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息产业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特征;特征分析
作者简介:张目(1968-),男,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信用风险管理、金融工程、综合评价技术。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8.0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8-10-02
一、引言
纵观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引起新一轮的科技创新。尤其是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认识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美国奥巴马政府签署了《2009年美国复兴于再投资法》,推出了总额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强调可再生能源、医疗、航天航空、环境保护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欧盟将低碳经济看作“新的工业革命”,到2013年以前将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低碳经济;日本政府颁布了《新国家能源战略》,提出了八个能源战略重点,并不断完善金融财政政策,鼓励新兴产业发展,侧重信息技术的应用、环保型汽车、电力汽车、低碳排放、医疗与护理、文化旅游、太阳能发电等;韩国制定了《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将绿色技术、尖端产业融合、高附加值服务三大领域共17项新兴产业确定为新增长动力[1]。
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抓住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战略机遇,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提出了扶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揽子政策措施。2012年5月30日,国务院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优化政策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试图厘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特征及其特点,以此为其他学者后续研究提供必要理论支持和方向指引。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特征
(一)战略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由于其战略性和创新性的特点使其不仅具有很强的发展优势,还能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而且直接最终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国家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区域性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迈克尔·波特从新兴产业的竞争战略角度认为,“新兴产业是新生的或者获得再生的产业,其形成的原因不一而足,比如技术创新、相对成本关系的变迁、新的需求或者其他经济的或社会的变化”[2]。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在产品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而且这种潜力一旦转化为生产力之后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长期性和可持续性。另外,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还具有极强的关联性,能够带动一批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链共同发展,并在快速发展中逐渐成为未来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这一概念强调其“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战略性的作用,在与其他国家的竞争中也有着战略性的地位。
(二)不确定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新兴产业的典型特征,即不寻常的高风险和不确定性以及研发方面较低的成功率,因此在技术、市场和战略发展等方面都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3]。
1、技术的不确定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采用的技术代表着当前国际上科技发展前沿,这也就意味着技术可能正处于研究发展的某个阶段,是尚未完全成熟或未完全取得市场应用的,因而具有不确定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是技术创新,重大技术创新在研发能否成功、研发成功时间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另外,在市场化、商业化方面能否成功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从产品在原始材料阶段到工程化与规模生产,在这其中的每一阶段都需要相当大的跨越新技术。与现行技术系统之间的不一致性也是一个重要的不确定性因素技术。不确定性还包括设计是否优越、技术上能否超过已有产品的工艺、制造成本能否达到商业化的要求以及进一步改进的潜力如何等。风险或不确定性一般被分为可度量的及不可度量的,可度量的成为狭义风险、不可度量的成为实际风险。在本文中,我们把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归为第二类风险。
2、市场的不确定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另一个推动力来自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时,由于市场存在不确定性,这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其后续发展中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阻碍或风险。市场的不确定性首先会表现出,某种新技术被研发出之后,由于在设计之初市场定位不准或此时市场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时由于市场的不匹配性,导致其产品滞销进而带来高风险。其二,高新技术产品被研发出来后首要问题是激发潜在使用群,让这些潜在者最终成为使用者或客户。然而很多产品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检验才能最终被更多使用者或客户认可,因而辨识早期使用者或客户通常是不容易的。第三,并不是产品技术越先进就能成为产品市场的主导者获取高额利润,一项新技术能否在市场竞争中胜出,除了技术的先进性外,还要受到消费者的更新成本、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消费习惯以及市场规模和特征、企业的市场战略规划等,还可能会有一些非市场因素的影响。
3、战略的不确定性。由于是新兴的产业,没有有章可循的战略发展模式,另外企业对竞争对手、市场、顾客等的特点缺乏相应了解,所以多数企业在发展初期还没有成熟的战略模式,通常都是在实践中不断检验自己的战略策略。
(三)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另一个经济主体所产生的有害或有益的影响。科技创新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一旦某项技术发明出来要投入生产,就会迅速、广泛的被他人所共享,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并且,一项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可以为其他成果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开辟道路。创新的人无法获得科技创新所带来的所有好处,私人进行科技创新的意愿就会受到限制,所以,这种正外部性决定了科技创新必须有政府的支持,如需要政策性金融的扶持。
(四)创新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的结果。科学研究与发展(即R&D)投入巨大,能够迅速引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创新应用的深度发展结果和产业化平台的展示,并且,其产业劳动生产率较高。创新性技术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之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多为高技术、高风险和高投入的战略领域,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战略性新兴产业最终发展的高度。因此,对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性中,科研院所和大学等这些研发中坚力量的研发创新能力,以及产学研、研究机构间的技术交流合作能力都十分重要,相对于其他非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新技术的渴求则显示出更高要求,对知识创新及知识转移亦有更高要求。
(五)动态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需要依据外部形势变化和内部经济条件环境的变更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人力资源变化、科技日新月异等外部条件变化所带来的新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既要突出其基本特征,又要根据传统第一、二、三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统筹规划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产业规模和发展优先度,对处于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的,要有针对性的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旦确定,就将成为引导外部资金投向、人才集聚及相关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4]。
(六)关联性。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长,产业关联度高,对其相关及配套产业的发展能够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且就业吸纳能力强,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5]。
战略性新兴产业同一般新兴产业一样都具有创新、高成长、高盈利的特点。但不同的是一般新兴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只能依靠自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来实现经济增长,对民生、环境的贡献有限。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有战略性的作用而得到政府的扶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长远的。
三、结束语
当前,在危机的倒逼机制作用下,全球将进入空前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调整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起到引领带动作用,不论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还是我国政府都认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新机制。综上所述,我们应该紧紧抓住本世纪最新一轮产业、技术革新的重大机遇,立足于当前我国的发展现状和产业结构,科学规划,紧紧围绕产业结构升级这条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转型为主线、以经济社会进步为目的,深入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特征和发展规律,积极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合理、积极、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付广军.运用税收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02):1-9.
[2]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3]李晓华、吕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与政策导向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 2010,(09):20-26.
[4]侯延刚.河北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 2011.
[5]刘洪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及培育政策取向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03):87-92.
