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治理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河道传统护坡生态护坡环境
中图分类号:TV14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河道整治过程中,护坡工程是范围广泛的大型基础设施,传统的河道护岸结构往往只片面强调对河道防洪、引水、排水、蓄水、航运功能,较少地考虑河道的生态或环境功能,因此河道的护坡结构多数采用浆砌块石或混凝土等刚性硬质材料。但是,这一举措严重破坏了河道自身的生态系统平衡,忽视了河道的其他功能。如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一种科学理念,成为指导水利工作的中心思想。为了改变混凝土护坡对河道生态环境的破坏,国内外研究人员提出了生态修复理论及建设生态型护坡。在河道通过建设生态型护坡,改造传统护坡,改善和恢复被破坏了的河道生态系统,使河道成为集水利、生态、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滨水空间。
一、常规河道护坡对环境与生态的影响
1、常规河道坡面材料及结构形式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更注重河流本身的功能,如防洪、排水等,河道断面形式单一,走向笔直,河道护坡结构也比较坚硬,其原因主要是考虑河道的行洪速度、河道冲刷、水土保持等。因此,河道的护坡一般采用浆砌石、干砌石、现浇混凝土、预制混凝土块等材料,以及现在比较浒土工模袋混凝土坡和重力挡土墙等材料和结构形式。
2、常规结构形式对环境与生态的影响
(1)对影响环境的影响。整齐的河流横截面笔直河流,虽然是一道风景线,但是不符合现代人们追求到自然景观的需求。昔日的碧水漪漪、青草幽幽、白帆点点或是污浊黑臭的污水景象被坚硬的护坡和挡墙挡的无影无踪。这与现代城市河道周边无论现代或古典的建筑艺术都极不相称,与周围环境也极不协调。而且一旦这些结构遭到破坏后,环境景观就更差了。
(2)对人类自下而上环境的影响。长期生态在这个僵硬的、不活动的混凝土墙之中,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会受到侵犯。在这种结构保护下的河道失去了河道原有的水边环境和水环境的功能,人们失去了娱乐、休闲和亲水的好去处,河道也因之失去了灵气和精神。
(3)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原来的护坡和护岸结构对河坡采取了一个封闭的形式,河流生物和微生物失去生存的环境而无法生存。整个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就因一层坚硬的护坡结构而断开,生态环境因此而破坏,生态就推动了平衡。更有甚者,有的河道护坡和护岸结构还采用了全断面护砌的结构,其后果就更加严重,趋向也更加恶劣。
二、各种生态护型形式浅析
1、生态格宾挡墙
格宾挡墙是将符合粒径要求的石料填入具有柔性的格宾网中达到一定的孔隙率、逐层砌筑的一种新型的柔性挡土构筑物。格宾挡墙适用于受水流冲刷和风浪侵袭,且防护工程基础不易处理或沿河挡土墙、坡脚基础局部冲刷深度过大的沿河路堤坡或护岸,近年来,格宾挡墙在国内也有所应用,主要用于河道岸坡防护。
(1) 适应性强:生态格网工艺以钢丝网箱为主体,为一柔性结构,能适应各种土层性质并与之较好的结合,能很好的适应地基变形,不会削弱整体结构,更不易断裂破坏。
(2) 透水能力强:生态格网工艺可使地下水以及渗透水及时的从结构填石缝中渗透出去,能有效解决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利于岸(堤、路、山)坡的稳定。
(3) 结构整体性强:生态格网网片是由机械编织成双绞、蜂巢形孔网格,即使一、二条丝断裂,网状物也不会松开。有其他材料不能代替的延展性,大面(体)积组装、不设缝,整体性强。
(4) 施工方便易组合:可根据设计意图,工厂内制成半成品,施工现场能组装成各种形状。
(5) 耐久性好:生态格网网丝经双重防腐处理,搞氧化作用强,搞腐耐磨,抗老化,使用年限长。
(6) 美化环境、保持生态:网箱砌体石缝终会被土填充(人工或自然),植物会逐渐长出,实现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亦绿化美化景观,形成一个柔性整体护面,恢复建筑的自然生态。结构填充料之间的缝隙可保持土体与水体之间的自然交换功能,同时也利于植物的生长,实现水土保持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统一。
2、蜂巢挡墙
广泛地应用于水利、公路、铁路、山体滑坡的治理、泥石流的防治、落石防护等,同时兼顾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的功能。
(1) 亲水性。结构填充料间的空隙为水与土之间的交换创造了条件。
(2) 保护水生态环境。通过人工植被或自然生长,产现优化、美化环境,保持原有的水边生态环境。
(3) 稳定性、整体性好。单元结构之间紧密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柔性结构,单元结构连接说明如下:螺旋连接线为与网箱相同材质的覆树脂膜钢丝;单元网箱间隔网与网身成90度相交,间隔网与网身的四处交角各双股绑扎一道,交接处采用边疆线一孔绕一圈呈螺旋状穿孔绞绕连接;相临单元网箱采用四角先加装扣件(3mm不锈钢扣件)后,相临框线采用连结线每隔25cm绑孔一道,双股并绞紧,上下单元网箱相临框线每隔25cm绑扎一道,双股并绞紧;1m高档墙形式部位的网箱,每上下左右1/3处设置拉筋线,呈八字形向内拉紧固定。
(4) 透水性好。填充料系松散体,利于墙后填土内孔隙水的排出,有效的降低墙后的地下水位。填充石料(碎石或卵石)的粒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蜂巢格网网箱应控制在8-25m,占80%以上,其余以良好级配或碎石填满空隙;蜂巢格网护垫应控制在5-10cm,占90%以上,其余按设计要求。
(5) 耐久性好,使用寿命长。材料的热镀锌及包塑防腐处理使其使用年限长。
(6) 抗震性能好。箱笼为柔性结构,地震发生时结构内的松散填充料会自身调节适应变形,整个结构不会被破坏。
(7) 蜂巢格网结构的可变性强。在已有的结构上可自由的延伸或者在基础许可的条件下继续加高。
(8) 抗冲刷能力强。高速水流下,箱笼内的松散填充料即使有小的位移,也不会被水流带走,而是经过自身的调节达到新的平衡。同时单元结构之间的连接力也能够使其更加牢固。具有独特的抗风流袭击能力,蜂巢格网箱笼内填充料的空隙可以粉碎浪花,减小浪压力,当浪退下时可以破坏真空吸引力,加上结构本身进行的微调,可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
3、框格混凝土植草护坡
框格混凝土植草护坡是指将预制的形状不同的混凝土砌块铺设于坡面形成框格,在框格内回填客土,然后在框格内植草而形成一种护坡与绿化相结构的技术。其植草措施可以改善周边生态环境,恢复已破坏的植被,降低噪声和光污染,净化大气,促进有机污染降解,增强景观效应。与传统混凝土板相比。施工现场条件要求低,砌块面积小,维修更换简单,易于适应堤身沉陷和坡度变化;与砌石相比,货源稳定,规格统一,外形美观。对石料缺乏地区是一种先进的替代工艺技术。
三、结束语
生态护坡在河道整治过程中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发挥着良好的性能特性。在河道整治过程中,应该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结合工程实际特性,建立系统可靠的边坡生态化防护设计方案,使水利工程建设护坡工程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充分发挥水利工程边坡生态化防护的综合性能。
参考文献:
[1] 田晓静,高金超,王迎风.防洪河道生态护坡工程探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6):97-98
关键词:生态翻译;翻译适应选择论;外宣翻译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327-02
一、外宣翻译
“外宣”就是“对外宣传”,但对“外”的理解似乎有两种。第一种不妨称为广义的“外宣”,相对于宣传主体所在地区而言,外地区属于“外”。第二种可称为狭义的“外宣”,特指面向国际的对外宣传,主要以外国人为宣传对象,传播中国的真实情况,在对外开放中发挥先导与桥梁作用,其主要任务是“服务经济、促进开放、宣传中国、树立形象[1]。本文主要探讨第二种狭义的外宣翻译。
文化全球化日益突出了外宣翻译的重要地位,无疑为促进外宣翻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也给外宣翻译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世界多元文化的激烈竞争中中国要走向世界,要生存,就必须加强外宣翻译,让世界了解中国。只有这样,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才能被全球各国认同,才具有全球化的性质。创造这种文化的国家会作为一个对全球化具有贡献的国家而存在着,但是这种被认同的文化已经属于全球各国所有,不再具有国别性。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常常会使译者陷入困境,那么,在实际翻译工作中,外宣翻译该遵循怎样的原则和标准呢?
