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采购管理的主要职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9世纪末,哈佛法学院率先提出并实施了案例教学法,之后广泛应用于管理专业教育中。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用在管理学、法学等学科。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管理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管理结论或管理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案例,又称为个案、实例、事例等,是实践活动中发生的带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它反映一个问题、一件工作、一个事件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通过对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3]。笔者所在经管学院,与当地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作为合作良好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XO公司就是其中的典型。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生产与销售羊毛衫、针织品、针织服装、梭织服装等,公司目前的组织结构按职能分为设计、采购、生产、销售、财务、行政、质检等7个部门。其中,采购部门的职能主要是对公司所需服装面料和辅料进行采购活动,及时跟踪和管理服装原料和辅料的使用情况并登记归档,另外还负责定期对公司的供应商进行评价、考核和选择。
二、案例教学在应用型高校《采购管理》课程中的实践
(一)采购组织。学生们实习发现,XO公司在总经理之下直接设置了专门的采购部,采购部目前共有11名工作人员,他们日常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负责评价和选择公司的原料供应商,建立合格原料供应商档案,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考察和审核,选择最合适的原料供应商;二是收集采购信息,及时收集采购原料的市场信息,为采购在价格上创造优势;三是制定内部采购流程和相关采购制度,使采购活动井然有序且能与其他部门同步协调。按照教材定义,采购组织是指为了完成企业的采购任务,保证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由采购人员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建的业务职能团队[4]。采购组织在公司组织架构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采购组织的好坏能够对采购管理的实施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很多学生发言中提到,XO公司采购组织的运行效率不高。目前,采购部是一个独立的部门,依旧只是完成供应的工作,很少与其他部门就工作进行沟通,因此工作上也缺乏协作。例如采购部与销售部,销售部不知道生产服装所用材料的采购价,采购部门也不知道公司服装的销售价格。很明显,这两个部门很少交流工作,控制成本这一工作也就无法做得更好。另外,部门中没有专门的跟单人员,催货人员、管理合同的工作人员等,如此每位采购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比较大,他们需要进行申请、找寻供应商、洽谈价格,下单、物料跟踪、对账、申请结款等多项工作,因此就没有太多时间去了解物料价格的走势。采购部的所有工作中与财务部、生产部相关,如申请付款、制定采购工作的规定、申请批复的程序等,这些工作只是为了对采购人员进行监管,没有达到在采购中节省成本、增中利润的目的。在采购的整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工作都会降低工作的效率,尤其是不在公司管理范围的供应商,如果采购的时间加长,产品的生产就需要不间断地提供大量的原材料,这时公司就必须支出相应的资金,进一步增加了对采购进行管理的难度。于是,学生们通过前置课程的学习,基于供应链的思想,结合XO公司实际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学生们的发言和总结,大家认为该设计是在原有的采购部的基础进行整合而成,但是具有职能更明确、流程更合理的特点。它将采购部细分为采购管理、采购计划和采购执行三个组成部分,采购管理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制定部门的工作准则和预期目标,对订购单进行签订与审核,改进和完善公司的采购体系、对产品的采购进度进行管理和跟踪、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对供应商进行选择并建立密切伙伴关系、处理退货问题等工作;采购计划的职能是撰写企业的采购计划、采购支出的预算以及设计采购的具体实施方案等;采购执行的主要职能是登记购货单、对合同进行初步的拟定、与供应商就价格、付款的方式、交货的日期、验收方式等进行谈判,登记交货记录、向公司申请采购支出、操作采购管理平台等。(二)采购流程。XO公司目前采购的内容主要有服装原料和服装生产设备两大方面。服装原料方面又分为服装面料的采购、辅料的采购和成衣的采购。服装生产设备方面主要包括设备和零部件的采购。案例教学中,侧重分析公司服装原料的采购流程。XO公司生产部根据生产任务制定生产计划,并结合库存情况计算成衣所缺的服装面料数递交给采购部,采购部根据具体需求,综合考虑现有的库存量,品种、数量等多方面的指标,然后向上级提出采购申请,最后由XO公司的总经理进行审核,如果审核通过则可以继续接下来的采购步骤,否则则无法进入采购计划的制定环节。采购部根据公司生产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根据供应商的价格、质量、价格协议、优惠方案、供货方式、结算条件等方面来综合评估,选择最佳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并由采购部与其签订采购合同。采购合同签订之后,采购部再根据采购合同条款要求供应商定期发货,收货后采购部组织业务部门进行验收。质检部门对所有的货物出具验收证书,不合格货物发回供应商,验收合格货物办理入库手续。采购部核验供应商的供货清单与货物种类是否相一致,在确认没有任何出入之后到财务部门办理付款手续。实习中学生们发现,XO公司采购流程存在一定问题。采购工作的环节数量多,时间长,涉及部门与人员较多,因此工作中常会出现脱节、重复和停止等问题。由于采购人员工作内容多,与供应商签订合同过程中,只重视原材料的价格,无暇关注供应商的实力,有没有更低价格的供应商,材料出现问题的解决办法等。通过讨论,大家认为应对XO公司采购流程进行优化,特别是要吸收协同作战互利共赢思想,变库存采购为销售订单采购,将采购质量控制由事后控制变为事前控制,在根源上保证采购服装原料的质量,注重与供应商的合作共赢。XO公司各个部门需要通力合作。首先,销售部门应将签订的服装订单及时交付生产部门,其次,生产部门依据接到的订单制定生产任务,接下来生产计划人员计算出任务的总工作量并录入生产系统中的产品数据管理得出所需多少服装面料,多少辅料,接着查看仓库管理系统的信息,最后决定所需要采购的数据。同时质检部和设计部从产品数据管理中查看信息给出所需原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指标。最终采购部门结合各部门的要求充分考虑服装原料需求量、原料质量要求、技术指标和库存信息拟定采购计划,制作出采购清单。销售订单采购是基于订单驱动的,和库存采购基于生产需求驱动而采取分散采购不同,它最大的特点是集中采购,从而使得采购人员的效率得到提高。(三)供应商评价管理。目前,XO公司在国内的供应商数量接近150家,所在省份涉及12个,公司在订购服装生产原材料时,为了从市场上众多供应商中挑选出一批高质量的合作者,公司建立了一套供应商资质考核体系,从价格、交货期限、服务水平、货物质量和合作态度五个方面来综合评估。具体操作方法是,对每个指标设置五个打分标准,即优秀(90)、良好(80)、中等(70)、较差(50)、很差(30),将每个供应商的考察结果绘制在表格上,然后将所有供应商的打分表格绘制在一起进行比较,选出综合得分比较靠前的供应商。结合教材中的理论,学生们提出XO公司评价供应商的标准不科学,没有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XO公司在选择与评价供应商的工作中,是针对材料价格、材料质量、交货时间、供应商实力以及合作的诚意等问题开展工作。这些条件项较多,但没有将其量化,也没有指出各项条件的重要程度来完善选择供应商的细节工作。这一问题使评价供应商的工作主观因素较强,评估工作过于随意,评估的结果无法全面、科学、真实地反应每一位供应商的实力。因此,在采购过程中,仍然是更注重采购材料的价格。公司在供应商处采购材料时,选择价格更低的供应商,选择之后再利用其他办法对材料进行监控与管理,通常会以采购材料的数量进行监控与管理。在合作周期上一般是短期的合作,虽然获得了比较合理的价格,但因为与多家供应商合作,只一味考虑价格,无法与供应商形成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因此材料质量、收到货物的数量与时间都出现不少问题,也影响了公司生产部的工作。学生们讨论认为,XO公司评价权重的确定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这样就不能对供应商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如果仅仅以价格、质量、交货速度等单性能指标为评价标准是不完善的,应将供应商的技术能力、产品竞争力、服务合作性、财务和人力资源指标等也纳入评价体系。技术能力不仅能够影响供应商的产品竞争力的高低,而且对XO公司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供应商的产品竞争力主要由产品合格率、准时交货率、价格高低等指标决定。供应商的合作不仅表现在产品交易的过程中,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够沟通和协调是更重要的指标,应将服务合作性作为重要指标纳入供应商的评价体系。财务指标在评价供应商的财务风险、运作能力方面也是十分重要的指标。另外,人力资源环境评价应主要从组织结构合理性、员工技术水平、考核方法以及企业培训质量等方面来开展。
三、案例教学在应用型高校《采购管理》课程中的思考及建议
通过校外实习实训,回到课堂结合实习企业案例进行研讨交流,学生们能够真切感受到采购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并能结合所学理论提出一些对策建议,特别是多数学生踊跃发言积极讨论,让我印象深刻同时也很受鼓舞。(一)精选案例,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应用型高校任课教师仅有理论素养已经不能满足实践要求,还应有企业的实践锻炼经历,在实践中积累采购案例素材,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案例运用游刃有余。应用型高校应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开展考察和咨询活动,选派教师脱产去企业挂职锻炼,如笔者所在的经管学院就先后选派老师参加“百名人才进百企”、“科技人才进企业”、“博士服务团”等企业挂职锻炼活动,既为地方做好社会服务,又能深入企业锻炼提升实践能力。《采购管理》案例教学效果如何,关键是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任课教师应在案例讨论中引导讨论方向,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在与学生交流讨论时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结合身边实例分享感悟,挖掘案例背后蕴藏的采购理论知识,激发学生运用采购管理理论分析生活实践的兴趣和热情。(二)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应用型高校《采购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采购管理理论方法,以便在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任课教师在案例的选取及讨论总结等环节都应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特别是对于实习实训环节,提前布置相应的观察点,让学生在实习环节就能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并能从不同课程的角度多侧面审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也可以结合具体章节的知识点,课下随机调研几位学生,就他们感兴趣的案例素材进行摸底调研,深入了解学生当前的关注点和话题点,有针对性地从采购案例素材库中选择当前最合适的案例。并根据当前的学生实际,多角度设置相应的问题,组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讨论,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合作意识,引导学生主体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赵敏.游戏启发式教学在《采购管理》课程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2017,36(2):189-192.
[2]马涛.高校基础课教学管理的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2,20(2):68-73.
