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发展新格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
正视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实践和群众反映看,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急”。对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工作上操之过急,缺乏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二是“偏”。对目标的全面性、完整性认识不够,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新村建设”,偏重于新村规划和村庄整治,对发展生产、农民增收、深化改革等任务重视不够。三是“冒”。脱离当地实际,超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盲目攀比发达地区,把标准定得过高。四是“同”。不突出乡村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不区分轻重缓急,一种模式,一个步调。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
抓住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一是抓好农业生产,切实让农民得实惠。重点抓好生产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多下功夫。为此,应继续推进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二是突破资金投入瓶颈制约。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投放结构,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充分尊重农民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自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体制、土地征用制度改革。适应取消农业税的新形势,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四是真正把决策权交给农民,充分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向和物资运用都应让农民知情,接受农民监督。五是搞好分类指导,突出特色、注重实效。进一步细分地域类型、工作措施,提高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
正确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和总体要求。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就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形态和多功能产业体系。基于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应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推动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不断满足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稳定完善强农惠农政策,着力构建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提高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保障国内产业和供给安全;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积极探索建设现代农业的多元模式。
拓宽农业发展思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开发农业在特色产业、生物质产业、生态产业、旅游休闲产业、农业文化产业等方面新的产业形态,构建现代大农业产业体系,把农业基础建设好、发展好、巩固好、维护好;立足产业特色和地域条件,发挥产业优势,重点培育主导产业,推进规模扩张,形成产业群;大力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或集团,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加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体系,不断加强农业物质装备建设,实现农业科研与推广应用的有效对接;用现代科学文化、科学技术武装农民,着力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的最新结果,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如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构筑具有__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夯实打牢统筹城乡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当前全市“三农”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从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一体化新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
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实现资源集约节约、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农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二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科技和装备武装、采用先进管理的高投入高产出效益型农业。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培植农民增收的现代产业体系,就可以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
三是,全面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有力举措。现代农业是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开放型农业。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组织化、科技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通过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信息化和国际化进程,就会迅速推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提升农业的综合素质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四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前提和基础,没有生产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其它方面的发展目标。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和物质基础,就可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扎实推进。
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对构筑__区域发展新高地、打造区域增长极、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意义重大、至关重要。
二、坚持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准确把握__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和水平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进入“十五”以来,我市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迈进,以科技化、产业化、组织化、市场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农业框架初步形成,但用辩证观点分析研判,可以说,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成就与矛盾问题并存,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优势不够突出,特色不明显、产业竞争力不强,远不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
