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典的传统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价值
1.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课标还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列作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把语文素养提升到“立人”的高度加以强调。中华传统经典作为语言文字的精华,时时诵读,咀嚼涵咏,随着时间的积累,将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2.凝聚精气神
精、气、神原本是中国传统经典经常使用的哲学术语,指形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精”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生命的起源。“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即是维持生命的动力。“神”是精神、意志、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是生命力的体现。人的精、气、神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常常合在一起使用,代表着人的生命状态。
3.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增强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国学大师南怀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在文化的传承,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每个人都站在传统的延长线上,尤其是当今的青少年,是社会的栋梁之才,更是文化的传承者。然而,长期以来传统文化备受摧残,流传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作品也逐渐淡出中国的教育体系。我们在学校里见不到品读经典、与先哲对话的孩子,也听不到诵读经典名句的琅琅书声。进入二十一世纪,这种文化断层的现象在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身上更为突出。
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传统和现代并非二元论,不能把二者强行分割两块,甚至放到对立的两极。传统就像是牛顿所说的“巨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会有更加开阔的视野,看到丰富多彩的世界。
在全球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一种文化的发展,不但体现了这个文化体系本身的政治经济实力,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种软力量,在改变着人们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一个充满历史想象的民族,在向世界叙述自己的传奇时,不但要让世界听懂,还要让世界与我们共吟唱。
二、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途径
1.搭建宽广的诵读平台
环境对于教育的作用,从古至今都被教育者所重视。中学语文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需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广阔的诵读平台,创设一个良好的诵读环境。诸如打造书香校园,创造家庭诵读氛围和社区古典文化环境等举措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2.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学校是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育的主要场所,把经典诵读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在不加重中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开设中华传统经典诵读课程。
首先,明确经典诵读教育的目标。一是激发诵读兴趣;二是增加文化涵养;三是培养读书思考的习惯。
其次,丰富教学内容。要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关键之处就在于突出“特色”,而有“特色”最好的展现方式就是不断丰富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不同于一般的语文教学,它需要不断挖掘经典中所包含的思想精华、精神养料、情感因素,以此来丰富中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开展形式要尽量扩大其外延,用活泼生动的方式来避免诵读经典产生的枯燥感。
最后,优化评价方式。中学生广泛诵读中华传统经典,目的在于实现中华传统经典传承文化、立人立志、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价值。因此,评价中学生诵读经典的效果,不能单一地以诵读数量为唯一标准,而应该扩展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可以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家长反馈等方式来综合考量。
3.利用广泛的教学资源
语文教育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认为教育应该在生活中寻找灵感。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中有一个重要命题“教育即生活”,也认为教育的触角应延伸到生活的每一处角落。中华传统经典作为历史长河中的瑰宝,不能孤立来谈,而是要充分利用广泛的教学资源,让经典诵读教育成为一种立体、生动的教育活动。要做到立足课堂本身,用好语文教材;加强学科整合,打开诵读视野;挖掘网络资源,善用影视媒体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作为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老校,必须坚持以文化为引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树民族之根,立生命之魂。我校弘扬传统文化重在落实经典诗文教学。
