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竞技体育的地位范文

竞技体育的地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竞技体育的地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竞技体育的地位

第1篇:竞技体育的地位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地方政府行为;职能转变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2-0078-02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市场经济的内在需求,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必然的趋势。但是,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还很低,发展的速度还比较慢,尤其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行政区划存在矛盾和冲突。在现有的行政体制内,每一个行政区划就是一个政治经济实体和地方利益主体,这样就势必构成贸易壁垒和行政壁垒,影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阻碍了区域统一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打破行政区经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必须优化地方政府的行为。

1 发展行政区经济给区域经济一体化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1)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妨碍统一、竞争、有序市场的建立。打破计划经济条件下市场的行政分隔,建立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当前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搞地方主义,大力发展行政区经济直接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大障碍。行政区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企业竞争中渗透着强烈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市场经济下的分权使地方政府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有发展地方经济和增加地方财政的责任,成为地方政府积极主动地推动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但同时各地方政府纷纷采取地方保护的政策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地方政府为保护本地企业,会以政府行为介入市场竞争,运用行政手段防止资源流出,从而限制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有关部门发现,目前地方保护行为已经由过去禁止本地资源外流主要转变为限制外地产品进入当地市场为主;保护手段则由直接下发“红头文件”为主转变为制定一些当地产品才具备的所谓的技术、质量、环保和安全标准,达到限制外地产品的目的;保护范围从产品扩大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各自制定所辖区的经济政策,为了自身利益封锁市场,导致“行政区经济”现象愈加突出,区域经济格局难以形成。

(2)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造成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严重。地方政府的行为取决于拥有实际决策权的地方政府官员,他们追求的是政绩的最大化。而行政性分权与地方政府职能的加强把地方政府培育成强有力的投资主体,同时又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约束。于是,在政绩最大化而又缺乏约束的条件下,各地方政府掀起了“投资热”、纷纷上项目、搞形象工程。各地方政府在效果上急功近利,热衷于周期短、效益快的项目投资,而农业、交通设施等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这就必然造成了重复建设、结构趋同和效益低下。

(3)地方政府的“反宏观调控”行为阻碍区域经济统一、协调发展。如果说地方保护主义是地方政府横向上对区域市场分割的话,那么,反宏观调控行为则是在纵观上对经济权限的限制。为了保证国家宏观经济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协调统一发展,中央政府根据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制定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政策,如产业布局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在目前市场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能够弥补市场缺陷,促进市场体制的完善和市场机制的健全。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但是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利用自己能调控地方经济发展的权力,对中央的政策予以“变通”,实行有利于发展本地区经济的政策。地方政府这种经济行为严重影响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在地方的有效贯彻实施,不利于区域经济的统一协调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地方政府以行政区划为界发展“行政区经济”逐渐成为我国经济一体化的障碍。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根本原因,不是行政区划而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异化。

2 打破“行政区经济”,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优化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对策

(1)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有自己准确的角色定位,使地方政府从传统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从“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从“管制政府”到“服务政府”、从“权力政府”到“责任政府”。当前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主要是弱化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强化政府的社会职能。

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责是在中央政府的政策框架下推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增进当地居民的利益。地方政府应该通过提供各种公共物品,间接地达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而不是直接推进当地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必须摆脱运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市场的做法,尽快退出经营、竞争性的投资领域,建立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的服务型政府。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各种社会事务不断增加,地方政府社会管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必须迅速、有效地增加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

在地方政府与企业关系上,地方政府不应该对企业进行直接的管理与控制,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制定符合市场经济环境的“游戏规则”和公平的竞争机制。地方政府主要通过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经济指标的、重大竞争性项目的落实来对企业进行宏观的指导。地方政府还应该督促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当地的市场经济秩序,建立有效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契约机制来确立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委托-关系,努力克服自身的“准市场行为”,减少各地行政力量对企业的控制。

地方政府应大力发展第三部门,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治理和服务社会。第三部门的发展使转变政府精简和职能转变变得容易。由于社会的复杂化,地方政府必须缩小职能范围,做好自己的应做的基础性工作,而第三部门的非营利性、组织性、自愿性等特点成为地方政府理想的合作者以及地方政府分离出去的职能的承担者,可以代替地方政府对企业活动进行监督和提供服务等。地方政府要加快向社会组织转化政府的一部分职能,将政府目前所承担的技术性、行业性、服务性、协调性职能转交给社会中介组织、社会公共服务组织和社会自治组织,合理地界定政府和社会的功能“边界”。这样就使地方政府摆脱了很多具体事务,提高宏观调控的和监督管理的能力和效率,还能协调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由此,地方政府要在给予第三部门适当的资助和进行必要监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治理社会和服务社会。

(2)加强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刚性约束。在当前市场作用还不尽完善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在本地区内做出一些不合理的经济行为,大力发展行政区经济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原因除了一些制度性的因素外,还和地方政府的约束机制不力有关。为了规范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合理行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地方政府的刚性约束机制。

①法律约束。即通过健全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手段对地方政府进行强有力的约束。当前,随着地方政府职能的扩张,地方政府具有在现有的制度体系内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力和手段,如果不对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进行约束,极易导致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非理。当前,造成我国地区垄断的主要原因则是缺乏对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有效的法律约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应尽快制定出若干针对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有关法律、法规。

②风险约束。在我国,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一般不必承担因决策失误而带来的风险成本。我国地方政府的官员作为中观决策者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机构的决策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企业的决策者必须对企业的生死存亡负责,企业的利润关系着决策者的前途,而地方政府官员的不必负担经济上的盈亏责任,个人的升降奖惩也不是依靠市场来评定,这就助长了地方政府在处中央和地方关系、地方与地方关系中的博弈心理。于是在发展区域经济中,各地方政府总是选择自认为对本地区最有益的经济行为,而不顾区域经济的整合发展。因此,在当前的体制转轨时期,必须构建一种有效的风险约束机制,防止地方政府因风险约束不力而采取的博弈行为。

③组织约束。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必须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建立跨行政区的行政组织,避免各地区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实现区域经济的整体利益。当前,由于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并不到位,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必要组建由地方政府组成的跨行政区的经济协调管理机构,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其职责和权限,使地方政府的相关职能向经济协调管理机构转移。比如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市场规划、重大项目决策方面的协调统一;统一规划和管理区域公共资源;统一进行开发项目融资和投资管理,统一规划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体系和生产环境保护与建设等。

