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笔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赖特的有机建筑理论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一些方面对中国现代建筑有着相似的启示。比如赖特崇尚自然的建筑观与中国的农耕文化;赖特活的有机理论和中国的堪舆学说;赖特提出的建筑形式追随功能与中国得地域气候文化对各地民居的影响。
关键词:赖特;有机建筑;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Abstract:
Wright organic architecture theory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culture in some aspects of Chinese modern architecture has a similar enlightenment. Such as Wright advocate natural building view and Chinese farming culture; Wright-phillips live organic theory and China's kanyu theory; Wright-phillips proposed building form following function and China region climate around the influence of the culture of the residence.
Keywords: Wright; Organic architecture;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culture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在四位现在建筑大师中,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都在建筑从古典走向现代的道路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尤其是格罗皮乌斯,可以说是时代造就的建筑英雄。而赖特的建筑和思想,长久以来都自顾自的美在那。他的草原式住宅、有机建筑理论,与当时轰轰烈烈的机械化大生产没有紧密的联系。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建筑发展到今天,现代建筑已经从萌发走到成熟,再到人们开始反思批判。中国文化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支没有中断的古老文化,但是中国的的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之间却有着一道鸿沟。自之后,中国人将西方先进的东西拿来照抄学习,不仅在建筑形式功能上采用国际风格,我们甚至用西方人的观点去评价中国的传统建筑、传统文化。
建筑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这个永恒的话题在CCTV大楼、国家大剧院在北京拔地而起之后,又一次引起我们新深深的思考。建筑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在精神层面我们到底该有怎样的追求?什么才是符合这个时代的中国的建筑?赖特崇尚自然的建筑观、他活的有机建筑理论和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又一次给我们以启示。
1.赖特的建筑理论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联系
在人类发展史上,不同的地域出现相似的文化史屡见不鲜的,赖特的有机理论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一些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1崇尚自然的建筑观(有机理论)与农耕文化(堪舆学说)
赖特出生于1867年。从小他的叔叔们教育他如何在农场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赖特学会了预测天气,学会了跟自然打交道。赖特后来总是对他的学生说:“你们应当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他永远都不会亏待你的。”这种理念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作品。在赖特的书本、文章、讲话中有多种多样的表述:有机就是自然(Nature),他还说:“一切事物的外部形式和发展都是由‘内部自然’所决定,自然这个词是指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的原理,它赋予生命以形式和特征,并使之活着”。赖特的有机理论强调的是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是建筑与其使用者人的和谐统一。
中国是个以农耕为主的民族,这种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即以人与自然为核心的天人合一,早在先秦,中国传统文化即强调天、人是自然界的法则。如中国的农学思想“三才”理论,即是“天人合一”的总结,大千世界皆由天、地、人三大要素组成,天人相参,天人相辅,是其中的灵魂和精髓。 具体到建筑,就要说到中国古代的堪舆理论,以今天的视角来看,一部分风水学就是分析建筑、环境、人三者如何和谐相处的学说。把这些哲学思想运用到建筑中去,可使建筑理论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构造的居住环境在本质上与自然相顺应。
1.2建筑功能追随形式
赖特的有机理论中讲到形式追随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以及建筑的统一性(entity)、整体性(integral)。这是现代建筑与古典建筑根本的不同。赖特曾表示过建筑应该是由内而外建造的整体,从功能需求发展出建筑形式。赖特一直强调有机建筑观念是“活”的观念,这种“活”观念能使建筑师摆脱固有的形式的束缚,注意按使用者、地形特征、气候条件、文化背景、技术条件材料特性的不同情况而采取相应的对策,最终取得跟自然的结合,而并非是任意武断的强加固定僵死的形式。
在中国这片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在各种地形气候、风土人情之下,人们“有机”的结合了当地的地理风貌、民族文化,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建筑形式。例如客家的土楼,客家民居形式是在客家人迁徙流离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并经社会与自然环境的长期选择而最终形成的。云南一颗印是四合院在在南方天气以及山地空间不充裕的情况下的变体。陕西窑洞、北京四合院等等都在不同文化气候等条件下根据生活的需要诞生的形式。
2当代建筑的反思
在现代主义这种统一的建筑语言席卷了世界之后,我们都期待建筑能有所突破,尤其是具有中华民族的特色。放眼中国近几年的建筑,很多都背离了建筑的初衷,建筑不再是环境与时代的产物。有为了现代而现代的,也有为了仿古而仿古的。那么怎样才是中国的,当代的,适宜的呢?赖特的活动有机,在今天中国的建筑中有多少体现?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如何在新时代中延续,如何在世界面前展现出民族的风采?
库哈斯设计的CCTV大楼,附楼在被烧毁的情况下,为了维持主楼的结构,仍然不能拆除,这看起来多少有些荒唐。,站在北京人戏称为“水煮蛋”,的国家大剧院面前,我不得不承认这个建筑是美的,可是从它与周围的环境、历史文脉的关系来看,它甚至会让人感觉到,它与故宫相对而建是不真实的,它跟这里毫不相干。为什么当年贝聿铭先生面对这样一块基地的时候决定另选一处,并最后设计了香山饭店,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贝老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他深知这块基地的意义是非同一般的。
这些年,为了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在文化遗址上建起的名目繁多的“一条街”。无论是仿照明清、唐宋还是秦汉,都用斗拱、彩画、棂格窗、描红贴金。传统是针对历史而言,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师只对地域历史文化进行了一成不变的永恒延续,却忽略了昨天是今天的传统,今天的创新将是明天的传统,是不断发展的一个过程。如果传统固定不变,停滞不前,则欧洲的哥特式、文艺复兴、巴洛克式就不可能发展成今天西方现代国际式和后现代主义建筑。
当然,与此相对也有一些成功的例子值得借鉴。
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于2007年为家乡良身定做的苏州博物馆。在设计中阐述了他的设计理念:“中而新,苏而新”。这个作品展现给大家的既是苏州的,也是世界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建筑奇葩。这是贝聿铭在设计中对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定位。在设计中贝聿铭尊重了苏州建筑园林的历史文脉,更重要的是在设计中它勇于在传统中创新,虽然他强调博物馆只属于苏州,强调的是它和苏州的关系,和藏品的关系。但是站在世界的角度,它是时代的,在材料和形式的运用上都留下了不可掩饰的时代浓墨。
齐康先生的武夷山庄,是一个注重本国传统和地域特点的并令人振奋的作品。齐康先生一方面借鉴了中国传统古典建筑遗留下来的形式语言,通过重新的创造反映了武夷山悠久的文化。张毓峰先生主持设计的杭州历史博物馆主楼也是一个很好的将历史、现代、地域、自然有机结合的的作品。
结语
建筑从古典走到现代,又从现代走向后现代。人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反思以求进步。在当今科技发达的时代,人们受到物质上的约束越来越少,文化上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不同地域的建筑只有找到自己的有机根源才可能成为有生命力的建筑,那么赖特的有机理论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于当代建筑无疑是有着指导意义的,并且,对于现代建筑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本身就是建筑最需要有机结合的元素之一。
注释:
1. 项秉仁《赖特》1992年03月第一版 第31、32页
2. 周荷初 农耕文化研究的一部开拓性论著 湖南 长沙大学学报 2005.19
关键词:中国文化失语症; 举措; 双文化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7-146-001
一、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的必要性
语言和文化相互作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发展的催化剂。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语言形式上,教师与学生很少关注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支持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文化导入的观点,但却又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趋势:只单向地学习英美文化知识,忽视了作为交际主体之一的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这导致了“中国文化失语症”的诞生。即很多英语学习者只是单向地、被动地学习到些许的英美文化知识,而做不到对等地、主动地“输出”本族的文化知识。
