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市场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文化道德谋略关系
许多经济学家都预言21世纪的市场竞争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认为商业企业缺乏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就将会失去发展所需的营养。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市场营销文化,特别是传统思想中以伦理为本位,强调社会需求和集体利益,祟尚道德诚信,在当代市场营销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汲取儒家伦理精华,倡导有中国特色的市场营销道德
现代营销道德必然继承和发展传统道德,我国传统道德的根基是儒家伦理。实践证明,儒家伦理核心“仁义礼智信”是当代市场营销之道。(1)树立以“仁”为内核的市场营销理念。子曰:“仁者,爱人。”“敬人者,人恒敬之。”不以仁心对待顾客,顾客何以仁回报?(2)建构以“义”为特征的市场营销准则。儒家伦理强调先利后义、见利思义、以义求利,主张“取之有道”,不发不义之财,不做不义之事。 “义利合一”追求的是企业、顾客、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求在当代市场营销中,既要赚钱又要讲友谊,既重经济交流,又重社会效益。(3)建立以“礼”为基础的市场营销规范。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不懂得协调人际关系,就不能立身处世。当代商战也应遵守礼,遵守社会法律和道德规范,实现互利双赢。(4)确立以“智”为动力的市场营销策略。儒家伦理认为“智者,才智” 、“待物为智”。强调对万物的认识依赖于智。在当代,在制定营销策略、预测市场需求、开拓国际市场、开展人才竞争等市场营销活动中 ,无处不需“智”。(5)遵循以“信”为核心的市场营销原则。诚实守信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之一。 儒家伦理认为“人若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信则人任焉。”“诚者,天之道也。诚者,人之道也。”“以诚为本”是塑造企业形象和信誉的基石,是企业获得效益、赢得市场的法宝。市场只青睐货真价实、真诚对顾客服务、对社会负责的企业和运营者。鄙视那些不诚信行为:产品假冒伪劣、价格欺诈,广告虚假、售后服务质量差。
二、柔性营销超越刚性营销,在营销中要增加品牌的文化含量
商业企业创品牌的途径,一半是增加科技投入,另一半则是增加文化含量。在市场营销史上,以物质为基础的刚性营销曾经起过决定作用,但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刚性营销必须要与以文化为基础的柔性营销结合起来,而且柔性营销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与接受方式,在品牌的设计上可以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和民族心理。如白酒包装可以巧用古人名诗,体现地方特色,集书法、品名、诗词、印章于一体,包装得古老、朴实、浑厚,给人以返朴归真之感,让消费者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浓郁的意境和韵味。各地可以利用本地的风土人情和人文历史,开展经贸活动。如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哈尔滨冰灯节、洛阳牡丹花会、张家界森林节等,通过举办文化经贸节,招商引资,实现经济文化双丰收。“红豆”是江苏红豆集团的服装品牌和企业名称,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特有的情感魅力而吸引着广大消费者。提起它,人们就想起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千古绝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孔府家酒是孔圣人的家乡酒,一句广告词“孔府家酒,让人想家”勾起无数人对家的眷恋,对传统文化的回溯追源。
三、弘扬传统优秀文化,随时调整和丰富当代市场营销谋略
在当代市场营销活动中,我们应汲取中庸哲学的精华,随时调整和丰富营销谋略,获得最佳经营效益。第一,实现互利双赢,和谐营销。中国人自古就追求“天人合一”,看重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现阶段有些商业企业仍存在“重市场轻生态”的观念,经销一些不符合国家环境标准的产品,因此,牺牲暂时的经济利益,引导绿色消费是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体现。儒家文化价值观是“中庸之道”,反对“过犹不及”,不按规律行事。从市场竞争战略的调整到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策略的实施,都要求适应、适时、协调与和谐,获得最佳经营效益。在竞争策略方面,贯彻“和为贵”的思想,避开竞争的锋芒,与竞争者互利双赢。“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礼记》记载“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孔子兵法》也主张“上下同欲者胜”。第二、尊重顾客需求,以“人”为本。《荀子》曰:“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在当代,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表现为:“顾客需要什么,就卖什么。”“能卖什么,就制造什么。”而不是陈旧的营销方式所表现的那种“能制造什么,就卖什么。”顾客是上帝,以顾客为中心是市场营销的主题。第三、做到“知己知彼”, 求“变”创新。在市场营销活动中要先发制人,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把握时机要“疾如风”、“动如雷震。”同时,要勇于求“变”创新,《孙子兵法》曰:“兵无常势,水无常行,能因故变化致胜者,谓之神。”经营者应根据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随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其次,成功的企业家要做到“知己知彼”,正确把握企业内外部信息,才能“百战不殆”。正如《孙子兵法》所说:“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不可取无鬼者,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故之情者也。”
四、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中国的关系营销
从关系而不是其他途径参与社会(包括市场营销活动),是中国人的自然取向,具有必然性,因此中国的市场营销一开始就是关系营销。传统的交易营销,交易双方必须同时从一项交易中得到利益,而关系营销中,并不要求双方在某一项交易中都要得到利益,它要求的是在长期交往中,二者都能得到利益,相互满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缘有缘分与机缘两类。缘分包括亲缘(血姻亲情之缘)、地缘(邻里乡党之缘)、神缘(共同的之缘)、业缘(同行、同学之缘)和物缘(共有的喜好和兴趣之缘)。机缘则涉及同舟、同店、同(考)场、同难等短暂性的社会联系。在5种缘分之中,亲缘是最核心的,外显为家人关系。其他四缘围绕着亲缘,外显为熟人关系。熟人关系之外,便是由机缘决定的生人关系。因此,中国的人际关系呈现出一种“以己为中心”由近及远的“差序格局”,是“以人伦为经,以亲疏为纬“的人际网络。关系营销讲究责任和情义,信任与承诺是关键因素。中国人的承诺是一种文化上的默契,信任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人治,轻法制”观念。在供不应求的市场中,我们看到的是买方“走后门”现象;在供过于求的市场中,我们看到的是卖方“走后门”现象。我们也经常听到,跑了一个推销人员,失掉一批客户的事情。一些企业在招募员工时,非常注意侯选者的背景,也是想利用员工已有的关系进行营销。我们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中国的市场营销活动,找出其中的规律性,对中国商业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才会有更大的帮助。
中国市场的根本所在是中国的老百姓,根源是生命力极强的传统文化,把握这个“文化”就是把握了重点和契机,丢弃这个中国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土壤则是舍本逐末的举动。加入WTO后,中国的商业企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继承传统文化、吸纳现代文化,促进中西文化在交融中升华。我们要以自己特色的文化与精神风貌,走自己营销的路子,才能有效地开拓市场,并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吴健安主编:《市场营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甘碧群著:《企业营销道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陈炳富编著:《企业伦理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郭国庆著:《市场营销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李尧坤认为,近年来,云浮市对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正在逐年加大,但是把接近80%的教育资源都放在有升学能力的学生上,剩下的学生就会很容易被应试教育的体制所“抛弃”。
“改变一个孩子,才能改变一个家庭,才能改变一个村落,才能辐射一个城市,才能让千千万万的城市繁荣起来。”李尧坤如是说。最后他发现,中国传统的“蒙学教育”与这种教育观点非常契合。在中国古代,儿童“开蒙”、接受教育的年龄一般是在四岁至五岁。“蒙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儿童认字和书写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同时具备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
李尧坤开始了尝试,市教育局设立了中小学传统文化德育校本课程用书编写组。2012年,一年级至八年级的《蒙以养正》读本正式投放至云浮市中小学。该书以培养学生纯正善良的人格为主旨,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以传统美德和民俗为专题来展开讲解。读本一经发放,全市中小学掀起一股“蒙学”热潮。
2013年11月,《立德树人》正式出版,相比于《蒙以养正》,这套读本更适合学生与家长一起来阅读。古代、现代故事,趣味链接,文化常识,礼仪知识……丰富而有趣的内容让学生们爱不释手,很多学生表示都是拿到手的第一个月就把全书都看了一遍。
《蒙以养正》的主编彭国强在云浮市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上说:“我们不应只把眼光放在学生身上,教师,才是真正的‘榜样’。校长做到,老师做到,引导学生做到才会更容易。”
