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节能技术报告范文

节能技术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节能技术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节能技术报告

第1篇:节能技术报告范文

关键词 保温;节能;绝热;气凝胶;硅酸铝针刺毯;隔热管托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8-0178-01

中粮集团大连西咀热力有限公司向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温中压汽轮发电机组输送蒸汽项目中,利用大连港石化公司输油管廊自热电公司敷设一条管线至西太红线接口,管材15CrMoG,管径Φ325*14,全程4km。管线全部架空,外架及隧道内管线采用高压自密封旋转补偿器补偿。管道输送能力50t/h-100t/h,热电工程界送出条件为操作压力4.9MPa,操作温度440℃,西太工程界接收条件为工作压力3.5MPa,进汽温度410℃,最低热负荷50t/h时流速18m/s,全程4公里温降30℃,蒸汽管道的保温设计、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工艺质量将直接关系到蒸汽管网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为了最大幅度的降低蒸汽输送过程的散热损失量,满足用汽端蒸汽品质要求,在管道的保温设计上优选用了气凝胶超级绝热材料、憎水型硅酸镁针刺毯、隔热管托等高端材料,在工艺管道的补偿技术设计中选用了耐高压自密封旋转补偿器。

我国目前适用于蒸汽管道保温的材料主要有:纳米气凝胶制品、硅酸铝制品、硅酸镁制品、玻璃纤维针刺毡等,其性能见

第2篇:节能技术报告范文

【关键词】节能环保;高层建筑;绿色施工;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存在较大的缺陷,不但造成了土地、能源、水、材料等资源的浪费,更严重的是忽略了施工中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极大地威胁着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而绿色施工是随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在节能环保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科学的施工方法,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施工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为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下面就节能环保背景下高层建筑实施绿色施工的意义及技术措施作具体分析。

1、绿色施工的内涵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安全、质量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运用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的施工活动。其核心内涵是实现“四节一环保”,即节地、节材、节水、节能和环境保护。绿色施工不仅仅是在施工过程中执行传统意义上的控扬尘、降噪声、少扰民、减消耗等措施,更涉及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的开发利用、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等可持续经营的方方面面。

2、高层建筑实施绿色施工对节能环保的重要意义

高层建筑是城市化建设的主体,在其建设过程中实施绿色施工,对节约能源、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绿色施工为城市人居环境的清洁提供有效的保证。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植物移栽、路面开挖、废物堆积等,对城市原有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施工中产生的噪声、扬尘(甚至含有毒物质)等,不但破坏了城市的良好形象,也给城市居民带来诸多的不便,影响了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身心健康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因此,通过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实施绿色施工技术,能有效地减少扬尘、噪声等危害,消除给居民正常生活的不利影响,有效地解决植物移栽、路面开挖、废物堆积等带来的各种城市环境问题。

2.2绿色施工是城市良性发展的必要前提。一个城市是否能够取得真正意义上持续的、良性的发展,与其发展过程中是否具备注重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以及人性化施工等要求息息相关。绿色施工以不影响或少影响居民正常生活为前提,以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为己任,处处体现人性化、环保化,将绿色理念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在一定意义上带动着城市的良性发展。

2.3绿色施工是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首先,绿色施工通过技术的改进、科学的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土地、水、能源、材料等资源,从而节约建设成本,将更多资金转到质量投入上,并形成良性循环,最终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其次,在当今节能环保的大背景下,任何企业只要有破坏环境的行为,必然遭到法律的制裁、社会的谴责、人民的唾弃,建筑企业也不例外,若在施工过程中,企业能够通过技术手段主动为环保事业做一份贡献,必然能在群众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绿色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分析

下面主要分析在高层建筑中实施绿色施工的技术要点及其应用措施。

3.1高层建筑中的绿色施工技术要点

(1)减少场地干扰:设计好较为科学的施工步骤,减少清理、扰动面积;以方便施工为前提,尽量减少施工管线和临时设施的布置,做到每一条管线、每一个临时设施都能够被充分利用;合理设置运送通道,减少施工设备、材料等的挪动;废物处理应充分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采取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处理措施;还应充分隔离施工场地,以绝对保证群众安全;另外对场地内需要保护的区域、植物等对象要明确保护方法。

(2)充分考虑气候对施工的影响:管理者应提前预知不利于施工的气候,并尽量避开,提前做好雨水排放和收集、防止洪灾等措施,场地布置要充分考虑防火、安全等因素,配备应急预案,并针对干旱、多雨等不同的季节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以确保施工效率及安全生产。

(3)节水节能环保:通过使用节水设备、充分利用自然水及废水等措施达到节约用水目的;通过安装节能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方法以达到节省电能损耗的目的;对废物充分回收利用,以达到节省材料、节约成本的目的。

(4)减少环境污染:制定利于环保的详尽施工计划;尽量采用低挥发性的环保材料;安装排风、过滤、净化等设备;进行场地绿化,定时洒水;采用安全、健康的机械进行施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制定有效的防尘、降噪处理措施。

3.2绿色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1)科学管理,增加绿色施工效益。科学的管理,是实施绿色施工的重要保证。企业管理者可根据国家有关高层建筑绿色施工的技术措施及规章制度,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并明确施工细则,使绿色施工规范化、制度化,将被动适应转为主动响应,促进企业可持续经营,增加绿色施工带来的经济效益。另外,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也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树立了良好的形象的有效途径。

(2)树立环保理念,推进绿色施工的有序实施。将绿色施工理念贯穿于高层建筑施工的始终,是推进绿色施工的有效措施。首先,大力宣传在高层建筑中实施绿色施工对社会、对企业本身甚至对个人的重要意义,并在企业内部及包商中组织相关培训,使绿色施工理念深入人心。其次,施工前要明确扬尘、噪音、水等污染的处理措施,并将责任细化到个人,如:采取严密封闭、洒水、清洁等措施来减少扬尘的危害,通过使用低振动、低噪音机具严格控制噪音排放,废水处理后再回收利用,以保护地下水资源。再次,在施工过程中,管理者要适时监督施工过程,将不符合绿色施工的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保证绿色施工的高质量、高效率。

