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劳动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意见》的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劳动是实现生存与发展的手段,劳动教育对于学生的身体发育、品质培养和智力发展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体脑结合,具有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合格的劳动者,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苏霍姆林斯基在《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中提出:“我们认为学校教育的使命就在于,要使劳动进入个性的精神生活,进入集体的生活,要使热爱劳动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成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然而,目前劳动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尚未得到有效的开展,处于被弱化的地位,以致于学生越来越娇生惯养,丧失劳动精神与劳动技能。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勤劳是中国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如果中国人把这个品质丢了,将来如何在世界之林立足?因此,我们必须转变应试教育的观念,重视劳动教育,切实提高劳动教育质量,为学生日后的生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相关课程并保证劳动教育课时。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劳动技能与素质进行培养的主要途径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课程,以及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我们应在义务教育阶段3~9年级切实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课,并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加强劳动教育。虽然《意见》已经从顶层设计作出了“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的指示,但是要落实相关课程,使劳动教育在我区切实开展,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研究制定、完善可操作的具体实施细则,明确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推进办法、课程实施办法等,让劳动教育真正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让劳动教育开展得更为丰富多彩、切实有效。此外,还要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识,让家长认识到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应从小抓起,以减少来自家长的阻力。
其次,结合实际,着眼发展,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教材、场地、设备等条件。在教材问题上,我们要注意考察现有教材是否已经与当前社会生产生活相脱节,是否需要进行修订。江苏、浙江等省份一直坚持开设劳动与技术课程,其教材经过多次修订,比较突出操作探究与实践创新精神。编订教材,可借鉴江苏、浙江等省份的教材编订思想,同时也要注意结合我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多选择符合我区生活实际的素材,编订出能够真正发展学生劳动素质的教材。在场地问题上,一些有较好场地条件的学校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对已有场地加以利用;而缺少劳动场地的学校应积极筹措资金、申请学校用地,建设实验室、实验基地等。学校还可与工厂、农场、商场等合作,解决劳动实习基地的问题。在设备方面,我们需要研究制作、购进能让学生进行实质性生产劳动并且符合3~9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设备,既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劳动的技能和技巧,又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
最后,加强师资建设,开展教研培训,提高劳动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目前,我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大多学校都没有专职的劳动教育教师,且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有待提高。为此,我们应坚持“专兼职结合”的原则,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保证有数量稳定的专职劳动教育教师,一方面可聘请社会上的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并应加强对教师的聘任考核,确保他们满足教学的要求。劳动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是要有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加强教育科研与教师培训是使劳动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手段。教育部门要鼓励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科研,并定期组织专门的培训课程,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转变落后的教学方法。劳动教育强调实际应用,教师应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教学手段,并注重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经举过一个提水的例子:“一个孩子提了5桶就筋疲力尽了,而另一个孩子却能提来20桶。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够20桶,那么这就会损害他的力气,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了,说不定还会躺到医院里去……”虽然他是用此例来类比儿童从事脑力劳动所需的力量是不相同的,在这里不妨回归其本来的意义,劳动教育的意义亦是在于让学生适度发展,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劳动中成功的乐趣。教师所需要做的,就是了解并确定这个度,找到合适的路径帮助孩子找到劳动中的乐趣和成就。
首先,教师要亲身参与到孩子们这项活动之中,既要有教师的视野,将整个集体劳动的整个过程收纳于心,就像一台可以随时移动、不时调整焦点的摄像机,将其中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愉快的细节、不足的地方等如实地记录下来;同时,也要有孩子的视角,对这项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与孩子们一起体验劳动过程中的辛劳和汗水,在整个过程中还要不间断地与孩子们保持轻松愉快的谈话。