作为最早一批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校之一,罗定市喜耀粤西学校一直在推行“性情教育”。这所学校由香港法住文化书院院长、香港喜耀教育文化基金会主席、前香港中文大学哲学教授霍韬晦创办并担任校监。
霍韬晦提出,所谓“性情”,是一种推己及人的善良情感。一个人不但愿意自己好,也愿意他所爱的人好。他很自然地爱他的父母、孝顺他的父母,又很自然地扩大他所爱的人的圈子,由亲及疏,逐步开阔,由此而构成一个相互友善彼此沟通的世界。“为了教会学生们这种‘性情’,我们首先就要教会老师们的‘性情’。”喜耀粤西学校的校董事长梁芷媚说,“对于每一个进入喜耀粤西学校的教师,我们都要进行为期100天的‘新人培训’。我们认为,只有做好足够的师德教育和技能培训,教师才有资格去教导我们的学生如何去‘性情’。”
[关键词]农村文化;发展;困境;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2261
1引言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文化发展渗透在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才能使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共同协调发展。农村文化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
2农村文化的作用
农村文化的发展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协调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是当代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当前,在全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农村文化建设必须顺应形势所需,不断充实新内容,以变迎变,以新迎新,在载体上求特色,在实效上求突破,发展新文化、倡导新风尚,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农村文化以能动的反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政治的发展,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让新农村文化真正成为提升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文化是一个民族内在发展的核心动力。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文化具有凝聚、整合、规范社会群体等功能,这是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
3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及其困境
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壮大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关键。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则表现地较为滞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虽然新时期农村文化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及其困境还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就目前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及其困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文化自身具有的宗法性、保守性、封闭性、迟缓性、单调性等特点制约农村文化发展。二是政府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态度导致文化建设滞后。从目前新农村文化建设情况来看,政府对此并没有足够认识,没有建立起文化建设的全局观、整体观,不仅缺乏将文化建设融入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也缺乏融入到农民的生产生活当中的意识。三是农民自身的主体意识缺乏,对文化的认同感不高,文化主体意识缺乏。四是目前农村由于历史、地理、经济、人文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村文化市场尚不健全。五是农村文化消费能力不足。
4农村文化发展的对策
41尊重农民的主体性
农村文化建设农民是主体。农村文化发展要始终坚持“为农民服务、靠农民参与、让农民满意”。[1]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让农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发展农村文化就是让农民感受到文化所带来的魅力。农村的文化建设应从农民的需求出发,结合农民自身的特点与不足,来举办相应的文化活动或开展相应的文化教育,针对农民群众存在的各种问题,培养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兴趣与耐心,并使他们认识到自身在活动或教育中的主体作用。一方面,农民是农村文化的需求者,他们既是农村文化的受益者,也是农村文化的参与者,尊重农民的意愿,激发农民文化的主体意识,让农民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既是农村文化的建设主体,又是其受益主体。另一方面,农民又是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创造者。要广泛动员农民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农民的创造精神,让他们在文化建设中创造历史,创造文化。使新时代的农民由“传统型”向“时代型”转变,由“盲从型”向“技术型”转变,由“愚昧型”向“知识型”转变。[2]转变农民传统的封建思想,使他们切实认识到科学文化知识在经济发展以及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文化教育使民众转变传统的封建思想,使他们树立起健康的思想意识,自觉地抵制封建思想的侵蚀,对传统的文化知识可以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来对待,通过讲解或教育的方式来大力发扬优良的传统文化,革除传统文化中的陋习,使他们对新型的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科学的认识,从而保障农村文化发展的顺利进行。
42提高文化消费力水平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人的消费结构中,物质消费是基础,文化消费奠基于物质消费之上,是更高层次的消费。一般来说,只有基本的物质消费得到满足之后,人们才会追求精神文化的满足。首先,增加农民收入是提高农村文化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其次,创新农民文化消费观,提高农民消费品位。向农民提供积极健康的文化产品,营造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抛弃消极保守的文化消费观,最终引导农民优化文化消费结构,实现科学、合理的文化消费。
43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健全农村文化服务体系
在健全农村文化服务体系中,政府具有传播功能、防御功能、服务功能、扶持功能、监督功能和发展功能等。当前,经费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瓶颈,政府需要进一步增加文化投入,加大农村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比重。建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农村文化建设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为主,集体、个人、社会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层次、多体制的投资格局,保证农村文化建设所需经费,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基本文化服务均等化,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的新模式、新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为主,集体、个人、社会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投入机制,建立“政府主导,多方支持”文化发展模式,解决农村文化建设经费不足问题,确保新农村文化建设和各类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
44丰富农村文化市场资源,建立完善农村文化市场机制
首先,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是繁荣农村公共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自我发展能力,提升文化竞争力的基础和重要支撑。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稳定和发展农村文化队伍,逐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整合文化资源,拓展文化新路。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就地取材,整合农村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善于挖掘民间民俗文化资源,拉长产业链条,把文化特色转化为文化产业,用文化特色支撑文化产业,用文化产业彰显文化特色。建立农村文化市场,活跃农村文化,丰富农村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最终实现文化富农。农村文化市场要利用附近城镇文化的辐射作用,逐步缩小与周边城镇的文化差距。制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逐步建立起点、线、面相结合的村域主体网络,形成社会化、开放式和整体效应优化的村域文化。最后,农村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是要建立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快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建设,完善农村文化管理的法律法规,依法进行农村文化市场调节与管理,遏制农村文化市场上不良文化的泛滥,政府在净化农村文化市场的前提下,在制度和政策辅助下,规范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村文化市场资源,建立完善农村文化市场机制,为农村文化健康向上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关键词】武术文化;经济发展策略;传统文化的继承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explore the martial arts culture