[3]秦小辉.案例教学在采购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10):137-138.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蛋奶肉禽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通过市场需求量的刺激,我国的畜牧养殖业迅猛发展,与畜牧养殖相关的其他产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兽药行业便是其中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兽药行业努力与市场接轨,做到与时俱进,紧跟时展。从最初以生物制品为主,仅为数不多的几个地区存在兽医生物药品厂;经过一定的发展,伴随国建颁布的许多规范化条例条款,使我国的兽药企业发展逐步正规化;而随着强制实施兽药GMP政策对于兽药行业的严格要求,使我国兽药企业良莠不齐的现象大量减少,市场逐步规范但竞争更加激烈。在这样的市场要求和规范要求下,对于我国兽药企业的要求更加严酷,如何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下使企业长期生存下去,并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速度是我国兽药企业管理者们长期探讨和一直重视的问题。
兽药企业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多变的市场需求下,除了要不断提高生产产品的品质、提高售前售后服务、降低成本以外,采购也是企业发展一个关键环节。在整个产品生产-销售-售后的大循环中,采购作为源头,对于降低成本、完成生产、保证产品质量、树立企业形象等方面均有不可或缺的功效。有研究报道称,在制造行业中,对于原材料和服务的成本可以达到总成本的五成到八成左右[1],这一比例凸显了企业采购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在我国兽药企业的发展中,必须要大力重视采购管理环节的问题。本文就我国兽药企业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合理建议和措施,希望对未来我国兽药企业发展有所帮助。
一、我国兽药企业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兽药企业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止2009年的不完全统计,我国已经通过兽药GMP认证的兽药生产企业已有1600多家,兽药行业的念销售额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并且经过一系列体质深刻改革,我国的兽药企业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不同的经营方式使兽药行业健康蓬勃发展着;另外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兽药企业已由过去单一的国有经济企业模式向着多元化混合经济的格局发展,也为我国兽药行业的竞争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看到这些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兽药企业在采购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下面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观念落后,对兽药采购的认识有误区
企业的采购管理是与企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的。而随着科技进步、生产技术提高和企业的不断扩大,这种单纯以市场为导向的采购模式已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整个产业链结构对于市场需求的多变性应有足够的考虑,采购方式更加及时,不仅针对现有市场也应针对未来市场同时进行。而我国目前的兽药企业在采购管理上仍处于采购的初级阶段,仅针对目前现有的市场需求,这种陈旧的观念造成我国兽药企业往往容易被市场抛弃,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的今天,市场潮流瞬息万变,陈旧的采购观念对于企业发展及其不利。
2.采购组织结构不合理,分工不明确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时间还较短,随着经济大潮蓬勃发展的大批企业管理者们往往没有受过系统的管理培训或者培训水平不够,因此造成我国多数企业在管理分工上有较大问题。尤其在兽药企业中,这一问题更加明显。在我国多数兽药企业中,对于采购部门的分工职能不够明确。以管理学专业划分来看,企业的采购组主要职能是根据订单的生产原料需求对于生产原材料、配套材料进行询价、采购等工作。但在我国大量兽药企业中,往往存在着采购部门同时需要完成销售部、生产管理部门的部分工作,从市场调研到生产需要、从订单整理到企业生产能力方面都需要由采购部门进行统筹安排,使采购部门将较多精力投入在非采购领域,不能更好的完成采购任务。
3.业务流程不合理,物流、信息流不畅
在采购过程中,需要根据本企业的自身发展水平,根据订单所需的生产原材料以及相关配件进行大量的询价比价工作,从而完成最优化成本的采购。而在我国的兽药企业中,大量存在着业务流程不合理现象,导致物流与信息流不畅通,不能达到优化成本核算的效果。我国兽药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以满足当地养殖户生产需要为主,因此在进行采购时往往也仅以当地为主,虽然在物流水平上有所节省,但这也导致采购部门眼光较低,不能将市场做大,从全国角度看发展,局限了本企业的发展。
4.采购技术落后,延工待料、库存积压现象严重
企业进行采购的目的是为了生产。生产与库存是一对矛盾,有了存库才能进行生产,但库存量过大导致原材料积压又对生产有一定影响作用。在我国兽药的大量中小型企业中,由于对于采购认识不足,不能及时更新采购管理的先进技术,一直沿用传统采购模式,使兽药企业对于市场的认识不足。当采购量超过生产需求量时,会造成企业原材料库存积压的现象;而当采购量不足时又使企业无法按期产出商品,影响企业的合同履行能力,对于兽药企业造成不好的影响。
二、我国兽药企业加强采购管理的措施及建议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我国兽药企业在采购管理上还存在着较多问题,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上有所改进:
1.树立现代企业采购管理理念
所谓现代企业采购管理就是为了达到销售计划,完成生产任务,经过市场调研后,从适当的供应商手中购入合适品质的原材料,并经过合理时间和价格的物流运送至企业的一系列采购管理活动。在企业管理上,我国的兽药企业管理层应该更新观念,以现代采购管理理念培训采购部门,在进行采购工作之前优化观念,以现代化理念武装头脑,将现代采购原则贯彻在采购工作始终。
2.规范企业采购流程
通过现代采购理念的建立,规范兽药企业采购流程,多方面询价比价,培训采购人员谈判能力、对比能力,除了对于原材料价格的对比之外,也应该注意对于采购人员原材料质量对比的训练,使企业采购员熟稔采购原料的品质、特征,使兽药企业采购时更好的优化成本
3兽药经营企业建立兽药经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兽药企业经营生产过程中,对于兽药经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制度、操作程序等必须建立全称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如实执行、定期记录并检查其执行情况。对于兽药企业的购货计划编制问题,应保证其兽药质量为第一位。在兽药经营企业采购时签订合同,并应具备质量保证条款和违约责任等。而在采购过程中,对于采购货品的名称、批准文号、规格、有效期、购入数量、经手人等条款必须写清,从而保证哪一环节出问题时能够及时责任到人。
4.加强对供应商的资质、产品质量的审核
在采购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供应商资质和产品质量的审核。由于兽药企业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采购原料质量必须过硬,对于供货商的资质审核必须到位,这就对于采购部门提出了新的、更加严格的要求。
5.加强企业采购内控
企业采购部门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在兽药企业采购部门管理上应注意内部控制互相牵制,利用内部几个部门人员互相协调、互相监督以及互不隶属的几个部门人员的相互牵制完成内部控制从而达到采购的正确良性发展。
6.加快企业采购信息化建设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所有工作通过信息化网络都可以快速准确的完成。在采购环节上更是如此,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通过高效信息化数字网络,将目光放至全国乃至世界市场,寻求最优化生产成本,获得性价比最高的原材料,不仅可以使兽药企业生产收益达到最大,也可以使采购部门更高效、透明化工作。
结语:
近几年,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兽药企业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在管理上、市场定位上、创新性等还有诸多可以改进的空间。这就促使我国兽药企业不断深化自我改革,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兽药行业健康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Jahnukainen J, Lahti M. Efficient purchasing in make-to-order supply chai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1999(59): 103-111
[2]叶志阳,谢林海.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管理策略研究[J].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1,(2)
[3]王镱霏.关于现代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1(2)
【关键词】连锁沙盘 模拟系统 结构功能 设计
考虑到系统主要用于院校连锁经营管理模拟教学或企业内部培训,不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且这些学员基本上具有较好的计算机基础,使用或接触过类似的软件,加上友好的系统界面,能够较好地融合人机交互能力,可以快速地掌握操作方法,迅速达到学习目的。因此,系统的组织结构拟主要选取门店、财物部、采购部、销售部这四个部门,其组织结构与功能设计如下:
一、模拟系统的组织结构
主要选定门店、财物部、采购部、销售部这四个部门。
二、模拟系统的部门职能设计
(1)门店的主要职能
①选址:选址是关系到零售门店成功关键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主要考虑四大原则,即费用原则、集聚人才原则、接近用户原则和长远发展原则。
②铺货:采购部根据销售情况采购商品到货后,组织物流配送,根据各门店的销售情况以及门店的建设状况分配物资,注意是铺货数量不能超过各门店的最大容积。
③门店处理:包括门店的获得和出售。门店获得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购买,而是租赁,不管是哪一种方式,都有可能面对竞争对手的竞争,在此情况下,必须通过竞价,价高者才能获得门店使用权。门店出售时,须清空门店货物。
④店面升级:获得门店使用权后,可选择对门店装修升级,不同级别的店面销售的商品不同,管理费用也不同。
⑤信息化建设:获得门店使用权后,可选择对门店是否进行信息化建设,不同建设程度获得的效益不同,当然所花费的费用也不同。
(2)财务部的主要职能
门店经营有关财务主要涉及现金预算与支付、往来应收应付账务处理和成本核算。
(3)采购部的主要职能
①采购计划制定:根据上年市场销售及本年市场预测,编制合适的采购计划,包含采购品种、数量等,及时与财务、门店、销售等部门沟通,保证计划的落实。
②采购订单编制:根据采购计划和市场变化分季度给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说明采购的商品品种及数量。下订单时支付一半货款做定金,货到付清余款,若无力支付余款,不能收货并且定金不退还。
③采购验收:供应商根据采购订单送货,采购部验收入库,支付材料费用。
(4)销售部主要职能
①市场预测:长期来看,要根据商品预测信息表分析各商品销售趋势,为企业的其他发展提供决策辅助;短期来看,每年甚至每季要分析竞争对手的变化和实力给采购部的采购提供指导。
②竞争对手分析:关注并分析竞争对手的经营决策,竞争方式,以及财务状况等,有效避免恶性竞争,规避风险。
③销售定价:在预测和对手分析的基础上为自己企业门店的商品制定合理的销售价格,既保证商品能够尽可能的销售完毕,又实现利润目标。
三、模拟系统的主要功能设计
(一)门店功能设计
(1)登陆与注册
用户准备参与推演时,需要注册成为模拟企业之一才可以参加经营,而此模块就是完成模拟企业的注册功能。用户可以选择使用代码或企业名称进行登录。如果用户没有填写完整的登录信息就进行登录,则系统将提醒用户输入完整的登录信息,待输入完毕,该模块在用户登录时进行用户名和密码的有效性检验。如果用户没有注册,可以在这里注册。
(2)门店获得与出让
当用户参与模拟经营后,在任务栏上通过点击弹出当前可选门店的详细介绍。用户根据需求和经营决策选择购买或租赁,当不同用户选择同一家门店时,通过竞价的方式价高者得。出让时需清空门店货物,点击出让门店被系统收回。
(3)门店铺货
用户通过采购模块获得商品后,在这里进行铺货,即在不同门店分配不同商品进行出售。可以随时查询显示拥有门店的容积,商品种类、数量、价值、当前售价等。还可以对数量进行更改,增加、减少或撤销铺货。
(4)门店建设
用户模拟经营时,可选择对不同门店进行信息化和装修建设,从而吸引顾客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具体内容如下:店面设计为三级:简单店面、普通店面、豪华店面,相关数据如表所示。
(5)信息化建设分为三级:初级信息化、中级信息化和高级信息化。
说明:在现实生活中,信息化可以提高管理效率,有效降低成本。在本模拟沙盘中,把该项效益转移到销售最高定价上。建设过程中可以营业。
(二)采购功能设计
(1)采购管理
用户对每季度商品需求进行采购,需提前做好采购计划,并及时给供应商送达采购订单,含采购种类、数量、单价、到货日期等。系统按时自动生产送货单反馈给用户,并收取货款。
(2)库存管理
在供应商送货到达后,系统自动支付货款并更新总库库存。另外,当用户在门店管理进行铺货后,系统自动更新总库库存。商品出售后,自动更新门店库存。
(3)商品管理
实现增加、修改、删除、浏览等商品资料的功能
(三)销售功能设计
(1)市场预测
系统自动生产各商品在不同地区的销量、售价走势图,以便给用户做市场预测和决策参考。
(2)市场划分
根据现有物理沙盘的设计把市场划分为三大类,软件系统实现各类市场中门店的增加、修改、删除、浏览等功能。
(3)市场竞争管理
系统通过对用户门店的等级、商品定价的判断实现售价控制、商品种类限制、客户订单分配、销售金额汇总等功能。
(4)客户订单管理
按市场大类实现客户订单的增加、修改、删除、查询等功能。
参考文献
[1]王铁等.基于ERP的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06期.