(3)节约资源,体现绿色施工的经济效果。高层建筑绿色施工的基本要求就是尽可能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只有节约了资源,绿色施工的实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有目共睹,才能真正调动企业实施绿色施工的积极性。一是原材料的使用量的计算要尽量精确,做到一次性装修到位,减少材料剩余。二是节水节电,生活用水用电要加强管理,减少浪费,废水、雨水可合理回收再利用,节电措施主要是使用环保、高效的设备,并及时保养,以延长使用寿命。三是道路的布置应考虑永久与临时相结合,尽量少占用土地。四是建筑垃圾分类存放,积极创造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条件,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资源几近匮乏、环境严重污染等问题日益突显的今天,推行节能环保是每一个企业甚至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高层建筑作为城市化发展的主体,在其建设过程中大力推广实施绿色施工的要求刻不容缓,这将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为城市的良性发展、企业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新宇.建筑绿色施工技术的运用[J].绿色建筑,2012(2):47-48.

第3篇:节能技术报告范文

关键词:自动报告书; 冲压仿真; 汽车翼子板; JSTAMP/NV

中图分类号: TG38

文献标志码: B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有限元技术的日益普及,冲压仿真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模具及冲压厂商所重视.但是,冲压仿真工程师在利用冲压仿真软件执行仿真计算后,却不得不面对繁琐的仿真结果整理和仿真报告撰写工作.各类仿真软件提供商针对该问题有不同的应对方案,其中,日本JSOL公司冲压仿真软件JSTAMP/NV提供的自动报告书功能简单有效.[1]

1JSTAMP/NV自动报告书功能简介

自动报告书功能是JSTAMP/NV基本模块之一,可以实现自动生成Powerpoint格式的仿真结果报告,并管理用于自动报告书中的图片信息,还允许调整报告的布局,通过定制模板指定报告的格式.[2]利用此功能可自动地比较设计变更前后仿真结果的区别,包括破裂和褶皱等成型性仿真结果及回弹结果的形状评价等内容,与手动制作仿真报告相比,此功能可以显著减少用户日常的工作量.

JSTAMP/NV中大部分的窗口都能被自动增加到报告中去,包括后处理窗口、FLD窗口、成型力曲线窗口、拉深筋窗口和形状评价窗口等,见图1.

自动创建的报告书包括每个工序的工序自动报告书、每个项目工序流程的项目自动报告书和2个项目工序对比的项目报告书等.图2和3分别为工序流程的项目自动报告书和工序对比的项目报告书样例.

对于连续执行的工序,自动报告书可以设定为在完成计算分析的同时自动生成技术报告.如图4所示,在正在执行对话框中,正在执行2个工序(拉深和回弹)的连续计算.若选择对话框最后一行的“计算结束后做成工序报告书”单选按钮,则当这2个工序计算正常结束后,软件会自动输出这2个工序的自动报告书,输出的报告保存在计算项目的工序目录(在工序流程面板上,可右键单击该工序名,选择Windows资源管理器确认此自动报告书的保存路径)下.该自动输出的仿真报告对成型工序而言,内容[3]包括仿真基本信息页和仿真结果页.前者包括项目文件夹、项目名称、工序名称、材料名称和料厚、坯料尺寸和质量以及仿真工艺参数等;后者包括最后一步板材的变薄率分布图,第一步和最后一步的几何形状显示分布图,FLD,最大和最小主应变分布图,x和y方向的应变分布图,最大和最小主应力分布图以及拉深筋分布图(若拉深工序中已使用拉深筋).

2自动报告书功能操作流程

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JSTAMP/NV软件技术支持小组的《JSTAMP/NV模板定制操作手册》介绍自动报告书生成的详细流程,见图5.当JSTAMP/NV计算结束后,可利用自动报告书功能自动生成工序或项目的仿真报告.需要注意的是,在生成工序自动报告书或项目自动报告书前,须按如下步骤操作:(1)在后处理面板点击需要输出仿真结果的后处理工具按钮(如板厚),对评价仿真结果的视图窗口进行设计美化.(2)在后处理快捷工具栏中点击“登录自动报告书的输出图像”按钮,进入“登录自动报告书的输出图像”对话框,进行相关参数的设定,如选择需要输出对应页码标题的图像输出步号等,然后点击“登录”按钮即可把需要输出的图像登录到“工序报告”对话框.(3)重复上述2个步骤,把其他需要输出的仿真结果登录到自动报告书中的输出图像库中,如减薄率或应力和应变等依次登录到“工序报告”对话框,最后生成报告.

3自动报告书功能应用实例

为更具体地介绍自动报告书功能,以汽车翼子板的拉深工序为例说明工序自动报告书生成功能的详细操作.

3.1准备工作

根据翼子板的CAD数据及实际生产中的工艺设置要求设计冲压仿真工艺流程,见图6.

以汽车翼子板仿真案例为操作实例,第3.2~3.5节的操作步骤都基于已正常完成计算的翼子板案例拉延工序.[2]

3.2褶皱评价结果输出

(1)设计美化褶皱评价窗口:后处理的屏幕窗口只显示板材,把分布图类型设定为明暗显示,且把视角方向设定为[+Z],设定完成的效果见图7.

(2)打开“登录自动报告书的输出图像”对话框.可通过以下3种方式打开该对话框:①单击后处理快捷工具栏上的“登录自动报告书的输出图像”对话框按钮;②输入快捷键Shift+R;③选择工具菜单自动报告书登录输出图像.显示的对话框见图8.

(3)在“登录自动报告书的输出图像”对话框中更改相应的参数(见图9)后,单击对话框上的“登录”按钮,随后会弹出“自动报告书”对话框,见图10.

