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采购管理要点范文

采购管理要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采购管理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采购管理要点

第1篇:采购管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火电厂建设 物资采购 采购管理 效果提升

一、采购管理对火电厂建设的影响

在火电厂的工程建设中,物资采购和工程施工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二者之前是一种工程内的上下游关系,资料的输入帮助工程顺利进行,而采购行为在整个工程实施中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是物资进入到工程施工环节的核心工作,物资采用本身就是在为工程创造利润。因为科学的采购管理可以降低采购成本以及物资成本,进而降低项目的执行成本,同时项目采购管理的作用还不仅仅停留在成本层面,其还影响到项目的施工质量,因为采购管理在某方面还会影响到物资侧质量,而物资的质量优劣当然就会影响到火电厂的建设质量。最后采购管理还会影响到工程的进度,因为物资的充足与否会直接影响施工的进程,如为土建提供的设备和材料等,如果设备到位或者材料不足就会影响施工的进度。综合的看,在火电厂项目中采购管理对其项目的成败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二、火电厂建设中物资采购的基本特征

首先,从前面的分析可知,采购是影响条件与后续安装和生产的重要输入条件,是项目顺利实施的枢纽;其次火电厂建设中其成本控制必须经由采购管理来实施,其材料采购支出都是经由采购环节,所以采购会直接影响项目总体成本的形成;其三,火电厂建设中的技术水平与材料性能等都会影响整个项目的建设质量,并最终影响火电厂的运行效益;其四,电力工程中材料的质量要求较高,所以采购管理的重要性也要高于其他工程;其五,火电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采购管理必须点对时间延长所带来的项目风险;其六,火电厂建设期间采购和电厂运行是不同的活动内容,建设采购需要更强的控制性,以此保证物资的质量与成本降低,而运行过程的材料则突出的是计划性。所以建设中的采购管理更需要强化管理。

三、加强火电厂建设中采购管理的要点

采购需要提供预算与成本控制。在施工建设前,按照设备应提出预算与成本控制目标,这时对采购进行控制基础。预算不仅仅是一个计划活动,更应该是一个组织管理的延续,尤其是采购管理中的预算,更应突出的是标准化,因为制定采购预算必须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项目的特征而定,所以其更是一种控制机制。采购预算是对项目资金利用的理性规划,是在采购行为实施中订立的一个基本标准,其不仅仅是资金的合理配置的规划,更是担负着对资金用度进行检验的责任,以此确保项目资金的利用在看一个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有了预算的约束才能有成本控制的有效,才能体现成本空控制在采购过程中的作用。

供应商的确定。首先应对是供应商的数量进行控制,实际上就是对供应商的份额进行确定。从采购管理的角度看采购如果是单一货源其项目的风险是很大的,此时也不利于对价格进行控制,缺乏对成本控制的主动性。所以从供应商而言,合理的批量采购可以降低生产中的成本消耗,从而为采购方提供更加低廉的价格,从而可以降低采购的成本。所以在采购中必须平衡采购货源与采购数量的关系,即不能从单一货源入手进行采购也需要平衡供应商的数量,寻求多家供应,但是有保障供应商提供的物资价格最低。这样在采购管理中就需要对供应商的数量进行合理选择,通常在火电厂建设中针对某一种材料应确定3-4家供应商,这样既可以保证供应的质量,提供竞争激励效果,也可保证采购价格的合理。

其次应从供应商的选择方式入手选择,通常的方式是公开竞争招标、有限竞争性竞标采购、询价采购、直接签订采购合同等不同的方式来确定供应商,其实就是招标方式与非招标方式。在实践中项目采购通常会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来提高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意识,从而降低采购的价格。以此帮助项目采购到较低价格的物质。同时也应合理的招标设计来提高采购的效率与质量,从而达到既保证质量也降低成本的效果。

对供应商的管理。针对火电厂的建设而言,采购管理不是一下子就完成的,而是贯穿了整个施工过程。所以对采购方围岩一旦确定了供应商就建立了一种长期合作关系,此时就不能将二者之间的关系看做是简单的供求关系,而应建立一种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即双方必须可以共同承担风险,使得采购方在长期的合作中获得货源上的保证与成本的优势地位,也可让供应商获得稳定的客户,从而保证其可以长期处在稳定法的状态中。这个战略伙伴关系可以实现双赢,可以帮助采购管理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

另外,实施对供应商的绩效管理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采购管理模式,即利用一种评价机制对供应商进行评估,从而反应其在供应物资中优劣。如建立一个供应商信息管理系统,借助信息共享与数据分析来对供应商进行打分,建立量化的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保证结果的准确与科学。然后利用评价结果对供应商进行取舍,从而改变合作的关系,或者加大采购数量或者减小采购数量,甚至停止采购等。以此激励供应商为成为优秀供应商而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包括质量与供货时间等。

在火电厂的建设中,采购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管理内容,其对工程的进程、质量、成本等影响较大。所以在项目建设中必须重视对采购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从成本控制入手,建立一个全过程的控制系统,以采购流程全程成本控制的思路来加强对采购的管理,进而利用采购招标、采购战略管理、供应商激励等措施来保证采购成本与质量的最佳配合,从而实现最优化的采购管理模式。在获得最低价格的同时也获得质量最优的供应商,保证快速供货并保证风险降低。

参考文献:

[1]张新华.探讨工程项目采购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23).

第2篇:采购管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企事业单位;物资管理;应用

大数据在企事业单位物资管理中的应用具有如下价值:第一,通过对历史信息的搜集汇总,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物资招标采购发展方向,以此使其制定科学合理、高效可行的管理方案,提高管理效率,推动相关管理工作与时俱进地发展和推进;第二,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现有物资信息,判断物资管理、招投标采购、使用上存在的风险,在规避管理风险前提下制定执行性管理计划,优化配置现有物资管理资源,控制管理成本,为获取更高物资管理效益奠定基础;第三,降低物资管理难度,将更多的员工从物资管理、采买工作中解脱出来,避免人为因素对物资管理、采买、使用造成消极影响,降低企事业单位物资管理的人工成本和风险。基于此,为充分发挥大数据应用价值,探析大数据在企事业单位物资管理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1大数据在物资招标采购管理中的应用思路

虽然我国已经全面步入信息化社会,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基于大数据的应用与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无相对较为完备的理论基础予以支持。为此应以大数据背景下的物资管理需求为依托,探析大数据在物资管理中的应用思路,形成相关资源及技术应用架构,旨在不断提高物资管理质量。对于大数据技术在物资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物资的招标采购中的应用和推广,具体应用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挖掘、诊断历史物资招标采购数据

企事业单位要在信息化平台内网罗与物资招标采购相关历史数据,针对杂乱、无序数据予以诊断、梳理、挖掘,其中囊括数据质量分析、分类整合、需求分析、应用价值研究等步骤,确保数据真实、全面、系统、有效,可为企事业单位物资招标采购管理提供数据依据。

1.2调查管理需求,契合应用特点

企事业单位要探析大数据背景下的物资招标采购特点,根据自身业务需求进行调查,明晰大数据应用方向,确定大数据应用基点,以此为由打造符合自身特色的大数据应用体系,建立纵横交错的管理网络,根据物资管理需求筛选应用基点,避免大数据滥用,节约管理成本;同时科学增设管理基点,使相关管理网络更加完善,在企事业单位业务流程中横向运用相关数据资源,实现大数据体系化、系统化、场景化应用目标。