其次,我始终认为,劳动中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而我们所追求的公平性,其评判的尺度也并非掌握在教师手中,而是在孩子们的心中。如果教师盲目相信自己的权威,“确信”自己可以公平地分派劳动任务,甚至不惜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来代替集体做决定,那这种霸道和专权是不符合教育原则的,是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的。因此,劳动任务的分配应该是由孩子们决定的、愿意接受的,并乐于承担其结果的。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告知孩子们这项拔草任务的必要内容,比如规定的时间、除草范围、所需工具,以及其他注意事项等等,然后由孩子们推选劳动小组的负责人,让负责人再去与组员协商分解任务,将任务分到每个人身上。教师在小组分工过程中做好倾听,除非某项分工的确不够合理,否则尽量少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最后,孩子们分好小组、确定好每个人的任务之后,教师适时出现,根据本班孩子的兴趣爱好用游戏的方式来编排这项劳动,可以编一个童话故事,让藏身于地上和砖缝的小草变成小朋友需要去保护的精灵或者要被消灭的妖怪,充分启发儿童的想象力,让这样一场劳动变得更富有诗意;或者可以用孩子们喜欢玩的网络游戏,比如摩尔庄园等,让拔草变成他们团队需要完成的一项游戏任务,还可以让小组之间公平对决,进行较量,这样就促进了孩子们之间的团结、协作,并激发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当然,在劳动任务全部结束之后的评价环节中,教师要将之前的童话故事或者游戏任务代入其中,弱化那种硬性的量化评价结果――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好,而是让孩子们将故事或者游戏进行到底,为我们共同的故事或共同的游戏设计美好的结局,再总结收获,将故事的激励或者游戏的快乐持续下去。
“尽管近期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放缓的争议,但我认为中国经济仍然充满活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James Heckman)在北京接受《财经》专访时,坦言他对中国经济的乐观态度。
今年68岁的赫克曼,是微观计量经济学的开创者,曾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任教。由于对分析选择性抽样的原理和方法所做出的发展和贡献,他与丹尼尔?麦克法登分享了200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世界上许多经济学家一样,赫克曼也将关注的目光更多投向中国,并在特定领域进行专题研究。
早在2003年,赫克曼就提出“中国人力资本投资偏低”的观点。之后,他开始研究中国的人力资本以及教育改革领域,他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是一个国家经济能否可持续增长的一个基本要素,人力资本也是中国财富状况的最终决定因素。”
通过研究他发现,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劳动力市场和教育政策引发了整个国家的投资组合扭曲,更多的资金投向了物质资本而不是人力资本。今天,没有人否认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但这一切并非没有代价,高投入、高积累、高消耗的粗放发展模式已近极限。
在赫克曼看来,虽然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仍然巨大,但中国需要改革教育市场,对所有形式的资本开放;同时中国应放开劳动力市场,让私人激励发挥作用。
“如果中国能够提高国民的受教育程度,让他们掌握21世纪的新科技,中国的潜力就能实现。”赫克曼说。
物质和人力资本投资须适当
《财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要依靠物质投资维持了高速的经济增长。在你看来,这种增长方式是否如许多人所说的那样已经接近极限?
赫克曼:中国经济仍然充满活力。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原因很多,不仅仅是靠投资,还有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科技发展。
我不知道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否接近极限。中国的情况很复杂,比如面临家庭结构的变化、社会结构的变化,等等。
但是,我认为中国教育结构需要做一些调整,提高教学质量和职业教育,以使劳动者的技能与科技发展相适应。因为在中国在发展更复杂精密的科学技术的同时,必然需要更多的专业技能,而中国所需的这些技能的概念还有待扩展。
《财经》:提高教学质量和职业教育,也就意味着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来看,中国在人力资本上的投资与发达国家有哪些差距?
赫克曼:在过去几十年,中国劳动力市场和教育政策导致了整个国家的投资组合扭曲,更多资金投向了物质资本而不是人力资本。
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对人进行投资的比例远远低于各国平均数,中国在人力资本上的投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很明显的。
例如,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各级政府的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不足3%,而在实物上的投资却大约占到GDP的30%。在美国这些指标分别是5.4%和17%,在韩国分别是3.7%和30%。到2002年,中国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上升到3.3%,但实物投资占GDP的比重则上升到45%。
十年过去了,情况逐渐好转,某些方面的差距已经得到改善。比如中国削减了中小学学费,大幅扩大教育产业,大力提高科学技术。政府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绝对量在上升,教育领域大量投资的回报也是巨大的。
《财经》:或许你已经注意到,中国政府宣布要将教育支出提高到占GDP的比重4%,这是否适应经济增长的要求?应根据什么样的标准来判断教育投资是否充足?
赫克曼:我会用投资回报率作为判断标准。公司或教育投资的收益计算方式就是投资回报率。在中国很少有人这么做。
不过如果有人计算过,就能看到中国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是很高的。这应该是衡量任何政府支出的指导标准。你如果想衡量对于一个活动的投资是否高于另一个,你应该总是考虑到社会效率,以使投资回报最大化。
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必须有适当的比例,正如低成本的劳动力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人员配比一样,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优化经济生产。
人力资本投资和物质资本投资需要平衡,过分强调其中的一方都会损失效率。如果过分强调物质资本投资而忽视人力资本投资,将使得中国不但不能最优化生产,也不能享受经济增长中高增值的部分。
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必须重视人的发展问题,这样才能给生活在这个社会里面的人们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受到教育。
这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而且是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如果一个国家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很低,只是靠这些技术水平很低的人不停地生产,肯定会有问题。
《财经》:中国在人力资本领域还存在哪些问题?