(4)在图10所示的对话框中设定相应的参数,点击对话框中的“OK”按钮即可把褶皱评价结果登录到自动报告书的输出图像库中.

3.3其他评价结果输出

为评价翼子板拉深工序的成型性能,除需要输出上述褶皱仿真结果外,还需要输出拉深工序后坯料的板厚变薄率结果、第一主应变结果和材料流入量仿真结果(见图11);按照褶皱评价结果输出所述的步骤,分别把图11中的仿真结果登录到自动报告书的输出图像库中[3].

3.4拉深筋布置输出

(1)在JSTAMP/NV前处理器中显示拉深筋并把视点设定为+Z方向,见图12.(2)打开“登录自动报告书的输出图像”对话框(见图13).(3)单击对话框上的“登录”按钮,弹出“自动报告书”对话框.注意:当登录拉深筋窗口或形状评价窗口时,不会打开报告生成对话框.

3.5生成自动报告书

(1)打开“自动报告书”对话框.有2种方式可执行打开“自动报告书”对话框:①在“自动报告书”工具栏上,点击“确认登录内容”按钮;②选择菜单,工具自动报告书确认登录内容;

(2)在“报告生成”对话框上,单击“报告生成”按钮即可生成该翼子板拉深工序最终自动生成的报告,见图14.

4结束语

利用钣金成型仿真软件JSTAMP/NV所提供的自动报告书功能,用户可以自动地创建标准的或者定制的仿真结果报告.该功能运行快速、易于操作并且比通用的演示软件效率更高,能够大大降低手动整理仿真报告的繁琐程度,有效提升软件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黄义关, 李彦波, 刘红武. JSTAMP/NV冲压仿真模板定制功能详解[J].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13, 22(3): 7173.

第4篇:节能技术报告范文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服务业;非首都功能;协同发展

自2000年,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型社会,且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将增加到7400多万人。这样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更加突出,但北京的土地、环境、基础设施等制约着养老业发展,而河北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充分的自然社会资源,有力的政策支持等条件为承接首都养老服务产业功能提供便利。

一、河北承接北京养老服务产业的可行性分析

(一)北京养老问题严重,养老产业亟待发展

北京早在1990年就进入了人口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三化并存的老龄化社会。截至2013年底,北京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21%,80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突破30万,占16.2%,失能老人占5.5%,空巢老人占到一半,另外还有失独老人0.7万人,而到2020年北京市老年人口将超过400万,北京市的老龄化程度不断增长。与此同时,2012年北京养老机构床位仅为7万多张,到2015年,北京市的养老机构床位缺口在2万张以上,且处于公办养老机构床位严重不足,民办养老机构价格太高的窘境。北京养老服务业发展任务艰巨。

(二)河北紧邻北京,地理位置优越

河北环首都的13个县市基本都处在北京的“一小时经济固”内,交通便利,与北京联系紧密,既方便老人出行生活,也便于子女探望。同时,河北的涞水、涞源、易县等地有众多优质的旅游资源,可称之为北京的郊区,非常适合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三)河北具有充足的土地、人力等资源

北京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就是土地和劳动力成本高。众所周知,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其面积只有河北总面积的8.7%,可谓寸土寸金;且劳动力成本高,增加了养老产业发展成本,阻碍高投入、慢回报的养老产业发展。而河北则具有充足的土地资源,且是一个人口大省,劳力成本明显低于北京,承接北京的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优势明显。

(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引导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强调要努力形成京津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等新格局。同时倡议破除阻碍区域人口和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壁垒和制度障碍,这一政策导向为河北承接北京养老产业转移提供依据。同时,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共同签订的《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提出三地要协同规划布局养老机构,引导鼓励养老服务业积极向北京之外疏散转移等措施,也表明政府的政策趋向于河北承接北京的养老服务。

二、河北承接北京养老服务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河北承接北京的养老服务产业拥有上述得天独厚的条件,但自身仍存很多不足。在硬实力方面,河北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北京,大多数民办养老机硬件设施不足,距养老机构的建筑标准相差太多,且河北省的老龄化程度虽不如北京大,但也相对较严重,养老缺口压力较大,降低其疏解功能。在软实力方面,河北的文娱等活动落后于较发达的北京,不能很好的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且当前河北养老机构的从业人员大多偏向中年女性,受过的相关专业培训较少,综合素质较低,阻碍养老服务的进步。同时,两地的老年人在享受医疗保险方面存在难题,老年人需要经常看病就医,但目前河北和北京没有实现无障碍的异地报销制度,如果不返回参保地,就存在异地就医报销时的不必要麻烦,阻碍河北对北京养老产业的承接。

三、河北承接北京养老服务产业的相关对策建议

首先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河北养老机构的硬件条件,提高居住标准,充分满足老年人的居住需求,达到让其满意的最大效果。同时,增加养老机构点的设立,政策鼓励民办养老机构的开展,增强河北承接北京养老产业发展的能力。

其次应加强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其素质,使其为老年人提供最舒适合理的医护服务;同时应使养老机构从业人员队伍年轻化,多样化。老年人一般都长时间远离子女独自居住在养老院,其内心孤独脆弱,希望有子孙陪伴,从业人员队伍年轻化可满足老年人思念亲人的内心诉求,多样化可满足老年人在文化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帮助老年人拥有更加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最后,政府应改善异地医疗保险制度方面的管理,在河北和北京之间建立一条统筹医疗保险制度的通道,使得在河北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可以实现异地就医、异地报销直接在当地有关部门办理,减轻老年人医疗报销的负担,解决看病难、报销难的问题,提高北京市老年人异地养老的积极性。