YANG Ying-ying
(The Physical Education Division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Zhengzhou 450022,Henan,China)
【Abstract】martial arts is important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how the soul of a nation, of the nation, of the nation. I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rapid development today, the martial arts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therefore, in today's economic development, martial arts culture to research on how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problem. By the martial arts to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study, put forward new ideas for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martial arts cul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武术是中华民族古老传统的体育项目,是一种文化形态,有着自身特点,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均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1〕。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西方社会推崇的文化侵略已经危及文化安全,而武术和武术商品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成了需求量较大的一种产业,在发展上需要适应经济客观要求〔2〕。因此,武术文化的经济发展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成为重要的课题。
1 武术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1.1 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礼”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礼”构成了价值观、社会规则、制度、风俗、礼仪及各种思维模式,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手段。在武术的发展史上,“礼”体现在约定俗成的规范程式上,如师徒之间的“礼物、礼仪、礼意”;擂台比赛时行抱拳礼,不同的姿势有不同的意义,左掌右拳是文武兼备,环抱胸前是四海之内皆兄弟,拇指屈曲是谦让〔3〕。除此之外,在语言上,也使用具有特点的,如承让、甘拜下风、请赐教等表达礼貌的用语。由此可见,在武术的传统文化中,“礼”是重要组成部分。
1.2 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仁”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讲“仁”,这是最高的道德规范,以“和”为前提,将至善、博爱融入其中。武术也同样继承了“仁”,在与他人交手比试时,多为点到为止,出手不伤人,在于制服而不是伤人。“止戈为武”“随曲就伸”等武术格言充分证明了武术对“仁”的继承,这种思想也是指导武术发展的人文内核〔4〕。
1.3 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义”
“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个思想,“舍生取义”说明了中国人对“义”的重视。“义”是将“仁”与“和”结合,“仁”为基础,“和”为目标,从而达到无私奉献的境界〔5〕。“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人文古训演绎出习武人的人格魅力和骨气。“仁义”、“侠义”是中国武术人对尊长的孝义、敬意,惩恶扬善对百姓的帮扶,是一种精神奉献。
1.4 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德”
“德”在武术中是指“武德”,但有公义和私义之分。在传统中,“艺无德者不立”等格言对人的教诲属于公义,拓展分析,在古代,士兵遵守军纪、奋勇杀敌的精神属于公义。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思想则属于私义,虽然习武人都会尊师重道,但这种思想却成了一种道德枷锁,阻碍了武术文化的发展。因此,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德”要辩证地去看,批判地继承。
1.5 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和”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也是备受尊崇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的两个“和”就具有了差异,中国武术流派多,有不同的技术方法,这体现出“和而不同”的理念。而“礼之用,和为贵”则说明和谐的状态,只有达到了这种状态,才会专心地练习武术,因此,“和”是武术文化发展的宗旨。
1.6 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易”
“易”是指变化、转化,是整体到局部的演绎过程。武术中的形意拳、八卦掌等技术动作,都是在“易”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完成了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此外,“守雌处弱”这种说法概括了“后发制人”的思想,是说在比试时,要有全局的思想,攻守兼备,不要操之过急,可以诱敌深入。
2 武术文化的经济发展战略
2.1 转变发展观念,加强法制法规建设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武术的认识发生了转变,武术市场焕发了生机,但相对其他产业而言,武术文化的改革步伐缓慢,因此,需要在经济发展浪潮中找到获得效益的方法,找到发展的出路,走出一条具有社会化、产业化的路〔6〕。在寻找武术文化发展的道路上,要发现武术文化是否能够实施产业化管理,若要实施产业化管理,运行规律是怎样的,转变传统的思想套路,结合本区域内武术文化实际情况,通过实践总结经验,处理好发展武术文化产业与行政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武术市场得到繁荣。此外,在实施武术文化发展中,要建立与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如武术学校、武术馆的审批规定,武术培训的收费标准,整个武术文化产业要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对于武术竞赛的配套广告和赞助要有相关的法律规范,同时对武术产业化做出规定,提出市场化发展的要求,将已经存在的不合法或半合法的市场行为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实施武术馆教练资格、学员武术水平等级、武术从业人员水平的相关认证制度〔7〕。
2.2 培养“职业化”的武术人才
市场经济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武术文化的发展同样需要专业的人才,但与其他行业需要的人才不同,武术人才不仅要对武术文化市场运营机制了解,精通营销技巧,还要了解武术文化市场经济的管理方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熟练驾驭武术产业领域中的各项业务。目前,我国武术文化产业人才多数是体育院校或大学里的体育院系培养出来的,这就受到了学科知识的限制,学生接受的市场经济的知识量较少,没有得到市场经营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了武术文化的经济发展中,缺乏管理人才、经营人才。为改变这种状况,要加强武术人才的教育工程,通过武术竞赛、教学科研人才中心等方式,采用经济课程和体育课程、体育课程和工商管理课程相结合的方法,联合商学院、体育学院、社区学院等多学院培养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体育经营人才。培养的人才适合市场经济下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从而解决武术文化市场人才资源不足的情况,推动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
2.3 开发武术文化市场的新领域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中,武术文化作为民族文化,要寻找新的发展出路。五千年的历史让我们拥有悠久的文化传统,但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要寻找发展民族文化的突破点。武术文化不仅是继承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能够开发、利用、创造财富的资源。在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武术文化要想有用武之地,要寻找经济与文化之间的结合点,从而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武术文化的发展不是等成功转型,是在转型中寻找正确的方向,经过尝试不同的开发运作,寻找武术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领域。
3 武术文化的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继承的关系
