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音乐教育;传统音乐;传统文化
在中国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教育一直备受关注,它既承担着传统文化的传承责任,又关系着我国音乐未来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多元文化冲击、融合的当下,在广泛开展音乐教育的同时,必须强调对传统音乐教育的重视。
一、传统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发展现状
此前,我国的音乐教育从形式到内容都受到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虽然我国一直呼吁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弘扬,但是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国的传统音乐教育仍然未提升至重要地位。崇尚西方音乐的演绎,边缘化本土音乐,这是令一个民族深思和担忧的事情。如今,从对音乐教师的基本要求到高水准的音乐教学标准,人们对于西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远远高于对本土传统音乐的了解,这种对传统乐理教学缺失的教学体系,最终将阻碍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和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音乐的审美需求不断发生着变化,开始追求具有个性和文化底蕴的音乐。我国的音乐教育紧紧抓住了这次转型的机会,以实际行动加强了对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例如,时常召开以传统音乐为主题的研讨会、设置传统音乐的专业研究方向、大量编写传统音乐相关专著和教材、开展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学习和研究,通过这些举措来倡导对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
二、保护传统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中传承的对策
(一)深化音乐教学改革,为传统音乐的传承提供保障
首先,对音乐教育的体制进行深化改革,加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我国大多数的音乐教育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都过于偏重西方的音乐教学模式,而轻视了本土传统音乐的学习。在这样的音乐教育环境下,学习音乐的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对此,我国应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对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视度,为传统音乐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只有在音乐教育中注入民族音乐的元素,才能促进学生重视和学习传统音乐,肩负起传承和保护传统音乐文化责任。其次,对音乐教育的教材编写进行创新,注重传统音乐教材。目前,我国传统音乐的教材多为学校教师自己编写或推荐,虽然种类繁多,但大多缺乏专业性和规范性,这已然影响了传统音乐的教育。因此,重视传统音乐教材的编写对于促进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作用。如,在编写音乐教材时要注意选取收录旋律优美、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鲜明名族特点的音乐素材,借此多元化的选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最后,对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日常课堂教学。在偏重西方音乐教育的时期,师生都习惯以西方的音乐理论理解和评价我国民族音乐。但是,因为东西方的文化存在很大差异,这样的评论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并不利,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否定民族音乐的精华部分。对此,必须完善音乐课程的设置,注重传统音乐理论、鉴赏以及传统文化等方面内容的增加,使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成为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以此增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创新音乐教学模式,为传统音乐的传承创造环境
学校的传统音乐教育得以顺利开展,关键需要创新音乐的教学模式,为传统音乐传承和保护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学校里讲授的传统音乐大都是经过加工和筛选的,虽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但是流于表面形式,缺乏了传统音乐的灵魂。真正民间音乐的传承多是代代相传的,这样虽保留了传统音乐的“原汁原味”,却也因此缺乏规范性。因此,让民间音乐传承人走入课堂教学,让学生走入民间实践,领略真正的传统音乐,对于传统音乐教育的去粕取精和可持续传承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开设专门课程、讲座等,邀请民间音乐传承者走入课堂,讲授最具原生态的传统音乐文化,令学生在学习中加深对传统音乐的认识和尊重,进而产生对本土传统音乐的信心和责任感。其次,开展课外传统音乐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民间音乐文化的实践中去,亲身感受其魅力。学校中学习的传统音乐知识大都止于理论,只有学生亲身接触民间音乐,并结合本地传统文化才能对民间音乐有更深刻的认识,才能够令掌握的知识在亲身实践中获得升华。此外,当下传统音乐的制作与传播过程也需要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只有运用现代科技将传统音乐教育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才能让传统音乐焕发新的活力。只有传统音乐兼具了民族与时代的特色,才能获得更好的传承和长远的发展。
(三)重视传统文化学习,为传统音乐的传承灌注活力
传统音乐是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意识形态背景。只有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我们才能了解到某一音乐的本质及其所表达的情感,因此在传统音乐的教育中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将传统音乐置于传统文化之中加以剖析和传承。在以往的传统音乐教育中,教师更多地从音乐的演绎技巧等方面进行讲解,忽视了音乐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化语境等背景的联系。而切断了音乐与文化的关联,传统音乐也将失去其存在的根基和本源的魅力。反之,通过对传统音乐的细致剖析和感悟,我们也可以从中获得深刻的文化内涵。可以说,传统文化与传统音乐是相辅相成的,传统文化赋予了传统音乐独特的灵魂,而传统音乐承载了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此外,传统音乐源于传统文化,最终也将回归传统文化。现今的大多传统音乐教育因为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支撑而变得浮躁和单薄,而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利于传统音乐重新回归文化的沃土,在丰富的养料中获得新的活力,绽放更美丽的艺术之花。一言以蔽之,传统文化是音乐获得长远发展的不竭源泉。提高传统文化在传统音乐教育中的地位,重视传统音乐中蕴涵的文化精髓,才能令学生对传统音乐的传承产生真正的兴趣和使命感。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全球化进度加快,我国的文化受到了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音乐领域也不例外。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我国的音乐教育要坚持以民族音乐为本的理念态度,汲取各国文化精华,在坚守与创新中对自身进行重新定位。只有深入了解传统音乐的发展现状,明确传统音乐的重要地位,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并且深化音乐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改革,构建新的传统音乐传承模式,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长远发展。
作者:王莎莎 单位:合肥学院教育系
[参考文献]
[1]吴旦.试论传统音乐在高职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对策[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5(23).
[2]田亮.中国传统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其运用研究[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5(23).
[3]周景春.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4).
[4]奚峰.传统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音乐大观,2014(03).