基于此,研究者通过课堂观察、访谈、测试、问卷等多种方法,提出了培养优秀的英语人才所行之有效的教学建议。如在讲授《美国文化的五个象征》时,许多教师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思考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一些象征性事物。为此,他们还特意准备了一些能够反映中国文化的代表性图片,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讨论找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五个象征。大部分学生兴趣高昂,但面对他们所司空见惯的诸如剪纸、旗袍、唐三彩、对联、兵马俑、四大名著等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事物时却面面相觑,尴尬之情与遗憾之义无以言表,原因只在于他们无法从自己学了十年左右时间的英语里找到对应的表达。因此,英语教学既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也要培养学生的“双文化”意识。
二、中国文化导入的具体举措
1.教材编写
当前,大学英语教材所选材料几乎皆出自英美出版物。其中,中国文化含量微乎其微。尽管学生能学到最真实的英美文化知识,却不知怎么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播只能靠师生们随意性的自我传播。所以,在大学英语教材中适当增加中国文化的内容势在必行。教材编写者应在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听、说、读、写、译等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增加教材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强化具有中国文化色彩词汇的英文表达。[1]至于教材资料,可选取中国通晓英文的作家所写的英文著作、中国著名翻译家翻译的中国经典作品以及精通中国文化的外籍作家的作品等。
2.课程设置
为了提高学生的母语文化素养,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各高校可给非英语专业的低年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历史概要”或“中国文化概览”等汉语选修课程;给高年级学生开设“中西文化比较”、“中国文化概况”或“英美文化概况”等英语选修课程。这样,学生在对比学习中既继承了中国文化的精华,提高了对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能力,又学习了西方文化的精华,从而促进了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3.教师引导
目前的大学英语教材中涉及到的文化与国情教育基本局限于目标语国家的文化,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比较少。[2]因此,教师要力所能及地、有目的地训练中国学生们用英语表达具有中国文化特色事物的能力。比如,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当讲授西方节日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圣诞节”与我国的“春节”进行对比,学习两个节日文化的习俗差别;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中国文化的英语材料――中国人的英语文学作品和英语本族语作家写的有关中国的作品等;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除了国外英语电视电台节目外,要鼓励学生收听、收看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节目。实践证明,把文化的教育融入到教学之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和鉴赏能力、强化他们对中国文化内涵的理解、有效提高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表达能力,也能够增加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用英语表达并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自信。
4.评估系统
《课程要求》仅宽泛地要求学生要“能翻译介绍中国国情或文化的文章”。在教学目的、方法和内容等方面却缺乏进一步的、详细的以及系统的描述。所以,对中国文化教学的实施与评估也就缺少了具体、系统的指导和监督。[3]在如今中国教育依然是应试教育为主的大环境下,如果所学内容无法在考试中显现,师生就肯定不会对其重视,那么要想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将成为空谈。因此,如想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症,使他们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为自己的文化呐喊,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就必须在各级相关的英语测试中增加相关的文化知识的考核和测评,促使他们在外语学习中更加重视中国的文化,从而实现以测促学,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双文化”渗透的协调与统一
由于目前的英语教育工作者在讲授文化知识的时候把重点放在了西方文化知识的渗透上,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渗透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但绝没有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意向。总之,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西方文化知识和中国文化知识的共同渗透教育,使学生了解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坚持“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的观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传承、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做到“双文化”渗透的协调与统一,是外语教学工作者和大学生都必须承担的共同使命。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双文”渗透,“两性”统一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途径”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项目编号:13q081)。
参考文献:
[1]宋晓红.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的原因及对策[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
【关键词】文化经典 生命 教育
近年来,国学蓬勃兴起,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在大学校园里方兴未艾。与此同时,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信仰的缺乏,价值观的迷离,使他们的生命迷茫而困顿:沉溺于网络,漠视生命,斗殴自残等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屡见不鲜,“大学”已经不是一个让人充满无限美好遐想的一方净土,一桩桩自杀事件叩击着我们的心灵,从中国传媒大学的情侣的殒命到武汉大学的博士的自杀,乃至中国政法大学弑师案,一个个生命的凋零似乎用鲜血在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的大学教育怎么了?
由此,有识之士试图通过传播文化经典来挽救大学生失落的精神家园。大声疾呼大学生生命教育必然要进行文化传统教育。而且一些院校开始了身体力行的实践:从江西师范大学“生命教育课”(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开设,到南阳理工学院在学生中推行中华文化经典的诵读,可以说,他们的努力使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生命教育本质上是培养人格完善、心智健全的人。人的生命在教育中不断成长,人通过受教育而成为人,夸美纽斯说:“有人说:学校是人性的工场。这是明智的说法。因为毫无疑问,通过学校的作用,人真正地成为人。”[1]郑晓江先生把人的生命分为“血缘性生理生命、社会性的人际生命和超越性的精神生命”。[2]前者是生理生命,后两者是人文生命。人文生命体现出人之为人的本质。人之所以位列三才之一,可以顶天立地,在于人有情有义有灵,即人的精神性生命。
不可否认,传统文化经典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塑造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及中国人的思想品格,生命教育中社会性的人际生命与超越性的精神生命都是文化传统所赋予的。传统文化经典是塑造人生命的基本力量,利用传统文化经典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其一,传统文化经典尤其是思想类经典,具有丰富博大的生命意蕴,可以丰富人的精神生命。传统文化经典浩如烟海,学者徐春林把传统文化经典分为四类:即思想类经典、文学艺术类经典、生活类经典、科技类经典。思想类经典可分为儒释道三类经典。儒家经典主要有四书五经,讲求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成己而成人,着重建构人的社会性生命。道家经典以《道德经》、《庄子》为代表,以得道成仙、自然无为为旨归;侧重生命的超越性精神生命。佛教禅宗经典以《坛经》为代表,以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为核要,直指人的灵性存在,侧重生命的超越性。儒释道经典中所探讨的生命问题虽然各有侧重,但万论归一,讨论的是“有心灵生命的存在”。
其二,传统文化经典中蕴含丰富的生命智慧,有利于提升人格,涵养心灵。中国大学生生命教育无法离开传统文化而自成一格。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生智慧,如道家的重生养生、少私寡欲;儒家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佛家智悲双运,自利利他等思想,对于引导大学生确立生命的价值与信念,保持良好心境,处理人际关系,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智慧与修养,不无裨益。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传统文化课,但是却没有很好地发挥生命教育的作用。纵观大学校园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仍然不尽人意。虽说《论语》、《孟子》等一些传统文化经典一直是很多大学本科生的必读书目,但在经典教育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传统文化经典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面临困境。
