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庄经营方案范文

农庄经营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庄经营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庄经营方案

第1篇:农庄经营方案范文

关键词:大河西先导区;都市农庄;土地流转;产业体系;村庄建设;农业文化:都市农业生态旅游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6-0090-02

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确立,使长沙面临着“省域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战略转型的重大机遇。在“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概念规划中,提出了都市区域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要求。而按照都市农庄模式开展的光明村建设,是对上层次规划落实的积极探索。

1 发展契机

1.1 区域条件

光明村位于望城县自箬铺镇,东距长沙市区仅15km,西依宁乡金洲新区,金洲大道从村庄中部通过。村庄风光秀丽、环境宜人,保持了原生态的田园风貌,具备发展“都市生态农庄”的前提条件。

1.2 都市农庄

中国农业以不多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中国农村将何去何从?这是当前农村发展的核心命题之一。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在根本上有别于城市,类似于光明村这种位于都市边缘而又未整体纳入城市规划区的村庄,不能坐等“城市化”的到来。而应该探索一条适宜自身发展的道路・

当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的临界,休闲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目前城市周边、特别是大城市周边的休闲农业的发展条件已经成熟。“都市农庄”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一方面是传统农业向都市生态农业转变,另一方面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发展。在光明村试行这种都市农庄发展模式是大河西先导区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尝试。

1.3 土地流转

农业用地在土地承包期限内,可以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承包权,鼓励农民将承包的土地向专业大户、合作农场和农业园区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集体建设用地可通过±地使用权的合作、入股、联营、转换等方式进行流转,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把股份制引入土地制度建设,建立以土地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股份合作制,把农民承包的土地从实物形态变为价值形态,让一部分农民获得股权后安心从事二、三产业;另一部分农民可以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实现市郊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土地流转政策试点的核心意义在于:在不动摇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坚守基本农田保护界限,整合各项资源,使农业走向产业化经营。通过成立农村股份合作制实体,借助规划的指引,实现村庄产业化发展,是光明村实施“都市农庄”规划概念的重要支撑。

2 规划设计策略

2.1 规划内涵

基于土地流转政策的试点,长沙市启动了光明村新农村规划与建设工作,旨在打造一个

“具有湖湘特色,集休闲、渡假、观光于一体的都市生态农庄第一品牌”。

光明村新农村规划包含村庄产业体系调整和村庄建设的各个方面,如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业科技展示与创新、农业文化传承与创造、农业管理与服务、村庄建设发展与控制、村民生活形态引导等。上述各方面的规划控制与引导,在提高村民生产、生活水平的前提下,也是为发展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创造软件与硬件条件。

2.2 村庄产业体系调整

村庄产业体系的转变包括生产方式、加工方式、销售方式的转变。不同于远离都市的乡村,光明村产业更多的表现出“都市农庄”特征,是都市的后花园与后勤基地。

光明村规划通过农村股份合作制实体的组织,整合资源,龙头企业引领,农户参与经营,形成包含生态观光农业(油菜花、湘莲、鱼塘)、高效农业(隆平水稻)、山林农业(苗圃)、农艺园(花卉、蔬菜)、果园(葡萄、梨花、桃花、批把)、净菜配送基地、养殖加工基地、特色商业街以及度假基地、体验基地的产业体系。

产业体系的调整,实际上就是在保留乡村特质的基础上,建立复合的农业经济结构,走农业产业化之路。这些具有乡村特质的产业,同时也是农业生态旅游体验的主要内容。

2.3 村庄建设

村庄建设是提升产业发展、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发展都市农庄旅游的基础。光明村村庄建设总体规划包含总体布局、各类建设用地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空间形态与管制规划、绿化景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公用工程设施规划等内容,用以控制和引导各项建设。而具体的建设实施,则需要更深层次的涉及到建筑、景观等各个方面的详细设计来指导。

乡村之所以不同于城市,根源于建立在自然环境基础上的农业文化。服务村庄生产和生活,是村庄建设的基本层面;农业文化的传承与创造,进而发展都市农庄旅游,为乡村的后继发展提供原动力,是村庄建设的拓展层面。

2.3.1 村庄建设主题

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规划方案提出光明村村庄建设主题为“湘,乡情”,包含两重含义。第一是地域特征,“湘”,建设发展模式立足于湖南长沙,对本地同类建设有指导意义;同时,建设的表达语言(建筑、景观等)要体现湖湘人文。第二是乡土特征,“乡情”,乡村建设不同于城市建设,要探索一种现代乡村建设的新模式。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方案提出光明村村庄建设主题为“河西走廊、光明蝶谷”。从对光明村区域与场地关系的解读出发,提出具体的形态化的主题。

“湘,乡情”主题从地域文化内涵提出建设要求,而“河西走廊、光明蝶谷”则从规划形态上提出具体概念。二者的结合是对村庄建设主题全面的阐释。

2.3.2 公共设施建设

光明村村庄道路系统、公共服务设施、公用工程设施等方面的建设,要与乡村景观建设结合,体现乡村特色。

目前,村庄道路系统不成体系,需要布局合理、经济适用的道路网系统。规划在充分尊重现状的基础上。满足村民生活、耕作需求,并结合村产业发展运输和旅游观光需要,合理组织村庄对外交通及内部交通,形成完善的村庄道路系统。

村庄的公共服务区满足村庄公共生活需求的同时也是旅游服务设施。作为村庄公共空间,公共服务区是主要的活动场所,也是村庄形象展示窗口,规划用地指标高于一般乡村。

规划完善村庄公用工程设施,同时结合景观改造水利工程设施。

2.3.4 居住群落建设

规划研究乡村生活行为特征,整治、建设与控制结合,打造光明村居住群落。山脚田间,灰顶白墙的民居,院落环境与群落环境的融合,提高村民居住质量,村庄形象更突出。设计保留传统村落山水田园格局,重点营造晒场、街巷、井台、水塘、院落廊道的空间结构,尺度宜人,小环境生动,是村民乐于驻流的场所。

2.4 都市农业生态旅游

规划通过显山、理水、层谷、营田、护林、筑居、围院、景路等手法,塑造山谷河流。绿野仙踪,和风细雨,归田园居的“五彩蝶谷”。光明村在传统观光型农庄的基础上,土地流转机制的确立,使得农村股份合作制买体的集约经营,对外招引龙头企业,发展都市科技型、休闲度假型、体育休闲型、商务旅游型农庄可得以实现。

3 规划实施

3.1 关于实施途径的策略

在市、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成立村庄合作社。合作社承担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是村庄土地整理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以经济实体的身份发展重点产业。与此同时,积极招商引资,引进外来资金合作经营。在重点项目投入经营后,利用规模化的集聚效应,农户个体的产业发展才有依托。

3.2 关于规划操作性的策略

1)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后,可依据总体规划委托近期道路、公用工程设施设计,先行实施基础设施部分。

2)由政府、合作社作为主体投入实施的门户景观和其他重点景观部位等可以直接委托进行建筑、景观设计。

3)由政府、合作社作为主体投入实施的公共服务区和民居整治,建议以组团为单位,在编制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委托建筑、景观设计,逐步实施。

