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堂教学实施策略范文

课堂教学实施策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第1篇:课堂教学实施策略范文

关键词:有效课堂 高效学习 实施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有效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与保障。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来说,教师的年龄结构普遍不够均衡,很多学校的教师年龄偏大,这些年纪较大的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的束缚比较严重,在新课程理念实施的过程之中也只流于形式上的表现,对于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目标根本没有足够的重视与正确的认识。这些教师的教育观念相对于年轻的教师而言就显得非常滞后,这些教师在工作中对新课程与学生能力训练缺乏正确的理解。而年轻的教师也存在着很多需要不断完善的方面,他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间短,他们的教学实践经验不足,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所选择的教学方法也比较简单,这些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都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存在很大的障碍。

为了使新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得以落实,我们应该针对课堂教学中现存的教学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在工作中我们可以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通过各种培训努力提升教师的个人素质。例如,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可以有效利用业务学习的时间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还要在学习教育理念之时做好笔记,并要求教师每学习教育理念后都要深刻、认真地写出心得体会。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之中,我们要经常向各级骨干教师去学习,学习他们对于新课程改革的理论经验,学习他们对待教育科研工作不懈的工作态度,同时也应该全面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使我们自身的业务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让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轻松驾驭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有效课堂教学的保障是教师课前的备课,现代教育理念所倡导的教师备课内容是极为多样的,教师不仅要认真备好教学内容相关知识内容,还要把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等因素进行分析与判断,并针对教学内容、联系学生实际制定出符合自己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设计。

教师在教学工作之中要努力学习新课程标准,熟练掌握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科教学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才能明确教育教学的目标,针对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的训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明确每一章、第一节课要教给学生哪些知识,教师才能在授课前把这些知识进行整理与融合,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再把教学内容进行分解,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的重点、难点,在教学过程之中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与分层教学。课堂教学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使教学内容有效落实在本章节的教学活动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高效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向我们的课堂教学时间要效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转变教学思想。先应该转变教与学的主次观念,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是以学生学习与发展为标准的教育过程,因此,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学为主,传统的教学模式只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学,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只能在听中学,在听中记,这种单一的学习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好。而新课程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应该是学生在做中学、在不断的尝试中学习,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亲身去体验知识的产生,这种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这种心理状态下的学习活动也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与乐趣,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积极参与,使课堂教学能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发展、互动交流的活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之中学有所得。在教学中教师还要转变教学思想,教学中不能只注重学生对于教材中知识的学习,教师要积极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实际的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有动手、动脑的锻炼机会,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从教的角度不断去唤起学生学的热情,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学习活动之中担负起一定的责任,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思想彻底清除,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都能主动去学习,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之中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合作者。

第2篇:课堂教学实施策略范文

那么在现实条件下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我们教师首先就必须转变固有的教学思维,把课堂上传统的讲转向新式的问,以问来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以问来带动学生思考,以问来启发学生智慧。

那么我们教师又该如何来预设课堂问题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我认为要成功预设课堂问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问题设置要有合理性

所谓课堂问题设置的合理性,一是指课堂问题在数量的设置上要不多不少恰到好处,二是指课堂问题在质量的设置上要不偏不怪难易适中。一节成功的课堂绝不是一讲到底,当然也不会是一问到底,任何一种极端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讲与问的有机结合。同时由于我们的课堂目的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不是故意刁难学生,所以问题难易程度的设计要根据课堂的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切不可一味求新、求怪、求难。

二、课堂问题设置要有针对性

所谓课堂问题设置要有针对性,一是指课堂问题的设置要针对文本,二是指课堂问题的设置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为任何学科知识的传授都必须依托文本来进行,所以要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就必须根据文本设计课堂问题,引导学生在对文本的学习过程中去了解知识,最终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课堂问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针对绝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去设置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课堂问题设置要有拓展性

所谓课堂问题设置要有拓展性是指课堂问题的设置依托文本而不局限于文本。因为文本的存在是为了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逐步深入的了解,而不是让学生纯粹地去学习文本,所以在对文本了解的基础上,课堂问题的设置要有外延性和拓展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最终实现相关知识点的条理化和系统化。

