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疗健康行业的市场分析范文

医疗健康行业的市场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健康行业的市场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疗健康行业的市场分析

第1篇:医疗健康行业的市场分析范文

中医养生馆针对亚健康人群以及各种慢性病人,用刮痧、拔罐、针灸、按摩、食疗等简、便、验、廉的传统中医药适宜技术,达到预防,保健,康复的效果。不打针,不吃药,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

项目优势

1. 政策支持。国务院自2008年开始在全国启动“治未病”工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2010年提出推进中医药服务“三进工程”(进社区、进家庭、进乡村);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0年推出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中医刮痧师和养生保健师;国务院(2010)58号文件《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要求: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鼓励有一技之长人员举办中医医疗机构;逐步建立和完善执业医生和职业技能人员相结合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体系。

2. 真实可靠的技能培训。目前,社会上有很多的养生馆、足疗店、按摩店等,虽然也打着中医养生的牌子,但真正通过正规中医专业培训的专业人员寥寥无几。而本项目方——中医院是国家三甲医院,培训内容严格按照《养生保健师》教学大纲内容培训,有专业的培训场地和设备,技术和信誉绝对优于普通的培训机构。培训后的学员,医院实行终身远程技术指导,包括医疗技术,客户服务,产品营销等免费服务,确保学员能100%开店成功。

3. 投资少,收益快,零风险。国家正规医院培训,无技术转让费,无加盟费。开店初期,有1-2名员工参加《养生保健师》考证班学习,拿到证书即可开业,设备投资就是几张理疗床,刮痧板,拔罐器,再购置一台全自动医用针灸治疗仪,设备投资加员工培训总投入6万元。开业当月就可盈利,年收入至少十万以上。

市场分析

中医养生已成为市场热点。据权威资料显示,我国颈椎病的发病率达10%,糖尿病人7000多万,血脂异常人达2亿,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率达2.8%,各种慢性病呈逐年上升趋势,慢性病单靠药物是不能根治的,由于药物的毒副作用,往往一个病治成了多个病。中医药适宜技术以其简单,方便,灵验,廉价的优势,能防治几十种常见病和慢性病,必将迅速走红市场。专家预测,到2015年,我国养生市场份额将近10000亿元,进入养生行业,永远不会淘汰,没有投资风险。

同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文,用5-7年的时间,将抗生素的使用量从现在的87%降低到5%,今后大部分医生将转攻中医预防保健。这让中医养生产业在未来十年内都是医疗领域中的热门领域。

投资分析

开养生馆投资可大可小,以最小投资为例,开一家50平米的中医理疗养生馆,共计投资约6万元,其中房租1.5万元/年;装修1.5万;购买理疗床、针灸治疗仪、刮痧、拔罐、艾灸用具等0.8万元;2名员工技能培训费约1.2万元;进货1万元。

效益分析

养生馆的服务对象时亚健康人群,需要按疗程长期调理,销售模式以会员卡为主,单次消费68元;会员月卡800元;季卡2000元;年卡6000元。若在1年内累计有100个会员,年主收入60万元。其中消耗材料费用、员工工资、水电房租占收入的65%,年纯利约20万元左右。

养生馆的另一部分收入来自保健品的销售,主要经营药食两用产品。按照雇佣5-10名店外销售人员,可按销售提成发工资,进行店外销售。若每人每月销售5000元,年销售额约60万,预估纯利12万元。

第2篇:医疗健康行业的市场分析范文

今年1月15日国家卫计委公布的《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指南》除了对建立国内远程医疗的服务体系要进行全面规划之外,也重点提出了建设远程医疗信息系统需要考虑保护患者信息隐私要求、保护会诊机构内部信息需求、业务数据库的安全防护需求,安全管理制度需求。

当前国内医疗及互联网领域专家对远程医疗的关注点包括:医生私人提供远程问诊的合法性,从事远程医疗的运营平台如何管理个人的健康信息数据,如何建立统一的远程信息系统的标准协议等等,几乎都有所涉及,而这一切起源于“2014年远程医疗元年”的时间线亮相。

匆匆而过的远程医疗“元年”

在描述“远程医疗”的时候,百度百科给出的答案实际上已经包括了移动医疗和互联网医疗等范畴,这一概念在医疗业内也是非常认可的。

2014年当之无愧是“中国远程医疗元年”。1月,瑞士知名远程心脏监控服务提供商lifewatch宣布与中国电信签署谅解备忘录,这意味着中国电信将开卖lifewatch生产的全球首款医疗诊断手机,3月,华为在2014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向运营商客户展示远程医疗解决方案,表达了其致力于解决百姓看病难、看名医更难问题的决心。可以说,远程医疗的巨大潜力,已搅动了通信行业、医疗行业整合的市场。

“我国医疗卫生资源80%分布在大中城市,而在大中城市中又有80%的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各大知名医院。”对此,总医院原副院长范利建议,加速推进远程医疗服务惠民工程,让优质医疗资源能惠及更多地区的患者。

一些传统医院中的远程医疗科室在过去填补了空缺,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远程医疗真正在中国走出了医院内的空间。中科院深圳先进研究院通过7―8年的发展,和国家卫计委合作在安徽、重庆、山西等5个省市建设示范试点,与当地基层医疗机构达成远程医疗合作。

但是这样的合作模式仍需要时间来推动,“目前从投入及发展趋势上来看,传统的诊疗方式仍占90%以上,在服务方面远程医疗可能稍微多一些优势,但是也只能占到当前诊疗服务的10%左右”。中科院深圳先进研究院医工所副所长王磊介绍,目前有数字统计,约有85%的医疗投资被用来投入到大型诊疗设备的更新中,医院根本没有更多精力来发展远程医疗。

2014年可穿戴设备的兴起,加快了国内远程医疗的发展速度。百度的咕咚手环是一款基于百度云开发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主打“运动状态提醒”、“睡眠监测”、 “智能无声唤醒”等功能。瞄准可穿戴设备的还有联想、华为、阿里巴巴、小米等企业。据国内研究机构艾瑞咨询预计.2016年中国穿戴设备将央速增至7350万台,市场规模达169.4亿元

同样在这一年,互联网行业几起高达数千万美元的融资事件也都发生在移动医疗领域。春雨医生、丁香园、好大夫在线等专注移动医疗市场的网站通过引进传统医院的医护人员,为广大用户提供在线诊疗服务。并通过和线下就诊合作打造了互联网医疗的产业模式。这种崭新的诊疗模式因为服务可靠、价格便宜在网络上吸引了数百万的拥趸,成为中国医疗行业新的生力军。

远程医疗是把双刃剑

远程医疗的优势很多,简单来说它不但能产生经济效益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性,还能给保险公司和远程医疗提供商带来收益,同时能提高医生们工作效率,减少病人上门求医次数及成本。

国外一份统计数据显示,远程医疗能将医生会诊次数减少93%,这样就能为消费者每次会诊节省103美元,紧急救助会诊节省1067美元。根据研究报告50%的医生可以提供远程服务,70%的病人电子病历也可以通过远程获取。在不断腾飞的远程医疗中.最大的受益者将会是病人。随着技术的发展,病人可以获得更快更好的医疗服务。

中国在推广远程医疗方面也不遗余力,从政府、市场等多个层面进行了拉动。今年1月19日由总I里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

对于中国远程医疗市场的诱人前景,不少投资机构和企业表示会抓住机遇,推动远程医疗逐渐在全国普及 但实际上在医疗界人士看来,国内远程医疗发展并不如外界认为的那么乐观。目前国内医疗机构改革尚未完成、医疗设备技术标准不统一及传统的就医习惯等因素,导致了远程医疗在发展之初就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对于安全性的问题,浙江数字医疗卫生技术研究院全科健康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郑杰对记者表示,院院之间的诊疗一般是采用VPN专网通道,两边各自对接自己的数据源,所以安全性问题不大。远程医疗的安全性问题主要指的是院外服务,患者端数据通过传感设备采集上来,服务端连接外部的广域网,这就存在一部分安全问题。此外,大范围的远程医疗包括移动医疗和互联网医疗,患者的一些信息是可以被平台运营商获得的,平台运营商本身的安全问题会变得更敏感,未来国家要在法律层面上对远程服务做一些准入和认证限制。

《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指南》也列出了一些重点,比如远程医疗中涉及到的患者电子病历、健康档案、会诊信息、影像数据等,其安全性都是业内普遍关注的问题,但目前最大的障碍是没有统一的规范 “只有当每个医院对标准的对外接口达成共识的时候.远程医疗产业才能踏上一个更高台阶,目前一些医院也苦干没有标准的接口来上传数据而束手无策。”郑杰表示,真正做到标准统一还是很遥远的事情。

如何解决安全隐患?

