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与传统文化范文

农业与传统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与传统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与传统文化

第1篇:农业与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茶文化;休闲农业;特点;策略

1茶文化相关概念阐述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特征,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一种彰显,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文化。中国自古以来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谓,茶文化所具有的精神内涵主要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与中国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

2以茶文化类主题游谈休闲农业发展的特点

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茶文化不仅有利于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还可以让自己的饮茶过程体现出文化气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压力、学习压力、生活压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自己能够远离喧嚣的城市,到更绿色、更接近大自然的农村去放松身心、陶冶情操。正是由于人们这种思想和需求的转变,使得休闲农业获得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与传统农业有很大的区别,虽然休闲农业与传统农业都依赖于土地,但其侧重点和服务内容却有很大的不同。休闲农业是将农业发展成为旅游产业,在充分利用农业景观资源以及农业生产资源的基础上,将观光、休闲和旅游打造成一体化休闲农业,最终组成为一种与传统农业不同的新一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将传统农业过渡成为休闲农业的过程中,为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让当地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使人们获得了幸福感和满足感。在休闲农业发展之处,其重心主要放在了各种观光旅游和绿色生态的农产品销售方面,而未能有效利用传统文化这种隐型消费产品。茶文化虽然是一种传统文化,但是其影响力却一直延续至今。饮茶已经成为很多现代人的日常行为之一,再饮茶的过程中评价茶更是很多茶友饮茶的关键步骤之一,所以具备一定的茶文化基础并向其他茶友介绍一些茶文化的人往往更能受到别人的尊敬。饮茶往往会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而体验休闲农业的乐趣也是很多人放松身心的一种方式。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以茶文化为主题,并置身于休闲农业中更有利于人们修身养性。从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特点可以看出,休闲农业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融入茶文化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后,更是深化了休闲农业的发展内涵。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继续深度挖掘农业资源的发展潜力,不仅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为广大的农民群体提供更优越的农业发展环境,同时还能极大地为农民创造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在具有综合性质的休闲农业场所,游客不但能够进行参观、采摘、学习农作技巧,同时还可以深入地学习和了解农民的生活,享受乡土情趣。正是由于休闲农业的这种特点,所以很多城镇居民越来越喜欢在业余时间去体验休闲农业的乐趣,到休闲农业场所住宿和度假。根据有关资料记载,最早的生态休闲农业起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左右。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很多人感受到了来自各个层面的压力。而与城镇居民快速的生活节奏不同,农民的生活虽然不在像过去那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与城镇居民相比,其仍然生活的非常惬意,不用承受很大的生活压力。很多城镇居民为了释放都市生活的压力,就希望能够像农民那样过一些简简单单的生活,远离城镇的喧嚣,亲临其境地感受一下舒适而祥和的乡村生活。至此,最早起的生态休闲农业逐渐产生并逐渐在意大利、奥地利等地发展起来。在一段时间以后,休闲农业为逐渐受到欧美等国家的青睐,并掀起了一阵发展休闲农业的热潮。同而对于休闲农业目前有都市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说法。以茶文化类主题谈休闲农业发展更切合休闲农业的发展实际,同时也更符合休闲农业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这是因为,首先茶本身就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饮品,与人工制造出的各种碳酸饮料不同,所以长期饮茶不仅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同时还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是一种非常健康而且可持续的饮品。休闲农业发展至今已经成为绿色、环保、可持续的象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以茶文化类主题谈休闲农业发展更具有象征性。而且很多游客到休闲农业观光时习惯于饮一些用纯天然、无污染的水源泡的香茶,这无疑显露出人们对茶饮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正是由于休闲农业行业光明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多的传统农业地区为加入到了休闲农业行业。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地区的休闲农业非常火爆,基本上属于“一票难求”的状态;而有些地区的休闲农业就显得非常的“凄凉”,即使用门可罗雀形容为不为过。事实上,决定一个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状态的因素除了地理位置以外,人文因素也可能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任何一个行业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文化,而休闲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典型产物,更是应该有支撑其稳定发展的文化要素。茶文化来源于人们的生活,而休闲农业作为人们体验生活、感知生活的重要场所,其与茶文化有很深的关系。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茶文化作为推动休闲农业发展的内在元素,让人们在体验美好的休闲农业时光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到正宗的、原汁原味的茶文化,这不仅可以深化休闲农业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为茶文化赋予更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第2篇:农业与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 传统文化城市建筑 传统元素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伴随城市的变迁,技术的进步,文化的交融,建筑师设计理念的提升。如今的城市建筑景观在不断的增添中国传统元素。渊源博大的传统文化,在不断地触动着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师的灵魂。

一、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建筑景观

1.传统文化元素的兴起

中国城市建筑景观中,多的是林林总总的符号,符号的含义却不尽相同,一种符号给予的元素含义也不尽相同。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建筑中也在不断的被引用,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师也在不断的借鉴。例如中国传统的剪纸,皮影,国画,水墨,中国结,京剧脸谱,青花瓷,扇子,兵马俑等。随着国际间文化的交融,国家关系的日益增进,传统文化元素又一次兴起。在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中,中国符号也不断的重现历史舞台。

2.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的包容性

城市建筑景观作为城市的形象工程,园林建筑,城市环卫,城市标志等等。城市建筑景观在不断的吸收城市的文化蕴含。一个城市的兴起,需要城市建筑景观的衬托,也需要城市建筑景观的包容。另一方面,也需要城市给予城市建筑景观创新与包容的魄力。就普通意义上讲,所谓的建筑就是托转盖瓦,钢筋水泥,修房补砖,遮风挡雨,抵御严寒。诚然,现代的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不仅仅的托转盖瓦那么简单,如今的城市建筑景观设计要考虑到城市的昨天与今天,地标建筑,古香气息等等,需要保留城市独有的味道,又要体会建筑设计美观,考虑到受众的视觉享受等等方面。例如:成都的宽窄巷,庭院里,天井,或翠竹数杆,灵石如磐,或花妍草茂,盆景韶秀。整个建筑中,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多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1]。

3.城市建筑景观与传统文化元素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汇融。中国传统文化集成了儒,法,道,释等学说的优秀传统。传统中华元素的中国人文思想的载体,它质朴,和谐,安宁。城市建筑景观设计融合了传统文化的思想,借用传统文化增添城市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的建筑结构,例如栅栏,古塔,寺庙,牌坊,亭,檐等等。这些传统的中国式建筑,保留了中国人特有的朴实含蓄的性格特点。蝙蝠,祥云,龙凤等等纹饰,处处都体现了中国人的美好寓意。例如:在北京奥运上的火炬创意,就采用了寓意美满的祥云图案。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以“东方之冠”的构思吸引着世界各地人的眼球[2]。设计理念被概括为“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运用中国古代的小篆字体,印出中国历代朝代名称,象征中华民族的团结友善,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建筑景观设计中常见的传统文化元素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团结友善,这是传统文化的集汇,集成大家的中华传统文化,所呈现的传统文化元素也是处处可以体会到[3]。例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代表佛教。牡丹代表富贵荣华。秋季独开,代表隐士。太极图,一阴一阳之谓道,代表智慧。岁寒三友,松,竹,柏。兰花馨香,代表君子等等,这些传统文化符号被引用到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中。太极元素经常被应用到城市建筑景观建筑中,太极的一阴一阳,一真一实。刚好与城市的虚实特点相吻合。所以经常常被城市建筑景观采用。

2.城市景观设计师的传统文化设计理念

城市景观设计师在设计城市建筑景观时,多会先了解城市的人文文化特点,抓住城市人文文化中心,开展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工作。所以对城市建筑设计师来说,不断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文化背景,吸取文化中心内涵,对开展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十分的必要。比如中国银行的标志,就是采用了中国古代钱币的样式。在中国古代铜钱中放入一个“中”字,既有创意,也有意蕴。现在在很多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中国银行的标示,既是城市的一个风景,又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标志。

3.城市建筑景观所呈现的传统文化意蕴

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中,呈现的文化意蕴比比皆是。尤其是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园林建筑与城市景观设计照相呼应。各种传统文化在这里能够最大限度的得到伸展与保留。例如中国古典园林之典范,苏州园林。古典的园林风格,朴素的园林格局,现代的城市魅力。现代城市景观的营建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人的宜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4]。城市里的园林作为人文环境的产物,或多或少都会被现代的建筑风格所左右,但是能做到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共生,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共生,是非常有难度的。苏州园林中既保留了古典园林的风格,又能够让苏州市依托苏州园林,增加城市影响力。由园林景观带动第三产业,增强了城市的竞争力。

三、传统文化与城市建筑景观的融合发展

在现代城市建筑景观中,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景观相容相交。越来越多的城市建筑景观添加了传统的文化元素。城市的发展也要求城市景观建筑设计倾向采用有传统元素的设计理念。中国结,大红灯笼,饺子,汉字等等。传统文化元素在不断的被采用到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中去。在城市园林景观中,汉字是被运用最为频繁的一个中国传统元素。石刻,城市花卉设计摆设等等,各方面都会采用汉字来装点。其中“和”字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成都宽窄巷,长安城中,上至庙堂殿宇,下至富家庭院,都彰显着儒家艺术的主流。门楼、门道、下房、街房、中门、偏厢、上房,上下尊卑,理性秩序,规则严格[5]。特别是中轴对称,等级规划,体现了儒家气质。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是时代的进步,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

结语:

科技在进步,人们对于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的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设计理念的更新、建筑元素的多元化,必将给予城市建筑景观设计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意蕴。

参考文献:

[1]高莉;谈现代环境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J];安徽建筑.2011(2)

[2]李菲;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其意义[J];安徽文学.2010(5)

[3]余庆康;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城市建设[J];建筑学报.2013(6)

[4]孙,朴永吉,朱文倩.景观的五感设计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10(12)

第3篇:农业与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装饰设计 传统文化 元素 建筑

前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其中不乏代表文化意蕴的美好,其与建筑的完美融合大大提高了建筑的艺术性,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图案、传统元素的融入,将现代建筑与古典元素的完美融合,提高了建筑的价值,促进了美的提升。其是一种中国传统元素的延续,传统文化的发展,让古老的味道流淌在现代的艺术中。

1.完美的简约风

从我国的传统建筑装饰风格来看,其对室内布置较为重视,不论是色调的协调还是家具的统一,更有陈设的造型等,她将传统的装饰中的“神”和“形”演绎的淋漓尽致,尤其以明、请为主,多采用对称的空间构图方式,笔彩庄重而简练,空间气氛宁静雅致而简朴。从现代建筑的装饰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大量的运用装饰手段,如彩画、雕刻、书法和工艺美术等营造一种完美的意境。

与传统的建筑相比,现代的饿装饰设计中呈现的风格是去掉了一些繁琐元素的设计,采用最直白的装饰语言,营造出独特的韵味,赋予空间宁静祥和的感觉,对于现代建筑装饰的设计师来说,其最主要的目的是把握空间的整体性,营造空间情绪,选择与之祥和配合的物品和家具,相对而言,其更具难度。简约不等于简单,简约是一种时尚,是演绎的另一种完美,是设计的一个高境界。现代装饰必须建立在现代建筑的基础上,必须充分考虑到建筑物中的物体和谐,达到简单却完美的融合,这是现代装饰设计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设计风格――简约大气。

2.成功案例

从我国的现代装饰设计现状中我们可以发现,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的神韵的案例正在逐渐增多,我国的传统元素在其装饰中体现的更加完美,显现其独特的魅力,促进了我国装饰风格的转变。从我国众多运用中国传统元素的案例分析中,我们发现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其中最具典型的就是坐落于北京的“九华山庄”,其实传统文化与现代装饰艺术完美融合的典范,首先,其地理位置属于龙脉,符合中国传统的风水学,从具体的建筑中,我们总能感受身临其境,似乎穿越,在点滴之间都可以发现传统的韵味流淌,意蕴深刻。这是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典型应用,其传神且生动,其丰富且具体,其时尚且古典,为我国应用传统文化元素设计现代建筑奠定了基础。

3.文化融合

不论是传统建筑还是现代建筑,都需要文化的融合,建筑装饰是艺术与技术合作的体现。随着社会发展的演变,时代的进步,新技术不断的涌现,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和意识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对传统的建筑形式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建筑的人文因素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要素的结合一直是困扰设计人员的一个问题,而随着全球化交流的互相增多,文化趋同成为世界发展的共同趋势,它打破了传统的隔阂,让人们充分享受现代建筑为人们带来的利益。

作为我国建筑最具代表性的藏式建筑,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丰富的文化底蕴,深刻的宗教内涵,深深的吸引着人们,人们不断的模仿,不断地学习,其融合了多个地区的文化风格,建造了属于自己独有的文化建筑,这是值得建筑师深思的一个问题,如何建造属于自己的建筑,打造独特的文化建筑。

4.现代装饰设计的深刻思考

从世界的装饰设计发展历史来看,其都是一步步走来的,都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尽管各国的审美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他们的发展理念是相同的,都是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自己所需的,结合当代的发展思想,创造束现代建筑装饰设计的风格,其最关键的因素是如何正式传统,如何发展,如何创造未来。现代装饰作为一种艺术,更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是在特定时期内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反映,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我们发现现代装饰要想走出独具特色的道路,要想设计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许坚持与时俱进,必须注重文化内涵的融入,文化元素的渗透可以提高建筑的价值。

传统与现代并不都是对立的,也不是互不干涉的,他们也是可以互相融合在一个空间内,可以呈现融合的完美。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旗袍,尽管其特定属于某个时代,但是其在某个场合中却仍具有不可替代的美,仍然是无法匹敌的,钢筋混凝土的今天四合院仍然独处一隅,享受少有的宁静。中外元素的完美融合仍然可以为世人交出美丽的作品,仍然可以出现让世人惊叹的杰作。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完美融合,一旦形成,必将带来轰动,甚至是绝配,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中也可以生根发芽,发扬光大。

随着全球交流的不断增多,文化发展呈现一种多元化的趋势,现代装饰设计要想融入现代的大固态,必须要注意更多的国际设计元素,注重沟通,加强交流,不断的挖掘传统文化要素,进行互相的补充,只有如此,才能设计出最佳的作品,才能建造属于现代装饰的风格。然而,目前许多装饰设计从业者的现状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矛盾,即“设计引导人”与“人引导设计”。所以发扬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创新化利用是现代装饰设计面临的很重要的一个课题,经济的发展,现代技术的提高,装饰设计也在延伸。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建筑的室内功能复杂多变,人们对所居住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环境氛围,人文气息,文化底蕴等精神追求。建筑装饰从材料到设备,甚至是门窗构件都是不断地推陈出新,还要向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我们必须要突出特色,而且人们的追求是在不断地变化的,我们必须不断地改造传统,不断地创造新鲜,将传统文化中的古典元素与现代装饰风格高度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

参考文献:

第4篇:农业与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校园文化活动;现状;问题;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智慧结晶与精神血脉,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在信息化时代,西方文化与意识形态不断通过日益开放的校园文化渠道入侵大学生的行为意识,高校亟须对大学生进行文化培育来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蚀。目前各大高校普遍意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上的价值与意义,并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等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育人功能。其中,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设计出高质量、品牌化的中国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是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文化品位的重要途径。

本文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在大学生中进行了大范围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10份,回收405份,问卷回收率98.7%,有效率100%,调查对象男女比例均衡,年级、专业分布合理,以调查数据为基础,探析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质量的路径与方法。

一、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现状

1.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基本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95.8%的学生表示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其中有42.22%学生表示十分感兴趣,仅有4.2%的学生表示不感兴趣。同时在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动机调查中有72.35%的学生表示参与活动是由于对活动感兴趣。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承具备了最大的动力需求――学生兴趣。

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度却不乐观,只有15.06%学生表示非常了解,9.88%的学生表示不了解,75.06%的学生表示不是很了解。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知识的普及在校园中十分必要。

在中国传统文化在校园中传承的需求度调查中,只有10.86%的学生明确表示不需要在校园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89.12%的学生表示需要在校园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其中35.06%的学生表示非常需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的意义认知调查中,开阔眼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知识被认为是参与相关活动的最大意义,锻炼提升个人能力、拓展交际、加深与同学的交流接触、增加团队默契等意义也被学生认可。这说明在一般校园文化活动意义的基础上,中国传统文化类活动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2.大学生对本校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的满意度

在调查中,只有11.11%的学生对本校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表示非常满意,表示基本满意的占46.91%,而不满意的占比高达35.56%,还有6.42%的学生表示不关心。其中,表示不满意的原因集中在此类活动数量太少、宣传力度不够这两个选项上。这说明,目前的校园传统文化活动质量还有待提升。

二、当前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

1.活动数量不足

调查中有52.59%的学生将对学校中国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不满意的原因归于活动数量太少,目前,学校共有17个学院,只有个别学院有固定的传统文化类活动与传统文化类社团,学校层面也没有专门的传统文化节。以当前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度以及对传统文化知识的需求度来说,活动数量还有待增加。

大多数的中国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由学院支持社团举办,活动的主题、宣传、参与奖励、内容等各方面都处于较简陋的水平。首先,活动类型单一,大都是书画竞赛、诗词歌咏类,需要参加者具备一定的技能与知识积 累,将大批传统文化爱好者拒之门外;其次,活动范围较小,除个别校级活动外,大部分的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局限在学院、低年级范围内;最后,活动硬件设施配备不足,活动场地、参与奖励、服装道具等都有待完善。

2.活动品牌化意识欠缺

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是校园文化成果化建设、品牌化培育的产物,具有特定文化底蕴和识别意义,是一种影响较大、 深受师生喜爱和广泛认同的标志性、示范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它以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普及度区别于一般校园文化活动。调查显示,60.49%的学生建议学校增加更有吸引力的品牌活动,侧面反映出当前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化意识不足,没有打造出被学生广泛知晓、认可的高质量中国传统文化类校园活动。

三、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的提升路径、方法

本次调查设计了两个开放式问题:“你所知道的我校中国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有哪些?”“如果让你组织一次中国传统文化类的活动,你会怎样设计活动去吸引同学们参加?”第一个问题直观反映出当前学校各传统文化类活动的知名度、普及度,除汉字听写大赛、经典诵读大赛、曲艺专场等个别活动知名度较高外,被调查者列出的其他活动均为所在学院的院级或社团活动。被调查者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可直接借鉴到传统文化活动的提升路径研究中来,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创新活动设计