1.3甄选大数据,针对数据进行评估

企事业单位要在定量、定性分析评估方法加持下,判断大数据应用顺序,优化物资招标采购管理模式,规避相关管理风险,为提高自身的物资管理有效性奠定坚实的基础[1]。

1.4开展进行性分析,动态监管数据

企事业单位基于物资招标采购的管理非一成不变的,应该是动态可变的。互联网上的大数据资源日益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事业单位管理压力的同时可探寻全新管理基点。为此,企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实际需求,对物资采购管理进行可行性性分析,及时整合全新数据资源,动态监管数据,调整管理方向,优化管理决策,旨在制定富有实效性的管理方案。

2大数据在物资招标采购管理中的应用要点

企事业单位要在明晰自身业务需求前提下需明确、建立可执行的业务流程,在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需要针对数据可行性、业务价值、评价系统、管理规划、实施建议等进行分析,确保大数据管理具有实践意义,以此为由探寻大数据在物资招标采购管理的应用要点,达到不断提高物质管理质量的目的。

2.1大数据在历史物资招标采购管理中的应用

在物资招标采购管理中涉及计划申报、需求预测、专家管理、招标采购、供应商管理等环节,需针对这些管理环节整合历史数据,为分析相关数据奠定基础。针对数据进行梳理、筛选、汇总、分类、归纳,以物资供应链为依托整理分散数据,而后分析相关数据,加之调查问卷、调研访谈、资料分析等途径,掌握管理者业务需求,继而面向物资招标采购管理提供建设性意见[2]。

2.2大数据在招标环节的应用

根据物资招标采购管理特点明晰大数据应用要点,以提高相关管理水准为依托,结合调查问卷结果、访谈内容、资料分析成果针对业务流程进行系统性分析,明晰供应商分析、招标分析、专家及物资分析等管理关键。其中,物资分析囊括集采物资范围、策略性物资等;招标分析囊括招标分包策略及相关评标方式分析;供应商分析囊括供应商综合评价、供应商分类管理、潜在供应商及其行业对标等分析,同时可将相关分析分为事前、事后两个环节。事前分析主要是指运用大数据分析物资采购管理需求,明确集采物资范围,优化物资分类模式,确定评标方法及最优分包策略。在供应商分析前提下为快速匹配、最优选择、评标专家提供依据。将招标分析与物资分析关联在一起,在相关匹配分析基础上选择最优采购方式。事后分析主要是指运用大数据分析物资采购管理基点,分析总结相关采购管理规律,针对重点物资报价进行规律性分析,总结相关报价规律,升级价格评分公式。在分析中标率、中标占比进程中,针对中标结果予以总结。结合供应商历史招标采购管理数据判断违规现象,规避围标、串通投标等现象,使物资招标采购管理更富成效。

2.3大数据在评估环节的应用

针对物资招标采购业务流程进行分析,探寻大数据应用基点,在定性、定量等分析方法加持下明确评价优先地位,探析、梳理业务流程及数据现状,综合考量应用价值、应用成本、应用效率,确保大数据的应用契合实际,为此可事先制定评价等级,绘制应用蓝图,进行一致性检验,为制定科学、高效应用方案奠定基础[3]。

3大数据在物资招标采购管理中的应用方略

大数据在物资招标采购管理中的应用方略实施可分为三大阶段:第一,宏观目标制定阶段针对供应商类别、物资报价规律、供应商评价、评标专家及供应商投标行为等进行综合性分析;第二,短期目标制定阶段。针对中标比率、策略性物资分类进行分析;第三,中长期目标制定阶段。针对物资类别、集采物资范围、供应商行业对标、产品信息及潜在供应商等进行系统分析。为优化管理方案,需探寻大数据在物资招标采购管理中的应用方略,继而提高物资招标采购管理质量。

3.1建立管理体制,满足管理对大数据的需求

首先完善网络系统,升级相关硬件与软件,为充分运用大数据资源,顺利运行相关IT技术奠定基础,其次建立常态化数据分析考核机制,推行责任制,健全管理体制,设计考核指标,针对各个部门及工作人员业务执行实况进行考评,确保满足相关管理需求,为各个部门制定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3.2建立标准化数据管理体系

为夯实大数据管理基石,提高数据资源应用效率,大数据技术可充分发挥应用能效,需建立标准化数据管理体系,确保大数据筛选、搜集、整合、挖掘、存储、流通规范、高效、统一、安全,使大数据处于持续增加、优化、应用状态,继而不断提高物资招标采购管理质量。

3.3建立人才团队,攻克关键技术

大数据的应用离不开先进科学技术,基于相关物资招标采购管理数据技术发展存在滞后性,为此需建立人才团队,加大关键技术研究力度,鼓励人才创新实践,跟随管理事业发展趋势成立专门项目组,使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更具针对性、科学性、时效性,为攻克核心命题,赶超国际水准,推动物资招标采购管理事业与时俱进[4]。

4结语

第3篇:采购管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企业采购流程;优化;探讨

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市场的国际化促使我国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采购管理的重要性,为了进一步强化自身的竞争实力,企业需要基于供应链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下,实现采购流程的优化与完善,进而强化企业与供应商间的沟通,以降低产品成本的同时,获得竞争优势。从目前我国制造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的现状看,一系列问题凸显,整体上的采购管理的效率偏低,无法满足当前企业的实际发展之需,因此,如何实现企业采购流程的优化与完善,亟待解决。

一、优化供应链管理下企业采购流程的要求与总体目标

对于生产制造企业来讲,采购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其是企业完善落实生产管理工作的基础,整个采购流程设计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实力,一旦采购流程存在问题,就可能会导致企业库存过多,进而造成资金周转流动性差,进而不利于企业的稳健发展,因此,基于供应链管理下,实现企业采购流程的优化势在必行。在实际落实这一内容的过程中,供应链管理对企业采购流程所提出的要求为: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并将其上升到战略高度,进而为企业降低产品成本、简化交易过程并通过信息共享来提高企业的反应速度与市场应变能力,进而为企业规避风险、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实力奠定基础。

优化企业采购流程的目标为:第一,缩短采购周期。通过优化企业采购流程,能够提升采购各流程的速度与实效性,进而在降低采购周期的基础上,为满足企业实际生产之需并规避库存风险等奠定基础;第二,提升采购原料的质量。为了提升企业产品的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就需要把好生产原材料的这一关,提升产品的质量;第三,降低采购流程运行总成本。面对当前市场的激烈竞争形势,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则就需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而降低采购流程的总体运行成本,就能够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供保障;第四,强化对市场的响应能力。基于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需要针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情况作出及时的响应,进而才能通过这一信息来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开展,所以在优化企业采购流程的过程中,需要强化企业对市场的响应能力。

二、优化供应链管理下企业采购流程的策略

(一)企业要与相应的供货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基于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产品的生产销售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因此,这就要求企业要与供货商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需要对供货商的资质等进行严格的审核,进而将其融入到企业的战略资源之中,同时要针对合作的具体内容签订合同,以在约束双方行为、保障双方利益的基础上,为提高企业的市场响应能力与决策能力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能够为企业降低产品研发周期、提升企业市场占有率与竞争力奠定基础。基于供应链下企业采购流程的开展主要是以顾客需求订单为基础的,进而通过这一驱动模式的搭建能够降低采购流程的运行成本并降低库存等。

(二)以外部资源管理形式来实现事中控制

为了提高企业采购管理的柔性,并提升企业的市场响应能力,就需要逐渐将采购管理转变为外部资源管理,以事中控制的实现来取代原有的事后控制模式,通过强化企业与供货商间的交流与合作来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质量与竞争实力。当前,在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浪潮中,落实外部资源管理则是其逐渐实现精细化生产管理的基础,也是企业降低库存、提升自身运作效益的有效保障,进而能够为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三)实现信息系统的完善搭建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企业采购流程的优化需要借助完善的信息系统来强化信息的流通,进而为企业提升自身的综合效益奠定技术基础。企业需要积极的将MRP、ERP以及EDI等应用于信息化系统建设中,以通过信息的高度共享来强化企业与供货商等间的沟通,并迅速对市场需求做出反映,以确保在提高企业生产决策能力的基础上,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成本并提升经济效益与服务水准。

