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范文

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第1篇: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范文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常见问题及析因

1.生活适应不良

大学新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后,首先面临的就是外部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的变化容易使他们在气候、语言、饮食等方面出现适应不良。

居住的宿舍环境也是新生需要适应的方面之一。尽管各高校都在尽力改善学生的住宿条件,但目前总体上依然难以和学生的家庭居住环境相媲美,居住小环境的落差也常使许多大学新生感到苦恼。

另外,习惯于家长和教师“全方位照顾”的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自理能力,也多出现适应问题。

2.学习适应不良

(1)学习目的、内容、方法的变化导致适应不良

进入大学后,学生的主要学习指向由高考变成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自我发展与成才,具体目标开始出现多元化、个性化,不同的发展规划产生了不同的学习目标,进而产生了不同的学习侧重点。如果不能及时明确自我的学习目的,常易导致盲目、从众、碌碌无为,降低自我价值感。

大学阶段,课程门数骤增,且围绕专业方向课程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学习内容的增加、时间和精力的有限要求学生们具备更高的自我选择能力。如果不区分主次,极有可能使精力分散,门门课程都难如人意。

大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变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法为主动、自学式。大学课堂教学容量大,进度快,课后教师的监督作用明显减弱,学生自我管理空间加大。学生需要自主安排学习活动,以自学、理解为主。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一段时间后,因为学习方法的不适应而跟不上教学进度。久而久之,开始产生焦虑情绪,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2)学习压力的变化导致适应不良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压力骤减,认为考上大学就可以过上轻松惬意的生活,但实际并不如他们想象的那么轻松,当他们学习落后时常常会出现焦虑、抑郁及自我否定情绪;另一方面,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丧失了中学时的学业优越感,备感压力剧增,而且上进心越强的学生心理压力越大。

(3)对学校和专业不满意

在进入大学之前,每个学生都会对大学生活充满各种各样的美好想象,但想象和事实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当这种差距太大,就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挫败感,觉得大学也不过如此,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另外,高考后总会有一些学生因各种原因而进入一所自己不太中意的学校、不太满意的专业,加上对学校、专业的不了解,这使得他们在入学后存在一种“不得志”的心理,在学习中难以打起精神。

3.人际关系适应不良

高中阶段的人际关系相对简单,但进入大学后,人际交往的类型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师生关系明显淡化,同学之间互动频繁[1],更开阔的人际空间常使得一些学生出现人际关系适应不良。

首先是师生交往的明显淡化。高中阶段,教师与学生接触密切,学生习惯于对依赖和顺从教师。而在大学里,教师主要扮演督导的角色,学生主要依靠自我管理,这让一些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学生不知所措。还有另一类学生,进入大学后自我管理过于宽松,拒绝教师的建议与指导,学习时间的安排过于随意化,凭兴趣或一时的感觉决定学习与否和学习内容,忽视知识整体性,使得知识结构不合理,基础不牢固,学业发展难以达到既定目标。

其次是同学关系互动频繁。由于住宿制,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由家庭转移到了集体宿舍,同学之间朝夕相对,因此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就显得异常重要。有许多大学新生因与其他同学处理不好关系而倍感痛苦。导致同学之间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主要原因有五个:

一是大学新生来自五湖四海,由于原来各自的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等方面存在差异,当突然被限定在一个共同的空间内生活时难免发生摩擦冲突。

二是初到陌生的环境,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使得同学之间的交往更加谨慎。加上远离父母本来就有一种孤独感,一旦出现人际冲突,这种孤独感就会进一步加剧,产生抑郁和焦虑。

三是一方面学生的价值观存在差异,有的人看重能力,有的人看重品行……另一方面大学生自我意识相对较强,在遇到实际问题时都想证明自己的观点,坚持自己的立场,所以当观点立场出现差异时也容易导致人际关系不良。

四是能够上大学的都是天之骄子,这样的人聚在一起,谁都不服别人或者害怕落后于别人,过分强烈的竞争意识也难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是个性问题。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缺乏与人沟通思想感情的基本技巧,他们经常处于一种想与人交往而又害怕与人交往的矛盾之中,产生孤独、抑郁或自卑的情绪体验。还有一部分学生,在与人交往时过分求全,处处忍让,一味迁就别人,内心十分压抑。再有一类学生过分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举止不考虑别人的利益,在群体中极易遭到排斥和孤立。

高校心理健康机构对新生适应不良的应对策略

1.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专业性强,涉及专门的理论和技术,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队伍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一是引进专业人才;二是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三是对在一线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进行培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甄别问题学生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作为兼职人员的作用[2]。

2.搭建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一是新生入学以后,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做到对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和预防,以及对心理危机的早期觉察和干预[3]。

二是在新生入学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如学习辅导、人际关系辅导等,让学生对即将面临的变化做好心理准备,并提供有效的心理适应方法,提高大学新生的自我调适能力。

三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系统讲解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心理状况,找出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通过积极有效的心理训练,增强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四是开设心理工作坊、团体心理辅导,对存在共性问题的学生集中进行心理辅导。

五是通过广播、报纸、网络以及心理健康社团,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六是强化心理咨询功能,提高心理咨询质量,开通面谈、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心理咨询渠道,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心理问题,有效应对突发的心理危机事件[4]。

七是通过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在院系、班级中培养心理联络员,组建心理健康社团,多与大一新生沟通、交流,在经验上给予他们帮助和关怀,充分发挥朋辈辅导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瑾,张剑.大学生入学适应问题及社会工作的介入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13(1).