第5篇:节能技术报告范文

关键词: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个领域对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大,能源危机也日益加剧。建筑工程中,电气照明系统是能耗的重要来源,以往在设计电气照明系统时,往往更加注重经济性,在倡导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如何有效应用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兼顾经济性与节能性,已经成为所有建筑设计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1.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原则

首先是节能性原则,就是在满足人们日常工作以及生活照明需求的基础上,实现能耗最低。这就需要设计者考虑到人们的实际需要、系统布局以及每种布局所需能耗等多种因素,选择出最佳方案,在降低能耗的同时,达到良好的光照效果。其次是适用性,建筑类型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建筑对照明的要求存在很大差别,因此在对照明系统进行设计时一定要将建筑物功能作为重要参考,提高照明系统的适用性。最后是经济性原则,照明系统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人们的实际需要以及能耗等因素,同时还要兼顾经济因素,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经济成本,一是要合理布局,在不影响照明效果的前提下减少灯具使用数量,二是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后续维修管理工作。

2.建筑照明节能技术的具体应用

2.1推广使用节能灯具

使用节能灯具是建筑节能设计中最有效的方法,实施起来也相对容易。市场上灯具的类型有很多种,选择时不仅要考虑到外观以及成本,同时要考虑到这些灯具的节能性,研究表明,节能灯具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照明质量较高,可以有效保护人体视觉系统;二是可以明显节能,与普通灯具相比可以节约50%左右的电能;三是使用寿命更长,可以达到一般灯具的2倍,不需要频繁更换;四是光衰较低,即使是长时间使用,反射率也不会大幅度降低,试验表明,节能灯具长时间使用后反射率的降低程度可以控制在8%之内。选择灯具过程中要将以上标准作为参考,通过推广使用节能灯具,达到节能目的。

2.2有效利用自然光

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加强,人们对太阳能、风能等无污染、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越来越重视,并将其应用于很多领域中,取得了理想效果。建筑电气照明系统设计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光,用自然光代替一部分人工照明,不仅可以节约成本,同时完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具体设计思路如下:首先,建筑设计之初,就要将自然照明考虑在内,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节能技术使用,一是要在合适的位置设置采光口,扩大自然采光面积。二是在设计玻璃幕墙或者是选择门窗等特殊位置的玻璃时,要考虑到玻璃的透光性,使建筑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光;其次,设计自然采光系统时要考虑到建筑的采光要求,如果要求不高,可以选择被动式导光系统,如果要求较高,可以选择主动式导光系统;最后,建筑墙体等最好选择浅色系,充分利用自然光。

2.3合理应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智能控制系统也是一项重要的节能技术,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光源进行智能化控制,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例如调光系统以及开关控制系统等。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综合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等多项先进技术,综合性较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一是传感器控制,二是场景控制,三是时间控制,四是电压控制,五是声音控制。该系统可以对建筑内部照明系统进行整体控制,提高节能效果,同时维护管理也比较简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场景控制为例对建筑照明节能技术进行分析。所谓的场景控制,就是根据建筑内部不同区域对光照的不同要求合理控制照明系统,这种控制方式最大的优势有两个,一是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满足不同区域对光照的不同要求;二是灵活性较高,可以根据需求的变化灵活转变控制模式,既能够满足光照需要,又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例如,建筑物中的会议室如果采用该系统,就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模式进行控制:一是准备模式,就是在会议准备阶段,可以将筒灯打开,人员陆续进入会议室以后再开启隐蔽槽灯;二是会议模式,就是在正式开会阶段将所有槽灯、筒灯全部打开,营造一个良好的会议环境;三是报告模式,工作人员在做重要的报告时,要将棚顶灯打开,使会议室更加明亮,保证参会人员集中精力。四是投影模式,会议中需要使用投影仪时,将棚顶灯具关闭,并将槽灯以及筒灯都调暗,保证参会人员可以更好的观看投影,同时节约电能;最后是结束模式,会议结束以后,将槽灯以及筒灯都调亮,人员离场后自动关闭。

2.4选择更加先进的启动设备

启动设备性能也会对节能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例如,以往所使用的镇流器功率都非常大,不仅浪费资源,且经常会出现光闪烁问题,建筑节能照明系统设计时应该淘汰这类设备。目前比较常用的镇流器类型有两种,一是节能型电感镇流器,二是电子镇流器。试验表明,建筑照明中如果使用功率为36瓦的荧光灯,使用电子镇流器以后安装功率可以下降20%左右,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电子镇流器虽然节能效果比较好,且不存在频闪问题,但是寿命却较短,稳定性也不强。每种启动设备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选择时要考虑到实际需要和要求。

3总结

建筑行业要想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注重节能设计,而照明系统是建筑能耗的重要来源,因此建筑照明节能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系统设计中要遵循节能性、适用性以及经济性原则,推广使用节能灯具,有效利用自然光,合理应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选择更加先进的启动设备,实现建筑节能目标。

作者:赵海猛 单位:葫芦岛创拓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黄文.建筑电气照明系统节能优化设计技术要点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0(12)19:245.

[2]刘士发.有关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应用措施探讨[J].民营科技,2015,9(6)07:6.