武术文化的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继承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要想弄清楚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在准确把握武术文化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继承的未来走向上,深刻理解继承与发展,科学把握,避免造成主观和客观的脱离。如果发展武术文化产业背离传统文化继承,弘扬民族文化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文化建设相悖,那么就会出现止步不前,甚至出现文化意义上的没落、倒退。因此,武术文化经济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继承是统一的整体,都处在文化建设中,是密不可分、互相倚重、互相包含、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绝对不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传统文化的继承不排斥或者否定经济发展,发展也不排斥传统文化的继承,这是文化建设的两个环节,但发展代表一个事物的质的变化,是对旧的补充、丰富和完善,继承表示的是对事物的量的吸收,保持事物原本的特点,二者是促使事物朝一个方向发展。如果光继承不发展,那么继承就没有实质的意义,而光发展不继承,也就缺乏了积极的意义。发展与继承作为辩证关系,不能被割裂,不能孤立使用,否则就会使其所蕴含的积极的意义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武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是继承传统文化,没有继承传统文化,武术文化发展就是无根之木,是脱离实际的空想。而武术文化的发展是传统文化继承的途径,是重要的阶段,继承的东西是经过发展而来的,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武术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本身就是发展,这种继承是经过批判的吸收、否定、肯定、扬弃等环节,保留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当然这些保留的精华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而武术文化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继承是相互转化的,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出现新的继承形式,新的理论,从而不断推动武术文化的发展,武术文化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
4 总结
综上所述,武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项,在发展中融入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仁”“和”“礼”、“德”“义”“易”,将动态与静态结合,以不变应万变,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而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在武术文化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在继承的同时,不能放弃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只有继承传播,才能带动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传播继承。因此,作为中国人,在发展武术经济的同时,应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亦要创新。
参考文献
〔1〕张坤荣.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J〕.体育时空,2013,1(24):41-41,77.
〔2〕王龙飞,姚远,金龙.市场经济下我国武术经济发展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4):1-6.
〔3〕李国辉.对我国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研究〔J〕.运动精品(学术版),2014,33(5):83-86,90.
〔4〕张慈军.中国传统文化与武术教育的互动研究
〔J〕.搏击:武术科学,2015,12(8):23-25.
〔5〕沈晓明.从文化视角探析中国传统武术〔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7(3):57-58.
关键词:文化产业;动力;法制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4月10日
一、人民大众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文化产业发展与其他产业一样离不开资源这一源动力。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蕴藏于人民大众之中。曾指出:“人民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文化产业要想发展必然离不开人民大众这块“沃土”。发展文化产业就必须到人民大众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将那些看似粗糙,却生动而丰富的东西,进行雕琢、推演、承继与开发,使其衍生为更加符合时代特征的新文化。文化资源要“取之于民”,继而还要“用之于民”,这样才能实现民间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在中华特质文化背景下的创新与发展。
二、改革体制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经济转型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最佳的发展机遇。但文化产业必须在新的发展方向上寻找到新的发展动力,这一动力就是大力推进体制改革。
1、在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应逐渐放宽文化市场准入条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文化资源要素的作用,通过激发民间资本、利用海外资金的支持,建立文化产业基金,获得银行贷款的政策性倾斜等途径增加文化产业融集资金的可能性,调动更多资源投入到文化建设之中。
2、在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方面,要继续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目前,文化产业发展中,市场经济与统制经济依然并存,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加大对统制经济的改革力度。具体工作包括:扎实推进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新闻网站转企改制,推进党报发行体制改革,深化广电网络整合发展,完善新闻媒体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以不断增强国有文化单位的发展动力。
3、在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更好地履行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为文化发展推波助澜。
4、在文化产业结构改革中,文化产业的结构调整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结构调整,其中包括产品结构调整、组织结构调整、所有制结构调整以及区域结构调整等,每一种调整都会释放出新的发展动力。只有通过结构调整才能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才能推动文化产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三、创新机制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机制创新:
1、关于文化市场机制。文化产业市场同样存在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与文化市场的开放水平依赖于市场机制的引入程度。因此,能否建立开放的市场经济框架至关重要。市场通过其内生机制可以吸入各方资金,引入良好的运营模式,建立合作渠道,为健康的文化产业化发展开辟新路。
2、关于文化创新力形成机制。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还要挖掘、激发、增强文化创新力。文化创新力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而文化创新的前提在于思想的解放和创新,只有冲破一切旧思想意识的禁锢,才能涌现出大量优秀的文化成果,给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带来可能。推进文化创新,必须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有益文化成果,进而创新出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身的精品力作。我们相信文化市场经济体制下解放出的文化生产力以及得以充分释放的民族创新精神将带来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
3、关于创新文化交流机制。文化发展需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注重同港、澳、台地区的文化交流合作,鼓励支持与国外友好城市、艺术机构、国外媒体的合作交流活动,相互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促发展。
4、关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方面。通过健全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和科技及相关产业的融合,利用现有的平台、品牌等资源,以资产为纽带,形成优势资产和高科技的强强联合,不断扩大合作领域,加快文化科技创新等方面改革创新的步伐,实现文化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
四、法制化是文化产业顺利发展的保障
关键词:信息时代;资源整合;推动乡镇文化;繁荣
Pick to: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and economy, rural township culture to promote and prosperity of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plays the positive role of more and more obvious, also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promote the villages and towns cultural boom, a series of measures must be taken, this article from the information age to promote the villages and towns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great prosperity, convenient cultural transmission channel from the build towns, building quality culture, cultural team of high quality, standardization of the villages and towns cultural market and promote the innovation in five aspects elaborated how to actively promote its development.