二、生态翻译
什么是生态翻译呢?我们首先解释一下生态、生态平衡、生态学。《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版)说,生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生态平衡“是一个生物群落及其生态系统之中,各种对立因素互相制约而达到相对平衡”。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也就是说,生态学最基本的任务就是研究、认识生物与其环境所形成的结构以及这种结构所表现出的功能关系的规律,研究生物之间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生态又是如何跟翻译结合在一起的呢?我们知道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语码转换、信息转换、文化转换。这种转换很难达到对等或平衡。而这种不平等或不平衡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如语际之间,英语被译成其他语言的几率远远大于其他语言被译成英语的几率。实际上,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又如文化传递,弱势文化相对很少译成强势文化,而以欧美中心主义为代表的强势文化却大量译成弱势文化。显而易见,生态翻译就是“一种翻译实践,该实践控制着弱势语言的使用者和译者,该译什么,什么时候译,怎么译”(MichaelCronin2003:167),具体说,生态翻译就是要保持语言地位的平衡,文化交流的平衡[2]。
生态翻译学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抑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由于“生态翻译学”至少涉及到了“生态学”和“翻译学”,因此,它又是一项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交叉研究。“生态学”被定义为“研究生物与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生物学分支科学”。随着人类对生物与环境逻辑关系的认识不断加深,现代生态学扩展到了研究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逻辑关系。而20世纪60、70年代兴起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更进一步使生态学逐步脱离生物学领域,上升到了对人类与自然界之间本质关系的研究。近年来,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生态”一词则已转义泛指自然健康、保持平衡与“和谐共生”的集合。生态学是奠基于整体主义的科学,其研究方法强调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整体性。“翻译学”是研究翻译的规律和艺术的学科。作为翻译学的一部分,翻译理论是对翻译实质、原理、过程、方法、标准等一系列翻译知识的理性认识和高度抽象。近年产生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以生物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基本原理为基石,以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适中尚和”的经典智慧为依归,提出了“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翻译理论(胡庚申,2001;2004)。在上述生态学和翻译学、特别是翻译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翻译生态的视角出发,取生态之要义,喻翻译之整体,基翻译之实际,逐渐形成了“生态翻译学”的相关理论。综而观之,生态翻译学研究既是一种“喻指”,又是一种“实指”。所谓“喻指”,指的是将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作隐喻类比而进行的整体性研究;所谓“实指”,指的是取向于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特别是译者在翻译生态中的生存境遇和能力发展研究。换句话说,生态翻译学着眼于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以生态翻译学的叙事方式,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等做出新的描述和解释[3]。
三、翻译适应选择论
生态翻译系列理论中最核心最基础的翻译适应选择论(胡庚申2001,2004)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引入翻译研究,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同时,将翻译的“语境”扩展到“翻译生态环境”,其内涵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是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翻译过程被描述为由译者主导的适应与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对于译者来说,既要适应,又要选择;适应中有选择,即适应性选择;选择中有适应,即选择性适应。翻译适应选择论中的“翻译即适应与选择”是其主题概念,可以回答“何为译”的问题;“译者主导”、“译者中心”是其核心理念,可以回答“谁在译”的问题;“汰弱留强”/“求存择优”、“选择性适应”/“适应性选择”是翻译的主导方法,可以回答“怎样译”的问题;而“适者生存”、“强者长存”,特别是“译有所为”(即翻译行为的动因),则是翻译的原始目的,又可以回答“为何译”的问题[4]。这一理论探讨成为生态翻译学理论体系的“中坚”。
四、外宣翻译的生态翻译理论标准
长期以来,说到翻译,必然要提“忠实”。追求译文与原文“形”、“神”皆同,忠实不二,似乎是译者天经地义必须努力达到的标准。这种标准的形成有它历史的原因。首先,长期以来,翻译主要是作为文化交流的工具,翻译材料的面较窄,主要集中在文学作品。而忠实原文、尽量保留原作语体特征,充分传达原作的情感意义和美学意义,往往就是大多数文学翻译的预期目的和要求。其次,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过去往往有一种思维定势,似乎文学翻译才是阳春白雪,才有研究价值。造成翻译研究对象集中于文学译作,导致翻译标准的单一性。就广义而言,文学也属于对外宣传,宣传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文学艺术。但是,传统上的“忠实”标准并不能机械地应用于除文学之外的其他外宣翻译。随着中国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对外交流活动日益增多。翻译早已突破了狭义的以文学作品为媒介进行文化交流的范畴,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以翻译为工具,宣传我国改革开放在各个领域中的各项成果,在国际上树立和维护中国的良好形象,增进外部世界对我国的了解和交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往往是当今翻译的主要内容和目的。由于对外宣传的目的性明确,以传达信息和施加影响为主,译文预期目的现实甚至功利。换句话说,对外宣传文字的翻译,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向英语读者提供文学欣赏,而是要使其在英语语境中发挥某种效果,实现某种功能。而汉英语言文化和修辞语用差异决定了译文不可与原文亦步亦趋,这就要求译者在了解本国传统的基础上,了解什么样的话语符合外国受众期望,在他们的价值尺度下中听在理,得体自然;了解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传递信息,阐明事实才容易被他们接受,而不是逐字照搬国内宣传语气和行文模式。在话语方式和接受习惯方面,汉英存在巨大差异。西方话语推崇表面上看似平白无华、质朴自然,实则精心构筑的修辞文本,倾向于使用质朴自然、无雕饰、不造作、有真情实感、在平实中显生动、重客观表述事实和传递具体信息的文字(至少是文本表现给人的感觉),不提倡文字表达中过分张扬、空洞无物、重复堆砌。受这样一种修辞文化熏陶的西方受众,也自然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对词语的过分雕饰将冲淡话语的感染力,令人感到虚情假意、华而不实。从而形成不喜修辞中
充斥大话、假话、空话,忌口气过于严厉或过于夸张,不喜用词强烈华丽,感彩过于显露的接受习惯。中国的修辞传统则不同。由于六朝骈体文的影响,以及历史上“泱泱大国”的民族自豪感和喜热闹,好面子的传统民族心理,加上传统和当代政治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汉语修辞讲究词句整齐对仗、声韵和谐,重视凝练概括、含蓄浓缩,喜欢辞藻华丽、渲染烘托,大量使用比喻意象。
这一传统反映到其宣传用语上,往往表现为用词华丽,喜欢使用抽象、铺张的比喻、形容词、套语词、成语,大量使用均衡对称的并列结构、修饰性词语和渲染烘托性的语言,常有夸大、拔高、煽情的倾向[5]。一些事件、会议和领导活动的宣传报道文字甚至形成了一定“套路”。这些都是汉语语境中常见、汉语普通受众也习以为常、甚至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许多中国人的观念中,华丽抒情的文体和热情奔放的语言具有文采和感染力,而宣传用语中动辄便可看到的“世界一流”、“国内领先”、“零的突破”、“再创历史新高”等字眼,作为能够树立民族自豪感、鼓舞民族精神的修辞手段,在汉语语境中得到普遍认同。
鉴于话语受众的不同,外宣翻译应遵循“内外有别”的原则,即“以西方受众认可接受的话语方式,达到宣传中国的目的”。翻译时以原文为基础,以译文在译语语境中达到预期功能或目的为标准,根据具体语境,采取必要的策略,用西方受众喜闻乐见的话语建构方式,有效发挥对外宣传翻译的作用。
综上所述,生态翻译学是一种对译者与翻译生态系统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着眼于翻译生态体统的整体性,从生态翻译的视角,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等做出新的描述和解释。其核心理论翻译适应选择论回答了“何为译”“谁在译”“怎样译”等基本问题。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外宣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当根据具体语境采取必要的策略,用西方受众易于接受的话语构建方式,有效发挥对外宣传翻译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外语系
参考文献
[1]李崇月,张健.试谈“外宣翻译”的翻译[J].江苏大学学报,2009,09.
[2]祖利军.全球化背景下的生态翻译[J].中国外语,2007,11.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06.