赫克曼:在我看来,中国还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和职业教育,可以考虑改进中等教育,培训具有中等技能的学生,提高劳动者生产技能,发展侧重就业岗位的职业培训,以满足公司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就业。同时,中国也应该对以智商测验为主的考试体系等方面做出改进。
中国对技能的定义可以扩展一点,可以思考一下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要重视早期童年的角色,童年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农村地区的贫困可能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中国应增加对农民工子弟的教育投入,社会不平等在中国是一个严重问题,通过提高弱势群体的劳动技能,则能够改变这一状况。
改革教育市场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服务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大。正确认识服务劳动的性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划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不应以是否是物质生产为标准,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服务产品是一种用来交换的非实物劳动产品,是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商品。服务产品的价值是由生产服务产品的服务劳动创造出来的。
在现代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升,发达国家大多已超过60%a,有的甚至高达70%以上,中国服务业发展落后,且起步晚,目前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也已超过33%。服务业在促进各国经济发展和吸纳就业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认识服务劳动?服务劳动是不是生产劳动?创不创造价值?成为理论界长期讨论的话题。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一、服务劳动是否是生产劳动
经济学说史证明生产劳动范畴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由于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人们对生产劳动内容的界定也就不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产劳动的认识是逐步深化和发展的。
最早对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进行探索的是重商主义者,他们的出发点是如何使一国的财富增加。早期重商主义者直接将货币看作财富的唯一形式,把贸易当作产生财富的源泉。晚期重商主义者继承了他们先驱的主要观点,但是他们已经意识到财富的生产是来自主体的活动即工业和商业。事实上,在重商主义者眼中的生产劳动,仅仅是能够赚取黄金货币的商业劳动。比重商主义稍晚,在法国出现了重农学派,他们在什么是生产劳动的问题上与重商主义者持对立看法。他们“把劳动的一定形式即农业看作创造财富的劳动,不再把对象本身看作裹在货币的外衣之中,而是看作产品一般,看作劳动的一般成果了。重农主义创始人魁奈说:“君主和人民绝不能忘记土地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只有农业能够增加财富。这两个学派在生产劳动问题上的看法,各有其不同的历史局限性。跟他们相比,亚当·斯密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前进了一大步,他突破了特定劳动形式的局限,提出了劳动一般的观点。“他抛开了创造财富的活动的一切规定性,干脆就是劳动,既不是工业劳动、又不是商业劳动、也不是农业劳动,而既是这种劳动,又是那种劳动。但斯密的理论也存在着局限,斯密认为:“制造业工人的劳动,可以固定并且实现在特殊商品或可卖商品上,可以经历一些时候,不会随生随灭。”而“家仆的劳动,却不固定亦不实现在特殊物品或可卖商品上。家仆的劳动随生随灭,要把它的价值保存起来,供日后雇佣等量劳动之用,是很困难的。在这里,斯密混淆了生产劳动和物质生产以及非生产劳动与非物质生产的区别。
马克思对生产劳动的分析采用了从一般到特殊的分析方法。在分析劳动过程时,马克思考察的是生产劳动一般,他撇开了各种特定社会形态,说明凡是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就是生产劳动。劳动过程“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而在对特定社会形态进行考察时,他说:“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因此,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时,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生产劳动特殊,即与特定的历史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生产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实质是雇佣工人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对于资本家来说,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区分不再依据是否生产实物产品,而是依据是否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只有那些能为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的“直接同资本交换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而不管此时劳动生产的是实物产品还是非实物产品。如果劳动同某种收人相交换,却并不创造剩余价值,那么,即使劳动创造了实物产品,也只能是非生产劳动。因为对于资本家来说,这种不能为他带来剩余价值的劳动是毫无实际意义的。马克思指出:“劳动的物质规定性,从而劳动产品的物质规定性本身,同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之间的这种区分毫无关系。例如,饭店里的厨师和侍者是生产劳动者,因为他们的劳动转化为饭店老板的资本。这些人作为家仆,就是非生产劳动者,因为没有从他们的服务中创造出资本,而是把自己的收人花在这些服务上。因此,同一种劳动既可以是生产劳动,也可以是非生产劳动,关键取决于它是否使资本增值。“例如密尔顿创作((失乐园》,他是非生产劳动者。为书商提供工厂式劳动的作者,则是生产劳动者。”可见,区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并不是以物质生产作为界限的,并且,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也并非特指某种具体的劳动形式,而是只要是能够生产出新价值的劳动都应该是生产劳动。因此,能够生产出新价值的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
