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优化投资结构的方法范文

优化投资结构的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优化投资结构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优化投资结构的方法

第1篇:优化投资结构的方法范文

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投资主体对国家产业和投资政策缺乏了解,投资行为存在盲目性和重复性,不仅浪费了投资资源,而且对环境和能源造成较大压力,不利于投资结构优化。今后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召开投资政策说明会等形式,做好国家投资政策的宣传工作,引导投资主体把握投资方向,提高投资效益。

做好项目论证和审核批复工作。按照项目建设程序,项目建设之前要进行前期的可行性论证,对项目建设地点、市场前景、投资效益以及项目建成后对环境影响等进行论证分析。从县市情况看,有些项目前期工作过于简单化,项目仓促上马和缺乏市场论证的现象比较严重。为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较少环境污染,我们将会同县市区,严把项目审核关,对投资较大的项目聘请专家进行分析论证,努力从源头上克服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

多渠道融通建设资金。一是继续抓好招商引资。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创新招商方式,强化招商载体,力争在招商引资上有新突破。二是激活民间投资。落实上级政策,放宽投资领域,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吸引民间投资参股企业、城市基础设施等项目,合理用好我市300多亿民间资金。三是全力争取上级资金。研究好国家政策资金投向,及早动手,筛选项目,落实各项配套条件,确保资金争取的把握性。四是积极推进直接融资。按照企业上市规划的目标,力争企业上市有大的突破。

第2篇:优化投资结构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投资; 灰色相对关联度; 煤炭聚集区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不断蔓延,煤炭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程度越来越大,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的发展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煤炭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煤炭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随着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而稳步提升,为煤炭产业的经济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在世界经济蓬勃发展与我国煤炭产业面临着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对煤炭产业发展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固定资产投资在煤炭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投资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作用是不断增强、逐渐减弱还是保持稳定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一个新问题。目前国外学者主要是从产业整体角度分析投资与国家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新凯恩斯学派的新剑桥增长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内生劳动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主义学派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及投资乘数—加速数理论。在以上投资理论的基础上,美国学者德隆和萨默斯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得出了美国的经济增长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莱文和瑞奈尔特通过截面数据和统计检验结果分析得出,投资是一个刺激经济发展灵敏且行之有效的变量。阿尔弗雷德和威利通过对美国、日本、英国、德国与法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得出投资具有外部经济效应,对内生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且这种作用的大小在不同国家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卡拉、阿塔曼和诺曼对39个发展中国家不同时期的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驱动作用的结论。国内对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刘金全、于惠春采用VAR模型中的Granger检验从总量角度和增量角度来判断固定资产投资和实际产出之间存在的双向影响。焦佳等使用变结构协整分析方法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1953—2005年数据进行变结构协整分析,得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具有两段式变结构形式,并认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长期均衡性。袁文斌等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程度较强。王宇新利用EBA模型得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强显著关系,并对我国的经济政策提出了若干建议。王凯庆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总量、投资效益滞后效应、相关性、变化趋势等多个角度分析了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对GDP增长的影响,并提出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等政策建议。

在煤炭产业发展过程中,固定资产投资对其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以改进后的灰色相对关联度方法为基础,对固定资产投资与煤炭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二、研究方法

对固定资产投资研究的方法有多种,比较常见的有基尼系数法与线性回归。基尼系数法在反映各要素所起作用的差异性方面效果显著,但是不能准确地反映各要素所起作用的大小;线性回归是分析预测最常用的方法,是一种基于样本统计的参数方法,已经形成公认的检测、判别效度的程序与模块,应用十分广泛,但是要得出精确的系数所要求的数据量大且计算繁琐。为了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投资与煤炭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此引用灰色相对关联度法。

灰色相对关联度分析是一个对系统发展变化态势定量描述和比较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确定参考数据列和若干个比较数据列的几何形状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反映了曲线间的关联程度。将评价指标原始观测数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关联度并根据关联度的大小对待评指标进行排序。灰色相对关联度分析的计算量较小,对样本量的多少和数据分布的要求较低,计算结果仅与序列相对于初始点的变化速率有关,与各观测数据大小无关。其基本计算步骤如下:

1.初值

其余步骤仍按以上分析进行。

三、数据选取

由于不同年份以及不同地区的煤炭价格存在差异,在此选取原煤产量作为衡量煤炭经济增长的指标,并选用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的原煤产量以及煤炭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作为衡量指标。本文选用了2000—2009年十年的数据,原始数据来源于《国家能源统计年鉴2010》。但由于原煤产量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存在的单位与数量级的差别,为避免计算时出现较大的误差,在此分别以2000年山西的原煤产量与固定资产投资为基准,其余年份与省份的数据向之转化,转化后的数据如表1、表2所示。

四、计算结果及分析

应用以上模型及数据可以得出表3及图1所示的结果。

由表3和图1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对原煤产量的影响基本维持在较高且稳定的水平,在2000年后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而后恢复到正常水平并以较平稳的速度变化。这是由于在2000年,受国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冲击的影响,国内煤炭需求连续几年不振甚至萎缩。社会消费需求的减少以及煤炭产业的畸形发展,造成了那几年煤炭市场呈现供过于求的趋势,交易价格持续下滑,经营利润一减再减,从而导致货款拖欠增多并引起人们对经济增长持有不看好的态度。因此,通过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来刺激产业发展所能起到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而当经济转入正轨后,煤炭产业经济进入复苏阶段,通过增加投资等财政政策手段来刺激经济增长所起到的效果是明显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大量高新技术及产品涌入我国,使煤炭开采自动化、机械化程度提高,进而导致专业化程度、资源利用率也有所提高,从而使利润率上升。因此,购买大型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对产业经济增长所起到的刺激作用越来越重要。

五、结论

固定资产投资在煤炭产业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是由我国煤炭产业原本机械设备及交通工具配备不足,也是随着科技进步高科技设备的引入造成的。

通过上述模型分析,得到两个基本结论:一是煤炭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固定资产的增减直接影响着原煤产出的数量。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当2000年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减少时,原煤产量随之大幅度减少;而当以后固定资产投资量逐年增加时,原煤产量也随之增加,计算结果通过理论论证使这种正相关性具体表现出来。二是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是基本平稳的。除了2001年产业低迷期外(这时的经济低迷是由消费需求不足引起的,试图通过增加投资等来增加产量的政策都不会对经济增长有太大的刺激作用,此时的相关系数低于正常水平,只有0.5693),其余年份基本稳定,都在0.8左右浮动。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固定资产投资是近年来煤炭产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由上可知,固定资产投资是推动煤炭产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现代煤炭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企业应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加大固定资产投资,使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得以充分利用。

但是,在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时还应注意投资结构的调整和投资效率的改善。

首先,要实现产业的转型,必须注意调整产业的投资结构。长期以来由于煤炭产业只注重投资总量的增加而忽视投资结构的调整,导致产业增长主要靠投资,加上污染浪费严重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煤炭产业应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注重走低碳高能、可持续发展道路,合理安排产业链的固定资产投资,优化投资结构,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合理转型,逐步形成以煤炭为主导、多元化稳固发展的方式。

其次,注重投资效率的提高,变粗放式的投资方式为合理利用每一笔资金。目前,投资效率低下已经成为制约煤炭产业发展的瓶颈。为突破这个瓶颈,产业必须变粗放、高耗、低效、单一的投资方式为集约、低碳、高效、多元化,这样在提高投资效率的同时还能实现产业的绿色、安全发展。

综上所述,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仍是煤炭产业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维持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因此,区域政府应不断改善煤炭产业的投资环境,降低煤炭产业的投资风险,吸引多方面资金进入煤炭产业。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De Long J B,Summers L H. Equipment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5):445-502.