[2]张爱莲.大学新生的心理困扰及其排解[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

第2篇: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普查;心理健康;应对策略

心理普查是指对某一群体的每一对象进行统一的心理健康测查,以便了解每一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该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提供参照信息。

1 心理普查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联系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每年心理健康普查后,都会筛查出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有的因难以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而感到焦虑,有的因难于一下从中学的被动接受学习方式转变为大学的自主学习方式而迷惘,有的因感到与理想的学校或专业差距大而失落,有的因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而抑郁,有的因新同学个个优秀而自卑,有的因恋爱问题而烦恼……这些心理健康问题是大学生尤其是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困扰着他们,使他们无法安心学习、愉快生活,更有甚者产生悲观厌世情绪,个别因心理问题而自杀。通过普查可以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提高主动寻求心理帮助的意识,同时完善性格,开发自我潜能。

2 大学生心理普查项目研究的目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及应对策略是通过心理健康测量量表、问卷对本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测量和评估,并针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方案。此项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大学生的潜能,增进心理健康,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3 数据分析

3年来我院新入校的学生一共有5500名,通过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抑郁因子,焦虑因子,精神病性因子的分析、统计,数据如下表格。

2011―2013年度入学新生主要心理症状项目构成比例(%)

以上表格是根据学院11、12、13级学生进行心理普查的情况统计,根据心海软件中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抑郁因子,焦虑因子,精神病性因子超过正常值视为心理异常人群(即轻度以上心理不适因子(T≥2))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其中11级普查总人数为1200人,异常人数为145人,占总人数的12.0%,其中抑郁因子占异常人数的50.3%,焦虑因子占异常人数的85.5%,精神病性因子占异常人数的80.5%;12级普查总人数为2200人,异常人数为260人,占总人数的11.8%,其中抑郁因子占占异常人数的60.3%,焦虑因子占异常人数的82.3%,精神病性因子占异常人数的78.8%;13级普查总人数为2100人,异常人数为163人,占总人数的7.8%,其中抑郁因子占异常人数的63.8%,焦虑因子占异常人数的80.3%,精神病性因子占异常人数的84.0%。并且11级大学生阳性均分为2.65;12级大学生阳性均分为2.69;13级大学生阳性均分为2.67。

普查结果分析:

由以上数据得知,大学新生普遍存在抑郁和焦虑的症状并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出现,抑郁症状是指对事物的缺乏兴趣,丧失体验快乐的能力,从平常的活动中感觉不到乐趣,自己感觉情绪低沉,苦恼忧伤,郁郁寡欢,自我评价降低及精力不集中等等。新生刚刚进入大学,开始面对一个崭新的生活,新的学习模式,开放的空间,没有父母陪伴的生活,同学间的相处,部分学生易出现不适应。这些都可能会导致抑郁的原因。譬如,考试成绩达不到自己预想的效果;和舍友,同学的关系僵硬,不知道如果与他们沟通,交流,对自己考上的学校,专业不满等等。

而焦虑症状主要表现为对某些特定事物的过分担心,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某种危险或不幸事件经常担心,或者是对现实中可能发生的事情但其担心焦虑烦恼的程度与现实不相称等,焦虑与抑郁常常交替出现或者同时出现,譬如,担心自己选择的专业是否是热门专业,如果不是,以后的就业之路会是如何的曲折,于是开始出现恐慌,忐忑不安,紧张性头痛等,或者担心自己的考试不如人愿,开始出现考试前的焦虑,如 心慌,出汗,无法放松等。现随着时代的改变,对于大学生的苛求越来越高,导致新生刚进入大学受到严苛获取毕业证规章制度的影响,社会的压力,家长的高要求,使得刚刚经历过高考步入大学殿堂的新生,开始出现了焦虑的症状。

精神病性症状也在新生人群中的比例也逐步上升,主要表现为躯体不适,显著的兴奋和活动,并由抑郁或者焦虑引起的严重而持久的社会退缩,紧张,以及伴有一些感知觉的障碍。长时间的抑郁和焦虑症状会导致精神病性症状的出现。而90后大学新生背负着父母的期望、社会的压力舆论成长,环境的不同,接受程度的不同,则会出现不同的改变,如果症状严重,则会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只要找到原因,采取有效的干预方案就会避免情况的恶化。

4 心理健康问题解决途径

4.1 通过心海软件,我们把心理异常的学生分为较轻和严重两类,较轻的同学,我们可以通过辅导员来进行心理疏导。严重的就由我院心理咨询中心的专职老师进行访谈,以便让我们同学所出现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4.2 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班级心理卫生员培训、进行团辅、沙盘游戏等形式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推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使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并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知恩感恩,珍爱生命。

第3篇: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 成因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1-0095-02

调查表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普通高校学生,人际关系不和谐、情感困扰、人格障碍、学业困扰和适应不良等是主要问题。因此,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探索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群体心理特点,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发展过程中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优化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全面、充分、和谐、主动地发展,是高职院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生的心理问题现状

1.适应性问题

包括对环境和人际关系的适应、对学业的适应、对经济状况的适应和对生活自主性的适应。进入大学后,面对陌生的环境、生疏的人际关系,绝大多数大学生表现出不适应,心理冲突多,情绪起伏大,在实际生活中常出现诸多矛盾。如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情绪与理智的矛盾;幻想与现实的矛盾等。当对这种因环境改变而出现的焦虑、不安、孤独感超过限度时会产生心理问题,出现失眠、食欲不振、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有一部分同学对学习的适应常常会出现问题,表现为学习不得法、考试焦虑、不会安排学习时间和计划,一旦考试的环节出现问题,就会表现出不自信,情绪低靡,甚至厌学等。