此外,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带来的巨大变化是深化认识生产劳动性质的现实依据。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产业结构的变化显著,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服务劳动在社会总劳动中的比重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倘若我们仍把创造价值的劳动局限于物质生产领域,就会得出非常荒谬的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的劳动不是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这显然有悖于现实和历史发展趋势。
二、服务是不是商品
服务劳动生产的是无形产品,我们称这种产品为服务产品,也可称之为“服务”。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服务是不是商品,关键看它是否具有上述属性,而不在于它是否以实物形态存在。
首先,我们分析服务是否为劳动产品,是否具有使用价值。有人认为,服务虽然是人类劳动但却没有实物产品。那么,作为劳动意义上的服务到底生产了什么?这种劳动的成果如何体现?其实,这种产品虽然看不见摸不着,生产出来的同时即被消费了,但它仍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第一,从服务劳动的投人看,有投人就必有产出,就必然生产出服务产品;第二,服务产品具有满足人的某种物质或精神需要的功能,是构成社会财富的重要内容,财富是与使用价值相等同的;第三,从消费者的消费后果看,有消费后果必有消费对象,既然有消费对象存在并被消费,就必然有这种对象被生产出来。那么,服务业的产出是什么呢?服务业的产出就是服务这种无形产品。这种产品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实是一种客观存在,只不过在它生产出来的同时就被消费了。
其次,分析服务产品是否用来交换,是否具有价值。在服务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交换确实发生了。消费者消费了服务产品后支付了费用;生产者收回货币,交付了服务产品,双方实行的是等价交换。确实,从服务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来看,服务生产完成后,消费者双手空空,什么也没有,这是因为服务产品已被他消费了。那么,服务作为交换的对象,是不是只是取得了“商品的形式”,有价格而无价值呢?马克思认为,商品之所以有价值,“仅仅由于它们是人的劳动的表现……不是因为它们本身是物,而是因为它们是社会劳动的化身。服务正是这样一种“社会劳动的化身”。只不过这种社会劳动不是“化身”在实物上,而是“化身”在非实物的无形产品上,“化身”在一种流动的运动着的形式上。马克思明确肯定这种价值的存在,例如在《资本论》第2卷中,他就认为不生产“使用物”的客运劳动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其实,衡量服务是不是商品,不在于它是否有形,是否能同提供这些服务的人分开而存在。马克思在谈到裁缝和歌唱家的劳动时说:“某些服务,或者说,作为某些活动或劳动的结果的使用价值,体现为商品。相反,其他一些服务却不留下任何可以捉摸的,同提供这些服务的人分开存在的结果,或者说,其他一些服务的结果不是可以出卖的商品。马克思此话的真正含意是指裁缝一类的服务提供的商品是一种能同自身分开存在的结果—将衣服做好了(注意,不是做好了的衣服)这样一种结果。这种结果由于能同裁缝自身分开而存在,因此,裁缝在提供这种服务时,不需消费者在现场,而是可以在这种服务完成以后,把这种服务的结果提供给消费者就可以了。消费者也完全可以在裁缝的这种服务完成后,对这种服务的结果进行消费和评价。如果这种结果不合格,消费者可以拒绝为此支付货币和拒绝消费,这种结果也就不能成为商品。因此,这种服务是其结果而不是过程表现为商品。而歌唱家一类的服务却不能象裁缝一样提供一种同自身分开存在的结果,而只能提供一种不能同自身分开存在的服务的过程。消费者必须在歌唱现场进行消费,而不能象消费裁缝的服务一样,等歌唱完了以后才对歌唱的结果进行消费。马克思在这里把服务分成了两种类型:一类是服务的结果体现为商品的服务,象裁缝一类的服务,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服务的结果在服务过程的最后时点上产生,服务过程和服务结果不具有同一性。对于这一类服务,生产过程不需消费者的参与,生产结果即服务结果可以体现为商品。而另一类是服务的结果不体现为商品的服务,如歌唱一类的服务,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服务的结果是在服务过程的每一个时点上产生,服务的结果就是服务的过程,两者具有完全的同一性,消费者必须参与生产过程。因此,对于这一类服务,其生产过程体现为商品。
由以上分析可知:服务是一种用来交换的非实物劳动产品,是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商品。
三、服务劳动创不创造价值
对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国内学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20世纪$0年代初期有人认为,服务有价值,但不是服务劳动创造的,而是来自物质生产部门的价值转移;服务性劳动不形成价值,服务生产价格是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价值以类似生产价格形成的方式转化而来的;服务收人不是服务劳动者创造的,而是通过国民收人的再分配由物质生产领域转移过来的。90年代以来情况虽有所改观,但仍有不少论者认为服务劳动不创造价值,至少不是所有服务劳动都创造价值。如有的认为“对第三产业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不应简单地做出全称判断”;还有的则认为第三产业部门的价值不是由服务劳动创造的,而是由第三产业部门的非劳动要素创造的,传统的劳动价值理论容不了三次产业理论。这些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
关键词:体育教师;劳动特点;创新教育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继承者和传播者,是学生智力开发和个性气质的塑造者。而体育教师同样肩负着把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生产劳动和科学实践经验、文化知识以及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传递给年轻一代的重任。
一、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
体育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是通过他们的劳动对象──学生来具体表现的。
第一,学生体质的增强:由于教学和体育锻炼,使学生体格发育匀称,运动能力提高,抵抗疾病和适应各种外界环境能力增强等。它是可察看的,可用定量的方法测定出具体量值,称之为明显有形价值。