[2]佘镜怀.经济管理类开放型综合性实训教学设计创新:基于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平台[J].天津大学学报,2013.03期.
[3]李志长等.连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系统数据库设计[J].电子商务,2015.01期.
[4]黄传禄.基于体验式的ERP企业沙盘模拟教学设计[J].福建电脑,2013.06期.
作者简介: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经营管理;物资采购;企业成本
中图分类号:F4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5-0023-03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发电企业逐渐由纯粹的生产型企业向生产经营型企业转变,降本节支、节能降耗成为企业管理的主题。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企业想方设法开源节流,不断通过管理手段降低经营成本。而企业经营成本的绝大多数都与采购活动有关,采购是发生成本最大的领域。因此,采购成本的控制是企业的重要工作。
1 嵩屿电厂概述
厦门嵩屿电厂由厦门华夏国际电力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一期、二期工程共安装四台30 万kW亚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电厂采用脱硫、脱硝、高效除尘、封闭煤罐等多项先进技术,确保增产减污,不断提高环保水平。嵩屿电厂属于资金密集和设备依赖型企业,总投资额大,资产总额达到近50亿元,每年消耗物资近0.7亿元(其中不包括燃料成本),物资消耗量极大。物资管理成为在企业产供销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这对企业的物资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按质按量提供生产所需的各种物资;如何以最小的物资储备来达到最佳的供货状态;如何避免物资积压及缺料;如何合理组织供应,加强资金周转,保证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行;如何降低库存资金占用,成为企业物资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2 采购成本控制
火力发电厂企业是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型的企业,同时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随着管理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火电厂的管理变革也不断加深。如何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加强采购管理,开源节流,考验着每家火电企业。因此,加强采购管理,实现成本控制高效和精细化,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必然选择。
2.1 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全面预算是指在管理中,对与企业存续相产在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未来情况进行预算并控制的管理行为及其制度安排。全面预算既包括对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直接联系的活动的预算;也包括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间接联系的活动的预算,既企业的所有费用支出和取得的效果都必须纳入预算管理。其基本功能,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2.1.1 确立目标
编制预算,实质上是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与发展规划制定近期(预算期)各项活动的具体目标。通过目标的建立,引导企业的各项活动按预定的轨道运行。
2.1.2 整合资源
通过编制预算,可以使企业围绕既定目标有效地整合资金、技术、物资、市场渠道等各种资源,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1.3 沟通信息
预算管理过程,是企业各层次、各部门信息互相传达的过程。全面预算管理为企业内部各种管理信息的沟通提供了正式和有效的途径,有助于上下互动、左右协调,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
2.1.4 评价业绩
各项预算数据提供了评实绩的客观标准。通过预算与实绩的差异分析,还有助于发现经营和管理的薄弱环节,从而改进未来工作。
嵩屿电厂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该体系涵盖了公司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是利用预算对公司各部门、各种财务和非财务资源进行计划、分配、控制和考评,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公司生活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
嵩屿电厂采用两级预算管理模式(即“公司――责任中心”模式)和预算归口管理模式相结合的方式。
公司设立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简称预委会),由总经理负责,相关公司领导参加。预委会负责公司预算的制度管理、目标制定、审核上报、经公司董事会、股东会批准后组织实施、执行监控、考核评价及全面协调等工作。预委会下设预算管理办公室(简称预算办),由预算办主任负责,相关部门预算管理人员参加。预算办具体负责全面预算的组织编制、分解执行、分析调整、考核建议和制度修订等工作。预算办主任由分管预算工作的公司领导担任。
按照管理职能划分和授权,发电部、设备部、燃料部等三个生产部门为生产费用预算责任中心,对预算指标承担直接管理责任。
公司实行零基预算法,最初是由美国德州仪器公利于20世纪70年代创建,它对企业每年预算收支的规模进行重新审查和安排,而不考虑基期的实际支出水平,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即以零为起点测算预算年度预算收支指标。它与传统基数法相比,强调从头开始,从根本上分析研究所需项目和每一项目支出的成本利效益,以此确定预算收支安排和规模,并技最优效果编制预算收支计划。
实现全面预算后,生产部门每一笔支出都应有预算,而预算每年编制一次,并实行刚性要求,原则上不轻意调整,这应让生产部门对物资请购需求十分重视,不乱花钱,成本意识立马提高。
全面预算管理与新建立的物资管理系统无缝对接,有效地监督物资采购、领用情况,实现了全面监督。
2.2 建立物资管理系统,提高信息化水平
电力信息化的核心是由各方面建设内容构成的一人系统、完整的架构。该架构需要根据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从企业的业务需求出发,以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为目标,结合同类企业信息化建设最佳实践经验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加以构建。先进的信息系统可以规范管理采购流程、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管理成本和采购价格,使储备资金大幅度下降,满足生产需要的可能性增大,对产品和服务有更广泛的挑选余地。
嵩屿电厂开发建立IFS物资管理系统,该系统集成了物资管理包括:物资计划、物资采购、仓储管理和统计分析等四项主要功能。物资管理系统还与企业其他资源管理系统的预算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密切衔接,它以维护、技改工程、大修理工程、生产与非生产建筑维修等物资需求为驱动,对各种所需物资及工器具的订购、储备、使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其核心思想及总体目标是以最小物流成本库存,为生产提供最大的保障。
嵩屿电厂启用物资管理系统后,同步推行以下管理要求。
2.2.1 请购计划与全面预算管理密切关联
生产等需求部门,提出物资请购时,首先要有预算费用,没有预算费用的计划无法进入流程。通过严把入口关,使需求部门充分重视预算管理,所有物资预算不断精细化。
2.2.2 库存优先原则,领料及库存台账全面信息化
电厂物资管理系统按照库存优先原则进行建设。需求部门的请购计划单代替领料单,即物资计划人不用去查询所需的物资是否存在库存,统一只填写物资计划单,审批通过后。采购部门应优先对物资库存进行平衡,如库存有的,直接生成领用通知,对库存没有或数量不够的则生成采购计划,等采购物资入库后自动生成领用通知,所有的物资领料将不再审批,减化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因领料不再审批,就要求领导在审批物资计划单时更加慎重,能有效地减少库存。
在做库存平衡和入库时,系统会将对应的物资自动锁定给计划人,即避免了我计划采购来的物资被别人领用的情况,只有当计划人自动将锁定的物资解锁,才能供别人使用。
2.2.3 物流编码唯一性,使物资管理规范有序
物资管理系统统一进行物资编码。计划单中如有新物资,计划人不用编写物资编码,只需要填写新物资详细的规格型号及预估价,通过审批后,采购部门要再次确认该物资是否在物资库中存在,如存在,则替换,如确实不存在,则为新物资进行编码,这样可确保物资编码的规范性、唯一性。
2.2.4 采购过程全记录
物资管理系统统推行采购过程全记录,包括计划接受、发出询价、各供应商报价信息、提交审批意见、中标通知书、合同管理、发票匹配及付款记录。
通过采购全过程记录,使物资管理更具公充性和科学性,也为下一步的物资采购统计分析奠定了很好基础。
采购过程特别是供应商传真报价信息管控十分严格。公司指定传真机接收报价,报价单由专人接收并在系统内录入报价金额,采购员在报价截止时间之前或报价未全部录入完毕前,在系统内是看不到报价信息的。即使录入员自己,在保存后也不能再修改价格,如果确实是录错了,必须由更高一级权限的人员来修改。确保了报价流程的公平公正。
2.3 建立采购平台,明确库存控制职责
嵩屿电厂总结现有部门机构职责设置利弊,提出打造物资采购平台的新机构设置,强有力地保障采购提效工作,新的机构设置使物资采购管理与预算管理体系、成本控制体系能够完全融合。
公司将物资采购部独立运作,主要职责是采购管理,并由公司总经理直接分管,强化采购管理的重要性。公司物资仓库管理从物资采购部剥离,划入设备部负责。因设备部负责全厂设备的维护、检修,是最大的物资需求部门。仓库划转后,库存管理职责也调整为由设备部负责。
通过库存管理职责的理顺,设备部门充分履行起库存控制职责,一方面鼓励员工修旧利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对一些设备尽量采用返修方式重复利用,不断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公司库存水平设定日均2 000万元的限额,设备部按此进行库存控制,实际执行下来成效显著。
企业建立备品储备定额管理办法,物资储备定额包括备品配件储备定额、常规物资储备定额。
企业通过推行备品储备定额,实施最低库存的科学储备,避免了物资库存的盲目性,既提高保障服务水平,满足抢修需求,又减少不必要物资积压,减少资金成本。
2.4 建立立体采购方法体系,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嵩屿电厂将物资采购部门确定为成本控制中心,由原来部门服务保障职能深化为成本控制中心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变革。根据ABC分类控制法,即作业成本法,采购人员依据物料的重要程度不同,对其进行分类,分别进行不同的成本控制,将采购成本控制的重点放在重要的物料上。为此,物资采购部门也建立立体全方位的采购方法体系,有效降低采购成本。
2.4.1 招标采购
嵩屿电厂将物资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全部纳入招投标范围,该标准高于国投招投标法相关规定,目的就是要通过公开招标降低采购成本。企业成立招标工作委员会,负责招标工作的领导、协调,确保招标工作的有序进行。企业聘请律师事务所参与招标文件审核,确保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同时,指定监察岗位专人对招标工作进行全程监督。
2.4.2 电子采购
嵩屿电厂经过考察确定电子采购平台为晨砻采购网。晨砻采购网成立于2000年,作为专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提供商,从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网上采购环节入手,为采购方会员提供网上招投标、询比价、供应商黑名单管理、采购异常分析以及闲置物资处理于一体的服务,满足企业内部物资采购精细化管理需求;为供应商会员提供集网上投标、网上报价、信息服务。晨砻网现有采购方94家,供应商7 394家;年度平台交易额达95亿元人民币。
同时,嵩屿电厂开发了晨砻采购平台与IFS物资管理系统接口,实现物资管理系统直接询价、自动搜集网上报价的功能。
电子采购活动开展以来,一方面更充分地平台竞价,使采购成本不断降低;另一方面,通过采购平台,发掘潜在供应商。
2.4.3 定点供货采购
嵩屿电厂统计低值易耗品约7 300项,该类物资一般金额小。为提高采购效率,企业确定采用定点供货方式进行采购,即与供应商确定年度供货协议,该协议明确供货品种、价格,电厂根据需求可随时通知供应商供货,随后按实结算。