随着在线诊疗模式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提供服务获得可观的收入。据专家反映目前患者和一些医护人员对互联网医疗好评如潮;它不仅提高了诊断的方便性,也减少了大医院的压力但是也有一部分网络用户对于那些由医生私自提供的远程服务安全性及后续的保障仍有些担心。针对此2014年国家卫计委曾经专门出台了一项通知,禁止医生私自提供远程服务,违者将会面临吊销医师执照的惩罚。

在今年《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指南》公布之后,多位医疗行业人士也都从自己的角度进行了解读。中科院深圳先进研究院医工所副所长王磊表示,这是对当前所有提供远程咨询服务的个人和机构的一种规范行为,重点包括:制定医生和诊断机构诊疗业务流程,在个人健康信息数据的传输存储等方面建立统一的通信标准;同时在技术和设备提供方面,更需要建立相关的保障措施 “ 现在中科院深圳先进研究院正在和各地合作远程医疗服务项目,我们可以通过配置专用的计算机设备和操作系统软件,来保障远程医疗的安全,患者和用户的健康数据也不会泄密。”

第3篇:医疗健康行业的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便携式健身产品;电子商务模式;智能手机

中图分类号:TP393;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3)09-0072-03

0 引 言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便携式健身产品是健身行业出现的一种新型的产品,其依托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和智能手机将健身变成随时随地进行的活动,深受广大都市上班族的喜爱。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便携式健身产品的属性也越来越丰富,除了娱乐因素外,身体健康指标收集的功能也在逐步加入,例如血压、脉搏、心跳等。与之辅助的一些计算公式也通过手机程序的方式显示给用户,让用户了解个人的身体状况,并且一些基于物联网的医疗健康设计也加入其中,为用户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和建立身体健康档案。

针对便携式健身产品的发展趋势,合理利用其技术特点开发新的商务模式是本文研究目的。商务模式研究将主要参考现有的电子商务模式、物流系统设计、移动智能系统和支付平台这几个方面来探索产品的盈利途径。通过设计新型的产品模式建立以医疗服务、传感器销售为主的合理营销流程,拓展健身产业市场。

1 物联网便携式健身产品的系统工作原理

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健身产品包括终端设备和服务器端两部分。

1.1 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主要以智能手机作为设备主体,通过操作系统与外部传感器相连,允许外部传感器将获得的身体健康数据传入手机。在手机操作系统中,客户端软件应用程序(例如跑步机程序、跳跃统计程序、心跳记数程序等)为用户提供相应操作界面及服务器数据传输功能。传输方式将主要依托3G网络实现,同时提供定位服务。

1.2 服务器端

服务器端硬件系统由服务器集群组成,采用硬件虚拟化系统作为底层平台对服务器资源和操作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建立软件联合资源整合管理平台(URP),采用分布式系统设计,承接多个第三方应用软件系统集成的任务,保证客户端用户通过客户端登录获得ID号来进入平台操作,因此URP平台能够掌握所有用户的使用信息。同时,通过分配权限实现用户分级,包括医疗服务权限、用户使用权限、系统管理员权限、系统维护人员权限等,例如,将医护系统与客户系统整合,只允许制定医疗服务获知用户信息。数据处理和存储分别采用HPC并行计算集群技术和分布式存储技术来实现,从而保证系统资源的可扩展性和适应性。

物联网便携式健身产品系统依托终端/服务器端模式实现工作流程。客户端应用程序负责收集、整理人体传感器探测信息,实现数据汇总传递到服务器端,然后在服务器端对收集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将结果在Internet上提供给专业医护人员或健身教练,由他们通过URP平台将指导建议传送给终端用户,从而使得用户在利用智能手机进行健身的同时,还能够获得专业人士的点对点服务。

1.3 系统原理

图1便携式物联网健身系统图

图1所示是便携式物联网健身系统原理示意图。其中,智能手机作为健身终端核心部件,主要包含生命体征传感器、IO中间件程序、客户端应用程序、3G网络通信模块和智能手机系统。利用这些功能完成数据收集和传输工作,然后通过公共3G网络发送到服务器端,由服务器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调用。服务器端是由多台服务器构成的集群,采用云计算虚拟化技术将操作系统置于硬件虚拟化层之上,用HPC并行计算集群来处理数据,用分布式数据存储集群保存数据,并允许系统管理员和远程健身服务提供商依据权限在URP资源整合管理平台上操作。

2 物联网健身产品市场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人民物质生活得到了质的改善,在紧张的生活工作之余对身体健康的需求也越发地强烈,与之相适应的是健身行业的发展。在小区、公共场所里各种健身会馆和健身方式充斥着整个健身行业,而伴随着的巨大商机也带来巨额利润。以健身器材为例,截至2010年5月底,全国共有规模以上健身器材企业356家。2010年1~5月,健身器材行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99.74亿元,同比增长36.20%。共计实现利润总额3.1亿元,同比增长152.71%(数据来源《中国健身器材行业调查报告》)。

同时,中国居民的健身需求也在逐步增长。以城市居民例,2012年的一份网络健身调查显示41.0%的人在最近一年去过健身房,在健身房健身的人平均坚持了4个月时间。而在公共场所健身的人群在调查中显示有20.0%的人,主要为中老年人,平均健身时间则为8个月。调查发现:31.0%的受访者对教练的专业水平最看重,大部分的受访者愿意听从专业人士意见(数据来源《健身人群市场调研》)。

可以预见,健身行业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的提高还将呈现扩展的阶段,但是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西方作为健身行业标志性的健身房连锁经营企业却在中国遇到了挫折。从2004年以前,健身行业的毛利率高达40%以上,到现今的4%左右,致使健身企业刮起倒闭风潮。如此大的反差原因是什么呢?事实上原因无非是两种,一个是时间上的不充裕,另一个是经济条件的限制。在《中国年轻人健康调查报告》中,90%以上不做或很少做健身运动的受访者都是以“工作忙”作为借口,同时认为去专门的健身场所或专门的健身时间比较麻烦,更希望有一种便捷的、更有针对性的健身方式。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分析出人们对健身的需求状态―― 愿意在健身产品上进行消费,但是在健身时间和健身场所上更希望随意一些。与大众化的健身方式相比,更希望获得有针对性的个人健身指导,且价格要在经济能力承受范围内不成为负担。所以,结合以上特点能够得出,性价比高的便携式的智能化健身设备具有广阔的市场。

3 便携式健身产品商务模式的设计

在建立商务模式之前,必须对消费者盈余(Consumer surplus)做出估算,从而寻找到适合物联网便携式健身产品的利润切入点。做到这一点需要了解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减去实际支付花费来获得购买意愿参数。其公式如下:

式中,CS代表消费者盈余,Pmkt是平均购买价格,Qmkt是在平均价格基础上购买的总量,Pmax是最大意愿花费。除了获得消费者盈余之外,要想得到交易收益范畴必须知道生产者盈余,计算两种盈余的差值。从生产者盈余的定义上就是卖者得到的收入减去卖者的实际成本,将其代入总剩余公式,可得到:

总剩余=消费者意愿花费-卖者的实际成本

式中,W代表总剩余,PS代表生产者盈余,Q1是消费者意愿总量,Q0是卖者收入总量,P1是消费者意愿花费,P0是卖者的成本花费。根据国家统计局 《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报告中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6 469元,乘以2012年CPI医疗保健个人用品比重为11.34%,可得到消费支出为4 136元。将此结果假设为消费者意愿花费代入公式,假设W为0,则得到实际成本为4 136元。

由上面数据和物联网便携式产品特征可得出:便携式健身产品的商务模式必须是一种低成本运营模式,其成本全年应控制在4 000元左右以下。那么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模式应该以服务为主,通过固定硬件基础架构实现服务附加值收益。

图2便携式健身产品收益模式

图2所示是便携式健身产品收益模式。其商务模式以健身机构提供服务为主,依托物联网的网络特征和技术手段,健身机构可以通过出租或免费提供终端传感器的方式获得用户的粘合度,从终端传感器上获得用户身体状况信息、医疗需求信息、保健需求信息等内容,然后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制定现阶段合理的健身指导方案,以及对用户求助信息的应答,建立用户的个人医疗档案,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医疗健身服务。健身服务机构根据用户使用服务内容进行收费,例如,用户需要获得每天的健身提醒服务,机构可以进行来电提醒,从中收取相应的提醒费用。

在这一模式中,健身服务机构主要任务是完成医疗健身相关资源的整合,通过物联网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建立属于用户个人的健康档案,获得用户粘合度后收取相应费用。人均全年医疗保健上的花费在4000元的情况,以及医疗行业的信息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决定服务资源整合度越高则成本越低,因此盈利的关键因素在于健身服务机构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上。信息的处理主要依靠物联网系统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在初期的建设中云计算技术会产生高额的服务器费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高容错、高运算、高可扩充能力和高稳定性极大地降低了系统的运行成本,同时由于提供的是服务信息,一般不存在售后等因素,产品成本将进一步降低。该收益模式的特点是前期投入较大,运维成本较低,后期收益可观。另一方面,高成本的云计算服务器集群可以通过租用公共云平台来获得计算能力,例如,亚马逊提供的云服务业务,可以根据租用者需求灵活调整计算资源。这样的好处是降低了健身服务机构的前期投入成本,为快速获利提供机会。