原因似乎显而易见:
其一,西方的工具理性与实用主义的价值观的影响。近些年来,西方的实用主义的思潮,伴随着市场经济,席卷中华大地。人对物表现出无限的贪恋,金钱曾一度成为生命价值的标尺。大学校园亦非净土,实用主义成为大学生的主要价值观,“学ⅹⅹ有什么用?”成为大学生思考问题的主要方式。所谓“有用”即是否有利于考证、就业、赚钱等等,以此为标准来衡量所学知识与教育的价值。“教育即成长”的内在生命价值消失,“大学生”的生命开始物化,实用功利成为生命的全部价值,精神价值与智慧价值一片荒芜。美国教育家艾略特不无讽刺地说:“要不是教育意味着更多的金钱,或更大的支配人的权利或更多的社会地位,或至少一份相当体面的工作,那么费心获得教育的人便会寥寥无几。”[3]所以阅读经典在一些学生看来,费时费力,又不能获利,没什么大用。自然不会去阅读,更谈不上以经典涵养生命。
其二,一些大学教师的理论素养与人文素养无法承担教育的责任。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高中“应试教育”以高考为终极目标,与提升人格的教育主旨无关,与功利性的目标有关。学生在挤过“高考”的独木桥后,他们的生理与心理也发生急剧的变化,人生开始失去方向,需要更多的关注与引导。
而大学教师的理论素养,人文素质,道德水准不尽人意。无法承担起生命教育的责任。院校中真正懂得传统文化的教师,数量并不多,难以满足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需求。而更让人忧虑的是,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让人堪忧,君不见高校教师抄袭事件屡屡见诸于报端,其中不乏名校;一些“专家学者”因为缺乏社会责任,正在使这一称号失去光环,“高校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号不再神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现在的大学教师更多是在“授业”而非“传道”。大多在“谋食”,而非“谋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4],一语道破高校教育现状。很多教师成为教书的机器和工具,而非教育者。人文教育与素养,绝非几节人文课就可以解决问题,教师的言传身教仍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庸》有言:“修道之谓教”[5],讲授传统文化经典的教师,应是“经师”与“人师”的合一。
古人“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6],庄子认为教诲之人,“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7]反躬自身,仁义忠信,恭俭推让这种素养,我们多数为人师者并不具备,而大学生命教育的主要承载者是教师,教育的本质是人对人的启迪!笔者以为,要让学生的生命通过传统文化经典得以涵养,必须塑造教师自己良好的人格与心灵,否则无法涵养学生的生命。夸美纽斯说:“我们真正的工作是什么?它就是学习能提升我们、使我们思想高尚的智慧——我们把这种学习称之为道德和虔诚。”[8]一个拥有美好心灵的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启迪与教育将是最为直接而有效的,胜过任何教学技巧。老子言:“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9]
针对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与教育中进行了一些尝试,进行了相关的探索与尝试:
其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多角度渗透传统文化经典,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经典。在阐释“和谐社会”的理念时,从“和而不同、中和为美、以和为贵”等角度阐释其文化内涵,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儒家理念。并介绍道家和谐观念,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与自我生命的和谐,强调道家“道法自然,敬畏与尊重生命”的发展理念。由于课时有限,不可能在课堂上过多讲述,为使学生达到自身生命的和谐,把笔者所撰写的论文《老子的心理和谐观》发到学生公共邮箱,供学生阅读与参照!在阐述先进文化时,介绍传统文化之精粹,激发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鼓励学生修身养德,经邦济世,承担社会责任。其次,课外开设讲座,讲解经典的读书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激发学生对经典的兴趣,应学生社团之邀,专门做了“以经典浸润人生”的讲座,结合自己的求学读书经历,从各个角度阐述以经典浸润人生的重要性、必要性与意义。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我所执教的班级有一部分学生开始对传统文化经典产生了兴趣。
再次,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计入学分。在笔者所列学生的书目中,除了与毛邓课程相关的一些红色经典外,还有《论语》、《孟子》、《道德经》等传统文化经典。朱光潜说:“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经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都受用不尽。”[10]所以在开学初,我告知学生“与其到处挖井,不如深凿一井”,在对书目做了具体介绍后,让学生选择其中一本,作为本学期的经典精读书目。让我感到惊异的是,百分之六十的学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论语》。要求学生的读书笔记字数不限,但必须结合人生与社会现实谈出自己的体会。写读书笔记的过程既是认知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一位同学在读书笔记中这样写她关于曾子三省的体会:我们每天也应该反省自己,回忆今天做了什么事情,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守信的地方,反省一天中所学的知识,是不是已经熟练掌握了,不能虚度每一天!”。从所交上来的读书笔记来看,学生确实从阅读文化经典中受益。
其二,课外组织《论语》读书会,以经典滋养生命。在教学中发现,少部分学生对经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缺乏教师的指导!因势利导,组织了《论语》读书会。之所以选择《论语》这本经典,原因有三:首先学生之兴趣与需要。近几年,随着于丹百家讲坛《论语心得》的热播,《论语》几乎家喻户晓。大学生渴望接近《论语》又缺乏指导,尤其是人文知识比较薄弱的理工院校学生。其次从《论语》这本经典的文体来看,是格言语录式的对话,又比较贴近生活,很少有抽象思辩与论理,大学生读起来不会有太多的陌生感,读来会有亲近感。再次,《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心魂”之所在,其所体现的实用理性有助于学生在行动中践覆。正如李泽厚所说:“这里很少有‘什么是’的问题,所问特别是所答(孔子的回答)总是‘如何做’的问题。但这些非常实用的回答和讲述,却仍然是一种深沉的理性思索。[11]所以这些处事格言关乎人作为本体存在的价值体认,从而成为准宗教性能的教诫与体会。因此容易得到学生的情感认同。
因此利用业余时间,每周与学生一同学习与讨论《论语》,学习分为几个过程:注音解字、释意连篇、涵泳讨论。由教师先主讲几次,每次不可贪多,不宜超过五章。学生掌握了方法后,可以由几个学生分别主讲。目的只是让学生通过《论语》的学习,了解儒家文化,体会人生,躬身自省。在讨论阶段必须结合自身与社会现实,如孔子在《论语》第二篇《为政》中集中论述了“孝道”观,我结合《弟子规》与《孝经》介绍了中国传统孝的文化观念,也指出要辨证看待“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孝道观。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谈到了对父母的孝道,发现按照儒家的孝道观,我们每个人自身有很大的差距,深刻体会了孔子所说“色难”之理。结合社会现实,大家也讨论了现代社会对传统孝道观的冲击。最后形成了“行孝当及时,论心不论迹”的共识,对待父母尽力做到愉色婉容。在这样的经典阅读中,《论语》变成了启迪生命的文本,生命与生命可以真诚地交流,卢梭说:“利用日益成长的感性给这个青年人的心中投下博爱的种子。正是由于在他一生中,只有这个时候对他的关心教养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12]。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个引导者,同时也是参与者,每一次与学生讨论《论语》,自己仿佛做了一次心灵体操,自身的生命同时得到教益与提升!在共同的阅读中阐述道理,点化智慧、丰盈精神,从而滋养生命。
其三,在读书会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成立“《论语》修身会”的学生社团。社团以“阅读文化经典,提升人文修养”为宗旨,以生命来影响生命,形成良好的氛围。学生在读书之余,组织了考察孔庙的活动。学生组织者对杭州孔庙先进行了考察,有一位学生讲解,提出相关问题,并召开了协会的会议,大家互相介绍,彼此熟悉。在考察的过程中,对孔子生平主要事迹,儒家思想及礼仪有了感性和具体的认识,又发现了传统文化知识的不足!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论语》。结合孔子弟子颜回与曾子的事迹进行教育,当学生面对塑像时候,他们了解知识与人物的愿望比较强烈,教师的言语更容易渗入他们的心田!“《论语》修身会”刚刚起步,作为教师,如何更好地引导?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在探索以传统文化经典浸润大学生生命的过程中,深感“知易行难”!以传统文化经典进行生命教育,由于各方面的因素,还不能吸引起大多数学生加入其中。同时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经历,真正做到“诲人不倦”。指导学生进行传文化经典阅读,关键在于教育者的真诚。孟子言:“诚者,天之道;思诚,人之道也”[13],坦诚地对待学生,与学生一起分享生命的悲欢与感受!此外,一人的力量极为有限,需要学校多方力量的配合,教育应该形成合力!由于初步探索与实践,从笔者自身素养与教学教育实践来说,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诗人泰戈尔曾说过:“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个命运。”生命教育本身是“以心传心”的。没有经过实践与思索的理论是苍白与肤浅的,生活与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是鲜活与丰富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躬身而行!相信经过同仁的共同努力,生命教育的星星之火终有一天会成为成燎原之势!