(四)构建网上采购平台

构建网络采购平台能够在进一步优化企业采购流程的基础上,将整个采购流程运作的成本压缩至最低,进而为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奠定基础。从目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看,企业需要以完善的网络采购平台的搭建来实现对自身采购业务的全面掌控,进而结合市场需求以及自身的实际发展要求来实现对采购流程的有效控制。

三、优化供应链管理下企业采购流程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第一,要求相应的主管部门要给予全面支持。要根据采购流程优化内容之需实现相应组织团队的构建,并强化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及时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落实有效的指导;第二,强化宣传与培训。在整个采购流程的运作中,要求企业采购部门要与供应商之间实现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因此,这就需要以强有效的宣传与培训工作的开展,贯彻落实优化采购流程的目标,为协调好各项工作内容、提升整体工作绩效奠定基础;第三,实现对组织结构的优化调整。这一工作主要是由采购部门进行全面负责的,相应的采购人员队伍需要强化团队合作能力,及时解决问题以优化采购各流程,实现对采购流程的完善设计,同时明确职责并构建激励机制,确保实现对组织结构的优化调整;第四,构建相应的管理制度体系。针对采购流程优化这一工作内容,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以确保通过约束机制、竞争机制以及激励机制等,实现采购流程的不断优化,满足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第五,实现专业采购实践指导框架的构建,以确保基于供应链管理下各项采购流程的顺利且高效开展,为降低企业成本投入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实力奠定基础。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抓住设计要点,具体如下:实现业务的优化组合、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各项工作流程要按部就班的落实、化简程序并明确落实职责,进而为实现对企业采购流程的完善优化与改造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基于供应链管理理念下,企业需要实现采购流程的系统化设计,进而通过对采购流程的合理优化与改造,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投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实力。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企业要在明确优化采购流程要求与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采购流程优化策略,并要结合优化采购流程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与设计要点,为切实实现对采购流程的优化提供保障。

(作者单位:中国联通延安市分公司)

参考文献:

[1]吴雪娇.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采购机制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2]郑沁春.F医院供应链模式下的采购管理与流程优化[D].厦门大学,2009.

第4篇:采购管理要点范文

为了对总承包项目中的采购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采购工作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下开展,保证采购的工程设备、材料等满足相关规程规范和合同的要求。总承包单位应制定有关采购的规定,明确采购职责、采购部门、采购程序等关键内容。工程物资采购的基本程序包括编制采购计划、采买、催交与检验、运输与交付等环节,采购方应根据采购侧重点的不同,抓住采购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把握各环节的控制要点,以此实现高效的采购管理。采购过程中的管理应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1.1成立采购小组、确定采购职责总承包项目采购管理由采购经理负责,必要时可成立项目采购小组。采购小组成员一般由设计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组成。采购小组负责策划招标、评标活动,负责选定供货方名单、发送招标文件、主持评标会议、组织召开设计联络会议;主持设备出厂验收、办理支付手续;设计院财务部门负责与采购过程有关的保函、合同款等财务方面的业务。

1.2编制采购计划和采购进度计划采购计划对项目的采购工作起着指导作用,为采购工作提供质量、进度及费用控制目标等。建设前期根据项目审批、进度计划等具体情况,采购经理应组织编写设备、材料采购计划,确定采购方式、采购范围、费用和时间计划等,并报设计院审查和有关院领导批准。经确定后的采购计划是采购工作的具体的指导性文件。采购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工程的进展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采购进度计划是在采购总体计划的框架下,确定主要设备和材料采购的进度控制目标。采购进度计划也是工程总进度计划中,连接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的桥梁。因此,该计划的制定,还应结合设计和施工总进度计划综合考虑。

1.3采买对于工程的主要设备,一般应做到“货比三家”确定供应商的过程可邀请业主和监理方参与。其他次要设备和材料,总承包方一般可根据EPC总承包方内部的采购程序,自行选择从市场采购。物资采买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采买方式的选择。对主要设备和大宗材料的采购,大多采用邀请招标或直接议标的形式;对次要设备或小型材料,可采用询价议标的方式。(2)重视招标文件和采购合同的编制。招标文件的编制是物资采购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设备采购阶段,必须经过设计单位质量体系文件规定的三级校审。招标文件分为技术和商务两部分。技术部分由设计人员负责编制,编制内容包括设计图纸、采购说明书、请购单、设备材料规格书和数据表等。商务部分一般由采购组中的项目管理人员负责编制,主要内容包括报价表和供货基本合同条款等。商务文件在编制时,特别要明确供货商应具有的企业资质。在编写采购合同时,应注意明确各项关键条款,如设计技术要求、供货时间和方式,以及价款结算方式等,尽量避免因为合同的不明确使供求双方发生不必要的争议。(3)价格及支付方式的确定。采购过程中,总承包方应依据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价格条款来确定设备材料的采购价格,并在合同中约定清楚。切忌盲目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脱离总承包合同条件去确定采购价格。要知道利润越高风险越大,应坚持稳扎稳打。另外,在和采购供应商签定采购合同时,对于支付条件的约定,应考虑EPC总承包合同对设备和材料的支付方法,将支付条件设定为“一切以业主的支付为前提”,以降低总承包商在采购过程中所承担的相应风险。

1.4催交与检验催交工作是指从签订采购合同开始到所采购的设备和材料抵达工程现场的过程。采购经理应根据工程特点划分催交等级,制定详细的催交计划。催交工作管理人员应根据催交计划,围绕供货商是否能够按时交货、所提供的设备和质量规格是否与合同要求相符等开展工作。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予以纠正,以防止因为交货延期而影响整个工程进度。检验工作是采购过程中重要的质量保证环节,应由专业的检验人员负责。对于重要、关键的设备制造更应加强监督,必要时可安排人员驻厂监造。当总承包合同中有约定时,应安排业主和监理人员参加相关的检验、检测。

1.5运输与交付在采购合同中应尽量约定为设备和材料的运输由供货商负责。这样可以减少采购方的工作量,也可减少其承担的运输风险。采购方只负责落实接收货物的条件,如提供卸货场地等,做好现场设备和材料的交接工作。设备和材料进场后,应及时组织业主、设计、监理及施工方进行设备进场联合验收,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返工或退货处理。验收通过后,应形成验收档案并及时归档。

2采购档案资料的管理

第5篇:采购管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采购管理;教学改革;采购经营沙盘

一、背景

采购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对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对采购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采购管理》作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一门核心课程,它围绕采购管理工作流程展开教学,内容涵盖了采购组织设计、采购需求分析、采购计划和预算编制、供应商选择与评估、采购方式确定、采购商务谈判、采购合同签订、采购绩效评估等模块。不仅要求学生掌握采购管理的理论知识,更以培养学生能从事商品采购管理工作的职业能力为核心,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综合性很强的课程。

二、采购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采购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很多学校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基于情景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来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取得了一些效果,但笔者认为这些教学设计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首先,上述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参与教学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不到教学设计应有效果,学生也无法真正从教学设计中获得职业能力的提升。如案例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一方面由于采购涉及企业商业机密,要获得真实的案例相对困难,另一方面学生往往对案例背景资料有距离感,参与度不高,学习积极性差。其次,由于与采购管理课程相配套的软硬件资源不足,目前大部分院校在课程设计中仍以传统课堂讲授为主,教师为主体,实验教学缺乏,学生无法参与采购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不能切身体会采购不同环节之间的关系,也无法体会采购对企业整体运营的影响。再者,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仍然遵循传统试卷的考核方式,主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缺乏对学生在具体活动和工作任务中表现出的综合能力素养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评价。