[5]娄雪玢.论高校音乐教育在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02).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186-01
每个民族都有着自身的发展历史,并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特定的民族意识形态和文化模式,彰显出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形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民族的服饰是其民族文化最集中的载体,服饰的艺术呈现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蒙古族作为北方的一个重要民族,在历史变迁中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传统服饰。对蒙古族来说,传承和发展服饰文化是促进其民族发展,巩固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探索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有了很强的现实意义。
1.传承蒙古传统服饰文化的必要性
对蒙古族来说,传统是蒙古祖先经过长年累月所积累下来的文化命脉,更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对蒙古族的存在具有非凡的意义。考虑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传承蒙古传统服饰文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民族文化。对蒙古族来说,传统服饰是维系民族生存的一个精神纽带,体现了种族之间的相互认同。而对于外族来说,这种属于民族的传统服饰则是蒙古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很好的体现了民族的独特性。其次,学术研究的必要。从蒙古族服饰发展的角度来看,不仅有着丰富的内容,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研究蒙古传统服饰文物,整理相关的文字资料,成为一些专家学者的重要任务。然后,社会的要求。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文化需要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人们对文化的追逐也逐渐转向传统文化层面,希望从传统文化中寻到灵感。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蒙古族的传统服饰文化也是世界的宝贵资源,对蒙古族的传统服饰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国内,如果一些设计师能够将目光转向本土文化,更新自己的设计理念,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符号相结合,创新民族文化的表达方式,那么设计出的产品将更具有竞争力。[1]最后,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发展的现状不太乐观。蒙古族的传统服饰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但是,民众对这种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并不高,相关的文化保护政策也难以得到落实。
2.蒙古传统服饰文化发展的现状
对蒙古族人民来讲,其文化的核心内容是蒙古族的传统服饰,因为蒙古族的服饰承载了蒙古人民的意识形态、审美趋向、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其服饰也在悄然变化着,并融入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各种理念,促使蒙古族的传统服饰紧赶当下的服装潮流。当然,这些变化的产生具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就是蒙古族传统服饰功能的转变。时代在进步,社会环境也不断发生着变化,逐渐削弱了传统服饰以往的功能。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人们在重要的节日庆典穿上自己的民俗服装,在民族文化的宣扬和交流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些国家,人们为自己的民族服装注入了现代化的元素,只是保留了传统服饰的一部分特征。在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厚重、宽大的长袍已经不适合蒙古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因此,服饰的变化也成为一种必然。其次,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蒙古族人民对其服饰的态度。仔细审视现在蒙古族人民的服饰特征,女袍的款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并融入了西方的裁剪工艺。第三是服饰面料的变化。基于传统的观念来看,其民族服饰的面料主要是皮革、毛呢、裘皮、锦缎等。正是由于这些具有民族特征的服饰材料,蒙古族服饰才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2]但是,受到服饰成本以及穿着便利化的影响,那些传统的服饰面料应用的较少了,替代它的是一些常规面料。最后,传统手工艺的衰落。在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境况下,一些民族的传统技艺也逐渐流失,那些复杂的服饰制作工艺也渐渐衰落,甚至在某些地区已经消失。另一方面,现代的年轻人对这种传统的民族手工艺持漠视的态度,致使民族传统工艺没有很好的继承人,加深了蒙古传统服饰发展的危机。
3.对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传承及发展的思考
蒙古族的传统服饰是蒙古族较为重要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鉴于传承蒙古传统服饰文化的必要性以及蒙古传统服饰文化发展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蒙古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文物保护。服饰文化的保护是服饰传承的基础,对蒙古族来说,一些珍贵的文物可以很好的见证其民族服饰发展的历史,同时也为民族服饰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由于服饰文物的易腐坏性,相关的国家文物单位要做好相应的文物保护工作,一些文化部门也要对蒙古族传统的服饰图案、服饰工艺制作等进行发掘和整理,并将其利用影音或文字的形式给保存下来。第二,政府支持。针对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相关的政府部门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将此项内容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中,并以现实为依据,制定出相应的服饰文化保护方针。[3]另外,加大相关的财政投入和服饰文化的开发力度,鼓励服饰文化以及服饰手工艺制作方法的传承。还可以建立健全相关的保障机制,利用一定的法律手段来实现服饰的传承与发展。第三,教育投入。就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言,教育是一个必要手段。对此,蒙古族地区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将与服饰有关的专业知识引入蒙古族地区的高校内,例如民族学、历史学、服装设计等。第四,加强对外宣传。基于文化传承的角度,“留住传统”在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宣扬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这些不只是需要相关专家学者的参与,更需要民众的努力。因此,可以借助媒体的宣传,多举办一些社会文化活动,例如一些文化博物馆的展览。除了以上这些,还可以以蒙古族 服装设计为主题,适时举办一些比赛活动,或者将其制作为纪录片,通过影视等媒体进行传播。
除了以上的四点,蒙古族人民也可以利用文化产业和服饰创新的方式来传承和发展蒙古族的服饰文化。例如将服饰文化的发展与市场的发展相结合,开拓旅游产业。服饰创新,例如顺应时代的发展,以提升服饰的内涵为主要目的,并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制作出具有鲜明特色蒙古族服饰。
4.结语
总的来说,蒙古族的服饰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蒙古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传承蒙古传统服饰文化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并且考虑到蒙古传统服饰文化发展的现状,可以从文物保护、政府支持、教育投入、加强宣传等方面来促进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最大程度的实现其服饰文化的意义和功能。
参考文献
[1] 曹莉.对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42(2):5-9.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文化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6 ― 0176 ― 02
文化由人类所创造与传承,同样,文化对人也具有教化与塑造的功能。文化属性和品质是有高低之分,先进、向善属性的文化对于培养人才大有裨益,腐朽、消极属性的文化只会把人异化成为社会的畸形。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就是这样一个多远文化并存和互相冲撞的时代,更让人担忧的是很多人对于文化的选择毫无理性可言,甚至是在好奇心和叛逆心理的驱动下盲从和走向边缘。
一、何谓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释义
从人类社会诞生之日起,就在繁衍变化,它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中国传统社会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其内容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诸如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等。这也是文化的广义概念,而狭义的文化只包含精神创造及其成果。本文所论述的传统文化是广义上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稳定的民族文化,它在育人功能上有着外来文化无法比拟的优势。传统文化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国人的许多价值判断标准,对于人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具有指引作用。
(二)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这些教育方法能够启发我们更好地应用到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例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至理名言就是大教育家孔子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教育方法。示范教育就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从自身做起,成为大学生的榜样。
传统文化能帮助大学生正视思想道德问题。当前社会出现的道德滑坡案例应该让我们警醒,而传统文化中充分肯定了道德的力量和地位。《礼记・中庸》将“修身”奉为治理国家的“九经”之首。《大学》中也提出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准则,这些准则都是以修身为核心辐射开来的。不难看出,修身在传统文化中是实现人生理想的首要条件和基本前提。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调查
为摸清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笔者设计制作了调查问卷,共印制162份,向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等6个学院12个专业的同学进行了调查统计,收回有效问卷160份。