第6篇:节能技术报告范文

关键词:工民建;节能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行业越来越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建筑能源发展的现状上来看,不容乐观。因此,建筑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将建筑的节能因素充分考虑到其中。这样不仅使得周围的环境得到改善,同时也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建筑节能在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工民建施工节能特征

基于我国工民建工程项目应用时限较长,有些甚至可长达百年,因此,势必使资源应用量不断增长,这样一来,能源节约成为工民建工程施工建设阶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依据建设部相关工作报告我们明确,当前我国工民建施工节能呈现出了明显的特征。首先,我国建筑工程类别较为丰富,同时所处的地理环境较为复杂。一旦冬季来临,东北地区便会由于供暖而耗费较多能源。另外,业主分布较为广泛,不能清晰明确承担责任的相关部门或是具体的责任人。再者,相同种类以及同样规模的建筑工程在资源应用上呈现出了较大差距。总体上,应用建筑能源的密度较低,也就是单位面积的建筑能用效率不高,同时污染现象较为常见。由此说明,建筑节能仍然具有较大空间,只有真正明确了该类特征,方能依据现实状况为工民建项目施工的节能化发展提出更好的建议,实现资源优化调节、合理配置的终极目标。

二、工民建工程施工中节能技术运用的重要意义

21世纪,建筑工程行业发展迅速,并且已经成为了我国市场中最具代表性的产业。为了能够从根本上实现我国能源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国家积极利用节能建筑材料以及节能建筑技术为主,从根本上推动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效率。其中,工民建施工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并且节能技术也逐渐得到运用,在工民建工程施工中利用节能技术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

(一)节省工民建施工的成本

在建筑工程中利用建筑节能材料以及节能技术,能够从根本上节省工民建施工的成本,在将两者的结合,使其成为当前建筑行业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重要表现,该类建筑技术以及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工程持续发展的起点,在一定程度上会花费较少的成本。因此,在工民建施工中利用建筑节能技术以及建筑节能材料,不仅能够优化国家的生态环境,改善能源,并且还从根本上减少工民建施工中的经济成本,从根本上降低工民建施工的工程成本。

(二)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工程质量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施工中,每一个环节都是紧密相连的,其中,建筑技术是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在工民建中使用建筑节能技术,能够带动其它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建筑节能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能够推动节能材料的运用,并且能够使节能材料在最为广泛的程度上进行开发与利用。建筑节能技术属于建筑建设的基础技术,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之中,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为工业与民用建筑获取到舒适的环境与美丽的外观。

三、节能技术在工民建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建筑节能技术是实用性、综合性很强的施工技术,综合了建设规划、土木工程学、机电设备、电子信息、环保、热能、生态工程等各个领域,与行为科学、经济技术和人文科学具有密切联系,其应用不仅有助于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也促进了建筑新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顺应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下面对其在工民建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具体探析:

(一)节能技术在建筑室内采暖中的应用

我国地域宽广,南北温度差异较大,建筑采暖设施是冬季寒冷地区建筑的必然要求,建筑室内采暖对寒冷的北方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针对我国目前节能型资源的利用状况,太阳能是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太阳能不仅采集容易、供给量丰富、污染小,还可以循环使用,在工民建工程中,可以利用太阳能一体化技术为建筑物提供必要的热能和光照。在北方的工民建中,应用较多的是水源热泵技术,即利用水源吸收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化为建筑能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水源吸收的太阳能产生低位低温热能,利用建筑自身热能,输入少量高位电能,实现热能转换和采暖效果。这种节能技术有效减少了建筑过程中使用的电能,太阳能也在一定程度了满足了建筑的采暖需求。此外,太阳能混合节能技术也得到了发展,为工民建节能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节能技术在建筑顶楼隔热中的应用

对我国的建筑工程而言,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太阳辐射影响,特别是我国南方高温地区的建筑会受到太阳辐射直接影响,北方地区夏季炎热,建筑也需要满足顶楼隔热需求,因此必须对建筑顶楼采取必要的隔热措施。现阶段,在工民建工程中应用较多的节能隔热技术是空气层隔热,主要通过减少热量传递达到隔热效果。该技术不仅能够应用在顶楼、窗体、墙体隔热施工中,还能够达到保温效果,是高效优质的节能技术。其他的节能技术例如高效保温型、架空型、倒置型和浮石砂等也能达到有效的屋面保温。

(三)门窗节能技术应用

工民建施工中,门窗为主要的耗能部位,其能耗比例可达到建筑工程消耗能源总量的一半。因此,门窗施工环节更应采用有效的节能技术手段。例如可应用新型玻璃材料,有效的调节宅窗以及墙比,合理的提升住宅外窗整体气密性,进而在一定层面控制热能损失导致的能源耗费现象。由于低辐射玻璃体现出较低水平的反射率,因此可提升保温性能,实践应用中可合理的选择应用。另外在把控宅窗以及墙比的过程中应确保北、东、西、南的比例分别低于20%、30%以及35%。还应确保住宅外窗呈现良好的气密性,为实现该目标,可采用密封性能优秀的新型材料,也可通过加装泡沫塑料封条达到预期目标。

(四)节能技术在建筑维护结构中的应用

从我国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体上而言,将建筑节能技术运用到建筑物之中,能够起到相应的结构维护作用。现如今,各种建筑物的墙体所利用的建筑材料非常多,很多墙体建设对墙体结构的保护装置比较多,在对墙体进行建设的时候,所利用的材料损耗极大,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成本有所影响。工民建建筑墙体所利用的建筑节能材料,从根本上关系了建筑整体的发展状况与损耗情况,在利用各种节能技术中,能够使墙面以及墙体进行保温。通常情况下,墙体的内保温可以通过墙体的保温材料进行维护,避免使建筑物遭受到雨水的侵袭,而外保温在通过墙体节能型的材料下,能够减少太阳辐射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使建筑物起到夏季隔热、冬季保温的基本效果。并且,伴随着建筑节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实体砖的使用比例,从根本上增强了墙体的坚固性。

四、工民建工程中节能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目前,我国工民建工程虽然应用了建筑节能技术,但是仍缺乏相应的节能标准和设计规范,而且一些节能材料和技术开发水平较低。所以,针对工民建工程节能技术的长远发展来说,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设计规范和节能标准,加大节能材料和技术的研发力度。

首先,在应用和推广节能技术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建筑节能指标和设计标准,通过专项政策制度等强制性手段要求工民建根据节能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其次,加大对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的投资,推动技术实践和建筑节能理论的结合,为节能技术的研发提供有力的物质基础;再次,加强对节能技术人才的培养。为了普及节能技术,使工民建施工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需要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使施工人员树立牢固的节能意识,加强建筑节能宣传;最后,参考和借鉴外国先进的建筑技术。工民建节能技术发展还需要依靠一定的外部力量,加强与外国建筑行业的技术交流,吸收其优势技术,弥补我国建筑节能的不足。当前我国建筑节能尚处在发展初期,推动建筑节能技术在工民建工程中的应用还需要国家和行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促进节能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结语

总之,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的节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工民建筑的施工。因此,需要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利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同时还要加强创新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建筑节能性的不断提高。建筑的节能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宗旨相一致,因此,需要保证建筑、自然和环境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饶湖源.浅析工民建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J].门窗,2013,12:272.