[3] Ross Levin,David Renelt. A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Cross—Country Growth Regression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2(4):942-963.

[4] Alfred,Willi. Externalities of Investment and Endogenous Growth:Theory and Time Series Evidence[J]. Structure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01,12(3):295-310.

[5] Kala Krishna,Norman R. Swanson,Ataman Ozyildirim. Trade,Investment and Growth:Nexus,Analysis and Prognosis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2003(2):479-499.

[6] 刘金全,于惠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影响关系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2(1):26-29.

[7] 焦佳,赵霞,于霄.我国经济增长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变结构协整分析[J].山东经济,2008(1):48-51.

[8] 袁文斌,吴群英,鄢寒.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典型相关分析[J].现代经济,2008(7):107-108.

第3篇:优化投资结构的方法范文

人力资本结构发展

一、人力资本投资结构研究综述

1、理论研究

(1)国外研究

Schultz(1961)提出,人力资本投资包括教育、保健、为取得良好的就业机会而进行的国内迁移所支出的费用,以及接受教育的成年人、接受培训的工人所放弃的收入和其他提高人力质量的的投入的总和。

Becker(1962)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有许多形式,包括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医疗保健、移民,还有寻找价格和收入的信息等这些投资形式对收益、消费、投资数量和投资回报的大小、可观察到的投资与回报之间的关系,都有不同的影响。

Denison (1967)和Jorgenson (1967)将劳动者按照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进行细分,建立了不同的劳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构问题。

(2)国内研究

刘渝林,李嘉明(2000)等认为,人力资本投资主要是指智力资本投资,而这种智力投资可以分为宏观投资和微观投资。宏观投资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或其他部门花费在国民教育上的支出。微观投资是指家庭或个人花费在子女的学校教育或本人的职业培训的投资。

郭继强(2005)把人力资本投资分解为用于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和资源转换能力。资源配置能力是发现潜在机会,果断的抓住机会,决定资源投资方向,以获得更多经济成果的能力。资源转换能力则是在资源配置既定的基础上有效制造产品的能力。

汤华然(2010)把人力资本的投资结构分成三个层次来进行分类。个人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包括正规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包括职业培训投资、学历教育投资、医疗保健等;政府人力资本投资有每年财政投入的教育、卫生和文化体育等等。

2、实证研究

(1)国外研究

Castello、Domenech(2002)通过对1960-1990年全世界116个国家基尼系数和教育分配的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水平相似的国家,人力资本结构的差异会造成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

(2)国内研究

夏文伟(2005)通过对武汉市1983年―2002年的教育经费支出总额、教育投资间接成本计量、健康投资等数据进行分析并且得出结论。他认为武汉市的人力资本投资结构是高等教育发达, 初等教育发展不足, 从而导致中等职业教育跟不上。

余长林(2006)利用1978~2004年中国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教育资本和健康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且得出结论:教育投资和健康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样重要,说明充分重视人力资本投资结构的重要性。

王晓丹等人(2008)本文以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除外)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就业人员为研究对象,以2005年的数据为基础。认为对于人力资本投人组合结构DEA无效的各个地区来说,提高从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是促进DEA有效的最主要途径。

王军(2008)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1985年―2005年我国东、中、西部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中部地区应重视医疗保健的投入,而西部地区应该加强教育投资力度。

张婧(2009):根据2003年―2007年湖南教育投资以及健康投资和经济增长总量的数据,通过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湖南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结论表明,教育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几乎是同样重要的,健康投资略次于教育投资。

3、新进展

王文静等人(2012)利用中国1978―2009 年分省面板数据,应用传统的固定效应模型和新近流行的广义矩阵法(DGMM)估计了人力资本对全国以及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经济差异的影响。他认为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仅在东中部地区较为显著,对西部地区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影响。

储成兵等人(2014)运用2000―2012 年全国30 个省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的存量和流量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而健康人力资本虽然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结果并不显著。

三、总结性评述

总的来说,不论是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证方面,国内外的众多学者都对人力资本的投资结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得出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结论。我认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新问题如下:

1、纵观国内外,人力资本投资结构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教育投资和医疗保健投资两个方面,但却很少涉及教育投资和医疗保健投资的内部结构问题。因此我认为可以对教育投资和医疗投资内部结构的变化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更有效的完善人力资本投资结构。

2、大部分实证研究都是讨论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对整个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却没有考虑过投资结构的变化对各产业的影响,在这一点上是值得研究的。

参考文献:

[1]刘渝林,李嘉明.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分析对发展西部经济的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00(12).

[2]郭继强.人力资本的投资结构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5(3).

[3]余长林.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及其经济增长效应――基于扩展MRW模型的内生增长理论与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10).

[4]王晓丹.基于DEA方法的人力资本结构效率评价[J].税务与经济,2008(3).

第4篇:优化投资结构的方法范文

一、投资运行基本情况

20__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57.38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556.95亿元,增长22.7%;更新改造投资929.46亿元,增长11.3%;房地产开发投资1498.28亿元,增长10.5%。

(一)投资增长总体适度,投资运行保持平稳

20__年全省投资运行呈平稳较快增长态势,除1-2月比去年同期增长25.3外,其余月份的增速上下波动不超过3个百分点,基本上在15-17.8之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生产总值增速高3.8个百分点,较好地起到拉动整体经济增长的作用。

(二)工业投资快速增长,九大产业投资增长加快

20__年全省全社会工业投资2722.82亿元,同比增长32.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上年的34.7提高到39.1.九大工业产业投资增长加快。20__年城镇以上投资中九大工业产业共完成投资1125.75亿元,占城镇以上工业投资2182.07亿元的51.6,增长32.4,比上年提高12.1个百分点。其中三大新兴工业产业完成投资677.98亿元,增长29.7,电子信息业、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业、石油及化学业分别完成投资258.18亿元、174.21亿元和245.60亿元,增长37.2、19.7和29.9.三大传统工业产业完成投资248.48亿元,增长18.3,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建筑材料完成投资分别增长13.8、15.4和24.5.三大潜力工业产业完成投资199.29亿元,增长69.8,森工造纸业、医药和汽车制造业完成投资54.82亿元、29.75亿元和__.71亿元,分别增长60.0、39.5和85.6.九大工业产业投资加快,九大工业产业在工业乃至经济增长中的主导力量进一步加强,进一步促进我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

(三)建设项目规模增大,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

20__年全省城镇以上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共15950.77亿元,项目平均投资规模为11205.31万元,比上年增加1550.20万元。投资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大型项目有246个,比上年增加19个,计划投资共9330.87亿元,20__年完成投资1585.31亿元;投资规模在30亿元以上的特大型项目78个,比上年增加11个,计划投资共6550.62亿元,20__年完成投资899.44亿元;投资规模在50亿元以上的超大型项目47个,比上年增加12个,计划投资共5338.74亿元,20__年完成投资586.68亿元。20__年完成投资在1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52个,比上年增加19个,共完成投资1023.87亿元,主要集中在石化、电力、地铁、电信和高速公路;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项目有4个,分别是广州大学城建设、韶关钢铁集团公司韶钢系列改造项目、中海壳牌石化项目以及省移动通讯有限责任公司移动电话GSM扩容工程,4个项目共完成投资249.39亿元。

20__年全省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309.05亿元,基础设施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33.2.全省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上的大型项目中,约80为基础设施项目,以基础设施为主体的大型项目投资完成情况较好,有力地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交通运输建设投资持续增长,全省城镇以上交通运输业完成投资572.40亿元,增长15.5.大型能源项目和电网建设进展顺利,全省城镇以上能源建设投资686.41亿元,同比增长43.8.其中电力建设投资562.52亿元,增长29.8.环保水利建设投资速度加快,全省城镇以上环境、水利设施和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共完成投资95.87亿元,增长47.6.