定点供货协议的签订由物资采购部门开展。采购部门根据当年工作计划安排提出定点供应物资范围,向合格供应商发出询价书。根据各供应商的报价书进行分析,组织定点合同谈判。原则上由总体报价合理最低的供应商中标。
2.4.4 牌价采购方式
嵩屿电厂对于汽车用油等严格实行地区统一价的物资材料,实行牌价方式采购,由采购人员按需求计划先行安排采购。
企业也把麦德龙卖场作为牌价采购对象,采购人员可以按照卖场售价直接下达采购订单。
牌价方式采购,十分高效,符合实际,便于操作。
2.4.5 询价议标采购方式
除以上几种采购方式之外物资采购均询价议标方式采购,这也是物资采购中常用的方法。嵩屿电厂确定的询价议标采购原则为,一是发标、收标、定标三分离;二是货比多家、合理低价、最优选用。
采购员编制询价单向议标或拟询价的供应商发出标准格式的《询价单》,进行询价;若有必要,附上技术规范书、图纸、项目要求。
采购部门设有报价专用传真机,由非采购员担任的专人负责接收并在物资管理系统中录入报价。对于供应商的报价经系统整理后,生成报价单。有效报价少于三家的,应了解报价单位不足的原因,视情况若有必要,扩大询价范围再次进行询价。采购员应深入分析各单位报价,如认为供应商的最低报价仍高于可接受范围,开展议价,或再次组织询价。
3 降低采购成本措施应用效果
厦门嵩屿电厂在总结原有采购管理不足基础上,多管齐下,强调采购成本优先,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开发物资管理系统,梳理管理职责,树立生产经营一盘棋思想,实现精细化管理,降本节支成效显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企业思想观念得到更新
企业观念得以改变,“生产中经营,经营中生产”的经营理念得到全面贯彻执行。通过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员工成本意识大幅增强,做事要先编工作计划,考虑工作计划先编制成本预算。
3.2 采购管理得到重视,应有作用得到发挥
通过管理职责的调整,强化采购贡献率,激发了物资采购管理部门的潜能,各级采购人员想方设法降低采购成本,购买适用可靠的备品备件,有效降低采购成本。
3.3 企业与供应商合作步入双赢通道
企业建立供应商准入与评价体系,通过优胜劣汰,对优质供应商在付款方面给予更高的效率级别,充分激发了供应商活力。企业在一些重要物资方面,选派技术人员深入供应商生产现场进行现场验收,进行技术交流,向供应商提出现场需求。供应商也不定期组织技术专家来企业进行技术培训。企业与供应商的良性互动,实现双赢。
4 结 语
由于电力生产的特殊性,火电企业对生产系统的高效安全运转十分重视。通过剖析嵩屿电厂物资采购管理过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生产与经营结合,管理提升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随着电力全面市场化,火电企业竞争将十分激烈,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就需要向管理要效益,尤其是向采购管理要效益。一套好的采购管理体系,可以让企业高效、可靠地运转,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可观。
参考文献:
[1] 崔凌霄.采购管理实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2] 郑文礼.管理信息系统[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
一、少数民族地区政府采购工作现状
(一)依法采购的推行
1998年,国务院明确财政部为政府采购的主管部门,履行拟订和执行政府采购政策的职能。随后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政府也相继在财政部门设立或明确了政府采购管理机构的建立,为推动和规范政府采购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2003年l月1日《政府采购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政府采购进入到依法采购的时代。随着我国政府采购实践,许多规范地方政府采购活动的地方性规章也相继颁布施行。这些法规大都结合了各地区的实际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比较适合在各地的执行与操作,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政府采购规模越来越大
根据《中国政府采购年鉴》的统计数据,少数民族地区政府采购规模呈现逐年稳步增长的态势。2003年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政府采购规模总计为96.96亿元,2005年达到168.76亿元,2007年达到 338.61亿元,2009年达到581.33亿元,2011年更是达到1030亿元。
从项目构成看,2003年政府采购项目主要为各种货物类采购,其次为工程类采购和服务类采购,这三大类采购在政府采购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1.52%、41.8%和6.68%。2005年三大类采购在政府采购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47.86%、43.5%、8.64%。2007年三大类采购在政府采购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45.1%、45.5%、9.4%。2011三大类采购在政府采购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44%、46%、10%,工程和服务类采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大,三大类采购在政府采购中所占的比重逐渐趋于合理和优化。我们从下图(表)中不难看出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政府采购规模逐年增长、项目构成日趋合理的变化(见图1和表1)。
(三)集中采购模式的实现
集中采购模式是指采购单位因工作需要对纳入政府采购项目范围的货物有采购要求时,按规定委托集中采购机构按政府采购法的规定组织招标采购,产生中标供应商后签订合同供货即实现采购工作的全过程。为了改变过去分散采购的格局,获得政府采购潜在的规模效益,我国政府决定实行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的模式,并把集中采购放在主要地位。为此,少数民族地区在首府及部分县(旗、区)又设立了政府集中采购执行机构也就是采购中心,专门负责组织实施本级纳入集中采购目录范围的采购事务。目前,集中采购机构的采购仍占主要份额,但其他形式采购也呈上升趋势。
(四)政府采购方式的多样
《政府采购法》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公开招标、邀请招标、询价、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等5种政府采购方式,并指出“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少数民族地区政府采购同样也遵循了国家对于政府采购方式的规定,政府采购优先采用公开招标采购方式,采购实体如果要采用其他采购方式必须先得到财政部门的批准。2003年少数民族地区政府采购公开招标份额在56.6%,2005年公开招标的份额达到65%,而在2011年公开招标的份额已达到80%。在实际采购中,为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效率与效益,既要遵从法律规定,又要兼顾实际效果,所以对于其他4种法定采购方式各地区政府也进行了灵活的运用。
二、少数民族地区政府采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机构设置不够规范
根据《政府采购法》规定,财政部门是政府采购的主管部门,下设政府采购管理机构,主要负责本地区的政府采购管理和监督工作,财政部门不得直接参与和干涉政府采购中的具体商业活动。然而,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采购体制看,“管采”尚未实现完全分离。如自治区首府虽已设立了采购办和采购中心,但采购中心和采购办一样仍然隶属于财政部门;地市政府仅成立了采购执行机构,而尚未组建相应的管理机构;各县政府采购职能完全由本级财政部门代行。这样的情况在其他几个少数民族地区也同样存在。尤其是在县(旗、区)级机构的设置上,往往都是在财政部门内部设立一个政府采购办公室或政府采购中心,属财政部内部科室,代表财政部门行使政府采购管理监督和具体采购事务双重职能,这就难免会出现与财政职能不相适应的现象,从而使财政部门在担当政府采购管理职能问题上界定不清,出现财政职能越位和缺位现象。采购机构既是管理者又是执行者,使政府采购活动一开始就偏离了实行这一政策的初衷并制约了政府采购制度的有效执行,也在社会上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不利于政府采购制度的推行。
(二)政府采购预算不到位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大都财力紧张,部门预算中很难在年初预算时给单位安排采购资金,造成大多数单位购置项目年初无采购计划,有计划无固定资金来源,一般购置项目都是年中追加,具有临时性、零散性和无序性的特点,造成了集中采购项目散、金额小,形成不了规模效益。地方采购需求不足,工作只能局限在单位平时的申报环节上,被动地接受市场信息;另一方面,政府把追求资金的节约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目标。但从长远看,财政资金的节约不应是政府采购的唯一目的,而应将政府采购作为一项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工具来加以运用,起到平抑财政收支的作用。
(三)现行评标办法中存在一些问题
现行的各种评标办法虽然经过多年的应用和完善,仍然存在漏洞。从招标人的评标工作中来说,招标人不公布评标标准,评标工作缺乏透明。而有些人在制定评标标准时缺乏公平,甚至有意识地根据某些投标人的情况和具体条件,有针对性地制定评标标准,带有明显的倾向性,使招标过程存在不合理的竞争,招标的结果有失公允。从投标商方面来看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靠中介组织、借资质投标、搞围标;找评标办法,摸标底;请评委、攻领导;虚报业绩;不按规则定标等。
(四)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滞后
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府采购尚未建立一套完备的信息渠道,信息公布不充分,信息系统的滞后,导致了政府采购机构不能获得最优的市场信息。尽管有的已经在网站、刊物和报纸上公布政府采购信息,但公布的信息与实际采购活动需要相差甚远。还有些地方在采购信息上还存在不规范的做法,导致政府采购透明度不高。
(五)人力资源的匮乏和特殊的地理条件影响政府采购工作深入开展
人力资源的匮乏主要表现在:一是采购人员缺乏专业培训,专业知识匮乏,专业化不强。5个少数民族地区自治区级政府采购机构现有职员均不足10名,各地(市、州)级政府采购机构的职员多则3名,少则仅有1名,且大多数从业人员从未接受过系统专业的教育培训;二是专家库的分类和专家数量少,层次较低,不能满足采购需要。特殊行业专家人数缺乏,评委专业技能和整体评标水平有待提高。
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条件致使供应商可供选择余地小。首先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区域范围大,一个地级市(州)与一个县相距少者几十公里多者几百公里,实行政府采购程式化标准化,供应商市场准入制和资格审核制有实际困难;其次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特需商品的选择,有其特殊性,且供应商可选择余地小;再次地处偏远地区,政府采购可选择的供应商、网点和商品品牌少,加之需求量小,政府采购很难形成规模,从而造成政府采购整体效果不明显。在实施政府采购过程中,部分采购项目(如技术含量较高的采购项目)找不到合适的供应商或是本地根本就无商家经营这些项目,无法择优采购。
(六)对政府采购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
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规定单位物资采购工作应接受财务、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和广大群众的监督,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关规定仍然停留在文本形式上,没有得到全面的贯彻和落实。这不仅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在全国也是普遍存在的。
三、完善和规范少数民族地区政府采购工作的对策
(一)健全政府采购预算制度
做好采购预算是政府采购制度执行的前提和基础。要积极推行部门预算,细化预算计划,促进预算单位严格按采购目录编制采购预算,提高预算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科学性;加快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健全采购专户管理,提高财政直接支付比率,发挥政府采购调控经济的功能。对于使用财政性资金的采购项目,应严格执行政府采购专户管理,减少不必要的结算环节,切实从资金源头上进行控制。对于目前实行分散采购的单位,应逐步组织纳入集中采购,将采购资金由财政拨入采购专户。加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预算管理,严格按规定实施政府采购。考虑其资金量较大,以及目前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由计委审批实行招投标,其资金拨入基建专户,增加结算环节,不利于财政资金管理的现状,建议相关部门研究在政府采购专户中增设基建科目,实行专户统一管理。