[2]史文超.浅谈节能技术在工民建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4,04:332.

第7篇:节能技术报告范文

第一条为促进公路、水路交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结合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路、水路交通能源利用及节约能源监督管理活动。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节约能源(以下简称节能),是指加强公路、水路交通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在公路、水路交通使用能源的各个环节,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第四条交通运输部负责全国公路、水路交通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并接受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的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交通运输行业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并接受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同级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的指导。

第二章加强节能管理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节能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公路、水路交通节能管理体制,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部署、协调、监督、检查、推动节能工作。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指导、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和有效衔接,引导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建设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交通运输行业节能的宣传教育,增强交通运输行业节能意识。

第八条交通运输部将公路、水路节能纳入交通发展规划,并根据交通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和实施公路、水路交通节能规划。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实际情况,在前款规定的公路、水路交通节能规划的范围内,制定本行政区域交通运输行业节能规划。

第九条交通运输部建立公路、水路交通能源消耗报告、统计、分析制度,配合国务院统计部门加强对统计指标体系的科学研究,改进和规范能源消耗统计方法,做好公路、水路交通能源利用状况的统计和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本行政区域公路、水路交通能源消耗报告、统计、分析制度。

第十条各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严格执行交通运输营运车船燃料消耗量限值国家标准,组织建立交通运输营运车船燃料消耗检测体系并加强对检测的监督管理,确保交通运输营运车船符合燃料消耗量限值国家标准。

前款规定的交通运输营运车船燃料消耗量限值国家标准,由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在该标准出台前,交通运输部先行制定并实施交通运输营运车船燃料消耗量限值的行业标准。

第十一条交通运输部制定、修订装机功率超过300千瓦的港口机械等交通用能设备的单位产品能耗限值标准,并由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组织推广。

第十二条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严格执行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确保项目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具体评估办法按照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各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鼓励、支持开发先进节能技术,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公路、水路交通开发先进节能技术的重点和方向,建立和完善交通节能技术服务体系。

交通运输部适时公布“营运车船节能产品(技术)目录”,引导使用先进的节能产品、技术,促进节能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交通运输部和省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交通运输行业重大节能科研项目、节能示范项目、重点节能工程。

第十四条各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公路、水路交通节能检测机构建立节能监测体系,通过节能检测机构提供的节能检测结果,获取节能监测数据。

节能检测机构应当及时提供公路、水路交通节能检测结果,并对所提供的数据负责。

第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申请将节能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用于支持节能监督管理体系建设、节能技术研究开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示范与推广、重点节能工程的实施、节能宣传培训、信息服务和表彰奖励等工作。

交通运输行业建立节能激励机制,逐步形成以国家和地方资金为引导、企业资金为主体的交通节能投入机制,设立各个层次的节能专项资金,用于鼓励、支持节能产品和技术的开发、推广和应用。

第十六条节能技术服务机构、行业学会、协会等中介组织可以在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节能知识宣传和节能技术培训,提供节能信息、节能示范和其他节能服务。

第三章交通用能单位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

第十七条交通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节能管理,制定并实施节能计划和节能技术措施,建立和完善节能管理制度,根据生产过程中运量、运力、施工作业等多种因素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提高交通用能设备的使用效率。

第十八条交通用能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单位职工的节能教育,促进本单位职工树立节能意识,并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一。

交通用能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专项节能奖励机制,对节能工作取得成绩的集体、个人给予奖励。

第十九条交通用能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计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加强能源计量管理,配备和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和校准的能源计量器具,对各类能源的消耗实行分类计量。

第二十条交通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能源消耗统计制度,建立健全能源计量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确保能源消耗统计数据真实、完整,并按照规定向有关部门报送有关统计数据和资料。

第二十一条交通用能单位应当制定并执行本单位产品能耗定额标准,并定期对用能设备进行技术评定,对技术落后的老旧及高耗能设备,提出报废、更新、改造计划。

第二十二条交通用能单位应当编制有利于节能的生产操作规程,并开展节能教育和节能培训;经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优先在能源管理岗位或者有关高耗能设备操作岗位上工作。

第二十三条禁止购置、使用国家公布淘汰的用能产品和设备,不得将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转让或者租借给他人使用。

第二十四条交通用能单位不得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

第二十五条交通重点用能单位应当定期向交通运输部、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送上一年度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

交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能源购入和消耗量;

(二)节能量;

(三)单位产品能耗或者产值能耗;

(四)用能效率和节能效益分析;

(五)节能措施;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本条第一款所称交通重点用能单位是指公路、水路交通年能耗超过5000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

第二十六条交通重点用能单位应当设立能源管理岗位,在具有节能专业知识、实际经验以及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中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

能源管理负责人负责组织对本单位用能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并组织实施本单位节能工作的改进措施等。

鼓励交通重点用能单位以外的其他交通用能单位设立能源管理岗位,加强本单位能源管理。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交通用能单位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在科研、设计、生产中违反有关强制性节能标准规定的,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职权范围内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通报批评或者给予责任者行政处分。

第二十八条交通用能单位有漏报、迟报、虚报、拒报或者其他不按照规定报送能源统计数据的行为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九条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的,将淘汰的用能设备转让他人使用的,或者有其他节能违法行为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条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节能管理工作中存在、、等情况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8篇:节能技术报告范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为主、技术支持、政策激励”的原则,全面推广应用工业炉窑节能技术,推进节能改造,提升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炉窑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二、现状和主要目标