第二,对学生的品德培养:体育教学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它是以意识和能力等形态作为表现形式的,是无法测量和计算,称无形价值
第三,学生智力发展:体育教学过程不仅通过学生体质的增强而间接发掘他们的智力潜能,而且也对他们的智力发展产生良好影响。这一点往往由于世俗的偏见未能被大多数人认识。
二、体育教师的劳动特点
(一)体育教师的劳动过程
体育教师的劳动具备的三种形态:
1、劳动的潜在形态:体育教师通过学习和训练、业务进修、备课、开展教研活动等,使自己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身体机能状态达到了适应教学的水平并储备起来,这就构成了体育教师潜在形态的劳动。这种劳动在未投入教学之前是不易被人们认识的。此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和体力,需要不断付出新的劳动来丰富这一构成。
2、劳动的流动形态:进入教学过程,体育教育在这一过程里,把个体劳动的潜在形态释放出来,积极地把自己的思想意识、行为观念、体育锻炼知识、运动技能技巧等,沿着各种途径向学生输送传递,使之从自己的身上向学生“流动”,从课堂教学到业余训练,从早操、课间操到课外体育活动。
3、劳动的凝结形态:是学生被教育加工的过程。体育教师凝结形态劳动的构成形式,是在体育教师主持的各类活动中,学生知识的丰富,运动技能的掌握,思想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发展,体力的增强转入到教育劳动的特殊产品――被教育的学生身上,与学生学习劳动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学生劳动的潜在形态,为他们在社会中进行高效率,高价值的劳动奠定了物质基础,也就是参与了社会劳动的再生产。
(二)体育教师劳动的表现形式
体育教师的劳动从表现形式上看,绝大部分由示范动作、帮助保护、组织训练等体力劳动所构成,但构成这些表现形式的实质基础是颇大的脑力消耗,各种运动技能的获得,示范保护的完成,在教学中对各类学生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复杂情况的分析,综合处理,对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和灵活运用等都是大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因此,体育教师的劳动是以脑力劳动为基础,以体力劳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劳动。
(三)体育教师的劳动范围与深度
在同等的条件下,体育教师的劳动能比其他学科教师的劳动产生更多的教育效应,对学生施加的影响胜于其他教师的劳动范围。首先,校内的体育课、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校外的各类竞赛、交流、辅导等工作,仅校内部分,体育教师的劳动范围比一般教师大15%-20%左右。其次,体育教师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吃苦耐劳、机敏果断、乐观活泼、为集体高度负责的优秀品质成为一种无形的深沉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在学生身上发挥巨大作用。再次,体育本身固有的特点,如其竞技性、娱乐性与集体的协调性都是与青少年心理特点相吻合的,这既是体育引起他们注意和追求的原因,也是体育教师劳动作用能深化的原因。
三、体育教师的劳动需要创新性
(一)体育教师角色的多元性决定了体育教师需要创新性
教师的工作是一种富有个性的劳动。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实际的教学组织、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是由每个教师亲自设计的,整个教学环节都带上每个教师显著的个人风格,特别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具有更大的选择性。可见,教师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创造性,这是胜任教学工作的关键,关系到能不能始终以一种创新思想去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因此,一位优秀教师应该是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方法的探索者和教育活动的创新者。
(二)教育对象的特殊决定了体育教师需要创造性
教师教育对象是具有一定思想意识、有感情、有理智的活生生的人,是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个性、不同思想行为的一代青少年学生,而且他们又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要求体育教师必须视其不同的发展水平和不同的个性特征,灵活应用各种适当的教育方法,并积极尝试新的方式,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为此,教师自己必须具有创新性。
(三)体育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需要创新性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过程中最生动最活跃的因素,而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性,使他们呈现出复杂性、变异性、不可预测性。体育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学生要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进行自主、创新性学习活动,表现为乐学、善学、能学、自主学习,只有在创新性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
四、体育教师实施创新性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体育教师劳动观念的更新
体育教师的教育行为受其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而教育活动及其效能、质量又会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因此创新性教育应从思想观念着手。首先,要树立创新教育目标观。传统的教育观念往往从根本上否定了学生的创造性,创新教育在目标的认定上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多层次,多维度的师生一致的目标。教师有了创新教育这一目标观念,就会自觉地研究学生,给个性不同的学生以充分表现特殊才能的均等机遇和平等权利;就会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和心灵世界的独特性,就会不断地改进自身的教学,“为创造而教”,创造性地教;就会满腔热情地帮助每一个学生提高创新素质。其次,要树立新的师生观。即转变传统教育“唯师是从”专制型师生观,建立教学双重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因此,教师要营造积极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质疑、批评,乃至富有理性的健康人文精神的争辩。这对于发展师生情谊,促进学生人格和智力发展有重大意义。