(四)房地产投资增长平稳,商品房销售增长较快

20__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每月增速基本保持在10%左右。住宅完成投资988.56亿元,增长11.1%,占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的66%。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中,

银行贷款351.78亿元,增长5.3%,自筹资金642.04亿元,增长26.8%。商品房销售额1383.87亿元,增长30.5%,销售面积3693.85万平方米,增长21.1%,销售均价3746元,增长7.7%,其中住宅销售均价3561元,增长8.1%。商品房空置面积2091.95万平方米,下降2.4%。

(五)两翼和山区投资增长加快,区域发展更趋协调

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投资增速明显高于珠江三角洲地区。20__年东西两翼7市完成投资857.07亿元,增长27.1,占全省投资比重由上年的11.3提高到12.3;山区5市完成投资674.21亿元,增长27.3,占全省投资比重由上年8.8上升为9.7.珠三角9市完成投资5131.47亿元,增长14.4,占全省投资比重为73.8.

(六)非国有经济投资快速增长,国有经济投资增长稳定

国有、民营和外资鼎足而立,共同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20__年全省国有经济完成投资2013.45亿元,增长14.5;民营经济完成投资2428.88亿元,增长23.6;外资经济完成投资1742.03亿元,增长28.7.民营经济的快速增长使民营投资逐渐成为我省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20__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民营经济投资占34.9%,国有经济投资占28.9%,外资经济投资占25%,民营经济投资比重比上年增加了2.1个百分点。

(七)投资资金来源充足,自筹资金大幅增长

20__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到位资金7737.22亿元,超过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779.84亿元。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4143.20亿元,占53.5;银行贷款1326.29亿元,占17.1;利用外资785.72亿元,占10.2.

二、投资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20__年,我省投资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资结构仍不尽合理,结构调整的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

(一)科技、教育投资下降

20__年我省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完成城镇以上投资17.68亿元,下降52.8.20__年我省教育完成城镇以上投资172.66亿元,下降10.5.

(二)更新改造投资增速偏低

20__年全省更新改造投资完成额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13.4,增速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5个百分点,比20__年更新改造投资增速低8.4个百分点。

(三)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偏低

20__年我省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低速平稳增长态势,增速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5.8个百分点。

(四)农村投资比重偏低

20__年,我省完成农村投资1110.31亿元,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6%。农村投资中的农村私人投资完成265.08亿元,仅增长7.8%。

三、20__年投资工作重点

20__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总体上看,国际国内环境仍然有利于我省投资保持稳定增长。世界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制造业加快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省面临进一步加大利用外资的机遇;中央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效应逐步显现;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发展动力增强。预计20__年我省投资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达到15左右。为了促进投资实现理性增长、稳定增长和适度增长,初步考虑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重点:

(一)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

加强对投资形势预警分析,及时发现、解决投资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采取适应市场经济的调控手段,丰富投资宏观调控的方式方法;加强投资政策与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土地政策、价格政策等的协调配合,确保投资稳定较快增长。继续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二)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贯彻实施我省《广东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办法》、《广东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__年本)》和《广东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办法》等有关投资体制改革的配套文件。在省属行政公益项目中推行代建制。在政府投资管理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广东省政府投资管理办法》。研究省级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建设方案,并尽快开展建库工作。加快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系统和核准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工作。

(三)进一步调整优化投资结构

根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投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通过重大项目布局调整,搞好产业地区分工,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特色和功能互补,增强产业竞争力。加大对科技教育的投资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动珠三角地区资源整合,加快发展高新技术、重化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广州、深圳、佛山为重点,促进珠三角地区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临港优势,建设东西两翼钢铁和石油化工基地,促进形成沿海重化产业带。加大扶持力度,支持两翼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两翼经济建设进入快速增长期。以建设公路网、铁路网、海港等为重点,完善东西两翼的交通基础设施。强化工业在两翼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两翼的临海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临海型、资源型工业和特色经济。加快两翼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建设现代渔港经济区。大力推进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三角共建产业转移园区,促进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加快山区工业发展。鼓励山区发展特色产业,支持山区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大型电力等能源和其他重大工业项目,切实改善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四)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着手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大建设项目。集中力量,围绕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重大战略性问题,着力推进一批对促进加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区域合作等具有重大影响的重大项目建设,发挥其对投资的带动作用。积极落实建设条件,确保20__年下半年以来国家新批准的、仍未开工的一批重大项目如期开工建设。加强对重点项目建设的领导和协调服务,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多渠道筹集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加快前期工作进度,提高重点项目监督管理水平。

(五)进一步提高吸收外资质量

在适度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同时,将利用外资与我省的产业结构调整、科技进步与创新、开发人才资源、国有企业改革和扩大就业紧密结合,优化引资的市场结构,大力吸引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资金;优化引资的产业结构,大力吸引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和服务业;优化引资的企业结构,吸引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到我省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创新

招商引资方式,选择比较成熟的重大项目进行国际招商,以重大项目带动产业招商。继续鼓励和引导企业"走出去",推动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发展境外加工贸易业务,带动成套设备、零配件、技术等出口。同时,也要吸引本省和外省的民营企业投资重大项目。

第5篇:优化投资结构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回报率;养老保险基金

社会保障基金特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的由国有股减持划入的资金及股权资产、中央财政拨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由中央政府集中的社会保障基金。截止2006年9月,基金资产总规模近2419亿元。社保基金运作的绩效如何,主要取决于社保基金资产运作管理水平与效率,它决定着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与投资效果。

从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纳工资的11%调整为8%,参保人员每多缴一年增发一个百分点,上不封顶,这一方面有利于形成“多工作、多缴费、多得养老金”的激励约束机制,另一方面也对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2001—2004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年度报告》显示,四年间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按成本计量方法核算的收益率(见表1)分别为2.25%、2.75%、2.71%、3.32%。2005年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回报率也仅为3%左右,略微高过近2年的通货膨胀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10%左右的收益率。如此之低的收益率,要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的提前到来以及自然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因此,如何认识现有投资现状并着力提高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回报率,是当前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现状分析

造成社保基金低增值、低管理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投资渠道狭窄,投资结构不合理

我国长期以来把保持基金的安全性作为首选目标,并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和投资工具进行了严格限制。根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的规定,社保基金投资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买卖国债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基金、股票、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企业债、金融债等有价证券。其中,银行存款和国债投资的比例不得低于 50%,企业债、金融债投资的比例不得高于10%,证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的比例不得高于40%,且不允许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经过数年的运作,从2004年资产分布的情况来看,风险较小的投资占总资产的80%以上(见表2),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主要投资于资本市场的基金投资结构相比差异较大(一部分原因是其资本市场较为完善,系统风险小)。