参考文献
[1][8][捷]夸美纽斯著:任钟泉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页,第191页.
[2] 郑晓江:《生命教育演讲录》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版,第96—105页.
[3] [英]艾略特:《艾略特诗学文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第204页.
[4] 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18页.
[5][6]陈绍敏主编:《大学·中庸》中国致公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第10页.
[7] 王先谦:《庄子集解》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37页.
[9] 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 页.
[10]朱光潜:《谈修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南宁,2008年版第92页.
[11]李泽厚:《论语今读》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3页.
另外,这也解决了困扰笔者很多年的一个问题。因为以前总是觉得单纯地研究国际问题,“对中国有什么用”?先生告诉了我这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研究西方文明是为了“更本质地了解自己,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找出中国为什么落后的原因。这一点,我想,对于无论哪个“学科”、哪个“领域”的学者,都至关重要,即,无论“中国”是否明确地出现于字里行间,心中应时时刻刻“装着中国的‘影子’”。 从问题到文明
在陈先生的书报笔记中,早些时候摘录的笔记多为重大的国际事件,越往后 “文化、文明”问题的分量越重。而从陈先生的各种著述中,更可以清晰地发现,陈先生的治学之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这就是:实际外交工作(民间外交)――国际(欧洲)问题研究――对欧洲历史、文明的研究――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比较。
先生从事实际外交工作多年,尤其是一直在与“西欧”打交道,但对于“写书”,却是“向往了好几年”。当他终于实现了到研究所工作的愿望后,积蓄多年的知识和思考便如泉水一般喷涌出来,一发而不可收。《战后西欧国际关系:1945-1984》是先生的第一部国际问题“专著”。他曾说到,写作这本书的原因是为了“依据可靠的文献资料,把留在脑里的印象加以印证,并加以系统化”。该书对“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欧国际关系的发展做了总结,并将这一时间段分为三个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50年代中期;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
这本书并不是简单的关于历史资料的堆积和罗列,也不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国际关系史”,而是力图从欧洲独立和联合的角度,总结战后西欧国际关系的一些发展规律。而且,在该书中先生已经开始涉及和关注史论结合,关注欧洲文明、欧洲统一的观念,欧洲的“同一性”等更深层次的问题。正如先生所说:“‘国际关系’是人类社会或文明发展史中的属于国际政治的‘零部件’,必须把它放在世界文明史的大框架里去考察。脱离了‘文明’和‘社会’,就只剩下了浮在表面上的‘关系’。例如研究欧洲,它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概念,或文明概念。一个研究者应该有欧洲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尽可能充分的知识和思想准备。我在几乎快写完《战后西欧国际关系》时便开始考虑欧洲的文明问题,或者是转向欧洲文明范围内的问题,于是便脱离了单纯跟踪眼前现实的路数。”
因此,在后来写作《撒切尔夫人》和《戴高乐》时,先生便将上述思想部分揉进了这些书中,从法兰西和不列颠历史文明的传统这一角度来写这两个人的“传记”。不过,标志着先生真正转向对更深层次的“文明”的研究的,则是1988年出版的《“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
这本书很薄,1/32的小开本,也不长,刊印之后也只有15万字。这本书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欧洲与基督教文明,理想主义,从康德到现实的“经验主义”,清晰梳理和分析了“欧洲观念”的渊源及其发展。这本书不仅对于陈先生本人,对于中国整个欧洲研究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为欧洲研究摆脱单纯的资料堆积、史实和数据的罗列,摆脱只关注所谓“热点”问题、只跟踪眼前发生的事情这一现状,使其真正成为学术性和理论性的研究起到了榜样和“先锋”的作用,开拓了一条将国际问题真正作为一门学问来做的道路。也正因为如此,陈先生本人也极其看重这本书,认为它是其治学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第一,它突破了我研究欧洲问题只着眼于历史事实的框架,而多少进入到思想史的领域。第二,为接下来研究欧洲文明史、了解欧洲文明的发展轨迹,开了一扇大门。它引导我走向对欧洲政治文化的两重性――‘民族主义’和‘欧洲主义’的研究。”
自此之后,陈先生自然地从“欧洲观念”走到了更广泛的欧洲文明,并且,沿着“欧洲文明”这个脉络,陈先生对欧洲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事实上,早在其主编的《战后英国外交史》和《西方外交思想史》中,陈先生对欧洲文明的思考便已基本成型。其后来出版的《欧洲文明扩张史》、《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以及《欧洲文明十五讲》等著述,也都沿着这条路径,一步一步探讨欧洲文明问题。 中西文明之异同
陈先生研究欧洲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透过西方文明,通过将西方文明与中国文明相比较,去发现中国“为什么落后”,以期探求中国缺少了哪些推动发展的物质和精神因素。
陈先生很多年前就已开始关注和思考中西交流问题。他在笔记中将这一问题最早追溯到黄帝时期,即传说中的黄帝“西至于空桐,登鸡头”。此外,在标题为“文化思想史观”的第十八册笔记中,陈先生详细摘录了两汉时期的中西交通史,尤其是当时中国与罗马的交通史,并且特别摘录了汉时罗马的情况,以及公元3世纪以前西方书籍述及中国文献的索引。先生笔记中的这些内容,在他后来撰写的一些关于中西文明比较的文章中均有展现。而笔记中多次出现的《中西交通资料汇编》与《中西交通史》,则被先生称之为其“探讨中西文化之异的‘启蒙’读物”。
在第二十册笔记的第4页,在“欧洲与中国”这一小标题下,先生做了如下一些“索引”:欧洲与中国:(1)西方在华传教的沉浮及文化意义;(2)葡萄牙占据澳门;(3)耶稣会士在中国的活动;(4)八国联军与;(5)第一次“留学热”;(6)中国学者与“中西学问”问题;(7)“自知”与“知他”。这俨然已经是一份关于中西交通史的完整提纲了。在“历史与展望――中、西(欧)交流发展之我见”一文中,陈先生将中西交流分为三个阶段:19世纪中叶以前,中国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社会,当然也并非完全与外界“绝缘”,尤其是晚明时期,随着西欧各国传教士的到来,中西交流出现了一次“”;第二个阶段是19世纪中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一时期欧洲同中国的关系是侵略和被侵略的不平等关系,当然这也是中华民族的猛醒期;第三个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中欧交往和合作的不断深化期。
陈先生认为,中西之间的交流有三个层次,是“由浅入深”的。首先是“知”,即了解;第二个层次是比较;第三个层次是融通中西,在深层次的哲理中打通。无论是先生笔记中摘录的关于欧洲传教士对宋明理学的反对、“关于中国的礼仪之争”,还是先生翻译的《有关神的存在和性质的对话》、编制的《十六世纪葡萄牙通华系年》,以及摘编并作序的《莱布尼茨读本》,无不出于了解西方文明、对比中西文明,并进一步融通中西文明的目的。
在中西文明的异同问题上,陈先生一直非常认同冯友兰先生关于“中西之交,古今之异”的说法,认为,当西方已进入近代之时,我们还停留在古代。因此,在经过长久的隔绝状态、中西文明终于发生碰撞之时,中国与西方的差异就可以简要地概括为“古”与“今”之异,即,“中”即“古”,即中国之传统;“西”即“今”,即西方近代的哲学思想。也就是说,在19世纪中叶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相遇之前,中国社会一直停留在“古代”,而西方已经进入了近代。
在明朝末年,以利玛窦、龙华民、艾儒略、利类斯等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纷纷到华传教,在此过程中,由于“佛祖与上帝有竞争”,因此,利玛窦等耶稣会士要反对佛学和新理学,因为“王氏‘心学’既为此神通与非神,则必是对上帝的挑战也”。此种冲突表面上看是基督教与中国的儒学、佛学和新理学等的冲突,是有神论与无神论的冲突,是西方信仰的“上帝”与中国的“佛祖”的冲突,本质上却反映了中西文化深层次的差异和冲突。对此,陈先生从中西文化交通的角度做出判断:“这是中西文化的第一次‘冲突’。是西方的‘创世’说与中国宋儒的‘理’‘气’学说之间的冲突。”在此册笔记中,通过分析双方的冲突,陈先生提出,天主教的教义在中国虽然流传日广,但为什么始终“没有像释道那样被融进新儒学里去”,并进一步提出了西方哲学为什么无法与中国哲学融为一个新的哲学体系的问题。