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完善政绩考核机制

在过宽的政府职能下形成的地方政府官员考核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导致地方政府发展行政区经济的原因。因此,要在“服务型政府”的前提下,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改进现有的政绩考核机制,打破行政区经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形成。

以往我国地方政府及其官员考核中过分注重经济增长指标的考核办法,不可避免地导致地方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活动,过分追求任期内直接的、看得见的短期经济效益,大力发展“行政区经济”,而忽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当前,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科学的地方政府考核指标体系。不仅要关注区域的经济增长的数量指标,更应该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社会效益、社会公正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指标;应该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减少地区之间矛盾和冲突列为对地方政府官员进行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以避免地方政府短期行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地方政府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作为地方行政的着力点和政绩考核的侧重点,唯有如此,政府才能取信于民,巩固自身存在的民意基础,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会有所转移,因此,地方政府的政绩考评的具体内容必须作及时相应的调整。

参考文献

[1]杨龙.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政治分析[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统一市场建设”课题组.中国国内地方保护的调查报告-基于企业抽样调查的分析[J].经济研究资料.2004,(6).

[3]姜德波.地区本位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第2篇:竞技体育的地位范文

摘 要:随着经济日益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完善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是房地产上市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的必要保障。但我国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研究起步较晚,至今尚未形成完整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主要采用定量分析法来进行财务危机预警。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现状出发,指出仅采用定量分析法来预测公司财务风险的局限性,提出引入非财务指标因素及改进财务预警模型两点建议来完善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旨在加强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体系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由财务失败而导致的破产公司越来越多,2009年的金融危机更是把破产风潮推向顶端。因此,建立完善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十分必要。

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国内外已经有了一些优秀的研究成果。国外学者Fitzpatrick于1931年以19家公司作为样本,利用单一财务比率进行分析,发现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两个比率的判别能力最高。Beaver于1968年选择79家经营失败和未失败的公司,选用30个财务比率进行分析,发现债务保障率、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资金安全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金周转率等比率判别力较高。但是,这些单一变量模型不能反映各财务比率之间的相互影响。Altman于1968年提出了Z模型。其多元线性判定模型为:Z=1.2X1+1.4X2+3.3X3+0.6X4+0.99X5,其中判别变量分别为营运资本/总资产、留存收益/总资产、息税前收益/总资产、股票市值/债务的账面价值、销售收入/总资产。由于公司规模、行业、地域等诸多差异,使Z值并不具有横向可比性。再者,模型中一些数据的收集十分困难。Olson于1980年将逻辑回归方法引入财务危机预警领域,提出了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此模型收集信息和计算过程较为复杂,不易掌握。Tam于1991年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研究,提出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但是模型很抽象,且不同样本模型其隐藏要素个数会有所不同,影响比较的客观性。

国内学者杜兰英,王海波于2006年提出长期财务预警模型由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和发展潜力四个模块组成,从公司财务评价,经营管理水平和发展潜力三方面对财务危机进行监测。但是过于依赖定量指标,没有考虑定性因素对财务危机的影响。柏丽于2008年提出经营风险引起财务风险,应因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并制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来降低危害。可是,财务风险总会受到特定历史时期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比如政策风险、自然风险等,经营风险只是影响因素之一。赵彬于2009年提出非财务指标往往先于财务指标发现问题,在财务危机预警体系中占有重要角色。虽开始关注非财务指标和定性指标,但是只引入了国家宏观经济产业政策的研究,没有注重上市公司的微观经营环境。

二、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理论研究

财务危机是指财务陷入困境,是公司风险货币化的集中表现,是一种复合性风险概念。公司的财务风险按其在经营中的表现不同,可以分为狭义财务风险和广义财务风险。

狭义财务风险,通常也称为筹资风险,是指公司因借入资金而增加的丧失偿债能力或减少公司利润的可能性。

广义财务风险是指公司在运行过程中筹资、投资、资金收回、收益分配等各个环节产生的风险。财务风险是个综合性极强的概念。首先,它涉及到公司资金运动的各个环节、公司内部的各个方面以及公司环境中的各个因素。其次,公司的其它风险,如经营风险、政策风险、自然风险等,对公司的影响最终也会通过财务成果来反映。由此可知,财务风险是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的综合反映,是公司风险货币化的集中体现。

财务危机预警是指依据公司财务报表及相关经营资料,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公司财务系统和财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诊断,及时发现公司的潜在危机,进而提出解决措施。

三、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现状及问题

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现状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主要采用定量分析法进行预警分析

我国有些房地产上市公司对其相关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来预测财务风险,比如,净利润率、资产负债率、股利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有些公司通过选取一些财务指标作为预测变量,沿用国外的预警模型来进行预警分析,Z模型使用较为普遍。

(二)预测变量的选择及相关关系的确立依据不充分

我国财务危机模型的研究是在借鉴国外的实证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是公司样本的选择并不完全适合我国上市公司。首先,我国上市公司的退市机制刚建立,上市公司有关破产机制不健全,迄今为止尚无一家上市公司宣告破产,以至研究人员无法以破产为财务危机标准来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模型,通过选取ST公司来代替。ST公司是指连续亏损两年的上市公司,这都是根据上市公司的亏损状况而定的,亏损并不意味着就公司就陷入了财务困境。因此,模型中预测变量的选择是否与公司持续经营相关,依据不充分。

(三)预测变量数据缺乏准确性

随着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投资者和经营者信息不对称。经营者在信息编报方面权利过大,而且现行独立审计机制和监督机制难以保证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质量,这会影响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再者,许多模型中变量数据收集十分困难,例如,“Z-模型”中需要的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其包含资产负债表中已经存在的所有者权益,同时还包括市场对上市公司未来盈利能力和市场价值的估计,对于一个发展前景好的公司,其权益市场价值通常会高于其账面的所有者权益价值,二者不存在简单的算术关系。因此,这些都使得模型的准确性大打折扣。

(四)对非财务指标因素重视不够

公司进行财务预警分析时,往往忽视了非财务指标的作用。财务指标面向过去,非财务指标往往面向未来,非财物指标是公司未来财务危机较好的指示器,不容忽视。对非财务指标这一定性因素进行改善,将有助于改善公司的财务业绩,增强公司抵御风险和财务危机的能力。