2.人际交往问题

进入大学,人际交往面拓宽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往往使学生不知所措。大学生普遍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易引发人际冲突,陷入孤独、逃避、自我心理设防。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交际心理障碍,表现为交往中沟通不足、社交恐怖、关系失调、人际冲突等时有发生,从而导致心理失调。

3.情绪问题

由于过分紧张,大学生通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波动。表现为情绪波动较大,大悲大喜,大起大落,时而积极情绪占据主导,时而被消极情绪主宰,遇事不冷静、易冲动等。

4.就业压力大

就业压力与高等教育改革密切相关,作为高职大学生,在毕业时处于劣势,又期待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但是近年来就目前社会就业情况和大学生自身情况来看,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不景气,失业率极高,许多大学生都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危险。而且调查显示50%以上的大学生都认为就业带给他们很大压力。这无不造成高职大学生过重的精神负担,使他们焦虑、担忧而失去安全感和优越感,许多心理问题便随之产生。

二、引起高职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会、学校、家庭和人等因素都是不容忽视的,主要有以下因素:

第一,许多大学生来自于农村,自己有较强的自卑感和害羞感,因此不敢也不愿与他人交往,害怕遭到他人的歧视和拒绝。这种交际困难的存在是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首要因素。

第二,一些学生是独生子女或者来自城市,家长对他们过分溺爱和过度保护,使他们养成了自私任性的性格,缺乏集体感与合作精神,导致他们在独立生活和为人处世方面的能力较差。

第三,由于应试教育制度和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使得许多大学生产生就业压力和学习上的压力,过于忧虑自己的学习成绩,过于担心将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第四,大学学习与高中的学习方法不同,大学老师的授课方式与高中老师也有差别,许多学生没有掌握方法,不能适应大学的教学模式,容易产生学习上的压力。

第五,由于家庭和学校教育不当,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不够重视,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逃避现实而在网络中寻求满足感以弥补心灵空虚的情况。

第六,多数大学生都不能真正地理解恋爱,更没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一旦出现情感危机,就会采取一些不正确或偏激的方式解决,由此引发心理障碍。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当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全员参与,在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全面开展,全过程进行,以最大限度健康发展学生为目的。

1.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首先,要大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长期以来许多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却不自知,或者是知道但无法摆脱,主动寻求帮助的学生较少。除了心理保健意识不强外,另一个原因是一些同学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有误解,仿佛接受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人都会戴上一顶“不正常、有问题”的帽子,有同学甚至不敢选修心理教育的课程,还有些同学则是不知道心理咨询是什么,哪些问题可以通过咨询来解决。所以,在学生中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作广泛宣传是该项工作能有效开展的前提保证。其次,要通过开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选修课,帮助学生增强心理调适能力,维护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2.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要切实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就要充分发挥学校的整体优势和合力,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首先,学校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健全相应的制度,具体负责协调和组织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科研、辅导、咨询与考核工作。其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职能机构,为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场地、设备、经费等必需的物质条件。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不断提高专兼职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最后,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的协作机制。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与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应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提高。

3.指导学生组建心理健康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能否深入、持久、有效地开展,能否普及和提高教育效果,还需要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因为心理教育的重点在于通过心育赋予受教育者强大、持久的内在的自我发展动力与能力,达到自我发展、自我预防、自我矫治的目的。学生社团可以发挥朋辈之间鸿沟小、防御性低、共同性大、互动性强等优势,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服务他人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有效地开发学生中丰富的心理教育资源,这无论是对于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还是使工作的触角更深入都十分有益。心理健康社团还可以起到一种在心理咨询教师和学生之间搭设桥梁的作用,通过他们可以及时得到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信息反馈和学生中正在出现的带有共性的心理问题,可以对突发事件进行危机干预。

4.针对心理异常学生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由于遇到重大而无法克服心理冲突或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或生理反应。当个别大学生发生心理疾病和危机时,我们不能单纯依赖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而应遵循国家推广的“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疾病防治工作模式,积极运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这由五大环节的工作组成:①发现环节(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不定期排查);②监控环节(辅导员、学生骨干等进行随时观察);③心理咨询治疗与干预控制;④转介环节(由学校转到校外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进行治疗);⑤回归保健环节(对已恢复心理健康返校的学生,仍要关注,避免复发)。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增强竞争意识,获取奋进的信心,并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中获得休息和娱乐,调整生活节奏,有充沛的精力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以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四、结束语

每个人这一生要面对的问题很多,承受的压力也很多,并不只是在大学阶段。评价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不是简单的问卷调查可以得出的,也不是某个时间段可以体现的,即使是不健康,也不是看几次心理医生和上辅导课就能完全解决的,做这份调查报告只是想告诉大家,告诉自己一个答案:面对问题和压力,不要选择逃避,只有承担,才会发现自己原来能够举重若轻。重视自己的心灵,温暖自己的心灵,心理健康离我们并不遥远。