关键词:浅谈 ,山区 中小河流,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U49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随着大江大河治理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小河流防洪问题显得十分突出,由于防洪基础设施不足、规划滞后、河道管理缺位,近些年,其洪灾损失已超过大江大河,成为主要表现形式,对此,中央高度关注,2008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开展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编制工作。水利部高度重视,将其列入了当年的重要工作内容。2008年9月9日,规计司会同水规总院在长沙召开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布置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编制工作。同时,石柱县纳入第一批试点县开展工作。十二五期间,我县规划治理中小河流项目共12条,规划治理河道长度43公里,已实施完工4条。
一、目前我县中小河流普遍存在的问题1、河流规划和前期工作不足
多数中小河流规划阶段基本情况不明,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治理目标和任务不明确,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人口增加,社会财富日益聚集,都对防洪保安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前期规划治理目标和任务已不能满足河流现实治理和管理的需要。
2、防洪基础设施薄弱, 河道萎缩严重中小河流的特点是源短流急, 洪水暴涨暴落。由于多处中小河流, 特别是河流沿岸的县城、重要集镇和粮食生产基地的防洪设施少、标准低, 甚至很多处于不设防状态, 遇到常遇洪水就可能造成较大洪涝灾害。一些中小河流流域水土流失严重, 加之不合理的采砂以及拦河设障、向河道倾倒垃圾、违章建筑、乱搭乱建等侵占河道的现象日渐增多, 淤积严重,多年又未实施清淤, 致使河道萎缩严重, 行洪能力逐步降低, 对所在地区城乡的防洪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3、分布比较偏远,地质条件复杂中小河流大多分布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山区、城镇,交通不便利,对中小河流的治理工作得不到充分的开展。经济发展程度不高,治理中小河流的配套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再加上一些中小河流流域地质条件复杂,如泥石流、山体滑坡、喀什特地貌等都严重制约了我县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开展。4、民众的环保意识不强,河流人为污染严重由于现阶段民众受到受教育程度不高的限制,使得整体环保意识不强,民众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污水、生活和生产垃圾、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都是对中小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从已实施完工的乡镇场镇段,特别是集镇范围内河段,采用格宾网护脚护坡,一旦洪水过后,整个河段出现“五彩斑斓”的现象,沿河的塑料垃圾口袋全部挂在格宾网上,一片狼藉。5、技术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管理机制落后长期以来, 中小河流治理缺乏投资机制和渠道, 治理资金严重不足, 特别是石柱县属国家级贫困县,财力拮据,配套资金县财政不能足额到位。后期管护经费和管护人员落实不到位。许多的水利设施的管理水平还是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水利专业技术力量薄弱,高水平的水利技术队伍严重不足。
6、干支流综合防洪能力亟待提高中小河流众多, 控制面积较大。受局部地形气候条件的影响, 部分地区突发性暴雨洪水产生的机率很高,干支流洪水遭遇概率较大。目前流域防洪体系的建设存在重干流轻支流、重骨干轻配套的问题, 骨干防洪工程若得不到有效保护, 长期受到中小支流的冲刷, 影响其防洪能力。只有在治理好中小河流, 通过控槽固滩, 控制河道主槽的摆动, 才能保证骨干防洪体系安全, 发挥其防洪能力。因此, 通过中小河流的治理, 对其洪水进行有效的控制, 使河流顺畅,这不仅能够起到滞洪、蓄洪的作用, 而且对干流洪水的不利遭遇起到部分减缓作用。7、建管结合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石柱县属典型山区县,河床比降变化大,洪水陡涨陡落,大部分项目主要落在人口密集的集镇,集镇可用建设用地很少。结合生态功能,占地面积较大。从项目实施情况看,一是大部分项目征地拆迁赔青工作难度大、推进慢,严重影响中小河流治理进展。二是在加上拆迁培青费用需地方资金配套,该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财政拮据,项目配套资金压力大。三是治河理念有待进一步创新。工程设计中护岸标准不够高,综合防护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四是建设管理不够规范。水利部门技术力量不足,管理能力薄弱,项目资金使用、质量与安全、档案管理等还不够规范。五是建后运行管理薄弱,中小河流日常管理严重滞后。同时,河道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内确权划界难度大。
二、中小河流的治理建议
针对我县中小河流项目存在的问题,建议:一要继续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切实搞好项目规划设计,搞好河道治理与生态建设、城乡建设、人文景观等规划的统筹衔接,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切实发挥中小河流治理的综合效益。二要积极筹措资金。在加大对上争引力度的同时,加强水利建设基金的筹集和使用,切实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并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三要强化建设管理。进一步落实“目标管理、节点控制、督导检查、年度考核”工作制度,切实强化节点管理,强化调度督导,强化整改落实,推动全县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顺利实施和规划项目如期实现。
1、综合治理, 统一规划对于中小河流的治理必须科学论证, 全面规划。根据防洪保护对象的重要程度, 按照相应规范标准, 给洪水足够的通道, 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逐步治理最终根治洪涝灾害。规划要针对河流治理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按照统一规划, 综合治理的原则, 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 提出中小河流治理的原则、任务、治理目标和规划方案, 选定治理的总体方案及主要布局和实施程序。规划过程中, 需要注意整体与局部, 上下游, 左右岸, 各地区、各部门的关系; 需要协调近期与远期的关系;干支流治理、主体工程与配套工程的关系; 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的关系; 河流治理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等。必须加强实事求是, 强调重视河流的基本情况的搜集、整理、分析, 充分利用以往规划治理的成功经验, 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 分批次、分重点地进行有序、有效的规划治理。2、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结合中小河流防洪存在的主要问题,处理好理顺河势的关系。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从当地的防洪实际出发, 找准需要治理河流的重点河段、关键环节与薄弱部位, 采取经济、适用、有效的措施, 优先解决最突出的问题, 讲求治理效益。
3、因地制宜,生态结合
石柱县属典型山区县,河床比降变化大,洪水陡涨陡落,集镇可用建设用地不是很多。工程设计时考虑了生态功能,但占地面积较大,工程建设地点主要在县城及重点集镇,沿河已成建筑较多,征地、拆迁难度大,费用高,工程建设施工难度较大。建议设计单位因根据工程实地实际情况出发,在保证防洪达标的基础之上,结合规划适当增加生态景观。
4、防洪生态,标本兼治
(1)、河堤整修为治标,兴建控制性工程为治本,要标本兼治。如我县的龙河、马武河、官渡河这样的山区河流,洪水具有突发性,来去较快。由于两岸堤防多由砂土筑成,受流速较大洪水冲刷,堤脚极不稳定,堤身易失稳。如我县刚完成的沙子场镇河段治理工程中,堤脚设计全埋入设计河床内,护坡脚就被洪水冲毁,对于山区河流,建议堤脚应至少高于设计河床0.5-1.0米范围内。
(2)、河道工程实行分类治理。拟分城镇、乡村两类按不同模式的进行治理:a、城镇类,注重人水和谐,以突出生态、亲水、景观为主,工程以植物和适当硬化相结合;b、乡村类,结合村庄整治、新农村建设,以生态、实用、亲水为主,工程以适当硬化和植物护坡相结合;特别是集镇范围内河段,采用格宾网护脚护坡,一旦洪水过后,整个河段出现“五彩斑斓”的现象,沿河的塑料垃圾口袋全部挂在格宾网上,一片狼藉。建议对集镇段采用浆砌石护脚,砼框格生态护坡对山区河流较为实用,既达到美观效果,又达到防洪作用。
(3)、努力实现生态河道建设与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有机结合。要把河道工程作为城镇、农村优美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建设,要在新农村建设工程中注重生态问题,用科学的态度去实施生态河道建设,真正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5、加强水利职工队伍建设, 建立高水平的水利技术队伍积极主动的建立能吸引人才的用人机制,为水利科技人才施展才华创造宽松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同时,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行业精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加大水利专业知识的普及和培训工作力度,努力提高水利职工的政治、业务素质,培养和选拔一支思想过硬、作风顽强、技术精湛的水利职工队伍,以适应水利建设发展的需要。6、广泛发动群众,广开投资渠道各级政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积极性,组织群众,遵循“谁受益,谁治理,谁投资”的原则,动员沿河单位和群众按照统一规划,对相关河段实施科学治理。广开投资渠道,增加河道治理资金来源。
7、认真贯彻水利部印发的《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颁布,对于深入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对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监管力度,提升基建财务管理水平,规范中小河流项目的资金使用管理,切实保障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资金的使用安全,提高使用效益,促进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中小河流的治理, 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中小河流的防洪存在的突出问题, 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规划。从当地的防洪实际出发, 以保护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沿岸城镇和基础设施、大中型灌区的防洪安全为目标, 要统筹衔接好中小河流治理与山洪灾害防治的关系, 统筹兼顾中小河流治理与河道管理, 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防洪与排涝, 近期与长远的关系;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既有效防御洪水, 又安排好洪水出路, 要统筹处理好中小河流治理与城镇发展、河流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 统筹协调好中小河流治理河段与河流下游防洪标准的关系。要因地制宜, 区分轻重缓急, 分期分段开展治理。
参考文献
[1]、互联网。探讨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2]、邱发模浅谈中小河流治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12)
[3]、苑海馥;刘维艳浅谈中小河流的综合治理。吉林水利. 2010(10)
[4]、裘 涛、黄建超、黄邵军 山区性河道生态型护的运用(中国科技信息2007(10)
[5]、王鹏,白海滨,蔡永钢,城市河道生态化治理的设计方法《现代农业科技》2010(02)