Key words: information age; Resources integration; Promote rural culture; prosperity
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献标识码:A
信息时代使文化传播变得更便捷、更迅速。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乡镇文化体系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人民群众的生活、推动农村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当前乡镇文化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其作用难以发挥。因而在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中,积极整合各种资源,推动乡镇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具有积极的作用。
构建乡镇便捷的文化传播渠道、整合文化基础设施
文化传播作为文化繁荣的重要渠道,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大力普及,在乡镇地区民众的视野、精神食粮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和城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构建数字化平台,打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其中,乡镇文化站是建设的重点。主管文化的相关部门负责组织,乡镇与村落共同建设,共同享有,推动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
2.进一步完善互联网的普及力度,加大投入,综合运用现代化技术积极创新文化信息传播载体及其方式,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主体作用。为群众带去更多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提升其文化品位。
二、构建精品文化,使得精品文化与主流文化统筹兼顾
目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乡镇文化中的通俗文化日益庸俗化趋势。而精品文化极少。因此,解放思想,加强对乡镇文化的整合、大力弘扬乡镇地区特色文化、坚持构建精品文化,促进文化繁荣,有以下几个措施:
1.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针下,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切合群众的实际,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积极引导,使大众文化真正成为民众的精神食粮,同时创立机制,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能力,积极推动乡镇文化的大繁荣。
2.积极发展精品文化,提升文化品位。这就要求乡镇文化管理部门一方面要积极开展乡镇文化建设,提升乡镇文化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要通过形式上不断创新和在精神上不断升华,进而培育出优秀的作品。
三、打造高素质文化队伍
人才素质的高低成为制约文化大繁荣的重要因素。因此,要积极提高乡镇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使他们真正肩负起 促进乡镇文化发展
的使命。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措施:
1.规范文化干部的选择标准。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把那些思想素质过硬、组织能力强、具有开拓精神与创新意识、熟悉文化宣传工作的人才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在选拔中,一方面要做到人尽其责;另一方面,对有一定特长的文化工作人员定期培训,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为乡镇文化的大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广大文化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使其积极参与文化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是他们自愿、自觉地为乡镇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规范整合文化市场
对乡镇现有的文化市场进行整合,以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加强乡镇文化市场的监督与管理。建立乡镇文化站,定期对文化市场进行考察与监督。 在城乡建设中要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遗址、建筑、街区和乡土建筑的保护。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工作,加快建立健全各级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定工作。
2.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严厉打击与社会主义文化相背离的不利文化。建立文化信息平台,确保各项工作都有据可依。挖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节庆文化,丰富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推动开展群众性传统节日文化活动。要积极探索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国民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方面的积极作用。
3.整合文化传播内容进行,分类管理。既能加强管理 ,同时还能方便乡镇群众的文化精神生活。要以对历史、对民族、对人民、对未来负责的精神,加强民族优秀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
五、改革创新,激发文化产业活力
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具体有以下几点:
1.积极创新工作,提升新农村文化建设水平。建立健全的岗位目标责任制,使其达到完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近年来,我国乡镇地区的文化传播渠道得到了较好的拓展,特备是网络文化传播渠道的开辟在拓展乡镇地区民众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精神食粮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以数字化的资源建设为核心,打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其中,村落和乡镇服务网点是建设的重点。
2.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实行聘用制和劳动合同制。进行文化事业单 位人事制度改革,改善传统的管理局限,走文化产业化的道路。
3.大力扶持民间文化健康发展,进行市场化运作,积极对优秀地方特色的文化进行改革,对条件适合的进行股份制改造引入市场机制,开发民间文化资源,活跃农村文化市场。
六、结束语
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和重要支柱,只有文化发展了,农民文化素质提高了,才有可能取得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统筹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各级党政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将社会主义乡镇文化建设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始终,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农村、农民的精神、物质、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薛连珍,《抓好乡镇文化站建设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内江科.
