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医基础经络学范文

中医基础经络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基础经络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医基础经络学

第1篇:中医基础经络学范文

关键词:腹针疗法 特色 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9-183-02

1996年,我院荣幸地请来了“腹针疗法”发明人薄智云教授,当时在我院教学治疗一个月,在这一个月期间,腹针疗法的神奇疗效深深地吸引了我。虽然当时腹针疗法的理论还未完全成熟,但医院临时设立的30张床位天天爆满。涉及的病症范围包括颈椎病,腰椎病,膝踝关节退行性病变,肩周炎,失眠,眩晕症,脑血管病后遗症,视网膜病变,早期白内障,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各种妇科疾病,肥胖症等。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小女孩,患视神经炎失明一个月,在北京同仁医院医治收效甚微,经薄教授施以腹针疗法,处方:天地针“中脘,关元”,腹四关“双侧滑肉门,双侧外陵”,治疗十天,视力完全恢复正常,其神奇疗效真是让人叹为观止!之后,追随薄教授又到北京宣武区老人医院学习一个月。虽然回来后应医院安排在内科病房工作,但有专门来求医者或有针灸要求的病人给予针灸配合治疗,收治病人约400余人,治愈显效率达95%以上,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的神奇疗效始终深深地吸引着我。

20多年来,薄智云教授培养国内外腹针人才两千余人;腹针疗法从2002年起连续4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向全国推广;2001年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研究课题,2004年通过结题验收;出版有《腹针疗法》专著和教学光盘;成立了意大利,新加坡国际腹针学会;中国针灸学会腹针专业委员会也正式运转。

腹针疗法深深地植根于中医理论基础之中,而又具有独特的视角,从临床中来,总结升华出“先天经络理论”发现了具有经络规律的“神龟图”,彰显了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为中医药贡献了一朵奇葩。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易接受,疗效好的新疗法。

经过十几年的临床实践,对薄智云先生发明的腹针疗法特色有如下几点认识。

一、理论上创立了先天经络学说(理论)

经络学说形成于两千多年前,长期以来一直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薄智云教授在长达三十多年的临床观察中发现,以脐(神阙)为核心的腹部有许多特定穴分布在脐的周围,这些穴位的排布不但有序,并且浅表,虽然针刺时常常并无任何的针感,却与全身的应答关系非常明确,有时止痛的效果快到可以用秒的速度计算,而这些有序的穴位排布方式在已知的经络学说中从未提及,因此,他认为这是一个新的经络系统。薄先生认识到可以把经络的形成追溯到胚胎期,人体在母体是通过脐带从母体汲取气血逐渐成形,因此,脐(神阙)通向全身运行的通道在先天即以形成,这些通道便是经络系统,故经络系统是先于脏腑与肢体的全身最早的系统,这个系统便是神阙经络系统,薄先生将之定位“先天经络系统”。他逐渐在脐的周围发现了与全身应答关系非常明确,排布有序的穴区带逐步完善了神阙调控系统是全身最早的调控系统与经络系统母系统的理论,创立了先天经络学说。先天经络学说是经络理论实践的新发现,可以算得上腹针疗法理论上的一大特色。

二、临床上发明了“神龟图”

“神龟图”是薄先生在原有经络穴位和其新发现的穴位基础上通过反复临床实践,验证,集三十年经验之大成,重新构架排布,定义其功能主治而逐步发生得来,对于全身相应部位的疾病有十分明确的应答关系,一般性的疾病按照“神龟图”所指,均能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神龟图”的问世,既是先天经络学说在临床实践中的体现,也是腹针疗法之所以不同于一般针灸方法的可持利器,更是处方标准化,操作规范化的基础,任何中医师,甚至包括西医师经过适当的培训都能够进行重复验证,某些对中医药不甚了解的人认为中医个案经验虽多但可重复性差,对中医的临床效果表示怀疑,腹针疗法的临床实践恰恰是对这些人观点的有力驳斥。

“神龟图”认为人体存在以脐(神阙)为核心的,全身影像似一个伏在腹壁上得神鬼,其头部伏于中脘穴上下左右;颈部从商曲穴(双)伸出;前肢由滑肉门(双)引出,在上风湿点(双)屈曲,止于上风湿外点(双);后肢由外陵穴(双)向外伸展,通过下风湿点(双),止于下风湿下点穴(双),尾部从气旁穴(双)向下延伸终于关元穴上下左右。(神龟图)并非仅仅指向以上这些点,而是在它们之间的连线上形成了穴位点状密集的穴区带,这就是腹针疗法之所以可以根据病情对相应部位进行即时调整的原因。上风湿点(双),上风湿外点(双),下风湿点(双),下风湿下点(双),气旁穴(双)为薄先生发现的新穴。(神龟图)不失为腹针疗法的又一大特色。

三、方法上体现了中医防治疾病精髓,脏腑经络局部同时并举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是中医的疾病认识观,中医讲究“治病必求于本”,在治疗疾病时不仅注意症状的改善,更注重脏腑状态的调整。腹部与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腹部不仅可以调阴,而且可以调阳,脏腑的募穴大多集中在腹部,因此,针刺腹部可以直接调整脏腑。腹针疗法提出,“调理脏腑入手,兼顾经脉局部”的原则,强调先调脏腑以产生气血,再调经络以输布气血,再调局部以使用气血,故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传统针灸治疗疾病主要以刺激四肢经络穴位为主,主要调整经络,尽管也能取得良好效果,但必须经过多次反复的治疗疗效才能稳定下来,考虑可能与“治病必求于本”和“标本兼顾”有关。腹针疗法真正体现了脏腑,经络,局部的有机联系,体现了中医防治疾病的整体观精髓,行脏腑经络局部同时并举之事,也应算其特色之一吧。

2010年,科室收进一位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刘某,男,58岁,患病已有十年,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伴有语笨,搀扶下可以行走,近一周,右侧肢体痉挛性疼痛,不能着地,不能伸展,夜间疼痛难忍,不能入睡。用药效果不佳请会诊。查体,右侧肢体肌力四级,触之发凉,屈曲90度不能伸直,强行伸展疼痛难忍,无肿胀,足背动脉波动良好,排除动静脉血栓,考虑患者病程日久,久病及里,损及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脏腑之气日衰,则经气鼓动无力。因此取穴: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以先天养后天(调脏腑),滑肉门(右侧),引经气,气旁穴(左侧),改善对侧下肢气血运行(调经络),是薄先生的经验穴,外陵(右侧),下风湿点(右侧),下风湿下点(右侧),以改善同侧下肢气血运行(调局部),内庭穴(右侧),以引经气达到末梢。第一天针刺十分钟后,右下肢末梢已有温热感,能慢慢伸直,疼痛缓解,起针后右下肢能着地,搀扶下能走几步,夜间仍有疼痛,但能忍受,三天后症状基本消失,又巩固治疗两天,共五天恢复同前,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四、使用上无痛,安全,有效为腹针疗法又一大特色,患者乐于接受

腹部在生理上有疼痛感弥散的特点,痛觉不敏感,所以针刺腹部,只要手法相对熟练,一般没有痛感,即无痛。传统针灸疗法,讲究得“气“,认为“气至病所”疗效会更佳,而得“气”主要是以患者产生酸,麻,胀,痛的感觉(得气感)为标志。腹针疗法既有传统针灸疗法的安全,有效,还很好的解决了“得气感”的问题,更容易为广大患者接受。总之,腹针疗法是一种无痛,安全,速效,长效的针灸新疗法。5.取穴上突出规范化操作特点

腹针疗法为取穴规定了规范化的操作规程。首先,规定了比例寸,无论高矮胖瘦均按比例寸取穴,这样就从客观上杜绝了医者的手取穴造成的误差。上腹部从中庭到神阙为8寸,下腹部从神阙至耻骨联合上缘为5寸,腹部两侧从神阙至腹部外侧缘为6村。其次,这些尺寸应作水平线。第三,找准任脉(腹白线)也是关键环节,因为腹部的自然正中线并非总是与腹白线相吻合,薄先生将任脉定于腹白线的下边,是其几十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取穴的规范化操作除了便于学者易学之外,更有力地保证了疗效的稳定。