[6]、黄凯文,方建飞,山区河道堤防设计探索(浙江水利科技)2012(07)
生态水利设计理念中主要协调周边水文环境,设置合理科学的河道,并结合工程中配置系统的控污设施,维持河道内的生态,实现工程设计与生态的协调。新的水利设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中将居民环境需求与工程需求相结合,创造生态效益较高的水利工程景观,并着重综合完善城市河道的功能,以保证在关键时期发挥应用的效用为居民造福。此外,生态水利设计理念中还着重结合文化理念,保证设计出的工程能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还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工程之外的景观效益。
生态水利设计主要从生态可持续性出发,进行工程设计,建立良好的水利设施与水利体系。该设计理念的落实可以完善工程性能,有效的提高工程效益,更有利于生态平衡。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应用于城市的河道治理工程,可以实现多重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落实应用,不仅为河道治理工程提供理念指导,还在某种程度上赋予了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新的内涵,指导建成生态理念下的城市综合水利系统。
2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2.1河道治理工程概述
河道治理工程是在河道治理理念的指导下按照河道治理规划进行的航道整治工作及水利工程建设等工作。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施工中要注意结合综合治理、因地制宜、远近结合、因势利导的原则。城市的河道治理工程一定要结合实际,从全局出发。上文中讲到河道具有防洪、排涝、航运、蓄水等功能,其作用不可小觑,进行河道治理的目的在于进行河道的有效规划,提高河道的综合效益。现阶段的河道治理工程中引入了生态水利的理念,而且各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不断推进生态水利的发展。
2.2生态水利工程及其设计理念
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生态水利设计理念中着重生态多样化与整体性的保持,设计理念应用于河道治理有利于在维护河道景观状况的前提下改善河道的空间异质性。
2.2.1生态水利设计理念的设计要点
首先生态水利理念注重利用水的自然功能。水的自然功能是指形成水域、净化空气、维持生态平衡、影响气候变化的功能。设计理念中所谓的注重发挥水的自然功能是指水利工程中将水环境与城市功能相结合,使其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设计理念中注重蓄水技术的引入。生态水利设计中常采用橡胶坝进行蓄洪涵水,该技术既环保有实用,而且还具有大跨度、自重轻的特点。生态水利设计理念中注重运用自然生态工程措施维护河道生态平衡。所谓生态工程措施是指基于自然属性的人工性质的生态措施,例如人工生态护岸。自然生态工程措施用于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能够促进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生态水利设计理念相较于传统的设计理念,更加注重生态功能的发挥,而且新的生态水利设计理念还注重地下水的调节,具有较高的理念价值与使用价值。生态水利设计中还注重工程与自然景观的契合。生态水利设计主张最大程度上的保留原生态环境的自然元素,都工程的周边修护中也注意运用生态工程措施,以保证生态的完整性。
2.2.2生态水利设计理念
对城市河道工程的指导作用生态水利设计理念指导下的河道治理工程注重保持河道的蜿蜒性,保留自然化河道。河道的蜿蜒性能增加河道的蓄水量与水容量,保持河道的蜿蜒性,就是对河道自然因素的保留。生态水利设计理念主张河道治理中构建生态水网工程。生态水网是指以河道水网为基础进行资源调配的网络系统,其中也包含生态理念。生态水网的构建需要各环节的相互协调,利于生态环境的维护与改善。生态水利设计理念落实还能保证河道治理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持。河流的物种多样性关系到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需要进行水生动物群养护,提高水循环净化水体的效率,还要定时检测水体的水质状况,以保证水体质量。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应用还需要河道工程构建生态河堤。生态河堤是一种新型的护岸技术,做好生态河堤建设可以保证河道的自然性,保护河道周边的植被,提高水体的功能效益。在生态水利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河道治理注重生态元素的加入,对于新型河道治理工程的发展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3结语
一、
&什么是生态治河
这里不想谈生态治河的定义,只是谈一些想法。所谓生态,就是指有生命的,适合生存的状态,这种状态既要适合人类的生存,也要适合各种小动物、昆虫、鱼类、藻类生存,还要适合植物——树、草、花及各种水生植物的生长,即必须保持动物、植物的多样性。人类与多种动物、植物互相依存,互促发展,才可能呈现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而任何人造的生硬、呆板的环境,都不可能实现这种生物的多样性,其生命力是有限的。对于河流来说,要提供这样一种生态环境,其水流必须是清洁的,这是保证动、植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其流势必须是自然的,蜿蜒曲折,既有浅滩,也有深潭,时快时慢,时动时静;河中要有供植物扎根的土壤,河岸要创造保持空气、水分流通、交换的利于植物生长的环境。同时这种多生物形态的河道必须能够抵御洪水的冲刷,完全没有防护功能的天然河道亦不能满足要求。根据这些思想,我们必须对那些已变成臭水沟、垃圾场、排水渠的城市河道进行第二次改造,使其回归自然,重新发挥其在城市总体生态环境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近年来,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城市污水治理步伐的不断加快,为我们生态治河的实践提供了基本的保证。
近年来,设计院在生态治河的思想转变和设计实践中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将昆玉河、长河、清河、转河等一项项治河成果呈交给广大北京市民,但是与时俱进地分析、评价这些成果,总感到还存在一些不足,距生态治河的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昆玉河是供水渠道,与河道的设计思路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尽管我们已经充分地挖掘了其景观功能和旅游功能,但是在北京严重缺水的今天,还是更多地强调了渠道的防渗功能和供水功能,追求以最小的断面输送最多的流量,采用了砼、石料对渠道全面进行护砌,而整齐划一的石栏杆更使渠道显得单调。或许待南水北调之水进京,北京的水资源危机得到根本缓解之后,我们可以将这种人工运河渠道改造得更加丰富多彩。清河治理中更多地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设计了邻近水面的人行步道,漂亮的桥梁和闸房,使原来沿河脏、乱、差的环境得到了彻底的改观,为沿河居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休闲场所,也与邻河而过的五环路相得益彰。但清河治理中更多强调了防洪功能,所以河道笔直、顺畅,砼护砌光滑、平整,特别是由于河水没有彻底还清,不能经常保持高水位蓄水时,大量外露的砼护砌感观差,容易形成热岛效应,其生态环境也必然是脆弱的。总体上来说,仍然是一条人工渠道,而不是一条天然河道。转河整治迈出了更大的步伐,在狭窄的空间,更多地采用生态治河的方法,创造了一个更为丰富多彩的河道景观,为生活在拥挤的市中心的市民创造了一个非常优美的环境,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但其缺陷在于场地过于狭窄,周边约束条件太多,承载的期望内容过多、过高,因此,人工雕琢的痕迹较浓,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河道。而即将开工建设的凉水河,河道长,周边场地更加开阔,为设计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更广阔舞台,我们有理由相信,凉水河的整治、改造会向生态治河的目标大大地迈进。
二、
&对现行防洪标准的一些看法
北京市河道现行的防洪标准一般为20年一遇洪水设计,洪水位不淹没主要雨水管内顶,50年或100年一遇洪水校核,河堤及桥梁要高于该水位一定的超高。规划部门对规划洪水流量的确定,主要是选择一定的水平年,根据下垫面的情况,选用一定的径流系数,采用多点汇流法进行计算。该方法计算成果曾用历史洪水进行过复核。此方法从九十年代初确定采用,至今已延用十多年了,因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引起下垫面情况的变化,根据此套理论方法计算的同频率洪水流量,均较原采用成果增加了许多,一般要增大30%—60%,有的甚至翻倍,并有逐年复核不断增长的趋势。为此,为了保证排水通畅,要求河道断面不断扩大,河底不断挖深,规划水位不得抬高。这对于寸土寸金的北京城市来说,难度相当大。河边建筑已经建成,河道上口不可能无限制地加大,只能在减小糙率,变陡边坡上做文章,因此,砼衬砌似乎成了河道治理的首选,缓坡改为了陡坡或直墙,给城市河道的治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和束缚,对生态治河理念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根据多年治河工作的体会,感到这其中有一些问题值得提出来研究和商榷。
1.
&水文系列及计算方法问题
目前采用的水文系列一般是到80年代的,近20多年的成果没有计算进去,而近20多年又多是干旱年份,虽较整个水文系列来说,时段比较短,但对整个水文成果是否会产生一定影响,应通过多种方法验算来回答。北京目前出现多条河流整治二、三十年,甚至四十多年,从来没有发生过较大的洪水,而目前防洪标准仍不达标,还要继续扩大、疏挖,人们不禁对洪水的理论计算值产生怀疑。看来,洪水流量不仅与降雨有关,还与流域内地下水的饱和程度及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有关,而后两项影响在水文计算中并没有反映进去。
2.
&关于径流系数问题
径流模数的选取对洪水流量值的大小有非常大的影响,是一个关键参数。而目前采用的建成区的径流系数是一种半经验取值,是否能比较准确地反映真实的产流过程,值得商榷。因为过去通过历史洪水验证的是以大面积农田或小规模城镇及散落的村庄为主的下垫面情况,现代化大都市为主的下垫面情况并没有得到过有效验证,应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测算、验证。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对下垫面的改变是多种多样,非常复杂的,而且随着人们对城市建设观念的不断更新、改变,下垫面的情况可能会更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以一程不变的值采用下去,恐怕计算结果会与实际情况发生较大误差。
3.
&多元化途径消纳城市洪水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城市雨水通过雨水管道收集后,全部、快速排入河道不是唯一的途径,也不是一种完全可取的做法。通过多种方法,如绿地、透水路面入渗,小型集雨池、坑、塘收集,乃至大规模的湿地、滞洪区收集、滞蓄雨水,可产生明显的削减洪峰,减少洪量的效果,也可大大减轻河道的压力,遏制河道断面无限制扩大的趋势。而收集的雨水也成为宝贵的水资源。有关雨洪利用的初步法规已经出台,预计今后若干年中,雨洪利用的力度会越来越大。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洪水流量有可能减小,对河道断面、糙率的要求有可能降低,治河措施施展的余地可能会更大些。 三、
&关于凉水河治理的一些设计思路
凉水河治理工程是今年市政府为人民办的56件实事之一,开工在即,在凉水河治理工程中如何体现生态治河的理念呢?我感到有如下一些思路可与同行们一起探讨。
1.
&建设蜿蜒曲折的水流形态。改变几十年来惯用的治河几条大直线的做法,根据河势,制造丰富多变的河底线、河坡线,在有可能与河边绿地相结合的地方,可修建蜿蜒曲折的的水路、水塘,创造较为丰富的水环境,改变原来呆板、单调的河道模式。
2.
&修建主槽与滩地相结合的断面型式。凉水河平时是排泄经处理的城市污水,流量很小,只有汛期才可能发生较大流量的洪水,平时和汛期对河道断面的需求差别很大。因此,有条件在河中修建主槽,平时使少量水体在主槽内流动,在滩地修建湿地或进行绿化,甚至可以提供人们休憩的场所,充分发挥河道的多项功能。
3.
&不再大量使用现浇砼、砼板、浆砌石等阻断水和空气交换的硬质护坡材料,改用干砌石、卵石笼、大块石等更为通透的材料来防止水流的冲刷,并可在这些材料之间和表面复土,促进植物的生长。同时,适当开发利用“植物生长砌块”、“火山岩植生材料”、“土工笼”等近年来逐渐兴起的新型材料。
4.
&开发采用植物护坡做法,可采用木桩与植物梢、辊相结合的护岸型式,或在坡面分层栽种柳条等当地土生植物,形成植物为主的护坡工法。采用草坪草和野生草种相结合的做法,草坪草对管理要求高,需水量大,适宜在人群比较集中的场所栽种,野生草种生命力强,适宜各种不同的河边环境,可在普通河段采用。
5.