4)对外引进的项目,在明确投资主体后,按照总体规划控制要求,逐步控制实施。

第2篇:农庄经营方案范文

[关键词]杨墩休闲农庄;SWOT分析;发展现状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51-0191-02

1农庄旅游的概述及特点

“农庄”旅游的雏形来自于国内外的乡村旅游,并将国内特有的乡村景观、民风民俗等融为一体,因而具有鲜明的乡土烙印。同时,它也是人们旅游需求多样化、闲暇时间增多、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和“文明病”“城市病”加剧的必然产物,使旅游产品从观光层次向较高的度假休闲层次转化。

乡村旅游在国外已有30多年的历史,开展得比较成功的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国内,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在特殊的旅游扶贫政策指导下产生。目前我国各地的乡村旅游开发均是集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型发展。农庄旅游是乡村旅游的一种形式,它是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1生产功能和旅游功能相容和

农庄旅游既具有生产功能,又具有旅游功能,两者有机结合。它一方面能为人们提供物质产品;另一方面,又能以其独特的田园风光,民俗风情,让人们充分享受到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乐趣。

1.2自然风光和旅游景点有机结合

一般而言,农庄大都位于旅游资源丰富和自然风光比较优异的地区,它对所在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都有一定条件的要求。现代农庄旅游一般都会因地制宜,结合所在地的地形、地貌、文化等条件,进行适当的规划和改造,添加旅游项目,加强发挥其旅游功能,使自然风光和人工环境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1.3物质和精神价值互补

在农庄的开发过程中,人们都很注重挖掘潜在的农业文化内涵,使传统农业也具有了旅游业的观光娱乐属性,在提供物质产品的同时,也能体现出它的文化性,从而提高物质产品的附加值,使两者更具互补性。

1.4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相统一

一方面农庄注重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例如:采用最新的农业生物技术和工程手段来进行农业生产,采用最新的游乐设施和装备提供休闲娱乐服务等;另一方面,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挖掘,比如:农耕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和娱乐文化等,农庄旅游使人们体验到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交融,通过观赏田园风光、参与农事活动、品尝乡村风味、分享民俗乐趣等方式达到陶冶情操,开拓视野的目的。

2杨墩休闲农庄发展现状

2.1杨墩休闲农庄的概况

杨墩休闲农庄现被授予“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浙江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点”,“浙江省科技农业示范基地”,“浙江省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等荣誉称号。杨墩休闲农庄五千多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存十分丰厚,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良渚文化杨墩遗址就落在农庄内。农庄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农庄内建有乡村特色的庄园宾馆、枇杷林小木屋,可同时容纳百余人住宿,500余人同时就餐。300平方米的多功能厅可举办大型会务,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10000余平方米的广场可同时容纳百余辆大小车辆停放或举行大型的室外活动。农庄占地面积1500亩,其中果园600亩,苗圃100亩,农庄还根据不同季节在果园内立体套养多种蔬菜,在枇杷林内循环散养数千只具有庄园特色的枇杷土鸡,供游客品尝、选购,满足游客的需求。农庄主要由十景、六园、一塘、四港、五大功能区连环交叉组成,是一个以果业、渔业为主,集农业生产、生态旅游、科普教育、人文历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参与性极强的生态农业美丽乡村旅游点。

为了更好的发展,根据计划,德清杨墩农庄未来几年将完成疗养健身中心、农耕博物馆、儿童乐园、水上乐园等多项大型旅游项目,这些项目将进一步提升农庄的旅游资源含金量。尤其是三白潭水域湿地风情游一项,将与农庄水域相通的1800亩三白潭水域正式纳入农庄的旅游项目之中,届时游客将欣赏到富有诗情画意的湿地风情,体会到日常生活中最缺乏的清醒安逸之感,让农庄在一年四个季节中,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风景与旅游项目。

2.2杨墩休闲农庄发展休闲农业的SWOT分析

(1)区位与交通优势杨墩休闲农庄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的浙江省德清县雷甸镇杨墩村,地处浙江省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近临杭州西湖、竹乡安吉、德清莫干山、下渚湖等,紧靠09省道、沪杭、杭宁高速和320、104国道,公路、水路、铁路交通十分便捷。

(2)资源优势:农业资源丰富,杨墩村为全国三大枇杷产地之一,水稻、桑蚕、畜牧和水产可同步发展;文化资源丰富,杨墩是良渚时代的玉器加工地,农庄内良渚文化、杨墩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资源丰富,农庄内有大片的果园和鱼塘,有小木屋掩映在丛林中,环境十分优美,成功举办的枇杷节,葡萄大会和玉米选秀等活动吸引了人气,使得农庄的名气明显增强。杨墩休闲农庄是一个以果业、渔业为主,集农业生产、生态旅游、科普教育、人文历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参与性极强的生态农业旅游点。

劣势:杨墩村现有土地利用率,重新整理开发难度大;气候环境对农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其开发受资源与环境要素的制约;农庄的管理目前还属于粗犷型方式,缺乏科学管理系统,组织缺乏凝聚力和和谐度,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和技能欠缺,解说系统功能有限,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与其他农场缺乏协调合作;淡旺季客人人数差异大,对农场的承载能力造成威胁。

机遇:近几年来,我国快速稳定的经济增长形势为休闲农业奠定了良好社会经济条件和基础;国家休假制度改革使得短途休闲度假旅游得以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转变,休闲型和享受型的消费支出在逐渐增加;杭州建设网络大都市已具雏形,杨墩所处区域属于其组成部分之一,加之湖州政府重视休闲旅游的发展,杨墩休闲农庄可以抓住机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

威胁:我国休闲农业有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不利于其规范发展;目前德清县休闲农业缺乏唯一的主管部门,存在多头管理和效率低下的问题;周边有多个同类的农业旅游景点,竞争激烈;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特色不够明显。

3对杨墩休闲农庄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针对杨墩休闲农庄发展存在的问题,可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提高:

3.1统筹规划,进一步完善农庄旅游业发展的规划设计

从全局上把握,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工作局面。在充分考虑投入能力、市场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从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产业资源和人文资源出发,精心编制各具特色、切实可行的农庄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应的布局建设,使之成为杨墩休闲农庄独特的风景。

3.2整合资源,进一步改善农庄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设施条件把农庄旅游业设施的改善作为目的地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农庄旅游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和妥善处理保护与开发、局部与整体等关系,注重保持原汁原味的农家风情、生态休闲的田园风格和深厚淳朴的乡土文化之间的协调,努力使景点景观建设与周边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相得益彰,与当地的特色产业相映成趣。

3.3务实基础,进一步丰富农庄旅游业的功能和内涵

把追求地方特色和开发休闲旅游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把开发农庄旅游资源与保护开发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从传统文明保存和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农谚民谣、祭祀庆典、农耕器具、饮食习俗、土特产品等文化元素,并将这些传统的文化元素植入农庄旅游的每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使广大游客既能享受乡村的青山绿水,又能感受丰富乡村文化的深厚底蕴。

3.4产业联动,进一步增强农村三次产业互动融合的能力要发挥旅游产业关联度的优势,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乡村旅游也要充分依托其他产业,取得其他产业的支持,在其他产业发展中得到加快发展。要进一步利用乡村旅游业的产业特性,按照“吃、住、游、玩、购”五大功能,整体谋划农庄旅游和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