关键词:信息产业;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2
产业结构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体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产业结构的升级,实质是生产技术的变化而引起的产业结构的变革,即由于新技术的开发、引进、消化和吸收引起高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在以工业作为支柱产业的洛阳而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其工业结构升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洛阳市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尽管农业为代表的第一产业在洛阳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依然处于基础性地位,但正如世界工业化发展所表明的规律,其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不断降低,由1978年的21.3%下降到2010年的8.4%。目前,第一产业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农产品优质率较低;加工业尚处在初级阶段,产业化层次低;区域优势不突出;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低。从产值上看,2010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仅仅比1978年高7.6个百分点,甚至比1990年和1999年还低,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表明,洛阳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此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虽然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从1978年的54.4%上升到59.8%,上升了5.4个百分点,但其在洛阳的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一直高于50%,在2008年甚至达到61.1%,近五年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始终超过60%。这意味着,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是洛阳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工业发展的好坏对洛阳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第二产业尤为突出的问题是如何促进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从工业结构上看,洛阳市轻重工业在工业增加值中比例分别为13%和87%。支柱产业依然是以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等为主的重工业。偏重型的工业结构使工业过分依赖自然资源,基础性的产业占比重大,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占比重小。原材料和基础性产业明显占绝对多数,这些产业易受外部冲击,受周期性波动影响大,产能过剩的矛盾又经常发生。从高新技术产业来看,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尚未起到主导作用,表现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2008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仅占工业增加值的2.3%,而新乡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则占当地工业增加值9.8%,比洛阳高7.5个百分点。作为代表现代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航天工业、计算机工业、 电子工业等工业在我市有的刚刚起步,有的根本就没有。科技与创新基础上的巨大落差,使得传统产业改造步伐缓慢,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缓慢,大大影响我市新型工业化的推进,成为制约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不利因素。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每个国家工业化推进过程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都伴随着科技进步及其应用。不同时代的主体性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程度和功效是不同的。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主导性技术是信息技术。它是一种具有较强渗透性、带动性,同时又具有较高共享性特征的高新技术形式,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将是巨大的、超常规的,是实现产业结构跨越式升级的有力杠杆。如何搭乘时代列车,促进洛阳产业结构升级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二、信息产业的独有特征和作用
信息产业作为一门新兴产业其主要特征有:
(1)信息产业是新兴带头产业。信息产业是具有战略性的新兴带头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先导作用。由于信息资源已成为现代社会第一战略资源,促进和实现社会信息化的信息产业自然就成为今天和未来社会发展中最大的战略产业。在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它正逐步取代钢铁、造船、汽车、石油等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产业的传统地位,成为当代社会的带头产业。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构成了新兴的产业群。无论是宇航卫星通信、生物工程、海洋开发、光纤通信还是新兴服务产业,都离不开具有核心地位和先导作用的信息产业作为其应用开发的突破口和带头部门。
(2)信息产业是高创新性和高渗透性相结合的产业。据统计,发达国家70%-90%的经济增长是靠创新引发技术进步,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也是源于大量的发明和创造,是建立在现代科技最新成果基础之上,具有高度的创新性。20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领域的几项重大突破(如半导体、卫星通讯、计算机、光导纤维等)都体现了其高强度的创新型。渗透性是信息技术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渗透性的基础是技术的通用性和开放性。信息技术既是针对特定工序的专业技术,又是适合于各行业的通用技术。每一项信息技术产生之后,都存在着应用到更广泛社会经济领域的可能性,信息技术的渗透性使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融合成为可能。
(3)信息产业是高增值型产业。信息产业的劳动生产和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一般企业,据统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各国的信息产业产值16年间共增长4.7倍。而同期,制造业中的非高科技产品的产值则是增长3.3倍。我国手工业、传统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相比,现阶段约为1:1:100,也充分表明信息产业具有手工业和传统产业不可比的高效生产率和旺盛的生命力。信息产业的这种高增值性,使发达国家不惜耗费巨资进行垄断性开发。因此,在信息产业的竞争上,发达国家具有很强的垄断性。迄今信息产业的生产和销售,仍大都集中在美国和西方少数几个发达国家。
(4)信息产业的倍增性。信息的生产成本很高,但是复制成本却很低,这就决定了信息产品生产过程的低边际成本、高产出和高附加值的特点。信息技术倍增性的特点使信息产业得以低成本扩张,迅速开拓新的业务和市场,加速产业融合。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传统产业的效率,加快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5)信息产业的关联性强。产业间都存有关联性度,信息产业也是如此,并且关联度很高,因此对其它产业有高度的带动性。有研究计算显示,信息产业是一个产业链很长、产业感应度与带动度都很高的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部门的感应度在我国37个国民经济部门中列第9位,说明信息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三、信息产业对洛阳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鉴于洛阳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信息产业自身的特征,我们可知,洛阳信息产业的发展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其产业结构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和无限的动力:
(1)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新产业和产业部门的形成,从而开辟新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在科技进步的作用下,一方面,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变现为:原有的产业和产业部门分解,某些产品或原有生产过程的某一阶段随着生产技术的变革和社会需求的扩大而分离出来,形成新的产业和产业部门。或者,新的产业部门不断涌现,这就使得产业结构的范围日益扩大,层次和环节不断增加,内容和分类越来越多、越来越细。例如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以计算机、互联网为发端,以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信息网络化为基础,开辟了新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催生了计算机业、软件业、核工业等高技术产业群和电子商务、网络金融等新兴服务业。
另一方面,在信息化条件下,产业间相互渗透具有内在成长性,传统产业的边界被打破,促使产业边界重新划分,产业结构转换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已不再是单纯的产业优势地位的部门替代了。因为产业融合是在工业经济时代高度产业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产业部门日益细化、产业关联复杂化、部门间交易规模庞大且交易量大增为前提条件的,并对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产业固定化边界进行一定程度调整的结果。这种调整打破了各种产业边界,导致产业之间更多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新旧产业跨越固定化的产业边界的限制,通过技术、产品、市场和管制的创新和融合来改造衰退的产业结构,并成长为全新的产业。
(2)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信息产业不仅成为主导产业,而且信息技术也促进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使其不断地优化升级。
首先信息技术向第一产业渗透,使传统的农业部门得到第二次新生。信息技术使业在机械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如运用计算机和电子传感装置组成自动监测和调控系统,能有效地预测植物病害、病虫害、气候等。借助计算机,可开展家畜育种、作物育种、动植物遗传、系谱追踪等方面的研究,利用生物遗传信息改善农业物种,使农业生物化得到进一步的拓展等等。
其次,信息技术改造了第二产业,使第二产业信息化的程度日益加深。信息技术使传统工业的生产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为例,通过应用网络技术,一个票据审核流程由原来的两周缩短为两个小时,专门负责票据处理的人员由500人减少到150人。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产业产品成份的构成。现在的汽车工业已经不像传统的汽车制造业,更像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工业,电子系统现在可以占到一辆高级车总成本的70%,普通轿车的1/3。互联网将使传统产业能够集成整个供应链。电子商务变革传统产业的本质是:在原料供应、生产制造、分销批发、客户服务的传统商业流程中,减少大量中间环节,实现更大的规模、更低的成本、更好的服务。
(3)信息技术导致产品的需求发生变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信息技术发展改变了产品的市场需求,而需求的变动对产业结构的变动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信息产业的形成对其它产业的需求的变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提供更大的市场需求,由于信息产业是带动性极强的产业,它的发展会为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所以它的发展必然引导其它产业的发展。以洛阳市2010年电信业务量为例,其产值达到86.5亿元,比2007年增长16.2亿元,增长了23%,这必然引发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需求。第二,信息产业在其它产业的应用会提高相关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引起相关产业的成本下降。成本的下降可以提高产业的产品市场竞争力,降低产品的市场价格。例如,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大量减少了企业收集产品信息的时间和成本,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可以降低产品的边际成本,而且通过网络营销可以缩短销售的时间,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快速售前和售后服务,增强消费者的消费热情,从而提高产品的销量。
四、加快发展洛阳信息产业的政策建议
1.拓宽融资渠道,多方投入。建立和完善适应信息化发展的多渠道投融资体制。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筹集信息化建设资金。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积极支持有条件的IT企业上市。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增加社会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加大政府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重点支持信息化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信息化示范工程等。
2.加强信息化法规体系建设,保障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信息化建设的法律、法规,依据实际情况,加快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市场竞争秩序,形成有利于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和标准体系。在信息产业重点发展领域、信息市场规范、信息安全保密、知识产权保护、信息技术标准规范、人才培养等方面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或管理办法。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和制裁各种违法行为,依法打击危害社会安全的犯罪活动。
3.加强信息人才的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要加大信息化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国内、国外合作交流,重点引进和培养造就一批走在技术发展前沿、在各自研究领域处于领先水平的信息化建设人才。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大力培养信息技术、网络通信、信息服务、信息管理和信息经济等专业人才以及几种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继续教育、社会教育、普及教育等多种途径和手段,培养全民信息化意识,形成不同层次、学科设置齐全、结构合理的信息化技术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建立在职培训机制,采取有效政策和措施,加强在职人员信息技术的业务培训,提高其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吴义杰.产业融合理论与产业结构升级[J].江苏社会科学,2010(1).