关键词:视觉文化; 传统文化; 虚拟形态; 易复制性; 消费主义
亚里士多德说过:“无论我们将有所作为,或竟是无所作为,较之其它感觉,我们都特别爱观看。”近年来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备受瞩目,视觉文化的兴起给文化产业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主流文化正以迅猛的速度从以语言体系为主的形态转向主要通过视觉形象表达的形态,这种转变在数字技术的纵深发展下显得是那么的不可逆转。如我国学者周宪所说:“我们正处于一个视像通货膨胀的‘非常时期’,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图像富于时代过剩的时期。”越来越多的论调声称,视觉文化成为主流意味着人类的思维方式正经历彻底的变革。但与坦然接受视觉洗礼的包容力相比,人们指认视觉文化的负效应的能力是微弱的,所以我们的文化难以不被视觉影像冲击、在视觉文化运用的过程中被使用失当。笔者从视觉文化的虚拟形态、复制性和市场主义倾向这三方面对传统文化所受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
1 全方位虚拟形态造成传统文化深层内涵的衰减
美国学者尼古拉•米尔佐夫将视觉文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形象时期”、“现代时期”、“当代时期”。“当代时期”(1975年以来)的主导形态是虚拟形象。通过数字技术,现实中的人类再现现实,观看自己再现出来的更吸引人的现实,却在分辨拟态现实与现实上遇到困难。人们湮没在各种人造的环境里,忙于体验逼真、畅快的场面,却很少主动拷问自己:当我们成为了好的受众时,有多少人能承担起理解和传承视觉文化简单折射之下的深层文化内涵的责任。“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是说在反映自然时,我们要有自己的且是完整的主观境界,在审美时,应该涤除俗念,陶冶出澄澈无暇的心胸来。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一贯提倡的审美态度。文字乃至图像在古人的眼中最终是为思维服务的,传统文化追求的是画外之音。水墨的悠远和白描的绵长通过屏息凝神的欣赏才可以留意到那一抹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滋味。不过伴随着技术革新的浪潮,当传统文化逐步通过视觉的形式来传播时,他们走下了神坛。但不无遗憾的是,此时我们享用的,已经是快餐式的、美感被打了折扣的传统文化。现代人想要适应社会生存下去,必须寻找更多资讯,获取资讯离不开电子媒介,而视觉形象传达信息的简明快捷省时又是电子媒介传达内容中的首选,且现代生活的疲惫感更容易让受众沉醉于影像世界主动送达的感官刺激,倾向于拒绝亲身去寻找真实感受。
2 数字时代的易复制性带来文化创造力被削弱的隐患
阿恩海姆在他的《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创造了“视觉思维”这个概念,意指人们的思维活动是通过“意象”而并非是通过语言媒介来进行的。当人们想到某一事物,脑海中最先出现的是这个事物的意象,这个意象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投射,它是经过心灵主动感知和思维总结后的结果,是“白马非马”中的那匹“马”。这种活动——知觉与思维天衣无缝的配合,是人类想象力最初的来源,也是一切文化产生的动因。科技的发展在促使文化形态更多样、文化扩散更高效的同时,打破了知觉与思维的平衡之美。海量的广告和影视作品让人们在应接不暇中丧失了同大众传媒的对等性。数字时代的易复制性飞快的拷贝着传统文化的表层意义。当人们浸在“类像”的世界中,知觉占了上风,心灵不再愿意主动捕捉,思维运转的速度减缓。视觉文化的易复制性通过消解人们的创造力,压缩了传统文化艺术的生存空间。
影像模式也打破了传统文化的创作和审美方式。早期的人们进行创作的主要素材是取自于自然或实际的生活经验。以这种方式出品的文化产品有着对自然和人伦的深刻洞见,在多年后依旧能给人们带来震撼。但当视觉影像环绕左右而过多的占据了人们的精力时,人们对于创作的取材的注意力自然的落在了这些非直接经验的客体上,在此种境地下,大众接触的更多的是二手的、“类像化”的传统文化。我们看到了不断推陈出新的表达形式,却看不到传统文化本身的发展。传统文化不但在广度上被挤压,更在深度上被消解。
3 市场化的视觉文化有让传统文化边缘化的倾向
凡勃伦在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了“炫耀性消费”的概念。他认为,社会上的有闲阶级总是要通过购买奢侈品来彰显自己的地位,但下层阶级与上层阶级并不是针锋相对的:工人阶级并不企图取代他们的管理者,他们只是试着去模仿。阿多诺的“生产偶像”概念以及洛文塔尔的“消费偶像”概念与其是有内在一致性的。广告图像的大量传播是我国市场经济体质和消费导向型社会带来的无法回避的产物,膨胀的视觉每天都在使人们忘记地域、身份、收入之间的差别,拥有虚假的幸福感。而由于西方世界的跨国传媒集团实际上掌握着全球大部分的话语权,我们的受众所接受的视觉冲击实际上也渗透着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当受众难以抗拒消费主义浓厚的气息时,民族的文化认同感被打了折扣。文化的价值被直接用经济的价值来衡量,许多民族文化被包装为迎合西方消费者口味的流于形式的商品,这其实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削弱。
国内许多艺术家对借助新的媒介技术方法来留存和拓展传统艺术怀抱憧憬,多样的媒介传播方式在传统文化中的运用也无可厚非,然而走向大众并不能算做传统文化与形形力量抗争的胜利,虽然国内对西方文化帝国主义已有了深入的洞察,在保护传统文化上也有很深的觉悟,但在面对视觉全球化时许多人依旧不清楚应当将传统文化摆在什么样的位置,让它们既能很好的融入世界,又不至被别的文化过多冲击和利用导致空有经济的外壳、实无民族的内核。
人们如同身处充斥视觉产品的超级市场,更容易被选择的产品是更引人注目的那些。在这样的环境中传统文化显得无所适从—是坚守自己的内涵被人们逐渐遗忘还是放弃自己的真谛而沦为浮于表面的被消费的谈资。笔者谈论传统文化在视觉的通货膨胀中被消解,并不是认为视觉的膨胀与传统文化是不可调和的,而是忧心于以尊重后者为前提,且通过前者使后者得到好的保护和发展的实例在当下的消费导向型视觉市场中占的份额较小。传统文化正在呼唤媒介技术以正确恰当的方法去挖掘、培养它们的生长潜能。
参考文献
[1] 周宪. 视觉文化的消费社会学解析. 社会学研究,2004(5).
[2] 尼古拉•米尔佐夫. 王有亮,译. 什么是视觉文化.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4).
[3] 凡勃伦. 蔡受百,译. 有闲阶级论. 商务印书馆,1964(3).