四、完善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建议

(一)重视非财务指标的作用

房地产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危机是一个逐步恶化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如果房地产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长期处于虚弱状态,将会导致财务危机的出现。因此,本文提出将房产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一非财务指标因素纳入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研究。影响房产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水平及能力高低的因素很多,本文认为,房地产上市公司应对以下因素进行考察:

1、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是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发展远景,是塑造公司核心竞争能力实现其持续发展的谋略。因此,房地产上市公司应制定适当的发展战略,其各种短期、中期、长期发展战略的制定要从公司全局出发,实事求是,高瞻远瞩,确保发展方向正确、目标明确、灵活运用规模化和差别化原则、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战略措施的制定贴近实际而又灵活机动。目前,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资源利用并不充分,外部资源利用太少,融资渠道太窄,这也就说明应该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拓宽融资渠道,广开源路。

2、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制度环境

制度是房地产上市公司良性运作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公司可持续发展客观上要求一种制度可持续发展,而公司治理就是一种制度安排,那么公司治理体系越完善就越能保障公司制度的持续发展。因此,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应该要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第一,分散股权,改善股权结构,积极推进产权改革。在一般的竞争行业,可通过出让国家股、国有法人股或者资产重组等方式,同时制订外资公司收购上市公司股权的管理办法,并加以完善。第二,规范董事会,建立和健全董事提名和任免机制,股东对董事的任免起决定作用。分设董事长与总经理职位。第三,提高监事会的独立性,强化监事会的监督力度。第四,设立独立的薪酬委员会,保持薪酬委员会与受益人之间的独立性,防止各方串通勾结。

3、房地产上市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

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活动的一切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特别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越优越,公司的综合能力就越强。房地产上市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包括全体员工的文化水平、道德水平、技术技能、组织纪律性等综合情况。因此,公司必须重视对人才的培养,通过各种适合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培训途径来传导公司文化、提高人才素质,促进公司优势人力资源的形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应注重变革管理和人性管理,采取前瞻态度,注重人员的贮备、使用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保留和激励人才,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i

(二)完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在建立财务指标预警模型时,应考虑由于不同年度上市公司所处环境的差异,公司各项财务指标是否受到与时间跨度有关因素的影响,如宏观经济形势、经济周期等,并加以必要的处理。

在预测变量数据的使用方面,尝试利用中报数据,建立中报预测模型,努力使研究结果提高公司财务预测的及时性,并检验我国上市公司中报信息的质量,确保模型数据的真实性。

随着统计软件的日益完善和计量经济学的不断发展,研究者应该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不断建立更多、更先进的财务预测模型。(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参考文献:

[1] 顾晓安.公司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J].财经论丛,2000(4):69-70.

[2] 柏丽.公司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探究[J].山东行政学院报,2008(6):107-109.

[3] 冯璇.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公司治理因素研究――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财会通讯,2008:15-18.

第3篇:竞技体育的地位范文

关键词:火电厂能耗降低提高经济安全运行

中图分类号:TU111.19+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火力发电厂能耗与维护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

火电厂系统性能设计与电厂运营成本有很大的联系,但大多数投资者重点关注的是单位投资和设计负荷下技术和经济性能,而变工况运行和调峰适应在设计分析和预测上要求却不高,尤其是在辅助系统、实用系统、技术性能上对机组调峰的适应性较差,很多刚投产的大机组在技改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去进行技术改造。例如在某公司300MW机组的生产中,大风扇的选择、选择的驱动方式、循环水系统的设计都是存在缺陷的,其中容量一万至两万的离心式风扇,以恒定速度驱动后单元的功耗率在全力驱动模式下耗电增加,循环水系统设计不合理,不恰当的经济调度运行,部分新设计的大型机组单元仍然在循环水系统设计中采用模块化的方式运行,影响机组经济调度运行,在一般情况下,夏季和冬季运行调度方式不同,会功耗利差达10%多。

上述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1、设计单位在设计中要考虑对系统性能的研究是否达到了要求或者测试和操作的技术经验是否足够,能力不足是不能对系统作出准确的评估与经济效率差异分析的。

2、设计单位仍然沿用旧的设计规范,对辅机选取偏大,超过30%的富裕容量,增加了相对成本,减少了经济系统的性能选择。

3、大多数的新项目设计审查的实际能力不足,自身技术无法实现技术效果。

二、目前国内火力发电厂能源消耗浪费的几个方面

根据国家有关报告披露,中国的总发电量的六成消耗在电动机上。在装机容量已超过四亿千瓦电动机中,大约有一半的高压电机。近七成的高压电机拖动的是负载拖动的是风机、泵类、压缩机。在火电厂,风机和泵的主要有八种:鼓风机、引风机、风扇、排气风机、锅炉给水泵、循环泵、冷凝泵、砂浆泵。可以说,这些设备在火电厂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种类也很多,总装机容量也大,平均功耗已占到约一半的厂用电量。

这些主要电力设备的泵和风机在中国的火电厂普遍存在着能源浪费现象,大量的能源在终端利用中被白白地浪费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运行方式技术落后

据调查,中国的火电厂除了少量的汽动给水泵、液力耦合器、双速电机,其余泵和风扇驱动速度基本不变,使用挡板阀调节。该固定速度驱动的泵,在负载变化的情况下,由于到出口阀开度的调节泵(风扇使用的入口节流阀开度控制)被调整,以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满足了负荷变化的需要。所以泵或风扇在额定功率的情况下仍然只是小流量以恒定的速度在操作,特别是在低负载的运行时间里,入口调节挡板的开度是非常小的,风扇消耗的电力的大部分被风门节流消耗的能量损失和浪费掉。此外,机构大扭矩电动执行机构故障较多,风扇速度不能自动调节,造成油料浪费。

2、运行实际效率低下

从实际的运行效率中单元可变负荷的操作,由于水泵和风机运行偏离有效点,偏离最佳工作区,从而使运行效率降低。调查结果显示50MW锅炉引风机运行效率低于七成或以上的单位占一半以上,不到五成的占20%左右。这是因为许多大、中型泵和风机应用样式间隔较大,在实际操作中对泵和风机运行的能源效率低,导致消耗高。往往在设计同时增加保险系数,提出保证金的操作条件,也背离的最佳区域,实际操作运行效率不高。