四、课堂问题设置要有启发性

第3篇:课堂教学实施策略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评价;意义;存在问题;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9-0104-0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提出了明确要求:语文学科的学习要重视感悟和情感体验的培养,教师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由轻过程、重结果向重学习结果、更重学习过程的评价转变。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是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主要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行为和效果进行评价,是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测量和评价的总称。从大的方面来说,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包括教师和学生、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课堂教学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教师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改善,对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水平起着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课堂教学评价有助于教师发现自身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在自我评价和教师互评中改正自己教学中的缺点,有助于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课堂教学要求正确使用教学评价,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专业水平都有着积极意义。

二、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评价观念方面。长期以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流行的是轻过程、重结果的评价观念,不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围绕知识点、围绕考试学习,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2.评价标准方面。评价标准是课堂教学评价有效进行的前提。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学校各学科的评价标准是统一制定的,没有充分考虑各学科的特点。初中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人文特性,重视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与其他学科有很大差别,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显然不合适。其次,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根据相关文件由学校教务处制定的,缺少同语文教师的有效沟通。这样制定出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往往不能充分发挥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再次,很多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是以分数方式进行的,这种评价方式简单高效,在传统应试教育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已经深入人心,在这种情况下,简单的学习成绩和分数已经不足以表达教师的语文教学水平,也不适应现代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了。

3.在评价主体方面。长期以来,我国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主要是教务部门评价。学校管理人员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常依据一定的标准,没有从教师和学科的实际情况出发,使教师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忽略了教师的选择权和主动性,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

1.评价观念方面。在传统应试教育中,语文教学主要强调语文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体验、人生态度、创新意识、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为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观念应与时俱进,进行合理有效的改善、转变。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互动的重要舞台和场所,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应多重视学生在教学行为中的整体表现,而不是一次的失误;在关注教学结果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评价,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2.评价标准方面。

(1)标准制定方面。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在遵守国家、地方、学校相关文件的基础上,还应充分考虑语文学科的自身特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不能脱离语文学科的特点,不能搞分数主义,而应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2)教学内容方面。教学内容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学内容的安排直接决定了学生知识的学习。对教学内容的评价,可把握以下两点:首先,教学内容是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应始终围绕着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师在进行内容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认知水平,选择符合学生的需求、学生能接受的、对学生具有实际意义的教学内容。其次,教学内容是否具有课程意识。课程与教材是不同的两个概念,课程是总体,是对语文课的总体要求;教材是相关机构根据课程标准编订的语文教学的一个范本。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囿于语文教材,要在把握语文学科性质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积极开发多种教学资源。

(3)有效教学方面。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课堂教学是否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以及情感体验、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是否具有有效性,是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

(4)教学方法方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僵硬呆板,是否能够合理运用探究性、开放性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另一个重要标准。

3.评价主体方面。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学目标是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结果下完成的。因此,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时,不但需要教务部门和校领导的监督和评定,还需要发挥教师和学生的重要作用。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对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有重要的发言权。同时,家长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对于学生的自身情况和特点也更为了解,能更好地提出教学建议。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实施,应增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采用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校领导和教务部门的监管下,让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进来,进行多个角度的评价,使评价的结果更真实和全面,从而真正为教学活动的完善提供帮助。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对整个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调控和指导作用。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评价,能够认识到自身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为学生找寻更适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评价作为检测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对于学校和整个语文教学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促进和完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活动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断转变评价观念和评价标准,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评价主体逐渐从单一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真正发挥课堂教学评价对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促进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课堂教学实施策略范文

【关键词】 中学英语 课堂教学 有效提问

1. 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提问存在不足

1.1 教学任务与课堂上的提问内容不统一

如:① Have you finished your homework?

② Do you like English?