关键词:哈尔滨;文化市场;文明城市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063-02
文化市场是以商品形式进入流通和消费领域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娱乐活动所形成的市场。它由文化产品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相互作用、文化需求的大众化和文化工作者队伍的分化以及大众传媒的全民共享而生成。文化市场的发展,为振兴文化产业搭建流通平台,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体现。同时,“精神文化产品生产成绩显著,文化市场管理有序,繁荣健康”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考核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使文化市场的发展成为哈尔滨市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任务。文化市场作为哈尔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它的繁荣健康,对于哈尔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哈尔滨市文化市场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市的文化市场通过不断培育和建设,逐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零散到系统,初步形成了包括娱乐、音像、电影、演出、书报刊、文艺培训等综合性市场体系以及国有、集体、民营等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多元化的经营格局。一是文化文物、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传统文化行业在文化市场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巩固和加强,继续扮演着文化市场的主要角色。二是旅游、动漫、会展、网络等新兴文化市场主体迅速崛起。三是非公有制经济文化市场主体发展较快,对文化市场的影响与日俱增。四是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积极成果,文化市场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五是文化消费逐年增长,农村文化建设发展迅速。六是文化市场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进程不断加快。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为丰富群众生活,提升城市品味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文化市场作为哈尔滨市的新兴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文化场所丑恶现象屡禁不绝。
二、哈尔滨市文化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从文化市场构成的基本要素及运行机制等方面分析,哈尔滨市文化市场发展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文化市场主体发展规模小、效益低,不能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文化消费水平偏低,文化消费对于拉动哈尔滨市文化产业发展所起的作用有限。三是文化市场供需矛盾比较突出,一方面是消费者喜爱的文化精品得不到满足,而另一方面又存在大量的文化产品滞销,这种“卖难”现象并不是简单的“供大于求”,而是供与求出现了脱节。四是文化经营与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哈尔滨市文化领域既缺乏技术人才,又缺乏既懂艺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熟悉国际惯例和规则、擅长媒介市场运作、具有战略思维的外向型经营人才。五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依然存在,文化市场管理涉及公安、文化、工商、税务、物价、教育、卫生、消防等众多部门,在协调机制尚待完善的情况下,导致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扯皮现象的出现。
其主要原因是:第一,文化管理部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市场管理。长期以来在文化市场建设上,存在着“思想要提前解放,政策要提前灵活,环境要提前宽松”的观念,但却忽视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管理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善的现状,致使管理上出现漏洞。第二,改革开放以来,融入现代科技元素的各种艺术形式或文化产品,纷纷打入文化市场,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个别市民在经济条件改善之后,为了追求刺激,贪图享受,购买或接受一些文化垃圾产品,降低了文化需求方面的文明层次。第三,文化市场法制建设滞后,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健全和完善。
三、发展哈尔滨市文化市场的对策建议
1.以壮大特色文化市场主体为核心,推进文化发展的市场化进程。按照2009年国务院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要求,哈尔滨市应着力打造一批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文化市场主体,培育一批骨干、龙头文化企业。这是哈尔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成熟文化市场的重要标志。从哈尔滨市文化产业发展实际出发,应把以寒地冰雪、历史文化、艺术精品、动漫制作四大文化产业主体加以打造和培育,以此推进哈尔滨市文化市场的快速发展。
2.以打造文化精品为突破口,提升文化产品的竞争力。一是按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考核标准要求,依托现有特色文化资源,策划和打造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文化精品,用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二是推进文化精品生产、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服务平台搭建、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文化区域建设以及文化人才培养等六个方面的工作,以此塑造哈尔滨市的文化特色及风格,形成和扩大哈尔滨各艺术流派的影响力。三是加快完善一批重大标志性文化设施和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文化设施;规划和建设一系列各具特色、富有时代气息和较高文化品位的区域文化带;培养和造就一批素质优良、富有创新精神的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
【关键词】河南文化产业;制约因素;解决措施
一、制约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政府现行的文化产业制度存在缺陷
政府没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认识文化产业的性质,依然把“文化”作为文化产业体制的重点,而不是把“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体制的重点。经济部门没有参与到对文化产业行使政策导向和产业监督,于是,绝大多数产业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没有将文化产业纳入经济领域各项指标的操作程序中。其次,政府职能部门多头管理,各部门将完整的文化产业链进行拆分管理,不同的文化主管部门习惯于按照主观意志制订各自范围内的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进程,所出台的政策往往缺少管理内容上的统一性与协调性,这样的政策在文化市场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被消减,政策的支配力量减弱后失去功能性。这不仅不但会弱化政府的政策影响力和执行力,而且增加了文化产业单位的政策成本。
(二)、文化产业发展观念落后
河南省作为文化资源大省,如何用好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而发展观念落后是制约文化产业发展重要因素。一些地方发展文化产业是以金钱利益为最终目标,不科学的开发传统文化资源,造成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破坏,从而导致文化产业发展质量不高。有些地方在文化资源呈散落状分布基础上进行的单一文化产品开发,无法形成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和效益化,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下、从消费市场和产业角度提炼文化资源的市场价值并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是河南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河南文化产业的未来,必须建立在对传统文化资源科学的产业整合基础上。
(三)、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缺乏
文化产业的崛起,人才是其关键,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是由人的素质决定的。产业竞争力的源头在于人才竞争力,文化产业要实现振兴,必须加强对专业人才的整合、培养。目前河南省高素质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匮乏,人才规模较小且地区分布不均衡,从业人员的类型结构也不尽合理。在文化人才方面,河南缺乏高端人才,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名家少,缺少文化领军人物。人才缺位已经成为制约河南省文化产业规模化、高层次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投资渠道单一,缺乏健全的投融资体系
目前,河南文化生产单位仍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投入,投资主体单一,社会资金进入文化产业的领域大多集中在娱乐、广告等少数行业,而且社会资金进入限制过多、过死。现在国内上市融资的文化产业公司已有10家,而河南还没有一家。在融资方式上,投资控股、金融信贷、资本融资等手段发展缓慢,多渠道融资格局尚未形成。河南大多数文化企业的财务状况不尽如人意,自身资金数量十分有限,很难为企业扩大再生产或开发新的文化产品提供资金。资金短缺成为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五)、文化产业综合开发能力不强,缺乏知名文化品牌
随着河南省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不少地方借助本地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开发,举办特色文化活动,这对于弘扬中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是十分有益的。不过,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综合开发能力不强,缺乏全省一盘棋的缜密谋划,这就需要制定打破条块分割,按照集聚相关资源和拉长产业链条的立体开发、集成开发规划。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就是市场,品牌就是效益,品牌就是竞争力,打造精品、培育品牌是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河南文化资源丰富,但是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这对河南文化产业发展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六)、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意文化产业发展滞后