(二)完善政府采购的监督约束体制
第一,要对采购的过程进行监督。严格监督管理就是要把以前的事后监督变为对政府采购全过程的监督,消除政府采购过程中的“暗箱操作”,实现真正的“阳光采购”。首先,要把好事前审查关。由采购中心的组织人员对招标人的信息、招标公告和招标文件的编制进行详细的审核。同时,也要对供应商的投标资质进行审查,并对招标人在开标前的保密工作进行监督。其次,强化事中合同的履行监督工作。组织由采购中心、采购代表和有关专业人员组成的评标委员会,负责开标前后的评审工作,中标后要根据合同对验收、结算书进行审核,并要实时的监督供应商是否按合同规定履行义务。最后,进行事后的反馈机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对于违规的行为要追究责任并给予相应的处罚和处分。
第二,要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建立集中采购机构的自律和内部防范制度,主要是通过建立完善内部岗位轮换制度、采购业务流程和内部管理制度,实现决策岗位和具体操作岗位之间相分离;采购计划、项目实施、合同审核、资金支付等过程相分离,从而形成内部相互监督制约机制,以避免内控不严、牵制不力、责任不清等原因导致或产生各种违纪和腐败行为。
第三,必须强化外部监督机制。外部监督是来自财政、监督、审计等部门对政府采购的监督。财政部门是政府采购综合监督管理的部门,要严把资金使用关,对采购合同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审核,依法担负起对集中采购机构和政府采购活动监督管理的重要职责;监察、审计等部门要负责对政府采购活动和人员进行监督和审计,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来扩大成效。
第四,要广泛开展社会监督。主动接受新闻媒体、公证部门、供应商、纳税人等的监督,争取社会各界对政府采购工作的支持,共同承担政府采购监督责任,最终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全方位的政府采购监督体系,有效地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三)加强政府采购队伍的人才建设
政府采购工作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是很高的。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才有能力开展实践活动。特别是近年来制度建设的步伐较快,新的规定办法的相继出台,而少数民族地区政府采购工作起步较晚,还有很多工作人员不熟悉现代政府采购的业务和技巧。因此,首先应加大培训力度,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强化政府采购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岗位技能。其次应该制定集中采购机构考核办法和集中采购机构、采购人员的岗位任职资格要求,并依法做好集中采购机构和人员的考核工作,实行执证上岗即取得执业资格的政府采购人员才能从事政府采购工作。
(四)培育和发展采购机构
《政府采购法》第60条规定,“采购机构与行政机关不得存在隶属关系或其他利益关系”。对采购机构的资格进行有效认定时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对机构的专业性进行审查。机构的专业能力主要表现在对市场规律、规则的认识和理解,对采购程序和规则的掌握,对商品、价格、渠道及服务的熟知程度和驾驭市场的能力。其次,要对机构人员的专业性进行审查。这是机构能否胜任采购任务的决定性因素。最后,要对采购机构进行全方位的有效监督,看他们资金使用是否合理、是否在指定媒体上公开信息等。
(五)完善政府网络采购体系
建立具有现代化技术与手段的政府采购信息网络管理系统是政府采购中的重要一环,对提高政府采购工作质量和效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应该尽快建立和完善与政府采购活动相适应的供应商库、专家库等信息系统,搞好网络建设。加强信息沟通,通过开通信息渠道并加大信息公布力度,尽可能将所有采购信息在网上。同时,利用公平、公开和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通过网络实行网上报名、评标、询价、支付等,既简化办事手续又缩短了采购周期也降低了采购的成本,可以大大提高政府采购的效率和质量。
(六)完善现行评标工作
一、我国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的意义与作用
(一)政府采购与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又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为了日常的开展或者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按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行为。
与一般采购相比,政府采购具有以下特点:
1.采购资金主要表现为政府性资金;
2.采购目的主要是实现政府职能;
3.采购范围广、规模大;
4.采购过程要求能够较充分地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5.采购制度一般是围绕政府的一定时期的一定目标而制定的,具有较强的政策性。
政府采购制度是指有关政府采购的一系列法规、政策和制度的总称。其基本内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政府采购法规:主要表现为各国分别制定的适合本国国情的《政府采购法》,该项法规主要包括:总则、招标、决议、异议及申诉、履约管理、验收、处罚等内容。
2.政府采购政策:即政府采购的目的,采购权限的划分,采购调控目标的确立,政府采购的范围、程序、原则、方式方法,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规定。
3.政府采购程序:即有关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政府单位采购计划拟定、审批、采购合同签订、价款确定、履约时间、地点、方式和违约责任等方面的规定。
4.政府采购管理:即有关政府采购管理的原则、方式,管理机构、审查机构与仲裁机构的设置,争议与纠纷的协调与解决等规定。
(二)我国建立政府采购制度的意义与作用
建立和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在我国还刚刚起步,但政府支出中政府采购行为则一直存在。据有关方面测算,近年,我国政府采购日均量已达20亿元,年政府采购总量7200多亿元。长期以来,我国的政府采购表现为财政预算分配后各购买实体的分散采购形式。即:由财政部门每年根据预算和各预算单位的用款进度层层下拨经费,各支出单位根据需要自行购买。这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其中政府对财政资金的使用管理,体现在严格的物资审批中。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传统的政府采购行为方式与“两个根本性转变”改革环境存在严重的相脱节。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买方市场逐步成长壮大,各购买实体的自明显扩大,政府采购牵涉的范围更加广泛;另一方面,适应市场经济的政府支出管理制度并未建立,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力。实际运行中不可避免地造成采购行为不规范;财政支出资金使用效益低下;采购过程以部门或小集团利益为重并引发不同程度的“暗箱操作”和腐败行为;弱化政府、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因此,探索、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是体制转轨中财政预算支出管理改革的必然要求,而政府机构改革亦要求政府转变社会经济管理职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呼唤政府采购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
1.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的需要。现代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要求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政府实现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工具。其中,政府采购制度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由于政府采购的数量、品种和频率,影响着财政支出的总量和结构,反映一定时期的财政政策,政府采购制度能够通过一定的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熨平经济波动,起到调控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的作用。同时,政府采购还是政府体现政策意图,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手段。如:政府以市场为纽带通过带有政策倾向的政府购买,支持民族产业发展;平衡地区差距;吞吐存货、平抑物价、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等。
2.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支出管理的客观要求。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的转轨,楔入了市场机理和价值规律,追求支出效益最大化是支出管理的根本目标。同时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其管理的方式必须符合法制化和规范化要求。政府采购制度以一系列制度的规定,加强了政府对财政资金由价值形态向实物形态转变过程的影响。监督和管理,有效地制约和规范了政府购买行为。对于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有重要意义,是健全和完善我国财政政策的重要举措。客观上有利于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府资金分配与使用效率机制,从而达到经济的规模效益与追求政府支出的边际效益。
3.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是我国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壮大民族经济的必然选择。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朗。我国政府于1996年向亚太经合组织提交的单边行动计划中明确表示最迟于2020年向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对等开放政府采购市场。因此,建立和推行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时不我待。它有助于我国从国际市场中获得价廉物美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同时也有助于利用从现在到正式开放政府采购市场的时间差锻炼和培训国内企业,逐步适应国际惯例,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国际挑战。
4.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是防腐倡廉,整顿财经秩序的重要配套措施。政府采购制度有利于建立一种反腐倡廉机制,使政府采购行为置身于财政、审计、供应商和社会公众等全方位监督的机制当中,在公开、公正、透明的环境中运作,有效抑制了公共采购当中的各种腐败现象,有利于维护政府信誉,维护政府官员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
二、政府采购的国际通行做法与启示
政府采购制度起源于欧洲。从18世纪末开始,西方国家逐步开始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建立管理机构,政府采购的主体也逐步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向其它公共服务组织扩展,并成为政府干预经济的一种手段。近一个世兰己来,政府采购制度是大部分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管理政府直接支出的基本方式,且已经推广到国际贸易领域。世贸组织的《政府采购协议》成为各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重要文件之一。
(一)国外政府采购制度的通行做法
1.政府采购制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其原则主要有:货币价值最大化原则(即实现等价交换、物有所值,以最低的成本投入,尽量满足全体居民和纳税人的要求);“三公”(公正、公平、公开)原则;竞争原则(以此激发国内外商家间的充分竞争)。政府采购制度的目标不同历史时期各不相同。特别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经济职能内涵的扩大,政府采购成为政府干预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政府采购的目标更趋多元化,如各国常见的保护民族产业,调节国民经济运行,促进就业等。