像上面这样的问题,与教学任务的关系不大,并且启发性不高,对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并没有多大意义。一切有意义的问题设置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教师更需要通过有学习价值的问题来丰富自己的课堂内涵,所以在备课时,要对自己所设置的问题多加思考。

1.2 学生对教师提出的诸多问题回答不够灵活

问题和讨论接二连三,过去课堂教学的填鸭灌输现象被貌似热闹的课堂提问所取代,但是实际上收到的效果却并不理想,如此一来,课堂提问的问题深度不够,表面看起来十分和谐的课堂,实际上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使课堂提问的效果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1.3 课堂提问多做“牵引”,少做“引导”

现在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对问题的答案采用引导式的方法得出,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学生的思路,但是很多教师却没有耐心等待学生自主思考,而是直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和暗示,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到标准化设计好的路线上来,在实际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仍属于被动接受。

2. 中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实施策略

2.1课堂提问应充满“激趣性”

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效果有重要意义,也会调动起学习的热情。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提问,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提出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也可以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尤其是课堂上,学生的热情随着对学习兴趣的产生而不断增加。教师要想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就要围绕教学目标出发,对教材的使用也要灵活和创新,通过提问一些比较巧妙和有趣的问题,通过多媒体、电教等比较直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亲身体验情境,调动起课堂的氛围,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器官都参加到记忆的训练中来,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2.2 问题的难易程度把握要恰当

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著有《智力起源》一书,书中提到“人类对自己过于熟悉或者是归于不熟悉的东西都不会过多关注,因为过于熟悉的已经司空见惯,而过于不熟悉的则与自己“图式”的食物差距太大”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基本情况出发,将课堂提问的问题重点放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目标上来,并且还要对知识深度有一定的挖掘,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并乐于学习和研究,课堂提问必须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并且要根据班级内大部分学生的基本情况来进行提问,是班级学生在自己主观思考后可以得出答案的问题,同时也不能过于简单,不进行主观思考和预习的学生也无法回答出该类问题,使问题的答案既不是不经思考就可以得出的,也不是费力思考也无法得出的,如果教师提问的问题十分困难,学生经过深入思考,无法用现有的知识去回答,那么其学习思路就会被阻隔,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任课教师提问的问题没有一点难度,学生很容易回答,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很难调动,也会进一步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2.3 提问机会要均等

在课堂上,有一种现象非常普遍,就是发言多或者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会经常被教师提问,而一些成绩一般或者发言较少的学生则被提问的机会有限,长此以往,他们就失去了对口语的训练机会,也就更不愿意发言。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应该是平等对待的。是课堂中的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到提问活动中来,对于发言较少的学生,我们通过提问联系的方法,将提出的问题让很多学生去回答,例如根据座位顺序等,这样,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如此一来,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也能获得锻炼口语的机会。比如在学习句型“Would you mind ...?”时,笔者让学生把自己当做一名教师,给其他学生提出一些建议,让他们打扫教室卫生。于是很多学生纷纷发表了发言,造出了以下的句子:(1)Would you mind getting some water?(2)Would you mind sweeping the floor?(3)Would you mind cleaning the blackboard?

3. 小结

总而言之,课堂提问蕴含着很多技巧,是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科学性和艺术性是对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学习积极性的调动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一个具有较强提问技巧的教师,通过提问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享受语言学习的美妙,通过对重点、疑难和关键问题的提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1] 陈瑶. 课堂观察指导[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4.

第5篇:课堂教学实施策略范文

一、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

小学生天性好奇,对一切未知都充满兴趣,如果在写字教学中能正确引导,那么,原本枯燥的练字就不是苦,而是乐了。我在平日就收集了大量的书法家为习字发生的有趣的事如:王羲之、王献之的故事,让其中故事情节来感染学生。另外,利用课件放映文字的起源、演变及作用,用动画效果表现出古代文字的出现及向今文字的转变过程,使学生不仅了解到汉字的发展过程及不同时期文字的书写区别。同时,还知道了不同时代的出写工具及材料的不同选用,从而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由于汉字大多是合体字,因此我利用多媒体对汉字的偏旁写法及笔顺进行演示,使笔划众多的字在屏幕上一笔一划地建构起来,这样就直观、清晰地展现了一个汉字的书写过程。同时,讲解书写时要注意的笔划布局特点,并且对学生的作品也及时予以客观的评价、展示。最后,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我还鼓励学生多看他人的书写作品及时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在不断的学习积累中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达到事半功倍。

