设期间与计价定额配套使用的项目属地政府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随着房地产业不断的健康持续发展,房地产土地市场的规范,行业内竞争的日益加剧,对房地产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所有的房地产企业必须正视投资控制,从而提升企业真正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张建坤.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东南大学出版社(书为文献)

张目明.房地产开发.化学工业出版社(书为文献)

张建平,蒋智生.招标投标与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管理.2003.6 (书为文献)

曲颐胜,金阳.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影响与分析.建筑与预算.2003.2 (书为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