4 结 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采用物联网技术的便携式产品商务模式将主要以信息服务为盈利出发点,依靠低成本运营来获得收益。而物联网核心的云计算技术又为系统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灵活部署、高扩展、高可利用的云平台特点使得从业者不用花费太多成本投入到运维中。另外,公共云平台的可租用特点,也让健身服务机构的前期投入成本大大降低。虽然物联网健身系统看似庞大,但其实际设备运维成本并不高,通过租用公共云计算资源就可以搭建属于自己的平台。

客户端的智能传感器与智能手机的结合,让消费者获得了实时的身体监控服务、健身指导服务、医疗求助服务等功能,就相当于一个私人医生始终陪伴在周围。根据收集信息建立起的身体状况档案可以在用户需要时提供给相关医疗机构,为用户就医建立全面的信息保障。通过服务建立用户粘合度,使得盈利规模保持稳定,同时获得服务信息的花费也能够控制在消费者可支出范围内。

因此,采用以服务为主要盈利方式的物联网便携式建设产品商务模式可以在中国市场上得到推广,而且这种方式可以促进物联网技术在健身行业的大规模应用,挖掘健身市场潜力,提供一种新的盈利增长点。

参 考 文 献

[1]中投信德产业研究中心. 中国健身器材行业调查报告[R]. 2010.

[2]封凯兴公司. 健身人群市场调研[R]. 2010.

[3]中国红十字会. 中国年轻人健康调查报告[R]. 2011.

第4篇:医疗健康行业的市场分析范文

目前,全球ICT产业步入增长瓶颈期,风险投资的投入愈发趋于谨慎。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先进的ICT技术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同时ICT应用也未能被大众普遍接受。许多国家的ICT产业都受到这一现象的困扰,英国也不例外。

英国政府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对本国高科技市场进行了战略性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有效的市场运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所谓“有效的市场运作”,是指以战略眼光发现市场的未来需求;运用市场手段得到资金并启动科研项目;将科研成果有效地转变成生产力,同时在科技应用中不断发现新需求,从而形成经济学意义上的良性发展循环系统。但如何才能保证这种良性循环?政府对ICT产业链的全程协助是其中的关键。

秘诀1市场需求与技术研究有力结合

从战略角度去分析,英国ICT产业发展最主要的核心就是对市场进行精准的分析。目前,英国ICT产业的市场分析主要由商业管理部门BERR(Department for business Enterprise & Regulatory Reform)设置的全球ICT研究中心(目前已经在上海设立研究中心),以及英国ICT产业咨询机构和一些海外咨询机构进行。

当以上机构发现极具潜力的技术或项目,就会和英国贸易投资总署、BERR,以及贸易合作伙伴进行沟通,通过政府渠道、贸易渠道或各种合作关系渠道来获得国内外资金资助,从而启动项目研究。

BERR国际ICT政策负责人麦克・凯维尔(MarkCarvell)表示:“倘若好的研发项目得不到有力的资金资助,具有政府背景的研究与创新资金资助组织,例如技术战略董事会TSB(TechnologyStrategyBoard)就会考虑投资此项目。”

目前,英国政府每年都会拨款15亿英镑作为这些项目的发展经费。同时TSB与英国1700所大学的技术研发中心保持着密切联系,以观察高科技研发进展及资助颇具前景的高新技术。

研究机构拥有资金支配权,就像将军旗下聚集了千军万马,从而能够在项目研发过程中占据主导权,确定技术的发展方向,使市场需求和技术研发有效地结合起来。

秘诀2利用科技园将技术转化为应用

技术的应用转化同样需要大量资源。以前,英国以大学为中心已经形成了一些小型科技园区。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科技园区的扶植,从基础设施上建立科技园、科技城等,以极其优惠的方式租售给小型高科技企业。此外,政府还在科技园区设立科技转化组织、公共关系组织的常驻办公室,以便为高科技技术找到好的投资者。

目前,英国比较有名的科技园是Daresbury科技园,其承担着欧盟的同步加速器研究项目,得到欧盟的很多资助,也是英国政府设立的两大科技园之一,另一个科技园是ICDC科技园。

在科技园内,各种高新技术公司都可以找到一席之地,因此英国政府没有将ICT产业单独组建科技园。Daresbury科技园市场经理MarkBlackBurn表示:“ICT技术需要更多地与其他产业合作,科技园内的技术涉及各个行业,这更便于研究人员进行沟通,产生出更多的科技火花。”

从整体市场需求的分析到科研成果转化为应用,英国政府为实现“有效的市场运作”,全程参与到ICT产业的发展中。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就像同心锁,使ICT产业发展的任何一环都能紧密相连。

这种运作模式已经颇具效果。目前,ICT产业每年为英国带来约664亿英镑的经济贡献,在英国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达到6.4%,行业雇员数约为100万,ICT产业已经成为英国增长最快的5个行业之一。根据预计,英国ICT产业今年的增幅有望超过5%,高于欧洲4.7%的平均增幅。

鉴于产业政策收到了良好效果,英国政府于今年3月12日了一项新的公司发展策略,目的是使英国成为最适合企业生存和最具投资潜力的国家,而ICT产业将再次成为英国政府重点发展的对象。

秘诀3基础技术与项目研发同步

在项目研发方面,英国大学科研力量雄厚,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都是在ICT领域全球领先的大学。以剑桥大学为例,其ICT的主要研发方向是电子成像材料、电子元器件能量消耗和电子纳米技术,目前这三项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顶尖水平,剑桥大学正在寻找国际合作伙伴将此类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应用研发。

在寻找合作伙伴方面,英国的大学一般具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校方自己的力量,运用自身的关系网络寻找;二是通过政府的力量促成合作。在第二种途径中,各所大学都会建立ICT管理委员会,这些管理委员会都受“大学公司协助委员会(UNICO)”、“大学研究与工业链连接委员会(AURIL)”和“科技转换办公室”等机构的协助,与具有政府背景的英国贸易投资总署、公共关系组织,比如知识转化公共关系协会(KTNs)、贸易协助会(TAF)等建立联系。这种沟通一方面可以帮助大学将科研成果转化成应用,同时也可以得到来自企业的资金资助。

“进入大学的投资资金必须保证20%用于学校基础学科的研究,我们称之为蓝天研究,其他10%用于办公消耗,剩下的资金才用于具体企业项目的应用研发。”剑桥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首席教授比尔・麦克林(BillMilne)表示。“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基础学科的研究持续下去,才能使研发的技术获得突破性的发展。”

ICT应用案例

足不出户也能就医

在当前的英国,ICT应用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譬如在防治和检测糖尿病方面,ICT技术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关资料显示,2005年全球有超过1.8亿人罹患糖尿病,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还将增加2倍多。为了能够使大众时刻监视自己的健康情况,英国生物电子学教授ChrisToumazou开始了他的研究,他希望能够将家庭医生带入大众生活。

Toumazou负责的实验室正在研发多项极电子生物芯片,目前已经成形的产品有胰岛素检测仪表,该装置能够检测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的高低。此外,还有自动注射胰岛素系统,这是一种实时监测系统,比目前商用的定时检测系统要先进得多。

不过,该实验室最引人注目的产品是一张如邮票大小,和普通纸张差不多厚度的健康监测器。使用者只需将此仪表贴在皮肤表面,就能够实时检测心跳、心压等各种健康指标。在有无线信号的地方,监测器能够将用户的健康指标发送给医院,医院可以利用收集的数据分析患者的病情进展。如果病人发生意外,医院还可据此进行定位,从而开展及时抢救。

第5篇:医疗健康行业的市场分析范文

美国拥有丰富的IT技术资源,公众也都普遍愿意接受和使用应用软件。然而,一谈到像电子健康档案(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EHR)一类的医疗应用时,使用率及发展进程却一直比其他行业缓慢的多。一项美国政府的统计显示,在2010年,大型医院中采用健全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医护人员(医师和护士)少于20%,执业诊所的医护人员则少于30%。

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是一个应用软件,能让医护人员在任何医疗服务环境中管理患者病史。其中一些具体信息包括:患者基本信息、预约日程安排、健康保险计划、内科和外科病史、过敏史、现在和过去的用药史、医疗问题、免疫接种、实验室和放射科登录系统、电子处方和再配处方、决策支持系统、治疗方案、转院和咨询追踪。