那么学习运用好腹针疗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我认为:

1.要有较为深厚的中医药知识和功底

薄先生从理论上创立了先天经络学说,临床上发明了“神龟图”,方法上脏腑经络局部同时并举,取穴上突出规范化操作特点,直至构建了一种无痛,安全,有效地针灸新疗法,哪一样都离不开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应该说是中医药理论框架下的新发现,所有中医药核心理论都是腹针疗法的基石。要想学习,运用好腹针疗法,在学习其理论,方法的同时,必须加强对中医药理论的学习和实践,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即便是取得了一时的疗效,也不能使疾病获得痊愈。

2.取穴要按照规范化了的操作规程来做

在正确诊断,辩证,处方的基础上,取穴很重要,根据我的体会,取穴必须按照规范化了的操作规程来做,只有取穴准确,才能保证疗效,真是差之毫厘,区之千里。初学时用尺子来衡量,对每一位患者都认认真真,兢兢业业,也是取得较好疗效的原因之一。

3.调针时一定要调到位

薄先生将腹壁分为天,地,人三部,天,地,人中又各分为天,地,人三部,共九部,调针到位的原则是:调理脏腑一定要调在地部,调理经络一定要调在人部,调理局部一定要调在天部。这其中有经验的因素在内,但以此为原则在临床中往往能取得好的疗效。调针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疗效的显现程度。

综合以上,我认为,首先,应当大力推广腹针疗法。腹针疗法除了有与其他针灸疗法一样的优点---安全,有效,基本无副作用,绿色环保外,还具有无痛,速效,长效的特点,古人说:“一针二灸三服药”。在农村,对于尚处于看病难,缺医少药状况的我国十亿农民来说,包括腹针疗法在内的针灸应当成为防治疾病的首先选择和经常选择,如果乡村医生能够很好地学习,运用这些医疗技术,基本能满足一般防治疾病的需求,有利于促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解决。在城市,由于生活环境,方式的改变,疾病谱的变化,腹针及其他针灸疗法同样大有作为。应当大力推广。

其次,应当加大对腹针疗法的科学研究力度。为什么针刺腹部可以治疗腹部之外的疾病?为什么针刺腹部治疗疾病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腹针疗法无疑证明了经络的存在,它们是如何联系的?其物质基础是什么?脏腑经络局部为什么会或能在同一时间有机结合?等等----依据确切疗效的客观存在的事实,有的可以用中医药理论来阐明,有的尚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将对开拓针灸与中医的视野发展空间起到积极的作用,其中蕴含着的生命科学命题,值得研究探索。

第2篇:中医基础经络学范文

【关键词】 络病学;《内经》;经络

络病学说在中医研究领域里是一门较为新兴的内容。从古至今很多文献记载也从基础理论、诊断、治疗等各方面说明古人也在逐步认识络病。近20 年来,诸多学者在络脉传统文献的整理研究方面作了较多工作,对络脉及络病的科学内涵有了较深入的认识,提炼出一系列关于络脉及络病的科学内涵并进行了现代表述。而更深一层的意义就是:这些研究促进了中医理论的进一步完善,也更好地指导了临床,从而推动整个中医事业的进步。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医古籍文献的整理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于络病学文献的研究,笔者从两方面作了归纳:一是针对性比较强的古典医籍和古代名医的研究,二是现代学者对古文献的研究利用。

1 古典医籍和古代名医的研究

古典医籍和古代名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及叶天士和他的医案上,而其他古籍和医家涉及络病的研究比较零散。

《内经》首次系统创立经络学说,明确提出“经络”概念,确定了经络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循行路线,阐述了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提出了络脉的概念,记载了络脉的循行和分布规律,论述了络脉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提出诊络方法与络病治法,为络病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内经》中的络病和今天的络病含义还不完全一致。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临床奠基之作,也奠定了络病证治基础。仲景对于络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和虫类通络药物的应用对后世的影响意义深远。叶天士深得其中奥妙,说:“结聚血分成形,仲景有缓攻通络方法可宗”“鳖甲煎丸方中大意取用虫药有四,意谓飞者升,走者降,灵动迅速,追拔沉混气血之邪”,“考仲景于劳伤血痹诸法,其通络方法,每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著,气可宣通,与攻积除坚,徒入脏腑者有间”[1],可见络病治疗和一般活血化瘀、攻积除坚不同,从而突出强调了络病辨证及通络治疗的独特临床价值。仲景旋覆花汤被后世尊为治络病祖方。

清代名医叶天士是一位温病大家,他的《临证指南医案》充分体现了他的学术思想。叶氏创建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形成继《伤寒论》之后外感温热病的重大学术发展。而关于内伤杂病治疗他则继承《内经》络病之说、仲景络病证治的用药经验,提出了“久病入络”“久痛入络”之理论。叶天士“医者不知治络之法,则愈究愈穷矣”,“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思想和多角度的治疗方式更彰显了络病的丰富内涵。其辛味通络、虫类通络、络虚通补等治法用药,使仲景治络之法更为系统。叶氏的络病治疗常用于中风、痹证、症积等内伤疑难杂病,其温病卫气营血辨证论治显然也吸取了络病学说的学术思想,从而使络病学说既指导内伤疑难杂病又指导了外感重症的辨证和治疗,使络病学说的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与进展。

也有学者认为:叶天士创络病之说,不仅在内伤杂病方面,也在于对温病理论中温热之邪初在气分渐入血络之说及温邪入络治疗的创新[2]。

吴氏认为:络病学说形成发展有三个里程碑:一是《黄帝内经》;二是《伤寒杂病论》;三是叶天士及其医案医话,这也标志着络病学说已成为中医学重要的病机学说[34]。

叶天士之后,清吴鞠通尊叶氏为师,在络病治疗方面继承其思想并发扬奇经理论,善用旋覆花汤横通肝络,善用辛散之品。清代著名治瘀大家王清任的许多治瘀名方都受到络病学说的影响。王清任善用引经药,引药入病络;注重气血辨证,开创补气通络之法。

提及络病学说的发展,不能离开经络学说和络脉。从大量针灸学著作中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些关于络病的记载:如《针灸大成》中继承《素问·缪刺论》,完善缪刺治络病,并明确提出井穴主治络病之说。

在这里我们还要提到宋代的许叔微。许叔微(1079-1154),字知可,家道贫寒,笃志经史,曾举进士,官集贤殿学士。许氏归隐后潜心岐黄,钻研方书,精益求精,活人不可胜计。一生著作颇丰,尤以《伤寒论著三种》及《普济本事方》称誉医林。其对伤寒和杂病的证治阐发则是其主要的学术思想。有学者认为络病的提出虽见于清代叶天士,溯其本源,实则许叔微开其先河[5]。许叔微创交加散“治妇人荣卫不通,经脉不调,腹中撮痛,气多血少,结聚为瘕”及“寻常腹痛”,药用生地黄和生姜。而《临证指南医案·产后》云:“冲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故奇脉之结实者,古人必用苦辛和芳香,以通络脉;其虚者必辛甘温补,佐以流行脉络,务在气血调和,病必痊愈,今产后体虚兼瘀而痛,法当益体攻病,日期已多,缓治为宜,生地、生姜、牡丹皮、琥珀末”。此方正是交加散加了牡丹皮、琥珀末而成。叶氏说:“此苦辛偶方,加入丹皮以通外,琥珀以通内,所以取效”。可见,叶天士的治络病思想亦受许叔微治杂病使用温润补精、虫蚁峻药之法的启示。

2 现代学者对古文献的研究利用

笔者对期刊杂志中关于络病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关于络病的文献引用涉及数十种古籍,最多的还是出自《内经》,其次是清代名医叶天士的医案医话;另外,《金匮要略》的内容也较多。从时间上来讲,叶天士以前除《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之外还有一些论述涉及络病,散在于各朝代的多位医家及其著作中,仍可看出那时古人已对络病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这些认识中很多与经络学说及针灸治疗关系密切,而且对于内伤杂病中络病的认识确实不够系统。到清代叶天士的医案医话中则大多相关内容在于对内伤杂病的认识上,同时也推动了温病辨证论治的发展。叶氏对络病的认识确实更深入,更系统。叶天士以后,有很多医家重视对络病的认识,看到其在临证中的重要性,而对其内容有了更进一步的发挥。近代及现代著名医家中,张锡纯、丁甘仁、秦伯未、赵锡武、关幼波等人,也为络脉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展望

基础理论的研究是中医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各方面研究的基础,可以在方向上指导中医研究的发展。络病的研究今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而它的文献研究作为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还不够广泛和细致,今后还需进一步深入完善。络病思想源远流长,要全面地总结其内容及发展沿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只有把基础工作做得细致全面才能更充分的提取古医籍文献中的精粹,更有益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完善以及后学者的吸收利用。

参考文献

[1]叶 桂.临证指南医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2]李孝刚.叶天士络病新议[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7):7273.