(一)既要看到农业产出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又要看到继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任务依然繁重。20__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505.5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38倍;粮棉油、瓜菜、畜产品、果品、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但是应当看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耕地面积减少和人口增加的趋势不可逆转,人地矛盾突出;农业基础仍然脆弱,抗御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任务依然繁重。
(二)既要看到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又要看到保持农民持续增收、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难度明显加大。20__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65元,连续4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仍然高达2.6:1,但同时看到,在连续四年高基数增长的基础上,加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的情况下,能否保持农民持续增收、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确实令人堪忧。
(三)既要看到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又要看到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尽管随着各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总体上看,农业基础不牢、后劲不足、装备落后、主要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多、设施落后不配套、防灾抗灾能力不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远没过关,继续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好形势的难度越来越大。
(四)既要看到农业科技有了长足进步,又要看到农业发展方式落后的矛盾依然突出。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但传统农业比重依然偏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粗放、落后的矛盾依然突出,利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任务依然艰巨。
(五)既要看到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明显提升,又要看到继续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难度越来越大。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努力,农业产业化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790余家,销售收入达到400亿元以上,带动基地450万亩、养殖规模1.5亿头只、农户100万户,但农业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小、档次水平低、辐射带动能力弱、产业链条短、产业体系不健全、利益联接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仍然突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任务仍然艰巨。
同时,也应看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全面开展,各级对“三农”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现代农业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农业农村作为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投入重点和重要取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好,这些都为下步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__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要求坚持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培植农民增收的现代产业体系。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坚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效益型现代农业。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求坚持多措并举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确立了建设特色畜牧大市、淡水渔业强市、生态农业名市的奋斗目标,这是立足__实际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发展特色畜牧业,壮大做强淡水渔业,发展以高产高效为目标的生态农业,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在__农业上的具体体现,是我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深化和延续,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建设具有鲜明__特色现代农业的正确选择。
我市已基本具备建设__特色现代农业的基本条件和产业基础:从产业基础看,经过多年来持之以恒地对农业结构实施深度调整和优势特色产业产品深度培植开发,全市特色优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基础不断加强,并且培植了一大批先进典型、积极了许多丰富的实践经验。从全省位置看:我市农业在全省占据重要地位,畜牧业,地方名优品种众多,常年产值和肉类产量分别占全省的1/10;渔业,我市拥有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淡水产品产量位居全省第一,占全省的1/4;种植业,粮食、棉花产量占全省1/10。从所处区位看:我市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通道,既是生态建设的敏感区和脆弱区,又是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带,发展生态农业既是客观要求,也是必然选择。总之,我市拥有建设发展__特色现代农业的可靠基础和诸多有利条件。
__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总体构想:(__特色现代农业的模样)大力开发鲁西黄牛、小尾寒羊、微山麻鸭等地方畜禽良种,尽快形成品种资源充分开发、生产布局合理、规模优势突出、加工体系健全、质量安全可靠、品牌效益凸显、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畜牧大市。立足__淡水资源丰富的实际,加快发展生态、高效、品牌渔业,努力做大做强微山湖系列品牌,尽快形成宜渔资源充分利用、产品结构优化、产业体系健全、品牌优势突出、产量和效益位居全国前列的淡水渔业强市。坚持以优质安全为前提、现代科技为支撑、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循环农业,努力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尽快建成农业标准化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产出效益突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名市。通过特色畜牧大市、淡水渔业强市和生态农业名市建设的推进,带动提高全市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整体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构筑__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__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重点:特色畜牧大市建设,以开发保护九大地方畜禽良种资源为依托,重点发展“四畜两禽”,即鲁西黄牛、优质生猪、小尾寒羊、__青山羊和肉鸭、蛋鸭。建设“三区一带”,即西部牛羊产业区、中部肉鸭产业区、东部生猪产业区和沿湖蛋鸭产业带。培植“六大品牌”,即鲁西黄牛、__优质生猪、小尾寒羊、__青山羊和绿源肉鸭、微山麻鸭。淡水渔业强市建设,着力构筑养殖、加工、流通三大龙头企业集群,打造湖区、库区、采煤塌陷区、池塘养殖区和沿黄开发区五大高标准健康养殖基地,健全完善科技创新与推广、水产品质量监管、渔业环境监测、水产苗种检疫、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渔政执法管理、渔业风险救助七大支撑体系,实现科学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国际化、法制化、生态化、设施化、规模化九化渔业发展格局。