在过去10年里,施行电子健康档案的力度日益高涨。动力之一就是要改善患者护理的质量。美国国家医学研究院名为“跨越质量鸿沟”(Crossing the Quality Chasm)的蓝图提出,通过施行有决策支持的药物计算机化医嘱输入系统(Computerized Physician Order Entry,CPOE),每年可以使10万多人免于死亡。现在这个系统在多数电子健康档案中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标准。在2009年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学会(HIMSS)的主题演讲中,凯萨医疗机构(Kaiser Permanente)的CEO乔治・哈沃森称,在美国包括治疗不力在内的医疗失误将成为导致死亡的第三大因素,而这些失误是可以避免的。在另一项研究中,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和信息技术领导中心(Center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eadership)估算,施行健康信息技术(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HIT)每年可以减少800亿美元的医护开支。尽管好处显而易见,电子健康档案在美国的使用却是进展缓慢,并且面临许多障碍。

应用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将纸质系统转变为电子系统并不像购买一些硬件和软件并将它们组装在一起那样简单。在变得对行医有价值之前,执业诊所将纸质系统转变为电子系统通常要经历长达一年时间低效和效益受损的日子。许多电子健康档案销售商建议,在使用电子健康档案的前几个月,将患者预约的诊症时间减少50%,这意味着诊所会在这个时期失去一半收入。患者护理也受到影响,因为当他们主动积极地使用电子健康档案时,上门找医生的次数就更少了。一些人会选择去另一家(离家或公司更近的)诊所,在那里他们能够立刻得到诊疗。这种收入损失十分可观,因为在美国通常一个15分钟的面诊费用为250美元,而一个小时的手术要费用为5000-10000美元。如此一来,电子健康档案应用的头号大敌就是成本。

施行一个新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要进行非常严格的前期工作。医院和医疗诊所必须小心谨慎地在一大群销售商中挑选一个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满足它们在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方面的需要。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可能需要用新硬件和软件来升级,以支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并改善其连通性和安全性。

没有一个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是重样的。定制太昂贵,而且可能并不适合基于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的应用。所以挑选一个适用于现有业务流程的系统并不容易。许多电子健康档案系统设计比较落后,是利用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MUMPS语言编写的。这些系统往往用户友好度较低,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会引起许多问题。然而,老式系统仍然主导着大型医院市场,因为在这类市场中没有太多选择。

据估计,施行一个持久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所要做的努力中,多达80%用于将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整合进入已有的临床工作流程。由于要满足医护人员的工作习惯和临床患者的需要,所以医护人员高度参与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整合是关键。诊所进行整合工作的关键是重新设计工作流程并自定义模板。

重新设计工作流程是指,随着电子健康档案代替纸质记录,诊所员工和顾客的诊疗习惯要随之做必要的改变。由于医护人员使用新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来作图记录,他们必须接受在电脑上工作这种不同的做事方式,以及随着流程的改变如何与支持人员合作。比如,与手写记录相比,医生(和患者)或许会发现,敲键盘或者在检查室里放台电脑,同时进行问诊,这有点让人分心,或者说改变了医患的互动方式。而对一些医生来说,在一天结束的时候才写所有患者记录或许不切实际或没有效率。解决原有流程和引入新系统后,改变流程之间的这些问题是电子健康档案成功的关键。

美国政府的资金激励政策

美国政府意识到了医院和诊所在采用电子健康档案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作为奥巴马总统在2009年签署生效的法案的一部分,《经济与临床医疗信息技术法案》(HITECH Act)意在促进采用并富有成效地应用健康信息技术。大约192亿美元的福利基金将用于医疗保险和医疗补贴,以激励医院和诊所购买和使用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什么是医疗保险和医疗补贴呢?它们是美国政府医护保险计划,意在帮助一些特定人群,他们买不起自己的保险。医疗保险是一个社会保险计划,为65岁及以上人群提供健康保险。医疗补贴用于那些低收入和/或残障人群。医生如果通过这两个政府计划提供他们的一些服务,就有资格获得电子健康档案系统资助。

在“美国医疗保险奖金发放时间表”中显示,如果在2011年某个医生能够证明其“富有成效地应用”了电子病历(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那么他就有资格在这一年获得1.8万美元的医疗保险奖金,之后每年发放,到2015年总额达到4.4万美元。如果在2012年后采用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奖金就会减少。“美国医疗补贴奖金发放时间表”中显示,医疗补贴患者众多的诊所的医生有资格获得高达近6.5万美元的奖金。为符合资格的医院所设置的激励奖金将以不同方式发放。一些医院会获得200万美元的基础奖金,并依据医疗保险/医疗补贴人数比例免除相应费用。没有奖金上限,先到先得,直到基金告罄。

《经济与临床医疗信息技术法案》还为美国国家卫生信息技术协调办公室(ONCHIT)提供了资助。此办公室于2004年始建,监督健康信息技术标准,贯彻实施相应策略并影响评估。该办公室设立的目标是,“到2014年让每个美国人都用上电子健康档案”,并且发展全国健康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便于电子健康档案应用和信息交流。许多计划已经建立,以促进健康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子健康档案的应用。下面让我们来看三个例子。

第一,州医疗信息交换合作协议项目(State Health Information Exchange Cooperative Agreement Program)。这是一个5.48亿美元的奖金计划,支持各州或国家指定地区(SDE)在其行政辖区内建立医护人员之间进行医疗信息交流计划(HIE)。州医疗信息交流计划集中在电子处方、检验结果电子化发送和临床经验交流上。联邦医疗信息交流基金的每个接受者都要制定出策略和运作计划,将现有网络和新网络连接起来。此计划可以保证全美50个州的电子健康档案的推进工作。

第二,健康信息技术推广计划(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xtension Program)。6.77亿美元用于支持全美62个区域性推广中心(REC),覆盖了美国所有地区,以保证对全美各社区医护人员提供足量支持。区域性推广中心将支持并服务医护人员,以帮助他们快速接受电子健康档案并富有成效地应用。在加利福尼亚州,如果一名医生可以克服困难使用电子健康档案,那么他就能获得大约价值4100美元的免费服务。这些区域性推广中心还可以与电子健康档案销售商进行谈判争取一定数量的折扣,惠及所在州的医护人员。

第三,医疗信息技术劳动力发展计划(Health IT Workforce Development Program)。随着医护系统具有越来越高的技术含量,医护人员将需要高技术水平的医疗信息技术专家来辅助他们采用并高效应用电子健康档案。此计划的目标就是要训练出一批新的医疗信息技术专业劳动力,以改善医护质量、安全和成本效益。美国国家卫生信息技术协调办公室已经提供了1.16亿美元的奖金资助82所社区学院和5所大学以支持这个项目。

预期发展和投资机会

《经济与临床医疗信息技术法案》资金激励的结果就是,医疗信息技术成了产业,2011年正经历大幅增长,这种增长预计将会持续好多年。许多行业里的部门机构和公司促成了这种繁荣,包括电子健康档案销售公司、计算机硬件公司、采用电子健康档案的医院和诊所,以及受到资助提供电子健康档案辅助服务的政府部门。

2010年末,美国国家卫生信息技术协调办公室制定了暂行规定来认证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所有电子健康档案销售商必须要在五年内经过三个阶段的认证。自2011年6月开始,6个认证机构已经对350个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和155个标准模型进行了完全认证。进行认证是为了保证这些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可以帮助医生进行高效应用,以获得电子健康档案奖金。据医疗保险和医疗补贴中心(Center of Medicare and Medicaid,CMS)称,到目前为止医疗保险已经支出了7500万美元奖励那些已确证可以富有成效地应用经过认证的电子健康档案的医护人员。甚至那些在《经济与临床医疗信息技术法案》签署之前使用电子健康档案的机构也可以获得奖金。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加利福尼亚州的凯萨医疗机构,该机构在2009年之前就投资了45亿美元用于实施Epic系统。它们现在只要向医疗保险和医疗补贴中心证明它们富有成效地应用了此系统,就能获得5亿美元的激励奖金。

事实上,全球调查公司RNCOS已经在其名为“美国医疗信息技术市场分析”的最新研究中估测,从2012年到2014年美国医疗信息技术产业将增长24%,电子健康档案和移动医疗设备的支持将更高。研究显示,目前在医疗信息技术上的支出每年约800亿美元。RNCOS的研究显示,美国72%的医生使用智能手机;20%拥有iPad并且已经有超过1万台移动式医疗设备在使用。所有这些都为移动医疗市场助了东风,预计从2012年到2014年会增长22%,如此也就推动了医疗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健康档案在其应用过程中正将iPad和笔记本电脑囊括进来。

《信息周刊》(InformationWeek)在今年初对医疗机构里的350多位信息技术专家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他们10个人之中大约有6个仍旧需要安装或升级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以获取《经济与临床医疗信息技术法案》激励奖金。在打算这样做的人中,有62%说他们将把信息技术预算中的20%用于创新。尽管他们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采用电子健康档案,但是采用的人数正在迅速攀升。《经济与临床医疗信息技术法案》提供的激励奖金使许多人相信:施行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恰如其时。