3.5规范管理,进一步提升农庄旅游业的整体水平

规范化运作、标准化管理,是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发展档次的重要手段,也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结合农庄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广泛开展接待礼节、烹饪技术、安全知识和诚信经营服务等方面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素养和技能。要重视对员工的文化教育和文明素质的提高。

4结论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满足游客旅游文化消费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3篇:农庄经营方案范文

国内的采煤塌陷地复垦模式主要有以下类别:

1 以水产养殖为主的综合养殖模式

选择无污染的塌陷水域进行立体水产养殖。在附近建造禽畜养殖场,在水面种植饲料类水生植物。这种模式适用于塌陷后形成积水的采煤塌陷区。它充分利用了塌陷地形成的水资源,复垦成本低,投资回收期短,经济效益显著。此外,还可以给当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

2 煤矸石回填造林模式

对塌陷地用煤矸石进行回填,然后在回填地上营造用材林、经济林等生产基地。附近有回填的煤矸石的地方,都可以运用这种模式。煤炭开采后形成的煤矸石“变废为宝”,营造的林木绿地可以改善城市空气。但考虑到林木的生长周期长,经济效益会体现得慢一些,而且存在地下水二次污染的危险。

3 矸石地灌浆复土发展农业模式

煤矸石回填塌陷区后,进行灌浆复土,同样能起到消灭矸石山、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恢复了塌陷地本来的利用方式。有效补充了耕地面积,减轻企业赔偿压力。但是,复土后受土源限制,所复土层的厚度有限,煤矸石的土质和土壤肥力不会太好,复垦后土壤的适耕性较差,农作物产量较低。

4 粉煤炭充填复土造林模式

将燃煤发电厂燃烧粉煤后产生的粉煤灰通过排灰管道排入塌陷区,待粉煤灰沉淀后复土造林。适用条件是采煤塌陷地应离矿区电厂距离较近,一般为10公里~15公里之内。优点是工艺流程简单,便于推广,而且复垦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生态效益显著。缺点是粉煤灰在灰场中沉淀的时间较长,需要好几个月。

5 简整为农地模式

对塌陷地进行简单的平整后,进行农作物耕种。适用于塌陷程度不大,土层并未发生较大改变,土壤养分变化不大的塌陷区。这种模式复垦简单、工程量小、复垦成本较低;而且增加了耕地面积,可以缓解矿区日益突出的人地矛盾。

6 疏排法复垦为农林地模式

通过合理规划地面排水系统,排除,采煤塌陷地的积水,使得塌陷地适合于再耕种。对于塌陷深度很大的区域可以采用布置泵站强排水,对于塌陷深度不大、积水较浅的,可以通过修整粱、灌设施,使水自流畅通。

7 大水面、深水体、优水质塌陷区发展旅游业模式

在面积较大、水体深、水质好的塌陷区水域,兴建游乐设施,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还可以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同时带动餐饮、娱乐等产业的发展。然而,这种模式风险较高,如果景点缺乏特色或者管理不善,门庭冷落、游客稀少,很难收回投资。

8 煤矸石充填营建建设用地模式

利用发热量较低的煤矸石作填料,直接填充塌陷地造地。这种模式适用于附近有煤矸石,并且已经稳定、不再继续下沉的塌陷地,对于人口密度较大、建设用地矛盾突出的地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目前这种模式在技术上还存在一定缺陷,而且复垦后地基的稳定性、承载力较常规地差,有的地方需采取抗变形技术。

9 基塘式生态农业复垦模式

采用挖深垫浅法,对塌陷较深的区域运用挖掘机或泥浆泵继续挖深,使其形成适合放养鱼虾的水产养殖基地,周围修建禽畜饲养基地,同时将挖出的土方垫在塌陷较浅的区域,用来耕种农作物或种植林木,形成一个以食物链为纽带的小型生态系统。这种模式把塌陷前的单纯种植型农业,变成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兼顾。然而,挖深垫浅会使土壤的结构、土层受到破坏,土壤的肥力下降。

第4篇:农庄经营方案范文

兰有明今年50岁,初中毕业后学了两年园艺。十几年前,他萌发了发展特种养殖业的念头,东借西贷凑集5000元,建造了40平方米的甲鱼养殖池,买回60只甲鱼苗进行养殖。他订阅了多种科技报刊,到赣州地区水产科学研究所学习,掌握了甲鱼养殖技术,很快获得成功。那一年,他养殖甲鱼、蛇和加工蛇酒的总产值超过30万元。但是,正处于事业鼎盛期且当选为县政协委员、市人大代表的他,却因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三角债”之害而一度滑入事业低谷。

有着创业激情的人是不会被眼前的困境屈服的。兰有明婉言谢绝了广东同行朋友邀他去养殖场当技术顾问的好意,他的眼光仍然盯着脚下这片肥沃的土地,决计要在芬芳的泥土里刨出金元宝!2001年,石芫村勾坑子立体化果园要进行经营权整体拍卖,兰有明觉得“机会”来了,他要改行当农庄主了。在跟驻村领导、村“两委”负责人商定好果园转让的具体方案之后,他将全家6口人从新盖的楼房里搬出来,携家带子进驻勾坑子山棚,一心一意投入“鱼―沼―果”、“猪―沼―果”、“鸡鸭―药材―垂钓”等模式的立体庄园开发。该庄园有13.3公顷果园、3.3公顷水面和300多平方米禽畜栏舍。过去曾有两名承包人经过3~5年的艰苦努力,仍然均以经营失败而告终。兰有明毅然花了1万多元买断30年的经营权。从此踏上了从泥土淘金、令人敬佩的创业历程。

他首先将原来栽下的2公顷脐橙“小老树”全部改种能迅速见效的良种大果枇杷,新植3.3公顷脱毒脐橙、1.3公顷水蜜桃和几十株布朗李,走一条“以快养慢”;“以短养长”的果业开发路子,还在果园套种西瓜、蔬菜等作物。兰有明还引种栝楼、杜仲、吴茱萸等中药材,在果园空闲地广为种植。对于那3.3公顷水面和300多平方米禽畜栏舍也有独特的安排:水源前头的水面养鱼苗,其后养四大家鱼,搭配放养芦花鲫和兴国红鲤鱼、埃及胡子鲶等优良品种,并在鱼塘四周修筑道路和平台,供客人垂钓。栏舍养肉猪和母猪,实现自繁自育,水面放养毛鸭,果园散养土鸡、肉兔和肉鸽。兰有明进入勾坑子半年多,庄园的面貌大变。市、县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视察兰有明的果园后,都赞赏他有眼光,肯动脑子,不怕吃苦,认为照这样搞下去前途无量。

如今,兰有明在勾坑子果园已艰苦奋战了9年,当初种下的枇杷树早已进入盛果期,个大色黄味道独特的枇杷以每千克6元的价格被水果批发商抢购一空,收入1.5万元。水蜜桃、药材、果园套种的西瓜、蔬菜也陆续登场,加上出栏的3600只宁都黄土鸡、1200只被食品加工厂买去加工板鸭的毛鸭以及出栏的30头肉猪,2公顷硕果累累的脐橙,兰有明心中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第5篇:农庄经营方案范文