陈先生认为,这是因为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有着本质上的差异,也就是先生所说“思想底格”的差异。也就是说,它们完全是两种性质的文化,分别有自己的“路向”。两种文化在各自的“路向”行进中对自然界和人类形成了各自的思维模式,并成为各自的文化属性。西方的“思想底格”是理性主义,是“理”重于“情”。“理性和求知,应该是西方文化的一个好传统”;而中国则相反,讲的是“天地良心”,即“天道”和“人情”,是“情”重于“理”。因此,在中国,道德哲学终是重于自然哲学;而西方则相反。这样的“思想底格”体现在历史的发展轨迹上,则欧洲历史表现为阶段分明、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从低向高发展的螺旋式的“自然进程”;而“中国文化也有阶段性,但好像不像西欧文化一段一段地那样分明”。旧中国的历史是朝代更替的历史,文明的发展史也基本上是“自我循环”,“改朝换代”没有发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突破性变化,更没有改掉与封建宗法专制社会相适应的文化传统。
然而,到了19世纪,随着中国的大门由于西方的“坚船利炮”而被迫打开,中西两种文明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激烈的碰撞,中国文明受到了不可抵挡的冲击,其“自我循环”至此戛然而止。
既然两种完全异质的文明已不可避免地“迎头而遇”,接下来必然要涉及的问题就是二者相遇之后相互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尤其是,究竟哪种文明对另一种文明的影响要更大一些的问题,也就是如何看待“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的问题。
近年来,有很多评论认为,欧洲的启蒙是在中国的影响下发生的,且“有些中国人尤其喜欢听这样的话”。但陈先生认为,中西文明相互之间产生的影响并不是平衡的,也不是等量的。东方从西方接受的影响比西方从东方接受的影响要大得多;东方接受西方影响的主动性比较大,西方施影响于东方的主动性比较大。因此,总的来说,东方对西方的了解远超过西方对东方的了解。无论从深度、广度看,均如是。这里有历史因素,还有历史形成的心理因素。主要是各自的出发点不一样。
从历史本身的原因来看,在中西相遇之时,西方已进入了近代,而中国尚停留在古代,因此,落后于西方的中国要赶上先进的西方,就必须向人家学习。无论是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林则徐的“睁开眼睛看世界”,严复、徐光启等人对西方文化技术的译介,还是鲁迅所说的“拿来主义”,乃至在今天“全球化”时代中国的“与世界接轨”、“对外开放”,其核心思想都在于此。
从历史形成的心理因素来看,中国的出发点或目的性非常明确,从19世纪中叶起就是为了富国强民、自强自立而要求了解外界。从直到今天的改革开放,虽然社会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要改变长期积弱落后的状况、兴建富强的现代化国家,始终是几代人的民族心愿。了解外界与对民族荣辱兴衰的系念,从来是紧紧联在一起的。西方了解东方却有着不同的出发点,它不是要从西方以外的世界去寻求自强自立之道,而是在施影响于外界的时候,多半是猎奇般地把外界的东西带回来。总之,“西学东渐”的影响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东学西渐”则没有社会性的影响。这是文明的性质决定的,不存在是非问题,也不存在感情立场的亲疏向背问题。
而且,就在今天,我们还是有很多东西需要向西方学习,尤其是,“最尖端的技术的发明权大半还在西方手里,东方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引进者、模仿者和使用者”。先生这些关于中西影响的精辟、深刻、洗炼的见解,对于澄清我们长期以来的一些错误认识,某些过于“自大”的“大国意识”,无疑颇为发人深省,这与所谓“欧洲中心主义”,或有些人说的先生的“欧洲情结”没有半点关系,相反,它恰恰佐证着先生深深的“中国情结”。 根系中国情结
先生一生都在致力于欧洲问题研究,尤其是致力于欧洲文明和欧洲文化的研究。事实上,先生穷其全部精力孜孜以求的背后,无时无刻都“站”着先生的“中国情结”。正如先生自己所说,先生大半生所做的“学问”,一言以蔽之,是“‘站在东方看西方’,以求看明白我们自己的历史;看‘别人’以反观自身”。
基于这一精神,先生最想做的是两件事,除了把欧洲文明的发展脉络搞清楚之外,想做的第二件事是把中国的文明史与西方文明史相比,这样做是为了显示中国为什么落后,缺少了哪些推动发展的因素,物质的,尤其是精神的。
尽管先生还没有来得及将他在这方面的所思所想撰写为一部专门的著作,但从先生的笔记、散落于各本专著以及散文集中的文章来看,先生对于“中国为什么落后”这一问题的思考是比较成熟的。
在对中西文明的不同性质进行研究,并找出两者相异之处后,先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欧洲的传统文明是从自身独自地演变开出现代化的;而中国却没有从自身独自地演变出现代化,而是在与欧洲接触时时而与之相冲突,时而又在冲突中接受其影响进入近代史期的。
如果没有欧洲文明的冲击和影响,中国历史仍会沿老路走下去。”相反,“很久以来就有一种意见,说中国在明代(有的说在南宋)已有了所谓‘资本主义萌芽’;这种意见是与一种论断相联系的,那就是,中国假如后来不与西方相遇,也会自己慢慢地产生‘资本主义’。”先生认为,“这样的推论在历史上是无法证实的,因为事实是中国在同西洋相遇时还处于没有丝毫近代工业和科学的生活状态中。”
这样,何以中国传统没有也不可能导向现代文明,而欧洲文明何以能够衍生出现代化的理由已经很清楚了。尤其是通过从13世纪到19世纪以前的几个时期中西社会不同发展趋势的对比,这一点就更明确了,也从而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为什么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了。
先生认为,有三个根本原因决定了中国落后于欧洲:第一是我们没有科学,第二是没有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第三是没有民主和法治的传统。更概括地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显然缺少了以理性为认识基础的科学精神和民主精神。民主精神还包括自由和尊重人的权利的精神。的先进人士提倡‘赛先生’和‘德先生’的精神,实为我国最根本的问题。”
上述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即,“中国仍然需要启蒙”。中国“需要民主和科学,需要改造自己的不能适应‘现代化’、‘全球化’的文化。科学和民主,对于旧中国说来,都是‘舶来品’,拿到中国来,只能是‘移植’或‘嫁接’过来,这是非经过这个阶段不可的。既然是‘移植’或‘嫁接’,就必定在相当历史时期内有各种各样的不适应、不自然,也就是意想不到的问题和困难”。无论翻开先生的哪本文集,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总是扑面而来;在先生的读书笔记中,无论是关于伏尔泰、卢梭、康德等欧洲哲学家的关注,还是对于严复、徐光启、康有为、梁启超、梁漱溟、冯友兰等中国文人言论的记录和评论,无不出于“中国需要启蒙”这一目的,无不向我们明白无误地传达着先生深切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也就是先生深深的“中国情结”。
事实上,先生深深热爱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深深热爱着自己的祖国,也正是因为这种热爱,先生才穷一生之力试图解答“中国为什么落后”这个问题。正如先生自己所说:“我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也很喜欢。但我必须承认,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封建专制时期的文化,它不可能通向现代化。这是一个矛盾。”
在他看来,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博物馆。一个中国人,特别是一个中国学者,怎能不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而能成为学者呢?中国的传统文化,无论如何涉及到一个中国学者的文化素养问题。即使是研究外国文明的人,也不能不了解自己的文化。“我是研究欧洲文明的,我晚年所做的事情就是比较中国和西方历史文化的不同的轨迹,因而确信中国的现代化所缺少的东西只能在西方历史文化传统中去寻找答案。
例如,思想精神上的启蒙、科学与民主等等现代文明的核心都不可能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找到。但是,在我们解决这个大前提的同时,我们才能在自己的传统文化中找到为我们所用的东西。这是我对于继承传统文化这个问题的简单答复。”先生对于中国传统书画的热爱恰恰可以从一个角度证明先生绝非所谓的“民族虚无主义者”。
关键词:精读 泛读 个性化阅读 传统文化
文化是需要一代代传承的,而语文教学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中小学生对自己民族的文化瑰宝知之甚少。对学习她、读懂她的重要性、紧迫性还缺乏真切的体验。在阅读教学中,贯穿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是很有意义的。而且学生的语文学习本来就需要合适的内容载体,而传统文化正是个很好的选择。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提出:要把弘场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强调要加强中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阅读传统文化作品,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力量。面对众多经典文学作品,教师该如何让学生快速有效地弘扬传统文化,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呢?
一、咬文嚼字,汲取中华民族文化养分
古代经典作品,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也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但学生在阅读时往往不求甚解,“知其然”却不能“知其所以然”,这样的阅读,无法真正地汲取到中华民族文化之精髓。这就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运用精读的方式传授语言文字知识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咬文嚼字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与真正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论语》就是一部不朽的经典,任何时代都不会失去它的魅力和价值。学生对这样的作品必须根植文本,多读多悟,才能理解其文化内涵,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