第6篇:医疗健康行业的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 外商独资 医疗产业 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F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1-071-03

一、上海自贸区引入外商独资医疗现状和背景

1.上海自贸区引入外商独资医疗现状。全国约有200余家各种形式外资医疗机构,投资规模较小,以不设床位的诊所或诊疗中心居多;投资额不高,医疗服务项目容易收回;投资利用最新的诊断治疗设备及最新的诊疗技术,主要分布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选择外籍人士集中的商务区、居住地、外交人员区。海外出资主要来自美国、日本和港澳台地区,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成功运作的外商投资医疗机构一般都有准确的市场分析,为不同的目标客户制定不同的服务产品。然而受制于中国政策、观念、投资环境等条件,主管部门和业界难以认可和扶持相对边缘化的外资身份。公民、机构和企业缺乏法制精神,政府的政策缺乏可操作性和延续性,外资医院的运营和投资环境不容乐观。上海市作为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它利用国际资本和产业加速向我国转移的机遇,积极有效地引入外资。随着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加上巨大的市场潜力,近几年来利用外资的规模逐步扩大,2006年,上海市吸收合同外资145.74亿美元,实际到位资金71.07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比增长5.4%,3.8%。2007年,实际吸收外资额继续保持增长,而且增幅较大。

2.上海自贸区引入外商独资医疗产业背景。上海自贸区为“Free Trade Zone”,是独立划定的一个封闭性区域,该区域中的进口商品可以免征关税,与国际惯例完全接轨。其制度创新力度更大、对外开放程度更高、功能拓展更为完备、贸易投资更加便捷。国务院批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措施,开放六大领域包括医疗服务(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卫生和社会工作――综合医院,专科医院,门诊部〔所〕),开放措施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疗机构。中央政府希望通过这一举措,进一步对外开放,吸引国内外先进的医疗人才、资金、货物、服务、信息等资源聚集,对国内现有医疗服务善意引导从而改革。

3.上海自贸区引入外商独资医疗产业的必要性。现今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但多边贸易体制使得发展中国家在时间、空间上发展的竞争加剧,障碍重重,中国的成本要素优势逐渐下降,政府管理效率停滞,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大量资本开始向外转移。如此大环境下,国内医疗纠纷不断,医院成本不透明化、医保制度弊端、医疗服务质量安全管理等问题使国内医疗产业竞争力下降,医院、政府、医保办三方与患者的博弈更玄妙,中国必须要推动新一轮的改革和开放,立足于综合优势,向改革要效益。上海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发展基础良好,外资投资产业较多,被政府寄予改革的厚望。

二、上海自贸区外商独资医疗产业竞争力分析

医疗产业具有高投资、高风险、高回报、高度专业性的特点,基于波特钻石模型对外商投资医疗产业有重大影响的生产要素主要为机会、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竞争对手。

1.外商独资医疗产业要素条件分析。(1)外商独资医疗产业人力资源分析。外资医院可以提供高薪、优良的福利待遇、健全的医院体制、合理的竞争制度以及良好的发展空间,在短期内会吸引大量医务人员前来竞聘。但是高薪征聘的员工,无法形成人才梯队,难以保障医院的长远发展。而公立医院集中了大量医务人才,提高正常的工资奖金外,还有红包、回扣等灰色收入以及学术地位。这些都严重限制着外资医院的进一步发展。(2)外商独资医疗产业资本分析。医疗行业的资本资源对于培养其持续经营能力非常重要,资本金与保障服务的能力成正比关系,充裕的资本可以积极提升产业竞争力,体现在医疗机构基础设施、专业技术人员水平等生产要素上,决定了公众对外商投资医疗产业的信心,并对投资利润的形成和行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外商独资医疗产业国内需求分析。(1)需求数量上升对外商独资医疗产业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经济增长意味着消费者手中的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为潜在的医疗需求向现实的医疗服务消费的转化提供了支付力保障,从而表现出对医疗服务的极大需求。(2)需求结构改变对外商独资医疗产业的影响。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增加,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发生改变,疾病模式转变,城乡居民医疗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人们对生命健康的关注程度随之提高,不仅有病就医,定期体检也渐渐流行。与此同时,社会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健康问题,原有的健康威胁并未消除,外资医疗在医疗服务领域开拓了新的市场。

3.外商独资医疗产业相关及支持产业分析。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的定点机构多是国有医疗机构,外商投资医疗机构被批准为社会医疗保险定点机构的可能性极低。“低水平、广覆盖”是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的基本原则。这种政策的定位决定了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提供的服务水平只是低层次的、有限责任的、最普遍性的医疗保障。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根据宪法规定,为保护和增进职工身体健康而设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或地方通过立法强制执行的,不取决于个人意志,同时作为一种社会福利事业具有非营利性质。商业医疗保险是人寿保险公司运用经济补偿手段经营的一种险种,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方面,是由保险人与投保人双方按照自愿原则签订合同来实现的,人寿保险公司可以从中赢利。外商独资医疗产业相关产业只有与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紧密联系,才能在中国市场分得一杯羹。

4.外资医疗产业竞争对手分析。卫生部的资料表明,目前我国有1.8万家医院,国有医院占94%,垄断了绝大部分政府的资金、医疗技术和人才。管办不分的体制在市场准入、政策环境和行业监管等方面让公立医院显得强大。公立医院的垄断独行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外商独资医疗产业产业的发展,不利于市场的公平竞争。(1)医疗机构的商誉好坏成为了群众就医时选择的一个重要标准。在2003年卫生部对城乡居民经常就诊单位的原因调查中,医疗机构的质量好坏在所有因素中排名第二。公立医疗机构由于发展较早,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医疗机构,具有一定的公信力。外商投资医疗机构一方面起步晚,另一方面由于部分经营者只为追求利润而不进行诚信经营,使得外商投资医疗机构的社会公信力较差。良好商誉的缺失导致外商投资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发挥作用。(2)规模、资金、技术差距。医院达到一定的规模,随着工作量的增加其成本反而下降,此即规模效应。当医院规模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医院的效益增长幅度低于规模扩增幅度,即扩增“边际效应”将呈递减趋势。据国外研究显示,从投入产出效益看,综合性医院的规模以具有800~1200张病床最适宜。规模效应能阻止进入者对产业的侵入,它使外商直接投资医院处于两难境地。如果进入规模较大,则需要大量的资金,将承担与大规模投资相对应的高风险;如果规模较小,它又会处于缺乏成本优势的地位。医疗技术是一所医院的核心品质,除技术品牌最为关键外,还包括服务品牌、文化品牌和形象品牌。国有公立医院技术品牌优势十分明显,因此拥有大量忠实的就医人群,并主导着人们的就医习惯。作为外商投资医疗产业,必须树立自己的信誉和消除患者对现有产品的不认可,然后建立自己的客户群。在这段缓慢的、代价高昂的时期,外商投资医疗机构不得不承受缓慢的收入增长、较高的成本和较低效益甚至是亏损。

5.政府对外商独资医疗产业的影响力分析。我国医疗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生物和现代医药产业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为医疗产业提供了发展的空间,随着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环境的改善,医药新品种的上市速度加快,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上升。而且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我国的医疗服务水平将迎来外商投资的新机遇。国有公立医院在政府的支持下,积聚了大批高、精、尖的医学人才和医疗设备,形成了相对垄断的技术优势。而外商独资医疗产业与政府的关系则体现在进入管制、制度环境和政策支持三个方面。(1)进入管制。国内医疗单位实施药品零差率。虽然外资医院可以自主定价,但市场引导下价格不能定高,只能持平或低于本土医疗单位。另外目前推行的基本药物制度,使得公立医院能够获得政府相应的补助,而外资医院被排挤在外。在社会医疗保险定点、银行资金借贷、人才引进及医务人员的职称评审、医院等级评定、建设用地审批以及政策信息等方面,外商投资医院都无法与公立医院抗衡的情况下,外资医疗产业只能寄希望于卫生系统的公正化。而目前卫生系统管办不分的趋势尤为明显,对于外资医疗将会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关系着人的生命安全,医疗行业有很多的法律法规。建设要符合国家规划、设备采购需要审批、技术需要准入、诊疗要许可、医师执业要注册、收费要按国家标准、技术操作有规范等等系列问题都受到严格的法律法规约束。进入医疗行业远比其他行业复杂得多,我们将在下文专门介绍。(2)制度环境。卫生部规定营利性的医疗机构不能成为社会医疗保险的定点机构,而外商投资医疗机构又被归为营利性医疗机构,而大多数的商业医疗保险又被国有保险公司垄断,国有保险公司对外商投资医疗机构的歧视又严重限制了外商投资医疗机构的需求来源。在财政上,外商投资医疗机构不仅不享受任何的财政补贴或优惠,税务部门还对经营三年以上的外商投资医疗机构将征收5.5%的营业税和25%的企业所得税,使得外商投资医院产业并没有发挥其对公立医疗机构病源的分流作用,难以打破公立医疗机构的垄断地位,从而也就无法形成真正的良性竞争。(3)政策支持。2000年卫生部和外经贸部联合制定了《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暂行管理办法》,截至到2001年11月,经卫生部批准设置的中外合资合作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有38所,门诊部各类139所,进入市场方式以合作经营方式为主。上海自贸区设立的外商独资医疗机构将进一步开放市场,为人民生活提供更多选择,对国营医疗机构产生一定影响。