参考文献

第4篇: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范文

【摘要】 目的:剖析在校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对某重点综合大学4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者的主要心理压力来自未来就业、学业及毕业后方向等方面,分别占被调查者的47.1%、30.3%及207%;学习状态中对所学课程没兴趣、学习效率低所占比例分别为31.1%、25.3%;77.9%的人感觉自己偶尔或经常有心理问题。结论:大学生心理问题日趋复杂化,其主要原因与就业压力过大及学习动力不足有关,应通过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增强大学生学习动力等有效对策,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问题;调查分析;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将直接影响其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对未来社会的适应、家庭幸福及培养合格接班人等现实问题。因此,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动向,研究有效的应对策略,是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重点课题之一。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以某重点综合大学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有效问卷376份,回收率94.0%。使用自行设计的心理健康问卷,采用随机、现场匿名问卷调查方式进行。

2 调查结果

2.1 人际交往相关问题见表1。

表1 人际交往相关问题(略)

2.2 学习状态相关问题见表2。

表2 学习状态相关问题(略)

2.3 心理压力相关问题

2.3.1 心理压力源排序 在经济、恋爱、人际关系、家庭、学业、个人前途及就业、国家发展前途7项心理压力源中,排序在第1、2位的是个人前途及就业和学业,分别为177人(471%)和114人(303%),排在最末位的是国家发展前途,为195人(519%)。

2.3.2 对个人前途感到困惑和担忧的频率 经常担心101人(269%),偶尔担心210人(559%),很少和不担心65人(173%)。

2.3.3 学业及毕业后选择 对自己所学专业一般及非常满意273人(726%),未能看好自己专业就业前景88人(234%),毕业后不知道何去何从78人(207%)、考研198人(527%)、就业107人(285%)。

2.4 对自我心理状况、问题应对及心理咨询的认识经常感到自己有心理问题的35人(93%),偶尔258人(686%),不知道31人(82%)。遇到心理问题不会去咨询的96人(255%),向朋友倾诉187人(497%)。对付压力选择自己“顺其自然,自然调整”242人(644%),选择自己“转移”182人(484%)。对“心理咨询”的看法,认为“心理健康者也可以接受咨询” 的243人(646%),认为高校心理咨询针对的是“在恋爱、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遇到实际困难的人”的190人(505%),认为针对的是“情绪调节有困难的人”的187人(497%)。对心理咨询人员的素质要求,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保密(245人,占652%)、同理心(221人,占588%)及热情(205人,占545%)。

3 讨论

本次调查中,“认为与陌生人见面时会感觉不自然”、“自己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及“时常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的大学生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402%、449%及500%。这些数据反映出部分大学生存在人际交往时不自信、人际敏感性较强等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较高的人际敏感性往往易引起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1]。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往往与大学生不自信、缺乏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的能力有关。在学习心理方面,“给自己定下学习目标,由于做不到而不得不放弃”者占被调查者的410%,而“迫切希望在短时间内大幅提高学习成绩”者占503%。反映出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对自己期望值较高,但在实现期望的过程中由于急功近利、不能持之以恒,从而在学习方面很难达到自我期望值,增加了自己的挫折感和自卑感,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和目标缺失,由此所致的空虚、无聊以及其引发的消极生活方式,是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2]。在压力源方面,就业已经成为大学生的重要压力源,不明确、不知道毕业后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的占207%。多数大学生把个人前途、就业和学业放在压力源首位,与5年前的调查相比,就业压力上升成为导致大学生易出现负面情绪的首要因素[3]。面对日益加剧的就业竞争,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压力、变压力为动力,是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心理状况方面,“感觉自己偶尔或经常有心理问题”以及“遇到心理问题不会求助心理咨询”的分别占779%和255%,这提示心理健康工作者,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完善和普及心理咨询工作任重而道远。综上所述,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日趋复杂化,如就业压力大、学习动力不足、个人价值缺失、人际关系紧张、社会适应不良、主观倾向过重等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问题相互交织在一起是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新动向,就业压力与学习动力不足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4 对策

4.1 充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心理健康的课堂教育,开设诸如生涯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卫生与保健、心理咨询、情绪管理等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让学生系统地接受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把握自我心理保健方法;引导学生提升自我认知的客观性,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接受不可改变的现实和改变能够改变的现状,不断地学习、完善和充实自己,悦纳自己;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其心理问题[4]。

4.2 努力提供有效的环境支持良好的集体氛围有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积极向上的群体气氛有利于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进取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能让学生尽情地施展才华、奋发进取,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群落效应表明,大学生的能力和心态受班级和宿舍小气候的影响,他们互为参照、同化,在某一个方面趋于一致[5]。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开辟供学生聊天和发表意见的场所,及时了解学生的关注点、思想动态和心理问题。另外,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学习与人交往的经验,接受生活磨练,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

4.3 在日常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中,讲究心理艺术,注意区分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善于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或咨询,懂得运用心理学的方式方法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减少学生心理疾病、解决学生心理困扰、提早发现学生心理问题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实施以教学干预为主的综合措施,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注意把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渗透到专业教学过程中去,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进行生涯规划,让大学生知道为什么学、如何学,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4.4 重视重点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调查所反映出的部分学生的目标缺失问题,大多与大学新生进入大学后旧理想实现而新目标不明确有关。新生阶段打好基础,养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有事半功倍的效应。高校贫困生在经济和物质上的状况影响着他们的心理状况,难以摆脱“心理贫困”所致的内心自卑[6]。及时了解因贫困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使其能够以一种平常的心态面对自己暂时的困难。单亲家庭、离异家庭、问题家庭、人际紧张、自身条件没优势等也是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常见因素,相信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普及和日臻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将会有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虞红,邢文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6,(3):1620.