2.政府采购的基本模式。以政府采购的集中程度可分为三种采购模式:集中采购,即由一专门的机构负责本级政府所有采购如香港);分散采购,即有限的物品集中采购,其它物品由各支出部门根据政府有关法规分散采购(如新加坡)。
3.政府采购的方法。主要包括招标采购和非招标采购两种。其中招标采购所占比例较大,且门槛价较低。它又包括公开招标、选择性招标、限制性招标几种。后两者一般是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如购买现有设备的配套部件、购买专利产品等。非招标采购具体方式灵活,如两阶段采购、询价采购、竞争性谈判采购、单一采购和小额采购等。
4.政府采购的管理机构。一般而言,政府采购的管理机构都设在政府财政部门,各自的权限因国而异,因其采购模式的不同而不同。主要职责包括:采购预算编制、制定采购法规、对政府采购事务进行协调和管理、采购统计、采购分析和评估、直接进行采购等。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又将政策制定机构与政策执行机构分开设置。
5.争议和仲裁。政府采购仲裁机构可分为由财政部门负责(如:新加坡、韩国等)、独立的仲裁机构(如:加拿大、日本等)和地方法院负责三类。解决的方式有通过争端调节的协商解决方式和法律仲裁。
6.有关法律规定。为加强政府采购的管理和监督,各国都备有一整套完整的法律体系(如美国《联邦政府采购政策办公室法案》、《联邦采购条例》、《合同竞争法案》等)。其中各国的基本法规是政府采购法和合同法,同时还配套有大量的相关法规。
(二)有关国际市场的政府采购协议
目前国际上有关多国政府问的政府采购协议主要有“东京回合”协议和“乌拉圭回合”协议,分别就有关政府采购的适用范围、国民待遇和非歧视性待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特殊的差别待遇、技术要求、投票程序、采购信息、争议处理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规范。
(三)国际通行做法对我国的基本启示
1.各国的政府采购制度原则上虽无大出入,但具体的办法措施则各有不同。政府采购模式、运行机制、管理机构、仲裁部门,以及采购方法上也都各有特色。这说明政府采购制度无一定式,它是各国政府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适合本国国情的政府采购制度。所以我国在建立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时,没有现成的典范可以复制,而必须立足国情,同时吸收国外的一些适用做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政府采购制度。
2.各国在推行政府采购制度过程中尽管具体措施不尽相同,但均有一套程序性的法规制度,尽可能使政府采购过程和管理程化。制度建设法制先行。加强我国的有关立法建设,完善法制环境是推行政府采购制度中不容忽视的。
3.目前一些发展中国家认识到了国际采购市场对国内经济的重大影响,进入世贸组织的观察员行列。我国也应先申请成为观察员,及时了解WTO的最新动态,研究调整自己的对策,有备而战。
4.各国政府在推行政府采购制度之前和之后,都有一套保护民族工业,引导进行国内采购的措施。因此,我国在开放政府采购市场的过程中,应采取慎重的态度,有条件地开放,既要运用市场准入原则,与国际惯例接轨;又要利用国际规定和政策优惠,限制市场开放的程度和范围,为国内企业提供有效保护。
三、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框架设计
(-)制定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依据与原则
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借鉴国际惯例,从现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出发,立足于本国国情设计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制度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1.必须体现制度内含的基本原则,即:“三公”(即公正、公平、公开)原则、效率原则和竞争原则。
2.必须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可操作性。
3,应充分考虑国民待遇和保护民族产业。
4.制度的设计应体现政企分开、效率优先、制度科学,并且能够起到协调国民经济各方面的作用。
(二)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基本框架
1.政府采购制度的适用范围与内容
(1)政府采购制度的适用范围。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适用范围应当确定为凡是使用政府性资金的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具体包括:各类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事业单位等。从国际上看,许多国家将国有企业也纳入政府采购制度的适用范围,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认为:由于我国国有企业数量较多且情况复杂,从一个较长期来看,不宜纳入政府采购制度的适用范围,这样既有利于国有企业自主经营,防止行政干预在企业的复归,也有利于政府采购制度相对独立地按照自身经济规律稳妥运行。
(2)政府采购制度的内容。所有用政府性资金安排并达到规定金额的采购项目,除涉及国家安全和另有规定外,均应纳入政府采购的范围。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应在目前试点内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范围,直到囊括全部应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货物、工程和服务。
2.政府采购的资金来源
政府采购资金来源是指政府性资金。我们认为:政府采购的资金来源宜界定为所有政府性资金。所谓政府性资金是指政府无偿和有偿取得的各类资金,其界定标准是能否为政府掌握和运用。主要包括: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需要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单位预算外资金、自有资金和其他收入,国内外贷款、捐赠款,各级政府规定的其他资金。
3.政府采购模式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各地经济基础差别很大,同时,为了便于政府把握宏观调控指向,更大限度地节约资金,调动供需各方的积极性,在我国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其采购模式的选择宜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以集中为主的模式。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在有关部门授权的前提下进行分散采购。
4.政府采购的步骤
(1)选择政府采购方式。政府采购方式可分为两大类:招标性采购与非招标性采购。从我国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的角度看,应选择以竞争性招标采购方式为主,其他采购方式相配合。
(2)“门槛价”的确定。所谓“门槛价”是指符合政府采购制度适用范围的支出单位,其采购规模达到规定的金额必须进行政府统一招标采购的价格,也是竞争性招标的最低限额。由于各国国情不一,其人均GDP比重差别较大,各国在确定“门槛价”时,其使用的标准大相径庭;就是在同一国内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地方各级政府之间所使用的“门槛价”标准也不一样,对于我国来说,由于政府采购工作刚刚起步,各地区之间的财政经济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我国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时,政府采购的“门槛价”也不应搞“一刀切”,应允许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采购“门槛价”存在一定的差别;同时,随着经济条件的发展变化,不同时期也应允许进行调整。
(3)供应商的资格确认。凡是在中国境内外庄册登记的企业、公司及其他提供货物、工程、服务的自然人和法人均有资格成为我国政府采购的供应商。为了保护民族工业、支持国有企业发展以及进行国内宏观经济调控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我国应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比如15一20年)宜将供应商限定于国内,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向国外开放。
(4)政府采购合同的签订与履约。一项政府采购事宜最终通过政府采购合同形式确定双方(或多方)当事人的责权利关系,该项政府采购合同以合同执行的方式终结双方(或多方)当事人民事法律贵任。
(5)政府采购信息的。根据政府采购制度要求,将有关达到竞争性采购标准需要由政府统一招标采购的详细采购信息,或是某项政府采购合同的履约详情,在指定的全国性报刊杂志或专门的政府采购信息报刊上通告公布,这是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重要体现。
5.政府采购制度的运行机制
(1)政府采购管理机构的选择。我们认为应设立各级政府的政府采购委员会,主要负责政府采购法规、政策的制定、修订和监督执行。该机构可以不专门设置,只是由有关部门(包括:财政部门、经贸委、行管部门、计委、外经贸、审计、工商、法院等)参与的协调性机构。借鉴国际经验,考虑政府采购管理业务性比较强,资金拨付量大,需要体现政府意图的特点,因此,可考虑将其常设机构设在财政部门(称作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
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政府采购支出政策、下达采购计划、采购预算审查、批准和拨付采购款、制定采购规章和各项制度、协调有关部门的关系。
(2)设置专司日常政府采购事务的“政府采购中心”。根据我国国情,应成立专门的政府采购中心(或者叫做政府采购公司),其性质属于非盈利性事业法人,隶属于各级政府,接受财政部门的业务指导与监督,其主要职责是组织管理各级政府交办的大中型工程、货物和服务的采购事务;统一组织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能够集中采购的货物、工程和服务;承担由政府采购委员会委托入波取消独立采购资格的采购机关的其他各项采购;对被授权进行分散采购的部门或单位采购活动进行备案管理和监督。
政府采购中心与政府采购管理机构的关系是一级委托关系,也可以直接受理各个部门或单位的委托进行直接采购活动;由于受到具体采购商品(劳务)和工程技术因素的限制,该中心还可以进行二级委托,比如:委托专业中介机构从事具体的采购事宜。不管这种委托链条有多长,委托方和受托方都必须遵循政府采购原则。
中介机构则是具有独立行使政府采购资格的各种采购事务所,或有能力从事该项业务并经政府采购中心资格审查认可的其他机构,在接受政府采购中心委托的前提下,主要通过招标或其他有效竞争方式。选择合格的供应商推荐给用户,同时,接受政府采购中心所父馈的有关供应商提供商品(劳务)的质量或标书中规定的相关指标存在问题的投诉,并负责向仲裁机构对供应商提出席询乃至诉讼。
(3)政府采购争议的仲裁与机构选择。根据中国的国情,政府采购过程中涉及合同纠纷的,可由纠纷所在地工商管理部门进行仲裁,如对仲裁不服的,可交由当地法院进行判决;其他争议可由各级司法部门进行协调与裁决。
6.政府采购的监督。关于政府采购的监督可考虑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监督的手段与方法,主要应采用制度监督与法律监督并行,再辅之以行政监督;另一方面是监督机制的构建,对于在政府采购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可考虑设置四重监督机制。第一层为各级财政部门的监督,侧重于对采购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因为各级财政部门对政府采购的计划安排和执行最熟悉;第二层为各级监察。审计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侧重于事后监督;第三层为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侧重于制度和政策性监督;第四层为社会舆论监督,旨在发挥新闻媒体的传播作用。
四、我国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的政策建议
(一)近几年我国政府采购试点情况
我国自1996年进行政府采购试点工作以来,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省市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试点,其试点范围从比较容易操作的小汽车、办公设备扩展到小气车维修、保险、医疗设备、会议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工程公开招投标等领域。其中最明显的成效在于节约了采购支出,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据统计,凡试点采购项目平均采购支出节约率都在10%以上。其次,规范了分配关系,初步堵塞了“人情采购、红包开路”的腐败漏洞,增强了财政的监督职能。此外,试点中各地政府采购都由有关专业人士参与操作,加强了支出决策的科学性和运作效率,避免了购置浪费和资金流失。