[3]吴以岭.络病学说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里程碑(一)[J].疑难病杂志,2004,4(3):8991.

第3篇:中医基础经络学范文

1中医学和武学的文化交融

1.1中医学和武学在理论上的契合

中医起源于远古时期,是中国人民通过各种手段长期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武术经过长期的发展,最终成为人与人之间搏斗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医和武术都经受着传统哲学以及儒释道等主流文化的影响,并从中汲取营养,总结经验,建立起联系密切的理论体系。

在天人合一整体观的思想指导下,中医把人看成一个内外一体、五脏相应、六腑相通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讲究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调人治病。而武术在修炼过程中也是讲究内外合一、内壮外强、内意气外形力的技击整体,讲究“踢打摔拿靠”的全息技法,以及“头肩肘手胯膝足”无所不练、无所不用的整体技击部位。此为中医学和武学在天人合一整体思维观上的契合。

精气神学说是对中医和武术影响最大的中国古典哲学之一。在中医中,精气神是人之三宝,精和气是人体生命的动力,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者。精气可以相互生化,而神则是由精气化生而来。精可以化气,气可以生精,精气生化而生神、养神,而神又有统领精和气的作用。张介宾在《类经》中指明:“虽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 又在吾心之神。”而在武术的修炼中,讲究内外双修,即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肉,因此,精气神也是武术内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是武术修炼的三个不同的阶段,精足、气盛、神明是武术人追求的高级境界。此为中医学和武学在精气神学说上的契合。

在中医中,阴阳用以解释人体生命的特征和现象,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在武术的修习中,阴阳也是用以解释人体的阴阳二气、人体结构、动作结构、运动规律、技击原理等。因此中医学和武学在阴阳学说上是相互契合的。

五行学说同阴阳学说同属于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以及生克规律来认识事物、解释世界和探索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中医学中,五行学说用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在武术中,五行学说的运用在心意六合拳、形意拳、少林五行拳和太乙五行拳中达到极致,讲究五行生五拳,五拳配五脏,外练五行以生克变化、克敌制胜,内练五行以濡养五脏,壮内强外。可以看出,其中的五拳配五脏以及练五拳养五脏的理论是在中医五行配五脏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因此,中医学和武学在五行学说的理论上是完全相同的。

在中医经络学说中,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有路径之意,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为经络系统的主干;络脉是有网络之意,是为经脉别出的分支,较为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其功能是沟通表里,联系脏腑,行气血,养脏腑,传导感应,调节脏腑机能,以及保卫机体。经络不但是营养脏腑、四肢百骸的气血运行通道,同时也是信息能量交换的通道。而在武术的修习中,特别是在内功的修习中,也正是以疏通经络为主,调整气血的运行,以达到强筋壮骨的目的。武术内功中的打通任督二脉、奇经八脉、十二经脉等循经导络的基本理论是对中医经络学的直接借鉴,所以说武学和中医学在经络学说的基本理论上是完全一致的。

1.2中医学和武学在实践上的交融

中医学和武学在实践上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医骨伤、针灸推拿、养生等都是中医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导引、吐纳、行气、服气、武术修炼等都是中医骨伤、针灸推拿、养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中医骨伤、针灸推拿中的手法、技法的来源,离不开导引、吐纳、行气、服气、武术等内容特别是武术内容的支撑。在临床实践中,正骨、针灸、推拿过程中的劲力、感知力和耐力的展现更是离不开武术功力的支撑。传统中医养生的手段和方法从总体上来讲不外乎四个方面,即饮食养生、起居养生、药膳养生和传统运动养生,传统运动养生是根本。

在武术的修习中,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观贯穿始终,崇尚力发全身的“整劲”,追求“身上无处不弹簧,无点不打人”的浑圆之力;外练“明劲、暗劲、化劲”的三个阶段,又要求配合“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三个内练阶段;同时又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来指导动作的变化规律和生克关系,以在外练五体的同时濡养五脏;而中医经络学说则是武术内功实践中打通任督二脉、奇经八脉、十二经脉等循经导络的理论指导。因此,习武之人喜欢中医,懂一些中医的基本理论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许多武术家们研习中医,并且悬壶济世者也大有人在,单从近现代来看,就有黄飞鸿、杜心武、孙禄堂、王子平、万籁声、郑怀贤、吕紫剑等等。在中国武术史上,武术的传承机构、武馆同时也是医馆的记载也颇多,最著名的的就是少林寺,许多武功造诣颇深的高僧同时也是医术高明的大医家。

1.3武学在中医学影响下价值功能的丰富和转化

    在武术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武术套路、武术功法和对抗格斗三种运动形式。从传统武术的本质来讲,这三种运动形式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她们共同构建了传统武术“打练结合”、“练养一体”的特性。也正是传统武术的这一特性,使传统武术由初始单纯的“技击”属性而转变成以“技击”功能为主、兼具“健身”、“强身”、“修身”、“养性”、“医疗”、“养生”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特别属性。这一特别属性使武术的价值功能得到丰富和转化,而传统武术这一价值功能的丰富和转化直接得益于武术功法也即是武术内功的产生。武术内功的产生是武术在传统哲学以及儒道佛等主流文化的影响下借鉴中医基础理论、融合导弓I、吐纳、行气、服气、食气等中医传统养生实践的结果。

武术内功的产生首先丰富了武术练习的内容和形式,同时也丰富了中医传统养生功法和中医伤科、中医针灸推拿功法的内容和形式。由于受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和影响,所以武术内功不但可以为武术的技击本质服务,还可以为传统医学的技术实践服务,并为人民大众提供健身、强身、治病、养生的技术和方法。所以说,武术内功的产生,也拓展了武术的习练群体,使武术的价值功能得到了丰富和转化。

    1.4传统武术桩功在武术功能丰富和转化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

    在武术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武术桩功的产生是伴随着武术内功的产生而产生的。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检验,越发显现出其特殊的作用,因此不断的被加以强调、重视和改进。长期以来,她已经成为传统武术的入门功法,同时又是提高其技术、技法、功力,从而达到武学大成的必修功法。从传统武术桩功的概念来看:广义的桩功泛指各种武术内功的锻炼功法,它是采用或静、或动、或站、或坐、或卧的各种身体姿势或组合套式,精神内敛,调节意、气,锻炼人体运动时意、气、力、形四者一动俱动、一到俱到、一止俱止的能力,从而达到内壮外强、内外合一以及激发人体潜能的效果。狭义的桩功是武术内功中静功的站功,即采用武术中的某些步型保持静站姿势,以求得腿力充沛’下盘稳固,犹如桩之栽于地中的效果,并且通过精神内敛,意念、气血的调节,达到以意领气、以气运身、以身发力、内壮外强、内外合一以及激发人体潜能的效果?9]。一般来讲,我们通常所说的桩功多是指狭义的桩功。在武术功能丰富和转化的过程中,传统武术桩功伴随着武术的发展而发展,并影响着武术的发展和衍变。由于武术的本质属性是技击,因此,随着武术的发展,武术内功的静站式功法也即是狭义的桩功成为武术内功的主要练习形式。