[2]刘厉兵,.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引擎作用的实证研究[J].中国信息界,2010(1).
[3]许彩红,何永达.信息业对浙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及实证研究[J].经营与管理,2012(10).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信息产业
在以传统工业化为基础的产业经济中,以固定化产业边界为特征的产业分立是一种普遍性的现象,并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产业经济的运行基础。然而,在信息化技术的推动下,却出现了为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原有产业边界逐渐模糊、甚至消失,新产业形态出现,我们称之为“产业融合”。
随着技术革新的不断发展,产业融合正日益成为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产业融合产生的前提是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以及产业管制环境的变化。按照技术发展的方向产业融合有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三种形式。由于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带动性、倍增性、网络性和系统性等特征,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信息产业的融合有助于提高信息产业的生产效率,改善信息产业的管制方式,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以及促进信息技术的扩散和渗透。因此,深入研究产业融合理论,以及产业融合对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影响,对推动我国的信息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
随着数字化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信息资源的概念已经超出了固有的模式,信息资源对传统载体的依赖大大减少,信息资源与传统产业融合而成的“内容产业”成为信息业的核心。在我国,信息产业存在着设备制造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三业”并存的局面,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高科技产业对传统产业的产业渗透作用日益明显,信息产业内部的产业重组和高技术产业的产业交叉加速发展,促进了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
1.产业融合模型分析
以最为典型的电信、互联网、多种类出版和广播电视四大产业为例,电信业是通过有线、无线等介质,以电话机、电报等为终端设备提供点对点(point to point)的信息(声音和图形数据)传递。互联网是通过光缆、卫星传输等形成的局域网和广域网,以个人电脑为终端设备提供文本、图片、声音和视频等信息服务的。多种类出版业以有形的方式复制信息,通过其有形的发行渠道和文本资料、图片资料和唱机等终端设备提供报纸、书籍、杂志,以及音像产品等。广播电视业是通过其地面无线传输系统、有线电视网、卫星传输和无线电接收机、电视机等终端设备提供单向声音与视频等信息服务。从其产出内容的同一性来讲,它们都是提供信息服务的,但从人们日常的信息需求角度讲,电信、互联网代表的是双向交流的互动式信息方式,多种类出版、广播电视代表的是单向的广播式信息方式。
2.信息产业融合的具体形式及发展阶段
围绕着IT,一场更为规模浩大的产业融合正在悄然展开。IT、电信、娱乐、传媒、金融等产业相互缠绕在一起。IT与IT、IT与电信、IT与内容服务、IT与电信与内容服务等不同的组合形式纷纷涌现出来。
对信息产业而言,技术革新开发出了替代性或关联性的技术,电信、互联网、多种类出版和广播电视四大产业各自拥有的分立的信息传输平台逐渐走向统一,信息接收终端也在形式与功能上实现了统一,并且各个产业的信息传输机制逐渐都能够实现双向和单向并存的信息传输,在大容量信息内容需求的推动下,带宽的要求都逐渐由低向高转变,从而各产业间的技术、业务和市场范围出现了多方位的渗透、融合与交叉,产业间企业由原来无竞争走向竞争,并在竞争中谋求各种各样的合作,以期在新的市场、新的业务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在此期间,信息产业成了产业融合中的亮点,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基本上经历了以下阶段:
(1)与其他产业的技术融合。技术融合是产业融合最直接的条件。技术革新由于开发出了替代性或关联性的技术、工艺和产品,使这些产业可以对传统产业进行渗透,从而改变了原有产业的技术路线,以及产业经营的内容和形式;同时,由于这些产业技术的互联性和互换性的加强,彼此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加速发展,从而改变了产业的竞争合作关系。
(2)与其他产业的业务融合。技术融合并不一定意味着产业融合。技术融合出现以后,需要调整原有的产业发展战略,整合企业的物质、技术、人力和管理资源,在创新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新业务,努力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正是因为数字技术实现了所有信息的标准传输形式,原有不同形式的信息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都可以依靠0和1这两个数字的不同组合精确表达、迅速传递。这就使电信、互联网、广播电视、多种类出版、电影等产业的不同形式的产品或服务的差异性明显弱化。在信息服务产品数字化基础上,原有不同服务产品的提供方式及途径趋于同一,从而其业务边界产生了融合。
(3)与其他产业的市场融合。技术融合和业务融合应以市场融合为导向。市场融合是产业融合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只有创造出足够的需求,才能实现技术融合和市场融合的价值。在市场融合的过程中,企业应建立新型的竞争合作网络,以实现资源共享,降低市场融合的风险。
在技术融合与业务融合的推动下,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构成的横向市场结构形成新的价值链,重新塑造了交叉竞争、竞争合作的格局,从而改变了市场边界。过去界限清晰的产业区分时期所形成的传统价值链的合理性正在逐步消失。价值链的组成变得不像过去那样简单,往往是多个产业、多个产业的企业纵横交错地纠缠在一起。价值的创造,以及价值的传递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不再是单向的运转而是相互流动形成一个比过去更为复杂的循环系统。
二、产业融合对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启示
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
技术发展的不足正日益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我们通过引进国外技术迅速提高了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然而由于没有注意技术的消化和创新,导致这些产业的核心技术严重不足,影响了产业的持续发展。另外,我国的信息产业起点比较低,技术基础比较薄弱,这使得我们在操作系统、芯片、集成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如前所述,技术融合是产业融合的最主要的原因。没有技术的迅速发展,就根本谈不上技术融合,而没有技术融合,产业融合将很难发生,也就无法利用产业融合提高信息产业的效率,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因此,从产业融合理论的角度上看,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促进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高新技术的主体是企业,国家应该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高新技术投资。国家还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基础技术的研究。通过建立官学产研的技术网络,加快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
2.重视业务融合和市场融合
业务融合和市场融合是产业融合实现的必要前提。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企业经常采取兼并联合、战略联盟等手段提高企业的技术研发水平,整合业务和市场能力。然而现实中企业之间兼并收购和战略联盟的成功率并不高,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合并的风险。因此要特别注意企业并购后的整合,重视企业联合中可能出现的文化和知识的冲突,在战略扩张的同时注重企业的内部重组。我国的信息企业规模还比较小,竞争力还不强,应该鼓励企业之间各种形式的合作。业务融合和市场融合是产业融合的必然要求,在产业融合的领域进行竞争的企业必须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才能赢得市场。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业务和市场的融合,推动信息产业在新型合作关系基础上的健康发展。
3.按照产业融合的要求完善管制政策
发生在电信、广播电视等产业之间的融合经常受到产业管制环境的影响。事实上,只有在放松管制的条件下,才会出现企业之间互相介入,从而推动产业融合的发展。国家在打破垄断方面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放松产业管制以促进产业融合。原来的产业管制集中在产业内部,产业之间不能交叉,产业融合后,不同产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使原来的产业管制失去意义。因此,要研究新的管制方式,使管制内容从严格的市场准入转向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保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等方面来。按照产业融合的要求重组管制机构对于新的产业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的政策法规有助于引导产业融合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磊:《产业融合与互联网管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2](日)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2期
关键词:信息产业;三次产业;灰色关联
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与渗透,在改造传统产业技术水平的同时,促进了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也带动了其他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一大批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就国内对此类问题的研究而言,已经有一些学者对信息产业与传统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证方面的有益探索,但已有的实证研究中,还存在这数据选取不够准确,计量方式不尽合理等方面的问题,这使得已有研究结果的参考价值受到了影响。本文期望在上述缺陷方面有所突破,从而提高实证研究的实际参考价值。
一、模型变量和数据
(一)模型及变量