中华经典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艺术精品,是民族瑰宝,在校园营造经典诗文的诵读氛围,可以把孩子精神生命的根须深深扎在民族文化的沃土里,可以体会先人得到的智慧,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大量诵读古诗文不仅能够识大量的字,而且学生的语言得到积累,写作能力得到提高,提升语文素养。从儿童识字阅读的需要出发,通过对《三字经》等国学经典蒙篇的文字与内容的拓展,以朗诵、识字、阅读和讲故事等形式,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全方位地开发儿童的记忆力、观察力、联想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潜力,开发儿童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纠正"只背诵,不理解,重知识,轻做人"的错误倾向,同时,给拓展识字找到了一个平台,不再"为识字而识字",并且把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结合起来,让儿童在掌握规律的前提下快速识字,为提前阅读创造了条件。
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腹有诗书气自华","厚积薄发"。通过诵读可以使学生积累诗的语言,感受时的情怀。所以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
许多诗词歌赋反映了我国民俗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情景。适逢民俗节日,可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诗词,吟咏背诵,借以了解民俗节日的情况,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吟诵的词《采桑子?重阳》和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弟》。清明之前,可向学生介绍清明的来历;讲述丙辰清明天安门广场悼念的情景;抄录杜牧的诗《清明》。其他如端午节、元宵节等均可向学生推荐有关的 诗词歌赋,并背诵、赏析。
以上几点只是我个人的粗浅感受。其实,在浩瀚的语文知识中,各方面的内容都因其内在的联系而互相影响、相辅相成。教学中,教师只要深入钻研教材,科学安排 教学环节,适时、恰当地借用经典,有机地同课文、写作和学生的生活结合,就可以多方面发挥其特长,来为语文教学服务。从而收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是我运用"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双文素养"教学方法后的一些简要总结:
关键词:传统文化 价值取向 阶段要求 内容方法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116
“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历史上积淀下来的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具体表现为世代相传的具有延续性、稳定性和独自特色的道德观念、民风民俗以及语言艺术等,包括:古诗文、曲赋、书画、武术等。
传统文化教育要按照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分阶段有序推进。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阶段要求
小学低年级阶段(1―3年级),诵读浅显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优美的语言;了解一些爱国志士的故事,知道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初步了解传统礼仪,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
小学高年级阶段(4―6年级),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感知内容,理解大意,体会其意境和情感;了解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团结作出的牺牲和贡献;知道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家乡生活习俗变迁;尝试运用喜爱的艺术形式表达情感。
初中阶段(7―9年级),要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特点;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知道中华民族的重要史实和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学习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美感与意境;欣赏传统音乐、戏曲、美术等艺术作品;了解家乡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
小学低年级主要以诵读了解为主,小学高年级主要以理解体会为主,初中阶段主要以感悟欣赏和体验为主。为了达到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阶段的传统文化经典教育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1-3年级;第二阶段,4-6年级;第三阶段,7-9年级。