三、采购经营沙盘在采购管理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1.采购经营沙盘的设计思路

采购经营沙盘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商品采购交易平台,它把采购管理工作流程清晰展示在模拟沙盘上,把枯燥抽象的管理理论以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学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沙盘,每组同学分别完成采购企业和原材料供应商两个角色的企业模拟经营。通过采购经营沙盘,学生可以参与采购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掌握采购管理的关键理论,体会商业博弈和采购管理的重要性,还可以在沙盘中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强化团队协作,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采购经营沙盘涉及的主要教学内容

采购经营沙盘将采购管理工作流程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沙盘的操作流程,将采购管理的理论知识穿插讲授。采购经营沙盘流程涉及的主要教学内容如下:(1)采购需求分析。采购企业根据获取的市场订单,进行订单汇总、合并和优先排序,结合产品的库存情况,物资消耗定额、物料清单,利用MRP理论知识,对产品和所需原材料的需求进行核算。(2)采购计划与预算编制。为配合企业的销售和生产,对原材料的采购数量和时间制定详实的采购计划,同时,结合市场供求状况,制订采购预算,作为采购成本控制的依据。(3)采购方式确定。利用系统提供的招投标采购、询价采购、议价采购、公开市场采购、反向拍卖这五种采购方式获取物资。比较不同方式获取的物资价格,掌握每种采购方式的特点、适用条件、操作流程。(4)采购洽商。编制供应商评估标准,完成供应商选择决策;进行采购商务谈判,模拟企业谈判博弈过程,掌握谈判要点,刺探同行商情,争取获得最低的采购价格;掌握采购合同基本格式和主要条款,起草、修改和签订采购合同。(5)采购合同履行。定期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跟踪订单的执行过程,完成采购物资的验收入库和财务结算。(6)采购绩效管理。根据沙盘的运营结果,进行采购成本分析,考评采购计划和采购成本控制的执行情况,总结采购管理工作得失。(7)全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利用采购模拟沙盘的平台,学生还可以学习与企业不同部门间和外部企业的沟通协调与商务交流,培养团队协作意识,体会以整体利益为导向的组织团队对企业成功运作的重要性。

四、采购经营沙盘在教学改革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学与做并重,理论与实操结合

采购经营沙盘提供了很好的实操平台,但从上述可以看出,采购经营沙盘的模拟必须以掌握采购理论知识为基础,离开理论知识积淀的实操就是无本之木。如要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MRP知识就是根基,因此,教师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讲授还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安排上,教师可以结合沙盘操作流程分阶段进行理论讲授,实操与理论穿行;也可以先进行理论学习,再集中沙盘操作,但在课时分配上,要保证理论课时不少于总课时的40%,这样学生才能驾驭理论知识,做到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

2.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在采购管理课程的教学中要充分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通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沙盘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学习,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在实践中掌握采购经营管理的规律和方法。同时以学生为主体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指导学生学习,从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引导式教学。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对操作过程进行点评,还要引导学生面对采购经营困难时能主动思考问题,积极寻找解决办法,总结经营得失,达到学生真正获得职业素养培养的目的。

3.多种教学方法辅助沙盘教学

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方面,沙盘模拟不是万能的,它有自身的短板。如学生利用沙盘模拟掌握了线上采购的方法,而对商务谈判技巧和商务礼仪的学习,系统却无法提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用多种教学方法辅助沙盘教学,取长补短,丰富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效果。如结合身边的采购实例,采用案例教学法设计谈判背景资料,让学生在面对面商务谈判中,运用谈判技巧,实现谈判目标,学习商务礼仪;开展班级辩论会,如“企业在商品采购时成本越低越好”等,让学生更加透彻理解采购管理对企业成本控制的作用。

4.改革考试方式,注重能力考核

传统的试卷考试方式注重的是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而采购经营沙盘将理论知识通过实操体现,因此,沙盘的运营状况既能很好的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除此之外,还可以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领导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进行动态跟踪考评。通过设计合理的考核体系,知识与能力评价并重,完成对学生综合素质表现的全面衡量。总之,采购经营沙盘在采购管理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很好地解决了采购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设计难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难的问题,更多的是让这门课教学生动性增强,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明确学习目的和意义,培养岗位职业技能和素养,增强就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晓丹 单位: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晓芹.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采购管理课程开发[J].广州职业教学论坛,2013(2).

第6篇:采购管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旅行社;采购;内部控制;管理

一、实施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作用与意义

旅行社内部控制制度是以旅游服务企业流程管理的方式控制企业风险,与风险管理的手段不同,但目标都是为了实现风险管理。对于旅游服务行业来讲,采购成本是经营成本中占比最大、最重要的一部分,与制造业、商业企业区别最大的一点在于,其采购的成本是服务,且这种服务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如果采购的内容有所偏差或无法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销售,转化为相应的收入,就会形成损失,这种无相应收入的成本支出会极大影响毛利率,降低企业经营收益,因此,在采购环节对采购业务的有效控制和监督成为旅游行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加强旅游企业各项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对于保证企业资本的有效运行和保护投资者的利润最大化,具有重大意义。

二、采购业务的内控流程及管理要点

(一)采购业务流程设计

科学的业务流程及顺畅的运行模式是保证采购业务良好、规范运行的关键,同时,它对企业的风险评估、信息沟通及各项监督行为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及业务模式来设计采购业务流程:

首先,由各需求部门提出全年采购需求,采购管理部门根据历史数据参考价格变化趋势结合需求量编制全年采购预算。预算需充分考虑年度项目计划、销售季节性高峰、旅游变化趋势及业务增长点,尽量使预算具备全局性、可行性、可控性的特点。

其次,采购管理部门按照采购计划经过供应商筛选、价格谈判等环节与各大供应商制订年度合作计划或签订批量采购协议、大项目合作或意向协议等,将采购预算进一步落实。

再次,在采购预算完成后,即进入预算实施阶段,对于采购预算内的常规业务,由需求部门按照旅游团组业务发生的实际情况,向采购操作部门提出具体需求,具体到采购项目、人数、时间、路线等,由采购操作部门在ERP系统完成订单申请、付款申请、订单确认,团组回团后进行应付账款的申请结算等一系列工作。

如因业务特殊需要,预算内供应商及计划量无法满足的,需单独询价采购。由采购管理部完成供应商筛选、询价、按条件择优确认订单。采购操作部门按照已确认订单情况提交《预算外采购申请》,并在ERP系统中进行采购订单的一系列操作。

最后,由财务部门根据ERP订单数据及相应的付款情况完成团组各项预付、应付账款处理、成本结算,定期进行毛利率分析及出具绩效考核数据等后期工作。

采购业务流程图见图1。

(二)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关键点

1. 采购业务内部互相监督

企业应当建立管理的岗位负责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职制、权限,确保办理采购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采购计划制定和审批执行部门相分离:采购计划由采购管理部制定,财务总监、总经理、总裁审批,财务部监督执行。采购操作部门申请计划内\合同内采购业务时由财务总监监控执行情况,如超出计划或与合同不符,需及时反馈修正或调整采购业务的实施。

(2)供应商筛选招标和采购执行部门相分离:供应的选择、评定,采购价格的谈判、合同的签订由采购管理部经办,日常实际发生的采购订单、付款、结算等工作由采购操作部完成。使得采购价格透明化,避免、资产流失。

(3)采购付款申请部门与审批部门相分离:审批部门依据采购计划、合同或历史采购价格数据对付款申请进行复核和审批,能够有效减少因重大差错、欺诈而导致损失。

(4)采购付款与成本结算岗位相分离:财务结算岗位对成本的结算是对采购付款审批流程和付款岗位操作的复核,如发现采购付款单审批流程缺失,或付款操作有误都应对问题及时反馈、做出调整,对可能产生的损失进行弥补。