[2]黄中岩.医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实用全科医学,2006,(2):3639.

[3]高常发.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3):78.

[4]邓旭阳,郭晋林,王晓玲.团体心理疗法促进大学新生环境适应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2):1718.

第5篇: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正在被越来越多人关注。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急剧变化之中, 加之其思想不成熟、情感冲动,心理承受力差, 使他们难以处理好生活和学习中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大学生容易发生心理失衡,尤其当他们面临来自家庭、 学校、 自身等方面的特殊情况, 而又无法通过以前的方式去应付, 便容易陷于惊惶失措中,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涵义与特性

1.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涵义

心理危机是指当面临突然或重大事件,个体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一般而言,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者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收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结合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当大学生面对严重应激事件时,不能用通常的方法解决时所发生的心理失衡状态。

2.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性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危机与其他人群既有共性,也有其特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心理脆弱性。生活中的有些事情,发生在社会其他阶层成员的身上可能不足以造成心理危机,而大学生由于其心理欠成熟,缺乏社会的历练,其应对能力相对较差,所以他们容易把一些并不严重的事件评定为应激事件,从而陷入心理危机状态。第二,心理危机多样性。大学生由于人格缺陷、自我认知偏激、学业压力、择业受挫、人际交往矛盾冲突等引发的心理危机呈现多样化态势,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干预。第三,潜在性强。大学生有时由于一些轻度的心理不适,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和救助,甚至有些学生发现心理危机后,不会求助或者没有求助,长期积累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危机,酿成悲剧,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后果。

二、大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1.新环境适应方面的问题

在大学的生活环境里,新生面临的新的环境主要是生活环境和学术氛围的环境,各地差异性的生活习惯构成的复杂性是在大学生上大学之前没有遇到过的,同学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省市,以及个人独立生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等等。另外,高中阶段主要是基础教育,以知识储备为主,但大学的学术环境不同,更多的是强调个体学习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用学术研究的方式去思考、研究问题,这两种环境都是大学生在中学时代所不曾接触的,都要求很快的适应。

2.人际交往的问题

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目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受长辈溺爱,常常任性自私,做事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周围人的立场和感受,使一些大学生遇事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当他人的看法、想法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时,容易导致交际困难,在没有倾诉对象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心理疾病。

3.学习的困惑与压力

大学生的学习困惑与压力有一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并非是自己喜欢的,这使他们长期处于冲突与痛苦之中,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精神长期处于过度紧张也会带来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就业压力还要参加各类证书及考研所带来的应试压力等。大学的学习完全靠个人,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而有些中学时的姣姣者,由于没有很好的掌握大学的学习方式方法,中学时的优越感已不复存在,自尊心和好胜心得不到充分的满足,产生了不知从何学起,难免会产生困惑、迷茫和无所适从的感觉。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策略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健康愉快的问题活动,可以培养人的兴趣,锻炼社会实践能力,陶冶人的情操,使生活丰富多彩,缓解压力,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因此,我们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使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变得愉快、积极,成为推动学习、健康心理的内在动力。

2.加强大学生的心理辅导

学校应通过心理辅导老师或者是咨询体系,在大学生郁闷、压抑等不良心理问题产生时,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的及时有效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与帮助,

从而缓解心理压力、疏导不良情绪、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学习新的适应方法和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最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正是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时期,所以必须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联系实际,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结合起来,针对大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这样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总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各方面对大学生进行辅导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项艰苦而长期的任务,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盛艳秋.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J]学术论坛2010.

[2]孙芝凤.主体性教育理念与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

第6篇: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压力 心理健康

一、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其具体表现

大学生承担着特殊使命,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困难。宏观来看,社会转型时期的变迁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日趋突出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从微观层面来看,在社会化的进程中,因大学生还缺少一定的人生经历,同时心理发展还没有成熟,所以一旦遇到挫折和困难,就难免会产生消极情绪,甚至还会采取极端行为而误入歧途。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学习、生活都有密切关联,如果他们旺盛的精力得不到正确的引导,遇到不良诱惑就必然会产生破坏性后果。与此同时,大学生的思想比较独立,发展稍有不顺,就会变得偏激执拗。在理想与现实、独立与依赖、自尊与自卑、个人意愿与家庭期望等诸多压力和冲突面前,心理承受力差的学生就很容易产生更多的心理问题。目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具体表现为孤独、苦闷、冷漠、情绪低落、厌倦、反感等。这类学生往往对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也不感兴趣,总感觉自己活得很累。

二、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

1.学习生活环境变化。大学生从上小学开始,就被家长和老师灌输了“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教师以考试的课程为主,学校设置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偏少。而大学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学生一旦进入大学就会感动有些不适应,也无法合理支配自己的业余时间。除此之外,大学教育仍然是文化课占主体地位,对学生心理素质是否提高不是很重视。很多高校还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外语四六级考试以及计算机等级考试,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2.学习压力加大。大学期间,学生的主旋律仍是围绕着学习展开。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导致大多数学生都感受到了学习的压力。大学生学习的专业性强,学习目标也由单纯的理解和储存知识逐渐转变为通过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更重视对知识的实践和应用,鼓励学生要敢于创新和探索新的领域。