(一)潜在的传承危机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怎样”的调查中,有45.7%的同学认为不太乐观。这不太乐观的背后,其实就是多元文化并行时代背景下的潜在危机。传统文化此前在五四时期就曾受到过激烈地批判,在被彻底否定后又在本世纪初又兴起了国学热,直至今天传统文化依然顽强地生存着。但是,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个认同,而无孔不入且又掺杂入侵味道的外来文化已经对传统文化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更为荒唐的事,源于我们国度的传统文化竟被篡改了国籍,在对“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的感受”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一事件对我们的触动很大,有43.2%以上的同学认为韩国,有32.5%的同学为此感到反感与愤怒。这说明了我们的大学生对于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有一种危机感,而且在传统文化被他国认领时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民族归属感和文化传承愿望。
(二)教育的缺失与乏力
其实,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并不排斥,只是我们在教育上有缺失,造成了文化传承的危机。再看下面一组调查:在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传统文化的调查中发现,从网络、电视、传媒了解传统文化的高达77.8%,而让人更感意外的事从书本中了解传统文化,或者与父母交流了解传统文化都高于老师课堂讲授,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从侧面也反映出我们的教育在传统文化讲授上的缺失与缺位。
因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更多的是自发性地了解,受自身鉴赏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局限,所以也造成了他们对高雅传统文化接受偏低,对世俗性的传统文化更为青睐。在对“哪一类型的传统文化最感兴趣”的调查中,饮食文化(特色小吃)占了66.7%,而文学与所谓的“经典”则最不受待见,两项合计仅占到了18.5%。在另一项与此相近的调查中,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民俗风情(历史名胜、习俗节日)、民间艺术(琴棋书画、舞蹈)、民间工艺(剪纸、刺绣、陶瓷)、美食。而对传统思想(儒墨道法佛)则最不感兴趣,仅仅占了6.1%。以上的数据对比充分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接受的世俗性和高雅性的区分。历史名胜在旅游热的催生下更多地成为90后大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集中领域,而传统节日更是已然渗透到每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对于儒墨道法佛等哲学、宗教思想文化,一方面受唯物主义世界观影响,不会像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普通民众那样盲从和迷信宗教,另一方面对于哲学、宗教达不到一定的认知和理解,也只是觉得虚无缥缈,不会将兴趣点落在这方面。
(三)渴望了解传统文化
大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是有内在需求的,调查中发现,“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52.8%学生想要了解,但是课业负担重,没有接触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时间。对于“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外来文化侵袭”的态度调查中,有35.8%学生认为应该坚持民族精神文化教育。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一方面是外来文化接受最快的群体,也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对象,他们渴望了解传统文化,在“您是否愿意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调查中,有57.9%的学生选择了愿意。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
众所周知,高等学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功能。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更是指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和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高等院校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上理应有所行动,且在传统文化教育上愈加走向成熟。
(一)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传统文化教育最有效、最直接、最便捷的手段,它能够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化、理论化。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开设这样一门传统文化课程,尤其是在一些非综合性院校,缺少师资以及对人文素质课程的漠视造成了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空白。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认为传统文化至少也应以专题的形式出现在课堂教学中,或者是在思想道德修养这门课中大量引入。
近些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不断创新,也取得了一定的收效。这其中最明显的一个趋势就是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形式的灵活,这些改变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窠臼。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内容是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堂的切入点,也是在政治理论课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对学生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都可以把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课堂,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华与魅力,提高学生文化认同感与自信心。
(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是课堂教育的主导因素,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是把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的先决条件。目前我们国家大学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国统一的教学内容,各门课程中都可以从某些内容作为切入点,在进行正常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如果要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水平,首先就应该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水平开始,需要思政课教师具备更加深厚的传统文化学养,具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的自觉性,在思政课教学中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同时实现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突破。
(三)第二课堂的延伸与扩展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更加注重知行结合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概念也应该放大,换言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也需要延伸到日常活动中。教学的主体也不应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以辅导员为代表的行政人员也要参与传统文化的教育,形成一个大的传统文化课堂格局,才能从整体上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层次。
在此仅以传统节日举例:传统文化与很多传统节日紧密相连,但因为缺少有效的文化引导,传统节日的文化属性被我们忽视了。而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西方节日却赢得了大学生们在形式上的喜爱。在“热衷于西方节日而冷落了传统文化原因分析”调查中,45.1%的同学认为传统节日的庆祝形式严肃、内敛,大学生才通过西方节日增加娱乐。而对于“你以前参加过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或比赛”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0.7%的同学都表示没参加过,但想参加。如果我们利用节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如举办讲座),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自发、自主地进行主题活动,那么传统文化的魅力就会散发出来,传统文化的观念就能深植于大学生的内心,高校文化传承的使命就得以实现。
四、结语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始终无法全面调动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却在与日俱增,背后的原因正是这个多元文化并行的时代背景。说过,我们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作为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显然需要被传承和发扬下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应该首先具备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树立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机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实现其教育目的。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民间;传统文化;知识产权
1、民族传统文化范围和特征
1.1范围界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指来自于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者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征的表达形式,它的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主要包括民间文学艺术、传统工艺及民间民俗三大类。其中,民间文学艺术则是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或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艺术。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曲艺、民间美术、语言文字、戏曲和杂技等。民族传统工艺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涉及许多领域,包括、绘画、雕塑、木偶、皮影、剪纸、传统工艺美术制作技艺、以及与上述有关的代表性的原始资料、实物、建筑和场所,等等。传统习俗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从历史沿袭而巩固下来的,具有稳定的社会风俗和行为习俗,并且已同民族情绪和社会心理密切结合,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准则。