由于各地这项工作尚处于试点摸索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在政府采购的有关法规还未出台的情况下,各地的政府采购活动不甚规范,特别是管理体制还不顺,操作上也各行其是。各地暂行办法从内容、深度、范围上均有很大差距;二是采购范围狭窄、采购方式单一,整个采购过程缺乏有效的仲裁与监督;三是部分预算资金使用部门在认识上存在误解,有抵触情绪,资金管理部门涉及到既得利益再调整,有碍政府采购制度的顺利推行;四是自觉运用政府采购制度来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以及对经济运行民周期调节,在各地的试点行为中基本没有体现。
(二)我国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的政策建议
针对当前的试点情况,本报告建议如下:
1.尽快制定《政府采购法》,使这项制度纳入法制化轨道,变无序为有法可依,同时配套制定对全国政府采购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操作指南。
目前各地试点情况存在的许多不规范之处,需要制定一部《政府采购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或颁布实施《政府采购法》之前,可以考虑在我国已有的政府采购试点经验基础上,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制定一套在全国具有指导意义的《政府采购操作指南》,在《操作指南》中应明确政府采购的有关政策性和技术性问题,将竞争性、透明性、规范性放在首位,遵循“三公”原则、效率原则、可操作性原则,以达到政策一致、操作规范、运行有序的目的。
2.以政府采购试点为基础,总结经验,逐步推进。首先应加强对政府采购制度的宣传力度,以提高政府、用户和供应商的思想认识。其次,在试点中应逐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先是扩大易于操作的物品采购,再是加大非物品采购所占比重,探索其有效的运作方式;可考虑在具备政府采购的全国大中城市的机关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进行试点;注重采购方法的多样化和科学化,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3.改革现行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制度
建立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需要全面改进现行的预算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1)改革财政专项预算资金的拨付管理制度,建立与政府采购制度相配套的财政专项预算资金管理方式。将现行财政支出中的一部分专门用于单位或部门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会务、房屋修缮、车辆购置和维护等专项资金,按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在t总预算中单独编札不再搞条块分割,而应以实物的形式由政府采购中心按照财政批准的政府采购计划统一发放到各使用单位。
(2)改革现行总预算会计制度,使之与政府采购制度相适应。现行预算按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基层会计单位至少三个级次层层下拨经费,年度终了又层层上报经费使用情况,汇编决算。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后,财政部门不再简单地接预算拨付经费,应当允许按批准的预算和采购合同的履约情况直接向供应商拨付货款(支出)或在总预算中将采购资金划转政府采购中心支出,减少资金流动的中间环节。由于这部分支出采取直接付款形式,支出的决策也不需层层上报,财政总会计可根据支出数额直接办理决算。同时,在预算资金支付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应设计新的支付凭证,增加“拨付所属资金”会计科目,进行以拨作支核算,对招标采购过程中发生的标书制作费、招标费或手续费等以“政府采购成本”会计科目在预算会计中加以核算和反映。
(3)改革现行单位预算会计核算制度。长期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使用政府性资金进行购买性支出,一旦资金泼付到位,基本上就从财政管理或政府监督中脱离出来,对其存续情况、处理情况难以掌握,造成部分国有资产流失或重复购置。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后,采购品使用者在接到采购中心的有关凭据后,一方面以“专项拨款”科目对接财政或政府采购中心“拨付所属资金”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另一方面,分类构建资产帐户,年度终了,采购中心和使用者向财政机关报送会计报表时,对政府采购品均应单独以一张报表加以反映。
(4)改革现行国家金库制度。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后,国家金库的有关办法中应明确允许财政办理直接拨款的方式,并制定相应的操作办法,这种方式与正在探索改革的国库单一帐户的管理方式能够吻合。
4.建立健全政府采购的基础性工作
根据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我们认为至少有以下几项基础性工作需要建立健全:
(1)建立一支合格的政府采购队伍。政府采购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招标投标又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管理学科,因此,要求从事政府采购的工作人员应该是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很强的业务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此,亟待对政府采购管理人员和具体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素质提高以胜任政府采购工作。只有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能在财政部门或有关部门进行注册登记,取得执业资格。因此,可考虑建立注册采购师制度,将政府采购队伍建设纳入制度化轨道。
(2)建立全国统一的政府采购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运用电子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查询系统,将与政府采购有关的数据信息登记入库,供使用者(包括:政府采购管理机构、供应商、研究部门、大专院校等)随时进行调用。待条件成熟后,可考虑将有关政府采购的统计数据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及采购信息上国际互联网。
[关键词]电力企业 物资管理 采购
众所周知,物资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非常重要的内容,是通过订购、运输、储备等方式对企业在生产销售过程中,所需用到的各种各样的物资进行有计划的控制与组织。良好的物资管理,不仅有利于企业合理使用物资,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数量,也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加快资金的回流与周转,提高企业盈利。
电力企业的物资费用主要用在两个部分,一个是电力生产成本,一个是基本建设工程。同时,电力生产又具有高度的连续性,生产和消费同步,所以供电安全与供电质量对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对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要求及对各项物资的选用都要比一般的工业企业有着更高的水平。加强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逐步提高物资管理水准,对电力生产的安全运行,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现状及问题
目前,国内的电力企业物资管理层面已经基本实现了业务计划和采购的分离、采购物资和保管物资的分离、采购金额和付款对帐的分离,这些明确的制度在物资管理中起到了有效的牵制与制约作用。
1.物资采购运作机制欠缺
(1)价格供应商管理尚不规范
目前,电力企业的物资采购部门对产品供应商的管理和监督普遍比较薄弱,没有对供应商实行分类分级的管理方法,与价格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一直处于时好时坏,并不稳定。后勤财务部主要职责就是监督物资管理的采购,但是无法承担价格供方的相应的管理职能,所以很难实现对物资采购的真正有效的监督管理。
(2)采购寻价机制运作不完善
在物资管理中,产品供应商的选择是物资采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按照通常的规定,重要物资的采购应当选择三个以上的供应商进行质量、价格的比较,然后再择优采购。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电力企业出于种种原因,产品采购部门在询价过程中,不按规定向三家供应商同时进行询价,而是直接向一家产品供应商询价后就发出产品订单,未经选择。
2.物资采购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1)询价以及产品供应商选择缺乏有力监督
目前,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的采购从咨询价格到初步确定物资供应商和物资价格都放在采购部门的内部进行。在询价单对外发出的过程中,向哪些产品供应商发出询价则是由采购部门最终决定,在整个询价过程中,缺乏外部的监督与管理。
(2)采购价格缺乏有效的制约
现在很多电力企业物资管理部门并没有对物资的采购制定一系列的价格标准体制,大部分企业的采购计划,都有类似的情况,就是计划中提供采购价格是历史采购价格的加权平均价格,这些数据并不具备足够的约束力,很难说会出现虚报价格的情况。
二、改善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的方法
1.电力企业物资集中化管理
推行物资集中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实行物资集中化的管理,有利化企业物资管理部门对物资进行保管,方便管理部门及时发现物资的缺失、采购、验收,实现物资的计划使用、精确使用,同时有利于物资的回收与管理,整合物资的采购渠道,强化物资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及时为企业决策层提供有效、确实、精确的物资消耗分析,便于电力企业决策者随时掌握各类电力物资的损耗规律和宏观控制财务成本,从而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消耗定额与企业预算,实现企业经济、物资、人力资源的最大优化配置,把企业运作的注意力投放在资金与产品的“投入产出比”,也就是如何用较少的资金投入换来较大的产品产出,怎样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资产的运作效果。
同时推行物资集中化管理,也方便监督、敦促物资管理工作人员与基层单位工作人员多接触、多沟通,鼓励他们积极主动的下基层,去了解、掌握物资的成本、损耗的实际情况,熟悉电力专业知识,明确和规范电力物资管理的重要责任,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服务意识,保证电力企业的生产供应与需求。
2.加强物资管理计划
根据电力企业年度的生产建设投资总量,计算物资材料的消耗与利用率,强化物资需求的控制,制定行之有效的物资管理计划,并把计划贯穿于整个物资的采购、发放、使用、消耗、破损、储备的过程中,并且管理部门应当突出计划的严肃性、条例性和实效性。物资的采购也必须按照计划运行,实行预算的定额控制。
3.物资管理信息化
随着计算机通讯技术越来越深入的进入到每一个行业,电力企业也必须紧跟其后,物资管理部门应当率先做到管理系统化、管理规范化、工作网络化、物资信息化,必须采用信息化的现代方法,把物资的计划、采购、仓储、发放,产品供应商的管理纳入到整个网络管理之中,加强的物资信息的准确性与即时性,灵活地运用网络共享信息资源,逐步改善企业的管理环节。
三、总结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也应当活学活用,充分发挥天时、地利、人和,强化物资管理优势,有效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日常管理,加强物资保管,提高物质的利用率,大力减少物资和电力能源的消耗,同时降低企业储备资金的占用率,充分利用现有的企业资源,从而开源节流,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而企业本身,也应当加强企业制度的完善,在真正意义实现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继而不断的提升电力企业物资管理力度,使得电力企业物资管理工作向更好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林:刍议电力企业物资管理. 科技创新导报[J]. 2009(4).