2. 付款结算流程控制

尽管旅游服务企业的规模可大可小,对结算流程的设置也不尽相同,但成本采购业务由需求部门发起采购操作部门实施采购管理部门审核总经理审批的这一系列流程是必不可少的。每个环节都对保证采购资源的价值最大化起到重要的作用。

(1)采购业务的由需求部门发起,是因为需求部门根据市场销售情况来判断需要采购的量以及资源的各项属性,比如酒店的标准、机票的时间、地接社的服务内容,只有按需采购才能使采购量更加贴合销售量,减少因过量采购未产生对应收入的采购损耗。

(2)采购管理部对采购操作部门生成的订单情况进行审核,审核的依据同样是全年的采购预算以及依靠对各供应商资源供应情况的了解,判断该采购订单是否是最优方案。

(3)总经理或同级别的企业管理者对采购业务进行最终的审批,对采购业务的把控也意味着对整体业务发展方向的把控,这项最终的审批也是至关重要的。

3. 采购合同管理

采购合同是采购活动过程的重要文件,不仅是合同双方权利、义务的主要体现,也是采购结果的最终见证,还是对采购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若订立不当可能会导致合同纠纷和法律风险,对企业和经济效益和合法权益造成威胁。对采购合同应从几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

(1)采购合同应由采购管理部门,按采购业务分类、由熟悉采购业务的人员依据孰优原则,对供应商进行筛选、比价、洽谈等,以保证企业利润最大化。

(2)采购合同订立需有相应的流程规范,结合合同专用章管理制度,对订立合同文本、审批合同内容、签订合同盖章等不相容职务进行岗位分离,以保证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

(3)对采购合同进行动态管理,关注执行过程中的情况变化,进行跟踪管理,及时对合同修改、变更、补充或中止。

三、内控管理实施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 对采购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风险意识不强

目前,旅游服务企业对采购业务风险的认识不足,风险管理意识不强是产生采购业务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主要问题就是对内控管理的疏松。企业经营者对采购风险缺乏足够了解,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不能从根本上把握风险的本质,认为只要完成采购业务,就不会产生风险,从而加大了采购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例如:2015年某大型旅行社大力开展印尼巴厘岛旅游业务,承包某航空公司成都直飞巴厘岛的包机,包机合同中对旅行社违约条款限制比较严格,任何原因导致的飞机延误或无法正常飞行导致的损失均由承包方承担。该旅行社在签订合同前没有经过全面的风险评估,认为境外巴厘岛旅游航线各大旅行社近几年经营都比较稳妥,违约条款不太会派得上用场。但意外的是7月受印尼东爪哇的拉翁火山喷发的影响,巴厘岛、龙目岛与爪哇岛多个机场关闭,导致大量旅客滞留,旅行社不但要面对游客的索赔,更需照常支付包机款,这一项目可谓损失惨重。从这一事例我们可以看到,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采购业务的内控管理,是企业规避风险,保证企业安全稳健发展的重要保证。

2. 岗位设置及内部监督职能不完善

部分旅行社企业能够认识到采购业务风险性及重要性,倾向于安排比较信任的员工或者领导亲自负责采购业务,但没有通过不相容岗位的分离设置来起到内部监督的职能,殊不知脱离了监督的采购业务是十分危险的,长此以往,在利益的驱使下必然会产生舞弊,损害企业利益的同时更加大了经营风险,是所有企业管理员都不愿意见到的。针对企业的业务特点,有针对性的岗位设置,有效的内部监监督,是采购业务顺畅开展,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必要手段。

3. 绩效考核制度

很多企业的管理者认为,绩效考核制度只适用于销售部门,销售部门业绩的完成情况易于量化考核,绩效评估有利于业务增长,但事实上,采购部门对于供应商管理的绩效对旅行社企业的整个业务链都有很大的影响,采购环节的有效控制是降低企业成本,保证资源供应的重要前提。也有一些经营者能够认识到采购业务绩效管理的科学性,但由于没有清晰的量化指标,难以判断采购部门的业绩好坏。

针对这种情况,首要任务是建立采购部门的工作标准及考核指标,对采购业务的考核与衡量不仅要关注节约成本的方面,更要从采购业务完成的及时性、供应商提供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取消团组损失的控制率、等几个方面综合评估。

4. 内控制度不断完善,定期评估,查找漏洞

内部控制度的建立和规范工作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僵化的制度势必会在业务的不断变化过程中使内部控制机制产生漏洞或流于形式,造成流程的冗繁同时也使业务失控。

因此,定期的内控制度评价非常关键,审核是与内控制度有效执行相辅相成的。企业的内部审计评价部门定期从业务的多样性、变化性的角度出发,建立内部评价指标体系,站在综合评价基础上,对现行的操作及管理制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流程的问题,其中属于流程微调可以修改完善的,要及时进行修订,属于制度缺陷造成的,要尽快发现并上报,制订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宋建波,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许国才,企业内部控制流程手册[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第7篇:采购管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药品采购;规范化;管理措施

药品是医院为了保证医疗活动正常开展而储存的必不可少的特殊商品,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也影响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及健康发展。而加强药品的采购管理,规范药品的采购行为,是保证药品质量安全有效的前提。现就医院药品采购的规范化管理作一初步探讨。

一、药品采购管理组织规范化

医院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药品采购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成立药品采购管理组织,由分管院长负责,成员包括药剂科、纪检、财务科、审计科及临床科室主任等,负责药品采购计划、新药引进、供货公司评价、药品品种、价格,采购合同及付款等环节的审核、监督。制定了新药引进、药品采购、储存、出库、药品调剂及临床科室的药品管理使用工作制度及操作规程。明确各岗位职责、权限,强化各流程的监督和制约,使各项管理制度合法、适用,全面系统,保证药品工作安全有序。

二、采购程序规范化

1、供货方的规范化管理医院根据药品供应情况及医疗需求,按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制度等有关规定,建立合格供方管理制度、首营企业及首营品种审核制度供货公司的业绩考核制度等,确立药品采购主渠道,合理选择供货方。药剂科将供方的资料汇总整理,上报药品招标采购办公室,对供货方进行选择、评价。评价、选择的准则为:药厂及经销商的生产、经营资质齐全,提供公司的营业执照、生产或经营许可证,GMP或GSP证书,授权委托书、身份证复印件等相关资质证明。对供方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价。所提供药品符合国家标准对供方提供药品的历史情况、质量状况、及其他使用者的经验,自身的顾客满意度水平、发生重大质量问题时的情况等信息进行评价。对供方的履约能力、财务经营状况、价格及售后服务和支持能力如遇有药品近期发生不良反应等情况时供方的应变能力等条件进行评价。经过评价、选择后,确立合格供方,并签订相应的采购合同。建立合格供方档案,药剂科留存备查。建立《合格供方名录》并由院长审批后生效,由药剂科负责合格供方的动态管理,每年对合格供方供货业绩进行评价,将供货不能满足规定要求的,报院长审批后,取消合格供方。根据供货需求及合格供方选择评价方法增补新的合格供方。

2、采购药品规范化

(1)建立药品采购审批制度医院药品采购由药剂科专职采购员进行采购,其他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行使采购权。普通药品的采购授权由药库保管根据各部门申请及库存情况,每周制定采购计划,交采购人员报药剂科主任审核分管院长审批后,根据医院的采购政策进行采购。新药的采购按照《新药引进管理制度》,由临床科室主任根据业务的开展情况填写新药申请表,报药剂科统一汇集整理,报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由药剂科组织采购,临床急需、特殊需要药品由临床科室主任填写急、特需药品申请单,报药剂科主任审核、分管院长审批后采购员方可采购。特殊管理的药品采购,包括麻醉、精神、毒性药品,易制毒药品、疫苗的采购等按照相关管理制度采购。