具体来说,小学阶段应该以传统启蒙教材和浅近的古诗词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在小学低年级,以养成儿童良好的习惯为目标,学习内容主要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为主,另外可适当选修适合学生身体发育特点的武术(其中必学“五步拳”)、绘画(折纸艺术)和音乐、书法等。在小学高年级,以掌握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感受祖国语言的优美和精致、增强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为目标。学习内容主要以“四书”为主,选择其中一些篇幅短小、比较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篇目。技能方面则以培养简单的动手模仿为主,如武术中必学“初级三路长拳”和“八式太极拳”,绘画方面以初级剪纸艺术为主,音乐方面以中国古典名曲欣赏与器乐演奏为主,以及简单的书法入门教育等。
初中阶段可以继续选读“四书”和诸子,尤其是一些古诗文名篇,如《道德经》《礼记》《庄子》《楚辞》《唐诗》等,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体味传统经典所具有的跨越时代的生命力,感受传统文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感悟并了解传统的审美精神、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等,从而热爱经典,热爱经典诵读。技能方面也相应地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模仿到初步的创新为主,强调协调、力度、准确性和美感。
三、方法措施
由于不同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有着不同的具体要求,而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应是分层推进、一脉相承的,因此,作为起始和衔接过渡阶段的小学一年级、三年级、六年级,初中七年级、九年级,就成为相应阶段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些时期的引导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口诵心惟,知行合一
传统文化的教育要遵循一定的方法,最主要就是引导帮助学生口诵心惟,学以致用,以实现修身养德、完善人格的教育目标。
以经典文本(即通常所说的古诗文)的教学为例。古诗文教学的主要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口诵心惟,学以致用,也就是知行合一。诵就是把书背下来,诵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吟咏以声节之”,经典古诗皆能“和乐歌之”,这就是吟诵。而心惟就是思考,就是慎思明辨,切己省察。读了、背了、思考了,然后再去“笃行”,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经典教学要克服语文化倾向,即用教语文的方法教经典――以文本分析为主,强调字、词、句、段、篇的概括与理解,强调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否则必使经典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传统文化经典教育要与学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
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完善健全的人格。在具体操作中要克服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德育化倾向,防止将经典教育变成空洞的说教,从而导致说与做相互脱节。
(三)注重学科渗透
经典教学还要倡导“学科牵手”,即将传统文化经典渗透在各学科之中,注重学科互相配合,牵手合作。比如,经典名句诠释政治哲理,古典名题丰富数学课堂,书法课引导学生拿起毛笔抄写他们最喜欢的经典内容,美术课引领学生用画笔再现经典诗词的意境(意象与情境)等。这一切,都将对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传统文化经典教育要根据学校实际,做到因时、因地制宜
1.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集体活动结合起来。根据学校实际开展“庆国庆经典诵读”“师生太极拳比赛”“学生汉字听写大赛”“课前经典诵读”等活动,从一定意义上改变了个别领导和部分家长、教师固有的“把时间用在无谓的活动上,难怪成绩上不去”的思想。学生快乐了、阳光了,学习上更有动力了,成绩自然就提高了;集体意识强了,凝聚力高了,自制力相应就好了,就不愁打架滋事违反纪律了。
2.利用校园广播传播传统文化经典。学校“校园广播”可设立“每日一歌”“经典诵读”“评书欣赏”等版块,其中“经典诵读”部分的内容与学生每天15分钟专门的经典诵读课内容、进度相一致,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使经典诵读落到实处。
3.还可结合农村地区的特点开设相应的地方课程,如劳动技术课中对农具的认识、园艺及传统编织技艺的学习等。
总之,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虽然来自过去,但对象却在当下,从所要实现的目标来说,则更是要面向未来。因此,找准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节点,高效利用其对农村中小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就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J].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10).
[2]张鹏举.应当正视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问题[J].中国教育报,2014(10).
一、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
校园是学生主要活动的场所,为了使学生一走进校园,便置身于浓厚的经典文化学习氛围中,我校将一些经典名言、国学美文制成文化长廊、读书长廊,构筑一种优雅厚重的校园文化,营造一种浓郁的国学文化氛围。比如在教学楼、公寓楼前悬挂对联:“自小学寓此学更向大学迈步觅公学,来新生非天生还需先生登楼教人生”,“莫道寓楼静,能育青龙腾碧水;不嫌庭院幽,可植绿树撑蓝天”,“神舍园馨,藏龙沉睡读天下;仙居楼馥,卧虎苏醒辩古今”。这些对联高雅别致又不落俗套,让每个学生都能体味到浓厚而独特的传统文化氛围。