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由邓聚龙教授在1982年提出,后来在众多学者的研究和发展中不断完善,并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系统分析中。与传统数理统计方法相比,该方法对数据样本量的大小、样本规律的要求相对较低,且计算量小,使用非常方面,且不会出现定量化计算结果与定性分析不一致的现象,因而为众多学者所青睐。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根据分析需要,本文使用GM(1,N)动态模型来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具体来说,在GM(1,N)模型中,信息产业([Y])是显示系统特征的数据序列,其中又包括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y1])、邮电业([y2])和软件产业([y3])三部分,分别以各自的产值或业务量作为变量。第一产业([x1])、扣除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后的第二产业([x2])及扣除邮电业和软件业产值后的第三产业([x3])是表现相关因素序列的数据,分别以各产业的产值作为变量,在考察数据获取难度和精确性后,文章选取1990-2010年上述变量的数据进行分析。由于数据时间跨度较大,为了更为具体的分析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在不同时期的关联程度及变化,文章将从1990-1999年、2000-2010年分别计算各自期间段的产业关联度,通过两个阶段的比较来观察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关联程度及变化。文章以1990-1999年的数据为例,展示计算过程。
(二)数据准备
由于我国统计年鉴对各产业产值的核算依然遵循的是三次产业分类法,因而,在现有的统计年鉴中,无法直接找到信息产业的数据。为了更好的分析信息产业与传统三次产业的关系,文章将现有国民经济统计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信业和软件业产值作为我国信息产业的数据,并从将其从传统三大产业的产值中扣除。即第一产业产值为统计年鉴中的数据,第二产业是在扣除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后的余额,第三产业产值为统计年鉴中第三产业产值扣除邮电通信业和软件业产值后的余额,信息产业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邮电通信业和软件业产值之和,具体数据见表1。
三、计算过程及结果
根据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步骤,首先确定需要分析的时间序列。
四、基本结论
通过软件计算出的结果,我们至少可以对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结论:
首先,从20世纪90年代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来看,信息产业内部各产业都与传统三次产业存在着非常高的关联关系,这表现在所有的关联系数均高于0.55,且关联度最高达到了0.825。具体从信息产业内部各产业与三次产业的关系看,这一时期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度最高,特别与第二产业的关联度最高,为0.825,其次是第三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软件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度仅次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其与第二产业的关联度也同样高于对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关联度。
其次,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信息产业内部各部门与传统三次产业的关联度依然很高,仍然都高于0.55的水平,但具体的关联系数还是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在这一时期,邮电通信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最高,其中与第三产业的关联程度最高,其次是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排在最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与三次产业关联程度低于邮电通信业,但高于软件产业,依然与第三产业的关联度最高,第二产业次之。
第三,从20多年信息产业和三次产业总的发展来看,信息产业与三次产业的总体关联度都非常高,关联系数均高于0.7的水平,其中信息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关联度最高,其次是第二产业,最后是第三产业。
总的来说,第三产业与信息产业的关联度高于其他产业。除第一产业略低外,信息产业与第二、三产业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可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可以极大的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二、三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从上述实证结果可以初步判断,信息产业的发展通过信息技术的扩散与渗透对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投入结构、产品结构等应该具有重要的影响,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确实很高。因此,我国应该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外信息产业发展中的成功经验,积极促进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信息产业对传统三次产业的改造、促进与调整等积极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工业基础薄弱,面临着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大任务,如何在工业化的同时确立信息化战略,发展信息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要形成我们自己的信息化战略,首当其冲的是对信息、信息经济以及信息服务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有正确的初步了解。
一、信息服务业概念
根据现有的文献考察,国内外很多学者的研究都涉及到了信息服务业的概念和范围,但是一般来说,大多数学者仅仅是在论述信息产业的结构和范围时,介绍和论述了信息服务业的概念和范围,真正深入的专题研究还很少。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1、1962年马克卢普在《美国知识的生产与分配》中将所谓的“知识产业”(现在学者们一般认为与广义的信息产业范围大致相同)分为教育、研究开发、通信媒介、信息设备和信息服务这几个部门。而信息服务部门又包括法律服务、医疗服务、金融服务、会计、工程服务、中介服务等。显然,马克卢普眼中的信息服务的范围过分狭窄,他所认为的信息服务可归纳为专业服务和中介服务两类,这与现在学者们所讨论的信息服务业相去甚远。
2、传统的美国信息产业协会的观点。美国信息产业协会将信息产业分为广播网、通信网、通信技术、集成技术、信息服务、信息包、软件服务和信息技术这八类。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信息产业协会是以信息的应用为核心来分类信息产业的,他对信息服务业的范围界定的仍然较窄。
3、日本科技与经济协会的观点。日本对信息产业的研究一直比较重视,日本学者对信息产业的分类坚持自己的标准,其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日本科技与经济协会的信息产业分类体系。即信息产业包括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商品产业,而前者又包括机器产业、软件产业、媒介产业,后者含有报道产业、出版产业、数据库产业、咨询产业、中介产业、教育产业、教养产业。应该说这个定义既清晰又模糊,清晰是因为罗列了各个具体的行业,模糊则是因为这个分类甚至没有提到信息服务业。这也是这个分类体系理论性不足的先天缺陷。
4、欧盟的主要观点。欧盟大多数国家主张信息服务业包括信息设备产业即信息产品产业外的所有行业部门,包括信息处理服务、网络服务、软件产品、系统集成、专业服务、交钥匙系统等。
5、我国学者的观点。我国学者对信息产业的研究较晚,但也有许多代表性的成果。如张守一将信息产业分为信息技术部门、信息商品化部门和准信息部门三大部门,就是吸收了日本学者的观点和波拉特的观点,并加以创新。学者刘昭东和陈禹则主张将信息产业分为信息技术与设备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产业两个部门。值得指出的是:刘、陈两人都将信息服务业分为传统信息服务业和现代电子信息服务业并加以研究,范围如下:信息服务业包括传统信息服务业和现代电子信息服务业,前者包括新闻报道、印刷出版、图书档案、文献情报、专利标准、邮政电信;后者含有数据库业、信息提供业、信息处理业、软件开发与处理业、集成系统服务业、咨询服务业。
总体来说,学者们对信息服务业范围的界定,仍存在一定的分歧。尽管各自的观点都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信息服务业的本质和特征,但总体来说,理论性与系统性都略显不足。
二、本文对信息服务业的概念界定
本文认为,应该从产业链的全新角度来界定信息服务业,即:更注重各个前后行业间的联系和相互的影响,而不是从孤立的角度来看待信息服务业。
1、产业链与信息服务业科学决策。产业链是由具有特定内在联系的产业环节共同构筑的行业集合,这种行业集合由围绕服务于某种特定需求或进行特定产品的生产与服务提供所涉及的一系列互为基础、相互依赖的行业构成。从组成产业链的行业之间所具有的关系特征看,产业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产业链,是满足某种特定需求或进行某一产品的生产所涉及的全部企业集合;而狭义的产业链,仅仅涉及直接满足特定需求或特定产品生产的企业集合。与广义的产业链所关注的相关产业之间的关系相比,狭义的产业链以特定产业内部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为立足点。
产业链的形成基于产业内部分工的细化,当产业内部的这种分工发展到各个环节,在规模上取得相互匹配的进展,且在各行业环节之间保持一定的行业关联,比各行业环节封闭独立发展更有利于提升各自的行业竞争力、形成竞争优势的情形下,才能形成较为稳定的产业链。专业化分工体系的不断发展,在更为细分的产业领域有了形成产业链的可能。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多个行业环节,这些行业环节可分别归入上游行业与下游行业。
产业链上的各个行业环节呈现如下主要特征:1构成产业链的各个行业环节是相互联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一个有机整体,共存于同一技术平台且以多样化的形式发生联系;2产业链上的各个行业环节,由于技术背景的变化及产业发展战略的转移,呈现出分离和集聚并存的趋势;3受行业特征及发育状况影响,各行业环节在技术层次、增值与盈利能力上具有差异性,在行业发展战略定位上,行业链的不同环节有必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引发产业链内部的结构变动。
2、信息服务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重点向信息服务业转移,信息服务业的规模效应日益显现。受益于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产业构筑的技术平台和产业基础,信息服务业内部各环节之间形成分工与合作相互交融的产业聚集趋势,以前后关联的形式呈现出明显的产业链结构特征。信息服务业内部所有相关业务因此形成一个融合信息产品、基于信息产品的信息服务、与信息产品的生产和信息服务提供相关的技术标准等,需要紧密配合的庞大行业价值链。