武术桩功的发展使武术“内外兼修”之“内修”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出来,从而出现对内修极为重视的内家拳法,如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在武术的发展过程中,受桩功影响最深的当属近代武术家王芗斋先生创立的意拳。意拳的训练没有套路,只有站桩、试力、发力、推手和散手,用王芗斋先生的话说就是“万法皆得于站桩”要知拳真髓,首有站、桩起。“由此后期意拳的发展不单单是健身和技击,还能通过不同的桩式和不同的意念以及不同意守部位来辅助治疗多种身体的慢性疾病。由此可以看出,传统武术桩功在武术功能丰富和发展的过裎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不可或缺的作用,她是武学和中医学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中间桥梁,她既是武术功力提升、人体潜能开发的途径,同时也是中医养生和辅助治疗某些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从武术的角度看,她具有内外双修的技击价值和民族特性,从中医学的角度看她具有健身、强身、防病、治病的医疗价值。因此,无论是在武术内功中,还是在中医传统养生功中,传统武术粧功都可以说是精髓部分。

2中医学视角下传统武术桩功的医学价值

2.1中医学视角下传统武术桩功的“治未病”价值

    “治未病”理念最早见于我国的医学古典《黄帝内经》,它既是传统的、先进的医学预防思想,又是现代、全新的预防医学课题。在中医领域中,“预防为主、防重于治”是众多医家的一贯主张,因此有“上工治未病”的说法。在古代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利用中医气功、导引、吐纳来进行积极的健身锻炼是极其重要的手段,《素问·移精变气论》中记载:“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其中的“动作”就是指古代的导引可以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擎天地,把握阴阳,呼气,独立守神,筋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其中的“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正是传统武术桩功的雏形,这也可以说是远古时期上古之人利用桩功来健身、养生、延年的写照。

武术功法运动即武术内功,是武术在中医学的影响下,结合导引、吐纳等传统养生方法形成的重要运动形式之一。传统武术桩功是武术功法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动形式特别,健身价值独特。从广义上看,桩功是一种静止或缓慢柔和的运动,从狭义上看桩功是一种静止的各种站立式的运动。但无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其外在的表现都不是绝对的。外在静止的桩功有着丰富的内动,这种内动包括内在的意动、气动和全身肌肉的“蠕动”,也即是意拳站桩里所说的在不动中的“微动”,在微动中的“速动”,所以静止的桩功,静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外在柔和缓慢的桩功有着安然的内静,这种内静包括神定、意专、气静,也即是武术练习中要求的“形动而神不动、意不乱、气不喘”,所以运动的桩功,动是相对的也不是绝对的。也正是传统武术桩功这种特殊运动模式,即相对“静”或“动”,才使其在锻炼过程中既能达到外调身形、又能达到内调意气的独特健身效果。这样“练养结合而不伤”,“气以直养而无害”,同时又有利于开发人体的潜能。所以说,运动形式的特别,决定了传统武术桩功和中医养生功法具有相似的健身防病价值。

在中医理论和实践中,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形体官窍、经络皮部、五脏六腑、奇恒之府都通过经络相连、气血相通。它们互为表里,彼此所主,又分属五行,并通过五行的生克变化规律相互影响,紧密联系。所以通过传统武术桩功这种内外兼修的练习,外练筋、骨、皮、肉可以舒经活络,通达脏腑气血,颐养元神,达到练外以壮内的奇特效果;内练精、气、神、意可以濡养脏腑气血,通达形体官窍,强筋壮骨,达到练内以强外的独特功能,从而达到内外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内壮外强的全身锻炼效果。因此,中医学的整体观原理和传统武术桩功中的内外兼修原理也决定了传统武术桩功具有健身防病的“治未病”价值。

2.2中医学视角下传统武术桩功的“治未病”价值

    《黄帝内经》是记载导引、养生功法能够治病的最早的古典医籍,据不完全统计,《黄帝内经》中涉及导引法达14处之多,其中《素问》5处,《灵柩》9处。治疗范围由单纯治疗关节痛发展到能治疗19种病症,包括内、外两科和急慢性两大类疾病。

传统武术桩功是武术内功和中医导引养生中的精髓部分,因此,她既有健身、技击的价值,同时也具有“治已病”的医疗价值。由于传统武术桩功的锻炼具有能波及到身体各处的独特作用,因此,它对全身几乎各处的病变都能有一定的缓解和医疗作用。中医学受整体思维观的影响,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强调从整体出发,把握全局,讲究“调人治病”。而传统武术桩功内外兼修的整体锻炼原则刚好和中医学的治病原则和出发点相契合,在锻炼过程中外调“引体令柔”内调“导气令和”,从整体上调整人体阴阳的动态平衡,促使人体机能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能通过扶植正气,而祛除邪气,因而使其具有了能够“调人治病”的可能。

在传统武术粧功治疗各系统疾病的过程中,由于其涉及的范围较广,病种较多,因而在治疗不同的疾病时,内在和外在的要求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其相同点有:心理上“排除杂念、神意内敛、抱圆守一”的要求,呼吸上“腹式呼吸、气息绵绵、若有若无”的要求,是进行气机调节、祛除疾病的内调基础。身形上,“屈膝下蹲、头顶项竖、命门后顶、脊柱竖直、两臂不过曲也不过直”的要求,“肌肉松而不懈、紧而不僵、松紧适度和用意不用力”的要求,是调整形体肢节、疏通经络的外调基础。不同点有:心理上“意守病罩、气贯痛点、意念假借、引浊外放”的要求,是进行气机调节、祛除不同疾病的内调基础。身形上,“姿势高低、动作各异”,是调整形体肢节、疏通经络、内合意气、治疗不同疾病的外调基础。因此,有了以上丰富的内调和外调基础,才使得传统武术桩功具有能够治疗全身多个系统、多种疾病的医疗价值。

3结论

(1)中医学和武学在基本理论上是相合契合的,包括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思想“精气神”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等;中医学和武学在实践上也是相通的,特别是在古代“医中寓武,武中存医”,没有严格的分界线,在实践过程中相互弥补,相互为用,相辅相承;传统武术在中医学的影响下价值和功能进一步得到丰富和转化,而传统武术桩功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不可或缺的作用,她在中医传统养生功和武术内功中都可以说是精髓部分。

第4篇:中医基础经络学范文

关键词 太极拳 中老年 健康 养生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我国人民的各项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医疗水平提高的同时,我国人们的平均寿命也在不断增加,这就对我国造成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即过早进入老龄化社会。针对我国不断增加的中老年人数量,如何通过运动延缓中老年人的衰老过程,便成为了当前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运动,重视养生之道。太极拳以其轻柔,圆滑的特征。古往今来一直被人们视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保健方法及终身锻炼的首选项目。它是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道家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一套有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种拳术。其健身理念博大精深,是我国民族传统养生的精髓。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肌肉、循环系统等机能退化较快。而太极拳作为我国流传最为广泛的一种太极拳,其特点是舒展简洁,动作和顺;能自然地表现出气派大,形象美的独特风格。可以按照学拳者不同年龄、性别、体力条件和不同的要求适当调整运动量。因此,习练太极拳有利于中老年人的疗病保健,益寿延年。

1 概念界定及阐释

经络系统乃是我国传统中医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之一。我国传统中医学认为,人体是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骨等构成的。在西方医学看来,这些器官虽然各自有着不同的生理功能,但是他们在中医学理论中却是有着内在联系的,这种内在的联系便是人体的经络系统。我国最早的一部医术《内经》中有“尽终天年,度百岁而却的记载”。然而,在我们身边超过百岁还健在的老年人,实在太少太少。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先天遗传与后天保养。而后天的养生之道无疑是更为重要的一个因素。中老年人在衰老的正常过程中,循环系统地过早衰老是导致人体衰老加速的直接原因。循环系统的过早衰老主要表现在血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时所出现的微循环系统的功能障碍。当微循环系统发生功能障碍,就不能及时地将体内的细胞代谢物和有毒物质排出体外,不能为组织和细胞提供充分的氧和营养物质,从而加速细胞的衰老、死亡。而这一现象在经络系统上的表现就是造成体内的气血运行不畅,身体抗御病邪的能力下降;如产生气虚和血虚,导致机体脏腑功能的减退,引起早衰的病变,从而阻碍经络系统的运行,加速中老年人的衰老过程。