(二)体育教师劳动方法的革新
教无定法,但又不可无法。实施创新教育要从注重教法转移到注重学法上来: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参与性”,创造的智慧和结晶往往在教育情境中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反复探索,日臻完美。这对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潜能也就释放了出来。教学应该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应加强研究和实践。其次,教会学习,尤其是教会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在现代社会,“会学”显然比“学会”更重要,“会学”的深层含义不在于教师给学生以“黄金”,而是教会学生价值更高的“点金术”。国内外倡导的“问题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研究探索法”、“小群体学习法”等都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提供了较好的环境。
(三)体育教师劳动价值的创新
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教育应该实现人的创造性价值,一个人创新精神越强烈,其人生价值也越高,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教育过程绐终应该是提高人的价值的过程,完美实现人的创造潜能的过程。体育教师只有从更高意义上认识自己的创造性工作,以此融入生命活动之中和作为提升生活质量的手段,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性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培养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欧小松,刘洪宇,魏志耕.创新教育学[M].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2、陈小蓉.体育创新学[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
3、曲宗湖.体育教师的素质与基本功[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一.活动目的意义
“感恩父母,孝亲敬老”教育活动是师德建设工作和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感恩父母,孝亲敬老”教育工作,有利于增强师生“感恩父母,孝亲敬老”意识,培养师生“感恩父母,孝亲敬老”的能力;有利于创建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培养师生高尚品德,促进小学健康成长。
1.知恩:让学生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培养教导之恩和亲人·同学好友的帮助之恩。
2.感恩:让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对父母·老师以及所有有恩自己的人心存感激。
3.报恩:让学生学会报恩,增强·培养师生报答父母·老师以及所有有恩自己的人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二.活动内容与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10月6日-10月7日)
1.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进行活动动员,部署全校开展“感恩父母,孝亲敬老”教育活动的有关事宜。
2.下发《“感恩父母,孝亲敬老”活动的倡议书》 进行“感恩父母,孝亲敬老”教育活动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为“感恩父母,孝亲敬老”教育活动奠定良好的舆论基础。
(二)活动实施阶段(2010年10月6日-10月30日)
1.班主任召开班会,组织学生了解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和老人节的由来及有关知识。(10月6日第八课班主任主持)
2.班级召开“我的爸爸(妈妈)最爱我”主题班会和“算算亲情帐,感受父母恩”主题班会。(10月13日第八课班主任主持,全校学生参与,活动后将班会活动方案及活动照片于10月15日前上交德育办)
3.开展《爸爸(妈妈)勤劳的一天》和《我的爸爸(妈妈)最爱我》《我与老师》征文比赛。(高一 高二学生参加,每班级于10月14日前上交5篇班内评选好较好的文章,参加学校评选)
4.布置孝敬作业:一是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二是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三是在父母生日·父亲节·母亲节,主动给父母过节,祝福父母生日·节日快乐;四是开展给父母捶背·打洗脚水或洗脚活动;五是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六是主动向父母汇报自己的生活·思想和学习·工作情况。(此项活动将在调查问卷中得以体现)
5.学校举行“听从父母 老师正确教导,不与父母 老师顶撞,不向父母 老师发脾气”宣誓和签名活动。(具体通知方案另行通知)
6.学校在师生家长中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师生“感恩父母,孝亲敬老”的表现。(10月10日下发高一高二学生,10月13日班级将反馈表上交校团委)
7.举办“感恩父母”和“感谢师恩”演讲比赛活动(10月20日第八课在实验楼报告厅举行,高一各班选派一名选手代表班级参赛)
8.“孝敬文化”知识竞赛。(10月15日在教学楼二楼大教室举行,高一各班级选派三名选手参赛)
(四)总结表彰阶段(2010年11月)
关键词:教育成本;技术进步;劳动力市场均衡
中图分类号:F2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2)10—0115—08
一、研究背景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始终保持快速增长。最近30年的人均GDP增长率高达9.6%,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一个“中国奇迹”。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教育水平也有显著的提高。例如,从在校生人数这个绝对量上来看,截止到2009年,小学有11 071.5万人,初中有5 433.6万人,高中有2 434.3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有2 144.7万人,分别是1978年的0.69、1.09、1.57和25.05倍[1]。抛开扩张更为明显的高等教育不谈,图1用义务教育阶段(分学龄前、小学和初中教育)的升学率变动说明了中国近30年的教育发展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到,学龄前儿童(小学适龄儿童)的小学入学率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从1978年的95.5%上升到2009年的99.4%,小学和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则从1978年的87.7%、40.9%上升到2009年的99.1%和85.6%。