1、旅游信息报送及时,录用率高。

2、重点项目月报上交积极。

3、参与旅游促销活动主动。

4、旅游创建工作重视。

以上四点工作也是市旅游考核办法主要内容。当然,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旅游办工作更多的是围绕党工委、办事处“一带二区三胜地”总体工作目标,结合街道优势,围绕“三个气”(提高街道在外名气、提升街道旅游人气、调动村名创业士气),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从而来减少工作中的不足,缩短工作中的差距。

一、以桃花节活动为平台,提升街道在外名气。

今年桃花节活动最大的特点体现了节庆活动的实效性。具体表现在:

1、活动主题鲜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依托街道良好的区位和生态优势,努力把萧王庙街道打造成宁波地区最佳人居胜地。今年的桃花节,精心策划了“兴润杯”桃花仙子评选活动和桃花节开幕式暨“桃源府邸”项目奠基仪式,这两项活动成为了整个桃花节活动的亮点。借助桃花节节庆活动这个平台,向社会各界展示着,萧王庙街道打造生态人居胜地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2、办节模式创新。政府主导、企业赞助、市场化运作,实现政府企业双赢,这是比较理想的办节模式。今年桃花节在起草方案开始,一直在酝酿这种办节模式,一直在苦苦寻找赞助企业。在街道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桃花仙子评选活动,得到了兴润置业有限公司的支持,冠名为“兴润杯”。今年企业资金赞助的力度不是很大,但也看到了效果。应该说,今年桃花节开幕式活动规模相当大,活动气氛也是相当的隆重热烈。开幕式以后,桃园里的其他一些活动,我们跟宁波娃哈哈公司也有适当的合作。由娃哈哈公司出面,免费的,在宁波电视台一套、三套投放字幕广告。每天10条,共计50条。在宁波交通音乐频道FM104投放广告。每天5次,共计25次。提供大雨伞50顶,供桃园设摊布置,喷绘制作两幅,布置桃园入口,等等。双方合作比较愉快。

3、活动成效显著。1宣传氛围浓厚。2经济效益明显。十来天花期为经营农户人均创收千元,其中一家农户达几千元。在认养桃树活动中,组织宁波晚报小记者和相关部门集体认养桃树250多棵,散客认养桃树四十多棵。桃花节期间,到慈林垂钓烧烤的游客,袁栋杰平均每天接待游客100多人次,二十来天营业额高达十来万。3办节效应深远。桃花节的举办,推动了街道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提升了萧王庙街道对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以丰富街道旅游内容为举措,提高街道旅游人气。

为了让更过的人走近萧王庙,了解萧王庙,喜欢萧王庙,提高街道乡村旅游人气指数,这也是我们平时经常思考,也是平时让我们比较困惑的问题,有些工作是我们旅游办几个同志地所不能及的,我们就利用现有的旅游资源可以从细微处入手,吸取别人成功的经验,以丰富街道旅游内容为举措,提高街道旅游人气。

1、加强宣传。

2、组织活动。一认养桃树。二是开通美丽桃乡游路线:滕头-林家-慈林。组织青年联谊会成员到慈林烧烤基地烧烤、掘笋等等。

3、线路推介。6月份期间,由旅游办牵头,联合慈林烧烤和西江漂流两个部门,到宁波6家培训公司,宁波飞扬、康辉等旅行社进行桃子采摘游推介。据不完全统计,在这十来天时间里,由宁波培训公司带团的、到慈林拓展采摘、到西江漂流的达300多人次,由旅游社带团到林家、慈林采摘游的达1500多人次。这些都不包括自驾游的人数,今年的采摘游给桃农增加了不少收入。慈林旅游公司去年刚刚成立,从桃花节,春笋挖掘,到桃子采摘,我们今年上半年重点助推。在袁带动下,慈林村村民尝到了采摘游甜头。

4、开发旅游新产品。

第6篇:农庄经营方案范文

关键词:休闲农业;发展;对策;芜湖县

中图分类号:F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1)03-0030-04

休闲农业是指以农事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融合农业和旅游业,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结合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文化生活等内容,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近年来,安徽省芜湖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生态旅游农业,不断丰富了城乡居民业余文化生活,也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加快了芜湖县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一、芜湖县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

(一)交通区位优势

从交通区位来看,芜湖县交通区位优势优越。境内青弋江直通黄金水道长江,皖赣铁路穿越县城,104省道与205国道在县境西面交会,芜宣高速(芜湖―宣城)、芜马高速(芜湖―马鞍山)已建成通车,铜南宣高速(铜陵―南陵―宣城)、芜雁高速(芜湖―高淳)已开工建设,四条高速在县域东西南北都设有出入口,这一独特的优势,构成了芜湖县到江浙地区的3小时高速公路网络。

从经济区位来看,芜湖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县境东南邻宣城市,西南接南陵县、繁昌县,东北与当涂县交界,西北毗邻芜湖市,处于安徽省“沿边”(沿浙江、江苏)、“沿江”(沿长江)发展战略的结合点。长三角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最快和最有潜力的地区之一,也是旅游和休闲最发达的地区。随着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的崛起,上海及南京、无锡、苏州等苏南城市休闲和旅游需求非常旺盛,芜湖县已成为休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日益发达的综合运输网络进一步拓宽了芜湖县休闲农业的市场空间。

(二)自然、旅游资源的特色优势

从气候条件看,芜湖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冷夏热,春暖秋爽,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宜人。芜湖县农林景观与矿产资源丰富,境内除2000多种动植物资源外,还有大量石灰石、白陶土、泥碳、黄沙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在农业方面,以优质粮油、特色畜禽、名优水产、果蔬苗木等为主导的区域特色经济已经形成,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

芜湖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四、五千年前,这里就居住着皋夷人、山越人。春秋时,作为聚落邑地见于史册,名为“鸠兹”。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刘彻改鄣郡为丹阳郡,领县十七,其中有芜湖县。唐代的杜牧、宋代的苏辙、沈括,元代的欧阳玄,明代的汤显祖、清代的吴敬梓等涉足芜湖县,并留下许多珍贵的诗词、题咏和书画。芜湖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江南周庄”之称的“陶辛水韵风景区”,有诗仙李白游历时醒酒的“清凉渡”,有李白成藏兵的“闯王沟”,还有“唐王渡”、“和尚桥”、“牌坊庙”、“果老坝”、“珍珠泉”、“强盗墩”、“胡氏祠堂”等一些景点和许多古老而又神奇的传说。占地6000余亩的“和平生态公园”,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茂盛,素有天然氧吧之称。每年数十万候鸟在此栖息,有万鹭齐飞、雪压青松之奇观。集官窑文化、道教文化、古楚越文化、农耕文化以及地方戏文化于一身的花桥东门渡宣州官窑遗址、楚王城、九十殿道教寺庙、九女墩等,更是游客向往的地方。此外,还有大量的古代墓群、古祠堂、古树、古桥等。优越的环境、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成为芜湖县开发休闲农业的良好资源,为芜湖县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