明确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活动目的;扩大活动对象,不仅局限于个别专业、年级、学院,以整个校园为对象来设计活动,增加活动参与率;丰富活动内容,可参照表1的调查结果,来选取活动内容;灵活设置活动方式,线上线下相互结合,可参照表2调查结果,多种方式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固定时间与随意时间相结合,形成固定的活动时间,如设置中国传统文化活动月,提前征集各学院各社团的优质的、内容各异的中国传统文化活动方案在活动月集中开展,形成浓厚的传统文化活动氛围;其他时间同样鼓励各学院、社团自主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做好活动的费用预算、意外防范和效果预估,更要做好活动的总结反思,为下一次开展活动提供实践经验。

2.增加活动频率

根据调查,有52.59%的学生表示传统文化类校园活动的数量太少或宣传力度不够,因此应适当增加此类活动的数量与频率。首先,应鼓励扶持中国传统文化类社团的成立,并支持已有的社团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其次,每个学院应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活动项目,并保持每学期1~2次的举办频率;最后,学校有关部门(校团委、学工处)可设立固定的传统文化活动月,并发掘优质的传统文化活动项目,每学期或每学年定期在全校开办大型系列传统文化活动。

3.形成品牌活动

传统文化校园活动的品牌化是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的关键点,泛泛的传统文化校园活动参与率低、影响力不足,不仅起不到传承传统文化、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作用,还会浪费物力、财力和学生精力。传统文化校园活动不仅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学校至少要形成1~2个品牌活动,成为传统文化活动月的标志性活动。目前,山东农业大学的博雅文化节等校园文化活动月中已经设置了传统文化活动版块,也征集了汉字听写大赛等一批优质的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每年寒假的学生社会实践安排中也设置了寻根民俗风主题活动,活动参与门槛低,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紧密结合,考评合理,得到了学生的普遍好评,但还没有做好品牌活动的打造。品牌活动打造需要具备以下几点: 一是要选好活动内容,可参照表1调查内容,根据学生的兴趣度选择;二是要创新活动形式,根据表2的调查结果,打造比较常见的歌舞娱乐类传统文化活动,同时发掘社会实践型的传统文化活动,比如寻根民俗风、非物质文化保护行之类;三是要形成固定时间,品牌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次两次活动就能树立起来的;四是加强活动的经费支持,选择品牌项目重点支持,在活动的宣传、设备材料、道具、参与者纪念品与奖励等方面加大投入,提升活动质感。

4.注重宣传和总结提升

活动的宣传直接决定了活动的参与率,因此要注重活动的宣传,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不满意原因,“宣传力度不够”高达60.49%,常常是活动举办了,只有个别学院、社团学生知道,因此降低了活动参与率。目前,山东农业大学有本部、南校区、东校区三个校区,对活动的宣传以及学生的活动参与带来困难,但只要有足够的活动经费与人力、时间支持就可以解决这个难题。在活动的宣传发动阶段不仅要注意宣传范围,更要提升宣传的质量,新颖别致的海报设计、简洁明了的方案展示、活动参与的奖励展示、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推送都可以迅速地吸引学生目光,激发学生活动参与兴趣。另外,对传统文化校园文化活动要及时考查活动效果,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根据活动现场效果及后期的参与者体验回访,及时调整活动的方案设计,对活动进行提升完善。

参考文献:

第5篇:农业与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文化精神;现代化;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066-02

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在经济、政治等层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化问题也日益突出,作为中国人生存模式的传统文化也将面临转型的考验。人们在谈及文化和现代化问题时,常常过于关注文化的器物和制度层面,而忽视了文化精神问题,这样就会使研究停留于文化的表面,无法对文化转型问题做出深入而透彻的探讨。文化精神是文化体系中最核心的层面,尤其在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对现代文化精神的挖掘和梳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中国文化现代化转型的理论基础和必要前提。

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成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即使在中国寻求现代化道路的今天,它依旧作为一种精神体系,制约着今日中国人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因此,其重要性不容我们忽视,我们在此大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进行简要分析。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本质体现在人对自然的依附性上,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农业文化,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统一形成了其生产方式的广阔基础,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则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土地作为农民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而存在,由此,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一种原始的方式最初建立起来。由于古代人对生存环境的依赖性,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并将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得以确立的理论基础。天人之际,合二为一,古代文化大都肯定了这种“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观点,然而这种统一性是以“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为前提,人的“自然性”地位的形成在于人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对自然的敬畏心理。总之,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的“人对自然的依附性”本质成为其他一切文化特征形成的基础。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表现出一种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中鲜有“个人”的概念,这是因为中国传统的道德价值观比较重视群体价值,高扬群体的利益,而忽视或轻视了作为个人的价值和个体的实践作用。同时,受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限制,以及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成就在古代世界各国中占据领先地位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群体本位的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地域性限制。最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还表现出一种道德理性的泛化,中国传统文化以它的“道德理性”来规范人们的生活,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长期以来作为中国社会主流文化的儒家思想,就是推行这种道德理性的主要力量。总的看来,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政治、法律等各个领域都渗透着强烈的道德意识,伦理原则在整个文化体系中占据了支配地位。

二、中国现代文化精神的基本取向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中西文化自古以来存在着许多差异,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就是基本表现之一。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这种和谐是建立在“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基础之上,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但是,随着西方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与自然的不协调随之渐渐凸显出来:环境危机、能源危机、气候恶化等残酷的现实迫使人类重新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深刻反思,以求重新找回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时,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自身的优势,因为其内在具有“天人合一”的理论传统。然而,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观念与现代文化所倡导的“人与自然的协调”的内涵是有所不同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不仅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也应该认识自身的不足。现代文化精神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所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中国传统文化应当关注的重要因素。在充分认识自身的“有限性”的同时,也应看到自身所蕴含的强大力量,并且要顺应科技理性的精神,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发展物质生产,以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并在此过程中,时刻保持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态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再把自然作为一种对象化的存在,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共存共生”的和谐景象。中国现代文化精神的这一取向呼应着人类未来发展的人文精神,“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原则将作为文化历史前行的首要前提被确立起来。

(二)个体与人类相统一

随着文化现代化进程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推进,人们越来越感到,人的个体意识的觉醒,个性解放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对于文化现代化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自从人类社会产生后,个体与群体的矛盾就一直存在于各种社会形态中,在中西文化比较中,这对矛盾的概念也成为两种文化差异的基本表现之一。个人主义作为西方文化精神的基本构成要素,成为自由、解放、独立的代名~,广泛地渗透于西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体意识一直是被压制的一个环节,以家庭宗法制度为基础的儒家“礼教秩序”使“个体”完全消融于“君臣、父子、夫妻”的伦理关系当中,人的个性一直得不到解放。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群体意识也逐渐成为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桎梏。

在文化现代化不断推进的今天,“个体和群体的矛盾如何在现代性的文化精神中得到解决”的问题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无可否认,自由、独立的个体是现代文化精神的主体性元素,然而,个体与群体并不是对立而存在的,个体作为现代人类实践活动的主体,标榜自由、独立和创造性,却不能成为孤立的存在,毕竟人具有类本质特性,而它与社会群体的联系也是必然存在的。现代文化精神倡导个体作为主体而存在,不仅要实现其自由和全面的发展,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个体的社会性特征,建立起“自由人的联合体”,并在其中达到个体与类的和谐统一。对此,马克思也特别强调,应当避免重新把群体当作个体的对立面,或者是个体的简单相加,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总的看来,作为中国现代文化精神重要特征的个体意识将走出传统文化群体价值本位的束缚,迎来人类文化精神的曙光,走向群体和个体的新结合。

(三)人本精神

文艺复兴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提出人要获得解放应当实现个性的自由。这些人本主义者明确提出要以人为中心,人是世界的主人,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呼吁平等和自由等观点。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这种人本主义在西方演变成个人主义,把个体作为核心的存在,强调个人的自由和创造性,反对束缚和压迫。而在中国,这种人本精神与传统的“权威伦理”形成鲜明对比,传统伦理在各种关系上都特别强调服从,并且经由礼教使这些服从合理化。儒家伦理思想也强调人本主义,但传统的礼教价值体系使得真正的“以人为本”无法实现。要是人本精神在现代文化精神中体现出来,就必须坚持自由、自主、独立的价值观念,家庭依然存在,但不再是“家长式”的家庭传统,而应该演变成以个人本位为基础的民主家庭。唯有这样一种人本主义的观念,才能够真正成为建立自由、民主国家的思想基石。

三、中国现代文化精神的培育

(一)培养理性主义文化精神

现代文化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统一必须建立在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的基础上,只有科学技术理性得到充分重视,科学技术得到相应程度发展,并且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立场,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秉承“天人合一”的观念,坚持人与自然的统一而片面地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倾向,而缺乏探索自然和追求真理的科学主义传统;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倾向也抑制了科学理性的发展,因此,在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一个重要的走向,而中国文化欲达到这两者的融合就必须积极发扬技术理性的精神。在当今中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先驱和关键,中国文化要培养一种理性主义的文化精神,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追求知识和真理,发展科技,勇于创新,同时,又不应仅仅把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作为其重心,而要在关注科学进步的同时,充分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不应使人S为异化的产物,而要在生产生活中,充分彰显人的个性和创造性,把人的自由、个性的解放作为主旨。

(二)坚持科学的发展模式

中国现代文化精神呼吁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不仅指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还包括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坚持一种科学的发展模式,而这一切都是以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为基本前提。

中国文化中的个体应积极摆脱传统观念中的“群体意识”和“道德理性”束缚,并使自身从自然中脱离出来,寻找到人作为个体的主体性地位。人作为自由的个体,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反观自身,坚持“以人为本”的同时,把人类和自然看作是一个整体,在人类不断寻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时刻保持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谋求人与自然的全面发展。

同时,人的个体性的自由、自觉的发挥,也成为协调发展的基础。我们讲的“个人”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现实的、具体的、社会中的个人,真正的人的发展不是指“某一个人”的发展,而是“全体个人”的发展,这样才能带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个体与社会在不断发展中达到和谐统一。

四、结论

现代文化精神与传统的文化精神不同,它应在坚持人与自然、个体与类相统一的基础之上,弘扬理性主义文化精神,即发扬科学技术理性与人本主义精神。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达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型,就必须反省自身,充分发挥个体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发扬科学理性精神,重视知识的价值,在此同时,将人自身的发展与自然、社会的发展相协调,达到三者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周晓阳.现代文化哲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4]邬昆如.文化哲学讲录[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2.