1.2特征。作为一种知识产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这与现代知识产品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它又具有不同于现代知识产品的显著特征:(1)它不仅凝结着当代人的劳动,而且凝结着历代人的劳动,其权利主体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的,从国家层面上讲,它是一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文化财产;从族群层面上讲它是特定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该民族的文化财产;从个体层面上讲,它又可能成为个人的文化财产。(2)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利用中生存和发展,停止利用之日便是民族文化的消亡之日。保护民间传统文化,不是将其束之高阁,而是合理利用,在利用中实现保护。(3)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消失将不复存在。民族民间文化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对其保护的难度。
2、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商品化步伐的加快,以自生自息为主要特质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境遇堪忧。经济对文化的影响从来就是鲜明的,但是,这种影响并不都是积极的。因为经济以同质性为其发展路径,文化则以多元为其运行轨迹。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没有给我国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带来繁荣。恰恰相反,由于人们对现代经济生活的过多关注,对传统东西的无暇顾及或不愿顾及,致使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面临消亡的危险。主要表现在:(1)过度商业化地滥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流失现象严重;(2)许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面临着年久失传的危险;(3)一些独特的民族语言、文字和民族习俗正在消亡;(4)大量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实物和资料难以得到妥善保护;(5)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研究人员短缺,出现青黄不接的断层。更让我们气愤的是,一些国家和个人为了商业利益或者其他的目的,纷纷来中国寻找淘金点,针对目前我国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的漏洞,对我国的一些历史、传统知名人物进行注册,以中国文化名人来创作影视节目;或者抢注我国知名但未注册的商标,等等方面的问题和现象越发严重。
3、民族传统文化的立法完善
根据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国际经验,笔者认为,一部开拓性的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法律,应当确立以下保护机制:3.1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普查机制。通过普查,全面了解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生存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抢救和保护工作。普查是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包括对无形文化遗产的记录和对一些反映民族民间文化内涵的实物和资料的收集,其目的就是建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档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了搜集、整理民间艺术的系统工程——编纂十大文学艺术集成志书。据不完全统计,该工程共收集民间歌谣302万首,谚语748万条,民间故事184万篇,民间戏曲剧种350个,剧本l万多个,民间曲艺音乐13万首,民间器乐15万首,民间舞蹈1.71万个,文学资料50亿字。在调查整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有许多濒临灭亡的民族民间文化瑰宝被抢救性地记录下来,也有许多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经过挖掘、整理,重新焕发出生机,因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普查机制意义重大。我们有必要通过立法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普查机制得以规范而有序地进行下去。法律应明确普查的方式和要求、普查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政府的责任和普查人员的职责、公民协助普查的义务。
3.2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重点保护和传承机制。对于具有重要历史和科学价值的濒危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国际采取了重点扶持的保护政策。在普查的基础上,对认定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给予重点保护和抢救;对濒临消亡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政府一方面通过组织人员进行记录、整理的方式予以抢救,另一方面给予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人以适当的资助,鼓励其带徒弟传承民间技艺。为了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法律应该明确规定:认定重要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标准,政府公布重要民间文化遗产的名录并指定保持的方法、保持者享有的相应权利和荣誉、赋有的义务。为了鼓励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法律还应规定:政府给予长期生活在民间熟练掌握一种或多种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表现形式,且有很高造诣的民间艺人以“民间艺术家”的荣誉;对于具有民族特色或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表现形式、该项民族民间文化在当地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艺术水平的地方,政府命名其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以推动该艺术的弘扬;通过财政拨款、鼓励社会捐赠等形式扶助以民族民间文化为创作对象的艺术表演团体,鼓励它们进行创作和演出。
3.3文化生态保护机制。特定的生存环境是民族传统文化持续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保持文化生态,将文化遗产在适宜其生存的社区和环境中原状地加以保存,使其成为“活文化”,不失为保护文化生态的一种有效方式。当前,一些省区都在进行着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筹划,为了规范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立法应当明确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管理方式、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保护区内居民的权利和义务、破坏文化生态者应承担的责任。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行政保护要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为此必须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
民间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资源,其意义是多方面的,历史要保留,文化对我们的价值是有形和无形的,而一些民间工艺更是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特别是民间传统文化里一些独特的手法和理念,如中医,更是让我们收益无穷,我们要保护民间传统文化,我们要发扬民间传统文化,这对于我们的国家和国人都有巨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治国主编.西部知识产权保护战略[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4.
[2]国际行动援助中国办公室编.保护创新的源泉(中国西南地区传统知识保护现状调研与社区行动案例集锦[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5.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科技水平的稳定发展,如今我国对于教育事业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幼儿教育中传统文化的融入问题。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传承,“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要将中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发展,如今更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幼儿作为中国的一股新生力量,其良好习惯的培养,基本道德意识的启蒙是我们需要时刻关注的,我们要在时代以及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将幼儿的和谐发展和长远发展兼顾。本文将从幼儿教育的现状入手,对幼儿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方法和策略进行探讨和研究,希望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做出一定帮助。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幼儿教育;融入;结合
引言
所谓幼儿教育是帮助幼儿在日常学习中建立一定的习惯和基本道德意识,是幼儿日后行为习惯的启蒙,也是幼儿未来发展的风向标。幼儿阶段是人一生中最特殊的一个阶段,也是教育和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作为家长、老师一定要时刻关注,这是孩子未来发展的奠定阶段。幼儿阶段的特殊之处主要是幼儿的心智问题,这个阶段幼儿身心发展都不定型,需要家长、老师和社会为其起引导作用,对其进行启蒙,这一阶段的教育将会为幼儿一生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下文是幼儿教育现状的一些介绍:
一、幼儿教育现状
我国的幼儿园教育的重心主要在幼儿的智育,并且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未来全面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多,所以,我国如今幼儿在语言、艺术、健康、科学和社会中不断完善,全面发展,幼儿教育在人一生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要避免孩子出现不会交往、不懂谦让的现象。教育并不在于“贵”,尤其是幼儿教育,我们是要注意一些硬件设施,但是硬件措施的好坏却不能成为我们对幼儿教育的衡量标准,但是如今很多幼儿教育机构对这方面十分看重,反而忽略了根本。很多家长也是如此,收费低的幼儿园不愿意让孩子进,觉得设施不好,不愿意对收费低的幼儿园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对教育根本的不重视,直接造成了幼儿园收费高的现状。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幼儿教育中的策略