虽然三级教育的升学率都有着长期增长的一般趋势,但具体到不同时期,还是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比较明显的是,在改革开放的前15年里,学龄前儿童的小学入学率始终保持稳定增长,但小学和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却经历了一个先降后升的U型变动,具体而言,这两级教育的升学率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明显下降,在先后降到各自的最低值66.2%和31.5%后又缓慢回升,差不多要到1990年(初中入学率)和1994年(小学入学率)才回到1978年的初始水平(87.7%和40.9%),之后继续增长。
在图1中,笔者把小学和初中升学率的变动率同人均GDP的变动率做了一个简单的比较。数值为负的年份,意味着指标值出现下降的趋势。1978年以来,年人均GDP在2 513.7之间波动,均值为8.6%,数值始终大于零,说明GDP一直在增长。改革开放前15年里,人均GDP增长率除了明显的周期性波动之外,也基本上保持了稳定强势的增长势头,并没有出现U型的变化趋势。图1中小学和初中的升学率由负转正,说明这两个指标有着先降后升的变动趋势,同GDP的走势完全不同。特别是在小学和初中入学率达到最低值的那几年,人均GDP的增长率不断攀升,直至阶段性的顶点13.7%的水平。这样,以往单纯地从收入角度来解释教育的发展就缺乏说服力了。我们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手段对这三个指标之间的关系做了简单的分析,有兴趣的读者请与作者联系具体说明,限于篇幅本文就不详讲了。无论是使用原指标还是经过对数化处理后的指标,均发现升学率和人均GDP之间并不存在协整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这个论断同图1分析的结果一致。于是我们推测,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这种显著的背离,一定是有收入之外的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本文的目的是要利用一个重要的劳动力市场均衡模型从微观角度对中国初中等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下降趋势加以解释,由于缺乏数据和相关资料,我们的解释还只是理论的而非经验的。
二、文献综述
小学生自我劳动能力道德教育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祖国已经变得越来越富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思想意识也日趋进步。“4+2+1”式的家庭结构日益增多。在新的家庭结构中,孩子的“地位”被空前的提高与重视。“小皇帝”“小公主”“小祖宗”等称呼来形容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一点也不为过。随着孩子在家庭中地位的变化,孩子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坏,性情变得越来越孤僻,尤其是自我劳动能力变得越来越弱。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应把德育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而把对学生自我劳动能力的培养作为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当前各个学校必须务实抓好的事情。当前,小学生自我劳动行为的现状足以彰显一个学校对学生道德教育的水平。
一、学生自我劳动能力的现状及分析
当前的学生,自我劳动能力的现状着实让人担忧。他们不会整理书包,不会收拾房间,不会做任何家务,有的甚至10多岁了还要父母帮着穿衣服、系鞋带。这些我们这辈在7、8岁就会做得事情,现在的孩子却根本不会做,或许他们也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事早就应该学会去做。究其造成的根本原因,不仅有家庭的原因,也有学校和社会的原因。在这里,我们单单说说学校。在学校里,很多该由学生承担的劳动任务,学校处于“安全”的考虑,小一点的任务由老师代干了,大一点的任务学校则请小时工做了。而我们的学生们则就悠哉般的被“清闲”了起来。我觉得学校的这种方法特别不可取,也是万万不可的。即使学生在劳动中或大或小的存在安全隐患,我们学校也只能在如何排除安全隐患上下功夫,而不是就这样把学生“娇养”起来,试想我们总不能因为怕出车祸就永远不乘车吧。这样长此下去,我们的学生们会连最基本、最起码的自我劳动能力都丧失了,将来又怎样承担建设祖国的重视呢?因此,学校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自我劳动能力放到学校的德育教育中来。
二、劳动行为教育在小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1.有利于小学生自立能力的培养
当前的小学生自立能力极差,依赖行为极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自身劳动能力的缺乏,自我劳动能力的低下,很多事情学生都不会做。所以他们在家依靠父母,在校依赖老师。如果学校在德育教育中,加强对学生自我劳动能力的培养,则有利于学生自立能力的培养。日常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如整理书包、清扫垃圾、打扫教室、收拾房间、清洗衣物等,学校要把这些事情当作德育教育的必要课程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培养,并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机会去实践这些事情,那么学生也就会慢慢学会做这些事情,并且在学校的鼓励与表扬中渐渐地喜欢做这些事情,从而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
2.有利于小学生自我感恩情感的培养
当前的小学生孤僻、自私,不知道感恩的现象特别严重。他们只知道享受,从来没有想过在自己享受的背后,自己的家人要付出多少辛劳。如果学生学会了自己去做一些事情,在自我劳动中,学生会亲身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父母亲人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幸福所要付出的辛劳。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学会珍惜,逐渐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学会对别人感恩,学会对别人体贴,学会对父母孝顺。
3.有利于小学生吃苦耐劳品质的培养