第6篇:农业与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现代设计;蒙古传统装饰元素;有机结合

0 引言

蒙古族处于我国北方,是文明的游牧少数民族,其民族文化独具特色,文化特征鲜明,体现着草原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独特魅力。蒙古族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装饰元素经过历史变迁,有了很大的变化,如何在现代设计环节中B透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理念,加入蒙古装饰的元素,是设计师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将蒙古装饰元素有效运用于现代设计的作品中是传承和弘扬蒙古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丰富现代设计的内涵和艺术形式。蒙古传统文化中的文字、图形、色彩等都是影响现代设计的元素,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能够展现出蒙古族人民的思想和精神风貌,传统文化的积淀使蒙古族装饰艺术历久弥新。

1 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现代设计中无论审美形态还是创作手法上与传统装饰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蒙古族传统的纹样、图案与现在设计有一种必然的联系,一脉相承,同宗同源。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被继承峨改良,简单地照搬照抄是不能体现设计产品的现代化和多元化理念,对传统文化的再生和再创造是有效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

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有着很强的生命力,这些装饰艺术不但体现着游牧民族的生活状态,也体现着蒙古族人的民族精神和思想观念。我国著名收藏家叶星生先生曾指出蒙古民族不但是粗犷豪迈的民族,在苍茫草原、辽阔大地上,他们思考更为独立,创造更为新奇,他们也有着细腻、坚韧的品格,这对蒙古族文化和艺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蒙古人用心灵创造了独特的蒙古艺术形式,各种装饰元素都体现着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蒙古传统装饰元素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代表,这些传统元素为现代设计带来了诸多的素材和设计灵感。设计师通过对蒙古传统装饰元素的分析和研究,会衍生出新的设计思路,进而实现对传统艺术的改造。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是通过代代相传留下来的瑰宝,其形式在各时期的应用十分广泛。自古形成的纹样已经成为一种民族符号,代表着一定的寓意,是传承的民族智慧的展现,体现了草原人民的文化特征。

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现代设计一定要体现民族风格,设计师要以民族文化为根基,进行设计创作。现代我国非常重视设计,设计师要将文化作为设计工作的依据和前提,设计是文化的象征和载体。设计师要将蒙古文化意识引入到设计中,将传统装饰元素与现代设计融为一体,构筑创新的设计理念,设计出具有传统意味和现代风格的艺术产品。

2 蒙古传统文化元素的分析

2.1 蒙古民族传统图案元素

蒙古装饰图案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几何图案、动植物图案,这些图案都代表着吉祥、平安。蒙古族传统图案应用最多的是动物图案,主要包括马、牛、羊等,这些动物是蒙古族赖以生存依靠的动物,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和食物。蒙古应用的几何图案中最常见的圆圈纹、菱形纹等,蒙古牧民称圆形为普斯赫,是太阳的象征,代表了蒙古族人民对生命精神的崇拜。

2.2 蒙古族惯用色彩分析

蒙古族众多装饰元素中,颜色是非常重要的元素。蒙古族传统家具和器物上应用最多的颜色是金色,之后才是白、蓝、绿、红等颜色。蒙古民族在传统建筑、家具、物件、服装等运用的色彩是与民族的生活环境和分不开的,金色和红色代表着阳光和红日,是温暖和生命力的象征,游牧民族常年游牧为生,他们勇敢、彪悍,金色和红色的使用,凸显蒙古民族生命力的顽强。

2.3 蒙古传统器物造型元素

蒙古族的器物都带有特定的民族特色,例如服饰、头饰、酒壶、奶茶壶、镶嵌工艺品、熏炉、挂饰、乐器等。这些器物上使用的纹样与图案都是带有民族特色的,能够充分展现出蒙古族的文化特征和审美意识,是蒙古族文化的有效载体。

2.4 蒙古族传统家具装饰元素

蒙古族的传统家具的形式是很独特的,游牧生活环境决定了牧民的生活场所经常是不固定的。蒙古族人喜欢席地而坐,所以一般使用的桌椅较矮,有的家庭甚至没有椅子,只有坐垫。蒙古族的家具功能主要是储存物品,一般呈长方形,简洁大方。而且由于牧民经常换地方居住,所以家具要好拆卸和便于携带。

3 蒙古装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3.1 直观的应用方式

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有很多种形式,其中最简单的就是没有经过改良的直接运用,这种形式最能体现蒙古民族文化的特色。例如现代家具设计,直接采用蒙古族的图案纹样,彰显一种民族特色。还有一些酒店牌匾的设计,有汉语文字,还带有蒙古族文字。这种带有直接视觉冲击力的表达形式是最简单的蒙古装饰元素的应用手法,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而且与现代元素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能体现出蒙古文化的独特之处。

3.2 运用象征的手法参与设计

蒙古族的图案、色彩都带有一种象征意义,是历史文化的产物,蒙古文化形式与其民族的生存环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现代设计中要有效运用这种象征形式,将具有象征意义的装饰元素进行重组和再造,进而实现现代与传统的有机融合。设计师要加强对蒙古元素意象的应用,提升设计主题思想,增加作品的文化性。例如,室内装饰采用大面积的白色,白色在蒙古传统文化中是纯洁、美好的象征,家具选用白色,体现了居住者对生活的向往。

3.3 避免简单模仿和照搬照抄

民族元素一定要是个性的,与众不同的,因此设计师在现代设计时一定要避免照搬照抄,要对蒙古传统装饰元素进行创新和改良。首先,设计师不能将传统装饰元素直接使用,要对其进行甄别,对传统文化中的意象进行改造。其次,要以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观念指导设计,不能一味照搬照抄,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创新设计理念和模式,在不降低作品民族艺术性的同时,彰显对蒙古文化的重视。

3.4 设计中弘扬蒙古族传统文化

现代设计要立足根本,设计师要对蒙古族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解读,在设计产品中要体现草原文明的特色,设计中要能够体现蒙古的民族与地域的特点。首先,设计师要挖掘蒙古民族文化的内涵,对装饰元素进行有效的分析,将蒙古族人民对生活的感悟和智慧转化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更好地应用于设计中。粗犷劲美的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运用于现代设计中,是对蒙古文明最好的诠释。

4 结语

蒙古族文化博大精深,在现代设计中渗透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是促进设计个性化的必然要求。蒙古传统装饰元素是蒙古族文化形式的代表,是时代和历史的产物,是经过千百年来积淀的民族智慧的结晶。将传统装饰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有机结合,是提升设计主题和思想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第7篇:农业与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油画创作;茶文化;渗透

作为中华民族灵魂,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文化内涵也非常丰富,不仅包含有形艺术作品,还包含无形精神世界。作为传统文化关键性部分,茶文化具有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对人们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以及经济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我国,油画也具有非常久的发展历史,对人们精神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无论是油画审美体现、油画题材选择,还是油画表达方式,都呈现出本土化特点。在油画创作中融入茶文化,这就能够促使油画作品符合中国人实际生活,满足中国人价值取向以及审美思维,这样也能够促使中国人更好接受油画作品。

1油画创作中渗透茶文化意义

早在十九世纪,油画开始逐渐进入我国,与传统水墨淡雅写意具有非常强烈对比,油画用色更加浓烈,色彩搭配也更加的丰富、更加的大胆,写实性非常强,这对国民思想逐步开放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经济飞速发展以及信息化逐渐发展促使油画进入到繁荣阶段,但是东西方在文化价值以及审美理念方面的巨大差异促使油画在我国认同感并不高,这就需要结合东方审美特点以及文化价值观念,更新油画创作审美理念以及油画创作模式,实现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茶文化将茶事活动、传统文化有效融合,体现出了中国经典的文化形态,其中还蕴含着中国传统儒释道思想,体现出中国古典哲学的发展内涵,体现出淡泊宁静初始态度,成为传统文化中的关键性内容。茶文化内涵以及形式非常丰富,表现手法也具有多样性,诸如,茶诗、茶画、茶歌、茶舞等等,特别是茶画,生动体现茶文化哲学理念,将传统水墨山水作为基础,更加注重茶叶本身以及茶叶天然内容,将绘画扩展成为更加纯真、更加具有深度、更加具有美感、气韵更加深厚艺术形式。在现代油画的创作过程中,回归自然与返璞归真是其非常重要的体现,只有利用更加简单、更加自然、更加真实、更加纯净的方式才能够体现出其内在蕴含的率真,这样有利于激发艺术家创作灵感。在进行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创作并不是凭空捏造,而是需要从现实客观角度来融入主管情感性因素,将传统文化精神奕奕融入到实际创作中,体现出创作中的无限生命力。从十九世纪开始,油画进入我国,经过几千年发展过程中,从最初的简单模仿逐渐发展成为学习西方创作技巧以及创作手法,更加倡导油画内容自主创作,进而逐渐寻找出独具东方特色的中国式技巧以及中国式文化品位,随着油画创作日趋完善,那么需要从文化理论着手来逐渐丰富精神世界,茶文化对其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茶艺受众非常广泛。将茶文化匀速渗透到油画创作过程中,能够有效转变过去油画创作中的夸张以及浮华,展示出自然形态的真善美,不断拉近欣赏者与油画作品之间的距离,促使欣赏者能够更好接受油画作品,明确我国油画发展定位,发展中国特色油画作品,明确区分各个地区油画作品,构建油画发展品牌,整体促进现代油画事业发展。