在学校的文化长廊里,我们把《弟子规》《爱莲说》《论语》《出师表》《岳阳楼记》等国学经典美文和《行路难》《登高》《水调歌头》《满江红》等经典诗词制成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图片,悬挂在长廊上,让学生漫步在长廊里时能欣赏到这些经典名篇,让特色书香弥漫在整个校园,从而激起学生品读经典名句的欲望。
二、从语文课堂教学入手
诵读经典,传承经典,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要注意把诵读国学经典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可以从现行的教材入手,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采取分层教学,引领学生品读经典名篇。七年级重在指导学生品读《论语》《木兰诗》《童趣》等名篇,八年级重在指导学生学习《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名篇,九年级重在指导学生学习《诗经》《史记》等名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易到难进行学习,对这些国学经典内容作适当的讲解,用诵读的方式,和学生们一起领略祖国几千年积淀的文化,又用品读的方式,和学生们一起遨游古典文学的海洋,一步步燃起学生阅读求知的欲望。
三、从开展诵读经典比赛入手
随着“国学热”的再度掀起,诵读中华经典已经成为一种高雅的“时尚”了。因此,各地各学校为了推广国学,都纷纷举行中华经典诵读比赛,通过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比如,我校每学期都举行一次全校性的经典诵读比赛,先由各班推荐优秀的选手参加学校比赛,再由学校选出优秀选手参加县、市甚至省一级的比赛。由于学校重视,各班学生都积极参与,每一次比赛都掀起一股诵读国学经典的热潮,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诵读高手。师生共同参与,有教师参与其中,学生参加的积极性更高。学生在参加这些比赛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高超的诵读技巧,也品悟了这些经典文化高深的内涵,提升了自己的国学素养。
四、从开展“我与经典”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入手
遨游在经典名篇的海洋里,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历史,可以感悟人生的真谛。诵读国学经典,不能停留在读的层面,还要把自己融入作品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情,促进学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我与经典”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旨在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诵读、讲解国学经典的过程中,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我校曾经举办过一次以“诵读经典,感悟成长”为主题的作文比赛,学生们都踊跃参加,收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立意都很不错,他们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品读经典,诠释经典。一股学习经典的热潮又在校园里掀起了。
五、从学校德育入手
关键词:经典诵读;中小学文化建设;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116
著名学者钱理群是这样评价经典诵读的意义的,他说:“读文学经典唯一的目的是陶冶我们的性情,开拓我们的精神空间――你坐在小屋里,打开书,就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与千年之远、万里之外的人与生物,宇宙的一切生命进行朋友般的对话,达到心灵的契合,获得精神的真正自由。”因此,许多教育学者、专家纷纷倡导经典诵读活动,从2007年开始,经典诵读活动就已经在各地兴起并如火如荼地展开。该活动的目的是旨在通过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感受并传承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培养乐观向上的健全人格。
一、中华经典诵读开展之现状
据各类调查资料显示,经典诵读活动从2007年起就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了,但是阅读活动却往往流于形式化、浮于表面,在中学课堂的文化建设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延伸。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课程的设置上,极少有学校或教师将经典诵读纳入到规范、有序的课程体系中;其次,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只是将经典诵读作为课本学习的一个辅助,没有充分重视经典诵读的必要性,将其纳入课堂教学的重点之中;再次,问题出现在学生层面上,往往因为经典诵读材料不统一等诸多现实问题,学生对经典诵读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欠缺,缺乏深入阅读经典的兴趣;另外,就整个学校层面而言,很多学校的经典诵读校本教材还在开发之中,经典诵读的资源很匮乏,尤其是农村学校。
二、经典诵读开展之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意义
1. 体现在学科方面:全面提升语文教学的价值
广大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也是中华文化的未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厚的宝藏,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历史赋予广大中学生的神圣使命。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中华传统经典文化,不仅可以让我们领略到传统的魅力,还能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