当前的小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学习生活中,他们不愿意吃苦,不愿意劳动,不愿意面对挫折,在困难面前容易退缩。学生在自我劳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还可以一点一点地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品质。
三、学生劳动行为能力的培养
1.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
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蕴含着众多的劳动资源。班级卫生、学校环境卫生、个人生活中的一些常规事情等。教师要注意挖掘这些劳动资源,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去做,帮助指导学生如何做好这些事情。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不仅可以渐渐学会做这些事情,而且还可以在劳动中逐渐提升自己的劳动行为能力。
2.在校本课中培养
一些学校在校本课的研发中,常把注意力放在对学生文化知识素养的培养上。这固然也重要,但是我觉得不妨也把对学生的劳动行为教育纳入校本课程中。“开块试验田”“种块小菜园”等,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生活,不仅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常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陶冶学生的情操,也从中体会一下劳动的艰辛,分享一下劳动收获时的快乐。
3.督促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培养
家长学校的建立,促进了学校教师与家长的密切联系。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和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该督促家长在家庭生活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一些家庭,学生放学回家后,家长什么事情也不让孩子做,导致学生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十几岁的孩子,自己什么事情也不会做,甚至可怜到家长要喂饭给他吃,帮助他穿衣穿鞋。家庭生活中的过分溺爱,父母的过分包办,导致孩子自我劳动能力的丧失,这样不利于学生劳动行为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不仅在校期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劳动行为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督促家长,在家庭生活中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劳动行为。只有这样双管齐下,学生劳动行为能力的提升才会取得实质性的提高。
总之,学校应重视对学生自我劳动能力的培养,让青少年在学会劳动的前提下,变得更加自立、自强、自信,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大家好!
今天我竞聘的岗位是人事劳动教育科副科长职位。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我的基本情况:
我叫XXX,XXX年出生,XXX年八月到XXX市XXX石料厂参加治黄工作。XXX年至八八年任石料厂司务长、会计,XXX年任石料厂财务股股长兼会计,XXX年任石料厂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XXX年至九三年任石料厂办公室主任,兼抓文明单位创建及生活基地建设工作,XXX年至XXX年兼抓人事劳动管理工作,一XXX年任XXX市兴河水泥厂厂长兼石料厂办公室主任,XXX年任石料厂办公室主任,XXX年至XXX年八月任石料厂工会主席,主抓后勤工作,XXX年九月至今任XXX县XXX河务局工会副主席。
二、主要工作业绩:
一九九三年至九四年被郑州市局评为人劳管理先进工作者,一九九五年至九七年被郑州市局评为职工养老保险统筹工作先进工作者,一九九六年在抓老干部管理工作时,被郑州市局评为职工养老保险统筹工作先进工作者,一九九一年在任办公室主任期间,重点抓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年终被XXX市文指委验收为“文明单位”,九七年在抓后勤工作时,档案晋升国家二级管理单位,一九九七年至九九年连续被XXX市总工会评为“基层先进工会”单位及个人“先进工作者”。一九九六年在庆祝人民治黄五十周年文艺汇演中,获得最佳节目奖、最佳演员奖、最佳组织奖,一九九九年在庆祝建国五十周年文艺汇演中,被市局评为第三名,二00一年参加县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工作,被郑州市五普办评为先进工作者。
三、竞聘优势:
本人在石料厂期间,曾直接从事人事劳动管理工作并亲自起草拟定了单位“劳动工作管理办法”和“安全生产实际岗位操作奖惩办法”,经历了九三年工资改革操作全过程,在历次工资调整中,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都能及时、准确、无误,做好月、季、年报统计工作,多次被市局评为统计先进工作者,另外,本人在一九九五年七月参加省局组织的,在北京举办“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培训班,并获结业证书,九六年七月参加省局组织的,在成都举办“全国第二期职工养老保险统筹工作“培训班,一九九六年参加郑州市总工会举办的“劳动争议调解”“劳动法律监督”培训班,并获资格证书,一九九八年六月参加省局人劳处组织的,在省局干校举办的“劳动法”培训班,二000年四月参加省总工会干校举办的“工会主席任职资格”岗位培训班,并获得资格证书。通过培训,增长了专业业务知识,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对岗位工作逐步实现正规化、规范化管理,也积累了工作经验,为下步从事人劳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设想:
如果这次能得到领导和职工的信任,我愿在该岗位上积极协助领导做好人事管理、劳动工资管理、老干部管理、安全生产、职工教育等项工作,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始终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方针,结合岗位具体工作,尽心尽力,任劳任怨,团结同志,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并与科室人员一道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决不辜负领导和评委及代表的期望,做一名合格的,为职工办实事的工作者。请各位评委予以考评,不管竞聘结局如何,服从组织安排,将自己的满腔热情,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为治黄事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