这种安排一方面确保了基金运行的安全性,但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我国基金投资渠道过于狭窄,投资结构不尽合理,资产过于集中,长期将无法实现有效偿付,同时安全性目标也将难以维系。

(二)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主体的“缺位”与“越位”现象同时存在

按照《暂行办法》的规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主要职责是负责管理运营全国社保基金,而社保基金投资主体应为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即取得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业务资格、根据合同受托运作和管理社保基金的专业性投资管理机构,他们应该是社保基金的投资主体。但事实情况是,截止到2004年12月31日,全国社保基金资产总额为1 711.44亿元,其中,社保基金会直接投资的资产为1 098.77亿元,占比高达64.2%;而委托投资资产仅为612.67亿元,占 35.8%,投资收益率仅为3.32%。根据国际上养老基金的运作经验,有效的基金运作应引入竞争,由多家非政府部门依法经营,而国家管制型的基金运作,因为权责不明晰,难以有效防范基金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欺骗、侵吞、挪用及滥用现象。同时,也直接导致了基金运作的低收益率。我国养老基金投资主体的“缺位”与“越位”以及由此形成的行政管理部门直接投资比重过高的现状是导致基金投资效益低下的重要制度因素,不利于我国基金投资长效机制的建立和运行。

二、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的策略

(一)完善国有资产划转,着力开源,进一步拓宽基金来源

林毅夫、吴敬琏先生主张划拨国有资产以补充社保基金。笔者也认为在研究提高运作绩效、管理效率、投资收益的同时,这一战略基金的基础积累工作不容忽视,截至2004年底,我国国有资产总量已达22万亿元,其中国有净资产达到7.8万亿元。中央企业国有资产总量为9.1万亿元,净资产为3.1万亿元。如果按照国有权益性资本的10%划转到全国社保基金则可达7 800亿元,但现在实行的是三级出资人制度,地方国有资产质量相对较差一些,分布也不平衡,全国社保基金又是设在中央一级,据调查,地方阻力普遍较大。同时,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国有产权或股权划转给全国社保基金也无法控制和管理。因此,划转地方的国有资产操作性更差,存在技术上的障碍。从中央企业来看,划转10%的权益性资产给全国社保基金,总额可达3 100亿元,可大大扩张基金规模。但在操作层面上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我国可以采用逐步过渡的办法,先期从中央企业(可差别确定具体比例)的净资产中划拨部分进入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后期可在社保基金(省级统筹)逐步实现全国统筹后将地方一级的国有资产定额化转。

(二)科学设置绩效评估体系,立足国情引导投资运作,有效规避市场风险,获取较高的市场收益

社保基金运作的绩效如何,首先取决于最初选择的资产管理机构的投资运营能力,其次是基金资产的所有者代表是否对管理人进行了有效的激励与监管,而管理人选择与监管的核心环节是对资产管理机构的业绩评价。因此,当前我国社保基金的运营绩效评估研究应主要放在:第一,研究社保基金运作绩效评估指标方法及其应用,即对社保基金投资的业绩评价转化为针对某一具体基金的实际运作成果进行评价。既要评估基金经营绩效,又要评估管理效率与费用;既要看到基金的盈利,也要评价基金的风险。第二,研究我国社保基金投资所面临的制度环境,以及制度环境对基金业绩评价指标有何影响。第三,选择适用的评价指标,调整部分相对适用的指标,提出新的指标,以建立与国情相适应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第四,对社保基金绩效评价的一般框架的研究,对社保基金账户资产的增值贡献,运营成本如何,包括经营费用、可能的委托成本等,怎样影响社保基金账户资产的流动性,怎样影响社保基金账户全部资产的风险水平。同时,要分析管理人和监管人在特定制度背景下的行为动机与行为选择。

(三)合理借鉴国外经验,坚持既定思路,稳妥拓宽投资渠道,持续优化投资结构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各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对象的范围不断拓宽,投资工具不断多元化,资产配置和组合不断优化。社保基金投资覆盖了我国资本市场所有符合养老金机构投资特点的投资品种,包括企业债、金融债、股票组合、回购组合、稳健组合、指数基金和参股非上市企业等。社保基金理事会有关领导日前透露,2006年1—9月,全国社保基金总资产为2419亿元,收益率为6.01%,是2005年同期的3.2倍,已实现收入121.36亿元,其中50%来自股票投资收益所得。由此证明资本市场投资是积极有效的。但是由于目前社保基金的股票投资已占23.46%,接近25%的控制目标,比例控制和社保基金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机构控制在所难免。

截至2006年9月,固定收益类投资在社保基金投资资产配置中占54.55%,股票类占23.46%。除此,实业投资占 13.69%,现金及等价物则占8.30%。与2005年相比,固定类投资减少5.1%,股票投资提高了12.51%。投资结构的调整使2006年前三个季度的收益已经超过了2005年全年的52.90亿元。通过经验与实践,在股票投资比例保持一定水平的前提下,应继续加大实业投资力度,尤其是国家重要企业改制及重点改革试点项目,重点关注电力、通讯、交通、能源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这些项目的特点是建设周期长,规模巨大,投资回收周期长,且有国家政策资金的优惠,所以投资收益不仅一般要高于其他行业,而且具有稳定性,投资风险较低,能够同时满足基金对安全性和收益性的要求,应该成为今后社保基金投资的重要发展方向,稳妥减少固定收益类投资。

(四)明确投资主体,提高投资效益

我国当前的投资机构主要是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应根据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采取委托经营方式,基金管理中心不直接进行投资,而是通过竞争,明确经过基金理事会资格认定的高资信、高效益的基金管理公司或银行的投资主体地位,使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逐步退出投资领域。同时,由于养老保险基金规模大,是老百姓的“养命钱”,对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考虑通过市场化的竞争机制,专门成立私营养老保险投资银行 (见表3)。为避免重复投资,国家应对养老保险投资银行的投资工具、投资收益和投资渠道有一个不同于现有基金管理公司和一般性商业银行的规定,并在税收政策等方面予以优惠,以促使其努力开发新型投资工具,积极吸引国内外优秀的投资管理人才。还可以考虑引进外资,与发达国家有经验的投资机构联合,扩大海外投资的比重,从而在根本上提高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整体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文杰,阎东彬,梁巍.如何提高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效益[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3).

[2]孙天法.建立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收益保障机制[J].财贸经济,2005,(11).

[3]“部分国有资产划转全国社保基金问题研究”课题组部分国有资产划转全国社保基金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6,(59).

[4]石杰,刘小宾,赵睿.当前我国社保基金运营绩效评估研究.山东社会科学[J].2006,(6).