具体表现为:
(1)拓宽学生的于都视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科学研究显示,正常人的大脑中约有1000亿个神经元(脑细胞),它们彼此是孤立存在的,但是当其收到视、听、嗅、味、触觉的刺激时,每一个孤立的神经元就会形成发达的神经网络。这就意味着,听的愈多或者看的愈多,大脑的功能就会愈强,表现在外的就是记忆力更强,注意力更易于集中。而中学阶段恰恰时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大量优秀的文化经典的刺激,会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2)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传统经典作品内涵丰富,包罗万象,既有能教会我们处理好各种关系的《中庸》,亦有包含着学习之道、修身之法的《论语》,还有教会人们修身、治国、平天下之道的《大学》……这些无一不蕴含着作者个人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智慧沉淀,长期诵读经典文化,古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乃至说话方式会潜移默化成学生的成长体验、思维方式。这些将有助于培养学生说话的逻辑性,提升学生写作的语感,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
2. 体现在人格方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
经典教育不是简单的识字、背诵,它是综合性、立体化的工程。就其内容而言,它不仅牵涉到了中华经典文化,还包含有音乐、绘画等诸多艺术门类,每一种艺术文化中都有其真善美的存在。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会感知到这些真善美的存在,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并基于真善美的价值标准,不自觉地用圣人思想来规范自己地言行,进而成为心地纯良、懂孝悌、明事理、知谦让的人,实现所谓的“读千年经典,做少年君子”,最终实现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
三、中小学经典诵读开展应注意的问题
1. 经典诵读应当有计划地进行
经典诵读对于语文学科的学科发展以及学生的人格养成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中小学校应当重视学生经典诵读的教育,把它从课外活动中提升起来,纳入到正常的教学计划中。除了在语文课堂上给予学生一些经典诵读的内容、方法指导外,还应当设置专门的经典诵读课。学校还应定期组织开展一些与经典诵读有关的活动,如课外古诗文的朗读、背诵比赛,“经典我推荐”等活动,使学生通过经典诵读的教育,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2. 内容选取上应符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中学生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应当从中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及认知水平出l,遵循实际,选取适合于中学生阅读的古诗文经典。我们既不能不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不能盲目地将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视为经典。对经典内容的选择一方面要契合于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另一方面还有具备有一定的教育启蒙意义。以此保证中学生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能将传统文化中精华的部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和道德修养。
3. 避免浅尝辄止,注意三方合力
中华经典文化浩瀚无涯,课堂上以及学校活动中的学习只是瞥见了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大量优秀的经典作品更多地需要学生自主的学习,实现对经典的自我化的解读,这就需要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不能只凭借学校和教师的力量,而应当注意形成学校、家庭和学生的三方教育合力。
关键词:文化经典;教学意义;价值分析
在新教改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加大了传统的文化经典的内容,即以我们现在使用的人教版教材为例,除了必修教材中增加了份量以外,还有两册选修是专讲文化经典的,即《先秦诸子选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前者选编了先秦诸子各家的文章共30多篇,后者更是涵盖了从先秦到近现代各个时期的主要经典。这两本教材就内容而言,可以说勾勒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梗概,涉及面极为宽广,对中学生来讲,要在较短的时间里,消化这些内容,吃透这些知识,显然不是易事。对于这部分内容,我们中学语文教学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也需要一个准确的定位,否则就会失之空洞或大而无当,不知从何人手。
首先要明确,对于中学语文中的文化经典,并不是要求普通中学生有多深的研究,或者达到透彻的理解,这也是不现实的。经典中很多简约的句子,“微言大义”,连大家们参悟起来也颇费精神,甚至于争论不休,这些原本都是大学文史系专科教材,或是专家们研究的专题,古人所谓皓首穷经也无非就是这些。那么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该如何进行这方面教学,如何把握这些博大精深的经典的度呢?教学上达到一个什么水准才算符合要求又切合实际?