信息服务产业链是由信息产品的生产、信息的与传输、信息源的收集、组织、管理及以加工组织后的信息向信息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等诸多环节构成。各环节依照信息的流动规律进行组合、聚集,形成信息产品的生产以及基于对信息源的收集、加工组织、管理与信息服务提供两大分工明确的产业环节。这些在信息服务业中有着不同的价值结构与价值取向的行业集合,共同组成了信息服务产业链。信息技术与公共网络平台则是信息服务业各产业环节共同的外部支撑。
随着信息服务业的不断发展,产业内部的分工在逐渐细化。比如,社会调查业、电信服务业、咨询业的出现都是新鲜事物,分工更加细化的结果。同时,应该说在产业链的稳定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因为各个部分的发展还没有达到相互匹配的程度,比如有些环节得到重视,很快发展,但有些则不被重视,发展缓慢,最终导致各部分的不协调,形成畸形。而且各部分的行业关联还不很稳定,同样我们能意识到信息服务业各部分相互协调的发展比单独的发展应该更有竞争力。对于产业链上的各个行业环节呈现的特征以及信息服务业的上下游企业的界定问题,也将在给出本文的信息服务业的定义后给予解释。
3、本文的观点。本文将信息服务业分为两大产业环节:
(1)专门提供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技术的产业环节。它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等传统印刷型信息产品,以电子技术为支撑的各类数字型信息产品与信息处理服务,各种以光盘或直接通过网络生产与发行的数字图书、电子期刊与网络期刊,政府信息的生产与,广告、报纸与网络新闻在内的各种大众传播工具,以及为信息服务提供软件支持和集成服务、网络支持与集成服务、系统集成服务、数据库及资源服务、网络信息内容提供、公用网络平台建设等相关产业集合。尽管各种信息产品在满足信息用户的不同需求上存在功能上的差异,但生产不同信息产品的生产企业与企业集团形成一个以信息产品为核心的产业集合,它们共同构成信息服务业的上游产业。
(2)基于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技术,提供信息中介服务的产业集合。该产业环节包括电信服务业、咨询业、经纪业、公共信息服务业、其他信息服务业。这些信息服务机构与企业开展以各种方式向信息的终端用户提供从信息的检索、查询到文献全文的远程获取服务。包括:以信息的增值为目标的各种信息的深度分析与信息开发服务;以各种载体、各种来源的信息资源为基础开展的信息获取服务及信息咨询服务;以政府信息资源为基础的政府及社区公共信息服务等。由于信息资源有公共资源、准公共资源及商品化资源之分,信息服务这一产业环节聚集了商业化的信息运营商以及如图书馆一类的以公共信息品提供的非赢利性信息服务的信息服务机构。总的来看,该产业环节作为信息服务产业链上的下游产业,需要依赖信息产品生产商与信息服务技术提供商提供的资源与技术的双重支持,在广泛收集各类信息资源并构建信息资源的本地化利用环境的基础上开展相关业务。
4、对本文信息服务业界定方法的判定与评价。首先,我们看一下本文定义方法是否科学,即信息服务业是否真正符合产业链的基本特点。特点符合了,我们才能从产业链这个全新的角度来界定信息服务业。
1.论信息产业经济的形成基础与发展规律─—关于信息产业地位、结构、机制、规模、管理模式的理论概述
2.2007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公报
3.信息产业经济及其宏观测度
4.信息产业经济特征分析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启示
5.基于时间序列单方向因果测度的多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发展分析
6.信息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研究
7.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我国信息产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8.2005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
9.我国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10.2007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状况
11.2007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状况
12.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计量分析
13.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14.我国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发展浅议
15.印度软件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16.2003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十大特点
17.信息产业拉动重庆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18.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发展
19.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我国信息产业经济效应分析
20.上海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21.2007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
22.上海市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
23.信息产业经济分析
24.印度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25.上海信息产业经济效益投入产出分析
26.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发展分析研究
27.广西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28.2013年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暨彩电行业研究会在京召开
29.地理信息产业的经济特性分析
30.信息产业的经济特征分析
31.2003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
32.第四届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举行
33.山东省2010年第三季度信息产业经济运行会议召开
34.我国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影响关系研究
35.经运司部署明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11项重点工作
36.2009年上半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
37.浅析我国信息产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
38.2008年上半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分析
39.2011年上半年山东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
40.上半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
41.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经济规律
42.中国信息经济状况与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43.信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评价:以新疆兵团为例
44.2008年1-3月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
45.信息产业对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
46.2006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调控目标
47.山东省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再上一层楼
48.信息经济对产业划分的影响
49.论信息产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50.知识经济和信息产业
51.2006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调控目标
52.2011年1-8月份山东省电子信息产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53.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分析——体制、战略、政策
54.2006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调控目标及工作要点
55.浅论信息产业经济的形成机制和发展动力
56.信息时代的产业经济创新
57.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举行娄勤俭出席并致辞
58.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会议召开
59.谁是信息产业领军人物?——2005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
60.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回顾和展望
61.信息产业经济分析刍议
62.2004年上半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
63.2004年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工作会议预测2004年全行业增速将保持25%
64.信息产业与信息活动产值——马克·尤里·波拉特的《信息经济》
65.2004年上海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分析及2005年预测
66.信息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效应分析与研究
67.生产快速发展增幅逐月提高──上半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
68.2004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举行
69.信息产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问题研究
70.日本信息产业经济发展迅速
71.安徽省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
72.大连市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73.信息产业对安徽经济增长影响分析探讨
74.信息产业与地区经济发展
75.信息产业: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76.湖南省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基于菲德模型的检验
77.信息产业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78.信息产业经济(总论)
79.中国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基于热点经济区域面板数据的分析
80.信息经济下产业结构的优化