(三)客源市场广阔,政府大力扶持

芜湖县毗连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处于这些城市居民的经济实力、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都比较高,观光休闲旅游已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客源地位于芜湖300公里之内,该区域具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腹地,按汽车时速80公里计算,一日游和两日游是芜湖县旅游市场的主体。近年来,芜湖县高度重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制定了扶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投入大量资金,建成了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使城市品位大大提升,旅游产业长足发展,荣获了“安徽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通过招商引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得以改善,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成为芜湖县经济增长新的亮点。

二、芜湖县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

(一)芜湖县发展休闲农业的具体做法

1.因地制宜,建设农家乐

芜湖县是鱼米之乡,陶辛、六郎二镇水资源丰富,发展水乡旅游,形成了自己的旅游景区,如陶辛水韵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万亩水系,千亩荷花。景区内打造的三峡美食村,以三峡移民带来的原汁原味的重庆美食为特色,其中渝味苑,三峡居已被评为省3星级农家乐。六郎鱼虾在全国小有名气,邻水而居的3个农庄,红红火火农庄、大港农庄、二哥土菜馆提供新鲜的乡野美食,钓鱼、采摘等农活供游客体验。红杨镇生态环境优美,人文积淀深厚,着重发展生态旅游,打造成和平生态园(国家2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怡龙生态园,百亩经果林与徽派建筑相结合,是安徽省森林旅游人家。湾镇是全县旅游集散地,交通方便。东湖公园、阳光半岛景区都已初步建成,受到游客好评。老梁山庄(国家2A级旅游景区,4星级农家乐)、天地人生态园,有万果园、桃园,种植桃、梨、枣、葡萄,将林果生产和生态观光有机结合。

2.开展民俗活动,宣传推广乡村旅游

芜湖县各个景区结合自身特点,每年都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既吸引游客观光,也起到宣传推广的效果。比如陶辛水韵景区的荷花节,老梁山庄的桃花节,六郎的龙舟赛等,每年都吸引了很多的游客,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是2010年阳光半岛景区举办的两次重大活动,一是首届芜湖市端午文化节,为期三天,有龙舟、铁人三项等体育竞赛,有舞龙舞狮、包粽子等民俗展示,有歌舞等文艺表演,有食品、商品展;二是中央电视台2010年中秋晚会也在景区顺利举行,并向全世界直播。可以说这样大型的活动既带来了经济效益的增长,同时也将芜湖县休闲旅游与乡村旅游向全国进行了宣传推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召开旅游推介会,开拓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

在市场营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时,突出芜湖县生态旅游、水乡旅游的特色,创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绝”的特色旅游产品,如水乡风情游(陶辛水韵)、生态农业观光游(天地人生态园)、乡村体验游(六郎、陶辛、红杨)观光休闲游(阳光半岛、西河古镇)等。建立了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招商推介与旅游展销结合的立体方式,编制旅游宣传画册、旅游招商图册和旅游

风光片,2010年还成功召开了芜湖县旅游推介会,开拓了乡村旅游市场。

4.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

在旅游商品开发上,芜湖县着力发展代表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如源生牌锅巴、蜂联蜂蜜、老芮木榨麻油和野树林蘑菇等特色农产品,经过申报都已经获批成为特色旅游商品。

(二)芜湖县休闲农业取得的成绩

1.休闲农业初具规模

近年来,随着芜湖县旅游业的快速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也得到蓬勃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成为芜湖县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也成为带动农业升级,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新亮点。芜湖县被评为“安徽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芜湖县湾’扯镇、六郎镇、陶辛镇被授予“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全县拥有阳光半岛、东湖公园、陶辛水韵、老梁山庄、和平生态园景区5处,其中陶辛水韵景区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老梁山庄、和平生态园是国家2A级旅游景区;全县星级农家乐10家,其中红红火火农庄是省5星级农家乐,大港农庄、二哥土菜馆、老梁山庄是省4星级农家乐;有省、市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10家,其中富有农村特色的商品有新丰剪纸艺术、陶辛水晶工艺、老芮木榨麻油、野树林蘑菇、源生锅巴、蜂联蜂蜜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明显。2010年全县入境旅游人数达55.69万人次,其中境外人数达到2689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5亿元。直接和间接参与旅游产业的人数达到4.5万人,带动农民就业3万人,受益农户达到9600户。全县农民人均年收入为7065元,其中有1556元来自旅游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

2.形成五大特色类型

芜湖县休闲农业从过去一般性的钓鱼、吃饭向赏花、摘果、采莲等农耕文化及拓展训练等方面发展,有的还具备省、市中小型会议的接待能力,逐步形成了五大特色类型:以六郎生态农业旅游区、和平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为代表的娱乐休闲型;以陶辛水韵为代表的农庄采摘型;以红红火火农庄、大港农庄、红杨怡龙山庄为代表的民俗民乐型;以芜湖天地人生态园为代表的主营经济型;以阳光半岛为代表的旅游观光型。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芜湖县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处于摸索规范阶段,因此,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1)科学规划重视不够。目前休闲农业的发展基本上以自行开发为主,缺少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园区建设内容简单、雷同,缺少特色性、系统性和丰富性,深层次的文化和科教内涵不够,只靠微薄的门票收入,而不是靠结合旅游品牌加工业和旅游服务业等二三产的发展,实现效益大增。(2)功能配套不完善。景区建设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县内没有4A级景点,旅游总收入不高,占GDP比重偏低,一些景区内部交通条件还有待改善,与发达县区的水平相比差距更是明显。(3)旅游产业整体素质有待提升。旅游企业“小、散、弱、差”,缺少规模大、实力强、影响力广的大型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旅游景区管理水平不高。(4)旅游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旅游产品结构比较单一,新兴旅游产品如高端休闲度假、康体健身旅游、体验旅游等缺乏。地方特色文化影响力不强,旅游项目的文化含量不高,文化旅游产品不够丰富,不能充分满足游客和市民城市观光休闲的多样化需求。

三、发展芜湖县休闲农业的思路与对策

(一)发展思路

1.统筹规划

政府部门要针对芜湖县当前休闲农业盲目重复建设问题,在经过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芜湖县休闲农业资源的种类、性质、现状、特色及开发价值、市场前景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紧密结合生态保护、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做出系统科学的休闲农业发展战略规划。规划要避免重复,突出区域特色,合理确定休闲农业的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功能布局,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理念贯穿于规划始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通过规划指导,使休闲农业从自发发展向有序推进转变。

2.功能定位

以山水为构架,以文化为底蕴,以生态、文化为主题,以休闲、体验为主体,以陶辛、六郎为龙头、以青弋江为发展轴,以乡村腹地为依托,在“十二五”期间将芜湖县逐步建成能适应多层次游客需求的皖南旅游新的增长极与华东地区重要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地。