工业炉窑是我区主要的耗能装备,类型复杂,设备相对陈旧老化,保温效果差,排烟温度高,效率低,具有很大的节能减排潜力。

围绕区政府节能降耗目标任务,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企业为实施主体,大力推行炉窑余热发电、富氧燃烧、高炉喷煤、炉窑窑体保温等节能“四新”技术,淘汰落后炉窑设备,不断提高工业炉窑整体节能水平。到年,通过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加强节能管理等措施,全区在用工业炉窑全部达到《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要求,实现年节能6%以上节能目标。

三、工作内容

(一)做好调查摸底。年5月1日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本辖区工业炉窑分布、炉窑耗能和污染状况等进行调查,摸清底数,填写《区工业炉窑基本情况表》,分类汇总整理后分别报送区经贸局、环保分局、质监分局。在用工业炉窑应提供近3年经有资质的节能监(检)测机构出具的相关指标检测报告和环境监测机构出具的污染物排放指标检测报告备查。

(二)制定淘汰改造计划。年5月20日前,各乡镇、街道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省、市和区有关标准要求,逐一核对在用工业炉窑近3年的节能检测报告和污染物排放指标检测报告,提出本乡镇、街道工业炉窑淘汰、改造企业名单,填写《区工业炉窑淘汰、改造名单》,加盖公章,报送区政府节能办。

年6月1日前,区经贸局、区政府节能办会同区环保分局、质监分局,按照《工业炉窑淘汰、改造认定原则》,审定公布全区工业炉窑淘汰、改造的企业名单,编制下达全区工业炉窑淘汰、改造工作计划,明确工业炉窑淘汰改造单位、炉窑规格型号、完成时限和责任人员,并建立相应的调度制度。

(三)组织实施工业炉窑淘汰改造。各乡镇、街道要制定实施方案,将淘汰、改造工作计划分解到相关单位及企业,并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计划落实。要做好方案实施的监督检查和跟踪服务,督促相关企业落实工作方案,明确进度,尽快落实资金,确保完成工作任务。每年6月20日和12月10日前,各乡镇、街道将本辖区工业炉窑淘汰、改造工作进展情况报送区政府节能办。

(四)抓好淘汰、改造项目竣工验收。企业淘汰、改造项目完成后提出申请,由有资质的节能监(检)测机构进行节能检测,环保监测机构进行污染物排放指标检测,并报请所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进行验收。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认真组织好项目竣工验收,根据有资质的节能监(检)测机构出具的相关节能检测报告和环保监测机构出具的污染物排放指标检测报告,如实评价实施效果,严格验收把关;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要督促企业立即采取措施整改,确保项目如期整改到位,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从区经贸局、环保分局、质监分局、节能办抽调人员,成立区工业炉窑淘汰、改造工作协调办公室,协调办公室设在区经贸局,区政府节能办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协调办公室在区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全区工业炉窑淘汰、改造工作的日常组织协调。区经贸局负责全区工业炉窑淘汰、改造的组织协调及政策配套工作,并做好工业炉窑认定监察及节能技术指导工作;区环保分局负责工业炉窑污染物排放监督工作;区质监分局负责炉窑技术标准的监督;区政府节能办负责工业炉窑节能工程项目的申报、管理工作,组织炉窑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协调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技术指导组、执法检查组和项目验收组,其职责如下:

1.综合协调组:由区经贸局牵头,负责工业炉窑淘汰、改造计划的编制和组织实施,组织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的宣传贯彻。

2.技术指导组:由区政府节能办牵头,会同区质监分局,负责工业炉窑淘汰、改造中的安装及监督等技术指导工作。

3.执法检查组:由区政府节能办牵头,会同区环保分局、质监分局,负责查处工业炉窑领域违反《节约能源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

4.项目验收组:由区政府节能办牵头,会同区环保分局、质监分局指导各乡镇、街道做好工业炉窑淘汰、改造验收工作。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辖区工业炉窑淘汰、改造工作的组织协调及具体实施。列入工业炉窑淘汰、改造名单的企业要由主要负责人牵头,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部门和人员,确保按期完成工作任务。

(二)推广应用节能技术。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和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节能技术服务的中介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炉窑节能改造的技术研发工作,促进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一是采用自动控制系统改造现有炉窑系统。对炉窑引风机、鼓风机、炉窑传动装置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提高炉窑运行效率。

二是应用炉窑窑体保温技术。

三是应用炉窑余热回收技术,加装余热回收装置或其它高效节能换热装置。

四是使用燃料添加剂,优化燃烧,减少烟垢,提高热效率。

五是采用炉窑黑体强化辐射传热技术。

六是采用炉窑送风除湿技术。

七是采用高炉喷煤技术。

八是采用高炉富裕煤气发电技术。

九是采用富氧燃烧技术及其它炉窑节能技术,提高炉窑运行效率。

(三)加强工业炉窑监督管理。

一是强化工业炉窑能效、环保监测。各乡镇、街道要将工业炉窑的能效和环保监测列入当年工作计划,对辖区内工业炉窑按照规定周期组织开展能效和环保监测。对达不到能效和排放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经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应将其列入改造、淘汰范围,按照本实施方案要求进行管理。

二是提高企业新建工业炉窑的准入门槛。区经贸局、环保分局要加强协调配合,依法分别负责对新建工业炉窑的能效、环保指标进行审查。自年5月1日起,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能和权限,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强化市场准入制度,提高新建工业炉窑的技术门槛,杜绝落后技术及设备进入企业;凡新建、更新工业炉窑项目,须经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准建设,其技术指标必须达到《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要求,其污染物排放指标必须达到国家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