81.信息产业投入产出经济效应分析——两部门视角
82.信息产业的特点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83.浅析旅游新经济——旅游信息产业的形成、发展与提升
84.网络时代信息产业与新经济发展的互动
85.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
86.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
87.中国经济增长来源实证研究——基于对细分的信息产业、资本投入、劳动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
88.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89.信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的实证研究
90.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
91.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92.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分析
93.基于C-D模型的信息产业细分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分析
94.基于菲德模型的信息产业细分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分析
95.江苏省信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96.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实证与分析
97.中国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98.三网融合:网络信息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序曲
1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概况
电子信息产业指的是,使用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对与电子信息相关的产品进行制作、传播、处理、加工和接收,将硬件制造、设备生产、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和应用服务的过程进行集中化的过程。[1]综合相关理论,本文认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世界市场上参与经济竞争并不断增加其财富的能力”。虽然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飞速发展,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尤其是一些电子信息产品在国际市场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是我国电子信息产品整体上仍然存在着国际竞争力不强的缺陷,在不同的产品之中有不同的体现。具体来说,计算机行业的规模很大,有很多可以挖掘的潜能;通信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强;在电视生产上处于世界大国的位置;但是集成电路行业内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电子元件的生产水平有待于提高;网络产品的生产能力和研发能力还具有很大的潜力;我国的大部分电子信息企业与跨国公司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盈利水平、企业国模、品牌建设、研发实力和营销渠道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为从行业整体来说,很难与跨国公司开展竞争。总的来说,我国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在世界上可以排名第五,落后于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而且我国和日本、美国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2]
2影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
影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具有复杂性和分散性的特点,具体来说,包括产业整体的资源、企业内部主体的能力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环境,依据迈克尔.波特的观点,本文认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
2.1产业要素条件
产业要进行生产需要生产要素,按照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不同,可以分为自然禀赋等初级要素与人为创造的高级要素这两大类。其中,高级要素一般会决定产业竞争力。结合电子信息产业的特征,可以判断出:资本、生产管理、高新技术、资源、人力是产业提高其竞争力的基本条件。
2.2产业的需求条件
产业需求条件包括本国需求和国外需求两部分内容。本国需求的水平是电子信息产品和信息产业提高其国际竞争能力的关键。我国的需求状况和需求结构对出口贸易起着决定和制约的作用,因为国内的需求是企业进行生产、投资和市场营销的关键。因此,各国竞争中存在的不同优势受到国内需求情况很大的影响。对于出口型的地区和国家来说,外部市场的需求状况和需求条件对一个国家的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更为重要。因此,评价一个国家的产业国际竞争力,需要综合考量国内外两部分需求。
2.3产业企业主体状况
电子信息企业对技术的创新水平是企业主体状况的重要内容,管理水平,经营规模、产出效率和生产能力等。另外,企业产品的品质及其区别于其他产品的差异性也是衡量企业主体状况的重要因素。
2.4电子信息产业的相关产业
影响电子信息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是,国际电子信息产业链条中,该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的相关产业的竞争能力和上游产业的生产水平。如果上游产业的国际竞争水平高,会使其下游产业的竞争能力增强。如果某个产业在国际竞争中有较大的优势,那么其相关的产业包括和这些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会提高其竞争优势。2.5政府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扶持扶持电子信息产业的过程之中,可以将政府作为主体,促进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企业的生产水平提高,稳固其支柱产业的地位,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政府可以采用政治、经济、行政和法律的手段对电子信息产业进行扶持。
2.6电子信息产业的机遇因素
机遇一般是突然出现的某些事件,这些事件具有某种突发性,事发之前并没有多少人预见到,也就没有应对这些突发事件的策略。而事件一旦出现,就会打断正常的发展状况,使非连续性的情况发生,一旦产业和国家无法适应新的形式,会失去其在国际市场之中的竞争优势,对于那些抓住了机遇的产业和国家来说,会获得飞速的发展。当然,由于机遇只是一般外来因素,不能通过人类主观能力获取。
3金融危机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双重作用
3.1金融危机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冲击金融危机使经济发展放缓,原材料价格普遍上升,产品价格下降,以及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给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在经济危机冲击之下,电子信息产业出现的主要问题有:
3.1.1销售产值下降
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4],2009年1~2月中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产值与同期相比下降了13个百分点,与去年年底的销售水平相比,下降了26个百分点,相对于我国全国的工业增长速度来说,减慢了12%。在2月份1个月就下降了3个百分点,从2008年的11月份开始,连续4个月持续出现了负增长的状况,而且还有不断加强的趋势。
3.1.2经济效益降低
在1月份和2月份,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规模之上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利润和去年的同期相比下降了85%,只有232亿元。以通讯设备行业举例,行业整体亏损了6亿元,尤其是交换设备行业亏损了27亿元,与去年同期盈利12亿元的水平差距很大,电子元件和计算机行业同时也出现了不断负增长的状况。
3.1.3出口下滑
我国台湾地区、美国、韩国和德国都对集成电路企业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加强了对电子信息产业的争夺,出口受制是最直接的反应,需求下滑。2011年1~2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出货值3471.9亿元,同比下降19.2%,全行业的收入与去年相比降低了4个百分点,2月份与同期相比降低了12%,尤其是电子元件、计算机和电子器件行业的下降水平十分严重,由于上述产业出口下滑的现象,使整个行业的销售产值都不断下降。
3.2金融危机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调整提供契机
虽然金融危机的肆虐给电子信息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同样也由于这样一次事件,而给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调整带来了一次契机。其实,在金融危机大规模爆发之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开始进行调整,早在2007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长速度就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使整个产业的竞争能力逐渐降低。即便金融危机并没有爆发,整个产业也应该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而金融危机的爆发,正是促使产业做出调整的最大动力。从2008年开始,为挽救颓势,从企业到政府都开始加大产业调整的力度:
3.2.1企业