第6篇:优化投资结构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企业会计;纳税;筹划

我国的企业在当前来说税费负担还比较重,企业的财会人员通过纳税筹划,使企业税负有所减轻是一种理性选择。纳税作为现代企业的重要经济环境要素和现代企业财务决策的变量,对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企业通过纳税筹划,可以充分考虑到纳税因素对自身财务活动的影响.从而更好地适应外部纳税环境,实现企业经营理财目标。

一、会计政策的选择对纳税筹划的影响

1 会计计量方法选择,如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的纳税筹划可从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两方面人手。两个因素的变化会通过影响每期分摊额而影响各期成本费用和利润水平以及纳税额。对于折旧年限:在所得税税率稳定的情况下或有下降趋势时,缩短折旧年限可使后期折旧费用前移,前期利润后移,会推迟纳税时间,获得货币时间价值,相当于享受了一笔无息贷款。对于折旧方法:应根据经济形势,适当选择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如果所得税税率不变或有下降趋势的,选择加速折旧法可把前期利润递延至后期延缓纳税;如果所得税税率有上升趋势应采用直线法,加速折旧法延缓纳税的利润与税率高低成正比,若未来税率升高则以后年度税负会加大。除此之外,新准则还允许当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有差异时进行调整,固定资产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时可调整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这为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一定空间。

2 公允价值的利用空间。公允价值的具体衡量标准的界定目前还不是很完善,但这一计量模式的改变必将影响到企业资产、负债的确认与计量,尤其是对投资性房地产。《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一一投资性房地产》中为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提供了成本模式与公允价值模式两种可选择的计量模式。在成本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比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准则计提折旧或摊销,并在期末进行减值测试,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在有确凿证据表明其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企业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折旧、减值或土地使用权摊销价值直接反映在公允价值变动中,而不再单独计提。两种模式的选择将对企业利润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税负。

3 部分会计政策选择空间可筹划性加大。①债务重组的处理。新准则改变了”一刀切”的规定,将原先因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改为将债务重组收益计人“营业外收入”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这样一来,一些无力偿还债务的公司,—旦获得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增加当期收益。上市公司或者非上市公司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纳税筹划。②新业务的增加。新会计准则中增添的新业务,诸如企业年金、职工薪酬、生物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内容,在现行纳税中,并未明确其相关的税务处理。对于这些空白领域,必然存在着诸多纳税筹划的新空间。新增业务的利用空间。新会计准则还增加了许多新内容,诸如企业年金、职工薪酬、生物资产等内容,在现行纳税中,并未明确其相关的税务处理。总之,新准则的出台和实施对企业财务人员提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方面企业财务人员要熟悉税法要求,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筹划,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学习研究新的会计准则,寻找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切合点,从而为企业作出最优的会计决策。

二、财务管理中的纳税筹划

1 折旧作为固定资产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的价值转移,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因此它有着“纳税挡板”的作用,因为每个纳税期的折旧额的大小,会影响企业当期的应纳税额,从而影响企业的所得税税负。税法赋予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的选择权。对于折旧年限.除因特殊原因需要缩短折旧年限的,一般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税法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因此纳税人希望通过缩短折旧年限的方式,来加快固定资产成本的回收,使企业成本费用前移、前期的利润后移,从而获得延期纳税之好处。但是企业利用折旧方法选择进行纳税筹划必须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然而《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一固定资产(2006)》规定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这样,如果存在通货膨胀.则企业按历史成本所收回的资金的实际购买力无疑已大大贬值.无法按现行的市价进行固定资产简单再生产的重置。

2 筹资过程中的纳税筹划:筹资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尽管企业可以从自身积累、长期负债和发行股票等渠道筹资,但其主要的资本来源除权益资本外就是负债(包括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其中长期负债和权益资本的构成关系称之为资本结构。资本结构不仅影响企业的财务风险和成本的大小,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企业的税负和税后的收益水平。由于负债利息具有抵税作用,因此在息税前投资收益率不低于负债成本的前提下,负债比率越高,额度越大,其节税作用越明显,这就是负债融资的杠杆效应。但负债融资杠杆并非总是体现为正效应,因此,企业在筹资决策中应对可能采用的各种筹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从中选择一个既能确保企业获得最大投资收益又能达到最大限度节减税目的的方案付诸实施。

3 投资过程中的纳税筹划:(1)投资结构的纳税筹划。目前,我国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投资项目给予了不同的纳税待遇。因此,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该充分考虑不同投资项目对企业整体收益和综合税负水平的影响,优化投资结构,从而降低所得税应纳税益,减轻企业的纳税负担。(2)投资方式的纳税筹划。投资可分为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一般而言,进行直接投资应考虑的纳税因素比间接投资要多,这是因为直接投资者通常对企业的生产营活动进行直接的管理和控制,所涉及的税种广而间接投资一般仅涉及所收取股息或利息的所得税及股票、债券资本增益而产生的资本利得税等。

三、进行纳税筹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1 要全面了解与筹资、投资、经营活动相关的纳税政策、法规、规章条例。只有对纳税政策的全面了解才能预测出不同的纳税方案,并进行优化选择,进而做出对纳税人最有利的纳税决策。

2 要培养正确的纳税意识,树立合法的纳税筹划观念。以合法的方式合理安排经营活动,以避免不当避税之嫌。

第7篇:优化投资结构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财务危机;资本结构;内部控制

财务危机是由财务风险引起,当企业财务活动过程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时,都可能使财务风险转变为财务危机,进而有可能使危机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下降,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应该对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进而防范财务危机,当危机真正来临时,也要进行有效的化解,把损失降到最低。

一、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财务结构优化是中小企业财务稳健的关键,其具体标志是综合资金成本低,财务杠杆效益高,财务风险适度。中小企业应当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不断通过存量调整和变量调整(增量或减量)的手段保证财务结构的动态优化。企业财务结构管理的重点是对资本、负债、资产和投资等进行结构性调整,使其保持合理的比例:(1)优化资本结构。中小企业应在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之间确定一个合适的比例结构,使负债水平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不能超过自身的承受能力。负债经营的临界点是全部资金的息税前利润等于负债利息,在达到l临界点之前,提高负债将使股东获得更多的财务杠杆利益,一旦超过临界点,加大负债比率会成为财务危机的前兆。(2)优化负债结构。负债结构性管理的重点是负债的到期结构,由于预期现金流量很难与债务的到期及数量保持协调一致,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在允许现金流量波动的前提下,确定负债到期结构应保持安全边际。中小企业也应对长、短期负债的盈利能力与风险进行权衡,以确定既使风险最小、又能使企业盈利能力最大化的长、短期负债比例。(3)优化资产结构。资产结构的优化主要是确定一个既能维持中小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又能在减少或不增加风险的前提下给企业带来尽可能多利润的流动资金水平,其核心指标是反映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间差额的“净营运资本”。(4)优化投资结构。主要是从提高投资回报的角度,对中小企业投资情况进行分类比较,确定合理的比重和格局,包括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如研究开发、企业品牌等)和流动资产投资、直接投资(项目)和间接(证券)投资、产业投资和风险投资等。

二、注意外部环境的变化

除了企业自身的因素外,外部因素也有可能引起财务危机,中小企业应当注意外部环境的变化。首先要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周期总是有涨有落,有起有伏,当经济复苏时,可加大投资当经济不景气时,尽量缩减投资;其次要关注股票、汇率及国家金融政策变化,及时调整企业负债比率。中小企业应认真分析这些因素变化对企业的影响,及时调整负债比率,保持充足的偿付能力,适应市场变化。

三、加强中小企业资金管理

(1)要有正确的理财观念,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中小企业一定要重视资金管理。(2)要把握好企业的资金调度,以长期观点做好历年资金变动的比较分析,就短期观点,要做好每一年度的现金收支预算。(3)要统筹运用银行的借款额度多和银行联系,用好借款额度,降低资金使用成本。(4)要掌握外汇操作技巧,掌握外汇操作,努力降低进口材料成本及外币债权风险。(5)要做好客户的信用评估,利用ABC分类法,做好账龄分析,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回收管理,建立好客户信用评估体系。(6)要搞好银企关系,选择两三家往来密切的银行作为主要业务银行,定期与银行沟通,提供完整,真实的经营资料,取得银行的大力支持。