我以为,中学语文对经典的要求,重要的意义在于文化的传承和推广,让学生认识、了解优秀的文化传统,而不在古汉语的语言知识。朱自清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我们常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通过经典的教学,其实就是认识其博大,疏清其源流,当然这种认识,只能是概略的,源流也只能是粗线条的轮廓。就算是把学生带人中国文化长廓中走马观花一趟吧!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充其量只是一个引导,坦言讲,我们不是这方面专家。而且在中学语文教师队伍中,能真正吃透,通晓这些经典的,恐怕也是为数寥寥吧?所以说,我们通过引导,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对其思想有一个基本了解,教学目的就算基本达到了,要说讲精吃透,达到一定水平和造诣,这不是中学语文能达到的高度,只能是到了大学继续完成,那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需要付出毕生的精力。
由此我们清楚,经典教学的任务是传播、传承文化,通过我们引导把优秀的文化传统进行普及并发扬光大,因为经典是能经得起时间考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的,正因为如此,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有意义。在思想上,思路上理清其要义即可,而不是让我们回到故纸堆中去“尊扎读经”。
其二,在文化经典教学中,另一个重要任务是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濡染,提高其人格品质。仅以《论语》的教学来说明这一点,我们知道《论语》是经典中的经典,《论语》中少有成篇的文章,作为孔子言行记录,大多是只言片语,进入到中学语文教材的章节,并无多少作为古文汉语知识的训练,也基本上没有文章章法,结构的训练;那么,作为几千年来的文化典籍,宋元以来读书人求取功名的必读教材,我们教学重心放在何处?孔于作万世师表,“大成至圣先师”,他的品行、人格得万世景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他俨然是后世读书人无法企及的高山,是一座丰碑。在《论语・微子》中看到孔子积极人世救国,以天下为己任的博怀,更看出他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这种精神直接影响到中国知识分子心忧天下,大济苍生,积极进取的精神追求,也是我们当代青年学子应该继承,应该具备的精神品质。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礼”和“仁”既是孔于思想的核心,也是历代知识分子,特别是那些知大义,讲气节的知识分子精神源泉之所在。在《沦语》中,孔子有明确的价值取向,“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当人们面临利和义的抉择时,这是一架道德的天秤,也是一种艰难的取舍,没有深厚的定力,没有一定的精神修养,是难以越过这一关的。面对不义之财,眼见天上掉下的馅饼,多少人能够经得住诱惑呢?侥幸者有之,昧心者有之,甚而至于不惜坑害他人,损害国家,挣黑心钱的也比比皆是。在当今经济建设为主导的时代,既要摒弃那种耻于言利,以清贫寒士为荣的思想观念,更要唾弃那种为富不仁,发黑心财的不义行为。构建和谐社会,协调发展。扶危济困,共同富裕,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通过文化经典教学,薪火相传,并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
三、经典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获得人生的智慧。特别是儒家经典,浅尝总觉得是枯燥,只有道德说教,没有谋略,没有技巧,也没有做人做事的方法;殊不知这其中蕴藏的是人生的大智慧。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其中包含有戒急勿贪,也包含慎重取舍。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见微知者,后人也有“君子见几,达人知命”的说法。
一、明确诵读中华经典的意义
国学启蒙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学瑰宝,凝聚先人智慧,蕴涵民族美德,具有永恒的传承价值。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国学启蒙经典中包含了很多美好的思想品质,如:孝老爱亲、诚实守信、豁达大度、温良恭俭、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劳勇敢……学校作为促进学生成长与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如果能将中华经典文学与诵读紧密结合,通过多种方法与途径,让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就能让他们在经典诵读的熏陶中成长,提高道德素养。
当前,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化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我国文化在与外来文化接轨的同时,也在努力保持着自身的独立性,我国现今正处在多元文化侵蚀的危机中。西方文化凭借各种不同的方式影响我国传统文化,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的开展,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思想素质的提高;还可以从行为上指引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营造良好的经典诵读环境
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可以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激发诵读经典的兴趣,同时也能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内丰富的教学资源,将校园中的一些小角落改造成学生学习经典、感悟经典的宣传园地。例如:教师可以利用黑板报,让学生发挥才能,搜集自己喜欢的古诗文或经典国学,在班级环境的感染中提高道德修养。