三、加强燃料管理以降低单位燃料成本,降低能源消耗

火电厂的燃料管理,一般由厂内燃料公司实施整体承包进行标准煤炭采购,形成厂内燃料公司的利润。有时候还将主业剥离人员费用支出、非生产项目的建设费用等在这里来实现,导致成本增加,影响总的生产成本,这种方式应该坚决予以取消。

要加强有专业知识工作人员的煤炭测试及对采购煤炭的监督,在价位相同的情况下,应选用发热量高的煤炭下订单,道理在于同样的成本换来的却是不同的效果,发热量高的煤炭燃烧过程中会使锅炉的效率高,从而减少了发电中的煤耗,发热量高的煤因为燃烧的充分,一般灰和炉渣比较少,除灰系统的耗电也会减少,对设备也能起到保护作用,因此降低能耗必须要降低成本。

四、抓好节能技术改造和管理,提高火电厂经济安全运行

普遍的意义上说,对节能的技术改造就需要有一个准确的计算量。国内两万以上的负载、二十万千瓦机组的煤炭消费量应该是三千五千瓦时,运行功率消耗率应为百分之七,蒸汽泵的运行的耗电率在百分之四以下。

比如某电力公司在节能技术改造和管理上就提出了三年治理、三年提高、三年走向国际的指标,强化“三个三一体化” 的要求,逐步完成设备治理,对老设备完成节能环保目标值改造。不得不说的是,虽然经过多次节能技术改造,但单位煤耗仍高于发达国家三千多,这就需要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分析研究汽封结构不合理引起太多漏汽损失、蒸汽机构不合理之处、非理性的低负荷运行方式等,研究导致低效率的涡轮机操作的辅助设备配置不合理的之处,驱动模式的差距有哪些,辅助电源中不先进的传统工艺,之后利用技术的创新,实现节能技术全面的升级,争取短期内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接近国际标准。

五、结语

综合上述,可以看出,在火电厂的生产运行中降低火电厂煤耗对于缓解燃料的供应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火电厂实施能耗降低与设备维护,对于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生产效率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的方法在火电厂中对煤耗、电耗、水耗进行合理化的降低,对火电厂的经济安全运行是一种有效的、成功的提高,也是对国家一直倡导的节能减排、降耗增效的一种有力诠释。只有在火电厂中让能耗降低与设备维护的充分实现,才能达到火电厂经济安全运行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高洋.现代火力发电机组的集控运行技术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18)

[2]居芳.火电厂能耗与优化管理的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

第4篇:竞技体育的地位范文

内容摘要:“非市场经济”是反倾销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西方国家的反倾销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专门针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产品的特殊规定、判例和做法。文章探讨了欧美国家对正常价值的认定标准、替代国等的立法与实践问题,以对我国对外贸易有所借鉴。

关键词:非市场经济 地位认定 正常价值

西方的反倾销一般理论认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产品的价格与市场经济国家的传统价值观念毫无关系,因为这种价格是由政府制定的,与传统市场经济意义上的生产、运输、推销费用或供求因素没有关系。非市场经济国家通常是指那些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企业的生产、销售活动和产品价格由政府决定,货币不能自由兑现的国家。非市场经济地位的核心问题是国际贸易中的反倾销问题,确立市场经济地位的法律意义之一是对倾销案件中正常价值的认定。关贸总协定第6条要求用来确定正常价值的出口国国内市场价格和其向第三国出口价格必须是“在正常贸易过程中”发生的,而在非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上述价格以及生产受诉倾销产品的各生产要素的价格都不是在正常贸易过程中发生的,因而这类国家的价格和成本资料是不可靠的,不能被用来计算受诉产品的正常价值。

欧盟正常价值的确定方法

欧盟是最早对自非市场经济国家进口的受诉倾销产品采取特殊的正常价值确定方法的。欧共体法律是欧共体理事会459/68条例和欧共体委员会77/329建议的第3条第(6)款,其中规定:“如果进口产品来自几乎或全部垄断贸易并且由国家制定国内价格的国家,应考虑这样一个事实:将该产品的出口价格与该国的国内价格进行比较,可能并不总是适当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确定价格的可比性将出现困难。”在欧共体的反倾销实践中,西方各国在反倾销法中都规定采用市场经济第三国或进口国的价格确定自非市场经济国家进口的受诉倾销产品的正常价值。应优先选择欧共体以外的国家作为类比国,只有在这些国家的价格或构成价值都不能为确定正常价值提供“充分的基础”的情况下,才可考虑选择欧共体作为类比国。但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正常价值如何确定没有做出规定。而根据许多国家的国内法规定,以一个与出口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市场经济国(替代国)的产品价格来确定。在理论上,这种方法有其逻辑合理性,但在实践中,却常常因此对进口国同类企业构成不公平竞争,它来自于利用第三国的价格和汇率来推断非市场经济国家价格水平的机制的不透明性。在反倾销诉讼中,往往选择经济发展水平比进口国高的国家来替代,这是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构成贸易壁垒的关键所在。

欧盟在选择类比国时,主要考虑的是:类比国同类产品的存在;类比国同类产品的生产工序、技术标准、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等的相似性;类比国价格水平的可靠性;执法的方便。在同一案件中受诉倾销产品的来源国既有市场经济国家又有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况下,欧共体委员会往往倾向于选择其中的某一个市场经济国家作为受诉倾销的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类比国;类比国的生产商是否原意或被允许为调查提供合作。这种市场经济第三国或进口国一般被称为“替代国”或“类比国”。应以“适当的和非不合理的方式”确定自非市场经济国家进口产品的正常价值,这是选择类比国和计算类比国价格时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其逐渐形成了一套关于确定自非市场经济国家进口产品正常价值的习惯做法,即所谓的类比国制度。