2 太极拳对中老年人健康养生的促进作用

2.1太极拳有利于疏通中老年人经络系统,保持机体气血畅通

经络系统乃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人体的健康与气血是否畅通密切相关。传统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抵御病邪、养生保健,都依靠于人体的经络脏腑功能。经络脏腑学说也就是整个中医学理论的核心部分。而太极拳之所以能起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作用。原因就在于,太极拳的练习通过动作导引、气沉丹田、调息吐纳吐纳等活动来协调人体的脏腑功能。从而调节人体的经络气血运行、疏通经络,消除人体气血不畅等致病因素。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起到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目的。

练习太极拳讲究“主宰于腰”,“虚领顶劲”,“尾闾正中”,“气沉丹田”。人体的一切运动都是以腰脊为中心带动的,体内气血的运行线路便是行于手指,止于四梢,复归丹田。肾为先天根本,发气之源。肾气充足,人体内的脏腑、形体器官就会各司其职,气血畅通。故能精力充沛、力量充足、反应灵敏、身体协调。肾脏要想纳气,首先需要气沉丹田,气沉丹田是鼓动内气的基础。使真气沉于丹田,贯于尾闾,环流周身,从而使人体内的腑脏便会正常工作,经络气血便会畅通,人体感到精力充沛,有利于人体内微循环系统功能的加强,有利于中老年人由于体内细胞死亡和病变所造成创伤的修复,有利于中老年人精神的保养。人体经络系统气血畅通,精力充沛,也会使机体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得到协调,对由于人体微循环系统发生障碍所导致的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减退所引起的中老年人早衰现象都有着很好的防治作用。

长期练习太极拳者可使体内气血由经络――经筋――皮部,由外及内,由表及里的进行运动。长期下来,可以改善人体体循环与脏腑之间的联系,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从未达到身体健康,保健养生的锻炼目的。当然,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在动作正确,发力无误的基础之上;只有经过长年累月的刻苦练习,才会达到理想的目标。从而起到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的良好效果。

2.2 练习太极拳有利于内外兼修,调整人体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

随着现在医学的发展,经过实践证明: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与他的心理和精神状态的练习时非常紧密的。太极拳在练习过程中非常注重“练意”。“练意”在我国民族传统养生理论中被称为“调意”或者“调心”。强调在练习太极拳过程中做到“恬淡虚无”的意识放松状态,精神要放松。以调养精神意识与组织器官的技能,发挥自身维持健康的本能。通过太极拳的心理调适作用,“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激发内气随“意”的活动而产生的通经活络的作用,从而起来防病养生的效果。我国传统中医学认为,内气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经络脏腑系统正常生理活动的功能表现。内气充溢,才能更好地激发体内的经络脏腑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使气血运行保持畅通。从而使身体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态。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在太极拳发展广泛普及以及我国正在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之下,通过对太极拳对中老年人延缓衰老以及对经络系统的促进作用的研究分析后得出:

(1)练习太极拳有利于疏通中老年人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调整虚实,有利于保持中老年人的经络畅通,从而有利于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2)练习太极拳有利于内在养气,保持人体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态,因此,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养生非常有益。

3.2建议

3.2.1进一步完善太极拳与经络系统关系的理论体系

太极拳属于内外兼修的项目,是中华武术的精髓。它与我国传统中医学理论联系紧密。因此,在练习太极拳的同时,应加强太极拳与我国传统经络学说关系的理论研究学习,更好地做到理论指导实践。

3.2.2加强太极拳现代西方医学研究

武术是中国的国粹。走出国门,面向的是西方的文化。因此,应该利用西方的先进医学技术研究太极拳动作,加强太极拳的生理学研究。这样有利于太极拳在国际上的发展与推广,有利于将太极拳推向世界。

3.2.3 太极拳在我国长期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与我国的传统中医学导引养生、经络学说理论联系非常紧密

在本文中,笔者仅对太极拳对中老年人的经络系统的促进作用做了初步研究,旨在用更好的理论来指导中老年人进行太极拳锻炼。同时在本研究中,由于笔者仅是太极拳与经络系统关系的初步研究,相关分析还不够深入。故期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运用经络学说来分析太极拳,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忠山.习太极拳对中老年人骨健康状况的多年追踪研究[J].体育科学,2000,20(1).

第5篇:中医基础经络学范文

摘 要 分析当前针灸界对现代科学的基础--实验的一些观点,认为针灸现代化是针灸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当前针灸界的共识,但其现代化的基础,不是《内经》的理论和方法,而是实验。由于以往对实验理解的片面,而使《实验针灸学》没有承担起其应承担的历史使命。建立现代针灸学不仅要引入实验方法,更要以实验的理念来对待实验的结果。只有以《内经》的观点为启发,以现实的临床实践为立足点,才能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现代针灸学。

主题词 针灸研究 实验室

针灸科学化、现代化是近百年来针灸界孜孜以求的目标。1989年刘钟衡先生首先在《中西汇参铜人图说》中引用西医的解剖、血液循环等知识来阐述人体脏腑、骨度、脉学等理论,试图对针灸学进行中西汇通。其后,本世纪40年代曾天治编撰了《科学针灸学》,50年代朱琏编写了《新针灸学》,80年代汤德安编写了《实验针灸学》。这些著作在不同的时期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针灸学的科学化、现代化问题,但是,到目前为止,针灸教学的主要内容和临床的主要指导以及科研的立足点,仍是传统的理论、原则和经验,针灸学仍未完成从传统医学向现代医学的转化,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针灸学尚未形成。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对现代科学建立的基础--实验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尤其是没有用实验的理念对待实验。

1 《内经》是实验科学吗?

《内经》是实验科学的观点是刘里远博士在其新著《古典经络学与现代经络学》中提出的。刘博士认为"古人以极其杰出的实验科学思想,真实地记录了观察到的生命现象,总结出高度概括性的生命规律"[1],"《内经》是以观察和体验到的现象、事实为依据的,它建立于对人体的形态解剖、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的基础上,建立于人体和自然的对比和联系上,因此《内经》是实验科学"[2]。一般认为《内经》是传统医学典籍,是经验性的,那么,为什么刘博士要将《内经》的性质定为"实验科学"?他又为什么能将《内经》定性为"实验科学"呢?这并不是刘博士的过错,实际上这反映了当前针灸学术思想上的一种倾向。现代科学是以实验为其基础的,要证明针灸学的科学性,就必须证明针灸学的实验性,而要证明针灸是实验性的就必须证明《内经》的实验性,因为当前实际应用中的针灸学仍然是以《内经》的原则为原则的,这就是证明《内经》的实验性的动机。而证明《内经》实验性的逻辑,则反映了作者对实验概念认识的错误。