三是建立全区工业炉窑信息平台,建成工业炉窑运行情况数据库。企业要配备炉窑能源计量器具,健全工业炉窑能耗台账,定期开展工业炉窑能效和环保检测,加强节能日常管理,确保符合节能减排要求。

四是加强工业炉窑操作人员节能教育与培训。自年5月1日起,企业每年必须组织工业炉窑操作人员在安全知识培训的基础上,定期组织工业炉窑操作人员,强化节能知识、环保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切实提高炉窑实际操作水平。

(四)落实扶持政策。

一是鼓励和支持各类节能技术服务公司实行合同能源管理,为企业和用户提供诊断、融资、设计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以节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资和取得合理利润,推进工业炉窑节能技术改造。

第9篇:节能技术报告范文

1 节能法律

《节能法》共7章87条,自2008年4月1日起 施 行 。 其 中 能 源 管 理 、 合 理 使 用 与 节 约 能源、法律责任等部分对用能单位提出了明确规定,这是用能单位应该或必须做到的部分;在节能技术进步及激励措施等部分提出了建议或鼓励采用的先进节能技术或理念,并在政策及资金方面给予支持或奖励。

1 . 1 节能制度

节能的基础制度包括将节能工作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实行有利于节能和环保的产业政策,鼓励、支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资源,鼓励、支持节能技术进步,开展宣传和教育等五方面。生产企业应该根据实际制定本企业的发展规划以及中长期节能计划,根据当地政府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制定本企业的节能指标以及为达到指标所采取的措施。在产品选型、结构调整以及设备配置等方面要从节约能源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等角度综合考虑,尽量使用清洁型能源,扩大再生资源的使用比例,并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发展循环产业,尽量采用先进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 、新设备、新材料。

节约资源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进行监管,监管的主体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监管内容是对节能法律、法规和节能标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监管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节能法》具体规定了强制性能效标准、能耗限额标准、建筑节能标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依据强制性节能标准,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这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和开工建设的强制性前置条件。

1 . 2 合理使用能源

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合理用能的原则,加强节能管理,制定并实施节能计划和节能技术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建立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定期开展节能教育和岗位节能培训。

1 . 3 相关法律

除了《节能法》对节能进行了系统、具体的规定外,《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电力法》、《可再生能源法》等条文也对节约能源做出了相关规定,使节约能源法律制度更加完备和完善。

2 节能法规和规章

2 . 1 节能法规

对生产企业有影响的国务院行政节能法规主 要 是 《 民 用 建 筑 节 能 条 例 》 , 该 条 例 是 在《节能法》和《建筑法》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 民 用 建 筑 节 能 的 基 本 法 律 制 度 。 对 既 有 建筑的节能改造,主要是指对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既有建筑的围护结构、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照明设备和热水供应设施等设施节能改造的活动;对新建建筑,要按照民用建筑节能要求,确定建筑的布局、形状和朝向,并进行相应的设计、审查、监管、验收等程序;要推广使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

2 . 2 节能规章

目前,节能规章分类较多、内容较广,其中与生产企业紧密相连的节能规章是《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和地方节能监督办法。

重点用能单位应贯彻执行国家节约能源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标准,接受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节能管理制度,健全能源计量、监测管理制度,建立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建立能源消耗成本管理制度,建立节能工作责任制,开展节能科研开发、技术改造和节能宣传与培训,设立能源管理岗位,并按要求配备能源管理人员。达不到要求的,将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警告、限期整改、罚款、停产整顿直至关闭企业等处罚。

3 节能标准

节能国家标准包括通用节能标准、能耗限额类标准、合理用热标准及合理用电标准等。

3 . 1 通用节能标准

建立企业节能标准体系应遵循协调一致、全面配套、层次恰当、划分明确、开发扩展的原则。

3 . 2 能耗限额类标准

截至2010年6月,国家了22项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从新建项目的准入值、限额值、先进值3个层次对高耗能企业提出强制性要求。2007年山东省出台了50项高耗能产品限额标准,按照年限设定了2008年、2010年、2012年的单位产品能耗限定值。例如,《轮胎产品能耗限额》(山东省db37)规定,轮胎产品综合能耗限额中,单位产品综合能耗2008年为1290kgce/t(千克标煤/吨橡胶),2010年为1135kgce/t,2012年为1032kgce/t,省内轮胎企业必须参照此限额标准,对本企业的能耗水平进行调整和控制。

3 . 3 合理用热标准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是指导企业合理用热的综合标准,也是加强节能管理的重要依据。该标准包括:燃料燃烧的合理化,传热的合理化,减少传热引起的热损失,余热的回收利用,实行热能的综合利用与用能设备的合理配置等。

3 . 4 合理用电标准

合理用电包括以下五方面:一是供电的合理化,即合理选择供电电压及允许偏差、供电方式、变配电所位置、变压级数、导线截面、总线损率限值、日负荷率限值、冲击负荷及波动负荷的限制措施等。二是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合理化,即选择电动机类型、功率、调速方式、无功功率补偿、电气传动系统经济运行、监测与计量等。三是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合理化,即电加热设备的效率、技术经济指标、电热元件和保温材料、工件热处理的工艺优化、余热回收利用等。四是电能转换为化学能的合理化,即电解槽、电镀槽的选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五是照明的合理化,即照明方式和灯具选择、照度标准限值、用电计量、控制方式的选择、建筑物的开窗面积及室内表面反射系数的要求等。

4 节能技术与政策

4 . 1 节能技术

目前,对生产企业比较有帮助的有锅炉燃烧节能技术、保温蓄热技术、输配电系统节能技术、电机系统节能技术、新能源及边界能源利用技术等,各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合的节能技术,在降低综合能耗的同时,减少能耗费用支出。

4 . 2 价格政策

生产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节能法》中的节能价格政策,真正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目前常用的价格政策或方式有电力需求侧管理、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自愿协议以及节能电价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