1979年通过的欧共体理事会1681/79条例第一次将这些习惯做法上升为法律。在充分考虑上述情况下,计算出类比国价格。其计算方法要考虑:类比国同类产品用于国内市场消费而实际支付的价格;类比国同类产品向其他国家包括欧共体出口的实际销售价格;类比国同类产品的构成价值;在例外情况下,可以欧共体作为类比国,使用“经过合理调整的欧共体内同类产品实际支付或应付的价格”确定类比国价格。如果必要的话,其中可包括一定幅度的合理利润。不过,应当注意的是,确定自非市场经济国家进口产品的正常价值时所使用的欧共体价格,不包括欧共体同类产品的构成价值。同时,根据产品销售条件或物理特征的差别对类比国价格作出必要的调整。

美国《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法》对正常价值的认定标准

美国《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法》对非市场经济国家作的定义是指由美国商务部确定的那些不按成本和价格结构的市场原则运作,商品在该国的销售不反映其公平价值的国家。美国《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法》规定,采用生产要素价值等特殊方法确定受诉倾销产品的外国市场价值必须符合两个条件:受诉产品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商务部根据现有资料不可能采用与自市场经济国家进口的产品同样的方法确定受诉产品的外国市场价值。在反倾销案件中,如果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出口商能够证明,受诉产品的价格和成本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不受国家计划控制,美国商务部在确定该产品的正常价值时仍然可能将其与自市场经济国家进口的产品同等对待。认定某一国家是否属于非市场经济国家应考虑的因素有: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可兑换程度;企业与劳工通过自由谈判确定工资率的程度;允许外国公司在国内举办合营企业或进行其他投资的程度;政府对生产资料所有或控制的程度;政府对资源配置以及对企业价格、产量决定权的控制程度;商务部认为适当的其他因素。

美国商务部用来计算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产品外国市场价值的可能是某一替代国的价格,也可能是几个替代国的平均价格。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当性是美国商务部选择替代国时所要考虑的最重要标准,如果商务部找不到经济发展水平相当或相近的生产此种或类似产品的市场经济第三国作替代国,它可以从一个虽不生产此种或类似产品但经济发展水平与该非市场经济国家相当或相近的国家作为替代国。如果商务部怀疑替代国的价格本身也是倾销性价格或接受补贴的价格,这种价格将不会被接受。如在1986年中国输美搪瓷厨具倾销案中,美国商务部以自日本、加拿大、瑞士、前联邦德国、荷兰和法国(替代国)进口搪瓷厨具的平均价格作为受诉倾销的自中进口搪瓷厨具的外国市场价值,得出倾销幅度为66.65%。

美国根据《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法》确定自非市场经济国家进口产品外国市场价值的主要方法―“生产要素价值方法”。其计算方法是:以非市场经济国家生产受诉倾销产品所投入的各生产要素分别乘以被选择作为替代国的一个或几个市场经济国家各该生产要素的价格,然后相加,所得之和再加上一般费用、利润以及集装箱、包装及其他费用等即为受诉产品的外国市场价值。这些生产要素包括但不限于所需劳工时、所用原料数量、所耗能源及其他设备数量、包括折旧费在内的代表性资本成本等。替代国的选择标准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与受控倾销的非市场经济国家相当;该国是“可比产品的重要生产者”。

美国商务部在使用生产要素价值方法时不是简单对所耗费的所有生产要素都以替代国各该生产要素的价格标价,而是对各生产要素的情况作具体的分析,分别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某些生产要素的实际购买价格如果被认为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那么还是有可能被接受作为计算自该国进口受诉倾销产品外国市场价值的依据的。美国《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法》确立的生产要素价值方法只不过是以替代国的价格给非市场经济国家为生产受诉倾销产品所投入的生产要素定价而已,因而并没有脱离替代国制度的窠臼。由于非市场经济国家大多经济较为落后,劳动力成本低廉,采用替代国制度,以非市场经济国家较长的劳动时间乘以替代国较高的工资率,自然就大大地高估了生产受诉产品所投入的劳动力的价值,对非市场经济国家仍然是不公正的。

参考文献:

1.戴瑾.务实看待“非市场经济地位”[J].经贸论坛,2004(11)

2.范光基.论“非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其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4)

3.葛薇,丁亚洲.非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经济金融观察,2007(5)

4.刘琳.关于我国非市场经济地位与企业市场经济地位的探讨[J].国际经贸,2006(6)

第5篇:竞技体育的地位范文

【关键词】 卵巢低反应;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拮抗剂方案

Clinical Study on the Antagonist Regimen and Clomiphene Micro Stimulus Regimen on the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Poor Ovarian Response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plantation/LIN Xiu-feng,DU Jing,WU Chang,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17):062-065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ect of antagonist regimen and Clomiphene micro stimulus regimen with poor ovarian response (POR) patients with 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ovulation (COH) cycle.Method:The 151 POR patients cycles of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 clinical data and pregnancy outcomes of antagonist regimen 102 cycles (group A)and Clomiphene micro stimulus regimen 49 cycle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dosage of gonadotropin drugs (Gn),Gn days,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 injection day of serum estradiol (E2),endometrial thickness,number of retrieved oocytes,the number of available embryos,high quality embryo rate in group A were higher than the group B,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Poor ovarian response;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plantation; Antagonist regimen

First-author’s address:Boai Hospital of Zhongshan City,Zhongshan 5284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17.017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女性生育年龄的延后,在辅助生殖促排卵过程中,大约有9%~24%的人发生卵巢低反应(poor ovarian response,POR)[1]。而且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改革,越来越多高龄患者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治疗,因此在接受助孕的POR的患者比例也会随之升高。在助孕过程中POR患者的促排卵方案有多种,比较常用的有拮抗剂方案及微刺激方案[2]。本研究旨在比较拮抗剂方案与微刺激方案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生殖中心2015年

1月-2015年12月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151例PO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拮抗剂方案102例(A组),微刺激方案49例(B组)。本研究POR患者的纳入标准根据博洛尼亚标准:(1)高龄(≥40岁)或存在卵巢反应不良的其他危险因素;(2)前次IVF周期POR,常规方案获卵数≤3个;(3)卵巢储备下降(AFC