2油画创作中茶文化元素渗透对策

2.1将茶文化处世哲学理念应用于现代油画创作中

作为崇尚自然文化,茶文化自然淳朴,旨在于从自然事物的本真形态中诠释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体现自然至美、至真和至善,茶文化也体现出人民对自然科学认识以及对自然敬畏之情。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事活动与自然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联,人类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强调人类在生存过程中顺应自然并且回归自然,不应该凌驾自然上。作为典型农耕作物,茶叶种植过程、采摘过程、制作过程等都受到自然条件制约,“天人合一”思想是茶文化核心的哲学理念。油画创作中渗透茶文化元素,倡导创作过程中坚持“天人合一”思想,避免单独强调相似,也并不着重强调某种元素,而是追求油画作品自然环境、油画作品人物有效融合,旨在于实现神似。茶文化处世哲学影响下,油画创作也更加关注写意,追求情景交融以及虚实相生,实情调感与意境感有效结合,将传统中国画写意性以及象征性应用于油画创作中,促使艺术家结合现实生活事件以及现实生活现象逐渐升华情感,揭示出社会问题,有效摆脱客观事物在时空方面限制,实现客观世界与客体主观世界结合,意象油画是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典型油画作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艺术家逐渐摆脱了西方油画艺术语言写实技巧方面束缚,汲取茶文化精髓,利用创作油画来反映出内心世界以及内在情感。与西方油画相比,中国特色油画更加强调整体以及自然,描绘对象大多是自然景物,画面切分更加和谐,避免强烈视觉体验,结合艺术家的思想感情来体现出追求以及理想,不仅白描客观事物,白有利于提升思想高度以及作品画面层次。

2.2将传统茶文化创作技巧应用于现代油画创作中

在进行茶画研究过程中,茶画作品技巧与传统的山水画一脉相承,不仅强调写意性,还需要注重情感方面的表达,油画画面常常留有空白,画面布局层次性非常强,画面布局非常清晰,利用空白能够充分发挥现象空间,具有非常丰富精神内涵。西方油画在实际创作过程中,更加强调运用画面效率,重视更加科学、更加合理运用画布,更加着重能够原原本本展示内容,但是实际想象空间却非常少,思想层次也相对较低。考虑到中国画与油画之间的差别,油画艺术家开始尝试将中国传统绘画技术以及绘画理念逐渐引用于油画创作中,在安排意象方面,尽可能的松散,恰当应用留白手法,这样能够提升油画内容深刻性以及油画画面层次感。例如,著名油画家林风眠,在进行油画艺术创作过程中,生动借鉴茶文化以及茶画创作技巧,合理改造油画艺术,转变过于对于风景以及人物客观表达,更加注重精神领域探索,实现东方与西方艺术方面密切交流,体现出独具东方特色油画作品。

2.3将茶文化装饰艺术融入到现代油画创作中

在进行茶文化传播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茶艺,茶艺不仅包含了泡茶技巧、倒茶技巧和品茶技巧,还包含了饮茶环境装饰理念以及茶具设计美感等方面的内容。由于受到传统文化影响,无论是茶馆建筑风格还是茶具式样,都体现出非常浓厚民族特色,传统文化因素应用非常多,这就使得色彩以及内容方面更加追求低调和简单。茶文化影响下促使油画创作中也逐渐体现出茶文化。传统西方油画创作更加追求色彩上的绚丽夺目以及空间上的严实紧凑,中式油画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则并不会过于追求色彩添加,更加追求松快空间安排,整个画面呈现出恬淡、素雅和有序。作为工序严谨艺术性活动,茶艺对于先后顺序和快慢速度等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现代油画作品为了能够体现出结构感,给予欣赏者版块清晰以及架构合理感受,将茶文化因素应用到油画创作中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认可。例如,现代著名油画艺术家张展,在《龙凤时代》中利用传统富贵安泰和吉祥如意图腾元素,在创作色彩方面也更多应用金黄色和红色,实现古代宫廷与喜庆元素有效结合,淋漓尽致体现出了龙凤呈祥意义,逐渐得到了国内大众认可以及喜爱。

3结语

作为西方经典的艺术形式,油画已经形成成熟创作形式以及技法体系,由于东西方在文化理念方面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民族传统文化在油画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传统文化关键性内容,茶文化将哲学性、实用性、审美性、艺术性以及技术性相统一,这样能够将茶文化应用于现代油画的创作过程中,在保留茶文化创作技巧以及精神内涵基础上,结合西方油画创作外观架构、艺术形式等等,实现传统、现代与时尚、经典有效结合,有利于构建中国特色油画作品,体现出丰富茶文化元素,有效区分油画作品,促使中国特色油画在国家地位中具有非常稳固地位。

参考文献

[1]魏蜻,李涤尘.云南民族元素在油画教学中的实践途径[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3(5):69-70.

[2]魏攀.武夷山茶叶包装中地域文化的渗透[J].武夷学院学报,2016(4):77-81.

[3]杨春宁.油画创作中色彩语言对情感表达的作用[J].青春岁月,2013(6):78-79.

[4]程俊礼.当代油画创作中我国传统民俗文化元素的融合及渗透[J].美术界,2013(5):76-76.

[5]杨红.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渗透茶文化[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16):149-149.

[6]敖玉楣.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民间美术元素应用试析———兼论民间美术元素传承保护入课堂[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4(4):117-120.

[7]YiFU.OnEthnic-BasedInnovationofOilPaintinginaMulti-CulturalPerspective[J].JournalofGuangxi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2013.

第8篇:农业与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传统政治文化 中国早期现代化 影响

作为前现代时期的先进大国,中国的农业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并曾经一度成为许多国家争相仿效的楷模,其社会内部也曾萌发了许多现代性的因素,西方一些著名的思想家曾经预言,中国将是首批迈进现代化之列的国家之一。但是,当西方世界以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掀起现代化浪潮之时,这时的中国却依然夜郎自大、封闭保守,并渐趋衰落腐朽。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外学者为这个中国历史发展之谜发表了许多仁仁智智的见解。作者认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阻碍是其中原因之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长期熏染出的保守心态,影响了政府的决策,阻碍了现代化的启动与进展。现代化需要具有现代性取向的政治文化的大力支撑,尤其在后发国家现代化初期,现代文化短期内大量输入,必然导致与传统文化的剧烈冲突,带来价值困惑及价值真空现象,甚至造成社会混乱。政府在进行现代化动员时,必须使用传统文化的符号系统,但又必须进行现代文化的移植,在二者的取舍程度上政府又面临着两难窘境,当朝政府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缺乏世界性视野与危机意识,在彷徨中错过了融入世界现代化潮流的良好际遇。

一、中国早期现代性因素的滋生

中国在前现代时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创造了发达的农业文明,一度是世界各国争相模仿的楷模。尤其当欧洲中世纪末期,其社会精英企求文明振兴时,对中国备加推崇。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罗兹曼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在世界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一向是整个东亚社会的文化巨人,其所扮演的角色,集西方在文化上无限景仰的古希腊罗马和作为现代文明中心而倍受倾慕的法兰西于一身。悠悠2000载,中国人表明自己拥有程度极高而造诣极深的多样化文化价值,拥有控制、协调和管理幅员辽阔而人口众多的国家的能力,拥有有效地技术开发应用于生产的扩大并维持数倍于19世纪欧洲国家人口的组织天才。中国人过去的生活标准是其他民族根本无法比拟的[1]。这是一个外国学者对中国古代先进的文明比较公正的评价。

在农耕文明时代,中国社会内部已经滋生了许多现代性因素,到宋代已经接近“亚现代”的水平。中国的政治制度具有精密的专门化和职能区分,并由职业官僚遵照高度理性化并有案可稽的成规及先例进行管理。在很多方面中国非常具备向现代转变的条件[1]186。在经济结构中,货币的广泛使用,具备私人契约关系的土地与劳动力交换的活动十分频繁,个人具有流动性选择职业的自由,这些是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现代性因素。在社会整合方面,前现代时期的中国是一个具有高度开放性和成就取向的社会,创造了一个具有秩序性的社会环境。由于不存在等级农奴制或长期世袭的贵族制,中国社会形成了流动性的社会阶级制。社会的城市化程度也很高,在1800年前后,世界上只有十个城市的人口超过了50万,其中的六个就在中国,这六个城市共占中国人口的5%-6%[1]193。在文化教育方面,罕见的民族高识字率和文化水平,向全国颁布政令的网络拥有共同的价值信念都是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有利条件。所以,罗兹曼认为:“从现代纪元发轫之初的情形来看,似乎除去欧洲诸国及其繁衍地之外,倘使有哪个国家将走向现代化的话,那无疑就是中国”[1]。