2009年,河南文化产业仅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2%,远远低于广东7%、上海6%、云南5.29%的比重,文化产业规模较小,总量偏少,产业集中度低。这与河南将文化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河南文化资源极为丰厚,但无论是影视表演、出版、还是旅游产业都是在各自领域发展,没有形成综合性平台,这与其经济大省和文化资源大省的身份极不相称。另外,河南文化产业的结构性矛盾也非常突出,反映出以下特征:文化主体产业比重不高,文化核心产业比重低,难以发挥作用。河南文化产业的主体部分——“文化服务业”仅占29%,远小于全国48%的水平。而包括新兴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及其他文化服务的非主体部分所占比重更小,仅为7%。这些都是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河南文化产业人均效能低的原因所在。
文化产业是知识经济形态,而创意则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目前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已经形成空前强大的文化产品生产、传播、发行能力,文化产业中内容的生产日益显示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文化产业竞争力和生存力就取决于其文化产品内容的创意性。文化产业重视文化产品的生产,忽视内容的创意和开发,这一点不仅表现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劣势,也是我国文化产业的劣势。
(七)、居民消费水平偏低,需求拉动作用不显著
河南省GDP总量很大,位居全国第五,但人均值不高。文化产业是消费拉动型产业,广大人民群众只有在满足一定物质消费条件下,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2009年河南城镇家庭每年文化消费支出525元,占全部消费支出的5.9%,远低于全国6.6%的水平,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只有全国水平的78%,位列十大文化大省最后。与文化消费关系密切的交通信息消费只有10.4%,低于全国水平2.2个百分点。相对较低的文化消费制约了河南文化市场的发展。
二、加快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一)、加强文化体制改革力度,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文化产业的政策治理
转变政府职能,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为主,以行政干预为主转变为以经济杠杆调节和法律制度监管为主,以微观管理为主转变为以宏观调控为主。保持政府的产业政策结构的连续性性和稳定性,确保产业竞争的稳定性与适度性,确保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植目标和过程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建立统一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依法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督与管理,立足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各项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制法规,保护文化产品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明确企业是文化市场主体,切实解决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问题,使文化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一方面有利于文化企业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形成文化市场公平竞争的格局。
(二)、发展规模化文化产业,完善文化产品的生产、交易和流通渠道
发展有规模优势、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的文化产业,形成以大型产业集团为骨干,中小型企业配套的产业格局,在集团的组建过程中,尽可能一步到位地分离政企职能。使河南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产业整体性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产业体系内部良性循环,提高河南省文化产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本省文化产业市场,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生产、营销和服务相统一的文化机制。注重文化市场基础建设,建立现代化、网络化的文化商品流通体系。发挥郑州作为文化中心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建立文化产品生产和交易中心,形成若干影视、会展、出版和文化产品批销等产业中心。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各种文化资源的整合和产业分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
(三)、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工程
从本质上讲,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体制、机制和环境的竞争。发展文化产业,应该尽快形成一套培养引进人才机制、评价使用人才机制、长效激励人才机制和考核更新人才机制。积极推广文化人才制、聘任制,加快社会化管理机制的建立,大力倡导“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形成“人才强省”的共识。推介和扶持本省领军式的文化名人,以名人效应带动产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复合型人才,积极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充实和优化河南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中。在重点使用高层次的专门人才的同时,要不拘一格选人才,把各式人才引导到文化产业建设中来。
目前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都开设了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或者课程。作为地方省份应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工程,建议尽快在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设立文化产业研究机构,培育出河南文化产业急需的一批文化产业专业人才,解决文化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特别是高层次、复合型文化人才短缺的问题。
(四)、积极扩大资金来源渠道,培养多元投资主体
拓宽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是河南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举措。逐步改变以政府为主体的文化投融资格局,改革文化领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鼓励和引导非国有经济成分投资经营文化产业,投资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文艺演出的运作、文化活动的策划、文化设施的建设。政府应该充分利用税收、价格等经济杠杆,在资金投向、产业结构等方面,体现政策导向,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积极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降低投资准入门槛,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和直接投融资的比例,塑造市场化的投融资主体,加快资产重组,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投向文化产业。把各种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另外,河南省的存贷比是比较高的,各类社会资本更多地被存入了银行,用好这些多余资金,设立文化产业基金能够很好的解决文化产业资金短缺的瓶颈。要专款专用,鼓励和发展重点文化产业,扶持重大项目,培育知名品牌。
(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知名文化品牌
河南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而且具有明显的品牌优势,关键是要把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创新。要促进河南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文化强省,必须依靠文化品牌的塑造、文化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和文化产业项目的实施。应该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建议河南实施文化产业品牌战略计划,每年拨出专项资金,重点抓5-10个文化品牌建设和品牌推介,向国内外推介这些品牌。强化其文化内涵,扩大影响力,让资源变成品牌,让才华变成财富,让文化变成经济。应充分发挥品牌优势,通过文化品牌带动带活一批相关文化资源,发展和壮大一批文化产业。同时,开发和推广创新型文化品牌,吸附资本,开拓市场,带动产业整体发展,带动文化产品的开发创新,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水平。
(六)、加大对文化资源的整合,大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
优化文化服务业构成,大力提高文化服务业增加值在文化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继续保持新闻出版等媒体传播业的主导地位的同时,提高文博会展业、文化信息服务业、文化旅游业在文化服务业构成中的比重。
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切实有效的途径是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的结合,要增加高新技术文化企业在我省文化产业中的比重,加大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鼓励、扶持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培育新兴文化消费市场。
建设和发展创意产业园区和创意产业发展的平台。这样可以节约文化资源、信息、管理、产业链、等方面成本。河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己初具规模,但重复建设、园区分散现象严重。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质,关键是走集约化发展道路,通过行政手段优化园区建设,发挥集聚效应,根据地区特色,打造特色创意园区和创意行业。
(七)、提高人均消费水平,改善消费结构
努力扩大就业,提高城乡居民阶层的收入,从而增加居民收入中用于文化消费的比重。政府应加大对民生事业的投入,提高广大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推动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转型,以内需推动文化消费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要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倡导新的文化消费观念,培养居民文明、健康的文化娱乐消费方式,引导居民自觉进行文化消费。逐步建立成熟的文化消费市场,研究本省居民的文化消费习惯和消费口味,生产富有地方特色、适应需求的文化产品,以满足城乡不同收入阶层对文化消费的个性需求。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多层次、多形式建设农村文化娱乐设施;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和方式,丰富农村的文化娱乐生活,以此促进文化产业在农村的健康、良性发展。此外还要改善文化消费环境,建立和完善文化产品消费投诉、受理机制,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徐光春.文化的力量[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