[2] 张文蕾:现代电力企业物资管理问题初探. 商场现代化[J]. 2005(11)
【关键词】医院 固定资产
一、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一)固定资产三级管理模式
建立三级管理模式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管理责任的落实与执行,所谓“三级”即为管理中心、职能管理部门以及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其中第一级管理中心主要由院长、分管后勤的高层主管以及财务主管等人员组成,为固定资产管理的最高层。其主要职责是对医院的固定资产进行指导性管理,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与盘点。第二级职能管理部门主要包括设备科、总务科以及基建部门等单位,其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任务重且责任大,因此职能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要委派责任心强、管理水平高的人。具体操作过程中,要以科室、部门为单位设立数量金额式固定资产明细账目,其中要包括固定资产的采购、维护及报废等各阶段的实时情况,并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卡。职能管理部门要与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进行定期核对,保证账实相符、账卡相符。第三级则是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各科室要委派专业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卡进行管理与保存,资产的异动与维护程序要由专业人员签核,部门内部进行定期盘点,人员异动要保证固定资产及时移交。
(二)规范化的固定资产管理
首先要制定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主要由固定资产管理中心起草、制订,其还要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定期检查以保证制度落实;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与科学的维修计划,防止盲目投资,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维修。其次,为降低固定资产的采购成本,要实行公开招标制采购管理办法,进行集中采购,特别是针对大型固定资产的采购管理,一定要严格执行标准采购流程,包括采购申请、供应商询价、公开招标及质量检验等各个环节。购入固定资产后经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并且采购部门要与固定资产请购部门、管理部门等及时互通有无,以了解最新的市场行情与先进技术,在保证固定资产采购效益的同时,提高采购设备的先进性与可靠性。最后,将固定资产管理列入院内相关管理人员的个人绩效考核,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将每项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具体考核则由设备科负责进行,其定期了解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并对相关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为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要合理调配闲置的仪器、设备;财务部门的主要职责则是将固定资产的占用情况、维修情况及损毁情况量化成直接数据,并将其作为管理人员个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二、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与核算方法的完善
(一)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首先要对外购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进行确定,该项成本即入账价值,具体包括采购价格、采购过程中产生的税费、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前发生的前期成本等几大部分,其中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前发生的前期成本则包括设备运输成本、装卸与安装费用、场地整理费用以及专业人员的服务成本等等。其次,固定资产成本还要包括贷款利息,医院中有些固定资产项目需要贷款建造,如果项目比较明确,只需将对应的贷款利息直接计入成本即可;如果项目不够明确,则要将贷款利息进行合理分摊。贷款取得后将其借记在“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长期借款”科目;利息支付则借记在“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在“银行存款”科目;工程支出则借记在“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在“在建工程”科目,以最大程度上保证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建立科学的折旧制度可以合理补偿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损耗价值,可以提高固定资产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的一致性,并且可以有效防止由于计提修购基金而导致医院虚增净资产等问题。因此要以“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为参照,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将新增的“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备抵科目,固定资产原值由备抵科目余额抵消,最后获得的固定资产净值是在某个特定期间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此外,由于高新医疗仪器设备具有更新换代快、价值高的特点,因此这类固定资产要采用加速折旧法。
三、固定资产报废制度的完善
首先参照《企业会计准则》中“固定资产”项目对各类资产使用年限的规定,再结合医院固定资产实际类别与使用性质来确定其使用年限,当固定资产符合报废年限时要进行及时报废处理,并注意对报废审批手续做进一步简化。其次,固定资产具体的报废处理流程如下:由各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科室针对需报废的固定资产提出报废申请,申请表要包括固定资产名称、购置年限、处置原因等项目,说明固定资产的基本情况,并交由部门负责人签核,然后上报资产管理部门进行二次审核;如果医院价值比较高还要经过专家审议的程序,并由其出具专业的技术鉴定报告;接下来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以及院务会等要经过讨论后再确定固定资产报废的必要性,通过后即可完成固定资产注销,注意注销固定资产需要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以及对应的使用部门同步进行。最后,实际固定资产报废过程中存在提前报废的现象,这种情况要引起特别重视,经过申请、审批后,要对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状况进行评估,通过后方进行报废处置,并做好备案记录,以备后查。对固定资产报废制度做进一步完善,不仅可以保证固定资产报废行为有章可循,而且可以防止随意报废的问题,最大程度上避免固定资产流失;此外,一些超限使用、维修频率高、使用价值低的设备进行及时报废处理,反而可以降低维护管理成本,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也可得到有效控制。
四、固定资产的披露
在新颁布的医院会计制度中提出要求:医院对外提供会计报表时,要针对相关报表内容、附注等进行披露,尽管固定资产披露的具体内容在会计制度中未予以明确,但是其提出“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的要求,因此固定资产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固定资产期初与期末账面余额与累计折旧金额;预计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固定资产核算过程中采用的折旧方法;针对一些重大固定资产所进行的转让与出售等。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一点,在医院经营管理过程中,为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医院通常会建立资产共享、共用制度,这种作法无形中加大了财务部门进行成本核算的难度。实际情况中一台设备由医院内几个科室共用是屡见不鲜的,一台设备前几天这个科室使用,另外几天其它科室使用,会对财务成本核算过程中固定资产折旧相关的会计报表数额的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比如“医院各科室直接成本表”以及“医院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表”等,此时就要将折旧科室准确确定出来。当然,现实情况中医院医疗设备众多,仅靠财务管理部门有限的人力资源很难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后续可以考虑引进条码管理技术。
参考文献
[1]王春玲.对现行医院固定资产核算的思考[J].中国卫生资源,2010(01).
[2]田惠香.浅谈如何应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会计师, 2010(11).
[3]刘欣.浅谈医院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方法的改进[J].会计之友,2011(19).
[4]苏静.浅议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11(01).
[5]刘国祥,李斌,徐小雪,等. 我国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0(01).
库存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随着ERP系统在企业的应用和升级,物资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集团化采购成为物资采购的主要方式,库存管理更是成为失去采购权限的物资部门的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工作。本文分析了ERP应用企业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降库存、减积压、加强管理的具体对策,强调了优化库存结构、强化库存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工作的观点。
关键词:
库存管理;常见问题;对策;库存结构
1引言
库存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ERP系统在企业的应用和升级,物资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集团化采购成为物资采购的主要方式。由于采购权限集中在少数部门手中,库存管理成为失去采购权限的物资部门的最主要工作。因此,提高库存管理水平,减少库存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更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企业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库存余额大
库存余额较大,占用资金较多。包含必要的安全库存,普通库存,更有储存期长的物资、不再出库使用的物资。主要原因是没有科学合理地规划好采购方式、控制好采购进度和频次,存在盲目性,使高库存成为既定事实。
2.2超储积压问题较突出
超储积压物资处置压力大,每月都有新增积压产生。需求计划编报不及时、不准确,缺乏预见性,是造成库存积压的主要原因。
2.3系统库存信息不能真实反映实际库存状况
ERP系统对主数据和业务流程操作有一定要求和限制,采购及收发业务没有及时录入ERP系统,导致库存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较差。
2.4过于依赖ERP系统数据,对实际库存的管理有放松
对实际物资的保管、保养,什么时候都应是库存管理的一项根本工作。在ERP系统能快速提供物资收发存报表且以此为准上报后,不必通过库存盘点、核对账本、计算数据、提供月结报表,保管员只需记数量帐,因此对实际库存的管理有了放松。
3强化库存管理的对策
因为库存情况一直是动态的,所以库存管理的工作也应是动态的。应该定期进行,根据实际状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
3.1优化库存结构,调整储备策略
(1)利用ERP系统库存数据,进ABC分类,及时分析和优化库存结构,合理确定进货批次、批量,严格控制储备规模,调整储备策略,降低库存余额。
(2)按照物料(组)金额排序,进行ABC分类,处理占用资金排名较前的物资,对降低库存资金作用大,是库存监控和降低库存的重点;按照物料数量排序,进行ABC分类,库存数量排名较前的物资,是降低库存、限制再入库的重点;按照物料批次排序,可以对采购频次、批量提供依据,有助于提前处理可能形成的超储积压。
(3)对物资消耗进行ABC分类,对采购金额大和数量大、使用频繁的物资,制定科学的采购方式,确定合理的储备策略,适时调整,从采购前期就着手降低这部分物资库存。经对常见储备策略对比,可以看出,实物在工厂、积压风险在供应商的寄售库存方式,对企业是最有利的。因此,企业在保有必要的工厂库存的同时,应充分利用供应商寄售库存,合理利用供应商社会库存。原则上只对生产急需、易损的的极少数物资进行工厂储备,并对储备数量严格做出规定,以最少的库存、最低的资金占用确保生产需要;同时,大力开展框架协议采购,可以减少采购频次和采购周期,从而加速库存资金周转、降低库存量。把采购管理与库存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重视供应商绩效考评,可以提高供应商库存的保证程度。建立物资需求与企业库存、与供应商库存信息共享机制,既保证生产经营和工程建设需要,又能有效控制库存、降低储备资金占用。
3.2积极处理超储积压物资,严控新增超储积压的发生
(1)坚决执行物资先进先出原则,对已有超储积压的物资,限制再采购入库。合理制定安全库存、最高储备限额,利用批次动态信息,对一定时间内无动态的物资作出预警标识,限制和控制再采购入库。
(2)及时公布超储积压物资信息,积极鼓励超储积压物资的内部调剂、改代利用,减少超储积压,提高库存物资周转率。
(3)重视需求计划管理,加强线上需求计划提报的监控,特别是要重视对采购价值有重大影响的需求管理。提高需求计划的准确率和及时率,减少因需求不准确造成的积压风险。
(4)强化需求计划管理,严格追究库存资金占用责任。对入库后6个月未领用完的常规储备物资,需求计划提报单位必须书面向供应部门提交原因分析及后续使用意见,供应部门负责督办。供应部门对年度内形成的新增积压实行资金直接划转,由责任单位承担责任。
3.3制定工作标准,落实时效考核,严控系统补录操作
强化对工作质量的管理,倡导工作标准化。严格规范需求计划的物料描述,提高物料编码编制水平,推进需求计划标准化。推行ERP线下数据稽核和申报工作标准化,定期为领导提供准确和及时的收发存信息,促进线上业务的开展。积极争取ERP系统业务信息和实际采购流程同步,减少采购业务线上补录、线下混乱的情况。加强时效考核,明确ERP系统各操作环节的时间要求,管控实物入库验收时间,减少未办入库就出库领用的情况。
3.4重视库存盘点工作,加强库房基础工作
设计规范的报表,把线上线下数据统一起来定期上报。使ERP系统库存信息基本能反映实际库存情况,而差异的部分,由经过领导签字同意的线下入库单和急料出库单对应。要定期、认真进行库存的盘点工作。应加强对ERP帐、实物帐、料卡、实物四对口的要求和考核。加强库房基础工作。严格执行物资的验收入库、保管保养、出库等制度,加强监督和考核。
4结束语
库存管理是物资部门的重要职能,对企业的生产运行、效益提高有重大的意义。优化库存结构、强化库存管理是物资部门的一项长期性工作。ERP等信息系统强大的数据支持和处理功能,是我们优化库存结构、减少资金占用的强大保障!
作者:蔺云莉 单位: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盐化工总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