&前几年,北京地区治河普遍采用修建节制闸或橡胶坝,在河道内形成大面积水面的做法。但实践证明,由于水量不足,水质没有彻底改善,往往达不到设计的水位,即使水位达到了,由于水体不流动,很快造成水质恶化,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且增加了很多管理人员,防洪时增加了调度的难度。因此,在凉水河治理中建议放弃建节制闸的做法,改为修建多处小型石材跌水的做法,这样,既能在河道中形成深潭、浅滩等不同形态的变化,利于水生动、植物的生长,也能利用跌水形成多级瀑气,对净化水体大有好处。
四、
&结语
只要思路放开了,具体的设计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几年来的治河经验也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归纳起来,实现生态治河应从几方面共同努力:
1、
&不断深化治河思想的转变,对需要建成什么样的城市河道要加强交流,不断统一思想,逐渐形成一致的看法。
2、
&在设计上要有突破性改变,舍得放弃许多过去形成过共识的做法、想法,努力通过使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手法来实现生态治河的目的。这需要不断地学习、培训、交流,才能使较为先进的设计理念逐渐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形成一套新的设计工法。
3、
关键词:城市生态旅游;认知度;上海;
中图分类号:TM344.1 文献标识码:A
早期的旅游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曾提到“旅游的本质决定了它会避开中心地区,偏爱城市以外的、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地方”。这主要是由于城市的都市化和人口的过度拥挤,使得人们认为只有通过旅游的远足才能获得高质量的生活状态[1]。近年来,城市地区的生态旅游已经逐渐成为热点,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现代城市的公园、绿地、高尔夫球场、排水泄湖和蓄洪池、垃圾填埋处、特色建筑和遗址,以及动物园和植物园均适于发展生态旅游[2]。在城市中进行的生态旅游具有更加丰富的现实意义,其以城市及其周边区域内的生态旅游资源为依托,为游客和当地居民提供对城市自然和文化资源更多的欣赏机会,鼓励尊重和保存城市中资源和文化的多样性,支持当地经济和社区建设,从而保持资源的生态过程和文化延续,培养大众的生态伦理道德及意识,即城市生态旅游强调了存在于城市中的自然、文化、体育活动,可持续性和社区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生态问题的凸显,恢复城市的宜居性与城市化的理性发展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共同议题。因而,伴随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和人类对自然生态的渴求,融合城市生活与亲近自然的共同诉求的城市生态旅游将种种质疑远远抛在身后,在有效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游憩需要的同时,为城市生态化和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作为国际化的旅游城市,上海在拥有巨大国际国内市场的同时,本地市民的游憩需求也非常可观,科学发展城市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丰富和提升上海都市旅游的产品,而且对于消化本市庞大的周末及假日旅游市场需求,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和文化产业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上海生态型城市建设的日趋成熟,城市公园、绿地、动植物园及城郊自然生态保留地以及具有独特历史文化价值的人文景观的环境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城市生态旅游资源基础较好。本研究将以旅游主体为研究对象,以上海居民为例,着重探索参与者对城市生态旅游的认同、知觉和态度等方面的特征,从而为上海及其他地区的城市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
1 城市生态旅游的内涵及相关研究
1.1 城市生态旅游的内涵
城市生态旅游是城市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旅游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新型城市旅游开发模式。与传统生态旅游概念中强调的“自然区域中实践发展与保护兼具的旅游行为”不同,城市生态旅游的倡导者们认为在城市旅游中注重生态旅游原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对环境有更积极的作用,因为相对于郊野而言,城市更能吸纳旅游业的影响。与此同时,有效地利用城市中的自然公园、绿地、自然保护区以及文化遗产等空间开展生态旅游,能够满足旅游者体验城市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感受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旅游需求;而且,在丰富生态旅游内容的同时促进了旅游城市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Blackstone Corporation最早正式提出都市地区的生态旅游概念,并将其明确界定为在城市内进行旅游和探索,是游客能欣赏和享受到城市的自然区域和文化资源,同时激发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知识性活动和社交体验的欲望,通过推动步行、骑自行车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长远地改善城市的生态状况,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带动当地的遗产保护和文化艺术事业,使所有的人都能公平地了解这些资源[3]。这也是目前对城市生态旅游概念较为一致的表述,这一概念也体现了生态旅游的基本原则,即生态责任、地方经济活力、文化敏感性和体验丰富性。国际城市生态旅游会议明确提出城市生态旅游的四项目标:修复和保存自然与文化遗产,包括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与本土居民文化;最大化地方利益,重视地方社区在生态旅游投资和管理中的意见;对旅客与居民的环境、遗产资源与可持续的教育;减少生态足迹损耗。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加拿大绿色旅游协会较早地开展了有关城市生态旅游的探索性研究,研究相对繁荣期开始于2002年国际生态旅游年。在国外既有生态旅游研究中,多将研究议题分为理论探讨、对自然环境冲击的研究、参与者知觉态度探讨、效益评估与管理准则建立等等方面[4]。理论方面如Weaver、Karl、Higham和Lück、Fennell和Higham& Carr提出都市地区人为环境可作为生态旅游推广地区的观念及趋势[1,5-8]。对参与者知觉态度探讨的研究有:Dodds和Joppe与Tsipidis通过都市旅游者的认知与态度,归纳都市旅游者对都市生态旅游理念的认同度与参与行为,并指出多数都市旅游者显示环境关怀、具环境教育素养的特质,符合传统对生态旅游者特质之认知,其中,Dodds和Joppe从都市观光者的角度,论证观光产业转向都市进行生态旅游活动的需求;Tsipidis研究了都市生态旅游者的行为模式[9,10]。实证研究比较有限,代表性的有Higham和Lück对纽西兰北岛奥克兰城市的赏鲸活动[8]、Tsipidis以英国爱丁堡绿带中的Corstorphine Hill 地方自然保护区、南岛奥马鲁城市的蓝企鹅保护区与首都威灵顿的野生动物保护区等作为都市生态实证效益的个案分析[10]。其他方面的研究主要还有Dodds和Jopp、Gibson等人分析加拿大多伦多城市生态旅游的发展[11,12]。另外,Wang和Wu运用新颖模糊数建构方式,初步归纳都市生态旅游特质,为比较新的方法尝试[13]。
国内的城市生态旅游近年来也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已有研究多集中于概念和基础理论的介绍以及资源和产品开发的实证研究,如张红等对长春[14]、常捷等对濮阳市[15]、杨俐和张晨等对上海市[16,17]、王建华等对深圳[18]、程道品等对桂林[19]、丁华等对澳门[20]以及苏亚瑜对相关理论[21]的研究。其他方面还有生态规划、空间类型和形态特征、旅游系统区域分析等问题的研究,如姬晓娜等[22]、孙萍[23]和吴耀宇[24]等的研究。总之,国内的城市生态旅游研究多在提出城市生态旅游概念后,从规划的角度论析该都市所具有的旅游资源,开发和产品策略等,其他方面的研究较少,而在城市生态旅游的参与者的认知态度方面的研究几乎鲜有文献。因而,本研究将尝试以上海居民为例,进行城市生态旅游的参与者的认知态度研究,以期对上海及我国其他城市的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方法和对象特征
2.1 研究方法和数据
本研究通过面对面调查和网络调查两种渠道进行问卷调查工作,共完成问卷576份,经过检验筛选,剔除64份不合格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512份。根据样本统计,对被试的属性分别从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及家庭状况、年龄和收入等要素进行分析,得到被调查居民的属性结构特征(表1),可以看出,样本男女比例分别为46.35%和53.65%,较为平衡;其他各个属性特征基本呈正态分布,因而可以认为本研究的调查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2上海居民的行为习惯和旅游偏好的特征
就调查中体现出来的上海居民的旅游行为习惯特征(表2)考虑,可以认为,目前上海居民的旅游意识和消费行为已经相对成熟。如在“喜欢的旅游方式”中,自助游和半自助游所占的比例分别是58.85%和26.04%,即这两项之和占到80%以上,而选择“旅游社组团”仅占11.98%,这体现出上海居民在旅游方式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在“获取出游信息的渠道”中,选择网络的占到67.19%,远远超出亲朋好友、电视和报纸等传统渠道的总和,反映出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这一渠道成为上海居民信息获取的主要途径;在出游时间的选择上,大部分的被试选择了小长假、寒暑假和七天长假等几个相对宽裕的时间段,三者共占到60%以上,同时,可以发现其中小长假的选择比例明显高于另外两个假期,也体现出我国假日改革后,小长假的增加,居民的出游时间安排有更多的选择,有效地分散了旅游的时空过度集中的状况。在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中,选择比例由大到小依次是:景区特色、时间、价格、交通、服务和其他,因而旅游景区作为旅游吸引物仍然是旅游者出游的原动力,而时间与价格因素作为出游的必要条件比例相当。