(2)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保持合理库存药品采购在保证药品及时供应的同时,要加速药品周转率,合理控制库存。降低药品采购成本,提高药品占用资金的使用率。我们探索制定合理的采购模式,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每周制定采购计划,一般按照一月用量采购,对于一些有效期比较短、用量较为波动,采用少购勤购的原则,特需药采购为一次采购量,新药采购根据临床申请少量采购,并做好用药调查,及时与临床科室沟通,掌握新药的临床使用情况。对用量使用正常的新药进入医院药品基本用药目录常规采购。对半年用量很少的新药上报药事管理委员会淘汰使用,不再采购。

三、采购药品帐物管理规范

1、药品验收入库管理对购进药品严格执行入库验收制度,由药库保管员及采购员根据药品随货通行单及发票核对通用名、剂型、规格、批号、批准文号、数量等,特别注意核对效期、数量、产地等,对进口药品保存《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及《进口药品通关单》,对需冷藏的药品检查是否符合运输的标准。对实行批签发的生物制品核对《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及《生物制品检验报告书》,验收合格后填写相关验收记录,签字确认,交由药品会计入库。

2、规范化药品的出库管理。在药品的出库管理中,要根据各科室的医药使用情况而定,规范药品出库单的填写情况,不容许有错别字,填写正确的日期,在出库数量和金额上采用大写形式,在药品的发放中,要采用近期先出的原则,出库单要一式三联,科室一份,出库管理员和发药人员各一份,保证医药用品出库的规范性,同时也保证了计算机录入中原始数据的客观准确性。

3、做好药品储存的分区处理。在药品的储存管理中,同一种药品要根据生产日期与产地区别摆放,并且明确不同药品的储存方式,如适宜的温度、湿度、养护方式等。对于不同种药品要根据科室和药效来摆放分类,如治疗心脏病的一类药防治的一起,具有消炎功能的防治在一起。在医药的综合管理中,还要区分开不合格区域、进货区、退货区等,每日要根据摆放的形式进行盘点,并与自算计记录系统进行核实。

4、规范药品的采购记录。在药品采购中要根据采购环节和经办人的不同进行信息数据的记录,保证转接过程中的真实性与一致性。其中包括采购初期的购买计划单据、购买的单据、入库单据和出库单据等,在相关科室使用和后期的药品处理中,还要有科室的申请单、不合格处理单、药检单据与价格文件等,从而从药品的各个方面都落实了管理,保证了药品采购信息的完整性。

5、重视医药采购中的审计工作。审计是利用数据进行采购全过程的审核,是监督采购规范化进行了强制性保证,在审计中,工作人员要有认真、负责的工作责任感,对所有的单据进行复核,在签字无误后交给财务科进行下一步的管理。

结语:在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带动中,我国的医疗事业取得了明显的进步,通过对先进设备和医疗药品的使用,保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在现代化科学管理中,医院除了医疗技术需要得到重视外,还要注重药品采购等管理,通过对管理流程和内容的规范化处理,提高药品的使用安全性,同时也保障了医院的经济利益。在未来的发展中,还需要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建立,简化工作流程与内容,促进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双重构建,为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第8篇:采购管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采购数量决策 定量订购 定期订购

一、研究超市商品采购数量的意义

在超市商品采购管理的实践中,采购商品的质量、价格、数量和时机决策被称为商品采购的四大决策技术,其中采购数量决策在降低采购总成本方面发挥的作用倍受人们重视。研究超市商品采购数量决策技术,对于超市规避经营风险、增加盈利机会、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科学的采购数量决策,可以有效地防止经营商品的积压和脱销,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采购数量决策,既重视市场销售机会的把握,也重视回避市场风险。如季节商品采购决策是为捕捉季节市场销售机会而设计的,当消费季节即将到来时,既要准备充足的季节市场货源,又不至于盲目大量进货而造成季节性商品积压,这就需要准确控制商品采购数量,既要充分利用市场机会,又要避开市场风险。

2.研究采购数量决策技术,可以减少或避免因缺货所造成的损失,增加市场销售机会。缺货意味着没货可卖,缺货不仅损失当期的销售利润,更严重的是会造成企业的信任危机而导致失去原有的市场份额,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和威胁是潜在的和长期的。科学的采购决策系统可以时刻跟踪销售商品的库存状态,避免或减少因缺货断档而造成的营业损失,有利于维护企业的市场形象。

3 .研究采购数量决策技术,可以及时发现有问题的商品,为优化超市经营商品品种结构提供依据。商品采购数量决策需要掌握各类商品的销售速度,区分出哪些商品是畅销品,哪些商品是平销或滞销品种,能够为企业淘汰问题商品,调整经营结构,开拓新市场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

二、影响商品采购数量的因素

影响商品采购数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进行商品采购数量决策时必须给予重视。主要的影响商品采购数量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一定时期企业商品销售总量

销售是采购的前提,没有销售就不会有采购。因此影响企业商品销售的因素都可以成为影响企业采购的因素。采购决策者应密切注视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出准确科学的市场需求判断,为采购决策提供市场依据。

2.采购商品的特点

不同品类商品因其自身的理化性质不同,其保鲜期、保质期或保存期各有不同。超市采购需区分不同性质的商品,分别确定商品的进货周期和批次进货数量。如水果、蔬菜等生鲜食品必须保证在新鲜状态下经营,这类商品保鲜期很短,必须采取小批量多批次地采购方式。这种采购方式虽然采购费用高一些,但是可以更大幅度地降低该类商品的营业损失;而一般日用工业品商品保存期都很长,而且以平销为主,为降低这类商品采购、储存总费用,需要简化采购管理过程,即适度增加采购批量,减少采购次数,以利于降低商品采购与储存总成本;又如季节性生产的商品生产旺季市场价格比较低,可以有计划地多采购,保留合理库存,以备生产淡季市场销售,赚取商品储存的时间价值。

3.商品销售特点

与商品销售有关的经营性因素是影响商品采购批量的重要因素。

(1)商品周转快慢。对超市来说,保鲜期和保质期较短的食品类商品是超市经营中周转速度最快的商品,应作为采购管理的重点。这类商品既要保证不间断地供应,又不能有过量的积压,需要与供应商保持密切的联系,随销随供;保质期长或无保质期限要求的平销商品应保持适度库存,减少进货次数,通过节约采购费用来降低采购环节的总成本。

(2)商品供求动态。市场供应紧张的商品,一般应适当提前备货,加大订购量,增加保险储备量,防止缺货断档造成营业损失;季节性消费的商品要做好旺季销售的准备,提前备货,保证季节供应。

(3)价格变动趋势。当市场预期价格趋于下跌时,只应保留少量应急库存,适当减少订购批量,增加订购批次,规避价格下跌所带来的市场风险;当市场预期价格趋于上涨时,则应适当增加订货量,以便分享市场价格上涨带来的利益。

4.供应商的价格政策

供应商的价格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采购单位的采购数量决策。如供应商有最低供货限额时,一般应该以供应商提出的最低供货限额来调整订货量;如果供应商提供折扣价订购或订购数量折扣的优惠供应时,应考虑折价或折扣供应最低数量限额。

三、商品采购数量决策的方法

商品采购数量控制的决策方法很多,主要的方法有定量订购、定期订购以及采购商品abc分类管理控制等方法。

1.定量订购

定量订购,是商品采购时每次订购的数量相同,而没有固定的订购时间和订购周期的订购。定量订购法有较好的适应性,在订购周期内

即使出现较大的市场波动,也不会造成商品积压或脱销,因此,定量订购法是商家商品采购数量决策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定量订购法的理论要点是,首先确定订购点,然后再运用经济订购批量模型选择最佳的一次进货批量。