于漪说过:“母语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根。”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载体,咬文嚼字即是文化大餐中的细嚼慢咽。对文化营养的吸取及为充分。语文阅读教学就应该帮助学生捕捉到心灵的悸动。引领学生与文字相亲,并且在这亲近中,感受到文字中蕴涵的美。
二、博览群书。传承经典文化之精髓
精读是学生汲取人类优秀营养、积累语言、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但相对广博的传统文化则是远远不够的,精读毕竟涉及的阅读量少,阅读面窄;因此要充分地了解、吸收、传承经典文化的精髓。还必须要有以更多更广为出发点的泛读学习作为必要的补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广泛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学识,想象力和知识,令学生终生受用。这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唤醒心智与灵魂、促进生命成长的过程。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
首先,教师帮助每一个学生制定阅读计划,课内外留出充分的阅读时间,保证基本的阅读时空条件。让学生有时间自主阅读,给学生留出广阔的思维空间,把他们的阅读视野从狭小的牢笼中解放出来。
其次,对于那些精华、鲜明、简练之作,教师要提倡学生进行背诵。比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只有读得多,记得多,聚沙成塔。才能神明自得。
最后。学生的泛读往往追求量多。导致前看后忠、走马现花。此时,教师盔教学中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在广泛阅读基础上口头复述、写读书笔记、开展小组讨论、背诵比赛等方式帮助学生积累,使之成为学生终生的财富。
三、个性化阅读。给传统文化注入时代新气息
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过往时代的土壤之中的,要跟信息化社会相接轨,使传统文化恢复活力就必须创新,给其注入时代新气息。北京奥运图案的设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创新的典范,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艺术和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所谓“古为今用”,正是此意。
个性化阅读是创新的重要前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精读和泛读,更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个性化阅读就是通过学习活动和自主建构。学生个体的创造力、潜能、审美力、鉴赏力、个性、品德意志等得以表征、凝固在活动中和活动结果上,学生个体的创造力、潜能、审美力、鉴赏力、个性等得以丰富、发展。《新课标》强调指出:“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一、创建特色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设计、布置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班级环境,可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激发阅读兴趣。教室的墙壁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办内容丰富、栏目众多的墙报:“诗词天地”粘贴优秀的古文、诗词,定期更换,学生可以自由欣赏、学习;“书香少年”把每周评选的读书多、认真写读书笔记的学生照片展示出来,为孩子树立身边的榜样;“小小巧手”展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后写的图文并茂的绘本作业,以便同学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小荷初露”张贴学生写的学习传统文化后的心得、感悟。
二、推荐有益读物,体会学习乐趣
针对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的特点,选择一些既有价值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读物、影视作品让他们看,使他们从中体会到学习传统文化的乐趣。
故事推荐。我经常根据原著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个故事,或提出一个与原著有关的问题,把学生带入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的世界。然后,再告诉学生:“故事情节错综复杂,后面的更精彩。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学生一旦被故事所吸引,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就会主动去阅读。
结合课文。《景阳冈》一文讲的是武松打虎的故事,学完课文后,学生意犹未尽,可以结合学生特点,让学生“走进水浒”。 从学生的阅读兴趣出发,提出阅读主题:每个好汉的绰号、绝技、兵器是什么?他们各有哪些故事?每个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阅读内容,组成阅读小组。一段时间后,教师可用一节课的时间围绕阅读内容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
影视引路。现在有很多名著被搬上了屏幕,如: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弟子规》《三国演义》、动漫《孔子》等。看这样的内容对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很有帮助。如果能引导他们对热映中的影视作品进行同步阅读或比较阅读,他们自会感觉乐在其中。
歌曲助力。歌曲《新学堂》将音乐旋律与古诗词的内涵结合得十分紧密,可以使孩子们在欣赏歌曲的同时,体会到经典诗词的魅力。我们可以把《静夜思》《游子吟》《相思》等歌曲从网上下载到优盘里,课间休息时,让这些美妙的歌声在教室飘荡。
三、注重方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如果能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效率,帮助学生把对传统文化的随意性、消遣性学习提升为研究性、积累性学习。
固定学习时间,确保学习进度。每天利用早上的20分钟时间,我和孩子们大声诵读传统经典,有时还配上肢体语言,展开想象,以帮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每周五我们上一节传统文化交流课。课上我和学生就一周的学习谈感受、讲体会、说收获,我向他们介绍读书方法,有时还就同一问题和他们进行辩论,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我提倡在家庭中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亲子共读、共悟,让传统文化成为亲子间的一种享受。在学校我和孩子们固定时间学习传统文化,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家长,渐渐地,有些家长也开始利用固定时间和孩子一起学习传统文化。
近年来,诵读《千字文》、《三字经》和古诗词等经典作品已成为许多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的一道亮丽风景,备受各方好评。那么,中职学校又该如何开展“读经典,唱红歌”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和综合素质呢?作为技工学校的一名教师,我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诵读《弟子规》、《三字经》等古典作品,尝试用经典培养他们良好的文化修养和礼仪习惯,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班级组建不久,我注意到我班的特点是女生多,男生少,而且举止斯文的不少,于是我抓住了他们的这些特点开展读《弟子规》和《三字经》活动。目的是通过经典中的规范道理,教导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做一个爱学习的人,从而使班风逐步走上正轨。我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让班长每天早读开始时写两句《弟子规》或《三字经》在黑板上,学生则抄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再由班长把同学们不认识的字注音,然后我领着学生们反复朗读,同时按照“去粗取精,取伪存真,古为今用”的原则,讲解句子的大意。学生们都很喜欢这样的诵读形式,认为这会使班级很有文化味。
古今结合,古为今用。开学初,组织学习《技校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规范》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把规范与诵读《弟子规》等古典作品联系起来,用古典名句诠释文明规范的内涵,增强了规范的趣味性和说服力。如讲“团结协作”这一准则,我先带领学生诵读“泛爱众,而亲仁”等语句,再讲述相关的历史典故,让学生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理解行为规范中“团结协作”、“友爱乐群”准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指导诵读“出则告,反必面”、“长者先,幼者后”、“称尊长,勿呼名”等古典名句时,我有意识地穿插中外名人尊敬师长的故事,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细节上感受尊老爱幼,礼貌待人的道理。这样古今结合诵读经典作品,学生容易读懂经义,明白做人的真谛。