然而,作为前现代时期世界楷模的中国,在近代世界格局发生急剧变化的形势下,依然盲目陷于传统政治文化熏染出的保守心态,囿于“文化中心主义”、“崇古主义”的桎梏,封闭保守,阻碍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启动与进程。

第9篇:农业与传统文化范文

为了全面评价我国传统农业,还有必要从文化的视角对它作进一步的考察。研究我国传统文化的水者,把传统农业作为它的土壤或基础,作了多方面的探讨。在农史界,从文化角度审视农业史的,已故石声汉先生是第一人。他的许多论断,至今仍是人们进一步研究的基础。近年来,注意研究农业文化史的人多了起来。王利华《农业文化—农史研究的新视角》一文概述了农业文化的内容和范围,农业文化史研究的层次和功能,并能中国农业文化作了宏观的评估。邹德秀的《中国农业文化》,对中国农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及其各方面的特点和影响,作了相当全面的论述,是第一部系统阐述我国农业文化史和农业文化理论的专着。[32d]李根蟠《中国农业史上的“多元交汇”》一文,也是从文化史的角度立论的。[29f]至于稻作文化.茶文化.烟文化等的专门研究,就不一一列举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这几乎是众口一词的,这自然是对的。但从文化的基础看,西欧中世纪文化难道就不是农业文化吗?在欧洲语言中“文化”(Culture)一词,原来就是指“耕耘”.“栽培”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反映了不同时代而不是不同民族地区的文化区别。因此,笼统说农业文化,并不能确切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问题应归结为:1.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观察中国传统农业,它究竟有什么特点;2.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柢,传统农业究竟给予中国传统文化什么影响,由此形成中国传统文化哪些特性。

关于第一问题,除了广大农区以种植业为主.实行精耕细作外,不少人注意中国传统农业包含着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如古非认为中国存在三大文化圈(黄河流域旱地农业经济区,长江珠江流域水地或高山雨林带农业经济区.北方草原游牧经济区)和农耕游牧二元对峙格局。[15]汤晓芳也有类似观点[18]。邹德秀把我国农业文化划分为平原农耕文化.草原畜牧文化.山林采猎文化.江湖渔业文化等类型。[32d]李根蟠将我国农业文化区分为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两大系统,在农区中包含了北方旱作农业和南方水田农业两种主要类型,从东北西到南则存在广阔的农牧交错地带,并把这些不同类型农业文化的关系概括为“多元交汇”[29e],已如前述。不少人认为传统农业文化是封闭的保守的。从传统农业具有自然经济性质看,它比之建立在发达商品经济基础上的现代文化,确有封闭保守的一面。但从我国传统农业的多元格局盾,则不尽然。台湾学者杜维明认为,中国文化并不封闭,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受草原文化或畜牧文化的影响,在相互抗衡中增加了生命力。[63]邹德秀指出中国农业文化发生在辽阔的地域内,内部有较大异质性,可以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对一个地方来说,经常有新因素的出现和新文化的引进和创造。但对中国农业文化是否封闭系统的问题,他采取了折衷提法,认为它经历了一个从开拓.开放到保守封闭的过程。[32a]李根蟠认为中国古代农业在多元交汇的体系中包含着各种异质文化,具有发展和创新的内在动力。并以作物的驯化.引种为例,论证我国古代农业存在着两种文化交流,即国内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以及与国外的文化交流,中国农业文化在这两种交流中不断提高,并对世界农业做出贡献。[29e]

关于第二个问题,则或褒或贬,见仁见智。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强调其保守落后一面的不乏其人。如姜义华等认为,乍一看五光十色.气象万千的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旧式农业文化.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小生产文化.自然经济型文化。中国传统的整合意识,本质上乃是极端的分散的个别主义与高度集中的权威主义的结合。它植根于中国以小农经济为代表的自然经济的单一性,植根于这种经济结构的运动所固有的喜一(单一化)不喜多(多样化.多元化),喜静不喜动,喜定不喜变.喜稳不喜乱等秉性。所谓‘天人合一’,所谓‘大一统’,所谓‘内圣外王之道’,如此等等,都只不过是这严峻的社会实际的美学再现。[37]陈学凯认为中国农业文化是以农耕的自然经济为基础,以氏族家庭为细胞的农业家族文化,其内在特征是永恒不变的基调——奉天法古:统一的天道.人伦.宇宙.社会模式论——一体主义精神,理论背离现实的传统观念意识——重体轻用[36]。至于视传统文化为封闭.停滞.愚昧.落后的代名词,视传统农业为祸根者,就不必说了。有些人没有也不愿意对传统农业作深入研究,而侈谈农业文化,仅仅根据某些先验的概念加以推导,不能不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

冯天瑜的立论比较持中。他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可以归结到“耕作居于支配地位,社会分工不发达,生产过程周而复始,处于相对停滞状态的农业文明礼貌范畴”。这种农业文明的特性,被概括为:“求实精神;循环论.恒久意识.变易观;中庸之道和注重自然节奏;尚农.重农;集权主义与民本主义相反相成;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16] 。

另一些同志强调了传统农业对传统文化影响的积极一面。石声汉指出:“我们祖国,在农业生产上有一个先进的.丰富的.完备的科学知识体系,这个体系是我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在有历史记载的几千年中,我国农业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天灾****的考验,始终没有出现过由于技术指导上的错误而引起的重大失败。这件事实,雄辩地证明了了这一科学知识体系的优越性。可以自豪地说,农业技术知识的这一优良传统,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创造的宝贵遗产之一。”他又指出,在世界古代文明中,我国悠久的文化与历史经过多次严峻考验,始终没有中断过,正是由于农业基础稳定的缘故。[10a]这种观点,在农史界被普遍接受。如范楚玉把“持久性”列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之一。[42a]王利华认为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延绵不断和使它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凝聚力。邹德秀认为中国早熟先进的农业技术导致中国文明的持续发展。[32cd]李根蟠指出在世界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起源既早.成就又大,虽有起伏跌宕,但始终没有中断过的。以多元交汇.精耕细作为主要特点的中国古代农业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正是中华文化得以持续发展的最深厚的根基,也是中华文明火炬长明不灭的主要奥秘之一。[29f]所有这些,都是以石声汉的论述为基础的。

传统农业影响到了中国传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各个方面,这方面石声汉也有很好的论述。但文化的核心是观念形态,尤其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最能反映一个民族文化的深层特点,而这也正是传统农业对中国文化影响最为深远之所在。有的学者从这个角度进行了研究和论述。例如张立文指出,中国人重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浑然与物同体”,“万物与吾一体”;西方重人对自然的超越,即人征服自然,强调人与物的异体或异在。这种差异根源于传统生产方式的不同。中国具有大陆的地理环境,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宗法社会的政治体制。农业生产较之罗马的工商业更容易受风雨霜雪等自然现象的制约,五谷的播种.生长.收获都要与天时节气相适应,农民们在长期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为大自然所熏陶,感受着自然的生命力,人与自然培育了一种相亲.相近.相合.相融的关系。使客体与主体,自然与人凝聚为中国传统的整体形态。古代希腊,土地贫瘠,农业衰败,人们只得离开土地另谋生路。希腊人对土地失望,对海洋不可预测,人们对土地和海洋是恐惧而疏远的。人和自然产生一种相对.相斥.相离.相仇的关系,人的最大愿望是战胜自然.控制自然.征服自然。中西文化的这种差异并无绝对优劣之分。中国物我一体的价值观念,与宋元以前文明发展相适应,能对自然的挑战做出成功的回应,元明以后在自然与西方文化的挑战面前失去成功回应的能力,因为这种观念缺乏科学的求索精神。一体化导致浑沌.模糊的思维。凡此种种使中国仍处于农业社会。西方工业社会虽然在征服自然方面创造了奇迹,但只讲主体人对客体自然索取,不讲主体人同客体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导致资源危机.能源缺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应从中国的物我一体中得到启示,缩合东西方文化之长。[40]许苏民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是赞天地之化育的,这和中华民族传统的与自然界作物质交换的特殊方式相适应。[17]

在这里还应提出的是台湾着名学者钱穆《农业与中国文化》一文。文章指出中国文化是一极深厚的农业文化,其许多特点根源于农业。农业的第一特征是一半赖自然,一半靠人力。而我国古人所称之天人相应.天人合一.正是十足道地的农村观念,实有纯真不可颠覆的道理。由此又派生“乐天知命”.“尽其在我”的农业人生观念。农业的另一特征是农业人生要从其他生物做朋友.做搭档。中国古人说:天地之大德曰生,万物一体.一视同仁。中国文化首先极看重自然,而又在自然别看重生命。“仁”指生命与生命之间呼吸相通.痛痒相关的极深微的情感,是中华文化精义所在。耶稣教把人类生命看作上帝对罪恶的一种惩罚,佛教主张四大皆空,要超脱生命。近代科学注重讲物理,把有生命的也并在无生命一边讲。中国讲理也讲性,把无生命的也并在有生命的一边讲,主张穷理尽性。赞天地之化育是中国文化中一项特殊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由此造成中国五千年文化而成为其一个主要的基础与中心。作者极力推崇中国“大农人生的文化传统”,认为它可以领导世界人类前进。[55]