三、结论

从我国外商投资医疗产业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还不具备强烈竞争力,但在需求要素和相关产业等方面尚有一定优势,而在企业竞争和生产要素等方面则存在较大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在生产要素方面,外商投资医疗产业能以高薪引进人才,通过健全的培养机制和较好的待遇来吸引人才,但是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也随之加大。在资本运营上,医院基础设施、医疗设备的投资需要大量的资金。我国的外商投资医疗产业产权结构明晰,融资渠道多样且难度较低,虽然前期资金投资大但一旦适应市场发展速度会迅速上升。而相比较国有医疗机构在发展中资本雄厚但是产权不分明,在资本运营上处于劣势。需求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医疗需求量也获得急速扩张,外商投资医疗产业能够给予人们高技术的医疗服务。同时需求结构的多样化要求医院提供多样的医疗服务产品,而这正是外商投资医疗产业的产业竞争力所在。在支持产业和相关产业方面,随着中国医疗保险业刚起步,保险制度逐步完善,外商独资医疗产业相关产业只有与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紧密联系,才能在中国市场分得一杯羹。产业竞争力方面,外商投资医疗产业在服务和管理上都具有优势:服务流程合理、灵活,管理科学,而竞争对手国营医疗机构拥有本地优势,垄断了绝大部分政府的资金、医疗技术和人才,公立医院管办不分的体制在市场准入、政策环境和行业监管等方面很强大。外商投资医疗产业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验,自身有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更为广阔,但是树立品牌和建立社会信誉度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不断完善,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波特钻石模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个要素是政府,医疗卫生政策的不确定性、医疗保险制度对外商投资医疗产业的歧视性以及税收负担的问题,都对外商投资医疗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但是在政府主导的上海自贸区引入外商直接投资医院设立的系列政策,使得发展外商投资医疗产业具有必要性。

上海外商直接投资医疗产业对我国医疗产业的影响:

开放卫生服务领域意味着我国“以药养医”政策面临国际优质医疗服务行业的竞争,上海自贸区这一开放领域将使外商投资医院继续与尚未成熟的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博弈。外国直接投资(FDI)的“外溢效应”是指FDI对东道国的经济效率和经济增长或发展能力发生无意识影响的间接作用。Chen(1996)从跨国投资外溢效应的作用方面入手描述了外国直接投资将带来的影响。

应用于上海自贸区引入外商直接投资医疗产业,经外商投资医疗企业培训的医务人员和管理者将逐渐流入国内本土医疗企业,有助于本国医疗企业效率的提高,从而间接提高整个国家医疗服务产业的人力资本积累。由于外国直接投资医疗企业拥有比本土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他们的进入打破了国内原本的竞争市场,落后的生(下转第74页)(上接第72页)产企业被部分挤出市场,降低了国内本土医疗企业的市场份额;外国直接投资医疗企业实行高工资制度,本国优秀的人力资本被吸引,造成本国企业人力资本的减少;外国直接投资企业利用雄厚的资本和广泛的信息来源,抢占了原本由本国企业利用的稀缺资源,使得国内医疗企业采用更有效率的生产和管理手段。就中国前期对外商投资医疗服务的制度环境和进入管制来说,外资企业不能完全占有市场即垄断卫生服务,从而导致本国企业因其进入使效率提高,带来利益增加。就自贸区未设立外商独资医疗机构的前期基础看,外商投资医疗机构与保险公司建立了深层次合作机制,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系纽带,从而形成一张覆盖广、效率高、可控制的外商投资医疗机构网络。外商投资医疗机构自身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受卫生部政策限制,在无法提高收费标准的前提下,只能通过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以取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问题也层出不穷,高昂的经营成本和退出成本,导致许多外商投资医疗机构在恶劣的环境中要求得生存,不得不通过夸张的医疗广告、昂贵的药价甚至误导消费者等非法手段来提高收入,从而使外商投资医疗机构整体信用缺失。FDI的外溢效应和经济发展门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人均收入水平以及当地人口数量之间存在的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则强调了一个地区自身经济发展素质的提高在吸引FDI、有效地发挥他们在经济中的正面促进作用中的重要意义。需要警惕的是,当地开放程度和FDI外溢效应存在反向相关关系,一味地追捧外资,扩大外资的占有率不利于整个市场的良性发展。上海自贸区的引入应该合理分析FDI的外溢效应,适度调整政策法规,既不过分压制,也不恶意追捧,才能使上海自贸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医疗产业形成正面影响,从而以上海为基础,辐射带动全国医疗卫生行业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海柱.外资医疗在我国能否成气候[J].医药世界,2002(7)

[2] 徐明霞.浅析上海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状况及特点[J].华商,2008(18)

[3] 吕彦儒.上海自贸区―为中国改革再探路[J].环球人物,2013(9)

[4] 郭芳.上海自贸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起点[J].中国经济周刊,2013(9)

[5] 刘晔蕾.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外商投资医院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4)

[6] 全晓明.运用5种竞争力量模型分析医疗产业结构[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

[7] 邢亚伟.医药产业政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6(3)

[8] 何洁.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进一步精确量化[J].世界经济,2000(12)

[9] 胡盛杰.外资医院与国有医院服务观念和管理之比较[J].中国卫生经济,2001(20)

[10] 潘文卿.外商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的外溢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3(6)

[11] 刘萍.中国利用外资办医的政策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3(6)

[12] 吴金泉.从服务理念到竞争力―国有医院与外资医院服务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2(21)

第7篇:医疗健康行业的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 市场营销 两大市场 中医药

中医药是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资源,将中医药的资源优势和知识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有利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发展。该行业是中国国内赢利能力较强的行业,产品利润率高。中国中药行业发展迅速,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销售占国内医药市场的四成以上。

但中医药行业也存在着知识产权流失严重,国际市场占有率低,科技研发力量薄弱,相关国家政策法规不完善等问题,不断变化的产业环境促成了中医药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局面。在激烈的挑战与美好的机遇之中,制定合理而有效的市场发展战略将可以牢牢把握住源源不断的商机。

一、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中医药有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虽然中成药多年的发展,90%以上都是靠内需拉动,但中医药是人类共同的财富,理应由全人类共享。另外,从经济意义讲,国际市场拥有强大的市场潜力和丰富的顾客需求,这是中医药向国外市场大力拓展的推动力。同时,国内市场的需求存在饱和度,达到一定限度时,中医药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将遭遇“瓶颈问题”。虽然中药产业经济规模已突破千亿元,总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26%,而且2006年我国中药产品出口首次超过10亿美元,比2000年出口额增加近1倍,年增长率为两位数,但是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展极不平衡――如果中医药能走向世界,很多发展问题便迎刃而解,并会激发中医药市场更强劲的生命力。

开拓国际市场本无厚非,但问题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础在国内,国外除极个别国家外,中医药得不到合法承认,了解和使用中医药的人不多,市场不成熟。

此外,市场经济的实质在于市场,如果丢失了国内市场,我们就无法建设中国的市场经济。营销之父科特勒曾提到,获得新顾客的成本可能是留住老顾客成本的5倍。[5] 国内是一个大的临床实践及研究基地,是走向国际市场的稳固后台。在发展国际市场寻找新顾客的同时要留住并最大限度满足老顾客,立足本土成熟市场。在此基础上,选好进军国际主流医药市场的突破口。发展国内市场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复合型人才

随着社会经济市场化,中医药人才市场对新型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社会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呈现持续增长和多样化趋势;另一方面,中医药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大,中医药行业也趋于多样化扩展。对照国内外中医药市场的需求和建设中医药强国的要求,不仅需要了解中医药学科前沿动态,符合中医药现代化要求的专业技术人才,而且更需要具有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具有多学科知识,能适应跨学科工作,适应社会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良好的中医药文化和道德背景的复合型中医药人才。同时还应以市场为导向,拓宽专业方向,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擅创新的复合新型中医药人才。

2.发展中医药旅游

生态旅游不仅是指在旅游过程中欣赏美丽的景色,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不破坏生态、认识生态、保护生态,达到永久的和谐,是一种层次性的渐进行为。中医药专项旅游这个全新的、充满商机的旅游产品是生态旅游的分支之一。