在城市的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距离逐渐疏远,快速紧张生活节奏与水泥森林的包围,让城市居民对自然生态有更多的渴求和偏爱。在调查中发现,上海居民在旅游景观类型和游憩空间类型的选择上均明显体现出对自然生态的偏好。在五类景观中喜好程度排序(第一得到5分,第二得4分,其他依次类推),其中“自然生态景观”以4.09的分值遥遥领先于其他景观类型(图1)。同样,居民对游憩空间类型偏好的选择中,“城市绿地”和“郊野公园或农庄”所占比例分别是42.32%和55.21%,远远高于其他类型(图2)。在加拿大旅游色旅游协会的相关调查中,也有91%的被访者更倾向于走访城市绿地和公园。可见,人们总有欣赏自然美景的要求及亲近自然的愿望。
3 上海居民城市生态旅游的认知度研究
3.1 上海居民对城市生态旅游的认可度
据《上海市中心城市公共绿地规划》,到2020年,上海中心城市人均绿地为30平方米,其中人均公共绿地为10平方米以上;绿地率为35%,绿化覆盖率为40%。中心城区绿地总面积达240平方公里。上海的各类公园、自然保护区、居住绿地、街头绿地、广场和历史文化遗迹的生态环境和景观质量均逐步提升,具备较好的城市生态旅游资源和空间条件。
本研究调查显示76%的被调查者认为可以在城市中开展生态旅游,而15%则不认可,另外9%不确定。大部分人认为“可以在城市中开展生态旅游”,证明城市生态旅游的市场还是很有潜力的,能够给城市中的人们带来更多亲近自然、参与生态的机会。因而可以认为,大多数人对城市旅游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形式是比较赞同的。
2001年加拿大的相关调查显示83%的被访者认为生态旅游是可以在城市里进行的。上海居民对城市生态旅游的认可度相对加拿大较低,这一方面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正如前述,传统观点认为生态旅游应该在偏远的自然环境进行,而不是人口集中的城市;同时,生态旅游所倡导的生态中心的理想似乎与城市环境格格不入。另一方面的原因可能和城市本身的特点和环境条件有关。尽管上海近些年一直致力于城市生态建设和环境改善,但本次调查显示,上海居民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观评价并不是很高,其调查结果基本呈现正态分布,选择“一般”的占41.88%,而选择“很好”和“较好”的两者之和仅占25.87%,也低于“较差”和“很差”两者的比例(31.25%)。究其原因有两点:首先是上海居民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评价标准随生活宜居性的逐渐关注不断提高;第二,由于城市的迅速发展与扩展和人口密度增加导致的车辆拥堵、尾气排放、生活和游憩空间紧张等问题日趋明显,使得人们对城市环境的印象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3.2 上海居民对生态旅游活动内容的认可度
Buckley与Robinson提出,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开展的生态旅游,往往成为消耗自然资源的伪生态旅游[25,26]。消耗性旅游往往被认为要从自然环境中提取实体性的产品,通常与狩猎和捕鱼相联系(除了有争议的“抓获并释放”的钓鱼方式)。与之相反,非消耗性旅游往往与提供无实体“体验”相联系,如提供观鸟活动以及观察其他种类的野生物或自然景观对象。根据这一观点,严格意义上生态旅游应该属于非消耗性形式的旅游。然而,就生态旅游活动本身而言,其所造成的食品、燃料的消耗以及对植被和动物产生的干扰,几乎均难以使之成为非消耗性的旅游。因而,本研究将生态旅游的活动按消耗性程度的高低来分类,如图3所示,观赏自然景观和接受生态教育属于低消耗性活动,生态养生、参与生态文化和商业活动及农业采摘是中消耗性活动,捕鱼狩猎属于高消耗性活动。
研究发现,上海居民对不同生态旅游活动的内容有不同程度的认可(图3),其中观赏自然景观的认可度最高(82.29%),其次是生态养生(70.31%)和农业采摘(54.25%);而对接受生态教育和民俗文化活动的认可度基本相当,分别是59.21%和46.35%。同时,捕鱼狩猎的认可度最低,仅仅为29.50%。图3中,居民对生态旅游活动内容的认可度绘成一条波状起伏的曲线,为了更清晰地发现其特征,运用线性拟合法得到图中虚线表示的趋势线,其方程为:y= -0.3777x2-6.0074x+83.739,R2=0.7741;其拟合系数R值大于0.5相对较为理想,基本可以反映出其趋势特征。由于横坐标上由左到右各类活动的消耗性逐渐增加,形成的趋势线恰好体现出这样一个规律:消耗性越高,认可度越低;反之,消耗性越低,认可度越高。因而,可以认为上海居民已具有一定的生态意识,在对生态旅游活动的理解和认可上,已经可以将其所产生的生态环境效益作为因素加以考虑和决策。
3.3 上海居民对旅游中生态责任的感知态度
生态旅游大规模发展的同时,由于一些组织者的责任感缺失和旅游者的不当行为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近年来旅游业迎来了负责任旅游的绿色运动,如具有循环利用设备和节约型的生态客房等旅游接待设施的开发和建设,如徒步、自行车或火车等低碳环保型的旅游出游方式的盛行。这反映了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对自身生态责任的认可和接受。
城市地区人口密集,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生态责任感直接影响城市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因而,本研究就上海居民对的生态责任的感知和态度进行了调查分析,就“是否乐于使用低碳环保的餐饮、住宿、娱乐和交通方式”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近70.94%的被试选择愿意(其中“任何情况下都愿意”为19.02%和“不增加费用和时间、不影响效用的情况下愿意”为51.92%),体现出大多数人在旅游过程中愿意承担生态责任,但是仍有5.21%的人选择“不愿意”和23.85%的人持“无所谓”的态度。图4分别用“是否愿意”,“是否受条件影响”代表横纵坐标,将居民参与生态旅游是生态责任的认知度分为四个象限区间,分别是:象限I代表“任何情况下都愿意”(即无条件愿意)、象限II代表“不愿意”(即无条件不愿意)、象限III代表“无所谓”(有条件不愿意)、象限IV代表“不增加费用和时间、不影响效用情况下愿意”(有条件愿意)。图中四个象限中的四个点(A、B、C、D)分别是不同选项的支持度。
这项调查结果与此前加拿大绿色协会调查得到的结果相接近,即有71%的北美游客乐于使用那些对环境和社会负面影响最小的企业、餐厅和住宿设施[1]。然而,本次调查也显示出上海市居民在表示愿意承担生态责任的同时,对自身经济效用的关注非常明显,如在70.94%选择愿意的被试中,仅有19.02%的人是“任何情况下都愿意”,而大多数的51.92%的人都是有条件的、不影响效用的情况下才愿意,可见上海居民在环境意识和生态责任的感知和态度方面仍有待提高。
4 结论和讨论
4.1 主要结论
宜居性被列为城市四大功能之首,而布局合理、环境优雅的生态游憩空间是衡量城市宜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因而,生态化建设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在推动城市生态旅游发展的同时,城市居民是最为直接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这也是选择从城市居民的角度进行研究的主要原因。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目前上海居民的旅游意识和消费行为已经相对成熟,主要体现在:旅游方式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方面较高的要求;受新的带薪假期制度的影响,居民的出游时间更为分散和自由;景区特色、时间与价格在是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而对旅游景观类型和游憩空间类型的选择均明显体现出对自然生态的偏好。
第二,研究调查显示大多数的被调查者认可在城市中开展生态旅游,但相对加拿大较低,这一方面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的原因可能与城市本身的特点和环境条件有关。同时,由于居民对生态环境要求的提高和交通拥堵和排放等因素的影响,上海居民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观评价总体不高。
第三,根据上海居民对不同生态旅游活动的内容的认可度,发现活动的消耗性与认可度成反比。因而,可以认为上海居民已具有一定的生态意识,在对生态旅游活动的理解和认可上,已经可以将其所产生的生态环境效益作为因素加以考虑和决策。
第四,大多数人在旅游过程中愿意承担生态责任,但其中多数人以自身经济效用的不受影响为前提,因此上海居民在环境意识和生态责任的感知和态度方面仍有待提高,以此来适应城市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4.2 讨论和展望
生态旅游内涵的日益扩充,由原来的自然生态逐步拓展到人文生态,一些具有特殊价值的文化古迹和遗产等均包含进生态旅游的适宜发展区域。城市集聚了众多独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因而相对于纯粹的自然荒野而言,城市生态旅游具有更丰富、更多元化的资源基础。同时城市更能吸纳旅游业的影响[11],加之稳定的市场需求,这些都将为城市生态旅游带来的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研究结果在体现出以居民为主要参与者的上海城市生态旅游市场较为成熟的同时,也给城市生态旅游发展的水平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前述,真正的城市生态旅游应当秉承生态旅游在生态责任、环境保护、生态教育、文化传承和地方经济等方面的重要原则[27],而本研究所揭示的以上海居民为代表的参与者目前对城市生态旅游及其活动本身的认同、知觉和态度,实际上也体现了上海乃至我国大多数地区在发展城市生态旅游时可以实现的功能和差距。
因而,城市如何有效地发展生态旅游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根据国外的经验,优化和整合城市中以绿地、公园和保护区为主的生态游憩空间,系统性开展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规划和引导参与者低碳化的出游路线和方式等等措施,将有助于城市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如加拿大的多伦多市内有约2千英亩的绿地,生活着约370种鸟类;为了配合多伦多城市生态旅游的开发,保护当局专门规划提供了自行车游、划船游和徒步游线路,穿越城市的自助式徒步游线路,还出版了将旅游者与自然环境联系起来的绿色地图[11]。当然,我国城市人口密集度、交通压力和人们的生态意识等情况相对更为严峻,健康地发展城市生态旅游所需解决和探讨的问题远不止这些,也给我们未来的研究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Fennell D A.Ecotourism:An Introduction[M].London New York,NY:outledge,2003,55-57.
[2] Lawton L, Weaver,D.B.Ecotourism in Modified spaces’in D.B. Weaver(ed.)Encyclopedia of Ecotourism, Wallingford[M]. Oxon:CAB Iternational. 2001.
[3] Blackstone Corporation.Developing An Urban Ecotourism StrategyFor Metropolitan Toronto:A Feasibility Assessment For The GreenTourism Partnership[M].Toronto:Toronto Green Tourism Associa-tion,1996: 1-37.