四、建立财务控制制度

(1)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这要求中小企业合理设置财务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不相容职务包括: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职务,如有权批准采购的人员不能直接从事采购业务,从事采购业务的人员不得从事入库业务。(2)授权批准控制制度。这要求中小企业明确规定涉及财务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如采购人员必须在授权批准的金额内办理采购业务,超出此金额必须得到主管的审批。(3)会计系统控制制度。中小企业应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工作流程,建立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会计系统控制制度包括企业的核算规程、会计工作规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财务会计部门职责、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良好的会计系统控制制度是企业财务控制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五、建立可靠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和稽核系统

正确的会计信息可以为控制和决策提供依据,内部控制和稽核有利于消除隐患、堵塞漏洞、防范风险,防止人为舞弊情况发生,保护财产安全。良好的内部控制和稽核制度应该包括;职工诚信胜任,组织建设权责分明,交易处理程序严密,相关岗位相互牵制。市场竞争的残酷和激烈,把一个又一个曾经经营得很好的中小企业推向死亡之海,究其根本原因,归结为一点:财务危机,财务危机才是企业最终经营终结的主要原因。财务危机就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失误,导致财务失控,在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最后导致中小企业退出市场。国内外这方面的案例很多。企业管理的中心是财务管理,“经济越发展,财务越重要。”不是一句口号,应该落到实。财务管理很重要,一个中小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往往是企业自身、投资者和债权人关注的焦点。

六、加强对危机的控制

危机控制主要是在危机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时,中小企业通过一定手段和方法,如采取筹资、投资、经营、贸易、结算等多元化经营战略,使财务经营产生一种互补效应,或通过周密的危机处理计划,迅速制定处理方案,及时控制扭转被动的财务局面,使企业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损失。一个营运良好、财务健康的中小企业不但可以提高自身在市场上的信誉及扩展筹资渠道,也使投资者信心倍增。及早地发现企业财务危机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在财务危机出现的萌芽阶段,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中小企业经营,防范财务危机。

(1)中小企业财务危机通常从生产、经营、销售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种种危险信号表现出来,如生产方面表现为生产设备盲目扩充的情况常有发生、存货异常变动、规模过度扩张等;经营方面表现为公司人员大幅变动、经常拖欠银行借款和员工薪水、企业信誉不断降低、市场竞争力不断减弱、经济效益严重滑坡等;销售方面表现为销售的非预期下跌、交易记录恶化,平均收账期延长等;财务管理方面则表现为关联企业趋于倒闭、过于依赖某个关联企业或银行贷款、财务结构明显恶化、财务预测在较长时间不准确、无法按时编制财务报表等。(2)中小企业财务危机发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一是由经营风险引发:二是由财物风险引发。其中经营风险包括:日常经营管理不当、战略管理不当以及其他因素;财务风险则包括:财务结构不科学、成本和负债管理不科学、资金(资产)管理不科学以及财务管理权限过于分散。(3)要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危机,除了要加强会计核算、建立健全会计信息质量体系外,还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既符合国家监控要求又符合中小企业发展要求的财务危机监管机制。具体地说,主要是应做好危机的防范和危机的控制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中为防范财务危机应该加强危机教育,树立规避危机的意识;定期进行企业财务综合分析;建立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而控制财务危机应该搞好企业财务控制、平衡企业成长速度和稳健经营的关系、抓好经营中的关键控制点。

参考文献

[1]董红,《财务危机预警指标解析》,《财会研究》,2006(4)

第8篇:优化投资结构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石油公司;战略成本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 F40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5-0030-03

作者简介 刘玉芹,中国石化集团胜利油田供水公司经济师,研究方向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战略管理。(山东东营257061)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而成本高低是决定企业产品或劳务在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实践证明,传统的成本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战略成本管理便应运而生。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涵义

战略管理是企业竞争战略思想的具体化。企业的战略管理包括从分析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人手,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制定战略计划,实施战略,监控和评价战略业绩和必要时进行战略调整等步骤。战略管理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管理模式的新的管理方式,它是以预测和分析未来竞争环境为基础,以寻求长期竞争优势为目标的一种先进管理模式。战略管理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管理,不仅强调各个专业管理领域的综合,而且更注重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用长远的观点看待企业管理。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述企业管理的变化使得以降低内部生产成本为中心的传统成本管理不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做出相应的变革,以适应企业战略管理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战略成本管理便应运而生。战略成本管理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英国学者西蒙提出,他当时对战略成本管理仅仅作了一些理论性的探讨。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在《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两本书中指出了运用价值链进行战略成本分析的一般方法。美国管理会计学者杰克・桑克等人接受了西蒙提出的观点,并在迈克尔-波特教授研究的基础上,于1993年出版了《战略成本管理》一书,使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方法更加具体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成本管理理论界和实务界也开始加强战略成本管理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实践意义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

战略成本管理既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产物,也是战略管理理论与成本管理方法紧密结合的产物。实施战略成本管理就是要将成本管理置身于公司战略的广阔空间之中,通过收集企业本身及竞争环境的信息资料来选择现阶段的公司战略,再以公司战略为指导,从公司整体上降低运营成本的一个周而复始、循序向前的成本管理过程。因此,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就可以看作:管理会计人员运用专门方法提供公司本身及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公司战略,从而创造或维持竞争优势,同时采用相适应的成本管理控制系统,以达到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环境的目的。

具体来说,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战略成本管理应该是基于公司战略,并服务于公司战略的成本管理方法。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同战略管理应该是相一致的。也就是说,战略成本管理是将成本信息的分析与利用贯穿于战略管理的全过程之中,并服务于公司战略。

2、战略成本管理追求的是相对降低成本与创造竞争优势相结合的方法。战略成本管理并非一味地追求公司成本的最小化,而是以创造公司竞争优势为目标,在降低成本和创造竞争优势之间进行取舍。

3、战略成本管理是对传统成本管理的拓展,而非否定。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公司成本管理的视角要由单纯的生产过程管理扩展到与客户需求直接相关的包括设备采购、产品设计、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以及产品营销等,同时还要求公司更加注重内部组织管理,消除各种不增加客户价值的成本消耗,以获得竞争优势。

二、国内外石油公司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策略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石油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企业的竞争,还要接受国际企业的挑战。竞争更加激烈,赢利空间逐渐变小。这种的激烈竞争迫使石油企业分析自身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及其未来变化,合理确定发展方向,明确战略目标,寻求联盟,规避风险。由此,战略成本管理在石油企业中的作用业已凸现出来。各大石油公司所采取的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兼并、联合,形成成本优势。大规模兼并、联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组合,从而产生互补、协同效应,是国外石油石化公司降低成本的主要做法。例如:埃克森对美孚并购案。1998年12月1日,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宣布以772亿美元收购美孚石油公司,这一兼并案最终成交金额高达810亿美元。当时,埃克森美孚股价总值高达2380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兼并美孚后的新公司更名为“埃克森美孚公司”。埃克森与美孚的合并是为了强化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在20世纪90年代末,全球原油生产过剩,价格跌到近20多年来的新低,而且短期内不大可能回升,这就迫使石油巨擘们纷纷行动,通过资产重组谋求出路。埃克森公司收购美孚公司的用意是使公司规模更大、业务更多元化,从而能抵御油价变动的影响。此外,业务分布地域分散化,一定程度上也规避了地区经济波动带来的风险。由此可见,大公司之间的兼并、联合,可在短时间内大幅度降低成本,显著提高经济效益,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竞争力。