观察与实验都是科学研究活动,但是,观察并不等同于实验,法国生理学家克洛德・贝尔纳认为"所谓的观察者,是那些应用简单的或复杂的研究方法,依着自然赋予现象的本来面目加以搜集的研究者。所谓的实验者",是那些应用简单的或复杂的研究方法,为了某种目的,变更自然现象,使自然本来并不显露的条件下或情况下的现象显示出来的研究者。在这个意义上说,观察是研究自然现象,而实验则是研究由研究者变更了的现象。"[3]"观察的科学只是由种种观察完成的一种科学,也就是说对自然观察的事实加以推理的一种科学:实验的科学则是用实验才能完成的一种科学,也就是说,在这种科学中人们根据实验者自己创造的和决定的条件所获得的实验事实加以推理。"[4]这里明确地阐明了观察与实验的区别。而《内经》是"以观察和体验到的现象、事实为依据"[5]、是"轩辕帝同歧伯、鬼臾区等六臣,互相讨论,发明至理,以遗教后世"(《类经》序)的著作,《内经》理论的形成模式是"天人相应"、"取象比类",是当时的医学家依据他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把从观察宏观事物及其运动所得到的规律应用于医学中,其所依据的事实是"象"。象是什么呢?唐・王冰曰"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通观《内经》,其主要内容就是依据直观的现象进行推理,而没有变更自然现象使之表现自然状态下所没有的现象的任何记录。《内经》判断一个结论的正确与否,并不是依据实验的结果,而是看其是否符合"天之大道"、"圣人之旨",所以《内经》只能是"观察的科学",而不是"实验的科学"。说《内经》是观察性的并不否定其科学性,它是它那个时代的科学,其反映客观存在的规律性的内容,则永远也不会失去其价值,但是,并不能以此认为其就具有了现代科学的特征,科学性并不等于实验性,《内经》的科学性并不体现在其实验性上,而体现在其对"象"的精辟而科学的认识上。我们不能因为我们的需要而把古人没有的东西强加给古人,这非但不能增加其价值,反而降低了其价值,同时也扼杀了其继续发展的可能性。

这里还要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凡事总要从《内经》去找根据?难道针灸现代化问题在《内经》中也有答案吗?针灸现代化是针灸发展的必然之路,但并不是证明了《内经》的科学性就完事了,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捧着《内经》进入21世纪去"发扬光大"了。实际上,针灸现代化的序幕在实践中早已拉开,并已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只是我们在理论工作上的保守和迟滞,更主要的是发展学术的人文情结--从骨子里拒绝分析的、实验的理念(证明《内经》的实验性就是很好的例证,其逻辑是:我已经具备了现代科学的特性,还要现代化吗?)--使现代针灸学难以建立。

2 《实验针灸学》的学科性质及任务

汤德安教授把实验针灸学定义为:"实验针灸学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和实验方法研究经络与针灸作用原理的一门新学科,它是中医向微观水平深入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传统针灸学的一个新的分支。"[6]10年后,林文注的《实验针灸学》认为"实验针灸学是用现代科学实验方法研究针灸防病治病的作用、规律、原理和应用技术的科学,是针灸科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实验针灸学的任务是在继承中医基本理论和针灸学术固有特色的基础上,实现传统针灸学与现代自然科学的结合"[7],还认为实验针灸学"主要用现代科学实验的方法研究针灸为什么能治病的问题"、传统针灸学"主要是用传统中医学的方法,解决针灸如何治病的问题"[8]。以上的论述表明对《实验针灸学》的学科性质的认识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从作为传统针灸学的分支到作为针灸科学的分支,但其学科性质仍未明确,而对其与传统针灸学的关系的认识则是不正确性的。

在传统针灸学里针灸如何治病和针灸为什么能治病是不成为问题的,中医基础理论、经络理论、腧穴理论等,不断地而且很好地解决着针灸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内经》确立的原则一直指导着传统针灸学的发展。针灸为什么能治病则是在西学东进、现代自然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被中国学术界广泛接受之后才成为问题的,即如何用现代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的原理来解释针灸作用的机制。解决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证明针灸是符合现代自然科学的原理的,是科学的,从而使现代人接受传统针灸学,而并不是使传统的针灸学现代化。所以现在的《实验针灸学》的主要内容是利用现代科学方法来阐明和证实传统针灸学理论和临床疗效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而绝没有用实验研究的结果来重构针灸理论和指导临床实践的想法和内容,依照这样的内容其作为传统针灸学分支的学科性质是正确的。但是,这样,《实验针灸学》并没有使传统针灸学有任何进步,只不过是传统针灸学的一个现代注解而已,仍然是沿着传统针灸学发展的传统模式--后代注解、发挥前代--再发展,这样能完成其"实现传统针灸学与现代自然科学的结合"的任务吗?答案是:不能。用实验去研究针灸为什么能治病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要去证明针灸的科学性,而是要解决针灸如何更好地去治病的问题,即实验研究的根本目的应该是用实验研究的结果去指导针灸临床实践,建立基于实验研究的结果之上的针灸治疗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构针灸的现论。

《实验针灸学》的任务并不仅在于证明针灸的科学性,而是要实现针灸学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传统针灸学是它的起点而不是它的终点,传统针灸学给予的是关于针灸规律性研究的启示,现代针灸学应该是在传统针灸学的理论和经验的启发下,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现代的临床实践为立足点,进行实验研究和理论总结,从而形成一门新学科。从这个意义上讲,目前的《实验针灸学》只承担了它本应该承担的任务的很少一部分,它只罗列了用实验证明针灸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材料,而没有从这些实验材料中总结现代针灸的规律性,更没有进行理论加工,所以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针灸学,但它是特定的历史条件的产物,是针灸学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渡产物。

3 实验是建立现代针灸学的基础

把《内经》论证为实验性的,把《实验针灸学》定性为传统针灸学的分支,并不是学者们的主观过错,而是针灸学的现实状态在学术思想上的反映,其深层的原因在于学者们仍然沿用发展传统针灸学的思维模式来构建现代针灸学。由于引入实验是针灸学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学者们不是如现代科学那样去否定过去理论,而是在过去的理论中寻找新理论的合理性,以证明这一行为是"合法"的;而当新理论不能与旧理论相协调时,学者们首先想到的并不是否定旧理论,而是不惜肢解新理论以适应旧理论,从前文引用的《实验针灸学》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们都认为《实验针灸学》是用现代科学实验方法来研究针灸学,这种措辞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却是把实验--这一现代科学的基础给肢解了,只用其方法而否定其理念。因为研究者并不准备用实验的结果去代替传统针灸学,而只是去证明传统针灸学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其实际结果是:引入实验方法并没有使针灸学现代化,实验结果只是传统针灸学的现代诠释。实验并不仅仅只是一种方法,而更是一种方法论,方法论的主要意义在于如何获得正确的知识。用实验获取知识,不仅要求形成知识的材料来源于实验,更要求用实验的理念来加工材料,使之重构为关于研究对象的知识。实验是一个解构和建构的过程,它把对象分解为一个个可以控制、观察的元素,从而获得关于各个元素在对象中的作用的事实,但这并不是实验的最终结果,它还必须将这些事实按照它们在对象中的作用进行理性的加工,从而形成关于对象的内在特性或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即对象的理性重现--知识,而知识是否正确还必须经过实验的检验,如此往复,以不断深化对对象的认识。同时,实验还是更新知识的途径,它能否定旧知识发现新知识,这是中医、针灸研究最不愿意做的一件事,否则,《内经》怎么会如此"永垂不朽"呢?由于这样地引入实验,使研究者对于实验对针灸的价值产生了怀疑,但,为什么实验在其它学科能结出累累硕果,而在针灸则不能呢?根本的一点在于:必须否定传统的发展模式,而用现代模式来发展针灸学,即用实验作为现代针灸学的基础。其基本要求是:(1)用实验来检验继承的理论和经验,一切的继承均必须是因为它具有现代实验的基础,而且,必须是以现代的概念来表达;(2)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必须有实验基础(临床实验和动物实验);(3)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新理论--用实验理念来整理和加工实验的结果,从而形成新理论;(4)承认实验结果的局限性--所有的结果均以当前条件为前提,不要试图在从根本上解决传统针灸学的问题以后再建立现代针灸学;(5)实验研究对象应是当前临床实践中的问题,而不是经典中的理论、概念和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讲,经典中的许多问题根本就不是科学问题。

建立现代针灸学是针灸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尽管针灸学科有其特殊的历史和现状,但现代化是其历史的必然,而其基础也只能是与其它现代科学一样是实验,从这个意义上说,实验是建立现代针灸学的唯一基础。