同学们还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将古诗词通过绘画和剪贴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粘贴在教室的经典展览栏里。教师可以在教室的图书柜里存放一些经典的书籍,如:《弟子规》《三字经》《诗经》等中华经典图书。教师还可以在教室粘贴一些名人名言、书画以及学生的手抄报,使学生在经典文化的氛围里成长,将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渗透到德育教育中。
三、开展各种形式的经典诵读活动
为了使学生真正地从经典的国学诵读中获得思想和行为的提高,我校开展了“诵经典 我成长”活动,周一至周五晨诵时,由教师选择内容,如古诗、《弟子规》《三字经》等,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语文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诵读的方式加强德育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诵读后,学校内开展了“《三字经》讲故事比赛”及“经典诵读伴我成长”主题演讲,举行了古诗文默写比赛及经典文化手抄报、优秀经典书画展览等活动。通过各种活动让同学们了解了经典国学,走进了传统文化,获得了思想上的共鸣。
四、在活动中巧妙进行德育教育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或祖父母的过分溺爱,导致很多孩子出现蛮横无理、任性、以自我为中心、不讲信用、不懂得谦让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了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笔者认为,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正面引导孩子。而经典诵读正是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的教育形式和载体,开展经典诵读,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道德修养。
我校以《三字经》为内容,进行了一次讲故事比赛。比如通过讲《孟母三迁》的故事,让孩子明白母亲为了孩子的成才,不惜几次搬家,让孩子有读书成才的好环境,从中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孩子通过这次活动,可以明白很多的生活道理。把这样的思想教育融入到了一个个小故事当中,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们的道德修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国学经典传统文化
一、诵读国学经典,体验传统文化
国学经典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诵读国学经典,让他们在诵读过程中体验中华传统文化,这样做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国学经典的良好习惯。
(一)留足诵读时间
给学生留出适当的诵读时间,是提升学生国学兴趣的重要基础。大多数高中生囿于课时安排,无法抽出过多的时间去阅读。鉴于此,教师应当给学生留足诵读时间,让他们能够充分体验传统文化。首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晨读时间引导学生对国学经典进行诵读、记忆、理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高中生系统学习国学知识最关键的一点。在晨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诵读自己喜欢的国学经典,如《论语》《孟子》《大学》《诗经》等。教师也可以利用每周或每月举办的荐读会向学生推荐书目。教师甚至可以和学生一起诵读,在共同诵读过程中与学生充分交流,积极促进学生对诵读内容的理解,并及时规范学生的诵读方式。另外,教师也可以在日常教学中给学生留一部分诵读时间,有了时间的基础,再加上学校的氛围,学生就会逐渐喜欢上国学经典。而国学诵读又能减低学业压力,更好地调节学生的学习节奏。
(二)拓展诵读渠道
为了营造更加轻松活泼的诵读氛围,教师应该积极探索诵读渠道,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诵读机会,如利用课堂或自习时间,选择《三字经》《庄子》《千字文》等可读性较强的经典作品安排学生诵读并交流。无论是晨读时间还是课外时间,这种诵读一定要有规律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事先制订一份时间表,让学生有计划地诵读。就高中阶段而言,这种诵读最明显的一个好处在于能够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为学生应对考试中的文言文阅读题提供支持。
二、融入国学经典,优化阅读教学
丰富教学模式、拓展教学内容,将语文学科与国学文化相融合,推动课堂从传统型向现代化和多元化转型,是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在促进学生从被动的“填鸭式”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显得极为重要。只有在学生对高中语文中的国学精粹产生兴趣的时候,他们才会主动去感悟传统文化。
(一)利用媒体激趣
在网络时代,大多数学生把目光放在流行文化上,而缺乏对国学经典的关注。这主要是因为国学经典让大多数学生有一种畏惧感,尤其是在与文言文的多次“交锋”之后,学生基本丧失了对国学经典的兴趣。笔者认为,畏惧心理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节点,倘若不能及时突破,必将影响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向学生展现国学经典的魅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克服畏惧心理。例如,在教学李白的《蜀道难》时,教师可以事先利用多媒体展现李白的生平事迹和该诗的写作背景,并让学生了解蜀道的真实景象。这就为随后的课堂讲解奠定了基础,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主旨。尤其是针对重点诗句,如“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学生可以充分结合之前的背景介绍,更为精准地体会李白当时的情感。这样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国学经典的魅力,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课堂趣味,做到既有趣又有益。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逐渐与教学相结合并被运用到了日常教学之中。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在于,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课堂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借助活动提效