(1)订购点的确定

订购点,即采购方提出订购时的库存量标准点,是企业最低库存的警戒点,库存低于警戒点时如果还没有订货,就会出现商品脱销断档的情况,因此,当库存商品量降至订购点时,必须再次订货。订购点的确定用公式表示为:

订购点=备运时间需要量+保险储备量

上式中备运时间是商品订购的前置时间,是从提出订购到商品到货能够上架销售所需的时间。商品平均备运天数与商品日需要量之积,就是商品备运时间需要量;商品保险储备量,是为应付需求量不规则的大幅波动以及备运时间的不均衡性而造成的缺货量所准备的备用库存。

(2)经济订购批量(eoq)静态模型

经济订购批量,即指综合进货与存货费用之和最低时的一次订购数量。存货水平控制的目的,是在保证顾客需求的前提下,把商品采购和存货费用总和降至最低水平,即订购费用与储存费用之和最小。经济订购批量的订购模型就是基于这样一种思想设计的。其模型为:

订购与储存总费用=订购费用+储存费用

如果用s代表简单条件下与订货、储存有关的总费用;r为某商品年需要采购的总量;g代表一次订购费用;h代表单位商品年储存费用;q代表一次订购商品数量;c代表单价;h代表某商品年储存费率,上式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为使s值最小,求总费用s关于q的导数并令其为0,即可得到经济订购批量(eoq)的计算模型,即:

上式是为了便于分析,在一定假设条件下的静态分析模型。

(3)有商业折扣的订购批量调整

在供货方有订购数量折扣条款的条件下,如果折扣订购批量小于经济订购批量,需按经济订购批量模式订购,此时仍然可以得到折扣批量订购的利益。如果折扣订购批量大于经济订购批量,订购单位就得决策按经济订购批量价格进货,还是按折扣订购批量价格进货。这里需要分析按折扣订购批量价格订货所得到的进货成本和订货费用的节省与储存费用增加的关系。当采用折扣价格订购时,订购商品单价会降低,订购总次数会减少,从而使得订购商品成本降低,但订购批量和储存成本会增加。这里只需要比较由折扣订购所得到的进货成本及订购费用的节省,与储存费用增加二者之间谁大谁小,就可以判断出采用哪种订购方式对采购方更有利。采用折扣批量价格订购时,当节省的总费用与增加的总费用相等时的订购批量我们称为临界订购批量,这里用qa表示,这时采用上述两种订购方式给采购方带来的利益是一样的;当节省的费用大于增加的费用时,会给采购方带来折扣利益,此时应该采用折扣批量价格订购;如果节省的费用小于增加的费用,则说明采购折扣价格订购对采购方不利,此时应按经济订购订购批量订购。如果用qb表示折扣订购批量,前述的关系可以归纳为如下关系式:

若qb﹤q(eoq时,即折扣订购批量小于经济订购批量,此时,应按折扣订购批量订购,即按经济批量订购仍然可以得到价格折扣;

当q﹤qb﹤qa时,即折扣订购批量介于经济订购批量与临界订购批量之间,应按折扣订购批量qb订购,因为此时折扣订购批量没有达到临界订购批量,折扣订购储存费用增加额小于订购总成本节约额,采取折扣批量订购对采购方更有利;

当qb﹥qa时,即折扣批量大于临界批量,此时应按无折扣的经济批量q(eoq)订购,因为此时折扣订购储存费用的增加额大于订购总成本的节约额,折扣批量订购对采购方不利。

2 .定期订购

定期订购,是按事先规定的进货周期进行订购。这种订购方法有固定的订购周期和订购时间,而没有固定的订购批量。其理论要点如下:

(1)订购周期的确定

订购周期,是指两次订购的时间间隔。它是根据采购商品本身的性质、采购商品的难易、销售的特点、市场行情等因素,根据商家内部管理的需要确定的。如新鲜蔬菜需要每日都进货;面包等糕点类熟食品保质期较短,可以对商品保质期限打一个折扣来确定进货周期;而对保质期较长或无保质期限制的普通日用消费品,则主要是依据该类商品的销售速率,控制其周转速度,来确定进货周期。一般是根据该类商品的经济订购批量,结合该类商品的销货速度,计算出两次进货间隔期的长度作为定期订购的进货周期,这个进货周期既符合经济批量订购的经济性原则,又较定量订购法简便易行,大大提高采购管理效率。

(2)定期订购的订购批量的确定

定期订购由于订购的周期是固定的,但在同一时间长度的不同订购周期内商品的销售量会有所不同,所以,每次订货需要补充的库存量也会有所不同。定期订购

每次订购的数量可按下面的公式计算:

订购批量=订购周期销售量+备运时间销售量+保险储备量-现有库存量-已订下期到货量

如果在订购时的库存量正好等于按定量订购法计算所要求的最低库存量,说明此时是最佳订购时期。如果订货时的库存量过高或过低,均可以利用上面的公式来调节订购批量。如果在几个订购周期内都出现库存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则说明商品销售出现了萎缩或增长趋势,这时就要考虑订购时间的调整,或者推迟、或者提前原来所定的订货时点,以便使订货点与按定量订购的订购点更加吻合,必要时可对保险储备量做适当的调整。

3 .采购商品abc分类管理

超市采购商品实行abc分类管理,是区别重点和一般采购项目,对重点采购项目实施重点管理,次要采购项目施行次要管理,一般采购项目则实行简单管理。这是一种区别重点和一般的采购项目分类控制管理思想,对于节约采购成本投入,提高采购工作效率,简化采购工作程序是十分必要的。这里的重点采购项目称为a类商品,是超市经营中销售额占70%至80%,但经营品种只占10%至20%的少数商品。这类商品是企业经营收入的主要利润源,采购中应重点管理,做到及时订货,没有缺货,采购决策宜采用定期不定量的采购方式,确保商品供应不中断;经营中品种数量占20%至30%,销售额占15%至20%的b类商品应实行次要管理,适当加大采购批量,减少采购批次,以便节约采购成本,操作上宜采用定量不定期的方式控制采购数量;对经营品种占60%以上,而销售额只占企业销售额10%至20%的c类商品应实行一般管理,宜采用定量订购的方式,以计划期为销售周期或半周期,在计划期内集中一次或分两次大量进货,压缩采购工作量,节约采购成本。

参考文献:

[1] 蔡中焕:连锁企业商品采购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第9篇:采购管理要点范文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政府采购工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对于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还刚起步,尚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要编制一套科学合理的政府采购预算以及很好地贯彻执行,还面临着不少问题。为此,本文结合财政部办公厅印发的《2013年政府采购工作要点》,重点就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完善,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事业单位 政府采购 预算编制

政府采购预算是指采购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行政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采购计划。政府采购预算是部门预算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部门预算表中增加反映政府采购工作要求的一张预算表,它是事业单位依法实施采购活动的基础。因此,着力规范和细化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约束,对于事业单位落实厉行节约要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要点

按照《预算法》、《政府采购法》等相关规定,事业单位在申请本单位下一年度预算时,对需要采购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内或采购限额以上货物、工程、服务的,要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具体编制要点如下:

(一)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依据

事业单位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时,应依据以下几个因素: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政府公布的政府集中采购目录;采购单位各业务部门提供的采购计划;采购单位各项收入中能够用于货物、工程和服务采购的资金额度;近期政府采购招标等采购活动的中标价。

(二)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原则

1.以部门预算为基础的原则。支出预算表中属于政府采购预算范围的项目,要单独列入政府采购预算表,并按政府采购的要求填报有关项目。

2.政策性原则。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必须以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各项财务制度为依据,根据完成事业计划和行政工作任务的需要,事实求是地编制预算。