二、注意执笔姿势,写字心理

我发现许多小学生书写时执笔已养成几种不良习惯,最为突出的一是执笔过低,造成写字时划动的跨度小,线条短。字小,为了能看到笔尖,在书写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移动手腕向左下偏移,写出的字笔画就会向下斜。二是执笔向里倾,笔杆用笔力度大,横划生硬且倾斜,这样握笔的学生大多自我观念强,易灰心,由于握笔姿势的不灵活,书写效果也无从谈起。俗话说“心手相通”,写字可以说是最为直接的心手相通的时候,但如果手不巧,那心又怎么会灵?甚至成了一种内耗,这对小学生来说必将影响他们的个性和心理发展。因此,要写好字,必须要有正确的姿势和握笔方法,坐的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在每次书写练习中,我都会强调写字姿势对一个人发育的重要性,并时时做示范,发现坐姿及执笔不正确的现象及时指出,并重复告知学生:正确的执笔姿势是把笔杆后部紧贴在食指第二节的外侧面,而不是搁在虎口上,因为若搁在虎口上,大拇指的骨节突出部位遮住视线,要看到笔尖和纸的接触点,势必把头向左侧或引颈过指,久之就会造成眼睛近视或斜视,脊柱骨扭曲歪斜的后果。

三、将枯燥的写字儿童化

大智的古人早已将汉字基本笔画归结为一个“永”字,点、横、竖、撇、捺、勾、提、折,百变不离其字,举返三,绝大多数汉字不也正是由此“繁衍”而来的吗?当然,对小学生大可不必那么讲究章法、结体。你满口的“结构、取势、结体法度”不如一个“上、下、左、右、内、外”来得更易学易懂,把授教语言儿童化、游戏化,将更适合小学生学写汉字。如教学生写“林”字,如只讲它是左右结构,木字偏旁,大多数学生会将两个“木”字并排放置,毫无变化,这就是因为小学生往往更注意字的大概形状而不注意变化。因此,我使用儿童易懂的语言讲解:“写‘林’字时,让左边的‘小树’低些,右边的‘小树’高些,两棵‘小树’紧挨着,和其它‘小树’共同生长就成了树林。因为左边的‘小树’低,所以它里面的树叶也略小,而右边的‘小树’高些,所以两片树叶十分舒展”。同时让学生比较二种不同理解下写出的“林”字。

这样一来,善于想象的小学生看着这两个相象却有区别的“木”字组合在一起,就能想象它们像是两个手拉手的好朋友,甚至能想象出一片小树林在风乍起时那满耳的树叶沙沙声。

四、结合儿童特点因字施教

小学生模仿力强,我们在教学写汉字时可以积极主动地利用这一特点,教师范写时首先应做到正确无误,字体均匀、规范,结构合理、美观。结合较为实用的临摹方法,安排各部分笔画,将字的主体部分安排在中间,外延适当伸展,整体合理,疏密得当,即所谓的“疏可走马,密不过针”。小学生的书写整体来说只要达到正确,规范即可,每个字的结构不同就要求学生对字形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因此,我采用了用基本图形辅助教学,独体字如“日”可用长方形概括外形;“火”可用三角形概括,写合体字时可根据字的不同用此例图形法概括。如“故”左右均分;“滁”左中略小右略大;“品”上小下大;“等”上下略大中略小;“努”上大下小。通过自己对字形的观察、比较,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一切就好办了。多引导学生练习用眼观察,用心分析,用手书写,心手相结合,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做到字的重心平稳、疏密均匀、灵活多样。临摹时先求形似,再示神似,不能好一阵,乱一阵,锻炼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书写习惯。根据小学生耐心不足和自身生理特点,在书写时,我安排学习内容坚持由少到多、由简到难,深入浅出。这样循序渐进的练习,既符合学生实情,又能为今后的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6篇:课堂教学实施策略范文

一、课堂教学实施步骤

1. 第一阶段:问题导学。

第一环节:问题引领,课前预习。

(1)问题引领。教师布置前置性问题的基本要求:前置性问题的设置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因此,在设计作业时力求做到简单、低入、根本、开放。

简单:要求作业的环节要简单,学生能一目了然。

低入:要求设计的作业难度要适中,要照顾全体,保证每个人都能发现一点,体味发现的快乐。

根本:要求教师抓住知识主线,找准教学重难点,使学生通过前置学习能够完成大部分的知识点。教师在布置前置性作业前,一定要精心备课,熟悉教材的重难点,抓住知识的”根”,课堂上再举一反三,效果很好。