3.个人心理素质。一是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学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对社会负责,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对待任何事情,健康地看待事物,摒弃那些错误的人生价值观。二是心理调节能力弱。大学生接触社会之后,就会产生多种矛盾,例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现实与书本的矛盾等,如果不能调节好这些矛盾,就会对现实有种不信任感,会焦虑不安。三是心理承受力差。现在的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较为优越,很少受到挫折,因此,他们经受不了一点风雨,心理承受力极差。长此以往,就出现了明显的心理障碍。

三、解决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应对策略

1.优化社会文化的导向作用,正确应对压力。大学生要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离不开社会环境这一因素的。所以,要优化社会文化的导向作用,加强传媒的正面导向作用,加大社会道德建设,大力发扬助人为乐等传统美德,激励大学生参与到社会道德建设中来。鉴于压力是无处不在的,因此,高校的每一位大学生都要学会正确认识和面对现实中的各种压力。

2.学校要多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各学科中尽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了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学生有必要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掌握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增强教育能力。而教师在课堂上也要时刻注重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3.社会应该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就业氛围。目前,一大部分大学生将其心理压力产生的根源归结为就业问题。近几年来,高校不断扩招,而企事业单位又不断地精简缩员,这种局面导致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所以,国家、社会、政府要优化用人机制,增加就业岗位,使大学生能真正通过工作来实现学有所用。

4.大学生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大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给自己减压。一是正确认识与分析自身所面临的压力,遇到压力要积极面对。二是要培养兴趣,包括棋琴书画、唱歌跳舞、集邮摄影、团体活动及广泛的社交活动,由此建立起感情联系,扩大社会支持系统。三是正确地了解自己,对自己进行正确、客观的评价,坚持做到这一点才能够了解自身的压力程度,进而对其正确处理。

四、结语

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专业培养的同时,也不可忽视他们的心理问题,要教会学生用宽容、理解、信任的态度与他人和睦相处,进而缓解自身心理压力。大学生们也要提高自我调控能力,消除自己的负面情绪,多参加社会活动。总之,在社会、学校、大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就会得到缓解,从而使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54-03

大学生心理问题是指其在校期间的学习、就业、情感、生活、交际等过程中遇到一定的困难,而且使他们感觉自身无法解决的,主观上完全不能控制的,并表现出悲伤和恐慌的状态。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他们学习、生活、成长的障碍,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一、现状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5%的大学生受隋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50%的大学生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大学生自杀现象呈上升趋势。有报告指出: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其中大学生的自杀率为0.02%,自杀是导致大学生死亡的第二位原因,[1]令人心惊的数字充分说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势在必行。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成为各大院校日常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而解决该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心理问题学生建立干预机制并进行有效的实施,做到“防治结合”。

二、产生的原因

1.自卑感。自卑感学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是家庭经济困难的,这些学生往往来自偏僻的山区或贫穷落后的农村,进入大学后面对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同学,发现了自己生活上的差距,造成虚荣心的落差,使之陷入自卑中;第二是身体病残的,由于自理困难,造成并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在精神上心理上存在各种障碍或疾病;第三是家庭突变的,长期与家人分离(父母离异、去世、出国等),或者家庭受到天灾、人祸等突发性,造成大学生心理产生落差,导致孤僻、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2.情感原因。因情感问题引发的心理问题是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中尤为尖锐的,因情感问题(如失恋、网恋等)导致大学生自杀的新闻屡屡发生。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情感发展阶段,他们的恋爱是浪漫的,但背后却隐藏着不少问题,尤其是失恋引发的心理问题是一道非常棘手的难题。由于心理成熟的限制,很多同学不得不承受因失恋带来的痛苦,因失恋对自己的吸引力产生怀疑,因失恋觉得自己很没面子,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因失恋使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这样的心理让他们自暴自弃,引发心理危机,甚至失去理智,严重的导致情感犯罪。

3.学业原因。大学校园中汇集了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部分同学的特长和优势被埋没或者未受到高中时代的关注,失去了以往的优越感,心理产生了变化。同时,与高中相比,大学的学习环境、专业化程度发生了变化,而且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发了改变,使得有些同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难,再加上高校中的各种等级考试(计算机、英语、技能)加多,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压力,导致部分课程“挂科”,从而产生了厌学、自卑、自信心下降,产生了心理压力,引发心理问题。

三、构建危机干预的意义

1.有利于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教育部于2011年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也加强了全国各地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和管理工作。同时,随着我国高教规模的扩大和招生人数的日益增加,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也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目前高校大学生休学、退学的原因调查发现,因心理或精神问题的占了30%左右,而大学生这个庞大的集体中,心理障碍倾向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强开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迫在眉睫。

2.是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需要。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弱点主要表现在:抗压能力较弱,独立性与依赖织,自我感觉良好,但识别能力又相对较弱,常常感觉现实与理想脱节,经常性地出现自我矛盾和不稳的状态,再加上外界环境的影响及干扰,随之产生心理问题。通过研究大学生心理危机,了解心理危机的相关规律和特点,寻找心理危机解决的策略,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掌握心理危机应对策略,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重要的意义。[2]

四、构建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途径

1.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能正视心理健康问题,消除对心理辅导和心理教育的误解,而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开设相关课程,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危机干预教育课程等,将这些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中。通过对心理知识的普及,增强学生心理抗压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当碰到心理困惑时,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懂得且能主动去心理咨询或寻找专业人士的帮助,化解潜在的危机。同时,不定期的举行一些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互动游戏,如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举行的“525-我爱我”大学生心理剧主题晚会;长沙民政学院举行一年一度的心理剧晚会;华东交通大学“525阳光心理行动月”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活动,不但缓解了紧张的学习气氛,也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到心理危机的预防知识。