3. 实用性原则。单位在安排政府采购预算项目时,要精打细算,量力而行,在满足工作需要的前提下,适当超前,以避免项目刚投入使用即落后,造成浪费。

4.可靠性原则。单位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时,既要把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应该采购的项目考虑好,还应注意政府采购资金的来源是否可靠,有无保证等问题,不预留缺口。

5.完整性原则。单位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时,必须将单位取得的财政拨款和其他各项收入以及各项支出形成的政府采购,完整、全面地反映在单位预算中,不得在预算外,另留收支项目。

6.统一性原则。单位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时,要按照国家统一设置的预算表格和统一口径、程序以及统一的计算方法填列有关数字指标。

(三)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内容

1. 采购项目。政府采购项目按当年财政部门公布的政府采购

目录进行编制,具体分为货物、工程、和服务三大类。其中,采购对象是货物的,应明确数量和技术规格;采购对象是服务的,应明确采购目的和服务要求;采购对象是工程的,应明确工程技术标准。

2. 采购价格。所谓采购价格,就是对所需货物、工程、服务

进行的价格估计,在估价中,要做好市场调查,尽可能贴合实际,努力做到不要高估和低估。对于无法明确具体政府采购项目预算金额,要加以详细说明。

3. 数量、型号。指采购项目的计划采购量和配置标准。

4. 资金来源。指单位用于政府采购项目的支出计划。一般包

括财政拨款、财政专户拨入资金、单位留用收入、其他收入。按照我国预算编制要求,同一项目的采购,无论是预算内资金还是预算外资金,其中各占多少比例都应统一纳入政府采购预算。

5. 采购方式。政府采购组织方式应按照采购项目预算金额大

小、项目具体情况和不同采购方式的适用条件来确定,其中,公开招标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

6. 实施时间。是政府采购项目通过招标或其他方式,获取货

物、接受服务和工程开工的时间。

二、 目前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 对政府采购预算政策的了解程度不够

虽然,我国财政部1999年就了《政府采购管理办法》,

2002年制定了《政府采购法》,但对于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预算编制经验、水平不高。有些事业单位对《政府采购法》及相关政策、法规学习不够、理解不足,只编制使用财政性资金的政府采购项目,将预算外资金和自筹资金进行的政府采购不纳入编制范围,还有些单位没有准确掌握政府采购限额标准范围及集中采购目录,导致一些应该列入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采购项目未包含进预算,以致于政府采购预算无法全面准确及时反映单位总体的采购支出,影响了政府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 对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规范化程度不够

一些事业单位注重单位的经济效益,为了降级成本,节约开支,通常不设专门固定的采购机构,政府采购工作都临时从不同的部门抽调人员来完成,机构组成不稳定,职责界定不清楚。而且,单位业务部门无采购计划及预算意识,往往等到有需求时才提出采购申请,使得财务部门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时,既没有单位配套的采购管理制度做依托,又没有一贯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标准为依据,更无法得到这些部门有效配合和支持,获取的采购信息不对称、不清晰、不完整,导致采购预算编制随意,口径不一,给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和拓宽政府采购规模带来了难度。

(三)对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精细化程度不够

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是政府采购工作的起点,但有些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预算还仅仅流于形式,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简单粗糙、敷衍塞责。具体表现在:对采购的项目不进行科学的认证和充分的市场调研,对采购预算金额的确定基本上不以“市场价”为参考依据,而是人为地以一个整数来估算;预算编制项目笼统,不能细化到集中采购目录每个小项,甚至一些事业单位认为如果把采购预算做得过细,会使自己陷入“被动”,不利于年终账务处理,于是在做采购预算时,只做大方向的体系分类及项目的数目,以保持“灵活”,给采购意愿的变化留后路,给年度事业结余调整留空间。这种做法使政府采购预算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对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的约束力不够

长期以来, 一些事业单位已经形成分散采购、自行采购的习惯,对目前实行的政府集中采购程序还很不适应,同时,不精细的政府采购预算到后续环节无法严格执行,预算资金可以在各个细目之间随意流动使用、预算执行弹性大,缺乏约束力。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通常出现预算归预算,执行归执行,具体表现为:超预算采购、无预算采购、擅自提高采购标准和档次、擅自改变资金用途 、挪用 、截留采购资金等等,使政府采购预算形同虚设,制约了政府采购实施的效率与效果。

三、深化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法及相关政策的学习

事业单位应通过组织对政府采购知识的集中学习和培训,让单位内部其他部门也能熟悉和掌握政府采购的相关规定,一方面让他们充分了解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有关要求,正确领会政府采购目录及采购限额标准范围,另一方面让这些部门体会到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自己是密切相关的,打消他们的抵触情绪,让他们积极配合财务部门完成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执行政府采购的各项规章制度,只有单位整体的政府采购意识得到增强,财务部门才能高质量的完成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工作。

(二)构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制度

为了做好预算前期的基础管理工作,事业单位内部应建立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协调处理各部门的采购需求、预算、计划与执行等方面的关系,制定一套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采购制度及支出标准,包括采购机构议事规则、采购管理实施细则、采购人员岗位职责和操作流程、采购预算编制办法、采购质量控制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等,针对每个采购项目实行量化管理,明确时间要求,使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和执行得到保障,切实做到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制度化、规范化。

(三)提升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质量

政府采购预算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财务部门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时,不仅要对本单位的实际需求进行充分的考虑,同时还要对事业发展前景提前预测。从效益最大化出发,先考虑更换无法使用、急需而又没有的资产,再满足服务对象的增加而应增加的采购项目,最后安排为提高服务质量而更换已有设施的项目。对于一些技术含量高的采购项目应事先进行市场调研、科学论证,严格评审,以确保资产配置的合理性、项目技术的适用性、资金使用的高效性。

其次,为更加准确、科学地编全编实政府采购预算,对一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物品动态信息库,避免重复采购、盲目采购等浪费行为。财务部门除了广泛征求单位内部其他部门的意见,整合各部门的采购需求,分类细化采购预算外,还要考虑到单位一些临时性、突发性的小额采购项目,把他们纳入政府采购预算,在实际编制中引入系统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方法,切实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质量,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四)强化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执行

根据《政府采购法》第6条规定,政府采购应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因此,事业单位要加强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的衔接,严格按照预算的标准、计划执行采购。在实际执行中,非特殊原因不得临时追加采购内容和规模。对超计划、超标准的采购需求,原则上不得予以批准。

另外,按照《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要求,事业单位还应严格实行政府采购预算编制、采购、监管职能的分离与分设,彻底改变政府采购工作中“管”中有采、“采”中有“管”的现象,只有在预算、采购、付款、核算等各个操作环节,实行相互控制制度,才能有效防范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保证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公开性,提高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的透明度。

(五)加大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考核和监督力度

在政府采购计划实施期间,事业单位可以组织预算考核小组,对政府采购预算进行科学、合理、高效的考核。同时,单位内部要加大监督力度,对采购预算的执行,从事前、事中、事后实施全方位的监督检查,财务部门也应积极参与具体的监督工作,在采购要求、采购活动、合同履约及采购政策实施中,严格把关,对违规操作行为,严厉制止。尤其在政府采购项目完成以后,要重视项目验收工作,严格验收程序,对于金额较大且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应委托专业机构或邀请专家一起进行验收,以监督采购质量,有效避免不必要、不合理的资金损失及浪费,确保政府采购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国库司.政府采购法律法规(2012修订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5.

[2]财政部办公厅 关于印发2013年政府采购工作要点的通知.2013.2.22.

[3]翟刚.政府采购管理改革要实现四个转变.中国政府采购报.20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