(二)通过资产结橱调整和置换,降低经营成本。进行资产的置换和优化升级,强化核心优势业务,精简非核心业务,是国外石油石化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普遍采用的降低成本、获得重置资金、提高劳动生产率、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的有效做法。如壳牌集团在上游的战略成本措施是通过资产置换,实现重点区域连片开发,提高经济规模,降低操作成本。1997年1月,壳牌集团以路易斯安那州的Black Bayou油田作为交换收购了阿莫科公司在密执安州北部的油气资产。两者在密执安州的上游资产非常接近,这一收购使壳牌在该地区实现了连片开发,降低了生产成本。壳牌集团还通过与其他公司成立合资企业来降低操作成本,如他与阿莫科公司在1996年合资成立了美国第三大石油生产公司――Altum能源有限公司,减少了重复基础设施,提高了经济规模,降低了操作成本。

(三)通过精简机构、减人增效,减少人工成本和管理费用。以贴近市场,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为目的的机构改革和调整,精简机构,减少管理层次,减人增效,是国外石油石化公司降本增效的又一主要做法。如阿莫科公司在

1991―1992年期间大力裁减人员和削减费用。1994年阿莫科公司取消了“中层”生产公司级管理层,使公司成为“一级法人”,减少了管理层次,更加贴近市场、贴近客户。阿莫科公司还将原来14个辅助科室编入一个共享的公共服务部。这次调整每年为阿莫科公司节省大约12亿美元的税前开支,公司职工人数从1991年的5.41万人减少至与BP合并前1997年的4.34万人。

减人增效是国内外石油石化公司管理上的一贯主题。“减人”广义上是指业务和机构的调整、精简及所带来的冗员裁减,是手段。“增效”是指由于业务和机构的重组、精简而提高了管理和运作效率,从而获得近期效益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并为长期的效益增长打下坚实基础,是目的。因此,增效包括提高效率和增加效益的双重含义。

(四)通过加强资金管理和优化投资结构,减少财务成本和投资费用。虽然国外大石油公司资金实力雄厚,但是仍然非常注重财务和资金的管理,注重对投资方向和具体投资项目的选择,以保证投资高的回报率。这是从根本上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另一重要措施。

近年来,国内三大石油公司也开始逐渐加强资金管理力度。例如:中石化为实现集团资金的集约化管理,提高资金的整体效率,成立了中石化财务公司,注册资金25亿元,资产规模达到800亿元,是国内第三大财务公司,财务公司定位是服务于企业集团的金融机构。中石化财务公司准备发行金额为50亿元的财务公司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企业集团的资金需求,起到增加直接融资比重、优化金融资产结构的作用。目前,企业的流动资金来源主要集中于银行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具有期限较短、利用困难的特点,企业发展中技术改造、中长期发展战略所需资金无法满足。财务公司的债券发行不但可以扩大财务公司的中长期资金来源,还可以为财务公司债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同业拆借市场奠定基础,是财务公司拓展融资渠道的一个发展方向。

(五)通过优化组合、开拓市场,降低营销成本和流通费用。在炼油与油品销售领域,面对近年炼油利润下降、油品销售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国外石油公司采取了各种措施巩固和扩大市场,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1、通过成立合资公司,扩大市场占有率和提高竞争地位。在炼油与油品销售领域实行区域性的合资,化干戈为玉帛,变竞争对手为合作伙伴,是近几年来国外大石油公司适应市场竞争加剧情况的主要做法之一。壳牌集团将其在美国炼油与油品销售领域的业务与德士古、沙特炼油公司合资为Equilon和Motiva,改变了美国炼油市场的格局,提高了壳脾集团在美国炼油与油品销售市场的地位和竞争力。由于低成本和协同效应,德士古在Equilon和Motiva所占股份每年可为公司节约税前成本超过3000万美元。

2、通过将加油站集中在炼油厂和油库附近,降低流通成本。在油品流通领域,国外石油公司对加油站进行互换或收购,使其集中在本公司的优势市场,尤其是集中在本公司炼油厂和油库附近,以降低流通成本。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雪佛龙公司以收购、交换等手段,将其美国油品销售业务集中在其炼油厂附近的美国西部和南部的16个州,他收购了壳牌集团在亚特兰大地区的69家加油站和埃克森在洛杉矶地区的20家加油站;与此同时还将其在美国邻大西洋地区中部的60家加油站与埃克森公司在佛罗里达东南部的加油站进行了交换,从而降低了油品的运输成本。

3、实行加油站规模大型化和服务多元化。在炼油业利润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油品销售领域实行加油站规模的大型化,可以获得较为丰厚的利润,这是国外石油公司降低营销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另一主要做法。

在油品销售总量增加的情况下,大多数国外石油公司的加油站数量几乎都在减少,而规模却明显增大了。如埃尼公司在意大利国内的加油站数量从1994年的大约1.14万家减少到1998年的9828家,但平均加油量却从1994年的大约1.35万m3提高到1998年的接近1.5万m3。加油站服务的多元化是国外大石油公司油品销售领域的另一主要做法。埃克森公司新加油站的设计概念包括与可出售咖啡、热牛奶、新鲜水果面包的咖啡店的结合,向客户提供休息室、旅行地图、AMT、邮政、税务等服务。

(六)通过装置大型化、炼化一体化、节能降耗等,降低生产操作成本。实行炼油和石化装置大型化、炼化一体化,优化原料配置,共用服务基础设施,汽电联产,节能降耗,提高装置操作灵活性及配套性的技术改造,使之适应各种原料来源,并使上下游流程配套更趋合理,是国外大石油石化公司在炼油、石油化工生产装置的建设、操作和运营方面降低成本的主要做法。

以炼化一体化为例,炼化一体化可产生巨大的协同作用,能将炼油厂进料的25%以上转化为更高价值的石油化工产品,可提高联合企业回报率2―5个百分点。墨西哥湾沿岸的炼油和石油化工联合企业通过一体化,每年可以获得5000万美元以上的协同效益,菲纳石油与巴斯夫在得州阿瑟港的炼油和石油化工一体化装置可产生每年6000万美元以上的协同效益。炼化一体化还可以产生重大的成本优势:(1)设施共享降低了存储和装运成本;(2)服务和公用工程共享;(3)免除了中介商交易的费用;(4)具有操作上的灵活性。另外,炼化一体化可提供安全可靠的原料供应来源和副产物出路。总的来看,炼化一体化是一个既能改善炼油厂经营,又能改进石化装置经营并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