1.2 方法

1.2.1 促排卵方案 于月经第2~3天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基础内分泌激素,阴道B超计数窦卵泡数(antralfolliclecount,AFC)。阴道B超观察卵泡的生长情况,并根据血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激素(P)值调整促性腺激素药物(gonadotrophin,Gn)的用量。促排卵方案如下:(1)拮抗剂方案组:从月经第2天开始使用注射用尿促卵泡素(FSH,丽珠制药)或尿促性素(HMG,丽珠制药)150~300 U/d,促排第5天或优势卵泡直径达到12~13 mm时,使用西曲瑞克(瑞士默克雪兰诺制药厂)0.25 mg/d 皮下注射,期间根据卵泡和激素监测调整用药量。当卵泡直径≥18 mm的数量≥2个时,给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丽珠制药)10 000 U,34~36 h后行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的穿刺取卵。(2)微刺激方案组:月经周期的第3天开始口服克罗米芬(clomiphene citrate,CC)50~100 mg/d,月经第5天开始每日肌肉注射HMG 75~150 IU,根据阴道超声及内分泌检测结果调整每日HMG用量。HMG用至hCG注射日,CC用至取卵前日。当卵泡直径≥18 mm的数量≥2个时,给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丽珠制药)10 000 U,34~36 h后行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根据男方情况,采用体外受精(IVF)或卵胞浆内单显微注射技术(ICSI)授精。在取卵后3 d进行胚胎移植,移植后给予黄体支持。

1.2.2 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embryotransfer,FET) 在FET周期,采用自然周期或激素替代周期,从月经第10天起B超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当内膜厚度>8 mm时,行冷冻胚胎复苏移植,移植胚胎≤3个。移植后常规黄体支持。

1.3 妊娠判断标准 移植后14 d,检测血β-hCG>25 U/L诊断为生化妊娠。超声见到妊娠囊、卵黄囊为临床妊娠。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促排卵及胚胎发育情况比较 A组Gn用量、Gn使用天数、hCG注射日内膜厚度、E2、LH值、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均高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胚胎移植及妊娠结局比较 A组周期取消率低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全胚冷冻首次解冻移植临床结局比较 A组平均移植胚胎数高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3.97,P=0.000);两组复苏周期数、复苏周期移植数及复苏周期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39,P=0.625),见表4。

3 讨论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高龄卵巢低反应(POR)的妇女寻求辅助生殖技术。POR患者在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时选择怎样的方案既经济、简单,又能够获得较好的卵子和胚胎质量及内膜容受性,是辅助生殖医生们不断追寻的主题。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方案是GnRH拮抗剂与GnRH受体结合但不发挥生物活性,从而发挥其抑制效应,其不仅能直接有效地抑制早发LH峰,而且在卵泡发育的中、晚期开始使用,避免了早卵泡期卵泡募集阶段内源性FSH和LH的显著抑制,使卵泡发育的早期更接近于自然[4]。微刺激方案是使用克罗米芬(CC) 50~100 mg,加或不加Gn(一般不超过150 IU)促卵泡发育,并通过持续实用CC抑制LH峰。虽有文献[5-8]报道CC具有抗雌激素作用,能有效抑制早发LH峰的出现,从而阻断过早排卵,但本研究显示微刺激组hCG日LH值较拮抗剂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升高的趋势。推测拮抗剂方案可能对子宫内膜容受性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有关。有研究显示GnRH激动剂方案其内膜厚度及妊娠率明显高于拮抗剂组[19]。靳镭等[20]发现不同年龄组和不同获卵数组其拮抗剂方案内膜厚度均较长方案薄,且各组别拮抗剂方案新鲜周期妊娠率均低于长方案组,因此对于两种方案促排卵的POR患者,笔者建议选择行冻融胚胎移植更有利于提高妊娠率。

综上所述,本研究提示对于POR患者尽管拮抗剂方案使用Gn总剂量较微刺激方案高,但其获卵数、优质胚胎数比微刺激方案高。两种方案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制定促排卵方案。然而无论使用哪种方案均建议取消新鲜周期胚胎移植, 行冻融胚胎解冻移植。

参考文献

[1] Polyzos N P,Devroey P.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trials for the treatment of poor ovarian responders:is thereany light at the end of the tunnel[J].FertilSteril,2011,96(5):1058-1061.

[2]吴畏,刘嘉茵.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助孕方案的选择[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31(8):726-730.

[3] Ferranretti A P,La Marca A,Fauster B C,et al.ESHRE workinggroup on poor ovarian respone definition.ESHRE consensuson the definition of poorresponse to ovarian stimulation forinvitro fertilization:the Bolognacriteria[J].Hum Reprod,2011,26(7):1616-1624.

[4]武学清,孔蕊,田莉,等.卵巢低反应专家共识[J].生殖与避孕,2015,35(2):71-79.

[5]李真,耿爱华,秦伟,等.两种微刺激方案在卵巢低反应患者中的应用[J].生殖与避孕,2015,35(10):687-692.

[6]匡延平,于莎,洪青青,等.超排卵中晚期克罗米芬防止黄体生成素峰的研究[J].生殖医学杂志,2010,19(1):13-17.

[7] Al-Inany H,Azab H,El-Khayat W,et al.The effectiveness of clomiphene citrate in LH surge suppression in women undergoing IUI: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Fertil Steril,2010,94(6):2167-2171.

[8]匡延平.轻刺激-从克罗米芬到来曲唑[J].生殖医学杂志,2008,17(6):431-434.

[9] Gilbert I,Robert C,Vigneault C,et al.Impact of the LH surge on granulosa cell transcript levels as markers of oocyte developmental competence in cattle[J].Reproduction,2012,143(6):735-747.

[10]吴煜,高哓红,陆湘,等.拮抗剂温和刺激方案与克罗米芬微刺激方案对卵巢低反应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比较研究[J].生殖医学杂志,2013,22(9):681-684.

[11] Takasaki A,Tamura H,Taketani T,et al.A pilot study to prevent a thin endometrium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lomiphene citrate treatment[J].J Ovarian Res,2013,6(1):94.

[12]蔡桂丰,许伟标,杨桂艳,等.来曲唑和克罗米芬微刺激方案在卵巢功能低下患者助孕结局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0):3312-3314.

[13] Sereepapong W,Suwajanakorn S,Triratanachat S,et al.Effects of clomiphene citrate on the endometrium of regularly cycling women[J].Fertil Steril,2000,73(2):287-291.

[14] Creus M,Ordi J,Fábregues F,et al.The effect of differrnt hormone therapies on integrin expression and pinopode formation in the human endometrium:a controlled study[J].Hum Reprod,2013,18(4):683-693.