2.建立有效的危机干预机制。①明确范围。通过查看心理测试档案或通过班级心理委员详细了解班中每位同学在学习、生活、工作、感情等方面的活动状况,来分辨存在心理问题或者心理危机隐患的同学,并对其进行有效地监控及治疗措施。如丽水学院化生学院在每个班中设立一名心理委员,并每周报告一次班级同学在各方面的情况,设置了“心理晴雨表”,记录着每周每个同学的情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心理干预工作者可以根据通过测试和摸查到的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划分一般、较严重、严重等相应心理问题等级,根据不同的等级进行针对性的访谈、交流、谈心等措施,以更加科学、合理的开展危机干预工作[3]。②建立危机干预跟踪措施。危机干预跟踪是指对那些有心理危机的当事人进行短期干预后,在随后的生活、学习等情况进行必要的跟踪和监护观察。心理危机不但具有潜伏性,还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特征,通过对其的跟踪了解和观察,并认真记录和分析心理问题学生的健康情况后,根据不同心理状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跟踪办法,如情况有好转的,可以安排室友或同学关注、监控;对仍有危机倾向的人员必须24小时有人看护,并随时报告实际情况;对情况严重的必须住院或由相关心理咨询部门接管。

参考文献:

[1]潘欣.大学生危机干预及预警系统[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2):137一l39.

[2]宋玲,宋荔钦.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作用探讨[J].现代商业,2010,(33):283-285.

[3]吴雄熊.当代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2)14-15.

第8篇: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 应对措施

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状态,主要指内部环境给人安定感,面对环境变化时或者遇到困难及障碍时,心理不会出现失调现象,可以找到合适的社会形式加以克服,这种状态就是心理健康。衡量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主要有三个原则,分别是心理和外界环境的统一性、心理和行为的统一性及人格的稳定性。大学生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学习和生活,而且关系未来和家庭,对社会和国家的影响很大,因此高校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建设,把它作为一门必修课,从根本上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1.1学习成绩差导致自卑心理

大学里,有的学生所学专业并非自己喜欢的专业,有些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填的志愿,有的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有的被学校调剂,导致这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不热爱,很难做到努力学习,成绩较差;还有部分学生由于不能适应大学生活,学习方法不当,很难将成绩提上去。在这部分学生中,有的不能调整好心态,总觉得是班上的“差生”,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1.2家庭经济困难导致自卑和仇富心理

在很多人眼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比一般学生更能吃苦耐劳、更勤奋好学,以此改变家庭现状。然而,也有很多家庭较为困难的学生,由于经济上的压力较大、周围人消费方式的影响,容易产生自卑和仇富心理。他们经常要为吃穿犯愁,而看到有的同学衣食无忧、出手阔绰,容易使他们感到巨大的反差,使他们感到心理不平衡。久而久之,就会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悲观和失望,形成自卑、焦虑、孤僻等心理。

1.3感情问题

对许多大学生来说,恋爱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感情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因为感情问题而做出过激行为的大学生屡见不鲜。

1.4人际交往问题

大学就是个小社会,形形的人都有,大学生多背井离乡在外求学,周围同学来自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性格和认知。部分学生不能学会与不同人相处,使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困难。

1.5网瘾造成孤僻心理

网络对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对部分学生而言,它的吸引力超过了一切。他们可以不上课,可以不和周围同学交流,可是就是不能没有网络。仿佛有了网络就有了一切。这部分同学过分沉迷于网络,已经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由于长期依赖网络,和周围同学缺乏交流,久而久之,极易形成孤僻心理。

1.6不正确看待社会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

进了大学以后,部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更深了。以前老师和家长跟他们讲的社会的美好逐渐被破坏,他们看到社会上不合理、不美好的一些现象,他们知道这个社会上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果不能正确加以引导,则容易成为“愤青”。

1.7就业压力导致的焦虑心理

现在的大学不像以前,毕了业还要包分配,学生毕业后都需要自己找工作。部分学生就业压力较大,导致他们产生焦虑心理。

2.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措施

分析我们在正确认识以上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能解决这些问题,使大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2.1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工作

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与此相关的一系列课程,甚至有些课程已经成为必修课。但值得注意的是,千万不能让这项工作变成单纯的“说教”,要注重方法,在课堂上下都营造一种良好氛围。

2.2开设心理咨询工作室

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心理咨询工作室。心理咨询工作室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部分大学生正确认识他们遇到的问题,并引导他们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

2.3多种渠道开展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同时有助于大学生全面认识社会,接触社会,从而提高大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校园里,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品性。学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多种文体和学术活动,从而营造积极健康、宽松愉快的良好氛围。大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才感到身心愉悦,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

2.5建立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的互动机制

要让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仅依靠学校努力是不够的,还要依靠家庭、依靠社会。建立一套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的互动机制。大学生一直在自己的家庭里生活,家人应该是对他们最为了解的人之一。学校与家庭应该经常沟通,全面剖析大学生成长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经过学校与家庭的共同努力,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3.结语

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学生综合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学生日后学习生活和工作。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人才质量的关键任务,高校可以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自我调节能力等发展他们的心理素质,这对大学生来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第9篇: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范文

摘 要 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主人,每位大学生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压力,集体生活的不适应,考试、考研、就业等压力都伴随着他们,所以本文就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做了部分研究,通过查阅一定的文献资料,对前辈关于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在前人的基础上给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体育运动的作用、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希望对当前大学生能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体育运动 促进 心理健康 综述