开放: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的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有所收获,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2)课前预习。学生以前置性问题为载体,根据前置性问题中的学习目标、导学问题、学习方法等,尝试作自己已有的知识,充分利用家庭、伙伴、互联网、图书室等学习资源自主展开独立学习、独立思考。

第二环节:预习展示,明确目标。

(1)预习展示。每节课的开始,利用多种形式的检查,了解判断学生前置性学习的效果,摸清学生知识掌握的不同层次,梳理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明确目标。揭示学习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 第二阶段:合作探究。

实施新课改,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就要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这一环节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的主导作用。老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合作探究,点拨方法规律。

第三环节:自主析疑,合作学习。

(1)自主析疑。在前置性学习后,课始检查的基础上,依据学习目标,把学生自学中解决不了的难题、在自学中生成的问题及老师预设的问题形成合作探究的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这里特别强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个人独立思考能让能力较弱的学生有心理准备,这样有助于激发人人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讨论时才有话说,有理可争。

(2)合作学习。合作探究是本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在学生个人自学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同质对学和异质帮扶,解决课前小研究学习单中预设的学生自学没有解决的问题和新生成的问题,发现收集整理问题,为小组展示做准备。学生通过独学、对学仍然不能解决的学习问题,由整个学习小组共同讨论探究来完成,这个环节主要体现特优生带中等生,中等生帮助潜力生。

第四环节:小组展示,教师点拨。

小组展示是教师随机抽取一个学习小组,抽取的学习小组到板前展示,小组成员根据组长分工依次展示。小组展示、质疑是一节课的精彩部分,展示的内容应是重点、难点、疑点、混点。展示应突出知识形成过程和方法。质疑是听展者发出纠错、补充、疑问、不同意见或见解、不同解题方式或方法,是思维的碰撞,是对感悟进行提炼与提升。

(1)小组展示。小组展示要做到:展示者准备要充分,设计好开头语、过渡语、结束语。对展示内容要熟知,鼓励拓展性展示,要把展示内容组织成展讲语,展示时尽量脱稿或半脱稿,切忌照念答案。展示者应提前进入预定位置,眼睛环视全体同学,便于展示及听展者倾听。展示前要对上一组展示有总评,简明扼要、评价中肯,切忌将征询的目光投向老师。展示者要仪态大方、声音洪亮、口齿清晰、语言流畅、语速适中、抑扬顿挫,准确把握展讲时间,忌拖泥带水。展示者可利用电子白板或实物投影等辅助工具,要充分运用展示艺术,善于运用肢体语言,根据学科特点,说、学、演、唱,书写、描绘淋漓尽致,达到既传授知识又感染人的效果,要有自己的感悟、拓展或生成。展示的重点应是思维过程或方法,展示时小组成员要配合,不冷场,及时补充。其他小组在指出本组展示的错误时,可以在座位直接指出,也可以到板前演示讲解。

(2)教师点拨。教师点拨环节是教学模式的点睛之笔。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老师通过有目的的引导、点拨,启发学生将探究阶段的感性认识和交流上升为理性认识,这部分内容会是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引者、促进者,要从教学规律和学生实情出发,精心选择和设计讲解。在一节课40分钟里,只能选择有所教有所不教,采取”精当点讲”的策略。教者要使自己的”点讲”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更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教师的点拨和引导的重要作用是帮助学生总结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

3. 第三阶段:巩固提升。

有效练习成就高效课堂。课堂练习(包括巩固性练习和拓展性练习)是学生在形成新知基础上的巩固过程,是对学生掌握情况的一个重要反馈。课堂上的练习是否能有效的实施和有效达成,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第五环节:巩固练习,形成体系。

(1)巩固练习。巩固性练习是巩固教学成果的有效手段。巩固性练习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要求学生要当堂学当堂会,务求关注到每个学生。