[15]贾楠,张少娣,张翠莲,等.克罗米芬的不同使用时机对体外受精助孕妊娠结局的影响[J].生殖医学杂志,2014,23(9):719-722.

[16]艾海权,龙梅,玛依热・吐尔逊,等.拮抗剂方案与克罗米芬后置方案在高龄不孕妇女中的应用效果[J].生殖医学杂志,2015,24(9):722-726.

[17]王国萍,吴瑞芳,汤慧茹.氯米芬和来曲唑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微刺激促排卵中的应用比较[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10):746-749.

[18]张巧利.克罗米芬与来曲唑临床促排卵应用的研究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6,25(1):65-68.

第6篇:竞技体育的地位范文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文化团体和卫生机构利用单位自用土地建设经济适用住房若干意见的通知》(〔1998〕130号文)精神,支持中央、省、市属在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文化团体和卫生单位(以下简称科教文卫单位)利用单位自用土地建设经济适用住房,以利进一步改善在汉科教文卫单位职工的居住条件,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科教文卫单位利用自用土地建设经济适用房问题,采取优先安排计划,简化手续等有效措施,支持这些单位自建经济适用住房,改善其职工的住房条件。

二、科教文卫单位自建经济适用住房必须符合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其计划由市房地局会同市规划、土地局根据本年度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总规模优先予以安排。

三、对科教文卫单位自建经济适用住房,应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步伐的通知》(武政〔1998〕125号文)中的有关规定执行,享受各项优惠政策,并执行下列政策:

(一)为本单位职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所用的自用土地仍保留原划拨土地使用权性质,申请用地变更登记,免收土地出让金;

(二)科教文卫单位建设经济适用房,应在符合本单位建设发展规划的条件下,在教学、科研等业务区外,避免占用绿化、活动场地,结合现有居住用地统筹规划建设,所建成的住房应全部用于解决本单位、本系统职工住房,不得对外销售;

(三)建设规模超过1万平方米的,须成立住宅合作社,按照住宅合作社模式实行规范化建设管理;

四、国有商业银行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支持科教文卫单位自建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和职工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所需贷款。

五、对已经实行住房公积金缴纳办法的,其职工购买单位自建经济适用住房,需要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在同等条件下应予优先安排。

第7篇:竞技体育的地位范文

1.1教学观念陈旧落后

中学体育教学受传统“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较大,学生被各种考试及升学压力束缚,在学生及家长中轻体育重智育的思想普遍存在。学校方面,学校受重视竞技运动成绩而忽视学生体质发展的思想影响,在学校体育中出现了重竞技轻普及、重课内轻课外、重体育尖子轻全体学生的严重现象。竞技体育运动代替了学校体育教学。

1.2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力度不够

在制定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全面地考虑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使学生能够自主的、能动的、创造的参与到体育教学中。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真正地体现出来。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不足的问题。教学中仍是以“教师为主体”,缺乏突破。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使学生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技能。“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在实际教学中的贯彻落实还不够。

1.3体育教学目标

学校体育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然而在教学中却发现,当学生走出校门之后,他们与体育之间没有任何的联系了。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在体育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没有在课堂中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相关知识与原理以及参加运动锻炼的方法的传授。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偏重的是技术动作怎么教,学生怎么做,忽视对学生健身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加忽视了学生对健康意识的培养,健身习惯的养成。

1.4体育教学内容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内容大多选择竞技运动项目,竞技运动项目具有高规则、高技术要求,这无疑使得天生好动的学生望而生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大大降低。竞技运动与学校体育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竞技运动追求的是运动员通过系统的训练达到完善技术,提高运动成绩,通过竞赛充分发挥人的潜力以创造优异的成绩。体育教学则是以促进学全面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掌握科学健身方法等为主要内容。选择竞技运动项目作为体育教学内容脱离了体育教学的内涵,只追求外部的行为表现,不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协调发展。

1.5体育教学评价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注重的是终结性评价,而过程性评价却被忽视。虽然终结性评价能够对量化可见的结果评价较高,但是终结性评价往往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能发挥评价的激励。尤其是对那些身体素质不怎么好的学生,终结性评价无疑会使他们远离体育课。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

2中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在体育教学中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需要转变教学观念。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体育课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例如情感、态度、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养成锻炼习惯,掌握锻炼的方法及手段,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只有转变教学理念才能使体育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与生机,使学生真正地得到全面的发展。

2.2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试想,没有高素质的体育教师哪有高素质的教学?体育教师当务之急是要更新教育理念,学习与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掌握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健身意识、健身方法以及如何评价健身效果的基本知识。

2.3制定全面的体育教学目标

第8篇:竞技体育的地位范文

Abstract: The teaching of PE reform to adhere to the "health first" guiding ideology, should adhere to the idea of quality education, to uphold the school's main functions and objectives of the sport, should adhere to the nature of school sports activities, both to adhere to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above principles, PE teaching reform should be people-oriented, dilute the competition, focusing on fitness, in order to cultivate lifelong awareness of students and the ability to target, the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raining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new century talents.

关键词:高校体育 健康第一 终身体育 教学改革

Key words: college sports Health First lifetime sports teaching reform

一、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认识

1、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反映了我们学校体育工作的本质和实质,明确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最终目的与任务。学校体育不是竞技体育,它和竞技体育有本质的区别。竞技体育是发掘人体生理、心理极限,去不断地提高运动成绩,虽然对人体极限提出了挑战,但在某种意义上对人体是有害的。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计划的组成部分,属于群众体育,是为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打好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使他们在各自的生活和工作岗位上能够愉快地生活、精神饱满地工作,这是学校体育的任务。

2、要坚持素质教育的思想。学校体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通过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体育教学改革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来施教,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敢、果断、顽强的优良品质。

3、要坚持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和目标。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做到,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通过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和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二、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有待提高。目前,体育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还没有摆正,体育教学的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重德智、轻体育的思想在高校中仍然根深蒂固。

2、高校现有体育场地设施不能适应体育教学改革的需求。由于受传统竞技运动项目的影响,高校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基本上是田径、三大球和体操等,大众喜爱的运动项目场地的设施很少或没有。如网球场、羽毛球馆、游泳馆等。