生态农业名市建设,通过实施“两减三保”、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旱作农业与节水灌溉、植被绿化与水土保持、现代农业功能拓展七大工程,实现农业结构优化、生产过程清洁、生态技术科学、产品质量安全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
__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基本原则和建设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构筑__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应遵循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优势、政府引导和市场导向相结合、产业体系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原则。按照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的要求,构建__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重点:
(一)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大力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夯实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物质基础。发达的物质装备条件,是现代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重要标志。着眼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重点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二)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不断强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科技支撑。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在健全完善高效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推广服务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特色畜牧业、淡水渔业和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实施联合攻关、集中突破,集成配套、集中推广,不断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
(三)坚持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升级,不断拓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多种功能。在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下,农业功能已由单纯的食品保障向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多领域延伸。建设现代农业,就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推动农业结构不断升级、产业形态不断丰富、比较效益不断提升。在确保粮食和农产品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培植发展特色产业和休闲观光、生态旅游、生物质能源等新兴产业。
(四)坚持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创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组织机制。运用现代经营形式重组传统农业,必将大大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极大地发展农业生产力。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的要求,组织农业发展,不断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组织运行机制,延伸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多环节增值增效。
回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走过的历程,真可谓不平凡的20年创新发展之路。1994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正式接受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划转的农业政策性信贷业务;1995年,完成省级分行的组建工作;1996至1997年,按照国务院精神增设省以下分支机构,形成较健全的机构体系;1998年,将农村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粮棉企业附营业务等项贷款业务划转到有关国有商业银行,集中精力加强粮棉油收购资金封闭管理;2004年以来,逐步拓展业务范围,至2010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已形成了以粮棉油收购信贷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信贷为一翼,以农业和农村中长期信贷为另一翼的“一体两翼”业务发展格局。可以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所走过的每一步都印刻在中国“三农”问题改革进步的历史征程上,为中国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债券市场在经济金融中的作用愈发重要。积极发展债券市场有助于推动债券市场产品创新,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功能,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债券市场的发展也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渠道。实践证明,一个发达的债券市场不仅是实体经济重要的直接融资渠道,还对国家金融政策传导机制的完善、利率市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等一系列战略性目标和改革方略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促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建立、形成和完善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首先,农发行通过市场化债券发行筹集了服务“三农”的资金;其次,市场投资者和众多参与机构通过投资交易农发债获得了很好的资本保值增值的渠道;第三,活跃了我国债券市场,促进了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化,增加了市场可交易品种。回顾农发行债券发展的十年,也是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壮大的十年。发行总量方面,2004年当年初次发债即募集资金408亿元,次年规模猛增至2000亿元,至2013年当年发债规模已达4424.5亿元,十年间发行总量增长逾10倍;债券存量方面,由2004年年末的408亿元增加至2014年6月末的19929亿元,十年间增长近49倍;每年债券平均发行期限方面,从2004年最短的0.72年,到2010年最长的7.12年,根据市场情况灵活安排发债期限。农发债不仅品种丰富,期限齐全,还尝试了海外发行。通过发行离岸债券,使得国际投资者有机会接触国内债券市场,增加对国内金融市场的了解,也有利于农发行吸收外汇资金,形成本外币债券联动。
(一)区域化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宁波基本实现了“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产业集聚”的产业格局,形成了粮食生产、创汇蔬菜、水产养殖、林特花卉、畜禽养殖等五大区域产业带以及创汇蔬菜、榨菜、蔺草、竹笋、茶叶、水果、花卉、水产养殖、生猪、禽等十大主导产业。目前,全市在建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项目达85个,星火示范基地49家,中国名牌产品2个,中国农业名牌产品2个,十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80%以上,4.57万家企业、合作社和种植养殖大户参加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险品种基本覆盖主导农产品。
(二)市场化经营机制初步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的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确立,农业经营方式从产品生产向商品经营转变,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市场导向的经营机制,初步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截至2008年底,宁波土地流转面积124.6万亩,占全市农户承包耕地面积的50.6%;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2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817家,年销售额近2亿;“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机制更加完善,共联动、带动、服务农户160余万户;全市实现农产品出口9.25亿元,居全省首位。