(2)形成体系。要根据实际进行单元归纳,构建知识和方法框架,形成脉络、体系。

第六环节: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课堂质量,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2)拓展延伸。课内的拓展实际上是教学目标的巩固与落实,因而课堂拓展一定要与整堂课的教学目标一致,必须有利于达成这节课的特定教学目标。对于达到学习目标之后,教师可进行知识的拓展延伸,训练发散思维,对所学知识进行上串下连,从而进一步达到与上下知识链接的目的。

二、模式对教师要求

1.心中有书――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

教师只有深入分析和研究课程标准及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明确教学内容的三维目标,掌握重难点内容。

2.手中有法――以问题为中心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第7篇:课堂教学实施策略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有效性;实施策略

化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在学习化学知识的时候,不仅需要把握其中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大量实验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知识的初三学生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因此,要运用有效策略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进步,让学生在认知方面由不懂到懂,在情感上由不喜欢到喜欢,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化学知识水平。

一、实施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作用

1.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教师只是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在这种单一教学方法的前提下,学生面对着复杂的化学公式以及枯燥无味的化学课堂,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造成学生丧失对化学的学习兴趣。然而,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调动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不断钻研与探索,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的化学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并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增加学生的知识广度。

2.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化学是一门思维性非常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上一个台阶。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能够使枯燥的化学课堂变得活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去想,大胆去做,跳出传统呆板的思维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开发,不断提高学生的化学水平。

3.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精神,提高学生的化学水平,促进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化学知识。通过课堂有效教学,可以让学生清晰掌握化学方程式,不仅让学生真正学到化学知识,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身心健康同步发展。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知识带来的快乐,对化学学习不断产生兴趣,促进学生化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1.创设化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摒弃单一的教学方法,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物理情境教学的创设,充分启发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有效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金属和金属材料”这一章时,老师可以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列举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物品,以及我们经常用到的金属,让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思考生活中所遇到的金属,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2.创新化学教学方法,提高物理课堂效率

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实际化学教学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应该灵活采用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以及教学资源,促进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化学课堂效率。

例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这一节时,由于这一节比较抽象,如果仅凭学生的想象或者老师的讲解,学生很难全面把握,造成课堂效率低下。这时,教师可以实验教学法或者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法,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并且通过清晰的演示步骤与合作探究将抽象的化学方程式直观表达出来,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

3.增加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才是发展的硬道理。要想使学生对化学知识具有充分的认识,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水平,促进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大量的实验教学。化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离不开化学实验,我们需要对其中的知识进行大量实验,才能够理解其中的化学公式。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增加学生的化学实验机会,让学生走入实验室,通过化学实验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索化学知识,推敲化学公式的由来,进行合作探究与化学实验,促进学生自主动手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效率,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足够重视,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创设化学教学情境,增加实验教学机会,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第8篇:课堂教学实施策略范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自主探究 实施策略

小学是人们最初接受正规教育的阶段,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是小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数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能力,丰富自身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形成灵活的思维模式,遇到问题时多方面思考。学好小学数学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统计发现新课程背景下,许多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并不能跟上新课程发展脚步,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要学好数学,就一定要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在课堂外很好地学习,提升数学学习效率。

1.开发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四基”和“两能”,其中“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两能”则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项要求中,培养学生的“四基”和“两能”需要通过不断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实现。小学数学学习是在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点启蒙的情况下,不断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在我国传统教育方式下,许多学生以被动接受状态为主,缺乏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学生在课堂作业练习中,得不到有效练习和巩固,学习的知识点没有记住,学习效果不佳,对数学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通过有效的课堂作业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主动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调查显示,70%以上的小学生缺乏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不愿意主动参与学习和交流,缺少恒心与毅力,遇到困难畏缩不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已经刻不容缓。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2.1课程安排过于机械化,学生思维没有发散。

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授课时,为了让学生对新学到的知识点有更深刻的记忆,十分重视数学公式等知识运用和练习,虽然小学数学教育还处于启蒙阶段,但不意味着仅仅简单机械化地对公式、定律等进行基础练习,需要更多启发小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力的作业方式。许多学生当时能够将题目算出来,课后很容易忘记解题思路分析方法,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和探索的能力没有得到启发。

2.2只注重教学进度,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

许多小学数学教师授课时一味追求教学进度,没有留意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导致许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负担过大,为了跟上老师的进度已经很难,课堂中注意力随之受到影响,导致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没有充足的空间自主思考。