1、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将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了,才能真正起到传承的效果。但是兴趣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幼儿的耳濡目染。所以幼儿园需要为幼儿营造出良好的文化环境,让幼儿从视觉到感觉,慢慢融入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中。例如,我们可以在幼儿园的墙上画一些民族文化的简画,孩子对壁画一般都有很大的兴趣,又或者可以在走廊摆一些民族手工制品,在节日期间让他们了解节日由来和节日形式,不单单让他们在有节日放假的认知,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慢慢就会形成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习惯。
2、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
幼儿自身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是学习传统文化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也是十分重要的,为人师表,他们的言语和修养也是孩子的榜样,教师在课堂上或者生活中对幼儿的影响非常重要,甚至会对幼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幼儿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对传统文化的修养,同时将对待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感提升,为幼儿做出榜样。
3、将民族文化内容融入到幼儿教育课程
幼儿园教育是幼儿人生中重要的启蒙教育,作为中国一种沿用的教育体系,幼儿园的设置非常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可以在幼儿的教育课程中融入传统的教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沉淀的一种气韵,使我们后代传承的典范,因此我们可以在孩子大脑发育最迅速的幼儿阶段,将一些经典文化精髓传授给他们,不断开发他们的智力,并将其人格不断健全。
4、课程中融入传统游戏
幼儿阶段十分好动,对一切事物都抱有好奇心,所以在这个阶段对玩游戏十分有热情,我们可以利于幼儿的这一特性,在课程中安排传统游戏。近几年,传统游戏逐渐被世人鄙弃,但是传统游戏中蕴含着做人的一些哲理,对儿童道德的启蒙很有帮助,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从传统游戏不断引入到传统文化,徐徐渐进,慢慢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每一位幼儿的认知中。
5、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
家庭教育对于幼儿来说十分重要,并且父母也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所以我们在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及时与家庭沟通,做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结合。当然,在幼儿园日常教育中,有些家长会对传统教育在当今社会的适用性质疑,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其也能及时认识到传统教育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这一活动,也能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幼儿教育的力度加大。对于这一建议,我们可以开展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活动,并邀请家长到来,这样就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心,更好地接受传统教育,认识到传统教育在现实环境的积极作用。
6、加大示范性作用的重视力度
幼儿阶段的模仿能力非常强,但是在这个阶段其没有鉴别能力,是非对错的分辨能力较差,所以老师、家长就是孩子直接接触到的模仿对象。很多家长和老师抱怨孩子不好教,但其实,是我们的示范作用没有发挥好,我们应该不断为幼儿树立榜样,将传统文化重视起来,以身作则,家长和老师做到了,孩子也会跟着做,渐渐地也就形成了学习传统文化的额习惯。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以此同时国家教育事业的不断崛起我国对于幼儿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问题的关注力度不断加大。作为一个文化底蕴非常强的大国,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作为未来新生力量的幼儿,他们肩上的正是传承的使命,所以我们要不断培养他们,将现代私塾教育不断完善,让幼儿教育能够真正的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为我国实现强国梦献出一份力。
作者:刘志敏 单位: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都林民族幼儿园
参考文献:
[1]程五一,杨明欢.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8):97-101.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高校音乐教育;融入机制
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高校音乐教育的意义
(一)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理解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根据这个国家的地理环境、政治制度、气候特征、风俗习惯、地域文化及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形成的,它是一个国家及其民族优秀品格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的展现。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传统文化,也为不同的国家烙上的自身特有的印记。这里的“传统文化元素”一词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省略语。它是我们能够展现传统文化的一个标志。这里所指的“元素”,不是指化学中的微量元素,也不是数学集合中的对象,而是一种代表了传统文化的符号。传统文化元素相当之丰富,如:中国书法、乐器(二胡、笛子等)、对联、年画、唐诗、宋词、象棋等。其分类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分类方法,许多专家都给予了传统文化元素不同的分类标准。
(二)传统文化元素融入高校音乐教育的意义
首先,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元素融入高校音乐教育重要意义之一。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大量的西方元素涌入国内,给新一代青少年带来不小影响,甚至许多年轻人对外国文化了解远甚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资源,而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是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高校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阵地。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有利于年轻人了解与学习传统文化,并传承下去。其次,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传承与发展的文化成果,许多优秀的传统美德都在其深厚的文化中。学习传统文化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树立优良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其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最后,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也有利于高校音乐教育课程的创新和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会使得高校音乐教育课程开设更具多元性与地域性。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使得学生更容易投入课堂,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传统文化元素融入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困境分析
(一)传统文化元素内容缺乏创新性,传统文化音乐教学体系不健全
在高校音乐教育中,传统文化音乐教学内容枯燥,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的方式过于单一,仅仅靠一些书面文字无法完全表达传统文化元素的全部内容。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第一课堂,仅仅通过读书式的讲解或者是看电影式的欣赏是无法真正学习到其精髓,单一而缺乏创新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兴趣大打折扣。另外,当前高校音乐教育中并没有成熟的传统文化教学体系,仅仅是音乐片段的欣赏或者单一的书面表达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环境。没有系统性、全面性的教学课程无法良好地传播教学内容。
(二)传统文化传播路径单一,传统文化元素占比较小
目前,校园传统文化学习与传播手段较为单一,仅仅以极少数公选课的形式存在是远远不够的。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文化类型,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另一种平台。校园传统文化宣传力度不足导致学生接触传统文化音乐机会减少。此外,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中西音与中音课程的占比失衡。西方音乐的课程远比本土音乐的课程要多,大部分高校还存在着西音至上的错误观点,使得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更加困难。传统文化元素占比小使得学生削减了学生学习与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从而形成一种对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缺失。
(三)传统文化师资状况不容乐观,传统文化学习氛围淡薄
除了课程内容,传统文化的教学师资也相对短缺。学校的不重视与市场的萎缩,使得传统文化师资日益萎缩。传统文化名师大多年数以高,教师年龄出现严重断层现象,老龄化问题严重。很多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即将失传的危险境地。另外,校园充斥着流行音乐社团活动或比赛,如校园好声音歌手大赛,街舞大赛等,却很少有关于传统文化类的音乐活动。这样导致校园传统文化传播受阻,没有能建立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三、传统文化元素融入高校音乐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一)提出创新性的教学形式,建立完善的传统文化教学体系