[4] 王小璘,何友锋,吴怡彦.都市生态旅游研究现状与挑战[J].人文地理,2009(5):107-111.
[5] Weaver D B.Embracing and Managing Change in Tourism:Interna-tional Case Studies[M].New York:Routledge.,1998:180.
[6] Karl F. Nordstrom Beaches and Dunes of Developed Coast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234.
[7] H igham J,Carr A.Defining Ecotourism in New Zealand:Differenti-ating Between the Defining Parameters within a National/RegionalContext[J].Journal of Ecotourism,2003,2(1):17-32.
[8] Higham J,Lück M.Urban Ecotourism:A Contradiction in Terms?[J].Journal of Ecotourism,2002,1(1):36-51.
[9] DoddR,Joppe M. The application of ecotourism to urban environ-ments,Tourism[J]. 2003,51(2): 157-164.
[10] Tsipidis V.Assessing the Urban Ecotourism Potential of a local Na-ture Reserve[J]. E-Paper Series,2004(10):1-8.
[11] Dodds R,Joppe M.Promoting urban green tourism:The develop-ment of the other map of Toronto[J].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2001,7(3):261-267.
[12] Gibson A,Dodd R,Joppe M,Jamieson B. Ecotourism in the city?Toronoto's Green Tourism Associ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03,15(6):324-327.
[13] Wang H.L.,Wu Y.Y.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Ecotourism Indi-cators-Application Of Fuzzy ProcessControl[A].9th World LeisureCongress[C].Hangzhou:World Leisure Organization,2006: 180.
[14] 张红,刘继生.都市生态旅游的初步研究—以长春市为例[J].人文地理,2001,16(2):86-89.
[15] 常捷,杨洪全.城市生态旅游及其形象策划和产品设计[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1(3):89-93.
[16] 杨俐.城市生态旅游初探—以上海为例的个案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4(2):99-101.
[17] 张晨,马英俊.上海发展城市生态旅游分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4):20-23.
[18] 王建华,吴健.城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特区经济,2006(08):226-228.
[19] 程道品,刘宏盈.桂林城市生态旅游及开发[J].城市问题,2006(1):21-26.
[20] 丁华,高媛.澳门城市生态旅游初探[J].生态经济,2007(1):126-129.
[21] 苏亚瑜.城市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
[22] 姬晓娜,赵新伟.城市生态旅游开发和规划的景观生态学模式[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6,15(6):3-4.
[23] 孙萍.城市旅游与城市生态建设[D].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09:6
[24] 吴耀宇.“反规划”视角下的城市森林景区生态规划[J].南京林业人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0
[25] Buckley R.Environmental Inputs and Outputs in Ecotourism:Geo-tourism with a Positive Triple Bottom Line?[J].Journal of Eco-tourism,2003,2(1):76-82.
[26] Robinson J. Squaring the circle? Some thoughts on the idea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Ecological Economics,2004(48):369-384.
[27] 李华,蔡永立.生态旅游:和谐动因,价值及发展取向[J].理论探索,2008(1):99-102
Recognition of Urban Eco-Tourism
——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LI hua1, LIU Zhi-guo2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2. East China Sea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of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Shanghai 200137, China)
关键词:文化生态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1X(2012)02-0136-04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时代”名词,已被人们所熟悉,尽管其学科所属类别目前尚无统一界定,但目前人们已逐渐认识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普查,许多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保护名录。
为了使之得到更有效的保护,科学规范而又实用的管理手段是必要的。因此,国家出台了相关的管理办法并明确了保护方针和原则。2006年10月25日,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坚持真实性和整体性的保护原则。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新兴事业,目前尚缺少大量的项目管理实际经验和专业管理人才,因此,其项目管理方法有待于在具体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管理与文化生态环境的关系
项目管理是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使项目能够在有限资源限定条件下,实现或超过设定的需求和期望。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
项目管理是为了实现项目的目标,对项目的工作内容进行控制的过程,它包括范围的界定,范围的规划,范围的调整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生态环境以及其“活态”传承的特殊性,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管理有别于其他任何性质的项目管理,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管理应该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中结合其生态环境及项目发展特点,遵循项目发展规律,运用系统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保护,使项目在一定条件限定下,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实现良好的传承。即对保护项目进行协调和评价,以达到项目管理的目标――“保护和传承”。
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特殊属性决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实质,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任何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都是由其所处的生态环境所决定的,所谓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自然环境为地理、气候等自然生态,文化环境则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人类的任何发展阶段都离不开地理环境和自然生态的制约,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综合构成了文化的生态环境,而文化生态环境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产生的和传承的基本条件,是决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区别的重要的因素。某一地区、某一民族的传统文化及发展历史形成了这个地区人们的生产习俗、生活风貌和等,由此也决定了该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管理必须结合其文化生态环境,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类别的项目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使之达到我们保护目的。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管理,最终目的是使这些代表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而保持其“原生性”是保护这些传统文化的基本要求。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管理是不能以一组简单的目标值来制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至今,衍生出许多的时代元素,也就是说:是随着文化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发展的。如舞蹈,在远古人类尚未产生语言以前,人们以动作、姿态、表情来传达各种信息和情感、思想的交流。早期只是一种简单的动作模仿,以后逐渐演变成内容丰富的各类肢体语言,不仅表达了各种情感,甚至包含着图腾崇拜以及对祖先、神灵的祭奠,发展至今,舞蹈已成为人们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特殊语言。无论是传统舞蹈还是现代舞蹈,都具有深厚的寓意,其语汇也十分丰富,因此,对它的管理必然不能以相对统一或常规的方式进行,而应该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原生性,使其能按发展的自然规律得到有效和科学的管理。
二、文化生态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管理的特殊性
通常我们所谓的“项目”主要是指一系列独特的、复杂的并相互关联的活动,这些活动有着一个明确的目标或目的,必须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限定内,依据规范完成。具有一次性、独特性、目标的确定性、活动的整体性、组织的临时性和开放性成果的不可挽回性的特点。
所有项目都有一次性属性,这种属性决定了项目与其他事情的区别,也就是说:项目在一定条件下一旦启动,就失去了重新进行的机会。项目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没有可以完全照搬的先例,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复制,每个项目都是独特的,时间、地点,内部、外部的环境,自然和社会条件的不同,其项目管理手法和最终目的也不相同。项目必需有确定的时间性目标、成果性目标、约束性目标以及必须满足的要求和尽量满足的要求,一旦项目目标发生实质性变化,随之产生的将是一个新的项目。项目中的一切活动都是相关联的,构成一个整体,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会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有别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任何项目,它的属性极为特殊,首先是具有发展的“不可预测性”,同时还具备“不可操作性”“不可改变性”以及目标的“不可确定性”。
“不可预测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发展前景或方向是不可预测的,由此决定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管理无法量化出一个预期发展的目标值,并因此而主观地要求项目实现这个目标值。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是一个以单纯的数值即能概括的,它是借助一定的载体反映出的精神和思维方式,是人们生产、生活的文化积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大部分项目都会随着自然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这种改变是必然的,有可能会始终保持着原有的属性和形态,也有可能会改变其原生的形态逐渐以另一种形式展现,甚至有可能最终消亡,留下的只是传说,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不可预测性”是区别于其他任何项目的主要属性。
“不可操作性”,是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管理不可像对其他项目的管理那样进行人为的操作,只能是让之按照自身发展的轨迹自然传承,所谓管理只是最大限度地按照其生成的自然环境,遵循其文化生态环境,为其提供传承所需的空间、场所,鼓励传承人进行传习、传授,为项目的自然传承提供必要的条件。
“不可改变性”,是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管理不可人为改变其传衍脉络和发展轨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着的以“人”为载体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这些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终究会变化,尤其是一些传统的意识形态最终会被现代意识所取代,这是必然的,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管理,需要的是忠实地记录其发展情况,了解其发展轨迹,从中了解和认识项目的文化内涵,而不能主观地要求其改变思维方式,要求其按照所谓的预定方向发展。