3、过分重视竞技运动,轻视健康教育。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学以体质教育和运动技术教学为主,这些技术要求高的项目,学生花很长时间和精力都难以掌握和提高,所以便出现了厌烦上体育课的现象。

4.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创新能力被忽视。现行的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只考虑到体系的完整性,对于开放性和现代性重视不够。内容规定过死,缺少弹性和灵活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按照老师的要求上课,选择幅度较小,不能充分体现其主体地位。

三、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1.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加强教学内容的健身化改革锻炼能力和锻炼方法及终身体育的教育。这一时期的体育教育,主要的任务是增进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熟练地掌握多种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为他们的学习、工作以及终身体育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加强体育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的传授。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使其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手段,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并能自行锻炼,是高等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上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安排传授高层次的健身、养心知识和科学的锻炼方法与理论,通过体育教育使其具备自我锻炼设计、自我监督、自我调节的能力。

3.淡化竞技,注重健身,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真正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功效。淡化竞技、注重健身、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淡化竞技不等于不要技术,技术和健身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在安排教学内容和制词考核标准时,都不同程度地淡化了竞技而突出了健身。比如尽量考虑男女性别之差、身材条件之差、体质强弱之差,争取让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达到考核标准,这样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才有兴趣,才能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4.“三选”授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纳要》的精神,高校体育教学应实行网络上的学生“三选”授课,即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这种授课形式打破了原有的系别和班级建制,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来学习。

四、结束语

体育教学决不是单纯的技能传授,而应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赋予学生更广泛的心理和文化内涵;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淡竞技,重健身,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要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使体育教育真正为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第9篇:竞技体育的地位范文

【关键词】竞技体育;举国体制;趋势

一、“举国体制”的发展历程

我国竞技体育实行的“举国体制”,是一种为实现国家目的,调动和集中全国力量对竞技活动实行国以国家机构高度统一管理体制的简称,即国家管理型体制,由国家一家来办竞技体育,社会基本上不参与。“举国体制”是在计划经济的历史条件下,集权于体委,对体育实行独家领导和管理的模式。

“举国体制”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为适应我国的经济社会基本国情而诞生的产物。以后全国上下各级体委重新建立起来,中国体育总会、中国奥委会等体育行政机关开始重新运作,标志着中国以竞技体育为中心的“举国体制”正式形成。

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的体育事业基本步入正轨,同时与时俱进对“举国体制”进行初步的改革。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竞技体育开始在世界体坛显示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国选手不断在亚运会和奥运会冲金夺银,显示出强大的实力,中国开始迈入体育强国的行列。

1993年的全国体委主任会议制定下达了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确立了90年代体育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即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体育体制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育体制转变,逐步建立符合现代体育运动发展规律、国家调控、依托社会、自我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体育体制和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

二、“举国体制”的影响

正如上文提到的,“举国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中国踏上建设体育强国之路,不能没有“举国体制”的功劳。从上世纪80年代到今天,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历届重大国际体育赛事的斩获的众多奖项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的竞技体育更是攀上了一个高峰,令全世界为之瞩目。实践证明,“举国体制”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的分散体制相比,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然而,作为特定历史产物的“举国体制”自诞生之日起便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在全球化和市场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其暴露出的弊端愈发和时代的发展格格不入。

1.管理权限过于集中、各级组织权责不明

我国当前的竞技体育管理组织具有较强的行政色彩、实行高度集中的政府管理体制,决策机构高度集中。它忽略了社团、俱乐部的自主决策,过分强调体育组织和个体执行指令计划的责任和义务,忽视了他们自身产业生产者的身份,忽视了各体育组织和个体在微观体育管理决策上的权利和利益,忽略了他们在微观决策中的主体地位。社会群团组织、体育实体机构(如俱乐部等)与地方体育行政机构一道接受着国家体育行政机构的垂直管理,而在实践中他们的利益往往被忽略了。这样就使得体育管理宏观和微观决策的有机联系受到影响。

2.管理制度、法规不健全,法制化程度低

在我国竞技体育领域,当前可供利用的制度、法规较少。现有法规以《体育法》、《宪法》的相关条文为基础,配合有限的行业管理规范、制度、条例共同组成,但多为行政法范畴,处罚力度十分有限。对民事、刑事法规中的相关适用法律条款的应用尚不广泛。法制化环境未完全建立,依法办事还存在很多困难。

3.资金保障体系不健全、社会化程度低

我国竞技体育长期以来实行的“统包统配”体制给市场经济的介入制造了不小的障碍。“计划由国家统一下达、经费由国家统一下发、运动员由国家统一招收、运动员退役由国家统一安置”的传统做法虽已逐渐被打破,而这一思想的烙印却为竞技体育的发展带来了重重阻碍。到目前为止,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资金保障体系仍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要支柱,社会经费所占比例较小。

三、未来“举国体制”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正在经历一个深刻的转型时期,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体育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轨道上来,体育事业的发展从粗放型转变到集约型道路上来,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体育事业工作的基本思路,更是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国家不再包办一切事务,将办体育的权力交给社会去行使,充分发挥基层单位与个人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国家行政机关只进行宏观的决策、协调、监督,将宏观与微观的管理结合得更紧密、更完善。体育已被定位为第三产业,不再是福利型的事业,因管理体育的方法不再依靠单一的行政手段,经济、法律、行政三种手段的结合将是国家管理体育的主要方式。

过去的条块矩形的体育管理组织结构将向垂直分化整合的组织结构转化,分化即国家精简放权,整合即国家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过渡,这样减少了同级的地方政府对体育事务的干预,又有利于我国管理体制向国家与社会共同办体育的综合型体制方向发展。由于我国各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因而多元化的管理体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将继续存在,在经济发展的地区,社会办体育将占主导地位,相对而言,较贫穷、落后的地区,国家行政机关将继续行使主要权力。

机构设置方面,体育总会、中国奥委会等社会体育组织不再有名无实,它们将各自被赋予管理社会体育的权力,管理中心不再存在,各单项协会成为责、权、利统一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实体,负责体育项目的一切事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是现阶段发展竞技体育事业的必然。为了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在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扩大竞技体育的社会影响力,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保持传统项目优势的同时,加快竞技体育改革,着力提高薄弱项目的竞技水平,是我们目前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秦椿林,张瑞林.体育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