首先,增添传统文化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授课形式,要做到静态与动态教学相结合,感性与理性内容相结合。通过文字配以图像或者影像的配合讲解,改变原本单一的书面讲解,更生动形象地展示传统文化音乐教学内容。邀请传统文化相关名家面对面授课,可进行一对一的个人教学和一对多的多人教学。对于学习积极性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组学习。通过名家们的经典再现,可以还原书本中难以解释与说明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与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还需要更多的教学反馈与舞台实践,通过真正地舞台实践来体验传统文化带来的魅力,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也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做出了贡献。通过这样的创新性教学形式的建立,加强了传统文化教学的带入感,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另外,建立完善的传统文化教学体系。首先通过对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学学习与培训,增强教师们对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意识。第二,加大对传统文化的科研力度,设立传统文化科研专项经费,提高教师们的科研积极性,大力支持教师研究传统文化相关课题。第三,提升传统文化音乐教学的创新性,与时俱进地发展,整理相关资料并加以归纳总结。不断地丰富教学模式,加入传统文化元素,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教育多元化的学习。
(二)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增加传统文化元素在教学内容中的占比率
第一,校园是学生文化学习与吸收的重要环境,是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第二课堂。学校应重视校园传播的多种路径,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通过在校园内的各项活动来提高传统文化音乐教育的传播度。比如:在广播站增添传统文化音乐的播放与科普,举办校园诗词朗诵比赛,传统文化专场音乐会等相关活动。通过一系列传统文化音乐活动的举办,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音乐教育的认识与学习。第二,增加传统文化音乐教学课程的排课。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限于欣赏,更应该深入地学习与传承传统文化音乐中所展现的精神品质,加强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不仅要开设相关理论课程,同时还要开设相关的实践类课程,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没有舞台的实践,学生难以真正领会传统文化中的魅力,难以切身地领悟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格。对传统文化音乐教学课程在音乐教育课程中的占比,提高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
1.调查问卷的设计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已经形成并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国民的行为选择。但是,何谓网络文化,学术界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有的学者认为,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并以此影响和改变人们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的一种崭新的文化。而有的学者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信息文化,是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所形成的行为模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的总称。对照上述网络文化概念,因研究视角的差异,学者们对网络文化的诠释不尽相同。前者以网络空间本位为前提,把互联网看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场域,网络文化则被视为伴随虚拟规则行为生成、虚拟实践有序化的内在过程所产生的精神文明成果。后者则以网络社会本位为基点,把网络文化视为在虚拟实践秩序化的有效规则过程中所产生的的精神文明成果。从这一视角出发,网络社会实际上是现实社会的缩影和延伸,网络文化是社会文化框架中的一种亚文化,而网络空间是网络化社会的一隅。中国传统文化一般是指滥觞于原始社会,繁荣和成熟于封建社会,而止于1840年之前的,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带有中华民族特点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的,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的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成果的历史积淀,它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从而塑造了中国社会生态的稳定性和有序性。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封闭保守、因循守旧和缺乏民主等消极性,与开放、创新、民主、平等的网络文化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和碰撞,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信息时代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传统文化往往沿着长辈—后辈的秩序传承与播衍,属于典型的前喻文化,而网络文化的内容创作主体和传播者皆是年轻人,年长者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是后喻文化。而且,从哲学家和人类学家的视域来看,文化的胚芽是孕育在人认识、改造自然客体的实践过程中的。一方面,人的自为性是文化产生的根源;另一方面,人的能动性是文化发展的推动力量,因此,了解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这个群体关于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以及在网络中习得传统文化的行为习惯对于寻找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传承与发展现实路径具有特殊价值。
2.专题调查的实施。
为了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观,获得这一特殊社会群体使用网络的频度、信息搜索方式和内容偏好等网络使用行为特征信息,本次调查以保定市部分高校青年学生为样本,基本步骤如下。首先,确定调查对象。通过走访学生工作处大致了解了在校学生的情况,如院系构成、各系部学生人数及性别比例等,在此基础上,把调查对象确定为研究生、本科生和高职生三种类型。学生的知识背景包括文科和理工科两大类,其中文科生包括政法学院、经济学院、历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文学院及社科系的学生,而理科生主要来自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药学院、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及软件工程系。其次,根据上述学生的基本特点,研究设计了一份关于驻保高校青年学生网络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调查问卷。该问卷以客观题为主,并结合调查目的设计了一个主观题——“你认为传统文化在网络中应该如何传承”,以反映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由意识。再次,为确保调查结果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当前青年学生的传统文化认知情况和互联网使用情况以便分析出科学的结论,在调查样本选择上采用了分层抽样法:①从各院系抽取的样本占其学生总数的比例为1:8;②按照各年级占该院系的总人数的比例,从各院系所确定的样本中抽取各年级的学生样本数;③按照各年级中男女比例确定男女生的抽样人数;④按照随机等距抽样法,选择抽样对象的学号。最后,根据预先设计的随机抽样法,分别到学生中发放调查问卷,并回收。此次调查,发放调查问卷共计1200份,其中研究生267份、本科生601份、高职生302份,回收有效问卷共计1089份,有效回收率91%。调查样本中的男、女生性别比例为31:69。抽样的调查对象中文科生共计670人,占总抽样数的62%;理科生419人,占总抽样数的38%。从学历层次上看:研究生237人,本科生570人,高职生282人,所占抽样比例分别是22%、53%、26%。本次调查样本数量适中,分布均匀,基本覆盖了不同院系、不同年级、不同学术背景的的学生,因此,能够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当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情况和互联网的使用状况。另外,由于青年学生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对于传统文化问题关注度高,所以本次次调查活动得到了积极配合和认真作答,保证了调查的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开放、理性的态度,对传统文化传承
困境认识清醒本次调查的目的之一是了解当前青年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认知,即对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熟知的传统文化形式、对传统文化现状的判断,以及传统文化传承的策略等情况。首先,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上,94%的受调查者选择了“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说明多数被调查者认为,传统文化应该有选择地传承和发展,而不是“照单全收”,文化只有在不断剥离其腐朽细胞、生发出其新细胞的过程中,完成自身的进化和发展,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其次,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是多样化的。本项调查共设计了6个选项:①书本知识获得②家庭、亲戚朋友③报纸、电视和广播④节日或民俗活动⑤网络⑥其他。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通过书本知识获得传统文化的比例最高,占79.52%,而报纸、电视和广播也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75.39%的学生的传统文化是通过报纸、电视和广播等媒介获得的,另外,节日或风俗作为传统文化的承载形式之一,因其喜闻乐见,在传播传统文化中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网络作为新兴的媒体,它在传播传统文化中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56.38%的青年学生通过网络习得传统文化知识,说明了互联网传播传统文化日趋主流化。诚然该项选择列举了目前主流的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但是因文化形态的多姿多彩,它的传播方式也是多元而广泛的,所以13.77%的受访者选择了其他。综合以上因素,可以看出,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媒介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形式。而选项A中的书本知识代表着一种教育隐喻,也说明了教育作为传统文化传播中的一种主要形态。再次,关于大学生熟知的传统文化形式调查,从结果上看,大学生最熟知的传统文化是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比例分别是83%和83%。与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大众化相比,哲学和宗教类这些传统文化形态则小众许多,分别只有22%和18%的同学选择了这两项。