(三)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现代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全市建成标准农田205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24.6万千瓦,设施栽培面积达2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228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83%,其中实施喷滴灌15万亩,居全国前列。
(四)农业科技不断创新。目前宁波市、县、乡(镇)三级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基本形成,“公益性队伍+社会化服务组织+经营主体科技平台”相互补充的农技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5%,农作物、畜禽品种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自主培育的“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此外,农民信箱、农业科技入户、骨干农民培养工程深入实施,农科技教进一步结合。
二、宁波现代农业发展中主要约束因素
(一)土地流转难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虽然宁波土地流转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不清晰和人均耕地0.56亩的事实使农民对经营权流转心存顾虑,为土地规模经营增加了难度,即使产业基地的土地流转也只达76.6%,且由于流转手续不规范、流转市场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原因,土地流转中纠纷和矛盾较多。
(二)农民素质总体偏低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宁波农村劳动力总体情况好于全国水平,劳动力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综合素质不高,据调查,宁波劳动年龄内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的占83.55%,无职业技能的占77.44%,这使科技成果难以推广使用,在很大程度导致农业粗放经营。
(三)产业化经营水平与现代农业要求存在差距。宁波虽然重视优势特色产业,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但从实际看,还没有摆脱单一的农产品生产格局,产业链不完善,产业经营仍与现代农业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多数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模偏小,覆盖范围不广,有特色、上规模的主导产业不明晰,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二是农产品加工停留在粗加工阶段,深加工、精加工的高科技产品少,整体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少,农产品生产小而散的格局还未得到根本改变。据调查,全市拥有年加工销售、经营产值亿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只有65家,平均每个合作社社员仅20个左右;三是市场运行机制不够规范,农民商品经营能力较低,去年的柑橘销路不畅除金融危机因素外,也与市场运行机制不规范及合作社、农户自身经营能力不高不无关系。
(四)农业科技还支撑不了现代农业发展整体水平。宁波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研发和推广体系虽然比较健全,但整体水平不高,还达不到现代农业示范市的要求,且经费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农机装备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老化严重和农机新产品短缺问题尚未解决,农机服务组织化、市场化、规模化程度较低,还不能满足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
三、宁波现代农业发展思路
(一)破除传统观念,树立现代农业发展理念。要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破除农业只是第一产业、农业起不到主导作用的观念,用现代产业理念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不断拓展现代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旅游、休闲和文化功能,通过现代农业示范市的创建,使全社会认同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农业与二、三产业是彼此依存、相互推进的。要改革传统的政绩考核制度,不单以GDP、城市建设水平等作为干部成绩评价标准,对农业为主的县(市)和乡(镇),以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县(市)、示范乡(镇)为考核目标,提升其积极性。
(二)完善政策机制,创新现代农业管理制度。一是创新土地流转体制机制。进一步深化《宁波市关于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提高土地规模经营水平的意见》,引导农民自愿、因地制宜地按照经济规律实行适度的规模经营,切实解决土地流转体制瓶颈,争取到2012年土地流转率占耕地总面积65%以上,规模经营率达75%左右。二是创新农户合作制度。以农业龙头企业为牵引,提倡和引导农户实行合作制,把家庭经营和合作经营的优势结合起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开辟家庭经营走向市场,避免增产不增收。三是创新农技激励制度。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激励科技人员研发农机新产品,培育一批农作物新品种,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促进技术与产业对接,推动产业升级和产品增值,最大限度发挥劳动生产率。四是进一步探索农村金融制度,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引导各类资金和经济资源投向农村和农民。五是积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让农民通过运用科技尝到甜头,变“要你学科技”为“我要学科技”,进而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三)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备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当前,要紧抓中央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改造中低产田,推进测土配方和保护性耕作,提高农田基础设施水平;另一方面要提升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快开发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精准化和设施化要求的农业装备设施,使宁波农业科技水平达到率先进入现代农业示范市的要求。到2012年,确保粮食功能区及重要农产品基地的农机、水利设施进得去、灌得进、排得出,全市喷滴灌基地总面积达到25万亩,农业科技水平达到国家级标准。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农业发展、农村进步的根本动力。结合我市实际,探索建立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农村金融制度建设,破解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确保粮食安全,推动我市农业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的原则。围绕农业、农村发展主题,对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农村金融制度的难点问题先行开展改革实践,要敢于突破既有条条框框的束缚,积极探索化解难题的有效途径和办法,研究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机制、新制度。
二是坚持统筹兼顾、确保稳定的原则。要注重与全省“十二五”规划和“经济区”建设相衔接,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循序渐进,稳步实施,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利益,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二、试点范围及任务
(一)试点范围
全市所属8个乡(镇)。
(二)试点主要任务
围绕《省人是政府关于建立松嫩、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决定》明确的改革创新任务,在以下两个方面开展改革探索:
1、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完成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加强试验区内公益性推广机构的能力建设与条件建设,探索实践农技推广有效形式。建立职能明确、体制顺畅、布局优化、运转协调的多元化基层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广体系,提高发展现代农业的支撑能力。