通过开发中医药专项旅游,既可以挖掘民间名老中医、祖传秘方、偏方等中医中药;可以根据各地中医药特色,建设中药材园、中医药主题公园、中医药特色产业街、食疗药膳建筑等中医药文化展示区,集中展示和宣传中医药文化,增强游客的健康保健意识,又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就业岗位,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较为稳固的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大力拓展国际市场,创造新型营销手段,各方协同努力,使中医药在不久的将来真正为全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杰出的贡献。具体从“一个注意,四项战略”进行论述。

本土中药在洋中药猛烈抢摊的情况下所面临的可谓是“内忧外患”,腹背受敌。

“内忧”源自四方面:一是医疗领域市场化和补偿机制的不完善,影响了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发展;二是中医药的服务领域缩小、贡献率降低、医疗服务功能下降;三是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中成药经典方剂资源的流失;四是我国生产的中药科技含量低,形成了好原料、粗加工的药品贸易格局。

内忧不除,必招致外患。各发达国家不约而同地进入了一场中医药研究竞赛,并利用中国的中医药资源优势,如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中成药经典方剂资源优势、极为丰富的中草药原料优势、廉价的人才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具有13亿人口庞大的医药市场优势等等赚中国人的钱。同时,预先设置好各种技术壁垒,阻止中国的中成药进入国际市场竞争,并籍此来瓜分国际中医药市场。进口中国廉价的中药原料或中介体,经精加工或分成小包装,附以人家国家的品牌,形成高附加值的洋中药或功能性食品,不仅在国际市场挣钱,还返销中国,挣中国百姓的钱。甚而,在中国投资设厂,用中国的组方、原料、人工,利用中国政府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生产出低成本高利润且是本土化的洋中药,一个需求充分的大市场在缺乏关注的状况下被瓜分。近年来,“洋中药”纷纷在中国境内抢注中药专利,获准专利数已高达1万多项,占中国同类专利的八成以上;同时这些跨国医药集团还到世界各国申请中药专利。他们运用内外夹攻的战术试图挤垮中国的民族医药工业。

在“内忧外患”的状况下,相比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洋中药”,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土中药”既要守住国内市场的大营,又要冲击国际市场,其结果必定是本国内部地位动摇,竞争国际市场举步维艰。

这种两难困境的有效解决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系统结构的调整和法制,营销等相关理念的深化。

二、“四项战略”

1.政府职能性引导

在中医药国际化营销战略中,国家从宏观方面的管理、引导和助力作用不可忽视,即政府职能中的“灯塔效应”,以一灯之光照亮中医药进军国际市场的暗途。

首先,国家制定和实施中医药国家标准对提高中医药产品国际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组织各相关方面力量,以保证中医药质量稳定、可控、有效、安全。

其次,中医药出口企业在提高自身产品质量的同时,国家应利用网络平台时时跟踪目标市场国有关中医药出口的法律、法规及其变化,以使出口企业避免因不了解出口国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而产品遭拒。

此外,国家应充分利用英特网将我国优质优品的中医药企业、产品、专家推向国际市场,建立起直接面向客户的巨大的医患网络平台,使世界各地的患者在这个平台上能够找到他所需要的中医师及中药产品。

2.知识产权保护

中医药知识产权指人们在中医药的研究、生产、经营等知识活动中依法取得的权利,包括中医药著作权,以及相关权利、中医药工业产权(专利、商标、服务标记、商号名称和地理标志等)及未公开中医药信息保护权三方面内容。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要切实构筑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屏障,否则民族中医药不但难以走向国际市场,甚至连国内市场都无法保留。所以,要尽快形成一个中医药知识产权三维保护体系。

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体性,形成完整的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将民族中医药知识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3.国际专业展会

国际展会是市场走势的指示器,增进东西方了解的纽带和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展会中的与会者可利用同一场所共同弘扬文化,其传递经济信息、加强对外交流的效果是其他形式所不易达到的。

4.补缺营销

长期以来,中医药在西方遭冷遇,既因中医药在国外宣传不够,也有西方医学界排挤打压中医药的利益驱动。这种局面,不利于中医药的国际化拓展。因此应比较中西医学的差别和优劣势,对西医已占明显优势的疾病治疗,我们应明智避让,集中精力于自身特色上。特色一旦成为优势,就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可以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全力发展自己,真正做到凭借优势特色致胜。

古语言“伺机而动”、“趁虚而入”,在中医药出口营销中,比较分析国外市场及中医药现状得出,以补缺者的形态占领国外的市场空缺是最合适的选择。做别人做不到的,治主流医学无法兼容并治的疾病,达到主流医学手段难以企及的疗效,以补缺营销战略赢得外国民众及主流医学界的更多关注和青睐。

参考文献:

[1]《2008年中国中药市场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省略/reports/2006087zhongyao.htm

[2]吴仪: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维护人民健康中的作用//satcm.省略/zwxx/gzdt/20080215/092533.shtml

[3]中药饮片国际营销.省略/shi/List_528.htm

[4]吴仪在2008年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上强调:增加补助 全面覆盖 不断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satcm.省略/zwxx/gzdt/20080220/112022.shtml

第8篇:医疗健康行业的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老年银行信用卡 银行产品 信用卡 品牌建设

一、产品设计背景及需求分析

老年银行卡在我国起步较晚,2011年中信银行曾推出“七彩华龄”老年卡。并在同年十月推出了升级版的专属老年卡“信福年华”。然而两者性质均为借记卡,在为老年人服务、防备不时之需方面还存在欠缺。在此背景下,我们构想出以“方便、丰富老年人生活”为主旨的信用卡创新产品。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提高,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面临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第一,人均寿命的提高及计划生育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人口老龄化,《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指出,2012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已达到1.9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3%,并预计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未来,我国老龄化程度还将有所上升(详见下图)。

为了用数据定量说明“龟鹤遐龄”老年卡存在的必要性,及保证调查的客观性,我们还查阅了相关文献,以浙江省为例,我们得到如下数据:

2006年浙江省城镇老年人消费情况统计表

数据来源:浙江省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编《浙江省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调查数据集》,2007年6月,第44页及计算得出。

可以看出,老年人消费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力量,为此有必要进行一次银行产品创新,设计一款专为老年人准备的银行卡。

为使产品功能设计更符合需求,我们还查阅了老年人消费支出具体数据:

2006年浙江省老年人消费支出与医疗支出调查表

数据来源:浙江省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编《浙江省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调查数据集》,2007年6月,第42~43页及计算得出。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出老年人消费的主要项目,主要集中在食品、居住、人际交往等方面。这就便于我们就这些常见的支出项目设计相应功能,打造一款适合老年人使用的银行产品。

二、产品功能设计

(一)基础功能

“龟鹤遐龄”卡的定位是信用卡,享有银行信用卡的基本功能及优点,具体如下:

1.支付信贷功能。

2.电子货币功能。

3.购物保障功能。

4.转账汇款功能。

5.存取现金功能。

(二)主题功能

1.优惠措施:(1)副卡不收取年费;(2)主卡免除首年年费,当副卡年消费金额达到一定数额或刷卡次数达到一定数目时,可免除次年年费。

2.为便于子女了解老人的消费情况,并防止老人上当受骗,向该卡的主、副卡持卡人提供手机短信服务,服务内容包括:(1)实时交易通知;(2)自动还款结果提示;(3)还款温馨提示,防止个人信用记录下降。

3.为方便老人的生活与消费,在其他老年人所需的服务部分提供帮助,如订阅老年刊物、自动为手机充值、自助缴纳水电费等服务。

医疗通道服务:每月只需支付一定的服务费用,老年人就可以享受到便捷、快速的医疗服务。

三、基于TBCI分析法的产品品牌分析

TBCI分析法是由孙曰瑶教授(2009)提出的对品牌竞争力进行评估的科学的评价体系,TBCI模型主要考察顾客目标、利益承诺、品牌建设、质量信息等指标,通过对其赋分,并最终计算总分的方式来衡量一个品牌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和盈利的可能。

综合上述指标我们得到下表,最终TBCI数值由这十项加权求和获得,结果如下:

产品优势:

(一)利益承诺的单一性

利益点混乱是造成银行产品失败的原因之一,“一锅烩”的银行产品功能不能很好地吸引消费者。相比之下,“龟鹤遐龄”老年卡则具有较为单一的利益承诺,即“方便、丰富老年人的生活”。故该项目指标得分为1.0分。

(二)单一利益的持久性

《BCSOK:品牌建设体系》中品类终极度原理,是确保品牌持续度的基石。品牌持续度与品类终极度之间存在同方向的变动关系,若某个品牌的品类终极度越高,该品牌代言或象征的品类越接近顾客的终极利益形态,则该品牌的持续性就越强,其品牌持续度就高;反之越低。据顾客的利益衍生链可以计算出“龟鹤遐龄”老年卡的品类终极度和品牌持续度。

“龟鹤遐龄”老年卡的顾客的利益衍生链为:“龟鹤遐龄”老年卡为老年人设计专门的功能方便老年人生活使其安度晚年。

“龟鹤遐龄”老年卡承诺的单一利益是“方便老年人生活”,这一项位于顾客利益衍生链上的第三个环节。

品类终极度计算公式:

βu=■其中n代表利益衍生链环节数,i表示单一利益所在的环节与总环节之间的差距。

代入数值,得品类中极度为0.8。

(三)注册品牌单义性

品牌经济学中的品牌的单义性是指作为一个排他性的法律符号,消费者对品牌所代表意义理解的歧义性。品牌的歧义性越高,选择成本越高。

“龟鹤遐龄”这一品牌就具有较强的单义性,在成语字典中被解释为“比喻长寿”。龟、鹤在我国文化中都是长寿、吉祥的象征,基本没有歧义,便于消费者更好地理解产品的初衷。故此项目赋1.0分。

四、市场效益分析

市场分析:

(一)客户市场分析

1.信用卡持卡比例增加,刷卡消费额持续增加。自1985年中国银行发行了我国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迈出了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的第一步。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信用卡产业已经达到了相当巨大的规模,特别是2002年以来,我国信用卡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2.产品目标客户群明确,潜在客户市场巨大。现在的老年人思想观念更为开放,大多愿意尝试新颖的产品,老年银行卡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这款银行产品功能涵盖了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大限度上满足了老年人的物质、文化需求。我们相信这款精心设计的银行产品有能力吸引老年人的目光,获得其青睐。

(二)银行市场分析

据中国银联数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国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为1.42亿张,较2007年增长57.7%,较2002年增长517%,增长势头迅猛,我国目前已经步入信用卡发展的高速阶段。然而,我国目前的信用卡持卡人数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信用卡市场还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推出合理的银行产品,能够改善银行盈利状况,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效益分析

1.利息收入。利息收入是信用卡收入的来源之一。我国的老年居民更加习惯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造成利息透支的可能性较小。而对于老人的子女(主卡持卡人),通过积分活动、奖励活动等激励他们使用该银行产品进行消费,可以增加一定的利息收入进行弥补。

2.商户手续费收入。商户手续费是信用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目前商户手续费收入是信用卡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信用卡商户手续费收入的多少取决于卡均消费交易量和商户手续费费率。

我国信用卡发卡量、信用卡交易金额及交易次数逐年攀升,银行通过方便的主题功能、增值功能及奖励、激励措施,可以促进相应客户群体进行消费,从而获得可观的商户手续费收入。

3.年费收入。针对老年人的消费心理,我们认为该银行产品的年费定价不宜过高,应该符合老年人消费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且,为了鼓励老年人及其子女消费,每年的交易金额或交易次数达到一定数量时,可以免除信用卡的次年年费。这样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银行的年费收入,但是对于吸收、扩大客户群体,激励老年人消费都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调查数据集[D].浙江:浙江省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7:42-44.

[2]孙曰瑶,刘华军.品牌经济学原理[M].济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06).

[3]中国银行业协会银行卡专业委员会.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2)[R]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4]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R]北京:2013.

第9篇:医疗健康行业的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 宠物;社交类APP;设计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56-0086-02

根据CNNIC最新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中国移动端网民规模达5.94亿,占比88.9%。在养宠人群逐渐扩大的今天,使用手机进行社交、线上咨询以及线下服务探索等宠物活动受到了宠物主人和宠物行业相关人士的热捧。一方面,线上咨询和线下服务为养宠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以宠社交的行为增加了宠物主人间的谈资。另一方面,宠物行业相关人士也意识到了互联网为传统行业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由此,主打宠物社交和020服务的宠物社交类APP“闻闻窝”的上线,为搭载互联网“快车”的传统宠物行业迎来了新的活力。

1 背景研究

1.1 市场分析

中国宠物市场的巨大规模为宠物社交类APP“闻闻窝”奠定基础。易观智库的《20042014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宠物市场的市场规模达到699亿元,2014年市场规模超过1058亿元,十年间宠物市场复合增长率高达59.5%。以宠物用品、宠物服务、宠物医疗等为赢利点的宠物店逐年增多,全球知名宠物厂商不断进驻中国,传统宠物行业以摧枯拉朽之势不断增长的同时,非系统化的管理、非专业型的服务、目标人群低覆盖度、竞争分散无序等问题在线下实体店暴露无遗。因此,“闻闻窝”的出现能够借助互联网整合线下资源,引进高效管理系统,提升服务质量,通过互联网扩大覆盖率来吸引优质客户,实现020服务模式的长效整合发展。

国外同类宠物平台的发展为宠物社交类APP“闻闻窝”提供借鉴。与国内市场相比,国外的宠物行业已经相当成熟。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152020年中国宠物用品及服务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显示:2014年,美国宠物行业消费总额达到650亿美元。在过去的15年里实现了高达154%的总增长。2015年,该支出总额达到730亿美元左右。在国外,PetSmart、Rover、DogVacay等老牌大型宠物电商平台成熟的商业模式,为“闻闻窝”等宠物社交类APP的商业模式探索提供借鉴。

1.2 需求分析

庞大的用户需求为宠物社交类APP“闻闻窝”找准定位。为了挖掘宠物主人真正的需求所在,近期,就《使用宠物社交类APP“闻闻窝”解决宠物日常生活问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对养过宠物或正在养宠的用户。此次调查从2015年10月开始,共计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共采集到有效样本187份,调查有效率达94%。本次调查问卷的全部数据进行有效解码,得出了具有研究价值的反馈:第一,95%的被调查对象原意尝试使用宠物社交类APP“闻闻窝”解决宠物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第二,被调查者反馈在使用宠物社交类APP“闻闻窝”解决宠物日常生活问题时更关注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及时性与权威性。可以根据宠物状况随时进行线上专业指导。二是准确性与丰富性。可以根据宠物主人所在位置搜索附近宠物医院、宠物美容、宠物商店等十几种不同的线下服务机构。三是针对性与趣味性。可以针对不同宠物品种打造专属的宠物社交圈,在记录分享宠物图片的过程中利用工具来增加趣味性。

2 界面设计与实现

2.1 设计特点

宠物社交类APP“闻闻窝”界面设计充分延续Iphone应用程序的优秀设计,在视觉设计上运用当前最流行的扁平化设计风格,让重要的“信息”凸显出来,在设计元素上尽量做到简洁、抽象、符号化。在功能设计方面深挖宠物主人需求,打造以用户体验为核心价值的应用程序,使用户产生吸引力的同时提高了使用频次。

2.2 设计原则

视觉设计一致性。宠物社交类APP“闻闻窝”是基于宠物主人日常的生活而设计的出的应用程序模块,在视觉设计上充分抓住宠物主人的内心需求。形、色、质相辅相成,文字、组件、图标等视觉元素交融交错,每一个部分相互组合,在视觉表现达到一致性。

交互设计简洁性。为了避免在使用应用程序时的混乱感,造成体感效果较差的交互行为,宠物社交类APP“闻闻窝”尽量追求简洁化的交互设计。对产品特征与使用属性呈现完全形态的同时,充分尊重用户及用户目标,形成宠物主人希望的产品使用方式,以最为简化的设计语言达到用户体验的最佳效果。

情感设计丰富性。“宠物”作为人类情感的依托而受到用户的关注,宠物社交类APP在界面设计上应更加关注用户的情感体验。“闻闻窝”以宠物的视角打造情感为纽带的拟宠社交,情感设计更加丰富,启动界面中门后的一束灯光,点击按钮的萌爪,加载项中的小猫造型,无不透漏着丰富的情感化设计。

2.3 设计架构

宠物社交类APP“闻闻窝”采用MVC框架模式。它是用一种业务逻辑、数据、界面显示分离的方法组织代码,将业务逻辑聚集到一个部件里面,在改进和个性化定制界面及用户交互的同时,不需要重新编写业务逻辑。MVC框架模式有3个核心部分: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型用来表示数据和业务规则,视图是用户看到并与之交互的界面,控制器接受用户的输入并调用模型和视图去完成用户的需求。

3 总结与展望

首先,“闻闻窝”应以权威化作为发展基石。中国宠物市场目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缺乏规范的行业体系,从业者因追逐利益最大化而制造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危害宠物健康,缺乏监管的小作坊式宠物店频频导致宠物死亡的案例比比皆是。因此“闻闻窝”对入驻商户应进行严格的定期审查,同时可以设计类似“我查查”的功能来辨别用户所购买的产品的真伪,以保证宠物的健康安全。

其次,“闻闻窝”应以定制化作为发展亮点。例如在“闻闻窝”的内部可以设计一个小闹钟的功能,对用户进行提醒。例如在宠物资料的部分,可以设置吃饭提醒、吃药提醒、洗澡提醒、美容提醒、购买食物提醒等功能,根据时间和频次设置下一次完成这项工作的时间,让处于工作忙碌中的宠物主人也不会因为自己的粗心和健忘疏忽了对自己宠物的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