3.产业布局

以县城湾址为中心依托地,陶辛镇、花桥镇为东西两翼,六郎镇、红杨镇为南北两极,形成“四星拱月”的布局。以陶辛水韵、六郎水乡为重点和突破口,东西呼应、南北拓展,次第推进、有序展开,形成以青弋江为彩带,几个中心镇为珍珠的“彩带串珠”式旅游发展的空间格局”。总体空间布局结构为:“11319”,即“一心、一带、三区、19个主要旅游节点”。一心:县城旅游集散中心一旅游综合功能区;一带:青弋江风情旅游带一旅游发展轴;三区:东部文化民俗旅游功能区、西部水乡休闲旅游功能区、南部乡村生态度假旅游功能区;19节点:东湖公园、南湖湿地公园、芜湖县机械工业园区、市民广场、五凤滩、八仙岛、猫耳滩、相思岛、大港、陶辛水韵、和平生态园、西河古镇、弋江漂流、怡龙生态园、老梁山庄、天地人生态园、楚王城、东门渡和新丰林场。

(二)对策建议

1.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不断扩大休闲农业的产业规模

芜湖县县委、县政府要高度重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建设活动,把它列入经济发展重点,应成立领导组和工作组,制定工作方案,提出建设工作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根据区域环境资源条件,大力推进和保障休闲农业健康持续发展。政府应尽陕制定关于加快休闲农业发展的土地、人才、财政支持等优惠政策,为休闲农业建设提供坚实的政策基础。

2.以推动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为重点,提高档次和规模

在芜湖县已形成的诸多休闲农业观光景点中,大量的旅游点呈分布散、规模小状态,缺乏统一包装、策划和宣传,没有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建议加大旅游招商力度,推动县内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提高休闲农业档次和规模:一是要加快芜湖县影视城建设。影视城的建设,要以徽商文化为依托、影视产业为支撑、旅游及三产为增长点,集影视摄制、旅游观光、会议商务、健身娱乐、农家美食、休闲度假为一体,将其建成我国一流的大型影视旅游文化产业园。二是努力打造南湖休闲旅游品牌。推动南湖风景区的规划建设,拓宽旅游农家乐、观光参与业、休闲度假业、购物商贸业的建设渠道,规划建设起点要高,使之成为亮丽的休闲旅游品牌。三是加大陶辛水韵旅游景区(点)开发力度。根据陶辛水韵旅游区的资源特征,将景区建成以“荷花、水网、民俗、美食”为特色,以生态、休闲、观光、度假、体验、写生等为主要旅游功能的旅游区。力争通过3年的开发建设,使陶辛水韵旅游景区达到国家4A级标准。四是努力开发其他旅游景区。要对和平生态旅游区、六郎八仙岛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快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外资,在未来的5年,将这两个区域建设成重点旅游景点。

3.加大宣传促销力度,积极扩大休闲农业市场

为了更好地发展芜湖县休闲农业,应重视营销策划。要利用农村节庆假日,举办各具特色的节庆活动,如“陶辛水韵荷花节”、“老梁山庄桃花节”、“六郎葡萄节、螃蟹节”、“大港龙舟竞赛”等,营造氛围,聚集人气,提升产业产品的知名度,做到以节促游、以节促销,将乡村旅游产品推向市场。加强与旅行社对接,强化品牌意识,搞好主要景点的包装宣传、展示展销和线路组织,并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报刊、路牌等各种媒体和机会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推介,树立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第7篇:农庄经营方案范文

根据消费决策的五阶段学说,广东省省内客源休闲农业旅游决策过程具有如下的特点。

1.1问题识别阶段问题识别阶段是消费者感知到实际状态和理想状态之间存在差距,意识到自己的某些欲望需要满足。根据数据分析(见表1,下同),在问题识别阶段,选择休闲农业旅行的动机主要有体验农家生活,回归大自然,占整个有效样本的42.4%,其次有31.2%的旅游者选择休闲农庄游是为了放松身心,缓解城市工作生活的压力之感,还有10.8%的消费者,选择动机是通过休闲农业游教育下一代,让孩子们懂得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乡村文化之美。另有少部分消费者应工作接待需要或了解各地岭南文化而选择休闲游。

1.2信息收集阶段旅游产品的消费选择必定要经过信息收集阶段,在这阶段,需明确消费者信息来源的渠道。当今消费者最主要的信息渠道是网络,这说明在商业信息渠道选择中,网络已经取代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的信息渠道成为旅游者获取休闲农业旅游信息的主要来源。在非商业渠道选择上,亲朋好友的信息来源因为具有较强的可信度,有近三成的被调查者选择。

1.3评价方案阶段广东省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发展休闲农业,已发展相当数量具有一定规模、兼顾当地农业特色、有较强市场吸引力的休闲农庄,如顺德长鹿农庄、番禺的祈福山庄和万亩葵园、深圳光明农场、珠海农科奇观等。各地休闲农业经营者展开浑身解数,抢占省内客源市场。然而,旅游者对休闲农业目的地的选择有自己的评选标准,根据本项调查,消费者在休闲农业旅游中,影响他们评价和选择具体的旅游目的地的因素按重要性程度排序依次是:旅游设施、景点位置、旅游时间、旅游产品价格。

1.4购买决策阶段在购买决策阶段,本研究主要在出游时间、出游频率、休闲农业旅游花费、出游方式等方面予以调查。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消费者喜欢利用短时期的闲暇时间进行休闲农业旅游,主要包括周末和国家法定短假期;在出游频率上,有六成以上的被调查者每年休闲农业旅游的次数在四次以上,这说明对大多数50岁以下的城镇居民而言,休闲农业旅游是最主要的旅游方式;出游方式上,有近四成的消费者选择公共交通近距离旅游消费,自驾游的比例也很高,占了32.3%,这说明休闲农业旅游目的地要完善公共交通方面的建设,在目的地建立公共交通站以及大型停车场,满足越来越多的游客对旅游交通便利的要求;在休闲农业旅游花费上,有七成以上的被调查者所有的花费低于500元,由此可看出,在旅游市场,相对于出境游、名胜游等档次高的旅游项目,农业休闲旅游及相关的产品在消费者眼中档次较低。

1.5购后行为阶段游客到休闲农业旅游目的地游览结束后,会对整个旅游活动有一个主观的评价,从而形成对该次旅游的满意度。顾客是否满意会用相关的态度和行为进行表示,三成左右的被调查者对刚旅游过的农业休闲目的地有重游意愿,只有四成的被调查者有正口碑,会对周围的亲朋好友介绍休闲农业旅游的好处。由此可看出,广东省内客源对本省的休闲农业旅游项目满意度不高。这说明广东省的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不符合大多数消费者的期望,消费者认为不满意的方面主要包括:采摘的农产品质量没有想象的品质好,位置偏、交通不便利,目的地旅游设施较少、配套不齐全,相关的服务落后,价格偏高等。

2结论和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对策建议

2.1结论在研究中可以看出,休闲农业游客源主要来自于城市的工薪阶层,利用周末时间,进行“一日游”或短途旅行。他们主要通过网络及亲朋推荐选择相关农业休闲旅游景区。景区景点的可赏可玩性对游客的影响比较大,他们旅游的主要动机因游客类型而异,单身白领主要为了放松身心,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减负。而家庭式的游客是为了在游玩的过程让下一代了解农村生活、农业生产和自然界的亲身经历。游客在休闲农业旅游的花费普遍较低,多数人在500元以下。游客对休闲农业景区的重游率和好感度也不高,实际体验与游客预想存在着一定偏差,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游客对休闲农业的选择。