最近季羡林先生再三论及东方文化体系(包括中国.印度.伊斯兰三大文化)和西方文化体系(欧美文化)的区别。他在钱穆天人合一论基础上写了《“天人合一”新解》,认为东西两大文化体系的根本区别在于思维模式。与西方重分析的思维模式不同,东方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承认整体观念和普遍联系,视人与自然万物为一整体。[45]这也就是李约瑟说的“有机统一的自然观”。[67]刘志一则称之为唯物辨证的宏观观控的有机统一观。[22]但他们所举的例证中很少涉及农业。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这种思维模式正是根源于传统农业,并在传统学中获得其典型的表现,“三才”理论就是这种思维模式的结晶。

最先强调“三才”观念在中国古代农学中突出地位的是石声汉。他指出,人们喜闻乐道的“天时.地利.人和”.“因时制宜”.“因时制宜”一类话,实质是我们祖先在农业生产和自然斗争中,所认识和总结出来的自然哲学宇宙观。它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知识中最中心的内蕴。[10b]此后农史界一些学者如范楚玉.郭文韬.梁家勉等对“三才”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内涵均有所论述。[42b.50.7c]在此基础上,李根蟠明确地把“三才”理论与有机统一观的思维方式联系起来,并分析了它所包含的整体观.联系观.动态观在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各方面的表现。他指出:“在‘三才’理论体系中,人不是以自然的主宰者的身份出现,他是自然过程的参与者;人和自然不是对抗的关系,而是协调的关系。”“这种理论,与其说是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移植到农业生产中来的。毋宁说是长期农业生产实践的升华。”鉴于古代思想家对“天人合一”有唯物主义的理解,也有唯心主义的理解,他用“精耕细作.天人相参”概括中国传统农学体系。他又指出:“在有机统一观指导下的中国传统农学比较注意农业生产的总体,比较注意适应和利用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业生物.自然环境等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比较符合农业的本性。也因而能比较充分地发挥人在农业生产中的能动作用,使用和自然的关系比较协调。在一定意义上,这代表了农业的发展方向。”[29f]

六.“有机农业”.“石油农业”与“持续农业”

在分别介绍了对中国传统农业认识与评价的讨论的各个方面以后,现在再回到传统农业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关系的问题上来。

上文谈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传统农业和小农经济曾被一些人大张挞伐,也正是在这时候,西方的现代化农业也正在受到批评。

1982年第1期的《世界农业》转载了旅美华裔学者任觉民.孔一士的文章,认为西方现代化农业,或称工业式农业,已暴露了许多破绽,严重的有如定时炸弹,将成为人类未来许多灾难的主要潜在因素。如化肥农药的使用使环境污染.土壤流失.水源短缺.虫灾愈加难以控制,是典型的科技鸦片。农业以至社会的不稳定性正在增加,它的高效率是用便宜的石油换来的,如从能量的投入产出比例,它的效率比旧式农业低,等等。欧美农业必然而且正在向“超工农业”(它主要采用有机肥.轮作间作等传统技术,同时对现代化科技作选择性应用)过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农业的“缺点”已成为“优点”,符合“超工农业”的特性和要求。因而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应选择“超工农业”,而避免走西方现代化的弯路。[66]接着,《世界农业》又连载了美国农业部指定的一个有机农业考察小组的考察报告的摘译,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美国有机农业的理论和实践。这些文章在大陆的一些学者中引起共鸣。下面的介绍着重在农史界的反应。1983年第二期《中国农史》发表了郭文韬等人《略论无机农业和有机农业,兼论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该文修改后收入《中国传统农业与现代化》一书中,该书曾被译成日文),其基本观点和思路与任文完全一致。文章称,西方现代的“无机农业”已危机四伏,走投无路;“有机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中国是“有机农业之母”,因此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把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同我国农业的优良传统相结合。[54]李凤岐.邹德秀也认为近三百年发达国家现代农业走的是工业化道路,虽取得很大成绩,也存在环境污染和高能消耗两大问题。他们强调农业自然资源是可更新的资源,合理地加以利用,可不断消耗,又不断恢复,形志良性循环,持续为人类提供越来越多的产品。工业式农业的根本问题是忽视农业的这一特点,因此作为一个普遍的体系是不可取的,其存在问题也不是这个体系本身所能解决,因此必须转移到“有机农业”或“生态农业”上来。用生态农业的观点看,中国农业有许多值得发扬的有生命力的优良传统。中国农业不应走工业式农业的弯路,而应该直接过渡到新的农业阶段;这种过渡不是抛弃传统农业,而是包含着使传统农业科学化的任务。[31]邓宏海对此有论述。

在生态农业热中,有的同志认为中国古代农业的精华正是生态思想,尤其是天.地.人合一的思想。有人从思想上和技术模式上探索我国生态农业的历史渊源。[53]俞荣梁对《补农书》和《农桑经》进行了会析,认为明清时代已存在以多种经营构成生物间良性循环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特色的“生态农业”雏形,在经过三四百年考验后,今天仍具有不可低估的生命力,为中国未来农业提供了颇堪称道的模式。他把生态农业视为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的结合,认为一方面要总结发扬我国传统农业的优点,同时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装备农业,建立兼有古今农业特点的“生态型农业”。[47]孙声如总结了我国传统农业间套混作的经验,指出它不但是传统农业种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当代立体农业的核心和基石。而立体农业则可能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精华的结合部和生长点。[24]

从有关文章看,各人对生态农业宣传的出发点并不相同。部分同志着眼于对传统农业(包括解放后三十年农业)破坏生态环境的批判,他们主张的生态农业是和否定传统农业相联系的;另一些同志则认为传统农业科技符合现代生态学原理,他们主张的生态农业是和肯定传统农业相一致的。同是肯定传统农业科技的同志中,也有人对“生态农业”持批评态度,他们的批评主要是针对前一部分同志,但也不满意后一部分同志“借洋风以取巧”的做法。方原认为,农业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打破旧的平衡.重建新的平衡的历史;不应把所谓“生态平衡”的要求,驾凌于农业发展之上。他批评某些生态学者无视近代农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把它描写成地球末日。指出生态平衡之说与其说是一科学.不如说是资本主义国家一股厌恶城市生活的紧张枯燥.企图返回恬适的大自然的思潮。他反对借“有机农业”的洋风来争传统农业的地位。“石油农业”与“有机农业”都有片面性,不宜各持一端,而应结合我国国情,发扬传统,合理利用先进技术(机械.化学),不用这些是难以前进的。[8c]刘巽浩指出,西方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牲畜饲料添加剂的制度”。我国有高度重视有机肥.豆科绿肥,广泛实行精耕细作和间套复种的传统,在目前和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有机能投入在农田总能量中占居多数。但中外农业历史表明,单靠“有机农业”本身的物质循环,农业难以有较大发展。他反对单提“有机农业”的口号,主张“以无机促有机,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尤其强调要增加化肥的生产和使用。[20a.b]佟屏亚分析了西方生态农业思潮的缘起,是在石油危机的背景下对石油农业的反思和否定。它把农业看成封闭的自然生态系统,否定外源能投入,把平衡绝对化。西方生态农业一类农扬能量投入减少劳动生产率下降,发展十分缓慢。我国当前的迫切需要,并不是什么确立有机农业战略,而是要扩大无机农业的基本物质条件。生态农业的宣传客观上导致了忽视农业基本建设和削弱物质能量的投入。中国农业要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路,近年我国各地涌现的吨粮田,正是传统精耕细作农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38abc]

关于这个问题,梁树春的意见也有一定代表性。他认为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是物质能量的“低消耗.低投入,低产出的半封闭式的循环,虽然构造一个比较合理的内部循环机制,但这种优点是以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双重外部不经济性为代价的。石油农业则是“高投入.高产出的开放式循环”,从总体上克服了传统农业的缺点.把农业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级。它虽然在一些产业中带来能耗过高和环境食品污染问题,但这只是暂时现象,正在改进之中,石油农业不会走进死胡同,它的主体地位不会改变,有机农业不能大规模取代常规农业。他虽然主张以生态农业为未来农业的模式,但这种生态农业是经过重新定义的,是以石油农业为基础,吸收传统农业优点,在现代生态经济理论指导下的新模式。[51ab]

从上述的介绍中可以看出,西方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等,是由于作为西方现代农业表现形态的“石油农业”暴露出高能耗和环境污染等种种弊端,引起人们的反思,从而提出的一些替代办法,故又被统称为“替代农业”。它的引进和关于我国在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讨论相激荡,引出了种种议论.理论和方案。其中关于“生态农业”的宣传声势很大,其为中国现代化农业模式似乎已被官方认可;但反对的声音也始终未断;事实上,我国一些学者的“生态农业”概念与西方差别颇大,并不断改变其形态。靳百根有专文论述《中国生态农业的兴起和发展》(《古今农业》91.2)。中国学术界内部对“生态农业”的理解亦各不相同。撇开概念的争议,有两点是清楚的。一.我国传统农法中确定有不少珍贵品,可以构成未来农业的重要因素,不可予以蔑弃。其中最可宝贵的,是在经“三才”理论为标志的有机统一自然观的指导下形成的一套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注意农业生态系统各因素间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注意对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与永续利用,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比较协调和谐。二.传统农业物质技术基础落后,再生产主要依靠农业系统内部能量的投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产量的进一步增加受到很大限制,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因而,西方现代农业以现代化机械和现代科技装备农业,用大量投入外源能来打破传统农业半封闭式的循环,使农业获得飞跃发展,这一历史功绩和发展方向不容否定。对有机农业与石油农业的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都是片面的。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精耕细作“天人相参”的优良传统与现代装备现代科技相结合.有机农法与无机农法相结合。