4 参考文献

1 刘里远.古典经络学与现代经络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1

2 刘里远.古典经络学与现代经络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2

3 [法]克洛德・贝尔纳.实验医学研究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8

4 [法]克洛德・贝尔纳.实验医学研究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8

5 刘里远.古典经络学与现代经络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2

6 天津中医学院编.实验针灸学.1983:1

7 林文注,王佩.实验针灸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

第6篇:中医基础经络学范文

关键词:穴位贴敷;腹腔镜术后;腰酸痛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5-0089-01

随着妇科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使许多的妇科疾病得以通过腹腔镜进行诊治,相对于传统的开腹手术,是有它自身独有的优势如切口小,对患者的损害小,出血量相对较少,各类不良反应少、住院时间短等。腰酸痛是其术后症状之一。穴位贴敷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治疗疾病依据祖国医学 的经络学说。选取一定的穴位、患处(阿是穴)贴敷某些药物,起到腧穴刺激和特定药物在特定部位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作用。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它属灸法的延伸。 中医认为,人体经络系统具有沟通内外、联系肢体;运行气血、营养周身;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如果经络不畅,气血不通,则会产生各种病症。穴位贴敷中药有类似针灸的效应,药物通过穴位渗透皮肤进入经络,导入脏腑,直达患病之处;激发全身的经气,起到疏通表里,调和营卫、健脾益肾、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穴位敷贴敷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腰酸痛的治疗作用,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120例患者为2009年11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腹腔镜术后出现腰酸痛的病例。治疗组中,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为27岁,自觉有腰痛症状的22人,腰酸的为12人,另有6人自觉腰痛腰酸都有,疼痛性质固定;对照组中,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8岁,自觉有腰痛症状的21人,酸痛的为13人,另有6人自觉腰痛腰酸都有,疼痛性质固定。2组年龄、腰酸痛情况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2组均按腹腔镜术后护理常规实施护理,在腹腔镜术后第2天开始治疗。

1.2.1 治疗组:①取材:王不留行以及由延胡索、田七调配的术后祛瘀方等,将其研末备用。②取穴:阳陵泉,肾俞,委中。③方法:将药末用适量蜂蜜调和做成厚约3mm、直径约1 cm的药饼放置于医用敷贴上,再分别外敷,根据个人情况,外敷四至六小时,中间如果出现不适,随时取下。

1.2.2 对照组:对照组根据腹腔镜术后护理常规实施护理,不进行其它干涉处理。

1.3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配对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腰酸痛消失,腰部活动恢复正常;显效:腰痛消失60%以上,有少许腰酸;有效:腰酸痛减轻30%以上,腰部活动功能好;无效:不符合显效和有效的评定标准或疼痛无减轻,腰酸无改善。

2.2 两组患者出院前进行比较:治疗组治愈48例,显效2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治愈18例,显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腹腔镜术后42天治疗组有3例,对照组有1例失访,以患者失访前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3例均判定为有效,对照组1例判定为无效。治疗后随访显示治疗组治愈64例,显效1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23例,显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0%。

3 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穴位敷贴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根据中医经络学说,穴位敷膏药,膏药的渗透性极强,其对机体独特的药理作用,运用药物对穴位刺激,起到能够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化瘀,降低神经兴奋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减轻和消除疼痛[2-3]。在本研究中,通过穴位敷贴膏药的作用,治疗组患者均有效地缓解腰部疼痛且效果理想。 穴位敷贴膏药前,需要特别注意几点,一准确选取穴位,二如皮肤破损、感染处、三孕妇禁用;穴位敷贴膏药后如出现晕厥、贴药处皮肤红肿,有水泡等不良反应时,要及时处理[4]。本研究发现穴位敷贴膏药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腰部酸痛治疗效果显著,明显比常规护理术后腰部酸痛发生率低,疼痛持续时间时间显著缩短,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术后早期恢复。该治疗简单易行、容易为广大患者所接受,特别适用临床。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14-253

[2] 张艳宏.穴位贴敷疗法的理论基础及目前应用现状[J].甘肃中医,2007,20(2):2

第7篇:中医基础经络学范文

1 董氏奇穴与中医经穴的形成发展之异同

它两者同属传统医学,但又各有所长。董氏奇穴是在传统中医之基础上研创的,他结合神经解剖学知识指出,人体各部在大脑皮层上的投射代表区的大小与该部位功能繁简成正比。手是劳动器官,足是运动器官,功能都很复杂,它们在大脑皮层上的投射代表区也较人体其他部位为大。如此在大脑皮层上与其联系的神经元数量也较多,其主要机能就较大,而有利于临床的应用,故董氏奇穴大部分分布于肘膝以下,就是此一原理的发挥。而中医经络最早记载是马王椎汉墓出土的帛书,帛书中记载有十一条脉灸经。但其脉与脉之间还是没有相互联系和衔接的。而《黄帝内经》则在《灵枢.经脉》里全面叙述了十二经脉和十五络脉,这标志着中医经络学已基本成熟。经过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和不断的经验积累,中医针刺的经络学说日臻完善。

2 董氏奇穴与中医经穴治疗原则、选穴方法的异同

董氏奇穴的取穴少,平均每位病人两穴配伍,双边用针,宜八针为限。用穴精,临床用穴务必要求一针多病,切不可以一病多针。尽量或绝对不针患处,急症、痛症要求立见效果,久病难病敢于刺血及深刺久留。他认为久病必有瘀、难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故临床上好用之刺血。而中医针刺依据以下4个基本原则:①补虚泻实,即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不虚不实则平补平泻。②清热温寒,即热着疾之,寒则留之。③标本缓急,即治病求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同治。④三因治宜,即因时间、因地域、因人而异的治疗原则。其临床选穴方法可依据辩证辩经,随证取穴,循经取穴,近部取穴,远部取穴等方法取穴。从治疗原则和选穴方法上,两者存在有质的区别。

3 董氏奇穴与中医经穴针刺手法的异同

董氏奇穴施针手法简单,仅用“正刺”、“斜刺”、“浅刺”、“深刺”、“皮下刺和留针”、可减轻患者之痛苦,减少晕针的情况。亦不必拘泥“补”、“泻”等理论。他还创了一套平补平泻的特殊针法,即动气针法与倒马针法。

3.1 动气针法具体操作如下 ①先选定穴道。②进针得气后一面捻针一面令患者稍微活动,病痛变可减轻,表示针穴与患处之气已经相引,达到疏导及平衡作用,可停止捻之,视情况留针或出针。③久病可捻针数次以行气。如病在胸腹,不能活动可以按摩或深呼吸,使针与患处之气相引,疏导病邪。

3.2 倒马针法具体操作如下 ①先在某一学位施针。②然后取同经临近学位再刺一针形成了所谓的倒马针。③在倒马针的基础上可用补泻法,也可用动气针法与之配合,加强疗效。)而中医的针法可以斜刺、直刺、横刺,手法甚多,最基本的手法是提插法和捻转法。其辅助手法有循、弹、刮、摇、飞、和震颤法等。还有行针手法,包括基础手法、辅助手法和各种补泻手法。由此可见其两者有着很大的区别。

第8篇:中医基础经络学范文

【关键词】 脐疗法;机理;探讨

脐,中医称之为“神阙”,为经络之总根,经气之汇海[1],通过任督冲带血脉而统属全身经络,联系五脏六腑。在正常情况下,任督冲带经气相通、阴阳相济、调节各脏腑经脉的正常生理活动,若各部气血阴阳发生病理改变,通过刺激神阙穴调整任督冲带的功能可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目的。

脐疗法为中医外治法之一,是根据病情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治疗药物制成适当剂型(如糊、散、丸、膏等)敷于脐部,或在脐部给以艾灸、热熨、拔罐、针刺等物理刺激,从而防治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脐疗以中医学的经络学说、脏腑学说为理论基础,以脐(即神阙穴)处为用药或刺激部位,从而达到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人体阴阳与脏腑功能的作用。该法给药途径特殊,无痛苦,避免了口服及注射给药的缺点,具有操作简单、起效快、疗效高、适应证广、价格低廉等特点[2]。