“不可确定性”,是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管理不能像其他任何项目一样事先确定一个预期目标,最终为达到这个目标制定出一系列的管理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特殊性是不为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使我们在制定管理方案时不能事先确定预期目标,或最终目标,只能是根据项目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时修订管理方式,达到有效保护的目的。
三、文化生态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管理的要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要求对其项目的管理区别于其他任何管理。
第一,需对名录项目进行前期调查、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同时进行类别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是借助文本或实物为载体,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承、传播的,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历史过程,作为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它承载着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纵连古今各个历史阶段,横贯自然和社会各个领域,记载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大量有知识价值的事实、数据、成果和理论。而对这些资料进行有效的整理,使之从无序到有序,并能最大限度地提供利用的这一过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档案建立的过程,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管理工作的开端。
第二,对项目的组成部分及流传地域、资源状况、传承脉络、传承方式等进行分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有效管理,就必须对项目有所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传承性,不同地域的项目所采取的保护方式不同,其管理方式亦不相同,就如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有以个体为主的,也有集体为主的,其传承方式有父子、师承等,流传的地域有的较为广泛,而有的则十分局限。如“苗族银饰制作技艺”,所有的苗族地区都流行,甚至有部分其他民族地区佩戴的银饰也是由苗族银饰工匠制作的,(现在,很多汉族地区也流行起来,有作为传统手工艺品收藏的,也有作为特殊爱好佩戴的,需求越来越广)。像一些民俗类或民间音乐、舞蹈、戏剧类的流传区域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是本地区本民族根据一定的历史渊源以及本地区民族的传说、迁徙、生产、生活等创造而来,有的民族因居住的地域环境不同其习俗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于项目的管理必须按照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第三,记录和保存与项目相关的各项内容及活动情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管理极为重要的手段应该是真实的记录项目的整个演绎过程并尽可能完整的收集、保存与项目有关的资料。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很多项目会因此发生改变,有的甚至会消亡,如何让这些承载着民族发展的历史记忆不被遗忘,使民族文化得以流传,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真实地记录。记录它的每一个发展阶段,让我们今天的传统文化有“根”所寻,使今后的文化发展有“厚重”的历史作为支撑和依托。
第四,要建立项目管理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是指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对项目信息和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处理,传播,共享的一个集合体,这种集合体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而系统里的数据则通过一定的介质来完成传播和共享。
第五,必须针对项目范畴和项目特点建立相应的项目管理制度。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获取正确的结果”。制定项目管理制度首先要根据项目发展的客观需要和自然规律而制定相对的稳定和动态的规范性原则,其次是要注重项目管理的层次性,各层次的管理制度包含管理哲学、管理艺术以及操作和执行等不同的管理要素。再就是要结合项目管理的实际制定具有适应性、有效性、创新性的项目管理制度,使项目能够相对稳定、规范、合理、科学达到管理目的。
四、文化生态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管理手段
科学和规范的项目管理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
1.确定相应的保护组织或机构。管理主体的确定是项目管理工作得以实施的保障。
2.制定项目保护计划。通过对项目的历史渊源、基本特征、流传地域、传衍脉络、主要价值及发展和演变过程进行分析,从中找出一定规律,制定相应的中长期保护计划。
3.项目跟踪、调查。对项目进行跟踪、调查, 掌握项目的传承、传播情况。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管理区别于其他任何项目管理,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得到发挥和体现,更多的时候管理者是处于被动状态,对于项目的发展和变化,管理者或管理机构不能参与修正或给予方向的制定,只能遵循其发展规律,及时修订管理方法和目标。因此,跟踪、调查是必要的手段。
4.项目的质量管理。任何行业项目的管理都涉及到质量管理,而质量管理又有一定的行业标准,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言,其质量管理则是不能具化和量化的,因此,在此所要求的质量管理只能是对于管理层或管理者的要求,即在不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正常传承发展的情况下尽力确保项目管理上能达到组织所要求的目标。为此,同样要求管理项目必须遵守的书面步骤、报告、评估,以及对管理团队成员的专业测评。
5.项目的问题管理。项目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问题,因此要建立跟踪流程,记录问题特征或表现形式,及时修订管理方式。
6.项目的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信息量十分的庞大,内容十分广泛,对信息的正确分析和准确分类是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城市长隧;智能化养护管理;困难及其解决措施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5.235
0 前言
城市隧道作为我国交通运输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道路的通畅性和城市的经济发展,目前我国隧道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尤其是智能化隧道发展迅速,这就对隧道建成后的日常养护管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如何更快的实现对智能化隧道的运营管理。
1 胜利南路隧道基本情况
胜利南路隧道全长2.8公里,是烟台市最长的一条城市隧道, 2016年11月建成。隧道南北侧各设有一处管理用房,北侧设有监控室,安装有综合监控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由中央计算机控制系统、交通控制系统、照明控制系统、通风控制系统、紧急电话广播系统、火灾报警系统、视频事件监测系统组成。隧道后期的养护管理主要包括交通、照明、通风、消防、排水、检测等。隧道交通的设备包括交通监控设施、交通控制及诱导设施。由区域控制器系统软件、区域控制器现场控制应用软件、以太网交换机、F型可变情报板、交通信号灯、车道指示器、CO/VI检测器、风速风向检测器、LED诱导标志控制器、各种指示标志、电源模块、处理器、内存扩展卡、通信接口等。交通监控系统由现场PLC对车辆检测信息和其它各类信息进行实时检测,上传至监控室,经过计算机及值班人员综合处理后控制外场交通诱导设备的显示来诱导车辆行驶安全。隧道照明分为基本段、加强段,通过左、右洞设置亮度检测器、车辆检测器信号经过PLC传输到监控工作站,工作站照明控制软件实时处理亮度、交通量等信息后,发送调光指令给照明调光控制柜,照明控制柜输出DC0~5V无级调光信号控制LED灯输出电流,从而控制照明灯具的功率。照明控制柜自带R485接口,通过光端机及光缆与监控主机通信。隧道通风由射流风机、风机自带控制箱、CO/VI检测器、L速风向检测器组成。全射流风机纵向式通风,可逆射流风机。风机启动模式分为三种:正常工况、交通阻滞及火灾通风。在发生火灾时,根据不同地点,进行相应的火灾排烟处理。
隧道消防由消防水池、隔膜气压罐、消火栓箱、灭火器箱、消防加压水泵、消防加压泵控制柜、消防稳压水泵、稳压泵控制柜、排污泵、排污泵控制柜、感温光纤、通信光缆、火焰探测器、报警综合盘、光纤感温探测主机、手动报警按钮、声光报警器、烟感、温感、电源箱、车行横洞防火卷帘、人行横洞防火门、消防主机、室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等组成。采用消防泵、稳压泵、气罐的消防供水方式。洞口处设置室外消火栓和水泵接合器,供专业消防队伍及消防车使用。
2 养管单位现状和存在的困难及其解决措施
(1)管理现状。隧道建成后,交由烟台市市政养护管理处进行管理,设置专业岗位10人左右,根据对监控、消防、机电等不同管理岗位的不同需求,设置不同专业人员组成一组,24小时不间断值班,实时监控隧道内的运行状况。但是,现有的管理人员技术水平远远满足不了智能化隧道的管理要求。目前,隧道刚刚建成不久,各种设备状态较好并处于保质期内,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老化、配件需要更换等问题会不断出现,管理将面临越来越多的难题。
(2)存在问难。烟台市市政养护管理处是一家以道路市政设施养护管理为主的经费自理事业单位,没有专门的部门对隧道进行管理,管辖范围内的桥梁、隧道等设施与道路一同进行管理,缺乏专门的管理经费和专业的管理技术人才,尤其对智能化的隧道管理缺少经验。
(3)解决措施。面对烟台市市政养护管理处没有专门的部门对隧道进行管理,缺乏管理经费和专业的技术人员。有关领导已经充分认识到成立专门的隧道养护队伍对市政养护的重要性,但对智能化隧道管理缺乏经验,对现有技术人员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也不是短期能实现的,这就需要市政处合理统筹资源,制定相关计划,为市政管理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3 其他城市的管理情况
从全国范围来看,城市隧道管理走在前列的有上海市、南京市等。上海市基本做到“一隧一公司”,以一条隧道为起点,整合隧道附近地下通道,小隧道等等,分区域成立了不同的分公司,专门对隧道进行养护管理,隧道监控已实现全覆盖。南京市的隧道管理单位前身是隧道桥梁养护管理单位,现在隧道与桥梁已完全分开,管理更趋于专业化,标准化。做养护的同时,他们做的更多的是隧道新建,为政府待建,提前介入隧道设计、施工,将后期养护中常出现的问题提前在设计时避免掉。这些城市不同于烟台城市隧道的是,他们有很多下穿式水下隧道,对防水排水要求更高。他们成立了专业的养护队伍,对隧道实行24小时实时监控,分组每天进行现场巡检,并招纳大量高等级技术人才,包括机电、消防等等,智能化管理实施较早,管理经验丰富,资金投入力度大。
4 如何实现隧道智能化管理。
为了实现隧道的规范化、智能化管理,必须选择科学实效的实施途径。一是整合管理资源,优化管理机构;二是健全专业队伍,加强管理培训;三是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四是增强养护理念,加大对隧道养护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配备专业的养护团队及设备,实现养护设备自有率和机械化以及隧道养护工作任务与人、财、物等资源的合理匹配。
5 结束语
笔者以烟台市胜利南路隧道为例,简单阐述了工程的概况,针对智能化隧道养护管理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以上海市、南京市等地的先进管理经验为基础,逐步向智能化的管理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以最终从根本上实现我国隧道智能化养护管理,提高隧道养护效率,进而保障隧道设施安全以及运行过程中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春雷.地方隧道管理规范化研究――以长沙市隧道管理为例[J].2014.
>> 贵州创建中国首个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城市 浅谈农产品的“证咀商标”与“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之比较 中国家电产品提升原产地形象的策略 “景德镇瓷器”原产地保护制度的缺陷分析 原产地的魅惑 消失的原产地 原产地:爱与不爱的五个理由 墨西哥普埃布拉州将创建3个新原产地产品 原产地规则研究综述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及其原产地规则的应用 生态原产地保护促进三峡库区绿色发展探讨 原产地规则的作用探析 日本的原产地造假 论南非的原产地规则 作家是有“原产地”的 提问原产地 瑞士的原产地命名保护和地理标识保护 中国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的政策评估与对策建议 “原产地效果”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意义 浅谈原产地判定标准与我国的原产地规则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生态标签[EB/OL]..
[4]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出口货物实施检验检疫绿色通道制度管理规定[Z].2003-07-18.
[5] 中国日报网.欧洲消费者希望食品原产地标识能更加清晰[EB/OL].,2013-01-29.
[6]孔祥军,苏悦娟,孔璎红. 提高我国地理标志产品经济效益的对策和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8(1):161-163.
[7] 欧盟生态标签[EB/OL].http:///view/1130093.htm.
[8] 高建华,康玉燕,顾仁飞.原产地标记操作实务[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