此项工作由市农业局牵头,市水务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配合推进。
2、创新农村金融制度,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机构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增加为农业和农民服务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建立健全适应农村发展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形成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并存发展,其他银行积极参与的农村金融市场新格局,提升我市农村金融机构整体服务水平。
此项工作由市金融办牵头,人民银行市支行、市发展和革改局配合推进。
三、实施步骤
(一)试点实施阶段(2011年6月-12月)
组织各乡(镇)认真学习领会《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松嫩,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决定》精神,启动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农村金融制度创新试点工作。试点单位成立相应机构、制度,确立试点村屯、农户,并做好重点农户辅导。同时,加强对改革试验的业务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试点过程中的问题。组织专家咨询组开展政策咨询服务,引导改革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各乡(镇)要集中力量按照试点实施方案抓好组织实施,按时上报工作进展情况,积累总结试点经验。
(二)试点总结阶段(2012年1月一3月)
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认真分析总结试点工作,梳理有益经验、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推进试验区建设的措施建议,为下一步开展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总体设计等基础性工作做好充分准备,为将两大改革试验区上升为国家试验区奠定基础。
四、具体推进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我市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松嫩、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市项目区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重大问题的协调推进工作,审定专项改革方案。
(二)建立协调推进机制
建正在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抓好改革试点工作的统筹协调。根据工作需要,共同分析情况,研究解共试点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及时向市政府报告改革试验的进展情况。各乡镇也要建立相应的推进工作机制,具体组织开展好试点工作。
从我国农业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农业科学技术管理制度,改变传统条件下农业科学技术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使之统一到一个制度规范约束的范围之内。国家农业科学技术的主管部门应当着眼于长远,推进农业科学技术管理工作向更加规范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具体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大农业科学技术管理的法律保障,保护正规合法的知识产权,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和支持农业科学技术科研人员,对有突出成就的人员进行奖励,鼓励他们进行技术研发;不断完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保障机制,使最新的技术成为真正创造财富的推动力;加大对于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的财政投入力度,确保农业科学技术研究资金充足[1]。
2完善优化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机制
在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能否真正使最前沿的技术为农业领域所应用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现实条件下,我国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体系与市场经济体制并不能完全有效融合,无法适应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际农产品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冲击,一些农技推广站形同虚设,并未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求必须对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机制进行完善和优化,将农业科学技术有效推广出去,使之真正成为带动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应当在确保符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加快农业科学技术体制改革,建立符合时代特点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努力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2]。各个地区应当立足于自身农业发展的实际,对本地区农业发展的潜力进行深入挖掘,着力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3以技术进步带动农业振兴
本质上,农业的发展是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的,所以必须重视对农学科学技术的研究,并使之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包括试验研究、生产试验、大规模生产等多个环节,农业学科工作应遵循市场规律,政府应从宏观层面把控现代新型农业发展的新格局,抓住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机遇,积极应对挑战,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技术研发体制机制,将高等教育机构、科研机构与生产实体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效互动、利益互补的共同体,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使之为推进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推广作出更大的努力[3]。
4着力建设农业科学技术人力队伍
在影响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众多因素中,最关键的要素就是人才。因此,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人才的培养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管理的不断进步。应大力培养农业科技、农业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形成各方面人才通力配合的互动机制,共同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应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参股机制,强化知识这种无形资产在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还应探索建立人才储备库,将那些在农业技术研发方面具有一定成果的人才纳入进来[4]。此外,也可以将一些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挑选出来,通过培训、继续教育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当地农业科学技术的有力推广者。
参考文献
[1]周志艳,臧英,罗锡文,等.中国农业航空植保产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J].农业工程学报,2013(24):1-10.
[2]蒋和平.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思路与建议[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4(3):5-15.
[3]郭秀萍.规范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的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15(4):39-41.