脐疗是祖国医学的瑰宝,源于古代,在中医文献中有大量的散见记载,并在民间广泛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根据有关书籍的记载,早在殷商时期的彭祖和太乙真人就创有彭祖蒸脐法和太乙真人熏脐法以防病延年,在现存最早的中医书籍《马王堆古医书》中,就有在肚脐填药以治病的记载,在中医最早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有肚脐和脏腑经络联系的论述,在另一部经典著作《难经·十难经》就已经对五脏六腑在脐部的全息对应部位有了记载,并明确指出“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源”,“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这是对脐疗理论的重大贡献。之后历代的中医书籍中,都有脐疗治病的记载。清代外治宗师吴师机的《理瀹骈文》,则对脐疗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探讨,认为脐疗是治疗中焦之病的第一捷法,全身疾病皆可用之。

脐疗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贴敷肚脐法、灸疗脐部法、拔罐脐部法等,它既有穴位的刺激和调节作用,也有药物吸收后的直接作用,另外药物贴脐,既有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又有药物本身的作用,但往往是两种作用的综合,是在触发、调动和增强机体的自组织能力的前提下或同时而实现的,实质上是一种综合的调节作用,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从历代医学文献看,神阙穴主治病症非常广泛,如《医学金鉴》言神阙穴能“主治百病”,彭祖小续命蒸脐法盛赞灸脐能“功能百脉和畅、毛窍皆通、上至泥丸、下至涌泉”,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则,神阙穴能通全身,故刺激神阙穴就能对全身起调节作用,从而治疗全身的疾病。

在所有针灸穴位中,神阙穴结构是最特殊、定位最明确的腧穴[3],其特殊性及与整体联系的广泛性是其他任何体穴所无法比拟的,祖国医学认为:神阙穴为五脏六腑之根,神元归藏之本;经络学说认为:脐通五脏六腑,联络于全身经脉;气功理论认为脐下(当指脐之深部)为下丹田之所在,现代医学则证明,脐为腹壁最后关闭和最薄处,最有利于药物渗透与吸收;现代数学理论则证明:脐部位于人体的黄金点上,是调整整体的最佳作用点,总之脐部既是人体最重要的部位,也是最敏感最有利于药物吸收的部位,是治疗多种疾病的有效方法。

从现代医学观点看,刺激神阙便能通过神经体液的作用而调节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从而改善各组织器官功能活动,促使其恢复正常。据有关资料报道,神阙穴有抗炎灭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欧阳群等[4]报道,隔盐灸神阙穴,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明显的调整功能。

在大量临床实践中发现肚脐具有皮薄、敏感度高、含有大量微血管、渗透性强、吸收力快等特点。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为腹壁最后闭合处,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较差且脐下无脂肪组织,皮肤筋膜和腹膜直接相连,故渗透力强,药物分子较易透过脐部皮肤的角质层,进入细胞间质迅速弥散入血而通达全身。我们通过脐部敷药,对于诸多皮肤顽症,如白癜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脐疗属于皮肤给药途径的范畴。对于药物经皮肤吸收,清徐大椿曰:“汤药不足尽病,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如何首乌贴肚脐治自汗,五倍子贴肚脐治盗汗等。一般情况下内服某药能治某病,用某药敷脐同样治某病,如内服芒硝可治便秘,用芒硝敷脐也能治便秘。但有时也有例外,即外用某药能治某病,但内服药却不能治某病。如葱白敷脐可治便秘,但内服葱白不能治便秘;又如用苍术、白芷、川芎等量研磨内服治疟疾效果欠佳,但外用敷脐3次后,疟原虫消灭率可达100%。在临床中发现治疗同一种疾病在脐部用药不同,疗效也有差异。只用艾灸脐部和服药后再用艾灸脐部,患者的反应也常有不同,这说明药物贴脐既能发挥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又有药物本身的作用,而且在一般情况下往往是两种作用的综合。

从现代用药方式看,如口服药物药效只能维持几个小时或更短时间,致使患者不得不一日几次服药,因药物经口服进入消化道后往往部分有效成分被破坏,不得不加大剂量,甚至用到中毒剂量,威胁着患者安全,注射该药既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也有许多不便之处,为寻求一种简便、实用、高效的治疗方法,可开创一种新的治疗途径——脐疗法,治疗白癜风等多种顽症,达到内病外治,且无创伤、无疼痛之目的。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值得我们去挖掘开发和普及推广的一门技术。

参考文献

1 高树中.中医脐疗大全.济南:济南出版社,1994,19-21.

2 马玉侠.隔药灸脐法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

第9篇:中医基础经络学范文

关键词:太极拳武术套路非技击因素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5―0068―03

众所周知,武术的本质在于技击,技击是武术区别于其他运动形式的关键所在,历史上大部分练武者的一个重要精神寄托也主要在于其技击的特殊功能。然而经过漫长的发展,武术并未局限于技击的狭隘领域,今天的中国武术被认为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价值,具体到健身、修身、医疗、观赏、自娱、经济等价值领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对世界文化的影响等方面。武术套路集多种非技击的价值于一身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图以太极拳为切入点,探讨非技击因素是如何以技击活动的素材为载体进入武术领域。因为太极拳的形成综合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特别是戚继光的《拳经》三十二势,同时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气功之术和经络学,以及阴阳五行学说,并以道教、八卦等理论为哲学基础,从而使太极拳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思想,更具有代表性。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武术套路中所体现出来的各种非技击性因素。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和中国知网查阅国内相关文献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和整理,为本研究论文撰写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2)专家访谈法:针对传统武术套路中的各种非技击性因素对武术的渗入咨询北京体育大学和天津体育学院的教授和专家,获取宝贵意见。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健身功能对武术套路形成的影响

武术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涵摄了我国传统医学、养生学的诸多精华,大大扩展了武术的健身价值功能,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之一。以太极拳为例,习练太极拳要求含胸拔背、松肩坠肘、开胯圆档、气沉丹田等这一切对血液循环有着明显改善效果,进而对人体的心脏、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都有积极的影响。太极拳中就有“健身桩功”,这种桩功以“清虚其心,轻松其体”为原则,通过多种静止的姿势或柔缓的动作,使练功者情绪安静,意念集中,借以调节人体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消除大脑皮层的紊乱和疲劳。增强和改善内脏器官的功用,从而起到内壮外强的医疗保健作用。

太极拳运动集中国古代的吐纳、导引、体操、拳法于一体,能活动人的四肢百骸、五腑六脏,平衡阴阳,要求眼随手转,对明目有很大作用。还要求眼法与步法身法一致,精神高度集中,这就是所说的“心静”“神凝”,是中枢神经对肢体调节的极佳体现。由此可以看出,武术对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适应性、延缓人的自然老化等均具有特殊的功效。武术的健身价值功能越来越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青睐,尤其是太极拳正以它健身功能的独到之处走向世界,被世界人民所喜爱,极大的推动了武术运动的发展。

2.2 修身功能在武术套路中的显现

中华武术的修身价值功能主要表现在其高尚的武德观念。武术的核心是搏击,攻防格斗,然而就是这般拳脚横飞、性命相搏的武术运动更是要遵守武林之人的共同道德规范之武德,它是中国武术伦理观的核心。包括习武重德,立身正直的拳道观,尊师谦和,忍让的处世哲学,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爱国主义的意识和先礼后兵的比武规范等,武术讲究身心合一,内外兼修。练艺必先养性修德。良好的德是艺的基础,艺德结合方为完美,中华武术以仁爱主义精神为指导,以实现人际和谐为价值目标,使得武术远远超出作为一般体育运动项目的意义,而成为人们德行修养的一种途径,体现华夏民族优良品性的一种文化形态。

在演练太极拳时所要行的抱拳礼,则体现了武术修身,道德等因素渗入到武术套路中来。太极拳缓慢的动作则更能使练习者修身养性,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太极拳的学艺和练功历来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并要求常年不懈,坚持有恒。通过不断克服训练过程中的种种磨难,培养出刻苦耐劳、砥砺精进、永不自满的品质。总之,通过太极拳长期系统的锤炼,不仅可以练就强健的体魄,而且可以培养刻苦耐劳、坚韧不拔、勇敢无畏、振奋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3 医疗价值对武术套路形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