读思结合,注意心得。指导学生诵读经典作品,我要求学生背诵具体名句时要反复思考名句的含义,及时记录下点滴体会与感悟,把阅读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学会与圣贤对话,获得更真切的心灵感悟。我让学生把每天学习经典语句的心得写在周记上,无论工作多忙,我都坚持批改学生的周记。还把其中写得较为深刻的学生心得作为范文在班上宣读或贴到墙报上,开辟墙报经典专栏,营造浓厚的诵读经典的氛围,启发学生思考,领悟名言所蕴含的哲理,进而帮助学生消化,吸收传统文化精髓,滋养人生。同时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进行心得交流,然后教师点评。2009年3月,我班举行了“弘扬传统文化,争做世纪新人”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演讲从多角度出发,充分体现了孝敬父母、关爱同学、尊敬师长、诚实守信、勤奋学习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身边事、身边人的观察和感悟,表达对做人处事的认识和思考。演讲活动使学生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思想道德境界得到了升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学生反复诵读古典名句,既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又获得了心灵智慧的启迪,可以说读思结合让他们享受了诵读中华经典的成长乐趣。
学教结合,知行求一。在晨课和班会课上,我常常示范背诵一段名句,以声传情指导学生诵读。课堂上、生活中都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按古典名言去做,力求知行如一。我让学生每周做几件孝敬父母、关爱同学、尊敬师长的事,让他们把经典的思想化为行动。经过几周的坚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行为习惯逐渐好转,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尊老爱幼蔚然成风。我班还成立了“爱心志愿者”小组,小组多次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学生们用自己的零花钱为老人们购买慰问品,帮助老人们梳头洗脸、洗衣缝补、打扫卫生,讲故事、演节目,展现人间真情。一年多来,我班学生中累计好人好事达百余人次,拾金不昧,关爱他人,爱护校园整洁,已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诵读经典,关键是带领学生学习圣贤所倡导的崇高的伦理道德、礼仪风格,给予人文关怀。“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教导我们成信为本;“奸巧语,秽污词;市井言,切戒之”,告诫我们文明做人。在与学生谈心时,我注意运用经典名言,指导学生言行,让他们知道古人尚且告诫我们这么做,身为现代人更应该比古人做得更好。德育考评时,让学生对照《弟子规》、《三字经》等进行自评。通过诵读经典作品,传统经典已成为师生行为的指南,班风也因此变得纯朴起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课堂;语文实践;传统文化;人文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创造和演变中积淀下来的灿烂文化,它所蕴含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等具有强烈的历史性和民族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文化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与自我认同,因而,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重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背景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的历史,构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但在中国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进程中,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迷恋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喜欢看日本动画片或韩国偶像剧。他们知道许多外国的节日诸如情人节、圣诞节等,了解许多外国的流行元素,唯独对中国那些经典的、民族的、传统的东西,知之甚少。在对学生进行节日调查时,很多学生不知道春节是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节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过元宵节;尽管大部分学生知道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却难以把这段历史完整地复述下来。学生们正在接受一种被称之为“快餐”的文化――快餐文化。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不得不掩卷沉思:如何让民族传统文化在青少年这一代得到有效地传承与发展?笔者认为,重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重建文化信仰,重塑文化灵魂,对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品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孩子们的健全人格尤为重要。
二、小学语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及策略
(一)、立足于语文课堂教学,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语文课堂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主阵地。抓住常规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在传授学生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尽可能地深入挖掘出文学作品的“思想美”、“内容美”、“人格美”和“风格美”,以塑造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阅读教学,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教材选文注重人文精神,注意吸纳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从各个侧面引导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增强与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当我们走近语文,捧起一部部经典著作时,也就走进了中国文化。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对文学语言、形象和审美情趣的品味,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炽热的爱国情怀。
2.古诗学习,加强传统文化的熏陶。
古诗,是中国文坛上的一朵奇葩,是灿烂文化夜空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教材选编了适合各个年龄阶段学习的一些优秀古诗,如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离离原上草》、《石灰吟》、《竹石》、《悯农》、《登鹳雀楼》和《梅花》等。这些优秀的古诗语言凝练、意境优美、音韵和谐、节奏鲜明。学习古代诗歌对于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丰富的人文底蕴,提高学国语言文字的热情有着重要作用。教学时,教师要详细介绍诗人写诗的时代背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例如,倘若学生不知道《石灰吟》的写作背景,又怎能深刻体会“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人间。”的豪气与悲壮呢?其次,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吟诵,通过吟诵来体会诗中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古诗讲究押韵和节奏,富于节奏美和韵律美,诵读起来琅琅上口。以读促学,读中悟情,是古诗教学的重要举措。范读,带读,配乐读,闭上眼睛想象朗读等方法都可行。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本,融入诗中意境,体会诗人感情,从而受到熏陶,提升感悟。
(二)充分利用语文实践活动,积极开展民族传统文化宣传。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层次,积极开展系列语文实践活动,采取梯度教育的方式来开展民族文化宣传活动。
1.课前5分钟民族文化演讲,每月评选出“知识小博士”。
教师可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规定每天(或一周2-3天)实行课前5分钟演讲,内容是民族传统文化,可以是各地区的民俗习惯,也可以是名人故事,亦或是山川、建筑、诗词歌赋、对联灯谜等的介绍。我们可以把这些内容分类进行,一段时间内介绍一种,从易到难梯度进行。此类活动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主动收集、整理资料,既了解了民族传统文化,又提高了学生的演讲能力。