一、统筹协调农业功能作用。根据统筹协调发展观,要着力强化农业的保障国家食品安全、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资源及生态环境四大功能,进一步完善提供社会保障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继续发挥好提供工业原料和出口农产品等功能,统筹协调农业的功能作用,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二、统筹协调农业结构调整任务。新形势下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必须坚持统筹协调发展观,做到农业布局、产品品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统筹协调,充分发挥调整的增收作用。要大力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推进优势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以合理有效利用资源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以质促销促增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非农产业,推进产业化经营,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民增收;大力促进农民充分就业,特别是外出务工,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三、统筹协调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流通。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和运销业,尤其要抓好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要统筹协调农业信息服务、农产品营销、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扩大农产品出口等项工作,搞活农产品流通。要强化农产品流通与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的产业对接,推进贸工农、产加销专业化经营,一体化发展。通过抓加工和流通,把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流通的各个环节对增收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关键词] 现代农业;实践;思考
近年来,枣庄市立足农业区域资源优势,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把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作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引导农民突出当地特色,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97元,同比增长18.2%;农业增加值126.4亿元,同比增长2.0%。
一、枣庄市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初步实践
1.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构建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枣庄市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投入大量资金,集中发展优质商品粮和石榴、长红枣、樱桃等14个优势特色农产品。全市一镇一业乡镇总数达到35个,形成了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专业化生产格局。如滕州市形成了优质商品粮、畜牧养殖等生产基地;台儿庄区形成了 “三水”农业、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市中区积极发展城郊型观光休闲旅游农业等。枣庄市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石榴之乡、芸豆之乡、樱桃之乡和马铃薯之乡。
2.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提高特色现代农业组织化程度
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619家,入社成员23.4万户,流转土地面积40.97万亩。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特色现代农业规模经营面积和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主要体现:加快了建设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深化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示范性合作社规模经营面积1000亩以上的达37家;强化了政策资金支持,对55个合作社发放贷款6340.4万元,全额贴息200.7万元。
3.持续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推动作物高产创建再创佳绩
加强了优质商品粮基地建设,开展高产创建,强化良种良法配套,积极应对多种自然灾害,粮食生产水平显著提高。2010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192.98万t,比上年增长5.6%,实现连续三年增产,基本实现“人均占有千斤粮”。2011年,受特大干旱和二点委夜蛾重大虫害影响,总产190.3万t,下降1.4%,粮食生产大灾之年持续稳定。2011年小麦十亩方高产创建田亩产788.78kg,持续位居全省第一。
4.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不断提升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化水平
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深化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全市共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28家,市级202家,规模以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业龙企业248家。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农户总数达72.31万户,带动基地农户增收23.38亿元。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的农产品订单总额达到40.5亿元。
5.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促进特色现代农业再上新台阶
全市共创建农业准化示范基地165个,基地面积达到19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总数达到338个。涌现出水泉“火樱桃”、“榴园”石榴、“界河”马铃薯、邳庄“台庄牌”有机稻米等一批特色鲜明的知名品牌。2011年,全市农产品出口额8197万美元,同比增长11.5%。
6.多方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特色现代农业促农增收效果显著
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显著提高了我市农民收入水平。山亭区桑村镇通过种植红椒等绿色蔬菜,人均收入达到9000多元,高出全镇人均纯收入35%。以特色产业、务工经济为主的非农产业,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滕州市大坞镇毛芋加工企业季节性用工3000人以上,单季90d工资性收入达到1800万元以上。积极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民创业就业培训,去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4万人,农民人均非农收入5580元。
7.大力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依靠能人牵头、龙头企业带动、农业服务部门组织,建设了一批农业专业协会,使全市农产品形成“产、加、销”和“贸、工、农”一体化,走政府组织、企业实施、农户参与的产业推广之路。沼气池建设达 15.40万户;沼气服务网点达544个;测土配方施肥覆盖全市,完成配方肥技术推广470.3万亩。小麦、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率分别达到98%和67%。
8.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积极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全面落实种粮直补和农资、良种、农机补贴政策,五年来共落实“四大补贴”资金12.8亿元。累计签订小麦、玉米保险保单面积961.76万亩,保费总额达5948.9万元。减轻农民负担和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二、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枣庄市现代农业虽然有了可喜的发展,但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过渡阶段,面临着一些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农业投入不足,缺乏发展后劲。财政投入增长较为缓慢,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三是农业生产标准化、组织化程度不高、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四是农民整体素质不高,思想观念落后。五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资源、环境对现代农业发展的约束加剧。
三、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对策和建议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互促共进,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生产,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扩大优质水稻、小麦生产,适度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粮改饲试点面积扩大到1000万亩以上。鼓励多渠道消化玉米库存。支持主产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拓展产业链价值链,打造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加强现代农业建设。 加快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和保护,打造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土地整治,大力改造中低产田,推广旱作技术,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加强耕地保护,改进占补平衡。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离不开农业保险有力保障。今年在13个粮食主产省选择部分县市,对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实施大灾保险,调整部分财政救灾资金予以支持,提高保险覆盖面和理赔标准,完善农业再保险体系,以持续稳健的农业保险助力现代农业发展。