然而,这些意识形态却是构筑传统文化大厦的基石,虽然它从诞生之初就掌握在少数精英手中,其传承和发展也是多在经院派中进行。而文学典籍和传统艺术,通过数百年的教育传承,也往往被大家所熟知。虽然哲学和宗教也可以通过教育传承,但是领悟和融通哲学与宗教所需要的心智力是文学经典和传统艺术所无法比拟的。更重要的一点是,文学经典和传统艺术所展现的文字、音律、图形之美,往往更能与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产生共鸣。另外,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现状的基本判断是既不悲观也不乐观。受访者中只有9%的同学认为传统文化已被其他文化代替,完全遗失;而抱有乐观心态,认为传统文化能够得到传承和发展的受访者占样本总数的27%,说明此种心态还是代表着一部分人的真实想法。而占样本数65%的大学生认可了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已经部分遗失。而对传统文化遗失的原因分析,观点主要集中在传递文化受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与传统言教方式有问题,分别占74.84%和55.25%。最后,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策略,大学生的看法不尽相同。76%的受访者认为“开展活动,尤其在传统节日期间营造氛围”可以很好地传承传统文化,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代大学生认为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在淡化,而这也折射出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等新文化的逼仄下,面临的发展困境;74%的受访大学生认为,传承传统文化应该从小抓起,把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生的教育中。文化的代际传播中,教育是最主要的途径,诵读经典,就是一种文化的濡化;68%的受访者和64%的受访者分别强调了“国家大力宣传引导”的效用和“发挥报纸、电视、广播的传播作用”,而网络新媒体的传播效能也引起了58%受访大学生的关注。文化本质上是社会秩序的镜像,社会群体中的每一个人的行为都无意下在文化所承载的群体所共知和共享的集体意会所指导、所规制。从这一个意义上说,传统文化是社会公器,它的传承国家理应有所担当。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构建传统文化传播的话语体系,文化的播化可以被强化。而互联网作为传统文化传播的一个作用向度,因其虚拟化、多媒化、资源共享和信息海量化等特点,可以使传统文化的文化拟子的散播范围更加广阔,促进了文化的传承。
2.青年大学生上网频繁,对于网上传统文化有偏好。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3年1月15日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2年12月底,中国的网民规模到达5.64亿,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占21.1%。因此,关注青年学生的网络行为,了解他们使用网络的频率、信息搜索方式和内容偏好等网络行为特征信息,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首先,从上网的频率看,36.64%的同学每天都使用互联网,这一部分学生的数字消费平均时长达34.1小时/周,也就是所谓的“网虫”;44.72%的大学生经常使用互联网,这部分群体结构类型主要是“信息至上型”,即网络行为多为搜索信息和读取电子邮件;另外,18.92%的大学生使用网络的频率不高,只是偶尔使用互联网;最后,只有1.84%的大学生排斥互联网,基本不使用网络。综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互联网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其次,对于大学生网络浏览内容的偏好。本次调查主要关注他们对于传统文化内容的倾向性。经调查,大学生对于网上传统文化内容的关注度依次是:民族民俗类内容、思想文化类内容、传统艺术类内容和典籍文化类内容,其比例分别为65%、47%、38%、34%。大学生最喜欢浏览的网上传统文化内容是国学、哲学和历史类的专题网站,这部分同学的比例占到53%。还有40%的同学通过收看传统文化的视频讲座习得传统文化知识,特别是“百家讲坛”的持续热播,使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热情不断发酵,客观上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播。传统文化的论坛、虚拟社区、WIKI和博客也是引起网民“头脑风暴”的网络空间,据调查,30%的大学生关注过传统文化的个人博客,而19%的大学生访问过传统文化的论坛和社区。从上述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网络传统内容的偏好与其熟知的传统文化内容具有高度相关性;而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网络行为的多元化,也反映出了目前互联网上传统文化形态的百花齐放。最后,研究调查了大学生是否通过互联网传播过传统文化。大部分大学生都通过转载、分享和发表等方式在互联网上传播过传统文化,这一群体所占的比例是67.13%,而且少部分青年学生还发表过原创性网文,可见,大学生通过互联网传播传统文化还是很活跃的。
三、结语
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进程。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的文明成果和物质成果,都会积淀下来,形成文化的要素。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就是五千年历史积淀的产物。但是,如同生物的进化一般,文化也必然经历产生、发展或衰落的过程,尤其是,当其遭遇异质文化时,文化的涵化是不可避免的。进化或湮灭,这是一个现实问题。避免传统文化走向湮灭,就必须充分发挥和调动人的能动性,因为人创造了文化,也可灭亡文化。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之一,他们意识的觉醒,往往是传统文化光大和传承的先声。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网络传承的基本认识是:青年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既有传统的渠道也有网络等新渠道,民俗、饮食、服饰是大学生熟知的传统文化,但是他们也通过浏览网站、博客和收看网上视频等方式,去猎取他们不太熟稔的国学、历史等传统文化知识。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在部分遗失,并开始尝试使用互联网纾困传统文化。基于上述调查结果,促进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中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做好以下措施:
第一,传承和再造文化是政府的责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因此政府应该主导网络文化价值取向,使网络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和新平台。
第二,网络文化是典型的后喻文化,它的符号系统与传统文化的符号系统大相径庭,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播需要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和改变,要符合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特点,才能实现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中的有效传播。
第三,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对网络文化的引领作用,消解网络文化中的不良内容,使青年学生自觉接受、认同传统文化,从而主动传承传统文化。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史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包含本民族发展过程当中的众多优秀文化,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它也记录着我们民族民族文化的发展历史。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通过对语文教学进行一定的传统文化渗透,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本民族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历史,体味传统文化当中的精华内容,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的魅力。
2.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文化底蕴较为深厚。通过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渗透传统的中华文化,能够加强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
3.有助于抵御不良文化冲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所接受的信息内容也在不断地扩大,一些不良文化通过互联网技术以及新媒体技术的传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学生极易受到不良文化的腐蚀。高中教师通过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提高学生对相关文化的判断能力,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以及正确价值念的形成。
4.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的语文教学当中,一些语言语法的学习以及课文的学习有时晦涩乏味,学生对这些课程的学习常常提不起兴趣。高中语文课程通过引入一些语句优美生动的诗词,亦或是有趣的寓言故事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传统文化渗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1.引入的传统文化内容较为单一
在现行的高中语文教课书当中,所引入的传统文化大多是古诗词和一些古代的文言文名篇,教师通常情况下就是对课本上的古诗词以及文言文进行讲解,不会过多的去引入其他的传统文化内容。有的教师对课文上的诗词所进行的讲解以也只是诗词表面意思的讲述,常常忽视带领学生去体味其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当时作者在进行创作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等,使学生感受不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常常忽视学生的情感观念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当中的渗透并不是仅仅的局限于高中学生对相关的名句名篇的掌握上面,以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的古代诗文为案例。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进行的古诗文学习,教师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古诗文的讲解,进而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并通过古诗词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古诗词当中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内涵,进而对其产生思想共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一些高中教师仍然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文章表面意思的理解上面,主要对古诗文的结构特征以及语言翻译进行重点的讲解,或者是教师将自己对故事文的理解直接告知学生,缺乏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没有让学生对传统文化当中的精髓思想以及价值观念和表现方法等相关方面进行学生自己的思考,忽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观念。