第8篇:农庄经营方案范文

一、项目概况:

位于台州市路桥区桐屿街道岙后村,利用当地自然环境与现有利的设施开办“八分地公社 ”生态休闲旅游项目,组织城里人利用闲暇去享受农村生活,开展品农家饭、做农家活、摘农家菜等一系列生态休闲活动,为台州人创造了一个接触大自然、领略田园风光、体验乡土气息、购买土特产品的机会。

二、项目市场评估:

市场需求分析:

工作竞争、生活压力的日益加剧,享受生活、热爱自然意识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具有一定经济消费能力的都市人利用闲暇时间奔向农村、郊外去放松、休闲正在成为一种时尚,主要对象商住楼内的白领一族人士、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中小型的企业员工、校园学生、外地来台州的游客及商务人士等

竞争对手分析:

目前台州主要集中在黄、椒、路三区外面几个县、市开发的一些农家乐项目,多以鲜果种植、采摘为配套,均有一定的季节性要求。它们虽说各有特色,但大多并没有开发形成规模,面对整个台州庞大的市场需求总量,供应显得明显不足。并且跟旅游没有直接连接,互动。

三、项目岗位描述和数量:

组织青年创业人员合伙创业或雇佣当地农民及当地领导干部经营,设总负责1人、业务开发4-5人、农家乐项目运营5-6人

四、项目开办资金预算:

1、投资总额: 10万元

2、资金使用:

开办费用:1万元( 前期协调、开业筹备、办理证照、广告宣传等 )

固定投入:9万元( 改造景观、房屋修整、游乐器材等 )

流动资金:1万元

3、资金来源:自筹或个人合伙入股,不足部分可申请小额创业贷款

投资回报周期: 10-20个月

五、项目的财务分析与测算:

销售收入预测:1、以每月接待***人,日均消费额**元,人均停留时间1天计算:**人X100元/天 =10万元

2、八分地开心农场初步3亩、分割成30块*5*300一年(租赁费)=

3、其他收益

成本分析:以每月接待 含餐费、住宿、水电、游玩等 )

工作人员人均工资:

通信、交通、公关、宣传广告费用

利润分析:***

六、创业者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具有创新意识、团队合作与创业精神,身体健康、能吃苦、热爱大自然。同时,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条件和经营管理能力。

七、项目扶持政策与措施:

项目设计方会提供一整套完整的经营思路与策划方案,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创业方可以申请领取< 再就业优惠证 >, 享受国家有关减免税费政策; 聘用员工中部分人员可获得政府给予的岗位与社保补贴; 免费享受社会中介机构提供的创业培训与跟踪辅导服务; 优先获得小额创业贷款担保支持。

八、项目评估意见:

该项目市场潜力和生存空间巨大,到农村去休闲正在成为一种时尚的旅游项目。目前在中国南方和北方很是流行,在全国有些城市做的非常成功。

农家乐项目是一个相对投入不是很大,风险比较小的服务型创业项目,其成败的关键在于抓住现有的市场机会,迅速整合各方资源来加以实施。能有多大成功则主要看操作人员运作项目及后续服务的能力。

九、项目风险及对策建议:

1、市场风险:同类产品的市场价格竞争(恶性竞争)、品牌竞争等等因素会影响和制约项目的预期经营目标。创业者应不断加强创新,持续保持竞争优势。

2、管理风险:项目的品质控制、管理质量、服务态度、经营方式也是主要风险因素。创业者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生存管理能力。

3、环境风险:客流量、消费习惯、消费需求以及技术发展的变数等周围环境的变化也是影响项目经营的因素。创业者要学会不断的观察、调整、适应。

如果尚未做好独立承担创业风险的心理和物质准备,建议大家先参加相关创业培训,从而提高创业经营与管理风险的能力。

十、附件( 项目持有人相关资质文件 ):

(天空音乐农场)活动及旅游项目:

八分地开心农场、八分地有机猪养植、八分地农家小院、八分地农家果园、八分地散养区

八分地烧烤长廊、八分地垂钓区、八分地打猎区、八分地农家小铺、探幽等

风景点:樟树林,

造景:水车 小桥 正大门 茅草亭 ,小河等

拓展其他项目:辟谷养生馆、薰衣草庄园等未来发展成台州爱情主题农庄

个人建议:

一,首先建立执行团队,设立总负责人一名。

执行团队分---营销团队、管理团队

营销团队:营销总监一名、营销人员若干名

管理团队:管理总监一名、管理人员若干名(按项目配套发展增加)

二,组织资金

如何组织资金是非常关键,个人考虑是社员+参股=逐步投资,先八分地5亩为尝试性的操作,然后每个项目的操作做到细化,落实到人。

三,组织初步合作框架,利用青年创业就业协会增加人脉资源,发挥团队协作意识。

四,同村的协调与合作需要明确保证,并且经当地政府支持才能做得长久,在土地租赁方面给于支持与优惠。并且跟村建立长期合作发展的战略方针。

第9篇:农庄经营方案范文

今年以来,我局积极实施“经济强区”发展战略,现代城市服务业在前几年高强度投入,高速度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概括其总的发展特点有三:一是重招商,抓落实,优服务;二是导向明,干劲足,办法多;三是调结构,优行业,引外资。具体做了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把创造发展环境作为工作的根本。一是进一步树立城市服务业是越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力军的理念。年初,召开了越城区建区以来规模最大的三产服务业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决心和发展措施。出台了《商贸旅游业奖励办法》,编制了《越城区三产服务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对岗位责任制三产经济部分进行了修改完善,确保其更好地发挥杠杆作用,积极引导产业发展和镇街的积极性。同时,坚持实行三产例会制,定期交流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并对重点企业情况、引进企业运作情况、政策制定及操作、社区服务及商业发展情况、存量资源更新等9多个课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研究,制订出台有关文件、工作计划,确保相关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进一步树立为城市服务、为市民服务、为企业服务的理念。积极提升旅游发展环境,配合进行“绍兴市旅游电视宣传协作网”的组建,组织参加各种促销节会,有效实现越城区旅游形象展示和旅游品牌宣传的突破。并做好企业突发事件的协调及安全生产督促工作,在“颐高数码广场”出现集体罢工事件后,第一时间介入,帮助企业进行协调处理工作,使市场马上恢复了正常的经营。半年来还帮助“放心一百”做好摊主、媒体的解释工作,扭转相关工作的被动局面;帮助可的、富临名家等企业与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帮助解决工商、税务等方面的问题;开展多次安全生产检查,检查企业40余家,组织出动检查50人次,发现隐患87处,有效保障了服务业安全生产良好局面。同时,改进统计方法,促进服务业统计、分析规范化,加强对服务业市场运作的监测预测。密切与工商、财税部门的联系沟通,掌握新增企业的基础资料。重点是继续加强与财政部门的信息交流,对引进企业的税收指标在统计上得到真实全面的体现。三是进一步树立引进和培育人才是城市服务业发展关键的理念。在9月底,成功举办了首次“越城区商贸旅游服务业人才、人力资源推介会”。共有45家企业前来招聘,推出岗位1100多个,有1000余人前来应聘,达成就业意向400余人。为城区商贸旅游发展提供强劲的人才、人力支撑,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区商贸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同时,为大中专毕业生和相关人员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二)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作的主题。一是通过摸排土地房产存量、借壳招商楼盘资源,了解人才需求和休闲旅游资源,更新越城区存量资源库,并通过各渠道进行,继续做好“借壳、借势、借地招商”的文章。在10月份,举办了“越城区投资项目推介会”,共推出41只投资项目,其中标准厂房项目20只,仓储用房项目2只,商务楼盘项目13只,留地安置项目4只,其他存量资源项目2只。本次投资项目推介会共有签约项目16只,其中投资项目10只,计划总投资7.53亿元,家居贸易合同6只,总销售金额2.3亿元。推介会充分宣传了越城区的城市区位、投资环境、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主导产业、优惠政策、和谐发展等,充分展示了越城区全面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使客商对越城区的投资环境有了深刻的感性认识。二是把积极做好各项协调服务工作贯穿始终,重点放在与市财政局的衔接上,促使上报的引进企业最大可能的进入城区“笼子”。到目前为止,已向市财政局申报上海“七斗星”商旅