2.举办“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对仗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易学易记。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丰富知识,增长智慧,丰盈精神内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这些经典的语录应该让学生常记常新,伴随终身。开展经典诵读,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洗礼。于晨读,于课前,我们都可以举行“每日经典诵读”活动。
3.开展“寻访家乡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继承和弘扬本土文化。
传统文化不是某个地方的专属,要让学生明白,传统文化就在自己身边。开展“寻访家乡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从家乡的名人故事,励志名言,诗词;到各种文化专题,象酒文化,莲文化,饮食文化;以及家乡的风俗习惯、节日习俗,家乡的方言,家乡的特产,家乡的名胜古迹等等。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顺利开展此项活动,包括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以及活动后调查报告的填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调查,努力弘扬本土文化。活动结束后,开展一系列以“我爱我的家乡”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演讲宣传,图片展览,手抄报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了解本土文化,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怀。
4. 举办语文学习沙龙
【关键词】茶文化 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051-02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的推崇在大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和科学创新等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1]。江西农业大学目前已开设茶学本科专业及茶文化与旅游方向。在茶学专业背景下,从农学的角度认可茶学,从文化的角度评析茶文化[2],以茶文化为依托,促进大学生文化品味和素质教育[3]。在笔者开设的公共选修课《中国茶文化》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和考核方式不合理等现象。鉴于此,笔者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体系等方面不断完善,以提高公选课《中国茶文化》课程教学质量,为丰富大学生文化品味和提高素质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1教学方法改革
1.1 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性
第一,以学生为中心,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程度、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自始至终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第二,以教师为主导,整体把握课程并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4]。选修《中国茶文化》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每个学生家乡都有与茶文化相关的风俗习惯。每次开课的第一堂课,笔者以湘西苗族风俗习惯中与茶有关的婚俗以及湖南特有的虫屎茶等为例,亲身体会生活中的茶文化。
1.2 体验式教学调动学生求知欲
一方面,在讲解茶的分类命名、茶的评鉴冲泡以及茶水礼仪等相关章节,笔者将代表性茶类和茶具带进课堂,并就每种茶和茶具的特点及用途当场示范“绿叶红镶边”、“三龙护鼎”和“凤凰三点头”等茶艺用语的真实含义;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随机抽取一种备用茶,推选代表初步判断茶叶品种和质量优劣,让学生对实物有切身的感性认识,增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收集地方名茶,或利用课余时间到各大商场、超市和茶叶专卖店收集茶样,或自行调研茶叶价格和消费水平等[5]。
2 教学手段改革
2.1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把《中国茶文化》课件中文字、图形、影象、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媒体信息数位化,并将其集成在一起,具有交互性和实时性的特点[6]。在茶的分类和茶的冲泡技艺等章节讲授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穿插播放了教学短片“六大茶类”和“茶艺表演”等短片;在讲解茶文化在电影等艺术创作的作用时,以视频的形式展示了电影“绿茶”和“茶色生香”等片段中以茶为载体的艺术表达形式。以上多媒体技术将《中国茶文化》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3 多元化考核体系改革
3.1 课堂笔记与出勤
课堂笔记与出勤占总分的30%,其中课堂笔记随机检查2次,分优、良、合格和不合格4个等级,占总分15%;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5%,缺课3次以上者视为自动放弃该公共选修课。笔者每次开课的第一节课重点强调了课堂笔记和出勤的重要性,促使学生积极出勤,并及时总结、记录课堂上的知识点。笔者在统计《中国茶文化》课程出勤时,每缺一次课扣3分,平时成绩少于12分。
3.2 课件制作与课堂讨论
课件制作与课堂讨论占总分40%。笔者围绕当前茶文化的动态,准备了“茶文化发展是硬件重要还是软件重要”、“茶文化与生活”和“茶与健康”等10余项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组内成员明确分工,任选一项议题课后搜集资料,整理并制作ppt展示汇报,最后根据每组汇报情况展开讨论。每组汇报计时5分钟,教师及学生评委根据课件制作和汇报情况综合打分。以上环节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3 课程论文写作
课程论文写作对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自主查阅科研文献和培养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术等综合素质发挥重要作用。公共选修课《中国茶文化》课程论文的写作是考核学生掌握茶文化系统知识程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教师规定课程论文的框架,学生自主选题,教师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学术写作规范要求。笔者以“爱茶者说”、“品茶品人”以及“茶品人品”等立题,要求学生从中任选其一,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中国茶文化的理解,字数3000左右。以上课程论文写作部分占总分30%。
4 结语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历史沉淀,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8]。弘扬中国茶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是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公选课《中国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和美育功能等对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1]。《中国茶文化》教学改革的推行,丰富了课程教学方式,活跃了课堂氛围,增强了教学效果,笔者在《中国茶文化》后续教学过程中将不断努力探索,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黄晓琴,张丽霞,向勤锃. 试论《茶文化学》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 中国茶叶加工,2010,1:40-42.
[2]陈茶凤.?高职高专茶文化专业课程设置探索-以漳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2):161-162.
[3]朱海燕,萧力争,刘仲华,等. 高校茶文化教学现状及茶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探研[J]. 教育教学论坛,2012,23:154-156.
[4]吴翊. 启发式教学再认识[J]. 中国大学教学,2011,1:67-68.
[5]王君雯. 中职学生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以商品学中的“茶叶”部分教学为例[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9:167.
[6]吴亚凤. 多媒体技术与大学数学教学[J]. 教育:中旬,2013,6:52-53.
[7]刘兰娟.?Blackboard教师操作手册[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