3.忽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我探究
一些教师,通常一味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高中教学当中存在的渗透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或者是直接传输教师自己的观点,以应付相关的考试。常常忽视学生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探究和理解。有的教师甚至武断的强加给学生自己的观点,严重阻碍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在传承传统文化过程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内容较少且单一
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大多只是在高中课文当中插入一些古诗或者是古代文言文,教师通常是通过对这些诗词以及文言文的讲解,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目的。但是这种单一的方法也只是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初步的接触,并不能让学生很好的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2.教师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大多只重视对学生考试技巧的训练,在进行语文课文的基本教学之后,常常忽视学生的深入性发展。通常就是对学生进行针对高考的模拟练习,通过对大量试卷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进而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根本不注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3.教师的传承方法缺乏创新
高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当中,常常采用教师讲台上讲授,学生在下边听,对文化传承的形式较为固定并且呆板,缺乏创新能力。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常常会使学生对所讲授的内容感到枯燥、乏味,渐渐地失去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的动力,这严重的阻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四、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传承主要措施
1.增加传统文化在高中教学当中的内容
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指的是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范围。通过对不同范围以及不同题材的传统文化内容的增加,如增加一些传统文化当中待人接物方面的内容或者是增加一些人物传奇故事等内容,进而丰富高中语文教学当中传统文化的內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和精髓的学习,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良好传承。
2.采用多元化的传统文化传承方式
教师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例如,在对《兰亭集序》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任务下达,让学生自主预习《兰亭集序》,之后以情景剧的形式再现作者写作时的场景,从而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此外,教师在对古诗词的讲解当中例如《琵琶行》,教师通过对其中一些描写书手法的讲解,可以让学生通过模仿来写首小诗,从而让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3.加强对教师相关观念的培养
高中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以及传承的重要时期,教师通过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进行一些传统文化内容的渗透,进而促进传统文化在高中学生当中的传承。加强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提高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的传承力度,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相关的教育部门以及学校,通过组织相关的内容学习以及培训,提高高中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加强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的传承。
五、结语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进行相关的传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思维能力等。教师通过有效的方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引入传统文化,在增加学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文章通过对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传承进行相关分析,为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传承传统文化提供相关参考。
参考文献:
[1]王珊珊.论如何推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剑南文学,2011,(10):68.
[2]武育新.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5,(10):111.
【关键词】民族文化;现代产品设计;创新能力
现代设计源起于西方,全球设计文化呈现出一种夹杂着西方文化观念向其他国家与地区扩散的趋势,也使得其他民族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1]。设计文化的全球化发展一方面给我国的设计文化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但是另一方面也为不同设计文化的交流互动提供了可能,为我国的设计文化创新发展带来了机遇[1]。我们应当抓住这一机会,将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文化,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使其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仍能够不断传承与发展下去。
1国内产品设计现状
1.1设计文化特色性缺失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信息传播速度的不断提高,科技已经开始出现同质化的趋势,但是科技可以同质化,文化却不能。如何保存自己文化的独特性使其能够健康发展而不被其他种族文化淹没,是我们不得不要讨论的问题。虽然“国际化”的设计风格正在成为一种普遍的设计语言,但是通过将全球设计水平较高的一些国家或地区进行比较,我们可以透过诸如美国、德国、日本以及一些北欧国家的设计文化风格发现它们背后潜藏着的民族文化背景。对于设计风格,提到美国,我们会想到热情、大胆,提到德国,我们会想到严谨、科学,提到日本,我们会想到精致、细腻等不同的文化特点[2]。但是提到中国的设计文化,人们会想到什么呢?作为一个现代设计起步较晚的国家,到目前为止,我们似乎仍没有给世人展现出足够的具有我国特色的设计文化。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今后的设计发展中形成独特的设计文化理念,让更多的人们认识了解并且记住中国设计。
1.2设计文化与民族文化脱节
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如四川美院、中央工艺美院、中央美院等高校,都很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当时的课堂中纷纷邀请了民间艺人到教室传授民间艺术,如泥人张、面人郎、竹雕艺人陈松柏等,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3]。但是近年来这种教学形式已经在高校中很少见了。由于现今的高校对于设计专业学生的教育更趋于设计技能方向,反而忽视了对于民族文化的教育。设计文化与民族文化严重脱节,不仅民族文化得不到传承,而且新兴的设计文化也成了无本之木,缺少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一味地追逐西方的设计脚步,没有自己的方向,只能在模仿的道路上疲于奔命。
2民族文化与现代产品设计融合的价值体现
2.1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同时具有重要的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作为文化传承的平台,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每一个设计从业者义不容辞的责任[4]。我国有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它们能够为设计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例如《论语》中记载“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这里的“”即指过分而到了不恰当的地步。运用到产品设计理念上,则可以理解为在设计过程中,产品的功能和装饰都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又如《园冶图说》一书中记载的园林设计理念——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句话虽然时隔久远,并且在当时是针对园林景观设计,但是对于其他设计方向也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因此,将民族文化融入现代产品设计当中,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2.2提高文化创新能力
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民族文化的注入能够为产品带来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产品最终呈现效果同时也需要具有时代特征性,时代感不能太过遥远以至于无法引起用户的共鸣。以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为例,虽然这部风靡全球的电影中音乐、景观、服装等大部分元素均出自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但是制作团队并没有照搬全抄,而是大胆地进行创新,在结合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使其更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这种针对民族文化的创新模式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
结语
现代中国产品设计只有立足于民族文化,全方位的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及其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文化理念,让人们提到中国制造才不会想到山寨,不会想到廉价,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且喜爱上来自中国的产品。
参考文献
[1]朱喆.陈新华.以和合思想发展中国设计文化[J].江苏大学学报,2006,8(1):82-84.
[2]设计文化的现实意义[J].探索广角:129.[3]申健.对中国设计教育现状的思考[J].四川戏剧,2011,5: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