在教学中举办活动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的开展。教师应适当举办国学经典阅读和分享活动,并给予表现突出的学生必要的物质奖励,以此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举办这样的活动,首先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其次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三)链接经典拓展
为了提升学生的国学素养,教师很有必要给学生补充更多的国学经典知识,并与课本中的知识相衔接。例如,《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中的经典篇章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拓展《孟子》中的其他经典篇章,并在讲解中丰富学生对孟子其人其事的认识,从而带动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
三、借鉴国学经典,提升习作水平
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也是当前许多高中生比较惧怕的语文学习内容之一。大多数学生的写作都流于形式,题材陈旧,语言单调,情感空泛,难以表达出内心所想,更有甚者,自己写出的作文自己都不愿意读。在这一问题上,阅读国学经典作品是一个破解之道。国学经典文化底蕴深厚,其谋篇布局和思想精髓可为学生当下的写作提供模板。高中生在国学经典作品的阅读中,认真记忆名段名句,运用到日常的作文写作中,必能使文章整体出彩,尤其是国学经典中蕴含的精神,更能升华学生作文的深度。笔者认为,即便是阅读国学经典的白话版读物,对学生的写作也会有所帮助。国学经典作品中,尤其是唐宋时期的一些散文中,其整体的谋篇布局及写作技法都值得学生借鉴和模仿,也能帮助学生克服写作方面的心理障碍。
(一)通过经典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目的是理解经典,而对国学经典的深度理解又可促进学生对经典作品的消化与吸收。当学生真正从国学经典中汲取了营养,他们就有可能将国学经典中有用的素材内化成自己的作文素材储备,这样就便于在写作时自由使用。但必须注意的是,通过阅读积累国学经典素材,必须以正确而深刻地理解经典作品的思想内涵为前提。如果只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则有可能得不偿失。以李清照的词为例,学生在阅读和积累的时候必须正确区分作者南渡前后两个时期词作情感色彩的变化,把握作者的情感基调,这样才能在运用时符合语境。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对诵读的经典诗句科学分类,如田园类、边塞类、离别类、怀古类等,学生要根据不同的类别反复记忆,深刻理解,这样才能在运用的时候信手拈来,游刃有余。
“花木兰因贪生怕死而不敢奔赴前线,在军队中因吃亏被迫上战场成为将军,回归故乡后,去世的父亲留下一封信,从信中得知邻居恶霸看上他,父亲才骗其去当兵……”近日,东方卫视一档综艺节目中,喜剧演员贾玲创作的现代“花木兰”故事因其突破性的情节颠覆了人们对花木兰的英雄情结。我们来看看下面两方的观点:
节目一播出,引发了众多网友和观众的讨论。反对的网友表示:“聪慧、孝顺、刚毅、勇敢的民族女英雄花木兰,被‘恶搞’为贪吃、胸无大志、贪生怕死的傻大妞,违背了原著,会误导群众,尤其是年轻人”。
此次“花木兰”事件将“恶搞”再次带入公众视野,对于用娱乐的方法诠释经典,到底是创新还是“恶搞”的争论甚嚣尘上。
百度百科对“恶搞”的解释为,来源于日语的“kuso”,是一种网上次文化,指对严肃主题加以解构,从而建构出戏剧或讽刺效果的胡闹文化主义。“恶搞”文化体现了颠覆经典、解构传统、张扬个性、讽刺社会的反叛精神,具有草根性和平民化色彩。
专家认为,互联网的互动性和传播优势,为网友对经典作品进行再“创造”提供条件,其虚拟性让更多个性张扬的年轻人大胆创作,滋生了培育“恶搞”的土壤。
同样,伴随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文化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公众对“恶搞”等非主流文化抱着宽容的态度,不赞成也不干预,对“恶搞”文化的流行提供了空间。
河南省社科院民俗专家杨旭东接受河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恶搞历史人物的文化事件,最近几年时有发生。中国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娱乐节目利用传统文化资源,重新演绎历史人物本无可厚非,关键在于对历史、历史人物要有起码的敬畏和尊重。
对于某些制作者来说,“恶搞”经典的商业心理大于创作心理。在社会拜金、求利现象突出的情况下,“恶搞”经典往往为了赚取私利。
网友“贺佐杰”曾在文艺报发表文章表示,“别有用心”的“恶搞”在博取大家一时之乐后,失去的却是难以估量的代价: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腰斩”,对经典文化的抹杀,对文化创新的伤害。
不少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表示,“恶搞”在冲击文化底线和民族的传统道德,颠覆青少年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更值得深思的是,“恶搞”文化的盛行,反映出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冷漠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