企业是整个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体力量。只有企业发生大的变化,主动适应市场的需求才能带动产业的发展。(1)产业投资重点将有所调整。金融危机虽然削弱了中国电子产业在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但是,同时也促使中国企业开始注重结合新技术来开发新业务。特别是在信息技术、信息服务和通信设备等领域培养了经济快速增长点。我国在3G方面投入的资金,在2007就达到了200亿元左右,而今年的3G投资将会超过2800亿元,涨幅是去年同期的2倍。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都在不断加强自身的3G网络建设。随着3G网络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也面对了很多的机遇。一些大型公司,如大唐、中兴和华为等获得了巨大的3G设备订单,我国3G方面的建设除了会促进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之外,还会使手机终端厂商和芯片厂商都获得良好的发展。这类与信息化和工业化相关的项目,将成为未来竞争的焦点。(2)资本重组优化产业结构。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四大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带,但是,普遍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缺乏创新等问题。而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由于一些企业的资金运作出现问题,导致公司运转出现问题,为摆脱危机,一些企业接受了大企业的兼并重组,特别在软件服务和半导体领域表现突出。通过这种资本运作,可以发展规模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大公司凭借着资金、技术等实力优势,也加速了整个产业的结构转变。2008年器件、元件和零件成为了促进行业增长的重要力量,其全年增长的速度是其他产业的两倍。视听产品、通信和计算机产品的增长速度比行业的平均水平降低了5%、7%和8%。另一方面,一些高端产品呈现快速增长的模式,等离子和液晶电视的产品增长速度十分迅速。另外,一直以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吸引外资的过程中,比较重视资金的吸收,而较为忽视技术的引进。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很多外国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资金问题,正可以趁此良机,组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对外国的优秀技术进行收购,并加以消化吸收,以迅速缩短我国企业在技术上与国外同行的差距。
软化率;电子信息;产业结构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的基础结构在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冲击下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突出的特点是:世界经济模式正由过去的刚性结构逐步向柔性结构转化,即从生产以物质化“硬”产品为主的经济时代,向以高效、智能化的知识、信息及服务为主的“软”产品经济时代过渡。所以“软化率”成为衡量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的电子产业结构正在逐步软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产业结构软化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结构的软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软产业的兴起,表现在传统的物质生产部门所占的比重相对减少,电子信息产业所占GDP的比重越来越大。目前在发达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60%-70%,我国也已达到20%左右。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出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重要地位,电子信息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取得了独立的地位,有了长足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建设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其次是硬产业的软化,表现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装备的改造力度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工业产值的80%来自传统产业,其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就成为转变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
2 就业结构软化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使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变化,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的人数越来越少,从事信息职业人数越来越多。使劳动者择业时间和就业形态的自由度加以扩大,同时也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就业结构软化一方面体现在软技术人员的增加,即软件系统设计的高科技人员、软件在不同产业的应用人员等脑力劳动者的增加;另一方面体现在软技术开发的上下游就业结构的变化。电子信息产业是高就业型产业,它促进了就业结构的变化。即在劳动力就业结构中,从事管理、研究、技术开发、咨询服务等“软职业”的就业人数所占比重在不断上升,而从事第一、第二产业生产的就业人数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3 消费结构软化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对消费结构的软化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产性消费结构软化。信息作为人类生产活动的一种基本资源,在生产活动中具有促进生产活动诸要素的优化、替代某些基本资源、开发新资源等方面的作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将以生产消费的形式促进物质和能量资源的有效使用,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效益。第二,生活性消费结构的软化。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消费的重心“由有形的物质产品向无形的精神产品方面”转化,人们越来越重视消费品的知识比重、科技含量等方面的因素。比如:计算机、光盘等。信息作为直接消费品,越来越成为人们消费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人类的消费行为、消费种类和消费服务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以及相互关联、替代、配合、限制等诸比例关系也在发生变化。就食品结构而言,已从“量”的满足到寻求“质”的健康;服装结构已从“从众”而转向时装化、新潮化、个性化;耐用消费品结构已转入电视、电话、电脑、传真等方面的消费。总之,这些消费结构的变化体现着技术含量日益增加、文化功能逐渐增多、个性化越来越明显的趋势。
4 投资结构软化
电子信息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随其产业规模的扩大,投资结构的软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其一,投资越来越侧重于信息技术开发、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目前,数字化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投资比例不断上涨,从而这些方面的专业人才培训比例也随之加大。其二,投资趋向的软化。即现资正由大工程、基建项目等“硬投入”逐步转向具有智力、信息、服务等软投入方面。由于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投资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可避免地成为各国、各地区的投资热点。
5 贸易结构软化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国际间的信息贸易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日益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目前的国际贸易中,计算机、通信、电讯等信息设备制造和应用的硬件贸易和软件贸易,以及国际技术服务业等无形商品的贸易,已经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国际贸易中,信息贸易的市场呈现出发展速度加快、规模增大的趋势,超过了同期一般商品贸易和资本贸易的年增长率,尤其在世界计算机、通信设备等信息产品市场上,其发展速度快和市场规模大的特征尤为明显。信息贸易在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的同时,还呈现出以有形信息硬件贸易为主转向以信息软件和服务咨询等无形软件贸易为主的趋势,即信息服务业的增长强于信息设备制造业增长的趋势。
虽然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软化的进程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我国的软产业在近几年才刚刚兴起,基础很差,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从国际上来看,全球软件、电子产品和GDP之间的比例约为2∶4∶100,而我国软件产业(包括软件产品和软件服务,同时扣除硬件部分)的营业收入虽然10年来高速增长,但总量仍过小,尚不足GDP的1%,在全球软件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也不足2%,既与我国作为全球第三大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国的地位不相匹配,也说明了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潜力很大。
2002年发达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软化率遥遥领先,而我国的软化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2002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软化率为0.057,还远远小于1,这反映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内部软、硬结构的严重不合理,同时也反映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还处于低级水平,我们要重视电子信息产业软化率这一指标,使其数值不断增加,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发展。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产业安全经济安全技术安全信息安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信息技术席卷全球,电子信息技术不仅已经成为一个新兴支柱产业,而且前所未有地影响其他传统产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美国等发达国家严格控制其高端通讯技术、计算技术的应用和传播,比较重视信息产业的安全状况;而我国无论是在主观意识上、技术标准上还是产业管理政策上,都忽视了电子信息产业安全防范。2009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如何维护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经济安全乃至整个国家经济安全已经提上日程。笔者从产业安全的含义界定、产业安全理论和电子信息产业安全构成三个方面阐述通过加快创新发展,维护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安全。
产业安全的定义