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以及培养人的各种心理品质为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校园生活也丰富多彩,大学生对精神方面的需求也不亚于于对物质方面。校园体育运动不只限于强身健体更能影响大学生心理方面,希望通过体育活动的参与得到更多的精神享受。例如,观看各种体育比赛,优美的体育动作,扣人心悬的竞技比赛等都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还有在现场观看比赛,随着比赛进行的同时,人们可以大声的叫喊,可以尽情的发泄自己的情感,使人们在精神上有一种轻松感。一次成功的射门,一个漂亮的投篮,随着快节奏的音乐跳健美操等,不只是健身,更重要的是给人带来的一种、成就感和心情的舒畅感。这些都是体育运动带给人们精神方面的价值。生活水平越高,人们越是注重体育精神层面的价值。

一、基于大学生心理问题与体育运动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从心理健康角度来看,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大学是大学生人生成长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对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时期,大学生的思维、情感、意志逐渐形成发展、走向成熟,情感与理智、理想与现实、独立性与依赖性、渴望交往与心理闭锁等各种心理矛盾冲突交错,当遇到学习、生活、恋爱、择业等方面的挫折时,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严重者甚至导致精神病、自杀和犯罪。北京市16所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人数分别占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2005年底,浙江省四所高校3564名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结果为:19.6%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6.2%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4.3%的人存在敌对情绪;大学生中有心理问题者高达20.04%。在对全国1.4万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后,统计结果表明约有17%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的负面心理情绪,由于心理问题导致退学的比例约占退学总人数的54.4%。现代大学生对体育健康心理学知识需求比例占50.63,高于对他各类伦理知识的需求比例[1]。上述学者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浙江几所高校2000名在校学生的研究,当前大学生有心理问题的还是比较多,所以应该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把一切隐患消灭在源头。

这些调查结果表明,当前许多学生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障碍或心理缺陷,特别是对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理想现实、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日益严重。一个缺乏心理承受能力与心理调节能力的人,必将影响其生理健康。综合各种症状及特征,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①环境改变造成心理不适及适应障碍。②交际困难造成的心理压力。③对网络产生过于强烈的依赖性。④学习与生活的压力。⑤情感困惑和危机。⑥就业压力。

(二)体育运动作用的研究

体育的作用不仅仅是强健身体。而且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开发智力,能力。所以体育在教育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首先,体育运动能改善参与者的情绪。它能为郁结的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心情郁闷时去运动一下能有效宣泄坏心情。尤其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能被升华或转移。研究表明,参加竞技性比赛,能扩大学生的兴趣,开放性情,增加与他人结识的机会。同时在激烈的对抗中,在努力拼搏的奋斗中,接受成功或失败、表扬或批评的心理锻炼。在与他人交往和冲突中,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受到很大磨练,使学生得以从学习压力、心理伤痛等方面解脱乃至超越出来从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充沛的精力迎接新的挑战[2]。积极有效地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体育锻炼具有降低抑郁、缓解焦虑、提高自尊等作用[3]。上述学者通过文献资料、调查等方法,研究表明通过体育比赛产生的心理状态是大学生向着有益于心理健康方面发展,控制好量与强度使大学生心理向着有益的方面发展。

其次,体育运动能培养人的意志。艰苦、疲劳、激烈、竞争,这些都是体育运动的特点,在参加体育运动时总会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它有助于培养人勇敢顽强、坚持不懈的作风及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与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的道德品质,而且能使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第三,体育运动使人们能正确认识自我。在运动过程中对自己身体的满意可以增强自信,提高自尊;通过竞争可以使自身的社会价值被认可。体育运动暴露了自身特点,从而让人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发挥潜能与长处,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体育运动大多在规则的规范要求下进行,每位运动员都会受到规则约束,因此体育运动对培养人良好的行为规范有着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可以通过医疗监督、心理咨询和家庭教育等多种途径解决,体育运动对治疗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是有独到之处的。相比之下它更直接、更现实、更积极,而且不用任何药物。更不用担心有任何负作用。是其它手段都不能代替的。把体育运动作为改善心理环境、消除心理疾病的手段,使参与者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是当今体育教学的一大特点。课外身体锻炼的运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低度正相关关系,大、中运动量具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效应;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低度正相关关系,既学生对体育课越喜爱,心理健康水平越高[4]。袁老师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体育教育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做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合理的体育运动有助于心理健康。

长期以来,大专院校的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身体素质教育,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对此国家教育部发表了《关于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使大学生认识自身,了解心理健康对成材的意义,使大学生掌握科学有效地学习方法,自觉开发智力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索勇气。大学生要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地消除心理困惑,自觉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提高承受和应付挫折的能力等,把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相结合不仅能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更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上述文章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现在人对健康的认识在不断深化,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保持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体育不仅能帮助大学生健身,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健心,克服多种心理问题。

二、结论

高校工作者要尽可能全面的研究和关注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大学生采取积极应对策略。高校加强心理咨询的同时更多的开展体育运动,鼓励大学生多参与体育运动,使他们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和防卫心理问题的方法,把体育教学、课外指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部分。加强体育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意识,运用好高校的体育资源和心理健康资源,并使其相融合,产生更大的效益,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王守钧.浙江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对体育健康理论需求的调查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5.30(2):236-240.

[2] 刘晓莉.体育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9(2):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