在西方,摒弃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等的“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实验,由于产量的大幅度下降,一直推广不开。近年来,一种农业发展道路的新思路——持续农业(Sustainable agriculture)正在迅速兴起。1989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第25届大会通过了有关持续性农业发展活动的第3/89号决议。1991年4月,粮农组织又在荷兰召开国际会议,初步提出持续性农业发展的合作计划。对“持续农业”也有各种理解,而且整个理论和实践均在发展中,但其基本思路是明确的,即,既注意产品的效率的提高,又注意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不同于只强调资源与环境的“生态农业”。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出现,表明“石油农业”出现的种种问题,不能靠取消现代科技成果,放弃满足全球人口日益增长的需要,倒退到传统农业来解决。在我国,对“持续农业”研究的热潮正在兴起,“持续农业”的提法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鉴于历史经验,对外来思潮应有分析,要根据我国国情决定取舍,从而确定我们的方针。有人认为,根据我国特点,似用“集约持续农业”或“精(精致)久(持久)农业”的提法更好些。[20cd]

引用文献

1.马克垚:中国和西欧封建制度比较研究 北大学报91.2

2.马孝劬:发扬我国农牧结合.用养结合的优良传统 中国农史83.1

3.千 里:过密型增长理论——江南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一把钥匙,中国经济史研究93.1

4.王毓瑚:中国农业发展中的水和历史上的农田水利问题。北京农大科研资料 80.6

5.王星光.陈文华:试论我国传统农业的生命力 农业考古85.2

6.王利华:农业文化——农史研究的新视野 中国农史89.1

7.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 a.中国农学史上册 科学出版社59

b.中国农学史下册 科学出版社84

c.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简史 江苏科技出版社85

8.方 原: a.论我国传统农业经验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 农业考古83.2

b.走强化和发展精耕细作传统的路 农史研究83.1

c.从农业的发展史中学到的 农业考古83.1

9.邓宏海:我国农业持续发展需要努力运用生态学和建立生态农业 农业考古88.1

10.石声汉:a.中国农业遗产要略 农业出版社81

b.中国古代农书评介 农业出版社80

11.宁 可:a.西汉农业生产漫谈 光明日报79.4.10

b.有关汉代农业生产的几个数字 北京师范学院80.3

12.田人隆整理:关于东方****主义座谈纪要载当化西方史学思想的困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91

13.史志宏:a.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结构与农业发展 古今农业92.3

b.清代前期的农业劳动生产率 中国经济史研究93.1

14.卢 锋:a.若干朝代农业生产效率蠡测 人民大学学报89.1

b.近代农业的困境及其根源 中国农史89.3

15.古非:农耕与游牧——中国古代民族融合中文化二元对峙矛盾的格局 固原师专学报90.1

16.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第三章第三节 上海人民出版社90

17.许苏民: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 福建论坛86.2

18.汤晓芳:我国古代农业文化与草原文化的形成与交流 宁夏社会科学89.6

19.刘瑞龙:a.正确对待中国的农业遗产 中国农史81.1

b.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 人民日报83.5.13

20.刘巽浩:a.以无机促有机,无机与有机结合——兼论有机农业 农业现代化研究83.1

b.对生态与“生态农业”问题的看法 农业考古88.1

c.中国农业现代化与精久农业 农业现代化研究90.1

d.持续农业种种谈 世界农业92.3

21.刘建中:近代中国农业生产力的综合考察 历史教学92.1

22.刘志一:科学技术史新论 辽宁教育出版社88

23.刘国培: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和传统文化 昆明师专学报87.1.2

24.孙声如:我国传统农业的间套混种与当代立体农业的新发展 古今农业90.7

25.吴承明:a.中国近代经济史若干问题的思考 中国经济史研究88.2

b.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力的考察 中国经济史研究89.2

26.吴承明.侯方:评外国学者对旧中国经济不发达原因的分析 经济学动态81.9

27.吴 慧:a.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农业出版社85

b.清前期粮食的亩产量.人均占有量和劳动生产率 中国经济史研究93.1

28.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农本与重商 历史研究84.1

29.李根蟠:a.试论中国古代农业史的分期和特点载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诸问题

福建人民出版社90

b.略论春秋以后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东岳论丛80.4

c.我国古代的农牧关系 平准学刊第一辑 商业出版社85

d.试论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历史与现状 载现化农业论丛 农业出版社81

e.中国农业史上的“多元交汇”——关于中国传统农业特点的再思考 中国经济史研究93.1

f.中国古代农业 天津教育出版社91

30.李伯重:a.明清时期江南水稻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 中国农史84.1

b.“桑稻争田”与江南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中国农史85.1

31.李凤岐.邹德秀:从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看我国农业的优良传统

农史研究83.1 农业出版社出版

32.邹德秀:a.中国的传统农业技术对新农业改革的启示 农业考古85.1

b.中国近代农业科学落后的原因 大自然探索83.2

c.中国古代农业与中国社会发展 农业考古89.2

d.中国农业文化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92

33.杨直民.董恺忱:集约农业发展过程和趋势的初步探讨 学习与探索80.1

34.陈 平:a.单一小农经济结构是我国两千年来动乱.贫穷.闭关自守的病根

学习与探索79.4

b.社会传统与经济结构的关系 学习与探索82.1

C.中国单一小农经济结构分析 学习与探索83.1

35.陈 江:清代经济增长轨迹试析 思想战线91.6

36.陈学凯:论中国特征的农业家族文化及其矛盾 湘潭大学学报88.1

37.姜义华等:《港台及海外学者论传统文化》前言 重庆出版社88

38.佟屏亚:a.在现代农业中发扬传统技术 农业考古85.1

b.试论“生态农业”思潮及其影响 中国农古88.4

c.我国吨粮田的实践与思考 农业考古90.2

39.张企曾:农史研究与农业现代化 农业考古83.1

40.张立文:传统学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89

41.张沁文.王文德:生态农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农业考古86.2

42.范楚王:a.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特点 古今农业88.1

b.中国古代农学对天时.地利.人力关系的论述

自然科学史研究集刊第三卷第三期84

43.孟庆琳.王朗玲:论水利农业与中国封建制度 学习与探索91.6

44.郑炎成:论中国传统农业技术及其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跃迁 农业考古89.1.2

45.季羡林:a.“天人合一”新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创刊号93

b.神州文化集成丛书序 新华出版社

46.郝盛琦等:树立社会主义大农业经营思想,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经济研究80.3

47.俞荣梁:a.建立生态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补农书》的启示 农业考古85.1

b.生态农业的雏形——读《农桑经校注》琐记 农业考古86.1

48.席海鹰:论精耕细作和封建地主制经济 中国农史84.1

49.梁家勉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史稿 农业出版社89

50.梁家勉:a.从“三才”观到制天命而用之的人治观 农业考古89.2

b.中国传统农业的特点 学术研究

51.梁树春:a.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模式的思考 农业现代化研究87.2

b.对石油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再认识 农业现代化研究88.3

52.唐启宇:中国农史稿 农业出版社86

53.唐德高:a.我国生态农业的历史渊源 农业现代化研究87.5

b.我国古代生态学思想和理论 农业考古90.2

54.郭文韬等:a.略论无机农业和有机农业,兼论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中国农史83.2

b.中国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86

55.钱 穆:农业与中国文化载于《港台及海外学者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文集中

重庆出版社88

56.游修龄:a.清代农业的成就和问题 农业考古90.1

b.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历史启示——中国与日本的比较 古今农业93.1

57.章有义:近代东北地区农田单位面积产量下降的一个实证 中国经济史研究90.3

58.曹隆恭:试论我国农业的历史特点农史研究第二辑 农业出版社83

59.董恺忱:a.世界农业发展述略——兼论东西方农业的特点 世界农业80.3.4

b.从世界看我国的传统农业的历史成就 农业考古83.2

c.传统农业.精耕细作和集约农法词义辨析 平淮学刊第二辑,商业出版社90

60.董恺忱.杨直民:试论我国传统农法的形成和发展 农史研究第四辑,农业出版社84

61.程洪:美国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趋势与特点 历史研究88.4

62.薛国中:16-18世纪的中国农业革命 武汉大学学报90.2

63.薛涌:中国文化纵横谈——林维明教授采访记 社会科学86.8

64.许倬云:中华农业史导言 台湾商务书店79

65.天野元之助:中国农业史概论 载中华农业史 台湾商务书店79*

66.任觉民.孔一士:谈现化农业的困扰及出路,兼论中国农业前途的抉择 香港(抖擞)80.5

67.李约瑟:历史与对人的估评——中国人的世界科学技术观,载李约瑟文集

辽宁科技出版社86

68.熊代幸雄(董恺忱译):论中国旱地农法中精耕细作的基础 中国农史81.8

69.饭沼二郎(董恺忱译):古代旱农在世界农业史上的地位 平淮学刊第五辑上册,

光明日报出版社89

70.Wen Dazhong and Davld Pimenbel (1986)“Seventeenth Centrry Organic Agriclture in China:1.Cropping Systens in Jiaxing Region”Humam Ecology.14:2:15-28

转引自张瑞德: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危机——近人研究成果的评述,(打印稿)

71.帕金斯(伍丹戈译):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