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乐购超市、宏图三胞数码城、金皇海鲜城酒店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同时,积极落实05年度税收分成工作,绍兴市新三象酒店有限公司等四家引进企业共创造税收220.55万元,区财政分得35.27万元。

(三)坚持把留地安置作为工作的重点。围绕城中村改造预留地这一发展平台,成立了领导小组,召开了动员大会,起草了实施意见及督查通报制度,并着手进行了第二批预留地项目的筛选、包装和申报工作,到目前为止,被征地村留地安置项目有实质性启动的6只,其中计划投资3000万元,征地12.5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北海寨下综合市场,规划设计方案已批准,正在办理用地手续;计划投资5000万元,征地60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的府山绿叶商贸项目已办理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正在填塘渣;计划投资1800万元,征地11.07亩,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的城南中兴农贸市场(一期),已办理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正在申报规划设计方案;计划投资1500万元,征地12亩,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的王家庄组团配套市场,已办理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正在做规划设计方案。另两个项目西郊综合市场和蕺山村星光大酒店正在办理好规划选址。

(四)坚持把拓展提升作为工作的基础。一是推进城乡安全消费。做好放心店的提质工作,增加网内配送力度,提高配送企业占有率,对自行进货部分加大源头整治力度。并不断扩大品种,使报纸、药品、音像制品等进入放心店。到目前为止,已建立村级放心店139家,全面完成了市政府给我区下达的农村消费安全网的建设任务。二是积极发展新兴业态。迎合国家提出的新农村改造、城乡一体化等政策的要求,利用越城区周边有利开发条件,引导农庄走休闲配套产业支撑的道路,使农庄全方位体现出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内涵。到目前为止,我区共有休闲农庄8家,年接待游客人次15万,在建农庄2家,总计划投资5000万元。三是扶持培育引进企业。引进企业中的富临名家在今年被全国酒家酒店等级评定委员会评为绍兴市首家“五钻级”酒店;海潮4S店被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评为全国区域最佳特约店和区域市场开拓奖。这些引进企业在产生税收效益的同时为我区产业升级提升起到了不小的拉动作用。

(五)坚持把发展社区服务业作为工作的突破。今年以来,围绕区委、区政府在社区服务业产业化发展上要全力“破题”的要求,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寻求破解之道。一是在思想上把社区服务业产业化作为发展城区第三产业的基本点,从服务市民、服务城市的高度来认识对待这一课题。二是对社区服务业产业化的发展进行积极引导,针对原来社区服务资源点小而散的局面,逐步进行整合。在积极帮助亿家乐放心早餐扩大规模提升档次的同时,引进“放心一百”,对原有证经营户摊位外观不符合城市市容的现状免费进行外观改装。到目前为止,改造签约摊点189个,已经基本完成此项工作。现市区“放心早餐”摊点共计320个左右,极大地方便了各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市民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三是利用原有资源,大力构筑10分钟服务圈,高度关注城中村改造新组团的配套功能。主要是积极提升“好邻舍”、“家家乐”等社区服务品牌,更好体现其综合服务功能。同时培育发展可的24小时便利店,目前在各社区布点24家。

20__年工作计划

在20__年的工作中,我局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重要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深化“经济强区”战略内涵,进一步鼓劲造势,凝心聚气,迎难而上,继续突出“谋发展,重招商,抓落实,优服务”的工作主题,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企业和服务群众。从而推动我区现代城市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先进制造业和高效农业的发展服务,增强我区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以上述思想为指导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招商引资为重点,致力加速三产经济扩量提质。继续以开放促发展,利用多种管道,多种方式,搞活招商引资工作,致力加速三产经济扩量提质。要充分发挥我区服务业潜力巨大等优势,精心包装一批有一定基础的项目,努力推出一批有潜在竞争力的项目,提升产业层次,形成越城区现代城市服务业新的增长点。要横向结对连手,整合市、区招商局的信息资源,建立招商信息网络,搭建信息平台,掌握招商存量资源和新增商贸业资源。继续不定期进行存量调研,整合村级留用地、城中村改造已安置组团的配套用房和市区现有的楼盘等存量资源,与各镇街进一步保持信息对称。重点关注玛格丽特商业中心、情缘龙山、惠风和畅商务楼等楼盘的建设,关注浙江高农农业有限公司、中外合资绍兴市商贸物流中心有限公司等项目的动向。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举办推介会和参加各地经贸活动及节会等方式,把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推向。

(二)以各大平台建设为依托,有效实现产业升级空间拓展。一是家私城建设。采取政府牵头与“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相结合的思路,举办浙江家私博览会等一系列展会,并继续完善绍兴家私城的配套设施建设,建立消协、技监、治安等组织,规划建设金融、物流、停车、餐饮等配套服务设施。二是生态产业园开发。一方面要加快意向项目的洽谈进度,另一方面要克服土地、电力等要素的制约,统一规划,整体开发,梯度推进。逐渐建成为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行政、文体和商贸中心。三是配合做好预留地项目论证、招商和服务工作。对预留地投资建成后的设施和共建设施配套用房进行产业论证,合理“招商选商”,提高投资效益。并重点针对新组团开展“10分钟服务圈”的配套建设。

(三)以服务市民为宗旨,健全城市配套服务功能。一方面用新的发展思路打造旅游业龙头。聚“三地”之优势,一是以吼山奇特石景为依托;二是以宋六陵深厚的传统南宋民俗文化积淀为亮点;三是以杨白湖自然风光农家闲趣为基础。以“大吼山”的理念,开发建设成为有特色、有规模、有档次的综合风景名胜区或 影视拍摄基地,使之成为越城旅游制高点;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皋埠、鉴湖等南部山区的生态旅游观光资源,依托秀丽的山水风光、丰富的人文景观,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建设田园生态观光村,融入现代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做大做强旅游休闲观光业。重点关注并且,不光在修建上下功夫,为了休闲旅游产业在我区得到蓬勃健康发展,还要不断引导其提高档次,出台《越城区“农家乐”休闲旅游点认定办法》。同时,进行挂牌试点,在休闲旅游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做好规范引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