2.3没有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安排学习任务。

小学生年龄较小,数学学习过程中需要耗费更多时间“吃透”课本知识,因此,学习进度比较慢,但有的小学教师安排学习任务时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往往要求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导致许多小学生任务完成度较低,完成效果不好,自信心受到打击,数学学习情况受到影响。

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自主探究的实施策略

3.1控制教学进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小学生处于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安排适宜的工作,减轻小学生完成作业的压力,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开拓创新,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想法解决难题,充分利用课堂利用,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更高。比如在小学数学中,《分数混合运算》这一章节的课时内容较难,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学习,先主动了解要学习的知识点,并将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强化教学,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3.2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合理安排学习任务。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进度可能较慢,不能迅速反应过来,因此要让农村学生更好地跟上学习进度,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和探索。如学习《分数乘法》这一章节时,教师讲述完基本知识后,先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回顾课本,并由老师抽问,学生回答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后,再给予学生10分钟对上一堂课遗留的问题进行思考,找出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针对学生想出来的方法进行解析,并适当给予奖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曲洪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自主探究的实施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3,19(12):61-62.

第9篇:课堂教学实施策略范文

一、创设和谐课堂氛围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学是有知识经验的人与获得这些知识经验的人之间的交往. 以交往互动为特征的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有更多的沟通. 数学课堂教学应始终在数学交流中完成,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回答或板演证明过程的不完整、有错误,不要一味地指责,而要用激励的语言加以指正、补充,让失败孕育成功;对学生思维受阻不能置之不理,而要给予启发和诱导;对学生的“创造性”答案,切忌冷漠对待,而要让学生说明理由,也许学生的回答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时教师要毫不掩饰自己的兴奋,给予热情的赞赏和鼓励.

面对新课程,数学教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作为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心声,珍惜学生心灵深处的渴望,积极创造机会,不断地让学生取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要善于把数学教学过程变成探求真理、带有感彩的数学交流过程. 这样,教师在教学中也会学到许多知识,同时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学生也会把教师当成他们学习的伙伴,愿意与教师进行探讨、互相交流.

二、实施有效分层教学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因此,“分层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旨在协调班级内学生学习程度的分化,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分层教学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每名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从模糊走向清醒;二是打破了“优生差生一锅煮、优生差生无法在课堂兼顾”的教学困境,每个层次都可以根据本层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进度和课堂教学标准,这样,每名学生都能受到与其相适应的教育,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听得懂、吃得饱,为每名同学都创造了进步的机会;三是优化了教师资源配置,可以把不同类型的老师安排到适应其教学特点的层次,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特长;四是促进了教师在教学中相互间的协调配合,提高了教师的合作交流意识.

三、创设开放问题情境

开放探索性问题,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 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积极参与的过程,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求知欲、创新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其真正地学会“数学的思维”.

例如“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教学. 我感到按教材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教学时就把它改为:首先从一个实际问题引例:“一个新建的三角形多功能小区,计划在它的三个顶点处种上了半径为10米的扇形绿化地. 已知每平方米绿化地的成本是80元,按计划需总成本多少元?” 然后,围绕该实际问题进行变式:如果是一个四边形的多功能小区,在它的四个顶点处种上了半径为10米的扇形绿化地,又如何计算呢?如果是五边形、六边形……又如何计算呢?结果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想出的办法各种各样,收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效果.

四、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因此,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得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应尽可能多提供一些现代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事例进行研究,如市场销售问题、办厂盈亏测算、股票风险投资、贷款利息计算、道路交通状况、环境资源调查、有奖销售讨论、体育比赛研究等. 这些素材可从报刊杂志、计算机网络中查找. 如学习了函数和不等式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计算有关经济问题. 例如,有一批电脑,原销售价格为每台8000元,在甲、乙两家家电商场均有销售. 甲商场的促销方法是:买一台的单价为7800元,买两台的单价为7600元,依此类推,每多买一台单价再减少200元,但每台单价不能低于4400元;乙商场一律都按原价打七五折销售. 某校需购买一批此型号的电脑,请同学们帮学校算算,去哪家商场购买可节约开支?

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发展学生的能力;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探索问题的氛围;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过重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