(七)通过技术创新,降本增效。科技进步是世界石油石化工业发展最持久、最根本的动力。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由于有了三维地震技术、水平钻井技术、深水钻井技术、大位移钻井、丛式井以及计算机油藏模拟和其他技术进步,西方发达国家每口钻井增加的储量从1986年的不到2000桶上升到现在的8000桶。三维地震技术可提高地质构造的观察精度,增加探井的成功率,减少试掘井数。水平钻井技术提高了采油率,使油气田开发所需的探井数减少50%以上,并使过去没有商业价值的开采变得经济可行,还提高了油井的产量。深水钻井技术使得在深海采油的成本可与陆地相媲美,如北海和墨西哥湾的油田开发费用平均约为4.5美元/桶,而在上世纪B0年代北海大油田的开发费用为10美元/桶,小油田17-18美元/桶;挪威在其北海最新投产的油田生产成本还不到1美元/桶。过去10年的油气技术进步,使发达国家大石油公司原油平均勘探开发成本已下降60%,而探明储量则比10年前增加了60%。

国外石油石化公司对成本最低化的长期不懈努力,使其对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追求永不停步,永无止境。以美孚公司为例。美孚率先在工业上采用LRFD(负载阻力系数设计)技术,仅1年就在尼日利亚成功地降低了34%的油井套管费用。美孚公司开发了海上LNG加工技术,减少了向陆地运输以及陆上加工厂建设的费用。美孚公司还在其所属炼油厂建立了炼油厂监视系统,用电子传感器监视炼油厂中的关键设备,预先消除问题隐患,延长了设备的寿命和运行时间。

我国石油企业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更加重视战略成本管理,许多企业提出了“低成本战略”,把降低成本作为考核的硬指标。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但经过几年大幅压缩成本的措施之后,在原材料涨价、外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成本压缩的空间越来越小。如何通过战略成本管理争取竞争优势,是今后石油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万寿义.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陈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第9篇:优化投资结构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增长;河北省

本文为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投资结构优化、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协同问题研究――基于河北省供给侧结构改革视角”(课题编号:201604020211)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2月16日

长期以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机器设备更新改造等,极大地刺激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等重要问题,尤其是要转变以往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增长模式。但是应当明确,经济新常态并不是要求“不投资”,也不是简单地“少投资”,而是正确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必须对投资,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

从20世纪90年代起,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各界研究的重点。一般认为,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马克思认为投资就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扩大再生产决定了经济增长水平。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索罗经济增长模型、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等都将投资或资本列入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Delong和Summers(1992)、Alfred和Willi(2001)、Podreeca和Carmeei(2001)通过研究不同国家的数据,先后证实了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性,但也发现各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带动作用存在明@的差异。国内学者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也做了很多研究。刘金全(2002)、沈秀双(2003)、李红松(2004)等采用计量模型证实了固定资产投资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此后,叶春玲(2005)、张蕊(2009)、段虹霞(2011)、刘伯酉(2012)分别以我国某省市为例,分析了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提出相关建议。但是,近几年国内外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尤其是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虽然在短期内能明显地拉动内需,但是从长期来看,政府的过度投资无法持续,且会引起通货膨胀和经济结构不平衡。而且随着一国基础设施的完善,固定资产投资应更多地投向高新技术产业。

因此,本文立足于河北省,分析当前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利用河北省1978~2015年的数据,对河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河北省固定资产的投资效率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为河北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投资结构提出建议。

一、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

2015年末,河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44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4%。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十二五”期间河北省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365亿元,平均增长率17.6%。综合来看,近几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明显。河北省199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82.6亿元,201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448.3亿元,增长2390%,显著高于国内其他省市。(图1)

二是省内各地级市固定资产投资差异较大。石家庄、唐山两地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大,2016年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1/3。秦皇岛是河北省11市中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最少的地级市,2016年仅为892.5亿元,远低于其他地区,这也与秦皇岛以旅游等第三产业为主要经济增长方式有关。(图2)

三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第一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呈现上升的趋势,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但是固定资产投资在第一产业的比重依然很小,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第三产业。从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来看,2016年建筑业增速268.3%,房地产开发投资4,285.3亿元。第三产业中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2016年增长84.5%。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大的依然是河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不足。(图3)

综上,近年来,河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显著增长,但是省内各市固定资产投资差异较大,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不能一概而论。因此,有必要对近年来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二、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一)河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1、数据的选择。本部分选取了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作为衡量投资的指标,数据样本为1978~2015年的年度数据。为了使数据具有可比性,利用消费价格指数(1978年=100)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进行调整,换算成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实际的固定资产投资(in)。由于数据的自然对数变换不改变变量的关系,并能消除趋势因素的影响和时间序列的异方差问题,因此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对数形式变换,即用Lngdp和Lnin分别表示进行对数变换后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

2、平稳性检验。采用ADF检验法对Lngdp和Lnin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变量Lngdp和Lnin的一阶差分的ADF检验值都大于5%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变量为平稳的时间序列。(表1)

3、协整检验。协整检验主要用来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具有长期均衡关系。时间变量只有同阶单整时才可能存在协整关系。首先,对Lngdp和Lnin进行线性回归,得到Lngdp=2.678983+0.711625Lnin,其中R2=0.986889,DW=0.473201,F值=2709.814,回归参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模型拟合得较好;其次,对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表2)

残差序列的ADF值明显小于1%、5%、10%%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因此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表明Lngdp和Lnin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即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0.711625%,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有较强的带动作用。

4、误差修正模型。误差修正模型用来判断Lngdp和Lnin的短期变动关系。(表3)

D(LNGDP)=0.071306+0.146785×D(LNIN)+0.001759×ECM

可以看出,短期固定投资的变化将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同方向的变化,即短期内LNIN变动1%,将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同方向变化0.15%。误差修正项的系数较小,对非均衡误差的修正作用较小。

(二)河北省三大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本部分数据选取2001~2015年河北省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in1、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in2、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in3作为衡量固定资产投资的指标,分析河北省三大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合理性问题。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其他平稳性检验等同上。

对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之后发现各量是一阶平稳,然后对各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Lngdp=5.521479-0.039889Lnin1+0.239133Lnin2+0.279074Lnin3,其中R2=0.995161,DW=1.589970,F值=754.0188,回归参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模型拟合得较好。随后对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表明河北省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GDP减少0.04%;河北省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GDP增加0.24%;河北省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GDP增加0.28%。

三、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即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0.711625%。短期固定投资的变化将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同方向的变化,即短期内LNIN变动1%,将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同方向变化0.15%。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有较强的带动作用。但是,河北省产业结构不合理,三大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差异过大,且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差异也较大。河北省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GDP增加0.24%;河北省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GDP增加0.28%,河北省第二、第三产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较强。而值得关注的是,河北省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GDP减少0.04%,原因可能是用于第一产业投资就会减少二三产业上的投资,从而使得增加第一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会导致GDP减少,这也反映了河北省投资效率的差异以及经济结构的不合理。

(二)建议

1、继续加大重点项目固定资产投放力度。尽管河北省面临经济调整和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仍较为明显。应当继续加大固定资产的投放力度,尤其是投资一批对河北省经济长远发展关系重大的项目,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和附加值高的产业,增强河北省经济发展后劲。

2、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由于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不同,对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河北省要加大投资力度,不断推进河北省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提高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合理推动河北省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对于第一产业,河北省尽管是农业大省,但是农业利用率不高、农产品增加值较低,农业发展仍处于薄弱环节,仍需加大投资力度,调整河北省农业的发展结构。此外,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在各市县的合理投放,避免资源的过度集中。

主要参考文献:

[1]宋丽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再检验:1980-2010年[J].宏观经济研究,2011.11.

[2]沈秀双.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学术交流,2003.1.

[3]周腾,杨煜.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