尽管国内外学者们对产业安全的含义有不同的解释,但概括起来有狭义和广义两个范畴的认识问题。从狭义角度看,产业安全仅仅只是经济领域的问题,不涉及技术领域,只是运用经济手段寻求经济的安全性,是指在开放的经济体系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定产业如何在国际竞争中保持独立的产业地位和产业竞争优势。从广义角度看,产业安全指的是保证产业顺利发展的经济、技术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因此广义的产业安全是指一国重要产业所处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相对稳定,产业内外先进技术推动作用充分发挥,企业持续培养核心竞争能力,使产业在其幼稚阶段、发展阶段能够抵御外来各种因素的威胁,并能持续发展的状态。
产业安全相关理论综述
(一)产业保护理论
产业保护理论是研究产业保护对象、产业保护手段、产业保护程度和产业保护效果的一种产业安全理论。其核心思想是:产业保护的目的是保护产业的竞争力,使被保护产业不断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保护的手段应该是在国际法允许的范围内灵活运用多种保护方法;保护的对象应是在全球产业链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产业、节能的产业和具有强外部性的产业;保护的难点是对开放度和保护度的把握,在国家层面上是开放的,在产业层面上是适度保护的,即应为产业发展提供开放的成长环境和良性的保护措施。可见,产业保护对竞争环境的培育很重要,这种保护应是暂时的、高效的,旨在促使产业自身产生出一种技术外溢,并不断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二)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
从长远来看,只有不断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才是维护产业安全的治本之策,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产业安全的核心。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集合构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是竞争优势的形成及发挥。也就是说,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一国某一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实际显现和形成的优势,它反映了一国某产业的生产力水平。从竞争优势的形成角度来讲,产业国际竞争力更强调和依赖于企业的策略行为和创新能力。为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强化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利用资源等。
(三)产业控制理论
产业控制理论是从产业控制力的角度探讨产业安全的理论,它主要关注外国直接投资(FDI)通过股权、技术、品牌、经营权、决策权的控制,而对东道国产业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及东道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一国的产业控制力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是本国资本对国内产业的控制力和对市场的占有程度;第二,是本国政府对国内产业的影响力和产业政策效应。产业控制力的高低主要受国际资本进入的影响,大量外资企业的进入会侵蚀本国资本的产业控制力。
电子信息产业安全释义及其构成分析
与一般产业相比,电子信息产业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研发投入高、创新速度快、风险性大等特点,因此电子信息产业安全的内容与一般产业安全相比,运行过程中对技术和信息传递的要求更高,具有特殊性。根据产业安全的概念,结合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特点,在考察电子信息产业安全水平时,不仅要从经济角度出发,还要注意电子信息产业中技术开发、使用等方面的安全。
因此,本文对电子信息产业安全的概念做出如下界定:电子信息产业安全是指一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在开放经济背景下,其所处的经济政策环境相对稳定,产业保护措施相对合理,产业发展基础条件相对完善,产业内外先进技术推动作用充分发挥,企业持续保持要素的高投入并持续培养以技术为核心的内在竞争能力,使电子信息产业能够在其幼稚阶段、发展阶段抵御外来各种因素带来的威胁,并能持续发展的状态。根据产业安全理论和电子信息产业安全概念的界定,电子信息产业安全可以分为经济安全和技术安全两大部分。
(一)电子信息产业的经济安全
电子信息产业的经济安全是经济领域中的产业安全问题,主要考察产业所处的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环境是否有利于产业发展;产业在国际上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何在,是否有竞争优势;产业和产业内技术是否过于受国际市场制约;政府和企业对行业的控制程度如何,是否很大程度上受外资和国外市场的影响等。
1.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环境。产业发展环境是产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受到国家产业政策、产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的影响。
电子信息产业政策是指政府部门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通过税收、投资等方式对电子信息产业的资本、人才和技术环境产生影响,扩大电子信息产品的市场需求,刺激和保护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各种政策。主要包括税收优惠政策、人才开发政策、风险资本政策、科技投入政策等。
市场竞争环境是指我国加入WTO后为了与国际体制接轨,我国的国内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芯片、手机、电脑等高技术的电子信息产品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利用国内外的资源进行生产销售。但同时国外高新技术企业的大量进入,与国内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同一行业或行业之间的企业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能否扩大市场份额,取决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市场竞争能力。
2.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维持产业的生存空间是指国内产业的产销量应该快于或至少不慢于国外产业产销量的增长,只有这样,国内产业才能保持创新和发展的能力余地。而维持产业一定的生存空间要求产业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产业国际竞争力能够显示一国某个产业的竞争优势,揭示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电子信息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电子信息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产业的贸易竞争指数。在国内市场上,电子信息产业处于主导产业地位,其竞争力较强,因此,在影响电子信息产业安全方面,更侧重于其国际方面的竞争力。
3.电子信息产业对外依存度。产业对外依存度主要反映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依存度过低,说明一个国家产业发展过于封闭,而太高又说明易于遭受国际因素波动的影响。考察电子信息产业在对外依存方面是否安全可以从产业的进出口对外依存度、资本对外依存度和技术对外依存度等方面考察。
产业进出口对外依存度反映国内产业的生存对原材料、零部件进口和产品出口外国市场等的依赖程度。产业进出口对外依存度越高,产业受国际市场负面影响因素就越大,产业的生存安全度就更低。参考国际经验,将进口依存度的“基本安全”状态范围定在30%较为合理,上下增减5个百分点可以算出其它安全值。
产业资本对外依存度反映国内产业的生存对外国资本的依赖程度,如果产业资本对外依存度较高,说明对外国资本依赖度越大。如果外资供应有较大的变动(如撤资或垄断),那么将会影响到产业的正常发展。
产业技术对外依存度反映国内产业的生存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在产业技术对外依存度高的情况下,短期存在着技术供应中断可能带来的产业停滞风险;从长期看,如果引进与消化不能协调进行,产业不可能建立起自主的技术研发体系,竞争力就无从谈起,安全更没有保障。一旦外方停止转让技术,而产业自身的研究与开发能力又严重不足,将会影响其国际竞争力,进而影响其生存安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中许多行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是产业未来发展的主要瓶颈。
4.电子信息产业控制力。与产业对外依存度相同,电子信息产业控制力主要反映本国政府和企业对产业的控制程度。如果控制力过低,某一行业有过多的资本股份和市场份额控制在其他国家或集团手里,说明易于遭受国际因素波动的影响,没有自。反之,如果控制力过高,又不利于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本。考察电子信息产业控制力是否恰当,可以从外资市场控制率、外资股权控制率和外资技术控制率等方面考察。
外资市场控制率反映国内产业市场上受外资企业控制的程度。按照国际反垄断法的规定,该指标的警戒线为20%,上下增减5个百分点算出其他安全值。
外资股权控制率反映国内企业资产股份受外资企业控制的程度。通常来讲,单个企业外资股份额达到20%~30%可达到对企业的相对控制,超过50%即达到对企业的绝对控制。因此,该指标应限制在30%以内,上下增减5个百分点算出其他安全值。
外资技术控制率是从技术角度反映外资对国内产业控制的情况。单个企业的外资技术控制率与国产化率之和为1,可通过国产化率计算单个企业的外资技术控制率,将外资技术控制率按产值加权平均,即可得出产业的外资技术控制率。
(二)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和信息安全
由于电子信息产业对技术和信息高要求的特征,在分析电子信息行业的安全时必须考虑其技术和信息安全。
技术是把“双刃剑”,凡有技术使用的地方,就有安全问题存在,技术发展越快,技术给人类安全带来的威胁就越大,这就是技术的社会后果的具体体现。技术的社会后果,是指技术成果应用于社会之后所产生的负面作用或不良影响。技术的社会后果,一是背向社会后果,二是侧向社会后果。背向社会后果,即技术成果被用在与该项成果创造者的预想和公众利益完全相反的方向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高技术产业,在技术的开发和运用时应考虑好此项技术是否会造成对社会的不良影响,从而加强防范,采取一定措施,利用技术有利的一面而控制其有害的一面,保证产业技术的安全。
而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和电子信息产业本身的特性,此行业对信息系统有很强的依赖性。再加上电子信息企业几乎所有的数据和商业机密都存放在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内,所以这些都给企业的信息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一旦管理不当就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电子信息产业的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从大的方面讲,信息安全主要包括:运行安全(主要是由网络和计算机构成的平台)、交易安全(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安全)、内容安全、个人或单位隐私保护。
参考文献:
1.何维达,宋胜洲等.开放市场下的产业安全与政府规制[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